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141 集沙門不應拜俗等事-唐-彥悰 (master)




集沙門不應拜俗等事卷第五


弘福寺沙門釋彥悰纂錄


聖朝議拜篇第三



議拜者。明沙門應致拜也。昔皇覺御㝢。尚開
信毀之源。豈惟像末不流弘約之議。頃以法
海宏曠類聚難分。有穢玄猷頗聞朝聽。致使
拘文之士廢道。從人較而言之。未曰通方之
巨唱也。余所以考諸故實。隨而彈焉。庶崇佛
君子。或能詳覽。


議兼拜


* 左威衛長史崔安都錄事沈玄明等
[005-0465a] 議狀一首
* 右清道衛長史李洽等議狀一首
* 長安縣令張松壽等議狀一首


議令拜


* 中臺司列少常伯楊思玄司績大夫
* 楊守拙等議狀一首
* 司平太常伯閻立本等議狀一首
* 蘭臺祕閣局郎中李淳風等議狀一首
* 太常寺博士呂才等議狀一首
* 司宰寺丞豆盧暕等議狀一首
* 司衛寺卿楊思儉等議狀一首
* 司馭寺丞韓處玄等議狀一首
* 詳刑寺少卿元大士等議狀一首
* 同文寺丞謝祐等議狀一首
* 內府監丞柳元貞等議狀一首
* 司津監李仁方等議狀一首
* 右武衛兵曹參軍趙崇素等議狀一首
* 右戎衛長史李義範等議狀一首
* 右金吾衛將軍薛孤吳仁長史劉文琮等議狀一首
* 右監門衛中郎將能玄逸等議狀一首
* 端尹府端尹李寬等議狀一首
* 左春坊中護賀蘭敏之贊善楊令節等議狀一首
* 右春坊中護郝處俊贊善楊思正等議狀一首
* 司更寺丞張約等議狀一首
* 左典戎衛倉曹王九思等議狀一首
* 右典戎衛將軍斛斯敬則等議狀一首
* 左司禦衛長史馬大師等議狀一首
[005-0465b]
* 右司禦衛長史崔崇業等議狀一首
* 左清道衛長史蔣真胄等議狀一首
* 左崇掖衛長史竇尚義等議狀一首
* 右崇掖衛長史李行敏等議狀一首
* 左奉裕衛長史丘神靜等議狀一首
* 右奉裕衛率韋懷敬等議狀一首
* 雍州司功劉仁叡等議狀一首


議沙門兼拜狀合三首



左威衛長史崔安都錄事沈玄明等議狀一首



竊以。紫氣騰真。玄牝之風西被。白虹沈化。
涅槃之蘊東流。轡羽驤霞。影玉京而凝眾妙。
津慈照寂。啟金園而融至道。義冠空有理洞
希夷。袪濟塵蒙熏滌因累 神道裨教茲焉有
徵。坦躅業已遵從。流弊義資懲革彈曰。守法高尚稱為
流弊。違經拜俗謂之懲革。即事不可其如理何原夫在三之敬。六位峻尊

卑之象。百行之本。四始旌罔極之談。本立然
後道生。敬形於焉禮穆寔王化之始。乃天地
之經。佛以法為師。帝以天為則。域中有四大。
王者居一焉。王道既其齊衡。夫法固乃同貫。
身為法器法惟道本。黃冠慕道緇裳奉佛。致
敬君父眇契玄波彈曰。佛法乃寰外之尊。帝天為域中之大。教存而令屈折不羈還類
編人。此乃法水壅而不流。何玄波之眇契耶且夫戒錄纔高。猶盡肅

於膜拜。況乎貴賤懸邈。頓遺恭於屈膝彈曰王謐
云。沙門所以上下相敬而抗禮宸居者。良以宗致既同。則長幼成序津途有隔。則義無降屈。誠哉是言。可為龜鏡
必以山林獨往物我兼忘。混親疎齊寵辱。

惠我不為是。損己詎稱非。自當泯若無情。湛
然恒寂安假。仰迦維而頓顙。覿天尊而雅
拜。塵容不異俗。致敬未乖真彈曰。沙門落綵披緇。道俗懸隔。
[005-0465c]
拜違佛教具顯經文。而言敬未乖真容不異俗此乃指南為北。反白成玄且伯陽緒訓於

和光。不輕演教於常禮。妙叶謙尊之德。遠
符隣照之規彈曰。伯陽誕自姬周身充柱史。為官則王朝之一職。言道乃儒宗之一流。拜伏君親
固其宜矣。至若不輕之禮四眾。乃據理以行之。理則無簡於怨親。通貴賤而俱禮。勅乃約其尊極不制禮於卑微涇
渭兩殊。無宜一貫矣又三極之中。師居其末。末猶展敬。

本何疑哉彈曰。釋眾所以師資相敬。正以教義不殊故耳。非是約本末而言。何孟浪之甚也
以袈裟異乎龍黼。縠巾殊於鷩弁服既戎矣。
拜何必華。各循其本無爽彝式。其有素履貞
遯清規振俗。神化[月*夸-大+八]響戒行精勤。藻掞桐鸞
梵清霄鶴。錦旌徵獸瓊符御靈。德秀年耆蠲
其拜禮。自餘初學後進聲塵寂寥。並令盡敬
君父。請即編之恒憲彈曰。若以不拜為非。則德秀年耆詎宜蠲免。若以不拜為
是。則後進初學無宜令拜。進退矛楯去取自乖。請即編之恒憲何所見之短乎如此則進德

修業。出塵之軌彌隆。苦節棲壇。入道之心逾
勵。玄風斯遠國章惟緝。庶可以詳示景。則
靜一訛弊彈曰。以乖宗為景。則謂守法為訛弊。約斯以驗餘何可觀自我作故
奚舊之拘。夫鏡非常之理。必藉非常之照。
天鑒玄覽體睿甄微。探象外之遺宗。極寰中
之幽致。雖則暫駭常聽。抑亦終冥大道。謹
議。


右清道衛長史李洽等議狀一首



竊以。道教沖虛釋門祕寂。至於照仁濟物崇
義為心。乃睠儒風。理將無異彈曰。儒教所明不踰寰域釋宗所辯
高出見聞。故魏東陽王丕曰。佛法沖洽非儒墨者所知今言不異。何多謬耶至若宿德耄齒

戒律無虧。棲林遯谷高尚其事。若斯儔輩可
致尊崇。其有弱齓蒙求熏修靡譽。背真混俗
心行多違。以此不拜。義難通允彈曰。夫稱沙門者何也。謂紹法
象賢發蒙啟化。儀異搢紳之飾教殊廊廟之規。求宗故所以直骸。孰可分其德業。矯俗故由茲抗禮。寧容隔以尊
[005-0466a]
但在家在國事君事親。不拜之儀。何可以

彈曰。誠哉奉君親者。無宜不拜沙門不事王侯背思天屬以拜為訓似未之思望請勒
拜。垂憲於後。謹議。


長安縣令張松壽議狀一首



竊惟。佛道二門虛寂一致。縱不能練心方外
擯影人間。猶須迹與俗分。事與時隔。然今出
家之輩多雜塵伍。外以不屈自高。內以私謁
為務。徒有入道之名。竟無離俗之實彈曰。不屈者奉法
而然。私謁者誠違教義只可峻其科簡懲彼不逞之流寧容縱火崑崗而欲俱焚玉石耶。至若君

親之地禮兼臣子。孝敬所宗義深家國。不有
制度何以經綸。望請僧尼道士女官等。道為
時。須事因法會者。雖在君后聽依舊式。捨此
以往並請令拜。若歸覲父母子道宜申。如在
觀寺任遵釋。典彈曰。夫僧尼合拜則無宜不拜不合豈簡時方何得剃髮同是一人約
處便開。異禮法服始終無二。據事遂制殊經此乃首鼠兩端。苟要時譽。未曰志隆家國獻奉忠貞庶其

以卑屈為恥。稍屏浮競。以道德自尊。漸弘教
法。輒進愚管。伏增慚戰謹議。

議沙門致拜狀


合二十九首


中臺司列少常伯楊思玄司績大夫楊守拙


等議狀一首


竊以。佛道二教本尚虛玄。演方便於三乘。契
忘言於一指。唯寂唯寞。何寂寞之不包。非
有非無。何有無之不鑒。今之法侶寔繁有徒。
久損拜跪之儀彈曰。請問何處令拜而言損耶自處高上之地。
約有為之戒律。揖無上之君親彈曰。剃削既奉釋宗。守戒
無宜設禮推之人情。情涉縱誕。求之至理。理所未

彈曰。推之人情。巢許無云縱誕。求之至理。沙門寧曰不通令致敬於君親。庶
垂範於來葉。謹議。


司平太常伯閻立本等議狀一首


[005-0466b]


竊以。寂滅垂軌。猶弘孝敬之議。無為闡化。
終叶虔恭之禮。雖道超可道。道尚繫於三
尊。法空諸法。法猶包於四大。況皇猷遠暢。
衍地義以宣風 聖澤遐霑。浹天經而灑潤。
至德所被。理不隔於幽明。大道傍通。故無分
於真俗。而違方之士空迷相物之心。淪俗之
徒尚嬰自我之累彈曰。今諸僧等莫不聖朝以來為國所度。將以資奉陵廟津梁品庶。
而言違方淪俗者。豈不傷皇家之福乎莫識九重之貴。不知得一

之尊。絕忠孝於君親。棄敬愛於母后。求諸至
理。竊謂不通。俱拜君親。未乖舊典。謹議。


蘭臺祕閣局郎中李淳風議狀一首



竊以。三辟之重。要君者無上彈曰。沙門承恩入道。非曰要君
刑之極。非孝者無親彈曰。親放出家。詎為非孝耶是以悖
德悖禮。為大亂之本源彈曰。僧等動依經教。非悖德禮也唯敬
唯忠。乃經邦之正軌彈曰。僧等雖形闕奉親。而內懷其孝敬也。禮乖事主。而
心戢其恩忠也至於老教虛靜。資柔弱以曲全。釋典沖

和。常不輕為普敬事如左威衛議中彈未聞傲慢君親矜
夸眾庶彈白。沙門身具佛戒形具佛儀。人天自仰。寧是矜傲可以淳風
勵俗。安國寧家者也。今令道士女官僧尼恭
拜君親。於道佛無虧彈曰。經云。拜君損君拜親損親行敬違教。孰曰無虧
從國王正法。大革前弊深廢澆訛彈曰。以順法為訛弊。用違
教為廢革。可謂首冥適越背道逾多使其永識隨順之方。更知天

性之重。謹議。


泰常寺博士呂才等議狀一首



一謹按老子道德經云。域中四大王居一焉。
又案仁王般若經云。地前三賢菩薩位。當四
天下主。內經又云。假令比丘得須陀洹果。經
八萬劫始見於地前。今令道士女官拜敬域
中之大僧之及尼。拜敬地前菩薩。此乃不
[005-0466c]
乖本教。正合其宜彈曰佛經所以不令僧敬俗者良以出處不同故也。縱使三賢菩
薩。為四天下主。而猶現有妻子相不捨家位。厚信曰如然。致敬則無誠說故涅槃經云。諸出家人從諸白衣諮受
未聞。不應禮拜。據此則殊乖本教。何謂正合其宜耶皇后皇大子。尊同於君。

理合敬拜彈曰。仁王經云。出家人法不拜國王。國王尚不許拜。自下斷焉可知一又
案道經云。道士一人得道乃追榮七葉父母。
此則立身成道。貴於追顯前葉。今時未得道
者見生父母。理合拜敬。又案內經云。西方妙
樂國土。本為法藏比丘願力所成。是知妙樂
之所。乃是比丘願往生處也。又案無量壽觀
經云。願生妙樂國土者。先須孝養父母。後云
具足戒行。然經宿不見即須跪問孝之儀也。
不拜父母何成孝養。今令僧尼道士女官拜
敬父母。亦是不違本教彈曰。如經所云生西方者該通道俗言孝養父母者。
此明處俗往生因也。言具足戒行者。此明出家往生因也。此則道俗懸隔修行兩殊。安得混彼二因。俱言釋侶且
孝養異宜。寧唯跪禮揚名後代亦其至也。故五分律云。若諸沙門左右二肩荷擔父母。親於身上便利不淨縱
使一劫。猶不能報須臾之恩。若教父母識三寶四諦。受持五戒行十善道於一念頃即為以報父母之恩。何以故荷擔
等事是人中善。不能令彼生天證聖。若教父母識諦寶因果受齋持戒。由此因緣即能證聖。又四分律云。佛言比丘
不應禮敬一切白衣。父母雖曰居尊。終同白衣之列。佛教不令禮拜。若拜乃陷於親生有致敬之容。死招無量
重罪。不孝之。極寧越是乎一謹案周禮有九拜之儀。一曰稽

首。注云。首至地也。又案尚書言。於禹益等拜。
皆言稽首。此為拜君之敬。通於古今也。然今
之僧尼禮拜。正當稽首之法。是以維摩經云。
導眾以寂故稽首。然今若令尼作婦女跪拜。
但為衣服不稱。恐爽於常情。聖人無心。以百
姓心為心。俗行已久不求改變。今令尼等拜
敬。望請許其稽首。此則不乖古今之儀。順於
輿人之頌彈曰。夫希顏之士亦顏之儔。慕驥之乘亦驥之類。今尼等辭榮是一入道不殊。何獨
[005-0467a]
慮爽常情則欲令其稽首。若也不求改變稽首。未是循常常情既也不循。豈順輿人之頌謹議。


司宰寺丞豆盧暕等議狀一首



竊以。釋門垂範。義在沖虛。道家立言。理歸損
挹。豈自矜尚。然後為高事如祕閣局議中彈若乃君臣父
子之儀。尊卑貴賤之序。與夫儒教分路同趨。
但緇服黃冠未通正法。真言淨戒莫能堅受。
唯憑衣鉢以自尊崇彈曰。經稱袈裟者。諸佛幢相。又言同於佛塔鉢盂應法之器。
自古諸佛皆同此器。故十輪經云。象王見獵師著袈裟。敬故自拔其牙與此獵師。又四分律云。大德娑伽陀
伏毒龍於鉢中。是知應器法衣其功不小。服之自貴何事深疑。且負板冕衣仲尼猶敬。矧茲器服而不尊乎

謙撝之道既虧。熏修之行彌失。然則尊嚴之
極本屬君親。資敬所歸道俗何別。上動皇鑒
下擇芻詞。改而更張。請遵拜禮。謹議。


司衛寺卿楊思儉等議狀一首



剛折柔存。扇玄風之妙旨。苦形甘辱。騰釋路
之微言。故能開善下之源。弘不輕之行事如祕閤
議中彈是以聲聞降禮於居士彈曰。經云。淨名居士示疾毘耶。見有妻子
常修梵行。見有眷屬常樂遠離。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既同僧伍拜跪故是常儀。況示彼宿心得法寧容
不荷。引斯為例竊恐非宜柱史委質於周王。此乃成緇服之

表綴。立黃冠之龜鏡。自茲已降喪其宗軌。歷
代溺其真理。習俗守其迷途彈曰。佛教入華歷經英聖。五遭拜伏。
三被摒除。咸以事理難違。還遵舊轍今言守迷溺理。似傷迂誕一人有作萬物斯

覩。紐維天地駢駕百王。轉金輪於勝境。構
玉京於玄域。遂使違真道士。追柱史之遐風。
矯釋沙門。緝聲聞之絕典彈曰。佛教所明人有二種。一聲聞。二菩
薩。菩薩形無定質。應隨類以為。議聲聞剃髮染衣。守高蹈而成則教制聲聞之伍。不令禮彼白衣。順以奉行何名
矯釋況太陽垂耀。在天標無二之明。大帝稱尊。

[005-0467b]
御宇極通三之貴。且二教裁範雖絕塵容。事
止出家未能逃國彈曰。沙門所以不拜俗者。正以絕於塵容。非為逃國者也。至如嚴光
干木之流。頴涘商山之伍。或踞謁長揖。至之而不居洗耳辭榮。聘之而不至。此亦高蹈而爾。寧逃國乎


同賦形於姒鏡。皆仰化於姚風。豈有抗禮宸
居獨高真軌。然輕尊傲長在人為悖。臣君敬
父。於道無嫌考詳其義跪拜為允。謹議。


司馭寺丞韓處玄等議狀一首



禮無不敬名教是先。君父同資彝倫所尚。況
真人善下妙在和光。菩薩不輕義摧我慢事如司衛
議中彈斯則舛慮齊致分波共源。所以綱紀百

王財成萬品者也。而緇黃之侶沿習為常。銷
愛敬於君親。行貢高於尊極。苟殉私欲彈曰。沙門
棄鬚髮去華競守道不屈豈殉私耶。易稱言語君子樞機。榮辱在焉何可不慎坐紊天經。

點瀨鄉之清塵。負連河之妙旨彈曰連河通教皆云。令沙門
拜有損君親。謨誥顯然何云負旨靜言永念。良可寒心彈曰。梵網經云。出家
人法不禮拜國王父母。又薩遮尼乾經云。若人謗聲聞辟支佛法毀呰留難者諸善神王不護其國。四方賊起水旱不
調。死亡無數。今不信佛教抑令跪拜。此則謗法。此則留
難。若佛語有徵則粉首碎身無以塞責。豈寒心靜念而可免之哉如愚管見。致拜為

允。謹議。


詳刑寺少卿元大士等議狀一首



竊以。白馬東歸寺剎爰建。青牛西上觀座方
興。莫不照燭昏迷導引騰化。然敬君子範
簡略闕言。不拜之儀因循往有。非直情乖物
義。抑亦理爽聖經事如中臺司列議中彈且法服制儀。
表絕凡流之恒敬。蓮花寶座。豈說不拜於君
彈曰。銅自石生。珠因水育取者方委傳者故迷。況佛教幽微理難窺涉。不知而作。其斯謂乎
有天地之尊。敬君遠符經教。親著生育之惠。
拜親遐會法源。撫事有益於經。捫理未虧於
[005-0467c]
法。牽率愚管設敬為宜。謹議。


同文寺丞謝祐等議狀一首



竊以。君親之重。事極昊天。恭恪之儀。理貫名
教。至如凝心玄路投迹法門。莫不肅敬神明
不輕品物事如司馭議中彈豈有弛傲所生不屈君父。
既違恭順之禮。恐累求道之因彈曰。誠因不累其如陷君親何
請革舊風准勅申拜。謹議。


內府監丞柳元貞等議狀一首



竊以。禮無不敬名教是先。君父同資彝倫所
尚。且佛滅度後法付國王。舒卷之規理鍾明
彈曰。右春坊議云夫付囑者。佛以像法末年。淳心漸薄邪見增長正法衰替。四部之眾無力弘宣。是以付囑
國王令王擁護。如其不護法當自壞。豈勞付囑令王毀壞。誠哉得付囑之旨也但非常之制

黔首恒。驚雷同之心君子為恥。自我作故。
方懸日月之典。可使由之。寧拘風雨之好。如
愚管窺。致拜為允。謹議。


司津監李仁方等議狀一首



愛敬之道。義極於君親。恭和之德。事昭乎
釋老。豈有生因覆載。將抗禮於人天。質稟髮
膚。遂齊尊於父母。眷言方外。未離天地之間。
顧惟俗表。尚處閻浮之域事如司衛寺議中彈而為不拜
天子。類嚴遵之不臣。長揖至親。似宋人之
名母。何以津梁品彙導引凡庶。聖智之教豈
至於斯彈曰。易稱籍用白茅。又云。巽在床下紛若之吉乃為無咎。未有抑令致拜。復曰。津梁尊而
辱之何以去取奉 勅議聞。伏請令拜。謹議。


右武衛兵曹參軍趙崇素等議狀一首



竊以。三教爰興俱敦勸獎。派流雖別趣善同
歸。緇黃之躅稍殊。君親之儀詎隔。豈有纔捐
俗服遂傲禮容。高揖乘輿不拜嚴父。資敬之
[005-0468a]
道不足。忠孝之跡頓虧。李釋斯風。未為盡善
彈曰。內將外反真與俗乖何得輕弄筆端高略玄極孔子曰。非聖人者無法誠哉方今垂範立
制道德齊禮。經典乖失詳議改張。據理論
情。拜實為允。謹議。


右戎衛長史李義範等議狀一首



父慈子孝起自天經。君義臣忠資於地禮。三尊
之重君最為先。五教所崇父居其首。人倫之
綱紀。臣子之歸宗。佛道興隆之前。緇俗異貫。
陵遲之後同藉國王。連河制之於主君瀨鄉
盡編為天戶。況釋迦滅度付囑國王事如內府監議中彈
李老裔孫克成宏構。緇黃代俗。握寶鏡以君
臨。縱使佛道尊嚴天位彌重。帝王國母無上
最尊。稽首虔誠無妨悟道事如同文議中彈至真之理
猶日勤修。禮佛拜天彌成正覺。謹議。


右金吾衛將軍薛孤吳仁長史劉文琮等議狀


一首


道家立旨。取貴於柔謙。釋教為宗。有存於汲
引。雖復邁九仙而飛迹。標致弗爽於同塵。超
十地而遊神。修行豈乖於忍辱。且君親尊重。
比乾嚴而有裕。臣子忠肅。申拜伏而無違。斯
迺萬國之大經。千葉之常軌。居造次而必踐。
處少選而難廢。至若緇黃二教頓損茲禮。唯
擅貢高之法。莫修資敬之儀事如司馭寺議中彈虛啟弊
風實差彝典事如右武衛中彈但勸誘之規雖則多
躅。等歸利物。寧履義方。何必驕倨為容。便躋
眾妙之域。虔恭表節。遂隔真如之境事如左戎
衛議中彈緬尋旨趣深謂不然。致拜君親寔為通

理。謹竭愚識庶會宏謨。深懼不當。退用慚惕
謹議。
[005-0468b]


右監門衛中郎將能玄逸等議狀一首



竊以。親生膝下鞠養之愛惟深。一人至尊嚴
敬之儀斯重。豈以身披緇服而不拜於君親
彈曰誠固以此而佛不令拜俗也首掛黃冠。遂替子臣之禮。謹
議。


端尹府端尹李寬等議狀一首



夫出家之徒名曰離俗。教誡之法謙下是先。
既達苦空理捐人我彈曰。不敬之來自持真教豈緣存我而不拜乎況君
父尊重敬比於天。拜伏之儀事無疑惑。但以
因循往代。敬其衣誡使然事如司宰寺議中彈止可君
父不受其拜。何得自為尊重。且像法末教委
以國王事如內府監議中彈國王示以尊卑。未爽一乘之
道。謹議。


左春坊中護賀蘭敏之贊善楊令節等議狀


一首


竊以。犧皇至賾。金人靡兆於龜文。軒后韞靈。
紫氣未敷於鳥跡。洎劉莊精感。託神想於東
流。尹喜翹誠。覩物色於西邁。由是龍宮梵化。
灑慈潤於大千。澹泊凝真。冲寂弘於㝢內。雖
復遠標天構氣淑無為。體均具相功深濟度。
莫不稟宸極以存其法事如端尹府議中彈資遺體以受其
靈。豈有超俗塗而輕法主。潔其己而忽所生。
忠孝一虧二教何寄。今若資忠貞以凝道。移
孝行而修誡。則福足以顯玄門。忠孝用光臣
子。假或恭敬被於群品。據理尚有可通。況唯
拜伏君親。未審於何不可事如祕閣局議中彈請准明詔。
致拜為允。謹議。


右春坊中護郝處俊贊善楊思止等議狀一



[005-0468c]


竊聞。道迹希微。立言資於輔帝。釋教虛寂。垂
法依於國王事如左春坊議中彈是以紫氣真容玄猷西
被。黃金圖相妙旨東流。仙侶莘莘。藉天基
而遂重。法徒濟濟憑聖政而彌隆。況今德冠
陰陽道包真俗。恩霑動植。尚荷亭育之慈。澤
被生靈。猶懷仁壽之施。唯釋老二門由來迂
事如右金吾衛議中彈既捐真典便虧四大。偏信化人
不遵三有。主上崇孝敬之儀。敦跪拜之禮。爰
發綸誥令拜君皇后太子及父母者。非直庶
寮允愜彈曰議不拜人殆將太半今云庶寮允陿何其謬歟抑亦垂範將來。
謹議。


司更寺丞張約等議狀一首



釋教開俗儒風範化。即途雖言異軫。證理誠
則同歸事如右清道衛議中彈莫不粉澤仁義舟輿恭儉。
然後克闡徽猷以隆遠大。何則忠為令德孝
實天經。惟君惟父同取其敬。借使行超物表
道備人師。豈可長擡於顧復之親。抗手於宸
扆之貴。事須適變。未可膠絃彈曰。正以君親容養。開以方外。抗
手長撎。豈自為乎君父尊嚴。申拜為允。謹議。


左典戎衛倉曹王九思等議狀一首



竊以。川瀆細流。竟朝宗於溟海。螢燭末光。終
歸耀於日月。故知物有深厚。猶取貴於總
名。況在君親莫大而有棄於嚴肅。洎乎關浮
紫氣塔照金容。老釋二門俱隆法教。但法教
流布事由君后。出家離俗命在尊親。遂使覆載之恩棄而不答事如奉常議中彈。貴賤之禮捐而靡
修。既虧人事有傷禮律彈曰外內既殊奚可拘於禮律。爰軫
聖慮詢及蒭蕘。輕陳管見從拜為允。謹議。


右典戎衛將軍斛斯敬則等議狀一首


[005-0469a]


竊以。三教殊塗。俱極尊崇之道。五儀齊致。寔
隆嚴敬之規。而釋老二門本求虛寂。周孔兩
法歸於教義。若乃君臣之禮。固無易於緇黃
事如司更寺議中彈父子之容。豈有隔於賢智。崇樹既久
積習相沿。損益惟宜允歸明聖。臣等詢議。請
從拜禮。謹議。


左司禦衛長史馬大師等議狀一首



竊以。光分兩曜。是顯尊卑之容。位辯三才。
爰彰父子之性。明乎愛敬之禮。與天地而齊
生。君臣之義。將造化而俱立。至若金人啟夢
慧日初開。紫氣浮關玄風肇扇。此乃興於中
古教始漸移。雖復各設法門津梁庶品。究其
所指終會儒宗事如司更寺議中彈庇俗既是同方。遵
敬何煩異路。必將道體為別。有犯未合繩違
彈曰。有犯非僧繩違事寧不可無愆。守道設禮有累君親遺教制在國王。設禮
寧容不可事如左春坊議中彈況三乘之典。無聞傲誕之
經。五千之教。詎載矜誇之義。敬親何妨重道。
拜主豈廢尋真事如右戎衛議中彈且割股捨頭猶無訴
苦。尊君愛父詎即辭勞彈曰。割股捨頭必益。無宜訴苦。敬君拜父慮損。豈敢
辭勞參練是非。拜誠為得。謹議。


右司禦衛長史崔崇業等議狀一首



竊惟。藏史立言。靡替君臣之義。能仁闡教。
先崇孝敬之風。縱道致乘鳧。尚委身而降
禮。業成捧馬。猶負櫬以追恩彈曰負櫬教有成文拜伏經無此說
況共踐俗塗同餐聖化。豈有盜名黃服。遂忘
亭毒之功。託跡緇門。便遺顧復之德。傲物行
己高視王侯。我慢為心長揖父母事如中臺司列議中彈
求之前代久滯迷方皇家。戶牖百王澄汰千
古。事非害政容或可沿。時有虧風理宜革弊
[005-0469b]
事如祕閣局議中彈且四大齊德。豈使遵道而不遵王。三
教均名事如左司禦議中彈何獨崇釋而不崇孔。今若正
其儀而教毀。設敬須疑彈曰。誠哉何煩致惑耶屈其身而
道存。加拜何惑。重以不輕攝行。更符真諦之
事如同文寺議中彈持下御情。彌合冲虛之軌式遵
璽誥。輕獻蒭言。致拜之禮。實諧僉議。謹議。


左清道衛長史蔣真胄等議狀一首



竊以。釋道二門俱承玄化。雖復緇黃有別。虔
恭之志不殊。宜令拜跪。以申臣子之敬彈曰。沙門
迹超方外津梁家國。稱謂異於臣子拜敬。何預率賓謹議。


左崇掖衛長史竇尚義等議狀一首



瀨井微言。二篇極於為谷。崛園幽旨。萬物
存乎不輕事如右司禦議中彈況乃君親兼極跪拜猶簡。
豈非絕棄於內敬而矯修於外迹乎彈曰。行道以答四恩。
豈矯修於外迹育德以資三有豈絕棄於內敬乎幸子思之無多言也如見所量。望令加

禮。謹議。


右崇掖衛長史李行敏等議狀一首



竊以。釋老兩教語迹雖殊。恭順之理。雅同
儒轍事如右司禦議中彈豈有尊極之處。抗揖等於平交。
師僧之前。拜伏過於輿皂事如左威衛議中彈既驚物議
且斁彝章。革此舊風咸謂為允事如右司禦衛議中彈況黃
冠荷天基之慶。緇衣承付託之重事如左司禦衛議中彈
劬勞盡生育之恩。欲報申昊天之義。二門之
法𠐻倨乖於恒典。五敬之所投拜允合常儀。
謹議。


左奉裕衛長史丘神靜等議狀一首



若夫二儀始闢。君臣之道即隆。三才創分。父
子之情斯在。莫不皆竭股肱俱遵愛敬。故知
[005-0469c]
君臣父子稟自天然。極尊極親無可為間。止
如釋老之教近日始崇。釋則興於漢朝。老則
置於宋代。皆緣時君有旨父母承恩。方染緇
衣然稱入道。如無所稟不得離俗。離俗雖言
絕境習道。仍居宇內事如司津議中彈率土皆曰王臣。
不聞限已緇素事如左清道衛議中彈父生母鞠罔極。
難酬於法。雖曰絕塵在身。須敦仁義。豈容為
臣未曾効節。為子未展溫清。承恩乃變素衣。
去髮言真入道。乘茲傲誕慢君懱親。高挹帝
王不拜父母。為臣貽寬怠之咎為子招不敬
之辜事如左清道衛議中彈庸流自謂合然。往代恕其無識
彈曰昔漢帝降禮於摩騰。吳主屈節於康會趙邦澄上寵懋錦衣。秦日道安榮參共輦。斯並德迴萬乘。道降極尊。
況乎十室難誣。而曰庸流無識因循自久行之不改。聖上重纘

皇極欲革前非孝理蒼生思遵名教。爰降綸
旨飾光彝典。恐爽恒情。特令詳議。謹尋釋
老二教。見在遺文。我慢矜高是人難度彈曰。守道不
屈寧是矜高耶庶事謙約無失冲撝。靜思此言其義見

矣。入道已成凌虛控鶴。深修禪定得五神通
如此輩流猶願卑屈。況庸僧尼見居王土。衣
緇異俗餘事罕知彈曰。曼倩云談何容易談何容易。惜哉夫沙門之內功業寔繁。聖朝以
來蓋亦不少。且帝京僧伍盛德如林。略舉十科田開未喻。至若譯經則波頗玄奘。義解則僧辯法常。習禪則曇遷慧
因。護法則法琳明贍。明律則玄琬智首。感通則通達轉明。遺身則玄覽法曠讀誦則慧詮空藏德聲則智凱法
琰。弘福則德美智興。若此之流具如僧史所列。而言罕知餘事。何雷同之甚乎唯自矜高願

居人上。求之釋教。其義蔑聞。凡曰是人准經
致敬。況在極尊并之父母。欲令拜伏義無不
可。其僧尼道士女道士。於君皇后皇太子及
其父母所。並請准勅令跪。庶使光二教之謙
撝隆萬代之名教。謹議。
[005-0470a]


右奉裕衛率韋懷敬等議狀一首



竊以。三教五儀咸窮叡想。殊塗一致必俟尊
嚴。釋老戒時尊崇是務。周孔訓俗嚴敬為
先。遂使緇衣之酋抽簪奉教。青襟之伍映雪
傳芳。為百代之楷模。作千齡之准的。且誕
靈舍衛道自尸毘。既有母子之恩事如右司禦衛議中彈
隔君臣之禮。緇黃雖異賢智寧殊。拜伏君親
誠乖昔典彈曰。據教令拜。有益乎。有損乎。有益也。豈以乖昔典而不拜乎。有損也豈以順昔
典而令拜乎。今只可約損益以昌。言無宜據乖順而申議無聖即仍舊。有聖則

典移。法既俟聖方興。亦冀緣興改法。曹司僉
議。請從拜禮。謹議。


雍州司功劉仁叡等議狀一首



竊以。玄風肇扇莫先於伯陽。總眾妙而謙卑。
高棲物表。致群生於道德。象帝之先聿宣為
子之方贈言尼父載揚事君之禮從政周行。
神功用而無名。至化流而不測。人能弘道。其
在茲乎。況乎道異崆峒人非姑射。竊比河上
之德。不遵柱下之規虛談捕影之書。自取順
風之禮。矜傲誕於家國。絕忠孝於君親。有靦
之容曾無愧怍。及至青牛西邁。涉流砂而化
彈曰。魏略西域傳云。臨猊國有神人。名曰沙律。年老髮白狀如老子。常教人為浮圖。人有災禍及無子
者。勸行浮圖齋戒令捨財贖愆。時臨猊王久無太子。因祀浮圖。其妃莫耶夢白象而有娠。及太子生從右脇而出。
自然有髻墮地能行七步。其形似佛。以祀浮圖得兒。故名太子為佛圖也。前漢哀帝元狩中 秦景使月氏。國王令太
子口授於景。所以浮圖經教前漢早行。後六十三年明帝方感瑞夢也。秦景傳經不云老子化胡作佛經是老說。
晉代雜錄云。道士王浮每與沙門帛遠抗論。王屢屈焉。遂改換西域傳為明威化胡經。題彼沙律以為老子。曲能安
隱誑惑人間言喜與聃化胡作佛。佛起於此。裴子野高僧傳云。晉惠帝時沙門帛遠字法祖每與祭酒王浮一云道
士基公。求共諍邪正。浮屢屈焉。既瞋不自忍。乃託西域傳為化胡經。以誣佛法。遂行於代。人無知者。殃有
[005-0470b]
所歸。致患累載。幽明錄云。[卄/補]城李通死。來云見沙門法祖。為閻羅王講首楞嚴經。又見道士王浮。身被鎖械求
祖懺悔。祖不背赴。孤負聖人死方思悔。又案袁宏後漢紀皇甫謐高士傳等。竝無老子化胡作佛之文。即日朝庭
君子博識者多。豈得塞耳偷鈴。指鹿為馬。信可謂虛無之談徒聒人耳爰有白馬東

來。越葱山而夢漢。弘通貝葉比妙蓮華。行以
普敬為先。教以不輕為本事如左崇掖議中彈服貌雖異
同趣無為。率土之濱。未聞無父之子。溥天
之下。未見無君之臣。貞觀年中已定先後。盡
禮致敬斷焉可知彈曰。貞觀中詔本以皇系所宗殊無使拜之文。但有先後之語。今乃
例茲遣敬。斯則比附勅文。失旨之愆孰重於此歷代滋多。曾莫先覺彈曰。自佛
教入漢年逾六百。其中晉代庾氷偽楚桓玄赫連宋武蕭齊有隋等諸君。皆抑僧拜咸以事非。通允俱尋舊迹而云。
歷代滋多曾莫先覺者。豈不面欺聖旨誣誷群英乎陸下乘乾御辯減五登

三。振千古之隤網。維萬國之絕紐。豈徒革
狸音之詠。資父事君。方且變天竺之風。自家
刑國。謹議。
集沙門不應拜俗等事卷第五議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