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347 楞伽經宗通-明-曾鳳儀宗 (master)



No. 330-A


楞伽宗通緣起


余甲申自長洲歸暫憩嘉禾遘達觀密藏二衲若夙
契云日從咨詢禪悅游意乎方之外一夕夢履兜羅
綿界覩慈尊容貌甚偉肅躬伏謁欽承教語語曰分
別是識無分別是智旦起問二衲此語當出何經僉
曰似楞伽語遽取楞伽徧索之弗得逮丁酉鄉衲度
門入京師快說楞伽三譯津津不倦曰安所得覺範
筆一論著之耶時大行王道安於諸內典靡不精詣
余謂非道安莫成此論巳道安請告歸里聞憨山清
公入粵道出螺川敬拜以屬之憨山寓雷陽不三載
而筆記出矣余於憨山稱莫逆自癸巳造訪牢山後
音問寥寥得筆記讀之不啻面潭始讀之灑然再讀
之則疑三讀之則有所更定不覺盈紙復取三譯覈
之宋譯雋永有餘味故不可易至棘句倒語非證之
魏唐二譯則不可曉筆記節分條列燦如指掌令讀
者易於參訂余亟取之更為斟酌舊注融會三譯間
出胸臆或前人所未道要於申暢簡奧不使有楞伽
難讀之嘆而巳昔初祖語二祖曰此楞伽四卷可以
印心不數傳後當為名相之學嗟乎千載而下求其
能明名相者亦罕矣況印心乎哉竊計宗門證入自
覺境界一期垂語未必不與楞伽符乃謬取尊宿機
[001-0602b]
緣綴附章末與其以經明經之為通也毋寧以宗明
經之為通也以經明經僅以意為分別以宗明經似
當分別於無分別者分別則說通無分別則宗通宗
通則心一經也經一心也庶幾無違於初祖印心之
義而此四卷佛語心品其指歸端不外是何意慈尊
以夢詔之垂二十年而余始以夢成之豈亦事有前
定而幾先見之耶且魏唐二譯多前勸請品及末偈
品陀羅尼品余所夢無分別是智語實在倡品中因
并錄之無敢忘慈尊所以詔余之意若夫智證無分
別則茫乎未有入也然偈品中授記龍拊巳得初地
於此經典大有闡明竟能生於淨土是則傳祖衣者
當持此經歷階級者當持此經而求生淨土者尤不
可不篤信此經也敬述其顛末以付剞劂俾明眼者
觀之咄云何更夢中說夢是所望於同叅。


南嶽山長金簡曾鳳儀舜徵父書

No. 330-B


楞伽宗通題辭
廬陵劉日升扶生父書


曾舜徵父懸儀部大夫之車歸臥衡陽杜門却掃一
[001-0602c]
切無關惟孳孳竺乾教指尊宿機緣廣翻恣蒐博參
密證垂二十年鉛槧之勤幾無虗日所嗜在茲不知
其為憊也所著楞嚴金剛宗通業盛行於時至是復
輯楞伽宗通成余䘚業於古取材宋魏唐三譯於今
折衷筆記而通以宗夫宗於經二乎哉經盛於西而
明星悟道拈華破顏受授皆宗宗盛於東而東度壁
觀門風險峻獨付二祖是經謂可印心故知明宗明
經非一非二惟是義學封執滯礙一切紛然取舍遂
令經晦離析名相甚至禪講兩家枘鑿水火分門交
擊惟不通宗之故若夫狂解後生抵掌禪悅頹波倒
瀾一唱百和不可收拾又使憂時君子計無復之宗
通謂何而非宗之過也故非上根異智夙障氷解攀
緣盡淨謬稱禪那祗令傷教無有是處嗟乎宗之難
言久矣余性懶于諸內典不能槩讀譯取可常誦數
種間有解領謬謂會心唯嘆楞伽詞旨簡奧每讀中
輟以為業重固然此生巳矣一獲舜徵所輯倒語棘
句始有分疏綱提領挈粗嫺義趣佐以群宗古德單
提諸則參稽合印是經佛語心自覺聖智真燦然指
掌夫剗削文字說法熾然迷者相誹知者皆為導師
舜徵所輯富矣余視之等於壁觀舜徵以為何如余
方欲是編流通激揚大事而光祿孫君懋誠捐如干
金梓行長干嘉其嗜善勇助次是語授之俾質於諸
方高流彊學君子。
[001-0603a] No. 330
楞伽阿䟦多羅寶經宗通卷一
「楞伽此云不可徃阿䟦多羅此云無上寶經


宋天竺三藏沙門求那䟦陀羅此云功德賢 譯


魏北印土三藏沙門菩提流支此云覺希 重譯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义難陀此云覺喜 三譯」
明菩薩戒弟子祠部員外郎曾鳳儀 宗通


【通曰此經胡以名楞伽也楞伽山名一曰寶名其
狀八稜視之渾圓體極堅固世間之寶無過之者
此山在海中渾是此寶常放光明故曰無上寶山
山頂有城為飛行夜叉所據每於陰雲黑夜或波
濤洶湧其山形益顯光明愈盛若晴空澄湛海天
一色山即不見佛於此說經是經以處名耳華嚴
論云世尊於南海摩羅耶山之頂楞伽城中說法
其山高五百由旬下瞰大海無路可上其城乃眾
寶所成光映日月無門可入得神通者堪能升往
表心地法門無修無證方能升也昔洞山與密師
伯到隱山見溪流菜葉洞曰深山無人因何有菜
隨流莫有道人居否乃共撥草溪行五七里間忽
見師羸形異貌放下行李問訊師曰此山無路闍
[001-0603b]
黎從何處來洞曰無路且置和尚從何而入師曰
我不從雲水來洞曰和尚住此山多少時耶師曰
春秋不涉洞曰和尚先住此山先住師曰不知洞
曰為甚麼不知師曰我不從人天來洞曰和尚得
何道理便住此山師曰我見兩箇泥牛鬬入海直
至於今無消息始具威儀禮拜便問如何是主中
賓師曰青山覆白雲曰如何是賓中主師曰長年
不出戶曰賓主相去幾何師曰長江水上波曰賓
主相見有何言說師曰清風拂白月洞山辭退師
乃述偈曰三間茅屋從來住一道神光萬境閒莫
把是非來辯我浮生穿鑿不相關因茲燒菴更入
深山不見踪跡後人號為隱山和尚又洞山問雲
居甚處去來曰蹋山來山曰那箇山堪住居曰那
箇山不堪住山曰恁麼則國內總被闍黎占却居
曰不然山曰恁麼則子得箇入路居曰無路山曰
若無路爭得與老僧相見居曰若有路即與和尚
隔山去也山乃曰此子巳後千人萬人把不住去
在悟者當知寶山在近不移步而到何必楞伽。】


唐云羅婆那王勸請品第一魏云請佛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大海濵摩羅耶山頂楞伽城中
與大比丘眾及大菩薩眾俱其諸菩薩摩訶薩悉巳
通達五法三性諸識無我善知境界自心現義遊戲
無量自在三昧神通諸力隨眾生心現種種形方便
調伏一切諸佛手灌其頂皆從種種諸佛國土而來
[001-0603c]
此會大慧菩薩摩訶薩為其上首爾時世尊於海龍
王宮說法過七日巳從大海出有無量億梵釋護世
諸天龍等奉迎於佛爾時如來舉目觀見摩羅耶山
楞伽大城即便微笑而作是言昔諸如來應正等覺
皆於此城說自所得聖智證法非諸外道臆度邪見
及以二乘修行境界我今亦當為羅婆那王開示此
法爾時羅婆那夜叉王以佛神力聞佛言音遙知如
來從龍宮出梵釋護世天龍圍繞見海波浪觀其眾
會藏識大海境界風動轉識浪起發歡喜心於其城
中高聲唱言我當詣佛請入此城令我及與諸天世
人於長夜中得大饒益作是語巳即與眷屬乘華宮
殿往世尊所到巳下殿右遶三匝作眾妓樂供養如
來所持樂器皆是大青因陀羅寶瑠璃等寶以為間
錯無價上衣而用纏裹其聲美妙音節相和於中說
偈而讚佛曰。


心自性法藏無我離見垢證智之所知願佛為宣說
善法集為身證智常安樂變化自在者願入楞伽城
過去佛菩薩皆曾住此城此諸夜叉眾一心願聽法
爾時羅婆那楞伽王以都咤迦音歌讚佛巳復以歌
聲而說頌言。


世尊於七日住摩竭海中然後出龍宮安詳昇此岸
我與諸綵女及夜叉眷屬輸迦裟剌那眾中聰慧者
悉以其神力往詣如來所各下華宮殿禮敬世所尊
復以佛威神對佛稱巳名我是羅剎王十首羅婆那
[001-0604a]
今來詣佛所願佛攝受我及楞伽城中所有諸眾生
過去無量佛咸昇寶山頂住楞伽城中說自所證法
世尊亦應爾住彼寶嚴山菩薩眾圍遶演說清淨法
我等於今日及住楞伽眾一心共欲聞離言自證法
我念去來世所有無量佛菩薩共圍遶演說楞伽經
此入楞伽典昔佛所稱讚願佛同往尊亦為眾開演
諸佛為哀愍無量夜叉眾入彼寶嚴城說此妙法門
此妙楞伽城種種寶嚴飾墻壁非土石羅網悉珍寶
此諸夜叉眾昔曾供養佛修行離諸過證知常明了
夜叉男女等渴仰於大乘自信摩訶衍亦要令他信
唯願無上尊為諸羅剎眾甕耳等眷屬往詣楞伽城
我於去來今勤供養諸佛願聞自證法究竟大乘道
願佛哀愍我及諸夜叉眾共諸佛子等入此楞伽城
我宮殿婇女及以諸瓔珞可愛無憂園願佛哀納受
我於佛菩薩無有不捨物乃至身納侍唯願哀納受
爾時世尊聞是語巳即告之言夜叉王過去世中諸
大導師咸哀愍汝受汝勸請詣寶山中說自證法未
來諸佛亦復如是此是修行甚深觀行現法樂者之
所住處我及諸菩薩哀愍汝故受汝所請作是語巳
默然而住時羅婆那王即以所乘妙華宮殿奉施於
佛佛坐其上王及諸菩薩前後導從無量婇女歌詠
讚歎供養於佛往詣彼城到彼城巳羅那王及諸眷
屬復作種種上妙供養夜叉眾中童男童女以寶羅
網供養於佛羅婆那王施寶瓔珞奉佛菩薩以挂其
[001-0604b]
頸爾時世尊及諸菩薩受供養巳各為略說自證境
界甚深之法時羅婆那王并其眷屬復更供養大慧
菩薩而勸請言。


我今請大士奉問於世尊一切諸如來自證智境界
我與夜叉眾及此諸菩薩一心願欲聞是故咸勸請
汝是修行者言論中最勝是故生尊敬勸汝請問法
自證清淨法究竟入佛地離外道二乘一切諸過失
爾時世尊以神通力於彼山中復更化作無量寶山
悉以諸天百千萬億妙寶嚴飾一一山上皆現佛身
一一佛前皆有羅婆那王及其眾會十方所有一切
國土皆於中現一一國中悉有如來一一佛前咸有
羅婆那王并其眷屬楞伽大城阿輸迦園如是莊嚴
等無有異一一皆有大慧菩薩而興請問佛為開示
自證智境巳百千妙音說此經巳佛及諸菩薩皆於
空中隱而不現羅婆那王唯自見身住本宮中作是
思惟向者是誰誰聽其說所見得物是誰能見佛及
國城眾寶山林如是等物今何所在為夢所作為幻
所成為復猶如乾闥婆城為翳所見為𦦨所惑為如
夢中石女生子為如煙焰旋火輪耶復更思惟一切
諸法性皆如是唯是自心分別境界凡夫迷惑不能
解了無有能見亦無所見無有能說亦無所說見佛
聞法皆是分別如向所見不能見佛不起分別是則
能見時楞伽王尋即開悟離諸雜染證惟自心住無
分別往昔所種善根力故於一切法得如實見不隨
[001-0604c]
他悟能以自智善巧觀察永離一切臆度邪解住大
修行為修行師現種種身善達方便幻智諸地上增
進相常樂遠離心意意識斷三相續見離外道執著
內自覺知入如來藏趣於佛地聞虗空中及宮殿內
咸出聲言善哉大王如汝所學諸修行者應如是學
應如是見一切諸法若異見者則是斷見汝應永離
心意意識應勤觀察一切諸法應修內行莫著外見
莫墮二乘及以外道所修句義所見境界及所應得
諸三昧法汝不應樂戲論談笑汝不應起韋陀諸見
亦不應著王位自在亦不應住六定等中若能如是
即是如實修行者行能摧他論能破惡見能捨一切
我見執著能以妙慧轉所依識能修菩薩大乘之道
能入如來自證之地汝應如是勤加修學令所得法
轉更清淨義修三昧三摩鉢底莫著二乘外道境界
以為勝樂如凡修者之所分別外道執我見有我相
及實求那而生取著二乘見有無明緣行於性空中
亂想分別楞伽王此法殊勝是大乘道能令成就自
證聖智於諸有中受上妙生楞伽王此大乘行破無
明翳滅識波浪不墮外道諸見行中楞伽王外道行
者執著於我作諸異論不能演說離執著見識性二
義善哉楞伽王汝先見佛思惟此義如是思惟乃是
見佛爾時羅婆那王復作是念願我更得奉見如來
如來世尊於觀自在離外道法能說自證聖智境界
超諸應化所應作事住如來定入三昧樂是故說名
[001-0605a]
太觀行師亦復名為大哀愍者能燒煩惱分別薪盡
諸佛子眾所共圍繞普入一切眾生心中徧一切處
具一切智永離一切分別事相我今願得重見如來
大神通力以得見故未得者得巳得不退離諸分別
住三昧樂增長滿足如來智地爾時世尊知楞伽王
即當悟證無生法忍為哀愍故便現其身令所化事
還復如故時十頭王見所曾覩無量山城悉寶莊嚴
一一城中皆有如是應正等覺三十二相以嚴其身
自見其身徧諸佛前悉有大慧夜叉圍繞說自證智
所行之法亦見十方諸佛國土如是等事悉無有別
爾時世尊普觀眾會以慧眼觀非肉眼觀如師子王
奮迅迴盻欣然大笑於其眉間䏶脇腰頸及以肩臂
德字之中一一毛孔皆放無量妙色光明如虹拖暉
如日舒光亦如劫火猛焰熾然時虗空中梵釋四天
遙見如來坐如須彌楞伽山頂欣然大笑爾時諸菩
薩及諸天眾咸作是念如來世尊於法自在何因緣
故欣然大笑身放光明默然不動住自證境入三昧
樂如師子王周迴顧視觀羅婆那念如實法爾時大
慧菩薩摩訶薩先受羅婆那王請復知菩薩眾會之
心及觀未來一切眾生皆悉樂著語言文字隨言取
義而生迷惑執取二乘外道之行或作是念世尊巳
離諸識境界何因緣故欣然大笑為斷彼疑而問於
佛佛即告言善哉大慧善哉大慧汝觀世間愍諸眾
生於三世中惡見所纏欲令開悟而問於我諸智慧
[001-0605b]
人為利自他能作是問大慧此楞伽王曾問過去一
切如來應正等覺二種之義今亦欲問未來亦爾此
二等義差別之相一切二乘及諸外道皆不能測爾
時如來知楞伽王欲問此義而告之曰楞伽王汝欲
問我宜應速問我當為汝分別解釋滿汝所願令汝
歡喜能以智慧思惟觀察離諸分別善知諸地修習
對治證知實義入三昧樂為諸如來之所攝受住奢
摩他樂遠離二乘三昧過失住於不動善慧法雲菩
薩之地能如實知諸法無我當於大寶蓮華中以三
昧水而灌其頂復現無量蓮華圍繞無數菩薩於中
止住與諸眾會遞相瞻視如是境界不可思議楞伽
王汝起一方便行住修行地復起無量諸方便行汝
定當得如上所說不思議事處如來位隨形應物汝
所當得一切二乘及諸外道梵釋天等所未曾見爾
時楞伽王蒙佛許巳即於清淨光明如大蓮華寶山
頂上從座而起諸婇女眾之所圍繞化作無量種種
色華種種色香末香塗香幢旛幰蓋冠珮瓔珞及餘
世間未曾見聞種種勝妙莊嚴之具又復化作欲界
所有種種無量諸音樂器過諸天龍乾闥婆等一切
世間之所有者又復化作十方佛土昔所曾見諸音
樂器又復化作羅網徧覆一切佛菩薩上復現種種
上妙衣服建立幢旛以為供養作是事巳即昇虗空
高七多羅樹於虗空中復雨種種諸供養雲作諸音
樂從空而下即座第二日電光明如大蓮華寶山頂
[001-0605c]
上歡喜恭敬而作是言我今欲問如來二義如是二
義我巳曾問過去如來應正等覺彼佛世尊巳為我
說我今亦欲問於是義唯願如來為我宣說世尊變
化如來說此二義非根本佛根本佛說三昧樂境不
說虗妄分別所行善哉世尊於法自在唯願哀愍說
此二義一切佛子心皆樂聞爾時世尊告彼王言汝
應問我當為汝說時夜叉王更著種種寶冠瓔珞諸
莊嚴具以嚴其身而作是言如來甞說法尚應捨何
況非法云何得捨此二種法何者是法何者非法法
若應捨云何有二即隨分別相中有體無體是實非
實如是一切皆是分別不能了知阿賴耶識無差別
相如毛輪住非淨智境法性如是云何可捨爾時佛
告楞伽王言楞伽王汝豈不見瓶等無常敗壞之法
凡夫於中妄生分別汝今何故不如是知法與非法
差別之相此是凡夫之所分別非聖賢見凡夫隨在
種種相中非諸聖者楞伽王如燒宮殿園林見種種
焰火性是一所出光焰由薪力故長短大小各各差
別汝云何不如是知法與非法差別之相楞伽王如
一種子生芽莖枝葉及以華果無量差別外法如是
內法亦然謂明為緣生蘊界處一切諸法於三界中
受諸趣生有苦樂好醜語默行止各各差別又如諸
識相是一隨於境界有上中下染淨善惡種種差別
楞伽王非但如上法有差別諸修行者修觀行時自
智所行亦復見有差別之相況法與非法而無種種
[001-0606a]
差別分別楞伽王法與非法差別相者當知悉是相
分別故楞伽王何者是法所謂二乘及諸外道虗妄
分別說有實等為諸法因如是等法應捨應離不應
於中分別取相見自心法性則無執著瓶等諸物凡
愚所取本無有體諸觀行人以毗婆舍那如實觀察
名捨諸法楞伽王何者是非法所謂諸法無性無相
永離分別如實見者若有若無如是境界彼皆不起
是名捨非法復有非法所謂兔角石女兒等皆無性
相不可分別但隨世俗說有名字非如瓶等而可取
著以彼非是識之所取如是分別亦應捨離是名捨
法及捨非法楞伽王汝先所問我巳說竟楞伽王汝
言我於過去諸如來所巳問是義彼諸如來巳為我
說楞伽王汝言過去但是分別未來亦然我亦同彼
楞伽王彼諸佛法皆離分別巳出一切分別戲論非
如色相唯智能證為令眾生得安樂故而演說法以
無相智說名如來是故如來以智為體智為身故不
可分別不可以所分別不可以我人眾生相分別何
故不能分別以意識因境界起取色形相是故離能
分別亦離所分別楞伽王譬如壁上綵畫眾生無有
覺知世間眾生悉亦如是無業無報諸法亦然無聞
無說楞伽王世間眾生猶如變化凡夫外道不能了
達楞伽王能如是見名為正見若他見者名分別見
由分別故取著於二譬如有人於水鏡中自見其像
於燈月中自見其形於山谷中自聞其響便生分別
[001-0606b]
而起取著此亦如是法與非法唯是分別由分別故
不能捨離但更增長一切虗妄不得寂滅寂滅者所
謂一緣一緣者是最勝三昧從此能生自聖證智以
如來藏而為境界。


魏云如實見者名為正見若他見者名為邪見若分別者名為二取皆是虗妄不得寂滅寂滅者名為一心一
心者名如來藏如來藏者入自內身智慧境界得無生法忍三昧。」


【通曰世尊於法華會上白毫放光照見東方世界
種種佛事而法華巳竟此於楞伽會上現起寶山
種種及大慧問法等事而楞伽巳竟可知一切法
皆自心所現昔波斯匿王問勝義諦中有世俗諦
否若言無智不應二若言有智不應一一二之義
其義云何佛言大王汝於過去龍光佛法中曾問
此義我今無說汝今無聽無說無聽是名為一義
二義此二問略同而世尊所以答者逈異一明相
宗一明性宗也故明相宗則法屬有非法屬無一
俱應捨乃至如實見者亦應捨況法與非法乎明
性宗不但離分別亦離言說無說無聽即入自證
聖智境界所謂寂滅一心者也。】


一切佛語心品第一



魏云問答品第二唐云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一。」


【通曰此經大部有十萬偈百萬句三千六萬言一
百五十品自西來者唯此一品品以心名以一心
為宗即性自性清淨第一義心也一切諸佛皆證
此心故曰一切佛語心品達磨大師謂二祖曰吾
有楞伽經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來心地要門令
[001-0606c]
諸眾生開示悟入馬祖一日謂眾曰汝等諸人各
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達磨大師從南天竺
國來至中華傳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開悟又引
楞伽經文以印眾生心地恐汝顛倒不自信此一
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經以佛語心為宗無門
為法門夫求法者應無所求心外無別佛佛外無
別心不取善不捨惡淨穢兩邊俱不依怙達罪性
空念念不可得無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羅萬象
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
故有汝但隨時言說即事即理都無所礙菩提道
果亦復如是於心所生即名為色知色空故生即
不生若了此意乃可隨時著衣喫飯長養聖胎任
運過時更有何事汝受吾教聽吾偈曰心地隨時
說菩提亦秪寧事理俱無礙當生即不生只此生
即不生一語足破外道二乘邪見是為楞伽一部
宗眼。】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南海濵楞伽山頂種種寶華以
為莊嚴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俱從彼種種異佛
剎來是諸菩薩摩訶薩無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遊
戲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


【通曰此譯文簡義奧故於經首缺勸請品以非全
經但佛語心一品耳魏云寂滅者名為一心此一
心法非大菩薩大比丘不能領其玄旨故以大慧
當機列為上首皆云大者明此一大事因緣非小
[001-0607a]
乘可及即如楞伽無上寶山佛魔同住凡聖交參
逈絕階梯無門可入非三昧自在神通遊戲者莫
能至其處所以一時聽法者皆從種種異佛剎來
而佛大弟子皆不列名次唯賓頭盧尊者最後稍
露機緣昔阿育王內宮齋三萬大阿羅漢躬自行
香見第一座無人王問其故海意尊者曰此是賓
頭盧位此人近見佛來王曰今在何處者曰且待
須臾言訖賓頭盧從空而下王請就座禮敬者不
顧王乃問承聞尊者親見佛來是否者以手策起
眉曰會麼王曰不會者曰阿耨達池龍王曾請佛
齋吾是時亦預其數觀賓頭廬如是開示大是衲
僧巴鼻育王不悟去寶山遠矣。】


「一切諸佛手灌其頂自心現境界善解其義種種眾
生種種心色無量度門隨類普現於五法自性識二
種無我究竟通達爾時大慧菩薩與摩帝此云慧菩薩
魏云與一切大慧菩薩俱遊一切諸佛剎土承佛神力從座而
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偈讚佛。」


【通曰大慧菩薩等巳證等覺當授佛位故一切諸
佛手灌其頂良由轉識成智悟得三界唯心於前
勸請品所現神變自心所現境界善解其義所現
種種心法色法不出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五
法者曰名曰相曰妄想曰正智曰如如三自性者
曰妄想曰緣起曰成八識者即六識七識八識二
無我即人無我法無我也種種眾生不離緣起妄
[001-0607b]
想人法二我為識所覆未得解脫能證正智如如
圓成自性即能超出生死即是無量度門於此究
竟通達隨類普現但唯自心所現本自不生即與
佛覺等無差別故能徧遊佛土承事諸佛靈隱聳
禪師上堂曰十方諸佛常在汝前還見麼若言見
將心見將眼見所以道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
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又曰見色便見心且喚
甚麼作心山河大地萬象森羅青黃赤白男女等
相是心不是心若是心為甚麼却成物象去若不
是心又道見色便見心還會麼秪為迷此而成顛
倒種種不同於無同異中強生同異且如今直下
承當頓豁本心皎然無一物可作見聞若離心別
求解脫者古人喚作迷波討源卒難曉悟故於此
究竟通達即於自心現境界善解其義若未離妄
想分別即是迷波求源不出外道二乘邪解。】


「世間離生滅猶如虗空華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一切法如幻遠離於心識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遠離於斷常世間恒如夢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知人法無我煩惱及爾𦦨此所知障常清淨無相而興大
悲心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唐云佛不住涅
槃涅槃不住佛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離牟尼

此云寂默寂靜觀是則遠離生魏云若如是觀佛寂靜離生滅是名為不
取今世後世淨唐云是人今後世離著無所取。」


【通曰此大慧菩薩於自心現境界善解其義故以
[001-0607c]
巳所解讚佛謂世間一切生滅諸法佛遠離之視
如空華華本無根但由揑生正智觀照不有不無
於是興大悲心以度眾生使之亦離生滅也二乘
所執心識等法佛遠離之視之如幻幻事非真但
由幻作正智觀照不有不無於是興大悲心以度
二乘使之亦離心識也外道所執斷常二見佛遠
離之視之如夢夢中分別一切非實正智觀照不
有不無於是興大悲心以度外道使之亦離斷常
也菩薩所證巳知人法二無我巳離煩惱障及離
所知障但離相猶存未為無相佛於煩惱爾𦦨一
切清淨一切平等并其離相而無之於是興大悲
心以度菩薩使之常清淨無相也然則佛所自證
者在涅槃矣又并其涅槃而無之無有涅槃之佛
而遠離能覺無有佛之涅槃而遠離所覺故曰一
切無涅槃本無生死焉有涅槃若有即生死法也
若無即涅槃法也是二悉俱離皮膚剝落盡但有
一真實人若以是觀佛則寂滅現前本自無生既
本不生故不取生滅法不取心識法不取斷常法
乃至不取涅槃法常清淨無相不但今世淨而巳
引之至於後世亦如是淨也唐云法身如幻夢云
何可稱讚知無性無生乃名稱讚佛佛無根境相
不見名見佛云何於牟尼而能有讚毀故以牟尼
寂靜觀四語讚佛此如來自覺之境界豈凡夫可
測哉僧問百丈如何是大乘頓悟法要丈曰汝等
[001-0608a]
先歇諸緣休息萬事善與不善世出世間一切諸
法莫記憶莫緣念放捨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
無所辨別心無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現如雲開
日出相似但歇一切攀緣貪嗔愛取垢淨情盡對
五欲八風不動不被見聞覺知所縛不被諸境所
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脫人對一切境心無
靜亂不攝不散透過一切聲色無有滯礙名為道
人善惡是非俱不運用亦不愛一法亦不捨一法
名為大乘人不被一切善惡空有垢淨有為無為
世出世間福德智慧之所拘繫名為佛慧是非好
醜是理非理諸知見情盡不能繫縛處處自在名
為初發心菩薩便登佛地據百丈瓶瀉數百言一
一與大慧偈語符契是名為不取者淨訓。】


「爾時大慧菩薩偈讚佛巳自說姓名。


我名為大慧通達於大乘今以百八義仰咨尊中上
世間解之士聞彼所說偈觀察一切眾告諸佛子言
汝等諸佛子今皆恣所問我當為汝說自覺之境界。」


【通曰尊中上即世尊也十號之一世間解亦十號
之一單舉二號者以世間生滅心識斷常爾𦦨等
法皆佛所解脫而能遠離之超越於世遠矣不但
為眾中尊而且為尊中上也云自覺之境界但可
自知不可以語人者與百八義了無干涉巳一句
答了也盤山積禪師上堂禪德可中學道似地擎
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無瑕若如
[001-0608b]
此者是名出家故導師云法本不相礙三際亦復
然無為無事人猶是金鎻難所以靈源獨耀道總
無生大智非明真空無迹真如凡聖皆是夢言佛
及涅槃並為增語禪德直須自看無人替代若於
盤山句下參透則自覺境界真是不由人得。】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承佛所聽頂禮佛足合掌恭
敬以偈問曰。


云何淨其念云何念增長云何見癡惑云何惑增長
唐云云何起計度云何淨計度云何起迷惑云何淨迷惑。」


【通曰初起計度即是見惑故淨計度即為淨其念
也計度增長即是迷惑故正念增長即為淨迷惑
也唐譯分淺深而對治之似涉直遂不如此譯既
息妄想而淨其念矣此念云何而增長既起見癡
而名為惑矣此惑云何而增長語更含蓄只此一
念迷悟便生出十界依正因果種種之相有善者
有更善者有迷者有更迷者不知從何而起蓋欲
窮十界生起之源也故佛後答云淨句非淨句迷
句非迷句頓顯寂滅一心了無迷悟之相可得經
中演暢多端不離此旨大隨真禪師上堂云此性
本來清淨具足萬德但以染淨二緣而有差別故
諸聖悟之一向淨用而成覺道凡夫迷之一向染
用沒溺輪迴其體不二故般若云無二無二分無
別無斷故又瞞菴成禪師上堂云一念心清淨佛
居魔王殿一念惡心生魔王居佛殿懷禪師曰但
[001-0608c]
恁麼信去喚作脚踏實地而行終無別法亦無別
道理老僧恁麼舉了秪恐你諸人見兔放鷹刻舟
求劒何故功德天黑暗女有智主人二俱不受看
他二尊宿稱引經教默露宗風只此數語便該盡
楞伽底蘊。】


「何故剎土化相及諸外道云何無受次何故名無受
何故名佛子唐云云何名佛子及無影次第魏云寂靜及次第解脫至何所
誰縛誰解脫。」


【通曰無受無影寂靜皆無相義後文云次第隨入
無相處次第隨入從地至地三昧境界連下問何
因度諸地誰至無所受一併指出此無受次第者
次第隨入無相處蓋指緣覺聲聞證偏空者而言
下度諸地至無所受者次第隨入從地至地三昧
境界蓋指十地菩薩證真空者而言無受雖一證
處不同故以三昧境界別之此問如來於剎土中
示現身相化導眾生及諸外道乃至緣覺聲聞有
學無學趣寂次第之倫與諸菩薩堪為佛子者一
切解脫之令入無餘涅槃不知誰縛誰解脫較之
初問誰淨誰迷又加密矣只此誰縛誰解脫一語
咬嚼得破方知大慧元是當家人昔四祖道信年
始十四問三祖曰願和尚慈悲乞與解脫法門祖
曰誰縛汝曰無人縛祖曰何更求解脫乎信於言
下大悟。】


「何等禪境界云何有三乘唯願為解說緣起何所生
[001-0609a]
云何作所作云何俱異說云何為增長唐云云何諸有起
何無色定及與滅正受云何為想滅何因從定覺云
何所作生魏云云何因生果進去及持身魏云何因身去住云何現
分別云何生諸地魏云何因觀所見云何入諸地。」


【通曰解脫即至彼岸屬般若智禪定屬觀行故有
淺深不齊後文云愚夫所行禪觀察相義禪攀緣
如實禪如來清淨禪有此四種此但問三乘緣起
謂聲聞緣覺菩薩之禪而指外道愚夫所行禪為
異說也且彼能作所作業果有因無因等見終當
輪轉不為正定故曰異說若三有增長至無色定
雖繫人天果報然五不還天所證滅盡定多四果
所居其不迴心鈍阿羅漢但證滅想定樂住寂靜
不欣說法若迴心大阿羅漢從定起覺趣向大乘
以勝因生勝果是身去住得大自在現身說法善
能分別無受次第超入諸地進去者即一地進一
地持身者即一位住一位皆能得意生身是大乘
菩薩禪也總此三乘禪而問緣起何所生究竟禪
源分別從入之路非但欲解說而巳也黃檗運禪
師云歸源性無二者無明實性即諸佛性方便有
多門者聲聞人見無明生見無明滅緣覺人但見
無明滅不見無明生念念證寂滅諸佛見眾生終
日生而無生終日滅而無滅無生無滅即大乘果
所以道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此可為三乘禪
要論須透脫歸源一路始得。】
[001-0609b]


「破三有者誰唐云云何有佛子而能破三有何處身云何猶云是何處是何身
往生何所至云何最勝子何因得神通及自在三昧
此云正定云何三昧心最勝為我說。」


【通曰聲聞緣覺未離三界此猶可知云何菩薩超
出三界既出三界又生何處既捨此身又受何身
往生復至何所何因而得神通遊行諸佛剎土及
入自在三昧東方入定西方起男子入定女子起
具此三昧正定之心作何相狀唯願世尊為我說
之後文云菩薩摩訶薩凡所分別三昧神足諸法
之行是等一切悉住如來二種神力偈曰神力人
中尊大願悉清淨三摩提灌頂初地及十地實詳
答此至云何三昧心最勝為我說真是如來開口
不得也石頭一日問龐居士曰子見老僧以來日
用事作麼生士曰若問日用事即無開口處乃呈
偈曰日用事無別唯吾自偶諧頭頭非取捨處處
沒張乖朱紫誰為號丘山絕點埃神通并妙用運
水及搬柴頭然之又地藏問修山主甚處來修云
南方來藏云南方近日佛法如何修云商量浩浩
地藏云爭如我這裏種田博飯喫修云爭奈三界
何藏云你喚甚麼作三界天童頌云宗說般般盡
強為流傳口耳便支離種田博飯尋常事不是飽
叅人不知叅飽明知無所求子房終不貴封侯忘
機歸去同魚鳥濯足滄浪煙水秋此即破三有的
樣子也又何身何處之有。】
[001-0609c]


「云何名為藏云何意及識云何生與滅云何見巳還
云何為種性非種及心量唐云云何起諸見云何退諸見云何性非性云何唯
是心云何建立相及與非我義云何無眾生云何世俗

說云何為斷見及常見不生云何佛外道其相不相
違云何當來世種種諸異部問未來十八部之差別。」


【通曰此就上三昧心說到如來藏性藏性一而巳
悟之則為真如實際名曰真性不悟則為生滅種
子名曰八識意即七識分別事識即六識自藏識
而七識而六識如海起波浪故屬生滅見及見巳
還如波浪息還歸於海三乘人是有種性外道與
闡提是非種性又有不定種如後文詳明唯是心
量所現一心所生種種諸法既巳建立諸法相矣
云何於中復說無我人眾生等相其義何居既云
無我人眾生等相即應一切皆空矣云何復說世
諦是有世間相常住豈不與無我無眾生之義相
違耶是建立者俗諦也歸於有誹謗者斷見也歸
於無是斷常二見皆外道也若斷常二見不生則
佛與外道平等無二何以其相不相違耶見不生
即是見巳還盖證入如來藏性海也性既無二則
教亦無二云何當來世弟子所宗經部或禪或律
或論種種各異耶有三藏法師問大珠曰真如有
變異否珠曰有變易藏曰禪師錯也珠却問三藏
有真如否曰有珠曰若無變易決定是凡僧也豈
不聞善知識者能回三毒為三聚淨戒回六識為
[001-0610a]
六神通回煩惱作菩提回無明為大智真如若無
變易三藏真是自然外道也藏曰若爾者真如即
有變易也珠曰若執真如有變易亦是外道曰禪
師適來說真如有變易如今又道不變易如何即
是的當珠曰若了了見性者如摩尼珠現色說變
亦得說不變亦得若不見性人聞說真如變易便
作變易解會說不變易便作不變易解會藏曰故
知南宗實不可測有問儒釋道三教同異如何珠
曰大量者用之即同小機者執之即異總從一性
上起用機見差別成三迷悟由人不在教之同異
也審於大珠見處無纖毫疑滯則佛與外道其相
不相違亦自了然。】


「云何空何因云何剎那俱舍論曰時之極少名剎那魏云云何名為空云
何念不住云何胎藏生云何世不動何因如幻夢及犍闥

婆城世間熱時𦦨及與水月光何因說覺支及與菩
提分云何國土亂云何作有見唐云何故見諸有。」


【通曰如來藏中有見分有相分疎相分建立則為
無情世間成住壞空流轉不巳茲問何因而空云
何剎那而成而住而壞親相分建立則為有情眾
生托胎藏而生生滅不停三禪以下世界眾生即
有遷流四禪以上世界眾生常住不動此通指三
界名相也如來何因於此三有視之如幻如夢如
尋香城如熱時𦦨如水月光一切相分皆為不實
而又說七覺支曰念等曰擇法曰精進曰喜曰輕
[001-0610b]
安曰定曰捨及三十七菩提分法曰四念住曰四
正斷曰四神足曰五根曰五力曰八聖道支連前
七覺支為三十七是名正智所以破除名相妄想
者也且是妄想從何而起云何國土亂塵境紛然
云何作有見妄生分別有見是能妄國土是所妄
能所相依遂成見妄非復如如真體也藥山問高
沙彌云我聞長安甚閙彌云我國晏然山欣然曰
子從看經得從請益得彌云不從看經得亦不從
請益得山曰大有人不看經不請益為甚麼不得
彌云不道不得自是他不肯承當投子頌曰興亡
雲去與雲來渠無國土絕塵埃須彌頂上無根草
不受春風華自開此不離世界生滅而自有不生
不滅者在奚必斷妄而後證如如哉。】


「云何不生滅世如虗空華云何覺世間云何說離字
唐云云何知世間云何離文字云何如空華不生亦不滅離妄想者誰云何虗空
唐云云何如虗空云何離分別。」


【通曰世間相即無相皆是施設假名其實離文字
相離言說相如空中華本自不生今亦不滅是相
分自如如本非妄也於中妄生分別即是妄想真
如體中離妄想相圓同太虗無欠無餘譬之於虗
不見妄起不見妄滅是見分自如如亦非妄也能
所俱寂生滅俱泯性本如如湛然常住此出世間
上上智所謂第一義諦也視彼國土亂及作有見
者不大徑庭哉畢竟離妄想者誰是語深可咀嚼
[001-0610c]
羅山閒禪師先問石霜起滅不停時如何霜云直
須寒灰枯木去一念萬年去函盖相應去純清絕
點去山不契往問岩頭起滅不停時如何頭咄云
是誰起滅山於此有省天童頌云斫斷老葛藤打
破狐窠窟豹披霧而變文龍乘雷而換骨咄起滅
紛紜是何物於此徹去師姑元是女人作。】


「如實有幾種幾波羅蜜心何因度諸地誰至無所受
唐云云何地次第云何得無影何等二無我云何爾𦦨淨諸智有幾
種幾戒眾生性。」


【通曰真如法界法性不虗妄性不變易性平等性
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虗空界不思議界是無為
法更有菩提涅槃真如佛性白淨識空如來藏大
圓鏡智是七果位總不離真如實際布施淨戒忍
辱精進禪定智慧為六波羅蜜華嚴更加方便願
力智為十波羅蜜十地初懽喜二離垢三發光四
𦦨慧五難勝六現前七遠行八不動九善慧十法
雲從初地至七地成就智功用故八地至十地成
就無功用行故度越十地至無所得即無境界也
初得人空既得法空即證二無我初煩惱障淨既
所知障淨名二障淨而微細所知愚極微細所知
愚尤為難拔非般若真智莫能破之智有多名曰
四智曰十智更有後得智無師智等總不出大圓
鏡智也戒有五戒八戒至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益
之為五百禁戒皆所以防範眾生身口意業也由
[001-0611a]
戒生定由定生慧是名三無漏學而正智如如在
其中矣昔四祖語牛頭融曰夫百千法門同歸方
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
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
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
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虗曠絕思絕慮如是之
法汝今巳得更無闕少與佛何殊更無別法汝但
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嗔莫懷愁
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惡行住
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
佛宗門中有如是直揵不為諸法所縛智者當自
得於言表。】


「誰生諸寶性摩尼真珠等誰生諸語言眾生種種性
明處及伎術誰之所顯示。」


【通曰三界唯心情與無情皆是妙明真心中物一
切變起皆是真心所現據大慧問處不出三界名
相如金銀摩尼諸寶性豈不知由堅明不動所致
諸語言文字豈不知依咽喉唇舌齒齗頰轉妄想
和合而成明處伎術即是五明一聲明謂訓詁二
工巧明即伎術三醫方明四因明謂考訂邪正五
內明謂明因果佛乘前三外藝後二內教豈不知
世諦語言總與實相不相違背而必曰誰之所顯
示直欲究竟當陽顯露處也越州大珠初叅馬祖
祖問從何處來曰越州大雲寺來祖曰來此擬須
[001-0611b]
何事曰來求佛法祖曰我這裏一物也無求甚麼
佛法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麼曰阿那箇是
慧海寶藏祖曰即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
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珠於言下自識本
心不由知覺踊躍禮謝師事六載後以受業師老
遽歸奉養乃晦迹藏用外示癡訥自撰頓悟入道
要門論一卷法姪玄宴竊出江外呈馬祖祖覧訖
告眾曰越州有大珠圓明光透自在無遮障處也
若悟此珠則金銀摩尼不足為寶而明處伎術又
惡足挂齒牙間乎。】


「伽陀有幾種長頌及短句成為有幾種云何名為論
唐云道理幾不同解釋幾差別。」


【通曰伽陀此云諷誦即偈語也有孤起有重頌或
長篇或短句種種不同無非演法之音成為即道
理所成所為貴在躬行而論者所以解釋此道理
也徒言說耳法眼上堂舉古者道吾有一言天上
人間若人不會綠水青山且作麼生是一言底道
現古人語須是曉達始得若是將言而名於言未
有會處良由究盡諸法根蒂始會一言不是一言
半句思量解會喚作一言若會言語道斷心行處
滅始到古人境界亦不是閉目藏精暗中無所見
喚作言語道斷且莫賺會佛法不是這箇道理要
會麼假饒經塵沙劫說亦未曾有半句到諸上座
經塵沙劫不說亦未曾欠少半句應須徹底會去
[001-0611c]
始得若如是斟酌名言空勞心力並無用處與諸
上座共相證明後學初心速須究取久立珍重會
得法眼語脉方可契成為實詣不徒在文字議論
間作活計矣。】


「云何生飲食及生諸愛欲云何名為王轉輪及小王
云何守護國諸天有幾種云何名為地星宿及日月。」


【通曰眾生依四種食住故愛欲莫甚於食而殺盜
婬皆由此起據阿含言劫初眾生皆食地肥及田
中美稻饑則食飽則巳後有私多取者因而爭競
始立田主以統治之是謂剎姓名之為王此特護
財小王耳若轉輪聖王具有七寶飛行四天下化
導眾生及教以守護之法其大者不過修行十善
道能行十善必生於天若四天王猶然守護人民
國土上之為忉利為兜率為四禪為四空其愛欲
愈減其所處愈高而去地愈遠矣地者大種所成
終有變壞而星宿日月業力所成天地初闢遂麗
於天涅槃云八十神皆因留礙想元成此精耀是
也地最下須假日月星宿照臨諸天而上有不藉
三光勢者此皆欲界以上之名相也僧問百丈如
今沙門盡言我依佛教學一經一論一禪一律一
知一解合受檀越四事供養為消得否丈曰但約
如今照用一聲一色一香一味於一切有無諸法
一一境上都無纖塵取染亦不依住無取染亦無
不依住知解這箇人日食萬兩黃金亦能消得秪
[001-0612a]
如今照一切有無等法於六根門頭刮削併當貪
愛有纖毫治不去乃至乞施主一粒米一縷線箇
箇披毛戴角牽犁負重一一須償他始得為不依
佛佛是無著人無求人無依人如今波波貪覓佛
盡皆背也迦葉經云一欲求見未來佛二欲求轉
輪王三欲求剎利大姓四欲得婆羅門大姓乃至
厭生死求涅槃如是惡欲先須斷之秪如今但有
取染動念盡名惡欲盡屬六天總被波旬管吁豈
可以飲食微事愛欲微念而不惕然猛省哉。】


「解脫修行者是各有幾種弟子有幾種云何阿闍黎
此云軌範師佛復有幾種復有幾種生唐云如來有幾種本生事亦然
及諸異學彼各有幾種。」


【通曰解脫是無學修行是有學聲聞弟子種種不
同如智慧神通多聞說法等難以枚舉佛有過去
現在未來即現在十方說法者各有種種佛事而
況本生夙世所行之事豈易殫述天魔外道與正
法相違背者外道約有九十六種如後舉二十餘
種涅槃足知邪解魔王唯波旬居他化天餘種類
甚眾各發弘誓擁護正法黃檗謂裴休曰自達磨
大師到中國唯說一心唯傳一法以佛傳佛不說
餘佛以法傳法不說餘法法即不可說之法佛即
不可取之佛乃是本源清淨心也唯此一事實餘
二則非真般若為慧此慧即無相本心也凡夫不
趣道唯恣六情乃行六道學道人一念計生死即
[001-0612b]
落魔道一念起諸見即落外道見有生趣其滅即
落聲聞道不見有生唯見有滅即落緣覺道法本
不生今亦不滅不起二見不忻不厭一切諸法唯
是一心然後乃為佛乘也凡夫皆逐境生心心遂
忻厭若欲無境當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
滅若不忘心而但除境境不可除秪益紛擾故萬
法唯心心亦不可得復何求哉此黃檗真解脫語
悟之即登佛地而魔外諸異學不為惑巳。】


「自性及與心彼復各幾種唐云自性幾種異心有幾種別云何施設
唐云云何唯假說唯願最勝說云何空風雲云何念聰明。」


【通曰心與性一而巳據後文有七種性自性有七
種第一義心解三界如幻施設建立皆是假名正
詳答此心性既本是一云何空中而生風雲無情
者有如是變態云何念中而生聰明有情者有如
是慧用此究名相妄想之所由生也後文緣起生
妄想亦詳答此僧問臨濟如何是心心不異處濟
云你擬問早異了也性相各分道流莫錯世出世
諸法皆無自性亦無生性但有空名名空亦空你
秪麼認他間名為實大錯了也設有皆是依變之
境有箇菩提依涅槃依解脫依三身依境智依菩
薩依佛依你向依變國土中覓什麼物據臨濟見
處即七自性七第一義心亦是假設何況風雲何
況聰明豈有自性可得。】


「云何為林樹云何為蔓草云何象馬鹿云何而捕取
[001-0612c]
云何為卑陋何因而卑陋云何六節攝云何一闡提
此云信不具男女及不男斯皆云何生云何修行退云何
修行生二譯作修行進禪師以何法建立何等人唐云瑜珈師有幾令
人住其中魏云教何等人修令住何等法眾生生諸趣何相何像類云何

為財富何因致財富唐云富饒大自在此復何因得云何為釋種何
因有釋種云何甘蔗種無上尊願說。」


【通曰此即娑婆世界有情無情所感業報而問因
果二字是禪教一大總持無非令人安住其中修
善而去惡也修行而退或為外道六節師西域一
歲分為六節或為信不具之凡夫或為男女或為
不男不男有五種有生而無具者有半陰半陽者
有男女互變者有奄宦者有妬人行婬而自無者
或為卑陋下賤或為捕取禽獸之人至為象馬鹿
等而以林樹蔓草為居食者修行而進或住十善
法或住三乘法所感果報有得富饒自在者與前
捕取卑陋者異矣有為能仁釋種始於瞿曇為如
來所托化身之祖父視之富饒自在者又異矣是
眾生所生六道諸趣詳如十法界圖說相狀亦自
可知而大慧以此為問者亦如華嚴經文殊問覺
首菩薩言心性是一云何見有種種差別所謂往
善趣惡趣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端正醜陋苦樂不
同業不知心心不知業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因不
知緣緣不知因智不知境境不知智各各不相知
一切皆無性故爾時此娑婆世界中一切所有法
[001-0613a]
差別業差別世間差別身差別根差別受生差別
持戒果差別犯戒果差別國土果差別以佛神力
悉皆明現黃檗云一切眾生輪迴不息生死者意
緣走作心於六道不停致使受種種苦淨名云難
化之人心如𤠔猴故以若干種法制禦其心然後
調伏所以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故知一
切諸法皆由心造乃至人天六道地獄修羅盡由
心造如今但學無心頓息諸緣莫生妄想分別無
人無我無貪嗔無愛憎無勝負但除却如許多種
妄想性自本來清淨即是修行菩薩法佛等若不
會此意縱你廣學勤苦修行木食草衣不識自心
皆名邪行盡行天魔外道水陸諸神如此修行當
復何益噫若黃檗所說法令人住其中不至生諸
趣真可謂斷際禪師矣。】


「云何長苦仙彼云何教授唐云仙人常苦行是誰之教授如來云何
於一切時剎現種種名色類最勝子圍繞云何不食
肉云何制斷肉食肉諸種類何因故食肉云何日月
形須彌及蓮華師子勝相剎側住覆世界如因陁羅
此云帝網或悉諸珍寶箜篌細腰鼓狀種種諸華或離
日月光如是等無量華嚴經云種子差別故果實生不同行業若干故佛剎種種異。」


【通曰自云何空風雲至此皆問娑婆世界所感業
報華嚴經云此世界名娑婆以金剛莊嚴為際依
種種色風輪所持蓮華網住狀如虗空以普圓滿
天宮寶殿莊嚴虗空雲而覆其上此第十三佛剎
[001-0613b]
微塵數世界周匝圍繞其佛即是毗盧遮那如來
世尊然世尊神力無剎不見皆有種種天龍八部
菩薩眷屬圍繞而為說法一剎如是一切剎亦如
是故有世界如日輪形如半月形如腰鼓形者皆
有須彌山環以香水海此大蓮華生香水海中名
華藏世界約二十層十方世界悉稱是有如師子
形者名師子最勝世界有側住者有覆住者皆佛
神力所化有如帝網者網有千珠以一珠而現眾
珠以眾珠而各現千珠譬猶一剎而現一切剎中
事也或有世界悉諸珍寶莊嚴或有世界以諸音
聲成就或狀如種種諸華或以宮殿光或以摩尼
光或以樹林光而不假日月光者如是世界無量
無邊廣如普賢所舉其間修行進者如來往因曾
為忍辱苦行仙人其師教授不出於非非想定修
行退者又有食肉種類如夜叉等為殺業所感所
以菩薩自不食肉比丘應制斷肉詳載篇末所為
教誡夜叉王者備矣雲峰悅禪師上堂道遠乎哉
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則神所以娑婆世界以
音聲為佛事香積世界以香飯為佛事翠巖這裏
秪於出入息內供養承事過現未來塵沙諸佛無
一空過者過現未來塵沙諸佛是翠巖侍者無一
不到如一不到三十拄杖諸上座還會麼將此深
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悟此則如來於一切
時剎現豈必色相。】
[001-0613c]


「云何為化佛云何報生佛云何如如佛云何智慧佛
唐云真如智慧佛云何於欲界不成等正覺何故色究竟離
欲得菩提善逝般涅槃誰當持正法天師二譯作世尊
久如正法幾時住。」


【通曰隨機赴感曰化佛詶其宿因曰報佛體性無
二曰真如本覺顯照曰智慧即法身佛也千丈盧
舍那報身不於欲界得菩提而必於色究竟天成
等正覺者良有深旨欲界墮於有無色界墮於無
唯色究竟處既離於有未入於無不有不無可顯
示菩提之妙也善逝十號之一猶云第一上升永
不復還之意般涅槃此云歸寂滅指化佛言佛既
歸寂誰當傳持正法眼藏天師即世尊天有長壽
其久可知然正法住世實有定期由此減劫至彼
增劫人壽四萬歲時佛法乃滅唯迦葉持佛袈裟
待彌勒下生授之然後入滅此諸示現次第各有
定業不足異也壽州智通禪師初看楞伽經約千
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禮拜六祖求解其義祖曰
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
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
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
吾偈曰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
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
終日說菩提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祖曰既會三
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
[001-0614a]
有智無身也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復說偈曰大圓
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
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通禮謝
以偈讚曰三身原我體四智本心明身智融無礙
應物任隨形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師
曉終無汙染名此經說如來法身亦兼如如智慧
二義可知身智不容分析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悉檀及與見各復有幾種毗尼律也比丘分云何何因
緣彼諸最勝子緣覺及聲聞何因百變易云何百無
唐云云何轉所依云何得無相魏云云何得無變何因百寂靜云何世俗通云何
出世間云何為七地唐云心住七地中唯願為演說僧伽有
幾種云何為壞僧云何醫方論唐云云何為眾生廣說醫方論是復
何因緣。」


【通曰悉檀徧施也有四種一世界悉檀令人得歡
喜益二對治悉檀令人得滅惡益三為人悉檀令
人得生善益四第一義悉檀令人得悟理益見謂
所被之機見如是人即與以如是之法比丘分有
二百五十戒皆所以對治見癡惑也此自正法外
兼問及餘法下即自傳持正法者外而問及聲聞
等以至壞僧也獨覺聲聞而次於佛子者能進於
菩薩位者也曰轉所依曰百無變能轉所依而不
為百變所轉是居方便土而證變易生死者也又
曰得無相曰百寂靜是證入涅槃不受後有者也
[001-0614b]
云何得世通謂五通也二乘外道所共云何得出
世謂漏盡通也唯阿羅漢證之復以何因故心住
七地中自初地至七地思惑巳盡慧心顯著名巳
辦地乃菩薩所證僧伽此云和合眾龍蛇混雜凡
聖同參故亦有壞僧居其間著比丘衣無比丘行
所謂師子身中蟲也自化佛至此通問三寶佛為
三界醫王及所說法猶如醫方應病與藥而一切
諸佛子皆其所醫之人也玄沙示眾云諸方盡道
接物利生忽遇三種病人來如何接得患盲者拈
搥竪拂他又不見患聾者語言三昧他又不聞患
瘂者教伊說又說不得若接此人不得佛法無靈
驗有僧請益雲門門曰你禮拜著僧禮拜門以拄
杖拄僧退後云汝不患盲復喚近前來僧近前門
云汝不患聾乃云會麼僧云不會門云汝不患瘂
其僧於此有省天童拈云雲門平展這僧實酬且
道悟在什麼處不救之疾難為針艾當時玄沙舉
此話畢地藏出曰某甲有眼耳口和尚作麼生接
沙曰慚愧便歸方丈此即所謂不救之疾難為針
艾者也。】


「何故大牟尼唱說如是言迦葉拘留孫拘那含是我
何故說斷常及與我無我何不一切時演說真實義
而復為眾生分別說心量何因男女林即屍陀林果如男女之狀
訶梨此云天主持來阿摩勒此云果如胡桃雞羅及鐵圍金剛等諸
山無量寶莊嚴仙闥婆充滿。」
[001-0614c]


【通曰拘留孫此云所應斷拘那含牟尼此云金寂
迦葉此云飲光乃賢劫千佛第一第二第三之名
釋迦世尊第四每云過去佛是我謂字等語等法
等身等詳如後答既證三身與佛無二一切皆是
真實之法何故說斷常為外道及說人法二我為
凡二無我為正何不恒說一乘真實義一切唯心
而復為眾生說妄想心數不實之法何耶譬之於
樹有男女林為人間之果有訶梨有阿摩勒為天
上之果而果如是其不同也譬之於山有雞羅有
鐵圍為地獄之山有金剛堅固等為天仙之山而
住處如是其不一也如虗空中無可駐足而乾闥
婆城眾寶莊嚴一切充滿如自心現境界非有非
無真實之義當在何處此正究竟大乘諸度門諸
佛心第一也雲峯悅禪師上堂過去諸佛巳滅未
來諸佛未生正當今日佛法委在翠岩放行則隨
機利物把住則瓦解氷消且道把住好放行好良
久曰咄這野狐精據雲峰見處不但分別諸心量
為不可即演說真實義亦未在。】


「無上世間解聞彼所說偈大乘諸度門諸佛心第一
善哉善哉問大慧善諦聽我今當次第如汝所問說
生及與不生涅槃空剎那趣至無自性唐云若生若不生涅槃及
空相流轉無自性。」


【通曰生法有為法也屬俗諦不生法無為法也屬
真諦涅槃不生不滅法也屬第一義諦三者盡乎
[001-0615a]
有情之法矣云何名為空云何剎那壞是空劫流
轉不住盡乎無情之法矣情與無情皆無自性可
得趣至猶究竟也究竟本無自性圓覺經云順流
轉者妄見生死厭流轉者妄見涅槃妄見若除當
下無生即涅槃空相了不可得況諸有為法乎只
此三句巳答盡大慧所問直顯空宗後一一數之
曰非也重明此意云爾南泉上堂然燈佛道了也
若心相所思出生諸法虗假不實何以故心尚無
有云何出生諸法猶如形影分別虗空如人取聲
安置篋中亦如吹網欲令氣滿故老宿云不是心
不是佛不是物且教你兄弟行履據說十地菩薩
住首楞嚴三昧得諸佛秘密法藏自然得一切禪
定解脫神通妙用至一切世界普現色身或示現
成等正覺轉大法輪入涅槃使無量入毛孔演一
句經無量劫其義不盡教化無量億千眾生得無
生法忍尚喚作所知愚極微細所知愚與道全乖
大難大難非南泉語不足以發此無上一宗。】


「佛諸波羅蜜佛子與聲聞緣覺諸外道及與無色行
如是種種事須彌巨海山補出巨海表須彌華藏生香水海故洲渚剎
土地補出洲渚均名為地星宿及日月外道天修羅補出修羅天魔所攝
解脫自在通力禪三摩提即三昧心滅及如意足欲念進慧四者
覺支及道品諸禪定無量諸陰身往來即眾生諸趣正受
滅盡定三昧起心說心意及與識即八識無我即二無我
有五即五法自性即三自性想所想及與現二見唐云分別所分別能
[001-0615b]
所二種見即三乘及諸種性金銀摩尼等一闡提大種補出
大種外道所計荒亂及一佛不悟則國土荒亂悟則過去佛是一智爾𦦨得向

唐云智所知教得向即解脫修行眾生有無有即我無我象馬諸禽獸此補
出禽云何而捕取譬因成悉檀唐云云何因譬喻相應成悉檀及與作

所作鬱林迷惑通心量不現有唐云能作及所作眾林與迷惑如是真實
理唯心無境界魏云相迷惑如實但心無境界諸地不相至百變百無受唐云
諸地無次第無相轉所依醫方工巧論伎術諸明處。」


【通曰自佛六度以逮無色行盡乎其法矣自須彌
以逮天修羅盡乎其境矣而又細數解脫神通覺
支道品如佛子法正受滅盡定如緣覺聲聞法想
所想分別二見如外道法下至一闡提國土荒亂
為凡夫種性而法無不詳矣若能轉識成智與佛
為一名到彼岸唯眾生為識所迷於一切境皆以
為有也其實無有但為眾生著相內有能取之心
外有所取之境如捕取禽獸者羅為巳有此等譬
喻即是徧施之法謂彼能作所作皆著於相如入
眾林而捕取禽獸貪逐外物迷惑真實不知真實
之理但一心而巳自心現量原無境界原不現有
迷惑既通能所俱離故曰無有此即第一義諦悉
檀也諸地從地至地原有次第此云無次第者蓋
指頓門而言前問云何生諸地從滅盡定而入是
漸法也次問云何度諸地從如實而證是頓法也
度越諸地故不相至既證不現有心量即是無相
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故得轉依之號謂能轉煩
[001-0615c]
惱依菩提轉生死依涅槃雖處生死百變之中而
百無所受其所謂不生不滅者自在也自佛諸波
羅蜜至此總括極密五明中所謂內明大略巳備
若醫方工巧伎術諸明處雖繫世俗外藝若善會
之皆譬因成悉檀法也僧問黃檗何者是精進檗
云身心不起是名第一牢強精進纔起心向外求
者名為歌利王愛遊獵去心不外遊即是忍辱仙
人身心俱無即是佛道又僧問我昔為歌利王割
截身體如何檗云仙人者即是你心歌利王好求
也不守王位謂之貪利如今學人不積功累德見
者便擬學與歌利王何別如見色時壞却仙人眼
聞聲時壞却仙人耳乃至覺知時亦復如是喚作
節節支解云秪如仙人忍時不合更有節節支解
不可一心忍一心不忍也檗云你作無生見忍辱
解無求解總是傷損云仙人被割時還知痛否又
云此中無受者是誰受痛檗云你既不痛出頭來
覓箇甚麼此等語句亦是譬因成悉檀推之金銀
摩尼荒亂國土等皆屬譬喻俱名徧施之法。】


「諸山須彌地巨海日月量下中上眾生身各幾微塵
一一剎微塵弓弓數有幾二尺為一肘四肘為一弓肘步拘樓舍
此云十里五弓成一丈二十丈名一息八十息名一俱盧舍八俱盧舍名一由旬半由廷此二
十里由延此四十里唐云肘步至十里二十及四十兔毫窓塵蟣羊毛[麩-夫+廣]麥

七極微塵成一窓塵七窓塵成一兔毫頭塵七兔毫頭塵成一羊毛頭塵七羊毛頭塵成一牛毛頭塵七
牛毛頭塵成一蟣七蟣成一蝨七蝨成一芥七芥成一大麥七大麥成一指節七指節成半尺兩半尺成一尺
[001-0616a]
鉢他一升幾[麩-夫+廣]麥阿羅一斗[麩-夫+廣]麥幾獨籠一斛那佉梨十斛

勒叉一萬及舉利一億唐云一升幾[麩-夫+廣]麥半升幾頭數一斛及十斛百萬及一億唐以阿羅
為半升注云一斗唐以勒叉為百萬注云一萬翻略不同乃至頻婆羅一兆是各有

幾種謂各有幾大麥數也為有幾阿㝹塵也名舍利沙婆芥子幾舍
利沙婆名為一賴提草子幾賴提摩沙幾摩沙陀那二句
衍文復有幾賴提為摩沙陀那豆也幾摩沙陀那名為陀

那羅銖也復幾陀那羅為迦梨沙那兩也幾迦梨沙那為
成一波羅斤也唐云芥子幾微塵幾芥成草子幾草子成豆幾豆成一銖幾銖成一兩幾兩成
一斤此等積聚相幾波羅蜜樓須彌是等所應請何須問

餘事魏云如是次等數幾斤成須彌佛云今何故不如是問我聲聞辟支佛佛及
最勝子身各有幾數何故不問此火𦦨幾阿㝹風阿
㝹復幾根根幾阿㝹毛孔眉毛幾唐云火風各幾塵一一根有幾眉及
諸毛孔復各幾塵成。」


【通曰從諸山須彌地至此皆大慧所未問三界中
只有色空二法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既達無相之
理而不窮其相之用與頑空何別故自微塵歷數
之至須彌山復從須彌散而為微塵其間數量多
寡輕重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佛法身遍周沙界
此等積聚相總不離法身內何有不知至於下中
上眾生佛及最勝子報身大小不同皆由四大所
成火風二大各幾塵數諸根毛孔屬地大各幾塵
成水大不言可知知身中水大之數量而巨海之
水可知知身中火風之數量而日月之量可知知
身中諸根毛孔之數量而地與諸山之量可知且
[001-0616b]
六根所對六塵莫非塵也此但以色塵言正顯色
空不二之旨若究而言之聲塵之清濁高下不可
勝窮也香塵之精粗遠近不可勝窮也味塵之酸
鹹苦淡不可勝窮也觸塵之順逆苦樂不可勝窮
也法塵之善惡是非不可勝窮也故能窮諸相之
用而無相之體乃可識也豈離諸相外而別有所
謂無相者乎相無間性亦無間一切皆自心現境
界而曰心量不現有真所謂通達無相者楞嚴云
佛告阿難汝觀地性麤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虗
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鄰虗即實
空性萬松當舉信心銘極小同大忘絕境界極大
同小不見邊表或有人問世間何物最大當曰真
空何以故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故或有人問世間
何物最小當曰真空何以故極小同大忘絕境界
故僧問黃檗如何是出三界檗云善惡都莫思量
當處便出三界如來出世為破三有若無一切心
三界亦非有如一微塵破為百分九十九分是無
一分是有摩訶衍不能勝出百分俱無摩訶衍始
能勝出諸尊宿說無相真實義亦於微塵取譬。】


「護財自在王轉輪聖帝王云何王守護云何為解脫
廣說及句說唐云云何長行句如汝之所問眾生種種欲種
種諸飲食云何男女林云何堅固山云何如幻夢野
鹿渴愛譬陽燄云何山天仙犍闥婆莊嚴唐云云何諸妙山仙闥婆
莊嚴解脫至何所誰縛誰解脫云何禪境界變化及外

[001-0616c]
道云何無因作云何有因作有因無因作及非有無
領上異說補出四句云何現巳滅云何淨諸覺云何諸覺轉
及轉諸所作淨念增長有如是次第云何斷諸想云何三昧起
破三有者誰何處為何身云何無眾生而說有吾我
云何世俗說唯願廣分別二譯俱無此句所問相云何及所
問非我云何為胎藏及種種異身云何斷常見云何
心得定言說及諸智戒種性佛子云何成及論云何
師弟子種種諸眾生斯等復云何云何為飲食前飲食指
愛欲此飲食指食肉聰明魔施設謂念聰明魔幾種及施設量也云何樹葛藤

蔓草最勝子所問云何種種剎此剎土化仙人長苦行云何
為族姓從何師受學云何為醜陋云何人修行欲界
何不覺阿迦膩吒成色究竟天云何俗神通上世俗說指俗諦此世俗
通指五通不離乎俗故非出世云何為比丘云何為化佛云何為報

佛云何如如佛平等智慧佛略舉平等四智俱備云何為眾僧
佛子如是問箜篌腰鼓華剎土離光明心地者有七
所問皆如實此及餘眾多佛子所應問一一相相應
遠離諸見過悉檀離言說我今當顯示次第建立句
佛子當諦聽此上百八句如諸佛所說。」


【通曰此世尊泛領所問詳玩之却有欵段總不外
俗諦真諦中道諦第一義諦也故總結之曰悉檀
無言說我今當顯示初舉轉輪及小王守護眾生
之法不過廣說十善禁戒種種愛欲觀男女林而
悟無常苦空一切如幻夢等即解脫修行之路次
舉解脫至何所而詳明禪境界如外道有見無見
[001-0617a]
亦有亦無見非有非無見是愚夫所行禪俱為俗
諦若淨諸覺斷諸想現巳滅入三昧破三有是觀
察相義禪是為真諦至無眾生而說有吾我及與
非我義遠離斷常二見而心得定由是為眾說法
或戒種性或禁食肉種種施設不廢葛藤真俗不
違其相無二是攀緣如實禪是為中道諦末舉如
來剎土化多劫曾為苦行仙今於瞿曇族姓降生
實於色究竟天而證菩提名護明菩薩初為仙人
苦行時不過證世俗通而巳至現比丘身方證三
身四智而名如來清淨禪也是為第一義諦若剎
土形狀或有日月或無日月廣如華嚴經所載乃
至心地有七為如實境界所問皆當而又詰大慧
失問者尚多為一切數量自小至大一一皆是相
之所在與相相應而顯其無相如人一身百骸九
竅皆備覓身相竟不可得方能遠離外道虗謬見
過外道所言無相離諸相而言之也離相而言無
相即是頑空此上四種悉檀以第一義諦為極則
正以廣明心量不現有而究竟不可說也雖然不
可說而又詳引譬喻成就悉檀之法如諸佛所說
此世尊興大悲心為一大事因緣出見於世而建
立此法也百丈云如來於菩提樹下四十九日默
然思惟智慧冥濛難說無可比喻說眾生有佛性
亦謗佛法僧說眾生無佛性亦謗佛法僧若言有
佛性名執著謗若言無佛性名虗妄謗如云說佛
[001-0617b]
性有則增益謗說佛性無則損減謗說佛性亦有
亦無則相違謗說佛性非有非無則戲論謗如欲
不說眾生無解脫之期如欲說之眾生又隨語生
解益少損多故曰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向後
返尋過去諸佛皆說三乘法向後假偈說偈立名
字本不是佛向渠說是佛本不是菩提向渠說是
菩提涅槃解脫等知渠擔百石擔不起且與渠一
升一合擔知渠難信了義教且與渠說不了義教
且得善法流行亦勝於惡法善果限滿惡果便到
得佛則有眾生到得涅槃則有生死到得明則有
暗到但是有漏因果翻復無有不相酬獻者若欲
免見翻復之事但割斷兩頭句量數管不著不佛
不眾生不親不疎不高不下不平不等不去不來
但不著文字隔渠兩頭捉汝不得免苦樂相形免
明暗相酬實理真實亦不真實虗妄亦不虗妄不
是量數物喻如虗空不可修治若心有少許作解
即被量數管著亦如卦兆被金木水火土管亦如
黏膠五處俱黏魔王捉得自在還家夫教語皆三
句相連初中後善初直須教渠發善心中破善心
後始名好善菩薩即非菩薩是名菩薩法非法非
非法總與麼也若祗說一句令眾生入地獄若三
句一時說渠自入地獄不干教主事說到如今鑑
覺是自巳佛是初善不守住如今鑑覺是中善亦
不作不守住知解是後善如前屬然燈後佛秪是
[001-0617c]
不凡亦不聖百丈說一一與悉檀符契只此不凡
亦不聖一語早與百八句作詮註了也。】


「不生句生句唐云生句非生句魏云生見不生見。」


【通曰此以不生句為首良有深意一切萬法皆由
不生而生生即不生但不可作生不生見耳世間
凡夫見以為生二乘外道見以為不生皆是虗妄
世尊首即說破若生若不生涅槃及空相流轉無
自性既無自性可得則所云生者非也所云不生
者亦非也此處合有二句不生句非不生句生句
非生句方與前偈相符非生即是非凡非不生即
是非聖坐斷凡聖即顯寂滅一心也此破大慧前
問緣起何所生故曰非生句云何為斷見及常見
不生故曰非不生句生即不生容易可曉至云不
生則寂滅現前何以曰非如後舉一切法不生不
應立宗有不生者即同外道邪見故不許也昔六
祖三鼓入室五祖為講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
其心豁然大悟五祖知見自本性即以衣鉢付之
傳法偈曰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
無性亦無生若於五祖所云生與無生微細參詳
當知六祖所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與不生了
無干涉是為無上微妙秘密圓明真實正法眼藏。】


「常句無常句魏云常見無常見。」


【通曰不生是常生是無常似承上文總之無自性
可得則所云常者非也所云無常者亦非也此處
[001-0618a]
亦合有二句常句非常句無常句非無常句魏譯
作常見無常見此二見可不破除乎志徹問六祖
曰弟子常覽涅槃經未曉常無常義乞和尚慈悲
略為宣說祖曰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善惡
一切諸法分別心也曰和尚所說大違經文祖曰
吾傳佛心印安敢違於佛經曰經說佛性是常和
尚却言無常善惡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和
尚却言是常此即相違令學人轉加疑惑祖曰涅
槃經吾昔聽尼無盡藏讀誦一遍便為講說無一
字一義不合經文乃至為汝終無二說曰學人識
量淺昧願和尚委曲開示祖曰汝知否佛性若常
更說甚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
心者故吾說無常正是佛法真常之道也又一切
諸法若無常心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
真常性有不遍之處故吾說常者正是佛說真無
常義也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邪常諸二乘人於
常計無常共成八倒故於涅槃了義教中破彼偏
見而顯說真常真樂真我真淨汝今依言背義以
斷滅無常及確定死常而錯解佛之圓妙最後微
言縱覽千遍有何所益徹聞如醉忽醒乃說偈曰
因守無常心佛演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猶春池拾
礫我今不施功佛性而見前非師相授與我亦無
所得祖曰汝今徹也於此得徹不但無常即常常
即無常而常與無常總沒交涉乃真能見性者也。】
[001-0618b]


「相句無相句魏云相見無相見。」


【通曰此上三句不言非而言無者即是無自性之
意前偈言生及與不生即此不生句生句也涅槃
及空相涅槃即常句也空相即相句也涅槃無自
性可得常即無常空相無自性可得相即無相下
即承以空句非空句剎那句非剎那句自性句離
自性句離自性即是無自性也故曰趣至無自性
此破相句者破十界名相大慧問何故剎土化相
及諸外道相而曰化相本無相於此作有相見者
凡夫也於此作無相見者二乘外道也是二俱非
語意方足大陽明安和尚問梁山如何是無相道
場山指觀音云此是吳處士畫陽擬進語山急索
云這箇是有相底如何是無相底陽於言下有省
禮拜乃歸本位立山云何不道取一句陽云道則
不辭恐上紙墨山呵呵笑云此語上石去在後果
上碑投子拈云然道曠古今行人難度山危絕嶮
登者無因儻不發問先蹤履踐無期得入所以悟
由自巳印乃憑師遞代證明續佛慧命此者窮崖
問路力盡指縱崖壁無門力窮進退既金龍失水
妙翅急提別透波瀾復歸本位正當恁麼時還見
古人退位處麼若知得可謂萬仞峯摧千波竭沸
龍宮與天界分簷鳳閣并星辰合彩岩松籠瑞川
霧草薰不犯化門千山逈出若不知落處岩闊無
人問龍愁滄海深頌曰路窮崖仞問山翁別指巖
[001-0618c]
西嶺近東擬進霧垂嵐色重回頭頂見太陽紅須
如此頂見太陽紅方信無相真宗非頑空者比。】


「住異句非住異句剎那句非剎那句自性句離自性
句空句不空句唐云自性句非自性句魏云離自性見非離自性見空見不空見。」


【通曰大慧問云何空何因云何剎那壞但舉壞空
而不言成住故世尊補出住異句非住異句在有
情生住異滅念念不停在世界成住壞空流轉不
息二者剎那不住究竟本無自性故曰離自性夫
真性能為成住壞空而不為成住壞空所轉故謂
之離然作離自性見者是謂空見作非離自性見
者是謂不空見其實空與不空俱離然後可謂之
無自性也魏云非離自性見似與趣至無自性句
相違若曰離自性者亦復遠離總之不出乎離也
僧問趙州空劫中還有人修行也無州云汝喚恁
麼作空劫曰無一物是州云這箇始稱得修行喚
恁麼作空劫僧無語乃知離自性見者雖道無一
物猶屬照用邊事去真性尚遠。】


「斷句不斷句邊句非邊句中句非中句常句非常句。」


【通曰大慧問何故說斷常及與我無我有人我有
法我即墮空有二邊是謂邊見無人我無法我不
有不空是中道諦此邊句中句又為我無我補此
二句常句與上常句不同上謂涅槃真常此謂確
定死常斷見謂無因等常見謂神我等俱屬邪執
二乘人法執未忘猶為邊見菩薩中道未忘猶為
[001-0619a]
頂墮若證等妙覺總無是事故皆曰非也僧問百
丈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
佛道丈云劫者滯也亦云住也住一善滯之十善
西國云佛此土云覺自巳鑒覺滯著於善善根人
無佛性故云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觸惡住惡
名眾生覺觸善住善名聲聞覺不住善惡二邊不
依住將為是者名二乘覺亦名辟支佛覺既不依
住善惡二邊亦不作不依住知解名菩薩覺既不
依住亦不作無依住知解始得名為佛覺如云佛
不住佛名真福田由此言之佛不住佛諸佛亦非
而況於中道乎又況邊見及斷常邪見乎。】


「緣句非緣句因句非因句煩惱句非煩惱句愛句非
愛句方便句非方便句巧句非巧句唐云善巧淨句非淨
句成句非成句譬句非譬句。」


【通曰大慧問毗尼比丘分云何何因緣又問云何
醫方論是復何因緣蓋以眾生煩惱愛欲輪轉三
界佛興大悲設為方便善巧以淨治之如醫者應
病與藥使之遠離緣起妄想而證圓成自性當必
有何因有何緣也夫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似有因
緣然金剛經云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實
無眾生得滅度者既無眾生則本無煩惱本無愛
欲佛亦何因何緣而欲度之佛既無度則本無方
便本無善巧眾生又何因何緣而淨其念成其性
也耶譬喻多端俱非真實故皆曰非也史山人問
[001-0619b]
圭峰曰諸經皆說度脫眾生且眾生即非眾生何
故更勞度脫峰曰眾生若是實度之則為勞既自
云即非眾生何不例度而無度又僧問黃檗佛度
眾生否檗云實無眾生如來度者我尚不可得非
我何可得佛與眾生皆不可得云現有三十二相
及度眾生何得言無檗云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若
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佛與眾生盡是汝作妄見
秪為不識本心謾作見解纔作佛見便被佛障纔
作眾生見便被眾生障作凡作聖作淨作穢等見
盡成其障障汝心故總成輪轉觀二尊宿發明無
佛無眾生正見實與此段相符。】


「弟子句非弟子句師句非師句。」


【通曰大慧問弟子有幾種云何阿闍黎又問禪師
以何法建立何等人由上無佛與眾生推之則所
云師弟子者亦非矣黃檗示眾云汝等諸人盡是
噇酒糟漢恁麼行脚何處有今日還知大唐國裏
無禪師麼時有僧出云只如諸方匡徒領眾又作
麼生檗云不道無禪只是無師雪竇頌云凜凜孤
風不自誇端居寰海定龍蛇大中天子曾輕觸三
度親遭弄爪牙天童頌云岐分絲染大勞勞葉綴
華聯敗祖曹妙握司南造化柄水雲器具在甄陶
屏割繁碎剪除氄毛星衡藻鑑玉尺金刀黃檗老
察秋毫坐斷春風不放高據黃檗云大唐國裏無
禪師亦如大唐國裏無寸土之意這僧作匡徒領
[001-0619c]
眾解會檗遂蓋覆將來不道無禪只是無師檗甞
云馬師門下出八十餘員善知識唯有歸宗較些
子此是黃檗端居寰海定龍蛇處亦是黃檗坐斷
春風不放高處彼世所稱師弟子云者高則高矣
於無自性實際何有。】


「種性句非種性句三乘句非三乘句所有句非所有
魏云寂靜見非寂靜見唐云無影像句非無影像句。」


【通曰大慧問云何為種性非種及心量又問云何
有三乘云何無受次無受者無相之義故魏翻寂
靜唐翻無影後文云次第隨入無相處此三乘人
所有事也此云所有句翻大略合二譯觀之其義
始備三乘人有種性謂菩薩種性緣覺種性聲聞
種性識田種子原有此性也既有此性則有三乘
大小不同大乘則可度人小乘僅可自度而巳均
之以無相三昧為事是其所有也而皆云非者最
上一乘中本無次第本無是事法達問六祖曰經
云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度量尚不能測於
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見自非上
根未免疑謗又經說三車大牛之車與白牛車如
何區別祖曰經意分明汝自迷背諸三乘人不能
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
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說此理若不肯信者從他
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車更於門外覓三車況經
文明向汝道無二亦無三汝何不省三車是假為
[001-0620a]
昔時故一乘是實為今時故只教你去假歸實歸
實之後實亦無名應知所有珍財盡屬於汝由汝
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無用想是名持
法華經從劫至劫手不釋卷從晝至夜無不念時
也達蒙啟發踊躍歡喜以偈讚曰經誦三千部曹
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寧歇累生狂羊鹿牛權設
初中後善揚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即六祖言
三乘種性原非所有即此段無上心印也。】


「願句非願句三輪句非三輪句。」


【通曰大慧問云何有三乘唯願為解說解說三乘
須是身口意業三輪清淨乃可說之故補出三輪
身輪現通口輪說法意輪鑒機皆解說邊事汝願
非願我說非說其誰為解其誰為聽乎昔亮座主
參馬祖祖問見說座主大講得經論是否亮曰不
敢祖曰將甚麼講亮曰將心講祖曰心如工伎兒
意如和伎者爭解講得亮抗聲曰心既講不得虗
空莫講得麼祖曰却是虗空講得亮不肯便出將
下階祖召曰座主亮迴首祖曰是甚麼亮豁然大
悟便禮拜祖曰這鈍根阿師禮拜作麼亮曰某甲
所講經論將謂無人及得今日被大師一問平生
功業一時氷釋禮謝而退。】


「相句非相句唐云標相句非標相句有品句非有品句唐云有句非有
句無句非無句俱句非俱句。」


【通曰大慧問云何建立相云何諸有起標即建立
[001-0620b]
之義諸有增長即欲界色界無色界自有入無亦
有品之義又問云何作所作云何俱異說佛為補
出云何無因作云何有因作有因無因作及非有
無因不出四句故謂之俱異說建立我人眾生壽
者之相屬凡夫見斷滅我人眾生壽者之相屬二
乘見外道邪執有亦有亦無見者有非有非無見
者極之不外非非想天為其伴侶不離三界有品
之內若證真如四句俱非箇中本無凡夫二乘外
道等見也僧問馬大師離四句絕百非請師直指
某甲西來意馬師云我今日勞倦不能為汝說問
取智藏去僧問藏藏云何不問和尚僧云和尚教
來問藏云我今日頭痛不能為汝說問取海兄去
僧問海海云我到這裏却不會僧舉似馬師馬師
云藏頭白海頭黑雪竇頌曰藏頭白海頭黑明眼
衲僧會不得馬駒踏殺天下人臨濟未是白拈賊
離四句絕百非天上人間唯我知天童頌云藥之
作病鑒乎前聖病之作醫必也其誰白頭黑頭兮
克家之子有句無句兮截流之機堂堂坐斷舌頭
路應笑毗耶老古錐百非由四句生四句既離百
非自絕此即無位真人不二法門去處維摩到此
唯有默然臨濟到此便推開道乾屎橛巳是當面
白拈未若馬師父子藏身露影白拈更甚不妨坐
斷天下舌頭真是截流之機在他人以藥發病在
此則以病為醫此乃不救之病天下無人醫得故
[001-0620c]
曰馬師父子病休醫。】


「緣自聖智現法樂句非現法樂句唐云自證聖智句非自證聖智句現
法樂句非現法樂句剎土句非剎土句。」


【通曰自證聖智句即如來說自覺之境界大慧未
有此問然云何故色究竟離欲得菩提即此意也
現法樂句亦未之及然云誰當持正法正法幾時
住即此意也又問何故剎土化云何為化佛云何
為報佛云何如如佛云何智慧佛如如智慧即是
自證聖智真法身也天師住久如即現法樂住報
身佛也善逝般涅槃即名化佛隨在剎土示現度
生此法性土法性身以甚深般若觀之亦自非有
故皆曰非也百丈云三身一體一體三身一者法
身實相佛法身佛不明不暗明暗屬幻化實相由
對虗得名本無一切名目如云佛身無為不墮諸
數成佛獻盖等是升合擔語要從濁辨清得名故
云實相法身佛是名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亦名
虗空法身佛亦名大圓鏡智亦名第八識亦名性
宗亦名空宗亦名佛居不淨不穢土亦名在窟師
子亦名金剛後得智亦名無垢檀亦名第一義空
亦名玄旨三祖云不識玄旨徒勞念靜二報身佛
菩提樹下佛亦名幻化佛亦名相好佛亦名應身
佛是名圓滿報身盧舍那佛亦名平等性智亦名
第七識亦名酬因答果佛同五十二禪那數同阿
羅漢辟支佛同一切菩薩等同受生滅等苦不同
[001-0621a]
眾生繫業等苦三化身佛秪如今於一切有無諸
法都無貪染亦無無染離四句外所有言說辨才
名化身佛是名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亦名大
神變亦名遊戲神通亦名妙觀察智亦名第六識
供養者淨三業前際無煩惱可斷中際無自性可
守後際無佛可成是三際斷是三業清淨是三輪
空是三檀空由百丈言無佛可成故非自證聖智
句無自性可守故非現法樂句無煩惱可斷故非
剎土化句而如來三身亦權設耳。】


「阿㝹句非阿㝹句唐云塵句水句非水句弓句非弓句實
句非實句唐云大種數句非數句唐云筭數數句非數句唐無此句。」


【通曰此係世尊詰責大慧問所不及者自微塵歷
數之至須彌山有多寡之數有輕重之數自一一
剎幾塵乃至頻婆羅由七微塵而至億兆是多寡
之數也自為有幾阿㝹至為成一阿羅由微塵以
至斤是輕重之數也故用兩數句以遣之言塵而
復及於水者為前但舉火風二大而未及水故此
補出而又總之曰大種句非大種句以四大種屬
實塵而弓肘斤兩乃虗數也數既非數則實即非
實亦明矣大慧開堂日僧問人天普集選佛場開
祖令當行如何舉唱慧云鈍鳥逆風飛僧曰徧界
且無尋覓處分明一點坐中圓慧云人間無水不
朝東復有僧競出慧約住云假使大地盡末為塵
一一塵有一口一一口具無礙廣長舌相一一舌
[001-0621b]
相出無量差別音聲一一音聲發無量差別言詞
一一言詞有無量差別妙義如上塵數衲僧各各
具如是口如是舌如是音聲如是言詞如是妙義
同時置百千問雖問問各別不消長老咳𠻳一聲
一時答了乘時於其中間作無量無邊廣大佛事
一一佛事周徧法界所謂一毛現神變一切佛同
說經於無量劫不得其邊際便恁麼去熱閙門庭
即得正眼觀來正是業識茫茫無本可據祖師門
下一點也用不著況復勾章棘句展弄詞鋒非唯
埋沒從上宗乘亦乃笑破衲僧鼻孔所以道毫釐
繫念三途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鎻聖名凡號盡
是虗聲殊相劣形皆為幻色汝欲求之得無累乎
及其厭之又成大患看他先聖恁麼告報如國家
兵器豈得巳而用之本分事上亦無這箇消息山
僧今日如斯舉唱大似無夢說夢好肉剜瘡檢點
將來合喫拄杖只今莫有下得毒手者麼若有堪
報不報之恩共助無為之化如無倒行此令去也
驀拈拄杖云橫按鏌鋣全正令大平寰宇斬癡頑
卓拄杖喝一喝便下座若於大慧本分事上得箇
消息方信一切數句非數句與吾靈覺何交涉。】


「明句非明句唐云神通句非神通句虗空句非虗空句雲句非
雲句工巧伎術明處句非工巧伎術明處句風句非
風句。」


【通曰大慧問云何空風雲云何念聰明又問何因
[001-0621c]
得神通明處及伎術神通伎術皆依念聰明而生
猶風雲依空而出也三明六通機本相貫故宋譯
為明而唐譯為神通也說到向上一路明通且非
而況虗空風雲本無自性者乎雖然宗師家亦有
以空風雲而說法者如南陽忠國師因肅宗問師
在曹谿得何法師曰陛下還見空中一片雲麼帝
曰見師曰釘釘著懸挂著又圓悟陞堂舉僧問雲
門如何是諸佛出身處門曰東山水上行若是某
甲即不然忽有人問如何是諸佛出身處只向他
道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凉大慧杲於言下大悟
如此等風句雲句又未可盡非也。】


「地句非地句心句非心句施設句非施設句自性句
非自性句唐云體性句非體性句。」


【通曰大慧問云何名為地自性及與心云何施設
量又問云何為七地云何三昧心其問益精而何
以皆非耶說七地說七自性說七種第一義心皆
是假立名字施設之量施設且非而況有自性可
得乎盤山上堂三界無法何處求心四大本空佛
依何住璿璣不動寂爾無言覿面相呈更無餘事
此於實際理地透露玄機却與此段印著。】


「陰句非陰句眾生句非眾生句慧句非慧句涅槃句
非涅槃句爾𦦨句非爾𦦨句唐云所知外道句非外道句
荒亂句非荒亂句。」


【通曰大慧問眾生生諸趣五陰身往來又問云何
[001-0622a]
智慧佛善逝般涅槃云何爾𦦨淨云何國土亂相
及諸外道等語盖約三界有情而問總不出凡聖
二途今世尊答無佛無眾生無菩薩無外道始之
無中陰終之無涅槃渾然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真
體也黃檗云盡恒沙世界元是一空既若如此何
處有佛度眾生何處有眾生受佛度何故如此萬
法之性自爾故若作自然見即落自然外道若作
無我無我所見墮在三賢十聖位中你如今云何
將一尺一寸便擬量度虗空他分明向汝道法法
不相到法自寂故當處自住當處自真以身空故
名法空以心空故名性空身心總空故名法性空
乃至千途異說皆不離你之本心如今說菩提涅
槃真如佛性二乘菩薩者皆指葉為黃金拳掌之
說若也展手之時一切大眾若天若人皆見掌中
都無一物所以道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本既
無物三際本無所有故學道人單刀直入須見這
箇意始得通上設施自性等句此篇該括殆盡。】


「幻句非幻句夢句非夢句𦦨句非𦦨句唐云陽燄像句非
像句輪句非輪句唐云火輪犍闥婆句非犍闥婆句。」


【通曰大慧問何因如幻夢及犍闥婆城世間熱時
𦦨及與水月光今除去水月而言鏡像火輪亦互
文耳據甚深十空觀觀一切業如幻一切法如𦦨
一切性如水中月妙色如空妙音如響諸佛國土
如乾闥婆城佛事如夢佛身如影報身如像法佛
[001-0622b]
如化不可取捨一切空故深入此空即悟實相既
悟實相則此幻夢等觀俱非真實故皆曰非也有
講僧問三平忠禪師三乘十二分教某則不疑如
何是祖師西來意平曰龜毛拂子兔角拄杖大德
藏向甚麼處去也僧曰龜毛兔角豈是有耶平曰
肉重七斤智無銖兩甞有頌云秪此見聞非見聞
更無聲色可呈君箇中若了全無事體用何妨分
不分天童拈云正相逢沒交涉六戶不掩四衢絕
蹤遍界是光明通身無向背機絲不掛梭頭事文
彩縱橫意自殊三祖道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心若
不異萬法一如合而觀之幻夢等句悉不可得。】


「天句非天句。」


【通曰大慧問諸天有幾種經中亦未詳答想在別
品未來耳據諸經所載四天王天忉利天𦦨摩天
兜率天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此六名為欲界初禪
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四天連上五不還
天共十八天名為色界其上四空天名無色界約
二十八天世傳三十三天者盖指忉利而言忉利
此云三十三皆帝釋所攝此但舉一須彌一日月
有如是天若三千大千世界百億須彌百億日月
其天何可窮極況如是三千大千世界又莫可數
計者哉臨濟云你欲識三界麼不離你今聽法底
心地你一念心貪是欲界你一念心嗔是色界你
一念心癡是無色界是你屋裏家具子三界不自
[001-0622c]
道我是三界還是道流目前靈靈地照燭萬般酌
度世界底人與三界安名能於臨濟語下無疑去
方信三界非三界天即非天也豈易譚哉。】


「飲食句非飲食句婬欲句非婬欲句。」


【通曰大慧問云何生飲食及生諸愛欲蓋一切眾
生皆依食住所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人間段食
鬼神觸食禪天思食識處識食如禪天無段食但
有思食識處無思食但有識食況諸如來以智食
不以識食則飲食本無自性亦自可見又諸天同
一寶器而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食又何足憑乎
故曰飲食句非飲食句一切眾生皆以婬欲而正
性命居舍頌曰六受欲交抱執手笑視婬地居二
天則形交𦦨摩勾抱兜率執手變化對笑他化則
相視而熱惱息梵天以上則無婬矣婬欲本無自
性亦自可見證道歌云有二比丘犯婬殺波離螢
光增罪結維摩大士頓除疑猶如赫日消霜雪不
思議解脫力妙用恒沙也無極四事供養敢辭勞
萬兩黃金亦消得悟此則飲食婬欲當處解脫。】


「見句非見句。」


【通曰大慧問云何起諸見云何退諸見據諸經所
載人見我見眾生見壽者見有此四種又外道有
見無見亦有亦無見非有非無見亦有此四種見
剌難拔最為道病明得見即非見與道合矣僧問
黃檗無邊身菩薩為甚麼不見如來頂相檗云實
[001-0623a]
無可見何以故無邊身菩薩便是如來不應更見
秪教汝不作佛見不落佛邊不作眾生見不落眾
生邊不作有見不落有邊不作無見不落無邊不
作凡見不落凡邊不作聖見不落聖邊但無諸見
即是無邊身若有見處即名外道外道者樂於諸
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所以
云彌勒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如即無生如即無
滅如即無見如即無聞如來頂即圓亦無圓見故
不落圓邊所以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權以虗空為
喻圓同太虗無欠無餘等閒無事莫強辨他境辨
著便成識據黃檗見處即圓同太虗且不許生見
而況其餘乎唯能泯見故知見句非也。】


「波羅蜜句非波羅蜜句戒句非戒句。」


【通曰大慧問幾波羅蜜心幾戒眾生性波羅蜜此
云到彼岸六波羅蜜即六度所謂布施戒忍精進
禪定智慧此但舉戒句非戒句而餘可例推僧問
黃檗心既本來是佛還修六度萬行否檗云悟在
於心非關六度萬行六度萬行盡是化門接物度
生邊事設使菩提真如實際解脫法身直至十地
四果聖位盡是度門非關佛心心即是佛所以一
切諸度門中佛心第一但無生死煩惱等心即不
用菩提等法所以道佛說一切法度我一切心我
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是知六波羅蜜及諸禁戒
盡是度門邊事但悟諸佛心第一如筏喻者既登
[001-0623b]
彼岸則應捨筏故六波羅蜜等皆非也。】


「日月星宿句非日月星宿句。」


【通曰大慧問星宿及日月經中亦未詳答據楞嚴
載四天王天鄰於日月忉利天超日月明𦦨摩天
此云時分日月光明上照不及但以蓮華開合分
晝夜耳故曰時分自此以上各有身光故不藉三
光力也僧問九峰虔禪師盡乾坤都來是箇眼如
何是乾坤眼虔曰乾坤在裏許曰乾坤眼何在虔
曰正是乾坤眼曰還照矚也無虔曰不借三光勢
曰既不借三光勢憑何喚作乾坤眼虔曰若不如
是髑髏前見鬼人無數由此言之乾坤眼原不借
三光勢則三光非為光也明矣。】


「諦句非諦句果句非果句滅起句非滅起句唐云滅句起句。」


【通曰諦者當是四諦果者當是四果大慧原未問
及據所問云何無色定及與滅正受云何為想滅
何因從定覺則所謂四諦四果者在其中矣此於
諦句果句下即繼以滅起句意自可見前偈云正
覺滅盡定三昧起心說則此滅起句即彼從定覺
句葢習滅盡定而不迴心者名鈍阿那含習滅盡
定而迴心大乘者名大阿羅漢以無上菩提觀之
此二俱非也昔佛前有一女子入定佛勑文殊出
定殊乃運神力托上梵天出定不得佛乃云下方
罔明大士能出此定須更罔明至勑令出定罔明
彈指三下女子便出定天童拈云若定若動當人
[001-0623c]
變弄鴻毛輕而不輕泰山重而非重還知老瞿曇
鼻孔在我手裏麼有說云文殊是大菩薩常在定
中了無出入所以不能出他定罔明是小菩薩於
禪定中猶有出入所以能出他定天童拈處即不
然謂行舡盡在把梢人所以道瞿曇鼻孔在我手
裏正是把得無出入一大定也。】


「治句非治句唐云醫方。」


【通曰大慧問云何醫方論法華有醫師之喻明佛
為三界醫王其所說法如應病與藥乃所以對治
之也唐云醫方更明若論最上一路本自非病何
用修治故曰非也雲門示眾云藥病相治盡天地
是藥那箇是自巳雪竇頌云盡天地是藥古今何
大錯閉門不造車通途自寥廓錯錯鼻孔遼天亦
穿却又金鵞長老一日訪雪竇與論藥病相治話
一夜至天光方能盡善寶有頌送之云藥病相治
見最難萬重關鎻大無端金鵞道者來相訪學海
波瀾一夜乾據雪竇下兩箇錯字說盡大地是藥
固是錯說閉門不造車我王庫內無如是刀亦是
錯透此兩關乃知彼自無瘡勿傷之也。】


「相句非相句。」


【通曰相句凡三出初曰無相句謂相及諸外道通
指十界名相也次曰標相句謂建立我與非我世
出世間之相也此相指何相何像類乃眾生諸趣
之形相也一切相皆非相而又何疑於眾生乎僧
[001-0624a]
問黃檗本既是佛那得更有四生六道種種形貌
不同檗云諸佛體圓更無增減流入六道處處皆
圓萬類之中箇箇是佛譬如一團水銀分散諸處
顆顆皆圓若不分時秪是一塊此一即一切一切
即一種種形貌喻如屋舍捨驢屋入人屋捨人身
至天身乃至聲聞緣覺菩薩佛屋皆是汝取捨處
所以有別本源之性何得有別故能識心達本源
即見諸相非相矣。】


「支句非支句唐云支分巧明處句非巧明處句唐無此句。」


【通曰大慧問何因說覺支及與菩提分菩提者覺
也三十七助道品皆其善巧通明處也唐云支分
則此句可省且與前工巧伎術明處不致重複此
謂覺支菩提分皆非者分明指出頓悟法門無修
無證之旨僧問黃檗如何是佛檗云即心是佛無
心是道但無生心動念有無長短彼我能所等心
心本是佛佛本是心心如虗空所以云佛真法身
猶如虗空不用別求有求皆苦設使恒沙劫數行
六度萬行得佛菩提亦非究竟何以故為屬因緣
造作故因緣若盡還歸無常所以云報化非真佛
亦非說法者但識自心無我無人本來是佛又云
菩提等法本不是有如來所說皆是化人猶如黃
葉為金錢權止小兒啼故實無有法名阿耨菩提
如今既會此意何用驅馳但隨緣消舊業更莫造
新殃心裏明明所以舊時見解總須捨却淨名云
[001-0624b]
除去所有法華云二十年中常令除糞秪是除去
心中作見解處又云蠲除戲論之糞所以如來藏
本自空寂秪是並不停留一法故經云諸佛國土
亦復皆空若言佛道是修學而得如此見解全無
交涉非黃檗具大乘根器固不能為此註疏也。】


「禪句非禪句。」


【通曰梵語禪那此云思惟修亦名靜慮皆定慧之
通稱也大慧問何等禪境界詳如後答若如來清
淨禪即第一義心何以云非說到向上一路純清
絕點禪之一字亦須吐却僧問百巖禪師如何是
禪巖曰古塚不為家丹霞頌云故國清平久有年
白頭猶自戀生緣牧童却解忘功業懶放牛兒不
把鞭即此味之而禪非禪句灑然無疑矣。】


「迷句非迷句。」


【通曰大慧問云何起迷惑云何淨迷惑意以迷生
有因而不知迷生無因也生既無因則迷無自性
迷即非迷矣古德云演若達多失却頭求心歇處
即無事黃檗云此性縱汝迷時亦不失悟時亦不
得天真自性本無迷悟盡十方虗空界元來是我
一心體縱汝動用造作豈離虗空虗空本來無大
無小無漏無為無迷無悟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
亦無佛絕纖毫的量是無依倚無粘綴一道清流
是自性是無生法忍何有擬議真佛無口不解說
法真聽無耳其誰聞乎說到無說無聞何處覓迷
[001-0624c]
悟消息故知其非也。】


「現句非現句。」


【通曰大慧問何因佛世尊一切剎中現一佛所化
三千大千世界推之一切剎皆然皆有分身說法
眷屬圍繞如月印千江不可定執為有洞山道全
禪師僧問佛入王宮豈不是大聖再來師曰護明
不下生曰爭奈六年苦行何師曰幻人呈幻事曰
非幻者如何師曰王宮覔不得由此言之如來法
身覔之不得而現者豈真耶故曰非也。】


「護句非護句族句非族句唐云種族仙句非仙句王句非
王句攝受句非攝受句。」


【通曰論三界眾生有王有仙有種族有守護之法
有攝受之教皆輪轉所必有者論如來往昔因中
曾為轉輪王曾為忍辱仙其為輪王以十善守護
其國其為仙以五通相教授即今以護明菩薩降
生淨飯王家示現成佛皆所謂一切時剎現也如
幻如夢皆非實有天衣懷示眾舉五蘊山頭一段
空同門出入不相逢無量劫來賃屋住到頭不識
主人公有老宿拈云既不識他當初問甚麼人賃
恁麼拈也大遠在何故須知死人路上有活人出
身處活人路上死人無數那箇是活人路上死人
無數那箇是死人路上活人出身處若檢點得分
明拈却膩脂帽子脫却鶻臭布衫據天衣見處不
識主人公良是主人公且不識則所云為王為仙
[001-0625a]
者豈真有乎。】


「寶句非寶句。」


【通曰大慧問誰生諸寶性摩尼真珠等諸寶多生
大海中感日精月華而有成就其實本無自性既
無自性寶即非寶昔二十七祖般若多羅以南印
土香至王所施無價寶珠問菩提達磨曰此珠圓
明有能及此否磨曰此是世寶未足為上於諸寶
中法寶為上此是世光未足為上於諸光中智光
為上此是世明未足為上於諸明中心明為上此
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光辯於此既辨此巳
即知是珠既知是珠即明其寶若明其寶寶不自
寶若辨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
辨世珠寶不自寶者要假智寶以明法寶然則師
有其道其寶即現眾生有道心寶亦然尊者歎其
辯慧後以正法眼藏付囑偈曰心地生諸種因事
復生理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達磨即香至王
第三子化緣在此土是為此土初祖。】


「記句非記句。」


【通曰大慧問伽陀有幾種伽陀即記頌論等世尊
四十九年未曾說著一字故曰記句非記句法眼
上堂大眾立久乃謂之曰秪恁麼便散去還有佛
法道理也無試說看若無又來這裏作麼若有大
市裏人叢處亦有何須到這裏諸人各曾看還源
觀百門義海華嚴經涅槃經諸多䇿子阿那箇教
[001-0625b]
中有這箇時節若有試舉看莫是恁麼經裏有恁
麼語是此時節麼有甚麼交涉所以道微言滯於
心首常為緣慮之場實際居於目前翻為名相之
境又作麼生得翻去若也翻去又作麼生得正去
還會麼莫秪恁麼念䇿子有甚麼用處。】


「一闡提句非一闡提句女男不男句非女男不男句。」


【通曰大慧問云何一闡提男女及不男葢指不修
行者而言然凡夫一闡提以無信心故不入涅槃
菩薩一闡提以度眾生故不入涅槃具如後答即
此一闡提亦無定名也男女本自別而又有不男
之人有生而無具者有半陰半陽者有閹寺者有
陰陽互變者有妬人行婬而自無者大略有五種
即此不男亦無定種總之如幻非實有也昔有僧
不安要見洞山山遂往僧曰和尚何不救取人家
男女山曰你是甚麼人家男女曰某甲是大闡提
人家男女山良久僧曰四山相逼時如何山曰老
僧日前也向人家屋簷下過來曰迴互不迴互山
曰不迴互曰教某甲向甚處去山曰粟畬裏去僧
噓一聲曰珍重便坐脫山以拄杖敲頭三下曰汝
秪解與麼去不解與麼來後洞山却解與麼來不
復作闡提伎倆又灌溪到末山問如何是末山山
曰不露頂曰如何是山中主曰非男女等相溪曰
何不變去山曰不是神不是鬼變箇甚麼溪於是
伏膺作園頭三年故知末山見地即男女非男女
[001-0625c]
一切名相何礙之有。】


「味句非味句。」


【通曰大慧未問及味然所云捕取禽獸及食肉制
肉者皆為味也經末詳答食肉之禁正為夜义王
不斷肉食而嚴為之防使知味性本空味於何有
昔有僧辭歸宗宗問甚麼處去曰諸方學五味禪
去宗曰諸方有五味禪我這裏秪有一味禪曰如
何是一味禪宗便打僧曰會也會也宗曰道道僧
擬開口宗又打僧後到黃檗舉前話檗上堂曰馬
大師出八十四人善知識問著箇箇屙漉漉地秪
有歸宗較些子有味哉其言之也於此唼噉得入
方知與凡味敻絕。】


「事句非事句唐云作句身句非身句。」


【通曰大慧問云何所作生進去及持身此謂迴心
大阿羅漢趨向大乘由信住行向而進於十地由
因生果皆所謂事也進一地得一去來自在意生
之身皆所謂身也又佛言如是種種事均之有為
因果終歸於空故皆曰非臨濟云無佛可得乃至
三乘五性圓頓教迹皆是一期藥病相治並無實
法設有皆是相似表頭路布文字差排且如是說
又云你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佛轉輪聖王應
是如來明知是幻化古人云如來舉身相為順世
間情恐人生斷見權且立虗名假言三十二八十
也空聲有身非覺體無相乃真形此言佛事非真
[001-0626a]
佛身是幻在佛且然況十地菩薩所得之身所行
之事豈為實有。】


「覺句非覺句唐云計度動句非動句根句非根句。」


【通曰大慧問云何胎藏生云何世不動佛言根根
幾阿㝹大慧雖未及六根所云胎藏生則六根巳
具雖偏舉世不動而有情之動亦可互見既有根
有動而知覺自在其中此覺非從定起覺之覺唐
云計度葢指一切緣慮籌度之覺不離乎根塵者
則此覺也動也根也皆生滅法而不可執為真也
悟得覺即非覺動即非動根即非根一切皆無自
性豈不當體寂滅哉臨濟云大德你且識取弄影
底人是諸佛之本源一切處是道流歸舍處是你
四大色身不解說法聽法脾胃肝膽不解說法聽
法虗空不解說法聽法是什麼解說法聽法是你
目前歷歷底物一箇形段孤明是這箇解說法聽
法若如是見得便與祖佛不別但一切時中更莫
間斷觸目皆是秪為情生智隔想變體殊所以輪
迴三界受種種苦若約山僧見處無不甚深無不
解脫道流心法無形通貫十方在眼曰見在耳曰
聞在鼻嗅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本是
一精明分為六和合一心既無隨處解脫夫能六
用不行得成解脫又何覺相可得又何動相可得
又何根相可得故皆曰非也。】


「有為句非有為句無為句非無為句二譯俱無此句因果句
[001-0626b]
非因果句色究竟句非色究竟句。」


【通曰大慧問云何世俗通此有為句也云何出世
間此無為句也云何因生果此因果句也何故色
究竟離欲得菩提此超出有為無為正因正果也
准大般若四聖諦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
力七覺支八正道九次第定諸有為法本無自性
又空無相無願三明五眼六通六波羅蜜十力四
無所畏四無礙解十八不共法四無量一切智至
一切相智正性離生諸無為法亦無自性乃四果
位聲聞辟支菩薩等果不可得至無上菩提成等
正覺亦不可得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皆非也
然則何者為是乎洞山示眾曰知有佛向上人方
有語話分僧問如何是佛向上人山曰非佛雲門
云名不得狀不得所以言非保福別云佛非法眼
別云方便呼為佛此諸尊宿演唱最上法門即如
來正因正果尚在所非而況世間一切有為無為
等法乎足與此段相印。】


「節句非節句唐云時節叢樹葛藤句非叢樹葛藤句雜句
非雜句唐云種種。」


【通曰大慧問云何六節攝云何為林樹云何為蔓
草佛偈總之曰云何樹葛藤及問眾生種種性皆
雜亂錯綜而問非關正性故謂之雜西竺兩月為
時年分六節外道有六節師若以四天下論東弗
于逮為晝西瞿耶尼為夜南贍部州為晝北俱盧
[001-0626c]
洲為夜曾無定時又𦦨摩天巳上以蓮華開合分
晝夜一晝夜可當人間五十年莊生亦云上古以
五千歲為春以五千歲為秋然有時者有為之時
者有節者有為之節者故六節非也至叢樹葛藤
交生於天地有春而榮者有冬而茂者咸無自性
觀於百物而眾生種種之性雜亂不一亦猶是也
故皆曰非僧問趙州十二時中如何用心州曰汝
被十二時辰使老僧使得十二時乃曰兄弟莫久
立有事商量無事向衣鉢下坐窮理好老僧行脚
時除二時粥飯是雜用心處餘外更無別用心處
若不如是大遠在僧又問栢樹子還有佛性也無
曰有曰幾時成佛州曰待虗空落地時曰虗空幾
時落地州曰待栢樹子成佛時此等秘密義真能
使得十二時豈是雜用心者能入。】


「說句非說句唐此下有決定句非決定句。」


【通曰大慧問唱說如是言迦葉拘留孫拘那含是
我云是我者即決定句也說既非說定亦非定故
俱曰非僧問趙州諗禪師如何是趙州一句州曰
老僧半句也無曰豈無和尚在州曰老僧不是一
句又一日謂眾曰你若一生不離叢林不語五年
十載無人喚你作啞漢巳後佛也不奈你何你若
不信截取老僧頭去趙州苦口叮嚀只要人離言
說奈何不省。】


「毗尼句非毗尼句比丘句非比丘句。」
[001-0627a]


【通曰大慧問毗尼比丘分毗尼戒律弘範三界所
該甚廣此但指比丘二百五十戒而問為其能傳
持正法所以別於壞僧之流也若以正法眼藏而
論即戒亦無所施何處更討比丘身乎故謂之非
二十祖闍夜多尊者北天竺國人也智慧淵冲化
導無量後至羅閱城敷揚頓教彼有學眾唯尚辨
論為之首者名婆修盤頭此云徧行常一食不臥
六時禮佛清淨無欲為眾所歸祖將欲度之先問
彼眾曰此徧行頭陀能修梵行可得佛道乎眾曰
我師精進何故不可祖曰汝師與道遠矣設苦行
歷於塵劫皆虗妄之本也眾曰尊者蘊何德行而
譏我師祖曰我不求道亦不顛倒我不禮佛亦不
輕慢我不長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雜食我
不知足亦不貪欲心無所希名之曰道時徧行聞
巳發無漏智歡喜讚歎祖又語彼眾曰會吾語否
吾所以然者為其求道心切夫絃急即斷故吾不
贊令其住安樂地入諸佛智復告徧行曰吾適對
眾抑挫仁者得無惱於衷乎徧行曰我憶念七劫
前生常安樂國師於智者月淨記我非久當證斯
陀含果時有大光明菩薩出世我以老故策杖禮
謁師叱我曰重子輕父一何鄙哉時我自謂無過
請師示之師曰汝禮大光明菩薩以杖倚壁畫佛
面以此過慢遂失二果我責躬悔過以來聞諸惡
言如風如響況今獲飲無上甘露而反生熱惱耶
[001-0627b]
惟願大慈以玅道垂誨祖曰汝久植眾德當繼吾
宗聽吾偈曰言下合無生同於法界性若能如是
解通達事理竟遂為二十一祖。】


「處句非處句二譯皆云住持句非住持句字句非字句唐云文字。」


【通曰大慧問何處身云何佛言何處為何身為破
三有者言也又問正法幾時住云何說離字離文
字相即是正法住持正法即破三有非離三有外
而別有住處也即三有非三有即住持非住持住
持之相且不可得而況於有處乎處既不可得即
無影響踪跡而況於有字乎字即非字句即非句
是百八句皆無自性當下無生故以非字句終之
却總明首不生句義也德山示眾云我此間終無
一法與汝諸人仁者問取學取以為知解老漢不
能入拔舌地獄若有一塵一法示諸人說言有佛
有法有三界可出者皆是野狐精魅諸仁者欲得
識麼只是箇虗空尚無纖塵可得處處清淨光明
洞達表裏瑩徹無事無依無棲泊處有甚麼事老
漢從生至死只是箇老比丘雖在三界生而無垢
染欲得出離何處去設有去處亦是籠檻魔得其
便仁者莫用身心無可得只要一切時中莫用他
聲色應是從前行履處一時放却頓脫羈鎻永離
葢纏一念不生即前後際斷無思無念無一法可
當情仁者作麼生擬下口嘴你多知解還曾識渠
面孔麼出家兒乃至十地滿心菩薩覓他蹤跡不
[001-0627c]
著所以諸天歡喜地神捧足十方諸佛讚歎魔王
啼哭何以故緣此虗空活潑潑地無根株無住處
若到這裏眼孔定動即沒交涉又云仁者莫取次
看冊子尋句義覓勝負一遞一口何時休歇老漢
相勸不是惡事切須自帶眼目辨取清濁是佛語
是魔語莫受人惑所以殊勝名言皆是老胡一期
方便施設切須休歇去莫倚一物領他言語作解
會揀擇親疎浮虗詐偽記他閒言長語皆是比量
仁者老漢只恐諸子墮坑落壍作薄福業事褫唇
嘴得少為足向靜處立不肯前進自惑諸境亂走
他人由巡萬法葢為不信虗空本來無事增減他
不得德山老漢苦口叮嚀一一與此經契合若會
他意旨即善修學百八句義。】


「大慧是百八句先佛所說汝及諸菩薩摩訶薩應當
修學。」


【通曰總計上文但一百零四句以不生句生句常
句無常句相句無相句空句不空句原無非字補
足四句却與前偈若生若不生涅槃及空相相照
應至離自性句申明流轉無自性而總云非也唐
譯以有品句分作有句無句却少一數句以滅起
句分作滅句起句却少一無為句至自證聖智現
法樂句唐分為二此合為一又少一決定句是決
定句當增巧明處句當減總之亦合百八句之數
是百八句皆云非者以一心真如門中不但一切
[001-0628a]
染法及一切眾生妄想分別為不相應即淨法滿
足直至真心常住亦無有少法可得以離念境界
唯可自證自覺故此即從古以來先佛所說諸佛
心第一自覺之境界修習大乘者應當於此修學
也僧問黃檗如何是道如何修行檗云道是何物
汝欲修行問諸方宗師相承叅禪學道如何檗云
接引鈍根人語未可依憑曰此是接引鈍根人語
未審接上根人復說何法檗云若是上根人何處
更就他覓他自巳尚不可得何況更別有法當情
不見教中云法法何狀曰若如此則都不要求覔
也檗曰若與麼則省心力曰如是則渾成斷絕不
可是無也檗云阿誰教他無他是阿誰你擬覔他
曰既不許覔何故又言莫斷他檗云若不覔即便
休誰教你斷你見目前虗空作麼生斷他曰此法
可得便同虗空否檗云虗空早晚向你道有同有
異我蹔如此說你便向這裏生解曰應是不與人
生解耶檗云我不曾障你要且解屬於情情生則
智隔曰向這裏莫生情是否檗云若不生情阿誰
是道此黃檗洞徹心宗雖纖毫情念不容駐足甚
得百八句遣相之旨。】


楞伽阿䟦多羅寶經宗通卷一
[001-062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