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093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領要鈔-宋-普觀 (master)


法界無差別論疏領要鈔卷下
光嚴無際大師 普觀 述


自下第二因門論三初結前生後初句結前後句生
後徵問能起彼心之因。


二頌中下立頌略標因有四種信智定悲如其次第
一句一義。


三釋中下釋頌具顯二初分章二問云下隨釋論二
初問二答二初喻後法喻中疏二初正釋二今此下
料簡二法中二初釋論文後辨義相前中論四初信
為種子二初正釋中初標示後謂於下釋成二初順
釋後以若下反成。


二深信下引成三初唯識彼論第六曰云何為信於
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然
信差別略有三種如疏具列由斯對治不信彼心愛
樂證修世出世善忍謂勝解此即信果樂欲謂欲即
是信果確陳此信心淨為性此性澄清能淨心等以
心勝故立心淨名如水清珠能澄濁水故名為信二
梁攝論三位佛性一自性住佛性即是本性二引出
佛性即修得性三至得果佛性修因滿足又初即本
性二即本性引出三即本性至果初即道前次即道
中後即道後佛性唯一就位分三言佛性者諸佛所
師所謂法也其性平等猶如虗空於諸凡聖無所限
礙名為佛性既無限礙何故偏去佛性佛性據覺時
語所以知者為隨其流處成種種味法身流轉五道
[002-0702b]
名曰眾生據此因緣不名佛性今對聲聞淳熱人說
有其佛性為聲聞人先向無餘不求作佛今迴聲聞
並堪作佛故說佛性教興如此三起信論四種信心
初信根本中真如之法諸佛所師眾行之原故非直
懸起信心亦乃樂念觀察後信三寶中各有二一標
所信之勝德二即起勝因以願求。


二智慧為母中初正明梵云般羅枳穰二合順古訛略
故言般若西方梵字有界有緣界是體義緣是助義
若之一字是界通目智慧般那是緣助之義目智目
慧而不同也以般助若言般若者謂即慧也揀擇之
義以那助若言那若者謂即智也決斷之義若通言
之智處說慧慧處說智隨用皆得今云智慧是約通
說後經云下引成為母之義也。


三定為胎藏梵語三昧此云正受謂在定中心一境
性不受諸受故名正受。


四大悲為乳養二初正釋後佛性下引成中初引佛
性成上二種後又大下明具三緣佛地論第五曰如
經說言弘濟大慈無待大悲平等法性圓滿成故論
釋慈有三種一有情緣二法緣三無緣初發心位諸
菩薩等多分修習有情緣慈多是有漏以世俗有為
境界故修正行位諸菩薩等多分修習法緣之慈亦
多有漏大乘教法為境界故得無生忍諸菩薩等多
分修習無緣之慈雖有所緣緣法界故譬如根等異
熟諸法無有分別不作加行任運轉故說名無緣平
[002-0702c]
等性智相應大慈或有說者唯緣法界所緣分別永
無有故不緣有情及諸法故名無緣慈復有說者亦
緣諸法如實義者亦緣有情但無分別平等行相了
知一切假立有情性平等故緣生等法性平等故無
我真如性平等故名平等智此智相應就所緣境得
具三慈但無分別平等行故說名無緣聲聞等悲不
能拔濟一切有情唯緣欲界少分行相暫時而轉如
來大悲普能拔濟一切有情通緣三界徧滿行相恒
時而轉言無待者無所觀待恒救不捨謂無所待隨
其所應拔濟三界所苦有情恒轉不捨大慈大悲無
瞋不害無癡善根以為自性與樂拔苦行相有異俱
有三種有情緣等慈是無瞋悲是不害慈緣無樂欲
與其樂悲緣有苦欲拔其苦此大悲無差別轉故名
平等此即法性或緣平等法性為境由此大悲如前
修習圓滿成故平等性智圓滿成就。


二此上下辨義相二初略指義相二佛性下廣辨義
門二初指論標門二論皆是一性宗旨故此用之佛
性論第二中釋佛子有於四義一因二緣三依止四
[002-0703a]
成就初言因者有二一佛性二信樂此兩法佛性是
無為信樂是有為信樂約性得佛性為了因能顯了正
因性故信樂約加行為生因能生起眾行故二緣者
謂般若波羅蜜能生菩薩身是無為功德家緣故三
依止者破空是等樂有之人執斷無處有樂淨等故
菩薩修破空三昧能除彼執由此定力是故菩薩法
身堅固則不羸弱四成就者菩薩大悲利益佗事無
盡故由真如不盡眾生無數故利益他事亦復無盡
是佛性為應得家因故一因如父身分二緣如母三
依止如胞胎四成就如乳母故諸菩薩由此四義名
為佛子〔文〕寶性論偈信法及般若三昧大悲等與今
疏中四義同也。


二一就下依次列釋八初配位既云多分就增勝說
意顯位行亦互通故。


二行相中佛性論辨相分中明
因品云復次有四種因能除四障得如來性義應知
四因者一信樂大乘二無分別般若三破虗空三昧
四菩薩大悲四障者一憎背大乘二身見計執三怖
畏生死四不樂觀利益佗事初障闡提二障外道三
障聲聞四障獨覺由此四惑能令四人不能得見自
性清淨法身三破障中寶性論第三云初依體因故
說一偈自性常不染如寶空淨水信法及般若三昧
大悲等此初半偈示現何義偈言云云後半偈者示
現何義偈言有四種障礙謗法及著我怖畏世間苦
捨離諸眾生此偈明何義偈言闡提及外道聲聞及
[002-0703b]
自覺信等四種法清淨因應知此偈明何義略說一
切眾生界中有三種眾生何等為三一者求有二者
遠離求有三者不求彼二求有有二種何等為二一
者謗解脫道無涅槃性常求住世間不求證涅槃二
者於佛法中闡提同位以謗大乘故是故不增不減
經言舍利弗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起
一見若起二見諸佛如來非彼世尊如是等人非我
弟子舍利弗是人以起二見因緣從暗入暗從冥入
冥我說是等名一闡提故偈言謗法故闡提故遠離
求有者亦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無求道方便二者
有求道方便無求道方便者亦有二種何等為二一
者多種外道種種邪計謂僧法衛世師尼揵陀若提
子等無求道方便二者於佛法中同外道行雖信佛
法而顛倒取彼何者是謂犢子等見身中有我等不
信第一義諦不信真如法空佛說彼人無異外道復
有計空為有以我相憍慢故何以故以如來為說空
解脫門令得覺知而彼人計唯空無實為彼人故寶
積經中佛告迦葉寧見計我如須彌山而不用見憍
慢眾生計空為有迦葉一切邪見解空得離若見空
為有彼不可化令離世間故偈言及著我故及外道
故有方便求道者亦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聲聞偈
言怖畏世間苦聲聞故二者辟支佛偈言捨離諸眾
生故及自覺故不求彼二者所謂第一利根眾生諸
菩薩摩訶薩何以故以諸菩薩不求彼有如一闡提
[002-0703c]
故又亦不同無方便求道種種外道等故又亦不同
有方便求道聲聞辟支佛等故何以故以諸菩薩見
世間涅槃道平等故以不住涅槃心故以世間法不
能染故而修行世間行堅固慈悲涅槃心故以善住
根本清淨法中故又彼求有眾生一闡提人及佛法
中同闡提位名為邪定聚眾生又遠離求有眾生中
墮無方便求道眾生名為不定聚眾生又遠離求有
眾生中求離世間方便求道聲聞辟支佛及不求彼
二平等智菩薩摩訶薩名為正定聚眾生又除求於
無障礙道大乘眾生餘有四種眾生何等為四一者
闡提二者外道三者聲聞四者辟支佛彼四眾生有
四種障故不能證故不能會故不能見如來之性何
等為四一者謗大乘法一闡提障此障對治謂諸菩
薩摩訶薩信大乘法故偈言信法故二者橫計身中
有我諸外道障此障對治謂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
若波羅蜜故偈言及般若故三者怖畏世間諸苦聲
聞人障此障對治謂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虗空藏首
楞嚴等諸三昧故偈言三昧故四者皆捨利益一切
[002-0704a]
眾生捨大悲心辟支佛障此障對治謂諸菩薩摩訶
薩修行大悲為利益眾生故偈言大悲故是名四種
障障四種眾生為對治彼四種障故諸菩薩摩訶薩
信修行大乘等四種對治法得無上清淨法界到第
一彼岸何以故依此四種清淨法界修習善法此是
諸佛隨順法子於佛家生是故偈言大乘信為子彼
若以為母禪胎大悲乳諸佛如實子偈言信等四種
法清淨因應知故四建立中亦是明其四種不增減
也。


五成因中寶性論曰又依果業故說一偈淨我樂
常等彼岸功德果猒苦求涅槃欲願等諸業此初半
偈示現何義偈言略說四句義四種顛倒法於法身
中倒修行對治法此偈明何義彼信等四法如來法
身因此能清淨彼向說四種法彼次第略說對治四
顛倒如來法身四種功德波羅蜜果應知偈言略說
四句義故此明何義謂於色等無常事中起於常想
於苦法中起於樂想於無我中起於我想於不淨中
起於常想是等名為四種顛倒應知偈言四種顛倒
法故為對治此四種顛倒故有四種非顛倒法應知
何等為四謂於色等無常事中生無常想苦想無我
想不淨想等是名四種不顛倒對治應知偈言修行
對治法故如是四種顛倒對治依如來法身復是顛
倒應知偈言於法身中倒故對治此倒說有四種如
來法身功德波羅蜜果何等為四所謂常波羅蜜樂
波羅蜜我波羅蜜淨波羅蜜應知偈言修行對治法
[002-0704b]
故是故聖者勝鬘經言世尊凡夫眾生於五陰法起
顛倒想謂無常常想苦有樂想無我我想不淨淨想
世尊一切阿羅漢辟支佛空智者於一切智境界及
如來法身本所不見若有眾生信佛語故於如來法
身起常想樂想我想淨想世尊彼諸眾生非顛倒見
是名正見何以故唯如來法身是常波羅蜜樂波羅
蜜我波羅蜜淨波羅蜜世尊若有眾生於佛法身作
是見者是名正見世尊正見者是真佛子從佛口生
從正法生從法化生得法餘財如是等故又此四種
如來法身功德波羅蜜從因向果次第而說淨我樂
常應知云何次第從因向果謂誹謗大乘一闡提障
實無有淨而心樂著取世間淨此障對治謂諸菩薩
摩訶薩信大乘修行證得第一淨波羅蜜果應知於
五陰中見有神我諸外道障實無神我而樂著取我
此障對治謂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證得
第一我波羅蜜果應知乃至諸聲聞人畏世間苦為
對治彼畏世間苦諸菩薩摩訶薩修行一切世間出
世間諸三昧故證得第一樂波羅蜜果應知辟支佛
人棄捨利益一切眾生樂住寂靜為對治彼棄捨眾
生諸菩薩摩訶薩修行大悲住無限齊世間常利益
眾生證得第一常波羅蜜果應知是名諸菩薩摩訶
薩信及般若三昧大悲四種修行如是次第得如來
身淨我樂常四種功德波羅蜜果應知。


六約地上行
成中初配位後此約下顯徧通也。


七得果中寶性論
[002-0704c]
曰復次以聲聞辟支佛大力菩薩三種意生身中無
淨我樂常波羅蜜彼岸功德身是故聖者勝鬘經言
唯如來法身是常波羅蜜樂波羅蜜我波羅蜜淨波
羅蜜如是等故此明何義以如來法身自性清淨離
一切煩惱障智障習氣故名為淨是故說言唯如來
法身是淨波羅蜜以得寂靜第一自在我故離無我
戲論究竟寂靜故名為我是故說言唯如來法身是
我波羅蜜以得遠離意生陰身因故名為樂是故說
言唯如來法身是樂波羅蜜以世間涅槃平等證故
故名為常是故說言唯如來法身是常波羅蜜八增
起異行中前四義者信智定悲於四之外別加方便
故言增起。


三自性門三論初徵起謂上文中巳辨能起彼心之
因故此徵問所發心性。


二立頌中上半無染自性即同起信真如二義中如
實空義從本巳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下半具淨自
性即如實不空義即是真心常恒不變淨法滿足。


三解釋二初分科初中下釋三初標數論牒前文合
應知此菩提心等有二種相即起後也。


二列名中論列二名初離染相二具淨相如是二相
隨一一具不相捨離謂由離染必性具淨由其具淨
必性離染。


三釋義中二初釋離染清淨相二初標示二法中下
釋成三初法中三初總標次以諸下別釋三初明所
[002-0705a]
滅煩惱次是故下明所依心性後智亦下明能治覺
智又後此中下結示。


二喻中下二初標分總示自性在纏故云同相無垢
出纏故云勝相二前中下依文別釋二初本性淨後
離垢淨前中二初總示二四喻下別釋二初約別義
釋後約通相釋初中二初約德又二初屬今文中初
四義後又釋下四德二又寶下會佗論後言為下約
障。


三合中下二初合本性淨後合離垢淨。


二白法下釋白法所成相二初標分二法中下釋相
二初法後喻法中又二初正釋論文二即此下通前
顯意四初明本有修生無二二前性下顯性離治離
無二三又性下約二相以明因果四又此下總合四
義以顯融攝二喻中須彌山此云妙高以其體備眾
寶故稱為妙論正取此以為喻體。


四異名門三初徵起前中巳明自性故此徵問異名。


二立頌二初標章二前中下釋相二初約果明異
名言十號者法華三云我是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
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一
謂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即倣同先跡號二
應供者堪受人天廣大供養故即堪為福田號三正
徧知者理無偏邪無法不照故即實智窮原號四明
行足者明是證行行是教行二行圓滿故名明行足
即修行滿足號五善逝者善好也逝去也不向餘三
[002-0705b]
界二乘去唯向大菩提去故即直往菩提號六世間
解者明解世間故即權智圓明號七無上士者士
謂士夫徧於眾聖於眾聖中更無過上故即位超諸
聖號八調御丈夫者調謂調練御謂控御即巧攝有
情號九天人師者謂軌範說五乘教利益眾生故即
導軌眾生號十佛世尊有自覺覺佗覺行圓滿故名
為佛由比天上人間共所尊重故曰世尊即無師自
覺號二後頌約因明異名二初類同法界二下半下
明說異名。


三釋中下釋頌二初標章二前中下論二初釋初頌
有四初牒以前智斷為心自性客障永離即是斷德
勝德成就即是智德二二得下轉至佛果四德圓滿
三三如下引經解釋二初指經所出二寶性下引論
示義四四如下會文歸義二又如下釋後頌法性法
界真如實際體雖是一約其義類故有異名。


五無差別門三初徵起謂前門中雖顯異名而此心
性本無差別故此徵也。


二立頌中有二初總顯謂此頌中上二向總相標顯
無差別義二下十下別顯謂一頌半別顯十種名號
三辨釋中論二初釋總顯此心屬因法身屬果疏中
會通因果雖殊本來一味由此以成無差別義二釋
別顯中二初釋文後配義前中又二初標示二列釋
三初釋前七二釋第八二初正釋二勝鬘下引成二
初引勝鬘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死是下轉義依如來
[002-0705c]
藏有涅槃是上轉義二引寶性二初引文二此是下
揀辨寶性引勝鬘經所釋性即如來藏性依如來藏
故有生死等屬如來藏緣起宗實教義也唯識論釋
無始時來界界是因義即種子識屬唯識法相宗權
教義也是故結言二宗不同也三釋九十文中各有
標舉列釋。


二又此下配義初三約世謂三際者初則現世故成
三也次四約因果二行後三約法初一總者謂一切
法所依止故能持染淨後二別者隨染非常隨淨非
斷以立其義也。


六分位門三初徵前明心性心性本無差別約其分
位有不淨等故此徵焉。


二頌中四句初句眾生唯雜染故名不淨位次句菩
薩染中淨故名染淨位後二句障累永盡故曰如來
名極淨位。


三釋中下論三初牒指前門即由此心無差別相故
有分位不淨等殊。


二就正下正顯其相論三初雜染位真如隨染說名
[002-0706a]
有垢自性住者即是本性眾生界者界即因義故自
性住佛性與眾生作依因也二染淨位疏有三義釋
其染淨斷修對望引出耶修得性三極淨位習氣最
細亦皆永盡最極清淨說言無垢修因滿足故至得
果三如說下引成二初指經標示二前中下隨標解
釋二初別釋三位論三初不淨位二初按文略釋三
初牒舉二二為下正顯二初為惑業所纏縛二二從
下隨苦報所漂流此兼前科以明眾生三道輪轉三
三名下結名。


二又釋下依義委明二初正釋中初明本際煩惱為
動法身之緣此住地者即是根本無明住地為煩惱
藏勝鬘經云煩惱有二一住地煩惱二所起煩惱次
顯法身隨染作眾生義不染而染即法身流轉五道
故作眾生染而不染即眾生自性本空故眾生即如
也後今就前門下結名前門謂即不染而染故作眾
生也。


二問餘下問答二初餘說不同問餘處說者謂即權
宗與此實教所談有異故申此問二答寶性下引論
歷宗答二初引論標示寶性論中七種義句中有眾
生義句耶當彼論如來藏品二一若下歷宗料揀四
初小乘宗法有我無是其宗計二龍樹提婆即空無
相宗三無著世親即唯識宗四馬鳴堅慧即法性宗
疏三初正明次楞伽下引証後如是下結指密嚴疏
本未嘗一見高麗目錄亦所不載。
[002-0706b]


二染淨位論三初牒舉二正釋二初分章二前中下
釋相三初斷障論中二句疏約猒捨以分地前地上
二行二成行中於十波羅蜜謂施戒忍進禪般方便
願力智度於十地中約其偏增各明一度故名別行
八萬四千則成通行三結所為為求菩提。


三三說下結名二初約猒求釋名二引勝鬘成立二
初正引文二寶性下結論釋二初正明猒求行二又
云下因辨起行因二初論家正辨三初辨示起因中
二初正辨又二初順明二非離下反顯二若無下例
成二是故下引經成立。


三向說下徵釋決疑。


二解云下疏主重明三初申論意二又起下辨起因
二初引証引立一論二經皆明眾生本有熏習為起
行因二與喻下約宗揀顯三仍此下明業用前引寶
性於不定聚眾生能作二種業等故今指示。


三極淨位亦有三初牒舉二正釋二初標分顯意謂
此四德展轉躡前生起後德故勸應知二初中下隨
章解義四初斷障德中初牒釋後此明下結成二明
証性德下二初約証性釋中初標示後清淨下牒釋
二又釋下約超位釋三殊勝德二初約悲智福釋二
又釋下約恩智福釋四自在德中初正釋後此自下
指陳三三說下結名。


二上來下通結無二二初結指標門二初中下依門
述釋論三初本末相攝門二牒文略釋二密嚴下引
[002-0706c]
經廣解二初引文二解云下配釋二初以論對經二
於一下開門示義二初標舉二此中下釋成二全體
印定門三簡各定義門二初標分二隨釋三初能持
門申二初正釋後以眾生下分能所真妄釋二能依
門中初正示義後何以爾者下出所由三縱奪門中
初以義從奪釋成後是故下法喻結顯。


七無染門三初徵前明分位眾生在纏云何無染故
此徵焉。


二頌中疏二初配釋頌文二問此下躡跡通妨。


三釋中下二初問二答中疏二初略指法喻二答意
下廣釋文意二初總示。


二又法下別釋二初開義
二今此下釋文。


八常恒門三初徵亦由前所明分位門既說有生滅
何得常恒故此徵諸。


二頌三初標示二常二何故下徵釋二義中初徵次
謂若下釋如其次第釋上二常後是即下結是真如
常者揀非情謂常也三各初下通指法喻。


三釋中下二初標章二前中下隨釋二初釋初頌論
[002-0707a]
二初問此問從前分位中來二答疏二初總分二答
意下別釋論二初喻後合喻中疏二初正顯意二問
生下徵釋二初二法相例問二答是下示義引證答
二初情謂超情有異答二初示義三勝鬘下引證二
又以下生滅法身不齊答二初示義能依生滅是虗
假故所依法身是真實故言不齊喻中劫火以喻生
滅虗空以喻法身二華嚴下引證二初引華嚴世界
有為故有成敗虗空無為故無增減二引寶性。


二是故下引經釋後頌二初總示二前中下別釋二
初簡妄非真論二初總顯虗妄二別顯妄義中初法
說次如水下喻明後當知下合結。


二顯真非妄論二初明體無妄法亦有法喻二明體
具勝德論二初總顯無為然則性相二宗所說有為
無為名數體性有所不同若法性宗依龍樹釋摩訶
衍論云總攝諸無為名為不生滅不生不滅是無為
法之總相故總攝諸有為故名為生滅生滅是有為
法之總相故如是有為無為二法各有幾數何等各
字頌曰無為雖無量略說有四種謂真如本覺始覺
與虗空有為雖無量略說有五種謂根本無明及與
四相品長行釋曰無為法有四種一者真如二者本
覺三者始覺四者虗空有為法有五種一者根本無
明二者生相三者住相四者異相五者滅相若法相
宗依慈恩大師百法決頌云幾有為幾無為頌曰有
為九十四無為唯六種若非惑業為隨應則不定釋
[002-0707b]
曰有為九十四無為唯六種者虗空等六是無為法
餘是有為若非惑業為隨應則不定者謂三十一唯
是有為三十一者根本煩惱有六隨煩惱有二十不定有二謂睡眠惡作不相應有三謂異生性
無想定無想報總有三十一種六種無為一虗空二擇滅三非擇滅四不動五想受滅六真如

所餘六十三心法有八心所法中徧行有五別境有五善有十一不定中有二邑有十一不
相應〔行〕有二十一通有為無為性有生滅非惡惑業之所為

故。


二別顯四德疏三初會本經義彼經此論二名小異
故茲會諸二引寶性而釋二初標門二隨釋二初離
過門中具引如前者以恒故不死常故不生清凉故
不病不變故不老二實德明常恒清凉不變則是如
來法身實德三又釋下按今文釋則以今文對于常
樂我淨四德。


九相應門三初徵意云既未至果云何而與淨法相
應故此徵之。


二頌文有二初約喻總顯二後一下約染簡淨二初
示義中空如來藏義準釋摩訶衍論所引契經別說
有十〔廣如彼云〕第六空如來藏謂一切諸空覆藏如來故
勝鬘契經作如是說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
一切煩惱藏故此明何義所謂示生滅門一切染法
隱䨱自相本覺無量性功德故以何一切染法總名
為空所謂染法幻化差別體相無實作用非真故名
為宗而能隱䨱法身如來實德真體是為如來之藏
從能藏染立名第七不空如來藏一切不空不被染
[002-0707c]
故勝鬘經中作如是說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於恒沙
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故此明何義所謂顯生
滅門自相本覺備過恒沙性功德故所謂一切淨法
實有作用遠離虗假故言不空顯出時名法身隱覆
名如來藏從所藏淨立名二又佛下引論會前二如
來藏義可知矣。


三釋中下二初總示意二就答中別釋二初分總別
科二案文述釋二初釋初頌二立理論二初舉喻況
中總為一燈謂光時等同時同處和合無異故別具
三義謂體相用義用別故二以法合下二初標舉二
如寶下引而釋二初援頌文二彼釋下廣引散釋三
初總標二通者下別釋中三初釋通次釋知漏盡智
[002-0708a]
後釋漏盡三乃至下通結。


二解云下解義二引教證二初標分二就法下釋相
論三初法二初牒文略釋二此中下依義廣明三初
標示二初辨相下列釋五初辨相中初標舉次如起
信下指論後解云下示數然此辨相全依起信三大
義中自相大義圓滿功德門龍樹釋此則有二種一
有名數量功德二無名過量功德有名所謂六種性
義功德何者為六一大智慧光明義本覺般若能除
無明闇故或名廣大圓滿殊勝般若實智光明性義
二徧照法界義本覺般若照達一法界原故或名周
徧通達一法界藏自然性義三真實識知義本覺般
若離虗假解或名離妄想解決定了知實際性義四
自性清淨心義本覺般若無量性功德自然本有非
得佗力而離塵累或名本有明白離邊中性義五常
樂我淨義本始二覺從無始來遠離四障圓滿四德
或名如來正覺自然性德離煩惱幼不修行性義六
清凉不變自在義二種本覺譬如明鏡相具隨違故
或名具足隨順逆違無碍陀羅尼全徧性義是名六
種論曰從本巳來自性滿足乃至清凉不變自在義
故又準圓滿經中說此自性功德十七於初二中各
開二種於次二中各開三種於後二中如次開四與
三故或說本數之名有二十五最後一中開十一故
言十七者大智慧義大光明義徧一法界義照一法
界義真實義識義知義自性義清淨義心義常義樂
[002-0708b]
義我義淨義不義變義自在義言二十五者前數不
功德中開八種故變功德中開二種故一上流轉變
二下流轉變言八不者如中觀論不生不滅不常不
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所言無名本覺體中自性功
德無量無邊離於言量過於心所何止數量作如是
部者總也本有功德雖無有量不出三數故論曰具足
如是過於恒沙如是無量無邊功德各有體相耶唯
一心量無別法體何者心法雖一而有二種陀羅尼
自在用故何為二一自不離彼二彼不離自論曰不
離如是性德從無始來一向妙有自性非佗俱故論
曰不斷如是一切功德唯是一自作一異不能一何
以一法界故論曰不異如是深理一切菩薩二乘凡
夫心不思惟言不論量絕遠而遠論曰不思議故何
等境界唯大覺者自乃軌則論曰佛法如是無量性
德具縛至大覺具足無所闕少何者是諸功德自然
本有非由佗力而立論曰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
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余〕詳以偽論文煩芿故今撮略于茲所以不足
隨信也今疏本數名字以本六德開成十種於中第六

有二德者謂即清凉不變為二蓋準寶性所引不增
不減經中常恒清凉不變四德故此開其第六為二。


二定義中疏二初問難二答實下釋通二初答釋二
會通前中二初標舉二列釋三初約實無中初正明
後若爾下轉釋中初躡上文修德為難云若爾等後
以是下約其離脫不離脫義對揀釋通。
[002-0708c]


二約實有中三初正明次如來下引証彼經中有九
喻寶性論曰萎華中諸佛眾蜂中美蜜皮𥢶中堅實
糞穢中真金地中真寶藏諸菓子中芽朽故弊壞衣
纏褁真金像貧賤醜陋女懷轉輪聖王燋黑泥模中
有上妙寶像前六句句各一喻後六句二句各一喻眾生貪瞋癡妄想
煩惱等塵勞諸垢中皆有如來藏華蜂𥢶糞穢地菓
故弊衣貧賤女泥模煩惱垢相似佛蜜實真金寶芽
金像王上妙寶像等如來藏相似〔廣釋如彼〕論又曰偈言
華蜂等諸喻明眾生身中無始世界來有諸煩惱垢
[002-0709a]
佛蜜等諸喻明眾生身中無始來具足自性無垢體
佛性論云立九譬者一為顯貪欲煩惱故立蓮華
化佛譬二為瞋煩惱故以蜂為譬三為無明惑故立
糓中粳糧譬四為上心三種煩惱故立金墮不淨譬
五為顯無明住地故立貧女寶藏譬六為顯見諦惑
立庵羅樹子譬七顯思惟惑故立弊帛褁金寶譬八
為顯不淨地惑立貧女懷王子譬九為顯淨地惑故
立模中金像譬〔文〕又依雲華要問答曰如來藏義者
依大方等如來藏經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諸煩惱
中有如來智乃至一舉彼天眼觀未敷華內有如來
身結跏趺坐明如來藏本性具德喻二譬如淳蜜在
巖樹中無數群蜂圍繞守護有人巧智除蜂取蜜明
本德去染成淨喻三譬如粳糧米未離皮𥢶貧愚輕
賤謂為可棄除蕩既精常為御用明藏在染同愚異
淨喻四譬如真金墮不淨處隱沒不現經歷年載真
金不壞明藏在染難壞喻五譬如貧家有珍寶藏寶
不能言我在於此又無語者不能開發明藏在染闕
緣喻六譬如庵羅菓內種不壞種之於地成大樹王
明藏德會緣成菓喻七譬如有人持真金像行諸佗
國經於險路懼遭劫奪褁以弊物令無識者棄指曠
野人謂不淨有天眼者知有真金像即為出之令佗
敬禮明真德除染生信喻八譬如女人貧賤醜陋而
懷貴子經歷多時人謂賤想明轉想會真成智喻九
譬如鑄師鑄真金像既鑄成巳外雖燋黑內像不變
[002-0709b]
開模出像金色晃曜明反染歸真應體喻今疏引
成實有性功德義華嚴涅槃佛性論大意同諸後此
中下結顯有法喻合。


三約翻對中三初標舉次故彼下引文後解云下示
義然此所引起信亦即自相大義問答決疑門此二
一發起略問難違門二發起廣答解釋門初問難相
何謂舉說文相違前後雜亂審其理故前後相違真
如決擇分中作如是說論曰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
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
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
一切法從本巳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
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自
相大義決擇分中作如是說論曰從本巳來自性滿
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乃至
名如來法身如是相違故以為難論云問曰上說真
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云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
德巳說發起問難門次說廣答解釋門此亦有二一
總二別初亦二一真如總二生滅總如次可見論云。


答曰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
唯一真如即是真如總謂雖自相大義門中作如是
說具種種德過於恒沙而生滅門界量非真如門此
門無差別相平等一相獨存真如以此義故無相違
過此下明其緣由決斷其疑論曰以無分別離分別
相是故無二真如門中有同無異此下釋生滅總有
[002-0709c]
二一問二答廣略有異二重問答不同初問論曰復
以何義得說差別即是開合問謂若諸法本來平等
一相無二體者復有何法而非平等以此為依建立
差別則是舉異疑異此下發起答說決斷此疑論曰
以依業識生滅相示則是總答謂真如門中無過恒
沙一切染法以為所治亦無能治過於恒沙一切淨
法以為對量是故真如門中作如是說一切諸法平
等一相無有二體等而生滅門所治染法無量能治
淨法亦爾是故生滅門中作如是說本覺體中具種
[002-0710a]
種德無量無邊過恒沙等是乃大意次當別說所言
依者則根本無明住地一切染法之所依故言業者
業相也言識者轉等諸識也生滅相者門總稱也言
示者相反顯示也若是三法德起當緣由故巳說略
說分次說廣說分就此有二一問二答此問略而答
廣論曰此云何示即是詰問問其所由此下直答此
問答釋有三一自宗正理二非道邪行三具舉對量
論曰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於念即是第一自宗
正理謂法性從無始來唯是一心無一一法而非心
故論曰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即
是第二非道耶行謂總舉本上之諸無明住地故此
下直顯具舉對量差別如上所說本覺體中六德各
各待觀何以過患為對謂根本無熏習心海發起種
種諸識隱覆般若實智增長愚迷癡闇即不覺無明
界量為對心性寂滅無起即本覺慧明安立德則建
立顯示論曰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此下
顯第二德若此妄心起見達境一向唯轉虗妄境不
能通真實境界何則真偽相違不契本故論云若心
起見則有不見之相此下明徧觀義而真心離轉見
故通達諸法無所不至真實知見離於能見論曰心
性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故此下明第三德論所言
若心有動即是無明熏習氣故虗妄而轉為對心性
寂滅無有喧動正直無顛倒解即實智照隨理建立
顯示論云若心有動非真識知此下顯第四德謂妄
[002-0710b]
法無始來無自體為對自性清淨本有功德建立顯
示論曰無有自性此下顯第五德謂妄法四相所遷
非常三苦俱轉非樂二種自在無故非我一道清淨
無故非常此四以為對量本覺體中四德建立顯示
論曰非常非樂非我非淨此下顯第六德謂妄法燒
真心故名熱以惱亂諸有情故名惱破滅變德令不
作故衰變由此一切眾生不得自在待此為對清涼
不變自在德故以立示論曰熱惱衰變則不自在此
下顯示無邊功德相義謂所治染法無數量故以能
治亦然矣論曰乃至具有過恒沙等妄染之義對此
義故心性無動則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相義示現
此下結圓滿德謂若一心有動轉相更見前境可緣
能所心境二差別故本德則不圓滿而本性德雖過
恒沙唯一心量無有二也是則圓滿自在性德結縛
及解脫位中亦恒具足名為法身名如來藏論曰若
心有起更見前法可念者則有所少如是淨法無量
功德即是一心更無所念是故滿足名為法身如來
之藏〔斷曰上來偽論義調至猥拙矣雖乃不足取而用焉亦撮略而巳也〕


二又上下會通二初通前三說初一成果即至得果
次一本性即自性住後一翻染即引出佛性也二第
三下別辨後一二初尅分齊二初以義指屬焉言第
三者指於前三說中第三翻對妄染而說淨德尅定
分齊則屬真如三大義中相大義攝二是故下引經
証成中初喻明後合說。
[002-0710c]


二此中下辨相依四初總標義此中所說妄中四義
一依真無體義即起信疏無明二義中無體即空義
二違真覆障義即有用成事義也若對次文真中四
[002-0711a]
義則成前後準義合云一違真覆障義二依真無體
義以配下文一隨緣義二不變義則各由初義故順
流作眾生各由第二義故自性常清淨義方相當學
者應悉二此真下別釋相中初別屬四義由初義者
即違真覆障義及隨緣義第二義者即依真無體義
及不變義餘二可知次又各下前三後一後又在下
通具四義中初總明次是故下別示後是故下通結
三今此下示今意第三義者妄中反自詮佗真中反
顯由此義故有恒沙德四問答下由問答中有三重
第一重中在纏出障皆無問智見真如不同答第二
重中類例因中計果問就緣說有不同答第三重中
染淨相例問違順有翻不翻答。


三相應下二初示義意二此論下明廣略中初明此
略後起信下明彼廣中初標示次一謂下列釋。


四業用下二初以義指歸二勝鬘下引文成立所引
經論皆是內熏猒求義矣。


五攝果下言此恒沙功德相義就因隱時名性功德
就果顯時則名解脫般若法身言故名佛法者亦即
結歸起信論中佛法二字。


三恒沙下結指。


二喻說下二初別喻二德後通釋下具有三義其後
通意深符論旨以其燈有光明熱色寶珠光色形狀
各互不相離互不相脫故日相應今疏脫一互字應
云以互不相離等。
[002-0711b]


三法合下二初總釋疏中科名言總釋者釋字恐誤
宜作牒字二次言下別顯文中功德二字若貼本論
宜云故說恒沙如來法也。


二復次下釋後頌二初一謂下釋三初在纏不染二
初正釋二初法說二如迷下喻明二依是下証成二
二以下隨染隱體中初正明後此是下示義三三以
下煩惱即空二初正釋二是故下証成二初引文後
此等下結成。


二釋不空中初標示次一有下列釋三一有自體二
具性德三體相冥和。


後不離下指例。


十不作義利門四初徵起前辨相應具含性德何以
不能作義利耶故茲徵諸。


二立頌中六句前二句法後四句喻略舉三喻釋中
九影顯故。


三解釋二初問後答二初總示二又此下別釋二初
標示通別二一運下列釋別喻有九如文一中五見
謂身邊等五總名惡見八世界下三初正明次寶性
下引証然論意謂以真如通一切法今簡去非情故
約六處眾生數中取彼畢竟真如理以為性種性後
喻伽下揀辨六處珠勝即十二處中第六意處能攝
賴耶表義名言熏習之種故曰珠勝無始傳習謂由
約彼有為性中建立不同是故權實二教有異九空
雲下二初正辨闕修則別喻一義二又釋下兼明總
結則通結前九。
[002-0711c]


四二重頌下二初示意前標言攝此言重者謂攝前
義重復頌故二初三下釋文後句反此在纏闕用則
顯出纏能為大利。


十一作義利門三初徵前明在纏不作義利出纏則
能作大義利故此徵焉。


二頌中下二初總別科分二前中下依文述釋二初
明出障故能益生二初出障中論二初喻說二次半
下法合二就益下明益生中論二初舉喻顯用二下
半下以法合益以此三事合前三益二明具德故能
益生二初總示二初中下別釋論二初具德三初悲
智相導德中二初釋前二句中三有謂欲有色有無
色有了知緣生無自性故皆空寂也既了空寂何染
之有後若盡下釋後二句中初正釋次以約下結成
維摩經下指會梵言維摩詰此云無若垢彼經所謂
香積諸來菩薩向佛求法復還本土佛言有盡無盡
平等法門汝等當學言盡者有為法言不盡者無為
法當住平等不住二邊今盡不盡皆無所著即無住
處行也二心雲徧空德中初躡前徵起次謂住下釋
[002-0712a]
成中有法喻合三定持住法德中初述釋後前門下
對前示義二下半下益生中初約世間後法雨下約
出世二種益中舉一兼一以影顯故由滅惑故而生
德既其生德則必滅惑也。


三釋中下論三初總舉反前二明具智斷德三以法
成益二初標分二前中下釋相論二初成自益二初
証法成人益二受用法樂益中初正釋文後又釋下
重配義二初約四德亦又釋下約三德二為一下明
成佗剎。


十二一性門三初徵謂前所明在纏出障義用雖珠
皆同一性故茲徵諸。


二頌中下二初分門二初中下隨釋論三初標異義
一性門中初總指此字二寶性下別釋四義中初引
彼屬此二又寶性下依彼釋此三然此下以義指歸
二標境智一味門二初標示二前中下釋成二初法
說中初依此論釋後又寶性下引論而釋二喻況中
初牒舉此有三義一通喻下正釋中初約通別後此
冷下生喻體後寶性下指同焉。


三標因果一乘門三釋中下二初總別科分二前中
下依門述釋三初釋異義一性門二初釋法身涅槃
無二義論二初牒執總非言戒等者謂等收定慧解
脫知見小乘說為五分法身二引頌釋成中釋此引
頌文初釋初二句次即涅槃下釋第三句後言即下
釋第四句二二復次下具釋四義無差別性文二初
[002-0712b]
指經標示二初中下依義釋成論四初佛果即涅槃
二初略消文二亦菩提下廣辨義二初敘述諸說中
初總標二一云下別列有五後五釋下指歸今論二
言即下涅槃即法身三言世下法身即如來中初正
釋後故轉下引成四言復下如來即聖諦二初標義
二引釋下二初揀非二顯是下二初總示二前中下
別釋論二初明苦滅顯真中二初六句飜苦二五句
顯真二明離染顯淨下二初離染二顯淨中二初正
顯二結成謂此法身具恒沙德是故名為不空之法
也。


二釋境智一味門二初標門摠示二前中下依義別
釋二初法說論三初明所証法深二明能証智妙二
初標宗二校量中二初二乘淺智所不能知中初正
釋二初約見修釋後又釋下通諸位釋後勝鬘下引
証二唯佛妙知所能證會中初正釋後由此下結成
第三結境智無二中初正釋後楞伽下引成二喻況
中言同前者如前偈中疏文巳釋。


三釋因果一乘門二初標門總示有一乘章如別說
者謂建立一乘義分齊二初中下依義別釋三初因
一果無異論二初顯一道分之為三若法華云於一
佛乘分別說三二釋無差別二初反釋疏三初正釋
二勝鬘下引成三準此下結指二順釋中如來藏法
界名異體同而此法界界即性義二果一因無異論
二初牒計總非二初正明二問三乘下通難二初牒
[002-0712c]
難二答今下釋通二初正答前難中二初標舉二一
前下列示二前同下通前結意二以正理破中初正
明後是故下結顯三引教成無二二初証無異因論
三初總遮妄取二顯真實証三釋成證相二証一味
果論二初標舉二所謂下釋相中言解脫道證累外
法界者今疏中累字誤作界字今改正之謂解脫道
障累永盡故云累外言法界者義通三處無不徧故
三此是下結略迴向。


法界無差別論疏領要鈔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