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m0044 注肇論疏-宋-遵式 (master)



注肇論疏卷第四
姑蘇堯峯蘭若沙門 遵式 述


△二答外問中二。初問中二。初上書致意。


「劉公致問」


【致立也。遠法師傳云。劉程之字仲思。彭城人。漢楚
元王之裔。承積慶之沖粹。體方外之虗心。百家淵
談靡不遊目。精研佛理以盡斯玅。晉文帝義熈中。
曾宰江州柴桑縣。後棄宦林藪高尚隱趣。即居廬
阜。朋親遠師十有二年卒。因生上人入關從學回。
乃以般若無知論示之。劉公歎曰。不意方袍復有
平叔。因呈之遠師。乃撫机歎曰。未甞有也。今致問
者。下云但暗者難以頓曉。猶有餘疑一兩。此亦叩
擊玄微。欲自他無昧於真旨耳。因先有書敘通問
意。今此四字為題。乃後人節段於後。亦猶譯者品
分於經段焉。】


「遺民。」


【未見傳文。疑其隱山自稱之名。必然矣。】


「和南致敬之辭頃䬸徽聞。」


【去呼。徽美也。釆于盛德。故曰徽聞。】


「有懷遙竚。」
[004-0181c]


【遙有佇望之懷。】


「歲末寒嚴十二月書體中如何。音寄雍隔秦晉不通故增用抱
蘊。」


【用者樊仰也。懷抱蘊積於思詠。】


「弟子沉痾艸澤。常有弊瘵耳。」


【痾瘵皆病。病時故也。】


「因慧明道人北遊。」


【廬阜望長安。曰北。】


「裁通其情。」


【作書通意也。】


「古人不以形踈致淡。悟涉則親。」


【古人如此。今何不然。下云。】


「是以雖復江山悠邈不面當年。形疎至於企懷風味。」


【企望也。君子之德如風。教有義故曰味。】


「鏡心象迹。」


【心向師之教迹。如鏡對於物象。】


「佇悅之勤。良以深矣。緬遠也然無因。」


【秦晉遠隔。無因相見。】


「瞻霞永歎。」


【瞻嚮如在雲霞。永歎不息。】


「順時愛敬。冀因行李。」


【履同古時字少。】


「數有承問。」


【人來望音。欲承其問。】
[004-0182a]


「伏願。」


【此下伸意譯場高德。】


「彼大眾逍遙園眾康和外國法師常休納。」


【丘慈羅什。北竺䟦陀等。尋常納休美。】


「上人指論主以悟發之器。而遘遇也茲淵對。」


【對羅什深談。】


「想開究之功。」


【開解研究於般若義也。】


「足以盡過半之思。」


【繫詞云。智者觀其彖詞思過半矣。解巳過半也。】


「故以每惟乖闊。隔遠也憤愧恨也何深。」


【深歎恨也。】


「此山僧敘廬嶽勝事清常道戒彌厲。」


【彌多也。厲筞也。戒行多筞勤。】


「禪隱之餘。則惟研究至理惟講。論教義恂恂穆穆。」


【王肅注論語云。恂恂恭貌也。穆穆和也。行謹而同
六和。故曰恂恂穆穆。】


「故可樂落音矣。」


【悅服其事故。】


「弟子既以遂宿心。」


【昔有林泉之心。今巳遂遁。】


「而覩茲上軌又見蓮社清節感寄之誠。寄託有感日月銘至。」


【銘記也。至極也。心誠不昧。以日月為銘故。】


「遠法師頃恒履宜。思業精詣。乾乾宵夕。」
[004-0182b]


【易云。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乾健也。
進趣不息。】


「自非道用潛流。理為神御心神詣至理孰以過順之年。」


【孰何也。孔子云。六十而耳順。】


「湛氣若茲之勤。」


【神氣不疲。蓋資道德。】


「所以憑慰。愛也既深仰謝逾絕。謝之不巳去年夏末始見生
上人。示無知論。才運清俊。旨中沈尤。深契至理推涉聖文。
婉而有歸援引諸經各有所詣披味殷勤不能釋捨也手。真可謂
浴心方等之淵。」


【歎此教義是大乘方等真乘如淵流。可以浴滌心
塵。使除染著。】


「而悟懷絕冥之肆者矣。」


【又如市肆。可以觀鑒虗實。破三乘冥昧。決乎權疑。】


「若令此辯遂通。則般若眾流。」


【般若有八部。大品。小品。放光。光讚。道行。文殊問。金
剛。實相。故曰眾流。】


「殆且也不言而會。可不欣乎。可不欣乎。」


【且不待言議而可解。會重言者。欣之至也。】


「然夫理微者。辭險。」


【高峻曰險。詮旨深故辭高。】


「唱獨者。應希。」


【少也。事出文選。陽春白雪之詞唱高而和寡。】


「苟非絕言象之表者。」
[004-0182c]


【者人也。自非得意之人。焉契言象之外。】


「將以存象。而致乖乎。」


【存言象。則乖意趣也。】


「意謂。答以緣求智之章。婉轉美而連環窮盡。極為精巧。」


【義盡精詣。文竝巧美。】


「無所間然矣。但暗者。」


【敘問意也。自謙曰暗昧之者。】


「難以頓曉。猶有餘疑一兩。」


【一兩條疑。向下伸述。】


「今輙題之。如別。別紙想從容之暇。閑也復能麤略也為釋之。」


△二正致疑問三。初牒疑文。


「論序云。」


【劉公指前標宗巳下問答之前。為論序云也。】


「般若之體非有非無。虗不失照。照不失虗。故曰。不動
等覺而建立諸法。」


【前云。其為物也。實而不有等文。】


「下章云。前十八章問答中云異乎人者。神明故。不可以事相求
之耳。」


【答體用中文也。】


「又云。第十八章中文用即寂寂。即用實也神彌靜。應逾動。」


【權也。此上文義。如前巳釋。劉公見文理相違。故牒
此為問端也。】
△二陳疑問二。初通致問。二別致問
者。然通別二問。即康法師科。或有云。前是從來疑。
後是當論疑。文中云。常所彌昧。故曰從來。書無明
[004-0183a]
文。又似疑者之過越。劉公乃遠法師之座賓。豈不
能開決所疑。不遠於千里而求悟也。蓋抑揚論旨。
窮詰幽微。以曉於未來。此如先佛會中本高迹下
諸大士也。今既先牒本論疑文。次開通別二問。文
義連續。理必如此。常所彌昧。亦疑者自謙之通語。
就通致問中二。初敘所疑。文二。初總。


「夫聖心冥寂。理極同無。」


【此下總問前般若體用。今敘述之文皆順正理。但
後有所疑之辭。今先明體。言聖心者。標權實也。冥
寂者。顯體也。冥暗也。六合冥然千差都泯。權實歸
體寂而虗焉。故曰冥寂。理者道理也。同無者。似太
虗也。虗空略有二義。一平等而住。二體無生滅。故
智體道理窮極亦爾。此即敘前般若之體非有非
無等也。】


「不疾而疾。不徐而徐。」


【此疑用也。疾速也。徐緩也。南華云。不徐不疾。得之
於手。應之於心。口不能言也。今敘全體智用。言其
體則不徐不疾。語其用乃而徐而疾。有感則應故
疾。未感未應故徐。不可測故。】
△二別。


「是以知不廢寂。寂不廢知。未始不寂。未始不知。」


【此敘實智體用廢險也。知即用也。寂即體也。上二
句明體用不相失。下二句明相即。知時即寂。故未
始不寂。寂時即知。故未始不知。此疑前用即寂寂
即用文也。】
[004-0183b]


「故其運物成功。化世之道。雖處有名之中。而遠與無
名同。」


【此敘權智體用也。運物成功者。先明其用。聖人運
悲願以拯物為功業。為成此業故。化世令進獲出
世之益。此行利他之因。故名曰道。雖處有名之中
者。牒上用也。佛具十號。百億垂形。現同類之名相。
演同類之言音。種種差別一一不同。即處有名而
能應之。體本寂故。與無名無相同也。此疑前應逾
動。】
△二陳能疑。


「斯理之玄。固常所彌昧者矣。」


【斯理者。指上所敘體用道理也。玄者深也。理深難
曉。固與故同。即所以也。彌甚也。由寂用難同有無
不竝。此理難曉。所以常有昧心。若觀前敘疑之文。
豈不知體用深旨。此乃假設疑詞。以開未悟也。】

二別致問中二。初呈疑。


「但今談者所疑。於高論之旨。欲求聖心之異。」


【但語詞也。談者即劉公指談論之人也。疑論中所
說聖心權實體用有無有異。故致下三問。】
△二致
問三。初體用必有何無問三。初敘述疑意二。初敘
體。


「為謂窮靈極數玅盡冥符耶。」


【此初問因前所說體非有無。用寂相即。動靜同時。
理既幽玄。故今先敘定而問也。此先定體。言為謂
者。審定之辭。先即極也。靈知即智數也。妙盡者。智
[004-0183c]
體無知也。冥符者。智體無知。即與無相理冥合也。
耶疑詞也。疑意云。為當窮極智數妙盡知照之相。
冥符虗無之理。故曰體無知耶。】
△二敘用。


「為將心體自然靈怕獨感耶。」


【次定用也。為將亦審定之辭。心體靈怕竝智也。自
然者。無所作為也。獨感者。常途說。感屬生。應屬聖。
今明聖心唯自感悟。無所應化。曰獨感。意謂。為當
心體無所作為智用獨自感悟。乃曰用無應耶。據
此所敘。般若無知為體。無作為用。甚得玄旨。但向
下別有疑情耳。】
△二牒問體用。文二。初難體屬定
慧。


「若窮靈極數玅盡冥符。牒上智體同無則寂照之名。故是定
慧之體耳。」


【劉公意謂。冥符體上。必有靈照不昧。故欲立寂照
定慧之名。而詮召之由。此故情解未亡。即乖法體。
故論主向下不許也。】
△二難用當息應。


「若心體自然靈怕獨感。牒上無為之用則羣數之應。固以幾
乎息矣。」


【羣數者。隨機不一之智為能應。幾者將近也。息止
也。劉公雖知靈照無心。未達無心普應。故疑寂怕
自然。則應化之心。近於止息矣。此乃錯謂無心為
不應。故論主向下不許。】
△三牒上請答。


「夫心數既玄而孤運其照。」


【此牒上敘體。雖心體虗玄。而靈照孤運。故欲召之
[004-0184a]
為寂照。】


「神淳智用自然化表。獨感不化曰化表而慧明獨存。」


【既無心應用慧明自悟。故曰獨存。此牒上敘用也。
然據劉公巳達般若寂照為體。無作為用。深得玄
旨。但不合立寂照之名為體。用中以無心為不應。
此乃故問以為將來下請答。】


「當有深證。可試為辨之。」


【請意云。論主一向以無知為體。無應為用。必當深
有證見。且為辨析之。】
△二照用空有不同問四。初
呈疑。


「疑者。當以撫會應機覩變之知。不可謂之不有矣。」


【此因前云俯仰順化應接無窮而無照功。疑云。既
撫會應機必有知照。何謂而無照功。故曰不可謂
之不有。不有即無知也。】
△二引論。


「而論旨云本無惑取之知。而未釋所以不取之理。」


【前第一問答中。所說本無惑取之知之義。今劉公
牒文為疑。若為本無惑取。故曰無知者。而論主未
釋不取之理。有何所以。】
△三正難二。初開兩關。


「謂。宜先定聖心所以應會之道。」


【欲定聖心知有知無。方可明應會之所以。】


「為當唯照無相耶。」


【一向照理。即知無也。】


「為當咸覩其變耶。」


【變即萬變事法。一向達事。故即照有也。】
△二明互違。
[004-0184b]


「若覩其變則異乎無相。」


【照事則事有相。與無相之理有異。】


「若唯照無相。則無會可撫。」


【照理則理空寂。故無應會撫接眾生。故下論主答
云。豈復真偽殊。心空有異照耶。】


「既無會可撫。而有撫會之功。」


【既無心接物。何以前明聖心有撫接應會之功。前
所謂俯仰順化等。則必須有知。不可云無知。】
△四
請答。


「意有未悟。幸復誨之。」


【悟曉也。未曉應而無知之旨。幸乞訓誨開示也。】

三是當是非悟惑問四。初牒前論。


「論云無當則物無不當。無是則物無不是。物無不是
故。是而無是。物無不當故。當而無當。」


【此文巳釋。今先牒之。】
△二敘所解。


「夫無當而物無不當。乃所以為至當。」


【劉公巳知真境無相之相。為至極當對也。】


「無是而物無不是。乃所以為真是。」


【又知真智無知之知。此為真實是當之智。此上皆
領悟也。伹不曉拂迹云是而無是當而無當。故有
疑也。今先敘所解。然後致疑。】
△三致疑問。文二。初
是非問。


「豈有真是而非是。至當而非當。而云當而無當是而
無是耶。」
[004-0184c]


【疑云。論主對至當說非當。故云當而無當。又對真
是立非是。故云是而無是。耶之一字即疑辭也。】

二悟惑問。


「若謂至當非常當。真是非常是。此蓋悟惑之言本異
耳。」


【常是常當者。汎常境智也。本者從來義。劉公又疑
論中約悟達者。說前至當真是。約迷惑者。說今常
是常當。既悟惑有異。乃云是而無是。當而無當。若
然者。則一悟一惑從來自異。何必言之。】
△四求示
誨。


「固論旨所以不明也。」


【固者。承上之詞。雖以是非悟惑。疑其所說如此。尚
未明決定之義。故曰不明。】


「願復重喻。以袪其惑矣。」


【喻明也。袪遣也。願論主再為明之。遣迷惑之心也。】


△三總結問二。初敘宗乘結問。


「論至日至廬山日也即與遠法師詳省之。」


【劉公在白蓮社。故與遠法師同見此論。詳而尋省。】


「法師亦好句去呼相領得意。」


【遠師亦好尚此文。兼領得意趣。此上明解同。下明
疑異。】


「但標位似各有本。」


【標位者。標指師承之位也。各有本者。宗各有本。然
般若論最為先作。劉公未見前五名一義之宗。故
[004-0185a]
自云。論主師羅什以一音為宗。劉公師遠法師以
法性為宗。宗本各別。故有所疑也。】


「或當不必理盡同矣。」


【連為一句讀。或當者。恐也。即疑辭意謂師承各別。
或恐見理不必盡同。故有所不曉。乃致前問也。】

二敘同友結問。


「頃兼以班諸有懷屢有擊其節者。而恨不得與斯
人同時也。」


【頃者向也。非唯遠法師同問。兼諸友人疑意亦然
也。班分布也。有懷者懷道同人也。擊節者扣擊節
要也。者即人也。斯人者。彼指論主也。謂得此論日。
又分布示諸同人。屢有扣擊節要之者。皆有所恨。
不得與論主同處一時而決所疑也。】


△二釋答文。二。初回書敘答。


「法師釋答」


【論主釋答前問。亦先有書敘答意。此亦後人題之
耳。】


「不面在昔。佇想用勞。慧明道人至。得去年十二月疏。」


【疎也。疎通情意。即前書也。】


「并問。披尋返覆。欣若暫對。如暫面對涼風屆節。頃常如何。」


【爾雅云。北風曰涼。秋風多北。】


「貧道。」


【自謙也。乏道德曰貧道。】


「勞疾。」
[004-0185b]


【勤勞未息。患不知道故。】


「多不佳耳。佳勝也書也南返。不悉。」


【不備悉也。返復南方故。】


「八月十五日。釋僧肇疏答。」


【古者書有廣略。此上略陳。下廣云。】


「服像雖殊。」


【雖僧俗像異。服飾亦殊。】


「妙期不二。」


【微玅為期。彼此不二。】


「江山雖緬。遠也理契即鄰。近也所以望途致想。虗㦗心也虗自
心致想有寄。如有所託君既遂嘉遁之志。遁隱也標越俗之美。

獨恬心靜曰恬事外。歡足方寸。」


【塵外之歡。足悅於心。心曰方寸。】


「每一言集。聚也何甞不遠。」


【指彼聚集言論。何有不遠。】


「喻林下之雅詠。高致悠然。」


【喻比也。悠然遠也。晉有七賢。即劉靈向秀等。俱隱
山陽竹林。高遠雅詠。劉君比之亦然。】


「清散未期。未期相見厚自保愛。每因行李數有承問。願彼
山僧祝頌廬山清眾無恙。爾雅云。恙憂也安曰無恙道俗通佳。」


【遠師領徒七百。於時周續之靁次宗等入蓮社。故
曰道俗。佳者勝也。】


「承遠法師之勝常。以為欣慰。道行異常雖未清承。清心承稟
服膺高軌。企佇之勤為日久矣。佇望日久遠公以過順之
[004-0185c]
年。湛氣彌厲。彌多也厲勤也養徒幽巖。抱一沖谷。」


【抱一者。心契一乘。玄門沖深也。】


「遐邇遠近也仰詠。何美如之。每亦翹想一隅。」


【方也。想遠師所居。】


「懸庇霄岸。」


【如在雲霄之下。承彼庇廕故。】


「無由寫敬。致慨歎也良深。君清對終日。快有悟心之歡
也。」


【劉君清對遠師。故有悟心之歡悅。】


「即此大眾尋常。」


【答前問逍遙園事。】


「什法師如宜。常也秦王後秦第二主諱興道性自然。」


【道法自然。秦王得之。】


「天機邁俗。邁超也城壍三寶。」


【城下河曰壍。此護其城。故可比秦王護三寶也。】


「弘道是務。以弘道為務由使異典下云。新經二百餘部勝僧下文可見
始也遠而至。靈鷲之風萃於茲土。」


【昔日世尊說上乘於靈鷲山。真風玄範。今竝聚於
秦國。】


「領公遠舉。」


【往也。支法領往西土取經。】


「乃千載之津梁。」


【橋梁可以渡流溺。比至教可以越塵勞。故曰津梁。】


「也於西域。還得方等新經二百餘部。古華嚴等經請大乘
[004-0186a]
禪師一人。」


【即佛度䟦陀羅。此云覺賢。善得大乘禪觀故。於時
慧觀慧嚴等於西域。請一大德東歸。彼諸德曰。非
佛陀。餘人不可遂共來之長安。後廬山遠法師迎
接人山。翻譯禪經。從其稟受。後於揚州謝司空寺。
譯古華嚴經。】


「三藏法師一人。」


【雖解通三藏而傳譯律乘。即弗若多羅。】


「毗婆沙法師二人。」


【論師譯毗婆沙論。即曇摩掘多與曇摩耶舍。】


「什法師於大石寺。出新至諸經。法藏淵曠。日有異聞。」


【即法華金剛等經。】


「禪師於瓦官寺教習禪道。門徒數百。」


【三四巳上皆數。徒者屬也。教習禪心道業。】


「夙夜匪懈。」


【毛詩次句云。以事一人即䇿勤不捨朝夕也。】


「邕邕和也肅肅。整齊也致可欣樂。愛樂也三藏法師於中寺
出律藏。本末精悉。」


【弗若多羅也。同羅今譯十誦律六十一卷婬盜殺
妄四戒為根本。僧伽巳下枝末譯之。無失曰精悉。】


「若覩初制。如見佛之初制毗婆沙法師於石羊寺。出舍利弗
阿毗曇秦言無比法胡本。」


【胡是梵也。論有二十二卷。或三十卷。道標法師序。】


「雖未及譯。時問中事。發言奇新。」
[004-0186b]


【弘始十年譯。十一年羅什亡。即知。此書是九年中
事。預問論中事理。言論奇新也。】


「貧道一生猥參嘉運。遇茲盛化。」


【猥弊也。謙云弊迹。嘉運者。善時見聞。異典勝僧故。
盛化即遇秦王明化故。】


「自恨不覩釋迦祗桓之集。」


【但恨不在祇園親預佛會。】


「餘復何恨。餘無所恨而慨不得與清勝君子同斯法集
耳。」


【不得與劉公同會逍遙法集。又有此恨也。】


「生上人頃向也在此同止數年。生公在秦三年至於言話之際。
常相稱詠。歎也中途還南。」


【中途指前路也。巳歸廬阜。故曰還南。】


「君得與相見。未更近問。惘悒何言。」


【惘悒者。心之懸想無巳何以言也。】


「威道人至。」


【曇威亦廬山人。至長安也。】


「得君念佛三昧詠。并得遠法師三昧詠及序。」


【三昧此云正受。此通事理。正念於佛故云念佛三
昧。遠法師序詠此事。劉君繼和威道人。示論主故
今美之。】


「此作興寄既高。」


【毛詩序云。詩有六義。曰風。曰賊。曰比。曰興。曰雅。曰
頌。念佛之詠乃寄興之義。美其高作也。】
[004-0186c]


「辭致清婉。美也。立文清美能文之士。率稱其美。」


【率伏也。作者皆率伏稱美。】


「可謂遊涉聖門。叩玄關之唱也。」


【詠念佛之旨故。遊涉聖門叩擊玄關也。】


「君與法師當數有文集。因來何少。求見廣集什法師以午
年。弘始八年。屬丙午出維摩經。譯出也貧道時預聽次。參承之
暇。輙復條記誠言。以為註解。」


【什師隨譯而講。肇師隨聽而註。即今現行四註之
一也。條記者。逐文記錄也。誠言者。講者諦實之辭
也。】


「辭雖不文。然義承有本。」


【承講者。所說為本據。】


「今因信持一本往南。南附呈劉公君閑詳。試可取看。」


【得閑詳。審且試取看。】


「來問婉切。」


【正敘。前問婉美切當也。】


「難為郢人。」


【莊子云。郢人以污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斵之
匠石。運釿成風聽而斵之盡污而鼻不傷。郢人立
不失容。今比劉公切問如彼匠石。論主自謂難為
對受故如郢人。】


「貧道思不關微。兼拙於筆語。」


【竝謙語也。心不涉玄語多短拙。】


「且至趣無言。言必乖趣。」
[004-0187a]


【理本絕言問答皆失。】


「云云不巳。竟何所辨。」


【今問答不巳。則乖旨失趣。何所辨耶。下云相期於
文外耳。】


「聊以狂言示詶來旨耳。」


【無言彊言曰狂言。所為詶來旨也。】
△二正答所問
三。初總答疑意二。初略牒所問。


「疏云。」


【古多以書曰疏疏疎也。疎通情意。今指彼書云。】


「稱聖心冥寂。理極同無。雖處有名之中。而遠與無名
同。斯理之玄。故常所彌昧者。」


【稱者。指彼所說也。者字是牒。】
△二勸令證悟。


「以此為懷。自可忘言內得取定方寸。」


【為前劉公述所疑。皆合正理。但能疑之心。自稱彌
昧故。今更不別答。但勸令捨執除疑。苟不滯言理
當自顯。既以至論在懷理圓言偏言生理喪故當
內照而亡言得旨。取定在心不在言也。下責之云。】


「復何足以人情之所異。而求聖心之異乎。」


【前云。欲求聖心之異。世人斷常情執。則有異聖心。
豈有異也。】
△二別答三問三。初體用不二真常答。
文四。初正明體用答二。先牒問。


「疏曰。談者謂。」


【牒彼疏曰。指彼談論之者所謂也。】


「窮靈極數玅盡冥符則寂照之名故。是定慧之體耳。
[004-0187b]
若心體自然靈怕獨感。則羣數之應故以幾乎息矣。」


△二正答。文二。初雙非顯不二。


「意謂。」


【論主自意所謂也。】


「玅盡冥符不可以定慧為名。」


【窮極智體以至於無知。妙盡冥符之義甚顯。寂照
定慧。伹此體具非即是體。以體絕思議故云不可
也。此則許劉公巳知體性靈寂。但不合立定慧寂
照之彊名故知解不亡。豈能證入。】


「靈怕獨感。不可稱羣數以息。」


【巳知智用靈怕自感。此為應本有緣。則應何甞止
息故云不可。此如明鏡無心隨照現像之義。今許
劉公。巳達無心之心。但不合以無心為不應故今
雙非之也。】


「兩言雖殊玅用常一。」


【一體一用曰兩言。體不礙用故無知而知。用不礙
體故應而無應。既全體全用故曰玅用常一也。或
體有知無知兩言用有應無應。兩言總之。則有無
兩言在般若常一也。】


「迹我而乖。在聖不殊也。」


【迹言也。言是心之迹執我之言。則體用有無見異
在聖人得之體。未甞殊用用未甞異體。所以虗不
失照照不失虗也。】
△二推釋明體用二。初推。


「何者。」
[004-0187c]


【何故體不可名定慧用不可稱息應。】
△二釋中二。
初釋體。


「夫聖人舉人顯智玄心默照。理極同無。」


【玄心者。心智虗玄。照無照相故曰默照。此則玄心
猶屬智。默照即理也。智即理故極同。虗無此即前
所謂窮靈。極數玅盡冥符也。清涼云。照體無目即
是證如。理智雖有二名而無二體。此正明一心理
智也。】


「既曰為同。同無不極。」


【無不極者。蓋言於至極也。許劉公既推智即於理。
此乃達之於至極不奪云。】


「何有同無之極。而有定慧之名。」


【定慧者。華嚴云。禪定持心常一緣。智慧了境同三
昧。定者心一境性也。即心冥境之一性曰定。了境
之性一曰慧。此皆心境照用也。今既始覺合本內
證自心。豈容更立心境可定可慧之解心耶。故責
云何有也。若有解心即同分別。】


「定慧之名非同外之稱也。」


【定慧名義即所解之境。必有能解之心。故非同無
之玅契。乃知。是妙盡冥符外之名稱耳。下先釋非
同云。】


「若稱生同內。有稱非同。」


【若有定慧之稱須具心境能所。故非理智同無也。
故觀云以生心動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次釋外
[004-0188a]
之稱云。】


「若稱生同外。稱非我也。」


【若知。定慧之稱。是內證外之名字。即知非我智體
所有也。故上云不可以定慧為名。】
△二釋用。


「又。」


【釋上所推何。故用不可言息應。】


「聖心虗微妙絕常境。」


【能應之心。本無思慮故。虗寂玄微也。即前所謂心
體自然。常境者。常情有無境也。妄心因境而起隨
境。有無聖智靈明永悟。故玅絕常境即靈怕獨感。
此明虗無為體。長存以為應本也。】


「感無不應。會無不通。」


【感屬生。應屬聖。會即合也。易云。感而遂通。天下之
故聖人無心而長應。應之于有感。眾生根感則聖
應。無不會合。故能應之心無所不通也。】


「冥機潛運。其用不勤。」


【樞機乃運動之處以喻於智。今由冥寂潛密。即無
用之用。故用無勤勞也。前所謂神彌靜。應逾動。下
責所問云。】


「羣數之應。亦何為而息耶。」


【亦何為者。本自不為也。今何說息耶。故云不可稱
羣數。以息然。劉公所問巳達心體。虗無用常無作。
但欲體上立定慧之名。用中疑其不應。今但除其
疑。不除其解。疑情果遣。體用不二之理自明。則寂
[004-0188b]
而常用。用而常寂。何所惑也。】
△二揀異斷常答四。
初對妄顯真。


「且夫心之有也。」


【前問意。所謂體必有知。用必有應。蓋以斷常之心
欲求聖智之異故。今揀破。且夫者。汎敘之辭。心之
有者心有知用也。】


「以其有有。有不自有。」


【有有者。有境故心有知用也。則知用之有不自常
有。既由境有則心有。境無則心亦無。此體。此用。不
離斷常也。】


「故聖心不有有。」


【聖人之心。體用真常。不因有境而暫有也。】


「不有有故。有無有。」


【有無有者。有體。有用。全同虗無之有也。】


「有無有故。則無無。」


【既真心體用虗無長有故。無斷見之永無。】


「無無故牒上也聖心不有。不無。」


【不同常見之有。亦不同斷見之無。】


「不有不無其神乃虗。」


【神者。不測也。智之體用不可以有無。測者乃同虗
寂故也。此明般若一心體用不同。斷常之情惑也。】


△二推釋真妄二。初總推。


「何者。」


【何故妄心不離有無。真心不有不無也。】
△二別釋
[004-0188c]
中。二。初釋妄心。


「夫有也無也。心真也之影響也。」


【有無者妄心也。影響者喻不實也。影有光影及照
物成影。今取後義。響有聲響及谷中答響。今亦取
後義。因物有影。因呵有響。以喻全真心起妄心。由
境有故心有境無故心無。有無妄心乃即真之影
響也。】


「言也象也。影響之所攀緣也。」


【言象有無乃妄心攀緣之所。此明劉公以妄心取
言象。有無為般若也。略例云言生於象故可尋。言
以觀象。象生於意故可尋象以觀意。又云。得象而
忘言。得意而忘象。所以達心境有無者。當即妄以
會真也。】
△二釋真心二。初明即妄之真。


「有無既廢則。心相也無影響。」


【有無妄心由即真。故廢而自盡即真。心本無影響
之虗妄如。即波了水波相自盡。】


「影響既淪。則言象莫測。」


【淪沒也。泯絕之義。影響妄情既泯。則言教義象。亦
絕故云莫測。】


「言象莫測。則道絕羣方。」


【道謂教道也。羣方者。不一之法門。所謂寂照定慧
體用有無等。本為遣情故立義解。今情亡解。泯教
道。法門竝絕故曰道絕羣方。即觀云不可亦不可也。】


「道絕羣方。故能窮靈極數。」
[004-0189a]


【教道絕故唯證相應。故能窮極智數以至於虗玄
也。】


「窮靈極數乃曰玅盡。」


【妙盡者。智即無知也。】


「妙盡之道。本乎無寄。」


【智無知故同真理之寂滅。理智不二迴絕無可寄
也。此則無分別智合無差別理。故清涼云。照體無
自即是證如前。所謂玅盡冥符理當如此。豈於此
存寂照。定慧之虗名也。】
△二顯即體二用。謂問者。
體用各陳故有無疑異。今由即妄顯真真能境智。
故次明即體之用。文二。初正明體用。


「夫無寄在乎冥寂。冥寂故虗以謂之。」


【述體也。冥寂者。智即理故冥同。寂滅謂之虗。玄是
言體也。】


「玅盡存乎極數極數故。數以應之。」


【明用也。玅盡之義。由窮極智數至於無知故曰存
乎極數雖極數體寂而靈知不味。常照於理事。故
曰數以應之。有本。上句末多玅盡。此句中少極數。
近人以古本校之加削。今詳上下相躡於理頗當。
故今從之也。】


「數以應之故。動與事會。」


【動用也。即體照用。常與事理會合。】


「虗以謂之故。道超名外。」


【言體則常談於虗寂。理超名相故。】
[004-0189b]


「道超名外因謂之無。」


【知即無知。應即無應。既顯智體故。曰般若無知無
慮。】


「動與事會。因謂之有。」


【無知即知。無應即應。言用故。曰智有知神有應。】

二結用歸體。


「因謂之有者。應夫真有。」


【語用則真有知應。】


「彊謂之然耳。彼何然哉。」


【體本具用故。立知應之彊名。用本自寂。何有知應
可得之相。】
△三引經證成。


「故經云。聖智無知而無所不知。無為而無所不為。」


【上句實智即體而用。下句權智即體而用。故聖人
照理達事之用。未甞離體。】
△四結顯不二。


「此無言無相寂滅之道。」


【此指智體也。離言說相。離心緣相。究竟寂滅之道。
唯證可到。】


「豈曰有而為有。無而為無。動而乖靜。靜而廢用也。」


【為是也。豈聞說有無動靜而以斷常之情測度也。
又。有無。約實。動靜。約權。權實。皆即體之用故無有
無動靜之異也。】
△三責問非真答四。初汎敘迷真
二。初敘迷情。


「而今談者。」


【者即是人雖汎敘。今時談論。意在責於問者。】
[004-0189c]


「多即言以定旨。」


【多謂多分。未必全如此也。即言定旨如以所標指
為明月也。】


「尋大方。而徵隅。懷前識。以標玄。」


【大方語。出道經。云大方無隅。徵者。推也。隅即角也。
欲尋大方必曉無隅而推覓隅。角者。豈曉大方也
懷心也。前識者。亦道經云。前識者。道之華則前識
非玄道。標者指也。認前識為玄道。豈謂達道也。此
則借外書以斥學者執言教。而迷至理滯於有無。
劉公所云欲求聖心之異是也。】


「存所存。之必當。」


【去呼是也。存執也。心為能存。道理為所存。心存異
解。乃謂必是正理故。執有無疑於聖智也。】
△二明
執教。


「是以聞聖有知謂之有心。聞聖無知謂等太虗。有無
之境邊見所存。豈是處中莫二之道乎。」


【邊見者。有無二邊執見也。見為能存。二邊為所存。
聞說聖心有則執有如於妄想。聞說聖心無則執
無同於太虗。即以邊見而滯有無。豈於有無不二
之間。得般若之玄道。】
△二推釋玄旨二。初推。


「何者。」


【何以謂之處。中莫二之道。】
△二釋三。初標真境。


「萬物雖殊。相也然性本常一。」


【性也。此則不壞假名而談實相。故曰處中玅道。】

[004-0190a]
二示迷悟。


「不可而物。然非不物。」


【上句不可執相為真。下句不可壞相見理。言非不
物者。非無物也。】


「可物於物。則名相異陳。」


【執有則迷。一性平等故名相異陳。】


「不物於物。則物而即真。」


【不滯相而見性故。即物而契真。此曰處中莫二也。】


△三明智照。


「是以聖人不物於物。不非物於物。」


【不非物者。不壞物相也。不滯物相為實。不壞物相
求真。】


「不物於物。物非有也。不非物於物。物非無也。」


【緣相非實有。緣起非實無。】


「非有所以不取。非無所以不捨。」


【不取物相。相虗幻故。不捨物相。相顯然故。】


「不捨故。玅存即真。」


【不捨物相。即相而觀無相。曰玅存故。即事即真也。
此顯即隨緣而觀不變所以不捨。】


「不取故。名相靡因。」


【萬物雖眾非名。即相靡無也。因由也。萬物皆真性
攬緣而起。外無別因故。曰靡因。以離真理外無片
事可得故。此明即不變而達隨緣所以不取。】


「名相靡因。非有知也。」
[004-0190b]


【了真無俗智無取相之有。】


「玅存即真非無知也。」


【即事契真智非木石之無。】
△三引經證成。


「故經云。般若於諸法。標境智無取。非有所以不取無捨。非無所以不捨
無知。非有知也無不知非無知也。」


【此證成上義。】
△四結責。情執。


「此攀緣之外。絕心之域。」


【攀緣即妄想。絕心者。絕妄心。妄心即攀緣。攀緣即
著有無。聖智出於外故絕之也。此結上下責。】


「而欲以有無詰者。不亦遠乎。」


【詰問也。欲求聖心有無而致問者。甚違遠也。然情
不可及智。故遠之彌甚。】
△四返詰玄旨答文。二。初
推有無二。初標意。


「請詰。夫陳有無者。」


【請求也。詰問也。夫語助也。陳說也。劉公前說般若
體用有無之異。今推求詰問。必無此理也者。是牒
辭也。】
△二推詰。三。初求有不成。


「夫智之生也。極於相內。」


【生起也。妄智因境而起故極於相內。乃曰有知。】


「法本無相。聖智何知。」


【聖智照真法。真法本無相。真智何有知。此求有不
成。】
△二推無不是。


「世稱無知者。謂等木石太虗無情之流。」


【無情者。無靈覺也。流者。類也。世人說木石太虗及
[004-0190c]
諸無靈覺之類。為無知。】


「靈鑒幽燭形於未兆。道無隱機。寧曰無知。」


【靈鑒者。智用也。幽深也燭。照也。初句明智徹理源
也形現也。未兆者。朕跡未生。次句明照窮物始也。
道者。不二理也。機即機關運動。喻智用也。不二之
道在智則不能潛隱。後句明雙照理事也。反顯智
用。豈同木石之無知。未句結顯也。此推無不無也。】


△三顯非有無。


「且無知生於無知。無無知也。」


【且者。牒上辭也世有無知之名。起於木石無知之
體。般若寂而常照故無無知之名。體可陳。】


「無有知也。」


【此文影上合先云有知生於有知世有有知之名
起於妄想有知之體般若照而本寂。故無有知之
名體可陳。】


「無有知也。謂之非有無無知也。謂之非無。」


【謂者。評論也。般若既無有無之名可詰。必當以非
有非無推詰評議之也。故前云般若之體非有非
無等也。】


「所以虗。不失照。非無也照不失虗。非有也怕然。永寂。」


【心靜曰怕。怕即寂也。智體本寂。故云永寂。】


「靡執靡拘。」


【靡無也。執拘皆心有所著。智用無為豈有拘執。】


「敦能動之。令有靜之使無耶。」
[004-0191a]


【不可執用為有。執體為無。而以有無陳之也。】
△二
顯玄旨三。初引經標玄。


「故經云。真般若者。真簡虗妄標也非有。體用虗寂非無。體用無起。體用
非新生無滅。體用非後滅。」


【般若中有六不。今非有無即不增減無起滅。即不
生滅垢淨。豈存。故兼之。又有無起滅各具四句。謂
一非有。二非無。三非有無。同時四非有無。俱泯起。
滅亦然。所謂四面不可取也。】


「不可說示於人。」


【離上四句。將何言說以示於人。唯內證可得。非見
聞所知也。】
△二推釋玄旨。


「何則。」


【既云。非有無等為真般若何以。又云不可說示耶。】


「言其非有者。牒經言其非是有。」


【出經意也。為明般若非是實有。知照故說非有。】


「非謂是非有。」


【遣執不可聞說非有。便謂般若屬無。】


「言其非無者。牒經言其非是無。」


【出經意也。為般若非是頑。瞽之無故說非無。】


「非謂是非無。」


【亦遣執不可聞說非無。便謂屬有。是知經說非有
非無等。但遣執著。畢竟不能言於般若。故知般若
不可說也。】


「非有。非非有。非無。非非無。」
[004-0191b]


【此又雙拂。上言迹恐。有云由般若離二邊。故經說
非有非無。雖不可以有無說。則非有非無之言。豈
非說般若。故今拂之竝上二字牒。經中間非字為
能拂下二字為所拂。良由二執情亡。般若本無非
有非無之名字。此如病盡藥除之義。離四句。絕百
非曰真般若也。】
△三結勸尋玄。


「是以須菩提終曰說般若。而云無所說。此絕言之道
知何以傳。」


【大品意云。諸天子聞須菩提說般若。諸天子云。夜
叉語尚可解。須菩提語不可解。須菩提云。諸天子
不解不知我。無所說也。良由真智絕言。言不可及。
不知以何為傳授。古詩云。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
寒。今亦云知何以傳。蓋言不知也。】


「庶。參玄君子有以會之耳。」


【庶望也。參玄君子者。指劉公也。望契會言外之玄
旨耳。】
△二照用空有同時答二。初略牒前問。


「又云宜先定聖心。所以應會之道。為當唯照無相耶。
為當咸覩其變也。」


【牒上可見。】
△二正答所疑二。初直敘疑情答三。初
敘問乖真。


「談者似謂無相與變。其旨不一覩變。則異乎無相。照
無相。則失於撫會。」


【謂前所問照用空有不許雙行。甚違大乘實理。今
不欲直破故云似謂。其旨者。般若義趣也。不一者。
[004-0191c]
空有不許同照故。】


「然則。即真之義惑有滯也。」


【有無竝照理事雙融。故曰即真。乃實教之義。趣問
者未曉玄旨。惑而有滯也。】
△二示其正義四。初引
經立義。


「經云。大品習應品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
色。」


【此約境明智用雙行立。上即真之義。然色空有無
多就情揀理事。性相多約智論。今據劉公所問不
許互照滯於斷常故初句簡實色次簡斷空。後二
句一念雙簡。得智用者則事不異理。理不異事。理
事互融。空有竝照。雖心經亦有此四句。秦世未有。
故引大品為定也。】
△二悟惑對釋二。初敘迷情。二
示正義。今初。


「若如來旨。如汝來問之旨。下同觀色空時。照色空時應一心見色一
心見空。」


【空色殊照。故各一心。】


「若一心見色。則唯色非空。若一心見空。則唯空非色。」


【即上云覩變則異乎無相。照無相則失於撫會。】


「然則空色兩陳。莫定其本也。」


【此實也。陳說也。真空幻色本自不二。今既各說故
失不二之本也。】
△二示正義。


「是以經云。非色者。」


【牒上經中。即色明空義。】
[004-0192a]


「誠以非色於色。」


【經說真空即幻色故。】


「不非色於非色。」


【上非色是真空。下非色是斷空。不說真空是離色
滅色故。】


「若非色空也於非色。離色滅色太虗則非色。」


【釋上非理也。空若離色。唯太虗離色耳。】


「非色何所明。」


【出過也。斷滅之空。無知無用非修非證。何必辨明。】


「若以非色真也於色。幻也即非色不異色。非色不異色。色
即為非色。」


【色空不二。為經正義顯矣。】
△三結顯所以。


「故知。變即無相。無相即變。羣情不同故。教迹有異耳。」


【羣情者。執心不一也。為執色為實者說不異空。執
空為斷者說不異色。故立教設迹有異也。】


「攷之玄籍。本之聖意。豈復真偽殊心。空有異照耶。」


【攷本者推校也。玄籍者大品也。偽者虗也。俗諦幻
有曰偽。謂推攷大品文意。豈謂心有真俗之殊。境
有空有之異。此亦破前所執也。】
△四會通前義。


「是以。照無相不失撫會之功。覩變動不乖無相之旨。
造有不異無照色不異觀空造無不異有。觀空不異照色未甞不有。
未甞不無。」


【甞曾也。理事雙照。空有同觀。故不照則巳。照則未
甞有異。】
[004-0192b]


「故曰。不動等覺而建立諸法。」


【此是放光經。前牒為問端。故今重引證。兼示之也。】


△三結責所問。


「以此而推。寂用何妨。」


【以用也。用經正義推尋。故知般若寂用同時。何妨
礙也。】


「如之何謂覩變之知。異無相之照乎。」


【責也。】
△二就解推破答三。初敘錯解。


「恐談者脫謂空有兩心。靜躁殊用。」


【恐者。不定之辭。脫錯也。躁動也。劉公所見未必如
然。或恐有此錯脫。而謂聖心空有各照。動靜用殊。
由此錯解。故下牒彼所云。】


「故言覩變之知。不可謂之不有耳。」


△二勸探玄。


「若能捨巳心於封內。尋玄機於事外。」


【然般若等智。豈獨在於聖心凡心。既全真而起惑。
伹當即惑以求真。故今勸捨內封。般若故非外得。
封執也。內執有無。勸之令捨。玄機妙智。出有無之
事外。勸之令尋。尋言而得意者。可以忘言。忘言得
意。意無所得。則誰曰不證耶。】


「齊萬有於一虗。曉至虗之非無者。」


【此勸得巳而用也。齊平也。一虗者至理也。玄機發
照則觸事皆理。理不離事。故至虗之理非無也。者
即牒指在人。能如是者。下云。】
[004-0192c]


「當言。至人終日應會。與物推移。乘運撫化。未始為有
也。」


【此又勸其說化傳通。當此之時可作此言也。上三
句即前俯仰順化等。末句即而無照功。】
△三責所
執。


「聖心若此。何有可取。而曰未釋不取之理。」


【劉君前曰。本無惑取之知。而未釋所以不取理。故
今責之。聖心本自無取故言不取。不取之理何更
待釋。】
△三雙非是當悟惑答四。初牒前領問。


「又云。無是乃所以為真是。無當乃所以為至當。亦可
如來言耳。」


【初牒前。次領問。如其來問亦可如此。然劉公巳知
真智無知而知。真境無相即相。伹未曉知即無知
相即無相。故前立至當非當真是非是而問。故今
先領其所悟。次破其所執。故云亦可耳。】
△二縱奪
而答。文二。初縱其所悟。


「若能無心若內無執異之心。方為能善也於為是。立真是而是於無是。」


【以真是對立於非是也。雖知真智無知而知。立此
以為真是。待之故有非是矣。真非之見惑在執心。
若無執心。方乃善了。下當義同此。】


「無心於為當。立至當而當於無當。」


【以至當對立於非當。雖達真境無相而相。若至當
非當。執心不亡。則不可也。】


「者。」
[004-0193a]


【牒上也。能絕是非之執者。】


「則終日是不乖於無是。終日當不乖於無當。」


【既達無知而知。則了終日知而無知。又達無相而
相。則知終日相而無相也。此則伹除其執。前義自
顯矣。】
△二奪其所執。文二。初正明。


「伹恐有是於無是。有當於無當。所以為患耳。」


【有是者有真是也。無是者無知也。當義准此。但恐
劉公於無知立有真是。於無相立有至當。則執心
不除。惑患生也。】
△二徵釋。


「何者徵也。有何患耶若真是可是。至當可當。」


【可是當者。實有真智真境也。下出過云。】


「則名相以形。美惡污音是生。生生奔競。孰與止之。」


【形現也。美好也。至當真是名相現則美好心生。非
是非當名相現則厭惡心生。欣厭不亡則輪迴奔
競。孰能止絕。此則正在無明深坑。般若智照豈在
是非可得耶。又美惡心念紛紜奔競。何能止息。故
非般若寂照如是。】
△三顯示正義。


「是以聖人空洞其懷。無識無知。」


【內心曰懷。洞者亦空也。心體寂滅。空之又空。故曰
空洞也。分別名識。緣慮名知。心體本絕故皆曰無
此顯智體寂滅境智同如。】


「然居動用之域。而止無為之境。處可名之內。而宅絕
言之鄉。」


【此二句各明即用之體。居動用處可名。皆見心境
[004-0193b]
歷然。即心無心即境無境。故止無為宅絕言也。此
顯前是而無是當而無當之義。又上句明心境相即
無相。下句顯名即無名。無名無相則湛寂。有相有
名則繁興。故上云言用即同而異。言寂即異而同。】


「寂寥虗曠。莫可以形名得。若斯而巳矣。」


【若了全用之體。體絕心境形名。所解如此者。則可
如其來問也。】
△四結責非問。


「乃曰真是可是。至當可當。未喻雅旨也。」


【喻曉也。此上結責。】


「恐是當之生物謂之然。彼自不然。何足以然耳。」


【此非其所問也。恐者不定之辭。生起也。物者俗諦
萬物也。然者如此也。彼者真心絕相也。心境是當
起是非形對。恐於俗諦萬物可說如此。彼真心本
絕能所異相。何足彊以是非之情而求也。】
△第三
結勸探玄。然前結問。蓋因執言滯迹。師承有殊。雖
擬聖心必成局執。故今結前所答。泯迹拂言而令
直造玄微。即心即智者矣。文三。初言迹迷悟。文二。
初明迷則生執。


「夫言迹之興。異途之所由生也。」


【言迹者。教義也。即前所陳標位有本。宗旨不同。立
教為言。設義為迹。且聖人立教詮義。為所不達者
以指標月也。情見既多。興言亦異。若各興教義者
則見解多途。故曰異途之所由生也。】
△二顯了則
造玄。
[004-0193c]


「而言有所不言。迹有所不迹。」


【言迹不能詮辨於至理。蓋心言罔及。故曰不思議
也。】
△二舉善達之人。


「是以善言言者。求言所不能言。」


【善達言而聽言者。方能求言在於無言。】


「善迹迹者。尋迹所不能迹。」


【善達義而觀義者。始能尋義在於無迹。言迹既亡。
豈分宗異也。】
△三結顯玄微。


「至理虗玄。擬心巳差。非解所到況乃有言。恐所示轉遠。非言
所及庶通心君子有以相期於文外耳。」


【庶望也。通心君子者。望劉公內照。同契言迹之外
為所期也。】


△三涅槃無名論。明理智不二顯證一。前論境則
真俗互融。智則根。後體一。今由境智不二。一如無
二如。唯此一法。本自無為真常寂滅。離一切相而
即一切法。斯為證之至極。為顯示此義故次來也。
約教理則前淺後深。一道豎窮至此。在行果則同
時修證。起必全真。但心境不二而二為修。二而不
二為證。故前論則能所未亡。此論則泯絕無寄。大
凡實教從因至果。一道用心始終如此。故初住發
心許有分真成佛之義。故知即因即果即行即證
矣。華嚴云。初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先心難。彼
約事頓。此約理頓。故知不俟三祇方為果滿。又此
論來雖則理由前論。發起亦在秦王。秦王既先唱
[004-0194a]
此宗。論主乃迎述幽旨。由此論來乃有二意。一成
立主宗故。二圓滿教理故。由斯二意故先有表文。
次方立論。依此分文。初表文。二論文。初中又二。初
表題。


「上涅槃論表」


【古題云并表。今依近本。此題亦後人立。下奉於上
曰上。表外也。伸明本意巳在表文。既因秦王作論。
論成故表進之也。】


△二表文三。初總歎王德。


「僧肇言。肇聞。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君王得一以
治天下。」


【聞外書所說也。即道德經文。今文略。彼云矦王得
一以為天下政。始皇諱正。故云治天下。】


「伏惟陛下指階陛之下睿哲欽明。」


【此四者語出尚書堯舜二典。今以至德歎秦王也。】


「道與神會。」


【無為曰道。不測曰神。神解契於道性曰會。此明具
王德。】


「玅契環中。理無不統。」


【環之中蓋言於空也。中不空則非環矣。達空理故
能統該羣物。此歎知佛理也。】


「遊刃萬機。弘道終日。」


【上句美王業。下句讚外護。】


「威被蒼生。垂文作則。」
[004-0194b]


【蒼生者。言天之生靈威德覆被。又垂訓以禮樂之
文作則故。】


「所以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老子云。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二敘述宗由四。
初歎至理深玄。


「涅槃之道。標一乘果法蓋是三乘之所歸。方等之淵府。」


【大乘了義曰方等。水深曰淵。府者聚也。言一乘為
三乘究竟所歸。又為了義教所聚之處。】


「渺漭希夷。絕視聽之域。」


【水無邊曰渺漭。老子曰。聽之不聞曰希。視之不見
曰夷。皆語玅道深玄。】


「幽致虗玄殆非羣情之所測。」


【殆且也。】
△二敘重恩謙感。文二。初敘恩感遇。


「肇以人微猥蒙國恩。得閑居學肆。」


【微劣也。猥鄙也。皆謙詞。蒙恩故出俗閑居學肆也。】


「在什公門下十有餘載。」


【此即在學肆也。載即年也。論主十九師羅什。三十
一亡。則知論成不久示寂也。】


「雖眾經殊致。勝趣非一。然涅槃一義。常以聽習。為
先。」


【聽習涅槃義。是了義中最勝。故曰為先。】
△二謙力
寡微。


「肇才識暗昧。雖屢蒙誨諭。猶懷疑漠漠。為竭愚不巳。
亦如似有解。然未經高勝先唱。不敢自決。不幸什公
[004-0194c]
去世。諮參無所。以為永慨。」


【屢蒙羅什誨諭。疑心尚暗。故曰漠漠。且竭愚不巳
似如有解。但未歷明師印受。故不敢自決。此乃奉
主之言。又因羅什去世。師問無所。故慨歎長永。】

三歎秦王明悟。


「而陛下聖德不孤。獨與什公神契。目擊道存。快盡其
中方寸。」


【論語云。德不孤必有鄰也。神契者。神解相契也。目。
擊道存者。出莊子。仲尼曰。若夫仁者目擊而道存
亦不可以容聲。快盡其中方寸者。目之擊視。頓領
涅槃玅心。】


「故能振彼玄風。以啟末俗。」


【振舉也。玄風者。涅槃真軌也。玄風將墜故奮迅舉
振。以開下流。故云末俗。康疏云。什法師亡後。秦王
通四科義。一通聖人不住法住般若義。二通聖人
放大光明義。三通三世義。四通一切法空義。第四
即涅槃義。秦王通云。夫道者以無為為宗。若其無
為復何所有耶。今歎此事故云也。】
△四序答旨幽
深。文二。初正明。


「一日遇蒙答安城矦姚嵩書問無為宗極。」


【安城矦者。封受之爵也。姚嵩即秦王庶叔。書問者
姚嵩有書問秦王三義。不問三世義。問一切法空
義云。不審明道之無為。為當以何為體等文。秦王
答云。吾意以無為為道。道止無為。未詳所以宗也
[004-0195a]
等文。論主遇蒙答旨。即決疑心。故遂作此論也。下
引秦王答文。】


「何者。何謂無為之義夫眾生所以久流轉生死者。皆由著欲
故也。」


【欲者。悕望心也。未達萬法全真。外求理事。皆欲也。
故見實有生死。流轉無窮。】


「若欲止於心。即無復生死。」


【即事而真。故理外無事可取。事外無理可求。即欲
止也。生死即真。故無復生死。】


「既無生死。潛神玄默。與虗空合其德。是名涅槃矣。」


【心即真故曰潛神。境即真故曰玄默。不二之道豎
貫三際。橫通十方。故德合太虗。即涅槃無為之義。】


「既曰涅槃。復何容有名於其間哉。」


【百川入海。各失本名。萬法歸真。竝無異稱。故曰涅
槃無名。此責安城矦所問。以何為體之異見。上竝
秦王語。】
△二美歎。


「斯乃窮微言之美。極象外之談者也。」


【下論主美歎也。易云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今
美秦王窮極無為微玅之意。故出言象之外也。】


「自非道參文殊。德侔慈氏。孰能宣揚玄道。為法城壍。」


【參廁也。侔竝也。二皆同義。文殊是不足梵音。具云
曼殊室哩。此云玅吉祥。亦云玅首。亦玅德。即法王
之子。慈氏者姓也。梵云彌勒。名阿逸多。此云無勝。
勝德過人故。即一生補處菩薩。今反美秦主道德。
[004-0195b]
非與此二大士參竝。何能宣揚玄道深旨。為佛法
之城壍焉。】


「使夫大教卷而復舒。幽旨淪而更顯。」


【大教即佛教也。幽旨乃無為深旨。此二者去聖巳
遠。今之重興。故曰復舒更顯。】


「尋翫殷勤。不能暫捨。欣悟交懷。手舞弗暇。豈直當時
之勝軌。方乃累劫之津梁矣。」


【尋文翫義。不捨於心目。一欣一悟。交集於懷臆。故
手之舞之不暇也。直但也。當時者。當今之時也。津
梁者。津濟可以通舟運。梁橋可以接道行。今秦王
立無為之勝軌。使而今而後有出塵之正道故。】

三奏聞作意二。初明作意。文二。初讚前義幽深。


「然聖旨淵玄。理微言約。可以匠彼先進拯拔高士。懼
言題之流。或未盡上意。」


【先領前文義精當。故曰然也。聖旨淵玄者。秦王義
意高深。無為理微。王言簡約。匠師也。拯助也。先進
利根或有所疑。可以此為師訓拯助進趣也。懼言
題之流者。言題既簡。不曉者懼之。即中下之流。恐
未能盡於上意。故今作論以備之。】


「庶擬孔易十翼之作。豈貪豐文圖以弘顯幽旨。」


【庶望也。擬比也。孔易十翼者。孔子作十翼以贊易
道。十翼者。上經彖一。下經彖二。上繫三。下繫四。大
象五。小象六。文言七。敘卦八。說卦九。雜卦十。今比
擬仲尼所作。豈貪於文圖欲顯易旨之幽深。今亦
[004-0195c]
不求多文。但顯秦王之深旨耳。】


「輒作無名涅槃論。論有九折十演。」


【即標下所作之綱領。竝如下釋。】


「博採眾經。託證成喻。以仰述陛下無名之致。」


【廣博採摭佛經。依託聖言為證量。成立曉喻。以此
讚述秦王無為之義也。】


「豈曰關詣神心。窮究遠當。」


【非謂關涉造詣秦王神解之心。又非窮究秦王遠
當之旨。下云。】


「聊以擬議玄門。班喻學徒耳。」


【但欲擬度無為玄門。且班布開喻後學之徒耳。】

二助末章高判。文二。初敘判斥之義。


「論末章云。」


【秦王通第四義。末章有此云。】


「諸家通第一義諦。皆云廓然空寂。無有聖人。」


【逍遙園諸家。談一切法空之義。泯絕歸空。全同斷
見。】


「吾常以為太甚逕庭。不近人情。」


【吾者。秦王自稱也。太甚逕庭出莊子。李頤音云。逕
庭激過也。著空過甚。不近人之情解也。下難云。】


「若無聖人。知無者誰。」


【知者證也。既無聖人。誰證無理。此斥不達之流。不
能即有以契無。】


「實如明詔。實如明詔。」
[004-0196a]


【論主歎也。王言曰詔。詔旨明白故。】


「夫道恍惚窈冥。其中有精。若無聖人。誰與道遊。」


【老子云。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等。今借彼文。恍惚者。
似有若無。不可見故。窈冥者。深䆳不可測故。無為
之道者。在乎杜絕思議之間。有而精微。游者履也。
雖平等味同其道合其微。其唯聖人乎。若無聖人。
誰證道也。】


「頃諸學徒莫不躊躇道門。怏怏此旨。懷疑終日莫之
能正。幸遭高判。宗徒𢄶然。扣關之儔蔚登玄室。」


【頃向也。躊躇者猶豫不進也。怏怏者疑恨也。此旨
者空廓之旨。高判者秦王判斥也。𢄶者快也。心之
決了曰𢄶然。儔倨也。蔚者艸木盛貌。今取盛義。疑
心既決。進道者盛也。】


「真可謂法輪再轉於閻浮。道光重暎於千載者矣。」


【此亦歎前。佛滅後聖賢巳隱。法輪久不轉。道光長
掩耀。今由秦王宣揚。故使再轉重照也。】
△二伸述
作之懷。


「今演論之作旨。曲辨涅槃無名之體。」


【秦王判釋巳明。今乃委曲更辨。曲辨之意者。下云。】


「寂彼廓然。排方外之談。」


【寂滅也。助秦王滅諸家廓然斷見。又莊子云。六合
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則涅槃等義皆方外之教。今
明即事即真。故非方外之談。乃推排之也。作論雅
意其在此矣。】
[004-0196b]


「條牒如左。謹以仰呈。」


【條錄也。左後也。仰上也。錄牒在後。謹而進上也。】

二乞指授。


「若少參聖旨。願敕存記。如其有差。伏承指授。」


【少參者謙也。似合上意。願敕記而存之。差則乞從
指授耳。】


「僧肇言表畢


注肇論疏卷第四



音切





除呂切


於何切


側界切


古候切


羊吏切


子竣切


於遠切


於龍切


於隗切


文兩切


於急切


牛引切


莫朗



之石切


以之切


於鳥切


於兩切
𢄶


呼麥切


於胃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