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20 華嚴經疏注-唐-澄觀 (master)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五入第四十五經卷末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075-0778b]


○諸菩薩住處品第三十二



【△初來意者。上約化益盡一切時。今明菩薩徧一
切處。故次來也。故僧祇中。明法界毛端之處。皆有
多多普賢。此則據實而談。今約機緣所宜。指有方
所。使物欣厭翹心有歸。若知能住菩薩毛含剎海
所住之處。塵納無邊。則未有一方非菩薩住。亦遠
答前壽量海問。菩薩隨機。住壽異故。昔將此品。遠
答第二會初問意。十句非唯義意不同。抑亦文不
相次。


二釋名者。菩薩大悲。隨機住處。能住非一。故名曰
諸。諸菩薩之住處。故以為名。


三宗趣者。隨機應感。方所為宗。使物歸憑。及悟無
方。以為其趣。


次正釋文。分二。初集經者敘。】


「爾時心王菩薩摩訶薩於眾會中告諸菩薩言。」


【亦心王說者。隨所統王。皆自在故。亦表心隨智。住
無障礙故。
△二正說住處。有二十二處。前十依八
方山海。以上下二方非凡能至。故不明之。山海包
藏。仁智棲止。表大智高深故。能止能照故。後十二
處城邑雜居。曲盡物機。表大悲無遺故。則知菩薩
無不在矣。今初第六是海中之山。第十海中之窟。
餘皆是山。文十。初仙人山。】


「佛子東方有處名仙人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仙人山者。相傳是東海蓬萊山。若爾則亦兼海。

[075-0778c]
二勝峯山。】


「南方有處名勝峯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勝峯。即德雲所住。晉本名樓閣山。即婆施羅所住。


△三金剛𦦨山。】


「西方有處名金剛𦦨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金剛𦦨。在西海之濵。
△四香積山。】


「北方有處名香積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香積山。昔云應。是雪北香山。
△五清涼山。】


「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清涼山。即代州鴈門郡五臺山也。於中現有清涼
寺。以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涼。五
峯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表我
大聖五智巳圓。五眼巳淨。總五部之真祕。洞五陰
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頂分五方之髻。運五乘
之要。清五濁之災矣。然但云東北方者。其言猶漫。
按寶藏陀羅尼經云。我滅度後。於贍部洲東北方。
有國名大振那。其國有山。號為五頂。文殊師利童
子游行居住。為諸菩薩眾。於中說法。及與無量無
數藥叉羅剎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供養恭
敬。斯言審矣。
其山靈迹備諸傳記。
余幼尋茲典。每
至斯文。皆掩卷長歎。遂不遠萬里。委命棲託。聖境
相誘。十載于茲。其感應昭著。盈于耳目。及夫夏景。
勝事尤多。歷歷龍宮。夜開千月。纖纖細草。朝間百
華。或萬聖羅空。或五雲凝岫。圓光映乎山翠。瑞鳥
[075-0779a]
翥于煙霄。唯聞大聖之名。無復人間之慮。入聖境
者。接武革凡心者。架肩相視。互謂非凡。觸目皆為
佛事。其山勢寺宇。難以盡言。自大師晦迹於西天。
妙德揚輝於東夏。雖法身長在而雞山。空掩於荒
榛。應現有方。鷲嶺得名於茲土。神僧顯彰於靈境。
宣公上稟於諸天。漢明肇啟於崇基。魏帝中孚於
至化。北齊數州以傾俸。有唐九帝之迴光。五天殉
命。以奔風八表。亡軀而競託。其有居神州。而一生
不到。亦奚異舍衛三億之徒哉。願皆修敬。
△六金
剛山。】


「海中有處名金剛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金剛山。謂東海近東。有山名之為金剛。雖非全體
是金。而上下四周。乃至山間流水砂中。皆悉有金
遠望即謂全體是金。又海東人自古相傳。此山往
往有聖人出現。然晉本此處當其第九。以與第十
莊嚴窟。俱在海中故。而今居此者。意是八方之內。
東北方攝故。若不然者。何以正說八方。忽然語海。
又晉本海中有二住處。一名枳怛那。現有菩薩。名
曇無竭。有萬二千菩薩眷屬。言枳怛者。具云昵枳
多。此云踊出。金剛語體。踊出語狀。曇無竭者。此云
法生。亦云法勇。亦云法尚。今言法起。與生勇義同。
即常啼之友也。菩薩眷屬。十倍今經。或前譯之誤。


△七支提山。】


「東南方有處名支提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075-0779b]


【支提山者。此云生淨信之所。有舍利者為塔。無舍
利曰支提。或山形似塔。或彼有支提。故以為名。昔
云既指清涼為東北。則東南影響吳越。然吳越靈
山雖眾。取其形似者。天台之南。赤城山也。直聳雲
際。赩若霞起。巖樹相映。分成數重。其間有白道猷
之遺蹤。或即當之矣。然劒川有三學。山中有歡喜
王菩薩。屢持燈而出。名雖不同。而天竺望之。即是
東南。亦有見其持寶冠者。則密示其名也。希後賢
以審之。
△八光明山。】


「西南方有處名光明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光明山。昔云應。是與補怛洛迦山相連。以晉譯觀
音住山為光明。今文非觀音住處。而云光明。故言
連也。
△九香風山。】


「西北方有處名香風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香風山。疑是香山西畔。
△十莊嚴窟。】


「大海之中復有住處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對上第六海中。故云復有。晉本云。二名功德莊嚴
窟。
△後十二處城邑雜居。初毗舍離。】


「毗舍離南有一住處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毗舍離者。即毗耶離。此云廣嚴城。亦曰廣博。即是
中印度淨名所居之城。言南者。按西域記第七云。
此城南十四五里有塔。是七百賢聖重結集處。更
南八九十里。有僧伽藍。其側有過去四佛座。及經
行遺迹之處。應是其所。晉本第二。更有一處。名巴
[075-0779c]
連弗邑。有處名金燈僧伽藍。昔云具言波吒補怛
囉。此云黃華子。即黃華女之子。創居此處。亦中天
摩伽陀國。具如西域記第八。今經闕此一處。
△二
摩度羅城。】


「摩度羅城有一住處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云摩度羅者。亦曰摩偷羅。此云孔雀。亦云密蓋。並
是古世因事為名。亦中印度言滿足窟者。彼國有
舍利弗等塔及文殊師利塔。於王城西五六里。有
山寺。是烏波毱多所造寺。北有巖中。間有石窟。是
毱多度人安籌之所。具如西域記第四說。安籌雖
是後事。多是安聖窟中。
△三俱珍那。】


「俱珍那城有一住處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俱珍那者。具云俱陳那耶。俱珍姓也。此云大盆那
耶法律也。謂池形如大盆。往昔有仙。於側修法。律
後人以此為姓。因為城名。
△四清淨彼岸。】


「清淨彼岸城有一住處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清淨彼岸城。是南印度。目真此云解脫。即龍之名。
隣陀云處。即龍所居處。
△五摩蘭陀國。】


「摩蘭陀國有一住處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摩蘭陀國。未詳所在。晉經無國。但云風地。謂有風
孔處。即龍所居。
△六甘菩遮國。】


「甘菩遮國有一住處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甘菩遮國。正云紺蒲。即是果名。其果赤白圓滿。乍
似此方林檎。而復三約橫文。此國多端正女人。頸
[075-0780a]
似紺蒲。三約文成以女名。國出生慈者。大集經中
但名慈窟。
△七震旦國。】


「震旦國有一住處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震旦國。即此大唐。亦云真丹。或云支那。皆梵音。楚
夏此云多思惟。以情慮多端故。前為成八方故。清
涼直云東北。今在諸國之類故舉國。名那羅延者。
此云堅固。昔云即青州界有東牢山。現有古佛聖
迹。此應是也。然牢山乃是登州。亦青州分野。其山
靈迹亦多。然今之到此山者。在蔚州界。靈迹顯著。
不減清涼時人稱謂普賢所居。往往有覩。彼亦有
五臺。南臺有窟。難究其底。時稱那羅延窟。或即是
此。
△八疏勒國。】


「疏勒國有一住處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疏勒國。具云佉路數怛勒。是彼國山名。因山立號
或翻為惡性。因國人以立名。然牛頭山在今于闐
國。此云地乳。佛滅百年方立此國。具如西域記。以
集經之時未開。尚屬疏勒故耳。晉本但云邊國故。
或指江表牛頭。今譯既明。定非此也。
△九迦葉彌
羅。】


「迦葉彌羅國有一住處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迦葉彌羅。晉譯為罽賓。此翻為阿誰入即末田地
乞地之所。略如音義。廣出西域記第三。
△十增長
歡喜城。】


「增長歡喜城有一住處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075-0780b]


【增長歡喜城。古釋云即南印度。尊者窟者。即上座
部所居之所。
△十一菴浮棃摩。】


「菴浮棃摩國有一住處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菴浮棃摩。此云無垢。即是果名。此國豐而且勝。故
以為名。在中印度境。
△十二乾陀羅國。】


「乾陀羅國有一住處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乾陀羅國。此云持地。多得道果者。護持不為他國
侵害故。或云香徧。徧國香草。先發生故。苫婆羅者。
是香華樹名。與初品苫末羅。梵言輕重耳。徧窟側
近。多生此故。相傳云。是佛留影之所。具如西域記
及大集月藏。分第十。此品之終。都無結束。或是經
來不盡。閻浮既爾。餘界異類界等可以倣之。法界
身雲則無在無不在矣。


自下入第四十六卷經。】


○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



【△初明來意。先通後別。通則此下五品為答第二
會初如來地等十句問故。古德但有三品答前。謂
前明修生之因。今辨修生之果。因圓果滿。故次來
也。若答前問。何以重請。由因果隔絕。念法希聞。因
德尚深。果必玄妙。故念請耳。別明此品。則前品因
終。此品果始。故次來也。
△二釋名者。如來果法迴超
言慮。故以為名。斯即佛之不思議法也。
△三宗趣。
先總後別。總明說佛果德體用。心言罔及。而為其
宗。令諸物情。亡言絕想。速滿為趣。別就宗中。三門
[075-0780c]
分別。一通辨佛德。若說百四十不共佛法。通於權
小。若五法攝大覺性。猶通於權。若言唯一味實德
者。約理頓說。若言具足無盡德者。是此所明。故後
文中。初標十問。答具多門。類通十方。一一無盡。二
別顯義相。諸佛功德不出二種。一者修生。二者本
有。初謂信等本無今有。後謂真如具性功德。此二
無礙。應成四句。一唯修生。二唯本有。以性相區分
故。三本有修生。謂如來藏。待彼了因本隱今顯故。
四修生。本有無分別智。冥符理故。若權教所明二
德。不雜法報四句亦有差殊。依此經宗。雖有四義。
而無四事。本有如真金。修生如嚴具。然由嚴具。方
顯金德。嚴具無體。全攬金成故。唯金不礙嚴具。唯
法身而不礙報化。唯嚴具亦然。既互全收。故十身
無礙。八相該於法界。丈六徧於十方。諸根毛孔各
無限量。亦不礙量。量與無量。無有障礙。三顯不思
議之義。泛明有四。一理妙難測。二事廣難知。三行
深越世。四果用超情。今文通四。正辨後一。就後一
中。復開為四。一何者不思議。略辨十種。一智超世
表。二悲越常情。三無思成事。四同染恒淨。五所作
祕密。六業用廣大。七多少即入。八分圓自在。九依
正無礙。十理事一味。文並具之。恐繁不引。
二於何
不思議。此有四位。一過世間。二越權小。三超因位。
四顯法體。三云何不思議亦有四種。謂非聞思修
及報智境。四何用不思議亦有四種。謂令信向故。
[075-0781a]
起行求故。隨分證故。圓滿得故。前三是宗。唯取第
四。何用為越。即此宗趣可以釋名。


次正釋文。五品分二。初之一品總明佛德。後之四
品別顯佛德。古德將後二品。為平等因果。此但三
品。今依賢首初品。總顯佛德體用。次品別顯勝德
之相。後品別明勝德益用。又初品明德。次品明相。
後品明好。今初分四。初請分二。初明請人。】


「爾時大會中有諸菩薩作是念。」


【△二正顯所念。】


「諸佛國土云何不思議諸佛解脫云何不思議。」


【十法皆云不思議者。即前果用超情離於說相。故
此十句義並多含。皆通真應。不得一向就應而辨。
然此十問攝前普光。後二十句所成果。問謂身攝
六根。智攝佛境佛地及最勝三問。自在攝五。一神
力。曰神通。三十力。四無畏。五三昧。此並前開此合。
前境界中。開出國土所化所依之境故。前所行中。
開出出現本願種性。種性即是悲智之行。本願唯
就因辨行故。出現是佛普賢行故。出現與行。互有
寬陿。下出現品。行是其一。故前之無礙。此開解脫。
作用無礙。名解脫故。所以開合者。顯義無方故。名
多同者。顯不異故。音聲即辨才。雖無開合名有寬
陿。義旨大同。此十義相。第二會中。巳曾解釋。至下
說分文中重明。
△二加分三。初加因。】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
[075-0781b]


【神知機故。
△二顯加相。】


「則以神力加持。」


【三業加故。上句為總。下三句別。】


「智慧攝受光明照耀威勢充滿。」


【謂意語身以光照者。即教光故。
△三加所為。】


「令青蓮華藏菩薩。」


【為具說德故。文有八句。】


「住佛無畏。」


【外制無畏。】


「入佛法界。」


【內證深寂。此意業勝。】


「獲佛威德。」


【威德內充。】


「神通自在。」


【神用外徹。此身業勝。】


「得佛無礙。」


【具四無礙。是語業勝。】


「廣大觀察。」


【徧觀機教為廣大。】


「知一切佛種性次第。」


【知性無差。是為次第。】


「住不可說佛法方便。」


【授記善巧。是為方便。皆說德也。所以加青蓮華藏
者。果德離言。藉因顯故。因果同時故。性德無染最
[075-0781c]
超勝故一德具含一切德故。
△三證分十句。】


「爾時青蓮華藏菩薩則能知見一切佛法。」


【上四自利。下三利他。】


「以大悲心觀察眾生受行一切諸菩薩法。」


【上皆自分。後三勝進。】


「於一念中出生佛智總持辯才皆悉具足。」


【△四說分二。初承力總告。】


「承佛神力告蓮華藏菩薩言。」


【告蓮華藏者。非同佛心。無以受佛之德故。亦名蓮
華。不言青者。不礙能說。為最超勝故。
△二正顯佛
德。略有二義。一總下五品共答十問。此之一品答
佛種性。佛以功德為種性故。次有二品。答於佛身。
次一品答本願。後一品答出現其國土。問初會巳
廣。餘或經來未盡。或前後攝之。二者此品具答十
問。謂佛德無量。略顯三十二門。門皆具十。則有三
百二十種德。以顯無盡。昔以初十。標宗略答。具答
十問。所餘唯有別答而超。次答前十問。今謂三十
二門如次答前十句問故。而門門中皆含答十。欲
顯佛德一具一切。亦顯所問包含廣故。而標門名
多。不同前者。為顯佛德無邊際故。文分為十。初之
二門答國土問次二門答本願問。三二門答種性
問。四二門答出現問。五五門答佛身問。六二門答
音聲問。七三門答智慧問。八八門答自在問。九三
門答無礙問。十有三門答解脫問。以身及自在。含
[075-0782a]
前普光。諸問多故。用門亦多。而文多有三。謂標釋
結。其中義相至文當顯。今初二門答國土問者。國
土即是所依所住。即分為二。初門明其常住法門。
後門明其徧住法界。不唯國土。不在方所。為真土
也。
今初文二。初標。】


「佛子諸佛世尊有無量住。」


【△二釋相。】


「所謂。」


【文有九句。顯於如來應機說法。含答十問。則知十
問皆成住處。下皆倣之。】


「常住大悲。」


【起應之心。答種性問。悲為種性故。】


「住種種身作諸佛事。」


【演法之身答佛身問。】


「住平等意轉淨法輪。」


【轉法之意。答本願問。本願平等利一切故。】


「生四辯才說無量法。」


【能轉之辯答音聲問音出辯故。】


「住不思議一切佛法。」


【所轉之法。答自在問。自在不思議故。】


「住清淨音徧無量土。」


【轉音周徧答國土。國土是音所至故。】


「住不可說甚深法界。」


【所顯之理答智慧。智慧能住法界故。】
[075-0782b]


「住現一切最勝神通。」


【能化之通。答神通問。】


「住能開示無有障礙究竟之法。」


【演法之益。答無礙問。文唯九句。脫於出現。或通諸
句。出現皆能作前九故。答此品中。十問既爾。答初
二會。類例可知。
△二普徧法界。明其徧住。謂六根
三業徧法界土。文分為三。初標。】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法普徧無量無邊法界。」


【無量是事。法界無邊是理。此二無礙及事事無礙
法界。並為所徧。
△二列釋。】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普入諸趣而無染著。」


【含答三問。一正答身其普徧諸趣。是有悲性及出
現義。】


「一切諸佛有無邊際住於無礙平等法身。」


【次之六句。是身別相。亦是於身兼答普光眼等六
問。出妙音聲答音聲問。】


「一切諸佛有無邊際無礙解脫示現無盡大神通力。」


【答三問。謂無礙答第九。解脫答第十。神通力答自在。】


「一切諸佛有無邊際而於其中不生染著。」


【別答國土。】


「一切諸佛有無邊際悉能通達一切佛法。」


【答本願及智慧問。
△三結。】


「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法界無邊際十種佛法。」


【△二有二門。答本願問二。初明乘願現其八相。】
[075-0782c]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念念出生智。」


【然願以後得智為體。從其願智。生八相等。非生智
也。上標次徵。列結下文倣此。】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無量世界從天來下。」


【乘願下生。】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示現無量世界菩薩受生。」


【受生種族。】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示現無量世界出家學道。」


【學解脫道。】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菩提樹下成等正覺。」


【明其出現。】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無量世界轉妙法輪。」


【音聲。】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教化眾生供養諸佛。」


【化生嚴國。】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不可言說種種佛身。」


【現佛身。】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如來自在一切智藏。」


【自在相嚴福嚴嚴如來藏故。】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無量無數清淨眾生。」


【是無礙故。】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於三世中成等正覺。」


【即智慧正徧知故。】


「是為十。」
[075-0783a]


【△二明願不失時。】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不失時。」


【行止在緣。根熟化現。本熟便捨。非願不周。若機熟
失時。便違本願。】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不失時。」


【出現。】


「一切諸佛成熟有緣不失時。」


【成本願有緣。】


「一切諸佛授菩薩記不失時。」


【知種性與記。】


「一切諸佛隨眾生心示現神力不失時。」


【自在。】


「一切諸佛隨眾生解示現佛身不失時。」


【現身。】


「一切諸佛住於大捨不失時。」


【智住於捨。】


「一切諸佛入諸聚落不失時。」


【六根無礙。】


「一切諸佛攝諸淨信不失時。」


【淨國攝信。】


「一切諸佛調惡眾生不失時。」


【強音調惡。】


「一切諸佛現不思議諸佛神通不失時。」


【即不思議解脫。】
[075-0783b]


「是為十。」


【△三有二門。答種性問二。初門雙明報化種性。皆
真正故。】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無比不思議境界。」


【體相超言念。故云不思議。下位不及。故云無比。】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徧滿十方無量世界。」


【現身。】


「一切諸佛說一義句悉能開示一切佛法。」


【音聲。】


「一切諸佛放一光明悉能徧照一切世界。」


【乘願放光。如其本願。所得光故。】


「一切諸佛於一身中悉能示現一切諸身。」


【出現。】


「一切諸佛於一處中悉能示現一切世界。」


【國土。】


「一切諸佛於一智中悉能決了一切諸法無所罣礙。」


【智慧。】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徧往十方世界。」


【自在。】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現如來無量威德。」


【威德種族。】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普緣三世佛及眾生心無雜亂。」


【無雜之礙。】


「一切諸佛於一念中與去來今一切諸佛體同無二。」
[075-0783c]


【解脫體同。】


「是為十。」


【上之五段。皆略指陳。兼答十問。巳下恐繁。說者隨
宜。
△二唯明法身為種性。】


「佛子諸佛世尊能出生十種智。」


【從無性中。出其智慧。非答智慧故。】


「何者為十所謂一切諸佛了生滅智是為十。」


【十句。句各分二。皆上句知性即無性之性。為其能
生。下句即是出生智用。
△四有二門。答出現問二。
初門明徧現常現。】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普入法。」


【非有出沒。方為真現。】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三種自在普化眾生。」


【三種自在。即三業化也。】


「一切諸佛皆悉具足一念普現三世諸佛。」


【普現三世諸佛。況自身耶。又一現即一切現。以三
世佛無二體故。如文殊般若中辨。】


「一切諸佛皆悉具足普立三世劫數是為十。」


【△二明出現之相。】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難信受廣大法。」


【謂大用無涯。故云廣大。凡小莫測。故難信受。】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住十力中是為十。」


【△五有五門。答佛身問。即分為五。初總顯無過。】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大功德離過清淨。」
[075-0784a]


【如來三業隨智慧行故。三業等事。不出於身。】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離過清淨是為十。」


【別中多同出現品身之十相。
△二明過不生。】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究竟清淨。」


【揀異因淨。故云究竟。惑障諸垢。永不起故。】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所有眷屬究竟清淨。」


【上之五句功德身淨。】


「一切諸佛所有種族究竟色身相好究竟清淨。」


【此二色身。】


「一切諸佛法身無染究竟清淨。」


【法身。】


「一切諸佛一切智智無有障礙究竟清淨。」


【智身。】


「一切諸佛解脫自在所作巳辦到於彼岸究竟清淨。」


【後一意生等身淨也。】


「是為十。」


【△三身之業用。】


「佛子諸佛世尊於一切世界能徧觀察是為十。」


【亦多同出現品身相。
△四智慧相應。】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無盡智海法是為十。」


【即如來六根三業。皆智慧深廣相應故。亦是別廣
智身問故。
△五業用無斷。】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常法無邊際故是為十。」


【助佛身中意業。恒常用無斷故。
△六有二門。答音
[075-0784b]
聲問二。初明以音聲辯說。兼答普光辨才問。】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演說無量是為十。」


【△二明種種說法。】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為眾生作佛事。」


【謂六塵四大。舉動施為。皆能顯法。成其利益。無非
佛事。非獨音聲。如淨名說。】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為眾生作佛事。」


【上二一身二音。】


「一切諸佛有所受為眾生作佛事為眾生作佛事。」


【此二皆智受為成檀故不受。令彼倣佛行少欲故。
又以無所受。受諸受故。】


「一切諸佛以地水火風為眾生作佛事是為十。」


【△七有三門。答智慧問。初明智慧最勝。】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最勝法。」


【此之一門。總明權實因果之智。兼答普光最勝之
問。智慧最勝故。結云住十力地。兼答佛地之問。】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大願堅固是為十。」


【四即三念處行。餘可思之。
△二明智慧離障。】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無障礙住。」


【以其智慧無礙故。一切無礙。】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皆能往是為十。」


【△三智慧成益。由內具智嚴故。外具諸嚴。文三。初
標。】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最勝無上莊嚴。」
[075-0784c]


【超下位故。所以最勝上無加過。故云無上。
△二別
中十義。結名自顯。初相好身。】


「何等為十一切諸佛第一最勝無上身莊嚴。」


【△二圓滿音。】


「一切諸佛皆悉具足第二最勝無上語莊嚴。」


【△三以功德嚴意。】


「一切諸佛皆具十力第三最勝無上意莊嚴。」


【△四放光。】


「一切諸佛皆悉能放第四最勝無上光明莊嚴。」


【△五微笑。】


「一切諸佛現微笑時最勝無上現微笑莊嚴。」


【授菩提記。其緣甚眾。離世間品亦復重明。
△六法
身。】


「一切諸佛皆有法身清淨無礙。」


【真如出纏。故云清淨無礙。即法性法身。本智反照
故。】


「於一切法究竟通達住於法界無有邊際。」


【即是智慧法身。智契法界。俱無邊際。】


「雖在世間不與世雜。」


【應化法身。】


「了世實性行出世法。」


【功德法身。嚴理智故。了世實性。成上不雜。生下出
世。行出世法。則功德備矣。】


「言語道斷。」
[075-0785a]


【即虗空法身。亦是實相法身。體絕百非。言亡四句。
唯證相應故。】


「超蘊界處。」


【顯是無為。翻有漏蘊。成五分法身。若翻界處。則外
六塵。亦國土身。則十身圓融。成真法身矣。】


「是為諸佛第六最勝無上法身莊嚴。」


【△七常光。】


「一切諸佛皆有無量最勝無上常妙光明莊嚴。」


【△八金等妙色。】


「一切諸佛皆有無邊妙色。」


【上句為總。餘五是別。】


「可愛妙色清淨妙色第八最勝無上妙色莊嚴。」


【△九具真應種。】


「一切諸佛皆於三世佛種中生。」


【三世佛種。即真如無性故。應種可知。】


「積眾善寶究竟清淨第九最勝無上種族莊嚴。」


【△十慈悲。】


「一切諸佛以大慈力無諸渴愛身行永息。」


【起必智俱。故無渴愛。動與道合。故身行永息。】


「心善解脫。」


【成上無愛。】


「見者無厭。」


【成上行息。此皆功德。亦無愛見。成下大悲。】


「大悲救護一切世間第一福田無上受者。」
[075-0785b]


【既為第一福田。故受施中。更無過上。】


「哀愍利益一切眾生大慈大悲功德莊嚴。」


【△三結。】


「是為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