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036 黔南會燈錄-清-如純 (master)



黔南會燈錄卷第五
習安天龍 如純 輯


貴陽西山宗風定禪師



思南任氏子。二十三歲。在都
勻觀音寺。禮峰池祝髮。矢志遍參。至楚親溈山養拙
和尚。機緣未契。徑往江浙。上天童參密祖。在行寮數
年亦不契。因病歸里。寓南望山住靜。有嵩目法兄。訪
之。携覲語嵩和尚。隨住六年。親承印證。後語嵩和尚。
往天童掃祖塔。囑師永住西山。後圓寂。建塔於本山
之西。


上堂。權衡在掌。殺活由人。杲日麗天。澄澄光彩。
頭頭上露。法法上彰。一處明。百處千處光輝。一言通。
千言萬言透脫。所以無物不為妙用。無法不是真乘。
光揚佛日。耀古騰今。即此現成。即此受用。一言含眾
相。一句逗羣機。何用猛虎穴裏橫身。萬仞峰頭側足。
以拄杖卓一卓云。是處是慈氏。無門無善財。


上堂。十
五日巳前。掬水月在掌。十五日巳後。弄花香滿衣。正
當十五日。無風起浪。平地生波。連累眾生。平空喫苦。
正是好肉上剜瘡。乃大笑云。且道笑箇甚麼。良久云。
腦後見腮。不與往來。擲拂子下座。


上堂。西來的的意。
[005-0246b]
教外直指傳。曹溪流正脉。綿綿到破山。破山出馬度。
馬度出西山。全提臨濟令。放出老德山。劈破三玄旨。
坐斷趙州關。勦絕天然黨。狐窟盡掀翻。魔佛齊喪命。
金剛把眉攢。衲子跨門三十棒。直教箇箇頭顱穿。喝
一喝下座。


上堂。昔睦州唆臨濟。問黃檗的的大意。濟
三遭痛打。雖然不是好心。君子有成人之美。楊岐逼
慈明晚參。魯班手裏弄鑿斧。趙州訪道吾。知他是何
心行。寶壽上堂。三聖推出一僧。大似埋兵掉鬬。寶壽便
打。爛泥裏有刺。試問大眾。即今還有為諸大老出氣
者麼。時有僧喝。師便打云。定上座。也是為他閒事長
無明。


上堂。即心即佛。釘樁搖櫓。非心非佛。忍俊不禁。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泥裏洗土塊。西山今日。一齊
坐斷。外不見有大地山河。森羅萬象。草木昆蟲。一切境
界。內不見有自心貪染。愛惡喜怒。明暗色空。我人眾
生壽者。如天之高。地之厚。水之深。空之濶。正所謂神
光獨耀。萬古徽猷。體露真常。即如如佛。大眾。作麼生是
如如佛。卓杖云。吃嘹舌頭三千里。壺中日月自分明。


貴筑三潮水知非禪院剖石鏡禪師



上堂。知非洪開
選佛場。全提正令絕商量。直教當下超方便。莫把虗
空較短長。還有不較短長者麼。東西十萬。南北八千。


上堂。不貴語清。只圖眼正。妍醜高低難瞞。寶鏡少
林罔測。巳輸機今日。禪流看性命。到者裏。還有不顧
危亡者麼。若有。可謂長鯨吸乾海底波。泥牛吼落天
邊月。苟或未然。河裏失錢河裏摝。


小參。卓杖云。今
[005-0246c]
朝便是元宵節。老漢當堂無法說。露柱燈籠笑點頭。
誰能當下知休歇。知休歇。溪聲盡是廣長舌。不休歇。
依舊三生六十劫。


天吼廓禪師法嗣



習安玉丹語聖正禪師



蜀之敘州富順楊氏子。母陳
氏。因亂入黔。至安順府大士閣。禮覺旨老宿披剃。依
天台月峰和尚具足。隱居丹山數載。有提臺李公。率
普城眾姓。請師重建大士閣。適遇天吼和尚。見師氣
槩超然履踐精確。遂印可。師即開法普城。掩關於後
閣上三載。復隱丹山休老。門弟子。為師預建塔於寺
側。


建大悲閣落成上堂。大悲千隻眼。正眼惟是一
隻。大悲千隻手。正手亦是一隻。以一隻眼。普觀三千
大千世界。以一隻手。等接微塵剎土眾生。所以建法
幢立規矩。必須眼親手辦。豎瓊樓張玉殿。自不帶水
拖泥。正恁麼時。只是不得將大法輪。向微塵裏轉。以
寶王剎。向一毫頭上現。且道。向甚麼處現。卓拄杖一
下云。三門對佛殿。


上堂。世尊為一大事因緣。出現
於世。堪歎無端勞攘。達磨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怎奈平地扯謊。歷代來尊宿。全沒意智。各各承虗接
響。正上座見處。要且與諸人無別。且道。那裏是無別
處。普定城內。有四十八條官街。是那一條不許人行。
喝一喝下座。


說戒上堂。拈起香云。戒香定香慧香
解脫香。無上法王親得受。只如金不愽金。水不洗水。
且道。戒定慧解脫香。無上法王。是一是二。試分別看。
[005-0247a]
若分別得出。三際淨戒。不假言詮。一時圓具。其或未
然。守護行持。皆犯波羅夷罪。汝諸人還信得及麼。若
信不及。山僧抑只得隨類顛倒去也。傳戒。下座。



丹山上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且道。靈在甚麼處。驀拈拄杖云看看。卓一卓下座。僧
問。賓頭盧尊者。日應四天下供。此間還來否。師曰。你
將甚麼供養。僧無語。師曰。聖僧前戲弄不得。


一日
有僧。至關前問曰。昔日彌勒彈指。樓閣門開。令善財
入。今日某甲到來。無人彈指。也要入此樓閣。與和尚
相見。還得麼。師云瞎。僧曰。恁麼則覿面相呈去也。師
云。新羅國在海南邊。僧曰。某甲到者裏却又不會。師
便打云。老僧從不屈負人。


習安獅山語賢英禪師



蜀之鄷都隆氏子。母范氏。因
世變從戎入黔。至安平天台山。禮恒修剃染。隨恒剏
闢獅山。恒寂後師繼守。矢志行脚。參敏樹老人圓具。
後參天吼和尚印可。仍開法獅山。有投老計。門弟子
預為建塔於本山之麓。


上堂。有一物。明歷歷黑漆
漆。常在動用中。動用中收不得。既收不得。且道。喫飯
穿衣。屙屎放尿。迎賓待客。施為動轉底。是箇甚麼。山
僧今日不惜眉毛。八字打開。為你諸人。露頭露面了
也。汝等諸人。還委悉麼。若委悉得。果是當然明歷歷。
若委悉不得。依舊還他黑漆漆。喝一喝下座。


上堂。
孟夏漸熱。仲冬嚴寒。熱則普天普地熱。寒則普天普
地寒。若以世諦流布。墮地獄如箭射。若作佛法商量。
[005-0247b]
驢年也未夢見在。畢竟合作麼生。卓拄杖云。填溝塞
壑無人會。雨過夜塘秋水深。


上堂。大道洞然。孤明
歷歷。動則橫徧十虗。靜則銀山鐵壁。所以道放之則
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於中寬窄大小。長短方圓。
直得了無纖毫過患。灼然一切自合其宜。且作麼生
是自合其宜一句。紅霞穿碧落。白日遶須彌。


上堂。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君王得一。天下太平。羣臣
得一。助國祐民。百姓得一。啟家營生。衲僧得一。海眾
雲臻。驀拈起拄杖云。看看。拄杖子得一。直切為人。且
如何是直切處。卓一卓云。一箭中紅心。


示眾。火就
上水流下。祖師西來無別話。不將此語當宗乘。萬劫
千生病難拔。若將此語當宗乘。衲僧門下。只好勘過
了打。且道。衲僧門下。又有甚長處。良久云。無影樹栽
人不見。根固時開智慧花。


萬德語林弘先禪師



西蜀朱氏子。母駱氏。因世亂入
黔。寓安順水橋圓照菴。禮體如披剃。遇一行脚老宿。
見師氣相不凡。便以父母未生前話示之。師謹領密
行。參究多載。一日赴齋路行。忽值驢鳴。豁然大悟。後
遇敏樹老人過獅山。師往親覲受具足。參天吼和尚
印證。後住萬德。於康熈癸亥十二月十三日卯時。集
眾囑後事畢。遂坐化。世壽五十二。僧臘不記。


上堂。
擡頭見天。覰破娘生面孔。低頭見地。踏翻向上關頭。
直饒到者裏。猶欠轉身一路在。且如何是轉身一路。
良久曰。不許夜行。投明須到。喝一喝下座。
[005-0247c]


天隱崇禪師法嗣



定番九龍古源鑑禪師



城都余氏子。值亂寓滇之曲
靖圓通寺。禮滄海披剃。隱鷄山數載。初參靈隱。次參
靈藥。皆不契。又參渠山。偕渠至楚。復參靈隱。亦不契。
遂遊江南。於金陵參大咸。充知藏。復充維那。後參天
隱和尚印證。住楚之龍泉龍標迴龍。闢建岑山。回黔
闢九龍。重興天龍。仍歸九龍示寂。世壽六十七。僧臘
五十。


上堂。揮拂子云。若論此事。非口所宣。非心所
測。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一任開虗空口。掉江海
舌。到者裏。也不能措得一辭。何況輕舉妄動。早是笑
殺傍觀。


上堂。五千四十八經卷。是閒故紙。三千七百
則公案。乃爛葛藤。直饒臨濟德山。棒喝交馳。到者裏。
也只看即有分。何故。良久云。三邊不用安戈甲。萬里
歌謠賀太平。


上堂。古人道。有一人。長不喫飯。一生
不道饑。有一人。終日喫飯。一生不道飽。諸仁者且道。
即今此人。在甚麼處。若道現前便是。未免指鹿為馬。
若道不是。又是斬頭覔活。正恁麼時。還的當得麼分
明月在梅梢上。看到梅梢早巳遲。喝一喝下座。



堂。眉頭額底。眼橫鼻直。上智下愚。阿誰無分。到者裏。
因甚麼十箇五雙。不能領會得。且道。他過在甚麼處。
擊拂子云。只為分明極。翻令所得遲。


上堂。山僧有
箇千聖不奈何底句子。要與諸人吐露。惟恐諸人不
識好惡。當面錯過。空起勞攘。不自寧靜。所以不敢相
報。但未審諸人還有直下委悉得底麼。若委悉得。便
[005-0248a]
見山僧無事多事。其或未能。莫道不疑好。


上堂。明
珠在掌。隨物色以分輝。寶月當空。臨水際而影現。卓
拄杖一下云。會麼。釋迦老子降生也。九龍吐水沐金
軀。地湧金蓮捧雙足。晃然八萬四千毛孔。孔孔說無
生法忍。獨露三百六十骨節。節節放大寶光明。光光
照徹無邊世界。微塵剎土。若草若木。若凡若聖。若僧
若俗。若男若女。並有情無情。無不盡皆覩其光彩。於
其光中。得大利益。得大安樂。得大神通。得大受用。正
恁麼時。還有恁麼者麼。有。不妨捉敗釋迦老子。將無
盡三際淨戒。不假文詞。一時受具。如無。天雨四花呈
瑞彩。地搖六震起雲龍。喝一喝下座。


上堂。祖師心
印鐵牛機。舉似現前大眾知。不是見聞生滅法。等閒
慎勿別尋思。


上堂。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言而萬
物生。聖人不言而萬邦寧。且道。衲僧不言。又作麼生。
東方日出卯。因緣時恰好。虗空絕遮攔。大地光皎皎。
此事甚分明。切忌外邊討。


上堂。時臨冬正寒。大地
雪漫漫。鼻祖西來意。分明無兩般。若與麼會。十萬八
千。不與麼會。辜負現前。敢問諸禪德。且畢竟如何體
究。得不辜負現前去。還會麼。咄。雪消清㵎水。梅吐玉
枝香。


上堂。天寒地凍。水滴氷生。釋迦老子。夜覩明
星。摸著鼻孔。打失眼睛。冤沉毒海。累及兒孫。且道。累
及箇甚麼。良久云。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
聲。


上堂。朔風凜凜透疎籬。寒威徹骨憶初時。六年
功畢遭塗炭直至而今幾得知。且道。那裏是釋迦老
[005-0248b]
子。遭塗炭處。若也會得。不妨出手共整頹綱。堪報不
報之恩。用作無為之化。如或未然。直饒語透威音外。
眼底青黃天地懸。喝一喝下座。


小參。若論箇事。人
人本有。箇箇不無。爭奈十二時中。業識茫茫。致使當
面錯過。若是鼻吼端的底。管取開眼合眼。時時明見。
脚跟點地底。一任東行西行。自然步步踏著。所以道。
捨之不離。求之即錯。錯錯。佛祖到頭難摸索。


小參。
喝一喝云。天自高兮地自厚。日月無私照林阜。堪笑
一等丈夫兒。只管隨人背後走。直饒足跡徧天涯。到
頭依舊還依舊。


頌女子出定話。夜冷霜寒明月天。
都來簾外打鞦韆。更闌沽酒不知醉。悞賺嬰癡入倒
懸。


趙州訪二菴主。船到江干任放行。高低深淺浪
花生。縱橫兩岸歌聲疾。風葉滿蓬聽不真。


思南太平大凡宗禪師



蜀之謝氏子。禮我一披剃。久
親中華天隱和尚。圓具。並承印可。住後上堂。陰極陽
回。百卉萠芽開萬境。乾旋坤轉。羣芳吐艶遍三千。分
明漏洩無餘事。天地同根體一然。山僧恁麼告報。大
似將濁物投於淨器。撒沙向諸人眼裏。於中還有忍
俊不禁底麼。出來為眾竭力。看看。如無。山僧還有第
二杓惡水。潑汝諸人去也。卓拄杖。喝一喝下座。


石阡中華識竺海倫禪師



蜀之夔州張氏子。寓荊州
禮天吼和尚披剃。依敏樹老人具足。久親天隱和尚。
並輔隱闢中華。又遊江南。歸志愈堅。苦任監寺十餘
載。承隱印證。辭回蜀之遵義居靜。後隱圓寂。中華虗
[005-0248c]
癈。眾挽師繼席焉。


眉潭白筠以四教禪師



蜀之葛氏子。父避亂寓夜郎。
母彭氏。夢僧乞齋覺而生。年十二。禮朝陽寺月如剃
染。廿五依天峰受具。久參天隱和尚印記。師有不出
世之志。故闢此山為常居。


天湖印禪師法嗣



都勻別南傳旨禪師



蜀之牟氏子。久參天湖和尚印
可。性執傲。甞有不出世之說。生平不交權貴。僻居勻
城鼓樓山半之三元庵。數十餘年。足不越閫。太守扣
門。竟不為禮。學者求開示。惟默然而巳。勻郡諸山。欽
重師道。為建壽塔於城南十里吳家司山畔。康熈庚
辰仲冬。告眾曰。吾於後月初六日辰時。欲去世矣。眾
以為戲。師見眾不然。預於初四日。發帖辭諸山。諸山
雲集。師復曰。衲僧家豈肯舁箇死屍過市。吾欲自出。
是時合郡僧俗翕然。惟郡守疑而不信。出示禁眾。以
逆留之。師聞叱曰。癡漢。正恁麼時。莫道太守。直饒當
今到來。亦留吾不得在。言畢。自趨入龕。竟坐逝矣。太
守聞之。立時親送。舉火時。咸聞異香遍野。火後收骨
舍利。入塔藏焉。世壽七十三。僧臘五十六。


安平天台月峰琰禪師



安籠凃氏子。母王氏。禮本山
幽玄薙染。參雲腹和尚圓具。雲示參萬法歸一話。師
侍雲。住普陽常壽永寧中和。往來日久。後遇天湖和
尚到山。師堅留住。不時請益。一日立於簷下。忽爾渾
然無見。從午至夕方甦。通身汗流。自覺身心輕快。如
[005-0249a]
卸百斤擔子。遂作偈呈湖。湖即印證並囑。住此山廿
餘年。示寂。塔於本山之後。世壽五十九。僧臘四十三。


元旦上堂。昨日臘月三十。今朝正月初一。寒巖枯壑
回春。積雪凝氷解釋。木人漫撫沒絃琴。石女橫吹無
孔笛。且道。台山長老。又作麼生。良久插香云。香焚寶
鼎祝皇室。


上堂。世尊傳金襴袈裟與迦葉。移花兼
蝶至。吾師付大紅偏衫與性琰。買石得雲饒。若是具
眼衲僧。何用覿面打開。當陽展示分明。雞足山中。一
場鈍置。大庾嶺上。互相熱瞞。還知麼。其或未知。且看
據款結案去也。卓拄杖下座。


上堂。佛身充滿於法
界。普現一切羣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
提座。且道。如何是菩提座。遂以拂子打圓相云。到者
裏十箇有五雙。若非覿面熱瞞。便是當頭蹉過。即今
還有不蹉過底麼。且喚來。與老僧洗脚。


中秋小參。
諸方佛法塞山海。惟有天台一字無。今日中秋佳節
至。陞堂默坐嘴盧都。良久以拂子畫○云。幸喜還有
者箇。不然。則辜負此箇時節去也。未審者箇從甚處
得來。顧左右云。休從天上覔。莫向水中尋。小參。無明
識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以拂子打圓相云。者
箇是無明。那箇是佛性。又打圓相云。者箇是佛性。那
箇是無明。又打圓相云。者箇是幻身。那箇是法身。又
打圓相云。者箇是法身。那箇是幻身。諸昆眾。山僧如
此分析。爾諸人作麼生領會。倘若會得。喚作無明也
可。不喚作無明也可。喚作佛性也可。不喚作佛性也
[005-0249b]
可。喚作幻身也可。不喚作幻身也可。喚作法身也可。
不喚作法身也可。所以恁麼也得。不恁麼也得。雖然
如是。山僧自喫三十拄杖始得。何故。不見道。來說是
非者。便是是非人。


問。如何是諸佛出身處。師云。梅
花雪裏開。


問。如何是濟北家風。師云。棒頭血滴滴。


問。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在甚麼處。師打云。且
看在甚麼處。


問。如何是古佛心宗。師云石頭。進云。
如何是最上乘法。師云籬笆。進云。學人不會。師云。遮
牛遮馬。


天語懷禪師法嗣



習安雲鷲頂相慕禪師



本境劉氏子。因父任滇之臨
安。師偕往。暇日遊鷄山。隨喜勝峰寺。突然發心出家。
父令人勸之。不返。遂依本寺和雅和尚披剃。竝求具
足。後誅茆於獅子林。居靜數載。因念大事未明。矢志
行脚。至蜀之遵義白牛砂岡。參天語和尚。發明印證。
歸里闢建雲鷲開法。廿餘年。足不越閫。時丁巳季秋。
一日示微恙。告眾而寂。塔於本山之麓。世壽七十三。
僧臘四十八。


上堂。經律論。戒定慧。伸手抓頭。反手
抓背。火裏蝦蟆吞却月。反覆看來又不會。直饒會。也
是瞎驢趁大隊。喝一喝下座。


示眾。我本有一訣。見
為諸人說。擬更問如何。拄杖劈頭楔。


師甞問僧曰。
精進持淨戒。猶如護明珠。上座明珠。在甚麼處。僧擬
開口。師便打。往往未有契其機者。


貴筑永興桂魄頂禪師



蜀之潼川母氏子。於本境中
[005-0249c]
和寺薙染。入黔參天語和尚印證。住萬壽。遷東山。後
終於永興。


上堂。髑髏常干世界。鼻孔摩觸家風。用
則與八大龍王鬬富。不用則半文不值。到者裏。直得
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作黃金。且道。得力在甚麼處。
良久豎拂子云。金鏃慣調曾百戰。鐵鞭多力恨無讐。
喝一喝下座。


上堂。萬壽打開布袋口。昂藏鼻孔金
毛走。一朝滿地化麒麟。箇箇面南看北斗。此四句中。
內有一句。能縱能奪。能殺能活。若人檢點得出。不止
一生參學事畢。更與千聖同出手眼去也。還得麼。卓
拄杖云。移舟諳水脈。舉棹別波瀾。


示眾。春風解凍。
百草萌芽。有一句子。覷著眼瞎。於此薦得。許你具參
學眼。


普陽長壽桂鉉慧禪師



蜀東長邑陳氏子。因世變入
黔。至普陽龍泉寺。禮大光披剃。依雲腹和尚圓具。後
參天語和尚印可。


上堂。凝然湛寂。十方獨露。一塵
不動。萬象全彰。本無言象之表。亦無淨染之名。絕情
絕見。明如杲日當空。超聲超色。寬若太虗無際。所以
道。一處通處處通。一處明處處明。頭頭不昧。法法皆
真。然雖如是。卓拄杖一下云。不因漁父引。怎得見波
濤。


上堂。驀拈拄杖云。這木上座。赤條條。沒人情。硬
赳赳。無回互。不著佛。不著法。不著僧。汝等諸人。總向
者裏。覔甚麼碗。良久云。正所謂巧匠爐邊多純鐵。良
醫門首足病人。一時打散。


上堂。斬釘截鐵。未是作
家手段。推山倒嶽。亦非向上鉗鎚。何故聻。石虎吼時
[005-0250a]
山谷響。木人唱處鐵牛驚。祇如當下恁麼得去。又作
麼生。良久云。覔火和烟得。擔泉帶月歸。


示眾。參若
不透。理即不圓。悟若不深。智亦不濶。參得透。理必圓。
悟得深。智必濶。若是出格人。果不向窠窟裏作活計。
別具一段手眼。一覷便破。山河大地。盡在一粒粟中。
三世諸佛。總歸一毫頭上。華藏剎海。不離脚跟之下。
百億須彌。見在眉睫之間。一任脫灑。隨方應物。雖然
如是。猶是化門邊事。如何是頓超直截一句。顧視大
眾云。推倒須彌存日月。放開布袋納虗空。


聖符越禪師法嗣



思南天慶福圓滿禪師



南直鳳陽楊氏子。自幻出塵。
年十九行脚。至楚之靖州青雲山。依願如律師受具。
後入黔江口之香山。久親聖符和尚印可。住九臺天
慶禪院。


上堂。年年此夕慶元宵。萬戶千門佳氣饒。
一盞無油燈自焰。光明破暗不須挑。大眾。曠大劫來。
者盞無油燈。爾等有眼。切莫錯過。卓拄杖下座。



眾。出家子切為何事。方能辭親割愛。剃髮染衣。身入
空門。莫不是為生死一大事因緣心切。故求受戒參
禪。乞善知識決擇之。生死既明。亦更不可有違初志。
錯過目前。目前若得端的。自然不被一切污染。何為
污染。即今所說。種種言辭。豈不是污染。說心說性。亦
是污染。說玄說妙。亦是污染。坐禪息定。亦是污染。著
意思惟。亦是污染。只今恁麼形書紙筆。亦是特地污
染。除此之外。且如何是潔白無染處。良久云。金剛寶
[005-0250b]
劍當頭截。莫管人間是與非。


石阡鳳凰衡嶽行規禪師



楚南武攸蔣氏子。在黔之
侗仁江口香山寺。禮聖符和尚剃染。圓具。並以印可。
住鳳凰。而終塔於鎮遠㵲陽迎仙寺後。世壽四十九。
僧臘十八。


赤松領禪師法嗣



眉潭鳳凰大拙淨霞禪師



上堂。轉得山河為自已。天
地同根物一體。更於自已轉山河。沙界全身不是他。
所以道。法身清淨等虗空。應物現形水月同。莫道他
山芳草綠。春來處處百花紅。喝一喝下座。


雲石明源禪師



高安吳氏子。母胡氏。在楚平溪紫氣
山。禮省念剃染。矢志行脚。至常德翠微。依雪崘和尚
圓具。參赤松和尚印可。


上堂。一槌粉碎。徧界揚輝。
一句纔彰。十方慶讚。物物龍驤虎驟。頭頭賓主交參。
正恁麼時。直得七星臺畔。木人起舞。紫氣峰頭。石女
謳歌。還委悉麼。卓拄杖一下云。鶴有九臯難翥翼。馬
無千里漫追風。喝一喝下座。


晚參示眾。目前無法。
萬象森羅。意在目前。十方坐斷。不是目前法。瞞得阿
誰。非耳目之所到。走殺天下衲僧。即此四轉語內。有
一句。能縱能奪。能殺能活。於此薦得分明。也是秦時
𨍏轢。


頌高峰竹篦。三尺吹毛覿面酬。半同引玉半
垂鉤。當陽若不明斯旨。劒去徒勞苦刻舟。


離四句
絕百非。藏頭白海頭黑。明眼衲僧瞞不得。若從箇裏
辨端的。直待當來問彌勒。
[005-0250c]


鐵梅珍禪師法嗣



貴筑中興逈然月禪師



黃州曾氏子。在黔之寶臺山
薙染。依語嵩和尚圓具。參鐵梅和尚印證。


上堂。拂
面寒風吹。得枝殘葉落。片片飛空。西來祖意八字打
開。巍巍蕩蕩。無窮拈來且非文字。四方八面皆通。且
道。通後如何。卓拄杖云。渾身徹骨無回互。脫體風流
得自由。


習安石佛浮月海禪師



清鎮劉氏子。在城觀音閣。禮
智融披剃。依天湖具足。參鐵梅和尚印可。重闢石佛。
有投老計。門人預為師建塔於寺西。師嘗咏牧牛歌
曰。人牛兩俱忘。無物堪比量。本來原不動。動處却非
常。


上堂。恁麼來者閙浩浩。不恁麼來者靜悄悄。閙
浩浩靜悄悄。石佛拄杖子。總未肯相饒。因甚如此。卓
拄杖云。萬派聲歸海上消。


清鎮普化古月明濟禪師



蜀之彭氏子。寓黔清鎮叢
林寺。禮慧融披剃。參鐵梅和尚印可。


住普化上堂。
搖鈴舞鐸。鼓弄後昆。翻觔打斗。自揚家醜。濟上座到
此。總不與麼也。自邁古超今。光前裕後。於中還有共
相證據者麼。莫教剌腦入膠盆。喝一喝下座。


黔南會燈錄卷第五
[005-025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