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94 法華經科拾-清-佛閑 (master)



妙法蓮華經科拾卷第七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奉 詔譯
西蜀沙門 佛閑勖𠁼大師 立科
門人 智一雪墩 拾遺


【△二以往來持經。】


「妙音菩薩來往品第二十四」


【品末結云。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四萬二千天
子。得無生忍等。則此菩薩。以身業往來之威儀。能
[007-0421b]
令法會。於見聞時。得饒益處。便名持經法式。又於
四種攝事中。示隨類形同事身。名為持經。又前品
以身輪之苦行持經。今則不但以身輪。現隨類形。
更以身業之來往。作流通無盡之軌範。品故次來。


△文二。初如來光照妙音。二妙音來往益物。初二
初照國。二照身。
今初。】


「爾時釋迦牟尼佛白毫光明徧照其國。」


【大人相者。乃指大人所有福報。奇狀炳著處。以名
相也。菩薩本行經。佛為淨飯王。略說相好云。佛生
人間。示同人相故。說三十二相。勝諸天故。說八十
種好。為諸菩薩。說八萬四千諸妙相好佛實相好。
我初成道於寂滅道場。為普賢賢首諸大菩薩。於
雜華經中。巳廣分別等。俱舍論說。輪王雖有三十
二相。而有三義。不及於佛。一處不正。二相不圓。三
不明了。為菩薩說八萬四千者。約果相明也。由因
中斷八萬四千煩惱。成八萬四千波羅蜜。獲八萬
四千相好。今經指三十二相中肉髻者。乃即法報
之化身。凡聖同見之佛相也。若校量者。善生經云。
一切世間福。不及如來一毛功德。一切毛功德。不
及一好功德。一切好不及一相。一切相不及白毫。
白毫復不及無見頂相所有功德。非無上士。不能
具故。名大人相。然無見頂。即是肉髻。故應持求見
不能經初止放一光者。欲三乘人。捨諸方便。直乘
一乘慧光。以為成佛真因。而終趨於無上智光妙
[007-0421c]
果。茲欲顯持經妙因。即徹無上果地。是以二光齊
放。用表果因交徹之相。皆在妙音一種流通境內。


△二照身。】


「爾時一切淨光莊嚴國中釋迦牟尼佛光照其身。」


【此下敘能流通者。乃可雙被果因交徹之照。初明
值多佛。是得二嚴之由。而悉一句。顯慧深也。得妙
下。顯福廣也。古謂。十六三昧。即法華三昧之異名。
若果然者。何以結云得如是等百千三昧耶。明明
體異用別。方各用名以召之。又若是一。何必枚舉。
況更有法華三昧名。亦雜於中耶。此下釋名一本
智度論百八三昧名下義釋之。但此彼名字。略有
參差。而必[甚*勺]於甚相符者取之。並不敢雜以臆見。
如妙幢相三昧。似彼畢幢相三昧因其必定微妙。方顯尊勝。謂
菩薩住此三昧。則能決定持諸法幢。於諸三昧。最
為尊勝。譬如大將得幢。表其尊大之相。故法華三
昧。似彼攝諸法海三昧。謂菩薩住此三昧。則三乘
法。皆攝入是三昧中。如一切眾流。皆歸於海故。淨
德三昧。似淨妙華三昧。謂菩薩住此三昧。於諸三
昧中。開功德華。以自莊嚴。如樹華開樹自莊嚴故。
宿王戲三昧。似滿月三昧。謂菩薩住是三昧。則淨
光具足。滅愛恚等火自在滅障。即游戲意。清凉功德。利益眾
生。譬如秋月圓滿破暗。清凉可樂故。無緣三昧似
無心三昧。謂菩薩住此三昧。則心心數法。悉皆不
行。智印三昧似寶印三昧。謂菩薩住此三昧。於一
[007-0422a]
切三昧。悉能印證。然諸寶中。法寶為最。今世後世。
乃至涅槃。能為利益。解一切眾生語言三昧。似入
辨才三昧。謂菩薩住是三昧。則能辨說一切三昧。
悉知眾生語言次第。及經書名字等。集一切功德
三昧。似集諸功德三昧。謂菩薩住此三昧。則能修
集一切善根功德。初夜後夜。無有休息。譬如日月
運行不停。清淨三昧。似寶斷三昧。謂菩薩住此三
昧。則能斷除一切三昧諸垢。如有真寶。能治諸寶
令得潔淨。禪通游戲三昧。似師子游戲三昧。謂菩
薩住此三昧。於一切三昧中。出入遲速。皆得自在。
於諸外道。強者破之。信者度之。如師子游戲時。而
能制伏諸禽獸也。慧炬三昧。似然炬三昧。謂菩薩
住此三昧。則能然慧炬。照明一切諸法。無錯無著。
如然炬夜行。不落險處。莊嚴王三昧。似大莊嚴三
昧。謂菩薩住此三昧。則大莊嚴成就。見十方世界。
以七寶花香。莊嚴佛處。而心無所著。淨光明三昧。
似淨光三昧。謂菩薩住此三昧。於諸三昧。光明清
淨。諸煩惱垢。皆不可得。淨藏三昧。似無盡三昧。謂
菩薩住此三昧。能滅諸法無常等相。即入不生不
滅真實之理滅諸相淨也。入真實理藏也。不共三昧。似妙行三
昧。謂菩薩住此三昧。不見諸三昧有二相。即是畢
竟空相應三昧。一切戲論。皆不能破。日旋三昧似
無住處三昧。謂菩薩住此三昧。不見諸法有住處
可得。釋迦下一句。正明被照。問。何以照人照國。皆
[007-0422b]
云果因交徹耶。答。白毫內具現世尊修因之相者。
示因分可見也。肉髻是無見頂。顯果分不可見。今
並照於依正者。乃事理無礙門中。照明因果交徹
之相。令弘通人。發大勇猛。謂能持者。即得坐道場
也。
△二妙音來往普益三。初發來供訊。二大眾獲
益。三還歸本國。初六。初辭佛現相。二承命發來。三
供養問訊。四求見多寶。五昔修功德。六現住三昧。


今初。】


「即白淨華宿王智佛言甄叔迦寶以為其臺。」


【辭佛並求見文殊者。先廸隨往者之景仰也。又彼
佛誡以莫輕者。亦寄妙音。申飭隨往者也。何則妙
音乃法身大士。雖知塵剎圓融。隱顯自在。第恐未
了緣生如幻。法無定性輩。以彼最尊嚴之依正。忽
見極卑劣之。佛土能不妄生二解。何以蹈此淨穢
一如。小大無礙。平等之域。而聆平等大慧之法故。
寄能將預誡所將也。
妙音下。領旨也。我之往彼。皆
是如來道力所加。神通所使。福慧所嚴。安敢復生
高下之心。於是下。示將發來之軌式。先令此土見
瑞生疑。大啟渴仰。以作受益之本。
閻浮檀金。閻浮
樹名。生於河邊提上。故曰閻浮提。言金者。由此樹
果汁入河。染石成金。其色赤黃。兼帶紫𦦨。校人間
金。勝千百倍。甄叔迦云赤色寶。西國有甄叔迦樹。
其花色赤。形大如掌。寶色似之。故名。慈恩云。狀如
延珪。似赤琉璃。
△二承命發來四。初決現相疑。二
[007-0422c]
文殊求見。三多寶為現。四正為發來。
今初。】


「爾時文師利法王子亦欲供養聽法華經。」


【△二文殊求見。】


「文殊師利白佛言彼菩薩來令我得見。」


【等覺大士。尚欲求見。餘人能不大生渴仰。此亦文
殊善弘經處。與前求見。文殊意雖等。而皆各益巳
眾也。
△三多寶為現。】


「爾時釋迦牟尼佛文殊師利法王子欲見汝身。」


【釋尊以現相之功。推歸多寶。不獨見其謙光可掬。
逾深法會之願樂矣。
△四正為發來。】


「於時妙音菩薩而來詣此娑婆世界耆闍崛山。」


【法身大士。尚能以一身。充滿法界。全無來往之跡。
今從彼至此。而有存沒者。正應以身業之來往威
儀得度者。於現威儀處。即名弘經也。又所經諸國。
既皆現瑞。則於得見菩薩時。諒不虗度矣。古引天
竺。有青蓮華。其葉修廣。青白分明。有似於眼。前云
目如等。那羅延。涅槃疏翻金剛。晉言鈎鎖。或云堅
固。或云力士。
△三供養問訊。】


「到巳下七寶臺安隱少惱堪忍久住不。」


【妙音以四萬之巨身。禮丈六之微軀猶云頭面頂
禮。奉上瓔珞。總不見其迫迮者。正拂小大之迹。而
顯法無定性之實德。東坡云。丈六金身不為大。方
寸千佛夫豈小。亦能作此平等之見。如來現身人
中。示同人法故。有九惱十緣。皆以善巧方便。令諸
[007-0423a]
眾生。知善惡業因。必有苦樂果報。故此彼相見時。
所有禮儀。法應如是。若論如來。巳離一切障礙。成
就無量諸勝功德。安有如是業報之實。然非巳融
隱顯一致者。亦不能作此問。
△四求見多寶。】


「世尊我今欲見多寶佛身故來至此。」


【釋尊雖還靈鷲。多寶仍在虗空。非承佛加。何能輯
見高遠。是以求也。
爾時下。釋尊為通。
時多下。多寶
敬順所請。即於塔內贊善而答。便可名見。古謂。溪
山各別。雲月是同。固自可通。但或者謂。何以閉戶
之。答。便筭得見。今則據經。直為剖示法華功力叵
測。但能持者。無問地前地上。悉得六根清淨圓融。
而器世間。亦隨超越。以同一緣起故。是以於一根
內。即具六根之用耳。獨非眼乎。聲塵獨非色乎。正
不必在色見聲聞上。作理會也。思之。
△五昔修功
德三。初引昔。二結會。三指廣。
今初。】


「爾時華德菩薩今生淨華宿王智佛國有是神力。」


【初問功德。二問神力。昔奉伎樂寶鉢。今於華報上。
故令天樂自鳴。法器恒隨。雖是等流果報。亦無作
妙德之所使也。
△二結會。】


「華德於汝意云何今此妙音菩薩摩訶薩是。」


【△三指廣。】


「華德是妙音菩薩百千萬億那由它佛。」


【此上總以所植德本。答初問也。
△六現住三昧二。
初舉三昧用。二釋三昧名。
今初。】
[007-0423b]


「華德汝但見妙音菩薩智慧之力其事如是。」


【此下明三昧用。即是答神力。而有兩節。初明於娑
婆內。現六凡身弘經。伹言救濟者。由彼正在沉淪
受苦。尚且不暇。何由能解佛之智慧。下明內德充。
而外用足。故於神智。皆無所損。以隨類形隨類音。
隨其所欲。而接以隨類法門。故曰各得所知。
於十
方下。約現四聖身弘經。然初文。明於娑婆現六凡。
今於十方。明現四聖。皆行文之巧。此彼界內未嘗
不互現也。統而言之。所現之身。固有種種。而弘通
之教。則維一法華。又須知。未甞不先以一法。作種
種說。然後攝種種。還歸於一。
△二釋三昧名。】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能如是饒益無量眾生。」


【古注謂。三昧與陀羅尼。體一而用異。若准起信。云
八地得三種世間自在色性。隨心無有隔礙。九地
善知眾生十種稠林。得四十種無礙辨。此約色心。
分八九二地之優劣。又唯識謂。八地能任運。現金
等諸相及土。九地得四無礙解。以析淺深。非無有
異。
又須知。妙音所住三昧。雖亦名現一切色身。與
被益者所得。應有不同。以妙音是等覺人。於諸三
昧。巳能深入無際。豈法會初得者。所能比。
△二大
眾獲益。】


「說是妙音菩薩品時亦得是三昧及陀羅尼。」


【此彼兩土。皆獲益者。原先見華瑞。巳發勝解。不可
引轉。繼以妙法印心。故得定慧雙融。經文欲辨定
[007-0423c]
慧體異故。於陀羅尼上。三昧之下。加一及言。
△三
還歸本國二。初復本佛命。二重結普益。
今初。】


「爾時妙音菩薩摩訶薩得現一切色身三昧。」


【來往所經國內之眾。於兩番見聞瑞相時。豈無傍
益。在文不顯。昔我佛光照彼國。亦應有傍益。文亦
不顯。而意則不無。
△二重結普益。】


「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得法華三昧。」


【諸天子見妙音。於所證妙圓體內。示來往相。說寂
滅法。令見聞者。廓悟一切幻相。雖生非生。滅亦非
滅。於實相無相。本來不動之旨。了了於心。故曰獲
無生忍。而華德又於妙音百千三昧中。見其能以
一身現種種身。以一法作種種法。說調伏眾生。待
至善根成熟。復攝種種。還歸於一揆。厥所由並不
離法華三昧。一種妙用之內。於是攝權歸實。不作
二相。頓悟法華三昧矣。】


【△三普門持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此繼前品來者。緣妙音雖以來往威儀。及色身三
昧。弘經此方。但事僅七支。何似觀音。以如雲如雷
圓融無盡之三業。統太空。為一普應玄門。被正報。
則上至聖賢。下及蜫虫。極乎中陰。於依報則地水
火風。但有色有聲可馮。悉是大士。解脫樊籠處。故
於所被。總不分善之與惡。逆之與順。能感與不能
感者。齊萬化於一致。皆不在普門設化之外。且如
[007-0424a]
七難中。稱名得無畏者。大士之口輪冥加也。二求
中以禮拜得遂者。大士之身輪冥加也。三毒等中。
以念敬得遠離。又超勝多名者。大士之意輪冥加
也。以此化法。寧不校。廣於前故。次來也。又即此中。
雖未現身說法。而令百千苦惱。同得無畏者。正約
普門人。以顯普門法故。不須於色於聲。以人即法
故。下三十二應。則又以普門法。顯普門人。所以用
及色聲。以法即人故。而化被亦廣於前。問。以何為
普門法。答。權淺教中。則曰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
名之實。名之與實。互不相蒙。若夫今經。則實相觀
照與文字。雖三而一。舉一即三。大士聖號。詎非般
若乎。唯其即是般若。是故含弘廣大。一多平等。此
彼無礙。萬德瑩然。以見大士甚深行處。亦非一生
所繫。菩薩不能徹其底蘊。與言佛便週義。正等無
異。此即普門法也。要知大士。以普門法。融入法界
故。令有緣及無緣者。皆得離苦自然。而然有一自
性觀音。住無畏地。救度九界眾生。
品名觀世音普
門者。乃以人法雙題品名也。今先釋人。次釋法。人
名觀世音者。如楞嚴無畏章云。一者由我不自觀
音。以觀觀者。令苦眾生。蒙我觀其音聲。即得解脫。
故觀音名。遍十方界。若今文則由苦惱眾生。一心
稱名。菩薩觀其音聲。而得解脫。名觀世音。竊謂。二
經唱名雖同。而意則各有所重。楞嚴則謂。由我蒙
我方得脫苦。重在能應上。名觀世音。今文雖曰脫
[007-0424b]
苦。似貴在一心稱名上。而意實雙取感應道交之
旨。名觀世音。則觀是大士之能應。而世音乃眾生
之能感。感應合顯。故曰觀世音。
次釋法者。謂普門。
即是大士所證。實相般若之體與用。謂普即竪窮
橫遍之體。門即藉出入無礙義。以喻大士之顯加
冥加。皆從無作妙用流出。及眾生之顯感冥感。皆
因投入無作妙用之內。始能脫苦。則普門二言。雖
是體用一對。亦是法喻一雙。九界眾生。除此一門。
別無岐路。證解脫道。故曰普門。
若更略釋者。則觀
是大士。寂照雙流。權實無礙之智。斷惑證真。因此
自利。拔苦與樂。因此利他。復由此觀。絕偽離垢。含
弘盡際。泯同愛畏。故下偈中。各從厥德。而立五觀
之名。以見大士弘通導利之廣。故目曰觀。世即器
世間。眾生世間。智正覺世間。此皆大士所化之境
也。音即所被。亦即能感之機。而有二種。謂音聲與
心聲也。若大士以同體慈。現三十二妙容。說十九
尊教。而與其樂。是為顯應冥感心聲之機。若大士
以同體悲。遍施無畏。而拔其苦。是為冥應顯感稱
名之機也。究大士之妙應。如月在天。有水皆映。了
無此彼。機縱無感。亦未甞捨。正猶杲日麗天。不為
無目。而捨明照。是故異音殊感。皆能漸拔三乘權
人。此能頓收。故合稱曰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文
三。初長文。二偈文。三結益。初二。初初番問答。二二
番問答。初二。初問。次答。
今初。】
[007-0424c]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文有兩番問答。初問人。次問法。初能問人。名無盡
意者。華嚴十地品說。初歡喜地菩薩。發廣大如法
界之願。以十無盡句。而得成就。若此十句有盡。我
願乃盡。以此十句無盡故。我之大願。亦無有盡。十
無盡者。謂眾生界。無盡世界。虗空界。法界。涅槃界。
佛出現界。如來智界。心所緣佛智所入境界。世間
轉法轉智轉無盡也。此菩薩於登地初。即緣此十
以立名。故曰無盡意。將顯普門法。而以無盡意發
起者。正顯能問所問。與普門法。同歸於無盡也。

次答三。初正答所問。二兼示禮念。三舉他校勝。初
二。初總示。二別示。
今初。】


「佛告無盡意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由大士與眾生。同一悲仰。復由即人即法故。先約
人顯法。不用身面言說。即能拔苦。萬億機得解脫。
總顯應之普感之眾也。然持名成感者。夫大難一
作。卒然臨頭。其愴惶求救。心中自不暇論念心之
理與事。今即以此現前一心。持名聲中。便巳總攝
六根。盡該三業。進為能感之機。退為脫苦之本。使
此將危之身。轉作一心持名之念。由其念念相續。
不被有苦。當前之心所間處。即是自性觀音出現
急難化為清風時也。汝問。以何因緣。名觀世音。因
緣雖廣多。由應感得名。然有二意。一若約眾生言。
則以稱名顯感之音為因。而普門中。即以悲觀冥
[007-0425a]
應為緣。因緣相感。令其離苦。故名觀世音。二若就
菩薩言。則以普門觀法為能救。因眾生悲仰之世
音為緣。亦是因緣和合。與拔苦處。名觀世音。所以
有如是之感應者。由真妄交徹。互相遍故。謂由真
外無妄。是以觀音心內之眾生。凡有所感。其應知
響。復由妄徹真源。即悲仰時。而眾生心內之觀音
自然出現。為拔其苦。此於無畏中。略示名觀音之
因緣。下偈中。世尊就菩薩自所證法門釋觀曰。真
觀清淨觀等。於音則以梵音海潮音等意。釋之。

二別示二。初明七難。二結神力。
今初。】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此下伹約楞嚴說。菩薩以斷德神力。加被法界。自
然而然。能令離苦。至無畏處。意以釋之。不必深講
惑業等水火風。若另立觀文。則教外別有觀矣。何
名依經作觀。故亦可略。今初且約菩薩。以口輪被
物言。所以能救火難者。以見覺屬火。由菩薩以同
體知見旋復力加之。故稱名者。便不自焚。
二以聞
覺屬水。由菩薩以同體觀聽旋復力加之。故稱名
者。即不自溺。
三由滅妄斷殺力加之故。羅叉鬼不
能害。一人稱名。餘皆解脫者。由菩薩以同體大悲
普熏法界。深入眾生心海。是故得聞稱名之聲者。
亦蒙解脫。毗沙門天王所轄。有二部鬼。一曰夜叉
即捷疾鬼。二曰羅叉。即食人鬼。遍在諸處。即人所
居處。亦並有之。以業力故。兩不防礙。復於海外。另
[007-0425b]
有一國。以為專居。
四由六根消復同於聲聽力加
之。是故刀兵。無能損害同聲聽之六根。
五由菩薩
以聞熏精明力加之。故癡暗之鬼。不敢正視。況能
興害。
六由菩薩音性圓消離諸塵妄力加之。以亡
塵故。身相亦消。枷鎖於何不脫。七由菩薩滅音圓
聞遍生慈力力加之。故能令諸商人。坦步於冤賊
險道。
△二結神力。】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巍巍如是四字。指出菩薩。從久遠來。以大神力。充
塞法界。遍拔眾苦。意不僅於上之七事便巳也。

二兼示禮念二。初念敬益。二禮供益。
今初。】


「若有眾生多於淫欲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標曰常念。結曰常應心念。正廣上妙音。但用身輪
攝化。今顯觀音。則加以意輪被物矣。又與前但以
口輪被七難。意亦不同。多婬眾生。由無始以欲習
合塵。故為色劫。茲蒙菩薩。以熏聞離塵力加之。故
得根境不偶。欲愛乾枯。
嗔恚由對境違情而生。今
緣菩薩。以根境圓融無對所對力加之。則不嗔矣
愚癡由妄塵所蔽。無明所覆故多。茲緣菩薩以消
塵旋明朗徹無礙力加之。故得離癡。結辭於威神
力上。更加一大言者。見眾生內惑。校外難為難除。
非具廣大神力。決不能却。
△二禮供益。】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求男者。蒙菩薩以融形涉世。遍事諸佛。為法王子
[007-0425c]
之德。遍中陰故。俾求者即得生男。又以承順秘密
領受無失之德。亦遍中陰。俾求者即得生女。故亦
校妙音為廣。結辭先結身輪之禮拜者。影彰上七
難三毒二求。皆菩薩以三輪。應三業之感也。次更
結勸持名者。正顯普門之法身觀照。皆不在文字
般若之外。則持名一事。乃脫苦受樂。最捷徑之法
門也。
△三舉他校勝。】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持多名。與持一人名之福等者。由菩薩於娑婆界
中。得真實圓通。為所修習。故得一多平等。
△二二
番問答二。初問。次答。
今初。】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前答人名。由菩薩以三輪冥。應三業之感。即以普
門法。而釋得名之所以。此下約法顯人。機縱無感。
特緣大士用隨體遍。如月在天。光亦隨遍。故值冥
伏之善。於勝解現圓時。即是心聲冥感。水清月現
之候。是故現身。而有三輪之顯應。巧逗機宜。現身
說法。而皆無私自成。以答此問。
△二答三。初應機
遊化。二舉德勸供。三結顯自在。
今初。】


「佛告無盡意菩薩遊諸國土度脫眾生。」


【此下於每節中。皆用應以現身說法六字。以答三
業之問。則應以二字。正大士意業。鑒冥感之方便
也。所以能現身者。由大士與佛如來。同慈力故。身
成妙應。入諸國土。第此經與首楞。所明之數與身。
[007-0426a]
互有多少開合之異者。正見四八之說。非是究竟。
必如下文。以種種形。游諸國土之結。方可盡類。今
詳所現之身。及所說法。應各有四句。謂一以一身
應一機。二以一身應多機。三以多身應一機。四以
多身應多機。則前三句約次第。而第四一句。約同
時現也。其所說之法。亦應有四句。准上可知。今經
所明。但有初之一句。餘三句悉含於結文矣。要知
文中所明之身。誠太倉之一粒也。今初且於佛身
略示其槩。十法界內。最尊特者。無踰佛身。故於六
道中。非人天二處。不堪投足。又人與天。品異業殊。
不啻恒沙。則所見之佛身。亦自勝劣多端。故經有
摩象之喻。且如小教。初發心人。所見佛身。應劣於
初向。初向漸次而上。至於四果所見。又劣於始矣。
況後諸教。各有三賢十聖階差。此一佛身。既有種
種次上之分。餘可類推矣。問且勿論大士之本。只
如現今示跡。等覺位中。其所現身。果能亦被等覺
否。答。亦被亦不被。不被者。鼓揚法化。同為利生。被
者。大海不讓細流。故世尊尚不捨貫針之微福。況
其勝者乎。四聖中。略菩薩身。合緣獨倫為一支弗
身。及示聲聞。則皆以內秘外現。以權引實也。下皆
例此六凡中。初舉梵王者。以彼有語言法。能統上
冠下。為大千主。故帝釋乃忉利主。又同梵王常隨
於佛。故皆首舉。自在乃欲界主。大自在乃色界主。
意明二界頂天之身。尚是所現。況所統攝天大將
[007-0426b]
軍統領鬼神毗沙門。為四王之尊。皆以勝現影劣
現。以上率下。蓋風行草偃意也。下亦准此。
王庶中。
不言輪王等者。見小王身尚現。而況大者。此倒攝
意也。長者如前明。具十德者。居士能以道自居者
宰官上能輔弼。下能剖斷者。婆羅門則以術數攝
衛淨行人也。
入道四眾。皆奉佛戒人也。
現婦女身
化被內閫也。
童男童女。乃保合太和。不喪天真。清
節自居。不求侵暴者。
八部中非人句。應上至無色。
下及三塗。在文含而未顯。
執金剛者。梵語䟦闍羅
波膩䟦闍羅云金剛。波膩云手。即手執金剛杵。誓
作千佛護法神也。
結能化身曰。以種種形。所化之
境。曰諸國土。總顯廣多難思也。能化之身。上巳略
明。若所化之土。如會玄引大菩薩藏經。說虗空中
剎土。多於大千世界微塵。但由業行不同。故不相
閡。又況土體染淨相盡。本來自在。能令見者。若四
聖。則即一土。而見四土。若六凡。亦於一境。各別知
見。並不在普門攝化之外。
△二舉德勸供四。初承
前勸供。二奉命供養。三不受勸受。四回向勝田。


今初。】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初句正勸供。是觀下。出勸供意。是故下。由前約普
門法。尋聲拔苦。准首楞說。則觀音名。是古佛所授。
故觀音名。遍十方界。此下復約普門法。於此界中。
耑濟急難。故諸眾生。以能施無畏之名加之。歎美
[007-0426c]
其德故。施無畏者之稱。又獨擅於娑婆矣。
△二奉
命供養。】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以瓔珞之財供。名法施者。原從無盡中道妙慧之
所生故。又當體即是實相故。
△三不受勸受。】


「時觀世音菩薩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


【不受者。意謂。汝既奉命作供。我未承旨焉。敢輙受。
況有至尊在前。故却之。重白愍我等者。謂我為愍
眾有施。仁須愍眾有受。故佛亦以愍眾為勸。究普
門法中。了無捨受之相。而亦不礙相即無相。故不
妨為物有受。
△四回向勝田。】


「即時觀世音菩薩一分奉多寶佛塔。」


【回諸妙因。同趣勝果。
△三結顯自在。】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遊於娑婆世界。」


【△二偈文二。初贊問。二偈答。
今初。】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重問二字。即雙含上問名問游意等。欲起下文。故
首問緣。
△二偈答二。初經家敘。二如來答。
今初。】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


【相具由於德足故。歎相即是美德。此經家緝綴語
也。
△二如來答二。初總前二答。二結勸禮念。初二
初總示行願。二就機別顯。
今初。】


「汝聽觀音行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007-0427a]


【行願各有兩重。謂善應是利他行。侍佛是自利行。
願即初發之四弘。及後歷侍諸佛。續發之願也。善
應者。若洪鐘之在架。小大之聲。悉隨其扣。而皆出
自無心。普門之冥顯二應如之。
△二就機別顯二。
初頌初答。二頌次答。
今初。】


「假使興害意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共十二頌。有重頌及孤起之別。在文自了。念彼之
彼。似非此彼之對。蓋大難臨頭。於求救時。止有切
念聖號之一心。大士之悲。救即我之心口。更何有
此彼之分。佛言念彼即脫苦者。乃述神速之應也。
須彌峰金剛山。皆假設辭。顯其高與堅。最易損害
人處也。還著本人者。殆枯其惡念於未蒙也。古謂
大士所以能遍救者。以一切依正。皆是大士妙色
妙心。一切眾生於聖色心。而自為難。其求救之感。
亦即大士之三業。是故有感即應。又前云化及蜫
虫者。即蚖蛇蝮蠍類也。
△二頌次答二。初承前正
頌。二重歎悲智。
今初。】


「眾生被困厄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初一頌承前結。顯眾生心被三毒所鼓。身被業縛
所困。故致苦惱來逼。大士以煩惱即菩提之妙智。
流出同體大悲。救自性之眾生。具足下二頌。略答
次問。其廣被處自在。前文巳具故。
△二重歎悲智
二。初歎悲智體。二歎悲智用。
今初。】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007-0427b]


【上半歎智。下半歎悲。以此二是觀心中。首出之德
故。初中謂中道妙觀。必從無妄真理流出。故曰真
又以此智性非染法。故曰清淨。本週法界。故曰廣
大。乃即三即一。普照三諦之觀體也。下半顯此觀
中。復具二種殊勝被物之恩德。是故眾生。皆應恒
常稱名。而修瞻仰之行。
△二歎悲智用。】


「無垢清淨光念彼觀音力眾冤悉退散。」


【上頌是當體顯德。此下則對物顯用。故曰破暗除
災滅焰等。以顯悲智之用。問。據歎體則智有三義。
悲有二義。今用中智。復有無垢悲。有雷雨等義。何
科唯云歎悲智耶。答。聖人萬德。率以悲智為先。若
以智為門論德。則一切皆智。餘義如虗空以悲為
門。亦然。諍訟一頌。轉釋煩惱焰也。謂世人事係公
庭。身臨戰陣。心憂刑罰。命慮兵殘。今昔冤仇。一時
凑合。此正煩惱熾然。如烈𦦨處。尚可致感。而況於
他。
△二結勸禮念二。初歎名勸念。二歎德勸禮。


今初。】


「妙音觀世音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


【大士召德之名。應有無量佛。約五義為歎者。且令
見一班也。然音是所觀之境。由境智鎔融。能所兩
亡。故即所觀。以歎能觀。而示唯心。俾知心境。但一
如實相也。初歎妙者。謂由三觀三諦。於一心一剎
那中。遮照同時。不可思議。可稱妙音。二由尋聲拔
苦。可稱觀世音。三由具足清白。可稱梵音。四由應
[007-0427c]
不失時。可稱海潮音。五由高超九界故。曰勝彼世
間音。又此五中。隨舉一法。即攝餘四。及一切德。悉
皆趣之。若眾生以念為法界。則一切聖賢功德。莫
不同趣。此外別無少法。何況此大士耶。苟能深信
忍。可截斷疑情。念念無間。何苦不脫。何樂不階。但
貴不生疑惑。故最後以一勿字。剪之戒之。
△二歎
德勸禮。】


「觀世音淨聖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圓滅諸染曰淨。位極於茶曰聖。此約斷德。受稱也
於苦下。約恩德被物也。如慈父母作依怙。如如意
珠具一切功德。慈視大地。如憐一子。墮在苦處。要
而言之。大士是福德聚。難仰其高。是智慧海。難測
其深。故我以無妄之廣長。勸諸眾生。唯應志心頂
禮。凡有所求。必獲如意。
△三聞品獲益二。初贊聞
品者。二結發心益。
今初。】


「爾時持地菩薩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說竟持地出。為贊歎者。由普門持經。與持地行。兩
相等故。謂持地自毗舍如來所。得平心地後。觀諸
眾生。若起若倒。並由心地攝持。與能趨普門者。固
蒙攝入。即自背而投岐路者。亦在無緣大悲攝取
之內。以向背起倒。同一致故。持地不贊普門人法。
而專贊能聞者。正深於贊者也。由普法殊勳經耳。
是以功德不少。
△二結發心益。】


「佛說是普門品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007-0428a]


【由聞最上教。悟最上理。故發最上心。效行此最上
行。而證最上果法。此種妙心。自無有法與之相等。
而能等者。是為終實悟真理。發菩提心人。而入初
住者。】


【△四呪護持經。】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陀羅此翻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也。又總持
惡不起。善不失也。然有一字陀羅尼。多字及無字
之別。曼拏曪中。以五種觀法持呪。凡增益攝伏等
事持之。莫不如意。又五種密部中。各有根本枝末
之分。今呪自屬本部所攝。觀係降伏。字係多字。於
五不翻中。即秘密不翻。四例中。即翻字不翻音例
也。此由上明深位菩薩。始自亡身為法。終至普門
示現。而流通之芳規巳週。茲恐初心菩薩。身屬常
倫。才發真心。願欲弘經。自令魔宮震裂。彼戀塵勞。
安肯坐視。故伺其便。僉來生惱。倘不外仗神呪護
持。善根微弱輩。不能不被其阻退。品故次來。
△文
三。初持經功德。二神呪護持。三聞品獲益。
今初。】


「爾時藥王菩薩。即從座起如說修行功德甚多。」


【△二神呪護持五。初藥王呪護。二勇施呪護。三多
聞呪護。四持國呪護。五羅叉呪護。初二。初說呪。二
贊許。
今初。】


「爾時藥王菩薩白佛言則為侵毀是諸佛巳。」


【呪字是華言。即呪禁。呪願。禱祝義也。特以秘密不
[007-0428b]
翻故。以此字往翻之。陀羅尼下。又繫一呪字者。華
梵兼舉也。其明呪。神呪。真言。皆別稱也。呪辭中有
是鬼神王名。稱其王名。則部落不敢為非。又有如
軍中密號。唱號相應。無所訶問。如不相應即執治。
罪。又是諸佛密語。如索仙陀婆。餘無能解。唯有智
臣。能於一名之呼。以鹽水器馬。各奉其當。今於一
呪。遍有威力。能令瘥病滅罪。生善入道。以是義故。
存梵不翻。庶免偏廢。與呪之與。通乎萬世之下。會
中一說。靡攝無遺。具弘通之行者。即在呪護之中。


呪中字。悉宜以本音讀之。即四種翻譯中。翻字不
翻音之一也。又凡有切有反有音者。可依之。如逢
本字。旁加一口字者。應以急口呼之。
△二贊許。】


「時釋迦牟尼佛於諸眾生多所饒益。」


【△二勇施呪護。】


「爾時勇施菩薩白佛言伺求其短無能得便。」


【富單那。此云臭餓鬼。能主熱病。吉蔗此云所作。即
起屍鬼人及夜叉。皆有此鬼。鳩盤茶此云甕形。舊
云冬瓜。以其陰藏。如冬瓜之大。行則置之肩上。坐
則踞之。即魘魅鬼也。】


「即於佛前而說呪曰則為侵毀是諸佛巳。」


【△三毗沙門呪護。】


「爾時毗沙門天王護世者說是陀羅尼。」


【毗沙門此云多聞。福德之名。聞四方故。主領夜叉
羅剎。天竺以北方為首。次及東南西。故先舉也。】
[007-0428c]


「即說呪曰令百由旬內無諸衰患。」


【△四持國呪護。】


「爾時持國天王擁護持法華經者。」


【梵語提頭賴吒。此云持國。又翻安民。乃乾闥婆。及
毗舍闍。二部之主領。為上升之元首。下界之初天
也。】


「即說呪曰則為侵毀是諸佛巳。」


【△五羅剎女呪護二。初呪誓。二贊許。
今初。】


「爾時有羅剎女等離諸衰患消眾毒藥。」


【毗陀羅赤色鬼。犍陀黃色鬼。烏摩勤伽烏色鬼。阿
䟦摩羅青色鬼。阿棃樹形似蘭。枝若墮地。自然破
為七分。殺父殺母破和合僧。為三逆罪。擣蔴生虫
壓油過之尤者。以斗秤小大出入。欺盜之尤者。故
震每銘其背。
△二贊許。】


「佛告諸羅叉女應當擁護如是法師。」


【凡愛者必護。諸菩薩愛法必護法。護法必護人。諸
佛為愍念眾生。以陀羅尼。護諸菩薩。得以述而與
之。鬼女最惡。能以呪護。亦即善持法華者也。
△三
聞品獲益。】


「說是陀羅尼品時。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


【△五轉邪持經。】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上以呪護。靖諸外難。魔絹巳得隳裂。茲恐末世弘
經者。境強智弱。識被情牽。若內弗蚤覺。外乏善導。
[007-0429a]
一被所奪。無可哀救。故古注引莊嚴之往事。以示
警。而經文全重。在得善友提𢹂上。始有轉邪之功。
經云。此二子。是我善知識。為欲發起宿世善根。饒
益我故。來生我家。故以轉邪。為本事。
△文二。初敘
述本事。二聞品獲益。初二。初正明本事。二結會贊
歎。初三。初總敘相值。二轉邪方便。三蒙轉得益。


今初。】


「爾時佛告諸大眾及愍念眾生故說是法華經。」


【初明化主劫國。彼佛下。雙標能所二化。是二子下。
標能化具德也。久修下。略示二嚴。檀等五句。釋有
大福德。般若一句。釋有大智慧。方便一句。釋有大
神力。經欲具彰十度。以顯正行。故於六度後。略標
方便一度。以該餘三。蓋十度乃從六中。所開出者。
如禪度中。有願力智三。開出願力二度。般若中。有
道種智。及一切種智。如次開出方智二度。意明能
化位在等覺。故作是說。以修三十七。為助道者。由
正修十度時。亦復緣念四處。以除四倒。繼以四勤。
斷惡生善。四種作意。令善滿足。而蒙其芽。加以信
等五法。增長善芽。令其成根。而增五力。始能破惡
以七覺支。於中決擇所修。各歸厥派。速令入道。終
以八種正道。統攝諸品。通至涅盤。今總論之。菩薩
之道。以首悟實相為體。四無量為心。六度為用。道
品為助。乃成佛果。而二子皆悉通達。又禪度中。巳
具攝一切三昧。而另列七種者。以於此七中。更臻
[007-0429b]
其妙故。爾時下。明彼佛說法之所以也。欲引者。緣
王曾聞此經。中被阻退。巳歷多時。今則惡緣當謝。
善種將熟。故得感佛。作勝增上。令聞妙法。再發靈
苗。故華嚴有食少金剛。畢究不銷之喻。旨哉。又下
經云。為欲發起宿世善根等。
△二轉邪方便三。初
二子白母。二母令往化。三奉命往化。
今初。】


「時淨藏眼二子而生此邪見家。」


【二子白往。乃助發緣也。
△二母令化父。】


「母告子言汝等或聽我等往至佛所。」


【△三奉命往化。】


「於是二子念其父故令其父王心淨信解。」


【諸外道。邪見充滿。縱有至道在前。亦必不受。又以
見地不明。重外輕內。故易被色聲所舞。非覩神變。
莫奪所好。況邪外神變。並屬有漏。若見漏盡人。所
現之希有。迴視已能。何其眇劣。故為現通。令生渴
仰。
此所現通。不必泥於十八瑜伽。自有十八神變。
可該於此。
△三巳轉得益七。初父信欲往。二白母
出家。三雙白父母。四化功巳著。五詣佛出家。六歎
述二子。七贊佛自誓。
今初。】


「時父見子神力如是欲見汝等師可共俱往。」


【歎未有者。見非邪外可匹也。因信其子故。並信其
師。而求見也。
△二白母出家。】


「於是二子從空中下所以者何佛難值故。」


【△三雙白父母。】
[007-0429c]


「於是二子白父母言諸佛難值時亦難遇。」


【二喻一明難逢。一明縱逢。難具正見。故古云。龜魚
之眼。兩向不能正視。縱遇浮木。尤難見孔。故值佛
人。非宿福慧深。而且厚者。不能了脫。
△四化功巳
著。】


「彼時妙莊嚴王後宮令心信解好樂佛法。」


【法華三昧。能攝權歸實。離諸惡趣三昧。能破二十
五有。諸佛集三昧。則能常不離佛。三聖以妻子身。
而攝化者。正先以欲鈎牽意也。能信解不生好樂
者。亦不能速至菩提。故雙舉也。
△五詣佛出家。】


「於是妙莊嚴王後得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


【跏趺之佛。從供養淨信之所生。臺牀天衣。皆受用
應有之具。佛身言第一微妙者。以從第一真空之
所流故。亦是色空交徹。相即無相。難思之身故。

雲雷下。佛令出家與記也。娑羅云堅固。謂能以道
法。蔭庇法界也。其王下。奉命出家。一遂二子所請。
一續往昔本願。三昧曰淨功德者。以邪染蕩除。而
真靜現前也。
△六歎述二子。】


「即升虗空高七多羅樹愍念邪見眾生令住正見。」


【初王稱歎二子之饒益。
爾時下。雲雷如來。重為述
成也。文中雖甚歎善知識。能大饒益。然非宿植善
根者。恐不能遇。則宛轉飄零。無可哀救。古引四僧
結契。入山修道。以一人行乞佐助。而被惡緣所染
事。即指為莊嚴王。足為後世藻鑑。則凡垂手入廛
[007-0430a]
者。於逢增上境緣時。應觀諸法如幻如夢。否則被
境所轉。成誤墮矣。足知理觀及善友。洵缺一不可
也。
△七贊佛自誓。】


「妙莊嚴王即從虗空中下說是語巳禮佛而出。」


【初贊佛功德。頻婆云相思。果色丹而潤。
安隱快善。
從能隨教戒所行故。具無量功德莊嚴。作持也。

從下。自誓不隨心行等。止持也。又不隨心行。則智
行起矣。
△二結會贊歎。】


「佛告大眾於意云何諸天人民亦應禮拜。」


【初會通四人。古指光照莊嚴相為妙音固可。即於
會中別有此一菩薩亦可。
是藥下。重歎二菩薩者。
以能善弘經故。
△二聞品獲益。】


「佛說是妙莊嚴王本事品時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得法眼淨者。以能決了豪華。如幻如翳。不被所矇
故。又若圓伏二障分別起。則得入住。成正定聚。若
圓斷二障分別起。則登菩薩極喜地。以經文渾涵。
故作二釋。】


【△六勸發持經。】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此品遠承藥王等三聖。弘通法式。近踵明呪善友
之力行者。可以乘此。按轡徐行。直至道場。無諸留
難。是故普賢居殿。唯有勸進開發流通。用廣妙行。
故此品來。
經初毫瑞。圓現法界。迷悟之流。並不越
乎一光之外。故智首文殊。法法皆從光中點出。次
[007-0430b]
復援古擬宜發明。諸佛皆依一性。而演一乘。傍為
助顯。今佛使大會迴憶。在昔全由根劣。以致解異。
令其猛醒。乃以三週七喻。會歸法華三昧。既蒙開
顯。而眾行自此。可以契真。故感普賢來儀。最後勸
發。而世尊更為述成四法。令得是經。所謂得者。即
依教而獲理行果也。是故此經以智創首。用行結
束。正見非智無以照理。非行無以克果之大旨。則
世尊為一類由小之大之機。所有本懷。悉是輔助
揚化。引攝成根。進蒙記莂。了此大事。
△文三。初總
敘來儀。二正陳勸發。三聞品獲益。
今初。】


「爾時普賢菩薩頭面禮釋迦牟尼佛右繞七帀。」


【無上佛果。非行莫階。故以普賢。結成流通。自在是
菩薩之德相。神通是菩薩之業用。力言顯是即德
相之業用也。威德與名聞合舉者。顯美實之賓。莫
不相稱也。其所與諸大士。皆具普賢道者。此經首
尾。皆約東方言者。其義有二。一者東方。有啟明之
相。所以毫瑞始東用表。智輪若現。必先破羣昏。是
以文殊首出。以為眾除疑應之。一由東是羣動之
首故。象駕東來用表。欲階妙果者。必自行門始。慧
行若發。則六度咸趣。始而以智照理。終而以行成
智。克果佛國。云理智行為身。日月是也。所經歷處。
悉有瑞應者。同是無作妙德之所感生。各現等者。
各以所得解脫。於隨侍時而現。即名弘經。庶不空
過。
△二正陳勸發三。初請受勸發。二正與勸發。三
[007-0430c]
誓願勸發。
今初。】


「白佛言世尊云何能得是法華經。」


【首楞謂。此大士心聞。洞十方者。一約法身。依真而
住。則十法界。並不外於心聞。若約報用。稱體而週
則無邊剎海。不隔毛端。亦可謂之心聞。今曰遙聞
者。以大士勝應在彼。赴感而來。故曰遙聞。若約菩
薩之心聞。不伹巳聞能詮所詮。並聞此經廣說之
意。今復遠來重問。云何能得者。意在愍念未法。共
來聽受略說。俾心要總持人。以便勸進自行。又復
發起流通。
△二正與勸發。】


「佛告普賢菩薩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


【起信信成就發心。文與此相符。彼云。復次信成就
發心者有三。一者直心。二者深心。三者大悲心。今
初諸佛護念。即彼直心。但經約能護之人論。約所
護之法。似有左右。謂若能受持佛所護經。則能正
念真如。開佛知見。理觀鎔然。佛因護法。并護其人。
華嚴謂。第八地聖人。始蒙佛護。今由經功殊勝。雖
初心行人。亦得蒙護。則外護成矣。二植眾德本。即
彼深心。亦但經約能發行之心論。約心所護之行。
而有左右。今謂眾德。即善行所植之德本。即菩提
心。以忘失菩提心。修諸功德。悉成魔業。以此心是
上求下化之樞鈕故。能植此者。則照理之內智成
就。三入正定聚。論雖未列。而意必含攝。以信滿行
成。必入正定聚故。第二剎那。依定護慧。則自利之
[007-0431a]
妙行成矣。四發救眾生心。與彼大悲全同。則前三
是勸進自利。第四為發起流通。如來巧說。以此四
法。該盡正通。令此二分。分而不分。能得此者。二利
逾廣。是謂略說法華也。
△三誓願勸發二。初願護
人。二願護法。初五。初護持誦思惟。二護定期修習。
三表神通威力。四示勝因近果。五勸一心修持。初
三。初總示受持。二別示讀誦。三別示思惟。
今初。】


「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諸惱人者皆不得便。」


【韋陀羅。云善妙主魘禱鬼也。
△二別示讀誦。】


「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亦為供養法華經故。」


【地藏十輪經。建立三種定業輪。今經與彼習誦業
輪大同。彼謂習。誦大乘。初中後夜。精勤無怠。心不
散亂。則能摧破一切惑業。今因讀誦力。銷磨翳障。
法眼清明。故感普賢現身安慰。魔不得便。若約由
聞乃能讀誦。即是以聞所生慧。摧碾惑業也。即慧
根中。中品之證相也。
△三別示思惟。】


「是人若坐思惟此經得如是等陀羅尼。」


【坐則身在禪定。由於定中思惟。發生妙慧。銷磨翳
障。等感現身。教讀生喜。雖亦與上中品相等。今由
轉復精進。乃更得三昧。及陀羅尼。應是慧根中。上
品之證相也。空觀是旋旋。幻色歸真空也。假觀是
百千旋旋。一真空出種種幻色也。中觀是法音方
便。由色空無礙。始令法音方便。三一圓融。
△二護
定期修習二。初現身說法。二與呪自護。
今初。】
[007-0431b]


「世尊若後世後五百歲而為說法示教利喜。」


【前文兩番現身。皆緣平日持誦所感。茲更以尅期
修習示者。欲顯此經有日劫相倍。速證之神功也。
故古人遵此立儀修懺。復約戒定慧三根。各分三
品。以明九種證相。於此期內。若得一旋。則是終之
初住。而劫超十千矣。況更進者。
△二與呪自護。】


「亦復與其陀羅尼呪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陀羅尼呪者。由陀羅尼是依理所發。總持之妙慧。
亦即所詮之理法。而呪是能詮之文句。能所合舉。
故曰陀羅尼呪。


阿檀地檀陀婆地辛阿毗吉利地帝二十


△三表神通威力。】


「世尊若有菩薩皆是普賢威神之力。」


【普賢體遍用恒。稱體起用。常加一切故。令未聞未
持者。皆使聞持。
△四示勝因近果二。初舉勝因。二
示近果。
今初。】


「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為諸如來手摩其頭。」


【普賢為諸佛長子。能以慧行莊嚴三世諸佛故。一
切賢聖。所修之行。皆從普賢得名。今來居殿者。欲
顯普賢即是弘通之人。其所有之行。亦即弘通之
行言。當知是人者。乃大士提起行者。振惺法會。勿
以恒倫等視。當知。此人即是普賢。以弘經之行。即
普賢之行故。巳曾於先佛所。深種善根。故於今生。
乃能弘通。而為諸佛摩頂加被。
△二示近果二。初
[007-0431c]
以書寫況顯。二正明近果。
今初。】


「若但書寫是人命終解其義趣如說修行。」


【但能書者。尚得感生忉利。況能受持等者。
△二正
明近果。】


「若有人受持讀誦有如是等功德利益。」


【文點命終即往者。正指近果也。六種法師所修之
行。自有優劣故。上文以書寫居首。況出如說修行
者。茲復先明能解義趣者。之近果。且住內院。不退
位中。意指此行之遠果。非取草時。其福不盡。
△五
勸一心修持。】


「是故智者應當一心自書正憶念如說修行。」


【△二願護法二。初菩薩守護流布。二如來贊述功
德。
今初。】


「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廣令流布使不斷絕。」


【△二如來贊述功德四。初贊護經。二護持名。三述
殊勝。四示勸誡。
今初。】


「爾時釋迦牟尼佛而能作是神通之願守護是經。」


【普賢全體。即是妙法故。以法流之用。而護法流之
源。
△二護持名。】


「我當以神通力守護能受持普賢菩薩名者。」


【普賢道契佛心。名能召德故。持大士名者。得感佛
護。
△三述殊勝三。初示人勝。二示因勝。三示果勝。


今初。】


「普賢若有受持讀誦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007-0432a]


【文中五見當知句者。亦警惺現未得見此人者。令
生渴仰也。意謂。此經於無量國中。乃至名字。不可
得聞。何況得見受持。必宿世具大善根。始能弘通。
當知。此人雖身生末世。若能弘此即法身之妙典。
不獨得見普賢。蒙其教讀加護。則與生值佛世。親
見我身。親從我口聞法。親陳供養。親蒙我贊善者。
等無有異。又復當知。是人既有如是勝因。自能感
我手摩其頭。安慰其心。自能感我以衣覆護。不令
魔便。而況於他。敢不共相守護。
△二示因勝。】


「如是之人不復貪著世樂能修普賢之行。」


【初明不為外境所轉者。以有直心正念實相法故。
有福德培養力故。次明不為內惑所惱者。以智強
故。與無貪等善根相應故。嫉妒被無嗔所治故。諸
慢缺染慧無依不起故。少欲即無貪故。
△三示果
勝。】


「普賢若如來滅後當坐天人大眾中師子法座上。」


【受持等果。即當詣道場者。緣末法中。魔強法弱。多
諸留難。此人能於煩惱大海中。以大信力。以大忍
力。以大念力。高超諸衰。妙演一乘。是故感果。極勝
極速。
△四示勸誡。】


「普賢若於後世當起遠迎當如敬佛。」


【不貪資生者。但患所以立也。況得隨心所願。次誡
切勿輕毀等者。免招生現二報也。
△三聞品獲益。】


「說是普賢勸發品時諸菩薩具普賢道。」
[007-0432b]


【得百千旋者。終之初地。具普賢道。乃終教十地之
後心也。但舉初後者。欲該中八也。又伹舉聖位者。
即該三賢矣。佛世法會。於一座內。一聞聖法。便可
位登十地。正見妙法之難思。
△三總結流通。】


「佛說是經時受持佛語作禮而去。」


【聞經竟。先得歡喜益者。即未來世諸佛也。】


妙法蓮華經科拾卷第七

No. 628-A




聖教東傳。像法始著。其緣弘演。而受益者。遍海內矣。
金陵自六朝來。名藍櫛比。義學繁興。如我高祖雪浪
大師。紹天界無極老人之統。承賢首二十三世之系。
闡揚法道。續佛慧命。次有一雨蘊璞碧空月潭諸曾
祖輩。繼出之後。始逢普德勖𠁼祖翁。御大願輪。力弘
教乘。而賢首一宗。一時海內。同仰中興之光。受業者。
指不勝屈。惟上乘大師及門。最後親炙。未久而能韜
光歛晦。研究至賾。翻貝葉於螺髻。校藏目於半壑。不
避寒暄。幾忘寢食。祖翁遷化。諸同人互相繼席。沿至
於師。則補故增新。凡常住未完之事。莫不竭力舉行。
瀝瀝心血。自非如說而行者。何以及此。昔慕江南
慈恩一宗。於丙辰歲。負笈次哲大師之門。時師開講
[007-0432c]
鷄鳴。學眾濟濟。振厥祖風。爰問南邨張居士曰。勖大
師廼三學該練。可謂賢首再起。得其傳者。論學之長
多推次公。經詮之首。則有雲雪二公。而雪公既通內
典。復擅風雅。先後護法。如陳侍御涉江羅銀臺繼峯。
咸相交契。討論內典自庚申歸吳門。株守一隅。每
思我宗先輩。無經不注。即使法華疊出。胡弗一祖本
宗旨趣。致令四依無所適從。殊可浩歎。今甲申秋八
月初夜。夢海日高昇。寶筏得濟。晨鐘甫撞。大師忽懷
香見訪。誠為希有之徵。而獲難遘之想也。師示稿命
校閱。惟法華一經。於一代教中。能括如來用權調
攝之本致。最為難信難解。昔普德祖翁。講是經。曾撫
卷三歎。剏立科文。羅判七軸。鈎玄索隱。一洗陳習。而
師則纘述其旨。駁近代之淆譌。決千古之疑案。俾賢
上一源滴滴真乳。如注甘露於中天。架指南於岐路。
無片言隻字。出自胸臆。題曰拾遺。蓋有以也。科判懸
談各一卷。疏八卷。讀是疏者。當原先佛久默之本懷。
出前賢未發之底蘊。庶不負普德二世之婆心云耳。


古吳永定後學海印了悳合十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