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65 法華經入疏-宋-道威 (master)



玅法蓮華經入疏卷第十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 譯
天台 智者 疏 并記
四明沙門 導威 入注


「玅法蓮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此品盡經一十四品。大段是本門。開師門之近迹。
顯佛地之達本。文分為三。初從此去。至汝等自當
因是得聞。即本門序分也。二從爾時釋迦告彌勒。
乃至分別功德品彌勒說十九行偈。正說段也。三
[010-0189b]
從偈後佛告彌勒其有眾生。至不輕三品半。是本
門單流通段也。此乃本門序正流通三分。此本序
前既無通序。以一部通分三分之義。通冠經首。深
有其旨。又分別半品之文。去取不定。況本迹二處
流通意別。本門永異諸部。巳上本門分序正流通
竟。
△題云從地涌出者。師嚴道尊。鞠躬祗奉。如來
一命。四方奔踊。故言從地涌出品。此世界悉義。應
知師有道故師嚴。師嚴故命不可違。道尊故有命
必赴。由師具二故。鞠躬祗奉。三世化導。慧利無疆。
一月萬影。孰能思量。召過以示現。弘經以益當。故
言從地涌出品。此為人悉檀。為人悉檀若不開迹。
降佛巳還。無能知者。今欲顯本。先出本屬。具有二
世善根增長。召本人示現人。令現人生現善。使本
人弘現經。令當人生當善。又虗空湛然。無早無晚。
惑者執迹而闇其本。召昔示今。破近顯遠。虗空表
理。本迹表事。事有本迹。理無早晚。惑者迷理。而闇
本迹。故執近迹。以失遠本。本迹尚迷。況不思議一。
故本之弟子。居下虗空。本地之師。經久虗空。今之
師弟。在今虗空。久空今空。下空上空。雖即體一。然
本弟子。元知近迹。今之弟子。猶迷遠本。破執近故。
召昔示今。今弟子。因疑致請。聞說方破。破執近惡。
故是對治也。然寂場少父。寂光老兒。示其藥力。咸
令得知。寂場舍那。示始成。故父少。寂光菩薩。行久
著。故兒老。譬藥力者。父何以少。子何以老。準下父
[010-0189c]
子譬意。父久先服種智還年之藥。父老而若少。子
亦久稟常住不死之方。子少而若老。雖各有服餌
之功。而父子久定。此第一義也。然此四悉。雖通釋
今文。竝意兼後品。然初一悉文在今品。第二意兼後
品。三四二悉。探用後品。皆是助後。以成顯遠。善生
惡破。見本故也。故知世界即是三悉之由。故涌出
品。專在世界也。文云是從何所來以何因緣集。今
以諸義釋品。顯四悉因緣之解。故言從地涌出。釋
題竟。
△初序文為二。一涌出。二疑問。涌出為三。一
他方菩薩。請弘經。二如來不許。三下方涌出。】


「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摩訶薩。過八恒河沙數。於
大眾中起立。合掌作禮。而白佛言。世尊。若聽我等於
佛滅後。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進。護持讀誦。書寫供
養。是經典者。當於此土。而廣說之。」


【初他方菩薩。聞通經福大。咸欲發願。住此弘宣。故
請為之。】


「爾時佛告諸菩薩摩訶薩眾。止善男子。不須汝等護
持此經。所以者何。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恒河沙等
菩薩摩訶薩。一一菩薩。各有六萬恒河沙眷屬。是諸
人等。能於我滅後。護持讀誦。廣說此經。」


【此第二如來止而不許。不許凡有三義。一汝等各
各自有巳住。若住此土。廢彼利益。二又他方此土。
結緣事淺。雖欲宣授。必無巨益。三又若許之。則不
得召下。下若不來。迹不得破。遠不得顯。是為三義
[010-0190a]
如來止之。召下方來。亦有三義。是我弟子。應弘我
法。以緣深廣。能徧此土益。徧分身土益。他方土益。
又得開近顯遠。是故止彼而召下也。問。諸佛菩薩
共熟未熟。有何彼此。分身散影。普徧十方。而言巳
住及廢彼耶。答。諸佛菩薩。實無彼此。但機有在無。
無始法爾。故以第二義。顯初義云結緣事淺。初從
此佛菩薩結緣。還於此佛菩薩成就也。】


「佛說是時。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地皆震裂。而於
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同時涌出。」


【初明涌出。】


「是諸菩薩。身皆金色。三十二相。無量光明。」


【第二身相。】


「先盡在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虗空中住。」


【三明住處者。常寂光土也。常即常德。寂即樂德。光
即淨我。是為四德祕密之藏。是其住處。以不住法。
住祕藏中。下方者。法性之淵底。玄宗之極地。故言
下方。在下不屬此。空中不屬彼。非此非彼。即中道
也。出此不在上。不在此下。不上不下。住在空中。亦
是中道也。然本有四德為所依。修得四德為能依。
能所竝有能依之身。依於能依所依之土。二義齊
等。方是毗盧遮那身土之相。若云塵剎重重相入。
重重相有。重重事等。重重說等。為未了者。以事顯
理。若不了此一旨。誰曉十方法界。唯有一佛。亦許
他佛。若許他佛。他佛亦身土重重。互現互入互融。
[010-0190b]
當知秪是約一論徧。】


「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一一
菩薩。皆是大眾唱導之首。」


【第四敘來之由者。聞命故來。弘法故來。破執故來。
顯本故來。皆如上說。】


「各將六萬恒河沙等眷屬。況將五萬四萬三萬二萬
一萬恒河沙等眷屬者。況復乃至一恒河沙。半恒河
沙。四分之一。乃至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況復千萬
億那由他眷屬。况復億萬眷屬。況復千萬百萬乃至
一萬。況復一千一百乃至一十。況復將五四三二一
弟子者。況復單巳樂遠離行。如是等比。無量無邊。算
數譬喻。所不能知。」


【第五敘所將眷屬者。若人情往望。謂領六萬五萬
恒沙者為多。領三二一者為少。單巳者隻獨。若依文
往尋。六萬五萬者為少。單巳者為多。文云。單巳獨
處者。其數轉過上。若依法門者。一一皆是導師德。
能引眾人。至於寶所。當知一巳非獨。六萬非多。一
即一道清淨。二即定慧。三即戒定慧。四即四諦。五
即五眼。六即六度。一一度具十法界。一一界各有
十。十即有百。百即具千。十善即有萬。一度具萬。六
度即具六萬法門。多不為多。一不為少。非多非少。
而多而少。方是圓家觀行。行依妙境。故度成萬。度
實無萬。六中各萬。秪是一萬。無別萬也。六全是萬。
無別六也。一一度行。無非法界。界無界相。秪一剎
[010-0190c]
那。即一道也。一六既然。二三四五。準此可見。是則
六中。無不一多一切具足。當知一道至五眼來。一
眼一諦。皆具一萬。無非三觀觀法界也。
△巳上經
家敘畢。是諸下去。第二問訊為五。一三業供養。二
陳問訊之辭。三佛答安樂。四偈頌隨喜。五如來述
歎。】


「是諸菩薩。從地出巳。各詣虗空。七寶妙塔。多寶如來。
釋迦牟尼佛所。到巳向二世尊。頭面禮足。乃至諸寶
樹下師子座上佛所。亦皆作禮。右繞三帀。合掌恭敬。
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以讚歎。住在一面。欣樂瞻仰
於二世尊。是諸菩薩摩訶薩。從地涌出。以諸菩薩種
種讚法。而讚於佛。如是時間。逕五十小劫。是時釋迦
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諸四眾。亦皆默然。五十小劫。佛
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爾時四眾。亦以佛神力
故。見諸菩薩。徧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虗空。」


【初三業供養。經五十小劫。謂如半日。四眾徧見。此
乃隱長而現短。借其神力。令狹而見廣。俱是不思
議。此乃明如來不可思議延促之事。顯於如來自
在之力。拜遶是身。讚法是口。瞻仰是意。五十小劫
與半日者。此是時節不可思議。如來所見。不以二
相。下方菩薩。常面稱揚。如來默然。常受其讚。解者。
即短而長。謂五十小劫。惑者。即長而短。謂如半日。
斯為本迹而作弄引。如來未說。闇本而執迹。佛若
開顯。悟近而達遠。亦知不思議一也。四眾徧見菩
[010-0191a]
薩者。亦是不思議也。夫肉眼天眼。所見不遠。而今
所覩充滿虗空。見雨猛。知龍大。見華盛。知池深。見
應滿虗空。則知真彌法界。密表當破無明。故且抑
其一分。】


「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一名上行。二名無邊行。三名
淨行。四名安立行。是四菩薩。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
導之師。」


【第二陳問訊之辭。有長行偈頌。初長行中。初標四
導師。但舉四人者。欲擬開示悟入四十位耳。如華
嚴但舉法慧功德林金幢金藏說四十位也。】


「在大眾前。各共合掌。觀釋迦牟尼佛。而問訊言。世尊。
少病少惱。安樂行不。」


【初問安樂行否。】


「所應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次問眾生易可度否。】


「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


世尊安樂。少病少惱。教化眾生。得無疲勞。」


【初一行。頌問安樂不。】


「又諸眾生。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次一行。頌問眾生易度不。】


「爾時世尊。於諸菩薩大眾中。而作是言。如是如是。諸
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


【第三如來初答我安樂矣。】


「諸眾生等。易可化度。無有疲勞。所以者何。是諸眾生。
[010-0191b]
世世巳來。常受我化。亦於過去諸佛。恭養尊重。種諸
善根。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
來慧。」


【初根利德厚。世世巳來。常受大化。始見我身。即稟
華嚴。入如來慧。果熟易零。是眾生易度。問。何指華
嚴。是始見耶。答。彼經自云始成正覺。後文秪是廣
明因果之相。依正通同。所以一經之內。三處明文。
即世主品初。名號品初。十定品初。皆云於菩提場
始成正覺。以始成故。見者成初。今略舉十意釋之。
第一始見今見者。初成道時名始見。法華座席久
後真實。名今見也。須知今日王城。開佛知見。能見
所見。境智何殊。第二開合不開合。華嚴如日照高
山。即說於頓。不開不合。華嚴望小。且名不開。猶帶
於漸。故名不合。為不入者。開頓說漸。五味調伏。令
漸皈頓。為修入今。更開於小。今經方合。況彼不合。
今亦合之。故知彼經開亦不徧。逗機未足。合亦未
周。尚存權迹。應知彼開。亦是此開。然亦此合。何殊
彼合。一佛化事。同異宛然。但彼無小機。在初名頓。
自開小後。名漸歸頓。開合雖殊。二頓不別。第三豎
廣橫略。頓直豎入於法界。故言豎廣。不歷方便。故
橫略。今經歷五味。即是橫廣。得入佛慧。亦是豎廣。
第四本一迹多。迹共本獨者。一臺故本一。千葉故
迹多。迹與眾經同故共。本與眾經異故獨。縱令十
方互為主伴。十方亦復不離一塵。一塵秪在此臺
[010-0191c]
此葉。當知秪是迹中依正。廣彼。然巳廣敘依正融
通。何事不明久遠之本。若論此經本門。與眾經異。
華嚴即彼法華本異。彼雖有久遠行因。但是今日
一番之因。尚未曾云中間一番之果。況有中間數
數成佛。當知此異則異於彼。故知今本與眾經異。
故言獨妙也。若言不異。伽耶尚是。華藏寧非。開則
俱開。不思議一。此乃以法華之遠本。異華嚴之近
迹。故知教門不得不異。第五彼加四菩薩。說四十
位。華嚴多是加菩薩說。乃至文殊普賢。及入法界。
尚是菩薩自說。不見佛印之文。今經本迹正經。皆
佛自說開示悟入。不加於他。除序文殊釋疑。及流
通中有菩薩發誓弘通。皆是佛述。及以對佛。便為
有印。雖加不加。皆成佛慧。化儀施設。時處不同。印
與不印。其理一也。第六變土不變土。華王世界。故
言不變。三變土田。故言變土。然淨穢不同。常自差
別。今云變者。穢為施權。變表顯實。穢屬五濁。元在
小機。機會權開。土變為表。表開近迹。故顯本巳。純
諸菩薩。淨土不毀。而眾見燒。又彼則種種世界不
同。淨不妨穢。此則寶樹華果遊樂。穢不妨淨。況常
寂光土端醜斯亡。寂光所對。咸有淨穢。雖變不變。
佛慧何殊。豈由初後變不變殊。令佛慧異。若也不
信不毀之說。乃固執於見燒之文。而以華嚴。形斥
法華。如人毀訾其身。稱讚手臂。故知約迹言變不
變。淨穢難思。體同名異。第七多處不多處。華嚴七
[010-0192a]
處八會。是為多處。今經耆闍崛山。遠處虗空。故不
多處。雖多少不同。所說何別。豈多少異。令佛慧殊。
若以同一報土。亦非多處。此中橫對四土。處却成
多。還以彼多。對此寂光。多亦即一。彼此一體。佛慧
何殊。第八斥奪者。滅化城。改客作故。此有斥奪。又
彼如聾瘂。故有斥奪。彼無此事。故無斥奪。此皆與
佛記。故無斥奪也。第九彼行大直道。名直顯實。此
決了聲聞法。名開權顯實。第十根利緣熟。始入佛
慧。根鈍後熟。今入佛慧。緣宜不同。略為十異。種智
法界。等無差別。故此經云。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
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今於此經。
入於佛慧。明文在茲。不須疑也。諸師見其緣異。逐
緣異解。迷不知返。去道轉遠。若識理同。千車共轍。
佛慧則無殊也。問。一切諸經。乃至草木。理無不等。
何獨法華。答。教之同異。具如玄文。雖一切理同。說
在今教。今所歎者。歎能詮教。故諸教中無。委如方
便品明。舊云。華嚴了義滿字常住。法華不了義非
滿非常。今以此經文竝之。若始入是了義。今入不
了義者。始入是佛慧。今入非佛慧。若佛慧既齊。了
義亦等。滿字常住悉然。地人呼華嚴為圓宗。法華
為不真宗。今亦用此文竝之。】


「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
入於佛慧。」


【第二根鈍德薄。世世巳來。不受大化。為是人故。須
[010-0192b]
開頓說漸。華嚴無小。在初名頓。開三藏方等般若
三漸。而調伏之。亦令此人今聞法華。入於佛慧。比
前雖難。於佛甚易。佛識其宜。方便得所。薄須塗熨。
佛慧悟入是同。】


「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


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諸眾生等。易可化度。能問諸佛。
甚深智慧。聞巳信解。我等隨喜。」


【第四菩薩說偈。領解隨喜。能問者。即是華嚴中四
大士。法華中身子三請。俱是能問。所問者。即是問
佛智慧也。】


「於時世尊。讚歎上首諸大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
等能於如來。發隨喜心。」


【第五如來述歎者。與問碩異。問家隨喜能問人。皆
是菩薩。及所化人。聞巳信行。我等隨喜。如來述歎。
能化人生隨喜者。此義云何。然能問者。皆是古佛。
汝能隨喜。即是如來。菩薩隨喜其迹。如來述歎其
本。此亦密表壽量。然密表者。今歎菩薩。尚是古佛。
密表今佛非今成也。若非今成。必有遠本。未得彰
灼。故云密表。巳上是集眾序畢。
△下爾時去。第二
本門疑問序。自寂場巳降。今座巳往。十方大士。來
會不絕。雖不可限。我以補處智力。悉見悉知。而於
此眾。不識一人。然我遊化十方。覲奉諸佛。諸佛大
眾。快所識知。就履歷之處。亦所不識。若來若去。如
是推之。皆所不識。又彼諸大士。是前進先達。彌勒
[010-0192c]
是後番末學。後不知前。故所不識。又彼等大士。本
實相底。應現十方。別頭教化。所有真應。非彌勒境
界。是故不識。又佛託弘經。召諸大士。大士聞師命
故來。密開壽量。非時眾所知。故言不識。此約四悉
檀。釋疑問序畢。疑問為二。一此土菩薩疑。二他土
菩薩疑。此土菩薩疑又二。】


「爾時彌勒菩薩。及八千恒河沙諸菩薩眾。皆作是念。
我等從昔巳來。不見不聞如是大菩薩摩訶薩眾。從
地涌出。住世尊前。合掌供養。問訊如來。時彌勒菩薩
摩訶薩。知八千恒河沙諸菩薩等。心之所念。并欲自
決所疑。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初是此土菩薩。長行疑念。為五。】


「無量千萬億。大眾諸菩薩。昔所未曾見。願兩足尊說。
是從何所來。」


【初一行一句。問是從何所來。】


「以何因緣集。巨身大神通。智慧叵思議。其志念堅固。
有大忍辱力。眾生所樂見。為從何所來。」


【二一行三句。問何因緣來。】


「一一諸菩薩。所將諸眷屬。其數無有量。如恒河沙等。
或有大菩薩。將六萬恒沙。如是諸大眾。一心求佛道。
是諸大師等。六萬恒河沙。俱來供養佛。及護持是經。
將五萬恒沙。其數過於是。四萬及三萬。二萬至一萬。
一千一百等。乃至一恒沙。半及三四分。億萬分之一。
千萬那由他。萬億諸弟子。乃至於半億。其數復過上。
[010-0193a]
百萬至一萬。一千及一百。五十與一十。乃至三二一。
單巳無眷屬。樂於獨處者。俱來至佛所。其數轉過上。
如是諸大眾。若人行籌數。過於恒沙劫。猶不能盡知。」


【第三九行。敘其數量。】


「是諸大威德。精進菩薩眾。誰為其說法。教化而成就。
從誰初發心。稱揚何佛法。受持行誰經。修習何佛道。」


【第四兩行。問其師誰。】


「如是諸菩薩。神通大智力。」


【第五五行半結請。復五。初半行結歎。】


「四方地震裂。皆從中涌出。世尊我昔來。未曾見是事。
願說其所從。國土之名號。我常遊諸國。未曾見是事。」


【第二請答來處。】


「我於此眾中。乃不識一人。忽然從地出。願說其因緣。」


【第三一行。請答來緣。】


「今此之大會。無量百千億。是諸菩薩等。皆欲知此事。
是諸菩薩眾。本末之因緣。」


【第四一行半。大會同請。】


「無量德世尊。惟願決眾疑。」


【第五二句。請答師主。
△此下是他土菩薩疑。】


「爾時釋迦牟尼佛分身諸佛。從無量千萬億他方國
土來者。在於八方諸寶樹下師子座上。結加趺坐。其
佛侍者。各各見是菩薩大眾。於三千大千世界四方。
從地涌出。住於虗空。各白其佛言。世尊。此諸無量無
邊阿僧祇菩薩大眾。從何所來。」
[010-0193b]


【初是他方菩薩疑者。分身眷屬。橫在十方。與彌勒
同疑。二土俱不知本地。欲顯成道甚久。各各陳疑
巳佛。】


「爾時諸佛。各告侍者。諸善男子。且待須臾。有菩薩摩
訶薩。名曰彌勒。釋迦牟尼佛之所授記。次後作佛。巳
問斯事。佛今答之。汝等自當因是得聞。」


【次佛皆抑待彌勒者。答問之益。不在於我。故不為
答。抑待釋迦答彌勒問。何者。彌勒所問。事迹不輕。
釋尊一代未曾顯說。因茲答問。廣顯長壽。此一代
玄秘。在佛自開。汝當得聞。我不應答。巳上總是二
疑問序畢。總是本門二序竟。
△此下爾時去。第二
本門正宗段。文分為二。先長行次偈頌誡許。後方
正說。】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善哉善哉。阿逸多。乃
能問佛如是大事。」


【初釋迦答。先自歎述。】


「汝等當共一心。被精進鎧。發堅固意。」


【次佛誡彌勒等。誡令勿亂勿怠勿退。】


「如來今欲顯發宣示諸佛智慧。」


【次佛許中。初標果智。果智者。如來本地知見。知見
妙果也。】


「諸佛自在神通之力。諸佛師子奮迅之力。諸佛威猛
大勢之力。」


【次開三世化教者。宣示也。自在神力者。過去益物
[010-0193c]
也。師子奮迅者。現在十方分身所被之處也。或云。
奮迅將前之狀。表未來常住益物之相也。大勢威
猛者。未來益物也。或以此為現在震動十方。隨人
意用耳。幸依文次第者好。又私謂。如來自在者我
也。神通樂也。師子奮迅除垢淨也。大勢威猛。未來
益物即常也。此點四德意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頌有誡許。】


「當精進一心。我欲說此事。勿得有疑悔。」


【初三句頌三誡。】


「佛智叵思議。」


【次許中。初一句。頌標智慧果也。】


「汝今出信力。住於忍善中。昔所未聞法。今皆當得聞。
我今安慰汝。勿得懷疑懼。佛無不實語。智慧不可量。
所得第一法。甚深叵分別。如是今當說。汝等一心聽。」


【次三行頌三世者。前師子奮迅等。以明三世。文中
亦無三世之語。但以義勢。同三世耳。今頌亦爾。直
以佛無不實語等一偈半文。而用通之。語既不虗。
必知三世益亦真實。
△下爾時世尊去。第二本門
正說段也。文為三。此去盡壽量品。正開近顯遠。二
分別品初。總授法身記。三彌勒總申領解。初又二。
先略開近顯遠。動執生疑。次廣開近顯遠。斷惑生
信。略又二。初略開。二因疑更請。就略開。有長行偈
頌。此中但答二問。不答何因緣集。由不答故。所以
[010-0194a]
重請也。】


「爾時世尊。說此偈巳。告彌勒菩薩。我今於此大眾。宣
告汝等。阿逸多。是諸大菩薩摩訶薩。無量無數阿僧
祇。從地涌出。汝等昔所未見者。我於是娑婆世界。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巳。教化示導是諸菩薩。調伏
其心。令發道意。」


【初答第四問師是誰。】


「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虗空中住。」


【次答第一問何處來。下方空中住者。釋論明有底
散三昧。即下空也。應四教釋。又有者三有也。底者
非想非非想也。以深勝故為底。非想是有漏底。又
有者名相也。底者空也。以空寂故為底。通義也。又
有者二邊俗也。底者邊際智滿。故為底。是俗諦底。
別教也。今經以下方空為底。不是上界。不是下界。
表中道為底。此是開近顯遠。圓以中道為底。此約
釋。
△於諸經典下釋也。師知弟子備智斷兩德。初
是雙修智斷。次雙證智斷也。】


「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


【初釋雙修智斷。於經典分別。是修智德。正憶念。是
修斷德。】


「阿逸多。是諸善男子等。不樂在眾多有所說。常樂靜
處。勤行精進。未曾休息。」


【次釋雙證智斷。不樂在眾。是證斷。勤行精進。是證
智。】
[010-0194b]


「亦不依止人天而住。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亦常樂於
諸佛之法。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二答釋住處。人天是二邊。不住不著也。深智無礙
者。依不思議智也。樂於佛法者。樂不思議境也。境
智甚微。非近行菩薩。】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偈有八行半。初五行半頌答兩問。次三行頌雙釋。】


「阿逸汝當知。是諸大菩薩。從無數劫來。修習佛智慧。
悉是我所化。令發大道心。此等是我子。依止是世界。
常行頭陀事。志樂於靜處。捨大眾憒閙。不樂多所說。
如是諸子等。學習我道法。晝夜常精進。為求佛道故。」


【初四行答師弟。】


「在娑婆世界。下方空中住。」


【初半行正答處。】


「志念力堅固。常勤求智慧。說種種妙法。其心無所畏。」


【次一行歎菩薩德。】


「我於伽耶城。菩提樹下坐。得成最正覺。轉無上法輪。
爾乃教化之。令初發道心。今皆住不退。悉當得成佛。
我今說實語。汝等一心信。」


【初二行半頌釋師弟。】


「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


【次半行頌釋處所。經不云處。但云久遠教化之者。
前正答中。巳云處竟。故但以時而釋處也。過去久
遠。於何處化。化令入實。即空中也。應消經文兩問
[010-0194c]
雙釋之意。巳上偈文。是頌略開近竟。
△爾時彌勒
下。因疑更請。有長行偈頌。長行為二。一疑。二請。】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及無數諸菩薩等。心生疑惑。
怪未曾有。而作是念。云何世尊。於少時間。教化如是
無量無邊阿僧祇諸大菩薩。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


【聞上菩提樹下乃教化之。今皆住不退。又聞我從
久遠來教化是等眾。聞此二說。動執生疑也。
△白
佛下。准下。初騰疑。二請答。初騰疑為二。一法。二譬。
法分為三。】


「即白佛言。世尊。如來為太子時。出於釋宮。去伽耶城
不遠。坐於道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是巳
來。始過四十餘年。世尊云何於此少時。大作佛事。以
佛勢力。以佛功德。教化如是無量大菩薩眾。當成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初疑成道近。所化甚多。執近而疑遠也。】


「世尊。此大菩薩眾。假使有人。於千萬億劫。數不能盡。
不得其邊。斯等久遠巳來。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植諸
善根。成就菩薩道。常修梵行。」


【第二所化既多。行位深妙。執遠而疑近也。問。彌勒
既不知其數。不識一人。云何得知久植善根。答。秪
由彌勒不知不識。并由佛歎。住處德業既多又深。
豈近成佛之所化耶。】


「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
[010-0195a]


【此第三結請也。經但舉難信者。託物不信。拒而擊
佛。令必有答。】


「譬如有人。色美髮黑。年二十五。」


【色美髮黑。譬上成道近意。以色等為喻者。總在年
少為言耳。】


「指百歲人。言是我子。其百歲人。亦指年小。言是我父。
生育我等。」


【此譬上所化甚多意也。淮北諸師。以譬釋譬。父服
還年藥。貌同二十五。子不服藥。形如百歲。若知藥
力。不疑子父。不知者怪之。如來橫服垂迹之藥。示
伽耶始生。諸菩薩直論本地。久發道心。今住不退。
若佛及佛。快知此事。自下不達。不得不疑。言如來
橫服垂應藥者。智契深理。由豎服真諦之藥也。處
處益物。乃由橫服垂應之藥也。真諦藥者。假即空
故。權即實故。自行冥故。垂應藥者。空即假故。實即
權故。化他起故。如是初心。由橫豎不二之妙樂也。
此之三藥。無前無後。真諦藥者。以治病故。垂應藥
者。以還年故。不二藥者。以延壽故。以還年故。雖老
而少。現不二身也。】


「是事難信。」


【此結譬也。】


「佛亦如是。得道巳來。其實未久。」


【初合近譬。】


「而此大眾。諸菩薩等。巳於無量千萬億劫。為佛道故。
[010-0195b]
勤行精進。善入出住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得大神通。
久修梵行。善能次第習諸善法。巧於問答。人中之寶。
一切世間。甚為希有。」


【此合遠譬也。觀此菩薩。久種善根。非止伽耶發心
也。善入出住者。九次第定是善入者。以從禪至禪。
無間入故。師子奮迅者是善出。以從禪至禪。皆經
散心。以散名出也。超越是善住者。雖經超散。住禪
宛然。藏通意也。又從初地至十地。名善入。十地入
重玄門。倒修凡夫事。名善出。妙覺徧滿。名善住。別
教意也。又畢法性三昧。名善入。以窮法性故。首楞
嚴名善出。能現威儀故。王三昧名善住。如王安國
故。圓教意也。次第習諸善法者。據因為善習。就果
為善入也。善答問難者。具二莊嚴也。七方便之尊。
故云寶也。
△今日世尊下請答。又為三。】


「今日世尊。方云得佛道時。初令發心。教化示導。令向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得佛未久。乃能作此大
功德事。」


【初舉佛語請。
△下第二明請意。又二。】


「我等雖復信佛隨宜所說。佛所出言。未曾虗妄。佛所
知者。皆悉通達。」


【此初明為現在請。我雖未達。信而巳矣。】


「然諸新發意菩薩。於佛滅後。若聞是語。或不信受。而
起破法罪業因緣。」


【第二為未來。淺行喜生誹謗。新發意者。謗墯惡道
[010-0195c]
也。不退者。雖信不謗。不能增道也。佛若為分別。謗
者則生信也。信者則增道也。今文竝約久成。明信
而論增道。增道必損生。
△下第三請答。亦為二。】


「唯然世尊。願為解說。除我等疑。」


【初請除我等疑。】


「及未來世諸善男子。聞此事巳。亦不生疑。」


【第二除未來疑。】


「爾時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偈有十四行。頌上法譬。初五行頌法說。次九行頌
譬說。法說中三。】


「佛昔從釋種。出家近伽耶。坐於菩提樹。爾來尚未久。」


【初一行。頌執近疑遠。】


「此諸佛子等。其數不可量。久巳行佛道。住神通智力。
善學菩薩道。不染世間法。如蓮華在水。從地而涌出。
皆起恭敬心。住於世尊前。是事難思議。」


【第二兩行三句。頌執遠疑近。】


「云何而可信。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願為除眾疑。
如實分別說。」


【第三一行一句。頌結請。法說竟。
△下譬說。亦開合。】


「譬如小壯人。年始二十五。」


【初二句。頌上成道近意。】


「示人百歲子。髮白而面皺。是等我所生。子亦說是父。」


【此一行。頌上所化甚多也。】


「父小而子老。舉世所不信。」
[010-0196a]


【此兩句。頌上難信。釋開譬竟。
△下七行頌合譬。亦
三。】


「世尊亦如是。得道來甚近。」


【初二句頌合近。】


「是諸菩薩等。志固無怯弱。從無量劫來。而行菩薩道。
巧於難問答。其心無所畏。忍辱心決定。端正有威德。
十方佛所讚。善能分別說。不樂在人眾。常好在禪定。
為求佛道故。於下空中住。」


【第二三行半。頌合遠。】


「我等從佛聞。於此事無疑。願佛為未來。演說令開解。
若有於此經。生疑不信者。即當墯惡道。願今為解說。
是無量菩薩。云何於少時。教化令發心。而住不退地。」


【此三行頌合請答。初二句。頌上為現在請。次一行
一句。頌上為未來請。三一行一句。頌上除我等疑
及未來疑。巳上略開近顯遠。動執生疑竟。】


「玅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此壽量品去。是本門正宗中。第二廣開近顯遠。斷
疑生信。先釋題。次消經。題云壽量品者。先通引古
釋。次今家正釋品題。初叡師序云。壽無量劫。未足
以明其久。分身無數。不足以異其體。然則壽量。定
其非數。分身明其不異。普賢顯其無成。多寶明其
不滅耳。此師但似不答所問。彌勒問涌出菩薩從
誰發心。意疑伽耶成來未久。如何所化身相難思
等耶。西河道朗云。明法身。真化不異。存沒理一。多
[010-0196b]
寶現明法身常存。壽量明與太虗齊量。此與叡意
同而辭劣。道場觀云。會三歸一。乘之始也。滅影澄
神。乘之終也。滅影謂息迹。澄神則明本。故迹無常。
而本常也。注者云。非存亡之數曰壽。出修夭之限
稱量。法身非形年所攝。使大士修踐極之照。不以
伽耶為成佛。百年為期頤也。竺道生云。其色身佛
者。應現而有。無有實形。既形不實。豈有壽哉。然則
萬形同致。古今為一。古亦今也。今亦古也。無時不
有。無處不在。若有時不有。有處不在者。於眾生然
耳。佛不爾也。是以極談長壽。云伽耶是也。伽耶是
者。非復伽耶。伽耶既非。彼長何獨是乎。長短斯亡。
長短恒存焉。前代匠者。如向所說。多約無量明常。
近世人師多云。壽是量法。前過恒沙。後倍上數。終
皈限極。而明無常。又惑者執。品明壽量。量是無常。
那作常解。今為答之。品直道壽量。不道壽有量。不
道壽無量。爾作無常。他作常解。此復何咎。鷸蚌相
扼。我乘其弊。應具四解。謂實有量而言無量。彌陀
是也。實無量而言量。如此品及金光明是也。實無
量而言無量。如涅槃云唯佛與佛其壽無量。是也。
實有量而言量。如八十唱滅是也。品文具有此義。
豈可是一而非三耶。疏有問答料簡二重。委在疏
文。第三問云。義推常可然。徵文何據。答。明者貴其
理。暗者守其文。但尋詮會宗。是教之正意。苟執糟
穅。問橋何益。又教本為緣。緣異說異或隨欣隨宜。
[010-0196c]
隨治隨悟。悟則達到巳矣。那更盤桓。阡陌何為。故
云泥洹真法寶眾生種種門入。此之謂也。又文有
多少。涅槃以未來常住為宗。其文則多。不以過去
久成為宗。其文則少。若隨多棄少。則是魔說。非佛
說也。此經以過去久成為宗。點塵數界。其文則多。
未來常住。其文則少。若從多棄少。頭破作七分。如
阿棃樹枝。譬天子敕若多若少。俱不可違。違之得
罪。方便品云。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巳。導師方便
說。此文則未來常住不滅。又云。我常住於此。又云。
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普賢觀云。常波羅蜜所
攝成處。我波羅蜜所安立處。如此常文。亦復不少。
又此經處處明法身。法身豈不常耶。問。既明法身。
應論三德。答。權實二智。豈非般若。三世示現。豈非
解脫。實相本地。即是法身。三德明文。為若此也。今
正釋品題。如來壽量者。先通釋。次別釋。初釋如來。
次壽量。初通釋如來者。十方三世諸佛。二佛。三佛。
本佛。迹佛之通號也。且指如來一名。餘九非無。俱
通三身。竝具十號。委如止觀第二記。壽量者詮量
也。詮量十方三世。二佛。三佛。本佛。迹佛之功德也。
今正詮量本地三佛功德。故言如來壽量品。此通
釋畢。次別釋者。如來義甚多。且明二三如來。餘例
可解。然二如來者。成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
名如來。乘是法如如智。實是法如如境。道是因。覺
是果。若單論乘者。如如無所知。單論實者。如如無
[010-0197a]
能知。境智和合。則有因果。照境未窮名因。盡源為
果。道覺義成。即是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此真身如
來。以如實智。乘如實道。來生三有。示成正覺者。即
應身如來。此約二身。釋如來畢。若三身釋如來者。
大論云。如法相解。如法相說。故名如來。如者。法如
如境。非因非果。有佛無佛。性相常然。徧一切處。而
無有異為如。不動而至為來。指此為法身如來也。
法如如智。乘於如如真實之道。來成妙覺。智稱如
理。從理名如。從智名來。即報身如來。故論云。如法
相解。故名如來也。以如如境智合故。即能處處。示
成正覺。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
處應現往。八相成道。轉妙法輪。即應身如來。故論
云。如法相說。故名如來也。法身如來。名毗盧遮那。
此翻徧一切處。報身如來。名盧舍那。此翻淨滿。應
身如來。名釋迦文。此翻度沃焦。是三如來。若單取
者。則不可也。大經云。法身亦非。般若亦非。解脫亦
非。三法具足。稱祕密藏。名大涅槃。不可一異縱橫
竝別。圓攬三法。稱假名如來也。梵網經。結成華嚴
教。華臺為本。華葉為末。別為一緣。作如此說。而本
末不得相離。像法決疑經。結成涅槃。文云。或見釋
迦。為毗盧遮那。或為盧舍那。葢前緣異見。非佛三
也。普賢觀。結成法華。文云。釋迦牟尼名毗盧遮那。
乃是異名。非別體也。總眾經之意。當知三佛非一
異明矣。近代翻譯。法報不分。三二莫辨。自古經論
[010-0197b]
許有三身。若言毗盧與舍那不別。則法身即是報
身。若即是者。一切眾生。無不圓滿。若法身有說。眾
生亦然。若果滿方說。滿從報立。若言不離。三身俱
然。何獨法報。生佛無二。豈唯三身。故存三身。法定
不說。報通二義。應化定說。若其相即。俱說俱不說。
若但從理。非說非不說。事理相對。無說即說。即說
無說。情通妙契。諍計咸失。問。此品無三佛名。那作
三釋。答。雖不標名。而具其義。下文云。非如非異。不
如三界見於三界。此非偏如。顯圓如。即法身如來
義也。又云。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即是如如智。
稱如如境。一切種智知。見即佛眼。此是報身如來
義也。又云。或示巳身巳事。或示他身他事。此即應
身如來義也。若但性得三如來者是橫。但修得三
如來者是縱。先法次報後應亦是縱。即別佛也。今
經圓說不縱不橫三如來也。揀縱橫如來。尚非今
義。況三藏通教如來耶。又法華之前。亦明圓如來
者。同是迹中所說耳。發迹顯本三如來者。永異諸
經。問。論中但指報為久遠。應指伽耶。法非今昔。如
何三佛悉指於本。答。論雖互指。理必咸通。豈昔有
報。而無餘二。豈今但應。而無法報。以中間今日悉
具三身。但自實成。望於中間。今日所現身處。通屬
應化。故且對之。又法身雖即不當今昔。約修相望。
還分近遠。下釋壽量。可以準知。故今日中間。節節
具三。論云。示現成大菩提無上。故示三種菩提。一
[010-0197c]
應佛菩提。隨所應現。即為示現。如經出釋氏宮故。
二報佛菩提。十地滿足。得常涅槃。如經我實成佛
巳來。無量無邊劫故。三法佛菩提。謂如來藏性淨
涅槃不變。如經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故。經具
其義。論出其名。不作上釋。寧會經論耶。次明壽量
者。壽者受義。真如不隔諸法。故名為受。又境智相
應。故名受。又一期報得。百年不斷。故名受。略釋壽
竟。次廣釋量。量者詮量也。量字則通。無的別據。詮
量法如來。以如理為命。報如來。以智慧為命。應如
來。以同緣理為命。詮量諸命若有量。若無量。若非
量非無量。法身如來如理命者。有佛無佛。性相常
然。不論相應與不相續。亦無有量及無量。文云。非
如非異。非虗非實。葢是詮量法身如理命也。詮量
報身如來。以如如智。契如如境。境發智為報。智冥
境為受。境既無量無邊。常住不滅。智亦如是。函大
葢大。文云。我智力如是。久修業所得。慧光照無量。
壽命無數劫。此是詮量報身如來智慧命也。詮量
應身者。應身同緣。緣長同長。緣促同促。云云自彼。
於我何為。文云。數數現生。數數現滅。或復自說名
字不同。年紀大小。此是詮量應佛同緣命也。復次
更約四句。以釋三身。法身非量。非無量。報身金剛
前有量。金剛後無量。應身隨緣則有量。應用不斷
則無量。通途詮量。三句在聖。一句屬凡。有量無常。
都非佛義。舊來所說。乃是增減兩謗。如誣於佛。非
[010-0198a]
魔是何。四句詮量。其義巳顯。為未解者。更常等四
句料簡。先別次通。別者非常非無常。雙非理極。即
法身也。常者即報身也。報智境合。亦非常非無常。
但取正智圓滿。不生不滅。過金剛心之前故。取常
為報身耳。亦常亦無常。應身也。應用無盡亦常。數
唱涅槃名亦無常。無常者。金剛心巳前。智用增進。
乃至凡夫生滅出沒。皆是無常。三佛各一句。凡夫
共一句。此約別教。別分別也。通途圓說者。一一如
來。悉備四句。法身四者。非常非無常。雙破凡聖八
倒故。常者如虗空常故。無常者無凡夫生滅倒故。
亦常亦無常者。寂而雙照故。此法身四句。報身四
者。非常非無常者。智冥境故。常者出過二乘故。無
常者。無生滅倒故。亦常亦無常者。能雙照故。應身
四者。非常非無常者。非報非生死故。常者。常應同
故。無常者。同無常故。亦常亦無常者。兩存故。此三
身四句釋也。凡夫既得無常一句。通途亦作四句。
但有性得之理。尚無四句名字。況行用耶。可以意
得。不俟說也。一身即是三身。不一不異。當知一佛
身。即具諸身壽命功德。隨緣感見。長短不同。大經
云。凡夫二乘。見佛壽命。猶如冬日。菩薩所見。猶如
春日。唯佛見佛壽命。無量猶如夏日。所以然者。凡
夫博地。翳障朦朧。藏通二乘。雖斷四住。不見中道。
若捨分段。受法性身。未破無明。彼土所奉。猶是勝
應。當知二乘。秪見冬日。若諸菩薩。未登地住。所見
[010-0198b]
同前。若破無明。乃至受分法身。與而為語。得見報
身壽命。奪而為語。猶是勝應。未窮報身之源。未盡
法性之極。所見佛壽。猶是春日。唯佛與佛。窮性盡
源。見法身壽。猶如夏日。大經舉三譬譬之。於諸常
中。虗空第一。一切壽命。如來第一。此譬法身壽命。
無始無終。性相凝湛。不同應報也。二譬如四河皆
皈大海。此譬報身所修萬善。皆感佛報壽命海中
也。三阿耨達池。出四大河。此譬應身壽命。從法報
出。同他長短也。此約赴機不定。釋三身也。五約身
以判本報。此品詮量。通明三身。若從別意。正在報
身。何以故。義便文會。義便者。報身智慧。上冥下契。
三身宛足。故言義便。文會者。我成佛巳來。甚大久
遠。故能三世利益眾生。所成即法身。能成即報身。
法報合故能益物。故言文會。以此推之。正意是論
報身佛功德也。此結成本報佛也。次廣約本迹。示
今品意。如是三身種種功德。悉是本時道場樹下。
先久成就。名之為本。中間今日寂滅道場。所成就
者。名之為迹。諸經所說本迹者。取寂滅道場。所成
法報為本。從本所起。勝劣兩應為迹。今經所明。取
寂場及中間所成三身。皆名為迹。取本昔道場。所
得三身。名之為本。故與諸經為異也。非本無以垂
迹。非迹無以顯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肇師之
言。意在寂場之本耳。復次寂場本迹。復有多種。或
以涅槃為本。從真起應為迹。迹本俱空。言思雙斷。
[010-0198c]
故不思議一也。或以俗為本。從俗起應為迹。迹本
深廣。下地不能言思邊涯。故言不可思議一也。或
以中為本。從中起應為迹。迹本皆言語道斷。心行
處滅。故云不思議一也。復次此三非三。亦復非一。
非三非一為本。而三而一為迹。皆言語道斷。心行
處滅。不思議一也。未知諸師指何處本迹。不思議
一也。今攝褻四番。皆是迹中不思議一耳。遠指本
地三番四番不可思議。以為其本。從箇本而垂迹。
將箇迹而顯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如此本迹。何
得不異眾經。何得不異諸師。問。諸經各說位行。或
多或少。華嚴四十一位。瓔珞五十二位。名義皆廣。
此經始末。都無此事。云何言異。答。譬如世人修種
種業。集種種寶。求種種位。若無壽命。用財位為。大
經云。譬如長者生育一子。相師占之。有短壽相。不
任紹繼。父母知巳。忽之如草。法門亦爾。行種種因。
獲種種果。現種種通。化種種眾。說種種法。度種種
人。總在如來壽命海中。海中之要。法性智應。喉襟
目蒵。非異是何。巳上釋品題竟。
△二廣開近顯遠
文為二。先誡信。次正答。有長行偈頌。長行法譬為
二。法說又三。初三世益物中。初明過去益物。先出
執近之情。為三。】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一切大眾。諸善男子。汝等當信
解如來誠諦之語。復告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
之語。又復告諸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是
[010-0199a]
時菩薩大眾。彌勒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惟願說之。
我等當信受佛語。如是三白巳。復言惟願說之。我等
當信受佛語。爾時世尊。知諸菩薩。三請不止。而告之
言。汝等諦聽。」


【初明誡信者。佛旨論誡。眾受為信。此文有三誡。三
請。重請。重誡。迹門三請一誡。此中四請四誡。前後
合五誡七請。奇特大事。殷勒鄭重也。誡是忠誠。諦
是審實。不欺於物。言則詣真。昔七方便。隨他意語。
非告誠實。今隨自意語。示之以要。故言誠諦。菩薩
既奉誠誡。不敢致疑聞必取信信受誠言也。】


「如來祕密神通之力。」


【此出所迷法。祕密者一身即三身。名為祕。三身即
一身。名為密。又昔所不說。名為秘。唯佛自知。名為
密。神通之力者。三身之用也。神是天然不動之理。
即法性身也。通是無壅不思議慧。即報身也。力是
幹用自在。即應身也。佛於三世。等有三身。於諸教
中。祕之而不傳。故更應廣約諸味。簡巳更約今昔。
簡之方顯本地三身神通。】


「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


【二出能迷眾者。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謂今佛始
於道樹。得此三身。故執近以疑遠。此本說中。不復
言及二乘。但對菩薩。菩薩攝在天人修羅三善道
內。餘三惡趣罪重。根鈍少智。不知作此謂也。故大
品但云摩訶衍勝出天人阿修羅。亦復不言三途
[010-0199b]
也。】


「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
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出所迷之謂者。菩薩有三種。一下方。二他方。三
舊住也。下方者。即本日所化。故無執近之謂。他方
舊住。俱有二種。一者從法身。應生者。往世先得無
生。或巳先聞發迹顯本。設未得聞。報盡受法性身。
於法身地。自應得聞長遠之說。是故應生菩薩。多
無執近之謂。二者今生始得無生忍。及未得忍者。
咸有此執近之謂也。
△從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巳
來下。第二明破執遣迷。以顯久遠之本。上文誠諦
之誡。即是此也。就此復二。一顯遠。二從自從是來
下。明過去益物所宜。就初又為二。一法說顯遠。二
舉譬格量。】


「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巳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
他劫。」


【此是破近顯遠中。初法說顯遠。破執遣迷。以顯久
遠之本。上文誠諦之誡。即是此也。法說成佛巳來。
甚大久遠。伽耶近謂即破。破近顯遠。略有十意。委
如玄義。此文正用破近顯遠。破近謂情。廢近顯遠。
廢於近教也。
△下譬說格量。又為三。】


「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
使有人。抹為微塵。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
僧祇國。乃下一塵。如是東行。盡是微塵。諸善男子。於
[010-0199c]
意云何。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不。」


【初舉喻問。顯出長遠。餘經或明數不可說。塵沙等
為喻。方此此則為多。直下塵被點之界。巳不可說。
況不點。寧當可說。下塵不下塵界。尚不可說。下塵
不下塵塵。豈可說耶。況復過是。寧可說耶。當知壽
量非說不知。注家云無始之壽。晦而未彰者。此不
應爾。何者。此中正明久遠之長。以破伽耶近成之
短。彰灼顯著。何晦之有。又言何佛不然。此亦不爾。
久近不同。長短別故。】


「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非
筭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聲聞。辟支佛。以無漏
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數。我等住阿惟越致地。於是事
中。亦所不達。世尊。如是諸世界。無量無邊。」


【第二答中。舉三人不知。即聲聞。辟支佛。彌勒也。】


「爾時佛告大菩薩眾。諸善男子。今當分明宣語汝等。
是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為塵。一塵一劫。
我成佛巳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


【第三合譬。僧傳云。準羅什舊經。無一塵一劫四字。
有齊高僧曇副。誦經感夢。云少一句。後果得之。若
金光明云。一切海水。可知滴數。無有能知如來之
壽。此亦明未來壽。非過去壽也。若引證此。殊不相
關。
△下自從去。明益物所宜。又為三。】


「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
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
[010-0200a]


【初明益物處。然須顯處者。上引譬甚久。久居何處。
故云常在此土。及於他國。而作佛事。又此之娑婆。
即本應身所居之土。今日迹居。不移於本。但今昔
時異。見燒者謂近。照本者達遠。故經云。我土不毀。
常在靈山。豈離伽耶。別求常寂。非寂光外。別有娑
婆。】


「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然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
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


【二明拂執迹上疑。疑因疑果。昔教所說之處處行
因。又處處得記。即是果疑。今拂除此疑。指然燈佛
者。即拂因疑。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即拂果疑。如此
因果。非復一條。皆我方便。非實說也。故名拂疑。或
有人云。方便說然燈佛。是我之師。然實是釋迦現
作。非生現生。非滅現滅。故言又復言其涅槃。今謂
不爾。但取前釋。何者。然燈佛。于時緣熟。以佛像化
之。我緣未熟。但為菩薩。從佛得記。得記即是果義。
行行即是因。消文自足。言其者。即是中間施化之
其耳。非謂然燈也。又中間益物。即有形聲兩益。若
言值然燈佛者。此有形益。又復言其入於涅槃者。
彼佛滅後。助佛揚化。即有聲益。若爾形聲兩益。皆
屬中間因耳。既有形聲之生。生必有死。死即入涅
槃。名此為果耳。不得言中間。巳成佛果。何者。法華
之前。未說成佛。何得有佛果之疑。舊以然燈。是我
現作。此亦非解。法華前經。未論昔巳成佛。何教說
[010-0200b]
然燈是我所現。而拂此疑耶。
△下去第三益物所
宜。又二。】


「諸善男子。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
諸根利鈍。隨所應度。」


【初明感應。至我所者。即是過去眾生漸頓兩機。冥
扣法身也。佛眼觀者。即是久巳成佛。用佛眼鑑照。
無有遺差。將欲起於劣勝兩應。而利益之。善機凡
有二力。一感人天華報。二感佛道果報。若以法眼。
觀知萬善。緣其重輕。各得華報。不能究竟知其終
得種智果報。若以佛眼。圓照萬善。知其始末。此經
一向。明佛眼觀知眾生。萬善究竟得佛。一大事出
世之正意也。信等諸根者。信等五根也。慧根即了
因。餘根即緣因。此二善根。各有利鈍。通攝頓漸機
緣。頓機利鈍。即是圓別根機。漸根利鈍。即是藏通
機緣。又小乘根名鈍。大乘根名利。又小乘根名利。
人天乘名鈍。十法界眾生所有善根利鈍為機。不
用惡法。要法非緣了二因也。如來悉照十界善機。
隨所應度。而現形聲饒益也。
△下第二正明應化
所宜。為二。一形聲益。二得益歡喜。先形益又二。先
明非生現生。次非滅現滅。】


「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


【初非生現生。自說名字不同者。形既其現。則有名
字。因名召體。機有優劣。形有勝負。形異故。名則不
同。年紀大小者。即形勝負。勝者即勝應。負者即劣
[010-0200c]
應也。名不同者。即二佛現壽。有量無量也。處處者。
豎論。則過去之處處行因國土也。橫論。即十方國
土也。名字不同。約豎處所。亦有生法名字不同。如
今之應身。望過去然燈佛等。約橫國土。亦有生法
名字。如今之應身。望分身。亦如華嚴十號中所列。
釋迦異名。若干不同。又諸經所辨。佛有三身名字
不同。所召法體皆異。或說毗那。或舍那。或釋迦。法
身佛或名如如實相第一義般若楞嚴等比也。此
約示現佛法界身。名字不同。若現九法界身。名字
不同。則無量無邊。可以意得。年紀大小者。此明壽
命長短。遂上所現應身。或說壽二萬。如迦葉佛時。
或說壽八萬時。如彌勒佛時。傳互明大小。縱橫可
知。就法報應佛。壽命大小。具如玄義。或三身相望
辨大小。或三身各別皆為小。合說名為大。例三點。
此皆隨所應度。為其現身及壽命長短耳。】


「亦復現言當入涅槃。」


【二明非滅現滅。亦復現言當入涅槃者。應以滅度
而得度者。即現滅度也。令其戀仰而得解脫。此義
現下譬說中也。】


「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


【第二明聲益。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者。是現聲
益也。小身短壽。即是說於漸教。故言種種方便也。
大身長壽。即是說頓教。故言說微妙法也。】


「能令眾生發歡喜心。」
[010-0201a]


【二得益歡喜。雖初以漸。終令入大。言皆令得歡喜。
仍此歡喜。即是施化得益。佛依四悉檀。施形聲兩
益。眾生獲於四利。稱機則喜。乖機則惱。下文云皆
實不虗。即此義也。
△次明現在益物。為二。一機感。
二應化。】


「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


【初明機感。是現在師子奮迅益物。此三昧有十功
德。一分別他人諸根。熟不熟。清淨不清淨。二以如
來法輪。教未度者。悉入法律。三弘誓徧滿十方。音
聲亦爾。或一音徧滿。百千萬音。皆亦徧滿。普教眾
類。四轉無上輪。化眾生。皆取滅度。餘人不能轉。獨
佛能轉。五能示出家剃髮。持淨戒。亦能使人樂。六
性行合空。七放光示滅。或存或亡。或示相好。或隱
相好。八降伏四魔。九令他得入至要。增長止觀。十
具上十善之本。身三口四等也。如來見者。即佛眼
照也。諸眾生樂小法者。所見之機也。華嚴云。大眾
雖清淨。其餘樂小法者。或生疑悔。長夜衰惱。憫此
故默。偈云。其餘不久行。智慧未明了。依識不依智。
聞巳生憂惱。彼將墜惡道。念此故不說。按彼經。無
聲聞二乘。但指不久行者。為樂小法人耳。師云。樂
小法者。非小乘人也。乃是樂近說者為小耳。今當
通說之。所謂貪愛二十五有。即人天之機。來至我
所。名小法也。貪樂涅槃。求自解脫。即二乘之機。來
至我所。亦名樂小法也。樂於漸次。紆迴佛道。即三
[010-0201b]
菩薩機。來至我所。亦名樂小法也。德薄者。緣了二
善。功用微劣。下文云諸子幼稚也。垢重者。見思未
除也。問。非生現生。備施頓漸二化。七方便等。可是
樂小法者。圓頓赴機。是應樂大法者。云何通判為
樂小法耶。答。向略其意。今廣釋。凡為四義。一約往
日。雖發大心。不能專精。多著弊欲。不得出世。名弊
欲。為小法也。二約現在。如佛未出世。諸天人等。雖
有大機。而心染世樂。著於邪見。故名樂小法。此二
義。與下譬宛轉于地意。同也。三約修行。雖不樂於
三界弊欲小法。而樂三乘灰斷。亦名小法。雖不樂
於三乘近果。而樂歷別修於一乘。不能於一心圓
頓普修。故名樂小。此三意。約因門。明樂小法。四約
果門。樂聞近成之小。出釋氏宮。始得菩提。不欲樂
聞長遠大久之道。故言樂小。此等小心。非始今日。
若先樂大。佛即不說始成。說始成者。皆為樂小法
者耳。
△下第二現在應化。又二。一非生現生。二非
滅現滅。現生又二。一現生。二利益。現生又二。一現
生。二非生。現生者迹現於生。非生者非始示生也。】


「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是人說我始得菩提。前明利鈍二機。來感法身。
今即現勝劣兩應。劣應應鈍根。勝應應利根。此兩
應竝有生法二身生。劣應二身生者。以正慧託胎。
出生行七步。如迦旃延子所述。乃至六年苦行巳
還。是名生身生也。法身生者。即三十四心斷結盡。
[010-0201c]
所得五分法身是也。勝應生身生者。如華嚴大經
等說。與諸菩薩。處摩耶胎。常說大乘。出行十方。各
各七步。是名生身生也。法身生者。於寂滅道場。金
剛後心。斷無明盡。得妙覺相應慧。窮照法性。萬德
種智。圓明普備。是名法身生也。出家者。劣應出分
段家。勝應出二死家。得菩提者。劣應得有作四諦。
所發無漏。盡無生智。名為菩提。勝應即照三諦一
實之道。一切種智為菩提也。】


「然我實成佛巳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
入佛道。作如是說。」


【次明本實不生。即非生也。但人天修羅。見此二種
生法二身。謂言始生。此則不然。然我久巳得此生
法二身。今日之生。非實生也。故云久遠若斯。若斯
者。如上譬之長久也。但以方便下。明既非實生。何
故現生。為利樂小法人。德薄垢重者。使得佛道。故
言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作如是說者。非生而現生。
故云作如是說也。餘經但破劣應生身生非生。尚
不破劣應法身生非生。今經正破勝應法身生非
生。何者。我實成佛巳來。久遠若斯。故知今日劣勝
兩法身生皆被破。故生非生。與餘經永異也。當知
兩處相望。不可以乘栴檀樓閣。濫同貫日之精。不
可以種智圓明。同正習俱盡。復以十方七步不同。
而表勝劣。故知兩處皆無久成也。
△下第二明現
生形聲益。先明形聲。次明不虗。】
[010-0202a]


「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或說巳身。
或說他身。或示巳身。或示他身。或示巳事。或示他事。」


【初明形聲益。說即聲教。示即形規。形聲不出自他。
若說法身。是說巳身。若說應身。是說他身。益言值
然燈佛。即是說巳身。燈明是我師。是說他身。示正
報。是自巳事。示現依報。是示他事。隨他意語。是說
他身。隨自意語。是說巳身。示巳他事。亦類如此。

下諸所去。明不虗。又二。先標不虗。次釋不虗。初偏
據聲益不虗釋。則雙釋不虗。】


「諸所言說。皆實不虗。」


【初不虗者。漸頓二機。稟此二種形聲。皆益不虗。上
過去章。明皆歡喜。似如世界之益。今明皆不虗。勝
劣形聲。逗於二機。獲四悉檀。皆不虗也。大論明。四
悉檀竝實。世界故實。對治為人故實。篤而為論。三
是世間實。此實則虗。緣中亦有世間三實。第一義
則虗。若以此虗實。約本迹二門。漸頓益者虗實。昔
方便行。未得實道之益。是其因虗。執於近迹。未得
本地真實之益。即是果虗。今聞迹門之說。同入實
相。即得因中實益。聞本門之說。即除執近之情。得
於長遠果地之實益。今得二實。對昔二虗。約圓頓
眾生。於迹本二門。一實一虗。得中道之行。是得因
中之實益。而執近果。是於果虗。今聞說因。更不別
得真實之益。聞說遠果。即得實果之益。昔有一虗。
今得一實。故云皆實不虗也。問。今昔大乘所顯實
[010-0202b]
相。前後悟者。應有異耶。答。初入次入。乃至壞草菴。
通入中道。但入有漸頓。故分二教。例入真諦。鈍者
依析法無常等觀。利者用體法空觀。故分藏通耳。


△下第二總釋益物不虗。先釋形益。後釋言益不
虗。此中六句。顯於應身不離法身。法身無形。亦無
起滅。眾生有起滅之機。感於法身。如來願力。應同
起滅。起滅之見。出自眾生。故約三界。以明諸句。又
為二。一照理不虗。二從以諸眾生下。明稱機不虗。
達理稱機。設教化物。必不虗也。然本迹者寄事以
說。如下釋如實知見等。論云。如來知見三界相者。
謂眾生界。即涅槃界。不離眾生界。有如來藏故也。
無有生死等。論云。常恒清淨。不變義故。亦無在世
等者。論云。如來藏真如之體。與眾生界。不即不離
故。非實等四者。論云。離四種相。以四種相是無常
故。當知論意。諸句皆圓。是故諸句。皆云與眾生界
不即不離。故今竝作圓常中道佛性釋之。不作此
釋。尚不能見昔教中實。況開顯實。況久遠實。故此
須指本智照境。不見斯旨。徒消本門。】


「所以者何。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
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虗。非如非異。不如
三界見於三界。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


【初釋照理不虗中。先釋經中前四句。從如來至非
如非異也。如實知見。即是實智如理。而照三界之
實。實則無三界之因相也。況如來明見。應云法界。
[010-0202c]
何以但云三界相等。為令眾生。知垂迹處。無非法
界法身常住。故云如實。應無二種三界之因也。直
云三界者。能知見者。名之為智。所知見如。如即中
境。不出三界故也。於所見中。既通凡聖。今以如來
知見皆實。餘所見知。望佛皆虗。而猶有因。佛如實
見。故云無因。離三界巳。無別理故。無有生死者。無
有二死之苦也。起集名退。無常果現名出也。此釋
初一句竟。亦無在生死之世。及入涅槃之滅。此二
俱滅。故云亦無在世及滅度者。又無生死。即無二
死果也。起集等。即無二死家之因果耳。故有五住
集。名退也。有二死果。名出也。此釋第二句畢。非於
滅度之實。非於生死之虗。故云非實非虗也。此釋
第三句也。非於世間之隔異。非於出世之真如。故
云非如非異。此釋第四句畢。此四明中道也。若雙
非二邊。結句定一邊者。竝屬權教。例如非生非死。
結句為生。是生是死。結句為死。是退是出。結句為
退。非退非出。結句為出。非虗非實。結句為實。是虗
是實。結句為虗。如此之流。今皆非之。乃至單複具
足亦非之。方顯中道意耳。然以句結之。各有所屬。
故一切見。唯結成有。二乘諸句。唯結成無。此有此
無。但成別俗。非此有無。秪成別中。今明圓理。故須
細辨。經云如來如實知見。儻以二乘等釋。則有毀
佛之辜。然此結句。唯在一家。判諸經論一切句法。
以辨文義宗趣不同。釋第五句。不如三界見於三
[010-0203a]
界者。不如二種三界眾生所見三界之相。如者同
也。不同餘人見於三界。述佛見也。佛必權實二智
具足。必不同彼二種三界所見。二邊因果之因。應
知三界名通。通界內外。若界外立三界名者。以外
準內故也。中理未窮。通名見惑。通三界也。變易土
中。勝妙五塵。名欲界思。不思議法塵。名上界思。淨
名疏中。委出其相。釋第六句者。即如斯至錯謬是
也。唯佛一人。如實窮照三界之實。內具實智之用。
亦是隨自意語。亦是或說巳身之事。故大品云。第
一義中。無所分別。此約實智釋也。如來權智。如量
知見三界之相。即如三界眾生之見。如實知見。無
二死。而隨他意。示二死身。說有二死。無退無出。而
隨他意。說有退有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而隨他
意。示生世間。示入涅槃。說有在世。有得滅者。無實
而說涅槃之實。無虗而說三界之虗。無三世之異。
而說有異。無真諦之如。而說有如。同於三界見於
三界。皆是隨他意語。名為或說他身事示他身事
此即權智。如來證權實二智。明審二諦。所以形言
兩益。皆實不虗。
△下第二釋稱機不虗。又二。】


「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


【先明機感。以諸眾生。根機利鈍。漸頓不同。性欲
行智。種種差別。欲令各得增諸善根。故說巳他之
教。不虗因緣譬喻也。漸頓根性。各有種種。此須用
為人悉檀。為人悉檀。正為生諸善根。善根猶是性
[010-0203b]
問。習欲成性。今何故。先性後欲。釋云。因有本日根
性。能起今日之欲樂。如因煩惱故有五陰。復因五
陰更有煩惱。不前不後。性欲亦爾。要因習欲。而成
性也。欲者。漸頓二機。若種種欲樂不同。此須用世
界悉檀也。行者。起作業行。隨樂欲而修諸行也。此
須用為人悉檀也。行中好多愛著。致有妨障。此須
用對治悉檀。憶想者是智慧。即相似解。由修行故。
能得解生。此是方便。猶未稱理無言說道。猶是念
想之觀。漸頓眾生。居在內外凡位。有諸善根欲樂。
欲樂故修行。修行故得相似解。此須用第一義悉
檀也。隨其所得憶想之解。更為說法。即得朗悟第
一義。乃至初地欲樂修行二地時。亦憶想二地境。
即是念想。若發生二地真解。即是念想觀除。言語
法滅。乃至佛。方得究竟離於憶想。獲常寂照耳。】


「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


【次明施化。正對機施巳他形聲益。於漸頓種種根
機。令生種種善根故。現若干巳他身事。若干自他
聲教。若干因緣譬喻。若對漸機。以三藏中四門。若
干因緣譬喻。於一一門中。復有若干。如為懈怠者。
說苦忍。為我慢者。說無常忍等。通教四門。亦如是。
若對頓機。如別圓等。亦各四門。若干種種。如三十
二菩薩。各說入不二法門。華嚴中種種行類相貌。
皆為種種根機。施若干譬喻言辭說法也。】


「所作佛事。未曾暫廢。」
[010-0203c]


【第三總結不虗者。如上若干巳他形聲。皆令眾生
入佛知見。不為人天二乘小事。故云所作佛事也。
若一人獨得滅度。餘人不得者。所作佛事。即為有
廢。廢即令眾不得實益。豈得會皆實不虗。云何皆
實。昔云我坐道場不得一法實。七方便竝非究竟
滅。二涅槃者方便空拳。故知唯虗。未見皆實。若昔
施七權。遂不得入一實者。可言其虗。虗引得出。無
有虗出而不入實者。故知昔虗為實故也。皆實不
虗。佛事無廢。即此義矣。
△第二明非滅現滅。又二。
一明非滅現滅。二明現滅利益。初又二。先明本實
不滅。次從然今下。明迹中唱滅。】


「如是我成佛巳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
住不滅。」


【初明果位常。常故不滅。寄此四字。明未來大勢威
猛常住益物也。】


「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
上數。」


【二舉因況果。以明常住舊人。據此以證無常云。前
過恒沙。後倍上數。神通延壽。猶是無常。僻取文意。
大有所失。當知古師見經中有所成壽命之言。謂
為果壽。乃指前文過於塵界。為前過恒沙。以非恒
沙可能喻故。乃用世界。以之為喻。于今未盡。為後
倍上數。又古人見復倍之言。便為有限。況復不知
是實因壽。而云神通。意言。今雖未盡。必有盡時。今
[010-0204a]
謂不然。經舉因況果。果非數也。經云久修業所得
壽命無數劫。非神通延壽也。何者。佛修圓因。登初
住時。巳得常壽。常壽叵盡。巳倍上數。况復果耶。云
何棄所況之果。苟執能況之因。縱令此因。巳是於
常。非無常也。譬如太子時祿。巳不可盡。況登尊極。
祿用寧可盡乎。明文在茲。何須迴捩。疑誤後生耶。】


「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


【第二迹中唱滅。三身竝有非滅唱滅義。如淨名云。
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即是法身非滅。又云是寂滅
義。即是唱滅也。法本不生故無可滅。是寂滅義。云
唱滅者。此唱寂滅。是滅生之滅。非即生之滅。即生
之滅是不滅故。當知此滅名為不滅。法身常住。無
滅不滅。今言寂滅。義當唱滅。何者。若巳了達。不唱
寂滅。為未了者。唱言寂滅。若了寂滅。還指於生。
若全指於生。於懈怠者無利。故須唱寂耳。若言照
寂。即是唱滅。若言寂照。即是唱生。夫法身者。雖非
生非滅。亦有生滅。由唱滅故。智生惑滅。此約事理
相對論也。若迷心執著。即煩惱生。而智慧滅。若解
心無染。即智慧生。煩惱滅。言迷心等者。似同報身。
其意則別。此中正明所滅之惑。為法身體。體有生
滅。良由於智。故寄能顯以彰所顯。滅惑生解。此是
無常滅。若解生惑滅。即是寂滅。此之生滅。悉約法
性而辨。雖俱生滅。悉約理性。若無迷解二緣。則不
唱有此生滅也。報身非滅唱滅者。誰有智慧。誰有
[010-0204b]
煩惱。而言智慧能破。此約惑智本無生滅。以為報
身無生滅體。此即明暗不相除。即報身不滅義。眾
生未了。聞此便謂其即是佛。而生憍恣。不復修道。
故復唱言道能滅惑。有煩惱時。則無智慧。有智慧
時。則無煩惱。豈非智慧能滅煩惱耶。應身非滅唱
滅者。應是法報之用。體既無滅。用豈有窮。即應身
不滅。但為眾生。若常見佛。則生憍恣。故唱我於今
夜當取滅度也。巳上是約三身非滅唱滅釋畢。第
二約三身常住不滅解者。夫法身當體。明不滅者。
不望餘身。以餘二身。須望法耳。若將體望用。用却
成滅。此明法身常住不滅也。若報身說不滅者。必
約法身。法既不滅。報亦不滅。以理而論。智慧能破。
為到故破。不到故破。為共為獨。如此推理。無有能
破之功。即智慧不滅惑義。就有智慧。則無煩惱。即
是慧能滅惑。智不名滅。此約事明報身常住不滅
也。若應身說不滅者。須約法報。法報常然。應用不
絕。眾生不盡。即不滅度。今此應身。利物不斷。即是
不滅。應用不絕者。法報徧故。應體亦徧。機自在無。
應法恒爾。若不爾者。雖釋圓常。還同生滅。又眾生
不盡。即不滅度者。滅度之時。生實未盡。其義何耶。
應反質云。驗生未盡。則不滅度。故唱滅度。為不生
難遭想者。非為生盡。故知應身常在不滅。何獨法
耶。若不了者。法報亦滅。何獨應耶。此是應身常住
不滅也。第三明三身不生不滅者。若法身當體論
[010-0204c]
不生滅。報身了達無能生滅。應身相續。不生不滅。
法身同前。不當生滅。報身者智自了智。無能滅者。
智屬於能。既不生滅。豈能令惑若生若滅。應身相
續故不生。相續故不滅。故知因於應身非滅唱滅
一句之文。廣開三身有滅不滅。不生不滅。若不爾
者。生滅則定。何名三身不即不離。若得此意。徧一
代教。但聞一句唱滅之言。即識一切滅不滅義。具
身多少。滅不滅異。方達本地本不生滅。方達中間
今日化道有滅不滅。以本地化中間今日一切迹
教。不出三身四句故也。
△下以是去。第二明現滅
益物。為二。先不滅。眾生有損。二若唱滅。於物有益。
初又二。初不滅有損。次廣釋。】


「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
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
妄見網中。」


【初明不滅有損也。有損者。如前樂小法人。見佛常
在。不種善根。貧窮下賤。不生二善。故無益。見思不
斷。不斷二惡。則是有損。貪著五欲。入於憶想。憶想
即是見惑。五欲即是思惑。由此眾生垢重。故須唱
滅。不唱滅。則二惡生而不滅。二善損而不生。若依
四悉檀。現滅則二惡滅。二善生。為滅二惡故。用對
治第一義。第一義滅未生惡。對治滅巳生惡。世界
為人生二善。世界生未生善。為人生巳生善。又世
界滅巳生惡。對治滅未生惡。如禪五陰滅欲界惡。
[010-0205a]
即是世界滅巳生惡。為人生巳生善。第一義生未
生無為之善。既約三身。論滅不滅。故四悉感應。亦
須深明。多番釋者。良由於此也。】


「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
遭之想。恭敬之心。」


【次廣釋不滅有損所以。即約三佛。一一正示。若見
佛常在。便起憍恣心等故有損。不能生恭敬。故無
益。憍恣即增見惑。厭怠即生思惑。不生難遭想。即
不能生見諦解。不恭敬。即不能生思惟道。為是義
故。宜應現滅。此總標所以也。下更通約三身。明損
益者。法身本無寂滅之名。為上慢者計如不殊。便
謂眾生如。彌勒如。一如無二如。平等即真。由是生
於憍心上慢。謂一切煩惱。本自不生。今亦無滅。何
須修道。即便恣情放逸。為是唱言是寂滅義。此約
法身釋出所以也。次約報身者。上慢之人。聞一切
眾生即菩提相。菩提相即煩惱相。明暗不相除。顯
出佛菩提。眾生聞此。復起慢恣。不復修善。懈怠放
逸。為是等故。唱言報身智慧能滅煩惱。無明力大。
佛菩提智之所能滅。當知前上慢自謂之如。此自
謂之智。二謂俱是大乘上慢。然二上慢不無淺深。
謂如者。乃成大無慚人。謂智者。由之須智照惑。由
二上慢。以不了故不解即名。凡云即者。以顯於離。
如冰不離水。理須融冰。義同於離。方能顯即。又言
離。為成於即。若不離者。眾生即佛。何須修道。為不
[010-0205b]
識離。直云即者。故須唱滅。等覺一品。尚唯佛智之
所能斷。豈以博地謂即是耶。私曰。凡看究斯注者。
請再詳再審。冥契佛意。此釋出報身不滅有損所
以也。應身非滅現滅。易解如前。此通約三身。釋所
以竟。第三別約報身。明益之由者。若唱言法本不
生。今亦不滅。要須滅惑。方乃寂滅者。此寄法身以
辨須智。經云智慧不滅煩惱者何。答。明時無暗。驗
知暗時無明。故以智慧斷煩惱暗。汝今具足煩惱。
何能有慧。當知智慧能滅障惑。眾生聞是唱滅。便
於三佛。生難遭想。起恭敬心。巳上明不滅有損竟。


△下第二明唱滅有益二。先歎佛難值。次釋難值。】


「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


【初明難值者。三佛竝難得值。眾生樂著小法。見思
障重。聞三身不滅。則不修道。難得契會也。】


「所以者何。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
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
見。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心懷戀
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
度。」


【次釋難值也。若見三佛。其人多善少惡。不為其人
唱滅。是人見佛常在靈山也。或不見佛。其人障重
善輕。為說三身難會。眾生聞之便作是念。三佛雖
復非生非滅。必須生善滅惑。乃得證見。此事不易。
故云難遭。心懷戀慕渴仰者。此明現滅無損。滅於
[010-0205c]
見思。名無損。種善根名有益。巳上初明三世益物
竟。
△下第二大段。總結三世益物不虗。復為三。】


「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


【初明諸佛出五濁。必先三後一。先近後遠。】


「為度眾生。」


【次明皆是為化眾生。】


「皆實不虗。」


【三明皆非虗妄也。巳上法說竟。
△下第二譬說。有
開譬合譬。開譬為二。一良醫治子譬。譬上三世應
化所宜。二治子實益譬。譬上三世利物不虗。上未
來文少。此中具有。就初為三。一良醫遠行譬。譬過
去益物。二還巳復去。譬現在應化。三尋復來皈。譬
未來應化。過去文為二。一廢近顯遠。二明過去應
化所宜。今但譬應化所宜。所宜有三。一處所。二拂
迹疑。三正應化。今但譬應化。應化又二。一機感。二
正應化。今具譬之。如有良醫者。超譬上我以佛眼
觀。有能應之智也。從多諸子息。是追譬上若有眾
生來至我所。能感之機也。上應化所宜又二。一益
物。二明歡喜。今但譬益物。上益物又二。一非生現
生。二非滅現滅。今但譬現滅。】


「譬如良醫。智慧聰達。明練方藥。善治眾病。」


【初開喻中。初良醫治子。譬上三世益物。初良醫遠
喻過去益物機應中。初喻應譬也。良醫者。醫有十
種。一者治病。病增無損。或時致死。譬空見外道。恣
[010-0206a]
意行惡。教人起邪。斷善根。法身既亡。慧命亦死。二
者治病不增不損。譬有見苦行外道。投岩赴火。苦
行行善。不得禪定。不能斷結。即是無損。亦不能斷
善。即是不增也。三者治病損而無增。但世醫所治。
差巳還復生。即是修定斷結外道也。四者治病能
令差巳不復發。而所治不徧。即二乘人。止治一兩
種有緣者。不能徧治一切也。五者雖能兼徧。而無
巧術。用治苦痛。釋論呼為拙度。即是六度菩薩慈
悲廣治也。六者治病妙術。治無痛惱。而不能治必
死之人。譬通教菩薩體法。但治有反復凡夫。不治
焦種二乘也。七者雖治難愈之病。而不一時治一
切病。即是別教菩薩也。八者能一時治一切病。而
不能令平復如本。即圓教初心十信也。九者能徧
治一切病。亦能平復如本。而不能令過本。即圓教
後心也。十者一時治一切病。即能平復。又使過本。
即是如來。前三種醫。即大經中之舊醫用乳藥也
後七竝客醫無術者。但用無常苦等法。如用辛苦
酢藥也。有術遠來。還令服乳。最後究竟良醫也。良
者善也。內有三達五眼。即是八術。妙得藥性善治
者。外識病源。能用藥也。智慧者。權實二智。深知二
諦也。聰達者。五眼鑑機。頓漸不差也。十二部教。文
理甚深。如明鍊方藥。依四悉檀。治眾生病。如善治
眾病也。無量義云醫王大醫王。以大醫故。稱為良
醫。】
[010-0206b]


「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


【第二明喻所化機。若十聲聞也。二十支佛。百數菩
薩也。菩薩之子。凡有三種子義。一就一切眾生。皆
有三種性德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眾生。悉是
吾子。此文云多諸子息也。約十心數法。即有百子。
心王為正因佛性。慧是了因佛性。餘九相扶起。屬
緣因佛性。一數起時。九數扶助。如是成百也。性德
佛子。非善非惡。而通善惡。故此十數。及與心王。為
通心數。是以性德三因。悉屬正因佛子。二者就昔
結緣。為佛子。如十六王子。覆講法華時。聞法者。亦
生微解。即成了因性。昔能修行。為緣因性。正性為
本。此三因竝屬緣因。資發今日一實之解。故以昔
日結緣。為緣因佛子。即火宅中三十子也。此約十
信。一信起時。即具餘九。還有百信。故得結緣為佛
子也。三者了因之子。即是今日聞法華經。安住實
智中。我定當作佛。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從佛
口生。得佛法分。故名真子。此亦有三因性。今既顯
了。見於佛性。竝屬了因佛子。百子之義。還將十數。
入十善法中。十信入初住中。是故正因通於本末。
此文明百子。不取了因子。了因子。屬下不失心服
藥中明之。然修性三因。妙玄止觀。俱有此意。唯此
疏文。文相顯著。為欲望昔聞經力大。故束性三。俱
為正因。緣了各合。俱名為一。故知諸文約修以說
緣了各三。或但論理性。始終具三。如云三道三德
[010-0206c]
三佛性等。具如修性不二門說。九門共成。方了此
旨。若得此意。圓教行理骨目自成。皮膚毛彩。出在
眾典。故知此經是紀定大綱之教。不可以網目釋
之。若得此意。則一家教旨。大理可通。欲修習觀門。
修行有地。聞眾怪說。情慮坦然。覩諸權經。捉心不
謬。融通名相。豁豁矣無疑。法數增減。離合可見。與
奪他釋。令皈大途。以前三教無此事故。】


「以有事緣。遠至餘國。」


【第二譬過去應化中現滅也。】


「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藥發悶亂。宛轉于地。」


【此良醫中。第二還巳復去。譬現在應化中。初喻上
機應相關。見諸眾生德薄垢重。眾生於佛滅後。樂
著三界邪師之法。故云飲他毒藥。即是遊行詣他
國。輪轉諸趣。墯在三界。故云宛轉于地。】


「是時其父。還來歸家。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
遙見其父。皆大歡喜。拜跪問訊。善安隱歸。我等愚癡。
誤服毒藥。願見救療。更賜壽命。」


【此第二喻非生現生中。譬現形益。譬上我少出家。
得三菩提。上法說有形聲。及利益不虗。今言諸子
飲毒去。譬上形益。信受邪師之法。名為飲毒。失心。
是無大小機感生也。不失心。是有大小機感生也。
又失心者。貪著三界。失先所種三乘善根。為是人。
非滅唱滅也。不失心者。雖著五欲。而不失三乘善
根。為是人故。非生現生也。善強惡輕。見佛即能修
[010-0207a]
道斷結。如子見父。求藥病愈。善輕惡重。得見佛亦
求救護。而不修道。如子見父求救。不肯服藥。父為
此子。唱言應死。遙見者。明佛出世時。眾生亦見色
身。而為見思障隔五分。不得親奉法身。故云遙也。
見聞佛出。皆有喜敬之事。現諸經文。梵王請等。例
是求救之辭也。】


「父見子等苦惱如是。依諸經方。求好藥草。色香美味。
皆悉具足。擣簁和合。與子令服。」


【此第二喻聲益中。初譬佛受請轉法輪也。經方者。
即十二部教也。藥艸。即教所詮八萬法門也。從佛
出十二部。乃至出涅槃。此出漸頓藥艸也。直從佛
出十二部。此出頓藥艸也。從佛出修多羅。此出漸
藥艸也。此準相生。五味竝從佛出。今置頓從漸以
說。當知藥艸名通。好義不局。故使頓俱名經方。無
非好等。色者譬戒。戒防身口。漸事相彰顯也。香者
譬定。功德香熏一切也。味者譬慧。能得理味也。此
戒定慧。即八正道。修八正道。能見佛性。又色是般
若。照了法性之色。分明無礙。香是解脫斷德離臭
也。味是法身理味也。三法不縱不橫。名祕密藏。依
教修行。得入此藏也。說三乘空三昧力。如擣。無相
如篩。無作如合。一一三昧。具戒定慧也。又空觀如
擣。假觀如篩。中觀如合。此三觀各不離戒定慧。將
此法。與漸頓眾生。令修行名服也。】


「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
[010-0207b]


【初喻勸門也。】


「速除苦惱。無復眾患。」


【此喻誡門。】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見此良藥色香俱好。即便服之。
病盡除愈。」


【二喻得益不虗也。上有二。一不虗。二釋不虗。今云。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服藥病差。即譬上皆實不虗
也。此釋經中不作不虗譬也。巳上喻上應化非生
現生竟。
△下去第二喻非滅現滅。初又二。】


「餘失心者。見其父來。雖亦歡喜問訊。求索治病。然與
其藥。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氣深入。失本心故。於此
好色香藥。而謂不美。父作是念。此子可愍。為毒所中。
心皆顛倒。雖見我喜。求索救療。如是好藥。而不肯服。」


【初現滅由。正由眾生薄德。見佛不修行。即是不肯
服藥也。
△我今下。正唱應死。譬非滅唱滅。此中明
衰老。復為二。】


「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藥。」


【初擬宜去住。譬上住有損。滅有益也。】


「即作是言。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巳至。是好良藥。
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差。作是教巳。復至他國。
遣使還告。汝父巳死。」


【二唱應死。正譬現滅化期將竟也。死時巳至者。當
入涅槃也。留教在。故云是好良藥今留在此。復至
他國者。即是此方現滅。他方現生也。上文云。願在
[010-0207c]
他方。遙見守護。即其義也。遣使者。或取涅槃中大
聲普告。為使人。或用神通。或用舍利。或用經教等
為使人。今用四依菩薩。語眾生云。佛巳滅度。但留
此法。我今宣弘。汝當受行也。後時眾生。若無四依
傳述經法。豈能自知耶。佛巳滅度。故用四依。是使
人也。
△二是諸下。諸子醒悟。譬現滅利益。上文有
二。一明損益。二釋損益。今但譬得益。此中自惟孤
露下。明滅後得益。如優波笈多所化之流也。又二。】


「是時諸子。聞父背喪。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
慈愍我等。能見救護。今者捨我。遠喪他國。」


【初即明現滅利益也。】


「自惟孤露。無復恃怙。常懷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藥
色香味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第二明未來機感。良由滅後眾生醒悟。服藥修行。
以作因緣。能感未來應化。如遺教云。其未度者。作
得度因緣。亦有現得感見。普賢觀云。精進苦到。得
見釋迦分身。多寶東方善德等。及七佛世尊。】


「其父聞子。悉巳得差。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此是第三明未來益物也。威猛之力。父聞子差。即
機感也。咸使見之。即是起未來之應化。方將形聲
兩益也。】


「諸善男子。於意云何。頗有人能說此良醫。虗妄罪不。
不也世尊。」


【此第二治子實益。喻上三世益物不虗。開譬竟。

[010-0208a]
第二合譬。為三。】


「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巳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
他。阿僧祇劫。為眾生故。」


【初合上過去益物也。】


「以方便力。言當滅度。」


【二合現在。】


「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虗妄過者。」


【第三合益物不虗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下偈有二十五行半。頌上法譬。初二十行半。頌法
說。次五行。頌譬說。上法說有二。今頌亦二。初十九
行半。頌三世益物。次一行。頌皆實不虗。初四行頌
過去世益物。為三。】


「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


【初頌成道巳久。】


「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爾來無量劫。」


【二一行。頌中間益物。】


「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
我常住於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


【三頌益物住處。
△下第二五行。頌現在。為二。】


「眾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咸皆懷戀慕。而生渴仰心。
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輭。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
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


【初二行半。頌非生現生也。】
[010-0208b]


「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
餘國有眾生。恭敬信樂者。我復於彼中。為說無上法。
汝等不聞此。但謂我滅度。」


【第二二行半。頌非滅現滅。
△下第三十行半。頌上
未來。上但寄常住不滅四字。今頌則廣。文為四。】


「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海。故不為現身。令其生渴仰。
因其心戀慕。乃出為說法。」


【初一行半。明未來機應。】


「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
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
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寶樹多華果。眾生所遊樂。
諸天擊天鼓。常作眾伎樂。雨曼陀羅華。散佛及大眾。」


【二四行。頌上常住不滅。常在靈鷲山。此謂實報土。
須指他受用土。若據常在之言。即屬自受用土也。
及餘諸住處者。謂方便有餘土。即上有餘國義。若
準頌文寶莊嚴言。則非自土。即本時他土也。如華
嚴中。多明他受用耳。又有餘且指報土之外。通則
亦徧十方若淨若穢。天人充滿者。三十心是人。十
地是天。擊天鼓者。無問自說也。曼陀羅華者。說賢
聖位也。】


「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
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


【第三二行。明不見因緣也。】


「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
[010-0208c]
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
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


【第四三行。明得見因緣。修功德者。即指緣了具足。
坦然契理。即柔和質直也。則皆見我身。即實報土
也。或時為此眾者。初地初住也。久乃見佛者。即指
五濁重者也。我智力如是。即總結大勢力也。】


「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疑。當斷令永盡。佛語實不虗。」


【次一行頌不虗。巳上頌法說竟。
△下五行頌譬說。
為二。初一行頌開譬。為三。】


「如醫善方便。」


【初頌過去益物。】


「為治狂子故。實在而言死。」


【次二句。頌現在益物。】


「無能說虗妄。」


【次一句。頌上不虗。
△下第二四行。頌合譬。為三。】


「我亦為世父。救諸苦患者。」


【初半行。頌合過去益。】


「為凡夫顛倒。實在而言滅。以常見我故。而生憍恣心。
放逸著五欲。墯於惡道中。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
隨應所可度。為說種種法。」


【第二二行半。頌合現在益。】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道。速成就佛身。」


【第三一行。頌合上不虗譬。迹門開三顯一。本門開
近顯遠。皆欲令眾生速入佛道。此事必得。決不虗
[010-0209a]
也。巳上合譬竟。】


「玅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此品具有授記領解流通。分別屬記。從初以說。故
云分別品也。佛說壽量。二世弟子。得種種益。故言
功德。淺深不同。故言分別。然二世者。地踊過去也。
靈山現在也。此是本門第二授記段。若據聞經功
德。但屬餘殘。今準當得之言。復同授記。論分此文。
有法力修行力。法力者有五。一證。二信。三供養。皆
如今文也。四聞法。如隨喜品。五讀誦持說。讀誦如
法師功德品。持者追指法師安樂行勸持三品。說
者如神力囑累品。修行力者。若行力如藥王。教化
如妙音。護難如觀音陀羅尼。示功德如妙莊嚴王。
護法如普賢品也。光宅及法華論。判釋此品。具引
不當。委如疏文。今師斷云。論前深後淺。光宅前淺
後深。二彼相拒。世孰判之。夫無生法忍。經論不同。
迦旃延子。明五法成就。獲不退轉。六度菩薩位也。
須陀洹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忍者。三乘共位也。
登初地得無生忍者。別菩薩位也。登初住得無生
忍者。圓菩薩位也。皆聖教明文。不可參濫。光宅游
漾。不會經文。天親以初地為無生忍。專據別義。亦
不會經。然光宅未當。信不在疑。論主天親。豈應徒
爾。但恐譯者曲會私情。如攝論識分八九。及婆沙
一十六字。竝進退在人。何關聖旨。記文甚廣。此不
委示。今分文為三。一經家總序。二如來正分別授
[010-0209b]
記。三時眾供養。】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無量無邊阿
僧祇眾生。得大饒益。」


【初經家總序也。然分別者。佛語圓妙。不可用權位
釋經。故上文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今本門增道損
生。皆約圓位解釋也。】


「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我說是如來
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眾生。得
無生法忍。」


【得無生忍。入十住位也。故華嚴云。初發心住。一發
一切發。得如來一身無量身。清淨妙法身。湛然應
一切。即此義也。】


「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


【得聞陀羅尼。入圓十行位也。】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辨才。」


【此入圓十迴向位也。】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億無量
旋陀羅尼。」


【此入圓初地也。】


「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
法輪。」


【此入圓二地也。】


「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
輪。」
[010-0209c]


【此入圓三地也。】


「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經八生者。總合四位也。即八生入四地。七生入
五地。六生入六地。五生入七地也。】


「復有四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四生當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四生入八地。】


「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生當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生入九地也。】


「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生入十地也。】


「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生入等覺金剛心也。】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心。」


【此八世界發心者。六根清淨人。初入十信位也。故
仁王云。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即此
義也。此明十信。十信通皆具足十善。非謂專以人
天不殺盜等。用對十信。既云長別三界苦輪。諸經
信位。有云長別三界苦輪海者。不可將判住行向
[010-0210a]
位。當知須是斷惑十信。自非今家準法華文。判以
法師功德六根互用。為十信位。而為內凡。於十信
前。以分別功德末。如來滅後巳下文。立五品位。為
外凡。寧判十信斷三界苦。仁王經意。何由可消。若
不然者。如何可判華嚴初住。為聖位耶。若判華嚴
十梵行文。以十信心。功齊極位。復成太過。初住屬
聖。十信如何非內凡耶。此與地前伏惑。初地見道。
永不相關。是故今以圓意消文。各更引經。而為證
據。故六即判位。理不可亡。若論增道損生。不如光
宅斷因生之生。不如天親斷果報之生。但約智德
論增。約斷德論損。約法身論生。約無明論滅。例如
大經月喻。從初一日。至十五日。光色漸增。從十六
日。至三十日。光色漸減。約一月體。而論增減。喻約
法身而論智斷。或可一人時。有八番增損。或可一
世或八世或無量世。或可八念或無量念。或可眾
多。微塵數人亦如是。是故不可以因生果生局之。
不可離張智斷釋之。然本門得道。數倍眾經。非但
數多。又熏修日久。元本垂迹。處處開引。中間相值。
數數成熟。今世五味。節節調伏。收羅結撮。皈會法
華。譬如田家春生夏長。耕種耘治。秋收冬藏。一時
穫刈。自法華巳後。有得道者。如捃拾耳。涅槃自指
八千聲聞。於法華中。得受記莂。如秋收冬藏。更無
所作。故知大穫須在法華。故大經中得道眾者。如
梵行品末云。摩伽國無量人。發菩提心。至陳如品
[010-0210b]
末。十千菩薩。得一生實相。五萬菩薩。得二生法界。
二萬五千菩薩。得畢竟智。三萬五千菩薩。悟第一
義。四萬五千菩薩。得虗空三昧。五萬五千菩薩。得
不退忍。亦名法忍。六萬五千菩薩。得陀羅尼。七萬
五千菩薩。得師子吼三昧。八萬五千菩薩。得平等
三昧。發菩提心。及二乘心。各云無量恒沙。二萬億
人。現轉女身。前八節文。始自一生。終至平等。竝非地
前。雖深雖多。若比今經四天下塵。及大千塵。葢不
足言。今經正宗三用。及以本門得益。竝不與諸經
同也。況流通中。自藥王下六品。品品之中。皆有結
得道者。皆過八萬。勸發品中。大千界塵人。具普賢
道。故知捃拾今經之餘。雖然爾前諸味之權文。為
今經之方便。爾後涅槃捃拾此機。乃至扶律。明一
乘常住。得此經旨。一毫行一句法。無非法界。十方
佛法。起平等見。而常分別諸佛化儀。方稱斯經一
乘之旨。應思我等為何所依。方稱此經弘宣之相。】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時。於虗空中。雨曼
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無量百千萬億。寶樹下
師子座上諸佛。并散七寶塔中師子座上釋迦牟尼
佛。及久滅度多寶如來。亦散一切諸大菩薩。及四部
眾。又雨細抹栴檀沈水香等。於虗空中。天鼓自鳴。妙
聲深遠。又雨千種天衣。垂諸瓔珞。真珠瓔珞。摩尼珠
瓔珞。如意珠瓔珞。徧於九方。眾寶香爐。燒無價香。自
然周至。供養大會。一一佛上。有諸菩薩。執持幡葢。次
[010-0210c]
第而上。至于梵天。是諸菩薩。以妙音聲。歌無量頌。讚
歎諸佛。」


【第三時眾供養。表本門彌勒等總領解段也。聞深
遠法。得大饒益。欲報佛恩。而設供養。亦是寄事以
表領解。上迹門菩薩亦悟。而大事未畢。所以不陳。
本門既竟。彌勒總申領解。明諸菩薩。執持幡葢。次
第而上至于梵天。幡者轉義。葢者覆義。地者始義。
梵者淨義。智斷番番轉。慈悲番番覆。高下深淺。不
失次第。際于梵天。表諸菩薩增道損生。隣于妙覺。
極於極淨。若作天親解者。只得初地一番。豈得與
此文會耶。】


「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說
偈言。」


【偈有十九行。復為三。】


「佛說希有法。昔所未曾聞。世尊有大力。壽命不可量。
無數諸佛子。聞世尊分別。說得法利者。歡喜充遍身。」


【初二行。頌時眾得解。】


「或住不退地。」


【初一句。頌上無生忍。即十住位。】


「或得陀羅尼。」


【二一句。頌上得聞持陀羅尼。十行不思議假。且對
聞持。】


「或無礙樂說。」


【此一句。頌十迴向也。】
[010-0211a]


「萬億旋總持。」


【一句頌上初地。】


「或有大千界。微塵數菩薩。各各皆能轉。不退之法輪。」


【此一行頌二地。】


「復有中千界。微塵數菩薩。各各皆能轉。清淨之法輪。」


【此一行頌三地。】


「復有小千界。微塵數菩薩。餘各八生在。當得成佛道。」


【此一行頌四地。】


「復有四三二。如此四天下。微塵數菩薩。隨數生成佛。」


【此一行。頌上四生八地。三生九地。二生十地也。】


「或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餘有一生在。當得一切智。
如是等眾生。聞佛壽長遠。得無量無漏。清淨之果報。」


【此二行頌等覺。得無量無漏清淨果報者。揀異二
乘有量。故言無量。妙因所感。故言清淨。無障礙土。
故言果報。異二乘無報也。聞佛壽無量。此文定判
為無量。何得用舊解有量耶。】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聞佛說壽命。皆發無上心。
世尊說無量。不可思議法。多有所饒益。如虗空無邊。」


【此二行。頌上十信也。】


「雨天曼陀羅。摩訶曼陀羅。釋梵如恒沙。無數佛土來。
雨栴檀沈水。繽紛而亂墜。如鳥飛空下。供散於諸佛。
天鼓虗空中。自然出妙聲。天衣千萬億。旋轉而來下。
眾寶妙香鑪。燒無價之香。自然悉周徧。供養諸世尊。
其大菩薩眾。執七寶幡葢。高妙萬億種。次第至梵天。
[010-0211b]
一一諸佛前。寶幢懸勝幡。亦以千萬偈。歌詠諸如來。
如是種種事。昔所未曾有。聞佛壽無量。一切皆歡喜。
佛名聞十方。廣饒益眾生。一切具善根。以助無上心。」


【第三八行。頌時眾供養。以表領解。巳上本門正宗
開顯畢。
△今依南師。從偈後凡十一品半。分為二。


初從此下。至常不輕三品半。單明弘經功德深。以
勸本門單流通。從神力品下八品。付囑雙明本迹
二門流通。各復有三。此半品。及隨喜品。明初品因
功德。以勸流通。二從法師功德。明初品果功德。以
勸流通。三不輕品。引信毀罪福。證勸通流。後三者。
神力囑累。囑累流通。藥王下五品。約化他勸流通。
普賢。約自行勸流通。生起者。現在聞經。得真似兩
解益。如上說。若直聞一句。而生隨喜。如現在四信。
格其功德。未來無佛。恐人疑福少。故說滅後五品
功德也。因功德微密。未若果功德彰灼。故說法師
功德品。因果雙舉。未若引證分明。故說不輕。雖舉
往人。未若現變。故說神力。雖示神力。未若摩頂付
囑。故說囑累。雖通途囑累。未若示其要術。棄身存
道。故說藥王。雖誡能化。未若誡其所化。隨聞法處。
應生佛想。故說妙音觀音。若初心弘經。既無神力。
當依內禁。故說陀羅尼。復須外護。故說嚴王普賢。
聯翻重疊。使大法弘通耳。就偈後長行為二。一現
在四信。二滅後五品。問。云何四信。答。略解三人。廣
說二人。觀成一人。信通四人。故言四信也。四信者。
[010-0211c]
初一念信解。未能演說。二略解言趣。三廣為他說。
四深信觀成。初一念信解。有長行偈頌。長行有三。
一舉示其人。二明功德。三位行不退。】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其有眾生。聞佛
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


【初舉示其人。一念信解者。隨所聞處。豁爾開明。隨
語而入。無有罣礙。信一切法皆是佛法。又信佛法
不隔一切法。不得佛法。不得一切法。而見一切法。
亦見佛法。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亦是行於非道。通
達佛道。行於佛道。通達一切道。不得佛道一切道。
而通達佛道一切道。無所有而有。而有無所有。非
所有。非無所有。如門前路通達一切。東西無北。𢄶
無壅礙。眼耳鼻舌身意。凡有所對。悉亦如是。無疑
曰信。明了曰解。是為一念信解心。若坐思惟。隨所
思惟。豁然開悟。通達三諦。亦復如是。如是信解。名
鐵輪位。又一解未是具足鐵輪。乃是十信之初心。
其人未得六根清淨。故非鐵輪正位也。】


「所得功德。無有限量。」


【初總明格量也。】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
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檀波羅蜜。尸羅波
羅蜜。羼提波羅蜜。毗棃耶波羅蜜。禪波羅蜜。除般若
波羅蜜。」


【初舉五度。為格量本。般若即是今之正慧。故言除
[010-0212a]
般若也。問。既離般若。則五不名度。答。皆為求佛慧。
盡施戒邊。亦得名度。葢次第意也。】


「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
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第二正格量多少也。】


「若善男子。有如是功德。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
者。無有是處。」


【第三明位行不退。別六心猶退。七心不退。圓初信
心即不退。聞壽量功德。自外而資。圓順信解。自內
而熏。所以不退。大品云。有菩薩退。有不退。有魔無
魔。皆此義也。又初信至七信。是位不退。八信巳去
為行不退。七心不退者。即是別教七住。見思俱除。
名位不退。又有魔等者。意明別教菩薩。退位有魔。
不退無魔。圓教初心。魔不得便。況不退位。若初住
去。分破八魔。以能即魔等法界故。唱楞嚴名。魔尚
被縛。況修觀者。況自證者。魔能退耶。當知圓人。五
品之初。魔巳遠避。】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偈有十九行半。為三。】


「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行五波羅蜜。
於是諸劫中。布施供養佛。及緣覺弟子。并諸菩薩眾。
珍異之飲食。上服與臥具。栴檀立精舍。以園林莊嚴。
如是等布施。種種皆微妙。盡此諸劫數。以迴向佛道。
若復持禁戒。清淨無缺漏。求於無上道。諸佛之所歎。
[010-0212b]
若復行忍辱。住於調柔地。設眾惡來加。其心不傾動。
諸有得法者。懷於增上慢。為此所輕惱。如是亦能忍。
若復勤精進。志念常堅固。於無量億劫。一心不懈息。
又於無數劫。住於空閑處。若坐若經行。除睡常攝心。
以是因緣故。能生諸禪定。八十億萬劫。安住心不亂。
持此一心福。願求無上道。我得一切智。盡諸禪定際。
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


【初十二行。頌上格量多少。】


「有善男女等。聞我說壽命。乃至一念信。其福過於彼。
若人悉無有。一切諸疑悔。深心須臾信。其福為如此。」


【次二行。追頌上人相。】


「其有諸菩薩。無量劫行道。聞我說壽命。是則能信受。
如是諸人等。頂受此經典。願我於未來。長壽度眾生。
如今日世尊。諸釋中之王。道場師子吼。說法無所畏。
我等未來世。一切所尊敬。坐於道場時。說壽亦如是。
若有深心者。清淨而質直。多聞能總持。隨義解佛語。
如是之人等。於此無有疑。」


【此五行半。頌行位不退。無量劫行道者。久修諸度
也。願我於未來者。起慈悲願也。藉久行願。聞經信
解。今之初品。始聞此經。一念信解。功等久行。亦乃
過之也。
△下第二信中。各為二。先出相。次格量。】


「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


【此第二信略解言趣中。先出人相。前初位但信解。
未能敷說。說涉名數。須善方言。今品具足。故言為
[010-0212c]
他解說。從勝受名。名第二品。以說力故。能起自他
無上之慧也。】


「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


【次正格量也。】


「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
若教人書。若以華香瓔珞。幢幡繒葢。香油酥燈。供養
經卷。」


【第三廣為他說中。先出人相也。】


「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


【次格量也。第三信廣聞廣解。廣為他說。廣修供養。
供養外資。令內智疾入。能生一切種智。】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


【第四深信觀成位中。先出人相。】


「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
聞眾。圍繞說法。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瑠璃。坦然平
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寶樹行列。諸臺樓觀。皆悉寶
成。其菩薩眾。咸處其中。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
深信解相。」


【次格量。言深心等者。此於本地圓門。仍具五法。方
乃斷疑。一者聞遠生信。二者深心。窮理不二。三者
直心。直謂始終一揆。四者多聞。五者為他解說。此
第四信人。備上三品。加修觀行。入禪用慧。想成相
起。理具此相。依理起想。故此想成。便見此相。從初
習觀。但得想名。觀行淺故。仍順想故。又順理故。理
[010-0213a]
相乃現。餘教修觀。觀違於理。縱有氣分。不順中理。
方便觀成。尚猶名相。況未成耶。又見此相。雖未真
證。以觀力故。暫見二土。若三惑分滅。方永與相應。
乃不名想。今想成相起。能見有餘實報兩土相貌。
見佛共比丘僧。常在耆山者。方便有餘土相也。又
見娑婆純諸菩薩者。實報相也。又有餘土。大小共
者藏通二乘。斷通惑者。仍本為名。準彼而見也。純
諸菩薩。為報土者。亦他受用。但依此想漸深漸成。
入初住位。任運徧見應用無方。問。稱理起想。何須
土想。但觀一念。妙理即足。答。二教初心。皆滅陰入。
況復土耶。別教初心。亦且砐陰。後心能見帝網之
土。唯圓即觀一念三千三諦具足。是則一心一切
心。一身一切身。一土一切土。一念俱觀。若身心土。
若空假中。更無前後。故觀成時。一心見一切心。一
身見一切身。一土見一切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身中現故。故於自心常寂光中。徧見十方三世一
切身土。若唯觀他遮那之土。必迷自境。若了心境。
自即他故。他即自故。不了此境。自尚成他。況觀他
耶。觀土既爾。身佛心然。故聞長壽。須了宗旨。故知
想名。名同體異。準前釋四悉中。等覺第一義。尚通
名想。故本門聞壽。益倍餘經。良由所聞異常故也。
巳上初明四信流通竟。
△下第二明滅後五品。為
二。先列五品。格量四品功德。後隨喜品。格量初品
功德。問。何故爾。答。四品粗格量。初品廣格量。廣格
[010-0213b]
量巳。況出勝者。可以意得。佛不繁文。巧說若此也。
五品者。一直起隨喜心。二加自行受持讀誦。三加
勸他受持讀誦。四加兼行六度。五加正行六度。此
五人者。通論皆自行化他。下文云。五十人展轉相
教也。既皆有自行。通稱弟子。皆有化他。通稱法師。
也。別論二人但自行。三人具化他。作法師。往名在
三。不在五。所以皆稱弟子也。】


「又復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而不毀訾。起隨喜心。當知
巳為深信解相。」


【初品標人而巳。直起隨喜。】


「何況讀誦受持之者。」


【次明第二品位。初標人。況出能受持讀誦者。是也。】


「斯人則為頂戴如來。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須
為我復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供養眾僧。所以者
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為巳起塔。
造立僧坊。供養眾僧。則為以佛舍利。起七寶塔。高廣
漸小。至于梵天。懸諸幡葢。及眾寶鈴。華香瓔珞。末香
塗香燒香。眾鼓伎樂。簫笛箜篌。種種舞戲。以妙音聲。
歌唄讚頌。則為巳於無量千萬億劫。作是供養巳。」


【二格量第二品位功德。初心。畏緣所紛動。妨修正
業。直專持此經。即上供養。廢事存理。所益弘多。後
心。理觀若熟。涉外不妨內。事資於道。如油多火猛。
若順流而揚帆。又加功力。其勢轉疾也。指經文。是
法身舍利。不須安生身舍利。文詮所詮。能詮是塔。
[010-0213c]
不須事塔。良由大教所詮。是法身實相。秪經所住
之處中。有法身舍利。復是起塔。經文能詮。如塔能
盛故也。經文能容第一義戒僧。不俟相從僧也。問
若爾。持經即是第一義戒。何故復言能持戒者耶。
乃至亦不應供養事僧耶。答。此明初品意。不應以
後品作難。初品人未能入事。故且依理。以為舍利。
以經為塔。若欲釋者。持經即順理戒。亦是任運持
得初篇二篇。今言能持戒者。則第三篇。初二篇。但
成初二品耳。故不應以能持下篇三品為難。諸修
圓行者。請觀斯文。若初二品人。初心念念。常在四
種三昧。容於下三眾法少違。至下三品。止作二持。
眾別兩行。纖毫不犯。具如止觀持戒清淨中。尚事
理雙美。方堪向道。況入道者。令事虧耶。若未專於
四種三昧。五篇七聚。菩薩重輕。不可微犯。方稱一
期教門大旨。何以故。出家菩薩。具足堅持毗尼篇
聚。大乘教意。一切皆然。但護篇聚。於彼梵網八萬
律儀。未為持相。但此土器劣。且以小檢。助成大儀。
仍曉開遮輕重緣體。制緣漸頓。捨義有無。坐次分
流。懺法天隔。復有七眾同否。大小共別。方於自行。
量巳品位。去取適時。或慕大節。而昧存亡。有據小
文。而迷觀道。若得今意。先以理教定。次以位行驗。
若不爾者。鳥鼠人也。安論品位乎。敬請受佛遺言。
少分恭稟。】


「阿逸多。若我滅後。聞是經典。有能受持。若自書。若教
[010-0214a]
人書。」


【此明第三品位。先標人相。復能教他。故勝前位。】


「則為起立僧坊。以赤栴檀。作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
多羅樹。高廣嚴好。百千比丘。於其中止。園林浴池。經
行禪窟。衣服飲食。牀褥湯藥。一切樂具。充滿其中。如
是僧坊堂閣。若干百千萬億。其數無量。以此現前供
養於我及比丘僧。是故我說。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
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
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此格量第三品人功德也。】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
智慧。」


【此明第四品人。復能兼行六度。初標人相。】


「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譬如虗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
無量無邊。是人功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
種智。」


【此格量第四品人功德最勝也。】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復
能起塔。及造僧坊。供養讚歎。聲聞眾僧。亦以百千萬
億。讚歎之法。讚歎菩薩功德。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
義解說此法華經。復能清淨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
止。忍辱無瞋。志念堅固。常貴坐禪。得諸深定。精進勇
猛。攝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問難。」


【此明第五品位人復能正行六度。先標出人相。】
[010-0214b]


「阿逸多。若我滅後。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
典者。復有如是諸善功德。當知是人。巳趣道場。近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樹下。阿逸多。是善男子善
女人。若坐若立。若經行處。此中便應起塔。一切天人。
皆應供養。如佛之塔。」


【此格量第五品人功德。巳上五品位人。前三人是
聞慧位。兼行六度思慧位。正行六度修慧位。都是
十信位前位耳。或云初隨喜品。是入信心。位分一
品為兩心。五品即十信心。即是鐵輪六根清淨位
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偈有十九行半。為四。不頌初品直隨喜人。】


「若我滅度後。能奉持此經。斯人福無量。如上之所說。
是則為具足。一切諸供養。以舍利起塔。七寶而莊嚴。
表剎甚高廣。漸小至梵天。寶鈴千萬億。風動出妙音。
又於無量劫。而供養此塔。華香諸瓔珞。天衣眾伎樂。
然香油酥燈。周帀常照明。惡世末法時。能持是經者。
則為巳如上。具足諸供養。」


【初五行半。頌上第二品人。】


「若能持此經。則如佛現在。以牛頭栴檀。起僧坊供養。
堂有三十二。高八多羅樹。上饌妙衣服。牀臥皆具足。
百千眾住處。園林諸浴池。經行及禪窟。種種皆嚴好。」


【次三行。頌上第三品。】


「若有信解心。受持讀誦書。若復教人書。及供養經卷。
[010-0214c]
散華香末香。以須曼薝蔔。阿提目多伽。熏油常然之。
如是供養者。得無量功德。如虗空無邊。其福亦如是。
況復持此經。兼布施持戒。忍辱樂禪定。不瞋不惡口。」


【次四行。頌上第四品。】


「恭敬於塔廟。謙下諸比丘。遠離自高心。常思惟智慧。
有問難不瞋。隨順為解說。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
若見此法師。成就如是德。應以天華散。天衣覆其身。
頭面接足禮。生心如佛想。又應作是念。不久詣道場。
得無漏無為。廣利諸天人。其所住止處。經行若坐臥。
乃至說一偈。是中應起塔。莊嚴令妙好。種種以供養。
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若坐臥。」


【次七行。頌第五品位人。生心如佛想者。五品十信。
即初依人。號為如來也。不久詣道樹者。其位在鐵
輪。不久得入銅輪。能八相作佛也。巳趣道場者行
處也。三菩提者近處也。亦可為觀行行近。竝通淺
深也。此第五品。與第四信齊。同是修慧位。若論入
位。同是六根清淨位也。而有現在未來。佛世滅後
之異耳。問。何故現在為四信。滅後立五品耶。答。其
義既齊。四五無別。但是滅後。加讀誦為第二品耳。
巳上長行偈頌。總是滅後五品。格量功德以勸流
通竟。】玅經入疏卷第十
[010-021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