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祖提綱錄卷第十九
武林十八㵎理安禪寺住持婁東行悅集
施主請陞座提綱
定州崔禪師州將王令公於衙署請陞座。拈拄杖曰。
出來也打。不出來也打。僧出曰崔禪聻。師擲下拄杖
曰。久立令公。伏惟珍重。
風穴沼禪師郢州李史君請升座。祖師心印狀似鐵
牛之機。去即印住。住即印破。祇如不去不住。印即是
不印即是。還有人道得麼。時有盧陂長老出問。學人
有鐵牛之機。請師不搭印。師曰。慣釣鯨鯢澄巨浸。却
嗟蛙步𩥇泥沙。陂佇思。師喝曰長老何不進語。陂擬
議。師便打一拂子曰。還記是話頭麼。試舉看。陂擬開
口。師又打一拂子。牧主曰信知佛法與王法一般。師
曰見甚麼道理。牧主曰當斷不斷反招其亂。下座。
浮山遠禪師歐陽公請因棊說法乃陞座。若論此事。
如兩家著棊相似。何謂也。敵手知音。當機不讓。若是
綴五饒三。又通一路始得。有一般底只解閉門作活。
不會奪角衝關。硬節與虎口齊彰。局破後徒勞綽幹。
所以道肥邊易得瘦肚難求。思行則往往失黏。心麤
而時時頭撞。休誇國手謾說神仙。贏局輸籌即不問。
且道黑白未分時一著落在什麼處。良久云。從來十
[019-0152c]
九路。迷悟幾多人。
五祖演禪師郭朝奉祥正請上堂。朝奉於法座前燒
香云。此一瓣香。爇向爐中。為光明雲。遍滿法界。供養
我堂頭師兄禪師。伏願於此雲中方廣座上。擘開面
門放出先師形相與諸人描邈。何以如此。白雲巖畔
舊相逢。往日今朝事不同。夜靜水寒魚不食。一爐香
散白蓮峯。師遂云。曩謨薩怛哆鉢囉野。恁麼恁麼。幾
度白雲溪上望。黃梅花向雪中開。不恁麼不恁麼。嫩
柳條金線。且要應時來。不見龐居士問馬大師。不與
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馬大師云。待汝一口吸盡西
江水即向汝道。大眾。一口吸盡西江水。萬丈深潭窮
到底。掠彴不是趙川橋。明月清風安可比。
佛印元禪師郭公提刑請陞座。郭公拈香云。覺地相
逢一何早。鶻臭布衫今脫了。要識雲居一句玄。珍重
後園驢喫草。召大眾曰。此一瓣香熏天炙地去也。師
曰。今日不著便。被者漢當面塗糊。便打。乃曰。謝公千
里來相訪。共話東山竹徑深。借與一龍騎出洞。若逢
天旱便為霖。擲拄杖下座。公拜起。師曰收得龍麼。公
曰已在者裏。師曰作麼生騎。公擺手作舞便行。師拊
掌曰祇有者漢猶較些子。
保寧勇禪師郭公提刑請陞座。郭公拈香云。法皷既
鳴。寶香初爇。楊岐頂𩕳門。請師重著楔。師卓拄杖一
下曰。著楔已竟。大眾證明。又卓一下便下座。
兜率悅禪師漕使無盡居士張公商英按部過分寧
[019-0153a]
請五院長老就雲巖說法。師最後登座。橫拄杖曰。適
來諸善知識橫拈竪放直立斜拋。換步移身藏頭露
角。既於學士面前各納敗闕。未免喫兜率手中痛棒。
到者裏不由甘與不甘。何故。見事不平爭忍得。衲僧
正令自當行。卓拄杖下座。
圓悟勤禪師呂左丞請上堂。云。一句語。全規矩。應出
毗虗印。一種機。截眾流。透過祖師關。若是明眼人。巳
透過三千里。其或尚留觀聽猶滯皮膚。未免向第二
義門重話會去也。所以道。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
即覺。亦無漸次。釋迦老子三世諸佛心髓一時頓現。
便恁麼承當。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心佛無二。更疑箇
什麼。正當恁麼時。作麼生道。千古萬古黑漫漫。填溝
塞壑無人會。
陳大夫請上堂。云。有句無句。初無兩端。如藤倚樹。打
作一片。樹倒藤枯。忍俊韓盧呵呵大笑。金毛獅子。若
是鐵眼銅睛當陽覷透。便可以把斷要津不通凡聖。
終不向他語言裏作窠窟。機境上受羅籠。所以道。言
無展事。語不投機。承言者喪。滯句者迷。不落語言不
立機關。布漫天網打衝浪魚。垂萬里鈎駐千里烏騅。
也須還他大達之士始得。所以趙州勘破處為方便。
玄沙蹉過處驗作家。雪峰輥毬。雲門顧鑑。睦州見成。
俱胝一指。如生鐵鑄就通上徹下。只要箇本分人。忽
若總不恁麼。又作麼生。委悉麼。了取平常心是道。饑
來喫飯困來眠。復頌云。即心即佛開心印。非佛非心
[019-0153b]
蹈大方。當處分身千百億。普光明殿放毫光。
大慧杲禪師陳知縣請陞座。云。祖師道。通達本法心。
無法無非法。悟了同未悟。無心亦無法。既無心又無
法。却喚甚麼作本法。本法又作麼生通達。黃面老子
云。心不妄取過去法。亦不貪著未來事。不於現在有
所住。了達三世悉空寂。諸人還委悉麼。若未委悉。分
明為諸人註破。不住現在此名為定。不著未來此名
為慧。不取過去此名為智。亦謂之如來禪。亦謂之祖
師禪。苟能於日用二六時中如是通達如是了悟。則
此定此慧此智一一如空無有邊際。定慧智既無邊
際。則當人日用神通光明亦無邊際。神通光明既無
邊際。諸波羅密諸解脫門亦無邊際。波羅密解脫門
既無邊際。此無住心亦無邊際。無住心既無邊際。徑
山今日以此無邊際心說此無邊際法。奉為臣子陳
亞卿祝吾君壽地久天長亦無邊際。正當恁麼時。依
時及節一句作麼生道。舉拂子云。將此身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我皇。下座。
應庵華禪師嚴教授請上堂。五百力士揭石義。萬仞
崖前撒手行。十方世界一圍鐵。虗空背上白毛生。直
饒拈却膱脂帽子。脫却鶻臭布衫。向報恩門下正好
喫棒。何故。半夜起來屈膝坐。毛頭星現衲僧前。
東山雲頂禪師九龍觀道士并三士人請上堂。儒門
畫八卦造契書。不救六道輪𢌞。道門朝九皇鍊真氣。
不達三祇劫數。我釋迦世尊洞三祇劫數。救六道輪
[019-0153c]
𢌞。以大願攝人天。如風輪持日月。以大智破生死。若
劫火㷊秋毫。入得我門者自然轉變天地幽察鬼神。
使須彌鐵圍大地大海入一毛孔中。一切眾生不覺
不知。我說此法門如虗空俱含萬象。一為無量無量
為一。若人得一即萬事畢。珍重。
千巖長禪師曹居士請陞座。婺州信士曹仁卿同合
宅貴眷就寺設齋表䞋。請老僧升座說法。老僧曰。諾。
會麼。盡大地是箇老僧。盡大地是箇法座。更教老僧
升什麼座。說什麼法。記得五六年前行橋時已曾到
宅叨齋受䞋。今日山中三四百眾喫齋受䞋。人人歡
歡喜喜。只者歡歡喜喜增仁卿多少長福田仁卿多少
壽量。適來長老已為仁卿向法座上舉揚。老僧只喫
齋受䞋便了。不用為蛇畫足。自然水到渠成。豈不見
五祖演禪師云。端坐受供養。施主長安樂。趙州云。老
僧在者裏坐地。更說什麼佛法無明。有條攀條無條
攀例。忽有箇漢出來道。和尚你坐地分贓。他日作箇
什麼填還他施主去。只向道。不作牛兮定作驢。因甚
如此。大丈夫異類中行不是差事。
古林茂禪師施主請上堂。佛佛授手。無邊剎境自他
不隔於毫端。祖祖相傳。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
向上一路千聖不傳。直饒坐斷報化佛頭。未免墮在
聲色堆裏。更向威音那畔獨振玄風。空劫已前單明
自已。大似隔靴用拳頭抓癢。有甚快活處。所以道。群
靈一源。假名為佛。體竭形銷而不滅。金流璞散而常
[019-0154a]
存。百姓日用而不知。諸佛常知而獨用。以獨用無私
之旨。常居乎有象之先。以日用不知之心。逈出乎真
諦之表。無前無後無古無今。彼我混同聖凡不異。正
與麼時如何。青山不鎻長飛勢。滄海合知來處高。擊
拂子下座。
石車乘禪師司理黃元公等請上堂。一句截流。全心
即佛。萬機不到。全佛即心。到者裏心佛俱忘。復是何
物。喝一喝。甜瓜徹蔕甜。苦瓜連根苦。
箬庵問禪師眾官請上堂。隨波逐浪不遺一滴。截斷
眾流不存毫末。一口吸盡西江。不與萬法為侶。且道
是隨波逐浪。截斷眾流。龐居士道。十方同聚會。箇箇
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大家在者裏。豈不
是心空及第。且無為又作麼生學。長江水上浪滔天。
明月清風安可比。
金大司空請上堂。師云。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
中不捨一法。若受一塵。法輪從何而轉。若捨一法。佛
事何由而興。所以有力大人向劫濁苦海中為津為
梁。逆行順行總莫可測。回天關轉地軸須是其人方
能擔荷。吹陽春於既燼。樹福運於方興。結一時殊勝
之緣。作千載賢良之合。風雲際會敲唱乘時。有此殊
勝因。成此殊勝緣。具此殊勝願。得此殊勝福。不忘囑
付。舉起便知。把手相呈。一超直。入且徹頭徹尾一句
作麼生道。全憑舉鼎調羮手。撥轉如來正法輪。
慶生提綱
圓悟勤禪師周侍御請上堂。玄機透脫。融萬象於目
前。至理高明。會千差於物表。一明一切明。一見一切
見。一用一切用。一說一切說。直截根源。當陽顯露。若
能於此洞達去。自已脚跟下一段大事。明於杲日。寬
若太虗。可以修身。可以見性。可以祝一人上壽。可以
種未來勝因。是故靈山拈花迦葉微笑。少林面壁神
光傳心。於是中間如擊石火似閃電光。須是奇特人
方明本分事。要知本分事還他奇特人。只如今日奇
特本分底一句作麼生道。葵藿同傾仰。高祝萬年春。
鄭太師請上堂。乃云。靈光未兆萬彚含太虗。一氣既
彰華開世界起。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皆同
箇中出現。若天若人若群生無不從是中流出。以一
處明百處千處光輝。一機轉千機萬機歷落。所以道
淨法界身本無出沒。大悲願力示現受生。然而此悲
此願此力。若是宿稟靈根具超脫種智。則才生下時
巳作獅子吼巳具大神通。至於若行若住若坐若臥。
或放行或把住。無不皆從諸聖頂𩕳上縱橫十字。乃
至享福享壽享富貴多子孫。悉承渠儂威力。正當恁
麼時一句作麼生道。重重彰瑞氣。一一湧金蓮。復頌
云。威音巳前靈苗秀。到今光彩轉新鮮。萬卉芬芳風
景麗。壽山高到大椿年。
大慧杲禪師榮侍郎生日請陞座。僧問楊岐一頭驢
為什麼只有三隻脚。師云你少喫水草。進云恁麼則
覿面相呈更無回互。師云且莫詐明頭。進云。既是潘
[019-0154c]
閬倒騎歸。為什麼攧殺黃番綽。師云非汝境界。進云
爭柰即今何。師云且莫辜負老僧。進云恩大難酬。便
禮拜。師乃云。楊岐一頭驢。只有三隻脚。潘閬倒騎歸。
攧殺黃番綽。妙喜三十年前底註脚。今日被者僧對
人天眾前華劈一上。不同小小。直得楊岐和尚拍手
呵呵大笑。山河大地萬象森羅一時起舞。當恁麼時。
且道是甚麼人證明。所以道。處處真。處處真。塵塵盡
是本來人。真實說時聲不現。正體堂堂沒却身。作麼
生是堂堂正體。未離兜率已降王宮。未出母胎度人
巳畢。豈不是堂堂正體。若作堂堂正體會則辜負釋
迦老子。若不作堂堂正體會則辜負自已。自已既辜
負。將甚麼與釋迦老子相見。若向者裏撥得一線路。
方知釋迦老子在兜率天乘日輪香象降摩耶夫人
胎。只是示現箇生底時節。以至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也只是與一切人作箇示現
生相底樣子。若向者裏見得。不獨為釋迦老子出氣。
亦乃與生身父母出氣。不獨為生身父母出氣。亦乃
與一切有情出氣。正當恁麼時。且道承誰恩力。良久
云。揮劍斫開人我易。推山塞斷是非難。
博山來禪師魏國公徐六翁老居士誕日請上堂。因
緣所生法。莊嚴世間相。了彼性空者。斯人具正眼。諸
昆仲。心本無生。從緣有生。生緣勝故。佛種亦勝。法華
經云。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作麼生是說一乘底
道理。諸昆仲。毫端歛法界之方。滴水含滄海之濶。無
[019-0155a]
明全諸佛之智。藏識潛增上之緣。理應箭鋒。事存圅
葢。不可以思議而得之者也。諸昆仲。茲因魏國六翁
老居士華筵大誕之辰。合郡眾居士於濟生庵中設
此無遮大會為六翁居士祝壽。且道將何為祝耶。須
彌耶滄海耶。大地耶草木叢林耶。若以須彌為壽。須
彌高而有頂。若以滄海為壽。滄海深而有源。若以大
地為壽。大地厚而有輪。若以草木叢林為壽。草木叢
林多而有盡。惟以吾大圓覺中華藏界內香雲花雲
幢旛雲音樂雲寶葢雲。若舉一若舉二若舉百若舉
千。乃致百千萬億數中隨拈一微塵許。皆與有情無
情等。與毗盧遮那等。皆可為居士祝壽也。雖然如是。
不免為居士旁通箇消息。作麼生是旁通底消息。華
藏界中纔一念。閻浮早巳萬千年。珍重。
箬庵問禪師慶誕陞座。今日是大玉太史不惜眉毛
露頭露面底時節。此老于二千年前靈山會上親受
釋迦老子遺囑。未離當處巳到閻浮。未出母胎巳成
正覺。今日既不忘囑付。山僧插一瓣香為伊證明。還
會麼。若也會得。便見目前山河大地若草若木若有
情若無情同聲讚嘆以祝眉壽。且道山僧拄杖子又
如何慶讚。卓拄杖一下云。南山不斷[卄/債]葱翠。東海方
昇爛熳霞。巖壑久沾春富貴。濛濛新雨潤林華。
施主誕日供僧請陞座。輕雲潑黛。薄霧描青。瑞氣生
煙。紅霞開旭。藍田燦白玉之光。赤水耀驪珠之色。人
與境會。事得理融。方能建最勝幢於普光殿中。樹功
[019-0155b]
德林於眾香國土。毗耶非小。大千非廣。渤海非多。涔
蹄非細。同此身心同此塵剎。同此行願同此福德。正
當恁麼時。且誕生一句作麼生道。擊拂子云。一夜天
香聞桂子。秋深還到葛洪家。下座。
周居士請上堂。無量壽如來今日在山僧拄杖頭上
放光動地。普告大眾說偈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
滅。生滅滅巳盡。寂滅常現前。憍陳如尊者從旁忍俊
不禁。义手當胸瞠眉努目道。古佛如來將謂有多少奇
特三昧。與麼說話不出他座主圈繢。何足當今日因
齋慶讚。無量壽如來忽然聳入山僧拄杖。變現八萬
四千諸佛國土。普化八萬四千諸佛國土中香飯。徧
設八萬四千獅子寶座。供養八萬四千諸大菩薩。普
熏諸大菩薩八萬四千毛孔。於諸毛孔中各各具八
萬四千無量無邊功德莊嚴。作此一期佛事巳。拄杖
子請質之曼殊大士。曼殊大士請質之維摩老人。眾
中有知恩報德者麼。正好出來還飯錢。其或未然。拄
杖子還他拄杖子。曼殊大士還他曼殊大士。維摩老
人還他維摩老人。莫道默然好。卓拄杖。
金大中丞慶誕請陞座。師云。祥雲繞座。瑞氣盤空。總
握樞機。光揚化日。具匡時之略乃能展向上之猷。樹
葢世之勳始得副大機之用。所以大人行大事。大智
得大力。大材成大功。大德必大壽。三千里外橫按鏌
鎁。殺活全彰體用兼舉。抒神力於盤根錯節之時。挈
紛拏於振甲揮戈之日。揑聚也全身據定帷幄運籌。
[019-0155c]
放開也百職維新海山永賴。是則大中丞豈翁居士
生平夙抱歷劫素修。從靈山授記以來現宰官身。具
大人作。所謂以出世心行世間法。不壞世間法能成
出世心。此心行于身則中丞今日道成德備安富尊
案。此心行于家則中丞今日祥麟瑞鳳克讓克恭。此
心行于天下則中丞今日據寰中勅握閫外威。闢土
開疆澤民裕國。此心行于今日一時則現前緇素群
機拱息眾望獨尊。鼓舞休明謳歌福運。且道正當恁
麼時。祝壽一句又作麼生。須彌岌嶪同天地。億萬斯
年肇太平。復偈云。九天雨露洽方新。特拜樞衡寵渥
恩。壽域蕩平開化日。會看龍虎際風雲。
陳行志為母祝壽請陞座。師云。行志為母祝壽。山僧
何法可說。有說言思易窮。無法筭數莫極。大家隨例
當齋。箇箇仰望不及。既仰望不及。且道有何奇特。拈
拄杖云。昨日南山虎咬大蟲。東海鯉魚翻箇轉身跳
入太湖波底。忽轟霹靂。直得莫𣯛縹緲。兩峯相對點
頭云。大好消息。却被三家村土地從旁不憤笑云。長
老長老好生饒舌。鄉子底裏愛說平易禪。何消你大
驚小怪恁般廝結。殊不知拄杖子既到者裏却放過
不得。卓拄杖云。慣釣鯨鯢沉巨浸。却憐蛙步輾泥沙。
喝一喝復云。今日陳行志請為母親祝壽。一箇高興
不知說到那裏去了。大眾灼然。陳行志請為母親祝
壽。山僧却不是說底別事。久立珍重。
牧雲門禪師歲旦董文學誕日上堂。大年初一光風
[019-0156a]
霽日。好大眾。自從威音王已前直至如今。有佛世界
無佛世界於中有不可說不可說日月。不可說不可說歲數。
不可說不可說國土。無不盡從者一日子流出。直得
皇風蕩蕩八表無垠。野老謳歌萬方無極。且有箇人
出世恰好撞著者日子又如何。既承禮樂詩書後。定
作頂冠束帶人。
祈嗣提綱
無相真禪師檀越祈嗣有應供菩薩請示眾。清凉山
裏萬菩薩。盡是吾家屋裏人。珍重秋光去秋月。幾回
圓闕幾回新。平安來往莫怱怱。海角天涯不易逢。須
信善財纔歛念。依然如在覺城東。龍彪產兮真奇異。
纔生巳有食牛氣。薝蔔林深秋月圓。一片香風動天
地。
南石琇禪師琴川陳從道設齋求嗣上堂。饑來喫飯。
困來打眠。踏著尋常一路。恁麼衲僧也甚希有。更要
萬仞峰頭濶步。荊棘林裏翻身底。萬中無一。馬祖一
喝百丈直得三日耳聾。黃檗聞之不覺吐舌。且道是
尋常一路。是萬仞峰頭濶步。旃檀圍繞旃檀樹。獅子
還生獅子兒。
箬庵問禪師施主祈嗣請陞座。云。九夏功成。一期告
滿。拄杖頭週遭向四天下走一轉身。元來祇是自家
屋裏三條椽下七尺單前翻來覆去。了無些子奇特。
雖然祇是自家屋裏。亦乃了無奇特。爭柰頭是頭底
是底。驢是驢馬是馬。老僧是老僧闍黎是闍黎。寒時
[019-0156b]
寒殺熱時熱殺。瞞盰儱侗有甚麼數。茄子瓠子那裏
得知。今日適當解夏。施主入山營供。要山僧與他祈
嗣。若喚作祈嗣又為諸入解夏。若喚作解夏又為他
祈嗣。畢竟作麼生得相應去。拈拄杖云。丹山生鸑鷟。
獅子產狻猊。不惜莖眉者。天然是俊兒。卓拄杖云。要
一得一要二得二。從來言不虗發。汝諸人各各分明
記取。下座。
浴佛日施主祈嗣上堂。舉雲門拈世尊初生話。師云。
磬山今日又且不然。雲門一棒。我只一杓。看取兒孫。
擎頭戴角。
飯僧提綱
保寧勇禪師因施主飯僧上堂。問既無盡。答亦無窮。
若據祖宗門下。本無如是事。若於建化門中。隨機施
設亦大矣哉。永嘉云。嗟末法。惡時世。眾生薄福難調
制。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彊法弱多冤害。永嘉與麼道。
且暫時曲順人情即不可。千古之下要且遭人檢點。
何故。且我家本無是事。諸佛亦不曾出世。亦無佛可
成。亦無法可說。亦無眾生可度。亦無煩惱可斷。亦無
菩提可求。亦無涅槃可證。亦無前際中際後際。亦無
正法像法末法。於一切法求其實性皆不可得。所以
時亦不去來。法亦不生滅。不見道。一切法不生。一切
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所以長沙云。盡十
方世界是沙門一隻眼。盡十方世界是沙門全身。盡
十方世界是箇真實人體。盡十方世界是解脫門。乃
[019-0156c]
至佛及眾生有情無情有性無性皆同一體同一性
同一相。亦無內外中間取捨愛憎斷常生滅染淨去
來種種知解之所分別。若能如是。則三界不能收六
道不能攝。於一切處運用去來無住無著。應物現形
得大自在。或凡或聖或是或非。逆行順行天莫能測。
所以永嘉到者裏出手不得。又記得本淨云。道體本
無修。不修自合道。棄却一真性。來入閙浩浩。若逢修
道人。第一莫向道。實謂誠實之言。保寧與麼也且隨
方就圓。然雖如是。笑我者多。哂我者少。
市戶請上堂。摩竭室不揜。方丈門再開。不惜眉毛者。
橫身請入來。乃云。三界六道輪𢌞。業鏡難藏好醜。不
須更滯他人。盡是自作自受。如今於諸人分上各自
有一面業鏡子明歷歷地。且道是好是醜。試請𢌞頭
自照看。又外道問世尊今日當說何法。尊云說定法。
次日復問說何法。尊云說不定法。道云。昨日為什定。
今日為什不定。尊云。昨日定。今日不定。諸仁者。是知
佛法無有定相無不定相。隨機施設一切臨時。說有
亦得說無亦得。說定亦得不定亦得。猶如太空蕩蕩
無礙。一任穿鑿縱橫自在。如今若有人問保寧今日
當說何法。即云說不定法。或次日問說何法。即云說
定法。或問。昨日為什不定。今日為什定。即云。昨日不
定。今日定。或問昨日不定事作麼生。即云未曾再謝
知府在。或問今日定底作麼生。即云市戶巳作茶筵
了。謝畢乃云。引退潛藏志未從。世間何處可相容。依
[019-0157a]
前却入塵泥去。物物頭頭露祖宗。拍禪床下座。
五祖演禪師因齋上堂。不寒不暖喜春遊。士女傾心
結預修。自覺一生如幻夢。始知百歲類浮漚。子規啼
處真消息。芍藥開時野興幽。此箇門風誰會得。等閒
白却少年頭。
桐樹郭宅請上堂。桐林郭評事。家門幸食祿。性靜好
吾宗。溫良如美玉。封疏請諸山營齋植洪福。二人長
老共談玄。正值陽和二月天。渴鹿飲溪氷作水。野猿
啼樹霧成煙。黃梅路上多知巳。今日共乘般若船。乘
船即不無。且道說箇什麼事。幸遇三春明媚。因行不
妨掉臂。囉邏哩囉邏哩。乃拍手大笑云。是何曲調萬
年歡。
因齋上堂。二月中春物象鮮。盡塵沙界一般天。蒼苔
雨洗去冬雪。野火風飄昨夜煙。危嶺乍聞猿嘯日。長
江時見客乘船。人生幾度逢斯景。好是誠心種福田。
真淨文禪師因施主上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
類各得解。僧俗男女平等心。一一皆同證法界。
夢菴信禪師因眾善友入寺請因緣設粥陞座。記得
昔日甘贄行者入南泉寺設粥。乃請南泉和尚念誦。
泉云為貍奴白牯念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廿贄便出。
泉粥後問典座甘贄在甚處。座云當時便去也。泉云
打破粥鍋著。師召大眾云。甘贄設粥。功不浪施。南泉
念誦。不妨親切。當時打破粥鍋。如今諸人如何修設。
然雖如是。只如諸人設粥。忽然請山僧念誦。且道回
[019-0157b]
向甚麼即是。若道為狸奴白牯。又是隨他脚跟轉。若
道為燈籠露柱。不免依樣畫猫兒。若道為他增長福
田。又是掩人之德。若只麼休去。又乃施無所歸。且道
如何回向即是。以拄杖卓一下云。普同供養。
密庵傑禪師施主請上堂。師據座顧視左右。驀拈拄
杖云。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乃卓一下云。希有諸
比丘。是中難比况。復提起云。還見蔣山拄杖子麼。朝
到西天暮歸東土。向諸人道有世界以音聲為佛事。
有世界以香飯為佛事。有世界以出入息為佛事。復
卓一下云。且道者箇世界將什麼為佛事。擲下拄杖
云。阿剌剌。四方八面活鱍鱍。
楚石琦禪師楊府安人真如善住二居士入山齋僧
上堂。沙門釋子。頭戴施主屋。脚踏施主地。口喫施主
飯。身著施主衣。將什麼報答施主。入道不通理。復身
還信施。長者八十一。其樹不生耳。若終日喫飯不曾
咬破一粒米。終日著衣不曾挂著一縷絲。行不見行
立不見立。十二時中不依倚一物。不見施者不見受
者亦無施物。恁麼見解正是增上慢人。別造地獄著
你在。總不恁麼時如何。大眾歸堂喫茶去。
南石琇禪師施主設齋粥上堂。繁興大用。舉必全真。
維摩以一鉢飯飽三萬二千菩薩。甘贄行者設粥南
泉打破粥鍋。且道是繁興大用不是繁興大用。等閒
認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施齋田提綱
疎山性禪師疎溪施主施齋田請上堂。人人一坐具。
方圓儼今昔。行坐不曾移。歲寒消劫石。更不屬陰陽。
又不輸糧役。四至既分明。契劵親委悉。復證者田地。
大自在休息。那箇不具足。受用無窮極。如是布施汝。
如何不感激。養十方佛種。常生大智食。轉施諸凡聖。
不思議功德。不是有心求。不是無心得。須悟春風意。
莫認春山碧。無上大因緣。知恩念來歷。因果既無差。
宜應全道力。較彼來處功。羮飯銅鐵汁。驀然畫斷。三
輪虗空爭覓踪跡。燈籠露柱。秋收依舊山堆嶽積。卓
拄杖云。柳絮隨風。葵花向日。
供羅漢提綱
無相真禪師供羅漢示眾。應供真人著眼高。海山來
往不辭勞。也知為瑞為祥處。惹得天花上毳袍。石梁
方廣路非遙。薝蔔堂中信手招。尊者半千誰是主。海
天雲靜月輪高。
真淨文禪師供羅漢上堂。方上人今日為施主供養
羅漢。且道羅漢來也無。若來。在什麼處。若不來。又供
養他作什麼。乃顧謂大眾云。要識真羅漢麼。元來總
在者裏。復召云。方上座還見麼。正好供養。來無所從。
去無所至。一一不生。一一不滅。性真妙明。常住世間。
清淨本然。周遍法界。若也如是。萬兩黃金亦消得。若
不如是。滴水難消。老僧隨例餐䭔子。也得三文買草
鞋。
上堂。山門今日供養羅漢。為十方檀越酬還心願。亡
[019-0158a]
者生天。現存獲福。召云。大眾。但祇隨例餐䭔子。莫問
人間短與長。復拈起拄杖云。我生巳盡。梵行巳立。所
作巳辦。不受後有。三界不柰伊何。堪受人天供養。者
一隊少叢林漢。總好與二十拄杖。喝一喝下座。
供養羅漢上堂。三界惟心萬法唯識。未有一法不從
心之所生。心若滅也一切法滅。所以過去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三際既不有。一心何
所生。大眾。但盡浮想盡。證阿羅漢。浮想不盡。總屬流
浪生死。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日供養羅漢。夜來四方高人諷誦妙法蓮華
經安樂行品一遍。大眾。作麼生是安樂行。擬心早不
安樂了也。乃喝一喝云。豈不是安樂行。如何是透法
身句。北斗裏藏身豈不是安樂行。如何是祖師西來
意。庭前栢樹子豈不是安樂行。如何是超佛越祖之
談。糊餅豈不是安樂行。以至僧俗大眾一一清淨光
明住持豈不是安樂行。乃至一佛二菩薩一一羅漢
一一辟支佛無不清淨實相住持所謂安樂行也。大
眾。唯有髻中寶珠不妄與之。雖然不與。你人人具足。
十二時中光明烜赫。阿誰欠少。還會麼。歸堂喫茶去。
喝一喝下座。
供養羅漢上堂。大眾。一切法即諸佛法。一切心即諸
佛心。一切語即諸佛語。一切道即羅漢道。法也心也
語也道也。且道是一也是二也。是同也是別也。二由
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019-0158b]
楚石琦禪師因齋羅漢上堂。風生古殿。月轉回廊。香
煙合匝。燈燭熒煌。賓頭盧尊者應供四天下。無一處
不到。還到此間麼。此間是什麼所在說到不到。合掌
云。三德六味。施佛及僧。便下座。
放生提綱
雪竇顯禪師放白[鳥*閑]示眾。朱冠青戢雪為毛。不近鸞
凰意亦高。放你雲林莫回首。如今何處是仙曹。
無相真禪師施主送魚放生示眾。死水浸著未是作
家。大海番身不妨脫洒。蘆山今日通一線道。須貴各
得自由。休更貪他香餌。信得及去。千尺絲綸惹絆不
住。縵天大網誰敢羅籠。一跳便過龍門。不怕掀天動
地。遇大旱則為霖雨。著意嘉惠生靈。十千天子齊立
下風。怒海鯤鵬仰望不及。良久云。若到者箇田地。不
得辜負老僧。
中峰本禪師瞿運使卒哭藥師道場放生。紅芍藥邊
方舞蝶。碧梧桐裏正啼鶯。目前大道無遮障。自是眾
生沒路行。由是今日藥師如來與近故少中大夫兩
浙都運瞿公於一毫端上起大道場。作百寶莊嚴佛
事。本上座因齋慶讚。普為諸含識指箇路頭去也。教
中道。三界無法。何處求心。心不可求。法將安寄。便見
十方世界是清淨法身。十方世界是藥師十二願海。
審如是。有羽者聽其高飛。有足者不妨遠舉。帶甲者
潛於深淵。負鱗者縱於巨壑。無一眾生不成正覺。無
一眾生不入圓明。雖然如是。只如古人道。門裏出身
[019-0158c]
易。身裏出門難。且道不涉易難如何是超然獨脫底
句。乃放生云。衝開盡是通霄路。透出無非解脫門。
箬庵問禪師西湖放生示眾。南山起雲北山雨。秋色
滿湖鷗鵠舞。驀然拄杖化為龍。大地含生失本據。連
累旁觀多少人。搥胷叫屈稱冤苦。山僧瞬目笑顏開。
剎那共入無生路。還委麼。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地獄。地獄自消滅。拍手云。透網金鱗休滯水。
摩雲俊鶻合冲霄。
湖舟放生陞座。師云。縵天布網。要入入不得。要出出
不得。直饒轉得身來。巳是皮穿肉綻。欲得搏九萬雲
徙九萬里。也須是不脛而走無翼而飛底始得。良久
云。不貪香餌味。始是碧潭龍。今辰奉為闔城善信結
社放生。上祝皇圖祈消兵祲。且天下太平干戈永息
一句作麼生道。聽取一頌。鳶自飛兮魚自躍。弋何慕
也釣何驚。共瞻一片湖山色。仰沐皇恩浩蕩仁。
供法衣提綱
白雲端禪師施主捨法衣。云。龍披一縷。金翅不吞。當
時若一口吞盡。豈不天下太平。且道那箇是吞不盡
底。拈起法衣角示眾云。者箇豈不是吞不盡底。還見
麼。等閒挂在肩頭上。也勝時人著錦衣。
真淨文禪師施主捨法衣上堂。師云。諸佛出世。咸披
此衣說法度人。洞山今日亦披此衣說法度人。遂拈
起衣角召大眾云。還有不受惡水潑者麼。良久云。月
到天心白。波歸海上清。
[019-0159a]
施主捨法衣上堂。大眾。諸佛法衣。得之者出三界。離
五欲。成大道。度眾生。遂舉衣云。舉起也地獄停酸修
羅息戰。放下也帝釋搖頭諸天罷樂。不舉不放十方
法界情與無情同成佛道。未審施法衣者成得箇甚
麼。良久云。自從盧老收歸後。須信人人總有之。
圓悟勤禪師施主捨法衣上堂。云。迦葉擕坐鷄足峰。
老盧持過大庾嶺。如今披向寶華座。孤光逈逈高峰
頂。且道是同是別。錦衣公子貴。林下道人高。
應庵華禪師廣德軍趙中大施法衣請小參。師乃舉
教中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
見如來。乃喝一喝云。諸人還聞麼。要且不是聲。提起
袈裟角云。諸人還見麼。要且不是色。既不向聲色上
辨。向什麼處見如來。若道二六時中一動一靜一語
一默折旋俯仰處見如來。即是認賊為子。若道不向
二六時中動靜語默折旋俯仰處辨。正是癡狂外邊
走。到者裏若是明眼漢瞞他一點不得。豈不見本仁
和尚道。尋常不欲向聲前句後鼓弄人家男女。要且
聲不是聲。色不是色。時有出問如何是聲不是聲。仁
云喚作色得麼。曰如何是色不是色。仁云喚作聲得
麼。且道為你說答你話。若辨得出。於佛法中不妨有
箇入處。雪竇拈云。本仁也甚奇怪。要且貪觀天上。既
非聲前句後。從什麼處入。師拈云。雪竇到者裏盡其
神通無插手處。只如道既非聲前句後從什麼處入。
往往十箇有五雙蹉過。還知薦福落虗麼。一箭落雙
[019-0159b]
鵰。了智上人遠自廣德持判府中大回施俸資特就
今辰齋僧營辦種種佛事。及捨法衣一頂與山僧受
用。乃命小參舉揚正法眼藏涅槃妙心。集此無涯上
善並用祝陪台筭并諸寶眷福壽延鴻。不盡功德四
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有情同圓種智。判府中大雖
未參識。竊聞深知有此一段大事。雖相去千有餘里。
而未甞隔一絲毫許。正所謂千里同風也。既作宗門
外護而又於此道不倦。信知於過去無量塵沙劫中
熏習得熟。纔出頭來一撥便轉。豈在忉忉也。然做工
夫別無他術。只要有大信根。具大種智。知有此事。於
二六時中行住坐臥處切切提撕看是什麼道理。但
恁麼推來推去。推到無依倚處。驀地撞著更不費絲
毫氣力。便是從孃肚裏出來底。未甞別有一物與你
也。與他從上佛祖同一受用。正如斬一綟絲一斬一
切斬。如染一綟絲一染一切染。前後際斷。三祇劫空。
覓其虗空了不可得。全體是箇金剛正體。了無出沒。
在諸佛分上不曾添一絲毫。在凡夫身中不曾減一
絲毫。如水洗水似金博金。有時拈一莖草作丈六金
身。有時將丈六金身作一莖草。擒縱自在殺活自由。
者箇話頭乃從昔靈山會上黃面老子處來。佛佛祖
祖以心契心。至於今日未甞有一絲毫許錯悞。謂之
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未有天地未有日月未有人倫
巳前。此心亦逼塞虗空。逮乎天地既分有日月人倫。
此心亦逼塞虗空。所以道生也恁麼死也恁麼。要且
[019-0159c]
生死籠罩他不得。何故。為他著著有出身之路。不見
教中道。若在長者。長者中尊。為說勝法。若在居士。居
士中尊。斷其貪著。若在剎利。剎利中尊。教以忍辱。若
在婆羅門。婆羅門中尊。除其我慢。若在大臣。大臣中
尊。教以正法。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若在內
宮。內宮中尊。化正宮女。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興福
力。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誨以勝慧。若在帝釋。帝釋中
尊。示現無常。若在護世。護世中尊。護諸眾生。此葢從
清淨微妙根本智中廣發如是勝妙方便大解脫門。
又謂之金剛正體。又謂之頂王三昧。又謂之浮幢王
剎海。又謂之第一義。至於楊岐和尚以金剛圈栗棘
蓬揭示學者。洞明少室直指之由。其變通逸格超量
得大自在。與一切人抽釘拔楔解粘去縛。令各各自
證透頂透底。要且不可以心知。不可以識識。長沙和
尚道。我若舉揚宗教。法堂前草深一丈。事不獲巳。所
以向諸人道。盡十方世界是沙門眼。盡十方世界是
沙門全身。盡十方世界是自已光明。盡十方世界在
自已光明裏。盡十方世界無一人不是自已。我甞向
諸人道。三世諸佛共盡法界。眾生是摩訶般若光。光
未發時汝等諸人向什麼處委。光未發時尚無佛無
眾生消息。既無佛無眾生消息且道大地山河日月
星辰人畜草芥纖洪長短從什麼處得來。還知落處
麼。天上有星皆拱北。人間無水不朝東。
箬庵問禪師施主送法衣示眾。師拈起法衣角云。者
[019-0160a]
箇是黃面老子遞代傳持底。今日因甚却自信心檀
越屋裏送來。山僧既不囊藏被葢。索性對人天眾前
一回舉似。還知麼。拈來不隔寸絲頭。一片雲霞爛不
收。有意氣時添意氣。得風流處且風流。
供法衣上堂。蜀錦吳綾。攢花簇巧。爛紅妍紫。溢彩增
輝。奪驪龍項下之光。捋猛虎鬚邊之利。衲僧家箇箇
牙如劍樹口似血盆。誰肯輸機納款。所以道。從天降
下則貧窮。從地涌出則富貴。法王大寶現成。自然不
求而至。入荒田不揀。信手便拈來。覿面互施呈。舉一
不舉二。到者裏脫珍御服著獘垢衣。得妙回途入廛
垂手一句且作麼生道。隨身竿木逢場戲。百草頭邊
見祖師。
侍者供法衣上堂。披如來衣。坐如來座。行如來事。三
脚蝦蟆著錦襠。風吹不動堦前樹。馬祖扭鼻。野鴨子
沒處去。百丈捲席。大用現前不存規矩。堪笑南陽老
國師。負汝負吾成指注。點即不到。到即不點。三十年
後莫道金山者裏有屈無叫處。
列祖提綱錄卷第十九
[019-016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