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081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唐-無著菩薩 (master)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第四


無著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決擇分中諦品第一之二



云何集諦。謂諸煩惱及煩惱增上所生諸業。
俱說名集諦。然薄伽梵隨最勝說。若愛若後
有愛。若喜貪俱行愛。若彼彼喜樂愛。是名
集諦。言最勝者是遍行義。由愛具有六遍行
義。是故最勝。何等為六。一事遍行。二位遍
行。三世遍行。四界遍行。五求遍行。六種遍
行。


云何煩惱。謂由數故相故緣起故境界故相
應故差別故邪行故界故眾故斷故。觀諸煩
惱。


何等數故。謂或六或十六。謂貪瞋慢無明疑。
[004-0676b]
見十謂前五見又分五。謂薩迦耶見邊執見
邪見見取戒禁取。


何等相故。謂若法生時相不寂靜。由此生故
身心相續不寂靜轉。是煩惱相。


何等緣起故。謂煩惱隨眠未永斷故。順煩惱
法現在前故。不正思惟現前起故。如是煩惱
方乃得生。是名緣起。


何等境界故。謂一切煩惱還用一切煩惱為
所緣境。及緣諸煩惱事。又欲界煩惱除無明
見疑。餘不能緣上地為境。上地諸煩惱不能
緣下地為境。已離彼地欲故。又緣滅道諦諸
煩惱。不能親緣滅道為境。唯由依彼妄起分
別說為所緣。又煩惱有二種。謂緣無事及緣
有事。緣無事者。謂見及見相應法。所餘煩惱
名緣有事。


何等相應故。謂貪不與瞋相應。如瞋疑亦爾。
餘皆得相應。如貪瞋亦爾。謂瞋不與貪慢見
相應。慢不與瞋疑相應。無明有二種。一一切
煩惱相應無明。二不共無明。不共無明者。謂
於諦無智。見不與瞋疑相應。疑不與貪慢見
相應。忿等隨煩惱更互不相應。無慚無愧於
一切不善品中恒共相應。惛沈掉舉不信懈
怠放逸。於一切染污品中恒共相應。


何等差別故。謂諸煩惱依種種義立種種門
差別。所謂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暴流軛取繫
蓋株杌垢燒害箭所有惡行漏匱熱惱諍熾
然稠林拘礙等。


結有幾種。云何結。何處結耶。結有九種。謂愛
結恚結慢結無明結見結取結疑結嫉結慳結。
[004-0676c]


愛結者。謂三界貪愛結所繫故不厭三界。由
不厭故廣行不善不行諸善。由此能招未來
世苦。與苦相應。


恚結者。謂於有情苦及順苦法心有損害。恚
結所繫故。於恚境相心不棄捨。不棄捨故廣
行不善不行諸善。由此能招未來世苦。與苦
相應。


慢結者。即七慢。謂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
慢下劣慢邪慢。慢者。謂於下劣計己為勝。或
於不相似計己相似。心舉為性。過慢者。謂
於相似計己為勝。或復於勝計己相似。心舉
為性。慢過慢者。謂於勝己計己為勝。心舉為
性。我慢者。謂於五取蘊觀我我所。心舉為
性。增上慢者。謂於未得上勝證法。計己已得
上勝證法。心舉為性。下劣慢者。謂於多分
勝計己少分劣。心舉為性。邪慢者。謂實無
德計己有德。心舉為性。慢結所繫故。於我我
所不能了。知不了知故執我我所。廣行不善
不行諸善。由此能招未來世苦。與苦相應。


無明結者。謂三界無智無明結所繫故。於苦
法集法不能解了。不解了故廣行不善不行
諸善。由此能招未來世苦。與苦相應。


見結者。即三見。謂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見
結所繫故。於邪出離妄計追求妄興執著。於
邪出離妄執著已。廣行不善不行諸善。由此
能招未來世苦。與苦相應。


取結者。謂見取戒禁取。取結所繫故。於邪出
離方便妄計執著。以妄執著邪出離方便故。
廣行不善不行諸善。由此能招未來世苦。與
[004-0677a]
苦相應。


疑結者。謂於諦猶豫。疑結所繫故。於佛法僧
寶妄生疑惑。以疑惑故於三寶所不修正行。
以於三寶所不修正行故。廣行不善不行諸
善。由此能招未來世苦。與苦相應。


嫉結者。謂耽著利養不耐他榮發起心妬。嫉
結所繫故。愛重利養不尊敬法。重利養故。廣
行不善不行諸善。由此能招未來世苦。與苦
相應。


慳結者。謂耽著利養於資生具其心悋惜。慳
結所繫故。愛重畜積不尊遠離重畜積故。廣
行不善不行諸善。由此能招未來世苦。與菩
相應。


縛有三種。謂貪縛瞋縛癡縛。由貪縛故縛諸
有情令處壞苦。由瞋縛故縛諸有情令處苦
苦。由癡縛故縛諸有情令處行苦。又依貪瞋
癡故。於善加行不得自在。故名為縛。


隨眠有七。謂欲愛隨眠瞋恚隨眠有愛隨眠
慢隨眠無明隨眠見隨眠疑隨眠。欲愛隨眠
者。謂欲貪品麁重。瞋恚隨眠者。謂瞋恚品麁
重。有愛隨眠者。謂色無色貪品麁重。慢隨眠
者。謂慢品麁重。無明隨眠者。謂無明品麁
重。見隨眠者。謂見品麁重。疑隨眠者。謂疑
品麁重。若未離欲求者。由欲愛瞋恚隨眠之
所隨增。未離有求者。由有愛隨眠之所隨增。
未離邪梵行求者。由慢無明見。疑隨眠之所
隨增。由彼眾生得少對治便生憍慢。愚於聖
諦。虛妄計度外邪解脫解脫方便。於佛聖教
正法毘柰耶中。猶豫疑惑。
[004-0677b]


隨煩惱者。謂所有諸煩惱皆是隨煩惱。有隨
煩惱非煩惱。謂除煩惱。所餘染污行蘊所攝
一切心所法。此復云何。謂除貪等六煩惱。所
餘染污行蘊所攝忿等諸心所法。又貪瞋癡
名隨煩惱。心所法由此隨煩惱隨惱於心。令
不離染。令不解脫。令不斷障。故名隨煩惱。
如世尊說。汝等長夜為貪瞋癡隨所惱亂心
恒染污。


纏有八種。謂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嫉慳無慚
無愧。數數增盛纏繞於心故名為纏。謂隨修
習止舉捨相。及彼所依梵行等所攝淨尸羅
時。纏繞於心。


暴流有四。謂欲暴流有暴流見暴流無明暴
流。隨流漂鼓是暴流義。隨順雜染故。初是習
欲求者。第二是習有求者。後二是習邪梵行
求者。能依所依相應道理故。


軛有四種。謂欲軛有軛見軛無明軛。障礙離
繫是軛義。違背清淨故。此亦隨其次第習三
求者相應現行。


取有四種。謂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執取
諍根執取後有。是取義所以者何。由貪著欲
繫縛耽染為因。諸在家者更相鬪諍。此諍根
本是第一取。由貪著見繫縛耽染為因。諸出
家者更相鬪諍。此諍根本是後三取。六十二
見趣。是見取。各別禁戒多分苦行。是戒禁
取。彼所依止薩迦耶見。是我語取。由見取
戒禁取。諸外道輩更相諍論。由我語取諸外
道輩互無諍論。與正法者互有諍論。如是執
著諍論根本。復能引取。後有苦異熟。故名
[004-0677c]
為取。


繫有四種。謂貪欲身繫。瞋恚身繫戒禁取身
繫。此實執取身繫。以能障礙定意性身故名
為繫。所以者何。能為四種心亂因故。謂由貪
愛財物等因令心散亂。於鬪諍事不正行為
因令心散亂。於難行戒禁苦惱為因令心散
亂。不如正理推求境界為因令心散亂。


蓋有五種。謂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
掉舉惡作蓋。疑蓋。能令善品不得顯了。是蓋
義。謂於樂出家位覺邪行位止舉捨位。


株杌有三。謂貪株杌瞋株杌癡株杌。由依止
貪瞋癡。先所串習為方便故。成貪等行心不
調順。無所堪能難可解脫。令諸有情難斷此
行。故名株杌。


垢有三種。謂貪垢瞋垢癡垢由依止貪瞋癡
故。毀犯如是尸羅學處。由此有智同梵行者。
或於聚落或閑靜處。見已作如是言。此長老
作如是事行如是行。為聚落刺點染不淨。說
名為垢。


燒害有三。謂貪燒害瞋燒害癡燒害。由依止
貪瞋癡故。長時數受生死燒惱。故名燒害。


箭有三種。謂貪箭瞋箭癡箭。由依止貪瞋癡
故。於有有具深起追求相續不絕。於佛法僧
苦集滅道常生疑惑。故名為箭。


所有有三。謂貪所有瞋所有癡所有。由依止
貪瞋癡故。積畜財物有怖有怨多住散亂。故
名所有。


惡行有三。謂貪惡行瞋惡行癡惡行。由依止
貪瞋癡故。恒行身語意惡行。故名惡行。又即
[004-0678a]
依此貪瞋癡門。廣生無量惡不善行故。建立
三不善根。所以者何。以諸有情愛味世間所
有為因行諸惡行。分別世間怨相為因行諸
惡行。執著世間邪法為因行諸惡行。是故此
貪瞋癡。亦名惡行。亦名不善根。


漏有三種。謂欲漏有漏無明漏。令心連注流
散不絕。故名為漏。此復云何。依外門流注故
立欲漏。依內門流注故立有漏。依彼二所依
門流注故立無明漏。


匱有三種。謂貪匱瞋匱癡匱。由依止貪瞋癡
故。於有及資生具恒起追求無有厭足。常為
貧乏眾苦所惱。是故名匱。


熱有三種。謂貪熱瞋熱癡熱。由依止貪瞋
癡故。不如正理執著諸相執著隨好。由執著
相及隨好故燒惱身心。故名為熱。


惱有三種。謂貪惱瞋惱癡惱。由依止貪瞋癡
故。隨彼彼處愛樂耽著。彼若變壞便增愁歎。
種種憂苦熱惱所觸。故名為惱。


諍有三種。謂貪諍瞋諍癡諍。由依止貪瞋癡
故。執持刀杖興諸戰諍種種鬪訟。是故貪
等說名為諍。


熾然有三。謂貪熾然瞋熾然癡熾然。由依止
貪瞋癡故。為非法貪大火所燒。不平等貪大
火所燒。及為邪法大火所燒。故名熾然。


稠林有三。謂貪稠林瞋稠林癡稠林。由依止
貪瞋癡故。於諸生死根本行中廣興染著。令
諸有情感種種身流轉五趣。是故貪等說名
稠林。


拘礙有三。謂貪拘礙瞋拘礙癡拘礙。由依止
[004-0678b]
貪瞋癡故。顧戀身財無所覺了樂處憒閙。得
少善法便生厭足。由此不能修諸善法。故名
拘礙。


諸如是等煩惱義門差別無量。


何等邪行故。謂貪瞋二煩惱。迷境界及見起
邪行慢。迷有情及見。起邪行薩迦耶見邊執
見邪見。迷所知境起邪行見取戒禁取。迷諸
見起邪行疑。迷對治起邪行無明。迷一切起
邪行。又十煩惱皆迷苦集起諸邪行。是彼因
緣所依處故。又十煩惱皆迷滅道起諸邪行。
由此能生彼怖畏故。


何等界故。謂除瞋餘一切通三界繫。瞋唯欲
界繫。


又貪於欲界與樂喜捨相應。如於欲界於初
二靜慮亦爾。於第三靜慮與樂捨相應。已上
唯與捨相應。瞋與苦憂捨相應。慢於欲界
與喜捨相應。於初二靜慮與樂喜捨相應。於
第三靜慮與樂捨相應。已上唯捨相應。如慢
薩迦耶見邊執見見取戒禁取亦爾。邪見於
欲界與憂喜捨相應。於色無色界隨所有受
皆與相應。疑於欲界與憂捨相應。於色無色
界隨所有受皆與相應。無明有二種。謂相應
不共。相應無明。一切煩惱相應故。若於是處
隨所有受皆得相應。不共無明。於欲界與憂
捨相應。於上界隨所有受皆得相應。何故諸
煩惱皆與捨相應。以一切煩惱墮中庸位方
息沒故。又貪於欲界在六識身。如貪瞋無明
亦爾。貪於色界在四識身。於無色界在意識
身。如貪無明亦爾。慢見疑於一切處在意識
[004-0678c]
身。又貪瞋慢於欲界緣一分事轉。如於欲界
於色無色界亦爾。所餘煩惱於一切處遍緣
一切事轉。


何等眾故。謂二眾煩惱。一見所斷眾。二修所
斷眾。見所斷眾復有四種。一見苦所斷眾。二
見集所斷眾。三見滅所斷眾。四見道所斷眾。
欲界見苦所斷具十煩惱。如見苦所斷見集
滅道所斷亦爾。色界見苦等四種所斷。各九
煩惱除瞋。如色界無色界亦爾。如是見所斷
煩惱眾。總有一百一十二煩惱。欲界修所斷
有六煩惱。謂俱生薩迦耶見邊執見。及貪
瞋慢無明。色界修所斷有五煩惱除瞋。如色
界無色界亦爾。如是修所斷煩惱眾。總有十
六煩惱。


何等斷故。謂如此差別斷由此作意斷從此
而得斷。如此差別斷者謂遍智故遠離故得
對治故。遍智者。謂彼因緣事遍智自體遍智
過患遍智。遠離者。雖彼暫生而不堅執。得對
治者。謂未生者令不生故。已生者令斷故。得
對治道。由此作意斷者。何等作意能斷耶。總
緣作意觀一切法皆無我性。能斷煩惱無常
等行。但為修治無我行故。從此而得斷者。從
何而得斷耶。不從過去已滅故。不從未來未
生故。不從現在道不俱故。然從諸煩惱麁重
而得斷為斷。如是如是品麁重生。如是如是
品對治若此品對治生。即此品麁重滅。平等
平等。猶如世間明生暗滅。由此品離繫故。令
未來煩惱住不生法中。是名為斷。


云何煩惱增上所生諸業。謂若思業若思已
[004-0679a]
業。總名業相。又有五種業。一取受業。二作
用業。三加行業。四轉變業。五證得業。今此
義中意多分別加行業。


何等思業。謂福業非福業不動業。


何等思已業。謂身業語業意業。


又此身語意三業。或善或不善。不善者即十
不善業道。謂殺生不與取欲邪行虛誑語離
間語麁惡語雜穢語貪欲瞋恚邪見。善者即
十善業道。謂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
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麁惡語離雜穢語無貪無
瞋正見。


又殺生等應以五門分別其相。謂事故意樂
故方便故煩惱故究竟故。


如契經言故思造業。云何名為故思造業。謂
他所教勅故思造業。他所勸請故思造業。無
所了知故思造業。根本執著故思造業。顛倒
分別故思造業。此中根本執著故思造業。顛
倒分別故思造業。若作若增長非不受異熟。
作者。謂起造諸業令其現行。增長者。謂令習
氣增益。


如契經言決定受業。云何名為決定受業。謂
作業決定。受異熟決定分位決定。


十不善業道異熟果者。於三惡趣中隨下中
上品。受傍生餓鬼那落迦異熟。等流果者。各
隨其相於人趣中感得自身眾具衰損增上果
者。各隨其相感得所有外事衰損。廣說如經。


十善業道異熟果者。於人天趣中受人天異
熟。等流果者。即於彼處各隨其相。感得自
身眾具興盛。增上果者。即於彼處各隨其相。
[004-0679b]
感得所有外事興盛。


善不善業。於善趣惡趣中感生異熟時。有招
引業圓滿業。招引業者。謂由此業能感異熟
果。圓滿業者。謂由此業生已領受愛不愛果。
或有業由一業力牽得一身。或有業由一業
力牽得多身。或有業由多業力牽得一身。或
有業由多業力牽得多身。若一有情成就多
業。云何次第受異熟果。於彼身中重者先熟。
或將死時現在前者。或先所數習者。或最初
所行者。彼異熟先熟。


如契經言。有三種業。謂福業非福業不動業。
何等福業。謂欲界繫善業。何等非福業。謂不
善業。何等不動業謂色無色界繫善業。


如契經說。無明緣行。若福非福及與不動。云
何福及不動行緣無明生。有二種愚。一異熟
果愚。二真實義愚。由異熟果愚故發非福行。
由真實義愚故發福及不動行。


殺生業道貪瞋癡為方便。由瞋究竟。如殺生
麁惡語瞋恚業道亦爾。不與取業道貪瞋癡
為方便。由貪究竟。如不與取欲邪行貪欲業
道亦爾。虛誑語業道貪瞋癡為方便。於三種
中隨由一究竟。如虛誑語離間語雜穢語業
道亦爾。邪見業道貪瞋癡為方便。由癡究竟。


如契經言。有共業。有不共業。有強力業。有
劣力業。云何共業。若業能令諸器世間種種
差別。云何不共業。若業能令有情世間種種
差別。或復有業。令諸有情展轉增上。由此業
力說諸有情更互相望為增上緣。以彼互有
增上力故。亦名共業。是故經言。如是有情與
[004-0679c]
餘有情互相見等。而不受用不易可得。云何
強力業。謂對治力強補特伽羅故。思所造諸不善業。由對治力所攝伏故。令當受那落迦
業轉成現法受。應現法受業轉令不受。所
以此業名強力者。由能對治業力強故。又
故思所造一切善業皆名強力。依此業故薄
伽梵說。我聖弟子能以無量廣大之業善熏
其心。諸所造作有量之業。不能牽引不能
留住。亦不能令墮在彼數。又對治力劣補特
伽羅故。思所造諸不善業。望諸善業皆名強
力。又故思造業異熟決定不斷不知。名強力
業。此中意說。一切善不善業異熟決定。聖
道力不斷者。皆名強力業。又欲界繫諸不善
業性皆是強力。又先所串習名強力業。又依
強位名強力業。又不可治者。所造諸業名強
力業。無涅槃法故。又由田故發強力業又由
心加行故發強力業。又由九種因發強力業。
謂由田故事故自體故所依故作意故意樂故
助伴故多修習故與多眾生共所行故。與此
相違是劣力。業如世尊說。若有說言。彼彼丈
夫補特伽羅。隨如是如是業。若作若增長還
受如是如是異熟。若有是事便不應修清淨
梵行。亦不可知正盡諸苦作苦邊際。若有說
言。彼彼丈夫補特伽羅。隨如是如是順所受
業。若作若增長。還受如是如是順所受異熟。
若有是事便應修習清淨梵行。又亦可知正
盡諸苦作苦邊際。如是經言有何密意。此中
佛意為欲遮止如是邪說。謂樂俱行業。還能
感得樂俱行異熟。苦俱行業。還能感得苦俱
[004-0680a]
行異熟。不苦不樂俱行業。還能感得不苦
不樂俱行異熟。故作是說。又為開許如是正
說。謂樂俱行業順樂受者。還受樂異熟。順苦
受者。還受苦異熟。順不苦不樂受者。還受不
苦不樂異熟。苦俱行業順樂受者。還受樂異
熟。順苦受者。還受苦異熟。順不苦不樂受
者。還受不苦不樂異熟。不苦不樂俱行業
順樂受者。還受樂異熟。順苦受者。還受苦
異熟。順不苦不樂受者。還受不苦不樂異熟。
如是名為此經密意。又業差別有三種。謂律
儀業。不律儀業。非律儀非不律儀業。


云何律儀業。謂別解脫律儀所攝業。靜慮律
儀所攝業。無漏律儀所攝業。別解脫律儀所
攝業者。即是七眾所受律儀。謂苾芻律儀。苾
芻尼律儀。式叉摩那律儀。勤策律儀。勤策
女律儀。鄔波索迦律儀。鄔波斯迦律儀。及近
住律儀。依止何等補特伽羅建立出家律儀。
依能修行遠離惡行。遠離欲行補特伽羅。依
止何等補特伽羅建立鄔波索迦律儀鄔波斯
迦律儀。依能盡受遠離惡行。不遠離欲行補
特伽羅。依止何等補特伽羅建立近住律儀。
依止不能遠離惡行。及不能遠離欲行補特
伽羅。若唯修學鄔波索迦一分學處為說成
就。鄔波索迦律儀為說不成就。應說成就而
名犯戒。扇搋半擇迦等。為遮彼受鄔波索迦
律儀不耶。不遮彼受鄔波索迦律儀。然遮彼
鄔波索迦性。不堪親近承事苾芻苾芻尼等
二出家眾故。又半擇迦有五種。謂生便半擇
迦。嫉妬半擇迦。半月半擇迦灌灑半擇迦。
[004-0680b]
除去半擇迦。


靜慮律儀所攝業者。謂能損伏發起犯戒煩
惱種子。離欲界欲者所有遠離。離初靜慮欲
者所有遠離。離第二靜慮欲者所有遠離。離
第三靜慮欲者所有遠離。是名靜慮律儀所
攝身語業。


無漏律儀所攝業者。謂以見諦者由無漏作
意力。所得無漏遠離戒性。是名無漏律儀所
攝業。


云何不律儀業。謂諸不律儀者。或由生彼種
姓中故。或由受持彼事業故。所期現行彼
業決定。何等名為不律儀者。所謂屠羊養鷄
養猪捕鳥捕魚獵鹿罝兔劫賊魁膾控牛縛
象立壇呪龍守獄讒搆好為損等。


云何非律儀非不律儀業。謂住非律儀非不
律儀者。所有善不善業。


又業差別有三種。謂順樂受業。順苦受業。順
不苦不樂受業。順樂受業者。謂從欲界乃至
第三靜慮所有善業。順苦受業者。謂不善業。
順不苦不樂受業者。謂第三靜慮已上所有
善業。


又業差別有三種。謂順現法受業。順生受業。
順後受業。順現法受業者。若業於現法中異
熟成熟。謂從慈定起已。於彼造作若損若益
必得現異熟。如從慈定起。從無諍定起。從滅
定起。從預流果起。從阿羅漢果起亦爾。又於
佛為上首僧中造善惡業必得現異熟。又有
餘猛利意樂方便。所行善不善業亦得現異
熟。順生受業者。若業於無間生中異熟成熟。
[004-0680c]
謂五無間業。復有所餘善不善業。於無間生
異熟熟者。一切皆名順生受業。順後受業
者。若業於無間生。後異熟成熟。是名順後受
業。又業差別有四種。謂黑黑異熟業。白白異
熟業。黑白黑白異熟業。非黑白無異熟業能
盡諸業。黑黑異熟業者。謂不善業。白白異熟
業者。謂三界善業。黑白黑白異熟業者。謂欲
界繫雜業。或有業意樂故黑方便故白。或有
業。方便故黑意樂故白。非黑白無異熟業能
盡諸業者。謂於加行無間道中諸無漏業。


總約一切無漏業。所有障礙隨順體性。如其
次第建立。曲穢濁等諸染污業。淨牟尼等諸
清淨業。


復有施等諸清淨業。云何施業。謂因緣故等
起故處所故。自體故。分別施業。因緣者。謂
無貪無瞋無癡善根。等起者。謂彼俱行思處
所者。謂所施物自體者。謂正行施時身語意
業。云何施圓滿。謂數數施故。無偏黨施故。
隨其所欲圓滿施故。施得圓滿。又無所依施
故廣清淨施故。極歡喜施故。數數施故田器
施故。善分布新舊施故。施得圓滿。


云何應知施物圓滿。謂所施財物非誑詐得
故。所施財物非侵他得故。所施財物非穢離
垢故。所施財物清淨故。所施財物如法所引
故。如是應知施物圓滿。


如契經說。成就尸羅。善能防護別解脫律儀。
軌則所行皆悉圓滿。見微細罪生大怖畏。於
諸學處善能受學。云何成就尸羅。能受能護
淨尸羅故。云何善能防護別解脫律儀。能善
[004-0681a]
護持出離尸羅故。云何軌則所行皆悉圓滿。
具淨尸羅難為毀責故。云何見微細罪生大
怖畏。勇猛恭敬所學尸羅故。云何於諸學處
善能受學圓滿。受學所學尸羅故。


從是已後依止尸羅。釋佛經中護身等義。云
何名為防護身語。由彼正解所攝持故。云何
身語具足圓滿。終不毀犯所毀犯故。云何身
語清淨現行。由無悔等漸次修行。乃至得定
為依止故。云何身語極善現行。染污尋思所
不雜故。云何身語無罪現行。遠離邪願修梵
行故。云何身語無害現行。不輕陵他易共住
故。云何身語隨順現行。由能隨順涅槃得故。
云何身語隨隱顯現行。隱善顯惡故。云何身
語親善現行。同梵行者攝受尸羅故。云何身
語應儀現行。於尊尊位離憍慢故。云何身語
敬順現行。於尊教誨敬順受故。云何身語無
熱現行。遠離苦行熱惱下劣欲解故。云何身
語不惱現行。棄捨財業無悔惱故。云何身語
無悔現行。雖得少分不以為喜而無悔恨故。
如世尊說。如是有情皆由自業。業所乖諍。從
業所生依業出離業能分別一切有情高下
勝劣。云何有情皆由自業。由自造業而受異
熟故。


云何業所乖諍。於受自業所得異熟時。善不
善業互違諍故。云何從業所生。是諸有情遠
離無因惡因。唯從業所生故。云何依業出離。
依對治業解業縛故。云何由業有情高下。謂
猶業故於善惡趣得自體差別。云何勝劣。謂
諸有情成就功德過失差別。
[004-0681b]


如世尊說有情業異熟不可思議。云何業異
熟可思議。云何業異熟不可思議。謂諸善業
於人天趣得可愛異熟。是可思議。諸不善業
墮三惡趣得不愛異熟。是可思議。即由此業
感諸有情自身異熟等種種差別。不可思議。
又即善不善業。處差別事差別因差別異熟
差別品類差別等。皆不可思議。復有種種外
事差別。能感業用不可思議。又末尼珠藥草
呪術相應業用不可思議。又諸觀行者威德
業用不可思議。又諸菩薩自在業用不可思
議。所謂命自在故。心自在故。財自在故。業
自在故。生自在故。勝解自在故。願自在故。
神通自在故。智自在故。法自在故。諸大菩薩
由如是等自在力故。所作業用不可思議。又
一切佛所作諸佛應所作事業用不可思議。
如是集諦總有四種行相差別。謂因相集相
生相緣相。云何因相。謂能引發復有習氣因。
是名因相。云何集相。謂彼彼有情所集習氣。
於彼彼有情類為等起因。是名集相。云何生
相。謂各別內身無量品類差別生因。是名生
相。云何緣相。謂諸有情別別得捨因。是名緣
相。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第四
[004-068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