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067 妙臂菩薩所問經-宋-法天 (master)




No. 896 [cf. No. 895]
《妙臂菩薩所問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
傳教大師臣法天奉 詔譯


得勝師助伴速獲悉地分第一


[001-0746c]


爾時藥叉主金剛手菩薩。有大慈悲愍於後
世。放千光明端心而住。於是妙臂菩薩。以持
誦者於一切真言明。得成就義不成就義。一
心敬禮彼藥叉主金剛手菩薩。而發問言。菩
薩我見世間有持誦人。齋潔清淨精勤修行。
於真言明而不成就。菩薩如日舒光無所不
照。唯願哀愍說彼因緣。云何彼持誦人。雖
復精勤最上第一。於諸真言上中下法由不
能成。云何修因而不得果。莫是罪障而未滅
除。惟願菩薩說彼修持。得成就義及不成就
義。諸障難事。菩薩如佛所言。智慧之明能滅
癡暗。癡暗不滅明慧可棄。云何能使諸持誦
人。於諸修行而無疑惑。菩薩云何誦持。及
護摩等所作事業。諸真言王及諸賢聖不與
成就。惟願菩薩以大悲心。一一顯說令無疑
惑。菩薩為是法力無能耶。為所作非時耶。為
種性非性耶。為真言字句闕剩耶。為修持輕
慢耶。為供養不具耶。惟願菩薩。於種種事及
彼障難一一開說。使諸行人皆得曉了。


爾時金剛手菩薩。聞妙臂菩薩發如是正心
利益言已。乃須臾間瞑。光明焰蓮花眼。思惟
觀察已。告妙臂菩薩言。妙臂汝大慈悲利益
眾生。此心清淨如夜滿月。光明皎潔復無雲
翳。使諸行人不失正道。入佛境界到於彼岸。
菩薩所作非求己樂。於他有情故無嫌害。見
他苦惱如自苦惱。見他快樂自亦快樂。妙臂
我觀汝意為於有情。由若赤子問於此義。汝
可諦聽為汝解說。妙臂我今所說依於佛言。
若有修行最上事業。修真言行求成就者。當
[001-0747a]
須離諸煩惱。起於深信發菩提心。重佛法眾
信重於我。及復歸命大金剛族。又復遠離十
不善業。於身口意凡所興起。常離愚迷邪見
等行。若求果報須有智慧。譬如農夫務其稼
穡。於肥壤地而下焦種。雖功夫以時雨澤霶
霈。以種子焦故無由得生。愚癡邪見亦復如
是。凡諸行人所修事業。先須自心離彼邪見
愚癡等事。不動不搖行十善法。乃至恒行一
切善法。若有天魔阿修羅等。乃至羅剎種種
鬼神之類食血肉者。以惡毒心行三界中惱
害眾生。於修行人使令散亂。若有行人樂於
我法。修持誦習真言行者。彼等若見自然恐
怖不能侵惱。若欲令彼種種大力天魔。及諸
宿曜乃至種種鬼神。不能為障而降伏者。當
須入彼三昧耶大曼拏羅。以其入彼諸天大
力聖眾所安住處。是故名為大曼拏羅。亦復
須入大明王大真言等最勝曼拏羅。以其數
入種種曼拏羅故。是為入彼諸佛菩薩大金
剛族大明王等福聚之所。是為承事諸佛菩
薩及明王等。便得如是佛菩薩等影之覆護。
使彼作障天魔及阿修羅藥叉。并諸龍鬼等
無能侵惱。望持誦人所居之地不敢侵近。自
然退散不為障難。所修上中下品成就之法。
世間出世間一切真言等而易成就。蓋以數
數入彼諸曼拏羅及三昧耶等。承彼聖力而
加護故。一切惡心自然破壞。既能入彼三昧
耶大曼拏羅。仍須發勇猛心發菩提心。唯信
於佛不信外道天魔等。若背此心持誦我法
者。當得自壞。又復持誦行人求成就者先須
[001-0747b]
求依阿闍梨戒德清淨。無諸缺犯福德最勝
者。若獲此等阿闍梨稟受持誦。復自決志勇
猛精進於所修持易得成就速獲靈驗。譬如
種田須依好地。地既肥壤子實易得。若得勝
師亦復如是。若或靈驗難得是有宿業。應須
隨取勝地。或印沙為塔或積土等為塔。於中
安像及藏舍利。當以種種香花燈塗妙幢幡
蓋。及以妓樂而為供養。復伸讚歎專注虔誠
而作懺悔。懺悔畢已依前持誦。專注不間定
獲靈驗。如是修行須具助伴。若無助伴修持
是闕。譬如車行須全二輪。若闕一者。無由
進趣。修行助伴亦復如是。若求助伴者。當求
種族尊勝。形貌端嚴諸根不缺。心性調柔好
修善法。智慧明利精勤勇猛。有大悲心恒樂
布施。信重三寶承事供養。不歸信於諸餘外
道及天魔等。此為住賢劫中。具足功德修行
助伴。諸持誦人於諸修行。速獲成就如此應
知。


《妙臂菩薩所問經》選求勝處分第二



復次持誦行人。若欲修真言行求成就者。先
求諸佛所說。佛及菩薩辟支聲聞昔所住處。
是為勝地。如是等處。常有天龍阿修羅等。而
為守護供養恭敬。何以故以有天上人間。最
聖丈夫曾所居止。得此地已持誦行人。亦要
清淨身心律儀具足。常此居止。若無此福地。
秖得大河岸邊或小河邊或泉池側。乃至陂
濼有清流瀰滿。無諸水族毒惡之類。其側亦
得。其處但有蓮華。烏鉢羅花。及諸名花異果
軟草遍布。或是山中巖窟之所。是處清淨。無
[001-0747c]
諸師子猛獸可畏之類。得是處已。仍須墾掘
深一肘量。除去荊棘瓦礫灰炭鹻鹵糠骨毛
髮蟲窟之類。乃至掘深不能盡者。亦可棄之
更求別處。如前墾掘一肘之量。別填淨土於
上立舍。用淨土作埿內外埿飾。復以衢摩
夷塗地於中坐臥。常在地上不用床榻之類。
其室開門唯得向東向西或向於北。不得向
南。如是造立舍已。隨彼相應所作事業。於彼
方所安置尊像。安尊像處先用種種妙香而
塗飾之。其所尊像或以彫刻。或是鑄成或是
彩畫。若是彩畫先求淨縷。揀去毛髮織成其
幅。量其大小長短相稱。存兩頭縷不得截棄。
既織成已。用香水漬渡復展令端正。然令畫
人蔬食澡浴。復受八戒內外清淨運心起手。
凡所用彩色。須求最上第一好者。無用皮膠。
用諸香膠調和彩色。畫像成已隨應方面安置
定已。用種種飲食香花燈塗作大供養。如無
力廣辦隨有供養。但要專注虔誠。信重讚歎
禮拜供養。如是作已於此像前。所作所求速
得成就。其持誦行人。將欲起首持誦。必先剃
頭澡浴著新淨衣。其衣非用蠶絲亦不得白
色。可用布及樹皮草木之類。仍用赤土染壞
其色。亦須受持乞食應器。其器可用娑羅木
及於瓦器。乃至銅鐵及匏瓠等。事持端正滑
淨光潔。不得疎漏及以缺壞。執此應器巡行
乞食。凡乞食所可於聚落不近不遠。多首陀
處信重三寶。多有飲食之處。兼無外道婆羅
門處。緣彼婆羅門執性無慚我慢所覆。又復
外道若見行人。執持應器巡行乞食。修於佛
[001-0748a]
法誦念真言者。便生瞋恚而欲障難。謂行人
言。汝若本族婆羅門者。可修婆羅門法。奉行
六法多聞淨行。信重諸天為臣事王。亦須娶
妻生男繼種。若行此者是汝解脫。云何誦持
釋教真言信行佛法。行人若是剎帝利種。而
作是言汝剎帝利種。應可奉行王法。紹繼王
位。云何誦持佛教真言。背自本宗而求解脫。
乃至毘舍首陀之類。皆說本宗本事而得解
脫。不合持誦佛教真言以求解脫。以瞋火燒
心種種綺語。多作方便而為障難。惱亂行人
使令退心。修正道者依時乞食。不同外道過
午而食。凡乞食處勿往外道之家。及多外道
之處。若論善惡因果之法。能造善法當證涅
盤。若作惡業終墮苦趣。善惡之果非由種
族。但為世間妄分別故。


復次眾生無始以來。垢穢之身不由食淨得
身心淨。諸惡遠離常修善法。以此方得身心
清淨。譬如有人。身患瘡故求藥塗瘡。唯望
除差不望餘故。行人喫食但為除飢不為適
悅。又如有人陷於難處。飢餓所逼殺子而食。
為除飢苦非貪滋味。行人喫食亦復如是。喫
食之法由如秤物。物非輕重秤自平正。行人
喫食亦復如是。不得過量亦勿減少。但可支
持勿傷飢飽。又如朽舍換柱所免崩摧。以油
膏轄貴在前進。行人喫食亦復如是。但為支
持非為滋味。是故佛言欲界有情依食而住。
又復行人雖喫食飲支持於身。恒觀此身
由如芭蕉無有堅實。常此制心不住貪愛。凡
乞食時持鉢巡行次第而乞。常須思念世尊
[001-0748b]
所說。以智慧方便調伏六根勿令散亂。所覩
妙色及諸塵境。是魔境界欲惑人心。凡修行
人而起方便。寧以熱鐵燒刺兩目。不以亂心
貪視妙色。乃至殊常種種塵境。隨緣乞食而
不住著。常作比觀調伏其心。默然乞食巡行
他舍。無上中下遠離取捨。然不往新產之家
及多人飲酒之處。男女迷醉愛染之處。眾多
小兒戲樂之處。諸男女眾聚會之處。戲伎男
女作音樂處。乃至有惡犬處。如是等處皆不
應往。乞得食已持還本處。洗足敷座然後可
喫。其食未喫先分三分。一分奉於本尊而為
供養。一施無礙。一乃自食依時而食。食畢
盥漱使令清淨。又須日三澡浴先自清淨。然
以香花燈塗。種種供養讚歎禮拜。所獻尊像
一切食飲。切須潔淨離諸葷穢。每持誦時坐
吉祥草。凡所供養如不辦廣大。但隨力分奉
於香花。所謂零陵香閼哩迦二合吉祥果。沒哩
二合賀帝吉祥草仍及蓮花和合供養使得適
意。行人持誦或行或坐得通思念。唯除臥時
不許持念。念誦訖已。恒於六時思念功德。心
無間斷祈於圓滿。


《妙臂菩薩所問經》分別數珠持心離障分第




復次欲等煩惱與心合故。說為輪迴。根本煩
惱若除。由如清淨玻胝迦寶。若離輪迴乃名
解脫。又如水本清淨。於一剎那間塵能渾
濁。亦如有情心源本淨。於剎那頃被諸煩惱
而為染污。


復次說於數珠。乃有多種。所謂菩提子金剛
[001-0748c]
子。蓮花子木槵子。及與𤥭諸寶錫鑞銅
等。隨取一物為珠數一百八。如是得已。持誦
行人常保重之。凡持誦時於本尊前。依法安
坐調伏諸根。端身自在不得隈倚。繫念本尊
及真言印契。收攝其心勿令散亂。然取數珠
右手執持左手仰承。每誦真言一遍乃掐一
珠。所持遍數恒須剋定勿令少剩。持念之法
令脣微動。勿使有聲亦不露齒。一心專注勿
令散動。有情之界居凡夫位。心如猿猴貪著
諸境樂而不捨。又如大海被風所激。生起波
濤不能自息。凡夫覩境亦復如是。常須收攝
不令散動。勿令心源而有波浪。持誦行人若
是疲倦。將欲昏睡恐其失念。即起經行或
觀四方以適神思。或用冷水洗其面目。既
得醒爽復座持誦。行人若是怖於勞苦。心有
移動便作是念。此身無主因業所受。無依無
定隨業流轉。輪迴八苦何處得免。至於寒暑
飢渴蚤虱蚊虻。如是苦惱處處皆有。又復貪
欲若盛。作白骨及爛壞不淨之觀。瞋恚若盛
作慈悲觀。無明若盛作緣起觀。又復若遇冤
家觀如親友知識。或復親友知識忽作冤家。
行者若是遇此冤親境時。莫起分別憎愛之
心。當住平等無著正念。又出道場時。不得與
婆羅門吠舍首陀等語。又復不應與不男之
人女人等語。何以故蓋非樂法之侶。可與助
伴同事等語。或是入觸便利等事。便須入水
澡浴使其潔淨。或獻香花燈塗讚嘆供養。乃
至持戒精進持誦修行。一切善法皆悉迴向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譬如眾流皆歸於海。
[001-0749a]
既入海已咸成一味。集諸善因總趣佛果。無
量福聚自然相隨。譬如有人耕田種穀唯望
子實不為[葶-丁+呆]幹。既豐子實其於[葶-丁+呆]幹自然
而有。求趣佛果亦復如是。一切福樂不求自
至。又持誦人不應為小而妨於大。或若有人
來有來請便應答言。待我自得長壽。及其一
切樂具此心滿足。然後能滿一切有情之願。


又復行人當要遠離世之八法。所謂善稱惡
稱得利失利。讚歎毀謗苦樂等事。如是之法
不得在心。還如大海不宿死屍。乃至剎那亦
不同處。又如室中然燈為防風。故飄鼓若免
光明即盛。如持誦人持誦真言。亦須勤勇加
行若立。善法增長亦復如是。又持誦人要在
攝心。不得歌舞戲樂。我人憍慢邪見邪染。嫉
妬懈怠懶惰睡眠。及入喜會迷醉邪論及無
義論。以至瞋怒惡口兩舌。如是等事皆須遠
離。又復不得喫供養殘食及鬼神殘食。行人
唯得食三白。及樹果菜根乳酪漿等。及大麥
麵餅油麻滓。及種種麋粥等。又持誦行人當
須晝夜精勤如法持誦。常於諸佛法僧及遺
身舍利。恭信珍重誠心懺悔。願一切先罪悉
皆消滅。每持誦時先依法請召。持誦了畢。依
法迴向發願訖。然後發遣。或至夜分將欲眠
睡。於本尊側不近不遠。地上敷吉祥草於草
上坐臥。坐定後然。於一切有情起利樂心。
作慈悲喜捨等觀然後眠睡。


《妙臂菩薩所問經》說金剛杵頻那夜迦分第




我今分別說諸跋折羅量。其量或長八指或
[001-0749b]
長十指。或十二指或十六指。或最長者不過
二十指。如是五類無有過者。造跋折羅物或
金或木。隨所求事種種不同。若欲求佛法真
明成就。用菩提木作跋折羅。若降伏地天及
持明天。當用金作跋折羅。若求大富貴用鍮
石作跋折羅。若降龍用熟銅作。若降修羅入
修羅窟用寶石作。若欲成就一切法者。可用
金銀銅相和作。若欲成就長命吉祥及無病
多財寶。乃至降諸宿曜者。可用佉禰囉木作。
若欲降伏夜叉女者。可用末度木作。若欲降
伏冤家用刺木作。若降害極惡冤敵者。可用
人骨作。若欲成幻術者。用玻璃寶作。若欲
令極相憎嫌者。用苦棟木作。若欲興兵鬪敵
及降鬼神。用吠鼻多迦木作。若欲成就夜叉
乾闥婆阿修羅者。可用柏木及松木作。若欲
成就龍女愛重者。當以龍木作。若欲成就變
形者。可用土及銀作。若欲求財用無憂木作。
若欲成就對敵得勝者。可用吉祥木及阿祖曩
木柳木等作。若欲求成就意樂者。可用赤檀
白檀作。如上所說造跋折羅。皆須五股不得
缺減。小有破損即法不成。仍須事持光淨殊
妙端嚴可愛。若念誦時。先獻塗香及妙香花
而為供養。然後發廣大慈悲之心。手執跋折
羅依法專注。持誦本部真言如數滿畢。不得
少剩依時持誦。滿畢數已。然將彼跋折羅安
本尊足下。復以諸妙香花塗香等。乃至作禮
而供養之。若持誦時手不執跋折羅者。其法
終不成就。如再持誦依前次第而作不得虧
闕。又若於供養具諸事法等有所闕者。當須
[001-0749c]
一一作印。以供養之然可念誦。


凡成就法有多種物。所謂雄黃雌黃牛黃黃
丹。及眼藥菖蒲等藥。又有衣甲槍劍羂索
三股叉諸器仗等。如是等諸成就法有三等
驗。所說本尊真言及儀軌中。乃至諸真言中
成就之法亦不越此。復次世間有持明行人。
持誦真言求成就處。便有作障頻那夜迦。隨
持誦人伺求其便入其身中。使持誦人心如
迷醉及發諸病。如是種種而作障難。彼作障
者有其四部。一曰摧壞二曰野干。三曰一牙
四曰龍象。於此四部各有無量頻那夜迦而
為眷屬。於大地中隨彼處處而作障難。第一
摧壞部主名曰無憂。其部眷屬有七俱胝。於
其護世四王所說真言。有持誦者彼作障難。
第二野干部主名曰象頭。其部眷屬有十八
俱胝。於其大自在天所說真言而作障難。第
三一牙部主名曰垂髻。其部眷屬有六十俱
胝。於其大梵天及帝釋天。日天月天風天那
羅延天。如是天等所說真言。有持誦者而作
障難。第四龍象部主名曰母哩達吒迦。其部
眷屬有俱胝那由他千波頭摩。於其佛教所
說真言。有持誦者彼作障難。又有呵利帝兒
名曰愛子。於其般支迦所說真言而作障難。
又摩尼賢將子名曰滿賢。於其自部所說真
言有持誦者。彼子滿賢而作障難。如是等諸
頻那夜迦。各於本部而作障難。不欲行人得
其成就。或時變化作本真言主。來就行人之
處而受供養。而彼本真言主來至道場。見是
事已却還自宮而作是念。云何如來與彼所
[001-0750a]
願。不却此等。令於行人正修行者而得惱亂。
使彼持誦功不成就。正使梵王帝釋諸天及
龍。不能破彼頻那夜迦作障誓願。唯除大明
真言有大功力。能退如是諸作障者頻那夜
迦。諸修行人當依法持誦。得數滿已。然更成
就妙曼拏羅及以護摩。使作障難頻那夜迦
退散遠離。
妙臂菩薩所問經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