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22 新華嚴經論-唐-李通玄 (TKD)


[36-0321c]


長者李通玄撰
第三復有不可思議兜率天王此託事表
發光地此名知足天佛地論云最後身菩
薩於此敎化如瓔珞本業經十一地等覺
地始名一生補處方名最後身配在第三
禪此知足天爲最後身菩薩在中者皆是
如來隨時方便設法利生不可定也前位
明以上上十善淨戒離欲界現行麤惑垢
故此位菩薩以九次第定淨色界無色界
幷欲界心習得出三界心作錬金喻善巧
錬之不失銖兩轉轉眀淨以九次第定錬
之以法眼觀之以行和之無虧本法但轉
眀淨欲界修定以治欲障上界修慧以治
定障如是對治即如六地菩薩位在色界
初禪修十二緣觀用治定障隨順法行方
便利生無所染著名發光地以忍波羅蜜
爲體於中十大天王是忍波羅蜜中十波
羅蜜此天身長四由旬衣長八由旬廣四
由旬壽四千歲日月歲數皆與前天倍此
知足天當修三法得生其中所謂戒定慧
若但修戒施即生餘天皆有放逸若一乘
法中其事不爾以智遍周以爲天體故
第四化樂天王託事表熖慧地菩薩以三
十七助道品觀以捨爲體以本願故法如
[36-0322a]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二幅碑
**是故不捨敎化一切衆生以三十七助道
觀門莊嚴慧業將用化利一切衆生以爲
自樂像此天處常以變化以悦自樂亦名
樂變化天心外無境従心變故表此位菩
薩従初發心住巳法空現前心外無境爲
進修故以三十七品助道法門對治此天
及三界邪見等障錬磨心地用嚴慧業使
令眀淨將用敎化一切衆生以爲自樂故
名焰慧地也如菩薩瓔珞經云歡喜地菩
薩名爲逆流離垢地名爲道流三地名爲
入流四地須陀洹五地斯陀含六地阿那
含七地阿羅漢八地變化生死九地是智
慧妙善地十地是法雲地又瓔珞經云十
住菩薩入法流水任運至佛如此華嚴經
十住十行十向十地十一地五位之中一
一各有十重佛果普賢行爲因十信位心
便信自心分別之性爲不動智佛無㝵智
佛等十箇佛果摠爲自心之智方名信心
如是和會多諸同異隨信解別親踈不等
伹依當部進修行門皆以摠別同異成壞
門該通圓融皆不離刹那際即義通也若
延促時取解即違法界之道理此天王衆有
十天王皆是精進波羅蜜中十波羅蜜各
各隨名義配之可見常以精進波羅蜜爲
體此位作錬眞金作莊嚴具喻精進明修
[36-0322b]
新華嚴論卷苐十一苐三幅碑
三十七助道之觀對治三界邪業習故此
天身長八由旬衣長十六由旬廣八由旬
壽八千歲日月歲數與前天倍衣重一銖
食甘露味歎德餘門如前可解
第五復有無數他化自在天王託事表難
勝地爲此天在欲界頂眀菩薩欲境難超
故故日難勝地眀五地以來菩薩於五欲
境界未得全自在故伹爲觀照諸波羅蜜
修行力故不沒其中未同八地無功法流
自在故此位菩薩修十諦觀以治三界染
淨惑障餘習故得工巧明門三眀方現此
天處若不如是修十諦觀治之便爲魔境
三界染淨業習不能自在故曰難勝地此
位菩薩常以禪波羅蜜以爲觀體魔王波
旬居此天中修十諦觀即爲菩薩位不修
觀者是魔眷屬又此天名他化自在以他
變化以爲自樂像此位菩薩常敎化衆生
令他得樂以爲巳樂此作事璖磨金喻眀
以十諦觀爲車璖於中十大天王明禪波
羅蜜中十波羅蜜以名下之義配之可見
此天身長十六由旬衣長三十二由旬壽
命歲月悉與前倍
第六復有不可思數大梵天王眀現前地
以十二緣生觀得波滅神通三解脫門空
無相無願智慧増眀除其初禪樂靜迷眞
[36-0322c]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四幅碑
**障眀在欲界修定如三地菩薩是也在禪
界修慧心勝處即以法治之不令障眞無
依之性故常處三界不在其中也名尸弃
天王此依新翻舊爲梵摩此云清潔寂靜
以初禪是色界無女人生無欲界染故依
佛地論云離欲寂靜故名梵身只依長阿
含云梵衆中以梵音語故故名爲梵又尸
弃者或云持髻或云蠡髻或云火頂以火
災至此天故修得初禪者得生此天此天
王梵衆中發大梵音諸天各自謂言唯共
我語於大千界最得自在顏如童子身如
白銀色長半由旬衣如金色無男女形禪
悦爲食壽命一刧此依長阿含經說此位
作毗瑠璃寶磨眞金轉轉眀淨喻眀十種
逆順緣生得十空定門爲毗瑠璃寶也毗
之云光眀此位菩薩以十種十二緣生觀
及十空三昧表以十二緣觀如眀淨瑠璃
用磨智慧轉轉眀淨觀無眀成根本智更
令眀淨於中有十大梵王眀般若波羅蜜中十波羅
蜜各各以名下義如前配之可解此第六
地六住等摠眀出三界業現前寂滅神眀
三空自在如十住中以海幢比丘表之如
十地第六地以夜神名守護一切城増長
勝力是也摠如善財善知識表之第七地
眀入纏同事如下
[36-0323a]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五幅碑
第七復有無量光音天王眀遠行地如此
二禪天初禪滅憂二禪滅若眀此位菩薩
在七地諸行巳終大悲圓滿四攝四無量
十波羅蜜三十七助道法常在現行自苦
巳無常度他苦染淨二障此位通過譬如
眞金飾以衆妙雜寶轉更殊勝眀以法身
爲金體悲智萬行圓滿爲衆妙寶㸦爲莊
嚴常以行網敎光普化一切衆生故故像
此天巳滅憂苦以心淨故出語口中光生
用眀此位菩薩敎光破暗故於此有十大
光音天以眀方便波羅蜜中十波羅蜜各
各名下義配之可解此天身長二由旬壽
二劫此天水災至
第八復有無量遍淨天眀不動地菩薩眀
此天憂苦巳無唯有禪悦像此位菩薩功
用巳終唯有法悦法悦習氣十地始無此
大風災至爲有禪悦喜動其性像此位菩
薩無功智現前猶有無生法樂智淨習氣
以諸佛三加七種勸發令憶本願方始隨
智行廣利衆生十方世界度生無限此乃
如來設敎防之防護初發心之際圓融悲
智非獨是此位方有滯淨之功是一即一
切中防護也望七地中方事摠具何得第
八地中佛果知見猶自未終還以十玄六
相通融不可違法界體作前後解凡夫妄
[36-0323b]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六幅碑
**作無量劫只是法界中無始終此位作如
眞金作輪王寶冠諸臣冠不勝喻眀八地
法性無功智勝故十力四無畏猶十地方
終普賢行海十一地方滿
第九復有無量廣果天眀善慧地爲此第
禪無出入息三災不及又此十天如歎
德中莫不皆以寂靜法門而作宮殿表九
此善慧莊嚴以百千阿僧祗陀羅尼門法
寶宮殿敎化衆生能以一箇言音爲一切
衆生說種種法無心意識爲大法師任智
法眀一切具足故像此天無思意識能爲
語言此天無下界識有色界意識乃至非
想天皆有微識若識想盡即非三界業收
故此位作如眞金用作輪王寶冠喻一切
小王寶冠不勝喻以此位菩薩智慧寶冠
下地菩薩無有能勝於中有十天王眀力
波羅蜜中十波羅蜜各隨名義配之可解
此天身衣及壽與前天皆倍眀此位菩薩
常以法宮而爲安止以福德廣大名爲廣
果天
第十大自在天王表第十法雲地如下歎
德中皆勤觀察無相之法所行平等眀此
位無相智成如善薩本業瓔珞經云三賢
菩薩能伏三界麤業麤相續果初地巳上
亦伏亦斷八地巳去色因業勝因境緣法
[36-0323c]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七幅碑
執習故眀猶有於境見未純熟猶法執習
在故九地巳去心因業勝內心自緣法執
習故九地有內心緣法執習故十地之中
心色二習一時摠盡十地方心境二緣中
得無㝵自在故従八地至十地無功用中
緣眞法執內外習亡於十一地普賢門猶
未自在如十定品中求覔普賢不見者是
又智論云第九天外更有別十地菩薩天
名摩醯首羅此天有八臂三目騎白牛一
念知三千大千世界雨滴之數此是引進
菩薩方便設法託事表法及攝化境界
増勝故望一乘法界現事同參一微塵內
諸佛國土人天同處身塵毛孔如影相入
修眞之啫須當如實而知莫隨化相應須
以同時具足相應門一多相容不同門諸
法相即自在門因陀羅網境界門微細相
容安立門芘密隱顯倶成門十世隔別異
成門主伴文參無㝵門託事現法生解門
唯心迴轉善成門以此十玄門該之即理
順故巳上神天之位伹利生門中託事表
法令易解故如如來實非牛王龍王象王
以託表之令生解故望得道處其智無形
無爲而能知万有即爲神也以此神性隨
行祐生即行非虛也以智常居三界不隨
染淨以此自在寄位如王以通化無方福
[36-0324a]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八幅碑*過
羣品寄位同天即隨行遍生行非虛也同
異摠得表實無妨従大衆圍繞常隨佛衆
之中従普賢菩薩至大自在天巳來此四
十一衆義分爲二一現果成因彰位分如
巳前列衆是二従位擧法進修寄同獲益
分如向下直至普賢海月光等是今従第
二卷初爾時道場衆海悉巳雲集巳下至
第五卷中海月光大明菩薩衆以來此四
十一衆是従位擧法進修寄同獲益分此
中合有五十衆爲普賢等衆十箇菩薩當
等覺十一地法門十箇㸦參自具十衆爲
一人具十摠爲五十衆如下獲益分中入
即同佛知見爲與後學者作樣式令仿之
也不悟是凡悟巳用佛知見故名初發心
時便成正覺如以下神天獲益之中各有
二十行頌皆初雨行歎佛之德後十八行
皆三句歎佛一句自歎與佛同知其例如
是隨時科文隨時稱歎無煩更釋唯普賢
菩薩一人獨入十法者普賢衆眀一位普
周衆行也海月光衆但歎佛德與自所入
之法相似以此頌中更不別歎自德如普
賢衆中加淨德妙光菩薩是文殊師利別
号文殊師利此云妙德又法華經内徒昔
号妙光又妙德妙光其意相似以德爲光
以能破闇發眀故今在普賢衆内表法
[36-0324b]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九幅碑
眀因果理智萬行圎融故普賢獨獲十種
者明一即一切故眀一多自在延促自由
故是摠攝義也従
爾時如來道場衆海巳下有二十六行經
義分爲二第一従爾時巳下有十一行經
眀衆巳雲集於此叚中義有其五一陳衆
雲集二陳部類各別三都歎衆德四眀本
因佛化五眀今以勝解力入佛所知第二
従所謂妙焰海大自在天王巳下有十五
行經於此叚中義有其二一眀天王獲益
二眀天王乘威說頌於此二十行頌中有
其二義第一兩行頌純歎佛德第二十八
行頌皆三句歎佛一句自歎與佛同知巳
下例然唯普賢少異前巳敍意訖巳上諸
衆皆悉如上以義科文隨義稱歎敎門弘
大不用文煩得意即得此初會之內四十
七衆之中巳前七衆前巳釋訖如
來座内衆經云如來師子之座衆寶妙華
輪臺基陛及諸戶牖如是一切莊嚴具中
一一各出佛刹微塵數菩薩摩訶薩於此
叚中義分爲二一述衆來意二長科經文
一述衆來意者是中其意有三一眀諸菩
薩是古佛舊行二眀今佛契同三眀古今
不二爲明所坐之座合古所行菩薩行依
舊故如下頌中諸佛所悟我巳知爲常
[36-0324c]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十幅碑*以
法身爲座體以普賢萬行爲嚴以無作大
悲之智爲座上佛前佛後佛皆同此也眀
佛契同古跡定衆生之狐疑是故須來是
名爲如來自行與古同因衆爲座體是法
界是所行行亦是法界以此無礙自在故
座身是正報座上莊嚴是行所招依報今
還従本行報得之果内還出本自行因菩
薩衆也亦眀因果不二體故如法界品如
來師子之座普遍法界爲座體故第二長
科經文者従爾時如來師子座巳下有二
十九行經於中其義有七一明座上莊嚴
出衆二列所出衆名三來衆興供四其衆
遶佛致敬五致敬巳昇座而坐六歎來衆
之德七乘威說頌従此巳下有十菩薩各
說二十行頌歎如來成道福智依正及徃
昔所修之因任其後哲隨文隨義稱歎不
煩更釋此一叚眀今佛合古行古行合今
佛眀座外普賢之衆是佛利他之行座內
之衆是佛自行所契普賢之衆此之大衆
古今一切諸佛同道更無二路衆生乘之
即名乘不思議如來乘最勝乘無上乘至
於道場以此一切法皆爲道場也以法界
爲場地諸波羅蜜爲人功治一切垢本自
淨故治無眀成根本智故敎門弘廣略申
體意隨文讃歎任在後賢此十箇頌中
[36-0325a]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十一幅碑
向下歎佛十波羅蜜及十地有二十行頌
自餘皆二十行也准知
従爾時華藏莊嚴世界海巳下有二十一
行經眀動地興供於此一叚經文其意有
七一眀擧世界之名二推佛神力地六種
震動三世主興供歡喜四眀以此例同多
土五眀佛遍興於世六眀世主各隨自解
七眀法會興供普周十方問曰何爲地動
荅曰其地動大意有五一此會大衆得道
二智人出現三智人去世四世閒災變五
得道歡悦此眀大衆獲益歡悦故地動推
佛神力者眀師弟之敬推德於上問曰何
故於此叚中地動興供荅曰爲至此中一
叚眀初會中常隨佛衆當境之內神天衆
及如來座內古今諸佛同因衆菩提樹内
流光衆幷如來宮殿內大悲衆如是當佛
自衆來集復得益及賀佛出興心歡喜故
衆生心喜動故地亦隨心動故此眀初會
當境之内大集一終然後面門放光普集
他土亦來此會此是無自他中他也以眀
化儀主伴此乃龍行雲應法事合然爲化
衆生軌模如是以其法性塵刹普周一刹
那之中三世同際還以一多相容不同門
該括如是放光集衆意令知佛境界相參
無二巳上是初成正覺顯示五位行門一
[36-0325b]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十二幅碑*終
因果此一部之經摠有六重因果一従世
主妙嚴品乃至華藏世界品五品經眀初
成正覺顯示五位行門報得及示現入法
一重因果二毗盧遮那品是古佛因果引
古證今眀佛相習道不虛來三第二會普
光眀殿顯示十信因果四従須彌之頂直
至離世閒品顯菩薩證修因果五入法界
品眀古今本法不思議因果此是一切諸
佛共所乘宗爲一切佛之本體衆生同具
只爲迷之六覺城東會眀顯菩薩利生行
門善知識攝生形狀法則進修因果若但
說其法在行猶迷此經設敎及行證修前
後六度摠擧解行證修因果令使啓蒙易
解不滯其功如
來現相品第二自
此巳下至毗盧遮那品巳來是長科一部
中第二擧果勸修門釋此一品義分爲三
一釋品名目二釋品來意三隨文釋義一
釋品名目者此品何故名現相品爲諸菩
薩神天大衆皆悉巳集默思心念請法問
有三十七問如來知念即於面門舒光現
相及集十方衆荅前所問此品之內如來
兩度放光齒光告衆令集毫光示法令信
佛境界及所行因果行門諸來菩薩毛孔
放光通爲三度放光故又集十方衆海
[36-0325c]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十三幅碑*佛
境界相菩薩境界相荅前衆所問故名現
相品此經表法及集衆如來放光前後揔
十度放光故一面門齒光集他方之衆二
眉閒毫光示果成因三足下輪中放光成
十信四帝釋宮中足指之端放光集衆入
道成十住位五夜摩天宮足趺上放光成
十行門六兜率天宮膝上汝光成十迴向
七他化天宮眉閒毫相放光成十地八如
來出現品眉閒放光入文殊頂九口中放
光入普賢口令此二人問荅如來出現始
終因果道理十法界品中放眉閒光名普
照三世法界門是爲十如隨好光眀功德
品常放光眀隨根普照此光非獨緣五位
進修表法也是常依根攝化光也二
釋品來意者此品爲前世閒主等默念三
十七問此品放光集衆示其法相荅前衆
所門三十七法故此品須來三
隨文釋義者復分爲二一長科經意二科
其當品一長科經意者自此現相品乃至
普賢三昧品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毗
盧遮那品此五品經㹅是荅前三十七問
眀擧果勸修二科其當品者於此當品其
意有四一従爾時諸菩薩及一切世閒主
巳下一叚長行幷偈頌是世主請法分二
従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巳下
[36-0326a]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十四幅碑
有一叚長行幷一偈頌是如來放面門齒
光告衆令集分三従爾時十方世界海巳
下一叚長行幷一偈頌是十方世界海蒙
光所照皆來雲集現法分四爾時世尊欲
令一切菩薩巳下一叚長行幷十偈頌㹅
是荅前三十七問分一従世主心念問法
分中義分爲三一従爾時巳下至唯願世
尊哀愍我等於中長行有八行經純請十
八種佛法二又十方世界海巳下有六行
半經問佛菩薩海有十九問通爲三十七
問三願佛世尊巳不可兩行經眀菩薩神
力故一切供具放光光中說頌請佛斷疑

第一従初爾時諸菩薩及一切世閒主作
是思惟眀心念嘿請云何是諸佛地法界
不思議地是佛地故下文云法性如虛空
諸佛於中住此爲如來地也云何是諸佛
境界如下經云如來處此菩提座一毛示
現多刹海一一毛現悉亦然此是如來之
境界又法界是如來境界云何是諸佛加
持下文如來加普賢入於三昧是諸佛加
持故云何是諸佛所行經云無㝵行是如
來行又普賢行是一切諸佛共所行行故
云何是諸佛力如經云如來有處非處等
十種力是云何是諸佛無所畏如來無五
[36-0326b]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十五幅碑
怖畏及四無畏是云何是諸佛無能攝取
如來無性妙智是無能攝取云何是諸佛
眼知一切法智知一切衆生根智名一切
種智是佛眼故又此經下文說十眼等是
又如十身相海品云如來眼有大人相名
自在普見雲云何是諸佛耳如法界品云
一切諸佛有無障㝵耳悉能解了一切音
聲云何是諸佛鼻如下經云如來鼻有大
人相名一切神通智慧於中出現無量化
佛坐寶蓮華往諸世界云何是諸佛舌如
下經云如來舌有大人相名示現音聲影
像雲云何是諸佛身如下經云諸佛同法
身無依無差別又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
一切衆生前云何是諸佛意如來出現品
云云何知如來應正等覺心佛子如來心
意識無量倶不可得但應以智無量故知
如來心云何是諸佛身光如來隨好常光
隨根照物普周法界云何是諸佛光眀光
有二種一敎光二如此經光眀覺品是及
前後十度表法光眀是云何是諸佛智一
切智一切種種分別智是又如下文如來
智甚深普入於法界能隨三世轉與世爲
眀導此巳上問十八種法經云唯願世尊
哀愍我等有三句經文結請佛說十九種
海經云一切諸佛皆爲諸菩薩說世界海
[36-0326c]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十六幅碑*總
問竟衆生海釋曰如世閒衆生廣多如
海故佛海經云如來安處菩提座一毛示
現多刹海一一毛現悉亦然如是普周於
法界佛波羅蜜海十波羅蜜遍一切菩薩
行故佛解脫海如來法身是佛解脫又智
慧解脫乃至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
知見等是佛變化海如下文無體無住處
亦無生可得無相亦無形所現皆如影又
云一切刹土微塵數常現身雲悉充滿又
云於一佛身上化爲無量身佛演說海下
文一一毛孔中光網遍十方演佛妙音聲
調彼難調者又一音遍諸根故然如來音
聲不従心出不従身出佛名号海如下名
号品是如來名号等一切衆生心也佛壽
量海如下佛身如影現生滅不可得是佛
壽量海又下文壽量如是及一切菩薩誓
願海淨行品等是又如十迴向品中大願
是一切菩薩發趣海如下云此會諸佛子
善修衆智慧其人巳能入如斯方便門又
下文従地而得地住於力地中億刧勤修
行所獲法如是眀従地而得地者不離眞
法界自體清淨性地而行進修十住十行
等法故云従地而得地又十行品是十發
趣加行成就令菩提心智悲純熟故助道
海三十七助道品是觀身受心法爲首
[36-0327a]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十七幅碑
**一切乘海乘如來乗不思議乗法界乘是
乃至八萬四千乘等一切菩薩行海普賢
行是如下經云如是分身智境界普賢行
中能建立一切菩薩出離海如五位中加
行方便是如下經云此會諸菩薩入佛難
思地一一皆能見一切佛神力又下文普
賢諸行願修治巳明潔能於一切刹普見
佛神變身住一切處一切皆平等智能如
是行入佛之境界一切菩薩神通海如下
十方佛刹來集菩薩衆及毛孔出衆隨行
利生等事是又十通品亦是又下文一一
佛刹中往詣悉無餘見佛神通力入佛所
行處一切菩薩波羅蜜海如下經中十方
來集大衆身諸毛孔各出十佛世界微塵
數光一一光出十佛世界微塵數菩薩悉
能遍入一切法界諸安立海敎化衆生廣
如經具說是波羅蜜海也此是與發心者
作普賢樣一切菩薩地海如下經云従地
而得地是也又十地品是又如來地是
菩薩地如下經云此會諸菩薩入佛難思
地一切菩薩智海根本是如來智於根本
智起差別智敎化衆生是菩薩智海乃至
十無盡智是也唯願世尊巳下三句摠結
歡請唯例十方諸佛旣說今佛世尊亦合
同說又爾時巳下四句眀供具說頌巳上
[36-0327b]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十八幅碑
三十七問向下至毗盧遮那品巳來有三
種荅前所問一如下齒閒放光集衆現相
神通荅二如下眉閒毫光出衆現相及十
菩薩偈頌荅三普賢入定出定以言詮示
佛業衆生業因果古令相習荅如世界成
就品菩薩衆生染淨報業荅前三十七問
佛海菩薩行海不離其中又說華藏莊嚴
世界海說佛報得所居之土荅前三十七
問佛境界海衆生海波羅蜜海摠不離其
中又說古往毗盧遮那品是引古印今令
衆生信承習不斷法不虛來若古無舊跡
今従何得以是義故引古佛用印今時成
信従此初會世主妙嚴品至毗盧遮那品
六品經摠眀擧果勸修信他巳成佛者果
德悲智境界行普賢行及報得莊嚴身土
分従佛名号品重問二十八問即是擧古
佛果門令今世及未來發心者自信自心
佛果不異及菩薩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
十地十一地佛眼耳鼻舌身意不異故信
自今修不異古法有此二十八種不異之
法具如佛名号品所問二十八問之法今
古不異令初發心者應如是依古證修便
令道不謬故直至法界品摠是其荅所問
之法故若依五位法上有一百一十重佛
果菩薩行古今不異若通信位即一百二
[36-0327c]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十九幅碑
十重古今佛因果不異至位方眀従供具
雲中出音說二十行頌於中義分爲四初
雨行頌歎佛行滿成佛行遍三世次兩行
頌眀勸佛爲衆際疑得證次兩行頌眀大
衆巳集勸請除疑次云何已下十四行頌
眀重頌前三十七問問曰大衆何不以言
自問因何默念致疑何不自以言讃勸請
云何供雲出音請佛荅曰眀佛得法界心
與一切衆生同心故以心不異故知彼心
疑供具說頌者眀一切法摠法界體也法
界不思議一切法不思議故明聖衆心境
無二故凡夫迷法界自見心境有二故故
顚倒生也
第二従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巳
下有一叚長行幷一偈頌是如來放齒光
十方告衆令衆咸集現法荅前所問分於
此分中大意有十一如來知衆心念有疑
二齒光普照三其光有十名四眀光具眷
屬五陳光色相六眀光照遠近七眀大衆
蒙光彼此相見八眀光遍他方衆會九眀
光能出聲告衆十眀十方之衆聞告咸來
問日何故如來面門齒閒出光告衆荅曰
面門及齒眀言出於中故於中出光今欲
答衆所疑普告十方佛上大衆來集示法
荅前三十七問中云何是諸佛地佛境界
[36-0328a]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二十幅碑
**佛加持佛行佛力等故須口中齒閒放光
光者除暗義又荅前云何是佛光明除現
在未來衆心疑暗故口齒者吐納言音說
法處表告之所由也故於中出光於此光
眀說其二十行頌於中大意歎如來道滿
利生光眀出音告衆令集聞法
苐三従爾時十方世界海一切衆會蒙佛
光眀所開覺巳巳下一叚是十方大衆來
集示法分於此叚中大意有十一眀佛光
普照二眀十方衆來三眀來巳興供四眀
興供不同五眀衆海影像相參六眀大衆
自他同異自在七眀大衆毛孔出光八眀
光出菩薩九眀菩薩同事利生十眀衆生
發心得果此之十事如文可知如毛孔流
光衆眀法界體性自在不思議自他無㝵
能同能異衆於中菩薩同行利生即眀古
令巳成正覺者菩薩行及十波羅蜜海佛
地佛持等擧其巳成佛者悲智境界荅前
大衆三十七疑用成來世與今同悟身心
境界自在無㝵如帝網境界門如此一叚
以佛神力放光集衆荅前所門後之一叚
毫光示法及菩薩偈頌荅前所問於此十
方來衆光眀中同時發聲說二十行頌於
此中大意歎佛光眀道行巳滿身口意鼻
耳摠遍周刹海滿普賢行荅前三十七問
[36-0328b]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二十一幅碑
如文可知
第四従爾時世尊欲令一切菩薩大衆得
如來無邊境界巳下一叚長行有二十八
行半經於中分爲兩叚一従初十行經眀
光之德第二十八行經明蓮華出現一従
初明光之德大意有十一令衆除疑獲益
二顯光出處三顯光之名四顯光之色五
眀光所照遠近六眀所照威動世界七光
照塵中現無數佛隨根與益八光雨十種
法輪雲九光眀遶佛十光入佛足輪以成
大衆信心眀足下是初信入故說十種智
佛以爲自巳信心以不動智爲首
第二爾時佛前巳下十八行半經明蓮華
出現於此一叚文中大意有十一眀華現
所由二眀華具十種嚴飾三眀毫光出衆
來坐四眀勝音菩薩爲主餘者爲伴五眀
上首菩薩勝音之德六眀諸佛與勝音之
力七眀勝音常見諸佛八眀勝音神變自
在九眀勝音觀衆說頌十眀正申頌意此
之一叚經文如來眉聞毫出光眀名一切
菩薩光眀普照耀十方藏者眀是十地菩
薩智滿中道敎行之光又毫相光中出衆
菩薩有世界海微塵數上首名曰一切法
勝音即是其十地滿足中道果行將此中
道覺行悲智圓滿法界行門毫塵刹海無
[36-0328c]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二十二幅碑
**障㝵法荅前大衆三十七問使令現在及
以未來信此十地法界因果法門行滿十
方使令得益是故經云欲令一切菩薩大
衆得於如來無邊境界神通力故放眉閒
光又光體是法界之理勝音大衆之海是
其法界之行用故眀従十住初心以理智
萬行體用不相離也故従十信即與果行
令修理智體用法合然故従果行信進又
勝音菩薩坐蓮華臺諸菩薩衆坐蓮華鬚
眀主伴萬行眀勝音一行遍一切行一切
萬行是勝音一行眀法界理智中圓滿無
㝵自在行故還如前菩薩毛孔流光出菩
薩行相似體性一多重重自在無體可㝵
諸波羅蜜一中具十乃至無盡故緣起㸦
爲因果主伴自在故以理智照之可見大
意眀法界行門一行遍一切行故同別自
在十正申頌意中通勝音菩薩有十一菩
薩各申一叚渴頌初二十行頌歎佛身充
遍普現衆生前及毛孔刹土衆會無盡相
入兩行一頌如文具眀無煩更釋大體得
大綂紀即得經文自具此後十叚摠十行
一叚摠是荅前世主所問又眀此會菩薩
能入如來之境最下有三行經眀都結十
方世界同然一時雲集巳上現神通及語
荅前大衆所疑竟示業及法荅者如巳下
[36-0329a]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二十三幅碑
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毗盧遮那品神
通法業俱示若通當類摠自具法業荅故
普賢三昧品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毗
盧遮那品此初會六品經是以佛果勸修

普賢三昧品第三
將釋此品略作三門分別一釋品之名二
釋品來意三隨文釋義
一釋器名者理智無邊名之爲普智隨根
益稱之曰賢三之云正昧之云定亦云正
受爲正定不乱能受諸法憶持簡擇故名
正受亦云等持爲正定能發生正慧等持
諸法是故名之等持也爲普賢爲佛紹法
界大智之家諸佛萬行遍周之長子以荅
前所問三十七問中云何一切菩薩行海
出離海神通海波羅蜜海世界海等故須
入定善簡衆法荅前所問令衆達解故須
入定然普賢菩薩恒無定乱以示法則故
須如是又以初擧果勸修中以入定爲法
則後十定品中眀十地道滿起諸想念方

二釋品來意者眀普賢菩薩常在三昧淨
乱摠眞然敎化衆生故成法則故荅所問
疑故爲善簡擇諸三昧出入同異相故爲
善簡擇衆生業海果報佛行業海果報故
[36-0329b]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二十四幅碑*須
入定従定起巳說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
品毗盧遮那品荅前所問故此品須來意
眀初入法須加定業以顯眞門後十定品
中眀十地眞智巳終智隨一切衆生想念
應根接物方是修道者應如是知三
隨文釋義者於此一品經文中義分爲二
一科其經意二釋三昧名一
科其經意者其此一叚經其意有十一一
従爾時普賢菩薩巳下一行半經眀承佛
威神入定二此三昧巳下八行半經擧三
昧名及歎三昧之德三如此世界巳下可
七行經眀都擧普賢入定此界如是十方
摠然四爾時一一普賢菩薩巳下有十二
行半經眀普賢入定諸佛現前佛力所加
佛言讃歎普賢之德五爾時十方一切諸
佛巳下有七行經眀諸佛與普賢十種智
六如此世界中巳下可二行經眀都擧十
方世界中普賢一切諸佛一時同與其智
法如是故七是時巳下可六行經眀諸佛
以手加持摩普賢頂八如是一切世界海
巳不可兩行經都擧十方世界同然九爾
時普賢菩薩巳下九行半經眀普賢従三
昧起幷陳三昧之名十普賢菩薩従如是
三昧門起時巳下十二行半經眀大衆獲
益幷都結與十方同然十一爾時十方
[36-0329c]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二十五幅碑一切
世界海巳下至偈頌以來有十二行半經
眀佛力三昧力其地微動及興供末後諸
佛毛孔光眀說頌歎普賢之德問日何故
前世主妙嚴品末其地六種十八相大動
此品何故其地微動荅曰前眀如來始成
正覺大衆賀佛及自皆得佛果之益其益
廣大眀位極行終以此其地大動此品荅
世主所問之疑爲成初信故其地微動於
中菩薩示有疑問寄同得益皆是成其凡
夫始信之心是故名爲擧果勸修生信分
仍是信他佛及菩薩得然末是信自心得
也苐二會中金色世界不動智佛巳去方
眀信自心得亦然也至第十二卷中諸世
閒主更作二十八問方眀信自心是佛不
動智等至文方眀此經直至法界品覺城
東巳來菩薩及一切大衆皆是寄法同迷
示行修證唯覺城人閒五百童子童女優
婆塞優婆夷各具五百一萬諸龍寄位是
凡表其凡夫有得入者故若無實得者佛
敎豈有虛行者哉聖者立樣令凡實得終
不虛於應如是知不自欺誑若有人言此
經非是凡夫境界是菩薩所行是人當知
滅佛知見破滅正法令其正教世不流通
令其世閒正見不生斷滅佛種諸有智者
不應如是不勸修行設行不得不失
[36-0330a]
新華嚴論卷苐十二苐二十六幅碑
善種猶成來世積習勝緣故於此佛毛孔
光眀說頌中巳下有兩叚頌於初二十行
頌眀佛毛孔光眀讃普賢德如文具眀毛
孔是萬行光還歎普賢萬行二爾時一切
諸菩薩巳下有二十行頌眀大衆歎普賢
幷請說後三品之法亦如文具眀
新華嚴經論卷第十二
[36-0330b]
新華嚴經論卷第十三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