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p0123 蓮修起信錄-清-程兆鸞 (master)



No. 1204-A


蓮修起信錄


鸞說


飛鸞開化。其來巳久。機感靈應。則示乎人。神不能言。
假人言之。假人手中之物言之。神離乎人。鸞不能運。
人離乎神。鸞亦不能運也。沙盤落字如飛。光氣四射。
不可逼視。人與物皆不得自主。其非假託昭昭然也。
或問降鸞之神。以神運鸞乎。抑實有物運鸞乎。殊不
知天地間祇一氣充塞。神之靈。大則蟠天際地。小僅
入於芥子。經云。修羅王施神通力。身量充透三十三
天。小能藏於藕絲中。此釋迦文佛。金口親言。決非妄
語。三界善惡諸神。福德有厚薄。力量有大小。判語有
精粗。大都勸善懲惡者為正。惑世誣民者為邪。善惡
分則是非立判。於鸞何疑。

No. 1204-B


淨雲菩薩敘


程子纂蓮修起信錄成。乞敘於予。予曰。昔宣聖以六
[001-0686c]
經救世。其道雖大。難救末流之弊。我佛開慈悲方便
法門。四字真言。普濟無邊。上智之士。念佛可以明心
見性。解脫生死。中下之輩。念佛向善。不致起念作惡。
墮落三途。我佛救世之心。不論高下利鈍。一體等觀。
普攝無遺。豈非輔世翼教之一大法門哉。嗚呼。人心
陷溺日深。只賸此一句彌陀可救。若此路一閉。別無
可以救度眾生之法。我勸眾生。彌陀當早念也。念佛
之法有三。神念口念心念。神念為上。心念次之。口念
又次之。念佛之人。先要明心。心明則佛在心。佛在心
則一刻不離。果能一刻不離。雖夢寐中亦有佛在。至
夢寐中亦有佛在。神即游於佛土矣。如軒轅之夢入
華胥。即神游淨土也。生能如此。何愁死不往生。今人
念佛。口念雖多。神念却少。大都雜欲擾擾。口念而心
亂。貌似而神非。何得謂之念佛。我觀眾生智慧德相。
誰不如如來。生初無知。渾然天理。如此心性。即是彌
陀。終身若此。誰不可以往生。誰不可以成佛。經云。一
佛當心。諸魔悉退。生前無障。命盡往生。此理之常。無
足怪者。奈何眾生私欲日蔽。貪吝詐偽。狡猾行兇。作
百端惡孼。所以三塗不免。必入輪迴。真可悲也。此書
諸佛菩薩顯示淨業功夫。往生實驗。如行路之有導。
如入闇之有燭。爾等既知念佛之好。切勿空過此生。
人身難得。佛法難遇。巳得巳遇。此萬劫難逢機會也。
勉之慎之。是為序。
[001-0687a]

No. 1204-C




嘗讀魯論。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一章。而歎意成於
我。我又生意。物欲牽引。循環不窮。惟孔子盡絕根株。
隱有合於佛教之大旨。曷言之。昔覺明妙行菩薩云。
心行處有。是眾生生死業心。心本無念。念逐想生。此
想虗妄。流轉生死。猶孔子所謂私意耳。夫私意妄想。
迷戀俗情。皆由誤認色身。執定為我。因之造種種業。
奉此形軀。利巳不顧損人。養身致多害物。豈知四大
變壞。三塗難免。佛言眾生自無始來。認賊為子。自竊
家寶。奈何惑於塵勞。而喪真性乎。果能毋意毋我。即
色即空。則心德渾全。住世為聖人之施澤。心光普照。
出世為諸佛之慈悲。儒釋同此心源。即同此之性體。
亦即同此功行也。程公厭塵。法派淨佛。與先君子默
契清修。時或參稽楚貝。[汱-大+木]清倦游歸里。近仰慈暉。以
此兩世因緣。幸遭逢上善知識。蒙示道場中。諸佛菩
薩歷年降乩寶訓。並往生諸上善降乩開化同侶偈
言。兼有淨公在道場中。為大地眾生拔苦表文。伏讀
之餘。如聆棒喝。每慨人心日敝。悉偽儒華士釀成之。
葢農工商賈不言文。無敢肆行排觝。而聖學漸滅。讀
書者性理弗明。於是尖頭銳面之狂生。訾戒殺戒淫
為迂謬。甚至敵讐三寶。斥為異端。大藏經云。誹謗正
[001-0687b]
法。同於五逆十惡。此等殘暴無明。固佛界之波旬。亦
儒林之敗類也。此則淨公因果淺說一篇所由集也。
以淨公夙根般若。靜悟瞿曇。被圓頓之機。開方便之
路。所謂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願力宏深。訖
於福利人天者。信乎其不可說矣。淨公於二十年前。
得悟和老人正傳淨土法門。於是不惜勞苦。開社勸
人。親對佛剌十指端血。發四十八願。繪彌陀地藏二
聖像。繕成內典共大小三十二部。紥七級浮屠供奉
焚化。恒寫十年。如此悲心廣大。為過去父母師長贖
罪超生。益知淨公意我胥忘。冤親普渡。[汱-大+木]清真不可
及不可及矣。數十年來。流蕩恒沙。愧未繼先人之志。
得公指引。恍見彌陀。爰薰沐敬撰弁言。冀天下後世
見斯集者。洗心滌慮。廣發菩提。是則我淨公之本願
也夫。


時在
光緒十四年歲次戊子清和月下旬同郡晚學生東
亭陳沐清頓首謹序

No. 1204-D




釋迦住世。說法四十九年。無量法門。具詳龍藏。惟淨
土念佛一門。為憫末世眾生力怯。直指殊勝方便。但
能一心不亂。即入圓頓正宗。惟上智利根。不難深信。
而說空禪客。動輒生疑。今值末法。邪見日滋。故諸佛
[001-0687c]
菩薩。憫眾生顛墜。憑鸞開化。喚醒癡迷。起信一書。真
救世之慈航。佛門之棒喝矣。是書為厭塵居士所錄
存。居士棲心淨域。功行深純。予仰慕潛修。進求指授。
因出是編見示。頟誦再三。見其約事顯理。即淺究深。
實能上契心源。發人深省。其為金口親宣。毫無疑議。
或曰。降乩顯化。乃神道設教之事。我佛寂滅為宗。豈
復作此狡獪。予曰。予言良是。予所以信者。信其理也。
非泥其事也。若徒拘執事迹。目見為真。我輩凡夫。既
未親眼見佛。遂謂震旦流傳之三藏十二部經。皆非
佛說可乎。故圓通之士。惟理是信。信理既堅。則視此
書為佛說也可。即非佛說。而視為佛說也亦無不可。
若因語出於乩。因而非之。吾不知其可矣。因沐手而
為之序。


光緒二十年歲在甲午仲冬二日淨業弟子張淨觀
薰沐敬書

No. 1204-E




兆鸞。愚人也。幼不知佛法。因感乩語發心。數十年精
進。少有所知。不忍為敝帚之棄。略述梗概。置之篇首。
即以為敘。予籍海陵。先君子於道光間。先後應高郵
州牧。范魏兩刺史之聘。因徙家居郵。咸豐間。粵寇擾
江北。州人倉皇遷避。予亦奉母居鄉間。日與樵牧伍。
[001-0688a]
不知佛法也。一夜夢身在曠野。見緇素數十輩。皆胡
跪合掌念佛。中一比丘來撲予肩曰。大劫將來。汝尚
不知念佛耶。予瞿然驚寤。後詣張金門家看扶鸞。一
仙降云。大劫未巳。吾奉帝命。稽察甚忙。予頓觸夢中
比丘言。心怦怦動。時私心揣測。不識真偽。思舉隱事
問難。乩忽稱予乳名。予始惕然。予汝名。張實不知也。
並判云。汝深具夙根。何不速斷塵勞。歸心淨業。予拜
謝。此發心之始也。是時賊氛遍地。學使久不觀風。予
決意棄儒學佛。事悟和法師。朝夕親炙。解淨土法門。
惟予由乩語勸悟。嗣後月必兩次請乩。凡語涉佛教
者。先後錄存。裒然成帙。先是悟和長老。建永清念佛
社。師圓寂。予承師命領眾。乩改名為智慧道場。並云
爾淨因未熟。耐心念佛。此壇可支二十年也。是年瘟
疫流行。醫多束手。華大王判救世諸方。乞者輙效。予
因於念佛外。兼事放生。志益堅定。又承乩命。行空獄
施丹濟苦消災諸懺。每懺念佛七日。並勉以若果念
佛虔誠。諸佛菩薩當來輔助。一切判語。具如後錄。夫
修淨業者。信願行三字。最難切實。平日功夫。非死心
踏地。臨命終時。何能一心不亂。蓮池大師曰。信願行
三。淨土資糧。資糧既具。準見慈王。旨哉言乎。修淨業
人。切勿朝更夕改。見異思遷。祇要提起一件功課。由
始至終。一信做去。信為功德母。長養諸善根。無論發
何願。直至未來際。縱刀鋸在前。身命可捨。而我一念
真誠。無怨無怖。無疑無悔。終不退失。此淨土方便法
[001-0688b]
門。名為橫出三界。非比參禪持律。為豎出三界。一生
不能了脫。譬如三十三節竹子一根。豎修者。節節咬
通。方透至極頂。橫修者。如旁穿一孔。從此鑽出。極其
捷速。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云。若有眾生稱我名字。
而不生我國者。誓不成正覺。行者若肯信心。仗佛誓
願。畢此報身。定超三界。世間念佛者雖多。大半希冀
現前未來福報。求其發願回向者。百無一二。如此念
佛。何年得見彌陀。至於超拔先靈。導歸極樂。果其精
誠上契。自能感應道交。世問以佛事為兒戲。又多焚
紙鏹冥具。致死者執相生貪。依舊沈迷五欲。難脫輪
迴。顛倒癡迷。真堪痛惜。余自椿萱棄養。風木興悲。罔
極深恩。不知所報。後讀蓮池八祖書。方知欲報親恩。
莫如念佛。仗彌陀力。薦先靈出苦往生。是為大孝。古
人剌血寫經。不可枚數。兆鸞仰冀前修。涕霖如雨。因
在三寶前。稽首立誓。陸續剌指瀝血。書大乘經三十
二部。恒寫十年。事畢之日。造繒綵七級浮圖。奉經供
養。延道侶念佛七晝夜。然後焚化。沉其灰於盂城之
甓社珠湖。為無始以來。生生世世父母師長。法界眾
生。懺除罪業。仗此微忱。同生安養。乩判云。血滴滴。血
滴滴。映透西方七寶壁。三乘七趣出娑婆。仗爾功勳
超淨域。余今年六十有六矣。𩯭髮如霜。齒牙漸脫。自
知幻宅。難於久居。往昔淨因。殆將具足。平生相識。半
巳墓草離離矣。甲午秋。淨業課畢。挑鐙獨坐。梧桐滴
雨。蟋蟀哀鳴。嗟時序之如流。歎人生之若夢。奮筆書
[001-0688c]
此。垂示後來。因搜羅篋中舊存鸞訓若干則。又附拙
著數條。都為六卷。名曰蓮修起信錄。節衣食餘資。付
之棃棗。古人云。一世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倘龍
天護法。廣遠流通。自能感發善芽。信心無量。此區區
苦衷。所禱祀而求者耳。因作偈曰。阿彌陀佛弘誓願。
度盡眾生無疲倦。世人深信苦修持。速證蓮邦操左
劵。飛鸞開化具婆心。斬惱除煩智慧劍。過去現在及
未來。一切有情三界遍。我今剌血寫金經。供奉慈王
乞垂鑒。浮圖七級性中光。彌陀一句心頭念。同生極
樂離苦輪。滿我悲懷塵不戀。眾生實信普迴光。莫再
愚癡生妄見。噫。世間高人才子。誹謗佛法。以出世之
說為愚。豈知出世乃大丈夫第一見識。楚石大師云。
萬億人中一二知。是知愚者不愚。彼說愚者適以自
愚。而猶不知為愚也。悲夫。


光緒甲午年孟冬月六六老叟淨業弟子程兆鸞沐
手謹述


蓮修起信錄


目錄



* 卷首

* 諸敘
* 卷一
[001-0689a]

* 寶訓
* 卷二

* 寶訓
* 卷三

* 籤方
* 卷四

* 往生徵信錄
* 卷五

* 往生徵信錄
* 卷六

* 厭塵雜著No. 1204
蓮修起信錄卷第一
海陵 程兆鸞 錄存


蓮邦寶訓上



大勢至菩薩寶訓



修淨業者。先跕脚步。將一字抱緊。再由是一非一。非
一是一。必須跳躍自在。動靜如如。隱現無蹤。隨時互
應。澄心覺照。娘面翻身。即見自知。身泯心泯。性佛兩
[001-0689b]
忘。惺惺寂寂。寂寂惺惺。知冰即水。知水即冰。萬派歸
原。澄清一片。不空而空。空而不空。此不把握中之第
一把握也。如此前行。那有落空之禍。自有持手之拳。
持手二字。本是二乘知見。若能恒順眾生。非持而持。
非守而守。則更進一層。順覺性而修行。則諸般圓頓。
知習因而幻染。則萬事成空。舉二念則障門全開。收
一念則諸魔匿跡。念起則煙霧頓生。心靜則十方映
澈。若能滴滴歸源。自然此感彼應。爾修淨業人。宜虗
心聽之。


明華嚩囉哆菩薩寶訓



吾在晉遠公蓮社中。習坐禪法。凡坐禪者。必先坐定。
調和氣息。氣平後。以眼觀鼻。鼻觀心。盤膝而坐。不偏
不倚。心中不思一切。念心如水。毫無波紋。縱有人在
旁戲笑。吾耳雖聞。而心不為其搖動。此坐禪之始也。
坐定數日。妄想不令生。如此再坐數日。妄想自少。此
平心定亂之始也。不坐禪時。心能常定。坐禪時心更
易平。心平則氣和。氣和則神凝。神凝後。加之念佛。念
念心頭。即見各各聖像。令人心清氣爽。自覺欣喜。又
兼畏敬。一切世情。均皆忘却。此時仍當攝心念佛。若
一動念。轉瞬間一切異景皆斂。只吾身端坐於此。下
座出門。仰觀俯察。仍是一團濁氣。大非定中念佛光
景矣。因作偈曰。光影搖搖浮欲起。眾生不在乾坤裏。
水精如來現全身。蓮花脈絡玲瓏矣。若論念佛。神念
口念。有聲無聲。均不必拘。總以神光內凝。名為三昧。
[001-0689c]
入手須用兩耳自聽其音。神不外馳。妄想自退。久之
彌久。心光心聲。一片靈機。以靈薰靈。便能感佛。此換
骨之訣。口送光中之音出。耳收音中之光入。以威光
自養其心神。心神圓聚。妄念自除。人之所以不能如
佛者。非有所不足也。皆由無始以來。習氣種子。未能
除盡。不善養心。邪則內侵。以念引光。出入轉薰。非出
非入。無內無外。久之得大自在。並無可以告人者。


普慧菩薩寶訓



吾觀末世眾生。情緣纏迫。障垢難消。雖得法門。不求
精進。稍知覺悟。便要稱能。忽忽一生。仍作飄流之客。
悠悠半世。猶無證果之期。受三皈者。轉念不敬三寶。
求五戒者。終久難脫五衰。苟有真修之士。尋求出世
之方。能知念佛易。念心難。口念易。定心難。慚愧前隱。
發心今現。現中之隱全為隱。隱中之現非為現。能知
此中之理。自然一念全消。萬緣皆寂。非隱即現。非現
即隱。不空而空。空而不空。非心非相。非相非空。有空
有相。了却真空。法門無量。妙在其中。眾生勤心辦去。
莫作汎汎之翁。而說偈曰。一句彌陀萬法通。分開混
濁出凡籠。若能念得彌陀徹。便是莊嚴極樂翁。圓朗
音聲法力窮。耳根管照入心中。靈光交護包天地。忽
聽西山一棒鐘。三教歸原本是空。生生了脫萬緣通。
悟明根本方為悟。一箇如如未易逢。中天月朗淨無
聲。水底波明樹影橫。若欲水中無影跡。須將障垢了
生生。參禪念佛兩相同。只要心中徹底空。一點未明
[001-0690a]
魔自擾。四生解脫證元通。削壁千山一月明。黃河源
本實難尋。自家心鏡分明見。照出乾坤徹底形。


囉囉了悟菩薩寶訓



嗟乎。至道淪亡。眾生根鈍。不求正眼。昧却真如。以正
為邪。沉淪胡底。以苦為樂。求道難成。不敬賢良。不親
勝友。論高論下。諍我諍人。學道者有口無心。誦經者
九訛十錯。名號雖稱。茫茫莫悟。參求稍得。狂見難消。
吾觀時驚愕。暗地傷心。苟有真修。勤求正法。心心以
自性為宗。念念以彌陀為主。行住坐臥。喫飯穿衣。由
心至口。從耳入心。神妙無窮。妙光自露。佛從光現。光
自佛生。光光圓融。念念寂靜。寂非能寂。念非所念。一
片靈機。十方影現。聲中自性。性裏無聲。聲外無聲。性
外無性。性光含容世界。光明湛寂心宗。事事皆空。心
心是佛。一佛一心。一心一佛。一即亘古亘今。一即無
形無相。一是非一。一即是一。離一得一。得一離一。離
一是空。得一非空。非空有相。有相非空。兩忘空有。妙
在其中。此中領略。此意無窮。此中妙處誰人悟。這點
悟明歸淨土。呵呵。我昔糊塗。我今徹悟。問家鄉。明湯
湯大路。蓮花朵朵層無數。接同參。娑婆極樂一大步。
一滴施遍清甘露。住住住。十方國土。皆是人修住。吾
今臨壇所判。皆是希賢作聖之功。脫苦良方之妙劑
也。爾等其各勉之。


過去正法明如來寶訓



南無阿彌陀佛。宜耳根聽得清清白白。字字分明。管
[001-0690b]
照真誠。綿綿密密。將心佛念得兩空。自然月映千江。
影現鏡明。影去鏡空。此念佛之真詮。行住坐臥。喫飯
穿衣。順逆兩境。暑寒常變。一刻莫忘。爾心即是淨土。
淨土即在爾心。無箇不是彌陀。無處不是淨土。雖隔
十萬億佛土。彈指即到蓮池。最忌是煩惱心。傷殺心。
高貢心。奸婬心。饑笑心。暗昧心。執一心。貪戀心。喜愛
心。嫉姤心。放逸心。人我心。怠惰心。此皆修淨業人之
所切忌也。爾等照此行之。休走錯路。此法門是我佛
慈悲。開無上最勝第一方便。權巧圓頓。易修易證。末
世眾生根鈍。餘門學道。是險最難。修淨土只要抱緊
四字真言。如一座須彌山。靠得定定。如七重香海水。
徹底清清。一點靈知。自家照破。靈知圓融。是假名故。
以假名假。是名為空。非空非假。妙在其中。六根常淨。
三惑自清。平白地細細收清。圓融他刀刀斬斷。吾無
多囑。退。


名文光如來寶訓



一串牟尼在手中。阿彌陀佛力無窮。人人趁此尋歸
計。朵朵蓮花氣味同。葛藤斬斷即觀音。無去無來自
在心。真體圓融皆妙覺。微塵世界色成金。四教原來
一理通。淺深次第不相同。歸原悟得真空性。便是蓮
開極樂翁。幢幡寶葢大千遮。箇箇明珠一不差。珠裏
三千含世界。珠珠相互道人家。參禪念佛本相同。橫
豎雖殊一法通。百八慧光心口洽。耳根管照鏡光融。
南鄰北舍幾人家。失却真如路轉差。總是癡迷難醒
[001-0690c]
悟。滿天雲霧雨噴沙。經聲佛號喚癡迷。鐵鎖沉江浪
捲泥。縱有慈航來普渡。幾人能上碧雲梯。吾因往劫
中。與爾等數人。有一段淨土因緣。故來此開導汝等。
既修淨業。須要真誠。屏除世俗虗名。皈命一心辦道。
汝等知得一字否。由靜生敬。由敬成一。由一而得死。
由死而成活。活而復死。由死而寂。由寂而無。由無而
成有。到此功夫。即是一字。此乃次第進步。勉之。


智慧玲瓏嚩囉噠哆如來寶訓



念得一聲佛號。能使萬慮皆空。千生業障一朝鬆。富
貴黃粱一夢。何不飄然出世。自然高悟元通。窮魚亦
可化成龍。切莫自家心動。悲夫。三界牢籠。猶如火宅。
一念稍差。即現萬狀。譬如無舵之舟。何時登彼道岸。
夫四千八百法門。雖可修持。然必由多生功行。備歷
酸辛。方得成就。惟淨土一門。專持名號。三業便清。土
以念淨。佛以念成。隨念往生。最為捷徑。但能心生實
信。勤篤精修。速超生死。一切眷屬。六道眾生。以我念
佛音光。多得解脫。豈非極廣大之法門乎。且念佛一
端。不費財帛。不勞奔波。久久行之純熟。打成一片。自
有大驗。可惜世人聞修者眾。而決志往生者希。造業
彌天。自甘受報。縱有魔頭說偈。多從外道開場。吾今
來此。普勸世人。能把一句彌陀。靠得定定。便是脫苦
良方。形骸雖存東土。心神巳在蓮池矣。爾諸弟子。六
道輪迴。沈迷五欲。譬如寶鏡掩塵。黃金委地。須仗一
句彌陀。朝夕切磋。去其障垢。久久不懈。自然消清。心
[001-0691a]
光透露。雖在塵緣。塵緣不雜。淨土之因必矣。諸弟子
既知三界如火宅。必猛勇念佛。跳出火坑。既知極樂
是故鄉。必求佛慈悲。誕登彼岸。修淨業必須戒殺。世
人習氣成風。忍心相殺。紛紛酬答。互作高低。可不痛
哉。


文明前來。既修方便正法。必須將俗念掃淨。只
換一念彌陀。自然萬慮掃清。塵心淨盡。


明舟前來。
淨業人不可貪眠。悞了時光。能一朝覺悟。名淨業大
成。不如此。終歸帶業往生。好精進去。


達源前來。修
道人要自家在心地上打掃乾淨。自然明明亮亮。徹
底澄清。洞觀內外全無礙。重見當年舊主人。


松國
前來。爾修持數載。濁氣未清。吾贈一偈。心平如水耳
如聾。目定神凝念亦空。空到空中仍有佛。佛來佛去
佛空空。細悟之。


淨源前來。爾淨功稍好。但辦道有
先後地步。由平等心。至四空心。由四空心。至寂滅心。
由寂滅心。至靈妙心。由靈妙心。至玲瓏心。由玲瓏心。
至廣大玲瓏心。若能淨功到此地步。往生品位必高。
賜爾一偈。情關愛鎖一朝除。欲得清幽四戒如。待到
空明薰洗後。如如本性自如如。


淨澄前來。爾時動
嗔火。與辦道大不相宜。嗔與佛兩途。佛是水。嗔是火。
最燒功德林。宜時時默念彌陀。自然心淨。陽年無多。
趕快跳出羅網。是爾大幸。


淨戒前來。爾為道場之
主。善於領眾。不辭勞倦。善果將成。何須多慮。繞繞白
雲隨意定。飛飛鴻雁上蓮臺。


修志前來。吾降此道
場。可喜復可歎。喜者。喜諸修得遇正法。堅持正念。後
[001-0691b]
來可證蓮邦。歎者。歎眾生雖聞正法。不肯下切實功
夫。身後何能了脫。吾觀道場弟子。精進者少。疏懈者
多。徒求法名。貌是神非。殊不知法名二字。在閻老案
下。不能抵攩對報。彌陀一句。能為萬劫千生消罪障。
能為四恩三有起因緣。爾等修行諸人。皆有神靈鑒
察。精進者名標蓮蕊。蓮花自爾鮮明。臨命終時。諸菩
薩將花來迎。接引念佛人神識。投入蓮花內。所謂蓮
胎託質。疏懈者蓮花憔悴。久久乾枯而沒。臨命終時。
仍舊隨業受報。吾勸在此弟子。正念持定。休要迷戀
娑婆。受無邊苦惱。結萬世冤讐。當發猛勇精進心。專
修一行。速棄窮途。而登聖境。


淨西前來。爾勸世一
片婆心。無人曉得。非爾不力。須知有佛緣無佛緣。均
有一定憑據。爾今後每夜向西頂禮。念大放光明如
來一串珠。再請阿彌陀佛四十八串珠。再趺坐默佛
兩炷香。如此三載。便勸一得一。好好恒心。切莫退墮。


淨體前來。爾道場之主。凡事須要和平。念佛原貴
靜。然貪著靜功一邊。一遇動境。便做不得主。是修行
大病。必須動中做得主。靜中更易得力。動靜一致。自
無功夫兩橛之患。


緒修前來。爾是女眾先導。要將
一句佛抱定。不得搖動。念得三江水徹底澄清。上下
貫通一氣。一呼一息。默記彌陀。功夫到純乎其純。自
然一月映千江。虗空懸寶鏡。


淨蓮前來。爾修淨業。
須將俗緣看輕。俗緣輕一分。業障消一分。靈知便發
露一分。凡事以正大光明為主。清淨為佳。果能將一
[001-0691c]
句佛號。念到不念自念功夫。譬如行車輪之溜。淨功
到此。可晝夜彌陀十數萬。雖皮袋安眠。而念佛如故。
那時一應貪嗔癡愛。種種念頭不起。何愁道不能悟。
法不能空。此事一心巳成。而理一心仍要精進。爾如
直下承當。一心念去。自到理一心境界。不可失此千
載罕逢之正法。勉之。


淨覺前來。修道要緩緩而進。
忙也無用。春間種一斗。秋來收萬斛。修道人心光搖
動。必遭魔病。


淨珠前來。爾輔此道場。眾侶赴壇。香
廚辦膳。以致逐日定課。不能劃一。此後無論坐念臥
念。歡喜念。煩惱念。高念低念。繞念立念。聯珠念。隨意
念。有事念。無事念。金剛持念。當依吾囑。念頭莫失。到
晚在佛前將一日功課。迴向四恩三有。法界有情。莊
嚴淨域。唱迴向偈一遍。頂禮三拜。果一生無缺。保爾
臨命終時。瀟灑生西。無冤愆相纏。賜爾四句悟之。心
淨業自消。業消心更寂。何功能到此。全仗彌陀力。精
進行之。


中來前來。一心堅持。萬緣俱寂。存心公直。
大道無私。


淨悲前來。爾夜間趺坐。將心經默念一
百遍。再坐定香一炷。至交子時連衣而臥。五鼓起身。
功課照舊畢。散禪經行。日間佛號二萬。彌陀經二十
卷。寒暑無間。六年後自有得力處。賜爾一偈。金光聚
處玉盤空。無相無聲法界中。法界之中何物見。須知
此物○證元通。


淨直前來。大凡世人一經眼光射
地。一生所作所為。未必盡善盡美。無始冤愆。前來相
擾。彼時牙關不活。全賴心王。心王不在平素鍊成。實
[001-0692a]
難戰萬劫千生之業障。心不能發露。被業力相隔。雖
有佛來。亦無可奈何。豈不復墮幽途。縱世有大德。為
八部鬼神。終難脫輪迴之苦。必須心光佛光。打成一
片。定得超生。


淨佛前來。爾創立道場。十方七道。乘
念佛音光。往生極樂無量。今名播十方。人天沾惠。道
場雖小。眾志成城。在娑婆精進修持。到西方自爾高
超品位。生前立願須堅固。好比銅牆並鐵柱。萬牛拖
得不回頭。方可不怕蟲兒蛀。若不能面壁苦行。用久
久淨功。斷除結習。終歸仗彌陀悲願。帶業往生。到彼
岸造修。亦要本性悟明。方得花開見佛。娑婆難修易
證。極樂易修難證。勉之。


華嚴會上菩薩寶訓



眾生蠢蠢皆盲瞎。彌陀四字無上藥。若能悟透出婆
婆。智慧海中稱大覺。吾普明和尚也。呵呵。人生如夢。
幻質非堅。富貴榮華。百年而巳。雖有高官顯爵。桂子
蘭孫。白玉黃金。高堂大廈。一旦無常將至。苦惱萬分。
陽壽巳終。死歸無有。況在生貪圖口腹。殺業多多。以
他肉補巳身。結深冤為對報。娑婆之苦。可謂極矣。若
欲脫此苦任汝千方百計。難以偷安。萬劫千生。何能
逃脫。稍有知識者修持十善。可免一時對報。伹福盡
輪轉。焉能保真靈不喪。真靈既喪。顛倒癡迷。復作種
種惡業。對報循環。仍無了期。若欲修仙。萬億修持。難
得一人成就。即或成仙。終不免沉淪之苦。若別求至
高之路。方便之門。乃釋迦如來金口所宣。西方有世
[001-0692b]
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願力廣大。無量無
邊。有四十八願莊嚴淨土。彼處有七寶池。八功德水。
蓮分九品。樓臺殿閣。池流花樹。皆能演暢法音。無女
人身。無三惡道。若十方眾生。至心信受。晨夕恭敬。稱
佛名號。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定感佛接引。得生彼國。
受無量無窮之樂。如此至高最穩之路。眾生何不早
辦前程。得入蓮邦。即登不退地。爾等做定課時。如同
佛跕金蓮。聽我念佛。聽我懺悔。久久照行。自然心淨。
妄想不起。


淨佛前來。嗣後道場中。每季行普佛七
天。每天誦佛號十二支香。諷彌陀經十二卷。名曰獄
空大懺。淨佛爾喜靜坐念佛。吾今告爾。第一飲食不
可過度。趺坐氣不舒暢。心神難凝。第二坐久經行。要
依規矩搖動。串活血脈。若猛然跕起。血脈未通。得病
難治。第三佛巳默得圓熟。一應起身走路。要留神養
住。不可動嗔火。念中之佛。方能晝夜相續。倘若一斷。
再圓甚難。非用加倍之功。不得如常。古云。寂寂惺惺
是。寂寂昏沉非。惺惺寂寂是。惺惺亂想非。寂寂久。生
昏沉。惺惺久。生亂想。倘一經不安。隨至佛前懺悔。次
夜再坐再念。久之純熟。正念不動。一佛當胸。萬緣俱
寂。爾恐遭魔。正念不動。魔自不入爾心光。


大明蓮池伏虎禪師寶訓



修道原非輕易為。死生拋却巳心灰。任他百業千魔
鍊。一念堅持永不回。看經念佛即參禪。皆賴心誠行
力全。躲過一番魔語障。自然獨鯉得朝天。憶昔當年
[001-0692c]
創道場。雙修願行太匆忙。今朝雖證無生忍。猶歎三
塗業報長。性海源頭仔細尋。一靈終不被塵侵。無形
無相包天地。湛寂恒明沒古今。大道能求在一誠。止
觀定慧運神明。如來真諦何饒舌。老實門中放步行。
顯現光中用耳修。一三三一萬緣休。離心離意兼離
識。好向軒轅借枕頭。念心念佛佛心無。無佛無心心
佛俱。即佛即心心即佛。念心念佛佛光舒。不念心兮
即念中。此時心佛兩俱空。圓光交互原無物。便是西
方極樂翁。吾乃蓮池和尚是也。呵呵。吾往東方世界
化導有緣。皈吾佛門。爾等開乩。吾故來此道場開化
南閻浮提最惡之地。乃有眾生舉此善事。實也難得。


淨佛前來。爾在娑婆普勸情緣。當猛勇前進。不可
懈怠。爾行放生會。亦屬善念。但去凡財。何能普濟。胎
卵溼化諸生。其靈知與諸佛無二無別。只因造業彌
深。故受斯報。報滿。餘業未盡。仍受冥報。吾佛門廣大
慈悲救度。但度則度去。造又造來。午時地獄方空。未
時地獄又滿。爾道場每季須行普佛七日。吾名曰放
生解脫懺。往劫前大士現宰官身時。行此功德。吾今
宣出。是爾等大幸。亦無量無邊眾生大幸。


文殊師利菩薩寶訓



法傳東土幾千年。反覆叮嚀度有緣。可恨世人真信
少。何能安養坐金蓮。法壇智慧佛光融。願行雙修道
自宏。歎我蓮邦真骨肉。如何埋沒業波中。悲夫。天仙
二道。總是幻中樓閣。終入難免五衰。人道雖有螢火
[001-0693a]
頑福。無非造業深坑。畢竟難逃墮落。修羅執一巳之
能。何得明通大道。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飢餓仍加
刑罰。痛哉。紅塵煩擾。終為釜內之魚。百誤迷盲。却比
籠中之鳥。何如極樂蓮邦。逍遙自在。無寒無暑。四季
陽春。寶地經行。金階趺坐。速宜醒悟本源。懺悔多生
業障。直下承當。莫教此生空過。正法住世。如電光石
火。由眾生因緣巳熟。勸則信從。西方乃有菩薩下世。
或現比丘比丘尼宰官居士等身。指破迷津。一經因
緣聚足。為先導者。即捨此血肉身而去。諸人向後持
名。音聲宜圓宜緩。讀經要句句分明。天道眾生。方可
聽得了了。


淨佛前來。爾道場中每季添普佛七天。
超拔宗祖。敬孝乃成道之基。爾等宗祖超生。乃孝中
之大孝也。每季添佛會三天。超拔淹溺。呵呵。此道場
所行功德備矣。逢各懺期。先具表焚化。


淨佛。爾喜
禪定。聽吾吩咐。如欲禪坐念佛。須將雙膝盤齊擺平。
將身搖動四五次。兩手將眼瞠揉四五次。口中緩緩
出濁氣四五次。入清氣四五次。然後凝神。冬天要穿
衣厚。夏要衣薄。衣服在身要寬大。褲袍帶要鬆。上下
往來。氣方不阻。坐要直如峰。四面不能有倚靠。兩手
接彌陀印。擺平膝腿正中。眼對鼻。鼻對心。隨息之出
入默念彌陀。初由半炷香時刻。漸至一二炷香時刻。
功夫一深。心不煩燥。只有阿彌陀佛四字。餘外無一
毫活動氣。雖霹歷亦不搖動念頭。如水無波紋之狀。
功夫到此。只要行心不退。定力得深。心光自然發露。
[001-0693b]
淨業易成。那時仍有一番魔境。叠叠現前。鍊行者心
性。大概佛化魔來。心中格外清淨。魔化佛來。清涼心
中自然煩燥。總要抱定四字真言。一直念去。便知百
尺竿頭饒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
蓮修起信論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