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347 楞伽經宗通-明-曾鳳儀宗 (master)



楞伽阿䟦多羅寶經宗通卷七


一切佛語心品第四



魏云法身品第七唐云無常品第三之二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三藐此云正覺
佛陀此云正覺我及餘菩薩摩訶薩善於如來自性自覺
覺他佛告大慧恣所欲問我當為汝隨所問說大慧
白佛言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為作耶為不作耶為
事耶唐云為果為因耶為相耶為所相耶為說耶為所說
耶為覺耶為所覺耶如是等辭句為異為不異佛告
大慧如來應供等正覺於如是等辭句非事非因所
以者何俱有過故大慧若如來是事者或作或無常
無常故一切事應是如來我及諸佛皆所不欲若非
所作者無所得故方便則空同於兔角槃大之子此云
石女兒以無所有故大慧若無事無因者則非有非無

[007-0753b]
若非有非無則出於四句四句者是世間言說若出
四句者則不墮四句不墮四句故智者所取一切如
來句義亦如是慧者當知。」


【通曰如來正等正覺如如自性即法身真我也若
善此義以之自覺即到自覺聖智境界以之覺他
令轉迷歸悟共證菩提此正世尊度生本心故許
大慧恣所問也然謂之曰正徧知內而法身自性
外而世間諸法無所不知是正徧知超過一切非
可以世間智窺測之也世間所云作者是有為法
所云不作者是無為法或因或果或相或所相或
說或所說或覺或所覺總不出有為無為二種度
量若謂無上正等正覺異此等辭句別有法身則
不得謂徧知矣若謂無上正等正覺不異此等辭
句同諸所覺則不得名正覺矣如何遠離異不異
而直顯法身乎佛以等正覺於如是辭句總云非
也為其果非正果因非正因以法身自性觀之俱
有過故何言乎其有過也若言如來法身是事者
則同有作凡有作者皆無常以無常為法身者則
一切世間無常之事皆如來矣此乃生滅法我及
諸佛皆不許也若言如來非所作者則法身絕無
體性可得雖設立種種方便法門悉空無益同於
兔角石女之子畢竟無故此乃斷滅法我及諸佛
亦不許也故曰二俱有過言作者墮於有言不作
者墮於無又有言無果無因者即非有非無是非
[007-0753c]
有非無見者雖遣有無二邊實不離有無四句分
別法曰有句曰無句曰亦有亦無句曰非有非無
句此四句法者乃世間外道妄想言說智者所不
道也若能超出四句外者則不墮四句邪見中離
四句絕百非獨露真常不為邪論所惑故為智者
所取我及一切如來句義離因果離能所離一異
俱不俱亦如是不墮四句也不墮四句即無諸過
具慧眼者能離一切有無諸見當能辨此矣百丈
云參善知識求覓一知一解是善知識魔生語見
故若發四弘誓願度一切眾生盡然後我始成佛
是菩薩法智魔誓願不相捨故若持齋戒修禪學
慧是有漏善縱然坐道場示現成等正覺度恒沙
數人盡證辟支佛果是善根魔起貪著故若於諸
法都無貪染神理獨存住甚深禪定更不昇進是
三昧魔久躭玩故至無上涅槃離欲寂靜是魔業
若智慧脫若干魔網不去縱解百本圍陁經盡是
地獄滓若覓如佛相似無有是處如今聞說不著
善惡有無等法即為墮空不知棄本逐末却是墮
空也求佛求菩提及一切有無等法是棄本逐末
秪如今麤食助命補破遮寒渴則掬水喫餘外但
是一切有無等法都無纖毫繫念此人漸有輕明
分善知識不執有不執無脫得十句魔語出語不
繫縛人所有言說不自稱師說如谷響言滿天下
無口過堪依止若道我能說能解說我是和尚汝
[007-0754a]
是弟子這箇同於魔說無端說道目擊道存是佛
不是佛是菩提涅槃解脫等無端說一知一解見
舉一手竪一指云是禪是道這箇語繫縛人未有
住時秪是重增比丘繩索縱然不說亦有口過寧
作心師不師於心不了義教有人天師有導師了
義教中不為人天師不師於法未能依得玄鑑且
依得了義教猶有相親分若是不了義教秖合聾
俗人前說秪如今但不依住一切有無諸法亦不
作無依住亦不作不依住知解是名大善知識亦
云唯佛一人是大善知識為無兩人餘者盡名外
道亦名魔說觀此足知無上正等正覺故非有無
四句諸法所可擬也。】


「如我所說一切法無我當知此義無我性是無我一
切法有自性無他性如牛馬唐云如我所說諸法無我以諸法中無有我性
故說無我非是無有諸法自性大慧譬如非牛馬性非馬牛性其實

非有非無彼非無自性如是唐云譬如牛無馬性馬無牛性非無自性一切
諸法亦復如是大慧一切諸法非無自相有自相但非無我

愚夫之所能知以妄想故如是一切法空無生無自
性當如是知。」


【通曰一切如來句義不墮四句法中何以必慧者
然後知也如我所說一切法無我非是淪於斷滅
一無所有之謂也當知此義謂一切法無有主宰
本無實性名曰無我但除妄我耳非除真我也一
切法皆自心所現各各有真實自性無他分別妄
[007-0754b]
想之性譬如他人身中無有我性我自身中無有
他性非無自性也如牛馬然譬如非牛有馬性非
馬有牛性牛體上不得說馬性是有是無然非無
牛自性也馬體上不得說牛性是有是無然非無
馬自性也一切諸法亦復如是非我而妄執為我
即是分別即是他性真如性中無我可得即無分
別即是自性故一切諸法無有自相而非有即有
非無真實自性實有真實自性真實自性即常住
自相但非斷滅無我愚夫外道之所能知也以彼
妄想分別執非我而為我想即斷滅至無我之地
亦由妄想分別雖無我亦我也彼既執虗妄之我
豈能知真實之我乎若能悟知真實自相者如是
一切法空如是一切法無生如是一切法無自性
即是我所說無我義也說空豈偏空哉真空故不
空也說無空豈斷滅不生哉常生即不生也說無
自性豈真無性哉但無他性耳說無我豈真無我
哉但無妄我耳明於是義方可語慧慧者當如是
知豈凡愚所能知乎溫慥尚書問圭峰禪師曰悟
理息妄之人不結業一期壽終之後靈性何依師
曰一切眾生無不具有覺性靈明空寂與佛無殊
但以無始劫來未曾了悟妄執身為我相故生愛
惡等情隨情造業隨業受報生老病死長劫輪迴
然身中覺性未曾生死如夢被驅役而身本安閑
如水作氷而濕性不易若能悟此性即是法身本
[007-0754c]
自無生何有依託靈靈不昧了了常知無所從來
亦無所去然多生妄執習以性成喜怒哀樂微細
流注真理雖然頓達此精難以卒除須長長覺察
損之又損如風頓止波浪漸停豈可一生所修便
同諸佛力用但可以空寂為自體勿認色身以靈
知為自心勿認妄念妄念若起都不隨之即臨命
終時自然業不能繫雖有中陰所向自由天上人
間隨意寄託若愛惡之念巳泯即不受分段之身
自能圓短為長易麤為妙若微細流注一切寂滅
唯易覺大智朗然獨存即隨機應現千百億化身
度有緣眾生名之為佛玩圭峰語而真我妄我之
辨當自了然。】


「如是如來與陰非異非不異若不異陰者應是無常
若異者方便則空若二者應有異如牛角相似故不
異長短差別故有異一切法亦如是大慧如牛右角
異左角左角異右角如是長短種種色各各異大慧
如來於陰界入非異非不異。」


【通曰上言無我非無自相有自相此自相即如來
法身也若謂如來法身離五陰色身而後顯者即
是外道邪見故謂如來法身與五陰色身非異非
不異若法身與五陰不異者五陰是所作法遷謝
無常法身亦應無常若法身與五陰異者則法身
墮在頑空一切修證方便皆無所施是法身與陰
若二物者應離五陰而有法身離法身而有五陰
[007-0755a]
不可為一也今法身即在五陰之中五陰即在法
身之中不可謂異於此生異不異見者如牛兩角
互相似故本不異然以長短差別故說名為異一
切諸法皆亦如是應無異相而有異相也如牛右
角與左異左角與右異乃至長短不同色相分別
種種差殊然亦非異形有長短非離牛角而有長
短也色有黑白非離牛角而有黑白也如燒宮殿
園林見種種焰火性是一所出光焰由薪力故長
短大小各各差殊所以如來法身之相於五陰六
入十八界中不可說一不可說異若說一者有二
然後說一彼未嘗二何用說一若說異者非同然
後說異彼本是同何用說異惟其非異非不異故
非言論所及但可慧者自知而巳黃檗云學道人
若欲知要訣但莫於心上著一物言佛真法身猶
若虗空此喻法身即虗空虗空即法身常人謂法
身徧虗空處虗空中含容法身不知法身即虗空
虗空即法身也若定言有虗空虗空不是法身若
定言有法身法身不是虗空但莫作虗空解虗空
即法身莫作法身解法身即虗空虗空與法身無
異相佛與眾生無異相生死與涅槃無異相煩惱
與菩提無異相離一切相即是佛故不以長短種
種色觀牛角者牛角但一而巳。】


「如是如來解脫非異非不異如是如來以解脫名說
若如來異解脫者應色相成色相成故應無常若不
[007-0755b]
異者修行者得相應無分別而修行者見分別是故
非異非不異魏云若如來法身不異解脫者則無能證所證差別而修行者則見能證及以
所證非不異也。」


【通曰上言法身與五陰非異非不異如來藏性本
如是然有在纏出纏之別故出纏者名為解脫解
脫者是如來相應行不可說一不可說異未解脫
時則法身隱既解脫時則法身顯如是依解脫故
說名如來法身之相何言乎非異非不異也若言
異者解脫一無所有法身不離於有既有法身可
得應是色相所成色相無常終歸壞滅法身不如
是也故不可言異若言不異者則無能證所證差
別修行者以解脫而得法身之相應無分別然而
修行者則見解脫為能證之法法身為所證之理
分別歷然又未甞不異也惟其非異非不異揀辯
不出故不可說是一不可說是異也僧問忠國師
如何是解脫師曰諸法不相到當處解脫曰恁麼
即斷去也師曰向汝道諸法不相到斷甚麼又僧
問若為得成佛去師曰佛與眾生一時放却當處
解脫曰作麼生得相應去師曰善惡不思自見佛
性曰若為得證法身師曰越毗盧之境界曰清淨
法身作麼生得師曰不著佛求耳曰阿那箇是佛
師曰即心是佛曰心有煩惱否師曰煩惱性自離
曰豈不斷耶師曰斷煩惱者即名二乘煩惱不生
名大涅槃國師種種說話總發明如來解脫非異
[007-0755c]
非不異境界。】


「如是智及爾𦦨非異非不異大慧智及爾𦦨非異非
不異者非常非無常非作非所作非有為非無為非
覺非所覺非相非所相非陰非異陰非說非所說非
一非異非俱非不俱非一非異非俱非不俱故悉離
一切量離一切量則無言說無言說則無生無生則
無滅無滅則寂滅寂滅則自性涅槃自性涅槃則無
事無因無事無因則無攀緣無攀緣則出過一切虗
偽出過一切虗偽則是如來如來則是三藐三佛陀
大慧是名三藐三佛陀佛陀大慧三藐三佛陀佛陀
者離一切根量。」


【通曰上言修行者得相應無分別而修行者見分
別然有分別者爾𦦨識也一念相應無分別者般
若智也爾𦦨此云所知既法身與解脫非異不異
如是般若之智及所知之境亦不可說一亦不可
說異何言乎非異非不異也般若真智諸法所不
能緣唯不能緣故能即所知離所知也唯即所知
不見其異唯離所知不見其不異以無一法可得
故如前大慧所舉作非作是常無常義覺非覺是
有為無為義相所相即陰非陰義說非說即一異
俱不俱義以上種種辭句各以見聞覺知為量而
說一切法總不離所知數量總不離言說分別實
不出四句法也般若智中一無所有遠離一切心
量非一切心量所及即遠離一切言說非一切言
[007-0756a]
說所及既無言說即本無生大凡有生即有滅既
無所生則無所滅大凡有滅者即係功勳所致唯
無所滅則本自寂然不待滅之而後滅也此寂滅
者即是自性涅槃不生不滅唯自性涅槃不生不
滅故遠離於生滅凡世間有所證之果及所修之
因總屬生滅邊事此涅槃虗空非作非所作即無
事無因可得既無因果而一切意想何所攀緣此
涅槃虗空非覺非所覺即無妄想攀緣可得既無
攀緣則超過世間一切虗偽如外道二乘等見不
離四句戲論等法此涅槃虗空非說非所說唯此
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即此證於真如實際故名曰
如來也如來者即是佛陀唯成無上正等正覺故
名曰三藐三佛陀佛陀也夫三藐三佛陀佛陀者
於世出世間等法無所不知具一切智故曰徧覺
能自開覺具一切種智故曰正覺使未超出一切
根量即墮於一切根量之中而爾𦦨識未忘去般
若智尚遠唯能遠離心意意識諸根量等轉識成
智洞徹無礙徧覺即是正覺正覺即是徧覺故曰
智及爾𦦨非異非不異也合前法身與解脫非異
非不異是法身般若解脫三德圓融總名自性涅
槃也永嘉云法身不疑即般若般若無著即解脫
解脫寂滅即法身如圓伊三點非異非不異涅槃
妙德如是非佛陀不證也皓月供奉問長沙岑曰
天下善知識證三德涅槃也未師曰大德問果上
[007-0756b]
涅槃因中涅槃曰問果上涅槃曰天下善知識未
證曰為甚未證師曰功未齊於諸聖曰功未齊於
諸聖何名為善知識師曰明見佛性亦得名為善
知識曰未審功齊何道名證大涅槃師示偈曰摩
訶般若照解脫甚深法法身寂滅體三一理圓常
欲識功齊處此名常寂光曰果上三德涅槃巳蒙
開示如何是因中涅槃師曰大德是此經說無事
無因長沙說果上涅槃及因中涅槃善觀之亦非
異非不異。】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悉離諸根量無事亦無因巳離覺所覺亦離相所相
陰緣等正覺一異莫能見魏云諸緣及五陰佛不見一法若無有見
者云何而分別非作非不作非事亦非因非陰非在
陰亦非有餘雜唐云非陰非不陰亦不離餘物魏云非陰非離陰亦不在餘處亦非
有諸性如彼妄想見當知亦非無此法法亦爾以有
故有無以無故有有若無不應受若有不應想唐云無既
不可取有亦不應說成於我非我言說量留連沉溺於二邊自

壞壞世間解脫一切過正觀察我通是名為正觀不
毀大導師。」


【通曰此總頌正等正覺遠離諸過也根量不離見
聞覺知境界但以八識為根轉識成智遠離諸法
根量即證於清淨法身本無果事亦無修因如是
一切皆離巳離能覺之人亦離所覺之法云何更
有五陰之相及五陰所緣之相乎曰離相所相非
[007-0756c]
一切無相之謂也五陰及諸緣以等正覺觀之與
自性法身平等無二不見其一不見其異既無一
異可見安所分別之曰非一非異非俱非不俱耶
如是分別既無即非彼道外所云作不作亦非彼
二乘所云果與因而自性清淨法身非即五陰非
離五陰亦不雜於餘物終不出於五陰及緣之相
也然而此陰及緣之相見其有者妄想執之以為
有見其無者妄想執之以為無其實非有自性如
彼妄想分別見一切有亦非淪於虗無如彼妄想
分別見一切無此法法自爾法法皆如不有不無
一切平等此一切諸法本自如是彼有無妄見因
對待而成以先有故言無以先無故言有若無對
待即有無不成是故於無不應取著而說無以無
亦無自性故於有不應分別而說有以有亦無自
性故有無二法非有自性則彼所云作不作及果
與因者不離乎相所相惡能免於過哉彼唯迷惑
於五陰中計色中我我中色離色是我離我是色
凡二十種我見不了我非我真如實義惟一真我
無彼妄我了真我者即離言說彼唯不了但著於
言說數量留連不捨沉溺於有無斷常二邊不獨
自壞且壞世間墮有者諸趣相續墮無者斷滅種
性有如是過何由而得解脫乎若能通於我法如
來法身於陰界入非異非不異即不墮二邊邪見
即不墮四句言說數量超然解脫遠離一切虗偽
[007-0757a]
之過由於正念觀察得自宗通於一切法了無一
異可得是名為正觀是名為正徧正覺不謗如來
大法乘也故曰不毀大導師百丈云須辨主客語
貪染一切有無境法被一切有無境惑亂自心是
魔王照用屬魔民秪如今鑑覺但不依住一切有
無諸法世間出世間法亦不作不依住知解亦不
依住無知解自心是佛照用是菩薩心是主宰照
用屬客塵如離波說水照萬象以無功若能寂照
不自玄百自然貫串於古今如云神無照功至功
常存能一切處為導師故百丈有如是正觀所以
為百世師也。】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修多羅攝
受不生不滅又世尊說不生不滅是如來異名云何
世尊為無性故說不生不滅為是如來異名唐云如佛經中
分別攝取不生不滅言此即是如來異名世尊願為我說不生不滅此則無法云何說是如來異名如世尊說
一切法不生不滅當知此則墮有無見佛告大慧我說一切法不生不

滅有無品不現大慧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不生者
則攝受法不可得一切法不生故若名字中有法者
唯願為說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
慧我說如來非無性亦非不生不滅攝一切法亦不
待緣故不生不滅亦非無義大慧我說意生法身如
來名號唐云我說無生即是如來意生法身別異之名彼不生者一切外道
聲聞緣覺七住菩薩非其境界大慧彼不生即如來
[007-0757b]
異名大慧譬如因陀羅釋迦不蘭陀羅梵語釋迦提婆因陀羅此
云帝釋又云富蘭陀又云憍尸迦皆帝釋異名如是等諸佛一一各有多名

亦非多名而有多性亦非無自性唐云譬如帝釋地及虗空乃至手足
隨一一物各有多名非以多名而有多體亦非無體。」


【通曰上言法身解脫般若為一體巳離相矣至此
又欲離名故大慧問世尊所說契經處處說言諸
法不生不滅世尊復言不生不滅者是如來異名
然世尊為一切法皆無自性故說不生不滅耶為
見如來異名不生不滅耶若說諸法不生不滅為
無性者既墮於無又說是如來異名者復墮於有
此則墮有無見佛說一切法不生不滅非世間有
無見所現起有無法也唯不生則不有唯不滅則
不無不有不無即超出有無之量原非有無故有
無品不現大慧復以有無不現即一切法不生若
一切法本不生則契經所攝受者亦不可得云何
有一切法法既不有誰為立名若依施設名字中
別有法合於不生義者唯願說之佛說如來法身
非是無物不墮於無也亦非經果攝受不生不滅
法而不生不滅果攝受一切法實有法相可得不
墮於有也雖離有無亦非待有無生滅緣盡而後
顯其不生不滅也本自不生不滅故既本不生不
滅而又施設名字等法非虗妄說其實有義故其
義云何我說意生法身不生而生生而無生即是
如來異名彼不生境界唯八地以下實證平等真
[007-0757c]
如方能了知生即不生不生即生於中更無異相
可得若一切外道聲聞緣覺及七住菩薩所證寂
滅未能捨藏生滅猶存豈能知此不生不滅真境
界耶故依意生身有無生名依無生義有如來名
非無真實之義吾固謂不生即如來異名也譬如
帝釋一名釋提桓因一名富蘭陀一名憍尸迦乃
至地及虗空手足等諸物一一各有多名帝釋如
是諸佛亦如是非以多名而有多體名雖多而體
則一也亦非無自體性終淪於虗無而後謂之不
生也何得謂一切法不生遂不應有異名耶昔南
泉問僧講甚麼經曰彌勒下生經泉曰彌勒幾時
下生曰見在天宮當來下生泉曰天上無彌勒地
下無彌勒雲居膺問洞山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彌
勒未審誰與安名洞山被問直得禪床震動乃曰
膺闍黎吾在雲巖曾問老人直得火爐震動今日
被子一問直得通身汗流洞山將圓寂謂眾曰吾
有閑名在世誰人為吾除得眾皆無對時沙彌出
曰請和尚法號山曰吾閑名巳謝後石霜著語云
無人得他肯雲居曰若有閑名非吾先師曹山云
從古至今無人辨得疎山云龍有出水之勢無人
辨得若於此諸老宿句下參透當知不生即如來
異名異名即自不生。】


「如是大慧我於此娑呵此云堪忍世界有三阿僧祇此云無數
百千名號愚夫悉聞各說我名而不解我如來異名
[007-0758a]
大慧或有眾生知我如來者有知一切智者有知佛
者有知救世者有知自覺者有知導師者有知廣導
者有知一切導者有知仙人者有知梵者有知毗紐
此云大力者有知自在者有知勝者有知迦毗羅者佛生彼城
有知真實邊者有知月者有知日者有知王者有知
無生者有知無滅者有知空者有知如如者有知諦
者有知實際者有知法性者有知涅槃者有知常者
有知平等者有知不二者有知無相者有知解脫者
有知道者有知意生者大慧如是等三阿僧祇百千
名號不增不減此及餘世界皆悉知我如水中月不
出不入彼諸愚夫不能知我墮二邊故然悉恭敬供
養於我而不善解知辭句義趣不分別名不解自通
計著種種言說章句於不生不滅作無性想不知如
來名號差別如因陀羅釋迦不蘭陀羅不解自通會
歸終極於一切法隨說計著。」


【通曰上言非以多名而有多性亦非無自性此下
復詳明之如來有十號者謂如來應供正徧知明
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
尊無上世間解本一號粘上善逝者非也諸佛皆
然無數百千名號意不出此曰日曰月即日光月
光日面月面之類二譯有牛王師子如水如風等
皆以喻名華嚴名號品云如來有四百億十千名
法華壽量品云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姓氏不
同名號分別雖有多名而體不異不增不減無去
[007-0758b]
無來此及餘世界皆悉知我者如水中月不出不
入水喻眾生之心月喻如來應身眾生心淨如來
即現良由法身普應眾生平等顯現而無去來之
相如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不出不
入即無生滅可得謂之意生身可也謂之無生亦
可也故謂無生即如來異名亦可也彼諸愚人雖
聞雖說而不知是如來異名由彼墮在有無二邊
邪見雖日恭敬供養於我猶如水濁不見明月不
善解知辭句義趣至於如來種種異名依義而立
義即是名名即是義原不分別此不分別名唯解
自宗通者方能了知彼無自通徒於言說章句種
種計著於不生不滅之法超過有無之表者作無
性想是以有無二見分別不生不滅法也此即不
離二邊邪見既於不生不滅見以為無又於如來
異名見以為有不知此不生不滅即是如來差別
名號亦如帝釋種種異名言雖多而體則一也彼
唯不解自通不能決定名與真實會歸終極之地
只此不生不滅其義甚深本離言說乃於一切法
如言取義義為辭掩猶以水中月為有出入也不
亦深可愍哉昔馬大師不安院主問和尚近日尊
候如何大師云日面佛月面佛雪竇頌云日面佛
月面佛五帝三皇是何物二十年來曾苦心為君
幾下蒼龍窟屈堪述明眼衲僧莫輕忽天童頌云
日面月面星流電卷鏡對像而無私珠在盤而自
[007-0758c]
轉君不見鉆鎚前百鍊之金刀尺下一機之線明
得此段公案無一名不播如來之號無一物不闡
遮那之形即與此甚深義相符。】


「大慧彼諸癡人作如是言義如言說義說無異所以
者何謂義無身故言說之外更無餘義唯止言說大
慧彼惡燒智不知言說自性不知言說生滅義不生
滅大慧一切言說墮於文字義則不墮離性非性故
無受生亦無身唐云離有離無故無生無體故大慧如來不說墮文
字法文字有無不可得故除不墮文字大慧若有說
言如來說墮文字法者此則妄說法離文字故是故
大慧我等諸佛及諸菩薩不說一字不答一字所以
者何法離文字故非不饒益義說言說者眾生妄想
故。」


【通曰因上言不善解知辭句義趣不分別名謂名
多體一體既是一則名有多種亦無分別是有分
別者辭句也無分別者義趣也彼諸痴人執著名
即是義義即是名之說便作是言義與言說無異
有多名即應有多義所以者何義無體得言說而
成體故言說之外更無餘義但止言說而巳彼惡
智所燒不知言說體相不知言說有生滅而義趣
無生滅也言說何以有生滅為其墮於語言文字
也有語言文字即有生相可見即有定體可得有
生者必滅有體者必壞是屬生滅邊事非真實法
也義何以不生滅為其因文字而顯實不墮於文
[007-0759a]
字中也義本無形不可謂之有其實有義不可謂
之無既不屬有無即本不受生既本無受生即自
無體無生則無滅無體則無壞故謂義不生滅也
言說有盡而義無盡誰謂言說之外更無餘義乎
所以如來說法不離文字亦不墮文字既名說法
何以不墮文字也以法離於有無故所說文字亦
離於有無說即默默即說求有無之相了不可得
除離有無不墮文字之說如來常說若有說言如
來說法有文字相可得此即妄說不知一切諸法
離文字故法超於文字之外即非言說所及是故
我經中說諸佛菩薩不說一字不答一字方與本
法相應纔落語言便非實義所以者何一切諸法
離文字故所以諸佛菩薩不墮文字法也然諸佛
菩薩為饒益一切眾生故非不隨義分別而說唯
說歸於義說即無說眾生不明於義以為實有言
說者此但眾生妄想分別見耳不知法離文字故
雲門上堂云我事不獲巳向你諸人道直下無事
早是相埋沒了也更欲踏步向前尋言逐句解會
千差萬別廣設問難羸得一場口滑去道轉遠有
甚麼休歇時此事若在言句上三乘十二分教豈
是無言語因甚更道教外別傳若從學解機智得
只如十地聖人說法如雲如雨猶被訶責見性如
隔羅縠以此故知一切有心天地懸殊雖然如此
若是得底人道火不曾燒口終日說事未嘗拄著
[007-0759b]
唇齒未嘗道著一字終日著衣喫飯未甞觸一粒
米挂一縷絲雖然如此猶是門庭之說也須是實
得恁麼始得若約衲僧門下句裏呈機獨勞佇思
直饒一句下承當猶是瞌睡漢時有僧問如何是
一句師曰舉古德云不露風骨句未語先分付進
步口喃喃知君大罔措宗門中一段奇特巳於此
經宣洩殆盡非諸尊宿固難懸合此旨。】


「大慧若不說一切法者教法則壞教法壞者則無諸
佛菩薩緣覺聲聞若無者誰說為誰是故大慧菩薩
摩訶薩莫著言說隨宜方便演說經法以眾生希望
煩惱不一故我及諸佛為彼種種異解眾生而說諸
法令離心意意識故不為得自覺聖智處大慧於一
切法無所有覺自心現量離二妄想諸菩薩摩訶薩
依於義不依文字唐云令知諸法自心所現無外境界離說所說二種妄想。」


【通曰上言法離文字故應無法可說而如來又說
一切法者何也若不說一切法者諸佛從來立教
之法即壞教法既壞即無諸佛菩薩而為證法者
亦無緣覺聲聞而為依教者一總都無誰是說法
者而復為誰說法耶所謂雖復不依言語道亦復
不著無言說即此旨也是故大乘菩薩應當究竟
第一義諦莫著言說至於隨宜方便廣說一切經
法但以眾生中有希望得果未離所知障者有沉
迷根境未脫煩惱障者種種不一故我及諸佛為
彼種種異解眾生說種種法一音演法隨類得解
[007-0759c]
令彼離心意意識故凡夫縛於根塵不離意識外
道執於斷常不離七識二乘有證有得不離八識
為識所迷即不得自覺聖智境界若能轉識成智
到自覺聖智處彼即離言語相離文字相我則不
為說也所謂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
心何用一切法故云不為得自覺聖智處說也所
以不為得自覺聖智說者以彼於一切法如實了
知無所有故覺三界諸法唯自心所現無外境界
可得故外無其境內無其心即離能說所說二種
妄想是諸大乘菩薩但依於義不依文字巳遠離
心意意識無事於方便之說巳證自覺聖智境界
又非言語可到之地故不為聖自證處建立諸法
也昔荊南節度使成汭入雲居設供問曰世尊有
密語迦葉不復藏如何是世尊密語師召尚書書
應諾師曰會麼書曰不會師曰汝若不會世尊有
密語汝若會迦葉不覆藏可知世尊不說墮文字
法唯迦葉不依文字者乃能信受也。】


「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文字者自壞第一義亦不能覺
他墮惡見相續而為眾說不善了知一切法一切地
一切相亦不知章句唐云依文字者墮於惡見執著自宗而起言說不能善了一切
法相文辭章句既自損壞亦壞於〔地〕不能令人心得解悟若善一切法一切地一

切相通達章句具足性義彼則能以正無相樂而自
娛樂平等大乘建立眾生唐云亦能令他安住大乘正無相樂大慧攝
受大乘者則攝受諸佛菩薩緣覺聲聞攝受諸佛菩
[007-0760a]
薩緣覺聲聞者則攝受一切眾生攝受一切眾生者
則攝受正法攝受正法者則佛種不斷佛種不斷者
則能了知得殊勝入處魏云一切勝妙生處知得殊勝入處菩
薩摩訶薩常得化生建立大乘十自在力現眾色像
通達眾生形類希望煩惱諸相如實說法如實者不
唐云真實法者無別無異如實者不來不去相一切虗偽息是
名如實大慧善男子善女人不應攝受隨說計著真
實者離文字故。」


【通曰上言諸菩薩摩訶薩依於義不依文字何以
不依文字也以聖智第一義諦不落語言文字故
若依文字語言即自壞第一義趣不但自壞亦壞
於他不得令人心得覺悟其故何也以自宗不通
即墮惡見相續但依自論異見言說為眾說法不
能善了一切法相文辭章句不了法相既不知實
際所詣不善章句又不知名言所指何以覺他令
得第一義乎若能不依文字善知一切世出世間
之法善知一切地地上進之路善知一切有為無
為相應之相通達章句會歸於義具足性義義根
於性義能悅心彼則能以正無相樂而自娛樂所
謂自覺聖智善樂非二乘外道有相之樂也樂曰
無相非憂非樂即是眾生平等心也既得眾生平
等之心即為眾生建立平等大乘之法令諸眾生
安住大乘正無相樂是性分之樂人人具足我能
樂之而不能以言示人能得之而不必以言求但
[007-0760b]
依於義不患不能覺也是建立大乘之法即是修
多羅契理契機攝受不生不滅之法是攝受大乘
者教法不壞則攝受諸佛菩薩緣覺聲聞而有證
法之人既有證於不生不滅者則攝受一切眾生
轉彼生滅而歸於不生不滅既令眾生歸於不生
滅法則世間一切虗偽妄想法不能搖惑而攝受
如來正法矣既攝受正法則當來世皆能依教修
行而佛種不至斷絕佛種不斷者既非輪轉三界
又非墮於空亡自能了知勝妙生處或妙寂光土
或實報莊嚴土或凡聖同居淨土勝妙莊嚴過於
一切既知得殊勝入處此大菩薩豈肯躭寂靜樂
而不為度生計乎常得意生化身隨處建立平等
大乘之法以十自在力現眾色像所謂處非處力
業力定力根力欲力性力至處道力宿命力天眼
力漏盡力有此十力普現色身隨諸眾生希望煩
惱三障種種諸相應時應根說如實法是真如實
際之法與一切眾生無別無異故名平等何謂之
如以來無所從去無所至體自如如故名曰如何
謂之實以一切皆有生滅此獨不生滅有生滅者
為虗偽無生滅者為真實故名曰實此如實二字
亦是文字不應攝受文字隨說計著若解真實義
者當知不來不去者果何物乎不生不滅者果何
像乎本離文字相故不應墮文字而說法也黃檗
云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應無
[007-0760c]
所求不著佛求故無佛不著法求故無法不著眾
求故無僧問和尚見今說法何得言無僧亦無法
師云汝若見有法可說即是以音聲求我若見有
我即是處所法亦無法法即是心所以祖師云付
此心法時法法何曾法無法無本心始解心心法
實無一法可得名坐道場道場者秪是不起諸見
悟法本空喚作空如來藏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
埃若得此中意逍遙何所論此即能以正無相樂
而自娛樂也雪峰示眾云我若東道西道汝等則
尋言逐句我若羚羊挂角汝等向甚麼處捫摸僧
問保福只如雪峰有甚麼言教便似羚羊挂角福
云莫是與雪峰作小師不得麼又鏡清問雪峰古
人有言峰便倒臥良久起云問甚麼清再問峰云
虗生浪死漢投子頌云尋常愛客恨如來及至人
來懶話陪空臥早知眠不當虗勞紅焰落寒灰此
雪峰如實說法處欲令學人依於義不依文字實
此經之遺矩也。】


「大慧如為愚夫以指指物愚夫觀指不得實義如是
愚夫隨言說指攝受計著至竟不捨終不能得離言
說指第一實義大慧譬如嬰兒應食熟食不應食生
若食生者則令發狂不知次第方便熟故大慧如是
不生不滅不方便修則為不善是故應當善修方便
莫隨言語如視指端是故大慧於真實義當方便修
真實義者微妙寂靜是涅槃因言說者妄想合妄想
[007-0761a]
者集生死大慧真實義者從多聞者得大慧多聞者
謂善於義非善言說善義者不隨一切外道經論身
自不隨亦不令他隨是則名曰大德多聞是故欲求
義者當親近多聞所謂善義與此相違計著言說應
當遠離。」


【通曰上言善男子善女人不應攝受隨說計著真
實者離文字故何言乎真實第一義離文字相也
譬如為愚夫不見物者以指指物示之物者真實
也指者言說也彼愚不察但觀其指不得其物但
觀言說不得實義如是愚夫但以指為物也以言
說為實義也隨言說指攝受計著至於沒身終不
能得離指之物當在何處離言說之第一義當在
何處不能捨文字之指取第一義故名曰愚然說
法者猶當具隨宜方便而指示之也譬如嬰兒應
食熟食有人不解成熟次第不舂不炊而以生食
食之若食生物則發狂亂如是不生不滅第一義
諦離言說相離文字相若不方便次第而修如食
嬰兒以生食也彼不得其指不得具足莊嚴法身
反以為不善之法如彼痴人不知春炊噉文字穀
不得義食以是義故於真實第一義諦善男子善
女人應當方便修習庶於不生不滅之義得其滋
味不宜於語言文字有所執著如視指端而終不
知所指之物為何在也夫於真實義當方便修者
何也謂真實第一義者不生不滅寂默鎮靜最為
[007-0761b]
微妙非尋常寂靜者可比是為無餘涅槃之正因
也涅槃妙德常樂我淨名為果地修證必以不生
不滅為因地心故真實義當方便修也夫於言說
不宜計著者何也一切言說與妄想合妄想者虗
妄發生虗妄滅盡分別相續是生死法流轉生死
者不得涅槃故言說不宜攝受計著也然真實之
義必假言說而顯欲求真實義盡廢言說可乎是
真實義不可不修必從多聞善知識而得所謂多
聞者謂義巧方便善於第一義非聲巧方便善於
種種言說也彼為善義真知自性不生不滅凡一
切外道經論或有因或無因終不離生滅法必不
隨順其說既身自不隨亦不令他隨遠離一切惡
燒智會歸終極但一不生不滅是則名曰大德多
聞欲求真實義者當親近此多聞善知識可也彼
所謂善義為善方便次第修習能善開導於他非
如食嬰兒以生食者比故當親而近之也若與此
多聞相違相背者但善言說不善於義違遠涅槃
不離生死應當遠離其可親近之乎黃龍惟清禪
師印心於晦堂每謂人曰今之學者未脫生死病
在甚處病在偷心未死耳然非其罪為師者之罪
也如漢高帝紿韓信而殺之信雖死其心果死乎
古之學者言下脫生死效在甚處在偷心巳死然
非學者自能爾實為師者鉗鎚妙密也如梁武帝
御大殿見侯景不動聲氣而景之心巳枯竭無餘
[007-0761c]
矣諸方所說非不美麗要之如趙昌𦘕華華雖逼
真而非真華也經文業有三喻此更增入三喻宛
轉說法無非令人因指見月毋為𦘕華所迷。】


「爾時大慧菩薩復承佛威神而白佛言世尊世尊顯
示不生不滅無有奇特所以者何一切外道因亦不
生不滅世尊亦說虗空非數緣滅及涅槃界不生不
滅世尊外道說因生諸世間世尊亦說無明愛業妄
想為緣生諸世間彼因此緣名差別耳外物因緣亦
如是世尊與外道論無有差別微塵勝妙自在眾生
主等如是九物不生不滅世尊亦說一切性不生不
滅有無不可得外道亦說四大不壞自性不生不滅
四大常是四大乃至周流諸趣不捨自性世尊所說
亦復如是是故我言無有奇特惟願世尊為言差別
所以奇特勝諸外道若無差別者一切外道皆亦是
佛以不生不滅故而世尊說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
無有是處如向所說一世界中應有多佛無差別故
佛告大慧我說不生不滅不同外道不生不滅所以
者何彼諸外道有性自性得不生不變相唐云外道所說有實
性相不生不變我不如是墮有無品大慧我者離有無品離

生滅非性非無性如種種幻夢現故非無性云何無
性為色無自性相攝受現不現故攝不攝故以是故
一切性無性非無性唐云我所說法非有非無離生離滅云何非無如幻如夢色種
種見故云何非有色相自性非是有故見不見故取不取故是故我說一切諸法非有非無但覺自

心現量妄想不生安穩快樂世事永息。」
[007-0762a]


【通曰因上言大德多聞不隨一切外道經論巳隱
然指出微妙涅槃不生不滅非外道所執不生不
滅者比大慧承佛威神詳細翻出一謂外道計作
者為因諸法生滅而作者不生不滅與世尊所說
虗空無為非擇滅無為及涅槃無為不生不滅法
無異二謂外道依諸因緣生諸眾生與世尊所說
無明愛業妄想為緣生諸世間彼因此緣名異實
同乃至外物如泥團微塵依外因緣而生諸法亦
復如是三謂外道計微塵等九物一時二方三虗
空四微塵五四大種六大梵天七勝妙天八大自
在天九眾生主即神我也皆不生滅與世尊說一
切性不生不滅無異四謂外道計四大不壞周流
諸趣不捨自性為不生滅與世尊所說四大性真
周偏法界無異一切無非外道巳說無有奇特勝
過外道者若有不同願佛為演有何所以佛說為
勝若世尊說法與外道無別者外道皆亦是佛世
尊說一世界中無有多佛今應有多佛矣以所說
不生不滅法無差別故佛乃謂我說不生不滅與
外道異亦不同彼不生無常論也所以者何外道
所計不生不滅謂一切有實性相不生不變但於
有無相上辨耳見諸法生滅無常而顯自性不生
滅常以有顯無究竟所謂無者亦無常論耳故墮
於有無法中我不如是說也我所說真我者離有
離無本無生滅非彼有自性之說也亦非無自性
[007-0762b]
之說也云何非無如幻夢色種種現故不可謂之
無也云何非有夢幻色相本無自性可攝受故不
可謂之有也未嘗不現而實未嘗現未嘗不攝而
實未嘗攝有而不有無而不無是故我說一切諸
法非有非無但能覺了一切諸法唯自心所現如
水中月如鏡中像原自非有不於有上生妄想分
別原自非無不於無上生妄想分別離有離無誰
為生滅生滅既無寂滅為樂所以定穩快樂超越
三界世事永息得大解脫我之所以異於外道者
此也外道不離世事妄為分別終歸生滅不得安
穩彼執有相故不勝也詳如下文所明何謂世尊
無有奇特乎昔薛簡問六祖曰京城禪德皆云欲
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
之有也未審師所說法何如祖曰道由心悟豈在
坐也經云若見如來若臥若坐是行邪道何故無
所從來亦無所去若無生滅是如來清淨禪諸法
空寂是如來清淨坐究竟無證豈況坐耶簡曰弟
子回主上必問願和尚慈悲指示心要祖曰道無
明暗明暗是代謝之義明暗無盡亦是有盡相待
立名故經云法無有比無相待故簡曰明喻智慧
暗況煩惱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煩惱無始
生死憑何出離祖曰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若
以智慧照煩惱者此是二乘小見羊鹿等機大智
上根悉不如是簡曰如何是大乘見解祖曰明與
[007-0762c]
無明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
愚而不減在聖賢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
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
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簡曰師
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祖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
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我說
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無滅所以不同外道
汝若欲知心要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
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恒沙簡蒙指示豁然大悟
此經許多疑難只六祖數語便自了然傳佛心印
者得一一符契如此。】


「愚痴凡夫妄想作事非諸聖賢不實妄想如犍闥婆
城及幻化人大慧如犍闥婆城及幻化人種種眾生
商賈出入愚夫妄想謂真出入而實無有出者入者
但彼妄想故如是大慧愚痴凡夫起不生不滅惑彼
亦無有有為無為如幻人生其實無有若生若滅性
無性無所有故一切法亦如是離於生滅愚痴凡夫
墮不如實起生滅妄想非諸聖賢不如實者不爾唐云
言虗妄者不如法性起顛倒見如性自性妄想亦不異魏云如心分別此法如是
如是而彼法不如是如是亦非顛倒分別若異妄想者計著一切性自性

不見寂靜不見寂靜者終不離妄想是故大慧無相
見勝非相見相見者受生因故不勝大慧無相者妄
想不生不起不滅我說涅槃大慧涅槃者如真實義
見離先妄想心心數法逮得如來自覺聖智我說是
[007-0763a]
涅槃。」


【通曰我唯覺自心現量妄想不生故離有離無離
生離滅安穩快樂世事永息既不於世事生妄想
何處有生滅乎彼外道愚痴以世事為實從中妄
想或以為有或以為無但於有作事上虗妄分別
不覩真實無生之妙非聖賢智慧者倫也彼惟於
不實之事執以為實不知此不實妄想者譬如犍
闥婆城空中莊嚴及幻化人變現種種眾生象馬
等物或現商賈出入等事愚夫妄想謂真有出入
等相其實無有出者入者但由彼迷心分別以為
真有故彼凡愚所見生與不生滅與不滅有為無
為悉亦如是總不離幻化境上起不生不滅惑也
不知彼真實處原無此有為如凡夫等見亦無此
無為如二乘等見即如幻師所作商賈出入或見
其生或見其滅而彼幻人其實無有若生若滅若
有自性若無自性種種分別都無所有故一切諸
法唯自心所現亦復如是無有若生若滅非性非
無性本自離於生滅故愚痴凡夫執幻以為真執
境以為實墮於有無品不如實法中或起生滅想
或起不生滅想其所謂生滅者固妄而所謂不生
滅者亦妄也執為生滅者固惑而執為不生滅者
亦惑也顛倒分別非諸聖賢若聖賢者覺自心所
現明知幻事不為幻化所惑故名為智彼墮不如
實妄想者不然不如法性起顛倒見曰此法如是
[007-0763b]
彼法不如是是顛倒分別亦非顛倒分別非實有
所異也真如自性即是妄想妄想自性即是真如
即真即妄即妄即真故如如之體與不實妄想亦
無有異若起異見分別計著一切法實有性自性
相謂真如與妄想異而妄想之外別有真如如是
計著由不見本來寂靜故不見諸法從本來常自
寂靜相即不證入真如實際境界終不離於虗妄
分別執著自有而無以為涅槃總顛倒見耳是知
見本來寂靜者即不見有性自性相是名無相見
計著一切實有體性者即不見寂滅現前是名相
見二者提衡而論當是無相見者名為勝非是相
見者名為勝以彼相見者見有生見有滅雖至滅
盡終當復生既為受生之因便非真滅生滅滅生
輪轉三界不得涅槃故不勝也此無相見者當體
寂靜不見其有而有為妄想不生不見其無而無
為妄想不生既無有起即無其滅本自離於生滅
我所說名為真涅槃也謂之涅槃者謂見諸法如
實住處本來寂靜遠離分別顛倒之見凡先所舉
外道妄想或執內法而名之曰心或執外法而名
之曰心所其數不一總不出六七八識所轉一切
遠離了無一相可得轉識成智證於如來自覺聖
智境界此聖智境界即第一義諦但可自證自覺
本自不生不滅我所說名涅槃者此也豈外道所
執有相見者可同日語乎玄沙上堂佛道閑曠無
[007-0763c]
有程途無門解脫之門無意道人之意不在三際
故不可昇沉建立乖真非屬造作動則起生死之
本靜則醉昏沉之鄉動靜雙泯即落空亡動靜雙
收顢頇佛性必須對塵對境如枯木寒灰臨時應
用不失其宜鏡照諸像不亂光輝鳥飛空中不雜
空色所以十方無影像三界絕行蹤不墮往來機
不住中間意鐘中無皷響皷中無鐘聲鐘皷不相
交句句無前後如壯土展臂不藉他力師子遊行
豈求伴侶九霄絕翳何在穿通一段光明未曾昏
昧若到這裏體寂寂常的的日赫𦦨無邊表圓覺
空中不動搖吞爍乾坤逈然照如玄沙語超過一
切證入自覺聖智境界無相見勝極其圓妙外道
有此等奇特耶。】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滅除彼生論唐云為除有生執建立不生義我說如來法魏云
我說法無因愚夫不能知一切法不生無性無所有唐云亦非
是無法犍闥婆幻夢有性者無因不生無自性何因空

當說以離於和合覺知性不現是故空不生我說無
自性唐云以是故我說空無生無性謂一一和合性現而非有分析
無和合非如外道見夢幻及垂髮野馬乾闥婆世間
種種事無因而相見折伏有因論申暢無生義申暢
無生者法流永不斷熾然無因論恐怖諸外道。」


【通曰此頌上無相見勝相見者受生因故不勝也
彼相見者妄見一切有遂生有因論妄見一切無
[007-0764a]
遂生無因論是有無邪執皆生論也既有受生之
因不免輪轉三界吾欲滅除彼論故建立離有離
無本自不生之義我說如是法惟諸聖賢方能明
了非彼凡愚所能知也所謂一切法不生者非是
無性即此無性亦無所有不得言無也如乾闥婆
城見於虗空如幻夢中現諸色相雖現有種種事
而實無因也故我說無因即不生之義也既無生
因即離言說而又說一切法空一切法不生一切
法無自性是何因耶我所當說也以我所建立不
生之義本自空寂離於世間因緣和合諸有為相
而覺知之性亦自不現雖有智慧莫能窺之外離
和合既空其境內無覺知又空其心內外俱空本
自不生是故空不生即是無自性之說我嘗說空
無生無自性意本相貫無異說也又所謂離諸和
合者寧不見有和合諸緣耶謂世間一切諸法皆
一一因緣和合而得生起雖現而非有也既巳現
矣何謂非有謂於和合諸法一一而分析之無與
和者無與合者各無自性本自無物即和合無和
合非如外道所見昔有和合今無和合之論也我
所說如夢之境如幻之變如空中埀髮如野馬陽
𦦨及乾闥婆城等以喻世間種種因緣和合所作
之事皆無因而相現以為有而實未嘗有也以為
無而實未嘗無也生即無生現即不現此我所建
立不生之義也所以折伏外道有因之論彼有因
[007-0764b]
論者見一切諸法從因緣和合而生遂謂一切有
見一切諸法離因緣和合而滅遂謂一切無不離
和合現有之法分別有無雖說無因亦有因也不
離有因即受生滅豈真有不生不滅之義乎我所
以折伏彼論正以申暢我無生之說我所謂無生
者不斷緣起而寂滅現前此說既暢無生之義恒
存而如來正法亦相續不斷豈若外道所謂無因
者一切斷滅令如來種性亦斷耶故我說無因論
謂無生因即彼斷滅見為受生因者亦遠離之熾
然說無間說令彼外道知平日所謂有因無因論
皆為生論既受生因不離生死寧不知恐怖乎彼
若知驚怖庶幾改圖離彼相見此我所謂不如無
相勝也玄沙云今時人不悟箇中道理妄自涉事
涉塵處處染著頭頭繫絆縱悟則塵境紛紜名相
不實便擬凝心歛念攝事歸空閉目藏睛纔有念
起旋旋破除細想纔生即便遏捺如此見解即是
落空亡底外道魂不散底死人冥冥漠漠無覺無
知塞耳偷鈴徒自欺誑這裡分明則不然也不是
隈門傍戶句句現前不得商量不涉文墨本絕塵
境本無位次權名箇出家兒畢竟無蹤跡真如凡
聖地獄人天秪是療狂子之方虗空尚無改變大
道豈有昇沉悟則縱橫不離本際若到這裡凡聖
也無立處若向句中作意則沒溺殺人若向外馳
求又落魔界如如向上沒可安排恰似焰爐不藏
[007-0764c]
蚊蚋此理本來平坦何用剗除動靜揚眉是真解
說道不疆為意度建立乖真若到這裡纖毫不受
措意則差便是千聖出頭來也安一字不得玄沙
如許葛藤極力提醒無相消息據本分中纖毫生
見尚不許出頭況外道種種生論乎。】


「爾時大慧以偈問曰。


云何何所因彼以何故生於何處和合而作無因論。


爾時世尊復以偈答。


觀察有為法非無因有因彼生滅論者所見從是滅。」


【通曰世尊建立不生義為除外道生論也至熾然
無因論為除外道有所因也大慧復以偈問外道
有何所因復以何故而立為生論有因有生必緣
和合而起彼於何處因緣和合為著於有而世尊
作無因論以折伏之也為不明於無因之旨恐同
於外道無因之說故設此問不知世尊所謂無因
者兼彼有因無因而並無之也世尊姑置彼何因
何生何處和合以俟後答而先明所說無因論者
謂觀察世間一切有為諸法如夢如幻非有因而
有亦非無因而有本自離於有無二見外道不察
乃於生滅境上或見其有或見其無遂立為有因
無因之論是有因無因總不離於生滅若能覺知
吾所說無因之論離有離無本無因緣相可得離
生離滅本無生滅法可得而邪見自此息矣邪見
既息何從有生論乎故作無因論者為斷彼有無
[007-0765a]
執非與彼無見同也玄沙問境清古人道不見一
法是大過患你且道不見甚麼法清指露柱云莫
是這箇法麼沙云浙中清水白米從你喫佛法未
夢見在天童拈云鏡清當時恁麼答玄沙末後恁
麼道還相契也無然則鏡清久不作佛法夢也須
是玄沙同參始得據二尊宿相見處即佛法也無
況有無見乎。】


「爾時大慧說偈問曰。


云何為無生為是無性耶為顧視諸緣有法名無生
名不應無義惟為分別說。


爾時世尊復以偈答。


非無性無生亦非顧諸緣非有性而名名亦非無義
一切諸外道聲聞及緣覺七住非境界是名無生相
遠離諸因緣亦離一切事唯有微心住想所想俱離
其身隨轉變我說是無生無外性非性亦無心攝受
斷除一切見我說是無生如是無自性空等應分別
非空故說空無生故說空。」


【通曰大慧既領無生之義為除外道生論乃復問
佛說無生以何義得名為諸法無性一向是無耶
為觀察諸緣非有自性而得名耶其義何居佛謂
以一向無性為無生者則墮於空以諸緣非有性
為無生者則逐於境境去則無無生矣故皆非也
要以無生之名依於自體無生之義唯八地捨藏
乃能證知一切外道聲聞緣覺及七地菩薩皆非
[007-0765b]
其境界彼處無生相可得故以是義得名也何言
乎無生相耶彼遠離世間因緣一切有為之法亦
離息滅因緣一切無為之事有無俱離無有能作
者唯依微妙寂靜心湛然常住是名不動地是名
住地唯一心建立我說是無生也諸法既無因緣
離於有無分別則能想所想俱離萬念俱泯我說
是無生也唯識想俱斷得轉所依其身轉變獲意
生身生本不生我說是無生也彼所見外物有即
非有無實不實其心無所攝取視如幻夢毛輪乾
城陽𦦨等斷除一切妄分別見我說是無生也若
以諸緣非有性為無生及以一向無性為無生者
槩以一切斷滅不生為無生也均失其義矣如是
則向所云無自性及空等文句應當即此分別而
說以空非空故說名為空以生無生故說名為空
有而不有故為妙有無而不無故為真無豈以無
自性而槩同於無耶黃檗云聲聞者因聲得悟故
謂之聲聞但不了自心於聲教上起解或因神通
或因瑞相言語運動聞有菩提涅槃三阿僧祇劫
修成佛道皆屬聲聞道謂之聲聞佛唯直下頓了
自心本來是佛無一法可得無一行可修此是無
上道此是真如佛學道人秪怕一念有即與道隔
矣念念無相念念無為即是無學道人若欲得成
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唯學無求無著無求即心
不生無著即心不滅不生不滅即是佛八萬四千
[007-0765c]
法門對八萬四千煩惱秪是教化接引門本無一
切法離即是法知離者是佛但離一切煩惱是無
法可得此黃檗無一法可得直顯無生之旨實與
此段暗合。】


「因緣數和合則有生有滅離諸因緣數無別有生滅
捨離因緣數更無有異性若言一異者是外道妄想
有無性不生非有亦非無除其數轉變是悉不可得
唐云唯除眾緣會於中見起滅但有諸俗數展轉為鈎鎻離彼因緣
鎻生義不可得生無性不起離諸外道過但說緣鈎
鎻凡愚不能了。」


【通曰上言遠離諸因緣亦離一切事我說是無生
何者為因緣何以謂之離哉世間因緣法有十二
數曰無明至老死是也若一念無明生與十二因
緣數和合即有生有滅不離苦海若一念無明滅
與十二因緣數離此外更無別法能為生滅者故
能捨離因緣數當下即是無生無明實性即是佛
性豈更有異性哉若言性是一十二因緣是異於
中復立一異俱不俱見皆是外道妄想分別如除
器觀空說空是一彼大虗空何嘗有一異哉既非
一異即非有無故有性無性不生有無之性既不
可得則非有非無亦不可得唯除眾緣和合其數
轉變見有生滅生滅唯是其數是諸一異有無悉
不可得也所謂其數轉變者但諸世俗未明真諦
說有十二因緣假名施設展轉生滅如鈎如鎻連
[007-0766a]
環不斷然真如性中離彼因緣非有非無本自非
縛何更求脫與彼因緣鈎鎻了無干涉而生滅何
自生乎我所說無生之義即因緣離因緣求其生
義不可得也生即無義即無生性既無生性生即
不生是生無自性原不生起不離生法而顯無生
離諸外道一切無有斷滅之過但我說因緣鈎鎻
當下本自無生則非彼凡愚所能了也諸因不自
因必待於緣緣不自緣必待於因因緣各本無生
此唯聖智所覺而外道豈能測哉僧問石霜如何
是和尚深深處霜云無鬚鎻子兩頭搖投子頌云
三更月落兩山明古道程遙苔滿生金鎻搖時無
手把碧波心月兔常行又僧問石霜真身還出世
也無霜云不出世僧云爭奈真身何霜云琉璃瓶
子口天童拈云通身及盡徹底無功撒手興來隨
處得用還識石霜老漢麼當堂無影迹遍界不曾
藏於此二則公案勘破方解生即無生之旨。】


「若離緣鈎鎻別有生性者是則無因論破壞鈎鎻義
如燈顯眾像鈎鎻現若然是則離鈎鎻別更有諸性
無性無有生如虗空自性若離於鈎鎻慧無所分別
復有餘無生賢聖所得法彼生無生者是則無生忍。」


【通曰但說緣鈎鎻本自無生此凡愚不能了也由
彼執著外緣諸法以為有一有異謂諸因緣是生
滅法別有作者是不生不滅法若離因緣鈎鎻別
有生性者是則無因之論謂一切說無因生非從
[007-0766b]
無明妄想緣生所以破壞因緣之義如勝妙微塵
等是謂別有異因彼徒見因緣鈎鎻生滅顯現常
在目前但如燈照眾像燈自燈像自像不相為生
也因緣鈎鎻如眾像現眾像先有待燈而見離眾
像外別有燈性是則離鈎鎻外別更有諸性諸性
不與鈎鎻相生究竟無因究竟斷滅是以顧視諸
緣非有性而名無生者其可通乎或謂一切無性
故無有生體相如虗空相似原無所有此不能即
鈎鎻離鈎鎻必離去鈎鎻而後顯其無生也此乃
二乘愚夫所證偏空之見若必離於鈎鎻蕩然一
空雖有智慧亦無所施於誰分別生不生義乎此
以無性為無生者亦非也復有餘無生有似於二
乘而實非二乘者乃三賢十聖所得之法彼於生
而無生不離鈎鎻而亦不縛於鈎鎻是則漸證無
生由一地入一地至得無生法忍忍力堅定不復
更生所謂唯有微心住想所想俱離者也此我所
謂無生之義豈彼凡愚所能了乎翠岩真示眾云
不見一法是大過患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色空明
暗不是一法拈起拄杖云凡夫見拄杖喚作拄杖
聲聞人見拄杖認得頑空撥無拄杖菩薩人見拄
杖幾曾拄著齒牙饑來喫飯困來打睡寒來向火
熱則取涼不見道一切智智清淨恁麼說話笑破
土地鼻孔說到一切智智清淨一切寂靜一切無
生於向上巴鼻尚隔一塵參。】
[007-0766c]


「若使諸世間觀察鈎鎻者一切離鈎鎻從是得三昧
痴愛諸業等是則內鈎鎻鑽燧泥團輪種子等名外
若使有他性而從因緣生彼非鈎鎻義是則不成就
若生無自性彼為誰鈎鎻展轉相生故當知因緣義
堅濕煖動法凡愚生妄想離數無異法是則說無性
如醫療眾病無有若干論以病差別故為設種種治
我為彼眾生破壞諸煩惱知其根優劣為彼說度門
非煩惱根異而有種種法唯說一乘法是則為大乘。」


【通曰外道凡夫破壞鈎鎻者不知一切世間無非
鈎鎻實不可破也二乘愚夫欲離鈎鎻者不知離
鈎鎻求法此心終不得定也若使諸世間人依賢
聖所得法觀察鈎鎻之義解悟十二緣生本無自
性即一切離於鈎鎻不為鈎鎻所縛從是而入證
於三昧得寂靜樂與前聖賢不遠矣云何觀察彼
因緣鈎鎻有內有外如無明痴愛等十二因緣輪
轉三世為內鈎鎻如鑽燧得火泥團成瓶種子生
芽等為外因緣各有自性相緣而起若使有他性
異因能為世間因緣生法者則鑽燧可以生芽種
子可以成瓶而老死病苦不由痴愛業生非鈎鎻
之義矣如是則凡不離鈎鎻者皆得三昧世間有
是事乎故彼無因之說不成就也若一向斷滅生
無自性彼現前有生現前有滅復為誰鈎鎻而不
得解脫耶是則無明痴愛展轉相生生生死死輪
迴不息當知是因緣之義昭然耳目固不可得而
[007-0767a]
破壞也至於堅濕煖動為地水火風四大之性凡
愚妄想以為無種因緣生無因身顧視諸緣一一
無有自性不知此四大法內有親相分外有疎相
分皆從無明生起津潤生水炎盛生火飄動生風
分段生地離十二因緣之數更無別異法而為名
色緣者地水火風皆名色也彼但緣一切無所有
法說各各無有自性離此因緣鈎鎻而說四大本
無性生也若如是說無生者一切本無更何有病
更何假於修治乎故我說無生因緣體空本自不
生為諸眾生業緣鈎鎻世事不息有諸煩惱不得
安穩快樂如病者之病種種差別而醫者為設種
種治法要於去病而止無有若干虗妄論說也我
為眾生滅除煩惱病有枝末煩惱有根本煩惱知
其根器優劣不同為說大小三乘之法以度脫之
非謂煩惱根異而有種種對法之法也不離鈎鎻
即為煩惱能離鈎鎻即為菩提在諸眾生能自觀
察何如耳故我為彼說諸度門雖有種種建立唯
說一乘之法令彼眾生悟入無生法忍開佛知見
當下解脫了無鈎鎻可得此則即鈎鎻離鈎鎻即
因緣非因緣煩惱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是名
為大乘之法也法華云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入大乘為
本此之謂也百丈云秪如今於一一境不惑不亂
不嗔不喜於自巳六根門頭刮削併當得淨潔是
[007-0767b]
無事人勝一切知解頭陀精進是名天眼亦名了
照為眼是名法界性是作車載因果佛出世度眾
生則前念不生後念不續前念業謝名度眾生前
念若嗔即將喜藥治之即名有佛度眾生但是一
切言教秪是治病為病不同藥亦不同所以有時
說有佛有時說無佛實語治病病若得瘥箇箇是
實語治病若不瘥箇箇是虗妄語實語是虗妄語
生見故虗妄是實語斷眾生顛倒故為病是虗妄
秪有虗妄藥相治佛出世度眾生是九部教語是
不了義教語瞋及喜病及藥總是自巳更無兩人
何處有佛出世何處有眾生可度如經云實無眾
生得滅度者亦云不愛佛菩提不貪染有無諸法
名為度他亦不守住自巳名為自度至哉言乎說
到病及藥總是自巳更無兩人須具宗眼始得。】


魏云無常品第八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一切外道皆
起無常妄想世尊亦說一切行無常是生滅法此義
云何為邪為正為有幾種無常佛告大慧一切外道
有七種無常非我法也何等為七彼有言說作巳而
捨是名無常有說形處壞是名無常有說即色是無
常有說色轉變中間是名無常無間自之散壞如乳
酪等轉變中間不可見無常毀壞一切性轉唐云一切諸法
相續不斷能令變異自然歸滅猶如乳酪前後變異雖不可見然在法中壞一切法有說性無

常有說性無性無常有說一切法不生無常入一切
[007-0767c]
法。」


【通曰世尊說種種法引導眾生除煩惱病證無生
忍有實因緣有實解脫非若外道虗妄論議也大
慧又欲世尊辨明外道無常妄想與我教所說諸
行無常是生滅法誰邪誰正欲令將來不墮彼法
種種邪論也世尊略舉外道有七種無常此其最
精者不容不辨我法謂四大非有五陰皆空此正
論也外道欲空四大而失其真欲空五陰而遺其
半巳知色受想當空窮至行陰新新不住之地遂
以無常為真體也行陰中幽隱不可窺處則以為
冥諦墮於斷見中間我執不可滅處則以為神我
墮於常見有說形處變壞是無常者有說色等即
是無常者是以四大所造色為無常也固不能空
四大有說始作即捨是名無常者有說物無常者
有說性無性有法無法而悉無常者謂無能作所
作又無四大可空有說一切法不生無常入一切
法者有說色轉變中間是名無常者謂生滅法中
有不生者在色轉變中有不變者存如其言也豈
不近理彼但對生滅而求不生離轉變而求不變
此皆不離外法有無作常無常見也西域崛多三
藏者天竺人也於六祖言下契悟後遊五臺見一
僧結庵靜坐問曰師孤坐奚為曰觀靜師曰觀者
何人靜者何物其僧作禮問曰此理何如師曰汝
何不自觀自靜彼僧茫然師曰汝出誰門耶曰秀
[007-0768a]
禪師師曰我西域異道最下種者不墮此見兀然
空坐於道何益其僧却問師所師者何人師曰我
師六祖汝何不速往曹溪決其真要其僧即往參
六祖六祖垂誨與師符合僧即悟入使不遇三藏
點破幾何不為外道見也。】


「大慧性無性無常者謂四大及所造自相壞四大自
性不可得不生唐云能造所造其相滅壞大種自性本來不起彼不生無常
者非常無常一切法有無不生唐云謂常與無常有無等法如是一切皆
無有起分析乃至微塵不可見是不生義非生是名不

生無常相若不覺此者墮一切外道生無常義。」


【通曰外道七無常論總不出有無斷常二見世尊
先指出第六第七二種斷見破之性無性唐云物
無物謂四大之物及所造之物自性俱壞四大能
造既造色巳自體巳壞而所造者非本四大又亦
隨壞如種生芽二俱無常既無能造又無所造則
四大之性了不可得既無自性即是本來不生此
所謂焦芽不作芽事破瓶不作瓶事斷滅種性者
也彼不生無常入一切法者非是一切法常與無
常及有與無二俱不生之謂也彼以不生無常偏
住一切諸法之中乃至分析生法至於微塵亦無
所見以是之故說名不生是彼不生之義以生顯
不生但可謂之非生猶云有巳還無非復昔日之
有云爾安可謂之不生乎是名不生無常之相有
不生無常相可得雖說不生乃是生無常論也我
[007-0768b]
法弟子若不覺此妄計不生還成生法者即墮彼
生無常論彼徒見諸法歸滅以為不生不知生滅
相仍滅即是生故以生為無常者其論則壞紙衣
道者來參曹山山問莫是紙衣道者否者曰不敢
山曰如何是紙衣下事者曰一裘纔掛體萬法悉
皆知山曰如何是紙衣下用者近前應諾便立脫
山曰汝秪解恁麼去何不恁麼來者忽開眼問曰
一靈真性不假胞胎時如何山曰未是妙者曰如
何是妙山曰不借借者珍重下僧堂便化山示頌
曰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疎親念異便於
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情分萬法沉前境識鑒
多端喪本真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
如外道情分萬法沉前境者固無足道我法中識
鑒多端墮生無常論者其可不知所擇乎。】


「大慧性無常者是自心妄想非常無常性所以者何
謂無常自性不壞大慧此是一切性無性無常事除
無常無有能令一切法性無性者如杖瓦石破壞諸
唐云彼立無常自不滅壞能壞諸法若無無常壞一切法法終不滅成於無有如杖槌瓦石能壞於物而
自不壞此亦如是現見各各不異是性無常事非作所作有

差別此是無常此是事作所作無異者一切性常無
因性唐云無差別故能作所作應俱是常不見有因能令諸法成於無故大慧一切性
無性有因非凡愚所知非因不相似事生若生者一
切性悉皆無常是不相似事作所作無有別異而悉
見有異唐云若能生者一切異法應並相生彼法此法能生所生應無有別現見有別云何異因生於
[007-0768c]
異果若性無常者墮作因性相若墮者一切性不究竟

一切性作因相墮者自無常應無常無常無常故一
切性不無常應是常唐云若無常性是有法者應同所作自是無常自無常故所無
常法皆應是常若無常入一切性者應墮三世彼過去色與

壞俱未來不生色不生故現在色與壞相俱色者四
大積集差別四大及造色自性不壞離異不異故魏云
以彼彼不相離故一切外道一切四大不壞一切三有四大

及造色在所知有生滅離四大造色一切外道於何
所思惟性無常四大不生自性相不壞故唐云一切外道計四
大種體性不壞色者即是大種差別大種造色離異不異故其自性亦不壞滅大慧二有之中能造所造莫不
皆是生住滅相豈更別有無常之性能生於物而不滅耶。」


【通曰外道所說性無常者魏云以無物故名為無
常謂於非常非無常處虗妄分別諸法非常是無
常性其義云何以自性不滅故自性不滅者無常
之性常不壞滅故自性不壞能壞諸法此一切法
壞滅無常之事所由成也若除此無常自性即不
能令一切法有巳還無歸於壞滅如杖搥瓦石等
能壞諸物而自體不壞此無常性亦猶是也以性
無常故現見諸法無常各各不異種種流轉種種
變現是事之無常皆此無常為之性也是性無常
事如楞嚴經云性一切心無有能作所作差別雖
有智者不能剖析萬象從中分別此是無常此是
所作事是能作與所作無異也如是說者有過以
彼因果無差別故若作所作無異者則能作所作
[007-0769a]
俱皆是常不見有因能令諸法壞滅歸於無常而
彼所立無常為作者其義不成以一切法無因性
故然一切諸法有性無性生起壞滅實亦有因無
論人天依正有無相傾乃至一人發心歸元十方
虗空俱殞莫不有因但非凡愚之所能知耳有是
因則有是果果與因必相似若本非因而不相似
果生是謂異因若異因能生異果者則一切異法
應並相生李應生桃桃應生李皆無常性皆不相
似如是則彼法此法能生所生應無差別而今現
前諸法悉見有異各有能作所作因果歷然云何
異因能生異果故謂彼無因性者有過若謂性無
常是有物者必然能作必然為因是有作因性相
應同因體所作之事墮有為法不得謂之性也復
更有過謂之性者於一法中即應具足一切諸法
若墮於有者唯是一切生滅法不能究竟一切不
生滅法以同一切所作因果業相無差別故復更
有過自性既墮於有作則自無常應同所作無常
而不得計能作者為性常矣唯能作無常所作無
常故則所作一切無常之法不是無常應同能作
不壞之常矣所作之事既不可壞何得有無常之
性能壞之耶又謂無常性即住一切法中而無常
性是常者應同諸法墮於三世同歸於壞何者若
入過去過去色巳壞若入未來未來色未生若入
現在現在色不住剎那變滅與壞相俱色既壞而
[007-0769b]
無常性亦與之俱壞安得常彼外道妄計四大種
體性不壞及所造色自性亦不壞但以色者即是
四大積集而成即是四大差別而現體性無二離
異不異故以為異則四大積集為所造因固非異
也以為不異則色巳合成各各差別非復四大又
非不異也以彼彼不相離故一切外道以一切四
大自性不壞入於一切三有法中而無常之性常
自不壞今觀三有之中一切皆依四大及所造色
在在處處莫不皆是生住滅相人人皆知四大壞
則色亦壞世間豈有離四大造色外別有一無常
之性耶離四大造色外即是頑空更無四大諸塵
等法外道於何所思惟說有性無常四大性本不
生能生於物而自體相常不壞耶吾固謂若無常
入一切性者應墮三世同歸於壞也既同歸於壞
而所立物不壞之宗墮矣僧問趙州世界壞時此
性不壞如何是此性州曰四大五陰僧云此猶是
壞底如何是此性州曰四大五陰法眼云是一箇
是兩箇是壞不壞且作麼生會試斷看須於此覷
得破方不墮外道邪見解。】


「離始造無常者非四大復有異四大各各異相自相
故非差別可得彼無差別斯等不更造二方便不作
當知是無常唐云非大種互造大種以各別故非自相造以無異故非復共造以乖離故當
知非是始造無常彼形處壞無常者謂四大及造色不壞至

竟不壞大慧竟者分析乃至微塵觀察壞四大及造
[007-0769c]
色形處異見長短不可得非四大四大不壞形處壞
現墮在數論唐云此非能造及所造壞但形狀壞其義云何謂分析色乃至微塵但滅形狀
長短等見不滅能造所造色體色即無常者謂色即是常彼則形處

無常非四大若四大無常者非俗數言說世俗言說
非性者則墮世論見一切性但有言說不見自相生
轉變無常者謂色異性現非四大如金作莊嚴具轉
變現非金性壞但莊嚴具處所壞如是餘性轉變等
亦如是如是等種種外道無常見妄想火燒四大時
自相不燒各各自相相壞者四大造色應斷唐云如是等種
種外道虗妄分別見無常性彼作是說火不能燒諸大自相但各分散若能壞者能造所造則皆斷滅。」


【通曰巳上三端窮四大非有流入於斷此下四端
窮四大造色無常自性是常未離乎有一者謂作
巳而捨以離始造為無常也彼說發起作事之初
實未甞作以為互造非有四大復造異四大以各
各異相故非互造也以為自造則自相非有差別
可得安能分而為四非自造也以為共造則彼無
差別性各各乖離不能方便和合即彼不能互造
於此更無能作二方便者斯四大等不復更共造
也由此言之本無作者既無始作不見其同不見
其異當知離彼始造即是無常謂能作者為無常
也二者謂形處壞無常其說最粗淺謂能造四大
及所造色俱不壞但形處壞究竟分析其色乃至
微塵觀察其中孰為壞者但四大及所造色形處
長短變壞不可得非四大能造所造體性壞也四
[007-0770a]
大不壞但形處壞異相現此僧佉外道所計四大
之性周流諸趣體恒不變故謂四大常也三者謂
色即無常亦即形處無常之見非四大無常之謂
也若四大無常者則諸世間一切無常不得以俗
數語言論說世事以無世事可得故若以世俗言
說論世事者是諸世事亦非實有當知墮於世論
邪見以說一切諸法唯有虗假名字言說不實見
有無常自相生故若見自相生者即色即空即知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此我法中收非世論可比也
四者計轉變中間無常謂能造所造俱常但兩色
中間有無常性能使色法相續轉變故一切色異
性現則謂之壞非四大自性壞也如金作莊嚴具
莊嚴具有轉變則謂之壞非金性壞此如是餘性
轉變亦如是如乳作酥酪等酥酪有轉變則謂之
壞非乳性壞如是種種外道虗妄分別作無常見
說火燒四大時四大自體俱各分散而自相實不
燒若火能燒四大者四大造色當應斷滅誰復為
能造所造乎以上四種邪見謂四大有形者畢竟
有滅四大無形者終不能壞此以常為無常以無
常為常一切矯亂即半生半滅半不生滅之論也
仰山指雪師子云還有過得此色者麼雲門云當
時便與推倒雪竇云只解推倒不解扶起萬松道
既稱為色必與眼對過白之色唯無色者不與眼
對雲門所以道當時便與推倒若向至白無白處
[007-0770b]
認著正是墮在無色界中雪竇別指出一條活路
向推倒處却教扶起佛眼云若向這裏扶持起來
甚生次第事佛覺頌云一色無過指示人白銀世
界裡頻呻超然推倒還扶起爭似東風煦日新天
童頌云一倒一起雪庭師子慎於犯而懷仁勇於
為而見義清光照眼似迷家明白轉身還墮位衲
僧家了無寄同生同死何彼何此煖信破梅兮春
到寒枝涼颷脫葉兮秋澄潦水據宗門中無色邊
尚不可住而況有各各自相不壞者乎。】


「大慧我法起非常非無常所以者何謂外性不決定
魏云我不說外境界有故唯說三有微心唐云三界唯心故不說種種
相有生有滅四大合會差別四大及造色故妄想二
種事攝所攝知二種妄想離外性無性二種見唐云不說
諸相故大種性處種種差別不生不滅故非能造所造故能取所取二種體性一切皆從分別起故如實而知
二取性故覺自心現量妄想者思惟作行生非不作行離

心性無性妄想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一切法非
常非無常不覺自心現量墮二邊惡見相續一切外
道不覺自妄想此凡夫無有根本謂世間出世間出
世間上上從說妄想生非凡愚所覺。」


【通曰以上七種無常皆外道邪見非我法也若我
法所起唯說大種及諸塵非常非無常是謂真常
超過外道心量所以者何外道於外境界起見或
謂常或謂無常不知外境界不決定有我不說外
境界故我說三界內外無有一法不從微妙真實
[007-0770c]
心生但說三界唯心本無生滅不說種種諸相有
生有滅及四大種合會差別之相與四大能造及
所造之色以四大種唯是因緣和合非大及塵是
實有法是故說言不生不滅故非能造所造故彼
外道以虗妄心分別能所二種體性見有能取所
取之事攝受計著一切皆從妄分別起故如實而
知二種分別本皆虗妄即不見有能取所取遠離
外法有無二見不見其有故不取於有不見其無
故不取於無唯覺一切諸法皆是自心現量如水
中月不可謂之有不可謂之無故能離有無見而
不分別能造所造有生有滅也外道二種見起於
妄想者由思想作行而生分別所作業相名妄想
生非不思想作行而名為妄想也若不生於思不
起於想即離於自心所現有無分別離此妄想巳
即能了知世間法出世間法出世間上上法一切
如實唯是一心非常非無常以有世間及出世間
上上諸法是故不得說言是常以能覺知唯是自
心分別見故是故非無常而諸外道不覺自心現
量墮在二邊惡見相續建立七種無常論此諸外
道不覺自心虗妄分別無有根本智故非諸聖人
分別無常有根本智故所以一切外道不能解了
此三種法一者世間法相二者出世間法相三者
出世間上上勝法相彼謂三法皆依言語種種說
法遂以為妄想分別境界不知所有言說既曰非
[007-0771a]
常。又曰非無常。豈彼凡愚之所覺乎。彼唯不覺自
心現量。即不能離攝所攝妄想。即不能離外法有
無二種惡見。惡見相續故謂之愚。雲門上堂。諸和
尚子莫妄想。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
僧俗是俗。良久曰。與我拈案山來。僧便問。學人見
山是山水是水時如何。師曰三門為甚麼騎佛殿
從這裡過。曰恁麼則不妄想去也。師曰還我話頭
來。且道雲門不妄想作如何話會。須於此公案了
了。方名有根本知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遠離於所造。及與形處異。性與色無常。外道愚妄想
諸性無有壞。大大自性住。外道無常想。沒在種種見
彼諸外道等。無若生若滅。大大性自常。何謂無常想
唐云彼諸外道眾。皆〔從〕不生滅。諸大性自〔當〕。誰是無常法一切唯心量。二種心流
轉攝受及所攝。無有我我所。梵天為樹根。枝葉普周
遍如是我所說。唯是彼心量魏云三界上下法。我說皆是心。離於諸心法。更
無有可得。」


【通曰。前長行中分破七種無常亦既備矣。此復總
括其旨而破之。謂一者作巳而捨。謂能造無常遠
離於所造。二者形處異。三者色無常。謂所造無常
而能造四大是常。與初計相返。五者性無常。六者
性無性無常。謂能造所造俱壞。中有個無常自性
不壞。與上計俱返。可不謂之愚乎。四者謂轉變中
間有不壞性。七者謂一切法不生。徧住於諸法之
[007-0771b]
中。四大自性常住不滅。既云不壞又云常住。而外
道於中作無常想。以常為無常。以無常為常。沒在
種種妄分別見。無論彼所謂常者非真。且其言自
相違也。彼諸外道等皆說一切法不生及物不壞
不滅。四大各各不相壞而自性常住。若是者一切
是常也。誰是無常法而作無常想乎。故彼所謂七
無常者其義不成。若我所說法。三界所有一切唯
是自心現量。即有無離有無。即生滅離生滅。本無
能所可得。若彼能所二種分別妄想皆從自心流
轉作意而生。見有能取及以所取。取著有則以為
無常。取著無則以為無常。其實無有能取者而為
之我。亦無有所取者而為之我所。但由識心逐妄
流轉故有二種取耳。若心不流轉即原無有我。誰
為能取。原無我所。誰為所取。二取性既離。安所見
其有而謂之常。安所見其無而謂之無常。故我所
說者非常非無常也。又外道計大梵天初造眾生
為有情本。如樹根然發為枝條普徧世間。如是說
者有樹根而為之我。有枝條周徧而為之我所。唯
是彼外道妄想心量。非我法所收。若我所說三界
上下唯是一心。離心更不可得。覺了唯心現量。是
為有根本智。明於世間及出世間上上等法。非常
非無常。彼以梵天勝妙微塵為能作者。是為無根
本智。但於枝葉上作種種分別建立七無常論。總
歸於妄而巳。藍田真禪師上堂。成山假就於始簣。
[007-0771c]
修途託至於初步。上座。適來從地爐邊來。還與初
步同別。若言同即不會不遷。若言別亦不會不遷。
上座作麼生會。還會麼。這裏不是那裏。那裏不是
這裏。且道是一處兩處。是遷不遷。是來去不是來
去。若於此顯明得便乃古今一如初終。自爾念念
無常心心永滅。所以道。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
上座適來恁麼來却請恁麼去。參此數語。發明念
念無常心心永滅。會得真實不遷處。却與唯心之
旨暗符。】


魏云入道品第九唐云現證品第四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唯願為說一切菩薩
聲聞緣覺滅正受次第相續。若善於滅正受次第相
續相者。我及餘菩薩終不妄捨滅正受樂門。不墮一
切聲聞緣覺外道愚痴。佛言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
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世尊。唯願為說。佛告大慧。
六地菩薩摩訶薩及聲聞緣覺入滅正受。第七地菩
薩摩訶薩。念念正受離一切性自性相正受。非聲聞
緣覺。諸聲聞緣覺墮有行覺攝所攝相滅正受。是故
七地非念正受。得一切法無差別相非分。得種種相
性。覺一切法善不善性相正受。是故七地無善念正
受。魏云菩薩於七地中念念入滅盡定。以諸菩薩悉能遠離一切諸法有無相故。聲聞辟支佛不能念念入
滅盡定。以緣有為行入滅盡定。墮在可取能取境界。是故聲聞辟支佛不能入七地中念念滅盡定。以覺諸法
種種異相有法無法善不善法同相異相而入滅盡定。是故聲聞緣覺不能入七地中念念滅盡定。以無善巧
方便智故。」

[007-0772a]


【通曰。因上言外道不生不滅與佛無異。既指出七
種無常是生滅法。則外道所說涅槃不足論巳。然
一切菩薩及二乘等同斷三界煩惱入滅盡定。彼
有次第差等。地地相續而進。各各謂得涅槃。若善
其相則知無上涅槃滅正受樂是真實境界。不墮
二乘及外道愚痴見也。世尊一一分別而語之。謂
初地至六地菩薩得人無我入滅正受。與聲聞緣
覺無異。以定有出入未能念念入也。至七地念念
入正受。遂離一切有無諸相。即有涅槃性自性相
亦不取著。故非二乘所及。諸二乘人念正受樂。見
有正受而攝取之。緣有為行入滅盡定。墮在能所
取境界。不能入七地中念念滅盡定。是故七地念
念正受非念正受。非以正受為善而念入之。以得
一切法無生死涅槃差別相故。非彼二乘分量所
及也。彼二乘人墮有行覺者有種種相性可得。所
謂覺一切諸法有法無法善不善法同相異相而
入滅盡定。見有生死可厭。見有寂滅可樂。以無善
巧方便智不能於生滅法中而證涅槃也。彼以涅
槃為善而攝取之。正名善念正受。非念念正受也。
七地念念正受善且忘之。故得一切法無差別相。
豈二乘所敢望乎。有僧思𨜶問仰山。禪宗頓悟入
門的意如何。仰曰此意極難。若是祖宗門下上根
上智。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其有根微智劣若不安
禪靜處。到這裏總須茫然。曰除此一路別更有入
[007-0772b]
處否。仰曰有。曰如何即是。仰曰汝是甚處人。曰幽
州人。仰曰汝還思彼否。曰常思。仰曰。能思者是心。
所思者是境。彼處樓臺林苑人馬駢闐。汝返思思
底還有許多般麼。曰某甲到這裏總不見有。仰曰。
信位即是。人位未是。曰除却這箇別更有意也無。
仰曰。別有別無。即不堪也。曰到這裏如何即是。仰
曰。據汝所解秪得一玄。得坐披衣向後自看。天童
頌云。無外而容無礙而冲。門牆岸岸關鎖重重。酒
常酣而臥客。飯雖飽而頹農。突出虗空兮風摶妙
翹。踏翻滄海兮雷送游龍。二乘人不能入七地正
受。秪得一玄。躭三昧樂真如。酒酣飯飽也。安能突
出虗空哉。】


「大慧。八地菩薩及聲聞緣覺。心意意識妄想相滅。初
地乃至七地菩薩摩訶薩。觀三界心意意識量。離我
我所自妄想修墮外性種種相。唐云不見外法種種諸相愚夫二
種自心攝所攝。向無知不覺無始過惡虗偽習氣所
熏。大慧。八地菩薩摩訶薩聲聞緣覺涅槃。菩薩者三
昧覺所持。是故三昧門樂不般涅槃。若不持者如來
地不滿足棄捨一切有為眾生相。故佛種則應斷。諸
佛世尊為示如來不可思議無量功德。聲聞緣覺三
昧門得樂所牽故。作涅槃想。大慧。我分部七地。善修
心意意識相。善修我我所攝受人法無我生滅自共
相。善四無礙決定力三昧門地次第相續。入道品法。
不令菩薩摩訶薩不覺自共相不善七地墮外道邪
[007-0772c]
徑。故立地次第。大慧。彼實無有若生若滅。除自心現
量。所謂地次第相續及三界種種行。愚夫所不覺愚
夫所不覺者。謂我及諸佛說地次第相續。及說三界
種種行。」


【通曰。上言二乘滅正受不能入七地滅正受。為不
能得一切法無差別相。故至於八地捨離藏識。不
但一切法種種相滅。乃至聲聞緣覺心意意識虗
妄分別想亦滅。魏云七地菩薩轉滅聲聞緣覺心
意意識。至八地轉滅殆盡。識陰都盡。名不動地。初
地至七地所修觀行。見於三界一切諸法唯是心
意意識所現之量。心即無心。意即無意。識即無識。
本離我我所執。不見外法種種諸相。彼於自心起
妄想分別虗妄修習。見有外法可得。即墮外性種
種相。此外道愚夫二種取著以自心攝自心。見有
能取所取之法。便謂一切斷滅一向無知。墮於無
想境界。不覺無始虗偽習氣所熏。斷滅種性。即是
過惡。有攝所攝。不離我我所。是外道涅槃虗偽妄
想。至八地方滅盡也。何也。八地菩薩所得三昧與
二乘涅槃大略相似。然菩薩者於三昧中有正覺
所持。以諸佛力所加持故。雖有三昧之樂而不躭
著。故不入於涅槃。若無正覺所持者。便以小乘自
安。不能滿足如來之地。棄捨一切眾生。不為說有
為諸法漸次引入如來知見。佛種則應斷。是故諸
佛如來於八地菩薩三昧不起。咄云。善男子。當起
[007-0773a]
度生。汝所得三昧二乘亦得。於是為示如來無緣
之慈。從妙覺海流出不可思議無量功德。令其究
竟滿足紹隆佛種。故不入於涅槃。若聲聞緣覺得
三昧門樂。為樂所牽。得少為足。不能回心向大。度
脫眾生。是故於中作涅槃想。由此言之。七地以前
入滅正受者二乘所共。故當善為防範。我所以分
部七地。當善巧方便修心意意識相。遠離我我所
執。無能所取巳得人無我智。更進之得法無我。不
見自共相可得。以二乘所證涅槃有自共相可得。
終屬生滅。應善觀察而遠離之。善解四無礙辨。所
謂義無礙法無礙詞無礙樂說無礙。得決定力於
三昧門而得自在。念念滅正受無出入相。至此純
無相觀方能漸升八地乃至十地諸地次第相續。
入於三十七助道品菩提分法。我所以分部諸法
令善修之者。恐諸菩薩不善了知自相共相。不善
七地以前修行次第。墮於外道斷常邪徑。故建立
地地次第。前地所生後地滅之。至於金剛道後滅
無所滅。方證入不生不滅無餘涅槃也。要而言之。
彼實無有若生若滅。一切諸法唯心所現。心本無
心。現本無現。除自心現量原無生滅。此唯有根本
智者始能覺了。至所謂地地次第相續及斷三界
九品惑種種諸行。凡以對治眾生之病。此無智愚
夫所不覺也。所不覺者何也。謂不覺我及諸佛建
立諸法為令眾生證入不生不滅無餘涅槃。說即
[007-0773b]
無說相即無相。乃謂我及諸佛說地次第相續相
及說三界種種行相。但於言說而生執著本無根
本智。謂如來一切法從言說妄想生。此其所以為
愚也。僧問馬祖。如何是修道。祖曰。道不屬修。若言
修得。修成還壞即同聲聞。若言不修即同凡夫。又
問。作何見解即得達道。祖曰。自性本來具足。但於
善惡事中不滯。喚作修道人。取善捨惡觀空入定。
即屬造作。更若向外馳求。轉疎轉遠。但盡三界心
量。一念妄心即是三界生死根本。但無一念。即除
生死根本。即得法王無上珍味。無量劫來凡夫妄
想諂曲邪偽我慢貢高合為一體。故經云但以眾
法合成此身。起時唯法起。滅時唯法滅。此法起時
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前念後念中念。念念不
相待。念念寂滅。喚作海印三昧。攝一切法如百千
異流同歸大海都名海水。住於一味即攝眾味住
於大海即混眾流。如人在大海中浴即用一切水。
所以聲聞悟迷凡夫迷悟。聲聞不知聖心本無地
位因果階級。心量妄想修因證果。住於空定八萬
劫二萬劫。雖即巳悟。悟巳却迷。諸菩薩觀如地獄
苦。沉空滯寂。不見佛性。若是上根眾生忽爾遇善
知識指示。言下領會。更不歷於階級地位。頓悟本
性。故經云凡夫有反覆心而聲聞無也。馬祖如許
葛藤。却從坐禪學佛翻然而悟。磨磚非鏡鞭車不
行。一明心要。便語語踏殺天下人。】
[007-0773c]


「復次大慧。聲聞緣覺第八菩薩地滅三昧門樂醉所
醉。不善自心現量。自共相習氣所障。墮人法無我法
攝受見。妄想涅槃想。非寂滅智慧覺。大慧。菩薩者見
滅三昧門樂。本願哀愍大悲成就。知分別十無盡句。
不妄想涅槃想。彼巳涅槃妄想不生故。唐云以入涅槃不生果故
離攝所攝妄想。覺了自心現量一切諸法妄想不生。
不墮心意意識外性自性相計著妄想。非佛法因不
生。隨智慧生得如來自覺地。如人夢中方便度水未
度而覺。覺巳思惟為正為邪。非正非邪。餘無始見聞
覺識因想。種種習氣種種形處。隨有無想心意意識
夢現。大慧。如是菩薩摩訶薩。於第八菩薩地。見妄想
生。魏云見分別心從初地轉進至第七地。見一切法如幻等
方便。度攝所攝心妄想行巳。作佛法方便。未得者令
得。大慧。此是菩薩涅槃方便不壞。唐云所得涅槃非壞滅也離心
意意識得無生法忍。大慧。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說
無所有妄想寂滅法。唐云第一義中無有次第亦無相續。遠離一切境界分別。此則
名為寂滅之法。」


【通曰。上言自心現量其實無有若生若滅。諸法從
本來常自寂滅相。若能覺此者所謂寂滅智慧覺
也。諸二乘人但得人空未得法空。尚未能證入初
地。何況八地寂滅樂門。佛說聲聞乘有二種。此是
先修菩薩行退墮聲聞位者。還依本心修菩薩行。
即入第八地滅正受門樂。為寂滅酒之所昏醉。一
味躭寂不善了達自心現量。心外無法法外無心。
[007-0774a]
見有涅槃自相共相可得。不知為無始識陰習氣
所障。墮人法無我見。以人無我之法即涅槃法。見
有能證所證而攝取之。此但以虗妄分別名為涅
槃。而不能知諸法本自寂靜。本無生滅非有智慧
覺也。若八地菩薩雖見有寂滅三昧門樂。而不躭
著憶念度生本願。哀愍一切智悲雙運。思欲成就
而具足之。知分別修行十無盡句。所謂眾生界無
盡世界無盡。虗空界無盡法界無盡。涅槃界無盡
佛出現無盡。如來智無盡心所緣無盡。佛智所入
無盡轉法輪智無盡。如實而知究竟滿足如來不
可思議無量功德。以是之故不妄想涅槃果而自
取證。不即入於涅槃。彼巳自性涅槃。而虗妄分別
得果之心不生。故遠離能取所取妄想境界。覺了
諸法唯是自心現量。是故不生一切分別之心。內
不墮於心意意識而分別法相。外不計著有無諸
法而分別事相。以非是佛法正因故。故妄想分別
不生。妄想寂滅本來不生即是佛法正因。此非說
情可到。隨轉識成智慧用現前而得生起。以此不
生為因地心。故能得入如來自證之地。圓成果位
真不生滅。如人夢中度大海水。起大方便欲度自
身。未度中間忽然便覺。作是思惟。此為是實為是
虗妄。便復思惟如是之相非實非虗非正非邪。唯
餘無始虗妄分別見聞覺知為因。此因非佛法因。
故生於想。見種種色形相顛倒。不離有無二法。良
[007-0774b]
由心意意識多生熏習。於夢中現覺巳即無心意
意識可得。故八地菩薩不墮於心意意識者。能轉
識而成智。智能辨識。不為識所轉。所以能見妄想
分別心生此妄想心。如夢中所見生死大海種種
分別心也。乃從初地轉進至於七地。見一切修行
之法皆如幻等但以方便度脫。離諸能取所取妄
想分別之心。是有為功行。如是行巳。更進之勤作
佛法方便廣大功用。為於未得上上佛法修行者。
令得如夢中設立船筏方便。令未度者得度也。菩
薩以此方便得入涅槃。是以修行勝法名為涅槃。
非一切壞滅之謂也。既不壞涅槃方便。遠離心意
意識虗妄分別。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得
證入無生法忍。此無生法忍於第一義而不動。無
功可施。無行可修。如夢既覺。不復用方便功力也。
第一義中本無地地次第相續。本無三界種種行
相。遠離一切境界分別。我於第一義中說諸法無
所有分別無所施是名妄想寂滅之法。是真涅槃。
唯可與智者道。豈愚夫所能知乎。僧問芭蕉徹和
尚。有一人不捨生死不證涅槃。師還提携也無。徹
云不提携。僧云為甚麼不提携。徹云老僧粗識好
惡。投子頌云。百歲兒童出戶來。滿身紅爛惹塵埃。
火中閑步清涼地。識者無因敢近擡。此第一義中
清涼寂滅之法。不離火宅生死而證涅槃。即涅槃
亦不住著。明乎此者庶知好惡矣。】
[007-0774c]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心量無所有。此住及佛地。去來及現在。三世諸佛說
心量地第七。無所有第八。二地名為住。佛地名最勝
自覺智及淨。此則是我地。自在最勝處。清淨妙莊嚴
照耀如盛火。光明悉徧至。熾𦦨不壞目。周輪化三有
唐云摩醯最勝處。色究竟莊嚴。譬如大火聚。光焰熾然法。化現於三有。悅意而清涼化現在三
有或有先時化。於彼演說乘。皆是如來地。十地則為
初初則為八地。第九則為七。七亦復為八。第二為第
三第四為第五。第三為第六。無所有何次。」


【通曰。此本大慧所問一切菩薩二乘滅正受次第
相續。世尊為分別諸地善修行法。而示以第一義
無次第相續。此心量無所有寂滅法門。唯住地菩
薩及如來自覺地可與究竟。乃三世諸佛所說不
可思議無量功德之法也。何以謂之住地耶。第七
地所修人法二無我智一切遠離。名遠行地。尚餘
藏識心量未滅。至第八地捨離。藏識心量都滅。名
不動地。方證法空一無所有。此二均謂之住地。得
不退轉。不名最勝也。唯等妙覺證入佛地妙莊嚴
海。方名究竟果地。更無勝於此者。彼所得自覺聖
智亦且遠離。無能覺所覺。至極清淨。此則覺而無
覺。故名妙覺。乃佛所自證之地也。然如來法身不
解脫法。惟法自流出報化佛身方解說法。故佛於
色究竟天最勝之處成等正覺。示現清淨莊嚴之
身。光明照耀如盛火熾𦦨。化現三有。周悉徧至。毒
[007-0775a]
龍放光即損人目。如來光明不損人目。見者自得
悅意而清涼也。其所化現周輪三界而化眾生。不
住著於一處。處處皆有佛也。或有先時而化者。以
時未至未可即說一乘法。於彼演說諸乘之法。雖
說三乘其實皆是一乘。究竟歸於如來自覺地而
巳。既以一乘為教法。雖設立諸地而實無諸地次
第相續之相。故十可為初初可為八。九可為七七
亦可為八。二可為三。四可為五。三可為六。彼無所
有中一切寂滅。更何次第可得哉。於第一義無次
第相續。此是去來今諸佛之所說也。彼愚夫唯躭
著滅正受以為涅槃。其可與語此乎。青原思禪師
問六祖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祖曰汝曾作甚
麼來。思云聖諦亦不為。祖曰落何階級。思云聖諦
尚不為。何階級之有。祖深器之。令思首眾。既乃命
化一方。偈曰。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華情
巳。菩提果自成。投子頌云。無見頂露雲攢急。劫外
靈枝不帶春。那邊不坐空王殿。爭肯耘苗向日輪。
丹霞頌云。卓爾難將正眼窺。逈超今古類何齊。苔
封古殿無人侍。月鎻蒼梧鳳不棲。僧問瑞岩。作麼
生商量即得不落階級。岩云排不出。曰為甚麼排
不出。岩曰他從前無階級。曰未審居何位次。岩曰
不坐普光殿。曰還理化也無。岩曰。名聞三界重。何
處不歸朝。合二則細玩之所云不坐空王殿。即不
住著涅槃也。然化佛說法化現三有。又何處非如
[007-0775b]
來之地乎。必深明無階級次第。然後可分化一方
也。】


魏云問如來常無常品第十唐云如來常無常品第五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為
常為無常。佛告大慧。如來應供等正覺非常非無常。
謂二俱有過。若常者有作主過。常者一切外道說作
者無所作。是故如來常非常。非作常有過故。若如來
無常者有作無常過。陰所相相無性。陰壞則應斷而
如來不斷。大慧。一切所作皆無常。如瓶衣等。一切皆
無常過。一切智眾具方便應無義。以所作故。一切所
作皆應是如來。無差別因性故。是故大慧。如來非常
非無常。魏云大慧若言一切皆無常者。一切智一切智人一切功德亦應無常以同一切作法相故。又
復有過若言一切皆無常者諸佛如來應是作法而佛如來非是作法以無更說有勝因故。」


【通曰。因上文只破外道七無常論。至我法起非常
非無常尚未詳示。故大慧復有此問。上言外道妄
想者思想作行生非不作行。亦言之未詳。至此乃
詳出其過。常與無常二俱有過。若如來是常者有
能作過。一切外道說微塵等為作者。作者不生本
無所作。故以為常。既有作者又計是常。即是作常
非真常也。是故如來真常尚且無常相可得。況作
而為常者乎。作而常者即不能常。故說常者有過
也。若如來是無常者亦有所作過。謂無常非自無
常。因作而后見其無常。彼以五陰是所作者。五陰
能見之相及所見之相皆無自性畢竟斷滅。是無
[007-0775c]
常由作而成也。是以五陰壞滅為無常也。若五陰
壞滅者諸佛如來亦應斷滅。而諸佛如來非斷滅
法常住不壞。安所見其無常耶。故說無常者亦有
過也。夫無常何以亦謂之作。彼以生必有滅。作必
有壞。一切作法皆是無常如瓶衣車屋等。有作有
壞畢竟無常。若如是說者有無窮過。所作既皆無
常。則如來一切智所作一切功德眾具萬行方便
權巧有義存焉。皆應無常。總空無益。以同所作法
相故。又復有過。若一切皆無常者。如來功行同於
所作。則世間一切所作諸法皆應是如來法。更無
差別相矣。然而諸佛如來非是作法。以有差別勝
因性。故外道必待作法而後顯其無常非勝因也。
如來不待作法而顯其真常是勝因也。若無作法
即無無常。故謂外道無常亦是作也。常與無常皆
有作主過。是故如來遠離彼過。非常非無常也。僧
問長沙岑禪師曰。本來人還成佛否。沙曰你道大
唐天子還割茅刈草麼。投子頌云。苔殿重重紫氣
深。星分辰位正乾坤。金輪不御閻浮境。豈共諸侯
寶印尊。彼有為正法智者所不屑。況外道邪見乎。】


「復次大慧。如來非如虗空常。如虗空常者。自覺聖智
眾具無義過。大慧。譬如虗空非常非無常。離常無常
一異俱不俱常無常過。故不可說。是故如來非常。復
次大慧。若如來無生常者。如兔馬等角。以無生常故。
方便無義。以無生常過故。如來非常。復次大慧。更有
[007-0776a]
餘事知如來常。所以者何。謂無間所得智常。故如來
常。大慧。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畢定住。聲聞緣覺
諸佛如來。無間住不住虗空。亦非愚夫之所覺知。大
慧。如來所得智。是般若所熏。非心意意識彼諸陰界
入處所熏。大慧。一切三有皆是不實妄想所生。如來
不從不實虗妄想生。大慧。以二法故有常無常非不
二。不二者寂靜。一切法無二生相故。是故如來應供
等正覺非常非無常。大慧。乃至言說分別生。則有常
無常過。分別覺滅者。則離愚夫常無常見不寂靜慧
者。永離常無常。非常無常熏。」


【通曰。外道所謂常無常者以有作過。如來非常非
無常者以無作也。然則無作寧不同於虗空乎。如
來非如虗空常也。若如虗空者不待因成頑空無
知。而如來自覺聖智靈覺不昧眾具莊嚴不捨一
法應無實義。豈不有斷滅之過。如來嘗言圓同太
虗無欠無餘。但以取譬實體湛然常寂。遠離常無
常一異俱不俱種種戲論悉墮常無常二見過。故
以自體真常實不可說。乃以虗空取譬而如來非
虗空常也。故曰非常無作既不同於虗空。毋乃以
無生為常乎。如來亦非無生常也。若執著無生以
為常者。即如外道兔馬等角邪見。畢竟不生執以
為常。然則如來所修萬行方便法門。空無實義俱
不必生。以無生為常者有如是絕無之過。而如來
非無生常也。故曰非常既非虗空又非無生。然則
[007-0776b]
何以見如來之常耶。更有餘事知如來常。即前復
有餘無生賢聖所得法。彼生無生者是則無生忍。
謂於生而證無生。於一切無常法中而證真常之
理。彼離生法以為無生者。則於生有間。今惟不離
生法而得無生之智。不離無常而得真常之智。是
名無間之智也。智無間斷。豈不是常。有此無間聖
智。故知如來是常也。此無間聖智者自覺之境界。
前後智斷非去來今。故不論有佛出世無佛出世。
此法畢竟無間而住。唐云諸佛如來所證法性法
住法位。如來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易。在於一切
二乘外道所得法中非是空無。然非凡愚之所能
知。夫聲聞緣覺皆有如來無間智性而不能知如
來常者。為不能離心意意識虗妄分別。故輪轉三
界不得真常耳。若如來所得無間聖智乃是自性
般若所熏。何以謂之般若。世間智慮不出心意意
識所熏。而般若非心意意識也。世間智慮不出陰
界入處所熏。而般若非陰界入處也。一切智慮所
不能緣故謂之般若。般若智無間故如來名為常
也。一切三有不出心意意識不實妄想所生。故有
生滅故不能常。如來不從心意意識不實妄想所
生。是為如實是為真常。唯一真實更無生滅。此所
謂寂靜一心也。而常無常見何自而起乎。以見有
二法故。或謂之常或謂之無常。虗妄分別非真實
不二之見也。若見於不二者。煩惱即是菩提。生死
[007-0776c]
即是涅槃。本來寂靜不生。一切法無二無別。何從
見其常而生一常相耶。又何從見其無常而生一
無常相耶。是故如來一切寂靜。非常非無常也。不
但作常無常見者妄計有無。有支離之過。但有言
說分別心生此是常此是無常。此是非常非無常。
即為意流。即墮常無常過咎。若一切分別覺滅者。
不分別妄亦不分別真。真妄兩忘。喧寂無二。則遠
離外道之過矣。彼愚夫常無常見種種分別種種
虗妄常在生滅。縱有黠慧亦不寂靜。良由平昔為
常無常法所熏故也。若滅此不寂靜慧者。唯在永
離彼常無常法。勿令少住。既不習近其說。即非常
無常所熏而為般若所熏也。熏於般若智者是為
無間智。是為自覺聖智得盡分別不生分別。既無
分別即非常無常。非常無常即是真常。如是真常
似虗空非虗空。似無生非無生。豈外道凡愚所可
測乎。慈明住石霜。當解夏。謂眾曰。昨日作嬰孩。今
朝年巳老。未明三八九。難踏古皇道。手鑠黃河乾。
脚踢須彌倒。浮生夢幻身。人命夕難保。天堂并地
獄。皆由心所造。南山北嶺松。北嶺南山草。一雨潤
無邊。根苗壯枯槁。五湖參學人。但問虗空討。死脫
夏天衫。生披冬月襖。分明無事人。特地生煩惱。喝
一喝。下座。若石霜斯語。直於無常境界獨露真常。
可謂得無間智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007-0777a]


眾具無義者。生常無常過。若無分別覺。永離常無常
唐云遠離常無常。而現常無常。恒如是觀佛。不生於惡見。若常無常者。所集皆無益。為除分別覺。不說常無常
從其所立宗。則有眾雜義。等觀自心量。言說不可得
魏云所有立法者。皆有諸過失。若能見唯心。彼不墮諸過。」


【通曰。唐魏二譯皆有前四句。謂如來遠離於常無
常二法故。現而為常非同外道之常也。現而為無
常非同外道之無常也。故曰非常非無常。若如是
觀佛者。則遠離諸過矣。若外道惡見建立常無常
論。言常則眾具不生。言無常則眾具同壞。一切功
德同歸斷滅。皆生於常無常之過。若如來弟子不
於此二法生言說分別覺者。即不為常無常所熏。
分別既無。湛然寂靜。永離常無常二邊惡見矣。且
彼常無常皆由於作。從其所立宗。則有眾多雜亂
宗因譬喻種種多端自語相違。無決定義。彼唯不
悟唯心所現。但於外境自生分別。故不能離於言
說過耳。若能等觀自心現量。生死與涅槃無異相。
常與無常無異相。但一寂靜更無分別。即言說亦
不可得。況復建立常無常論而墮諸惡見乎。吾固
謂如來非常非無常也。昔行昌問於六祖曰。弟子
常覽涅槃經。未曉常無常義。乞為解說。祖曰。無常
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
曰和尚所說大違經文。祖曰。吾傳佛心印。安敢違
於佛經。曰經說佛性是常。和尚却言無常。善惡諸
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和尚却言常。此即相違。
[007-0777b]
令學人轉加疑惑。祖曰。涅槃經吾聽尼無盡藏誦
讀一遍。便為講說。無一字一義不合經文。乃至為
汝終無二說。曰學人識量淺昧。願和尚委曲開示。
祖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
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正是佛
說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
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處。故吾說
常者正是佛說真無常義。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
邪常。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共成八倒。故於涅槃
了義教中破彼偏見而顯說真常真樂真我真淨。
汝今背義。以斷滅無常及確定死常而錯解佛之
圓妙最後微言。縱覽千遍。有何所益。行昌忽然大
悟。乃說偈曰。因守無常心。佛說有常性。不知方便
者。猶春池拾礫。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現前。非師相
授與。我亦無所得。祖曰。汝今徹也。宜名志徹。禮謝
而退。此常無常甚深義。却與此段經文相契。】


魏云佛性品第十一唐云剎那品第六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更為我說
陰界入生滅。彼無有我誰生誰滅。愚夫者依於生滅
不覺苦盡。不識涅槃。佛言。善哉諦聽。當為汝說。大慧
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
能徧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
不覺彼故。三緣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覺計著作者。
為無始虗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
[007-0777c]
識俱。如海浪身長生不斷。離無常過離於我論。自性
無垢畢竟清淨。」


【通曰。大慧因世尊說一切三有皆是不實妄想所
生。由彼陰界入處所熏。是陰界入實有生滅。若五
陰無主即無有我。既無有我。誰生誰滅。三界愚夫
常在生滅之中。與生滅相依。不見生死苦盡。是故
不知涅槃之相。故願世尊為說生滅因生滅識不
生滅也。佛言陰界入實無有我。以如來藏為一切
眾生根本。故是世間善不善因。能遍興造六道生
死形色。實不與六道作生死因緣。譬如伎兒變現
諸趣。諸趣種種相狀不同。其中無我無欣無厭。故
如來藏性變起一切。本離我我所而外道不知不
覺。故謂陰界入從根塵識三緣和合而生。是故三
界生死因緣不斷。諸外道等不能如實見如來藏。
於彼因緣和合生法執為作者。計著冥初生起二
十五諦要歸於神我。此神我者虗偽不實終從變
滅。而外道為無始惡習所熏計著不捨。遺失真常。
墮無常之過。此如來藏性本無生滅。為有無始熏
習與生滅和合故。名為識藏是第八識。含藏善不
善因即為生滅種子。名為無明住地與第七識俱。
善法為淨。不善法為染。染淨二者皆是無明皆以
七識為依。七識細分內依於八識。故八識為無明
住地。八識本無生滅。以與七識俱故如海浪身。八
識如海七識如浪。海本湛然浪有生滅。其體相續
[007-0778a]
流注。長見其生未甞斷絕。故三界善不善法有無
相傾。皆由如來藏一念無明變起而陰界入實無
自性也。若能覺知無我我所。遠離外道無常斷滅
之見。亦離於所執神我有常之論。如風恬浪靜大
海圓澄。如來藏自性本自無垢。不但無濁邊垢。亦
且無清邊垢。無垢即無無明。而善不善業何自而
起。三界生死何從而出。畢竟清淨畢竟常住。是為
涅槃之真相也。大梅上堂云。汝等諸人各自回心
達本。莫逐其末。但得其本。其末自至。若欲識本。唯
了自心。此心元是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根本。故心
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心且不附一切善惡
而生萬法。本自如如。又魯祖問南泉。摩尼珠人不
識。如來藏裏親収得。如何是藏。泉云。王老師與汝
往來者是。祖曰不往來者。泉云亦是藏。祖曰如何
是珠。泉召云師祖。祖應諾。泉云。去。汝不會我語。天
童頌云。別是非名得喪應之心指諸掌。往來不往
來。只這俱是藏。輪王賞之有功。黃帝得之罔象。轉
樞機。能伎倆。明眼衲僧無鹵莽。佛果云。盡大地是
如來藏。向甚麼處著珠。盡大地是摩尼珠。喚甚麼
作藏。雪竇別云。嶮。百丈竿頭作伎倆。不是好手。這
裏作得箇眼。賓主互換。便能深入虎穴。或不恁麼。
縱饒師祖悟去。也是龍頭蛇尾。然則如來藏性非
具上眼上智者不達。何怪乎外道。】


「其餘諸識有生有滅。意意識等念念有七。因不實妄
[007-0778b]
想。取諸境界種種形處計著名相。不覺自心所現色
相。不覺苦樂不至解脫。名相諸纏貪生生貪。若因若
攀緣。彼諸受根滅次第不生餘自心妄想不知苦樂。
入滅受想正受第四禪善真諦解脫修行者作解脫
想。不離不轉。名如來藏識藏。七識流轉不滅。唐云或復善入
諸諦解脫便妄生於得解脫想。而實未捨未轉如來藏中識藏之名。魏云如來藏識不在阿黎耶識中是故七
種識有生有滅如來藏識不生不滅所以者何。彼因攀緣諸識生故。非

聲聞緣覺修行境界。不覺無我自共相。攝受生陰界
入。見如來藏五法自性。人法無我則滅。地次第相續
轉進。餘外道見不能傾動。是名住菩薩不動地。得十
三昧道門樂。三昧覺所持觀察不思議佛法。自願不
受三昧門樂及實際。唐云為三昧力諸佛所持觀察不思議佛法及本願力不住實
際及三昧樂向自覺聖趣。不共一切聲聞緣覺及諸外道

所修行道。得十賢聖種性道及身智意生。離三昧行。
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欲求勝進者。當淨如來藏及
識藏名。」


【通曰。上言自性無垢畢竟清淨。即是如來藏識本
無生滅。其餘諸識則有生滅。謂意與意識等七識
念念生滅新新不住。然彼七識所以生滅者。以不
實妄想為因。外取境界種種形色為緣和合而生
諸識。計著名相以為實有。不知此境界色等諸法
唯是自心之所顯現。以不了故貪著名相逆順境
界。生憎愛心。起苦樂受。不得解脫。為彼於種種名
相更相纏縛。既從貪生復生於貪。種子熏起現行
[007-0778c]
名貪生。現行復熏種子名生貪。七識輪轉生滅不
停。一切愚夫依於生滅。不知苦盡。不識涅槃。良以
此也。若妄想為因所謂七識者滅。若境界為緣所
謂第六識者滅。則彼諸取境根所謂前五識者滅。
念念停息不相續生。但餘自心慧。能分別苦樂不
生苦樂受者。或離苦或離樂或苦樂俱捨。以厭苦
趣寂。或入少想定證滅盡定。或入三摩䟦提正受
至第四禪得寂滅樂。或復善修四諦出於三界得
真諦解脫。證偏空理如二乘所證。諸修行者便各
自謂涅槃。妄生於得解脫想。此但灰滅六識。得離
前境解脫。未得一切處解脫。其實未離乎識。未轉
乎識。但名為如來藏中之識藏耳。所謂在纏如來
藏也。出纏如來藏即無生滅。在纏如來藏猶有生
滅謂之八識。八識未轉。種子習氣尚在。故七識流
轉不滅。所以者何。七識所以流轉不滅者。因彼八
識及六識攀緣依之而得生。故藏識未捨生滅。猶
存中間微細之惑。豈易究盡。然非一切外道二乘
諸修行者所知境界。以彼唯了人無我執。不了法
無我執。於陰界處取於自相及共相故。攝受自共
相者謂有涅槃可證及有證涅槃者。不離能所取。
即以離陰界入。即為識陰所覆。安能知識藏中有
我之過哉。若能轉乎識藏而見如來藏真不生滅
性。則所謂五法者巳離名相妄想而證於正智如
如。所謂三自性者巳離妄想緣起而證於圓成實
[007-0779a]
性。所謂二無我者不但得人無我且得法無我。向
所云七識流轉者當下隨滅。以五法等皆依藏識
而立。故今識轉而得法無我。進於八地。由前悟入
得預初地。地地轉進。一切外道惡見不能傾動。至
此生滅既滅。對治亦亡。無功可用。是名菩薩住不
動地。住此地巳。即得十種三昧門樂。所謂離著虗
空不染三昧。有一百八名。離著虗空亦自離著。為
三昧力諸佛所持觀察不可思議佛法無量功德
及本願力悲愍眾生。所以不受三昧之樂。雖證涅
槃而不住於實際。回空向假。回智向悲。趣向自覺
聖智究竟之果。不共一切二乘外道取證涅槃更
不前進所修行路。得三賢十聖菩薩種性。入於如
來意生身智身。如十百明門。能以一身化百類身
往百佛國。教化眾生。地地增進。故能離三昧樂而
不取著也。若躭著三昧有法可極樂。識中便不清
淨。不得名為如來藏。唯菩薩住不動地。離三昧行。
不動地前纔捨藏。以捨此藏識染污之名。即是如
來清淨之藏。諸菩薩欲求勝進滿足如來地者。當
淨如來藏中藏識之名。此一如來藏也。能遍現諸
趣故有陰界入。凡夫輪轉七識則為不善因。二乘
能滅七識則為善因。菩薩能轉八識則善不善因
俱滅。吾固謂自性無垢畢竟清淨。何生滅之有。馬
祖云。一切眾生從無量劫來。不出法性三昧。長在
法性三昧中著衣喫飯言談秪對。六根運用一切
[007-0779b]
施為盡是法性。不解返源隨名逐相。迷情妄起造
種種業。若能一念返照。全體聖心。汝等諸人各達
自心。莫記吾語。縱饒說得河沙道理其心亦不增。
縱說不得其心亦不減。說得亦是汝心。說不得亦
是汝心。乃至分身放光現十八變。不如還我死灰
來。淋過死灰無力喻聲聞妄修因證果。未淋過死
灰有力喻菩薩道業純熟諸惡不染。若說如來權
教三藏。河沙劫說不盡。猶如鈎鎻亦不斷絕。若悟
聖心總無餘事。久立珍重。馬祖深入楞伽境界。此
段葛藤。一一與經文相契。所謂傳佛心印。信不虗
也。】


「大慧。若無識藏名。如來藏者則無生滅。大慧。然諸凡
聖悉有生滅。修行者自覺聖智現法樂住不捨方便。
大慧。此如來藏識藏。一切聲聞緣覺心想所見。雖自
性清淨。客塵所覆故猶見不淨。非諸如來。大慧。如來
者現前境界。猶如掌中視阿摩勒果。此果似胡桃大慧。我
於此義以神力建立。令勝鬘夫人及利智滿足諸菩
薩等宣揚演說如來藏及識藏名七識俱生聲聞計
著。見人法無我。唐云令〔識〕聲聞見法無我故勝鬘夫人承佛威神。
唯佛及餘利智依義菩薩智慧境界。是故汝及餘菩
薩摩訶薩。於如來藏識藏。當勤修學。莫但聞覺作知
足想。唐云我為勝鬘夫人及餘深妙淨智菩薩說如來藏名識藏與七識俱起。令諸聲聞見法無我。大慧。
為勝鬘夫人說佛境界非是外道二乘境界。大慧。此如來藏。藏識是佛境界與汝等比淨智菩薩隨順義者所
行之處。非是一切執著文字外道二乘之所行處。」

[007-0779c]


【通曰。承上言當淨如來藏及識藏名。若能轉識成
智。即不名識藏而名如來藏矣。識藏依生滅有分
別。如來藏依不生滅無分別。純是智體故無生滅。
然一切凡夫及諸聖人依彼識藏故悉有生滅。凡
夫不知修行有生有滅無足怪巳。謂之曰聖所謂
修行者何以亦有生滅耶。以依阿賴耶識故入自
內身得自覺聖智現法樂住而不捨。於勇猛精進
方便有修有證即有生有滅。此如來藏中之識藏
也。論如來藏本自清淨本離心想。一切聲聞緣覺
以心想憶度起見謂有涅槃可證。雖如來藏自性
清淨。以此客塵之見覆之猶見不淨。心想所見。有
去來名之曰客。有動搖名之曰塵。此識藏微細客
塵障於本體即為不淨。但見不淨。不見本來清淨。
即不能分別真如。即不能現證真如。非諸如來境
界也。若如來者於如來藏性分明現見。大用現前
如觀掌中菴摩勒果。菩薩觀佛性尚且如隔縠見
月。唯如來寂滅現前如觀掌果。方為究竟清淨。豈
二乘心想所可及乎。是故佛於此如來藏第一義。
以神力建立不可思議境界。為勝鬘夫人及餘深
妙淨智菩薩宣揚演說如來藏及識藏名與七識
俱生。令諸聲聞巳離人我計著法我者。於此捨離
藏識。見法無我而證於清淨如來藏也。勝鬘夫人
即波斯匿王女。為踰闍王夫人。勝鬘經中說二種
如來藏。一空如來藏脫離一切煩惱。二不空如來
[007-0780a]
藏具過恒沙不思議佛法。佛為勝鬘夫人說此二
種如來藏。非勝鬘夫人不能承佛威神說於如來
不思議境界。此非外道二乘境界。外道所執神我
墮在七識。二乘所證偏空未離八識。但見識藏不
見如來藏。此二種空不空如來藏即是識藏。識藏
即是如來藏。是佛境界唯佛與餘上根利智菩薩
隨順於義。不依文字智慧現前能了分別此二種
法。諸餘外道二乘無智慧者執著文字。不能了知
如此二法。是故汝等菩薩於如來藏識。當勤觀察。
真見現前與佛無二。不可以聞知覺了便作止足
之想也。欲識涅槃真相。必至是而極乎。百丈云。寶
積經云法身不可以見聞覺知求。非肉眼所見以
無色故。非天眼所見以無妄故。非慧眼所見以離
相故。非法眼所見以離諸行故。非佛眼所見以離
諸識故。若不作如是見。是名佛見。同色非形色名
真色。同空非大虗名真空。色空亦是藥病相治語。
法界觀云。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
即空。眼耳鼻舌身意不納一切有無諸法。名轉入
第七地。七地菩薩不退。向上三地菩薩心地明白。
易染說火即燒。從色界向上。布施是病。慳貪是藥。
從色界向下。慳貪是病。布施是藥。有作戒者割斷
世間法。但不身手作無過名無作戒亦云無表戒。
亦云無漏戒。但有舉心動念盡名破戒。秪如今但
不被一切有無諸境惑亂。亦不依住不惑亂亦無
[007-0780b]
不依住知解是名徧學。是名勤讚念是名廣流布。
未悟未解時名母。悟了名子。亦無無悟解知解是
名母子俱喪。妙哉至論。可為此篇利智菩薩勤學
如來藏之法式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甚深如來藏。而與七識俱。二種攝受生。智者則遠離
如鏡像現心。無始習所熏。如實觀察者。諸事悉無事
如愚見指月。觀指不觀月。計著名字者。不見我真實
心為工伎兒。意如和伎者。五識為伴侶。妄想觀伎眾。」


【通曰。本一如來藏而曰甚深如來藏者。謂空如來
藏離於生滅人所易知。不空如來藏不捨方便示
現生滅與七識俱生。人所難測故曰甚深也。唯其
與七識俱。凡愚不了染淨諸緣依之而立。見有能
取所取二種攝受即歸生滅。智者了達染淨俱非
心境俱亡。而能取所取之相當下遠離。空即不定。
不空即空。悟入甚深如來藏故名為智也。所云遠
離者豈離境以求心哉。三界諸法唯心所現。如種
種形像現於鏡中。非有非無。以無始染淨二習之
所熏故但如其像耳。於鏡了無干涉。若能真實觀
察甚深如來藏者。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不可得。
種種諸事悉本無事。種種諸相悉本無相。無始習
氣其實非有。故能遠離於攝受也。此甚深如來藏
即事而無事。即像而無像。當依於義莫依名字。名
字者如標月指。愚人見指指月。但觀其指不觀其
[007-0780c]
月。計著名字不見真實者亦猶是也。如實觀察者
即以如實之智觀察如實之體。不著語言文字。故
能見於真實之義。見真實義者遠離心意意識巳。
轉識而成智。故見智為真實識為處假也。以觀其
心則隨緣現變如工伎兒。以觀其意則傳送出入
如和伎者。以觀五識則攬境逐塵與識俱起有如
伴侶。以觀六識則妄想分別執為實有如觀伎眾。
一切如幻本來不有。若計著心意意識名字者。即
攝受幻境。不見於如來藏真實義矣。王文公觀俳
優偈曰。諸優戲場中。一貴復一賤。心知本自同。所
以無欣怨。若此偈亦可謂如實觀察者。五祖演禪
師示眾云。山僧昨日入城。見一棚傀儡。不免近前
看。或見端嚴奇特或見醜陋不堪。動轉行坐青黃
赤白一一見了。子細看時。元來青布幔裏有人。山
僧忍俊不禁。乃問長史高姓。他道。老和尚看便休。
問甚麼姓。山僧被他一句。直得無言可對無理可
伸。還有人為山僧道得麼。昨日那裡落節。今日這
裏拔本。若明得拔本消息。即能遠離攝受而見如
來藏性矣。】


楞伽阿䟦多羅寶經宗通卷七
[007-078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