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298 佛說寶雨經-唐-達摩流支 (master)





《佛說寶雨經》卷第七


唐天竺三藏達摩流支譯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而得空性。何
等為十?一者、能知力空性;二者、能知無畏空
性;三者、能知不共法空性;四者、能知戒蘊空
性;五者、能知三摩地空性;六者、能知般若空
性;七者、能知解脫蘊空性;八者、能知解脫智
見蘊空性;九者、能知空空性;十者、能知勝義
空性。菩薩雖行於空而不為斷,復不執空亦
不見空性、亦不依空性、亦不入於無所有性。
善男子!菩薩成就此十種法,而行於空。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得無相行。何
等為十?一者、遠離外相;二者、遠離內相;三者、
[007-0311a]
遠離戲論相;四者、遠離分別相;五者、遠離有
所得相;六者、遠離所作事相;七者、遠離所行
相;八者、遠離所緣相;九者、能知識不可得相;
十者、所知事物不可得相。善男子!菩薩成就
此十種法,得無相行。」


爾時止蓋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是十種法菩
薩應學。云何當學?」


佛言:「善男子!佛所行處不
可思量,以彼遠離思量境界性故。善男子!若
諸有情思惟如來法性境界,心即迷悶,終不
能覩法性此岸、彼岸,但生劬勞。何以故?如來
境界不可思議,甚深難測,超過一切虛妄計
度所有境界,超過一切有所得者所有境界。
以是義故,非彼虛妄計者思惟度量。」


止蓋菩
薩白佛言:「世尊!我今欲有少問。惟願如來
哀許我請,為我解說!」


佛言:「善男子!一切諸佛
皆許疑問。隨汝所欲,當為解說!」


止蓋菩薩白
佛言:「世尊!夫自讚者,非正士法!云何如來自
讚所行之境超過一切?」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
子!諦聽,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如來不為我
慢、貢高貪著利養、承事給侍、名聞識知,恐他
映蔽而自讚歎。善男子!如來無矯無詐,言不
諛諂,唯除利益一切有情,獲安樂故、證法性
故,於如來所發淨信心,歡喜悅樂,當成法器。
復能演說,饒益有情。」


止蓋菩薩白佛言:「世尊!
一切有情可不能知如來功德威力,今者如
來須自讚耶?」


佛言:「善男子!此土眾生信根薄
少、智力下劣,而不能知如來功德及以威力,
是故如來自讚令知。譬如醫師善知方藥,能
療眾病。醫所住處多有病疾,更無餘醫能療
[007-0311b]
治者。爾時醫師作是念言:『此諸人等病苦所
逼,而於良藥既不能知,亦不知我能除其病。』
是時醫師於病者前而自讚言:『我能識病亦
善知藥!』爾時病人既已識知彼是良醫,深
生敬信,依之將養,所有病苦皆得除愈。善男
子!於意云何,如彼醫師亦得名為自讚以不?」


止蓋菩薩言:「不也,世尊!」


佛言:「善男子!如是,如
是!諸佛、如來為無有上、為大醫王,善知有情
煩惱病因能與法藥,然諸有情不能了知諸
佛、如來善除其病。爾時諸佛便自讚歎功德
威力。眾生聞已,深起敬信,依止如來,除煩惱
病。如來爾時為大醫王,施大法藥,令煩惱病
皆得除愈。何等名為大法藥也?大法藥者,所
謂不淨觀、慈、緣起等。善男子!由是因緣,如來
遍觀而自讚歎。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遠離一切依
止願。何等為十?一者、不依布施有所悕求;
二者、不依持戒有所悕求;三者、不依忍辱有
所悕求;四者、不依精進有所悕求;五者、不依
靜慮有所悕求;六者、不依般若有所悕求;七
者、不依三界有所悕求;八者;不依菩提有所
悕求;九者、不依正道有所悕求;十者、不依涅
槃有所悕求。何以故?以諸菩薩遠離一切依
止相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無所依止故,而
能遊行一切世間。善男子!菩薩成就此十種
法,即能遠離一切依止願。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而行於慈。何
等為十:一者、無方所慈;二者、無差別慈;三
者、得諸法慈;四者、得決定思惟一緣之慈;五
[007-0311c]
者、無滯礙慈;六者、恒利益慈;七者、於一切有
情心平等慈;八者、無損害慈;九者、遍一切慈;
十者、出世間慈。善男子!菩薩成就此十種法,
是名修慈自性。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而行於悲。何
等為十?一者、見諸有情無歸、無護、受苦惱者,
即起哀愍,發菩提心;二者、發菩提心已,勇猛
精進,速入法性;三者、入法性已,饒益有情;四
者、為慳悋有情令其布施;五者、為毀禁有情
令其持戒;六者、為瞋害有情令其忍辱;七者、
為懈怠有情令其精進;八者、為散亂有情令
其靜慮;九者、為惡慧有情令其智慧;十者、雖
為有情受諸苦惱,志必拔濟,無有疲厭,於大
菩提終不退轉。善男子!菩薩成就此十種法,
是名修悲自性。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而行於喜。何
等為十?一者、我得出離諸有牢獄、猛火熾然,
如是生喜;二者、我能斷除久遠相續生死之
縛,如是生喜;三者、我已能度種種尋伺邪執、
雜亂生死大海,如是生喜;四者、我能傾折憍
慢久遠之幢,如是生喜;五者、我能以金剛智
破煩惱山,乃至無有如微塵許,如是生喜;六
者、我今自既安隱,亦復能令他得安隱,如是
生喜;七者、我於長夜睡眠之中而得覺寤,亦
能令他於長夜中為愛繩所縛、癡蓋所覆盲冥
有情皆令覺寤,如是生喜;八者、我於一切惡
趣既得解脫,亦能令他而得解脫,如是生喜;
九者、我於長夜生死曠遠,困乏飢渴,獨行無
伴,流轉無窮,不識正道,不知方所,既能識道,
[007-0312a]
復能示道,如是生喜;十者、我今能向一切智
城,如是生喜。善男子!菩薩成就此十種法,是
名修喜。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而能行捨。何
等為十?一者、於眼所見色中,得捨行故;二者、
於耳所聞聲中,得捨行故;三者、於鼻所嗅香
中,得捨行故;四者、於舌所甞味中,得捨行故;
五者、於身所受觸中,得捨行故;六者、於意所
知法中,得捨行故,作是行時,於色等境不惱
壞、不損害、不滅盡;七者、於苦苦中,得捨行故;
八者、於壞苦中,得捨行故;九者、於行苦中,得
捨行故,作是行時,於苦苦、壞苦、行苦性中,不
惱壞、不損害、不滅盡;十者、於所作已辦有情
中,得捨行故,發歡喜、淨信、悅樂之心,作是
思惟:『彼諸有情雖已自度,我當令彼而得度
脫,行於捨心。』善男子!菩薩成就此十種法,是
名修捨。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得遊戲神通。
何等為十?一者、示現隱沒;二者、示現受生;三
者、示現少年遊戲後宮;四者、示現出家;五者、
示現苦行;六者、示現往於菩提道場;七者、示
現降伏眾魔;八者、示現成等正覺;九者、示現
轉正法輪;十者、示現大般涅槃。」


爾時止蓋菩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諸大
菩薩於覩史多天宮示現滅沒,乃至示現入
大涅槃?」


佛言:「善男子!菩薩於覩史多天最尊、
最勝,超過一切世間諸欲境界而無染著,為
有情故,示現隱沒。有情見已,捨離常想,起無
常想,以彼無常為依止故,得不放逸。善男子!
[007-0312b]
彼諸有情未離放逸,雖於菩薩生淨信心,然
由耽嗜諸欲境界,未能承事供養菩薩,作是
思惟:『菩薩與我長時在世,我等於後往菩薩
所承事供養,而不晚也!』為令如是有情起戀
慕心,捨於放逸,現隱沒耳!而彼有情觀無常
已,不復放逸,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
男子!若有眾生應處母胎而調伏者,菩薩即
處母胎中,現其功德威神希有之事,為說種
種微妙之法,眾生聞已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善男子!若諸有情應見菩薩為童子
時後宮遊戲而調伏者,菩薩令彼有情得成
熟故,亦為守護下劣有情少信根者,現為童
子宮中遊戲。善男子!若諸有情應見菩薩出
家而成熟者,菩薩為欲令其得成熟故,示現
出家。善男子!若天、龍、藥又、健闥縛應以苦
行得調伏者,菩薩為化彼故及為降伏諸外
道故,示現苦行。善男子!若諸有情長夜悕求,
發如是願:『菩薩若詣菩提道場,我當往彼勤
修供養!』菩薩為如是等諸有情故,示現往詣
菩提道場,為令有情隨順供養,決定當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若諸有情我慢
貢高、憍奢縱逸,為欲令彼捨離如是煩惱事
故、降諸魔故,而能示現坐於道場。若諸有情
樂寂靜者,菩薩為令畢竟證得最勝、最高殊
勝法故,示坐道場,成等正覺。是故菩薩現正
覺已,三千大千世界悉皆寂靜,無復眾聲。彼
諸有情見斯事已,咸作是言:『願我未來證菩
提時,亦如菩薩坐於道場,成等正覺!』善男子!
若諸有情以彼邪師為一切智,受於邪法,此
[007-0312c]
世、他世不能出離,成等正覺,菩薩為欲降伏
彼故及為善根成熟故;復有眾生堪為法器
堪示道故,菩薩即現成等正覺,往彼波羅痆
斯城,示現三轉十二行法輪。善男子!若諸有
情宜聞涅槃而調伏者,菩薩即現大般涅槃
而調伏之。善男子!以是因緣菩薩於覩史多
天最勝宮中示現隱沒,乃至示現大般涅槃。
善男子!菩薩成就此十種法,得遊戲神通。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能離八無暇。
何等為十?一者、捨離不善法;二者、於如來所
說學處終不違越;三者、遠離慳貪;四者、已曾
供養諸佛、如來;五者、勤修福業;六者、智慧圓
滿;七者、得方便善巧;八者、本願具足;九者、厭
離世法;十者、勤行精進。


「善男子!菩薩以離眾
惡業故,不墮地獄。諸有情等生地獄中者,為
無量苦之所逼惱,生瞋恚心。菩薩不爾!十善
業道性成就故,終不生於地獄之中。善男子!
菩薩於如來學處不違越故,不墮畜生趣中。
生其中者,極受熾盛無量苦惱。善男子!菩薩
不慳貪故,不生餓鬼之中。生其中者,極受熾
盛飢餓、苦惱。善男子!菩薩已曾承事供養諸
佛、如來故,而不生於邪見之家。若生其中,諸
緣不具,與善知識不得和合,是故菩薩不生
其中。遇善知識,修行善法,由是得生正見之
家,諸緣具足,增長廣大殊勝善根。善男子!菩
薩諸根終無缺減。若缺減者,於佛法中即非
法器。然菩薩以積集福業故,於佛、法、僧及制
多所承事供養故,得諸根具足,堪為法器。善
男子!菩薩不生邊地。何以故?邊地之人
[007-0313a]
頑嚚愚憃,猶如啞羊,如是等類於善惡言義
不能了知,不孝父母,不敬沙門、婆羅門。是故
菩薩常生中國,利根智慧,聰悟明達,於佛法
中堪為法器。善男子!菩薩不於長壽天生,若
生其中,不得值遇無量諸佛出現於世,不得道
果,無能利益。是故菩薩生於欲界,遇佛出現,
承事供養,成熟眾生。所以者何?以能得彼巧
方便故。善男子!菩薩不生無佛世界,其中無
佛、法、僧而應供養,常生具足三寶佛土之中。
所以者何?以諸菩薩具本願故。善男子!菩薩
聞是無暇之處深生厭離,隨如是類得厭離
已,勤修精進,獲諸善法,永斷一切諸不善法。
善男子!菩薩成就此十種法,遠離八無暇。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得不退轉菩
提之心。何等為十?一者、遠離虛誑諂曲;二者、
質直清淨,離諸疑惑;三者、遠離師奉;四者、遠
離法慳;五者、不作滅法因緣;六者、如說而行,
終不虛誑;七者、攝取大乘;八者、於大乘人常
生尊重,同法想故;九者、得趣向大乘,隨順悟
入;十者、於說法師作善知識想。善男子!菩薩
成就此十種法,即得不退菩提心。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得宿住隨念
智。何等為十?一者、承事諸佛;二者、攝受正法;
三者、持戒清淨;四者、無有惡作;五者、得無障
礙;六者、歡喜無量;七者、得多修行;八者、得三
摩呬多;九者、得化生;十者、得識無愚癡。善男
子!菩薩承事無量諸佛故,得尊重正法;於諸
正法受持讀誦,為他廣說;不顧身命勤修正
法,故得尸羅,所謂身、語、意戒皆得清淨;由戒
[007-0313b]
清淨故,得無惡作;無惡作故,得無障礙;由無
障礙故,得歡喜無量;歡喜無量故,得多修行;
多修行故,得三摩地;得三摩地故,能趣清淨;
趣清淨故,恒得化生;得化生故,識無愚癡;識
無愚癡故,得憶念生智。由是能隨憶念多生,
一生、二生乃至無量百千生。善男子!菩薩成
就此十種法,得宿住隨念智。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不離善知識。
何等為十?一者、見佛、聞佛、念佛;二者、聽聞正
法;三者、承事眾僧;四者、不離諸佛、菩薩,問訊
起居;五者、常近多聞說法之師;六者、常得聽
聞諸波羅蜜;七者、恒聞菩提分法;八者、恒聞
三解脫門;九者、恒聞四梵行;十者、恒聞一切
智性。善男子!菩薩成就此十種法,親近善知
識。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遠離惡知識。
何等為十?一者、遠離毀禁補特伽羅;二者、遠
離破見補特伽羅;三者、遠離壞威儀補特伽
羅;四者、遠離邪命補特伽羅;五者、遠離習近
憒閙補特伽羅;六者、遠離懈怠補特伽羅;七
者、遠離耽著生死補特伽羅;八者、遠離違背
正覺補特伽羅;九者、遠離愛著家業補特伽
羅;十者、遠離一切煩惱。善男子!菩薩雖復
遠離如是諸惡知識,然於彼處不起損害、輕
賤之心。菩薩應發如是之心:『由佛說言:「若與
雜亂眾生而相染習,便即為彼之所破壞。」是
故我應遠離如是諸雜亂處。』善男子!菩薩成
就此十種法,遠離惡知識。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得法性身。何
[007-0313c]
等為十?一者、得平等身;二者、得清淨身;三者、
得無盡身;四者、得積集身;五者、得法身;六者、
得甚深難測不可計度身;七者、得不可思議
身;八者、得寂靜身;九者、得等虛空身;十者、得
智身。善男子!菩薩成就此十種法,得如來法
性身。」


止蓋菩薩言:「世尊!諸菩薩等於何位中,
得證如來法性之身?」


佛言:「善男子!初地菩薩
得平等身。何以故?以永離一切不平等故,悟
入一切菩薩平等法性故;二地菩薩得清淨
身,以尸羅清淨故;三地菩薩得無盡身,以永
離一切瞋害故;四地菩薩得善積集身,以積
集佛法故;五地菩薩證得法身,以能通達一
切法故;六地菩薩得不可計度甚深難測身,
以積集不可計度、甚深難測法故;七地菩薩
得不可思議身,以積集不思議佛法,及能積
集方便善巧故;八地菩薩得寂靜身,以遠離
一切戲論及煩惱故;九地菩薩得等虛空身,
以無邊身充滿故;十地菩薩證得智身,以積
集一切智故。」


止蓋菩薩言:「世尊!如來法身與
菩薩法身有何差別?」


佛言:「善男子!二種法身
性無差別,功德威力而有差別。」


止蓋菩薩白
佛言:「世尊!云何性無差別而有差別?」


佛言:「善
男子!佛與菩薩法性無差別。何以故?此二
種身同一性故,但功德威力有差別耳!」


止蓋
菩薩白佛言:「世尊!佛與菩薩功德威力云何
應知有其差別?」


佛言:「善男子!我今為汝廣說
譬喻以明斯義。善男子!如末尼珠有瑩拭者、
有未瑩者,雖同是寶,而已瑩者光明具足,人
所愛樂;未已瑩者,所有光明猶不具足。善男
[007-0314a]
子!如來珠寶與菩薩珠寶體性雖同,然亦有
異。何以故?如來珠寶已清淨故,離一切垢故。
菩薩身中法性珠寶,未能普照一切世界。何
以故?以有餘故,猶有垢故,如末尼珠未已瑩
者。是故如來法身與菩薩法身如是差別。善
男子!如白分月,從初一日至十五日,光明照
耀,漸漸圓滿,雖同是月,光明不等,而菩薩法
身、如來法身雖同一性相,然功德威力如是
差別。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得金剛堅固
之身。何等為十?一者、貪、瞋、癡等不能沮壞;二
者、忿恚、結妬、我慢、貢高、顛倒之見不能沮壞;
三者、世間八法不能沮壞;四者、惡趣苦惱不
能沮壞;五者、一切諸苦不能沮壞;六者、生、老、
病、死不能沮壞;七者、外道諸論不能沮壞;八
者、魔及魔眾不能沮壞;九者、聲聞、辟支佛不
能沮壞;十者、諸欲境界不能沮壞。善男子!菩
薩成就此十種法,得金剛堅固之身。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為大商主。何
等為十?一者、得平等意樂;二者、應受供養;三
者、能作出離;四者、能為所依;五者、能作饒益;
六者、善能積集道路資糧;七者、得好財寶;八
者、心無止足;九者、常為導師;十者、善巧隨順
往一切智城。


「善男子!云何菩薩得平等意樂,
乃至云何得善巧隨順往一切智性大城?善
男子!譬如商主得諸國王及國王子等之所
愛樂。菩薩亦爾!為法商主,得諸如來及聲聞
等之所愛樂。善男子!譬如商主應得聚落婆
羅門及剎帝利等之所供養。菩薩亦爾!為法
[007-0314b]
商主,應得有學、無學及餘天、龍等之所供養。
善男子!譬如商主經於曠野飢饉之處,導引
眾商令得安樂,無有疲厭。菩薩亦爾!為法商
主,經於生死曠野之中,能令眾生免離逼迫,
皆獲安樂。善男子!譬如商主能與一切貧苦
眾生作大依止,令得出離曠野飢饉。菩薩亦
爾!為法商主,能與外道遮落迦、波離婆、羅社
迦,令得出離生死,全其軀命。善男子!譬如商
主能得饒益王臣及諸人民。菩薩亦爾!為法
商主,能得饒益愛著生死諸眾生等。善男子!
譬如商主將多商人往於諸方,經過曠野飢
饉之處,善能積集眾多資糧,越於險難,得至
大城而獲安樂。菩薩亦爾!為法商主,善能積
集福智資糧,導引眾生超過生死曠野之中,
得至諸佛一切智城。善男子!譬如商主養育
眾人,欲往他方積集珍寶,所謂金銀、末尼、
真珠、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等寶。菩薩亦爾!
為法商主養育眾生,欲往一切智慧大城,善
能積集佛法珍寶。善男子!譬如商主悕求一
切財物終無厭足。菩薩亦爾!為法商主悕求
一切正法財寶,無有厭足。善男子!譬如商主
於眾商中而為上首,積集資財能為主故、最
尊勝故、能令眾商信受語故。菩薩亦爾!為法
商主,於一切眾生中最尊勝故、能為主故、積
集功德言不虛妄故。善男子!譬如商主能以
善巧超過險路,至彼大城。菩薩亦爾!將諸眾
生超過生死,到智慧城。善男子!是名菩薩得
等意樂,乃至善巧到一切種智慧大城。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而能於道善
[007-0314c]
巧。何等為十?一者、能知平等道;二者、能知不
平等道;三者、能知安隱道;四者、能知善巧道;
五者、能知有水草道;六者、能知諸方道;七者、
能知相道;八者、能知正道;九者、能知邪道;十
者、能知出離道。善男子!菩薩成就此十種法
即能於道善巧。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得不顛倒道。
何等為十?一者、若諸有情應以大乘而調伏
者,為說菩薩道而調伏之,不為說聲聞道;二
者、若諸有情應以聲聞乘而調伏者,為說聲
聞道而調伏之,不為說菩薩道;三者、若諸有
情應以一切智而調伏者,為說一切智道而
調伏之,不為說緣覺道;四者、若諸有情應以
緣覺乘而調伏者,為說緣覺道,不為說一切
智道;五者、若諸有情執著我法,為說無我及
以空法,不說我與有情、命者、養育者、補特伽
羅;六者、若諸有情執著二邊,為說離二邊道,
不說依止二邊;七者、若諸有情心散亂者,為
說奢摩他、毘鉢舍那,不說散亂道;八者、若諸
有情著戲論者,為說真如,不說愚夫耽著戲
論;九者、若諸有情耽著生死,為說涅槃,不說
生死;十者、若諸有情著於邪道,為說無結
無棘刺道,不說普遍煩惱棘刺道。善男子!菩
薩成就此十種法,即能成就不顛倒道。


「復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而能善行於
三摩呬多心。何等為十?一者、善行身念處;二
者、善行受念處;三者、善行心念處;四者、善行
法念處;五者、善行境界念處;六者、善行阿蘭
若念處;七者、善行村邑、國土、王都、聚落念處;
[007-0315a]
八者、善行利養、尊重、名聞念處;九者、善行如
來施設學處念處;十者、善行煩惱及隨煩惱
雜染念處。


「云何菩薩行身念處?善男子!菩薩
以正般若簡擇諸法與身俱者,能捨惡法,觀
察是身,從頭至足,無我、我所;性不久停,終當
壞滅;筋脈纏縛,臭穢不淨。菩薩如是觀察之
時,而不於中樂欲貪著。以是義故,身中所有
諸可惡法,唯除菩薩自在能捨,非諸有情。是
名善行於身念處。


「云何菩薩行受念處?善男
子!菩薩作是思惟:『所有諸受悉皆是苦,愚夫
顛倒謂之為樂。一切智者知樂即苦,是故勇
猛修行斷苦,令他有情亦如是學。』菩薩摩訶
薩觀察受時,終不染著,亦不瞋恚。是名菩薩
善行受念處。


「云何行心念處?善男子!菩薩
作是思惟:『心實無常,執著為常;實是其苦,執
著為樂;本無有我,執著為我;本來不淨,執著
為淨;其心輕動,無時暫停。以不停故,於諸雜
染能為根本,壞滅善道,開惡趣門,生長三毒。
與隨煩惱等作其因緣,為主、為導,又能積集
淨、不淨業,迅速流轉如旋火輪,亦如奔馬、如
火焚燒、如水增長,遍知諸境如世彩畫。』菩薩
如是觀察心時,便得自在。得自在已,於諸法
中亦無罣礙。是名菩薩善行心念處。


「云何菩
薩行法念處?善男子!菩薩如實了知諸不善
法——貪、瞋、癡等,及依止此所起餘法——及能修習
煩惱對治,令諸惡法皆悉永斷。既能了知一
切善法,於中安住,要期發願,復能安立一切
有情如是修學。是名菩薩善行法念處。


「云何
菩薩行境界念處?善男子!菩薩於可意不可
[007-0315b]
意色、聲、香、味、觸、法中無染、無著,亦不發起瞋
恚之心。菩薩作是思惟:『我不應於都無法中
而生貪染。我若生染,即是愚夫及愚癡性,為
不了性,為不善性。如世尊言:「若為貪愛所染
即便頑鈍,不能了知善、不善法,由此因緣墮
於惡趣。」』菩薩作是思惟:『我不應於空法中發
起瞋恚。我若起瞋,即不能忍。是瞋恚纏,為諸
聖人之所訶責,及梵行者之所譏嫌。』菩薩觀
察境界之時,不為境縛,亦無執著,復教化人
如是修學。是名菩薩善行境界念處。
《佛說寶雨經》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