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i0105 天下名山記-- (CK-KZ-jye)


[04p001a]
重刋道藏輯要
 天下名山記
新安吳秋士西邨選       汪立名西亭校訂
 江西
  孺子祠堂記            曾 鞏
漢元興以後,政出宦者,小人挾其威福,相煽爲惡,中材顧望,不
知所爲。漢旣失其操柄,紀綱大壤。然在位公卿大夫,多豪傑特
起之士,相與發憤,同心直道正言,分別是非白黑,不少屈其意
至於不容,而織羅鉤黨之獄起。其執彌堅,而其行彌勵。志雖不
就,而忠有餘。故及其旣没,而漢亦以亡。當是之時,天下聞其風
[04p001b]
慕其義者,人人感慨奮激。至於解印綬棄家族,骨肉相勉,赴死
而不避。百餘年間,擅强大。覬非望者相屬,皆逡巡而不敢發,漢
能以亡爲存,蓋其力也。孺子於時豫章太守陳蕃,太尉黃瓊辟
皆不就,舉有道,拜太原太守,安車備禮,召皆不至。蓋亡已,以爲
人,與獨善於隱約。其操雖殊,其志於人一也。在位士大夫,抗其
節於亂世,不以死生動其心,異於懷祿之臣遠矣。然而不屑去
者,義在於濟物故也。孺子嘗謂郭林宗曰:大木將顚,非一繩所
維,何爲棲棲,不遑甯處。此其意亦非自足於邱壑,遺世而不顧
者也。孔子稱顏回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以下原缺。


[04p002a]
  武功山記             李 亷
安成以仙名山者,有浮山之魏,洞陽之黃,淸化之胡,武功之葛,
皆著於圖經,而莫盛於武功。或曰:大江西南三巨鎭,衡、廬、武功
也。武功以僻遠不見經傳,不得與衡、廬並顯。然究竟脊脈,則實
首衡尾廬,而屹然高聳,雄據荆吳之間,謂之三巨鎭亦宜,其最
尊白鶴峰,白鶴仙人所止。望之隱隱中天雲雨,皆在其下。東南
則空同諸山,西北則長沙之水,一髮空際,蒼茫無極。峰頂有崖,
㟏岈洞嵌,可容數百人。或窺觸之,則震雷隨至。巖之下,奇石萬
狀,石牀丹室,列奠雜峙,乳香靈藥,雪竹龍草,黃精仙茅,居人咸
扳援梯繫以入,然不可䙝。蓋龍湫風穴,環衞出没,晦明變化。在
[04p002b]
倐歘頃。菴址舊曰小桃源,前有金燈塔,生成石刹七成。稍上爲
棋盤石,又上有元煉丹竈。或曰,爐底尙存也。後有大小箕峰,峰
隱約仙翁大士像。有石若盤,三伏有水,則其𡻕不旱。側有投籙
簡者,從之若授受然。使得如孫興公、蘇子瞻,一過從之,獨不與
天台、羅浮並耶。其隸袁者,有石笋匡洲厓,亦奇勝。水西出爲廬,
下六十里爲秀江。





[04p003a]
  遊褒禪山記           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
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冡也。距其院東
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
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
華者,蓋音謬也。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
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雖好游者,
不能窮也,謂之後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
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予
所至,比好游者,尙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巳少。蓋
[04p003b]
其入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尙足以入,火尙足
以明也。旣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
夫游之樂也。於是予有歎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
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
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至矣,不隨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復有力,而又不隨以怠,於幽暗
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
而在已爲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
之乎。此予之所得也。予於仆碑,又以悲乎。古書之不存,後世之
[04p004a]
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04p004b]











[04p005a]
  遊廬山記             王廷珪
江出蜀東,會於潯陽,雲濤雪浪,相撞擊而下,是爲九江。九江之
上,有巨山崛起,名甲天下,自外望之,巍然高大,與他山未有以
異也。環視其中,磅礴鬱積,崖壁怪偉,琳宮佛屋,鉤錦秀絕,愈入
愈奇,而不可窮,乃實有以甲天下也。予往,偕計吏數。取道山趾,
望其巓,欲躋焉。探天池,觀造化擘出怪譎。及其至也,不遇霜飈
雨雹,炎熇赤日,則陰霾宿祲,翁然出於洞穴之中,欲沖射人。與
夫虺蜴蛇虎之羣,磨牙澤吻而垂涎。鳥道苔境之所顚墜,頽崖
斷石之所覆,壓有足以褫魄而奪氣。凡遇是數者,不可人意,雖
好游者不果力躋,而寄目以償所願焉。政和七年十月七日,道
[04p005b]
遇武陽聶名世,自圓通同宿東林,觀虎溪蓮池。明日登羅漢閣。
上白公草堂,至上方五杉閣,憑高望九十六峰,隱見天末,不可
名狀,而香爐一峰尤勝絕。草堂正坐其下,宜昔時隱者之所喜
盤旋於此也。過西林,履平地五里許,至實聖菴。資聖而上,漸峻
拔,非數十步輒一休,不可疾至。厯三茅亭,乃至錦繡谷,聞春時
異葩怪卉,層出雜見,相錯如錦繡然。自錦繡谷不半里。至天池
妙吉祥寺,去平地二十里矣。是夜禮文殊於瑞光亭,拜未起,而
燈光璨發於欄楯之外,大小幾百餘燈,明滅合散不常。僧指示
曰:此聖燈也。予不能致詰,竊意名山藴靈,必有神物,欲示其異,
以驚眾而然耶。抑草木竹石之自有光,怪而爲此耶。或謂唐會
[04p006a]
昌中,二僧藏金像於錦繡谷,恐其祥光騰溢而出,此說幾近歟。
寺有貯雲菴,又在絕危巒頂,峭發壁立,數百千仞,吐雲氣而薄
星辰者,皆出乎袵席之近。明日,由山北下三里,至佛手崖。崖下
淸涼瑩徹,可丈餘,水濺濺鳴其中,有石龍首,浮於泉上,詭壯若
欲奔動,視之毛髮爲竦。崖西半里,登相光亭,觀擲筆峰、坐禪臺、
竹林遺址。山中人傳數有僧見竹林寶刹於此,轉盼失之,故今
號竹林化寺。復從崖東北下三里,至寶林,卽唐大林寺,白樂天
嘗序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人迹罕至,古今識游者鑱刻未泯
也。寺三里,道傍有飲牛池。池一里至峰頂菴,視香爐峰,反在其
下。東有文殊、四望二臺,老松一株極醜怪,偃於四望臺之上,若
[04p006b]
張葢然。坐其下以觀浮圖之屋,穹堂奧殿,負崖架空,矗在天半,
紺碧照耀,環山而四出,九江波濤雪色,砰擺振撼,合而東去者,
皆在乎履舄之下。彷徉注視,目不得瞬,而千萬狀之變態。亦不
可得而窮也。於是下峰頂十里,至普照寺,而寶興、石盆、護國三
菴,居峰頂普照之間。又下至廣嚴寺,游連枝亭,復投宿東林,觀
壁間記游者甚眾,不過徑上天池佛手崖而止。吾二人自謂幾
覽遍山北好處,因回視江南地雄富,内坦夷,數千里氣狀淸淑,
而茲山巉突於江濱,若造物者,喜設宏壯屏扞於此土。使江南
淸淑之氣蜿蟺儲育,至是礙而不得西。嘗產而爲幽蘭瑞香芝
英竹箭之美,與夫三脊之茅,千尋之名材,希世異物爲瑞,太平
[04p007a]
之時,未能獨當奇也。尙有魁豪不世出之士,埋光鏟采於其間,
而求之復無有。豈明天子在上,皆己出而仕者也。彼陶令與十
八賢者,一溺於此,遂終身不出。蓋當時挈治世具,不得設張。卽
思自放於山谷之間,而進退卒以不汙,後世不敢少訾焉。白樂
天貶潯陽,慕淵明之爲人,樂之不去,是皆人與山相得於一時
者。厥後當宗閔權勢震赫時,終不附離爲進取計,氣節自高,豈
無待而然耶。予與名世冐風埃,走數千里,忘其悲憂感慨,覊旅
戚戚不己之懷,而驟得天地怪奇偉麗之觀,則茲游所得,時人
亦叵測云。


[04p007b]











[04p008a]
  游東林記             姜 輅
嘉靖丁亥𡻕孟冬月,游東林,山路、逶迤,樹木蕭瑟,馬踏殘黃,印
地有聲。但榴枝楓葉,遙望如火樹。然就近祗見其老態,難同二
月花之嬌媚耳。獨蒼松翠竹,挺秀於風霜中。不覺到虎溪,案背
俱山,前後如畫,泉流環遶,潺湲不絕響。兩坊高聳,一曰虎溪,一
曰西江。第一山,金碧煒煌,騷人創見,當仰天大笑。況元亮諸公,
何怪三笑耶。東林老僧,引至一亭,亭下有橋,橋下一洞,勺水暗
流,蝙蝠輕飛,出入洞口,略不避人。扁曰長舌溪,驚問之。僧曰:因
溪聲不斷名之耳。又引至井亭,井深三尺許,淫雨不盈,久旱不
涸,一泓淸徹,照人面目如鏡。入坐方丈,名公佳句,崢嶸四壁。起
[04p008b]
而誦之,惟恐其盡。信哉,西江第一山也。旣而語僧曰:東林始於
慧遠。僧答以遠公有墓塔,在寺西。步行萬樹中一祠,祠中藏墓,
纍石堅確,如錚錚之鐵。已而日色銜山,還宿東林僧房。四山靜
峭,忽落木之風,颼颼振谷。少頃鐘磬齊鳴,羣僧禮佛員誦,徹於
寢所。雖梨園遏雲之調,亦不過此。啟戶出視,碧天如洗,星辰森
列,半月高懸於喬松之上,星月之光,宮殿之色,上下照耀。久之
寒氣逼人,不能久住。己而猛虎一聲,山谷動摇,羣伏驚駭,語左
右曰:此眞虎溪矣。遂就枕。次早,作游東林記。



[04p009a]
  游廬山記             李夢陽
自白鹿洞書院,涉嶺東北行,並五老峰數里,至尋眞觀。觀今廢
然有石橋。自觀後西北行里許,並石澗,入大壑,路傍有石刻一,
宋嘉定間刻,剝落難識。一元大德間,呂師中刻也。入壑行並澗
路,石漸巉巖,數里〓〓鹿洞,此鎖澗口者也。羣峰夾澗峭立,而
巨石怒撐交加,澗口水湍激石鬬。旁有罅,人傴僂穿之行,此所
謂白鹿洞。云過洞復並澗,轉北行數里,則至水簾。水簾者,俗所
謂三級泉也。然路過洞,愈嶮澁行,蛇徑鳥道,石罅間人跡罕至
矣。水簾掛五老峰背,懸崖而直下,三級而後至地。勢如游龍飛
蛇,架空擊霆,雪翻谷鳴,此廬山第一觀也。然李白、朱子皆莫之
[04p009b]
至,而人遂亦莫知其洞所,顧輒以書院旁鹿眠塲者當之,可恨
也。斯雖略見於王褘游記,然渠亦得之傳聞,又以尋眞觀列之
白鹿洞後誤矣。自書院陟嶺西北行,至五老峰下。並木瓜崖西
行,則至折桂寺,石橋有澗,朱子嘗遊此。自折桂寺循嶺而南下,
則至白鶴觀,觀劉混成棲處也。觀背峰曰丹砂峰。自觀西北行
數里,至棲賢橋,橋跨澗孤危,宋祥符間橋也。澗曰三峽澗,澗石
旴爛而巍怪,罅處淵潭碧黛,激則坪湃。橋旁有石亭,亭旁崖劖
錢聞詩。自橋西並澗行,則至玉淵,路旁草間,有石鮮不劖也。今
莫能盡記。玉淵蓋其澗噴湧來至此,而穴石懸注,窅昧聲如迅
雷,亦天下壯觀也。石上有劖字云,過此爲棲賢寺,今廢。李白嘗
[04p010a]
寓此。自棲賢寺西行,至萬夀寺,有路通廬山絕頂,可至天池。逾
澗北行,則太平寺路也。然臥龍潭則在五乳峰下,路仍自棲賢
橋出澗口,西行數里,北逾重嶺,入大壑,始見潭。潭亦瀑布注而
成者。潭口有長石,鱗鱗起伏,猶龍也。朱子嘗欲結菴潭广。今崖
有其劖字。然嵐重晝日常黯黯。出臥龍潭,西行數里,至萬杉寺。
《程史》云:宋仁宗建寺。當慶雲峰下,崖間劖龍虎嵐慶四大字。又
西至開先寺,寺有瀑布,李白詩者,有龍潭、黃巖、雙劒、鶴鳴、香爐
諸峰。又有蕭統讀書臺。李煜亦嘗寓此。亦廬山一大觀也。自開
先西行十數里,至歸宗寺。寺有馬尾泉,亦瀑布,抱紫霄峰而下。
王羲之嘗寓此,洗墨養鵝皆有池。其南有温泉焉。自歸宗寺西
[04p010b]
北行,則至靈溪觀。觀西爲陶淵明栗里。今有橋。橋西北谷口有
巨石,上有劖字,言陶公醉則臥此。傍有醉石館。過醉石,入谷行,
有濯纓池,崖有詩刻。自醉石館並山南折,有通書院,有天生碁
盤,石上有劖字。自通書院入谷西北行,則至康王坂,有景德觀,
今廢。觀傍石刻谷簾泉三大字。自觀東行十數里,則谷簾泉也。
亦瀑布與開先瀑布,同源而分下。陸羽嘗品其水。自康王坂又
西北行,則古柴桑地,曰鹿子坂。面陽山者,陶公宅與墓處也。自
面陽山北行,可至圓通寺。此一路予未之行。予則自德安縣西,
並山北東行,至圓通寺。寺對石耳峰,前有猴溪,元歐陽玄有記。
宋黃庭堅亦寓此。自圓通寺東行,度石門澗,登廬山,尋天池寺,
[04p011a]
度錦澗,旁有錦亭。路雖攀緣上,然修整。又林木鮮伐掘,問僧曰:
禁山也。路以曳御製碑,開云,行一里輒有亭,路旁崖平處皆字
刻也。蓋五亭而後抵寺,寺據廬山絕頂,奉勅建者也。鐵瓦而畫
廊,有銅鐘象鼓,悉毁於火。殿前有池,仰出而弗竭,稱天池焉。是
日晴晝秋高,下視四海,環雲若屯絮,望岷峨江南北諸山皆見。
然江與湖,益細小難觀矣。僧爲指石鏡、鐵船、獅子、芙蓉諸峰。乃
東至白鹿臺,觀高皇帝自製周顚碑,高古渾雄,眞乃帝王之文。
然碑亭漸崩裂。又東觀竹林寺刻,非篆非隸,周顚手跡也。又東
觀佛手崖,然皆絕頂下。游東林寺,觀虎溪。又至西林觀塔,東又
觀太平宮。太平宮者,卽御製碑物色周顚處也。又東至濓溪書
[04p011b]
院。又東十餘里,至周子墓,墓對蓮花峰。自蓮花峰東行,至吳障
山。過山逾石子、相思二澗。並五老峰行,則至白鹿洞書院。相思
澗者,水簾下流也。此廬山南北之大槩也。按志廬山有大嶺,與
九疊屏風號奇絕。李白詩,不云屏風九㬪雲錦張。今問人,咸莫
諳其處,惟開先寺前有錦屏舖云。又按王褘記,是山也,洪武初,
長林蔽阻,虎豹交於蹊路,雖十餘里,非羣數百人莫敢往。今其
山童童赤崖耳,樵夫非探絕頂。不能得徑寸薪也。是山名跡,則
肇自惠遠,在山北。至李渤,始有白鹿洞,在南。後又有周顚,其跡
則絕頂。正德八年夏六月李夢陽記。


[04p012a]
  廬山臥龍菴記           朱 熹
臥龍菴,在廬山之陽,五乳峰下。予自少讀龜山先生楊公詩,見
其記臥龍劉君,隱居辟穀,木食澗飲,蓋己度百𡻕,而神淸眼碧,
客至輒先知之,則固已知有是菴矣。去𡻕蒙恩來此,又得陳舜
俞《廬山記》讀之。其言曰:凡廬山之所以著於天下,蓋有開先之
瀑布,見於徐凝、李白之詩。康王之水簾,見於陸羽之《茶經》。至於
幽深險絕,皆有水石之美也。此菴之西,蒼崖四立,怒瀑中瀉,大
壑淵深,凜然可畏。有黃石數丈,隱映連屬,在激浪中,視者眩轉,
若欲蜿蜒飛舞,故名臥龍,此山水之特勝處也。於是又知其泉
石之勝,乃如此間以行田,始得至其所。則菴旣無有,而劉君亦
[04p012b]
不可復見。獨其泉石之勝猶昔,然其壯偉奇特之勢,則有非陳
記所能彷彿者。予旣惜其出於荒堙廢壞,而又幸其深阻敻絕,
非車塵馬跡所能到,倘可得擅而有也。乃捐俸錢十萬,屬西園
隱者崔君嘉彥。因其舊址,縳屋數椽,將徙居焉。又緣名潭之義,
畫漢丞相諸葛公之像,寘之堂中。而故友張敬夫嘗爲賦詩,以
紀其事。然菴距潭猶數百步,步亂石間,三涉澗水乃至,又無所
托足,以寓瞻眺。因相其東崖,鑿石爲磴,而攀緣以度。稍下乃得
巨石,橫出澗中,仰翳喬木,俯瞰淸流,前對飛瀑,最爲谷中勝處。
遂復作亭其上,牓曰起亭,以爲龍之淵臥者,可以起而天行矣。


[04p013a]
  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       蘇 轍
元豐三年,予得罪遷高安。夏六月,過廬山,知其勝而不敢留。留
二日,涉其山之陽,入棲賢谷,谷中多大石,岌嶪相倚,水行石間,
其聲如雷霆,如千乘車行者,震掉不能自持,雖三峽之嶮不過
也。故其橋曰三峽。渡橋而東,依山循水,水平如白練,橫觸巨石,
滙爲大車輪,流轉洶湧,窮水之變。院據其上流,右倚石壁,左俯
流水,石壁之址,僧堂在焉。狂風怪石,翔舞於簷上。杉松竹箭,橫
生倒植,蔥蒨相糾,每大風雨至,堂中之人疑將壓焉。問之習廬
山者,日雖茲山之勝棲賢,蓋以一二數矣。明年長老智遷,使其
徒惠遷,謁予於高安。曰:吾僧堂自始建至今,六十年矣,瓦敗木
[04p013b]
朽,無以待四方之客。惠遷能以其勤力新之,完壯邃密,非復其
舊,願爲文以志之余聞之。求道者,非有飲食衣服居處之求,然
使其飲食得充,衣服得完,居處得安,於以求道而無外擾,則其
爲道也輕。此古之達者,所以必因山林築室廬,蓄蔬米,以待四
方之游者,而二遷之所以寘力而不懈也。夫士居於塵垢之中,
紛紜之變,日遘於前,而中心未始一日忘道。况乎深山之巖,野
水之垠,有堂以居,有食以飽,是非榮辱,不接於心耳,而忽焉不
省也哉。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今夫騁騖乎俗學,而不聞大
道,雖勤勞没齒,予知其無以死也。苟一日聞道,雖卽死無餘事
矣。故予因二遷之意,而以吿其來者。夫豈無人乎哉。四年五月
[04p014a]
初九日,眉陽蘇轍記。










[04p014b]











[04p015a]
  廬山草堂記            白居易
匡廬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爐峰,北寺曰遺愛寺。介峰寺
間,其境勝絕,又甲廬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
之。若遠行客過故鄕,戀戀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爲草堂。明年
春,草堂成,三間兩柱,二室四牖,廣袤豐殺,一稱心力。洞北戶來
陰風,防徂暑也。敞南甍,納陽日,虞祁寒也。木斵而已不加丹,牆
圬而已不加白,墄階用石⬤,牕用紙竹,簾紵幃率,稱是焉。堂中
設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張,儒道佛書各三兩卷。樂天旣來爲
主,仰觀山,俯聽泉,傍睨竹樹雲石。自辰及酉,應接不暇。俄而物
誘氣隨,外適内和,一宿體甯,再宿心恬,三宿後頽然嗒然,不知
[04p015b]
其然而然。自問其故,答曰是居也。前有平地,輪廣十丈,中有平
臺半平地。臺南有方池,倍平臺。環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蓮
白魚。又南抵石澗,夾澗有古松老杉,大僅十人圍,高不知幾百
尺,修柯戞雲低枝拂潭,如幢竪,如蓋張,如龍蛇走。松下多灌叢,
蘿蔦葉蔓,駢織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風氣,如八九月時。下
鋪白石,爲出入道。堂北五步,據層崖積石,嵌空垤塊,雜木異草,
蓋覆其上,綠陰蒙蒙,朱實離離,不識其名,四時一色。又有飛泉,
植茗就以烹燀,好事者見可以永日。堂東有瀑布,水懸三尺,瀉
階隅,落石渠,昏曉如練色,夜中如環佩琴筑聲。堂西倚北崖右
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脈分綫懸,自簷注砌,纍纍如貫珠,霏
[04p016a]
微如雨露,滴[氵*厯]飄灑,隨風遠去。其四旁耳目杖屨可及者。春有
錦繡谷花,夏有石門澗雲,秋有虎溪月,冬有爐峰雪,陰晴顯晦,
昏旦含吐,千變萬狀,不可殫紀,覼縷而言,故云甲廬山者。噫,凡
人豐一屋,華一簀,而起居其間,尙不免有驕穩之態。今我爲是
物主,物至致知,各以類至,又安得不外適内和,體甯心恬哉。且
永遠宗雷輩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反,去我千載,我知其心,
以是哉。矧予自思從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門。凡所止,雖一日二
日,輒覆簣土爲臺,聚拳石爲山,環斗水爲池,其喜山水病癖如
此。一旦蹇剝來佐江郡,郡守以優容而撫我,廬山以靈勝待我,
是天與我時,地與我所,卒獲所好,又何以求焉。尙以冗員所覊,
[04p016b]
餘累未盡,或往或來,未遑甯處。待予異時弟妹婚嫁畢,司馬𡻕
秩滿,出處行止得以自遂,則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書,終老
於斯,以成就我生平之志。淸泉白石,實聞此言。時三月二十七
日,始居新堂。四月九日,與河南元集虛,范陽張允中,南陽張深
之,東西二林寺長老,凑朗滿晦堅等,凡二十有二人,具齋施茶
果以落之,因爲草堂記。





[04p017a]
 游廬山記
  入東林寺記            袁宏道
江州半日程,抵東林,石路縈折,然猶未當山足。遠公奧,而菴之,
宗雷陶謝疊足而崖竇之。雖微隹山水,固己心折。殿前藕池,耘
爲稻畦。數年前,忽秀白蓮一枝,妄意六時堂中人當有來者,此
一時也。茶竟,聽泉石上,遇其泓則潄,嶼則坐。不覺至西林,時微
雨,山色爲雲所扄,稍露半髻,獨下雉諸巒,晴霞如彩,光射澄湖,
冶波鱗鱗,西望良久,乃去。
  雲峰寺至天池寺記
雲峰寺而上,道愈嶬,靑崖邃谷,匝疊而行。絮而粘屨者曰,雲。幽
[04p017b]
咽而風絃者,曰澗。獨石而梁,一絲百尺,下臨千仞者,曰錦澗橋。
纈紅縈碧,蜿蜒而道者,曰九疊屏。一名九旗峯。怒而兀忽,如悍夫之
介而相怖者,曰鐵船峰。數里一息,芟崖而亭之者。五路嶔,削杖
而躋遇,泉則巻葉以酌。過試心石,望竹林寺,後戸泉韻木響,皆
若梵唄,乃拜亭。盡梵刹,出上霄諸峰,障而立,猶在天半,佛廬甚
華整。覆以鐵,一溪漲綠,冷然堦下。稍定,乃上文殊臺。俯盤鷹見
背,千頃一杯。少焉雲縷縷出石下,繚松而過,若茶煙之在枝,己
乃爲人物鳥獸狀。忽然匝地,大地皆澎湃。撫松坐石,上碧落而
下白雲,是亦幽奇變幻之極也。走告山僧,山僧曰:此恒也。無足
道。
[04p018a]
  石門澗記             周景式
石門山,在康王谷東北八十餘里。是一山之大谷。有澗水名石
門澗,吐源渡遠,爲眾泉之宗。每夏霖秋潦,轉石發樹,聲動數十
里。 又廬山之北有石門水,水出嶺端,有雙石高竦,其狀若門,
因有石門之目焉。水道雙石之中,縣流飛澍,近三百許步,望之
連天,若曳飛練於霄漢中矣。
山疏云:石門澗在文殊寺南,有潭曰烏龍潭。石門者,中有三石,
相望並峙如門也。澗水源於長衝,漾於擲筆之前。與九奇之水
會,而注於白龍潭。西至於石門,出峽與上霄之水會而北流,播
於陶家埠,滙於鶴問賽,入於龍開河。文殊寺旣在深谷中,又迫
[04p018b]
近門石,四山壁立,巉巉如積鐵,水聲淙然,遇雨漲溢,喧豗終日,
不聞人語聲,山麓諸寺,此最稱奇邃焉。
《遠法師傳》稱,慧遠居廬山三十年,凡再至石門。其廬山諸道人
游石門詩序云:石門在精舍南十餘里,一名障山,基連大嶺,體
絕眾阜,闢三泉之會,並立而開流。傾巖玄映其上,蒙形表於自
然,故因以爲名。此雖廬山之一隅,實斯地之奇觀。皆傳之於舊
俗,而未觀者眾。將由懸瀨險峻,人獸迹絕,逕回曲阜,路阻行難,
故罕經焉。釋法師以隆安四年仲夏之月,因詠山水,遂杖錫而
游。於時交徒三十餘人,咸拂衣晨征,悠然增興。雖林壑幽邃,而
開途競進。雖乘危履石,並以所悦爲安。旣至則援木尋葛,厯險
[04p019a]
窮崖,猿臂相引,僅乃造極。於是擁藤倚崖,詳觀其下,始知七嶺
之美,藴奇於此。雙闕對峙,其前重巖映帶其後,巒阜周回以爲
障,崇巖四營而開宇。其中則有石臺石池宮館之象,觸類之形,
致可樂也。淸泉分流而合注,綠淵鏡靜於天池,文石發彩,煥若
披面。檉松芳草,蔚然光目,其爲神麗,亦已備矣。斯日也,眾情奔
悦,矚覽無厭,游觀未久,而天氣屢變。霄霧晨集,則萬象隱形。流
光回照,則眾山倒影。開闔之際,狀有靈焉,而不可測也。乃其將
登,則翔禽拂翮,鳴猿厲響,歸雲迴駕,想羽人之來儀。哀聲相和,
若玄音之有寄。雖彷彿猶聞,而神以之暢。雖樂不期歡,而欣以
永日。當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退而尋之,夫崖谷
[04p019b]
之間,會物無主,應不以情,而開興引人深致若此,豈不以虛明
朗其照,閒邃篤其情耶。並三復斯談,昧然未盡。俄而太陽告盡,
所存已往,乃悟幽人之玄覽,遠恒物之大情,其爲神趣,豈山水
而己哉。於是徘徊崇嶺,流目四矚,九江如帶,邱阜成垤,因此而
推,形有巨細,智亦宜然,乃喟然歎宇宙雖遐,古今一契。靈鷲邈
矣,荒途日隔,不有哲人,風跡誰存。應聲悟遠,慨焉長懷。各欣一
遇之同歡,感良辰之難再。情發於中,遂共詠之云爾。然趣興非
有本領,理感而興自生。忽聞石門游,奇唱發幽情。褰裳思雲鶴,
望崖想曾城。馳步乘長巖,不覺質自輕。矯首登靈闕,眇若凌太
淸。端坐運虛論,轉彼玄中經。神仙同物化,未若兩俱㝠。
[04p020a]
  石鐘山記             蘇 軾
《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爲下臨深潭,微風鼓浪,
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説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
風浪不能鳴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跡,得雙石於潭
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淸越,枹止響騰,餘韻徐歇,自以爲
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
此獨以鐘名何哉。元豊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江,
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然,予固笑而
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仞,
[04p020b]
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摶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
霄間。又有若老人欬且笑於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予方心
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
之,則上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爲此
也。舟迴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
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鎝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
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
鏜鎝者,魏獻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予欺也。事不目見耳聞,而
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
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
[04p021a]
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
以爲得其實。予是以記之。蓋歎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04p021b]











[04p022a]
  鄱陽山水記            孫仲益
鄱陽山水名天下,而龍停溪最勝。介於德興、餘千二邑之間,眾
山面内,環擁林立,層巒疊嶂,煙雲相連,蒼籐翠木,縈絡搖掇,如
坐九疊屏,如行五十里錦步障,而大谿橫其前,眾水入焉。旁有
湧泉,坌溢四出,高有懸霤,潀瀉而下,犇雲濺雪,雷輥雹散,跳波
急洑,千態萬狀。旣停旣平,循山而行,大者瀦爲湖,小者聚爲潭。
井如曳練,如臥白虹,沈沈無聲,盡水之變。而魏公彥成,築一第
其上。爲門爲堂,周以兩廡。閣以望與曠,宜有高明朗徹之觀。室
以處與奥,宜極窈窕幽深之趣。左修梧,右叢桂,藏書之府,舍官
之館,供佛奉道,各有攸處。然後跨兩崖,爲閣道於重門内,以便
[04p022b]
往來。開雲扃,抗水榭,直欄橫檻,朱甍素脊,高者出林杪,下者附
山趾,花竹映帶,隱見明滅,望之若化城然。每遇勝日,或命車,或
杖䇿,披風松下,待月竹間,觀瀾石上,行吟坐嘯,縱意所如,鳥獸
蟲魚之遨遊舉熙熙然,相忘於物之外,雖桃源之勝不過也。於
是彥成以書來告曰:吾觀王公貴人,厭軒冕之樂,一朝憣然,思
欲振纓上之塵,於淸泉白石之間,而不得去,則畫寒林雪竹、黃
蘆睡鴨於團扇曲屏,以供耳目之玩,而寄意焉。今吾卜一區,獲
此奇勝,幸爲我識之,乃爲之記。



[04p023a]
  遊小孤山記            陸 游
八月一日過烽火磯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當是
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過其下,嵌崖竇穴,怪奇
萬狀,色澤瑩潤,亦與他石迥異。又有一石不附山,傑然特起,高
百餘尺,丹藤翠蔓,羅絡其上,如寶妝屏風。是日風靜,舟行頗遲。
又秋深潦縮,故得盡見杜老所謂幸有舟楫遲,得盡所厯妙也。
過澎浪磯、小孤山二山,東西相望。小孤屬舒川宿松縣,有戍兵。
凡江中獨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類,皆名天下。然峭拔秀麗,皆
不可與小孤比。數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雲霄,已非
他山可擬。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態萬變,信造化之尤物也。但
[04p023b]
祠宇極於荒殘,若稍飾之,以樓觀亭榭,與江山相發揮,自當高
出金山之上矣。廟在山之西麓,額曰惠濟,神曰安濟夫人。紹興
初,張魏公自湖湘還,嘗加營葺,有碑載其事。又有別祠,在彭澤
縣,三面臨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勝。舟過磯,雖無風,亦浪湧,
蓋以此得名也。昔人詩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之句。傳者因爲小孤廟有彭郎像,彭郎廟有小姑像,實不然也。
晚泊沙夾,距小孤一里,微雨,復以小艇遊廟中,南望彭澤都昌
諸山,煙雨空濛,鷗鷺滅没,極登臨之勝。徙倚久之而歸,方立廟
門,有迅鶻搏水禽,掠而江東南去,甚可壯也。廟祝云:山有栖鶻
甚多。
[04p024a]
  游文山觀大水記          文天祥
自文山門而入道萬松,下至天圖畫,一江橫其前,行數百步,盡
一嶺爲松江亭。亭接堤二千尺,盡處爲障東橋。橋外數十步,爲
道體堂。自堂之右,循嶺而登,爲銀灣,臨江最高處也。銀灣之上,
有亭曰白石,靑巖曰六月雪,有橋曰兩峰之間而止焉。天圖畫
居其西,兩峰之間居其東。東西相望二三里,此文山濱江一直
之大概也。戊辰𡻕,予自禁廬罷歸,日往來徜徉其間,蓋開山至
是,兩年餘矣。五月十四日,大水報者至,時館中有杜伯揚、蕭敬
夫,輒呼馬戒車,與二客疾馳觀焉。未至天圖畫,其聲如疾風暴
雷,轟豗震蕩,而不可禦。臨岸側目,不得往視。而臨江之秧畦菜
[04p024b]
隴,悉爲洪流矣。及松江亭,亭之對爲洲,洲故垤然隆起,及是,僅
有洲頂,而首尾俱失。老松數十本,及水者爭相跛曳,有偃蹇不
伏之狀。至鄣東橋,坐而面上游水,從六月雪而下,如建瓴千萬
丈,洶湧澎湃,直送乎吾前。異哉。至道體堂,堂前石林立舊,浮出
水面,如有力者一夜負去。酒數行,使人候六月雪可進與否,圍
棋以待之。復命曰:水斷道遂止。如銀灣山勢回曲,水至此而旋
前,是立亭以據委折之會,乃不知一覽東西二三里,而水之情
狀,無一可逃遁。故自今而言,則銀灣遂爲觀瀾之絕奇矣。坐亭
上,相與諧謔賦詩,縱其體狀,期盡其氣力,以庶幾其萬一。予曰:
風雨移三峽,雷霆擘兩山。伯揚曰:雷霆眞自地中出,河漠莫從
[04p025a]
天上翻。敬夫日:八風捲地翻雷穴,萬甲從天驟雪騣。倚闌踰時,
詭異卓絕之觀,不可終極,而漸吿晚矣。









[04p025b]











[04p026a]
  游鄢家山記            徐世溥
出秦人洞,將往蕭嶺,曲道委蛇,左右花草夾路,不知其名,採之
不忍,目賞不給,遂乃坐石上,攬玩久之,望前路煙樹相與,淺深
若可披尋,乃取道往行。田徑循迴,溪愈曲愈幽,從小徑入,地方
十畝,畦有芋,畝有禾,淸池映沙,魚不網⬤。四面高山環合,山皆
修竹,巖多草花,巖下有蠨蛸結網小竹間,風吹花落,皆繫網上。
不則飛墮池中,魚往就食之不可得,遂𨔁然而反,若有所驚者。
茅屋十餘,居人皆悶悶無所識。從之沽,贈以棐栗山蔬。因上山,
坐竹下飲之,竹葉滿天,仰不見日,俯見日影。風來竹動,日影搖
碎,方圓不定,欣慨良久。問其山不知名,問其氏鄢姓云云。
[04p026b]











[04p027a]
  擬峴臺記             曾 鞏
尙書司封員外郎晉國裴君,治撫州之二年,因城之東隅,作臺
以遊,而命之曰擬峴臺。謂其山谿之形,擬平峴山也。數與其屬
與州之寄客者游,而間獨求記於予。初州之東,其城因大邱,其
隍因大谿,其隅因客土。以出谿上,其外連山高陵,野林荒墟,遠
近高下,壯大閎廓怪奇可喜之觀,環撫之東南者,可坐而見也。
然而雨墮潦毁,蓋藏棄委於榛藂茀草之間,未有卽而愛之者
也。君得之而喜,增甓與土,易其破缺,去榛與草,發其亢爽,繚以
橫檻,覆以高甍,因而爲臺,以脱埃氛,絕煩囂,出雲氣,而臨風雨。
然後溪之平沙漫流,微風遠響,與夫浪波洶湧,破山拔木之奔
[04p027b]
放,高桅勁艣,沙禽水獸,下上而沈浮者,皆出履舄之下。山之蒼
顏秀壁,巓崖拔出,挾光景而薄星辰。至於平岡長陸,虎豹踞而
龍蛇走,與荒蹊聚落,樹陰晦曖,游人行旅,隱見而繼續者,皆出
袵席之内。若夫雲煙開斂,日光出没,四時朝暮,雨暘明晦,變化
之不同,則雖覽之不厭。而雖有智者,亦不能窮其狀也。或飲者
淋漓,歌者激烈,或靚觀微步,旁皇徙倚,則得於耳目,與得之於
身心者,雖所寓之樂有殊,而亦各適其適也。君旣因其土俗,而
治以簡靜,得以休其暇日,而寓其樂於此。州人士女,樂其安且
治,而又得游觀之美,亦將同其樂也。故予爲之記。


[04p028a]
  春浮園記             蕭士瑋
余世家柳溪。楊文貞貽先宗伯,有溪影入簾春雨足之句。余園
去柳溪,可二百武,背市負郭,便耕釣之樂,而無鳴犬之驚。結屋
數椽,以畜妻子。左帶平原,水木幽茂,蟬鳴鳥呼,頗類山谷。折而
北爲公安亭,亭古壇地也。霜雪之所磨戞,風雨之所剝蝕,虬枝
鐵幹,俱己蕩爲冷風煙雲,亭獨嶷然,若魯之靈光。每婆娑其下,
令人有遺世之想焉。稍前則金粟堂,老桂叢生其中。其東有廊,
臨芙蓉池,淸露晨流,荷香細細,倚笑臨風,致足樂也。從此走嬋
娟逕,逕濱湖,修竹數畝,便娟可愛,因取孟東野竹嬋娟以名之。
逕窮有洲如月,望遠樹如薺上,則杯山矣。山半峙湖中,從湖視
[04p028b]
山如杯,從山視湖,還如螺泛泛於盆中也。陟其巓,魚游樹杪,人
行鏡中,樹影俱從中流而見。走山麓,則聽鶯弄也。弱肌欲眠,嬌
喉宛轉,雜以絲竹,便欲臥耳。弄北有橋,橋可百武,目力所際,波
遙似岸,岸外固湖也。每風發水橫,鳥難徑度,輒擇邊而飛。橋最
宜月,秋澄輪滿,迫以驚湍,勢不能員,泠泠有聲耳。其被於地,人
以爲霜也。從林而落,風斯瀾矣。竟無月焉者,久之得山焉。曳如
練光,漸移過樹,乃知是月也。月竟小矣。橋之南古柏林立,皆宋
元物也。自茲數百武,叢篁夾路,時避時就,輒與人易,其藏一邱
於曲折之中者,宿雲墩也。古籐夀樟,屯雲宿霧,薰風徐來,輒爲
所留,久之乃得去。故雖暑月,益懷霜氣。去墩數十武,植緋桃百
[04p029a]
株,紅妝臨水,嫣然可愛。稍前則走愚山道也。疊嶂夾天,角立競
出,長江一線,時見樹杪,帆影千章,半落酒杯。碧知湖外,草色如
煙,白在山腰,雲容似帶,谷出其足,與水爭地,水囓其趾。撥爾而
怒,挾以罡風,勢恒欲墮。游者縱饒勝情,亦難穩坐。旁孿一山,往
來水上,朝似東行,暮欲西徙,衝寒梅放,香聞十里者,浮山也。山
空無人,花自開落,參差遠樹,微露綺疏,是爲秋聲閣矣。閣旁種
玉蘭西府海棠之類,太眞霑醉,午睡初足,虢國承恩,平明淡掃,
憑欄靜對,不惟忘憂,可以忘老。至於四時之變,亦畧可言。門掩
黃昏,數陣香雪,淚濕胭脂,幾番紅雨,一往深情,幽閨無賴。若夫
木葉微脱,寒鴉數點,山氣夕隹,歸飛千翼,蕭條高寄,斯固幽人
[04p029b]
之微致矣。兼以夏之日,冬之夜,闔扉晝酣,棋聲松間,月明林下,
美人忽來,雖暄凄頗異,而爲歡畧同。又况氣候變於昏旦,邱壑
殊其晴陰,自非身習,鮮不河漢。橫舟而渡,林木翳然者,蕭齋也。
齋旁亦結小閣、東望瑤山,王子年上昇之所也。北眺娬姥陶皮,
二仙丹竈在焉。予少有輕舉之志,長而知天上至尊,檢校最勤,
酧接甚勞,縱獲難老,性亦不耐。又情幽斯鈍,想明斯聰,仰箭射
空,勢盡還墜,熠熠淸擾,徒自苦耳。何如水邊林下,得以澄懷觀
道。故一邱雖小,備極登臨之巧者,蓋欲終老於其中也。山南數
武,列植木樨,芳烈撲人,鼻久成勞。拾級而登,一樹一臺,前帶平
湖,後枕古樹,遊人至此,足倦嘗地,差可少憩矣。臺南古樹百章,
[04p030a]
孫枝旁柯,咸可蔽牛,日月至此,輒相隱避。光如雨點,自枝間墮,
微風鱗鱗,時碧時白,如千尺霧縠布地上也。每高天流火,揮汗
成漿,累徙不如意,纔入其中,便想衣裘,茗柯田田,綴以寒花綽
約,氷雪微風聞香澤,水仙差堪作婢耳。過此卽還公安亭道也。
予園居多暇,涉筆及此,大約如郭忠恕寫天外遠山,澹澹數峰,
聊自怡耳。安得吳道子一日之功,李師訓數年之力,以盡予園
之致也。春浮主人曰:昔魏公子無忌,奪符臥内,椎晉鄙軍,西𨚫
强秦,北存弱趙,志意亦大豪矣。及功成身疑,進退失據,日飲醕
酒,弄婦人以消耗其雄心,烈士莫年,大致然也。若夫情之所至,
一往而深。遵途而騁,窮轍而歎。蘭亭金谷,達人之勝槩也。而痛
[04p030b]
性命之不永,感凋落之無期。𨓜少云:欣於所遇,快然自足。及所
之旣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桑葉落而長年悲,其亦有大不
得已者,以奪其任生之情者乎。予年來壯心己盡,深情猶存,一
邱一⬤,聊以極予情之所至耳。嗟乎,情非我能忘之也。送君者
皆自崖而返,水窮山盡,行興自銷耳。亦有戰勝而肥,爲予不知
者乎。東風至而酒湛溢,其中氣已薄矣。夫固不及情者矣。





[04p031a]
  游石籠記             王 嚮
龍安自陂下,東入其山,躡浮雲而上之,極十里。有羣石環會突
立,石頂有雙瀑,淙下有石澗,廣六七尋。傍無荒茅萑葦之[禾*𡻕],而
其水無泥沙,皆清冷可啜,游魚沈泳,厯厯可見。而水間之石,或
哮然如巖,或剜然如臼,或偃然如槽,或落然如盂,端正瑩徹,類
非鐫鑿之能及。凡若此行數十步,卽至其所謂石籠者。籠之狀
類巨槽,而圜圍斗壁,下濶五丈,會一澗之水而環之,已卽復泄。
而爲澗前之巖者,槽者盂者。又紛羅錯列,亦無苔蘚泥沙之[禾*𡻕]
焉。由此少進,而澗下之石,乃坦然成盤,縱數十尺。盤之中直發
小甽,廣纔盈咫,而一澗之水,又悉流於盤之下,其聲瓏瓏若雷。
[04p031b]
窺其底,廣深不可窮,而水涓涓可愛。熙甯九年,余在龍安,時與
諸生尋泉流,而得其處,於是樂而忘歸焉。夫天作而地藏之,以
遺其人者,可謂至矣。雖然惜其不出於通都大邑之郊,而藏乎
窮山絕壑之下,而不爲好游而附勢者之所知也。使當唐時,爲
柳宗元、李愿等見之,則其爲名也。豈特石潭盤谷之比哉。






[04p032a]
  游窪泉記             劉 楚
漳洲之東,有流泉焉。其源發乎桃花洞之奧,出洞口,與鄧家源
水合,而西行紆徐曲折,循古株山之麓,以達於漳洲。上下六七
里許,率負山而挾田田,盤迴兩山間,至漳洲,始衍夷而平曠。疇
壟彌望,水下激成崖,深行地中。故田若益高,水若益下,耕者俯
臨之,不能致。昔有備旱潦者,築巨堰堨其衝,以消息之。堰高與
田等,隱若東峽,春雨時止,水灧灧交田面,截奔蓄深,溢流下飛。
久之浮壤漂滌,地骨出露,陂陀盤辟,輪囷突兀,中流兩崖直堰
之下,其廣可數畝,而土礫殽磽,若棄地然。每秋高氣澄,漲落潦
縮,泉一線穿襲土絡間,日刮月劘,𨔛成盤窟。深者若井,淺者若
[04p032b]
臼,圓者若盤杅,虛者如鼎鑊,旋轉如碾渦,欹瀉若瓴甋,鏗然有
聲,悠然下赴,乃交注上磧之兩腋。積墮而旁垂,穹窿搜抉,蜷若
象鼻,獨盤屹而中峙。其左則抵突而漫頂,珠跳雪濺,喣沬騰沸。
其右則投間懸絕,若銀綆瓊刀,飄風射虛,以合注於磧下之大
窪而聚焉。廣可三尺餘,從五尺,深如從之數而加二,腹洞吻呿,
若欹甕然。四圍周環,高擬壁壘,其土堅密,近於石表。黎黑而中
黃,黃蠟黎鐵,塗以靑蒼,雜以騂赤,赤者朱殷,白者凝脂,湍潄波
撞,下空旁隙,爲燕巢,爲蜂戶,爲蟻蛭,爲羊胃,爲縠紋,爲錦綺,爲
金鎻甲,爲鍾乳,滑潤磊砢,嵌巖燦爛,不可名狀。其底瑩徹,絕泥
滓,白沙錦石,塡壅其中,水旋於窪,若走石赴捄然。乃折而蛇行,
[04p033a]
渟洑爲坎者。再又西北行,循洲之陰,以出黃塘之右。蓋由是趨
白家橋,厯石岡之陽,遂北入章江矣。泉初未有奇之者。𡻕丁未
六月夏,予弟野始,與其客邱弘道步於其東原寓舍之西嶺,尋
幽而得之,欣然以爲奇。明日,予兄子中與予俱往觀之,方循崖
步嬉,己翛然有濠濮間意。及注視,水鏡溶溶若空,乃解冠振衣,
浴於大窪,時暑溽方藴,水落厓半時,時小魚跳擲,空明仰捫,絕
壁不見日影,笑語響答,如在盎中,四人者皆樂而忘歸焉。予弟
野爲予言,始來游時,蓋探足而復卻者數四,毛髮森𥪡,有戒心
焉。弘道又言,其下有小窪,深可没脰,而弗之及。意或有神物居
之,蓋不可知也。予以爲是泉之出也久矣,有灌注流演之利。無
[04p033b]
機械激决之勞,徒爲巖谷之所掩伏,草莽之所蒙翳,蛇蟲魚鳥
牛馬之所憑聚,而飲踐宜過者,掉臂不顧也。然堰之防之,遏抑
沮尼,使不得遂其安流邁往之志,乃委伏頓折,匿迹於幽遐寂
寞之濱,至哀鳴怒號,漂觸沙石而不已,亦可悲矣。抑古者窪尊
而杯飲,茲泉合尊罍之體,有窪之義焉。請名之曰窪泉,且將作
亭其上。余兄弟日與賓客游詠於斯,以滌其壅滯,廓其清明,而
庶幾相忘於太古淳龐之理,不亦可乎。




[04p034a]
  記柴桑              何 璧
柴桑山,在九江郡城西南九十里。《寰宇記》:柴桑近粟里,陶潛此
中人。潛人品甚高,歸去來一篇,足道本色。憶當時率然而出,率
然而歸,使人想見是公解裝登舟,尋三徑而樂吾廬者。至今雖
不可迹問,然墟煙村柳,何地無之。正惜少如潛者耳。






[04p034b]











[04p035a]
  游西山錄             周必大
十一月乙丑朔丙寅日,南至,抵豫章,泊南浦亭,在洪喬門。職方
乘云:對岸卽殷洪喬投書渚也。登柱頰亭,望西山,以陰雨不快
心目。丁卯,游鐵柱觀,柱在小池中,高二三尺,狀類假山。道士云:
每𡻕池水溢則江漲,枯則江落,今𡻕反是。辛未,上藍長老了賢
攜素饌來。壬申,赴府會於滕王閣,天氣晴爽,得西山之勝。職方
乘引《水經》及《十道四蕃志》云:西山一名厭原山。甲戌,出北門,過
大甯寺,同長老登列岫亭,得西山之面。又過大梵寺,登秋屏閣。
職方乘云:不知誰所立。但引曾子固云,見西山正且盡者,惟此
閣耳。又過薦福寺,觀淺沙泉、馬跑泉。寺有鐘,光化三年節度使
[04p035b]
鍾傳造。乙亥,赴汪漕,會於列岫亭,酌淺沙馬跑泉。程公闢嘗作
雙泉堂,潘興嗣爲記,其旁卽淸源眞人祠,所謂灌口二郎也。舊
皆在城内。李伯紀紹興初爲帥,損城使可守,遂在城外。然其濶
亦未易守也。丙子,赴沈帥,會於孺子亭。亭在東湖,陳阜卿所創,
四圍皆荷也。丁丑,以小舟絕江,爲西山之游。初至沙井口。按圖
志云:在章江西岸,石頭之上。許旌陽謂吾升天後一千二百四
十年,豫章江心忽生沙洲,掩過沙井口,是八百人得仙時也。今
相去尙十數丈。陸行二十五里,至貞觀院,登閣觀禪月羅漢摹
本。又五里入上藍庄,至吳靖州伯思墳菴。又五里而遠至鸞岡,
三徐蓋葬其旁。三徐者,衞尉卿延、休騎省鉉、内史鍇也。元祐八
[04p036a]
年,張商英作祠堂記,今有畫像。稍前卽翠崖也。棟宇沈隱,氣像
閎壯,南唐保大間,有澄源禪師無殷住此山,李主甚敬之,旣死,
祭以文。時本朝建隆元年也,韓熙載之爲銘。其後死心居此,而
雲峰月亦悟道,故江西號爲勝地。飯罷,同長老了賢,步觀洪崖
井,深不可測。舊有橋跨其上,今廢。寺引崖水以給用,又滙其流,
激大輪爲磨。院去崖數十步,有奉聖宮。今日紫淸,徐鉉爲記,有
唐肅宗像,道士僅數人。歸宿翠崖方丈,觀李主賜無殷詔書,皆
用澄心堂紙,每書日後卽押字印文如絲髮。予題云:李氏世敬
桑門,其賜書徧江左諸剎,至於不失舊物,如翠崖者鮮矣。戊寅,
早乘小舟循溪,依嶺行一二里,望所謂藥臼者,在石澗湍流中,
[04p036b]
如石盤然。次度牛欄嶺、茶園嶺,最後度湯家嶺。回望生米洲,乃
至香城寺,榜曰咸通香城蘭若。八年鎭南節度使嚴景書。昔東
晉隆安中,曇顯肇居此山,嘗與陸靜修⬤論,見《北齊高僧傳》。今
長老如晦,妙喜弟子也。方丈側娑羅樹兩株,葉皆下垂。又羅漢
菜常以正月生。飯罷,杖䇿登山,初過榧林,其間一株最大者圍
丈五,號將軍樹,相傳近千年矣。程公闢詩云:金錫雲中似有聲,
寺記有人持金羅漢,四十九錫見雲中。野僧同我上山行。千年大榧婆娑在,老似
將軍擁萬兵。次至舊院基,次至硯石,長一丈四尺,濶六七尺。程
公闢詩云:石頭如硯貯寒泉,今古無煙水自閒。待把萬松燒作
墨,大書長句滿西山。次至靈觀尊者坐禪石,次至屋壇,高六尺,
[04p037a]
濶七尺,是爲香城絕頂。靈觀者,隋開皇初新罷沙彌也,爲此壇
行道求戒,尋償宿仇而終。自寺至此五里,積雪猶未消,遠眺章
江,略見府城,山後卽江東建昌縣界。周覽移時,復至寺中,讀順
禪碑、二蘇詩刻、潘興嗣記、文慈順塔記。遂還翠微,日方晡矣。同
堅老登愈好,亭在寺後。前長老了因,取寒山頌中微風吹幽松
靜聽聲愈好之句,而爲名,自作記粗可觀。望寺塲左右山環抱,
而鸞岡正當水口,卽三徐祠堂也。方丈之右,有半月軒,蔣穎叔
有詩。又有聽松堂、澄源塔,在寺右。大竹成林,圍尺五六,傍有齊
王廟,卽李王弟撫州牧景達也。亦署澄源。勅當捨田入寺,故廟
祀之。法堂左階花磚,猶是南唐舊物。隱起之文皆踏平,向來僧
[04p037b]
徒大集故也。晚再同堅老,及西堂三人,過洪崖,俯視深潭,草木
蒙蔽,崖岸峭絕,不容側窺,而水聲湍洪,疑其有異。乃並澗十餘
步,披草而入,始見硤中石數十丈飛,激浪數節傾射。而左崖懸
瀑數道,相去三丈,妙絕不減棲賢之三峽。又其右多盤石,可坐。
前此三道皆不知,但窺井而已。若非再至,幾成徒行。主僧善權
巽中舊題詩云:水發香城源,度澗隨曲折。犇流兩崖腹,洶湧雙
石闕。怒翻銀漢浪,冷下太古雪。跳波落丹井,勢盡聲自歇。散漫
歸平川,與世濯煩𤍠。飛梁瞰靈磨,洞視疎毛髮。連峰翳層陰,老
木森羽節。洪崖石仙子,煉秀搗殘月。丹成已蟬蛻,井臼見遺烈。
我亦辭道山,浮杯愛清絕。攀松一舒嘯,靈風披林樾。尙想騎雪
[04p038a]
精,重來飲芳潔。亦隹作也。己卯拂旦,游洪崖資禪院。去翠微十
里,而近道中,石澗湍流,淙激可愛。度落馬嶺,乃至本白石道者
智新所居,殿宇甚小,法堂己摧,寢室窗外,對梅嶺如屏障。眞宗
嘗御製詩四篇賜智新,有明珠爲戒曾無玷,拳石充糧永不饑
之句。謂其煮白石而食也。其餘勅劄皆在。歸飯翠巖,同賢老及
三西堂,再過洪崖,芟草道坐崖石,汲泉烹茶,縱觀飛瀑而行。賢
老送別三徐祠下,至江頭僅三十里。前蓋誤而迂也。




[04p038b]











[04p039a]
 游龍虎山記             陸九淵
木在龍氏金先滇於亢著雍涒灘月。望東壁,時雨新霽,西風增
涼,閒雲未歸,悠然垂陰。黍粒登塲,稻花盈疇,菽粟粲然,桑麻沃
然。象山翁觀瀑半山,登舟水南,宿上淸,信龍虎。次於新興,究仙
嚴之勝。石瀨積雪,澄潭漬藍,鷺翹鳬飛,恍若圖畫。疎松翠篠,蒼
苔茂草之間,石蘐呈黃,金燈舒紅,被巖綠坡,爛若錦繡。輕舟帆
檣,嘯歌相聞。聚如魚鱗,列如雁行。至其尋幽探奇,更泊互進,迭
爲後先,有若偶然而相後。老者蒼顏皓髯,語高領深。少者整襟
肅容,視微聽冲。莫不各適其適。余亦不知夫小大粗精,剛柔緩
急之不齊也,乃俾猶子謙之槱之子持之分書。同游者七十有
[04p039b]
八人,邑姓名字於左方。










[04p040a]
  游麻姑山記            伍餘福
麻姑山先屬撫,今屬建,實當斗牛之交。丙申夏,諧諸子拾級而
登,得半山亭,下瞰深巖,茫洋如海,而兩崖擁立於蒼松翠竹之
間,如踞如蹲,莫名其狀。復進不數里,抵神功泉,上以木爲橋,其
平如砥,其下空上涸,游龍蜿蜒,玉井冰壺,噴薄萬里。其初自石
巖而出,滴滴淙淙,如羣仙挾螭蚪而來,騰梭飛練,可以振風雷,
浮日月也。有道人指之曰:今之釀爲酒者,豈其泉耶。尋適仙都
觀,榜曰小有洞天。有堂焉,姑仙位其中,猶有唐制。更禮其賢者,
而爼豆之,先是提攷者,信國文天祥司其事。而又亭之尋碑,蓋
顏魯公舊物也。爲好事者竊去,今還櫝。外此則鄧紫陽羽化之
[04p040b]
所,周以石城,護以砂磧。相傳唐玄宗賜葬,其碑文日:紫陽眞人
之墓。予登眺久之,退居凝眞堂。時夕陽未落,掩映空山,東没西
升,晚霞一色。又步至小石橋,隨過神功,與泉復合。道人曰:復有
所謂第三谷者,蓋麻源也。行數里,由林薄而入,露氣香草,𨔝盪
人目,但見石壁弘開,雲門暫駐,其傾瀉中流,蠙珠錯落。渡一橋,
斷而弗續,侍者以輿濟之。憇雲門寺,寺有水,水有三支,上潘者
一也,寒坪者二也,大小源者三也。至谷口,復滙一溪,不可測矣。
其始彭蠡之流乎。時綠陰滿堦,鳴鳥嚶嚶,將摩娑其所謂石壁
者,以萬仞計。其上蟲書鳥篆,瀟灑縱橫,綽有風格。或曰雲門沈
沈,石壁稜稜。或直而起,或巨而橫。又行數十里,得長岡焉。蓋謝
[04p041a]
靈運訪華子期處也。其詩所謂桂樹凌寒山者,猶可想像。而碧
澗紅泉,惜其無復晉之度矣。登高眺遠,景象萬態,如大磝小礐,
如鱗斯魚,謂之岡則可矣,謂之華子則不可也。悵悵而去之,始
知三谷之中第二谷者,有桃花源焉。深入則倦矣,吾其返矣。







[04p041b]











[04p042a]
  游洪崖記             徐世溥
由江三十里,抵洪崖兩崖。石數十尋,皆金色。時有白繡,紛若疊
菊,相望四五丈,勢常欲合。無土有草,剝落成文,直上高五六里,
西山之水飛鳴而下,時從石壁橫灑飄忽,若疾風吹雨,莫不斜
飛。前有巨石當之若塹,水稍滙之,上瀑奔流至此,則復衝激上
山,左右噴薄,洗石壁逆流同下矣。左右有鐘磬兩石,巨若輪,橫
無所倚。若水東奔激之,則翁然作鐘聲。若倚瀉西擊,則鏗然若
磬至。春夏水瀰不復見,但聞水中鐘磬聲也。石壁上有鏤文,𡻕
久苔填不可見。蓋神仙跡云:昔洪崖仙人常居此,故因以名地。
洪崖之時無書,是豈洪崖跡耶。下石爲渚,時瀠時流,遇石翔鳴,
[04p042b]
遇沙明綺,九十七曲入於河。










[04p043a]
  游金精山記            曾元一
金精山,在甯都西郊十五里,未至縣一舍,外望陣右截雲,丹巖
翠壁,煙靄明滅,知爲神仙區宅。出北門,渡拱辰橋,折而西,入至
蒼山篔簹谷,石峰已漸獻奇,昻首尻坐,作伏獅狀,項凑圓石如
懸鈴,是爲獅子峰。入靑牛峽,淸澗出嵌壁下,諸石魁岸擁道,山
氣淸肅,愈前愈奇,不一名狀,拏龍而驤馬,囷立而屏張,截者玉
削,跂者鵬飛,銳者圭列,展者旗揚,界立者如劒,剖鋸者壁峙者
如鐵城環闥,穴聚者蜂巢燕壘,石脂搖光者高凝液流,高岫出
雲者炊氣鬱蒸,千奇萬異,駭目⬤心。石之著名者十有二峰,獅
子其一焉。微圓而長,承以盤[石*氏],如菡⬤出擎蓋中者,蓮花峰也。
[04p043b]
雙峰合峙,中泐至麓,如僧作禮梵唄者,合掌峰也。雙石顆頓中
出孤木,枝葉扶疎,如帶葉果飣者,仙桃峰也。削壁堊色,石紋墨
縷,拂布石面者,披髮峰也。怒踞當道,耽耽俛視者,伏虎峰也。林
木蔥蔚,蒼翠輝明者,翠微峰也。闞河前立,與靈泉仙龕對者,望
仙峰也。瓏玉疊瓊,臠石叢珍者,三巘峰也。萬篠叢生,根柯特異
者,瑞玉峰也。千仞削聳,中通洞天者,凌霄峰也。豐首低尾,色如
渥丹,狀如腰鼓者,石鼓峰也。回峰有竇,出半壁中,裂修縫垂,掾
藤樵牧黠勇者,扳藤猱升,窺洞中極廣敞,宛然㕔堂房闥,舊傳
有金牀玉几,是名碧虛洞焉。有石遠睇如鋸,近則團立,直上有
金縷者,黃竹峰也。峰麓崎險,路絕梯登,兩石傾軋中僅綫通,匍
[04p044a]
匐登其巓,廣平可容千家。兩泉湧出甚冽,極旱不涸。中更寇亂,
辟而塞居者,多得免焉。茲十二峰,亦隨見指名,要未盡茲山奇
也。陽靈觀,在羣石間最佳處。自仙桃閣入,石爲甕戶,啟戶穿行,
曲棧環石,自一區具巖覆之,仰視天空,如規像眞仙。其間層殿
複閣,屋無陶瓦,而不能侵。巖頂懸木鶴,能隨四時轉指。巖面飛
泉潺湲,日夕如雨。自殿㳂崖曲折下,石益蹙,氣益肅,靈泉自石
罅迸瀉,乃委蛇出,味宜茶,遊人不敢葷酒入。相傳謂嘗犯者,暴
雷雨並至。此要亦氣森冷,令人粟膚,况仙靈禱輒應,人自不敢
瀆也。按《雲笈七籤》云:茲山乃三十五福地,漢初女仙張麗英,字
金華,飛昇所。志云:山下民家女,生有異質,年十五偶於山中,拾
[04p044b]
桃二顆,以一奉母,化爲石。自餐其一,頓忘飢渴,遺核亦化石,謂
今仙桃峰是。後積功行乃仙。初長沙王吳芮平閩越,道過邑,聞
仙名,强委禽焉。父母欲許之,眞人爲使者曰:吾名仙階,暫混塵
境,幸無辱。使者還報,芮以兵入山求之。眞人乘雲空中,語曰:吾
金星之精,降治此山,汝宜爲民立壇祈福。芮始懼謝,仙已冲天
矣。仙屢以祈雨應封靈泉普應眞人。宋𡽪宗朝崇甯間封之。飛昇時歌詩
十八章,今存其五。一曰:哀哀世事,悠悠吾意。不可抗兮王威,不
可奪兮余志。二曰:石鼓石鼓,悲哉下土,自我來觀,民生實苦。三
曰:有鸞有鳳,自舞自歌。何爲不去,蒙垢實多。四日:凌雲爍漢,遠
絕塵羅。世人之子,於我其何。五曰:暫來斯會,運往卽乖,父兮母
[04p045a]
兮,毋傷我懷。其辭高古,固漢人文章。首篇竦然女節,餘篇超塵
𨓜氣可想,其末章不忘其親,又人心天理之眞。章貢舊誌,謂其
詞鄙俚不收,俗盲可歎哉。








[04p045b]











[04p046a]
  洪陽洞記             洪經奎
環宜皆山也。西十五里,層巒曡翠,爲一邑之巨鎭者,七星峰也。
三峰之麓,肇闢石洞,爲邑中之勝槩者,洪陽洞也。洞之名始於
晉葛洪、婁陽,蓋二仙嘗棲眞焉,故洞兼名之也。爲洞七十有二,
門腹森然,次第區別。洞口東向,去地數仞,初洞平夷明爽,時引
天光。二洞轉西,頗有曙色。三洞南下閴,䵬深邃闇若夜半秉燭
乘𣞶,方可履厯。至第五洞,歧而爲二。東則崚坎峻屹,洞十而止,
的皪如殼,此洞天之高處也。西則崎嶇深險,洞之十二,高廣欹
斜,此洞天之深處也。旁斸一竇,長狹深窔,擿埴而越,洞復豁然,
此洞天之闗隘也。嗣是羣洞相望,一水橫斷,靜碧澄止,宛如弱
[04p046b]
水,此洞天之奇處也。揭水而南渡逴數里,聞竹篙聲逼昌山渡,
此洞天之盡處也。洞中劃奇刻怪,形態萬狀,勢如剜𠠇,一塵不
𣑱,萬籟無聲,觸目動靜,輒興喜詫,誠天地間一奇觀也。至若春
夏寒凉,秋冬燠爽,石燕飛晴,蟋蟀唫曀,此洞之四時也。呵雲釀
雨,發育萬物,奠養人民,謐綏土字,此洞之異顯也。鍾奇蓄秀,誕
育賢俊,前後奕輝,邦家攸塈,此洞之神靈也。著履燃藜,來游來
歌,塵慮盡脱,日暮忘歸,此洞之翫賞也。玉版石壁,鐫湼朱墨,科
斗橫邪,苔蘚封翳,此洞之品題也。夫以一氣震蕩之初,水石噴
薄,發竅生虛,勢若埏埴,斯洞之來久矣。葛婁眞升之後,游者雜
㳫,不可勝紀,然皆肆心目之娛而己。伊𡻕日月會於龍𧱓,奎偕
[04p047a]
令尹二三君子侍大郡侯劉公游覽,於時積雨初霽,四山如洗,
日晃嵐銷,洞門靜寂,淑氣紛擾,情思飄然。公曰:茲洞勝境也,茲
來勝游也。奎汝志之以紀厥盛,以告來游君子。於是乎記。








[04p047b]











[04p048a]
 湖廣
  游武昌東山記           楊士奇
洪武乙亥,予客武昌。武昌蔣隱溪先生,始吾廬陵人。年己八十
餘,好道家書。其子立恭,兼治儒術,能詩,皆意度濶略,然深自晦
匿,不妄交游,獨與予相得也。是𡻕三月朔,予三人者,攜童子四
五人,載酒殽,出游隱溪,乘小肩輿,予與立恭徒步。天未明,東行
過洪山寺二里許,折北穿小徑,可十里,度松林涉澗,澗水澄徹,
深處可浮小舟。傍有盤石,容坐十餘人。松柏竹樹之陰,森布蒙
密。時風日和暢,草木之葩爛然,香氣拂拂襲人,禽鳥之聲不一
類,遂埽石而坐。坐久聞雞犬聲,予招立恭起,東行數十步,過小
[04p048b]
岡,田疇平衍,彌望有茅屋十數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餘𡻕,素
髮如雪被兩肩,容色腴澤,類飲酒者。手一卷,坐庭中,蓋齊邱《化
書》。延予兩人坐,一媪捧茗盌飲客,牖下有書數帙。立恭探得《列
子》予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難於言。更識其意,曰老夫無用也。各
懷之而出,還坐石上。指顧童子,摘芋葉爲盤載肉,立恭舉匏壺
注酒,傳觴數行,立恭賦詩,一童子和之。酒半有騎而過者,予故
人武昌左護衞李千戶也。駭而笑,不下馬,徑馳去。須臾具盛饌,
及一道士偕來。道士岳州人劉氏,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眞人圖,
求詩。予賦一章書之,立恭酌酒飲道士,道士不能勝,降跽謝過,
眾皆大笑。李出琵琶彈數曲,立恭折竹竅吹之,作洞簫聲,隱溪
[04p049a]
歌費無隱蘇武慢,道士起舞蹁躚,兩童子拍手跳躍隨其後。己
而道士復揖立恭曰:奈何不與道士詩。立恭援筆書數絕,語益
奇,遂復酌。予與立恭飲,少頃皆醉。起緣澗觀魚,大者三四寸,小
者如指,予糝餅餌投之,翕然聚,己而往來相忘也。立恭戲以小
石擲之,輒盡散不復來。因共慨歎海鷗之事,各賦詩一首。道士
出茶一餅,眾析而嚼之,餘半餅,遣童子遺予兩人。已而夕陽,距
西峰僅丈許,隱溪呼予還,曰樂其無已乎。遂與李及道士別,李
以卒從二騎,送立恭及予。時恐晚不能入城,度澗折北,而西取
捷徑,芳草埠門以歸。


[04p049b]











[04p050a]
 楚小志               錢希言
  洞庭山
《山海經》云: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按二女卽娥皇女英,死於
江湘之間者,《九歌》所稱湘君湘夫人是也。君山之名,疑出此。迴
環有十二峰,雲鬟欲墜,兩鬂如愁,蒼梧千里,眞堪目斷。
  雲夢澤
雲夢澤,一名巴邱湖,昔人所稱荆藪是也。卽在華容縣東南,與
洞庭相脈絡。若安陸雲夢,浪得名耳。
  瀟湘
瀟湘本二水名,今己合流,若章貢矣。攷之二水,俱滙洞庭湖口。
[04p050b]
或云瀟在永,湘在衡,未是。
  章華臺
章華臺旁,土城故址,云是靈王細腰宮也。舞榭歌臺,煙消燼滅,
美人香骨,化作車塵。惟留得破寺鐘聲,共白楊蕭蕭相和耳。
  渚宮
渚宮,卽楚頃襄王之離宮,而宋玉之故宅也。梁元帝卽位楚宮,
卽此。相傳城西南某衞尉別業,尙是五代高從誨池亭故地。夏
時藕花菱葉,淸漣碧漪,髣髴南朝餘艷。
  仲宣樓
仲宣樓,枕郡東南公安門上。飛甍插霄,刻桷麗日,淸池激岸,長
[04p051a]
楊絡堤,信美消憂,殆非虛語。
  庾樓
庾樓,去郡東南二里,一名明月樓。制亦華整,但不無假借於武
昌耳。余謂武昌近日諸公,無一風流好事,若庚太尉者。今并其
樓已亡之,安得不令荆人士⬤美千秋,惡知其非有也。
  道士洑
道士洑一帶,石壁更奇,映江面作翡翠色,略如何家雕鏤屏風,
架列華整。游者謂入峽山川似之。
  赤壁
論赤壁者,紛紛聚訟,惟江夏之說合於史矣。古黃赤壁,蓋赤鼻
[04p051b]
山云。特以蘇公兩賦,藉爲故實耳。然其屹立江濱,居然占黃岡
之勝,宜乎蘇公屬厭此地歟。
  黃陂
黃陂之北,有木蘭山,卽古時朱氏女子代父從征者也。傳爲木
蘭將軍塜廟俱在。
  武昌樓
武昌樓,巍峩壯麗,第覺西門柳色,蕭索無聊。惟有隔江漢陽樹,
猶厯厯如故耳。漢川門與武昌門,東西對峙,江面七里三分,望
大別小別之勝,便思褰裳。
  鸚鵡洲
[04p052a]
鸚鵡洲,雖跨漢江而尾連黃鶴,故圖經屬武昌郡。云李白詩,鸚
鵡洲橫漢陽渡,水引寒煙没江樹。風景依稀,今其洲在秋漲中
不可見,至水落乃出耳。千載詞人,俠骨自香,何必生秋蘭春杜。
  黃鶴磯
黃鶴磯,枕武昌西門,登之可攬三湘七澤之勝。黃鶴一名黃鵠,
傳是費禕得仙事,或稱王子安。蓋崔顥詩中所懷乘白雲者,取
此。今俗指呂公,何異對痴人談夢耳。
  大別山
暮登大別山,望對江鄂王城,林樾映蔚,煙霏黯䨴,天然一幅梅
道人圖。於時,月挂黃屋鴟吻,不踰時。㶑灧滿晴川,觀者悠然忘
[04p052b]
去。
  小別山
小別山,在漢川縣南,俗名甑山,亦謂其形如甑也。《春秋傳》吳與
楚戰濟漢,而陳自小別至於大別,卽此。
  女郎山
女郎山,在漢陽城西,上有神女廟。劉夢得詩云:鄂渚濛濛煙雨
微,女郎魂逐暮雲歸。衹應常在漢陽渡,化作鴛鴦一對飛。竟不
知何所指。俗傳爲雲,事甚亡當,不如呼作解佩人。
  郎官湖
郎官湖,舊名南湖。卽南湖秋月白,王宰夜相邀處。李白後與尙
[04p053a]
書郎張謂泛月其中,號爲郎官,賦詩紀事,郡城中遺跡尙存。
  漢陽渡
漢陽渡口,有煙波灣,其水淸激。相傳此水晴則嵐煙起,風則水
波生,故名。倘亦取李白詩中義乎。時余逗舟灣下,曉望隔江煙
樹,忽憶杜樊川落月照古渡,武昌門未開,眞入畫矣。






[04p053b]











[04p054a]
  楚四樓詠引            袁宏道
楚之以樓雄者,最勝爲岳陽。夫以八百里之浩𣺌,與湘君諸山
之蒼翠,羅而置之几席之間,此天下絕景也。黃鶴之觀小不及,
而樓當絕嵓之上,嵓與嵓相夾,江水不勝其束,日夜奔騰,號怒
其下。晴川閣與黃鶴樓分岸立,盡會城之山川林藪,朱門繡陌,
若爲之設色者,亦奇觀也。仲宣樓殊寂寞,四顧曠莽而己。余少
好吟咏,茲樓近在耳目,而不復措意者,山水不相凑也。三樓奇
勝,又非余模寫之所能得,故亦不復作。古今爲詩者,於尋常景
物,率爾下筆,頗多佳語。至於名山大川,立意搆詞,乃反失之,何
則,物有以奪其氣也。余於三樓,亦頗以雄麗自失。辟如解音聲
[04p054b]
人,曲窗嘔亞,亦成隹韻。及置酒高會,冠舄紛錯,輒面赤舌顫,而
不能吐者,氣先懾也。雷元亮以詩名名海内,旣丞余郡,有淸譽,
而嗜爲詩益甚。所之必以吟篋自隨,其於四樓皆有述,才情高
潔,雅與景敵。余之懾嚅,不敢出一語者。君恢乎有餘,人之才相
去,乃如此夫。仲宣樓平平,得與三樓並稱,不爲不幸。然使庾元
規工元之,皆以不相遭爲讓,不知元亮又何以自解。





[04p055a]
  石鼓山記             范成大
十四日,泊衡州,謁石鼓書院,實州學也。始諸郡未命教時,天下
有書院四,徂徠、金山、岳麓、石鼓。石鼓,山名也。州北行岡壠將盡,
忽山右一峰起,如大石磯浸江中,蒸水自邵陽來繞其左,瀟湘
自零陵來繞其右,而皆會於合江亭之前,併爲一水以東去。石
鼓雄踞要會,大略如春秋霸主,令諸侯勤王。蒸湘如兄弟國,奔
命來會,稟命載書,乃同軌以朝宗。蓋其形勝如此。合江亭見韓
文公詩,今名綠凈閣,亦取文公詩中綠淨不可唾之句。退之貶
朝陽時,蓋自此橫絕取路,以入廣東。故衡陽之南,皆無詩焉。西
廊外石磴緣山,謂之西溪,有窪尊及唐李吉甫齊映諸人題刻。
[04p055b]
書院之前,有諸葛武侯新廟。家兄至先,爲常平使者時所建。十
五日,捨舟遵陸,登回鴈峰,郡南一小山也。世傳陽鳥不過衡山,
至此而回。然聞桂林尙有鴈聲,又有此峰,預南嶽七十二峰之
數,然相去己遠矣。







[04p056a]
  始得西山宴游記          柳宗元
自予爲僇人,居是州,恒惴惴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
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
而坐,傾壺而醉,則更相枕以臥,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
而歸,以爲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
怪特。今年九月廿八日,因坐法華寺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
命僕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
箕踞而坐,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袵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呀然
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熒靑繚白,外與
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爲類。悠悠乎與
[04p056b]
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引觴
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
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㝠合,然後知吾嚮之未始,游游於
是乎。始故爲之文以志之。







[04p057a]
  武昌九曲亭記           蘇 轍
子瞻遷於齊安,廬於江上。齊安無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諸山,坡
陁蔓延,澗谷深密,中有浮圖精舍,西曰西山,東曰寒谿,依山臨
壑,隱蔽松[木*厯],蕭然絕俗,車馬之迹不至。每風止日出,江水伏息,
子瞻杖䇿載酒,乘漁舟亂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
聞子瞻至,幅巾迎笑而擕,徜徉而上,窮山之深,力極而息。埽葉
席草,酌酒相勞,意適忘返,往往留宿於山間。以此居齊安三年,
不知其久也。然將適西山,行於松柏之間,羊腸九曲,而獲少年
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蔭茂木,俯視大江,仰瞻陵阜,旁矚溪谷,
風雲變化,林麓向背,皆效於左右。有廢亭焉,其遺址甚狹,不足
[04p057b]
以席眾客。其旁古木數十,其大皆百圍千丈,不可加以斧斤。子
瞻每至其下,輒睥睨終日。一旦大風雷雨,拔去其一,斤其所據,
亭得以廣。子瞻與客入山視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與
營之。亭成而西山之勝始具,子瞻於是最樂。昔予少年從子瞻
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爲之
悵然移日。至其翩然獨往,逍遙泉石之上,擷林莽,拾澗實,酌水
而飲之,見者以爲仙也。蓋天下之樂無窮,而以適意爲悦。方其
得意,萬物無以易之。及其旣厭,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04p058a]
  記愚谿              王 楙
王建逍遙谿亭詩曰:逍遙公在此徘徊,帝改谿名起石臺。車馬
到春常借問,子孫因選暫歸來。稀疏野樹人移折,零落蕉花雨
打開。無主靑山何所直,賣供官稅不如灰。劉禹錫傷愚谿詩序
曰:柳子厚殁三年,有僧來告曰:愚谿無復曩時矣。悲不自勝。遂
爲七言以寄恨。曰:草聖數行留壞壁,木奴千樹屬鄰家。惟見里
門通德牓,殘陽寂寞出迆車。今觀二詩,深有感焉。當逍遙公隆
盛之日,大官載酒,奉常抱樂,鑾與睢禕,增賁泉谷,見誇於諸公
者不一。韋公去此,才數世耳,向者逍遙之地,至於賣供官税不
如灰。當子厚無恙之日,所游愚谿,皆一時名士。而子厚物故未
[04p058b]
久,乃至殘陽寂寞出柴車,是何墮廢一至於此。觀此二事,重使
人惻然。前人基緒,後人鮮克保持。雖欲委曲爲計,有不可得。李
衛公平泉山居戒子孫曰:鬻平泉者,非吾子孫也。以平泉一樹
一石與人者,非佳士也。諄戒非不切至。然平泉怪石多品,幾爲
洛陽大族有力者奪去。嗚呼茲,豈告戒所及哉。






[04p059a]
  登南樓記             陸 游
郡集於南樓,在儀門之南石城上。一曰黃鶴山。制度閎偉,登望
尤勝。鄂州樓視爲多,而此獨得江山之要會。山谷所喟江東湖
北行畫圖,鄂州南樓天下無,是也。下闞南湖,荷葉彌望,中爲橘
曰廣平。其上皆列肆,兩傍有水閣極隹。往山谷云:凭欄十里芰
荷香。謂南湖也。是日早微雨,晚晴。二十八日,同章冠之秀才甫,
登石鏡亭,訪黃鶴樓故址。石鏡亭者,石城山一隅,正枕大江,其
西與漢陽相對,止隔一水。人物草木可數。唐沔州治漢陽縣,故
李太白沔州泛城南郎官湖詩序云:白遷於夜郎,遇故人尙書
郎張謂,出使夏口,沔州牧杜公,漢陽令王公,觴於江城之南湖。
[04p059b]
其後沔州廢,漢陽以縣隸沔州。周世宗平淮南,得其地,復以爲
軍。太白詩云:誰道此水廣,狹如一疋練。江夏黃鶴樓,靑山漢陽
縣。人語猶可聞,故人面可見。形容最妙。漢陽負山帶江,其南小
山有僧寺者,大別山也。又有小別,謂之二別云。黃鶴樓,舊傳費
禕飛昇於此,後忽乘黃鶴來歸,故名。樓號爲天下絕景,以崔顥
詩最傳,而太白奇句得於此者尤多。今樓已廢,故址亦不復存,
問老吏云,在石鏡亭南樓之間,正對鸚鵡洲,猶有可想見其地。
樓傍李監篆石刻獨存。太白登此樓送孟浩然詩云:孤帆遠映
碧山盡,惟見長江天際流。蓋帆檣映遠山尤可觀,非江行久不
能知也。復興冠之出漢陽門,游仙洞,止是石壁數尺,皆直裂無
[04p060a]
洞穴之狀。舊傳有仙人隱其中,嘗啟洞出游,老兵遇之,得黃金
數餅,後化爲石。東坡先生有詩紀其事,初不云所遇何人,且太
白固已云,頗聞列仙人,於此學飛術。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
今鄂人謂之呂公洞,蓋流俗附會也。有道人澶州人,結廬洞側,
設呂公像其中。洞少南卽石鏡山,麓麤頑石也,色黃赤皴駁,了
不能鑑物,可謂浪得名者。





[04p060b]











[04p061a]
  游朝陽巖記            元 結
永泰丙午中,自春陵詣都使計,至零陵,愛其郭中有水石之異,
泊舟尋之,徥巖與洞於呼巖洞,此邦之形勝也。自古荒之,亦無
名稱,以其東嚮,遂以命之焉。前攝剌史獨狐愐,爲吾剪闢榛莽。
後攝剌史竇必,爲吾創制茅閣。於是朝陽水石,始爲勝絕之名,
已而刻銘巖下,將眎來世。銘曰:於戲朝陽,怪異難狀。蒼蒼半山,
如在水上。朝陽水石,可謂幽奇。巖下洞古,洞中泉垂。彼高巖絕
崖,深洞寒泉,縱僻在幽遠,猶宜往焉。况郡城甘邑,巖洞相對,無
人修賞,竟使蕪[禾*𡻕]。刻銘巖下,問我何爲。欲零陵水石,世有人知。


[04p061b]











[04p062a]
  游朝陽巖記            施 昱
巖在治城南,出城西門,舟行二里而近。登岸以上,不百武,至山
頂。前人卽平曠處爲堂,以憩客。堂南稍轉而東,石磴緣崖,拾級
以降,面東而广出者,巖也。巖有上下。上巖石广聳植,濶僅數楹,
广際兩凹相次,如仰蓮瓣。一石下垂,去地二三尺許,隱如游雲,
飄如凝煙,疊如蜂房,矯如龍首,騫如風翼,而適當其右。中兩崖,
石皆堅潤,好事者往往留題其間。石側一亭,額曰觀瀾,則江流
其在下也。過此再厯石磴,下數拾級,乃至下巖。其巖亦不甚濶,
然空虛明朗,洞然無物,一水自中出,淙淙有聲,大江汨汨循其
前,可以列席,可以布武,可以曠目,次山之所得,卽此也。前人題
[04p062b]
刻甚多,間有爲人劘去姓名者。予以爲二巖皆無大奇觀。上嵓
似偪仄而欠空虛,然广頦隆起,而懸旈下施仰連上,此則非下
巖之所有。下巖似卑湫而乏高聳,然广中空洞,而淸泉内出,江
流外遶,則上巖亦不能過也。豈所謂有主則實,無物則虛者哉。
予觀二巖,而地中有山,山下出泉之美則具矣。夫自有山川以
來,斯巖之生亦久矣。次山識之而始名。自朝陽以來,二巖之勝
亦久矣,而人未有能異之者。抑山川顯晦,自有時哉。




[04p063a]
  仲宣樓記             王世貞
自王粲仲宣,依劉表於荆州,作登樓賦,而江陵有仲宣樓。後襄
陽有樓,亦曰仲宣。而友人襄少史周紹稷,至自修楚乘還,斷以
屬之襄陽,其詞甚辨。而其旨以劉表始至宜城,用二蒯蔡琩計,
討平諸賊,北據漢川,以臨中土,幾十五年,而其子琮始降曹氏。
蓋終始不離襄陽,而江陵特其支郡。仲宣之依表,爲幕下參佐,
以共朝夕。不應去襄陽,而登江陵之郡樓也。然劉良注兹賦,猶
以爲江陵。而盛弘之《荆州記》,則直以爲當陽。其所稱陶墓昭邱
云,江陵西有陶朱公冡,其碑云是越之范蠡。又當陽東南七十
里,有楚昭王墓,登樓則見之。按張華志,稱范蠡葬南郡之華容,
[04p063b]
又云,濟州平陰東陶公山,山有陶朱公冡。則所謂陶墓者,未必
確。而楚昭王避吳,去郢北徙鄀,爲襄州之樂鄕,其所謂昭邱者,
亦未必不在襄之近境也。賦又云,倚曲阻之長洲。注引《地理志》
漢水,房陵東山,沮水所出。今房陵實爲襄壤邑,而沮水至郢入
江,故不走江陵道。然酈道元謂沮水南逕麥城西,又南逕楚昭
王墓,東對麥城,而據此賦語爲證。則仲宣之所登者一,而後人
之所擬者三。其在襄陽,去賦事詞稍遠,而於理爲近也。夫襄陽
之必爲仲宣,與江陵之必不爲仲宣,吾固不暇論,其詞之媺稱
於後世。若士衡兄弟之所讓筆,亦無足以容吾贊。獨怪當仲宣
時,天下半糜,躪于戈㦸,其可借而托足者,獨荆州。而幽憂感愴
[04p064a]
之極,自謂其身莊舄,而心鍾儀。若有羡於求羣之獸,與舉翼之
鳥,豈以景升之將阽,而荆社之不木歟。迨其一説琮而歸操,甘
爲其用事之椽,而内艷其所從之神武。遂忘先太尉司空之所
以相漢。其於詞蓋不以風而以頌矣。然則仲宣之所爲,懷思故
土也。非故國與故主也。予旣以語紹稷,而會襄國王有所拓飾
於樓,使使來請記。今天子累葉神聖,薄海内外爲一,雖窮髮不
毛之地,梯航所可及者。若在堂隍之下,而無所慮其私。王以親
賢,有國茲土,世世共奉,爲謹亦甯。若景升之不恤其[示*己],而自玷
於宗袞哉。予故不辭,而書之石以示。夫游者仰而國,俯而家,靡
所不衎,衎卽欲有撰述,以鳴熙代之盛,而附於登高。能賦之義
[04p064b]
足矣,固不必以仲宣輕重也。










[04p065a]
  雪山氷井記            吳國倫
往𡻕友人以白磁缸一口見遺,體圜而資極瑩澈,高尺許,徑一
尺有半,中可貯水五十升。漢人謂玉晶盤,與氷同潔,茲庶幾焉。
驗之,蓋正德間器也。未幾,客有戴一白石山來求售者,大不盈
尺,高倍之,客不自知其名。予曰此玉華石也,出將樂洞,雖工人
稍作其初,而天道奇形。故在巉巖磈砢,光片片可鏡,其陰則斗
削壁立,上下兩空,洞自含煙出雲之狀,卽小山賦不盡其奇矣。
因以布十疋易之。客大溢所望而去。頃予抱病溽暑,喘息如焚,
思欲登雪山而浴氷井不可得。因取玉華石置左,而名之曰雪
山。白磁缸置石而實淸泉,名之曰氷井。乃布竹榻其間坐臥焉,
[04p065b]
遂覺暑氣漸微,凉意漸洽,間起而摩挲之,則翛然山欲雪井欲
氷也。巳而自笑曰:炎方六月,何自有氷雪哉。夫霄壤之間,凡可
强而名者借也。而吾以其不可名者寄焉,亦借也。豈惟拳石勺
水爲然,仰積氣而爲天,俯積塊而爲地,皆强而名之也。託之乎
象其形也,天地且爾,又何一物非借乎。乃予之左雪山而右氷
井也,亦象其形而借其意耳。《漢書》云:淸室則中夏含霜。夫室可
霜也,安見山不可雪,而井不可氷乎。客有聞予言而歎者,曰信
如子言,不知眞之爲借,借之爲眞矣。客知言哉。



[04p066a]
  浮渡石記             劉淳驥
邑治東二里許,古有石當靈山之麓,幅廣數丈,矹起岸立半之。
每春雨泉漲,作勢下,石當其衝,輒跳躑不肯休。𡻕久水力碓投,
石老怯不忍,遂讓之去而漏焉,因以益大。遠望蓋半亘水上,如
斧鑿者,古稱天梁。或稱浮渡,實其狀云。傳曰:水非石鑽,漸靡使
然,乃波濤行其胸次,鷺奔而曳,驚若河漢,而人又在泉上,若鞭
虹泛槎。然以是爲𤢆,龍窺妒,其行水不没,因雷雨中拔斷徑去。
夫其餘者,猶留待游人也。春間偶過族氏,會有蜀僧來,能琴與
詩,因約爲一日游。兒抱琴,啜茗山下屠蘇,卽命其僧導,緩步數
而石在足也。石上題曝月臺,雅甚字亦古。前令劉涓水作令:文
[04p066b]
人優吏治,邑中山谷題詠無暇日。此其一。然使爲鬱林公者,恐
石不爲吾輩有矣。語盡坐徙倚,乃水氣襲人,聲如雷鼓,谷風黨
之,欲推人不得動,而石則復離奇嵌岑,渦洄豗隤,咫尺具江海
之奇勢,杯水㘭堂,願得一芥游之,恨此身不粟矣。僧趺坐,爲彈
一曲,水石與絲爭閙,聽亦不了。爰起行循谿東上,而石磊磊出,
一步一倚,人在石上,石欲在人上。俯而聽,昻而望,箕踞而就與
語,交足而欲行,不可方物。惟土人但相傳,笋者船者前箭許,則
一石壁挺,蒼松破腹而出,幾可巢鶴。夫木生於土,此忽生於石
耶。其巓有字,余猿攀視之,卒不能眞,必非碑銘,或記游耳。則固
有先我而至者矣。或曰,昨沈醉苦人,今問此數百軰,甯無一堪
[04p067a]
醒酒乎。又曰,若在元魏,吾邑有龍門山矣。然而浮渡石爲最著,
故記之。









[04p067b]











[04p068a]
  大酉洞記             王世隆
楚之西,洞庭之北,有武陵桃花源,卽昔人避秦處也。踰桃花源,
水行三驛程,卽辰陽郡。西北踰盧溪浦口,四舍許爲大西山,卽
道書所謂第二十六大酉華妙洞天。古傳所謂穆天子藏書於
大酉山小酉山之中者是己。山多石洞,谽谺深邃,不類人世。其
濱江者,特壁立倒出江側。上有懸溜,成石乳二,一擊之作鐘鳴,
一作鼓鳴。舊名之曰鐘鼓洞。其在内者曰華妙洞,洞門甚狹隘
幽暗,必揚燎夕行乃可入。旣入里許,卽曠然平沙,可游可臥。再
進則有石室,相傳爲秦人藏書室,卽穆天子藏書處也。父老相
傳,先世有樵夫入洞中,卽石室取書出,見風皆應手滅成灰塵,
[04p068b]
今則無可見矣。山之巓爲九峰嶺,蓋宋道宗時嘗封禪天下名
山福地,茲山亦以名勝,得與今猶有故封者。九誌錄爲九峰嶺
者,誤也。山腰有會仙橋,及張果煉丹池。雖不可信,而居民耕作,
往往斸地,多得靈砂,滿缶數四,蓋必昔之幽人志士所棲隱也。
《莊子讓王篇》謂舜讓天下於善卷。卷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逍遙自得於天地之間,吾何以天下爲哉。遂不受,逃之枉山。宋
封爲遁世高蹈先生,今其遺跡具存。而屈子所謂朝發枉渚兮,
夕宿辰陽。枉山,卽茲山也。世隆嘗讀書茲山,鄕之人士多從世
隆游者,乃卽茲山爲書院,曰大酉華妙洞書院。爲堂二,曰讓王
堂,曰逍遙堂。蓋皆本莊子語及善巻之事,而名之也。曰高蹈祠,
[04p069a]
卽宋故封之名以祠卷。曰丹砂房,蓋辰之士物,莫靈於丹砂。故
神農嘗百草,以丹砂繫之辰,其名著矣。故卽地所出而名之,是
皆余所作。因是以求之,庶幾乎不與草木同朽腐也。其曰鐘鼓
洞,曰秦人藏書室,曰會仙橋,曰張果煉丹池,曰九封嶺,則皆山
所固有,予不得而增損之焉。夫莫大於天下,莫聖於堯舜。卷也
乃欲天下而不受,其視堯舜,若薄之而不爲者,其志遠矣。要未
可以隱𨓜一節之士論之也。正猶丹砂,不列於人間飲食嘗用
諸品,而其爲世外奇寶。則世固有知之者。嗚呼,希矣。是豈易與
俗人言哉。


[04p069b]











[04p070a]
  游岳陽洞庭記           高 崶
余家食時,夢登方舟,正舉帆長往,忽驚濤怒浪,停泊柳港,遙見
江城層樓,丹崖翠壁,臨大江之濱,少焉風恬浪靜,舟始安流。覺
來莫知其端。嘉靖甲辰,余麾南陽守。丙午,謫鄭州判。戊申,移巴
陵令。舟由荆南,順流而下洞庭,長江風作,維纜磯石,岳陽樓君
山俱在望,宛然昔年夢中景。乃嘆曰:余今日謫移,固前定矣。蓋
巴陵之勝,惟在洞庭一湖。按《禹貢》九江孔殷,卽此湖水沅。漸元
辰漵酉澧資湘,皆𣾀流,洋溢互瀦,周迴八百餘里。浩浩湯湯,一
碧萬頃,月印之而著象,風遭之而成文,殆與芝城之彭蠡,姑蘇
之震澤,金斗之巢焦,武林之西湖,同一汪瀾也。夫洞庭固極三
[04p070b]
楚之勝,岳陽樓枕巴邱,瞰洞庭,延庚挹辛,縹緲崢嶸,巍乎大觀,
不特君山咫尺,擁浮湖面。南有祝融,北有内方,東有黃鵠,西有
大龍,環列拱屹,皆在指顧間。殆與豫章之滕閣,宣城之疊嶂,武
昌之黃鶴,黃岡之竹樓,同一壯麗也。夫岳陽固據洞庭之勝,建
始莫詳。宋顏延年陰鏗詩尙可考。唐開元間張説謫守是邦,登
臨賦詩,自爾名重。觀其誰念三千里,江潭一老翁之句,則其懷
抱可知矣。説子均李杜韓孟白賈諸名賢,皆有題詠樓與湖山,
名益重於世。宋慶厯間,滕子京亦謫於斯,作新厥樓,屬范希文
爲記。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者,其寓意深矣。
昔柳宗元謫柳永,凡所經之處,皆以詞章品題爲隹山水。文正
[04p071a]
公三代以上人物,宗諒獲此嘉記,華此傑樓,更偉觀數重,逈出
湖山外,豈止一邱一壑,一水一石云乎哉。當時以滕樓范記蘇
書邵篆爲四絕,而永叔特寄詩,謂其𨓜思遒文,良有以也。自後
蒞斯者,率多遷謫。凡所歌詠,類皆悽惋。此固江湖之遠,旣有以
感,發羈旅情悃,而鬱陶之衷,亦藉乎風景,而因言以宣也耶。余
每登樓,感今慨古,舉目蕭然,自不能已乎。去國懷鄕,憂讒畏議
之念也。按《山海經》,洞庭之山,帝二女居之,爲湘君,因以名山。本
靜凡欲登者,若先形諸擬議,輒烈風雷雨多不果。是年中秋,余
公暇,乘舟獨往,是日也,晴空不雲,澄江不波,旣泊岸,回瞻岳樓,
恍若蓬萊隔弱水然。湖水浮山,入山則視之不見,異哉。崇岡平
[04p071b]
阜,沃野極百里之遠。茂林方竹,藤蘿繞諸剎之上。山之鳴鏗然
有聲,聞馥郁之香,莫知其處。道書以此爲十一福地。其形如艑,
其狀如十二螺髻。李太白詩:淡埽明湖開玉鏡,丹靑畫出是君
山。劉禹錫詩:遙望洞庭山擁翠,白雲盤裏一靑螺。是巳。唐諫議
韓注,直忤貶岳適意游君山,杜工部寄以濯足洞庭望八荒之
詩,何其雄哉。及觀湘中老人之歌,東坡謂必謫仙遁世者所爲,
似亦確論也。若夫山有臺,名軒轅。相傳黃帝卽此鑄鼎,鼎成騎
龍上昇。秦始皇南游,浮江阻風,問湘君何神,博士以堯女舜妃
對,怒赭其上。二説似幻誕匪經。至於柳毅傳涇陽婦書,與洞庭
水君宴碧雲宮,尤涉荒唐,殊未足信。岳武穆伐君山木,造巨筏
[04p072a]
塞港汊,禽洞庭,寇楊么,厥功尙可紀哉。余徧厯茲山之景,暮煙
旣凝,暮鴉旣棲,可以詠歸矣。登舟乃還,月明如晝,中流浩歌,仍
向岳陽樓下泊焉。








[04p072b]











[04p073a]
  君山記              胥文相
夫洞庭爲長江巨浸,而君山則洞庭孤絕處也。雖三苗據以爲
險,而舜實以是昭文告。蛟蜃雜以爲窟,而禹實以是降我凶德。
民到於今受其賜。秦皇幾以不渡,楊么祗以自剪,且聞是山不
受[禾*𡻕]。赤沙湖在洞庭湖西,夏秋水汎,與洞庭爲一涸,時惟見赤
沙。舊志云:洞庭南連靑草,西亘赤沙七百里。又謂之三湖。《一統志》。
雲夢湖,在郡治西,與洞庭、靑草二湖相連。洞庭在北,靑草在南,
雲夢在西,合爲一湖。孟浩然詩: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郡志》。
沙洲,在洞庭湖中,與鹿角對,一名龍堆,延袤數里。杜甫詩:龍堆
擁白沙。卽此。宋張孝祥有賦,葛長庚詩:惟有金沙堆下水,東西
[04p073b]
南北任風吹。《一統志》。君山,在府城西一十五里,洞庭湖中。一名洞
庭山,又名湘山。狀如十二螺髻。《山海經》云:洞庭之山,帝之二女
居之。蓋堯女湘君始居於此,故名。昔秦始皇南游衡山,入洞庭,
遇風濤大作,幾不能渡。因問湘君何神。博士對曰:堯女舜妃也,
又曰湘君,神游出入則多風。始皇怒,命伐其樹,赭其山。上有楚
興寺、軒轅臺、柳毅井、傳書亭、飛昇亭、響山、酒香山,道書以爲第
十一福地,古今題詠最多。《一統志》并《郡志》。湘江北流至岳陽,達蜀江。夏
潦後,蜀江漲,勢高遏住湘波,讓而退溢爲洞庭湖,凡數百里,而
君山宛在水中。秋水歸壑,此山復居於陸,惟一川湘水而已。《北夢
瑣言》。酒香山,《湘川記》:君山上有美酒,飲者不死。漢武帝遺欒巴求

[04p074a]
得之,未進御,東方朔竊飲,帝怒欲殺之。對曰:使酒有驗,殺臣亦
不驗,無驗安用酒爲。帝笑而釋之。相傳每春時往往聞酒香,尋
之莫見其處。《方輿勝覽》并《郡志》。響山,在君山上,一名鳴山,履之鏘然有
聲。柳毅井,在君山。唐柳毅中宗時下第,歸至涇陽,見一婦人牧
羊,曰妾洞庭君小女,嫁涇川次子,今被毁黜,敢寄尺牘。洞庭之
陰有大橘樹,擊樹三,當有應者。毅如其言,武夫揭水,引入靈虛
殿,取書以進。洞庭君泣曰:此老夫之罪,使懦弱罹憂。頃之,有赤
龍飛去,俄擁紅妝一人回,卽寄書女也。宴毅碧雲宮。洞庭君弟
錢唐曰:涇陽嫠婦,敢託高義爲親。毅不敢當,辭而去。後再娶盧
氏,貌美。曰予卽洞庭君女。涇上之辱,君能救之,茲奉閨房,永以
[04p074b]
爲好。遂與同歸洞庭。《郡志》。軒轅臺,在君山。一名鑄鼎臺,黃帝鑄鼎
荆山之下,鼎成騎龍上昇。今臺址尙存。《一統志》。









[04p075a]
  泛沔州朗官湖           李 白
白遇故人尙書郎張謂,出使夏口,沔州牧杜公,漢陽宰王公,觴
於江城之南湖,樂天下之再平也。方夜永月如練,淸光可掇。張
公殊有勝概,四望超然,乃顧白曰:此湖古來賢豪游者非一,而
枉踐隹景,寂寥無聞。夫子可爲我摽之嘉名,以傅不朽。因舉酒
酹水,號之曰郎官湖。亦由鄭圃之有僕射陂也。席上文士輔翼
岑靜以爲知言,乃命賦詩紀事,刻石湖側,將與大別山共相磨
焉。詩曰:張公多𨓜興,共泛沔城隅。當時秋月好,不減武昌都。四
座醉淸光,爲歡古來無。郎官愛此水,因號郎官湖。風流若未減,
名與此山俱。
[04p075b]











[04p076a]
  嵾游記              尹 伸
嵾之勝稱七十二峰,舟行百里,望之穎拔蒨舉,其大觀也。登山
者往往極其觀於頂,必須用啖蔗法,最後及之。余則欲先之,以
盡諸峰之勢。而頂之外胸中,久有蠟燭澗三字,期信宿焉。從此
而巖而谷,探幽討異,庶幾回翔瞻顧,求諸峰之離合變化而味
之,吾游畢矣。此行無友,友傔無可按之圖籍。傭於是以先頂之
議,謀之傭。傭曰:頂而澗,遺南崖可矣。不然者,其道將覆。頂路崷
崒,其可覆乎。余頷之。從復眞觀十許里,斜趨岐之西北,古木櫛
比,高陰⬤日。不數武,而水聲潺潺,自石齒齒,荀輿盤迴其間,跳
沬及帶,時肥𧔥爲祟,所厯元和諸橋,堁然揚塵,至此始覺山有
[04p076b]
靈氣。下上數里,得一巖,曰玉虛巖,豁然函庲,〓舒下縮,道人閣
其前以補之,而仍霤於舒,簡率超曠,可以一眺,非取間失此崖
矣。循崖而下,失水聲漸苦,登頓約數里,諸峰合圍,爭銛角翠,勢
不相下。傭曰:此絕頂也。陂陀其中,竹杉翳然,是爲蠟燭澗。澗凡
三觀,皆名瓊臺,而中觀爲大精舍碁置,華者畫棟,樸者蔭茅,奇
者劖絕壁而广猿鳥之上。黃髮十數軰,嗒然跌坐一篋中,扣之
語默各半,然其淺深,俱非語默所可盡也。宿此者再,作瓊臺觀
詩。觀而上約十里,峰盡迎面起。又五六里,出太和宮,右掖複閣
三四,成懸架一。峰尖四隅,垂空中矣。拾級再上約二里,卽天柱
峰。是日也,山天空霽,無遠弗矚,而意不暇,遠峰之所在,心目交
[04p077a]
焉。睼而得之,欲怒欲標者,東峰也。流而得之,欲陣欲復,欲莊欲
態者,南北峰也。瞰而得之,若有若無,勞於察潚者,峰在下也。此
山善叢,惟西峰扆柱而不甚相比,餘都合成一花,相以環天柱。
而天柱俱垤之。吾安知澗之屋上雲端,其東峰彷彿耶,其或天
柱淵中物耶。諸峰非松不生,而松形簡怪突兀,與峰爭勢。蓋至
是而吾目中之峰,遂將百千萬億,不復言七十二矣。磴而下,皆
東南行,稍北十數里,爲榔梅祠。祠之南,距南巖宮二里而近,又
南距紫霄宮三里而遠,恐其或遺也,迂而過紫霄,蓋至而知其
可遺也。然前盼天柱南峰,亦可得其一二欹側之勢,此行未甚
虛矣。巖在宮之西南,斜對絕頂,稍稍得其君臣之概。忽忽神愴
[04p077b]
意動,未免移諸峰之癖,注之則壑面千百年松杉,挺然而上,黝
然而瀰谷被嶺者,不知其幾千萬株也。此山杉凡三種,其一皵
皮梂實,其一杉身柏葉,垂垂如編線,皆異種,恨不擕《埤雅》、《草木
狀》諸書討之。宿南崖宮,作南巖詩。崖而北,復經二巖,皆可廬。又
北二十里,爲五龍宮,四池五井皆盈坎,水色雖不甚澄鮮,而文
魚數萬頭,投餌起之,池面盡赤,亦山中隹觀也。宮前爲賜劍臺,
後爲展旗峰,仰盼諸峰,稍稍如紫霄。展旗之後,又一峰名五龍
頂。頂之上,一池一井,皆涸。宿五龍宮,作天柱峰詩。從此又北三
十里,爲遇仙坪精舍。道風似瓊臺而小。咸十餘里,至玉虛宮,遂
與諸峰別。因[目*㝠]而憶諸峰之變,大都瓊臺得其族,南崖得其排,
[04p078a]
均之具體而微。五龍紫霄得其亷隅。復眞道上,得其隱約森萃。
吾安知遠之不足,而近之有餘乎。是役也,始於午日,畢於十一
日,凡六宿,得詩五首,時崇禎癸酉𡻕也。








[04p078b]











[04p079a]
  金剛臺女寨記           張縉彥
甲申十二月,余偕李參議江、孝亷周國學入麻城,獲賊官,盡其
黨,乃繇黃檗飛旗諸山,返斾而北,憇黃茂才家。修竹數十畝,綠
與山俱,玉蘭高二丈,前有池,魴鯉浮水面者可數也。軍紀黃祥
止、劉從禮爲我言,女寨之勝,前代屯牧保聚,有遺跡焉。北望峰
巓,如塗堊,見峰房厯厯,又圓如規者。乃乘而往,越武崗,踄溪水,
荒草寂寥,橡栗幾株,煙火數家而己。足漸高,舍騎而步,又三里,
抵山石門,仄立僅容傴僂,胡山人演揖而入。疲甚,休閾内。循崖
而北,過木橋,瀑聲轟轟然若雷潭,深不可俯視,石痕斤削盡白,
茅屋錯雜,編竹圍之。山前所望,塗堊蜂房,圓如規者,不復見矣。
[04p079b]
少間,月吐山嘴,露坐觀九峯,如蓮華插天外。其中峯劈石千仞,
有石洞門閾宛然,或傳仙女時來。自東,自南,自西,仰視所形不
一。恍惚飄𣺌,謂移神峯其東,則乳香崖也。懸崖下鍾乳如斗大,
雪色。好事者縋索取之,見大蛇而墜,土人稱神焉。再下有風穴,
其噓也温。東峯之肩,爲上嵌鳥道,絲髮蒙茸不可辨。左爲中嵌,
石立似人,有前人支砲木焉。移神嶺之西,爲霧露洼,雲物封裹,
蒸蒸然失山背。内多獼猴,每出貫臂而下,飲澗水。翼日多雨,樵
夫每以爲雨候。正西最高峰,則栗尖山也。次晨往登,遵舊徑而
西,數休有佛剎,其僧三。一以儒生擕室出家,與比邱尼自相師
友。與之談義,忿而堅,殆隱君子流歟。自此而上,扶藤緣木,屐齒
[04p080a]
嘗在空際,客困頓,予獨與僧踄峰頭,倚樹杪,墮石子,聲錚錚然,
谷皆應之。客仰而視,西望古松盤礴,爲金剛臺。元末,余平章保
聚此山,大將軍常遇春與戰失利。洪武八年,始歸,其勁風有過
人者,以別寨居女,故名土人祠,花姑其神也。嗟乎,高帝起濠梁,
下淮泗,收中原,混一天下。余思明以一族之師,雄據山隘,尙遣
大將軍爭地於深菁窮巖之中。今以九州之大,職官分據,我文
武諸吏,望風而厥角。余屢蹶而屢起,恢河朔,拓南陽,終未補塞
毫毛。今之視昔,後之視今,可任向山靈而哭也。阻雨未返。黃岡
易明甫、麻城周貞卿、商城周老祥,報我義旅,敗賊於十指山下,
乃與眾盟,成城而後返。
[04p080b]











[04p081a]
  嵾話               楊 鶴
 癸亥秋七月,余將北上。蔡敬夫先生貽書,謂道出襄陽,宜爲
 嵾山之游。游畢,約會滄浪亭下。余聞之心動,至襄陽,遺人再
 申前約。予乃戒行,以八月初八日宿柴店,九日宿界山,十日
 宿遇眞宮,十一日游紫霄,十二日游五龍,十三日登頂,十四
 日游瓊臺,晚宿玉虛。至十五夜,會敬夫於滄浪亭。話山中游
 事,抵掌達旦。明日復會。十七日解纜别,舟行,稍次第前語作
 嵾話。
余游嵾山者,再矣。相傳此山發源秦隴,蜿蜿東來,不知其幾千
里。突起均房之間,孤聳天柱,崚嶒七十二峰,出入風雨,呵護百
[04p081b]
靈,蓋神明之居也。其内隱隱,紫翠千里。外以屏風九疊障之。天
淸日霽,眉目分明,遠勢峨峨,秀可攬結。惟是層巒虧蔽,隱見不
常,元氣空濛,常如渾沌,游人入山,至有不得見其面者。譬之絕
代隹人,傾城一顧,百媚橫生,然自非流波將瀾,欲一啟其嫣然
笑齒,杳不可得。至於嶔崎九折,磴道盤紆,上出靑天,下鄰絕⬤,
深林怪石,時似虎蹲,老樹蒼藤,多加猿挂,殆非人間之境矣。自
山足達峰巓,凡七十里,界山道上,微露髻尖。至遇眞宮前,天枉、
香爐、蠟燭諸峰,正直九龍山缺處,如月圓當戶,隱其半規,復從
官頂鳳皇山遙望,如見三神山在海中,褰裳欲就之也。明日厯
好漢坡,至回龍觀,天半堆藍襞翠,翠色橫空。再望之於太子坡,
[04p082a]
如一片靑芙蓉,湧出綠波,瓣蕚可數。峰迴路轉,忽復滅没。及抵
紫霄宮,天柱在其南矣。紫霄背負展旗峰,前有禹跡池、大寶珠、
小寶珠。賜劒臺、萬松亭,後有太子巖、太子亭,四山拱揖,自爲奧
區。第道院殊惡,惜無碧窗朱栱,點綴山阿也。明日過南巖,小憩
以雨,故先游五龍。五龍山勢巃從,宮闕壯麗,然不如南巖。自是
洞天福地,奄有眾山之美。南巖望天柱咫尺,然太了了,又不如
五龍迴顧有情。起聖殿、榔梅臺,並對峰面,望之端麗秀削,綠峭
摩天,眞奇絕也。山中雖雨而不霧,雲氣觸石,如以輕綃薄縠,蒙
罩蒼煙。覺菁葱之色,霑濕轉好。兩宮臺殿相望,金碧陸離,苦日
射火珠,當不減蜃樓海市矣。昔年游靑羊澗一帶,愛其幽蒨,此
[04p082b]
番殊無意緒,物候未是。秋冬之交,意風霜高潔,草木刻露爲隹
耳。仙龜巖不甚似,然磊砢如夏雲欲墜,兩傍瀑流瀉之,直潄其
根,如有活勢。自仙侶巖至滴水巖,步步可望天柱,松杉茂密,石
路陰森,可謂到來生隱心也。明日天大放晴,返南巖,可已刻,望
天柱黃金銀宮闕,踴躍不自禁,亟起循洒谷嶺,經榔梅祠。度斜
橋,遂下藍輿,諸峰離立,不能辨某爲三公五老。削壁萬仞,水石
爭奇,展轉玩之,欲去不忍。攀巖度索,忽得文昌祠、會仙橋,平臺
如掌,自欲息心。仰視山腰峽口,箭括通天,有一門矣。自一天門
至二天門,道中奇峰突兀,遠岫參差,游者戒心畏途,往往當面
錯過,不知身在陸探微畫中也。余語同行者,天門信險,若三步
[04p083a]
回頭五步坐,不覺登頓爲疲矣。因笑燒香士女,賈勇而上,惟恐
不前,以爲有神相予。然黑汗交流,喘息欲死,良可⬤也。盤數折,
始陟三天門,息神厨洗沐,登頂拈香謁帝。畢,解衣四眺,此身在
干葉寶蓮之上,千峰萬峰,如海波自潮,一層堆曡一層,有迴濤
捲雪之勢,峰起天馬巖,眞如天馬行空,昻首萬里,風鬃雨鬣,煙
霧靑㝠,中有眞人御風騎氣,五丁六甲擁矛仗劒從之也。西南
諸峰,當是蜀中,極目不知所際。北面忽見羣山之上,有山矗出,
削成四方,疑爲華嶽。問之道士,是華嶽也。相去蓋七百里矣。然
的的分明,如在百里内者。東望襄江,白波如帶,鹿門峴首,似可
得之。指顧山中,積雨彌月,是日始霽。自亭午看山,至暮,天朗風
[04p083b]
淸,略無片雲遮障,游目[目*㝠]色欲來,四山盡柴。夕陽旣收,翠重紅
斂,忽見東方月白,光采澄鮮,煙消鏡淨,令人骨蛻欲仙矣。因憶
往者登太華、九華,覺從山頂下瞰,殊不耐觀。蓋千巖萬壑,難於
一一向背有情,且多童山,無草木蓊鬱之致。獨此山一氣融結,
綿亘八百里,皆如勾陳之護紫微,遠近色同點黛,所以勝也。明
日復雨,游蠟燭瓊臺,觀多幽意,所謂山靜似太古,庶幾近之。玉
虛宮之田廬楚楚,殆類雞犬桑麻,桃源風物。與紫霄、南巖、五龍,
又自別也。是役也,山行五日,一日晴,四日雨。雨後千山飛瀑,萬
流俱響,耳中如聞三峽流泉,可補山靈缺陷。又以新霽一日,盡
收天柱之奇。先是敬夫書來,謂嵾山之勝,非五日不能領其大
[04p084a]
略。何日可抵均陽,卽預訂息壤,當鼓棹赴之。此一晤,異日可爲
佳話。至是如約。兩人握手道故,相與品第嵾山之勝也。而蒿目
憂時,欷歔太息,復叩敬夫性命之學,世出世間之法,十年之別,
語話遂長。敬夫之詩曰:客憐命駕十年約,天放登山一日晴。蓋
實錄也。入寶山不空手回,此遊可謂不負矣。余不欲作記,獨生
平快事,不可不書。同游爲婦弟陳元以家客陳仲弢。元以奇人,
別有紀游詩賦。




[04p084b]











[04p085a]
  沅水注              酈道元
沅水,東得關下,山東帶關溪,瀉注沅瀆沅水,又東厯臨沅。縣西
爲明月池。白壁灣灣狀半月,淸潭鏡澈,上則風籟空傳,下則泉
響不斷,行者莫不擁檝嬉游,徘徊愛玩。沅水又東厯三石澗,鼎
足均峙,秀若削成,其側茂竹便娟,致可玩也。又東帶綠蘿山頽
巖,臨水懸蘿,釣渚魚詠,幽谷浮響若鍾。沅水又東逕平山,西南
臨沅水,寒松上蔭,淸泉下注,栖託者不能自絕於其側。沅水東
厯小灣,謂之枉渚。渚東里許,便得枉人山。山西帶循溪一百餘
里,茂竹便娟,披溪蔭渚,長川逕引,遠注於沅。


[04p085b]











[04p086a]
  游兜率巖記            宋謝巖
曹成旣陷安仁,郴桂雲擾。予從嚴君命,徙家於資興。暇日接士
人黃世工,始知寓舍不遠有兜率巖者,神工鬼迹,莫之與並。乃
拉三弟,爲世外游。但江天久陰,阻於寒洌,日望霽雲,以定行李。
信宿間欵延慶寺,因割松膏數百臠,爲炬火用。蓋聞巖中晝晦
故也。是晚重霄開爽,氣候可人,遂戒僕史曁,雜聲欲窮,林色將
瑩,各攜九節,啜粥而行。自市尾呼小舟,絕漾輕波,已遠平地。凡
十五里,至鐵坑,遙望巖穴,不隔尋丈。由山腳百步,抵僧德明所
居,庵合雖小,具含法界。背疊林莽,面列溪澗,幽禽巧轉,人聲敻
絕。迤𨓦登山,磴道盤折,雲根鳥徑,陟降之間,勢若霄壤。初得一
[04p086b]
洞,容數十人,爲窾穴甚細。過是幾半里,巖扄恍然,天降地湧,驚
異滋至。挺身入巖,已覺温鬱,眾議褫去層錦迎裌,然炬以進,地
勢漸下,西行一食頃,回視金剛力士,形若錐刻。夾路祥雲作陣,
不容履舄,薄而視之,咸乳石也。又西得老君像一軀。巖東屑累
之上,有[土*衣/十]堵坡,直抵巖頂,望不可極。西邁覩帳幄高百尺,如猛
風所吹,聚皺成曡。其中一曡,叩之淸鳴,非皷可比。傍則玉池瑩
徹,甘冷倍常。路盡始出,間道尋之,數柱矗立,端正可愛,地廣石
平,過於甃砌,云法筵四開,無有褊隘。回而北趨,嶙岣細碎,若荔
枝者,若楊梅者,若菌蕈者,若餅餌者,若搭袈衣服者,若飛簷氷
雪者,凡此類物象千品,心目俱疑。自北而東,樓臺參錯,人鬼髣
[04p087a]
髴,帷中之菩薩,雲際之如來,金璧爛熳,龍蛇蜿蜒,瓔珞盆盂,百
千萬億,奇花異木,所至森然。凡五易其處,從東際復欲東游,同
游告以峭險,須露頂裸袒,乃可深入。時筋力己乏,乃益明燭幽
之具,匍匐傴僂,至於扶攜出俟,日晷已轉午矣。大抵自巖口以
至深遠,羣石縱橫曲折,四維上下,皆鍾乳滴[氵*厯]凝結而成,不留
纎隙,玲瓏穿虛,左右逢源,洞口輝映,入之迷人,或乘空下垂,或
從地突起,飛走生植,屋宇雲霧器皿,世之所有,無一闕者。色多
黃白,罕有靑碧,比倣人工,加以奇麗。乳新體潤,則畫臺堆蠟。含
光散射,則火出微鑽。珠幡舍利,種種莊嚴,與觀兜率綿界等,無
有一巖。覽夫載籍,石之特出者,古今記錄,往往過實。已見者竭
[04p087b]
於資嗟,未見者發於夢想。彼一端之善尙爾,是巖兼善而有餘,
宜如之九華,爲天地間尤物,豈惟浪得名耶。説者顧未見資興
之巖耳。予伯仲歸,索懷袖得小石之佳者,以千百計,置諸几席,
以追配事,怪石供之萬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