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s0071 御錄經海一滴-清-胤禎 (master)


御錄經海一滴卷之十七     機七


大般涅槃經之五



爾時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言世尊如佛
所說心解脫者是義不然何以故心本無繫
所以者何是心本性不為貪欲瞋恚愚癡諸
結所繫若本無繫云何而言心善解脫世尊
若心本性不為貪結之所繫者何等因緣而
能得繫如人𤚲角本無乳相雖加功力乳無
由出𤚲乳之者不得如是加功雖少乳則多
出心亦如是本無貪者今云何有若本無貪
後方有者諸佛菩薩本無貪相今悉應有世
尊譬如石女本無子相雖加功力無量因緣
子不可得心亦如是本無貪相雖造眾緣貪
無由生云何貪結能繫於心當知貪心二理
各異設復有之何能汙心世尊譬如有人安
[017-0670b]
橛於空終不得住安貪於心亦復如是世尊
若心無貪名解脫者諸佛菩薩何故不拔虛
空中剌世尊如過去燈不能滅暗未來世燈
亦不滅暗現在世燈復不滅暗何以故明之
與暗二不並故心亦如是云何而言心得解
脫世尊貪亦是有若貪無者見女相時不應
生貪若因女相而得生者當知是貪真實而
有以有貪故墮三惡道世尊譬如有人見畫
女像亦復生貪以生貪故得種種罪若本無
貪云何見畫而生於貪若心無貪云何如來
說言菩薩心得解脫若心有貪云何見相然
後方生不見相者則不生也我今現見有惡
果報當知有貪瞋恚愚癡亦復如是世尊譬
如眾生有身無我而諸凡夫橫計我想雖有
我想不墮三惡云何貪者於無女相而起女
[017-0671a]
想墮三惡道世尊譬如鑽木而生於火然是
火性眾緣中無以何因緣而得生耶世尊貪
亦如是色中無貪香味觸法亦復無貪云何
於色香味觸法生於貪耶若眾緣中悉無貪
者云何眾生獨生於貪諸佛菩薩而不生耶
世尊心亦不定若心定者無有貪欲瞋恚愚
癡若不定者云何而言心得解脫貪亦不定
若不定者云何因之生三惡趣貪者境界二
俱不定何以故俱緣一色或生於貪或生於
瞋或生愚癡是故貪者及與境界二俱不定
若俱不定何故如來說言菩薩修大涅槃心
得解脫。


爾時世尊告光明徧照高貴德王
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心亦不為貪結所
繫亦非不繫非是解脫非不解脫非有非無
非現在非過去非未來何以故善男子一切
[017-0671b]
諸法無自性故善男子有諸外道作如是言
因緣和合則有果生若眾緣中本無生性而
能生者虛空不生亦應生果虛空不生非是
因故以眾緣中本有果性是故合集而得生
果所以者何如提婆達欲造牆壁則取泥土
不取彩色欲造畫像則集彩色不取草木作
衣取縷不取泥木作舍取泥不取縷綖以人
取故當知是中各能生果以生果故當知因
中必先有性若無性者一物之中應當出生
一切諸物若是可取可作可出當知是中必
先有果若無果者人則不取不作不出惟有
虛空無取無作故能出生一切萬物以有因
故如尼拘陀子生尼拘陀樹乳有醍醐縷中
有布泥中有瓶善男子一切凡夫無明所盲
作是定說色有著義心有貪性復言凡夫心
[017-0672a]
有貪性亦解脫性遇貪因緣心則生貪若遇
解脫心則解脫雖作此說是義不然有諸凡
夫復作是言一切因中悉無有果因有二種
一者微細二者麤大細即是常麤則無常從
微細因轉成麤因從此麤因轉復成果麤無
常故果亦無常善男子有諸凡夫復作是言
心亦無因貪亦無因以時節故則生貪心如
是等輩以不能知心因緣故輪迴六趣具受
生死譬如枷犬繫之於柱終日繞柱不能得
離一切凡夫亦復如是被無明枷繫生死柱
繞二十五有不能得離何以故一切凡夫唯
觀於果不觀因緣如犬逐塊不逐於人以不
觀故從非想退還三惡趣善男子諸佛菩薩
終不定說因中有果因中無果及有無果非
有非無果若言因中先定有果及定無果定
[017-0672b]
有無果定非有非無果當知是等皆魔伴黨
繫屬於魔即是愛人如是愛人不能永斷生
死繫縛不知心相及以貪相善男子諸佛菩
薩顯示中道何以故雖說諸法非有非無而
不決定所以者何因眼因色因明因心因念
識則得生是識決定不在眼中色中明中心
中念中亦非中間非有非無從緣生故名之
為有無自性故名之為無是故如來說言諸
法非有非無善男子諸佛菩薩終不定說心
有淨性及不淨性淨不淨心無住處故從緣
生貪故說非無本無貪性故說非有善男子
從因緣故心則生貪從因緣故心則解脫善
男子是心不與貪結和合亦復不與瞋癡和
合譬如日月雖為烟塵雲霧之所覆蔽令諸
眾生不能得見而日月之性終不與彼羣翳
[017-0673a]
和合心亦如是以因緣故生於貪結眾生雖
說心與貪合而是心性實不與合若是貪心
即是貪性若是不貪即不貪性不貪之心不
能為貪貪結之心不能不貪善男子以是義
故貪欲之結不能汙心諸佛菩薩永破貪結
是故說言心得解脫一切眾生從因緣故生
於貪結從因緣故心得解脫善男子譬如雪
山懸峻之處人與獼猴俱不能行或復有處
獼猴能行人不能行或復有處人與獼猴二
俱能行善男子人與獼猴能行處者如諸獵
師純以黐膠置之案上用捕獼猴獼猴癡故
徃手觸之觸已粘手欲脫手故以脚蹋之脚
復隨著欲脫脚故以口嚙之口復粘著於是
五處悉無得脫於是獵師以杖貫之負還歸
家雪山險處喻佛菩薩所得正道獼猴者喻
[017-0673b]
諸凡夫獵師者喻魔波旬黐膠者喻貪欲結
人與獼猴俱不能行者喻諸凡夫魔王波旬
俱不能行獼猴能行人不能者喻諸外道有
智慧者諸惡魔等雖以五欲不能繫縛人與
獼猴俱能行者一切凡夫及魔波旬常處生
死不能修行凡夫之人五欲所縛令魔波旬
自在將去如彼獵師黐捕獼猴擔負歸家善
男子一切眾生若能自住於已境界則得安
樂若至他界則遇惡魔受諸苦惱自境界者
謂四念處他境界者謂五欲也云何名為繫
屬於魔有諸眾生無常見常常見無常苦見
於樂樂見於苦不淨見淨淨見不淨無我見
我我見無我非實解脫橫見解脫真實解脫
見非解脫如是之人名繫屬魔繫屬魔者心
不清淨復次善男子若見諸法真實是有總
[017-0674a]
別定相當知是人若見色時便作色相乃至
見識亦作識相見男男相見女女相見日日
相見月月相見歲歲相見陰陰相見入入相
見界界相如是見者名繫屬魔繫屬魔者心
不清淨復次善男子若見我是色色中有我
我中有色色屬於我乃至見我是識識中有
我我中有識識屬於我如是見者繫屬於魔
非我弟子。


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佛
說一闡提謂斷善根是義不然何以故不斷
佛性故如是佛性理不可斷云何佛說斷諸
善根。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言若一闡提有
佛性者云何不遮地獄之罪善男子一闡提
中無有佛性譬如有王聞箜篌音其聲清妙
心即躭著即告大臣如是妙音從何處出大
臣答言從箜篌出王言持是聲來爾時大臣
[017-0674b]
即持箜篌置於王前王語箜篌出聲出聲不
聞箜篌聲出爾時大王即斷其絃取其皮木
悉皆析裂推求其聲了不能得即瞋大臣云
何如是妄言大臣白王夫取聲者法不如是
應以眾緣善巧方便聲乃出耳眾生佛性亦
復如是無有住處以善方便故得可見以可
見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闡提輩不
見佛性云何能遮三惡道罪善男子若一闡
提信有佛性當知是人不至三惡是亦不名
一闡提也。


善男子若有沙門及婆羅門見
一切法性不空者當知是人非是沙門非婆
羅門不得修集般若波羅密不得入於大般
涅槃不得現見諸佛菩薩是魔眷屬善男子
一切諸法性本自空亦因菩薩修集空故見
諸法空如一切法性無常故滅能滅之若非
[017-0675a]
無常滅不能滅有為之法有生相故生能生
之有滅相故滅能滅之以修空故見一切法
性皆空寂高貴德王菩薩復作是言世尊若
空三昧唯見空者空是無法為何所見佛言
善男子是空三昧見不空法能令空寂然非
顛倒貪是有性非是空性貪若是空眾生不
應以是因緣墮於地獄若墮地獄云何貪性
當是空耶善男子色性是有何等色性所謂
顛倒以顛倒故眾生生貪若是色性非顛倒
者云何能令眾生生貪以生貪故當知色性
非不是有以是義故修空三昧非顛倒也善
男子一切菩薩住九地者見法有性以是見
故不見佛性若見佛性則不復見一切法性
以修如是空三昧故不見法性以不見故則
見佛性諸佛菩薩有二種說一者有性二者
[017-0675b]
無性為眾生故說有法性為諸賢聖說無法
性為不空者見法空故修空三昧令得見空
無法性者亦修空故空善男子汝言見空空
是無法為何所見者菩薩摩訶薩實無所見
無所見者即無所有無所有者即一切法菩
薩摩訶薩修大涅槃於一切法悉無所見若
有見者不見佛性不能修集般若波羅密不
得入於大般涅槃是故菩薩見一切法性無
所有善男子菩薩不但因見三昧而見空也
般若波羅密亦空禪波羅密亦空毘梨耶波
羅密亦空羼提波羅密亦空尸羅波羅密亦
空檀波羅密亦空色亦空眼亦空識亦空如
來亦空大般涅槃亦空是故菩薩見一切法
皆悉是空世尊何等眾生於是經中不生恭
敬佛言善男子我涅槃後有聲聞弟子愚癡
[017-0676a]
破戒喜生鬬諍捨十二部經讀誦種種外道
典籍文頌手筆受畜一切不淨之物言是佛
聽如是之人以好栴檀貿易凡木以金易鍮
石以甘露味易於惡毒放捨十善行十惡法
向諸白衣苦自譽讚言得無漏共坐談論言
涅槃經者非佛所說邪見所造諸佛畢竟入
於涅槃是經言佛常樂我淨不入涅槃是經
不在十二部數即是魔說非是佛說善男子
如是之人雖我弟子不能信順是涅槃經善
男子當爾之時若有眾生信此經典乃至半
句當知是人真我弟子因如是信即見佛性
入於涅槃爾時光明徧照高貴德王菩薩白
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來今日善能開示大
涅槃經。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師子吼前禮佛足長
[017-0676b]
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欲請問唯願如來
大慈聽許爾時佛告諸大眾言諸善男子汝
等今當於是菩薩深生恭敬尊重讚歎是人
已於過去諸佛深種善根福德成就故於我
前欲師子吼如師子王自知身力牙齒鋒鋩
四足據地安住巖穴振尾出聲若有能具如
是諸相當知是則能師子吼真師子王晨朝
出穴頻申欠呿四向顧望發聲震吼一切禽
獸聞師子吼水性之屬潛沒深淵陸行之類
藏伏窟穴飛者墮落香象怖走如彼野干雖
逐師子至於百年終不能作師子吼也若師
子子始滿三年則能哮吼如師子王爾時世
尊告師子吼菩薩言善男子汝若欲問今可
隨意師子吼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為佛性
以何義故名為佛性何故復名常樂我淨若
[017-0677a]
一切眾生有佛性者何故不見一切眾生所
有佛性十住菩薩住何等法不了了見佛住
何等法而了了見十住菩薩以何等眼不了
了見佛以何眼而了了見佛言善男子善哉
善哉若有人能為法諮啟則為具足二種莊
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薩具足如是
二莊嚴者則知佛性及名為佛性乃至能知
十住菩薩以何眼見諸佛世尊以何眼見福
德莊嚴者有為有漏有有果報有礙非常慧
莊嚴者無為無漏無有果報無礙常住師子
吼菩薩言世尊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莊嚴
者則不應問一種二種所以者何一切諸法
無一二種一種二種者是凡夫相佛言善男
子若有菩薩無二種莊嚴則不能知一種二
種若有菩薩具二莊嚴則能解知一種二種
[017-0677b]
若言諸法無一二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若無
一二云何得說一切諸法無一無二善男子
若言一二是凡夫相是乃名為十住菩薩非
凡夫也善男子汝問云何為佛性者佛性者
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所言空者
不見空與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
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見一切空不見不空
不名中道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我者不名
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佛性常恒
無有變易無明覆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聲
聞緣覺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乃至見一切無
我不見於我以是義故不得第一義空不得
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無中道故不見佛性
汝問以何義故名為佛性者佛性即是菩提
中道種子善男子眾生起見凡有二種一者
[017-0678a]
常見二者斷見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常無
斷乃名中道無常無斷即是觀照十二因緣
智如是觀智是名佛性二乘之人雖觀因緣
未能渡十二因緣河猶如兔馬何以故不見
佛性故善男子是觀十二因緣智慧即是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以是義故十二因
緣名為佛性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
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緣因因者即是智慧有
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
是無上大般涅槃善男子譬如無明為因諸
行為果行因識果以是義故彼無明體亦因
亦因因識亦果亦果果佛性亦爾以是義故
十二因緣不出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不
來不去非因非果善男子是因非果如佛性
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
[017-0678b]
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為佛性非因果故常
恒無變以是義故我經中說十二因緣其義
甚深無知無見不可思惟乃是諸佛菩薩境
界非諸聲聞緣覺所及以何義故甚深甚深
眾生業行不常不斷而得果報雖念念滅而
無所失雖無作者而有作業雖無受者而有
果報受者雖滅果不敗亡無有慮知和合而
有一切眾生雖與十二因緣共行而不見知
不見知故無有始終十住菩薩唯見其終不
見其始諸佛世尊見始見終以是義故諸佛
了了得見佛性善男子一切眾生不能見於
十二因緣是故輪轉如蠶作繭自生自死一
切眾生亦復如是不見佛性故自造結業流
轉生死猶如拍毱善男子是故我於諸經中
說若有人見十二緣者即是見法見法者即
[017-0679a]
是見佛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
此為性師子吼菩薩白佛言世尊若佛與佛
性無差別者一切眾生何用修道佛言善男
子如汝所問是義不然佛與佛性雖無差別
然諸眾生悉未具足以是義故我於此經而
說是偈。


「 本有今無
 本無今有
 三世有法
 無有是處」



善男子有者凡有三種一未來有二現在有
三過去有一切眾生未來之世當有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是名佛性一切眾生現在悉
有煩惱諸結是故現在無有三十二相八十
種好一切眾生過去之世有斷煩惱是故現
在得見佛性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
悉有佛性乃至一闡提等亦有佛性善男子
[017-0679b]
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問言汝有酥耶答
言我有酪實非酥以巧方便定當得故故言
有酥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
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眾生煩惱覆
故不能得見十住菩薩雖見一乘不知如來
是常住法以是故言十地菩薩雖見佛性而
不明了善男子是佛性者實非我也為眾生
故說名為我善男子如來有因緣故說無我
為我真實無我雖作是說無有虛妄善男子
有因緣故說我為無我而實有我為世界故
雖說無我而無虛妄佛性無我如來說我以
是常故如來是我而說無我得自在故善男
子若有人見一切諸法無常無我無樂無淨
見非一切法亦無常無我無樂無淨如是之
人不見佛性一切者名為生死非一切者名
[017-0680a]
為三寶聲聞緣覺見一切法無常無我無樂
無淨非一切法亦見無常無我無樂無淨以
是義故不見佛性十住菩薩見一切法無常
無我無樂無淨非一切法分見常樂我淨以
是義故十分之中得見一分諸佛世尊無常
無我無樂無淨非一切法見常樂我淨以是
義故見於佛性如觀掌中阿摩勒果。


善男
子如汝所問十住菩薩以何眼故雖見佛性
而不了了諸佛世尊以何眼故見於佛性而
得了了善男子慧眼見故不得明了佛眼見
故故得明了為菩提行故則不了了若無行
故則得了了住十住故雖見不了不住不去
故得了了菩薩摩訶薩智慧因故見不了了
諸佛世尊斷因果故見則了了一切覺者名
為佛性十住菩薩不得名為一切覺故是故
[017-0680b]
雖見而不明了善男子見有二種一者眼見
二者聞見諸佛世尊眼見佛性如於掌中觀
阿摩勒果十住菩薩聞見佛性故不了了十
住菩薩唯能自知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而不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師子吼
菩薩言世尊如佛所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如乳中有酪金剛力士諸佛佛性如淨醍醐
云何如來說言佛性非內非外佛言善男子
我亦不說乳中有酪酪從乳生故言有酪世
尊一切生法各有時節善男子乳時無酪亦
無生酥熟酥醍醐一切眾生亦謂是乳是故
我言乳中無酪如其有者何故不得二種名
字如人二能言金鐵師善男子因有二種一
者正因二者緣因正因者如乳生酪緣因者
如煗酵等從乳生故故言乳中而有酪性世
[017-0681a]
尊如佛所說有二因者正因緣因眾生佛性
為是何因善男子眾生佛性亦二種因正因
者謂諸眾生緣因者謂六波羅密世尊如佛
所說我今定知乳有酪性何以故我見世間
求酪之人唯取於乳終不取水是故當知乳
有酪性善男子是義不然何以故譬如有人
有筆紙墨和合成字而是紙中本無有字以
本無故假緣而成若本有者何須眾緣譬如
青黃合成綠色當知是二本無緣性若本有
者何須合成譬如眾生因食得命而此食中
實無有命若本有命未食之時食應是命善
男子一切諸法本無有性因緣故生因緣故
滅若諸眾生內有佛性者一切眾生應有佛
身如我今也眾生佛性不破不壞不牽不捉
不繫不縛如眾生中所有虛空一切眾生悉
[017-0681b]
有虛空無𦊱礙故各不自見有此虛空若使
眾生無虛空者則無去來行住坐臥不生不
長以是義故我經中說一切眾生有虛空界
虛空界者是名虛空眾生佛性亦復如是十
住菩薩少能見之如金剛珠善男子眾生佛
性諸佛境界非是聲聞緣覺所知一切眾生
不見佛性是故常為煩惱繫縛流轉生死見
佛性故諸結煩惱所不能繫解脫生死得大
涅槃師子吼言世尊一切眾生有佛性性如
乳中酪若乳無酪性云何佛說有二種因一
者正因二者緣因佛言善男子若使乳中定
有酪性者何須緣因世尊以有性故故須緣
因何以故欲明見故緣因者即是了因世尊
譬如闇中先有諸物為欲見故以燈照了若
本無者燈何所照是故雖先有性要假了因
[017-0682a]
然後得見以是義故定知乳中先有酪性善
男子一切眾生有佛性者何故修集無量功
德我見世人本無禁戒禪定智慧者從師受
巳漸漸增益若言師教是了因者當師教時
受者未有戒定智慧若是了者應了未有云
何乃了戒定智慧令得增益世尊若了因無
者云何得名有乳有酪善男子如世人言有
乳酪者以定得故是故得名有乳有酪佛性
亦爾有眾生有佛性以當見故師子吼言世
尊過去巳滅未來未到云何名有若言當有
名為有者是義不然云何說言一切眾生悉
有佛性佛言善男子過去名有譬如種橘芽
生子滅芽亦甘甜乃至生果味亦如是熟巳
乃酢善男子而是酢味子芽乃至生果悉無
隨本熟時形色相貌則生酢味而是酢味本
[017-0682b]
無今有雖本無今有非不因本如是本子雖
復過去故得名有以是義故過去名有云何
復名未來為有譬如有人種植胡麻有人問
言何故種此答言有油實未有油胡麻熟巳
收子熬蒸擣壓然後乃得出油當知是人非
虛妄也以是義故名未來有云何復名過去
有耶善男子譬如有人私屏罵王經歷年歲
王乃聞之聞巳即問何故見罵答言大王我
不罵也何以故罵者巳滅王言罵者我身二
俱存在云何言滅以是因緣喪失身命善男
子是二實無而果不滅是名過去有云何復
名未來有耶譬如有人徃陶師所問有瓶不
答言有瓶而是陶師實未有瓶以有泥故故
言有瓶當知是人非妄語也乳中有酪眾生
佛性亦復如是欲見佛性應當觀察時節形
[017-0683a]
色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實不虛妄
師子吼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一心趣向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慈大悲見生老死煩惱
過患觀大涅槃無生老死煩惱諸過信於三
寶及業果報受持禁戒如是等法名為佛性
若離是法有佛性者何須是法而作因緣世
尊若使眾生從本巳來無菩提心亦無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後方有者眾生佛性亦
應如是本無後有以是義故一切眾生應無
佛性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巳久知佛性
之義為眾生故作如是問一切眾生實有佛
性汝言眾生若有佛性不應而有初發心者
善男子心非佛性何以故心是無常佛性常
故此菩提心實非佛性何以故一闡提等斷
於善根墮地獄故若菩提心是佛性者一闡
[017-0683b]
提輩則不得名一闡提也菩提之心亦不得
名為常也是故定知菩提之心實非佛性善
男子眾生佛性不名為佛以諸功德因緣和
合得見佛性然後成佛汝言眾生悉有佛性
何故不見者是義不然何以故以諸因緣未
和合故善男子以是義故我說二因正因緣
因正因者名為佛性緣因者發菩提心以二
因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當知
有六法壞菩提心何等為六一者悋法二者
於諸眾生起不善心三者親近惡友四者不
勤精進五者自大憍慢六者營務世業如是
六法則能破壞菩提之心善男子復有五法
退菩提心何等為五一者樂在外道出家二
者不修大慈之心三者好求法師過罪四者
常樂處在生死五者不善受持讀誦書寫解
[017-0684a]
說十二部經是名五法退菩提心復有二法
退菩提心何者為二一者貪樂五欲二者不
能恭敬尊重三寶以如是等眾因緣故退菩
提心云何復名不退之心有人聞佛能度眾
生生老病死不從師諮自然修集以是因緣
發菩提心作是誓願願我常得親近諸佛及
佛弟子具五善根不生憍慢復願常聞十二
部經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寧當少聞多解義
味不願多聞於義不了願作心師不師於心
身口意業不與惡交能施一切眾生安樂身
戒心慧不動如山為欲受持無上正法於身
命財不生慳悋不淨之物不為福業正命自
活心無邪諂受恩常念小恩大報善知世中
所有事藝善解眾生方俗之言讀誦書寫十
二部經不生懈怠懶惰之心若諸眾生不樂
[017-0684b]
聽聞方便引接令彼樂聞父母師長深生恭
敬怨憎之中生大慈心常修六念空三昧門
十二因緣生滅等觀佛說禁戒堅固護持終
不生於毀犯之想修習菩薩難行苦行其心
歡喜不生悔恨不為果報而集因緣於現在
樂不生貪著善男子若有能發如是願者是
名菩薩終不退失菩提之心能見如來明了
佛性能調眾生度脫生死善能護持無上正
法能得具足六波羅密。
御錄經海一滴卷之十七


音釋



𤚲
居候切音遘取牛乳也
黐膠
上抽知切音癡下居肴切音交黐膠所以
黏鳥也


居效切音教酒酵也
[017-068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