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472 屾峰憲禪師語錄-清-憲 (master)


屾峰憲禪師語錄卷十
嗣法門人智質 智原同閱


雜著



橫山淨土詩序



原夫淨土惟心心淨則土無不淨圓修即性性圓則
修無不圓斯淨圓之性生佛同原覺迷一致但悟之
則聖量都融昧之則凡情兢起于是前聖聿興禪淨
爰立證修提單傳直指當人在自肯而乃方親攝一
念橫超果地離諸緣而始受用墜腰斷臂惟知重法
忘軀離句絕非抑見明宗合教洵夫道契真乘讖符
大器者矣今則濫膺祖牒象狐莫辨于盲群穢廁僧
倫鍾釜難分于聵眾寧不慨歟茲吾橫山冰如禪宿
髫年入道皓首成功三十載足不踰閫十萬聲晝夜
無間喃喃吐偈盡廣長之溪聲歷歷孤明即清淨之
山色詎非道由一貫德被三根契理契機法法原明
向上全修全性頭頭不昧本來以致刻期告眾隨念
往生緇白固以欽崇禪淨因之歸一俾心燈焰續愈
光先德之風竺土名標振啟後昆之弊本懷暢于斯
卷淺陋申于短言用施剞劂裨助津梁力勉真修公
諸同事云爾。


東山丈室銘序



汾陽無業禪師曰看他古德道人得意之後茅茨石
室向折腳鐺中煮飯喫過三二十年名利不干懷財
寶不為念大忘人世隱跡巖叢君王命而不來諸侯
請而不赴豈同我輩貪名愛利汩沒世塗如短販人
有少希求而忘大果妙喜曰灼然兄弟那時早有如
此說話也更教他見我輩如今做處也好慚惶殺人
看他二大知識法中龍象人天眼日真龍天推出接
物利生尚以此言推重韜光晦跡者不以利物自居
要知終身居深山是非等閒人所能為稍有動念塵
[010-0122c]
勞萌心名利縱然勉強終成逗漏此間山深溪遠林
邃境幽淨案明窗清茶白粥經年無事縈懷真可安
貧樂道較他古人已是十倍受用不可不知足安分
雖室中親依少人當自念薄福所致慎勿嫌山深路
僻況古之得道人單丁獨處載錄燈傳者頗不少法
昌遇一力撾鼓亮座主終老西山隱山自焚茅屋懶
殘不暇拭涕吾祖芙蓉和尚忤旨加刑怡然順受迫
念古人慚愧多矣謹書座右深自勉旃。


耿道符先生詩序



古之言詩者蓋以敦德性修品節為重而風雅隨之
煉詞琢句考聲合度皆漢魏齊梁之緒餘也讀三百
篇知雅頌各得其所非至性中流出能為萬世法乎
昔人論詩譬諸禪以頓漸大小諸乘例詩盛衰余則
不然其說禪有頓無漸修有漸無頓頓漸之道惟悟
能知而門外漢以詩論禪大有徑庭論者不知也然
詩之為法以性靈為旨靜理為趣山川人物禽魚草
木悉我性靈中物喜怒哀樂言行品節本我性靈之
全體既得性靈之全者則何禪之不在我耶道符耿
先生為三韓開國靖南王嫡裔忠敏王之孫額駙愨
敏公之大嗣君出自和碩柔嘉公主聰睿靜默寬裕
簡重雖榮寵當世而車服素約與世澹如也燕居無
事喜嘗為詩精粹秀拔超然雋逸筆下無半點塵有
高岑王孟之風所謂胸中固有而發乎性靈者在是
矣試觀今之登樂府趨騷壇者概不與之較量故不
輕出示人其處世應物之暇與浮屠氏若有夙契醉
心禪悅早知有向上事宗門關鍵透脫古今即禪者
相對無敢攖其鋒然虛容不少露予謂果地之再來
人洵不誣也庚午夏余屢過私第憩書齋以手編所
作諸什若干篇出示捧讀之餘每思屬和但愧匪材
故舉夫德性品節之說而附諸篇末以垂不朽焉。
[010-0123a]


仁壽天逸和尚重修塔碑記



自達磨西來不傳之旨發明震旦蓋千有二百年其
間法道盛衰不知有幾而慧命所關惟係乎人人為
載道之器得人其道光且大不得人其道不弘非道
之有隱顯而實載道之人之為重也由是觀震旦五
葉之裔班班燈錄者皆間世偉人非等閒用世之才
所能及古來立言治世特達之士日浮屠氏限于因
果罪福小乘之說未嘗深究心宗窮研教理無怪其
所見異同即信從者亦未必皆具真知實見耳宋出
大儒發明聖學雖以孔孟門墻自立而一著透脫處
不出乎吾宗不傳之旨蓋浮屠氏之有補于名教益
明矣但今禪道遍天下去聖日遙風斯下趨力愧不
能挽良可慨也緬惟前賢芳躅既不可追而近代偉
人愚以濟下天逸和尚為法門載道重器足稱後昆
師表師早歲參夾山報恩兩和尚後入夾山之室孤
風峻拔卓立諸方于某年間駐錫都門戒壇仁壽二
剎王公敬信緇素皈依三韓耿大護法栴林公靖南
王嫡裔深信宗乘早契心要現身勛貴乘願金湯弱
歲禮師座下為弟子有年末後無縫合尖皆栴林公
之力也余過私第盤桓日久及師往事切慕師之道
行宗風因出所藏行述請尒為之記。


師諱本圓號天逸昭陽張氏子生而英拔智識過人
幼具出塵之志弱冠遊燕歸即棄家求道詣參知識
丙戌春過維揚東隱菴見玉如大師求度如喜師器
宇不群復慮其世緣未斷不允懇之再四方得脫白
遂掩關閱楞嚴經如叩關問師經云累劫多聞不如
一日修無漏業師不明厥旨如命師出關往參夾山
箬菴和尚師見箬問某甲生死不明乞師指示箬便
打師禮拜箬又打自此疑情頓起寢食俱忘箬命為
侍者師愈加精進箬于稠人中指曰此子他日磬室
[010-0123b]
之光明幢也後參報恩玉林和尚隨眾打七正提話
頭玉將香板擲地作聲師由此悟入玉對眾曰爾輩
參學能似者銕橛子方有少分相應後箬移磬山師
歸省箬便問汝從報恩來還解報恩也未師曰粉骨
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億箬曰如何是了然一
句師曰適來秖對和尚箬曰老僧不曾聽得師擬進
語箬連棒打出一日箬舉世尊拈花命頌眾退思師
立頌上苑笙歌早蛾眉脂粉多臨粧添一笑失卻舊
山河箬頷之緣師親受深錐痛拶有年機辨縱橫默
許可書偈曰世界原同古鏡闊火爐特地解翻身因
是嫡骨相承者將此深心奉塵剎并衣拂源流囑師
師拜受辭歸東隱未幾聞箬菴和尚示寂師大慟哭
擬奔喪因病遂止服心喪事畢尋往五祖謁同門千
仞和尚盤桓累日臨行千有堪笑先師無剩物秖留
一頂舊袈裟之句送師東歸于某年之都門掃嘯翁
塔戒壇文公重師道行請師卓錫自後移住仁壽寺
凡上堂入室提唱宗風奔走請益者日無虛晷即飽
參宿學靡不嘆服真法門之柱石克振濟上家聲于
勿替也師平生與洞宗佛光和尚交最深一日光至
師喜曰吾緣盡矣遂擇日至期聞鐘聲趺坐趨寂闍
維獲五色堅固子道俗競分供養師生于萬曆已未
九月十五日入寂于康熙戊申七月十三日世壽五
十臘二十一建塔于西山天台寺大南峪之麓茲因
年遠靈塔頹廢弟子耿旃林公發心募資重為修建
復其舊觀成不朽事銘曰。
「 法流茲土誕生偉人為光明幢結大地春楊岐嫡脈磬室真子大道斯存恰秖者是窣堵重扶卓立雲際不涉春秋撐天拄地松杉環蔭雲山縹緲瞻之仰之為人天表」



客窗贅語



吾人胸中不能變化容物動處便成執礙頓生人我
[010-0123c]
皆少學問力耳少學問不是做詩做文字不得做甚
些小事便見學問深淺此學問不從文字上學來竟
是夙生帶來的所以行時處處便到若從書上看來
有書看不到則所行學問有時有有時無便有缺陷
偏枯處因是知千古聖賢大經大傳是吾胸中先有
讀時不過讀自已的說個溫故知新已落第二義了
宗門道佛法向自已胸中流出始能蓋天蓋地此語
若合符契如此何古之聖賢先獲我心俾我甘居後
塵不能並驅千古為恨耳。


題璞菴禪師茅屋卷



今之出世者始則脫離塵網而卒復攖世諦作泛泛
庸緇雖稱釋種而仍俗鄙也知者不然如壯夫展臂
師子游行伴侶不求奚藉他力豈泛泛者能測量哉
璞公三間茅屋坐破蒲團我故知其不妄也昔隱山
有三間茅屋從來住一道神光萬境閒莫把是非來
辨我平生穿鑿不相關焚之而去璞公抑得此意否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
不知魚之樂古人往矣我將奚問焉質諸璞公為之
頤解。


題施憲章居士盆中樹石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晉淵明詩也讀其詩知其
人千古罕得特胸次無物耳夫人生世間日與物處
未嘗不為物累與物處不為物累讀聖賢書則近之
否則欲避車馬喧已染林泉癖問所為胡來胡現漢
來漢現本來空洞元明何在也我于水北憲章施子
得之施子處于闤闠門徑雖不越俗而胸次別有一
天居嘗篤孝友睦鄰戚盛年有長者風相對淡如儼
心遊于物初者予偶過齋頭見其盆盎滿架花石盈
庭片山寸樹澹遠古雅摹倣出宋元諸家之右非復
吳下阿蒙刻畫手噫技進矣施子入乎其齋而嗒然
[010-0124a]
忘我不知身在市囂湫隘中出乎其齋而蕭然無物
不知志在摹石叢篁內直欲空天地間一切往來得
喪超乎與造物者游又何一物之足為累也吾于施
子有厚望焉。


募大悲像疏



此方教體衹在音聞眾生聞大士名號如雷入耳寤
寐不忘此其驗也若乃睹相生信能令眾生瞻禮嘆
仰則像教之益可勝量哉海音上座久栖林下多經
寒暑方將覓一座具地作把茅計床座之外期設大
悲像供事之余曰子尚無個住處安用像為曰不然
古人謂古鏡闊一丈則火爐闊一丈像現則大地現
矣又如某椰子一軀始終不離堂搆況大士法身全
露而翻令飄搖風雨中耶子合瓜贊善曰許子具一
隻眼即說偈曰法身現時大地現塵剎世界亦復然
譬如心王及心所一念具足同現前。


南岳僧募方冊大藏引



世尊四十九年不曾說著一字非掃蕩言詮乃言詮
不能到也古德云一大藏教是個注腳且道注腳個
甚麼這裏透去不被注腳轉方許途中受用南岳山
頭興雲浙江地面下雨東海龍王也須吃棒為甚嘉
禾城中大藏不肯動著佛法到此殊不靈驗敢告吾
禾檀越之知音者決能別通消息則某之言又成注
腳添足矣。


題募米疏



六贊禪人者乃叢林頭陀苦行僧也嘗跪誦金剛法
華諸典集若有驗而口終不為之啟人謂之木訥而
彼為之喜誦持輒無他想惟念叢林以飯僧為大佛
事凡一舉不如願不假歸昨乞武水獲粟若干復欲
他往予曰子既得隴何更望蜀耶贊禪曰心如墻壁
可以入道而況茲一小因緣索冊便行予佳其猛烈
[010-0124b]
為眾即書此以授之。


蘆溝橋募建茶棚施茶湯引



蘆溝橋者乃都會之通衢士人商賈往來暑寒不輟
車馬負戴雜沓晝夜無分一行數十里仍乏小歇場
蓋有年矣茲江南願山上人審行人也慨發難行心
欲豎精進幢于斯地冬則煖湯禦寒要使寒時發焰
暑則清涼除熱管教熱處生冰趙州公案與保壽同
參雲門舖面待清平合拍苦釅茶澆開肺腑一滴清
涼辣薑湯煖生腸肚半餉消寒願力如山始信當人
自肯福田似海豈道阿誰無分幸得卓錐有地仰
皇圖普載之恩但今片瓦未成賴檀信傾囊之施茶
棚頓舉廣結萬緣寶所漸成全憑眾手福利之因無
煩饒舌是引。







屾峰憲禪師語錄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