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69 法華經合論-宋-慧洪 (master)



玅法蓮華經合論卷第五
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 譯
論 宋寶覺圓明禪師 慧洪 造
附論 宋丞相無盡居士 張商英 撰


「玅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爾時文殊說法華經。」


【論曰如前文稱當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
乃說此經者葢其親近隨順之至者也自凡夫眾
生之地而能具大慈悲柔和忍辱了諸法空非其
親近隨順之至而佛攝受護念之深何以臻此哉
今此但言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一者
住忍辱地觀諸法空如實相二者安施床座著新
淨衣三者起大慈父想四者生大悲心者方將親
近隨順而經營之際者也何以明之曰前言乃說
[005-0404a]
此經今言欲說此經故前言著如來衣坐如來座
此言而施床座著新淨衣故前言入如來室此言
起大慈父想生大悲心而巳故以是知其不同也
首楞嚴經曰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與華屋
雖獲大宅要因門入則最初息惑之要無如止觀
自止觀乃證定慧也自定慧乃能同塵也自同塵
乃能會悲也何謂止觀曰經言住忍辱地唯忍辱
力為能消散違害之緣所言心不卒暴亦不驚者
不動如山止也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者
空也空則離分別相乃曰亦不行不分別者假也
觀空而不礙假中也空中假者觀法也入法界品
善財童子登玅峯山於其山上東西南北四維上
下觀察求覔渴仰欲見德雲比丘經于七日見彼
比丘在別山上徐步經行釋之者曰玅峯山即止
之象十方觀察即觀之象偏住於止防其沉偏在
于觀防其亂言七日者以七覺支推求升進除其
沉掉故言徐步則不拘亂體言經行則不住淨心
定亂兩融方能契會當如德雲比丘則是行處也
何謂定慧曰經言國王王子大臣宦長者驕氣矜
色之會希求諂曲之域也言外道梵志尼犍子等
者梵志出家而邪見尼犍子在家而邪見者也言
世俗文筆讚詠外書者綺靡不根之語異端雜揉
之學也言路伽耶陀者師破弟子之論逆路伽耶
陀者弟子破師之論者也言兇戲相扠相撲及那
[005-0404b]
羅等種種變現之戲者散亂顛倒之習塵勞耳目
之觀也那羅此言力旃陀羅此言嚴幟謂以業自
嚴行持標幟之者也言女人身及小女處女寡女
乃至五種不男之人年少弟子沙彌小兒者趣惡
道之捷徑焚草根之烈燄是皆惡世障道之緣雜
染之相也弘經菩薩一切不當親近所當親近者
定慧而巳故經言常好坐禪在於閒處修攝其心
善財童子至摩利聚落周遍求覔海幢比丘乃見
其在經行地側結加趺坐入于三昧離出入息無
別思覺者釋之者曰以明寂用自在也言經行地
則用言三昧則寂依用有寂也而言側者不住寂
用之中而任運自在故離出入息則稱理而寂稱
理而用性自徧周非同二乘作寂滅之證也當如
海幢比丘則是初親近處也經言觀一切法如實
相者明見自信無有錯謬以有分別則顛倒以有
所疑則有動以有所畏則有退以有所惑則有轉
而虗空無所有性之中尚無有滅豈有生尚無有
沒豈有出尚無有止豈有起以是知因緣顛倒故
不能如實而知然入此觀法要必勇猛精進志力
堅固者故經於偈內深致其意曰於後惡世無怖
畏心又曰菩薩則以無所畏心又曰說斯經時無
有怯弱又曰其心安隱無有怯弱善財童子至海
岸聚落觀察十方求覔善住比丘見此比丘於虗
空中來往經行者釋之者曰以法空觀察三界細
[005-0404c]
習淨業現前故證得十無障礙法門惟無障礙故
於虗空中來往經行也當如善住比丘則是第二
親近處也。】


「又文殊師利說不能盡。」


【論曰何謂同塵曰經言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
說人及經典過者忘其言也又言亦不輕慢諸餘
法師者忘其我也又言不說他人好惡長短乃至
亦不稱名讚歎其美者忘其緣也又言又亦不生
怨嫌之心者忘其心也夫忘言至於忘我忘我至
於忘緣忘緣至於忘心則閱世頹然而巳故言善
修如是安樂心然不逆其意者隨緣而起也必答
以大乘者隨扣而應也唯忍辱力堅固法空之觀
深諦乃能如是故偈曰菩薩常樂安隱說法於清
淨地而施床座以油塗身澡浴塵穢著新淨衣內
外俱淨善財童子至三眼國於城邑聚落村鄰市
肆川原山谷一切處周遍求覔善見比丘見在林
中經行往返壯年美貌端正可喜釋之者曰一切
處周遍求覔者同塵也壯年美貌者同塵之相也
唯其心離世間方堪處俗和光利物耳言見在林
中經行者雖示同塵之行亦不滯此淨行之中當
如善見比丘則是成就第三法行也。】


「又文殊師利無有過失。」


【論曰何謂會悲曰經言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
者則豈復暴其所未至也言於諸如來起慈父想
[005-0405a]
者豈敢失其所不忘念也言於諸菩薩起大師想
乃至恭敬禮拜者豈當負其法道之恩也言於諸
眾生平等說法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者豈
有背其隨順之行也未發菩提心者悲愍之巳登
無上道者依歸之同行菩薩道者愛敬之及其以
法施諸眾生亦不違隨順之旨惡世弘經菩薩如
是用心是謂第三安樂行於惡世不忘柔和忍辱
猛利精勤者以智故偈言是佛子說法常柔和能
忍慈悲於一切不生懈怠心也問曰如前所示皆
菩薩於惡世以智故安樂行未聞會悲之旨也曰
經言於在家出家人中者謂巳發菩提心而未知
此經則生大慈心為演說之而與之樂於非菩薩
人中者謂未發菩提心又亦未知此經則生大悲
心為演說之而拔其苦至於其人不知不信不解
則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住是法中此其以智
與悲會明矣善財童子至海潮處入普莊嚴國周
遍觀察見休捨優婆夷坐於玅座而告善財曰東
方諸佛常來至此處於寶座上為我說法南西北
方四維上下一切諸佛悉來至此處於寶座為我
說法善男子我常不離見佛聞法與諸菩薩而共
同住釋之者曰十方諸佛悉來至我所坐寶座上
為我說法者悲與智會之象休捨優婆夷悲也十
方諸佛智也當如休捨優婆夷則是成就此第四
法行也。】
[005-0405b]


「常為比丘如上諸功德。」


【論曰佛初自鹿野苑至耆闍崛山次第演說隨其
機宜眾生之機未熟則不宜說大乘如其巳熟則
不宜說小法始說小乘小乘者純有也以諸凡夫
繫著世法以為實有隨於色塵作諸不善以不善
故墮於苦趣還將有法轡勒其心於是以戒防護
其諸不善之法故次說般若般若者破有明空也
謂小乘實有令成軌範制其身語意業令住善法
既說生空等觀方說法空之理破彼繫著漸向法
身故次說解深密經解深密者和會空有令邊見
者不滯二門則為不空不有以二乘則滅識證寂
住寂無知欲回此機故安立九識為純淨識五六
七八等識常以九識為依凡愚不了妄執為我如
水瀑流不離水體既回此機則令達識成智以二
乘於生死業種六七八識有怖畏故恐其難信以
方便故於生死外別立純淨識名漸引令留惑不
滅則庶其悲智漸生解深密經曰如是菩薩雖由
法住以智為依止漸令空見達識成智故次說楞
伽經楞伽經者以直為大乘根堪之者頓說第八
業種之識名為如來藏識也曰得相者曰識不得
相曰智又曰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葢此經直
於無明業種以明智門明與無明其性不二然說
無明業種成智猶希出俗未現同塵故次說維摩
詰經維摩詰經者不以聲聞二乘及三乘菩薩為
[005-0405c]
知法者也故以十大弟子彌勒光嚴菩薩皆不敢
嬰其辯而以文殊師利為法身以維摩詰為入廛
之行葢法身為體而行為用體用自相問答為三
乘樂學如如空理厭假修真積行多生方成佛者
令歸法界性相事理因果同時故次乃說此法華
經故言如彼強力之王久護明珠今乃與之也。


無盡居士強商英論曰文殊師利見諸菩薩敬順
佛意發大誓願疑後惡世難說是經佛言欲說是
經當安住四法四法者安樂行也第一行者勿行
於不可行勿近於不可近第二行者勿談於長短
勿生於怨嫌第三行者勿懷諂嫉亦勿戲慢第四
行者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
生大悲心住此四行人安之巳亦樂之巳樂之人
亦安之如此而後經可廣宣法可久持也若不具
此安樂四行雖使聲聞如稻麻竹葦辟支佛如恒
河沙亦不能使其信受也故誓願者所以持經安
樂行者所以持願二者相須不可偏廢。】


「玅法蓮華經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爾時他方廣說此經。」


【論曰佛於一切菩薩聲聞天龍之眾有所問難不
逆其意今他方國土諸來菩薩白言聽我等於佛
滅後於此娑婆世界弘經而佛曰不須汝等護持
此經佛何獨逆其意耶曰此品佛示依法力自然
修行為貴而鄙未覺幻力而修者也何以知之圓
[005-0406a]
覺經有三種觀法一曰寂靜二曰如幻三曰寂滅
佛為辯音菩薩說則曰若諸菩薩唯取極靜以靜
力故乃至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乃至若
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如是三種謂之依於
未覺幻力修習而巳至為威德自在菩薩說則曰
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乃至若
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乃至若諸
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而
此三種先必言悟淨圓覺而後乃起行進修謂之
親近隨順也三乘淨土菩薩則依於信力而修故
不言悟淨圓覺地上法身菩薩則依於法力而修
故圓覺經曰皆是圓覺親近隨順非特圓覺經為
然起信論亦曰體用熏習分別復有二種云何為
二一者未相應謂凡夫二乘初發意菩薩以意識
熏習依信力故而能修行未得無分別心與體相
應故未得自在業修行與用相應故二者巳相應
謂法身菩薩得無分別心與諸佛智用相應唯依
法力自然修行熏習真如滅無明故經言佛告諸
菩薩摩訶薩眾止善男子不須汝等護持此經者
以法華非依未覺幻力而修者也故稱他方國土
諸來菩薩又言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恒河沙等
乃至廣說此經者以法華唯依法力自然修行自
然修行猶言隨順之也舊疏曰如來止之者有三
義汝等各各自有巳任若許汝住此土則廢彼土
[005-0406b]
利益又他方此土結緣事淺雖欲宣授必無大益
又若許之則不得名下方諸菩薩矣下方諸菩薩
若不來跡不得破是謂三義陋哉之論也。】


「佛說是時從下發來。」


【論曰如前文言分身諸佛在於十方者一切智智
清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之象也此言三千
大千國土地皆振裂而於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
薩摩訶薩同時涌出者如來大智慧無量神通光
明皆出於止觀地中之象也故言是諸菩薩身皆
金色三十二相無量光明既言在此娑婆世界之
下又言此界虗空中住則究竟無所住矣言聞釋
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則究竟無所來矣
住不見其處來不知所從但見從地涌出則無量
智慧神通光明不可知其所從來所可知者出於
止觀法而巳華嚴論曰當以止觀力功熟乃證急
亦不成緩亦不得但知不休必不虗棄如乳有酪
皆須待緣緣之中無作者故其酪成巳亦無來處
亦非本有如來智慧以戒定慧眾善方便以照之
而緣緣之中無作者無成就故然於一切智一切
種智於中而得朗然於諸法中無能作所作故亦
非本有亦非本無以第一義中無本無末無始無
終無成無壞無三世古今不可作本有及以修生
成就世間斷常諸見及諸諍論應如是知此經之
設象而華嚴論辭釋之皎如日星而舊疏曰在下
[005-0406c]
不屬彼非此非彼即中道也錯謬甚矣。】


「一一菩薩於二世尊。」


【論曰如經之文所敘則六萬五萬四萬三萬二萬
一萬恒河沙等眷屬為多也而敘五四三二一弟
子至於單巳為少也推經之辭乃曰況將況復則
是五四三二一弟子至於單巳為多也多少之數
綿密而言數之意無所系屬可疑也及觀結其辭
則曰如是等比無量無邊筭數譬喻所不能知然
後知其所示非數也直以明如來大智慧功德光
明非思議分別所能及也夫以如來大智慧神通
光明出於止觀地中則巳知其旨矣其言是諸菩
薩從地出巳各詣虗空七寶妙塔多寶如來釋迦
牟尼佛所何意哉曰多寶過去滅度之佛寂滅體
之象也釋迦牟尼現在緣生之佛五蘊身之象於
五蘊現行之中證一切如來智慧神通光明則諸
菩薩所以俱至其所也故言諸菩薩種種讚法而
以讚歎住在一面欣樂瞻仰於二世尊也問曰現
行五蘊之身乃能證如來智慧功德光明乎曰一
切神龍具有三毒亦發神通況自心違理不與妄
合其智自神者乎首楞嚴經論禁戒成就則曰是
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
十方睹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維
摩詰經曰亦不滅受而取證父母所生之眼不須
天眼則色蘊也亦不滅受則受蘊也自色受以觀
[005-0407a]
想行識莫不皆然何疑其不能證乎。】


「是諸菩薩發隨喜心。」


【論曰華嚴論曰如權教中佛生之後即以踰城出
家菩提樹下成等正覺時以之為時如毗盧遮那
佛即實不如是如來安立化相為度三乘眾生應
見如是出家成佛葢毗盧遮那佛依本法界成大
菩提還依本法界無始無終不出不沒無成無壞
無有時分以是觀之則佛從兜率天下降神入母
胎轉法輪入涅槃不出一剎那際彼天猶未下母
胎猶未出此巳入涅槃一切法事總畢矣經言如
是時間經五十小劫是時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
及諸四眾亦皆默然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諸大
眾謂如半日非特佛降神入胎般涅槃不出一剎
那際觀於無量劫亦不出一剎那際以是知五十
小劫者佛為眾生故安立化相也問曰何以證知
耶曰經言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一名上行者即
前所謂依法力隨順修行者也此行為萬行之最
故以象之二名無邊行者即前所謂如來大智慧
神通光明者也此行無量無邊故以象之三名淨
行者即以無量無邊如來智慧神通光明嚴淨法
身者也如前諸菩薩從地涌出向二世尊所以象
之四名安立行者即以方便隨其機宜安立五十
小劫謂如半日者也以一剎那際無長短時分故
以象之耳。】
[005-0407b]


「爾時彌勒教化是等眾。」


【論曰彌勒所問之偈其略曰如是諸菩薩神通大
智力四方地震裂皆從中涌出世尊我昔來未曾
見是事願說其所從國土之名號我常游諸國未
曾見是眾我於此眾中乃不識一人忽然從地出
願說其因緣者彌勒辭似疑而意則悟矣及佛答
其問則曰汝等當共一心被精進鎧發堅固意如
來今欲顯發宣示諸佛智慧諸佛自在神通之力
則遂明告而直指之也而前論所敘從地涌出無
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為如來大智慧神通光明
之象斷以佛之明告直指則可無疑矣問曰經言
諸佛師子奮迅之力諸佛威猛大勢之力何謂也
曰師子之奮迅離疲懈相故師子之威猛示無畏
相故而必言諸佛者以其大慈為此之相以激諸
菩薩勤求佛道也諸佛何甞有疲懈怯弱哉示現
之則然也故其教菩薩則被精進鎧發堅固意而
其自為則謂之奮迅謂之威猛也問曰從地涌出
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為如來大智慧神通光
明之象則證義甚明然何以決知其必出於止觀
二法乎曰以佛答彌勒之問知之但其辭微密故
學者莫能曉也如言是諸菩薩調伏其心令發道
意者一切菩薩皆以止觀之法調伏自心息滅惑
障令趨無上菩提也故其偈曰初令發道心今皆
住不退此但略示其綱目耳至於詳言之則曰是
[005-0407c]
善男子不樂在眾多有所說常樂靜處勤行精進
未曾休息者止也又曰亦不依止人天而住常樂
深智無有障礙亦常樂於諸佛之法一心精進求
無上慧者觀也止法貴不懈故稱勤行精進觀法
貴專主故稱一心精進故論敢顯言出於止觀地
中者以明見佛意無有錯謬故。】


「爾時彌勒而住不退地。」


【論曰此段經文致深妙之意而古今文字之師莫
能知之所能知者知其粗耳如淮北諸師雖粗亦
不知以譬釋譬曰父服還年之藥故貌同二十五
歲人而子不服此藥故形如百歲也若知是藥之
力則不疑父少而子老今爭怪之者不知故如來
橫服垂迹之藥示伽耶城之始生而諸菩薩則直
論本起因地久發道心令住不退耳問曰既排斥
此義則所謂深妙者可得聞乎曰佛以止觀方便
成就如來大智慧神通光明無量無邊皆巳現前
矣而憂聲聞辟支佛地前菩薩不解故謂如來大
智慧神通光明始假止觀二法而發現未見此大
智慧神通光明如來本來自具之意故經下文言
如是我成佛巳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祗劫
常住不滅夫言無量阿僧祗劫常住不滅則所謂
大智慧神通光明非始假止觀二法而發現也如
圓覺經佛為文殊師利菩薩說無明體性曰善男
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
[005-0408a]
於醒了無所得者示無明體性究竟滅也復憂其
住心於滅則隨又曰如眾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
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
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佛於圓覺談無
明體性尚不許存生滅之見豈於法華談大智慧
神通光明而容作修生本有之解乎。


無盡居士論曰他方國土諸來菩薩過八恒河沙
數白佛言願聽我等於娑婆世界護持此經佛言
我此世界自有六萬恒河沙數菩薩一一菩薩各
有六萬恒河沙眷屬是等能於我滅後廣說此經
時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地皆震裂而於其中
菩薩涌出各詣虗空寶塔禮多寶釋迦二佛各以
種種讚偈而讚於佛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佛神
力故謂如半日有四導師而為上首曰上行曰無
邊行曰淨行曰安立行皆於如來發隨喜心彌勒
菩薩及八千恒河沙諸菩薩眾問此地涌出本末
因緣佛言我於此娑婆世界成佛巳教化示導是
諸菩薩皆於下方虗空中住彌勒等怪世尊成佛
未久云何於此少時大作佛事是事難信夫住於
下方空中自空言之孰為上下孰為四方孰為四
維具足四行則受持讀誦廣說是經豈有古今豈
有老稚彌勒起疑以發語語爾。】


「玅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爾時佛告導利眾生。」
[005-0408b]


【論曰昔所未說為祕唯佛自證為密離念了知為
神徹法明見為通而謂之力者即如來知見也以
此知見觀其自住三摩地中前際不知其始後際
不知其窮現在不知其邊智識所不能到思想所
不能及故經言我實成佛巳來無量無邊百千萬
億那由他劫華嚴經曰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住普
賢行念念入百億不可說三昧然不見普賢菩薩
三昧及佛境界莊嚴前際何以故知一切法究竟無
盡故知一切佛剎無邊故知一切眾生界不思議
故知前際無始故知未來無窮故知現在盡虗空
遍法界無邊故知一切諸佛境界不可思議故知
一切菩薩行無數故知一切諸佛辯才所說境界
不可說無邊故知一切幻心所緣法無量故圓覺
經曰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
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
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
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
憎愛故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
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
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祗不可說恒河沙諸佛世界
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
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於普賢則名行
智成就於普眼則名覺智成就於此經則名如來
正智成就然行智之境一切心所緣法以幻譬之
[005-0408c]
覺智之境諸佛世界以空華譬之而如來正智之
境如經言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
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世
間天人及阿修羅見幻事為真實見空華有開落
者也。】


「諸善男子皆實不虗。」


【論曰涅槃經曰譬如女人因嬰兒疾良醫授藥而
教之言若服藥巳未可與乳須其藥消乃可乳之
女人即以苦味自塗其乳兒觸苦味即便棄去其
藥度消即洗苦味呼兒與乳兒癡掉頭莫肯就飲
其母告曰我以毒塗須汝藥消藥今消巳毒則洗
去於是嬰兒則復飲乳經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
諸根利鈍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
小亦復現言當入涅槃又以種種方便說微玅法
者則苦塗水洗之譬也大莊嚴論曰譬如工𦘕師
平起凹凸相如是虗分別於無見能所譬如善巧
𦘕師能𦘕平壁起凹凸相實無高下而見有高下
不真分別亦復如是於平等法界無二相處而常
見有能所二相如經言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
眾生或說巳身或說他身或示巳身或示他身或
示巳事或示他事諸所言說皆實不虗者則凹凸
高下之譬也苦塗水洗則母愛其子之至而見有
高下非𦘕師之罪也。】


「所以者何未曾蹔廢。」
[005-0409a]


【論曰陳那菩薩曰三界者唯以名言為體由強分
別非實有之法故不得真也將簡諸法自性令生
不顛倒智經言無有生死者三界既是名言由妄
分別而有則生死寧是真實之物哉中觀論曰佛
所言說無不是實說生死無始何以故生死初後
不可得是故言無始汝謂若無初後應有中者是
亦不然何以故若無有始終中當云何有是故於
此中先後共亦無因中後故有初因初中故有後
若無初無後云何有中生死中無初中後是故說
先後共不可得何以故若使先有生後有老死者
不老死有生不生有老死若先有老死而後有生
者是則為無因不生有老死如是觀時顛倒想滅
所謂若退而沒若出而離有在生死之世有入涅
槃之滅種種分別皆成戲論於是有涅槃之實有
生死之虗有理性之如有事相之異如來以如實
智而見三界如實之相無有分別故經言無有若
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過一切戲論也言不
如三界者猶言非實有三界見於三界而巳問曰
不如三界則是正觀見於三界則是隨染其旨安
在曰以諸眾生有種種根性欲樂行業憶想分別
其病不同故雖無生死退出而說有生死退出亦
無在世滅度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法藥以
治之諸所施為皆大慈悲之光所以淨佛國土成
就眾生之力者如此然於一切無有間斷故言未
[005-0409b]
曾蹔廢。】


「如是我成佛速成就佛身。」


【論曰常住不滅唱言取滅二種相違何也曰涅槃
經曰甘露之性令人不死若合異物亦能不死故
知寂滅而甘露者不死之滅不死之滅則常住不
滅之謂也修多羅亦曰甘露滅亦曰甘露寂滅則
與唱言當取滅者不侔固其所也問曰佛自喻良
醫何也曰以其能瘳眾生生死之病也而證不死
之滅故涅槃經又曰大慈愍眾生故令我歸依善
拔眾毒箭故稱大醫王也世醫所療治雖瘥還復
生如來所治者畢竟不復發世尊甘露藥以施諸
眾生眾生既服巳不死亦不生然醫之所治有種
種有治病而病增者空見外道是也肆情行惡而
教令一切人起邪見斷善根故有治病而病無增
損者苦行外道是也以投巖赴火為行既不得禪
定又不能斷愛結故有治病而病損然不能禁其
損巳復生則修定斷結外道是也有治病而病巳
損更不復生但其所治不徧則二乘是也但治其
有緣者不能徧一切故有能徧治諸病然無巧玅
之工以止痛惱釋論以拙度名之則六度菩薩是
也有治病而其術神驗雖能止痛惱而未能起死
則地前菩薩是也但治凡夫以其有反復心不治
二乘以其種巳焦壞故有能治難瘉之病而能起
死則地上菩薩是也而佛則知醫之邪正斥邪取
[005-0409c]
正隨病而授藥故稱大醫王故佛自喻良醫也。


無盡居士論曰彌勒既聞地涌菩薩因緣與大眾
懷疑請問佛三告之曰汝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
彌勒等三請不止佛始告之我實成佛巳來甚大
久遠壽命無量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實
無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天三界唯
心萬法唯識真識靈明而常寂真心虗寂而常周
了知下界之虗空何用他方之往反大慈大悲以
度五濁之苦則三十所以成道難值難遭以起眾
生之想則雙林所以入滅默而喻之則方便皆誠
諦之語執而索之則如如成幻戲之論李長者謂
法華經引權就實予竊以為不然何以故過去之
日月燈明無量之大通智勝十方之分身諸佛十
方之河沙菩薩住世四十九年而法會移頃乃坐
五十小劫耆闍崛山不遠王城而三千大千世界
山川震裂佛所言說誠實不虗譬如良醫示死本
無虗妄之咎狂子飲藥遂愈失心之疾以此而思
教意則引權就實豈一音誠諦之語哉。】


「玅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爾時大會三菩提心。」


【論曰三世如來付授一切菩薩修行法式詮量淺
深力用分別地位等差始自十信然以為信者尚
屬生滅故當住心乃成十住又以為住者缺資發
方便之用故有行心乃成十行又以為行者止以
[005-0410a]
自利未有以及眾生故施迴向心乃成十迴向自
十信至十住自十住至十行自十行至十迴向名
三賢位又自三賢登初地以大慈大悲發生資養
茂益成熟之故名十地而初地方曰證無生忍乃
至十地之終鍊磨淘汰之功盡矣則方與本覺真
如等故名等覺經言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眾
生得無生法忍者自凡夫身以聞經之力越登初
地故又言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
門者以聞經之力倍進第二地故又言復有一世
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辯才者以聞
經之力漸進第三地故又言復有一世界微塵數
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者以聞
經之力復進第四地故又言復有三千大千世界
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轉不退法輪者以聞經之
力增進第五地故又言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
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輪者以聞經之力升進
第六地故又言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
薩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超進第七
地而必曰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八
地以七地修進之功巳極無明之惑斷盡任運而
登覺道故也譬如夢欲渡河者銳其功力忽然夢
覺功力俱失華嚴論曰初地中緣一切佛法願求
滿故第二地離心垢故第三地願轉增長得法光
明故第四地入道故第五地順世所作故第六地
[005-0410b]
入甚深法門故第七地超一切佛法故皆巳滿足
菩提分法故又明初地乃至七地成就智功用故
八地乃至十地成就無功用行故以第七地巳前
皆有功用第八地巳去得無功用故經自八地巳
去皆無功用之旨也而言復有四四天下乃至三
四天下乃至二四天下乃至一四天下微塵數菩
薩摩訶薩以四生以三生以二生以一生而皆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無功用旨之證也又言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心者以前文自凡夫身巳至等覺而特言眾
生發心則示此經必欲令凡實證也修多羅中第
八地作月喻曰月自生魄以至十五夕圓則光漸
增者此地地增進之功也而自十六日以至晦則
光漸減者以絕增進之功也以是觀其辭敘七番
之功德漸盛乃於第八截然而止但曰菩提菩提
豈有功用可以加之耶。】


「佛說是諸以助無上心。」


【論曰經言佛說是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者以分
三種力故一者如來功德之力二者信解之力三
者慈善根力何名如來功德之力曰以深厚心好
樂供養諸佛禮拜一切塔廟諸玅因集諸善法故
言於虗空中雨曼陀羅華乃至大會一一佛上以
明不忘法道之恩而離生死之畏故維摩詰經曰
菩薩於生死中有畏當依何法而維摩詰曰當依
[005-0410c]
如來功德之力也宋僧曇諦吳興康氏子也初母
夢僧以麈尾鐵縷書鎮寄之既覺而二物在前巳
而生諦諦五歲母以二物示之笑曰秦主餉我者
耳十歲隨其父肜過關中見僧呼僧辯顧見童子
曰汝乃敢召宿土耶諦曰省擷蔬野猪傷足時乎
辯大驚曰宏覺甞遣我擷蔬野猪傷我足童子何
從知之肜以麈尾鐵縷書鎮示之辯泣曰先師為
姚莨講法華經二物萇所供者也夫出生入死奇
驗如此是謂如來功德之力也。】


「爾時佛告於此無有疑。」


【論曰何名信解之力曰以得自心如實受用故經
言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
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者以得自心如實受用
也夫自心如實受用則是無功之功無功之功即
智慧智慧者般若也般若非可解非不可解何以
故以離一切法相故金剛般若經曰須菩提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
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所謂不生法相與所得
功德無有限量其旨同也故言於八十萬億那由
他劫行五波羅蜜而除般若波羅蜜者以五波羅
蜜之功德皆有限量所以比類之曰百分千分百
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也
晉建興二年長沙縣西有千葉青蓮華兩本生於
陸地官史掘之丈許根莖出於瓦棺發棺有白骨
[005-0411a]
一聚而蓮之根蒂出髑髏齒骨間有銘記棺上曰
有僧不知姓氏誦法華經至千萬部將化遺言令
以紙為衣以瓦為棺葬于此事聞朝廷有詔建寺
其處號曰蓮華今驛亭其故基基近譙門因號蓮
華門門臨湘江洄澓處又號蓮華潭其於生死之
間殊勝奇瑞如此是謂信解之力也。】


「又阿逸多經行及坐臥。」


【論曰何名慈善根力曰以成熟心不動本際徧應
十方一切眾生之前對現色身三昧故經言深心
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
眾圍繞說法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瑠璃坦然平
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乃至是名深信解相以明
慈善根力令眾生自然見如是事涅槃經曰調達
教阿闍世王放五百護財醉象奔衝世尊來眾爾
時佛垂十指醉象見佛十指間皆有師子驚怖伏
地遺糞而去佛言善男子我時指中實無師子皆
我慈善根力令諸醉象見有師子陳僧慧思坐夏
衡岳夏休自念此夏空過又無所證放身倚壁未
至之間豁然大悟曰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
來於是諦見靈山一會儼然如昨於自悟親證之
際靈玅發現如此是謂慈善根力也舊疏曰加修
觀行入禪用慧想成相起能見有餘實報兩土想
懇見佛共比丘僧常在耆闍崛山者方便有餘土
相也此殆夢中之語也其可憑哉。
[005-0411b]


無盡居士論曰會中聞佛壽命長遠若菩薩若眾
生或一念信解或解其言趣若自持或自書若教
人持教人書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自一四天
下菩薩至于小千世界菩薩至于中千大千微塵
數菩薩得聞陀羅尼以至于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自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眾生至于八世
界微塵數眾生得無生法忍以至于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心其法利饒益廣大無邊如此而佛
言曰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
耆闍崛山又曰若能受持讀誦是經則為以佛舍
利起七寶塔高廣漸至梵天懸諸旛葢及眾寶鈴
華香瓔珞鼓樂玅聲以作供養古德曰凡觀經教
皆須宛轉歸就自心此分別功德之旨也。】


玅法蓮華經合論卷第五



音釋




忍九切

音暴
間斷
上去聲

楚懈切
寺差
下楚加切

去聲
分法


上去聲

音主

或亮切

以中切
[丰*力/石]
音略

音辯

胡結切

徐良切


觀行
竝去聲
[005-041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