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133 古清涼傳-唐-慧祥 (master)



No. 2098


古清涼傳序




夫。紫府名山。七佛師棲真之處。清涼聖境。萬
菩薩晦跡之方。亘於古今。備於圖籍。芬馥之
異華靈草。瑩潔之幽石寒泉。瑞氣吐於林中。
祥雲橫於嶺上。蒼巖入夜烱烱而燈燭常明。
碧洞侵晨。殷殷而鼓鐘恒響。老人蕭散於溪
谷。童子游戲於烟霞。燦燦之樓閣莊嚴。巍巍
之殿堂崇麗。或則高僧遠訪。或則貴族親臨。
觀化儀結得道之緣。瞻相好發至誠之願。修
殊因於此日。證妙果於他生。恒覩玉毫之光。
常居金色之界。其悟達者。識心而見性。其歸
依者。殄障而消災。可謂福不唐捐。功不虛棄。
編聯傳記。流布寰區。誘引顓愚。咸深諦信。
齊登覺路。俱造玄門。同乘般若之舟共昇涅
槃之岸。大定辛丑歲二月十七日。永安崇壽
禪院雪堂中隱沙門廣英。謹序。



古清涼傳卷上


唐朝藍谷沙門慧祥撰



* 立名標化一
* 封域里數二
* 古今勝跡三


立名標化一



謹按。華嚴經菩薩住處品云。東北方。有菩薩
住處。名清涼山。過去有菩薩。常於中住。彼現
有菩薩。名文殊師利。有一萬菩薩。常為說法。
[001-1093a]
余每覽此土名山。雖嵩岱作鎮。蓬瀛仙窟。皆
編俗典。事止域中。未有出於金口。傳之寶藏。
宅萬聖而敷化。自五印而飛聲。方將此跡。美
曜靈山。利周賢劫。豈常篇之所紀。同年而語
哉。今山上有清涼寺。下有五臺縣清涼府。此
實當可為龜鑑矣。一名五臺山。其中。五山高
聳。頂上並不生林木。事同積土。故謂之臺
也。酈元水經云。其山。五巒巍然。迴出群山
之上。故謂五峯。晉永嘉三年。雁門郡䈗
蘇果蘇寡二切人縣百餘家。避亂入此山。見山人為之
步驅而不返。遂寧居巖野。往還之士。時有望
其居者。至詣尋訪。莫知所在。故人以是山。為
仙者之都矣。仙經云。五臺山。名為紫府。常有
紫氣。仙人居之。旌異記云。雁門有五臺山。山
形有五峙。一臺常晦。不甚分明。天清雲散。有
時而出。括地志云。其山。層盤秀峙。曲徑縈
紆。靈嶽神嵠。非薄俗可棲。止者。悉是棲禪之
士。思玄之流。及夫法雷震音。芳煙四合。慈覺
之心。邈然自遠。始驗遊山者。往而不返。集記
者曰。文殊師利者。蓋法身之大士也。先成正
覺。名龍種尊。名歡喜藏。亦號普見如來。今以
方便力。現為菩薩。所以對揚聖眾。攝濟群蒙。
鞭其役者。驅之彼岸。詳乎道也。識智無以造
其源。談乎跡也。名數不可階其極。但以迷徒
長寢。莫能自悟。遂使俯降慈悲。見茲忍土。任
持古佛之法。常居清涼之地。表跡臨機。俟我
含識。般泥洹經云。若但聞名者。除一十二劫
生死之罪。若禮拜者。恒生佛家。若稱名字。一
日至七日。文殊必來。若有宿障。夢中得見形
[001-1093b]
像者。百千劫中。不墮惡道。大矣哉斯益也。火
宅諸子。何可忘懷。但博望張騫。尋河源於天
苑。沙門法顯。求正覺於竺乾。況乃咫尺神洲。
揄揚視聽。其來往也。不移於晦望。其涉降也。
匪勞於信宿。豈可不暫策昏心。聊揮懈足。歷
此微欵。為覺路之津乎。或問。大聖化物。理應
平等。正宜周旋億剎。何乃滯此一方乎。答
曰。誠如來旨。誠如來旨。但具三緣。須居此
地。一是往古諸佛展轉住持。二使無志下愚。
專心有在。三為此處根熟。堪受見聞。余謂。抑
揚之道。如斯而已矣。


封域里數二



山。在長安東北一千六百餘里。代州之所管。
山頂至州城。東南一百餘里。其山。左隣恒
嶽。右接天池。南屬五臺縣。北至繁峙縣。環
基所至。五百餘里。若乃崇巖疊嶂。𤀹谷飛
泉。觸石吐雲。即松成蓋者。數以千計。其霜雪
夏凝。烟霧常積。人獸之不可闚涉者。亦往往
而在焉。登中臺之上。極目四周。唯恒岳居其
次。自餘之山谷。莫不迤邐如清勝也。


中臺。高四十里。頂上地平。周迴六里零二百
步。稍近西北。有太華泉亦名□池也。周迴三十八
步。水深一尺四寸。前後感者。或深或淺不同。
其水清澈凝映。未嘗減竭。皆以為聖人盥漱
之處。故往還者。多以香花財賄投之供養。臺
頂四畔。各二里。絕無樹木。唯有細草靃息萎切
靡存焉。諸臺。無樹有草。例皆准此。酈元水經
注云。東峨谷水源出中臺。其水眾溪競發。控
於群川。亂流西南。經西臺之山。歷東峨谷。謂
之東峨谷。
[001-1093c]


東臺。高三十八里。頂上地平。周迴三里。去中
臺太華泉。四十二里。按括地等記言。諸臺高
下。遠近里數。多相乖越。蓋是取道不同。或
指臺有異。今聊據一家。存其大致也。欲向東
臺。先從中臺經北臺。初過中間。但乘岡嶧。不
阻溪澗。頂上無水。惟有亂石。小柏谷水。出
此臺下。北注滹沱音陀。其山東南。延四十里。連
入恒州行唐縣界。翻嶺山東。相連恒岳。西北
延十三里。連入繁峙縣界大柏谷。


西臺。高三十五里。頂上地平。周迴二里。有
水。東去太華泉四里。其山西北。延二十里。
入繁峙縣界西峨谷。


南臺。高三十七里。頂上地平。周迴二里。無
水。北去太華泉八十里。南有溪水。源出此山。
發源東南亂流。入東溪水。其山正南。延六十
里。連五臺縣界當嶔巖寺。


北臺。高三十八里。頂上地平三里。南去太
華泉十二里。頂上往往有磊落石。叢石㵎。
冽水不流。其山正北。延二十里。連繁峙縣
界大柏谷。谷中有水。源出北臺。流注滹沱。
山海經云。泰戲之山。滹沱之水出焉。郭璞
注云。今滹沱。出雁門鹵城縣南武夫山。括
地志云。泰戲武夫。即一山也。今名派音孤山。即
在臺東。去繁峙縣九十里。


古今勝跡三



自周穆遇化人之後。漢武得金神已前。去緒
昭彰。久形於簡牘矣。但以秦王肆虐。焚燒詩
書。遂使妙業真乘。與時而替。洎顯宗感夢。波
瀾斯盛。浹寰瀛而啟路。架日月以爭暉。偉哉。
[001-1094a]
可略而言者也。爰及北齊高氏。深弘像教。宇
內塔寺。將四十千。此中伽藍。數過二百。又
割八州之稅。以供山眾衣藥之資焉。據此而
詳。則仙居靈貺。故觸地而繁矣。遭周武滅法。
釋典淩遲。芳徽盛軌。湮淪殆盡。自非神明支
持。罕有僕存者也。今之所錄。蓋是其徒至於
真沒凋殘。可謂長太息矣。其有修建塔廟。造
立尊儀。景業可稱。事緣弘替者。雖非往古。並
即而次之。


中臺上。有舊石精舍一所。魏棣州刺史崔震
所造。又有小石塔數十枚。並多頹毀。今有連
基疊石室二枚。方三丈餘。高一丈五尺。東屋
石文殊師利立像一。高如人等。西屋有石彌
勒坐像一。稍減東者。其二屋內。花幡供養之
具。𣰆薦受用之資。莫不鮮焉。即慈恩寺沙門
大乘基所致也。基。即三藏法師玄奘之上足。
以咸亨四年。與白黑五百餘人。往而修焉。或
聞殊香之氣。鐘磬之音。其年。忻州道俗。復造
鐵浮圖一。高丈餘。送至五臺。首置於石室之
間。南有故碑二。見今已倒。抑文字磨滅。維
餘微映。余洗而視之。竟不識一字。一前刺史
崔震所造。一忻州長史張備所立。相傳云。備
曾游山感聖。遂立此碑。以述微緒。將七百餘
人引之。登臺竪焉。從此東南行尋嶺。漸下三
十餘里。至大孚圖寺。寺本元魏文帝所立。帝
曾遊止。具奉聖儀。爰發聖心。創茲寺宇。孚
者信也。言帝既遇非常之境。將弘大信。且
今見有東西二堂。像設存焉。其餘。廊廡基域。
髣髴猶存。括地志。以孚為鋪。高僧傳。以孚為
[001-1094b]
布。斯皆傳錄之謬也。然此山諸處。聖跡良多。
至於感激心靈。未有如此也。故前後經斯地
者。雖庸識鄙心。無不懇惻沾襟。咸思改勗。
其二堂之下。不容凡止。昔有僧。於東堂夜
宿。端坐誦經。忽覺扶擲墜之東澗。自茲厥後。
往者無犯焉。昔此寺有三沙彌。每聞宿德話
有靈隱。遂相將巖谷訪覓。冀得逢遇。已四
五日。餱糧欲盡。尋路將歸。至一馬嶺。息於樹
下。須臾見一肥黑人。沿嶺而上。沙彌。叩頭作
禮喚言。聖者見遺道術。此人旨云。我待明日
更來。爾等。且向東山松樹下待之。若見入穴
者。求之自得。便下嶺南去。沙彌尋嶺。至東山
下。得一大樹。其樹腹空如門戶。視下杳冥。沙
彌樹傍竚立。日午後。雲間飄然如匹帛。下落
樹前。乃一丈夫也。散髮高耳。色若桃花。徑入
松穴。沙彌等不敢近之。惝恍相視。一人云。據
穴口待出。以死拘之。良久。其人纔出。沙彌急
抱。餘者禮拜乞恩。此人極怒罵云。痴頑物何
不放。我卒不開言。沙彌放之。騰空而去。於是
相將尋西歸。至昨日值肥人之所。忽見此人。
復披林上嶺。逆謂沙彌曰。伊更作何言。報
云。極嗔無語。肥人笑曰。嗜酒來飲。爾令惱
之。慎不復來。急取伊酒好飲。言訖北下。沙彌
依語入穴。有磴直下。可二丈許。平行北下。即
是白石遍穴。光明如晝。有一銀瓮。以銀盤蓋
之。上有銀盌。其酒芳香辛美。非世間之味。沙
彌飲之。僅得出穴。沙彌悉醉。比覺口外各有
細蟲。如馬尾交橫無數。於是。顏色鮮澤。氣力
兼倍。還寺數朝。一時而失。
[001-1094c]


寺南有花園。可二三頃許。沃壤繁茂。百品千
名。光彩晃曜。狀同舒錦。即魏孝文之所種也。
土俗云。其花。夏中稍茂。蓋未是多。至七月十
五日。一時俱發。經停七日。颯爾齊凋。但以幽
險難尋故。使見之者寡矣。括地志。謂之花
圃。云靈草繡林。異種殊名。鳥獸馴良。任真不
撓。信為佳景也。從花園南行二里餘。有梵仙
山。亦名仙花山。從地際極目。唯有松石菊花。
相間照爛。傳云。昔有人。於此餌菊得仙。故
以梵仙仙花為目也。今上麟德元年九月。遣
使殷甄萬福。乘驛向此山探菊。


大孚寺東北二百步。有五臺祠。祠。隋末火
燒。維有處所。大孚寺北四里。有王子燒身寺。
其處。先有育王古塔。至北齊初年。第三王子。
於此求文殊師利。竟不得見。乃於塔前。燒身
供養。因此置寺焉。其王子有閹竪劉謙之。自
慨刑餘。又感王子燒身之事。遂奏訖入山
修道。勅許之。乃於此處。轉誦華嚴經。三七
行道。祈見文殊師利。遂獲冥應。還復根形。
因便悟解。乃著華嚴論六百卷。論綜終始。還
以奏聞。高祖敬信。由此更增。常日講華嚴一
篇。于時最盛。昔元魏熙平元年。有懸瓮山沙
門靈辯。頂戴此經。勇猛行道。足破血流。勤誠
感悟。乃同曉茲典。著論一伯卷。時孝明皇帝。
請於式乾殿。敷揚奧旨。宰輔名僧。皆從北面。
法師。以正光三年正月而卒。時年三十有六。
豈非精進所致。異世同塵哉。


王子燒身寺。東北未詳其遠近里數是中臺
北臺南。東臺西。三山之中央也。徑路深阻。
[001-1095a]
人莫能至。傳聞金剛窟。金剛窟者。三世諸佛
供養之具。多藏於此。按祇洹圖云。祇洹內。
有天樂一部。七寶所成。箋曰。又按靈跡記
云。此樂。是楞伽山羅剎鬼王所造。將獻迦葉
佛。以為供養。迦葉佛滅後。文殊師利。將往
清涼山金剛窟中。釋迦佛出時。却將至祇洹。
一十二年。文殊師利。還將入清涼山金剛窟
內。又有銀箜篌。有銀天人。坐七寶花上。彈
此箜篌。又有迦葉佛時金紙銀書大毘奈耶
藏。銀紙金書修多羅藏。佛滅後。文殊。並將
往清涼山金剛窟中。


昔高齊王時。大孚寺僧祥雲。俗姓周氏。不知
何許人。年數歲而出家。初依并州僧統釋靈
詢為弟子。統欲觀其宿習。便以大乘藏經。任
其探取。乃得涅槃。因合誦之。未涉朞年。一
部斯畢。日誦一遍。以為常准。既聞此山靈。乃
往居之。後於寺南。見數十餘人。皆長丈許。中
有一人威稜最盛。直來迎接。頂禮云。請師行
道七日。雲曰。不審。檀越何人。家在何處。曰
弟子。是此山神。住金剛窟。於是。將雲北行。
至數里見宮殿園林。並飾以朱碧。雲乃居之
誦經。其聲流亮。響滿宮室。誦經訖。神以懷其
珍物。奉施於雲。雲不肯受。神固請納之。雲
曰。貧道。患此微生。不得長壽。以修道業。檀
越必不遺。願賜神靈之藥。神曰。斯亦可耳。即
取藥一丸。大如棗許。色白如練。奉之。雲受已
便服。遂獲登仙。還經師所。陳謝而去。


中臺南三十餘里。在山之麓有通衢。乃登臺
者。常遊此路也。傍有石室三間。內有釋迦文
[001-1095b]
殊普賢等像。又有房宇厨帳器物存焉。近咸
亨三年。儼禪師。於此修立。擬登臺道俗往來
休憩。儼。本朔州人也。未詳氏族。十七出家。
徑登此山禮拜。忻其所幸。願造真容於此安
措。然其道業純粹。精苦絕倫。景行所覃。并部
已北一人而已。每在恒安修理清翊按。與下孝文云云是一條。不應
跳行寫


孝文石窟故像。雖人主之尊。未參玄化。千里
已來。莫不聞風而敬矣。春秋二序。常送乳酪
氈毳。以供其福務焉。自餘勝行殊感。末由曲
盡。以咸亨四年。終於石室。去堂東北百餘
步。見有表塔。跏坐如生。往來者具見之矣。
石堂之東南。相去數里。別有小峯。上有清涼
寺。魏孝文所立。其佛堂尊像。於今在焉。


東臺亦有疊石塔。高六七丈。中有文殊師利
像。臺之東連恒岳。中間幽曠。人跡罕至。古老
相傳云。多有隱者。余常行至臺之東北。遇會
一人。問其古跡。彼乃以手指臺岳兩間曰。昔
時。因獵經至臺東。忽見茂林花果十餘頃。及
後重尋。莫知其處。且諸臺之中。此臺最遠。
其間山谷轉狀。故見者亡失所懷。禮謁之徒。
多不能至。


昔有一僧。遊山禮拜。到中臺上。欲向東臺。
遙見數十大蟲。迎前而進。其僧。誓畢身命。要
往登之。俄而祥雲欝勃。生其左右。顧眄之間。
冥如閉目。遂深懷大怖。慨恨而返。余與梵僧
釋迦蜜多。登中臺之上。多羅初云必去。後
竟不行。余以為聖者多居其內矣。


西臺略無可述。臺之西。有祕[序-予+林/女]巖者。昔高齊
[001-1095c]
之代。有比丘尼法祕。惠心天悟。真志獨拔。脫
落囂俗。自遠居之。積五十年。初無轉足。其
禪惠之感。世靡得聞。年餘八十。於此而卒。
後人重之。因以名巖焉。余。曾與二三道俗。故
往尋之。觀其所居。乃地府之奇觀也。巖之東
西。壁立數千丈。石文五色。赩似朝霞。有松樹
數行。植根巖腹。於是兩邊漸降。合於西面。
中間一路。纔可容身。自餘天然狀如城郭而
佛堂房宇。猶有數間。禪誦之跡。足使觀者興
懷耳。


南臺。靈境寂寞。故人罕經焉。臺西有佛光山。
下有佛光寺。孝文所立。有佛堂三間。僧室十
餘間。尊儀肅穆。林泉清茂。


昔有大隋開運。正教重興。凡是伽藍。並任復
修。時五臺縣昭果寺解脫禪師。於此有終焉
之志。遂再加修理。禪師。俗姓刑氏。本土人
也。馳馬之歲。即預出家。宿植德本。早懷津
問。初從介山之右抱腹山志昭禪師所。詢求
定驗。超亦道隣將聖。妙盡還源。而內蘊知人。
特賜殊禮。告眾曰。解脫。禪習沖明。非爾徒所
及。勿同常輩令其執僧役也。炎涼未幾。遂返
故居。自爾常誦法華。并作佛光等觀。脫。數往
大孚寺。追尋文殊師利。於東臺之左。再三逢
遇。初則禮已尋失。後則親承音訓。語脫云。汝
今何須親禮於我。可自悔責。必悟解耳。脫敬
承聖旨。因自內尋。乃悟無生。兼增法喜。遂慨
茲獨善。思懷曠濟。祈誠大覺。請謹此心。乃感
諸佛現身。同聲說偈曰。


「 諸佛寂滅甚深法
 曠劫修行今乃得
[001-1096a]
 若能開曉此法眼
 一切諸佛皆隨喜」



脫又問空中曰。寂滅之法。若為可說得教人
耶。諸佛即隱。但有聲曰。


「 方便智為燈
 照見心境界
 欲究真法性
 一切無所見」



又曾本州都督。請傳香戒。法化已畢。將事東
歸。都督并及僧徒。送至誠東首。日時向暮。脫
自念。不得燒香供養。踧踖慚愧。遂聞城頭有
聲曰。


「 合掌為花鬘
 身為供養具
 善心真實者
 讚歎香烟布
 諸佛聞此香
 一時來相度
 眾等勤精進
 終不相疑誤」



時。脫既聞此聲。彌加勇猛。自爾之後。證入逾
深。高山景行。是焉攸屬。箋曰。按別傳云。解
脫禪師。既蒙大聖指示心印。乃謙卑自牧。專
精侍眾。厥後。大聖躬臨試驗。脫每清旦。為眾
營粥。大聖忽現於前。脫殊不顧視。大聖警曰。
吾是文殊。吾是文殊。脫應聲曰。文殊自文殊。
解脫自解脫。大聖。審其真晤。還隱不現。於
是。遠近輻湊。請益如流。咨承教誨。日盈萬
指。師之德業。如慶雲之庇於八方。若甘雨之
潤於百穀。四方衲子。無不瞻依。師凡激勵於
人。唯嚴唯謹。彼時未成叢席。故露坐者多。遂
使瓶鉢繩床。映滿林藪。俯徇善誘。隨事指撝。
務攻其所疾。略無常準。故遊門之士。莫能窺
其庭奧也。然不出其寺。垂五十年。學成禪業
者。將千餘人。自外希風景漱波瀾。復過數倍。
念尋傳記。多見古人。雖衡岳惠思。十信顯其
[001-1096b]
高位。台山智者。五品標其盛列。至於奘訓門
人。使我生其羽翼者。未有若斯之盛也。自非
行位超絕。俯跡同凡。必是大聖潛通。助其弘
誘耳。故恒岳之西。清涼東南之隅。有清信女。
患目盲。常觸山居。心祈文殊師利聖者。晝夜
精懃。至誠懇禱。感聖加被。遂得重明。後不知
其所終。又恒州土俗。五十餘人。六齋之日。
常齎香花珍味。來就奉獻文殊師利。及萬菩
薩。年年無替。又捨珍財。選地建寺。文石刻
銘。至今猶在。元魏沙門釋曇鸞。本雁門高族。
在俗之日。曾止其寺。結草為庵。心祈真境。既
而備覩聖賢。因即出家。其地。即鸞公所止之
處也。後人廣其遺址。重立寺焉。今房屋十間。
像設嚴整。又木瓜谷西十五里。有公主寺。基
域見在。未詳其致焉。
古清涼傳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