KR6e0035 佛說十地經-唐-尸羅達摩 (TKD)


[37-0557b]
佛說十地經卷第三合
大唐子闐三藏沙門尸羅達摩於北庭龍興寺譯
菩薩發光地第三
佛子聞此地行巳菩薩境界難思議
靡不恭敬心歡喜散花空中爲供養
讃言善哉大仙主慈心愍念諸有情
善說智者律儀法第二地中之行相
是諸菩薩微妙行眞實無異無差别
爲欲利益諸羣生如是演說最清淨
一切天人供養者願爲演說第三地
與法相應諸智業如其境界爲具闡
大仙所有施淨戒安忍精雇靜慮慧
及以方便慈悲道佛清淨道願皆說
時解脫月復請言無畏大師金剛藏
願說趣入第三地柔和心者之功德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衆菩薩言唯諸
佛子若是菩薩第二地中増上意樂
善清淨巳欲入菩薩第三地者當以
十種心之意樂作意而入何等爲十
所謂以清淨心意樂作意以安住心
意樂作意以猒離心意樂作意以離
欲心意樂作意以不退心意樂作意
[37-0557c]
以堅固心意樂作意以熾然心意樂
作意以勇健心意樂作意以勝妙心
意樂作意以廣大心意樂作意菩薩
以是十心意樂作意證入第三地中
唯諸佛子菩薩住此第三地時觀察
一切諸有爲行皆見無常有苦不淨
不可依怙終皆敗壞不得久住刹那
生滅前際不來後際不去現在不住
菩薩如是無倒觀察一切行時復觀
見身無有救者無所依怙與憂與歎
與惱相應愛憎所繫多苦愁惱無有
停積以貪恚癡猛火熾然共衆病長
見如是巳從一切行令心勝雇趣如
來智印此菩薩見如來智不可思議
無等無量難得無雜無災無惱至無
畏城不復退還能救無量諸苦有情
菩薩如是見如來智無量利益見一
切行無量災患則此轉更於有情所
發起十種心之意樂何等爲十所謂
孤獨無依心之意樂常恒貧窮心之
意樂以貪恚癡猛火熾然心之意樂
於有牢獄之所禁閉心之意樂常無
間斷以諸煩惱稠林所覆心之意樂
十地經卷第三第二張合
[37-0558a]
不能觀察心之意樂無善法欲心之
意樂迷失佛法心之意樂隨生死流
心之意樂失解脫道心之意樂發此
十種心之意樂菩薩如是見有情界
衆災患巳發大精進作是念言此諸
有情我應救濟應令解脫應令清淨
應當拔出應令趣入應令安住應令
歡喜應令愛樂應令調伏應令寂滅
菩薩如是於彼諸行深心猒離於諸
有情興悲戀心於佛妙智見大勝利
以如來智爲所依止爲救有情勤修
加行作是思惟此諸有情墮在衆苦
煩惱雜染以何等道而能拔濟令住
究竟常樂涅槃卽此菩薩便作是念
此皆不離以無障㝵智解脫處此無
障礙智解脫不離一切法如實覺此
一切法如實覺悟不離無行無生行
慧此慧光明不離靜慮善巧決擇妙
慧觀察復此靜慮善巧決擇妙慧觀
察皆不離於多聞善巧菩薩以是善
觀察智專爲訪求正法而行曰夜慕
法聞法無猒玩法樂法依法靡法住
法須法怙法歸法法隨法行菩薩如
十地經卷第三第三張合
[37-0558b]
是爲求佛法修正行時無有少物或
資生具或財穀倉庫而不能捨於此
終無難作之想唯於說法補特伽羅
生難遭想爲佛法故無有少分執受
外物而不能捨無少內物而不能捨
無有師長不誓承事除慢過慢下意
受行無有身苦而不誓受若聞佛法
一四句頌歡喜踊躍勝得三千大千
世界充滿其中大珍寶聚若聞一頌
善說正法歡喜勝得轉輪王位聞未
聞法是佛所說能引正等覺能淨菩
薩行歡喜踊躍勝得一切釋梵王等
住百千刧極尊貴位設有告言我有
一句佛所說法能引正等覺能淨菩
薩行汝今若能投極熾然大燄火坑
受劇苦者當爲汝說菩薩聞巳作是
念言我爲一句佛所說法能引等正
覺能淨菩薩行正使火坑量等三千
大千世界滿中熾火我從梵天尙投
身入况小大坑又復我等爲求佛法
尙應夂處大捺落迦諸險惡趣受大
苦惱况於人中諸餘小苦而不能受
菩薩發起如是精進求正法巳如其
十地經卷第三第四張合
[37-0558c]
所聞而能如理内審觀察聞正法巳
獨居靜處心自決了作是思惟以正
修行法隨法行方得名爲隨順佛法
非伹純以語業演說而得清淨菩薩
住是發光地時爲欲修行法隨法行
離欲離諸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
喜樂入初靜慮具足安住尋伺寂靜
内等淨故一心趣故無尋無伺定生
喜樂入第二靜慮具足安住於喜離
欲安住於捨正念正知有身受樂於
是處所諸聖宣說具足捨念及以正
知住身受樂入第三靜慮具足安住
樂斷苦斷先喜憂沒不苦不樂捨念清
淨入第四靜慮具足安住又此菩薩
超一切種色之想故滅沒一切有對
想故以不作意種種想故知無邊虛
空入空無邊處具足安住超一切種
空無邊處知無邊識入識無邊處具
足安住超一切種識無邊處知無所
有入無所有處具足安住超一切種
無所有處知非想非非想入於非想非
非想處具足安住伹爲墮順法墮法
行不以樂著安足處也
十地經卷第三第五張合
[37-0559a]
復次菩薩修慈倶心廣大無二無量
無恨無怨無障無所惱害徧至一切
極於法界盡虛空性諸世界中以慈
普覆一切世閒具足安住修悲倶心
修喜倶心亦復如是修捨倶心廣大
無二無量無恨無怨無障無所惱害
徧至一切極於法界盡虛空性諸世
界中以捨普覆一切世間具足安住
復次菩薩受用無量諸神變事震動
大地一身爲多身多身爲一身或顯
或隱迅疾無㝵牆壁山嶂皆能徹過
如行於空於虛空中跏跗而去猶如
飛鳥出沒於地猶若水中履水如地
身出煙燄如大火聚從身注水喻如
大雲此之日月有大神德有大威勢
以手捫摸乃至梵世轉身自在以天
耳界清淨過人悉聞人天二種音聲若
近若遠乃至蚊蜹蜣蜋等悉聞其聲以
他心智如實而知他有情心所謂有
貪心如實知有貪心離貪心如實知
離貪心有瞋離瞋有癡離癡有染離
染猍小廣大無量聚散住定出定巳
得解脫未得解脫有亹無亹麤心細
十地經卷第三第六張合
[37-0559b]
心皆如實知菩薩如是以他心智於
他有情他數取趣心之所念心自了知
以宿住智隨念無量諸宿住事謂能
隨念自他一生二三四五至十二十
三四五十乃至百生多百多千多百
千生成刧壞刧及成壞刧乃至隨
念無量成壞刧隨念百刧隨念千
刧百千刧倶胝刧百倶胝刧千倶
胝刧百千倶胝刧乃至無量百千
倶胝那庾多刧皆能隨念謂我宿
生曾在某處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種
族如是形貎如是飮食如是壽量如
是夂住如是苦樂從彼處沒來生此處
從此處沒往生於彼如是形皃如是言
說若略若廣諸宿住事皆能隨念以天
眼界清淨過人見諸有情死時生時
好色惡色善趣惡趣若劣若勝隨業
所行諸有情類皆如實知謂彼有情
成就身語及意惡行誹謗賢聖具足
邪見由邪見業現受因緣身壞命終
墮險惡趣生捺落迦復彼有情成就
身語及意善行讃羙賢聖成就正見
由正見業現受因緣身壞命終當昇
十地經卷第三第七張合
[37-0559c]
善趣生於天中受諸快樂菩薩如是
以天眼界清淨過人以共形貎以共
言說見諸有情死時生時好色惡色善
趣惡趣若劣若勝隨業所行諸有情類
皆如實知而此菩薩於彼靜慮解脫等
持及諸等至隨意入出而不由彼威
力受生若見彼處速能圓滿菩提分
法故以願力而生其中菩薩住此發
光地巳由廣大見及由願力現見多
佛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百千
那庾多佛多倶胝佛多百倶胝佛多
千倶胝佛多百千倶胝佛多百千倶
胝那庾多佛菩薩見是如來應正等
覺巳悉以廣大増上意樂恭敬尊重
承事供養奉施衣服飮食臥具病緣
醫藥諸資生具奉獻菩薩諸妙樂具
於僧伽衆而作恭敬以此善根迴向
無上正等菩提殷重奉事諸佛如來
於其佛所恭敬聽法聞巳受持隨分
修行復次菩薩觀一切法無有移轉
亦無壞滅因緣而有而此菩薩一切欲
縛皆轉微薄一切色縛一切有縛諸
無明縛皆轉微薄一切見縛先巳除
十地經卷第三第八張合
[37-0560a]
斷菩薩住是發光地中於無量劫無
量百刧無量千刧無量百千刧無量
百千那庾多刧無量倶胝刧無量百
倶胝刧無量千倶胝刧無量百千倶
胝刧無量百千倶胝那庾多劫不積
集故邪貪除斷不積集故邪瞋除斷
不積集故邪癡除斷所有善根轉更
明淨唯諸佛子譬如眞金善巧金師
自手鍊治離諸垢巳稱量不減菩薩
住此發光地中亦復如是無量百刧
乃至無量百千倶胝那庾多刧由
不積集邪貪除斷由不積集邪恚除
斷由不積集邪癡除斷所有善根轉
更明淨又此菩薩轉更安忍柔和意
樂而得清淨又悦羙意樂不瞋意樂
不動意樂不濁意樂無高下意樂不
希有情意下意樂不望酬報意樂無
諂誑意樂不稠林意樂皆轉清淨而
此菩薩四攝事中利行偏多十到彼
岸中忍到彼岸而得増上餘到彼岸隨力
隨分非不修行唯諸佛子是名略說菩薩
第三發光地也菩薩安住於此地中受
生多分作釋天帝有自在力善化有
十地經卷第三第九張合
[37-0560b]
情令離欲貪善拔救護沒欲泥者諸
所作業或以布施或以愛語或以利
行或以同事此等一切悉皆不離佛
作意法作意僧伽作意菩薩作意菩
薩行作意到彼岸作意諸地作意佛
力作意無所畏作意佛不共法作意
乃至不離一切行相勝妙相應一切智
智作意復作願言我當一切有情中
爲首爲勝爲殊勝爲妙爲微妙爲上
爲無上爲導爲將爲帥乃至願得一
切智智所依止處若樂發起如是精雇
棄捨一切家屬財位歸依聖敎淨信
出家卽一刹那頃瞬息須臾能證百
千諸三摩地能見百千諸佛如來彼
佛加持皆能解了能動百千世界能
往百千刹土能照百千世界能成熟
百千有情能住壽百千刧於前後際
能入百千刧於百千法門能正思擇
示現百千身身身皆能現百千菩薩
眷屬圍遶從此以上是諸菩薩有願
力者由勝願故所有遊戲或身或光
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聲或行
或莊嚴或勝解或所作此等乃至爾
十地經卷第三第十張合
[37-0560c]
所百千倶胝那庾多劫不易可數爾
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頌

清淨安住猒離心離欲無退及堅固
熾然勇健勝妙廣以此十心入三地
菩薩住於此地中觀行無常苦不淨
無怙敗壞不久停遷變無住無來往
觀身無救無依怙有憂有惱續愛憎
多苦不停或火然與病倶有無休息
猒離三有求佛智見彼妙智不思議
無等無量難證悟無雜無災無逼惱
歸大寂滅無退轉能救無量苦有情
見佛智巳愍衆生孤獨無依無救護
三毒熾然常困乏住諸有獄恒受苦
煩惱習覆無慧目志樂下劣喪法寶
隨順生死怖涅槃我應救彼勤精進
將求智慧益有情思何方便令解脫
不離處佛無㝵智斯由覺法如實理
覺由無行無生慧慧從定發定由聞
如是思惟自筞勵曰夜聽習尊重法
爲聞正法起敬心國城資具諸珍寶
妻子眷屬及王位如是一切皆能捨
頭目耳鼻舌形齒手足骨髓心血肉
十地經卷第三第十一張合
[37-0561a]
此等皆捨未爲難伹於法師生難想
設有人等語菩薩孰能投身大火坑
我當與汝佛法寶聞以投之無怯懼
假使火滿三千界身從梵世而投入
爲求法故不爲難况復人間諸小苦
從初發意至菩提其中設有無間苦
爲聞法故皆能受何况人中諸苦事
聞巳如理正思惟獲四靜慮四等至
四無量心五神通不隨其勢而受生
菩薩住此見多佛供養聽聞心決定
斷諸邪惑轉淨明如鍊眞金體無減
住此多作釋天帝化導無量諸有情
令捨貪心住善道一切專求佛功德
住此精雇刹那頃能證百千三摩地
見百千佛相嚴身若具願力復過是
一切有情普利樂彼諸菩薩最上行
如是所有第三地我依其義巳解釋
菩薩發光地第三竟
菩薩燄慧地第四
佛子聞此廣大行可樂深妙殊勝法
心皆勇悦大歡喜普散衆花供養佛
演說如是妙法時大地海水皆震動
一切天女咸歡喜悉吐妙音同讃歎
十地經卷第三第十二張合
[37-0561b]
自在天王大欣慶雨摩尼寶供養佛
讃言佛爲我出興演說第一功德行
如是智者諸地義於百千劫甚難遇
我今忽然而得聞菩薩勝行妙法音
願更演說聰慧者後決定地無餘道
利益一切諸大衆此諸佛子皆樂聞
勇猛大心解脫月請金剛藏言佛子
從此轉入第四地所有行相願宣說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衆菩薩言唯諸
佛子若是菩薩第三地明善清淨巳
欲入菩薩第四智地當以十種法明
而入何等爲十所謂以有情界思察
明入以諸世界思察明入以眞法界
思察明入以虛空界思察明入以識
界思察明入以欲界思察明入以色
界思察明入以無色界思察明入以
妙意樂勝解界思察明入以廣大意
樂勝解界思察明入菩薩以此十法
明入昇等四地唯諸佛子菩薩纔得
燄慧地巳則由十種智成熟法長如
來家得彼體法何等爲十謂由意樂
不退轉故於三寶中不壞淨信至究
竟故觀察諸行生滅性故觀辯諸法
十地經卷第三第十三張合
[37-0561c]
性不起故觀世閒成壞故觀業有生
有死故觀生死涅槃故觀有情刹業
故觀前際後際故觀無性無盡故唯
諸佛子菩薩成就如是十種智成熟
法長如來家得彼體法
復次諸佛子菩薩住此燄慧地時隨
於内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正知具
念除世貪憂隨於外身住循身觀熾
然精進正知具念除世貪憂隨内外
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雇正知具念除
世貪憂於内受於外受於内外受亦
復如是於内心於外心於内外心亦
復如是隨於内法住循法觀熾然精
進正知具念除世貪憂隨於外法住
循法觀熾然精雇正知具念除世貪
憂隨内外法住循法觀熾然精雇正
知具念除世貪憂
復次菩薩於諸未生惡不善法爲不
生故生欲筞勵發起精勤筞心持心
於諸巳生惡不善法爲永斷故生欲
筞勵發起精勤筞心持心於未生善
法爲令生故生欲筞勵發起精勤筞
心持心於巳生善法爲令安住不忘
十地經卷第三第十四張合
[37-0562a]
増廣倍修滿故生欲筞勵發起精勤
筞心持心復次菩薩修欲等持斷得
成就神足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
修勤等持斷行成就神足依離依無
染依滅迴向捨修心等持断行成就
神足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修觀
等持斷行成就神足依離依無染依
滅迴向捨復次菩薩修信根依離依
無染依滅迴向捨修精進根依離依
無染依滅迴向捨修念根依離依
無染依滅迴向捨修定根依離依無
染依滅迴向捨修慧根依離依無染
依滅迴向
復次菩薩修信力依離依無染依
滅迴向捨修精進力依離依無染依
滅迴向捨修念力依離依無染依滅
迴向捨修定力依離依無染依滅迴
向捨修慧力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
捨復次菩薩修念等覺支依離依無
染依滅迴向捨修擇法等覺支依離
依無染依滅迴向捨修精進等覺支
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修喜等覺
支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修輕安
等十地經卷第三第十五張

[37-0562b]
覺支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修定
等覺支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修
捨等覺支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
復次菩薩修正見依離依無染依滅
迴向捨修正念依離依無染依滅
迴向捨修正思惟依離依無染依滅
迴向捨修正語依離依無染依滅迴
向捨修正業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
捨修正命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
修正精進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
修正定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修
正慧依離依無染依滅迴向捨菩薩
修此菩提分法伹於一切諸有情界
有悲戀故引發本願所扶持故以大
悲愍爲先導故成就大慈故緣慮一
切智者智故引發佛刹諸莊嚴故引
發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相好言
音故希求後後殊勝法故隨順甚深
解脫佛法所聞行故觀察廣大方便
善巧故唯諸佛子菩薩住此燄慧地
時所有微細身見等感謂我有情命
者育者士夫數取趣藴界處執所起
動亂思惟伺察護持攝受畜積著處
如是一切皆悉遠離所有一切不應
十地經卷第三第十六張合
[37-0562c]
作業諸佛所訶雜染所引如是一切
皆悉捨離所有應作能順菩薩正行
資糧一切如來讃羙之業皆悉受行
復次展轉爲菩薩道得圓滿故如如
方便慧所引發修諸道支如是如是
得滋潤心柔和之忍有堪能心引利
樂心無雜染心訪求後後殊勝法心
希勝智心能救一切世間之心尊重
隨順諸師長心如所聞法而修行心
又善知恩善知報恩其心調和其住
安樂質直柔而無稠林行無誑無慢
善順語者右受敎誨菩薩如是安忍
成就調伏成就寂滅成就如是忍調
寂滅成就思惟現行能淨上地諸業之
時獲大精進無有休息不雜染精進不退
轉精進廣大精進無邊精進熾然精進
無等精進無映奪精進成熟一切有
情精進善分別道非道精進叉此菩薩
善意樂界轉更清淨増上意樂界不辵
失勝解明利善根得淨離世垢濁斷
諸疑惑無疑之性現前具足證喜輕
安如來加持而得現前無量心意樂
皆悉成就菩薩住此燄慧地中以廣
十地經卷第三第十七張合
[37-0563a]
大見及以願力現見多佛多百佛多
千佛多百千佛多百千那庾多佛多
倶胝佛多百倶胝佛多千倶胝佛多
百千倶胝佛多百千倶胝那庾多佛
菩薩見是如來應供正等覺巳悉以
廣大増上意樂恭敬尊重承事供養
奉施衣服飮食臥具病緣醫藥諸資
生具奉獻菩薩諸妙樂具於僧伽衆
而作恭敬以此善根迴向無上正等
菩提慇重奉事諸佛如來於其佛所
恭敬聽法聞巳受持隨分修行多分
於彼諸佛聖敎淨信出家於此菩薩
所有意樂増上意樂勝解平等性轉
復清淨菩薩住此燄慧地巳復更無量
百千倶胝那庾多刧此之意樂勝解
平等清淨而住所有善根轉復熾然
轉更明淨唯諸佛子如巧金師以所
鍊金作莊嚴具非餘未作莊嚴具金
之所映奪唯諸佛子菩薩安住燄慧
地中亦復如是所有善根非餘安住
下地菩薩所有善根而能映奪又諸
佛子如摩尼寶清淨光輪所放光明
非餘寶珠所能映奪所放光明一切
十地經卷第三第十八張合
[37-0563b]
世間風水雨等不能斷滅唯諸佛子
菩薩住此燄慧地時亦復如是非餘
安住下地菩薩能所映奪所有慧光
一切魔怨煩惱現行不能斷滅而此菩
薩四攝事中同事偏多十到彼岸中
精進到彼岸而得増上餘到彼岸隨
力隨分非不修行唯諸佛子是名略
說菩薩第四燄慧智地菩薩住此第
四地中受生多作蘓夜摩天王有自
在力善化有情令其除滅薩迦邪見
能令有情安住正見諸所作業或以
布施或以愛語或以利行或以同事
此等一切悉皆不離佛作意法作意
僧伽作意菩薩作意菩薩行作意到
彼岸作意諸地作意佛力作意無所
畏作意佛不共法作意乃至不離一
切行相勝妙相應一切智智作意復作
願言我當一切諸有情中爲首爲勝爲
殊勝爲妙爲微妙爲上爲無上爲導
爲將爲師乃至願得一切智智所依
止處若樂發起如是精進由是精進
一刹那頃瞬息須臾能證倶胝諸三摩
地見倶胝佛彼佛加持皆能解了能
十地經卷第三第十九張合
[37-0563c]
動倶胝世界能往倶胝佛刹能照倶
胝世界能成熟倶胝有情能住壽倶
胝刧於前後際能入倶胝刧能正思
擇倶胝法門能示現倶胝身身身皆
能現倶胝菩薩眷屬圍遶從此以上
是諸菩薩有願力者由勝願故所有
遊戲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
界或音聲或行或莊嚴或勝解或所
作此等乃至爾所百千倶胝那庾多刧
不易可數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
此義而說頌言
菩薩巳淨第三地次觀有情世法界
空識欲色無色界勝大意樂能趣入
菩薩纔登燄慧地長如來家永不退
於佛法僧信不壞觀法注滅無生起
觀世成壞業有生生死涅槃刹等業
觀前後際無性盡如是修行長佛家
得是法巳増慈愍轉更勤修四念住
身受心法內外觀世間貪愛皆除遣
菩薩修治四正斷惡法除滅善増長
善修神足及根力七等覺支八聖道
爲度有情修覺分本願扶持慈悲首
求一切智嚴佛土亦緣如來十種力
十地經卷第三第二十張合
[37-0564a]
四無所畏不共法殊特相好深羙音
亦求妙道解脫處尋大方便修覺分
身見爲首六十二我及我所無量種
藴界處等諸取著第四地中悉遠離
如來所訶煩惱雜無義之業皆捨離
諸佛所讃清淨業爲度有情無不作
菩薩勤修不懈怠卽得十心皆具足
專求佛道無猒倦希受灌頂度有情
恭敬尊德修法行知恩易悔無慍暴
捨慢離諂心調柔轉更精勤不退轉
又其意樂界清淨増上意樂永不失
勝解決定善根増疑網垢濁悉永離
無疑現前得喜安蒙佛加持無量志
菩薩住此燄慧地供那庾多無量佛
聽聞正法亦出家不可映奪如金餙
菩薩住此具功德以智方便修行道
不爲衆魔心退轉譬如妙寶無能壞
多作夜摩天中王於法自在衆所尊
普化羣生除惡見專求佛智修善業
菩薩勤加精進力獲等持等倶胝數
若以願智力所爲過於此數無能筭
如是菩薩第四地所行精進微妙道
功德義智共相應我爲佛子巳宣說
十地經卷第三第二十一張合
[37-0564b]
佛說十地經卷第三
乙巳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雕造
十地經卷第三第二十二張合
[37-056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