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353 楚石梵琦禪師語錄--(門人)祖光 (master)


佛日普照慧辯楚石禪師語錄卷第十三



佛祖偈贊上


侍者 文晟正隆等 編


栴檀瑞像贊



至治三年。歲在癸亥。六月被 詔至京師。八月詣
白塔寺。觀優填王所刻栴檀瑞像。百拜稽首。而為
之贊。


不取一法如微塵。不捨一法如秋毫。我常如是見於
佛。而亦無見不見者。善哉優填亦如是。不取不捨於
釋迦。目連神足亦復然。三十二匠無不爾。所以成此
栴檀像。八十種好皆具足。惟於世間無取捨。乃能取
捨於世間。眾生心欲種種殊。佛之所化亦差別。眾生
不孝化以孝。是故為母昇忉利。眾生不慈化以慈。是
故復從忉利下。世間尊邪而背正。是故去覇而就王。
欲令閉惡開大道。示現如斯來去相。咨爾十方瞻禮
眾。作是觀者名正觀我今稽首釋迦文。剎剎塵塵為
垂證。


王振鵬。手畫栴檀瑞像贊



佛在天宮度母親。優填刻像㝡稱真。永傳瑞相三千
界。精選良工四八人。只有梵音雕不得。若非宿福覩
何因。區區色見聲求者。蹉過如來妙相身。


阿育王。所造佛真身舍利塔贊



無憂王鑄小浮圖。八萬四千同一鑪。每塔中藏真舍
[013-0616a]
利。眾生共禮佛形軀。梵天影現紫金剎。絕頂光標明
月珠。我等有緣能供養。盡塵沙界證毗盧。


多寶佛塔贊



無量劫來多寶尊。全身在塔至今存。五千欄楯繞龕
室。萬億金鈴垂寶旛。此日聽經從地湧。滿空奏樂雨
花繁。須知兩佛跏趺坐。度盡眾生始掩門。


釋迦文佛贊



三世如來共一心。一心不隔去來今。然燈授記緣無
得。般若譚空嘆甚深。窮子攝歸安養士。道場唱出涅
槃音。雲門最是知恩者。解向禪流痛處針。


無量壽佛贊



濁惡眾生信可悲。不投慈父更投誰。一家教攝三乘
眾。九品蓮開七寶池。得佛來從無量劫。臨終念在剎
那時。願門六八容人入。入者皆成出世師。


彌勒尊佛贊



彌勒何時不降生。人間天上但稱名。伽藍始向晨朝
入。正覺俄聞暮景成。三會度人雖有限。一心作佛本
無程。從初念念修慈忍。大地山河似掌平。


第一祖摩訶迦葉贊



昔者如來滅度時。丁寧衣法好傳持。頭陀行滿無雙
士。優鉢花開第二枝。雞足山中待彌勒。龍華會上付
伽梨。古今一念超三際。佛祖相傳信在斯。


第二祖阿難尊者贊



輪王伯仲法王資。第一多聞只我師。畢鉢巖前諸漏
[013-0616b]
盡。修多藏裏幾生持。來從曠劫無傳授。唱出三乘任
設施。堪咲誦苕忘帚者。也言芥子納須彌。


第三祖商那和脩贊



九枝秀草自然衣。未出胎來早巳披。昔日世尊曾記
我。百年羅漢更由誰。火龍始信慈悲大。神力還因懈
慢施。畢竟無心又無法。何妨弟子去求師。


第四祖優波毱多贊



性十七耶年十七。時人到此盡沉吟。眼前固是難開
口。髮白由來不屬心。文室盈籌多士至。三屍脫頂眾
魔欽。吾徒往往如亡劍。伹向船舷刻處尋。


第五祖提多迦贊



不為身心自出家。紹隆佛種竟誰耶。分明指示聲前
路。切忌添栽眼裡花。夢見日輪高出屋。行隨仙眾盡
除邪。最初一念須真正。只忍中間報分差。


第六祖彌遮迦贊



無心無法又無師。悟了還同未悟時。不見此門成解
脫。都忘前劫遇阿私。在今幸得空諸漏。臨滅何妨露
一奇。截斷死生身便是。八千仙侶莫狐疑。


第七祖婆須蜜贊



金色祥雲雉堞間。道逢六祖便承顏。手持酒器長吟
嘯。身在城隍任往還。却話檀因無量劫。須知佛果不
相關。臨終示現慈三昧。化火焚軀只等閑。


第八祖佛陀難提贊



迦摩提國小瞿曇。肉髻如珠出翠嵐。義論𠇾誇風凜
[013-0616c]
凜。心明不在口喃喃。無言喫棒知多少。有語投機落
二三。後代兒孫徒費力。森羅萬象却能譚。


第九祖伏䭾密多贊



毗舍羅家起白光。便知此有聖人藏。年過五秩瘖無
語。意恐雙親愛未忘。諸佛尚言非我道。後昆何處見
空王。隨機化物來中印。所至青山是道場。


第十祖脇尊者贊



六十年中處母胎。待他白象送珠來。中天竺有難生
號。優鉢花從此地開。不夜祥光流日月。無眠寶席委
塵埃。重茵更著高高枕。後世禪流可嘆哉。


第十一祖富那夜奢贊



地性無常可變金。眾生但向外頭尋。去來不定心非
佛。問答縱橫佛是心。語妙須教真性顯。情消豈受妄
緣侵。前賢後聖清規在。華葉重重覆祖林。


第十二祖馬鳴大士贊



不識方為識佛身。前身了了是蠶身。大心自足收龍
藏。深願何妨度馬人。毗舍離王名不杇。波羅奈國化
方新。有無作者功殊勝。到處隨機轉法輪。


第十三祖迦毗摩羅贊



初現神通亦異哉。轉魔成佛始心開。三千眷屬歸依
後。五百神僧羯磨來。巨海包含真性海。仙才變化豈
庸才。眾生不必論凡聖。只一毫端攝九垓。


第十四祖龍樹尊者贊



深山孤寂斷人蹤。大樹潛藏五百龍。常願求師殊未
[013-0617a]
遇。有緣聞法幸相逢。人間但愛生天福。座上俄瞻滿
月容。到此不明無相理。迷雲猶鎻一重重。


第十五祖迦那提婆贊



佛性猶如滿月輪。堂堂無相實為真。從師聽法開心
地。徹水投針顯智人。福業翻成調御業。邪因轉作涅
槃因。巴連弗邑長幡下。葢色騎聲一句親。


第十六祖羅睺羅多贊



無情說法有來由。木菌前身是比丘。父子同餐今未
巳。因緣報復後當𠇾。釋尊巳記千年事。教主宜為眾
聖儔。指點梵宮金鉢飯。師資贏得飽齁齁。


第十七祖僧伽難提贊



過去娑羅樹王佛。還生塵世尊羣迷。俄因半夜天光
照。直至高巖石窟栖。金在井中元不動。飯來天上為
誰擕。我無我故成於汝。此事分明覿面提。


第十八祖伽耶舍多贊



紫雲如葢出峯頭。童子方持寶鑑遊。正是善機年百
歲。兼將道德繼前修。風鈴但為心鳴起。花果還因地
種求。內外無瑕何所表。莫教錯認水中漚。


第十九祖鳩摩羅多贊



纔聞扣戶忽生疑。此舍無人答者誰。萬里雲端吐明
月。千尋水底見摩尼。馳求佛祖緣何事。放捨身心正
此時。一念不生三際斷。元來鼻孔大頭垂。


第二十祖闍夜多贊



此心清淨無生滅。寂寂靈靈現在前。入得此門皆是
[013-0617b]
佛。向來諸祖本無傳。重牙石虎山中吼。闊角泥牛水
底眠。若更厭人談罪福。不惟堪咲亦堪憐。


第二十一祖婆修槃頭贊



此日頭陀徧行名。前身長樂國中生。杖榰畫佛親曾
懺。祖繼空宗道巳成。光度入門回禮竟。芻尼同產寶
珠明。了知宿業由心現。篇聚須當識重輕。


第二十二祖摩拏羅贊



捨父從師恰壯年。亭亭一朵火中蓮。王宮但作浮雲
想。祖位親承列聖傳。宴坐何甞嫌聚落。遊行只是化
人天。因思後世多庸妄。誰汎如來大法船。


第二十三祖鶴勒那贊



第四劫中為比丘。龍宮赴會引緇流。今來眾鶴飛相
伴。總為當時德不脩。七佛金幢曾有禱。二人緋素本
同儔。闍維復向空中現。舍利還將一塔收。


第二十四祖師子尊者贊



道人何必用心求。畢竟無心是道流。弟慧方嗟龍子
夭。魔強未免鶴師憂。白虹直貫緣吾黨。黑氣橫分信
有由。且把伽梨傳嫡嗣。蘊空不復較恩讐。


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贊



婆舍斯多是兩生。彼身纔壞此身成。方當左手開拳
日。始得神珠照座明。五十九番邪論伏。一千餘載祖
風清。先師表信衣難燬。足使天魔外道驚。


第二十六祖不如蜜多贊



昔年為法受拘籠。今日還歸太子宮。本願出家為佛
[013-0617c]
事。須來嗣祖振玄風。年深愈䔍沙彌敬。地動皆知羯
磨功。將度眾生有何法。且教梵志伏神通。


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贊



無父無名世混融。若非智眼莫能窮。當知佛國大勢
至。即是王都纓絡童。印度不居玄化外。真丹皆在妙
心中。他年二子弘吾道。一箇西行一箇東。


第二十八祖菩提達磨贊



一言盡破六宗迷。在國還除異見非。漢土初來空聖
諦。梁王不免挫天威。度僧造寺難論德。斷臂安心未
入微。留得少林花木在。翩翩隻履自西歸。


第二十九祖慧可大師贊



愽覽羣書有正知。少林大士是吾師。願教句下聞心
要。來向庭前立雪時。徧界皆空無一物。眾生不了謾
多知。屠門酒肆元平等。肯捨冤親別起慈。


第三十祖僧璨大師贊



當念推尋罪性空。不居內外不居中。吾人欲懺如何
懺。底處藏風更有風。十載往來無定所。多方檀信此
心同。平生最愛羅浮好。末後依前葬皖公。


第三十一祖道信大師贊



無人縛汝謾嗟吁。何更來求解脫乎。到此身心俱放
捨。從前苦樂免囚拘。破頭山上雲如葢。武德年中事
巳符。天子詔來堪一笑。浮生萬事總區區。


第三十二祖弘忍大師贊



拾得黃梅路上兒。能言佛性早非癡。前生過去身何
[013-0618a]
限。此日還歸母未知。但缺如來七種相。傍分信祖一
橫枝。中宵有客傳衣去。不復陞堂眾始疑。


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師贊



本是新州負擔郎。偶聞市客誦金剛。便投五祖參禪
去。却笑三更寫偈忙。議論風幡從此定。流傳衣鉢至
今藏。謾人自謂來無口。不道壇經話更長。


文殊大士贊



閻浮東北最清涼。此有文殊妙吉祥。紫府山川行道
處。黃金宮殿攝身光。十千菩薩為徒眾。五百那伽護
道場。雖是當來普見佛。看他伎倆亦尋常。


普賢大士贊



如來長子普賢尊。行願宏深口莫論。一色爛銀鋪世
界。六牙香象振乾坤。無邊剎海微塵數。不可思議大
法門。始末何曾離當念。凡夫只是弄精魂。


觀音大士贊



海上名山多聖賢。慈悲願力最居先。面如寶月當三
五。化等油雲覆大千。纓絡聚中常說妙。栴檀林裏每
譚玄。何時此界無生佛。直待虗空落地年正坐


過去如來正法明。須知佛道巳圓成。再為菩薩酬深
願。常向娑婆度有情。巡禮寶陁巖上去。引歸極樂國
中生。六根互用君知否。滿耳青黃滿眼聲補陁示現


東大洋西西海南。海雲深處善財參。山頭有月光流
永。水面無風影在潭。自遠尋聲先救苦。因聞入理併
除貪。閻浮界上根尤勝。日夜香燈共一龕水月善財
[013-0618b]


前觀音即後觀音。不離眾生信解心。三十二身隨所
應。百千萬劫在如今。根塵盡向聲塵脫。業海咸歸願
海深。早晚蓮舟蒙救度。盲龜值木芥投鍼蓮舟


本自端居不動身。隨機說法化天人。波間頓現孤輪
月。雪裏潛行萬國春。迷去有情償業果。悟來無耳著
聲塵。堂堂密密圓通境。大地山河為指陳天人水月


文殊子細揀圓通。一一根門一一功。諸聖盡推聞理
妙。六塵皆到用時空。隔垣響徹無遐邇。入道言詮有
始終。收得光明如意寶。利人利已樂何窮珠瓶寶座


聖師莫把古今論。真教難將體用分。無相未甞離有
相。我聞終不異他聞。全憑一念慈悲力。亦藉多生定
慧熏。末法比丘皆可證。如來實語不欺君有僧作禮


遙瞻補怛洛伽山。小白花開正可攀。拍岸潮聲時浩
浩。穿林鳥語日關關。普門一品長宣誦。薄福眾生當
等閒。只箇聞思修不昧。經行坐臥見慈顏海岸花巖


東林僧景潛一夕夢。觀音大士謂曰。我以三珠施
女。起起檀越來矣。明日某氏至。願莊嚴寶像。因發
像腹。得方寸之鏡一。銀泥細書經一。瑠璃瓶一。瓶
之大如指。三舍利於中躍躍。有光出。試以鐵錐。錐
陷而舍利無損。余適見之。百拜稽首。而為贊曰。


世間之聲。皆以耳聽。而此大士。獨以眼觀。眼既觀聲。
耳亦聽色。色不自色。聲不自聲。一心不生。六用俱寂。
以俱寂故。能興大悲。以大悲故。度諸眾生。或為畫師。
自畫其像。或為雕者。自雕其形。或現鷹巢。或現蛤㲉。
[013-0618c]
及種種相。而此大悲。無興大悲。受大悲者。我作是說。
如眼於色。如耳於聲。雖不可取。要不可滅。皆如幻故。
皆如夢故。稽首如幻如夢之像。稽首如幻如夢之經。
稽首如幻如夢之珠。稽首如幻如夢之鏡。願令如幻
如夢之眾。皆悟如幻如夢之心。皆成如幻如夢之佛。
稽首此方真教體。廣大無礙徧沙界。隨諸眾生顛倒
想。一切所求無不獲。雖應其身三十二。所說法句惟
一音。此音不從舌根生。亦復不從耳根入。如是六處
本寂滅。故稱名者得解脫。我亦證此解脫門。與觀世
音等無異。異無異者亦寂滅。亦無寂滅寂滅者。故我
同是觀世音。一切眾生亦同證。


凡心淨如水。聖化圓如月。一影落千波。高低共澄徹。
本來非垢淨。豈復論圓缺。同一不思議。如何妄分別。
我觀觀音氏。體用俱超絕。於此蚌蛤中。攝受微塵剎。
彈指阿僧祇。大千一毛髮。衣冠儼可數。纓絡知誰設。
欲將心喻珠。乃以身為舌。大啟圓通門。令除煩惱結。
隨機三十二。一一熾然說。說者言語斷。聽者心行滅。
大士長現前。清涼洗炎熱蚌蛤像


湛然不動。體若虗空。高下隨入。根塵互融。在耳何觀。
幽谷傳聲而答響。在眼何聽。春華發色而耀叢。大地
山河。咸宣妙智。金石絲竹。盡演圓通。頂奉如來之像。
眉橫帝釋之弓。爍迦羅首。清淨寶目。母陁羅臂。皆具
八萬四千。無求而不得者。眾生行住坐臥。長在其中。
只者蒲萄新卷葉。都因幻妄顯全功。
[013-0619a]


我觀三界塵勞。羣生擾攘。自性不明。貪欲所障。溺於
苦海。隨於識浪。從劫至劫。捨妄取妄。故聞思大士。以
慈悲方便。為蓮葉之舟。出而置之於彼岸之上。頓明
自性。不向外尋。觀音即汝。汝即觀音。


稱名者。同六十二億恒沙菩薩之福。逗機則。異三十
二應國土說法之身。法身無為。不墮諸數。無方不現。
無感不赴。我觀此像。如月在天。其輪雖一。而光徧百
川者焉。


空覺覺空。覺空空覺。重重幻滅。念念道圓。統八萬四
千波羅蜜門。為一普門。無門可闢。即不可思議妙觀
察智。為一聖智。無智可詮。烈燄堆中撈得月。須彌頂
上浪翻天。


一稱名拔無量苦。一覩相與無量樂。不動神情。而頓
現十方。普運悲智。而長居五濁。聞無所聞。覺無所覺。
長天月皎兮片石雲收。大野風生兮四溟潮落。


宴坐盤石。心無所緣。冥應萬機。道何可議。能使苦者
樂。晦者明。夭者壽。死者生。聽十方之色像。觀徧界之
音聲。巍巍乎蕩蕩乎。葢不可得而名也。


念念興慈運悲。人人離苦得樂。一瞻一禮。同證常住
法身。若聖若凡。咸令成等正覺。久從無量劫中來。月
在滄波撈不著。


眼裏耳裏鼻裏。小千中千大千。隨一有情受苦。便蒙
大士哀憐。水在地月在天。真體堂堂在目前。


天上月水中月。同古今共圓缺。只這圓通門。何曾費
[013-0619b]
言說。大海茫茫一葉蓮。虗空有盡香無絕。


聖師無所說。童子無所聞。青山自青山。白雲自白雲。
揀盡圓通二十五。文殊之辯謾紛紛。


一卷普門品。縱橫在筆頭。通身無影像。滿紙黑蚍蜉。
虗空撲落須彌碎。度盡眾生願未休。


大士眾生父。眾生大士兒。父憐兒最苦。寧不起慈悲。
芳草座綠楊枝。正是全超八難時。


隨類應身。即身為舌。其圓通門。熾然常說。能以眼聽。
音無間歇。巍巍堂堂。常住不滅。


籃不見魚。通身是眼。眼若有見。如魚墮籃。見不見離。
聞非聞滅。善哉大士。常現娑婆。


覺天空濶。心月孤圓。宴坐不動。光明無邊。狹則一毫。
寬則大千。捲却㡧子。真身現前。


現天女相。攝眾生心。如青蓮花。出大火聚。清涼熱惱。
是二俱空。稽首慈悲。不離當處。


從聞而入。即思以修。眾生解脫。非向外求。大地一塵。
大海一漚。正體不動。分身徧周。


圓通面目。描寫難成。直下便是。多少分明。風動綠楊
千萬葉。曉來黃鳥兩三聲。


妙智之力。眼聲耳色。逼塞虗空。了無痕迹。遮身向上
數重雲。應念現前元不隔。


慈悲誓願如山重。業識塵勞似海深。十字街頭賣魚
去。護生心是殺生心。


金剛石畔善財參。未免慈悲為指南。但道現前無可
[013-0619c]
說。一輪明月在寒潭。


圓通不許離塵寰。道在尋常日用間。數抹淡煙籠碧
樹。一條飛瀑下青山。


水中月影如何取。脚下蓮舟不用撑。提起數珠一百
八。何曾佛外覔眾生。


聞思修悲智願。此身本空。無剎不現。碧落光明白月
輪。玉毫突出黃金面。


娑婆人有大因緣。但一稱名現在前。只這如今誰動
口。却須問取白衣仙。


分明覺觀離根塵。普度羣迷出苦輪。須信熾然聲色
裏。如如不動現全身。


出海鯨魚擺浪開。䘖花鸚鵡自空來。淨瓶口裏喃喃
地。盡說圓通向善財。


見色心先現。聞聲道巳彰。慈容一輪月。瞻禮獲清涼。


石露珊瑚樹。山含瑪瑙雲。虗空無說說。大地不聞聞。


雨過碧天空。雲橫紫霧重。忽然瞻妙相。滿海是芙容。


浪打蒼崖石。風吹紫竹林。飛來兩鸚鵡。相對說惟心。


遇苦救苦。隨流入流。無邊剎海。一葉蓮舟。


廛市賣魚。腥風滿途。眾生易度。邪法難扶。


如意寶輪王菩薩贊



稽首大士。如意輪王。本無一法。彌滿十方。是故誦真
言者。聲未發而身心安樂。瞻聖像者。目未舉而動靜
吉祥。成就萬德。滅除千殃。我今以四大海水為乳。以
五須彌山為香。以山川草木。為供養之具。以日月星
[013-0620a]
辰。為燈燭之光。世界不可說。虗空莫能量。與一切眾
生。同修如法供養。極未來際劫。嚴淨菩薩道場者也。


地藏王菩薩贊



從久遠劫。現慈悲身。處地獄如遊園觀。使眾生永脫
苦輪。一顆寶珠提掇處。照開黑暗。六環金錫動搖時。
增長威神。持其名者。免生死罪。覩其像者。了涅槃因。
不可思議大願力。無邊剎海未來人。


文殊問維摩疾圖贊



不二法門離分別。三十二人探水月。文殊童子本無
言。却是維摩大饒舌。此圖之作非偶然。意在語默。思
惟先天。花落地拂在手。萬象聽他師子吼。


文殊大士贊



山玉有輝。盤珠無滯。毗贊空王。激揚勝義。即眾生根
本無明。是諸佛簡擇妙智。或持千鉢。或現五髻。或教
導十六王子為妙光法師。或提獎六千比丘於覺城
東際。象王回旋。師子遊戲。一切處金色世界。一切處
文殊室利。直說與人人不會。虗空更展黃金臂。


維摩居士贊



三萬二千猊座。不離方丈室中。只因當時一默。喚作
多口老翁。


彌勒菩薩贊



五十六億萬歲。方始下生人間。知足天中不住。身心
到處安閒。


辟支佛牙贊


[013-0620b]


日本成藏主入吳。逢一童子。施辟支佛牙。得而寶
之請贊。贊曰。


有一眾生。出無佛世。曾從往劫。受獨覺記。花開葉落。
心融神會。觀此因緣。豁然超詣。於三界中。如鳥出籠。
雖不說法。但現神通。手磨日月。身臥虗空。十有八變。
開豁羣蒙。至涅槃時。吐三昧火。自化形骸。惟留骨鎻。
妙設利羅。雨若干顆。累累如珠。頭頭而墮。維道人成。
得其大牙。堅若金剛。淨如蓮花。砧杵不碎。玉雪無瑕。
再拜稽首。寧小幸耶。我作贊辭。仰其高躅。冥熏法界。
淨洗心目。神物訶護。無忘付囑。人能敬信。莫不生福。


佛日普照慧辯楚石禪師語錄卷第十三



音切



徒堅切 雕丁幺切 楯食允切 堞徒葉切 秩除室切 瘖於深切 脇
虗業切 垓古苔切 菌奇隕切 贏余成切 齁火候切 搘耆支二音 汎孚梵
 燬麾詭切 挫祖過切 皖戶板切 蛤古合切 撈路高切 蚍毗音 蜉

扶牛切
[013-06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