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65 法華經入疏-宋-道威 (master)




妙法蓮華經入疏目次





* 卷第一

* 序
* 序品第一
* 卷第二

* 方便品第二
* 卷第三

* 譬喻品第三
* 卷第四

* 信解品第四
* 卷第五

* 藥草喻品第五
* 卷第六

* 授記品第六
* 化城喻品第七
* 卷第七

* 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
*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 法師品第十
* 見寶塔品第十一
* 卷第八

*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 勸持品第十三
* 卷第九

* 安樂行品第十四
[001-0001b]
* 卷第十

*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 卷第十一

*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 囑累品第二十二
*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 卷第十二

* 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 妙莊嚴王本事第二十七
*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妙法蓮華經入疏目次
[001-0001c]

No. 600-A


刻法華入疏序


妙法華經。一切諸經之父。而通經之家。天台獨得其
宗。天台兒孫。節取其疏。註於經文者。古今凡五家矣。
宋四明威師入疏。柯山倫師科註。元習善徐居士科
註。明上天竺寺如師科註。古吳蕅益旭師會義。是也。
世盛傳倫師以下四書。而不知有威師入疏。乙亥之
春余開講文句於台麓。會有書氏。持入疏來。質梓刻
於余。余喜而讀之。其節錄疏記之要。不似四書之略。
或易其文。或移其語。使讀者易解。誠大有益於初學
焉。嗚呼斯書。本成乎四書之先。而今行乎四書之後。
所謂顯晦有時者乎。遂書以卑之書氏。刻於其端。



元祿丁丑九月下浣沙門光謙謹撰
[001-0002a] No. 600
妙法蓮華經入疏卷第一


【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議也。所言法者。十界十如
權實之法也。蓮華者。譬權實法也。良以妙法難解。
假喻易彰。況意乃多。略擬前後。合成六喻也。一為
蓮故華。譬為實施權。文云。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
故。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二華敷譬開權。蓮現
譬顯實。文云。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三華落譬廢權。
蓮成譬立實。文云。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又蓮
譬於本。華譬於迹。從本垂迹。迹依於本。文云。我實
成佛巳來。久遠若斯。但教化眾生。作如是說。我少
出家。得三菩提。二華敷譬開迹。蓮現譬顯本。文云。
一切世間。皆謂今始得道。然我成佛來。無量無邊。
那由他劫。三華落譬廢迹。蓮成譬立本。文云。諸佛
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虗。是以先標妙
法。次喻蓮華。蕩化城之執教。廢草菴之滯情。開方
便之權門。示真實之妙理。會眾善之小行。歸廣大
之一乘。上中下根。皆與記莂。發眾聖之權巧。顯本
地之幽微。故增道損生。位鄰大覺。一期化導。事理
俱圓。蓮華之譬。意在斯矣。又發祕密之奧藏。稱之
為妙。示權實之正軌。故號為法。指久遠之本果。喻
之以蓮。會不二之圓道。譬之以華。又妙法蓮華。敘
[001-0002b]
名也。示真實之妙理。敘體。歸廣大之一乘。敘宗。蕩
化城之執教。敘用。一期化圓。敘教也。聲為佛事。稱
之為經。經者外國。稱修多羅。聖教之都名。有翻無
翻。各十五義。具在玄文。卷者卷舒也。第者居也。眾
次之首。名為第一。】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 譯
天台 智者 疏 并記
四明沙門 道威 入注


「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


【妙法蓮華經五字。通題。委在玄義。略如前說。序品
別號。此下略申。序者訓序也。謂階位賓主問答。悉
庠序之義。如下文。通別二序。以別內外也。又可用
安庠。即非怱卒越次之意。即通別二序。共有此義。
後方正故。此約字訓釋也。若經家從義。則有次序
由序述序也。初次者。以如是等五事。冠於經首。即
名次序。即是通序。即從如是我聞。至退坐一面。都
名通序。通冠經首。故曰次序也。二由序者。即別序
也。如從爾時世尊。訖此一品。名為別序。良以放光
現瑞。別為起發之端。名為由序。三述序者。由光所
照。見萬八千土。彌勒懷疑致問。文殊引古而答。為
眾釋疑。作正說哢引。名為敘述序也。當知序之一
字。具此三義。初次序名通。二三由述名別。然通者。
則一切經初。皆安如是等五事。證信佛經。對破外
道不如不是之計。緣起如下文明。二三別序者。別
[001-0002c]
明本經。不與餘經共。故引起正說之由。永異諸經。
故名別序。又復須知。通序通諸部。別序別一部。又
通序通諸經。別序別一教。如今經。部教純一無雜
兼但對帶偏圓小大。唯一開權顯實。純妙圓經之
別序。故云別序。別一教也。又通序名。通而體別。別
序。事別而義通。義通故。諸經通有別序體別故。別
在今經。故知今經通別俱別。以由法華超出一代
眾經之上別在佛乘。以如是等不關餘經。方可得
云序是正家之序。正名序家之正。若得此意。一部
炳然。下文正解。以此貫通。不更重釋也。言品者。中
阿含云䟦渠。此翻為品。品義則通。下去諸品。以通
從別。不更釋品字。當知品字則通。序名在別。別一
品故。品者。義類同故。聚在一段。故名品也。然聚者
誰人聚之。題為品目。如下經文。或佛自唱。或是結
集經家之語。言佛自唱者。如藥王品云。佛告宿王
華。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隨喜等。又云。
宿王華。以此藥王菩薩本事品。囑累於汝。乃至云
持是品等文。是佛自唱其品也。若經家之語者。如
妙音觀音乃至勸發品等。皆是結集經者安之。非
翻譯人也。以此經梵文中諸品先足。竝是結集者
所置。信無譯人明矣。第者居也。一者眾數之始。諸
品之初。故言第一也。當須以通別二序。冠於經首。
則二十七品。方名為經。以序從正。俱皆名經。故妙
法之唱。非唯正宗。二十八品。俱名妙故。故品品之
[001-0003a]
內。咸具體等。句句之下。通結妙名。教行人理四。皆
稱一故。一家相承序。正流通三段可識。摩頂至足。
皆是一身。二十八品。俱稱為妙。使妙旨不失。稍似
弘通。故云妙法蓮華經序品也。】


「如是。」


【此舉所聞之法體。即五事之一也。則都指一部。為
所聞之法體。別在正宗及流通故。亦可兼於別序。
乃懷疑答問。及無量義。通名聞故。雨華動地。從所
表說。通皆表聞。故始末一經。俱為所聞體也。當約
因緣四悉解之。故知如是者。三世佛經之初。皆安
如是。諸佛道同。不與世諍。即是歡喜。名世界悉檀
也。又大論云。舉時方令人生信。經有如是。則可生
信。方即崛山。猶通於昔。約時顯味。令處非通。即生
實信。方是今經為人悉檀也。又對破外道阿歐二
字不如不是。此義亦通。若依今經。則破昔說兼但
對帶之惡。不獨破外名。今對治悉檀也。又如是者。
信順之辭。信則所聞之理會。順則師資之道成。即
第一義也。故知四悉攝八萬法藏。故今用之。若無
此因緣釋者。尚不殊外計。況因緣語通。通於一化
故。須知今大事四悉。非餘感應。開顯四悉。一道無
外。久遠四悉。諸經所無。觀心四悉。一觀徧收。若得
此意。方會經旨。未知今經阿難。傳佛何等文。詮何
等是。不可以漸文傳頓是。以偏文詮圓是。傳詮若
謬。則文不如。文不如則理不是。此義難明。今當略
[001-0003b]
說。且寄漸教。分別義趣。若佛明俗則有文字。真無
文字。阿難傳佛俗諦文字。與佛說不異。故名為如。
因此俗文。會真諦理。故名為是者。此乃小乘三藏
經初如是。非今經也。若佛說即色是空。空即是色。
色空空色。無二無別。空色不二為如。即事而真為是。
阿難傳佛文不異為如。能詮即所詮為是。此是大
乘之始。通教經初如是。亦非今經如是。若佛說生
死是有邊。涅槃是無邊。出生死有邊。入涅槃無邊。
出涅槃無邊。入於中道。阿難傳此。與佛說無異為
如。從淺至深無非曰是。此即別教經初如是。非今
經也。若佛說生死即涅槃。亦即中道。況涅槃寧非中
道。真如法界。實性實際。徧一切處。無非佛法。阿難
傳此。與佛無異。故名為如。如如不動。故名為是。則
是圓經。今初如是。當知今經如是。超出頓漸祕密
不定諸教之上。開權顯實。唯一佛乘。更無二三。方
乃今經超八教之如是。方為此經之所聞。若聞此
經如是。即席說聽行者。隨聞即照了自巳身。覺心
明淨。即信自巳之心。名為見佛。慧數分明。是見身
子。諸數分明。見眾比丘。慈悲心淨。是見諸菩薩。經
云。若人信汝所說。即得見我及比丘僧并諸菩薩。
即於觀心。見自巳心體。所表如是。乃免數他寶也。】


「我聞。」


【我聞者。即第二能持之人。是阿難尊者也。經云。阿
難有四種。一者阿難陀。此云歡喜。持小乘三藏。二
[001-0003c]
者阿難䟦陀。此云歡喜賢。受持初衍門通教雜藏。
三者阿含有典藏阿難。持菩薩藏。四者阿難婆伽。
此云歡喜海。持圓頓佛藏。即今經阿難。然此海阿
難。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作心欲聞。眾緣和合。故
言我聞。問。應言耳聞。那云我聞。答。我是耳主。舉我
即攝眾緣也。言眾緣者。乃藉阿難願力。及以如來
宿誓。滅後眾生。有機可發。方乃能令和合成聞。故
且以我。是眾緣和合。我方能聞。故云我聞也。又釋
論云。凡夫有三種我。謂見我。慢我。名字我。若學人
但二種。無見我也。無學人有一種。但有名字我。若
言阿難是學人。則無邪我。能伏慢我。隨世名字。稱
我無咎。約教而言。經云。阿難面如淨滿月。目若青
蓮華。親承佛旨。如仰完器。傳以化人。如瀉異缾。以
此傳聞聞法。即是小乘三藏我聞。非今經我聞也。
若言離四句。我。非我。亦我亦無我。非我非無我。我
所。非我所。亦我亦我所。非我非我所者。離此四句。
方名無我。佛正法中無我。誰聞。此賢阿難住於學
地。得空無相願。眼耳鼻舌。諸根不漏。傳持聞不聞
法者。即初衍門通教賢阿難我聞。非今經也。若言
阿難多聞士。知我無我而不二。雙亦分別我無我。
是典藏阿難。多所含受。如大雲持雨。此傳不聞聞
法者。即別教典阿難。非今經也。若言阿難知我無
我二而不二。方便為侍者。傳如來無礙智慧。以自
在音聲。傳權傳實。能了是常與無常。能知如來常
[001-0004a]
不說法。是名阿難菩薩具足多聞。故佛法大海水。
流入阿難心。此方是今經海阿難。持不聞不聞之
妙法。即今經之我聞也。問。阿難是佛得道夜方生。
侍佛二十餘年。未侍佛時。應是不聞耶。答。大論云。
阿難集法時。自云。佛初轉法輪。我爾時不見。如是
展轉聞。當知不悉聞。有云。阿難得佛覺三昧。力悉
自能聞。報恩經云。阿難求四願。所未聞經。願佛重
說。又云。佛口密為說之。胎經又云。佛從金棺出金
臂。重為阿難。現入胎之相。胎相尚見。況未聞經耶。
當知前經悉得聞也。然今日聞經者。於自巳心中。
見我無我聞不聞。達一切法即空。若分別無我而
我不聞而聞。了一切法即假。若知我無我二而不
二。不二而二。見巳心中不聞不聞之妙法。一念具
足。即是中道。乃見巳心中我聞義也。】


「一時。」


【此第三。聞持和合也。言一時者。即第五說法華開
權顯實。法王啟運。嘉會上上之一時。非昔日兼但
對帶大小道合之時。即是此經一大事因緣開佛
知見道合之一時也。聞經者即照巳心。一念一時。
即空假中。六十劫不離剎那。即妙一時也。】


「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此即第四能說教主。及聞持處也。今不從開。乃合
佛及處。故今依合解也。然佛於法性。無動無出。何
以故。由佛能覺法性煩惱。本不二相。便是菩提故。
[001-0004b]
無動也。能覺生死即是涅槃故。無出也。為眾生故。
能令感見。不動而動。示斷生因。不出而出。出生死
海。化九道眾。故有佛身出現世間。而於如來。實無
動出也。言佛者。西竺云佛陀。此云覺者。知者。對迷
名知。對愚說覺。為眾生故。強立名字。故有三種覺
義。所謂自覺。由佛自能覺了一切諸法。六度萬行。
遠助圓滿。不歷僧祇故。成妙覺。安置諸子祕密藏
中。吾亦自住其中。故云自覺覺佗覺行圓滿也。所
言佛名覺者。覺名則通於大小偏圓諸教之佛。當
知今經即是開權顯實。即劣辨勝。示現尊特之身。
不可思議。如虗空相。徧充法界。無有分別。不同昔
日八十丈六老比丘形一念相應坐蓮臺受職等身。
以法華前三佛離明隔偏小故。來至今經。從劣辨勝。
即三而一。從勝而言。非謂太虗名為圓佛。故至今
經乃知指昔。唯佛究盡。斯言有在。若觀解者。當觀
自巳之心。即空假中。即是圓覺究竟如來。以由實
慧冥符。全生是佛。得斯旨巳。六即甄分。免退屈之
譏。簡上慢之失。此略釋佛竟也。所言住者。佛身是
能住。娑婆是所住。非但身依於土。亦乃心法相依。
若秪以色身住土。用釋住名。且大菩薩。神無方所。
便無所住耶。當知今經能住所住。不同昔日析體
次第兼帶能所之住。乃是開權顯實。以首楞嚴定。
住祕密藏。即王舍城。是常寂光。為佛住處也。良由
以無住法。住於境中。非但見於佛住如如。亦見巳
[001-0004c]
心所住法界也。言王舍者。天竺云羅閱祇伽羅。此
云王舍城。其國名摩伽陀。此云不害。彼無刑殺法
故。亦云摩竭提。此云天羅。王之名也。以王名國耳。
王生太子。名曰斑足。後紹王位。與千國小王。共造
此舍。子城周一百五十里。緣起委如仁王大論法
華文句。省繁不錄。然此之王舍。一切大眾所見不
同。或見娑羅林地。沙草石壁。即三藏人所見也。或
見七寶清淨莊嚴。此乃衍門通人所見。或見是三
世諸佛所遊行處。即大乘別菩薩見也。或見即是
不可思議諸佛境界。真實法體。此即圓頓大乘菩
薩見。此即像法決疑經所明也。所住既有四種。能
住佛身。亦須四也。若約觀心見王舍者。王即心王。
舍即五陰之舍。以其識陰善惡之王。造此無記之
舍。若能析巳自心五陰舍空。空為涅槃城。此觀淺。
如見土木。小乘始也。若體巳心五陰舍即空。空為
涅槃城。即通人所照也。若觀巳心五陰舍。因滅是
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見巳常樂我淨
四德。為諸佛之所遊處者。即大乘別義。巳上三義。
俱非圓頓也。今經當觀巳身五陰之舍。即是法性
真如。真如無受想行識。一切眾生及國土。即是涅
槃。不可復滅。畢竟空寂之舍。即大涅槃。名見巳心
王舍真如實體也。如是則終日聞經法相。未常聞
法相。故曰無離文字即解脫相也。所言耆山者。此
翻靈鷲。以山形似鷲。將峰以名山。阿含經云。佛在
[001-0005a]
靈鷲山。告諸比丘。久遠劫來。三世諸佛。同名靈鷲。
更有異名。汝等知不。亦名廣普山。又名負重山。又
曰仙窟山。恒有羅漢菩薩神通諸仙所居。委釋如
天台文句。問。劫火洞然。天地廓清。云何前佛後佛。
同居此山耶。答。後劫立時。本相還現。除得神通人
知之。非凡夫二乘所解。若聞經耆山。欲照巳心者。
當觀自巳色陰。無知如山。經云。是身無知。猶如草
木瓦礫。觀識陰如靈。三陰如鷲。此於自巳五陰。即
見所觀靈鷲山耳。又諸觀境。不出五陰。此山雖是
依報。託此以觀正報。若觀此巳陰靈鷲。無常生滅。
即三藏義也。觀此靈鷲。即色是空。通教意也。若觀
靈即智性。了因智慧莊嚴。觀鷲聚集。緣因福德莊
嚴。觀山即法性。是正因不動。三法名祕藏者。即大
乘別菩薩義。今經觀自巳靈鷲。一心之中。三因頓
具。不縱不橫。不竝不別。名祕密藏。即見自心常住
其中。故大經云定慧力莊嚴。即自住靈鷲也。以此
度眾生。即令他住靈鷲。故名安置諸子也。此之大
乘圓頓觀法。具如天台止觀十境十乘。運大白牛。
不動不出。乘是寶乘。直至道場。非用法相之所逮
也。下去經文既廣。不更一一委箋四釋之義。但以
上諸義。貫下眾文。使句句字字一一明了。此中預
示。不更細釋。具如法華玄疏等。委解分明。若欲細
知。請尋彼教。經言中者。以佛處中道。升中天。中日
降。中國生。中夜入滅。皆表中道。今處山中。說中道
[001-0005b]
教。是所表也。
△此下與大去至退坐一面。都是第
五聞持之伴。此有三節。初聲聞。次菩薩。後雜眾。所
列先後者。有事有義。言事。謂逐其形迹親疎。聲聞
形出俗網。迹近如來。證經親故。故先列也。天人形
乖服異。迹非侍奉。證經疎故。在後列也。菩薩形不
檢節。迹無定處。既不同俗。復異於僧。故處季孟之
間也。有義者。聲聞欣涅槃。天人著生死。各有所偏。
菩薩不欣不著。居中求宗。故在兩間。古人與釋論。
皆作此意申通耳。就聲聞中。先列多知識眾。次少
知識。後列尼眾。此下經文。大科為六段消釋。初聲
聞。眾科竟。】


「與大比丘眾。」


【此第一舉類也。類者。皆是大比丘之氣類。譬群輩。
盡是眾所知識。高譽大德之類。故云與等。與者共
也。共義用七一釋之。謂共一時一處一戒一心一
見一道一解脫也。若準下歎德。此七俱在鹿苑之
小。若論巳得記者。此七全是今經之圓。俱在於大。
以同妙感應等。能與是阿難。所與乃大眾。廣釋如
疏記。經云大者。釋論解大有三義。初大者。為天帝
國主人王大人所敬。名大也。二勝者。升出九十五
種外道之外。故名勝也。三曰多義者。徧知一切內
外經書。名多。又應各三。謂道大。用大。知大也。勝多
亦爾。道即修性念處。大於一切智外道。用即修共
念處。勝神通外道。知即修緣念處。多四韋陀外道。
[001-0005c]
更須約四教。迭迭論大多勝釋義。及明諸大眾內
心所契。照理淺深。今置偏小。且明今經大伴者。直
就中道。觀巳心性廣博若虗空。名大。雙遮二邊。入
寂滅海。名勝。雙照二諦。多所含容。一心一切心。不
可思議。名多。有此三義。是名大也。比丘者。肇什二
師。約四義釋。一淨命乞士。二破煩惱。三能持戒。四
名怖魔。釋論云三義。一怖魔。二破惡。三乞士。今依
論釋。以肇什不通初後。論通初後。如初出家白四
羯磨。無作戒力。徧翻一切惡。乃至修禪。發定共等
戒。名為破惡。若初剃髮稟戒。修定慧。伏破煩惱。名
怖魔。若初離邪命。以乞自活。修定慧。求無漏。名乞
士。比丘三義。俱通初後。亦應約四教本迹。釋比丘
三義。避繁且置。若於巳心。見比丘三義者。觀巳一
心。淨若虗空。不為二邊桎梏所礙。平等大慧。無住
無著。即名出家。以中道妙觀自資。活法身慧命。名
為巳心見乞士義。若觀巳心五住煩惱。即是菩提。
名巳心破惡。若觀巳心。一切諸邊顛倒。無非中道。
即是怖魔。此乃自巳心中。見比丘也。眾者。天竺云
僧伽。此云和合眾。一人不名和合。四人巳上。乃名
和合。事和無別眾。法和無別理。釋論明有四種眾。
一不依淨命。名破戒眾。二不解法律。名愚癡眾。三
五方便人。慚愧眾。四苦法忍。名真實眾。更須四教
本迹辨眾。文略。若能照巳心中道。入相似位。未發
真實。慚第一義天。愧諸聖人。名自巳心中見慚愧
[001-0006a]
眾。若發真。即真實眾。不依觀行。名破戒眾。不解觀
相。即愚癡眾。如此解。非數法相。】


「萬二千人俱。」


【此第二總標多知識眾之大數也。問。凡諸列眾。及
得道者。何故其數必全無缺耶。答。大論釋大數五
千分。中云。若過若減。皆存大數。若照巳心。見萬二
千者。即觀巳陰十二入。一入具十法界。一界又具
十界。界界各十。如是法。則一入中。具足百界千如。
十二入。即成一萬二千法門。此意須解天台止觀。
假使一法乃至千萬法。皆悉一心中見。以自在法
門。無盡過數量時。悉表照心。乃佛教本意也。】


「皆是阿羅漢。」


【此第三明知識之位也。皆是者。指上萬二千人也。
阿羅漢者。有二義。一是有翻。二是無翻。有翻自有
三義。此云無著不生應供三也。九十八使煩惱山
盡。故名無著也。無明糠脫。後世田中。不受生死果
報。故云不生。具智斷功德。堪為人天福田。故言應
供。此三義是有翻也。若無翻者。秖緣羅漢一名。含
上三義。是故不翻。但稱羅漢也。上釋且約果解。因
中自有三義。如前。又羅漢一名。有其三種。一名慧
解脫。二名俱解脫。三名無疑大解脫。三種俱名羅
漢。應更約教簡之。且置。上釋有翻三義。即是約德
解釋。若以德論。非但藏通羅漢有此三義。應化佛
道別圓二種羅漢。亦有此三義。非但殺賊。亦殺不
[001-0006b]
賊。不賊者涅槃是。是亦須破。即殺賊義也。無漏是
不生。仍名為生。今不生於生。亦不生於不生。名曰
不生。非但應供。亦是供應。一切眾生。成其供應。此
是約初地初住應化等三義之德。所以本是平等
大慧。無破不破。能迹示諸教不生。本證解脫。無賊
不賊。示為殺賊。本得法身。非應不應。能示應供。當
知若就巳心。用中道妙觀。殺無明賊。不生二乘心。
供養此人。如供養世尊。又云。供佛及文殊。不如供
修方等者一食。又云。若毀讚佛。罪福猶輕。毀讚持
經者。罪福甚重。何以故。佛無食想。久離八風。不為
損益。施持經者。全肉身。續報命。生法身。增慧命。是
故有益。毀之生憂惱退悔。因失好時。不可救故。此
則大損。此約觀行。不生三義。對因應供也。天親指
此。明位一句。是總歎德。下五句。是別歎德。天台承
用耳。】


「諸漏巳盡。無復煩惱。逮得巳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


【此五句。別歎阿羅漢殺賊應供不生三德也。初二
句歎殺賊。言諸漏者。三漏也。一是欲漏。謂欲界一
切煩惱。但除無明。二有漏。謂上色無色二界。一切
煩惱。除無明。三謂無明漏。即三界無明也。又成論
云。失道故名漏。律云。癡人造業。開諸漏門。此約因
說漏也。毗曇云。漏落生死名漏。乃約果說。由造業
因。則失慧命。墮受生死苦果。故亡法身。既失慧命。
喪於法身。則是失道。傾喪重寶。由此失道。漏等為
[001-0006c]
所潤業致召。能潤煩惱。即有九十八使煩惱。流扼
纏葢。逼惱行人。羅漢既斷能潤所潤業等俱盡。故
初二句正歎殺賊一德也。次逮得一句。正歎應供
一德。由前殺賊。成斷功德。斷必具智。功成巳利。故
堪應供也。次盡諸二句。是歎不生德也。諸有。即二
十五有生處也。結。即二十五有生因也。因盡果亡。
歎不生明矣。不應作殺賊歎也。羅漢但應結盡。未
應有盡。有盡者。因中說果。又盡在不久也。諸有結
盡。由定慧具足。定具足故。心得自在。慧具足故。慧
得自在。即是定慧具足。俱解脫人。生決定盡。即是
歎不生德也。上之五句。是別歎羅漢三德故也。當
知諸聲聞羅漢元是古佛。如須菩提本是東方青
龍陀佛。舍利弗本是金龍陀佛。迹輔釋迦之化。示
作聲聞。本地煩惱漏流。其源久竭。證大涅槃。是本
不生。久證法身智斷。實相功德。是本巳利應供之
德也。本得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顯出真我。具
八自在我。是本殺賊。今日迹示二乘功德。世人不
了教意垂迹權方引物之巧。但見諸經或有斥聲
聞之語。謂實是敗種等。亦學斥聲聞誑阿羅漢。致
使天下凡俗。心口亦相熏習。嫌罵聖眾。自損累他。
一何傷哉。當知四大十六諸羅漢等。經法華開顯。
皆巳成佛。是真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經家歎
德。且從昔歎。既到今經。俱成大菩薩等也。今日聞
經者。欲見自巳心中具此三德者。當用中道正觀。
[001-0007a]
照巳自心。不漏落空假二邊。煩惱不滅而滅。即殺
賊也。能觀心性。名為上定。衣珠寶藏。一心中曉。全
是巳物。即見自心巳利應供也。若照巳心。正觀中
道。斷於結賊。亦斷二邊。中道不存。不為境觀縛心。
故名自在。不斷煩惱。即入涅槃。即不生義。不俟遠
求。於一心中。頓見三德。】


「其名曰。」


【從此下去。是第五列名。下欲消名。今先示標名意
旨。然略舉二十一尊者者。佛諸弟子。皆備眾行。而
隱其圓能。但各從一德標名者。欲引物偏好故。諸
聖者。或初因皆在外道。為破外故。在釋種中。為調
伏故。為導為主。而將引之。如身子入胎。迦葉立行。
眷屬師友。若逆若順。能化所化。顯諸聖者迹不徒
施。如增一云。有立齋建福。營造房室。有調伏外道。
善供疾病。遊行化人。息事端拱。好著好衣。服弊無
恥。食無厭足。語言麤獷。尼俗眾等。皆是大權。各長
偏好引物之儀。如陳如比丘。皆共上座名者有德
大人相隨。舍利弗共諸智慧深利者相隨。目連與
諸神通大力者相隨。各掌一德。若消名號。須識其
行。從德立稱。無往不通。凡釋義因緣。多寄初教。以
是感應之始故也。一一當須四意消釋。或有存沒。
省繁略耳。】


「阿若憍陳如。」


【憍陳如姓也。此翻火器。婆羅門種。其先事火。從此
[001-0007b]
命族。火有二義。照也。燒也。照則闇不生。燒則物不
生。此以不生為姓也。阿若名也。此翻巳知。亦名無
知。即是真知。以無生智為名也。經云。我佛法中。寬
仁博識。初受法味。陳如比丘第一。故以阿若為名
也。由佛與巳二願所牽。前得無生。如巨夜長寢。無
人能覺。日光未出。明星先現。陳如比丘最初見佛
得道。初聞法鼓。初服道香。初甞甘露。初入法流。初
證真諦。閻浮提得道。最在一切天人一切羅漢前
得道。所以阿若列居眾首。有所表矣。委釋阿若緣
起。約教本迹及前三教觀心廣解在疏。須者尋彼。
若今聞經行者。欲了巳心無生智者。直觀自巳一
心如法界鏡團圓。中道境智不二。不觀背面無明
實智。乃至不觀種種形容。不取種種檠像。但觀團
圓。無際畔。無始無終。無明無闇。不一不異。譬於圓
觀。不取十法界相貌。無善惡邪正。亦無大小等法。
一切皆泯。但緣諸法實相法性佛法。若色若香。無
非實相。修性本如。鏡內外一。離於三教分別情想。
以無分別智。照無分別境。了了分明。理無明闇。泯
於現前心境。即是法性。當知四諦是一切佛法之
大都也。若泯若照。無非實相。以實相體離泯照故。
全泯照。是不可思議。所以陰入界苦即是法身。非
顯現故名為法身。障體即是法身。貪恚癡即般若。
非能明故名為般若。無所可照。性自明了故也。業
行繫縛。皆名解脫。非斷縛得脫。亦無體可繫。亦無
[001-0007c]
能繫。故稱解脫也。解脫即業不生般若即煩惱不
生。法身即苦不生。此三不生。即一不生。是一不生
即三不生。非三非一。不竝不別。但觀理是。不觀染
除。染體自虗。本虗名滅。故妙體滅。不立除名。障體
即德。不待轉除。即見巳心生即無生也。始聞阿若
無生之名。則解下諸聖者道理皆然。以最初故。略
示大綱。若於阿若權實不迷。以此圓觀。消今經中
五佛三周本迹流通。悉是無生之大體也。法華一
都。方寸可知。若不然者。則唐設無生之名。永無無
生之旨。略指方隅。則一代觀境可識。具悉委如止
觀中。】


「摩訶迦葉。」


【摩訶迦葉者。梵云摩訶。此云大也。迦葉此云龜氏。
其先祖學道。靈龜負仙圖而應。從德命族。故言大
龜氏也。亦云光波。亦名飲光。以身有光明。能映物
故。名畢鉢羅。或云畢鉢波羅延等。從樹得名。父母
禱樹神。求得此子。以樹名之也。迦葉有十大功德。
其家大富勝缾沙王。并十六大國無以為隣。身純
金色勝閻浮金。具佛三十相。身光遠照一由旬外。
但闕白毫肉髻。因毗婆尸佛滅後。塔像金色缺壞。
迦葉時為貧女匄金瑩佛。九十一劫。人中天上。身
恒金色。心恒受樂。最後託摩竭國尼拘律陀婆羅
門家生。畏勝王得罪。減一耕犁。但用九百九十九
雙牛金犂。又經云。其家有氎。最下品者直百千兩
[001-0008a]
金。以釘打入地七尺。疊不穿破。如本不異。六十庫
金粟。一庫容三百四十斛。庫倉類。捨此家業。又經
云。以麥飯供養支佛。怛越忉利各千反受樂。身皆
金色。故諸天請結集時。讚言。耆年欲恚慢巳除。其
形譬如紫金柱。上下端嚴妙無比。目明清淨如蓮
華。又納金色婦。迭臥無欲。捨而出家。身被無價寶
衣。截為僧伽棃。四氎奉佛為座。如是三捨。世無倫
匹。是為捨大也。又於䟦耆聚落。值佛奉無價寶衣
上佛。佛授與糞掃大衣。此衣是大聖大衣。又大麤
重。而迦葉云。我受佛衣。師想塔想。未曾枕頭。況以
覆臥。如此大衣。大進我行。故言受大。又於䟦耆聚
落。初從佛聞增上戒定慧。即得無漏。受乞食法。行
十二頭陀。逾老不捨。後時佛語。汝今年高。可捨乞
食。歸眾受食。可捨麤重糞掃衣。受壞色居士輕衣。
迦葉白佛。佛不出世。我當為辟支佛。終身行頭陀。
我今不敢放所習法更學餘者。又為當來世作明。
未來世言。上座迦葉為佛所歎。我當學難行苦行。
佛言善哉善哉。是為行大。增一阿含云。迦葉頭陀
既久。鬚髮長。衣服弊。來詣佛所。諸比丘比丘尼起
慢。佛命迦葉就佛半座共坐。迦葉不肎。佛言吾有
四禪。禪定息心。從始至終。無有耗損。迦葉亦然。吾
有大慈。仁覆一切。汝亦如此。體性亦慈。吾有大悲。
濟度眾生。汝亦如是。吾有四神三昧。一無形。二無
量意。三清淨積。四不退轉。汝亦如是。吾有六通。汝
[001-0008b]
亦如是。吾有四定。一禪定。二智定。三慧定。四戒定。
汝亦如是。功德與我不異。何故不坐耶。諸比丘等。
聞佛所讚。心驚毛竪。迦葉即坐。佛為大眾說昔因
緣。昔我為聖王。號文陀竭。高才絕倫。時迦葉為天
帝釋。欽服道德。遣千馬車。造闕迎王。天帝出候。與
王同坐。相娛樂巳。送王還宮。昔迦葉以生死座。命
吾同坐。吾今成佛。以正法座。報其往勳。是故命坐。
對佛時。天人咸謂佛師。迦葉即起便嗚佛足云。佛
是我師。我是弟子。又迦葉為尼說法。作師子吼。為
佛印可大也。又於大眾千二百五十四大弟子等
為大。五百山寺主。閻浮提知事上座。名為位大。佛
燒身後。灰場生四鉢多羅樹。此表迦葉集三僧祇
劫法。謂三藏四阿含也。三藏者。僧肇序云。宗極絕
於稱謂。賢聖以之沖默。玄旨非言不傳。釋迦以之
致教。約身口防之以禁律。明善惡則導之以契經。
演幽微辨之以法相。此則明戒定慧三藏也。四阿
含者。增一明人天因果。長破邪見。中明深義。雜明
禪定。皆大迦葉之功也。若別論者。迦葉誦出阿毗
曇藏。故今結集大。如來去後。法付迦葉。能為一切
而作依止。猶如如來。何者佛言。若有頭陀苦行人。
我法則存。若無此人。我法則不存。迦葉能荷負佛
法。令得久住。至未來佛。付法授衣竟。然後入滅。故
言持法大。行十二頭陀者。一者捨好衣。求時苦。得
時多怖畏。失時生懊惱。二者糞掃衣。無水火盜賊
[001-0008c]
王難五怖。三者多畜。則縫治浣負。其勞亦多。故但
三衣。四者若僧中食。則營佐僧事。故行乞食。五者
若受殘食小食。擾動喪時。故一坐食。六者多食難
消。生睡懈怠。少食譏懸乏力。故節量食。七者多器
洗持多妨。故一鉢食。八者須漿勞動。故不飲漿。九
者房舍生著。故樹下。十者樹下又著。故冢間。十一
冢間生憂悲。故露地。十二若臥消功增懶。故常坐。
此十二種行。上聖稱歎。今日聞經者。忝預道流。聞
茲勝法。而不自省心行耶。復名十二抖擻。須約教
本迹及前三教觀相。一一消釋如疏。若聞經者欲
見一念心中抖擻。五住煩惱。一抖擻。乃至一切抖
擻。無非實相。諸佛所行是如來行。過諸菩薩所行
清淨。即見自巳頭陀行也。】


「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


【此三迦葉。是姓如前釋。梵云優樓頻螺。此云木瓜
林也。那提此云河江也。伽耶城名也。家離王舍城
南七由旬。皆以處為名也。因毗婆尸佛時。共樹剎
柱緣。為兄弟。兄作缾沙王之師。有五百弟子。二弟
各有所化二百五十人。共行兄法。佛作十種變。謂
毒龍不中。龍火不燒。恒水不溺。三方取菓。北取粳
糧。乃至知嫌隱去。知念即來。火滅不然。斧舉不下
等。初覩眾變。邪執未改。而言瞿曇雖神。不如我道
真。佛言汝是盲人。目無所覩耶。見諸神變。固謂自
真。汝非羅漢。亦不得道。迦葉聞語。霍然開悟。師徒
[001-0009a]
皆伏。捨家歸佛。乃至一千弟子。聞呼善來。得沙門
果。又阿含經云優樓比丘。能將護四眾。供給四事。
令無所之。最為第一。那提比丘。心意寂然。降伏諸
結。精進最為第一。伽耶比丘。觀了諸法。都無所著。
善能化導。最為第一。當知優樓本。住般若三德之
林。伽耶本證法身不動之城。那提本住解脫之水。
淨諸垢穢。迹示依林城水住。以度眾生。今日聞經
者。照一念心。正觀心性。中道不動。如城防敵。又心
性湛然不動。而動如水淨諸邊倒。又遮照心性枯
榮。如林蓊鬱。三法相資。不即不離。即見自巳一心
三觀。一體兄弟。】


「舍利弗。」


【舍利弗者名也。具足應言舍利弗羅。此云身子。又
云珠子。為其母好形身。身之所生。故名身子。又其
母聰明。過一切女。聰明相在眼珠。珠之所生。故言
珠子。時人以子顯母。此二從母得名也。又名優波
提舍。此云論義。其父學通典籍。鐵鍱其腹。頭戴火
冠。獨步王舍。打論義鼓。國師陀羅自知陳故。兼則
相不祥。恐義屈奪封。以女妻之。論義得妻。因論名
子。顯父德也。又舍標父。利標母。雙顯父母。故言舍
利也。弗者子也。姓拘栗陀。本婆羅門種也。初於道
見頞䫌威儀庠序。因問師法。頞䫌答云。諸法從緣
生。是故說因緣。是法緣及盡。我師如是說。一聞即
得須陀洹果。來至佛所。七日徧達佛法淵海。至十
[001-0009b]
五日後。得證無學阿羅漢果。增一云。我佛法中。智
慧無窮。決了諸疑者。舍利弗第一。滿慈子稱歎曰。
輿第二世尊共論。乃至縈衣頂戴。佛說一句。身子
以一句為本。七日七夜。作師子吼。更出異味異句。
其辯無窮。身子智辯。寧可得盡。釋論稱為右面轉
法輪大將。即其義也。其有昔巧方便。胎慧。寄辯。論
議。玅術。入道。對治。兼濟。解義。通用九種功德。此不
具書。委如疏辨。今日聞經者。欲獲巳利。觀巳妄念
即空假中。非一異相。而一異相。一心三觀。攝得一
切種智。照了心中一慧一切慧。一切慧一慧。非一
慧非一切慧。是見巳心舍利弗。】


「大目犍連。」


【大目犍連者姓也。此云讚誦。或云蘆菔。或云胡豆。
是祖古仙所嗜。因以命族也。名拘律陀。是樹名也。
因禱樹神得子。因以名焉。目連有算法。相法等目
連。簡異同名。故云大目犍連也。增一經云。我弟子
中。神通輕舉。飛到十方者。大目犍連第一。釋論云。
舍利弗才明見貴。目連豪爽取重。智藝相比。德行
互同。稱為左面轉法輪大將。因往昔曾助辟支佛。
剃頭浣染。縫袈裟。願得神通故也。其有制外道。伏
二龍。厭調達。簡非眾。駐車問藥。化帝釋。降慢心。彰
佛聲。知佛意。九種功德。在疏。此不具述。聞經者當
照巳心。三諦寂寂。不起滅定。現大神通。一心欻有
一切心。觀一切心倐無諸心。心無有無。諸法不動。
[001-0009c]
通疾如風。即巳心神通。】


「摩訶迦旃延。」


【摩訶迦旃延。此云文飾。善讚詠故。亦云扇繩。此子
生時。父巳逝去。此兒礙母不得再嫁。如扇繫繩。亦
名柯羅。此云思勝。思是慧數。論義功強。得思勝名。
此皆從姓為名也。長阿含經云。有外道執斷見。謂
無他世。凡有十番問答。廣演諸義。外道便伏而讚
歎。尊者善哉玅說。又能教化歸戒。令屠兒受夜戒。
婬女受晝戒。後受報時。各獲善相。又與世典婆羅
門論義。世典得遠離塵垢。增一經云。善分別義。敷
演道教者。迦旃延最為第一。聞經者當以三諦觀
智。研於心境。境能發智。往復研覈。一心豁悟。義理
明了。即名巳心思勝義也。】


「阿㝹樓䭾。」


【阿㝹。樓䭾者亦云阿那律。亦云阿泥盧豆。梵音不
同耳。此云無貧。亦曰如意。亦云無獦。得兔。非獦得
故也。賢愚經云。弗沙佛末法時。世饑饉。有支佛名
利吒。行乞食。空鉢無獲。有一貧人。見而悲悼。白言。
勝士能受稗否。即以所噉奉之。食巳支佛作十八
變。貧人後採稗。有一兔。跳抱其背。變為死人。無伴
得脫。待闇還家。委地成金人。拔指隨生。用脚即出。
取之無盡。惡人惡王。欲來奪之。但見死屍。而貧所
覩純是金寶。九十一劫。果報充足。故號無貧。是名
如意也。姓瞿曇。此云純淑。亦名舍夷。即貴姓也。此
[001-0010a]
乃斛飯季子。名阿那律。是淨飯王之姪兒。世尊之
堂弟。阿難之從兄。羅云之叔。非聊爾人也。為精進
故。七日七夜不眠。睫不交。眠是眼食。既七日不眠。
眼則喪睛。失於肉眼。佛與八百比丘。為那律作三
衣。佛親舒張截割。諸比丘縫。一日即成。佛說進止
共俱等戒。無量人得道。佛令求天眼。繫念在緣。四
大淨色。半頭而發。徹障內外。明闇悉覩明了。對梵
王曰。吾見釋迦大千世界。如觀掌果。增一經云。我
佛法中。天眼徹視者。阿那律比丘。最為第一。天眼
有發有修。如疏略辨。當知本住實相天眼。以不二
相。見諸佛國。聞經者以實慧冥符。即凡夫肉眼。便
是佛眼。因中以佛眼佛智見之。唯佛無生。即四眼
二智所見。是佛眼真空冥寂之見。故下經云。父母
所生眼。悉見三千界。尚於巳肉眼。即是佛眼。況天
眼乎。則可知也。】


「劫賓那。」


【劫賓那。此云房宿。因父母禱房星感子。以房宿音秀
為名。此生時名也。又是比丘初出家時。未見佛。始
向佛所。中路晚。值雨寄宿陶師房。以草為座。夜又
一比丘亦寄宿。隨後而來。前比丘即推草與之共
坐。後比丘問前來者。何所之耶。答覔佛。後至比丘
即為說法。辭在阿含。豁然得道。後比丘即是佛自
身。共佛房宿。得見法身。此從得道處名劫賓那。宿
主毗沙門王。持葢隨賓那後。宿主既奉。星宿可知。
[001-0010b]
增一云。我佛法中。善知星宿日月者。劫賓那第一。
當知本與如來同棲實相。迹示房宿。若聞經者。當
觀五陰房舍。即空假中。達苦等三道。即是法身。具
足報應。四德常然。名巳心見房宿也。】


「憍梵波提。」


【此云牛呞。亦云牛王。亦云牛跡。昔五百世曾作比
丘。過佗粟田。摘看生熟。後作牛償之。牛若食後。恒
事虗噍。今得無學果。尚有餘習。凡人但觀形相。不
知有德。若笑羅漢人即獲罪。避人笑故。常居天上。
天知有德。不笑其形。樂居天上也。佛滅度後。迦葉
集千大羅漢。結集三藏。遣下座僧。使召憍梵。問曰。
佛及和尚。答皆滅度。即曰。佛住我住。佛滅我滅。更
不下天宮。現四道流。注至大迦葉所。水聲說偈云
稽首禮玅眾。第一犬德僧。聞佛滅度我隨去。大象
既去象子隨。即時入滅。聞經者。當觀巳心中道玅
理。安步平正。其疾如風。即見巳心憍梵也。】


「離婆多。」


【離婆多者亦云離越。此云星宿。或室宿。或假和合。
或常作聲。父母從星辰乞子。既其獲感。因星作名。
雖得出家。猶隨本字。言假和合等。因夜宿空亭中。
見二鬼爭屍。緣起委如疏引。眾僧云。此人易度。語
云汝身本是佗遺體。非巳有也。即得悟道獲果。增
一云。坐禪入定。心不倒亂者。離越比丘最為第一。
當知本住日星宿三昧。若照巳心。佛眾生一體無
[001-0010c]
別。於一心中見十方佛。多如夜星現。即見自巳離
越也。】


「畢陵伽婆蹉。」


【畢陵者此云餘習。前五百世為婆羅門。餘習猶高。
因過恒水。咄水神云。小婢駐流。恒水神即為分水
兩派。神後來訴佛。佛令婆蹉懺謝。即合手懺云。小
婢莫瞋。大眾皆笑。懺而更罵。佛言本習如此。實無
高心。增一云。樹下苦坐。不避風雨者。婆蹉比丘最
為第一。當知本住常樂八自在我。迹示慢心惡口。
聞經者。諦了麤言輭語。皆性惡法。即見自巳婆蹉
比丘也。】


「薄拘羅。」


【薄拘羅者。此云善容。或偉形。或大肥盛等。而色貌
端正。故言善容。昔施僧一訶棃勒菓。故身常無病。
年一百六十歲。有五不死報。後母曾置熱熬。投釜。
棄水中。與大魚食。刀破不死。因持不殺戒。以四戒
莊嚴。堅持不犯。不避火水。餘人雖持五戒。多毀犯。
故身常樂寂。常處閑居。乃至不曾與人言一兩句
語。不染六塵。常在禪定。未甞散亂。增一云。壽命極
長。終不中夭。常樂閑居。不處眾中。薄拘羅第一。行
者若照巳根塵。諸法即三諦寂靜。名觀心見善容。】


「摩訶拘絺羅。」


【摩訶拘絺羅此云大膝。常與姉論義。皆論勝姉。因
姉孕舍利弗。論不勝姉。知所懷智。寄辯母口。恐甥
[001-0011a]
出胎勝巳。即棄家往南天竺。讀十八經。時人笑之。
累世難通。一生非冀。喟然歎曰。在家為姊所勝。出
路為佗所輕。誓讀不休。無暇剪爪。時人呼為長爪
梵志。學訖。還問甥何所。答為佛弟子。即大憍慢。我
甥八歲。聲震五天。沙門何術誘我姊兒。徑往佛所。
思惟良久。不得一法入心。語佛言。一切法不忍。忍
即安義。此言一切法我皆能破。使不得安。故言一
切法不忍。佛問云。汝見是忍否。此墯兩負處。若我
見忍。前巳云一切法不忍。若我見不忍。無以勝佛。
思惟良久。低頭得法眼淨。增一云。南方毗留匐叉
天王。常持葢隨侍。得四辯才。觸難能通。拘絺羅第
一。今持經人。照巳心具二莊嚴。則見大膝。】


「難陀。」


【難陀者。亦云放牛。因頻婆娑羅王請佛及比丘。三
月安居。王語放牛送乳。終竟三月。王令見佛。乃語
同輩云。曾聞一切智人。即淨飯王子。彼生在王宮。
頗知放牛事。乃問佛。佛為說十一事。如大論文。因
而發心出家。成無學果。從因為名。故云放牛。若觀
心者。例上牛呞觀心觀。】


「孫陀羅難陀。」


【孫陀羅難陀。難陀如前。孫陀羅。此云好愛。亦云端
正。四月九日生。容儀挺特。婦名孫陀利。極端正。食
息不相離。佛與阿難途行乞食。到孫陀門。正與婦
在高樓食。即起迎佛。持鉢取飯。佛即還尼俱園。佛
[001-0011b]
語阿難。令難陀自送來。阿難宣旨。受教。婦言君須
還來共食。送飯奉佛。佛令剃頭。握拳語剃者。勿持
刀臨閻浮提王頂。佛逼不得止。仍剃頭。明日佛與
五百比丘應請。求住守寺。意欲逃去。佛令關房掃
地。關南北開。掃此彼污。復懼佛歸。即逃歸去。於路
值佛。屏身隱樹。樹迥然升空。佛見即喚將還。問何
故去。即答昨婦別待還共食。憶婦去耳。佛將遊天
堂地獄。因是獲聖果。短佛四指。若入眾中。有未識
者。謂言佛來。有外道聰明。國人稱為智者。與身子
論議。結舌。欲佛法出家。見難陀色貌殊偉。歎云。短
小比丘智慧難槩。況堂堂乎。難陀即度出家。後獲
聖果。聞經者。當照無明之愛。即見巳心涅槃之好
愛。】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言富樓那者。此云滿願。彌多羅。此云慈。母名也。父
於滿江。禱梵天求子。正值江滿。又夢七寶器盛滿
中寶入母懷。母懷子。父願獲滿。故名滿願。母名彌
多羅尼。尼者女也。彼通稱女為尼。男為那也。既是
慈之所生。故言慈子。我父名滿。我母名慈。諸梵行
人。呼我為滿慈子。此從父母得名也。若從巳者。是
人善知內外經書。靡所不知。此就巳智名滿。增一
云。善能廣說。分別義理。滿願第一。又云。於說法人
中最為第一。欲還本國。人惡。能行忍行。或人毀辱。
拳毆打杖刀刃時。我當自幸離五陰毒器。名為行
[001-0011c]
忍滿也。為大智舍利弗所稱歎。一切梵行人。皆當
縈衣頂戴。若人見者。得大利益。若照一心。四弘四
諦。一念具足。自利兼佗。悉皆豐備。即見巳心之滿
願也。】


「須菩提。」


【須菩提。此云空生。為初生時。家中倉庫器皿一切
皆空。問占者。言吉。因曰空生。常修空行。故言善業。
若供養者。得現勝報。故善吉。常樂遊止閑林石窟
寂靜之處。常入空定。佛忉利下。率土輻湊。爭先頂
禮。空生端坐石室。念諸法空。觀色非佛。乃至識非
佛。眼非佛。乃至意非佛。豁然悟道。佛告蓮華比丘
尼。非汝前禮。汝禮色身。須菩提前見法身。聞經者。
當照巳心。不在內外中間。亦非自有。湛然清淨。即
見自巳空生之法身也。】


「阿難。」


【阿難者。此云歡喜。亦云無染。淨飯王因天告云汝
子成佛。須臾臣奏。昨夜天地大動。太子成佛。王大
歡喜。白飯王臣奏生兒。舉國欣欣。因名歡喜。阿難
端正。人見歡喜。中阿含云。四眾若聞阿難所說。若
多若少。見其語默行住坐臥進止動轉。無不歡喜。
四月八日佛成道日生。後出家。佛求為侍者。目連
騰三願。預知譏嫌。佛即印許。佛言。阿難勝前侍者。
前侍者聞說乃解。今佛未言。阿難巳解佛意。須與
不與。皆悉能知。故以法付阿難。如來歡喜。四天王
[001-0012a]
各奉佛鉢。佛累而按之。合成一鉢。四緣宛然。此鉢
太重。阿難歡喜荷持無倦。中阿含云。阿難侍佛二
十五年。所聞八十千犍度。皆誦不違。不重問一句。
念力歡喜。又阿難隨佛入龍宮。見天人龍女。心無
染著。故名無染。增一云。知時明物。所至無疑。所憶
不忘。多聞廣達。堪任奉持。阿難第一。自誓坐入涅
槃。於恒河中。入風奮三昧。分身為四分。一與天。一
與龍。一與毗舍離。一與阿闍世。口出微玅語。世尊
所讚歎。天人之所愛。今聞經者。當照巳心即空假
中。一念心塵。具如來藏。奉持佛法。不離剎那。破巳
心塵。出大經卷。即見自巳心中持法阿難也。】


「羅睺羅。」


【羅睺羅者。此云覆障。釋迦為太子。求父出家。父不
聽許。汝若有子。放汝出家。太子以手指妃腹。語云。
汝六年後。當生男。佛出家後。耶輸有娠。佛既出家。
妃却有娠。諸釋咸瞋。欲治欲殺。因焚火坑。耶輸抱
子。發大誓願。若為非子。母子俱燒。若真遺體。天當
為證。即抱子投火。坑變為蓮池。華捧真體。王及國
人始復不疑。有十義名覆障。具如疏釋。佛敕羅云。
不得滅度。待我法滅盡。今猶住世。未入涅槃。聞經
者。若照巳一心三智。障五住惑。使不得生。即見自
巳心中羅睺羅也。】


「如是眾所知識。大阿羅漢等。」


【此是第六結上多知識眾。或言知秖是識。或言聞
[001-0012b]
名為知。見形為識。見形為知。見心為識。大與羅漢
如前解。此釋多知識眾竟。】


「復有學無學二千人。」


【此是初聲聞眾中。第二少知識眾。但舉學無學之
位與數。不列名歎德。驗此呼為少知識眾耳。然聖
與凡絕交。故凡不測聖。名為絕交。非聖全不交凡
名為絕也。如以凡望凡。交者方識。況以凡望聖。理
合絕交。交好既絕。不可以凡夫能知能識。而判所
知所識若多少識也。等絕凡交。不可以多人知識
為高實本。以少人知識為下權迹。故知多識少識
本迹權實。各有理本。故諸聖者。為引凡下。發彼同
類。機緣不等。隨類接之。若凡志希高慕遠者。以多
識引之。若藏名隱德退讓者。以少識引之。隨順眾
生。若干差別。不以多少之迹失其本也。問迹必有
本。權必引實。上釋聲聞。多少二眾。皆約本迹。元是
大權。若爾。則唯有能引。而無所引。答。實如所問。且
據法說。初周舍利一人得記之時。四眾八部。咸皆
歡喜。即所引之流非不無也。然為成四釋。通有本
迹之義。本既不同。事須分別。若巳入圓位。能引之
人。成於發起影響二眾。灼然本是菩薩。降斯巳外。
曾發大心。亦名菩薩。若元住小者。則是大經未曾
發心。皆名菩薩。故釋上二十一尊者。通有本迹。委
消如疏。言學無學之位。有五句釋。初學。二無學。三
無學學。四學無學。五非學非無學。約五句對四教。
[001-0012c]
就能所斷惑推義。委在疏文。聞經者。若自照巳心。
正觀中道。不緣二邊中間。藥病俱泯。即是無學。能
如是觀。即名為學也。少知識文竟。然天台疏記。釋
上聲聞眾等。一一各約因緣約教本迹觀心。雖具
用四釋畢。又於此文之後。重明總別兩番消釋。義
該一代。顯善權巧。觀行精微。影化功畢。生伴息化。
簡異諸經所列聲聞。方顯今經所列之眾。咸成玅
機。况諸聲聞弟子。若顯若晦。在大在小。為主為伴。
示訥示辯。有屈有申。厭外欣內。背大向小。引小入
大。會偏歸圓。自因至果。皆為眾生。作種熟脫去來
今益。所歷既多。時處不一。良由機緣生熟未等。今
既咸會。以昔望今。令成今教人法俱美。故一一人。
具用四釋。今了機應。從外至內。後入法華。本迹兩
門。先後悟入。皆藉引導。影響發起。隨聞一句。若人
若法。皆成化機。悉可為觀。故於一人。徧須眾釋。況
令後代聞名起行。稟教識體。思迹覩本。尋其因緣。
廣照始末。若得此意。於一人所。於經一句。可以為
上求佛果境。可以識下化眾生機。可以曉聖者化
儀。可以了凡眾稟益。可以達名義同異。可以知行
等理殊。可以知隨聞成觀。可以解迹本人法。可以
信化事長遠。可以仰聖恩難報。可以知眾生難化。
可以知會理至難。佗人不見。謂為蘩芿。若得今意。
凡聞諸經一法一事一人一行。則解十方三世諸
土諸佛用教。現身雖復不同。然思修之門。其理無
[001-0013a]
別。玅得此意。四儀三業。修觀有託。況復能觀須辨
同異。天台疏記。委悉分明。須者尋之。非此可具。此
釋初聲聞眾竟。下去第三列尼眾。】


「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與眷屬六千人俱。」


【先列波闍波提者。此云大愛道。亦云憍曇彌。此云
眾主也。當知本住智度法門。迹為千佛之母。生育
導師。問。大愛道之名。何故用智度消耶。復非佛母。
何作佛母釋義耶。然以有智故。方能愛道。既愛大
道。智度亦大。況凡女人皆能生子。故借淨名佛母
之義。令生巳心導師之子故。六千者數也。若於自
巳見者。正用華嚴十種六根。約界好辨。即成六千
也。】


「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亦與眷屬俱。」


【耶輸陀羅者。以子標母。此云華色。亦曰名聞。或云
無翻。溫良恭儉讓。德齊太子。然在家為菩薩之妻。
天人知識。出家為尼眾之主。位居無學。問。此經及
涅槃中。云羅睺羅是耶輸子。未曾有及瑞應二經。
云是瞿夷者子。何也。然十二遊行經出三夫人。一
是瞿夷。二是耶輸。三鹿野。或可彼經舉大母耳。此
經舉所生耶輸也。故釋論云。劬毗陀是寶女不孕。
即是瞿夷。故知定是耶輸子也。
△此下當釋第三
菩薩眾。經從此至下八萬人俱。乃是聞持伴中。次
列菩薩眾也。此一節文有六段。初明菩薩氣類。二
總標諸大數。三階位。四歎德。五列名。六結。】
[001-0013b]


「菩薩摩訶薩。」


【此中菩薩摩訶薩五字。即是初氣類。言氣類者。即
是菩薩摩訶薩之流類。若具存梵語。應言菩提薩
埵摩訶薩埵。什師避繁。略提埵二字。菩提此言道
也。薩埵此云心也。摩訶此云大也。此諸人等。皆求
廣博大道。又成熟眾生。故云大道心也。俱是大道
心之氣類。故下經云。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巳除。若
菩薩不聞法華。非善行菩薩道。若聞此經。即善行
菩薩道也。釋論云。菩薩為出家在家四眾中攝。今
何別列耶。答。有菩薩墯四眾中。有四眾不墯菩薩。
為其不發大心作佛故。今別列同是發大心求作
佛者。名菩薩眾。又準下歎德不涉權下。皆是證信
影響。非率爾人。又菩薩多種。有其偏圓。須約教甄
分方顯今經菩薩。聞經者。當觀巳心。中道雙照二
諦名大。通至菩提果名道。破五住塵勞名眾生。即
是見自巳心中大道心眾生也。又復諸菩薩本地
難測。或居等覺。或齊法王。如文殊本是龍種上尊
王佛。迹補釋迦。餘並準知。由普現色身三昧力。散
影垂容。以口輪不可思議攝化。隨宜廣說。但可以
意知。不可以言辯。譬如槌砧成諸淳朴也。】


「八萬人。」


【此是第二標大數也。然餘經集眾甚多。此經何少
耶。但是隨要所列。語其大數。故知今開祕藏。不涉
權下。不必在多列眾。雖爾本門得道。數倍諸經。譬
[001-0013c]
如王論密事。不可率土同謀。從要所列。若觀心者。
照一善心。具十法界。十界交互。具百法界千性相
等。心中有十善心。即成萬法。為所觀境。約八正道
為能觀。能所相從。合成八萬法門。即見巳身中大
道心八萬菩薩眾也。】


「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是第三明隣圓際極位也。阿耨此云無上道。應
從後句。成上位行念三種不退之位。更須約教簡
判。顯今經圓教。具三不退。當觀自巳一念陰法即
是法身。名念不退。達巳縛業即是解脫。具諸行門。
名行不退。了巳煩惱即是菩提。以般若離二死故。
名位不退。此即達巳心三道。成三不退位也。下從
不退。至能度眾生。有十三句。是第四歎十地菩薩
德也。當知從義盡為句。不屬字之多少。】


「不退轉。」


【此中不退轉三字成前。即是明位也。起後即是歎
德。此之一句。義當兩屬。前將此義。釋成位中三不
退義畢。今當起後以對初地。初地名歡喜。喜其不
退不墮二邊入中道。還依一念具三不退。故知歎
初歡喜地也。此地圓離三垢。圓發三智。圓明圓轉。
一念供養。圓植德本。為圓佛所歎等。下之諸句。一
一準此。此且一途。豎約十地義便。隨人樂欲。令易
解故。且於一一句。約豎釋義。若爾。此圓妙之經。何
以豎歎十地別發位耶。答。一者寄本。二者證同。三
[001-0014a]
者順論攝取事門等。後文約橫釋圓義自顯。】


「皆得陀羅尼。」


【此一句歎二地。二地名離垢。遮諸惡。達眾善。即陀
羅尼義。故知離垢地也。】


「樂說辨才。」


【此一句歎三地。三地名明地。由內智明。故能外說。
欲知智在說。說有種種。樂說最勝故。故知歎第三
明地。】


「轉不退轉法輪。」


【此一句歎四地。四地名𦦨。能破闇。又能燋炷。轉法
輪自害巳惑。如焦炷。破他迷闇。如除闇。是歎第四
𦦨地。】


「供養無量百千諸佛。」


【此一句難第五。名難勝地。此地得深禪定。用神通
力。難勝難及。於一念頃。徧至十方。供養諸佛。是歎
第五地也。】


「於諸佛所。植眾德本。」


【此一句歎第六。名現前地。由得禪能供養諸佛。福
資種智。種智現前。智是德本。如植種於地。是知歎
第六地也。】


「常為諸佛之所稱歎。」


【此一句歎第七遠行地。此地二智方便。出過一切。
廣修利益。稱會佛心。故知是歎七地也。】


「以慈修身。」
[001-0014b]


【此一句歎第八不動地。正智不動。不出三界。但以
慈熏身。應入五道。以慈熏口。為人說法。以慈熏心。
為設方便。正法華具熏三業。是歎第八地也。】


「善入佛慧。」


【此一句歎第九善慧地。深入實際。妙徹本源。此名
最合。是知歎九地。】


「通達大智。到於彼岸。名稱普聞無量世界。能度無數
百千眾生。」


【此四句歎第十法雲地。法身如虗空。禪定如大雲。
智慧如大雨。故初句歎法雲地也。到於彼岸一句。
是歎此地內德。到三諦之彼岸。因中說果。到在不
久故。名稱普聞等者。歎此地外德。由內德深廣。致
令聲名普聞無量。內外相稱也。能度眾生一句。歎
此地勝前諸地度生。故稱能度。此上四句。都是歎
第十地也。然上諸地。悉具內外等眾德。而出沒釋
者。依十地名便。隨人樂說。令易解故。此約豎十地
釋竟。若約橫釋此十三句歎德者。從初住義便。直
就初發心住。一發一切發。出過二邊。革凡超聖。入
中道。其心寂滅。念念流入薩婆若海。名得不退轉。
初住遮離取相無知無明等障。持達般若解脫法
身三德。故云得陀羅尼。初住口密說法功德。不可
思議。名樂說辯才。初住能分身百界作佛。說法教
化。名轉不退轉法輪。初住得不思議神力。徧能承
事法界諸佛。名供養百千諸佛。初住得實相本。能
[001-0014c]
種德本。初住開佛知見。知見巳法與諸佛同。名佛
所稱歎。初住普現色身。徧應法界。名以慈修身。初
住入祕密藏。名善入佛慧。初住一心三智無有障
礙。故云通達大智。初住分得事理究竟。名到彼岸。
初住圓德真實與名相稱。云名稱普聞等。初住能
為十法界。而作依止。安立救護。名能度眾生。此初
住一位。更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種種功德。略歎
十三句耳。二住乃至等覺。亦復如是。大品云。初阿
字門具四十一字功德。後荼亦具諸字功德。中間
亦爾。若欲照巳自心見眾德者。但觀一心中三觀
圓明。則見上三不退位。三陀羅尼。三種聞持。三無
礙辯。三種法輪。一體三寶。三種慈悲。三教佛身。三
智。三諦。一心三觀。有無量功德。不可具說。況十三
句寧可盡耶。要而言之。以由達了洞明不退一心
三觀。乃至見巳心度生一心三觀。乃至以得度生
一心三觀故。方得乃至不退一心三觀。展轉互具。
中間諸句。準說可知。三觀無殊。隨事明異耳。觀圓
德妙。不可分張。小乘一句。尚說無盡。況圓菩薩。一
心頓曉。見自巳諸德也。此釋第四歎德竟。】


「其名曰。」


【此總標起。第五列十八菩薩名。然下列諸大士大
名。或從法門。或從德行。或從本願。或隱或顯。或真
或俗。或主或伴。不同聲聞事跡顯著。雖非顯著。必
具諸教。即居今經之首。義必在圓。雖是一名。備無
[001-0015a]
量義。今依諸經及觀心等。隨文消之。】


「文殊師利菩薩。」


【此云妙德。無行經名滿殊尸利。普超云濡首。梵語
不同耳。有三義釋其名。初大經云。了了見佛性。猶
如妙德等。此從見性。立妙德名也。二若從思益經
云。雖說諸法。而不起法相。由不起非法相故名妙
德。此乃如說而觀。言行相稱。從行立名也。三如悲
華經云。願我行菩薩道。所化眾生。皆於十方。先成
正覺等。寶藏佛言。汝作功德甚深。願取妙土。今故
號汝名文殊師利。此乃益物事廣。所化位高。行願
高廣。一切皆妙。從願得妙德名也。菩薩二字如前
釋。彼經云。在北方歡喜世界作佛。號歡喜藏摩尼
寶積佛。今猶現在。若聞名者。滅四重罪。楞嚴又云。
有佛號龍種上尊王如來。亦是文殊。為利生益物。
影響釋迦耳。然文殊何故居菩薩首列耶。然序中
既能釋彌勒之疑。乃是一經發起之首。況二萬億
佛所。咸為眾啟疑。故列在八萬之首。今日聞經者。
當照巳心理性。三德之藏。不縱不橫。即見巳心中
妙德也。】


「觀世音菩薩。」


【天竺云婆婁吉低稅。此云觀世音。思益經云。若眾
生見者。即時畢定。得於菩提。稱名者得免眾苦。故
名觀音。又悲華經云。若有眾生受苦。稱我名者。心
念我者。為我天耳天眼。所聞見故。若不免苦。我不
[001-0015b]
取正覺。寶藏佛云。汝觀一切眾生。生大悲心。今當
字汝為觀世音。至下普門品。更廣釋名。聞經者。照
巳一心中三智名觀。三諦名世。三觀是語本名音。
此即見自巳心中觀世音菩薩。】


「得大勢菩薩。」


【思益經云。我投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
宮殿。名大勢至。此約威勢釋勢也。又悲華經云。願
我世界如觀音等無有異。寶藏佛言。由汝願取大
千世界故。字汝為大勢至。此乃以世釋勢。勢力取
世。不違其志。以志大故。故佛記之。志願取世。亦名
世志。聞經者。照一心中體真等三止為足。投動三
諦地。使見愛傾覆。即見巳心大勢至也。】


「常精進菩薩。」


【大寶積經云。是菩薩為一眾生。經無量劫。隨逐不
捨。猶不受化。而無一念棄捨。身心俱進。若照巳心。
無明法性。不即不離。見心中常精進菩薩。】


「不休息菩薩。」


【思益云。恒河沙劫為一日夜。是三十日為月。十二
月為歲。過百千萬億劫。得值一佛。如是值恒沙佛。
行諸梵行。修習功德。然後受記。心不休息。因此名
也。今聞經者。若照巳心。空不住空。如無佛時。出假
不住假。如有佛時。入中不住中。如得授記。應照三
諦。心性常住。即自巳心中不休息也。】


「寶掌菩薩。」
[001-0015c]


【普超經云。被上德鎧。乃至佛無能沮敗。此釋掌也。
身被上鎧。固掌法身。名掌也。今釋大乘。常以實心。
通諸慧心。為人講說出世上上珍寶。心無貪惜。約
此釋寶。若照巳心即空假中。能掌心性三諦之寶。
即自巳寶掌也。】


「藥王菩薩。」


【悲華云。願於劫盡苦惱時。我皆救護。刀兵疾疫。作
大醫王。寶藏佛言。今當字汝名為藥王。若照巳心
三觀。治三毒重病。即自巳藥王菩薩。】


「勇施菩薩。寶月菩薩。月光菩薩。滿月菩薩。大力菩薩。
無量力菩薩。越三界菩薩。」


【此七菩薩。並寶積名。疏記闕釋。未撿餘經注。】


「䟦陀婆羅菩薩。」


【此云善守。亦云賢守。思益云。若眾生聞名者。畢定
得三菩提。故名善守。般舟亦名善護。善巧將護。令
其不退。若觀心中道。諸善中最不為三惑所動。即
見巳心中善守也。】


「彌勒菩薩。」


【此云慈氏。慈姓也。名阿逸多。此云無勝。思益云。若
眾生見者。即得慈心三昧。故名慈氏。賢愚經云。昔
為國王。見所乘象。欲心熾盛。象師以鐵鉤。觸象頂
上。見之而生慈心。今為補處。又悲華經云。發願於
刀火劫中。擁護眾生。本願力熏。見苦生慈。若觀巳
心。中道無緣。即是大慈。慈善根力。令諸心數皆入
[001-0016a]
同體大慈法中。離諸不善。即見巳心中慈氏也。】


「寶積菩薩。」


【疏記闕釋。】


「導師菩薩。」


【思益云。於墮邪道眾生。生大悲心。令入正道。不求
恩報。故名導師。乃舍婆提國人。是白衣居士。令他
邪見皆入正道。若觀心即空假中。導一切行。不墜
邊見。即巳心導師也。】


「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


【此是第六結上數也。釋第二列菩薩眾竟。】


「爾時。」


【即當爾之時也。此下是聞持伴中。第三雜眾也。古
人云。是凡夫眾。此中有聖。如八龍是八地菩薩。況
初在華嚴中。竝得不思議解脫。不可云凡也。舊云
俗眾。此中有道。如闍王所將。不獨俗眾。不可云俗。
舊云天人眾。此中有龍鬼。皆不便。今依天台。呼為
雜眾。意則兼含矣。雜義云何。謂五道色欲二界。合
有八番之眾。故云雜也。約外則有五道果報。形服
差殊。亦名為雜。約內則證理。得道未得道。五道之
眾。具四悉機。析體偏圓。與之相雜。故名雜也。此據
初所列。未聞正宗。若見定起。咸成人一。純等無雜。
雜義如是。豈可但以凡夫形俗判之耶。復不可以
五道人天判之。為此眾有得道證理四教諸機。故
言雜眾也。】
[001-0016b]


「釋提桓因。與其眷屬二萬天子俱。」


【此八番中。初列欲界天主等。或云旃提羅。此翻能
作。作欲界忉利天主故也。忉利是所居處。在須彌
山頂。忉利橫有三十三。委釋如餘經論。且釋能伴。
於處非要。故略不辨。下諸所依皆爾也。雜阿含云。
比丘問佛。何故名釋提桓因。答。本為人時。行於頓
施。報作天主。名釋提桓因。帝釋有千種名。皆有所
因。此不具出。蓋是此欲天之主。故前列之。應約教
解。以般若中得記。號無著世尊。當知本證三十三
地功德。迹居須彌山頂。同棲第一義天。共服實相
甘露。若達巳心忘念陰法。即是實相常住。如天甘
露。即見帝釋也。二萬等。即帝釋所將之眾。思之可
知。】


「復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寶光天子。」


【此等三天子。是帝釋內臣。如卿相等也。或云是三
光天子。名月即月天子。是寶吉祥。乃大勢至應作
也。普香即明星天子。乃虗空藏應作也。寶光即日
天子是寶意。乃觀世音應作也。應迹名字。竝在正
法華經所出。】


「四大天王。與其眷屬萬天子俱。」


【此四大天王。即是帝釋外臣。如武將也。四者。東方
名提頭賴吒天王。此云持國。亦名安民。居須彌半
腹黃金山之上。常領二鬼。一犍闥婆。二富單那。次
南方毗留勒叉。此云增長天王。居瑠璃山。領二鬼。
[001-0016c]
一薜茘多。二鳩槃荼。西方毗留博叉天王。此云惡
眼。居白銀山。領二鬼。一毒龍。二毗舍闍。北方名毗
沙門天王。此云多聞。居水精山。領二鬼。一羅剎。二
夜叉。所各領鬼者。不令惱人。故名護世。本住常樂
我淨。迹示為護世四天王。】


「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與其眷屬三萬天子俱。」


【自在天。亦名變化天。即欲界第五天。圓暉疏云。樂
變化。種種樂具。以報得境猶麤。更以業通。變細妙
境。而自在受用。故名變化自在也。大自在者。即欲
界第六天。是欲界極天之頂。欲得境時。自能變化
五欲。又餘天知所須意。他為變化。五欲用時即足。
故得大自在名也。中間更有夜摩兜率二天。不出
經。略耳。此列欲界天眾竟。】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棄大梵。」


【此中及下。列第二色界天眾也。言娑婆者。此云忍
土。其中眾生安於十惡。不肯出離。從人名土。故名
忍土。悲華經云。名娑婆者。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
諸煩惱。故名忍土。亦名雜雜。九道共居。此略釋娑
婆世界也。言梵者。此云離欲。除下地惑。上升色界。
故名離欲。亦稱為高淨。尸棄亦名樹提尸棄。即火
名。由此王修火光定。破欲界惑。從德立名也。經標
梵王。即舉天主之位。復云尸棄者。釋論云。以尸棄
為梵王。尸棄是名。此舉位顯名。目一人耳。住禪中
間。內有覺觀。外有言說。若單修禪。為梵民。加四無
[001-0017a]
量心。得主領為王。此是初禪有三天。今但舉其王。
則攝餘二天。】


「光明大梵等。與其眷屬萬二千天子俱。」


【言光明者。即二禪三天。俱有光明。以此三天初離
尋伺內麤過患。遺身生妙光。故立光明之號也。言
等者。須等上三禪三天。四禪九天。但經家存略不
具出耳。若釋此十八天名。與身壽等。委如俱舍。非
此可述。此列色界天眾竟。不列無色界眾者。但戒
急乘緩。如四句。不預此會也。】


「有八龍王。」


【此當第三番列八龍王。此總標大數。下列八名。】


「難陀龍王。䟦難陀龍王。」


【初難陀名歡喜。次䟦名善。是其兄弟。常護摩竭提
國。雨澤以時。國無饑年。鉼沙王年為一會。百姓聞
皆歡喜。後從此立名。即目連所降者也。居其海中。
此八龍王。華嚴中得不思議解脫法門。元是八地
菩薩。垂迹應現。一一依本迹解之。當知本住歡喜
地。迹居海中。觀解在後也。】


「娑伽羅龍王。」


【華嚴所稱。從居海受名。或有因國得名。本住智度
大海。迹處滄溟。】


「和脩吉龍王。」


【此云多頭。居於水中。本住普現色身三昧。迹示多
頭也。】
[001-0017b]


「德叉迦龍王。」


【此云視毒。亦云多舌。本住樂說辯法門。迹示多舌
也。】


「阿那婆達多龍王。」


【此從池名。長阿含云。雪山頂有池。名阿耨達池。此
龍王常處其中。閻浮提諸龍有三患。謂熱風熱沙
金翅鳥入宮。居彼池無三患。故名無熱池。當知本
住清涼樂我淨。迹處涼池。免三毒病。】


「摩那斯龍王。」


【此云大身。大力。脩羅排海。淹喜見城。此龍縈身。以
遏海水。本住無邊身。迹為大體大力也。】


「優鉢羅。龍王等。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優鉢羅。此云黛色蓮華池。此龍依住池中。從池得
名。本住法華三昧。迹居此池。正法念經云。龍為諸
天保境。天與脩羅興兵。天先遣龍鬬。故知為天所
管。此龍等屬畜所收。】


「有四緊那羅王。」


【此當第四列緊那羅眾。此乃總標其數。言四緊那
羅者。亦云真陀羅。此云疑神。似人而有一角。故號
人非人。是天帝法樂神。居十寶山。如華嚴經列。身
有異相。即上奏樂。佛時說法。諸天弦歌般遮于瑟
而頌法門也。】


「法緊那羅王。妙法緊那羅王。大法緊那羅王。持法緊
那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001-0017c]


【法緊奏生滅法音。妙法奏無生法音。大法奏無量
法音。持法奏無作法音。諸緊既歷五味。所奏法音
須徧四教。如大樹經云。大樹緊那羅王。與無量緊
及無量乾諸天。奏八萬四千淨妙樂音。來至佛所。
弦歌一動。聲震大千。須彌山王涌沒低昂。一切聲
聞。皆從座起猶如舞戲。迦葉被問。答言非本心也。
故知能奏別圓法音。使諸聲聞不能自安。當知本
住不可思議。不起滅定。安禪合掌。讚諸法王。迹中
弦管。歌詠十力。今經不如大樹所列多者。驗聞實
不易故。緊等皆四者。表四教可知。若了自巳音聲
即空假中。隨順三諦。即是讚佛也。】


「有四乾闥婆王。」


【此當第五列乾闥眾也。言乾闥婆者此云齅香。以
香為食。亦云香陰。其身出香。此是天帝俗樂之神。
此通總標數也。】


「樂乾闥婆王。」


【樂者幢倒。謂緣幢。即竿木也。】


「樂音乾闥婆王。」


【樂音者。鼓節弦管也。】


「美乾闥婆王。」


【美者。幢倒中勝品者。】


「美音乾闥婆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美音者。弦管中勝者也。釋四乾眾竟。】


「有四阿脩羅王。」
[001-0018a]


【此當第六列脩羅眾。阿脩羅者。此云無酒。四天下
採華。欲醞大海為酒。魚龍業力。其味不變。瞋妬誓
斷。故言無酒。亦云不端正。此神諂曲。此脩羅道。亦
屬鬼畜二道所攝。若居海邊。鬼道所攝。若居大海
底者。即屬畜生道攝。此通標數。】


「婆稚阿脩羅王。」


【此云被縛。或云五處被縛。或五惡物繫頸不得脫
故。亦云有縛者。為帝釋所縛。名有縛也。】


「佉羅騫駄阿脩羅王。」


【此云廣肩胛。亦云惡陰。即涌海水者也。】


「毗摩質多羅阿脩羅王。」


【此云淨心。即舍脂父也。因舍脂讒其父。遂與帝釋
交兵。脚波海水。手攻善現城。帝釋以般若呪力。不
能為害也。】


「羅睺阿脩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羅睺此云障持。障持日月故也。是畜生種。變身長
八萬四千由旬。寶珠嚴身。因日放光照其眼。舉手
掌障日。日為所覆。其怖日月時。倍大其身。氣呵日
月。日月失光。而來訴佛。佛告云。羅睺莫吞日月等。
羅睺聞偈。支節戰動。身流白汗。即放日月。時婆稚
見羅睺戰怖放月。何故汝今戰怖不安耶。答云。我
若不依佛語放月去者。頭破作七分。由佛力眾生
力日月力故。不能害日月也。因見佛塔被焚。載水
滅火救。願得大身欲界第一。生光明城。作羅睺阿
[001-0018b]
主。有南洲金剛山中。宮室所治六千由旬。行樹布
列。一日一夜。三時受苦。苦具自入宮中。屬四惡趣
者。良由此也。若照心者。用中道妙觀。雙遮法界空
寂。即名覆障。三觀斷惑。即見交兵。要而言之。達性
惡法門也。噉月緣出大論。釋戰。文在阿含中。】


「有四迦樓羅王。」


【此當第七列迦樓羅眾也。此先標起。言迦樓羅者。
此云金翅。翅融金色。大海北面大樹上。樹東有卵
生龍宮。又有卵生金翅鳥宮。樹南胎西濕北化四
面各有龍鳥之宮。鳥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
此鳥有神力。雄化為天子。雌變為天女。化巳住處
為寶宮。亦有百味。而報須食龍。世人言莊子呼為
鵬。鵬行眾鳥翼之。亦稱鳳凰者謬矣。鳳不踐生草。
噉竹實。棲乳桐。金翅云何是類耶。鳥緣出長阿含
中也。】


「大威德迦樓羅王。」


【迦樓如前釋。大威德者。威勝群輩故。】


「大身迦樓羅王。」


【大群輩也。】


「大滿迦樓羅王。」


【龍恒充巳意故。】


「如意迦樓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如意者。頸有此珠故也。諸鳥壽八千歲。命終其心
衝風輪。透金山頂。成如意珠。龍得之為王。人王亦
[001-0018c]
有感此珠。】


「韋提希子阿闍世王。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此當第八列人眾也。韋提希此云思惟。是母也。父
名頻婆娑羅。此云摸實。阿闍世即子也。此云未生
怨。母懷之日。常有惡心於鉼沙王。未生巳惡。故因
為名。或呼為婆留支。此云無指。為初生時。相者云
凶。王令升樓撲之不死。但損一指。名為無指。普超
經云。阿闍世從文殊。懺悔得柔順忍。命終入賓吒
羅地獄。即入即出。生上方佛土。得無生忍。彌勒出
時。復來此界。名不動菩薩。後當作佛號淨界如來。
據得柔順忍。及預今經聞持清淨眾。至涅槃時。身
瘡始發。悔得初果。故知迹示引逆罪者爾。不可迷
迹而惑其本也。若照心貪愛母無明父。害此稱逆。
逆即順也。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此列雜眾八番機
竟也。問佛在人道中說法。列人眾何少耶。答文略
不載。人實不少。無量義是此經序。文云。及諸小王
轉輪聖王。四轉輪也。國王臣民士女。及眷屬眾。則
廣矣。問。天人龍鬼。皆來見佛聞法。地獄一道。無色
一界。何意。不列此會者何。答。夫諸道升沈。由戒有
持毀。乘有緩急。有見佛不見之殊。持戒有麤細。報
有優劣。乘有大小。見佛有權實。辨戒乘。略分為三
品。謂上中下。又依涅槃一句。開為四句。一乘戒俱
急者。今天人聞法者是。二戒緩乘急。今畜鬼聞法
者是。三戒急乘緩。無色不來者是。四戒乘俱緩。地
[001-0019a]
獄不來者是。餘經有列無色地獄者。何耶。乘分三
品。餘經有列。乃中下乘急耳。此中不列者。上乘緩
故。不能聞法華見佛也。當知福易戒難。戒易乘難。
以不來此經者眾。廣釋四句。如淨名疏。七義解之。
須者撿之。若得此意以此四句。一一勘於人天八
部。六道眾機。自他值佛。聞法時處。得道奢促。諸經
列眾多少有無。以驗巳身當來生處。三世因果如
印不差。朗然可識。今聞經者應揣心自責於經序。
豈不懷慙於正宗。嘉會得道。倍塵數於大千。不預
班流深愧丹俯。賴今聞見繫種。將當識寄妙乘。終
期彼岸。更願諸佛冥資。即生開發。自他皆入。用報
法恩。聖鑑無私。證茲誠願。】


「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此廣結同嘉會也。始從如是。直下止此。俱名通序
竟。然此通序緣出大論。云佛將涅槃。阿難問佛。一
切經首當作何語。佛答阿難。應云如是我聞。一時
佛在某方某國。與某大眾。非但我法如是。三世諸
佛經初皆然。故名通序。以一切經首皆有故也。又
以如是等五事。通冠正宗及流通一部之文。故云
如是。通指一部。我聞能聞一部。時處主伴。必無異
途。通冠一部。亦名通序。章安別記。從前三段消經。
即此義也。又名經後序者。結集時在說經後故。又
名經前序者。以佛付囑令安經首故。又名證信序。
亦名破邪序。如前解如是中說。然今經通序。超出
[001-0019b]
一代。簡如前說。此釋通序竟。
△從爾時世尊下訖
品。名別序也。言別序者。望通得名。且約當教。相望
為言。佛及弟子。經前經後。通從別妙。又若從如來
最後遺囑。則通序唯通。別序唯別。若如來滅後。來
至今經。對昔辨者。此之別序。意別而兼通。通敘昔
故。唯在今經。通序文通而意別。別在今故。諸經通
爾。當知今經二序相對。其名自分。於今經中。言通
敘昔者。說法則重敘出生。放光則漸頓俱照。唯有
華地。專表斯典。意密未宣。入定乃義兼開合。眾喜
則悅動殊昔。約昔異今。疑念乃雙。緣過現猶預於
當。答問則廣敘三同。通收一代。經意既遠。序亦異
常。是故他經直爾發起。此文為五。一眾集。二現瑞。
三疑念。四發問。五答問也。且先總解此五。應須四
教。初因緣者。光宅釋此。有逆順生起。由眾集故現
瑞。乃至由問故答。答由於問。乃至瑞由眾集。此乃
翻覆緣起。鉤鏁相連。序於正意。竟自未顯。直是因
緣釋。尚自不明。況二三四緣。了無旨趣。其旨者何。
謂表四一。一經所顯。不出四故。此亦以光宅義。而
破光宅。若依今師自義。應表十妙皆一也。今明五
序。序正中四一也。集眾敘人一。以多人和合。至今
同故。是世界也。現瑞敘理一。六瑞一一無不表中。
此名最順。是第一義。疑念敘行一。修行之來。為生
物善。搆疑興念。令眾行成。是為人也。問答敘教一。
由答問故。疑除教興。問答即是除疑之教。是對治。
[001-0019c]
一往論其大旨。然集眾等各具四一。有此表彰。方
可生起逆順有由。若不爾者。何大乘經不集眾。放
光雨華動地。但無生起大疑。請答不必妙德。答問
不引三同。今雖未正說。但因疑請問答而後知。則
使地華之前。既說定異常。說定之前。眾不孤集。雖
曾聞無量義。既定不散。知向聞未卒。故知地華之
後定起。所說不輕。以前後準中。應華地亦異。由是
聞法。表一乘人。人由現瑞。表一乘理。為顯斯理。生
疑問答。教行斯在。人理宛然。又由瑞中。說開經。表
合教。入合定。表中行。放中光。表中理。雨中華。表中
位。中地動。中惑除。總成人一。良有以也。故天表第
一義天。地表實相之地。雖竝有表兆。而時眾莫測。
縱聞開經。尚不知開本表於合。況復能知定理等
耶。故待文殊引往。方知化道不殊。須知生疑本為
立行。疑決行稱。引古教同。乃知今佛方說教一。而
令時會成一乘人。如是乃可為今經由漸。作顯實
先萌也。若不爾者。徒云釋序。表法華意。竟自未彰。
如此猶是因緣釋耳。二約教者。此序序正。非藏通
別教。乃是今圓也。且從廢權。故云非藏等。先廢後
開。理數然耳。故歷教簡三。尚未名一。若開顯巳。無
非經王。三約本迹者。若以序序壽量中本地四一
者。亦可預表。故知此序顯表迹四。密表本四。久成
不逾此四故也。四約觀心解者。以皆表一。理觀易
彰。今略述之。一心三諦。理一也。一心三觀。行一也。
[001-0020a]
能作此觀者。人一也。能詮觀境之經。即教一也。又
常觀三德。能所皆四。法身理也。般若教也。解脫行
也。和合三法。成假名人。即觀行如來也。約六即位。
位位四一。於念念中。念念四一。一色一香。無非四
一。如此觀行。真法華三昧也。心境互發。即因緣觀
之四一也。不同三教。即約教觀之四一也。久遠巳
得。即本地觀之四一也。此約四教。總解五序。竟。次
別釋中。就初集眾又二。初眾集威儀。次眾集供養。】


「爾時世尊四眾圍繞。」


【初是眾集威儀也。言爾時者。欲現六瑞時也。古人
云眾集時者。不體言旨。凡云爾時。皆指前事之末。
後事之始。此指現六瑞之前。欲說無量義經時。眾
初圍繞。若云眾集時者。不可云眾集時眾繞。如方
便品初。即指文殊答問竟時。不可云佛從三昧起。
如云爾後爾乃等。皆是爾時之後。若集眾竟。可云
爾乃說無量義。故知別論。即是欲說無量義時。通
論。可指佛未定起之時。初則四眾圍繞。乃至雨華
動地。故云是時天雨等也。所以重云是時天雨者。
別指入定後時也。此雖小事。其例實多。事還不輕。
故令徧識也。世尊者。別舉化主一號爾。四眾者。有
云。天龍等四。梵魔等四。大小客舊。雖有此列。不判
凡聖逆順權實說默今昔微著共別兼獨施開本
迹。都無旨歸。又云。出家在家各二。合為四眾。此名
局。意不周。今師於出家等四中。一一眾中。更各開
[001-0020b]
四。一發起。二當機。三影響。四結緣。今立此四。乃徧
諸四。收向十雙。凡聖乃至本迹。一一不濫。此四生
起者。機雖可發。必藉先導。導機既發。影響扶疎。三
利全無。結緣眾也。初發起者。權謀智鑑。知機知時。
擊揚發動。成辦利益。如大象躃樹。使象子得飽。所
謂發起。令眾集發起瑞相。乃至發起問答等。皆名
發起眾也。二當機者。宿植德本。緣合時熟。如癰欲
潰。不起于座。聞即得道。此名當機眾。三影響者。古
往諸佛。法身菩薩。隱其圓極。匡輔法王。如眾星繞
月。雖無為作。而有巨益。此名影響眾。四結緣者。結
謂結搆。立機之始。緣即緣助。能成其終。則為未來
修得三德之先萌也。力無引導擊動之能。德非伏
物鎮嚴之用。而過去根淺。覆漏汙雜。三慧不生。現
世雖見佛聞法。無四悉檀益。但作未來得度因緣。
此名結緣眾耳。此即通取六根五品。別則五千起
去之流。雖無三慧。納種在識。為繫珠緣。比丘一眾
既爾。餘三眾亦然。合十六眾也。類如大通智勝佛
時。王子覆講。即彼時發起眾。除發起外。諸大菩薩。
餘皆影響眾。聞法得道。即彼時當機。聞法未度。而
世世相值。于今有住聲聞地者。即彼時結緣眾。彼
佛世時。尚有四四十六眾。今佛道同。寧得無耶。經
從總想。但云四眾。若直云比丘等四。所攝未周。因
緣釋竟。此是圓教十六眾。約三教例亦可解。本迹
者。且約體用。或本住尊極。迹為十六眾也。觀心者。
[001-0020c]
研境作觀。在名字觀行位中。即成結緣。入相似成
當機。分真。即成發起影響也。然分真位。更分二義。
若舊入者。唯名影響。乃至聞經。超入後位。意亦如
是。若新入者。得是當機。亦是影響及以發起。即如
發誓弘經之徒。又五千起去。亦是結緣。故知不專
五品。今約觀行。從容而釋也。又涉公云。天台立影
響等眾。有義無文。未可依信。當知涉公未達經文。
經引文殊彌勒。豈非發起。三周獲記。豈非當機。除
發起外諸大菩薩。豈非影響。除當機眾。如起去等。
豈非結緣。故今經所列。即是其文也。義須必有發
起等四。即其義也。有文有義。定可依承。況雜眾中。
雖無擊動。亦能引導。通名發起。雖非鎮嚴。亦能輔
佐。通名影響。而八部歡喜。即是當機。聞此當熟。即
是結緣。淨名云。而生五道以現其身。并其所引。四
眾義足。云無文者。深成不達。廣破在記。此不具述。
言圍繞者。佛初出世。人未知法。淨居天下。化為人
像。到巳右旋。旋巳敬禮。禮巳却坐聽法。因於天敬。
人以為楷。此因緣四悉也。又圍繞者行旋威儀也。
表四門機動見圓理。以圓對偏。今昔相望。四教義
足。若無量義時。仍是偏小。今從圓極義邊。方是大
機動也。本迹者。本住非動非不動之法身。迹示諸
教機動繞佛爾。又觀佛身周帀。相好莊嚴。四旋瞻
仰。增念佛定。即是觀心解也。】


「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001-0021a]


【第二明眾集供養者。通論三業皆是供養。別論卑
謹䖍禮名恭敬。至念專注名尊重。發言稱美名讚
歎。施其依報名供養。此中文略。具辨應如無量義
經廣說。天廚天香天鉢器等。即是供養。大莊嚴菩
薩。及八萬大士。合掌叉手。即是恭敬。一心瞻仰。即
是尊重。說七言偈。即是讚歎。今論眾集。指彼文者。
彼經眾集說法竟。儼然不散。即入彼定。當時放光。
天便雨華。地即六動。時眾覩此便生疑念。及以問
答遷延。即彼坐席仍說法華。故知三業供養。不得
有異。用彼廣。釋此略。於義無咎。此釋初集眾序竟。


△此下第二從為諸菩薩至起七寶塔。是現瑞相
序。又二。初是此土六瑞。二明他土六瑞。初此土六
瑞。自為三雙。謂智定。因果。感應也。此先總釋。智則
指一說多。定則諦緣義處。因則四位天華。果則六
處地動。感則大乘機發。應則圓毫照之。又此六中
唯除說法。餘五同時。雖復異同。共顯一致。然於六
中。雖前二。後二正為時眾。以中二為表。正在因果
故也。所以華表真因。地兼分果。說且顯露從多。定
乃密意從處。圓機當發。圓應照之。故知六瑞竝異
諸經。然此六皆稱瑞相者。文云今相如本瑞。瑞秖
是相耳。若分別者。以密報為瑞。奇異為相。相何所
報。妙理玄賾。說之至難。人情悠悠。不能尊重。先以
異相。駭變常情。常情既變。而生欽渴。故以異釋相。
以報釋瑞也。又應略明六瑞。表報十妙。說法瑞表
[001-0021b]
報說法妙智妙。入定瑞表報行妙。雨華瑞表報位
妙。地動瑞表報境妙乘妙。眾喜瑞表報眷屬妙利
益妙。放光瑞表報感應妙神通妙。當知六瑞表報
十妙。俱名現相序也。況六瑞廣則表無量妙法。處
中則十。極略則一。唯表一乘。本迹開合。委在玄義。
古來諸師全無此意。致使光地等徒施浪疑虗答。
狀若炫燿時眾。何殊精魅外道。故今師釋瑞。必有
所表。是則大事大人。作大感動。大機獲大益。顯大
理。須大眷屬。以輔大會。俱感大時。大運成熟。自非
靈山共稟。此世親承。焉能契之。曷有測之。標章總
釋竟。】


「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此初說法即屬智。此有四義。初明所說法體者。即
說大乘經也。言大乘者。善戒經云。有七大。一法大。
謂十二部。毗佛略等。即今境妙。二心大。謂求於菩
提。三解大。謂解菩薩藏。此二即今智妙。四淨大。謂
見道淨心等。五莊嚴大。謂以福德智慧莊嚴。即今
行妙。六時大。謂三僧祇行行。此義雖涉三藏。數有
大小。即今位妙。七具足大。謂以相好。自嚴得菩提。
即今三法妙。前六是因大。後一是果大。大因大果。
合為一大乘經也。此且引七大來成迹中前之五
妙。因必有果。能必有所。前必兼後。應知十法因果。
自他為所說法體。且以因果名同。其義猶別。兼獨
開判。例應細簡方名大乘。明所說法體竟。二釋體
[001-0021c]
上別名。經云名無量義也。如法華論列十七種。皆
法華之異名。無量義者。即法華異名之一也。既云
法華是無量義異名。故知無量義。亦是法華異名。
則序中立名。於理無咎。前說無量義經。以為法華
序竟。更依論意。即是先說法華異名。還入法華妙
定。若爾前巳說竟。今何重說。答前所說經。灼然成
序。今文經家重牒其名。義欲兼正。名義兩兼。序正
雙得。今申論意。佛直說此名。而入此定。故得為序。
故大品。金光明。涅槃。皆先唱名。於序無妨。今經文
殊引古佛。亦名無量義。又云當說大乘經名妙法
蓮華。此亦序中。唱名與論同也。今按彼經釋。無量
義者。從一法生。言一法者。所謂無相。無相不相。名
為實相。從此實相。生無量法。所謂二法。三道。四果。
今師釋此文。無相者無生死相也。不相者不涅槃
相。涅槃亦無。故言不相無相。即指中道實相。故知
彼經能生與今實相無別也。二法者即頓漸。頓謂
華嚴頓中一切法也。漸謂三藏方等般若一切法
也。三道即三乘。四果即羅漢。支佛。菩薩。佛。又圓佛
能生。三佛所生。亦名四果也。如此諸法名為無量。
實相為義處。從一義處。出無量法。得為無量法入
一義處作序。故能生義處。法華別名。所生無量。為
法華序。故序中一名。義兼兩向。又應知從一以出
無量。雖舉能出。通皆屬序。若無量入一。雖涉所生。
通皆屬正。故義處一法。亦成兩向。出生之義處屬
[001-0022a]
序。收會之義處屬正。故佛入義處。意兼二途。譬如
算師。從一算下諸算。除諸算歸一算。由下故除。下
為除序。又從一派諸。收諸歸一。開為合序。亦復如
是。作此消釋。不違彼經論。亦與此經合。得意言之。
即所生為能生。方是異名。能生家之所生。此乃成
序。若也專能。何殊生等諸師及昔一圓。若專論所。
何異注者及昔三教。是故各存。還成雙失。所以今
家能所相從。二義俱立。若專序者。則法華巳前。非
但未論會多歸一。亦未會說從一出多。故無量義
為今經序。此義自古諸師不曉。疏中廣破六家謬
解。今粗釋之。備悉在疏。此釋第二體上別名竟。三
明因人所依。經云教菩薩法是也。用無量義處。以
教菩薩故。義處即諦理也。此仍兼異名釋之。教菩
薩亦與法華不殊。故燈明佛歎法華經。云教菩薩
法佛所護念。下文普令一切眾亦同得此道。又云。
若我遇眾生盡教以佛道。即此意也。四明果人所
護。經云佛所護念也。無量義處。是佛自所證得。是
故如來之所護念。下文云。佛自住大乘也。雖欲開
示。眾生根鈍。久默斯要。不務速說。故言護念也。】


「佛說此經巳。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
動。」


【此明第二入定瑞也。佛說經巳。入無量義處三昧
者。慧定相成。非禪不智。須先入定。非智不禪。故先
說法。即智而定。即定而智。先後入出。無有隔礙。且
[001-0022b]
順化儀。現有前後。佛居極位。必無前後。其體相即
問。若未說無量義。可入斯定。說此經巳。何故入定
耶。答若先入此定。後說此經可解。說此經竟而更
入者。是為法華作序耳。何者。若不先開。則後無所
合。先入開定。為合定作序。稱為瑞相。以入定中。義
兼二意。意雖復二。時眾但見無量義後。即便入定。
不知所入為是何定。不知定後為說何法。故結集
者。復符佛旨。述所說經。但云無量。述所入定。即加
其處。若從義處。以出無量。顯成序意。若收無量。以
入義處。密成正宗。雖加義處。眾亦未知。若作次第
者。先入無量義處三昧巳。應入法華三昧。若明文
彰顯。時眾則知。何俟彌勒殷勤。文殊勒固。故知作
序。其義轉明。身心不動者。與所緣之處相應也。身
之本源湛若虗空。心之理性。畢竟常寂。故大通智
勝。身體及手足。寂然安不動。其心常憺怕。未曾有
散亂。身若金剛。不可動轉。心若虗空。無有分別故。
無量義處三昧法。持於身心。故不動也。稱為無量
者。此定寂而常照。能知世間。從此一法。出無量法
也。若作序者。身法體動運。今令不動運。心法體分
別。今令不分別。序義明矣。問。瑞相本論奇特異相。
說法入定。是佛之恒儀。何得為瑞耶。答。說法雖竟。
時眾不散。肅肅有待。故前之說法。舉眾來集。待於
後聞此事奇特。與常說異。何意非瑞。雖入開定。意
在合定。與常入定有異。何意非瑞相耶。又文殊引
[001-0022c]
古佛六瑞。皆有此事。若昔非瑞相。何以證今。今古
同然。古人不立說定為瑞。此非凡情之所測量。此
明第一智定一雙竟。】


「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
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此是第二因果一雙。初明雨華瑞也。此表成佛之
因。若三藏中因是二乘因。通中因是共因。別中因
是菩薩因。皆非今經表報圓乘佛因。今天雨華。報
其當獲佛因。佛因者即四輪因也。小白表銅輪習
種性十住開佛知見。大白表銀輪性種性十行示
佛知見也。小赤表金輪道種性十迴向悟佛知見
也。大赤表瑠璃輪聖種性十地入佛知見也。四輪
皆同是因。是因由中而生。故從天而雨。由是因位
故。以華表之。但因有趣果之義。故而散佛上。如此
因果。誰當感剋。祇是此會時眾。故言及諸大眾也。
下文殊釋疑。吹大法螺等四句。又正說中開示悟
入。又與大車中遊於四方節節相承。皆是位義。故
知華表因位也。問。四輪是別位義。那得釋今圓位
耶。答。名通義圓。尚無所失。況名別義圓。而不得用
耶。借別顯圓。如玄義止觀委明。】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此是第二地動表果義也。極果分果。俱得名果。始
末兼舉。故六動是表果也。言普者。謂動徧等三。故
名普也。言六動者。謂動起涌震吼覺也。搖颺不安
[001-0023a]
名動。自下升高名起。疄隴凹凸名涌。六方出沒亦
名為涌。隱隱有聲名震。砰礚發響名吼。令物覺悟
名覺。經但震動者。於形聲三。各標一也。今表圓家
六番破無明。即住行向地等妙六也。無明盤礡。未
曾侵毀。四眾之機。方將破壞。故動地以表之。無明
若轉。即變為明。故普佛世界。六種震動也。此約教
解也。若因緣者。優婆塞清淨戒經云。菩薩生時動
地。示此生巳盡煩惱也。一切眾生應得道者。煩惱
將滅故動。即此義也。若本迹者。如文殊釋疑。引古
佛為答。密得此意。即是識本。非謂他佛昔現斯瑞。
而我世尊本亦斯瑞。非今一反也。若就今文。約觀
解者。即六根也。地相堅固。如六根冰執。未曾入大
乘之道。動難動之地。表淨未淨之根。當破無明。故
動表之。此直六根解。又如中陰等經云。東涌西沒
者。東方青主肝。肝主眼。西方白主肺。肺主鼻。此東
涌主眼根功德生。西沒鼻根煩惱互滅。鼻根功德
生則眼煩惱互滅。眼鼻表於東西。則耳舌理當南
北。心是中央。四方如身。身具四根。心徧緣四。故以
心對身。而為涌沒。謂中涌邊沒。邊涌中沒。六根對
青等塵。即觀十二入也。又六動者。一一動中。又有
三。謂直動。徧動。等徧動。直動為動。四天下動名徧
動。大千世界動為等徧動。餘五亦如是。合十八種
動。即觀十八界。皆破無明也。初約六根。次約十二
入。後十八界。是約於陰界入三。觀常住耳。此且略
[001-0023b]
存所表之數。竝闕所表觀境相狀。當知根根皆修
三觀。如十八動。此中但約能動之相。所動之地。唯
一地而巳。如根雖六以心破。故一切俱破也。】


「爾時會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
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及諸
小王。轉輪聖王。是諸大眾。得未曾有。歡喜合掌。一心
觀佛。」


【此是第三感應一雙中。初明機感也。然大眾心喜
瑞者。眾見雨華地動。知甘露將降。欣躍內充。表大
機當發。感於勝應爾。問。喜怒人之常情。何得為瑞。
答。天華悅目。地動震心。大經云。動時能令眾生心
動。華地是外瑞。心喜是內瑞。故非常之喜。得是瑞
焉知非常耶。然昔者教中。奚甞不覩雨華等相。昔
雖曾有。而不為喜所動。又能一心觀佛。是知欣躍
異常。故得是瑞。若歡喜但動陰心者。人天義也。若
喜動真諦無漏心者。藏通義也。若喜動即假心者。
別義也。喜動實相心者。圓義也。問。實理無動。今那
言動。答。動即發也。圓機當成。名動實相。以天人等
動。當趣實故。】


「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


【照東方至周徧。亦可作他土總瑞也。】


「照東方萬八千世界。靡不周徧。」


【此是第三感應雙中。次明聖應也。佛放光瑞。即表
應機設教。破惑除疑也。然此一文分判。有其進退。
[001-0023c]
通兼彼此。故其文勢亦含長短。若短取者。始從爾
時。終至周徧。竝屬此土第六瑞文也。若長取者。須
至尼吒天也。今從短判文爾。亦可從照東方。至下
吒天。以此土第六瑞中半節。為他土總瑞。若為他
總。亦有長短。準望應知。此現瑞相。須約四釋解之。
初因緣釋者。白毫具種種功德。觀佛海三昧經云。
佛初生時。毫長五尺。苦行時長一丈四尺。得佛時
長丈五尺。此約世界也。其毫中表俱空。如白瑠璃
筒。內外清淨。從初發心。中間行行。種種相貌。乃至
入涅槃。一切功德。皆現毫中。毫在二眉之間。即表
中道常也。其相柔輭表樂。卷舒自在表我。白即表
淨。此約為人也。放光破闇。表中道生智慧。此約對
治也。光照此土他土。表自覺覺他。此約第一義。次
約教者。兩教二乘。雖達二諦。不知中道。如有二眉。
而無白毫。別教雖知三諦。不能毫中具一切法。當
知從初至後。法界中事。悉現毫中者。即表圓教之
意。且從分說。此中毫事。唯在究竟。此釋白毫竟。次
釋放光者。眾經明放光不同。大品從足下千輻輪
相。乃至頂髻。一一各放六萬億光明。如彼廣說。以
身輪表般若徧也。大經面門放光。即是口也。表佛
口密說於祕藏也。此經。定中眉間白毫放光。表意
輪也。竝緣宜不同。機見不等。一一皆具三密四悉
益也。雖一代來三輪施化。當當之益。莫若言教也。
臨滅之際。面門放光。表此言教流至來世。今且通
[001-0024a]
論放光。若別論者。準諸文說。不照無色。義同集眾。
又收放光不同。育王經云。收從背入。欲說過去事。
收從前入。欲記未來事。而不見記現在事。章安云。
從脅入應記現在事。經又云。足入記地獄。踝入記
畜生。脚趾入記鬼。膝入記人。左掌入記鐵輪王。右
掌入記金輪王。及記諸天。臍入記聲聞。口入記緣
覺。白毫入記菩薩。肉髻入記佛。而今經放白毫光。
而未見收光文者略耳。今經若佛定起必收。收必
肉髻。又云。放光照現在事。收光明將來事。此經正
論此土他土諸佛道同。故正論放光。若解諸佛道
同。即開示悟入。任運獲記。則放光為正。收光是傍。
故略而不說。此約因緣。釋放光也。若丈六佛放光
者。三藏義也。若尊特佛與丈六共放光者。通義也。
若尊特佛獨放光者。別義也。若丈六佛。即毗盧遮
那法身放光者。圓義也。所言放者。一者不制唯照
大千。二者作意發動。則照一萬八千。此乃如來無
謀而作。有所表也。蓋東是方始。表十住是位始爾。
故迹門說法。生身菩薩。朗然見理。入於十住。開佛
知見。舉初即知中後。故靡不周徧者。當知諸方亦
然。諸位亦然。此約迹門。若就本門說法。四方佛集。
即表本門說法。法身菩薩。增道損生。四位增長。乃
至等覺文云。餘一生在也。若觀解者。萬八千者。約
十八界。論百法界千性相。文云從阿鼻獄上至有
頂。即六法界也。又見諸佛菩薩比丘等。十界足也。
[001-0024b]
具足百界千如。故云靡不周徧。此等境界。佛慧未
開。蘊在十八。故以光照表開。開即別在初住開佛
知見。故以萬八千表十八界皆開。此釋智定一雙。
竟。始從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訖此。竝是
現相瑞中初此土六瑞畢。
△此下第二明現光照
他土六瑞也。總為三雙。謂上聖下凡。人法。始終也。
此六生起者。既有可化眾生。即有能化之佛。有佛
即有說法。說法即有弟子。弟子即是行始。行始必
致終也。此明下生起竟。又彼此所表。二智道同。若
上此土六瑞。總報眾生當獲自覺。彼土六瑞。總報
眾生當獲覺他。應知瑞雖有六。以光為本。光表覺
智。光照彼此。光表二覺也。又此彼六瑞。表此彼二
土巳今當說諸佛道同。為表三同故。現彼此六瑞。
下從盡見彼土六趣眾生。下至行菩薩道者。是現
彼土巳說。與此土同也。從復見諸佛。下至七寶塔
者。是現此土當與彼土同。法華今同隱而未彰。但
成二同耳。何故隱其今同耶。答。若所現光中。便見
法華授記聲聞。說壽長遠。則下如來都無所作。化
儀不成。縱使見彼記小長壽。此眾亦疑不知此土
聲聞為得記否。設見涌出。其壽若何。等是未知。故
竝隱之。由隱未彰。是故彌勒生疑問。文殊廣答。具
述三同。眾機略知定後之相。故知通序文通而釋。
契別理者。由四釋故。別序文別而義妙者。由五時
故也。所以答事纔訖定起。於斯事符於答。方顯文
[001-0024c]
殊見極。此且略示他土瑞意。】


「下至阿鼻地獄。上至阿迦尼吒天。於此世界。盡見彼
土六趣眾生。」


【此是第一見彼土六趣瑞也。問。見彼六趣等。那名
瑞也。答始見六趣。終見涅槃。彼土五時設教。頓在
釋迦光中。所見非瑞是何。然見六趣眾生。是現彼
佛為五濁故。出現於世。此佛亦然。二土出世意同。
同五濁故。故施等不殊。此是下凡一隻也。】


「又見彼土現在諸佛。」


【此見彼第二能化諸佛瑞。前有可化之機。此明能
化之佛。此見上聖一隻。故名上聖下凡一雙。】


「及聞諸佛所說經法。」


【此明第二人法雙中。初明聞佛說法。即是彼土第
三瑞也。是見彼佛初從無相一法。非頓而頓。與此
土初說華嚴意同。至下重頌中。經文轉明也。當知
法華一乘。非頓漸攝。於一開出。乃頓漸生焉。故知
華嚴非頓。而頓明矣。】


「并見彼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修行得道
者。」


【此見四眾得道。即第四瑞也。是見彼佛非漸而漸。
與此土佛華嚴之後。次說三藏。意同。是名人法一
雙也。】


「復見諸菩薩摩訶薩。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種種相貌。
行菩薩道。」
[001-0025a]


【此明第三始終一雙。初見菩薩行。即第五瑞也。見
彼佛三藏之後。次說方等般若眾經。與此土佛三
藏之後。意同也。言種種因緣者。名有通別。因緣即
感應異名。如前解。因緣通於漸頓。徧於四時。四時
之中。各有感應。對今無非今教之因緣也。若別說
因緣者。正是三藏之後。明共不共般若為因。助道
戒定慧等為緣。約三人即有種種因緣。又就共不
共人。種種因緣。種種相貌者。共不共各四門。教教
四悉。一一門。復有無量相貌。五百比丘。各說身因。
即其義也。不共四門亦如是。若論此三展轉相生
者。由發心因緣。故信解。由信解。故行行。又別說者。
別指般若中三教。是菩薩行。竝成通人。冥得別益
故也。又因緣者。謂感應差別也。信解者。謂能感不
同。相貌者。謂信後行異也。有此不同。皆云種種。雖
復殊途。不逾二味。又感應則互望疎密。故云因緣
也。能感則內懷納受。故云信解也。修行則身口外
彰。故云相貌也。又外相儀貌。故云相貌也。當知因
緣相貌種別無量。皆是彼與此同。是始一隻也。】


「復見諸佛般涅槃者。復見諸佛般涅槃後。以佛舍利
起七寶塔。」


【此見彼土第六瑞終也。是現彼佛般若之後。開權
顯實。收無量法。還入一法。唱入涅槃。息化起塔。光
照彼土。始終究竟。炳然在目。當知此土從一出無
量。非頓而頓。非漸而漸。其事巳竟。必當收無量法。
[001-0025b]
還入一法。開權顯實。息化歸真。與彼土同也。彼土
所現之相。因緣相貌。雖復種種。皆會入一因一緣。
一相一貌。同至法華。無復餘相。當知此土佛。從定
起所說。與彼皆同。請觀經旨及以佛言。五時判教。
豈不信耶。此明第三始終一雙竟。問。光中所照一
一橫見。何得乃云先頓後漸。乃至會歸耶。又於見
中可無純頓唯漸等耶。答。實如所問。時眾但知因
光得見。大術在於世尊。見者非其境界。然令見意。
本為證同。所放光明為成一實。事殊理絕者。非光
所霑。遠近既俱令見聞。過未亦何隔於視聽。故十
方始末。皎若目前。安以凡情測量聖境。何獨化主
佛力令見。同聞眾中。及以集經者時。有古佛晦迹
其中。智鑑當時。述斯橫豎。加令見者聖凡一等。故
知但依文次。經旨宛然。始從為諸菩薩說大乘經。
訖此。是第二現瑞序經畢。
△下從爾時彌勒作是
念。訖今當問誰。是第三疑念序。文為二。初彌勒疑
念。二大眾疑念。彌勒有三念。】


「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今者世尊現神變相。以何因
緣而有此瑞。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議現希
有事。」


【此是彌勒初正念六瑞疑也。言現神變相者。神內
也。變外也。內外異故。聞見歡喜。世界悉也。又神名
天心。即是天然內慧也。變名變動。即是六瑞外彰。
物覩生善。為人悉也。首楞嚴云。佛住不二法。能作
[001-0025c]
神通。徧調一切。對治悉也。法王法力超蓋一切。彌
勒不測外變。亦不知內慧。故無過上。第一義悉。此
因緣義也。若夫庸人不知術者。散人不知定者。凡
人不知聖者。小聖不知身子。身子不知菩薩。菩薩
不知補處。補處不知尊極。此就極處。實位不知。此
約教義也。又彌勒值佛。植善既多。何容不髣髴知
耶。應須隱明示闇。權言不知。此約權義。是本迹也。
若觀心。智照靈通。六即隨心變現。即觀心也。】


「當以問誰。誰能答者。」


【此第二念。念疑問誰。】


「復作此念。是文殊師利法王之子。巳曾親近供養過
去無量諸佛。必應見此希有之相。我今當問。」


【此是第三念文殊。文殊念起。第二念除。既巳得人。
何須再念。故第三念於時復息。至下發問。唯初念
存。但成一疑也。問。經稱文殊是法王子者。此諸菩
薩何人不是法王之子。答。有二義故。一於王子中。
德推文殊。二諸經中文殊竝為菩薩眾首。彌勒疑
念畢。】


「爾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龍鬼神等。
咸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之相。」


【此第二大眾疑念中。初正念六瑞也。】


「今當問誰。」


【此第二念問誰也。大眾只有此二念。若將下偈望
此。亦得有三念。下偈云。四眾欣仰瞻仁及我。若無
[001-0026a]
第三念文殊者。何事云瞻仁耶。而此中無者。欲推
補處居先。先有三意。一是補處。二有三念。三能發
問。為此義故。大眾闕一念也。問。文殊彌勒德位相
亞。何故一問一答耶。答。此應四釋解之。夫機有在
無。位雖齊等。賓主異宜。聖人承機。非問者不能答
也。又如文殊。推堪問疾。於無垢施仍為所訶。故云
在無。此為四悉因緣故也。又法門有權實。權補處
須問。實者須答。又迹有久近。近問久答。又名有便
易。彌勒名慈氏。慈為眾生應須問。文殊名妙德。德
應須答。此釋第三疑念序竟。
△此下從爾時訖偈。
即是第四發問序。為二。長行偈頌。長行中。初經家
敘。次正問。】


「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


【此經家敘彌勒自疑。】


「又觀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龍鬼
神等。眾會之心。」


【此經家述四眾他疑。】


「而問文殊師利言。以何因緣。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
大光明。」


【此是彌勒總問此土六瑞。問。秪放光。云何總六。答。
放光既在此土瑞終。仍居他土六瑞之首。故總舉
一光。通攸二六。況下重頌既廣問六瑞。故知長行
總舉明矣。】


「照于東方萬八千土。悉見彼佛國界莊嚴。」
[001-0026b]


【次彌勒發問他土瑞。】


「於是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以偈問曰。」


【此是經家述偈之由也。下諸偈初。皆有此例釋。問。
何意有偈頌耶。答。龍樹毗婆沙有十義申之。為四
悉檀故也。一隨國土。天竺有散華貫華等說。如此
間序後銘也。二隨樂欲不同。有樂散說。有好章句。
此二為世界悉檀故。三隨解不同。或於散華得解。
或於章句得解。四又表佛殷勤重說。五使後生信。
此三是為人悉檀故。六為眾集前後。七易奪言辭。
轉勢說法。此二是對治悉檀故。八隨利鈍。利者一
聞即悟。鈍者再說方悟。九示義無盡。十明至人有
無方之說。此三是第一義悉檀故。有偈頌之義。下
去諸文例此中意。更不別釋也。
△偈有六十二行。
文為兩。初五十四行。頌上問瑞。後八行請答。就問
為二。前四行問此土瑞。後五十行問他土瑞。總科
竟。】


「文殊師利。導師何故。」


【此二句問此土瑞中。初說法入定。能導於人。既稱
導師。是問說法入定。即問上智定一雙也。】


「眉間白毫。大光普照。」


【此頌上此土第六聖應白毫相光瑞也。】


「雨曼陀羅。曼殊沙華。栴檀香風。悅可眾心。以是因緣。
地皆嚴淨。」


【此一偈半頌第三因瑞也。他云。風由檀林故香。地
[001-0026c]
加之嚴淨。非是頌上。盈長兩事。天台謂非盈也。夫
天華至妙。豈但有色而無香耶。華香如檀。故云檀
風。此表因運至果。如華有香風。譬道香德風徧熏
一切。華既集地。地則嚴淨。因若起果。果則嚴淨。金
光明云。聚集功德。莊嚴佛身。故以風地二事。如因
至果。顯成四華之德也。】


「而此世界。六種震動。」


【此頌問上第四地動表果瑞也。】


「時四部眾。咸皆歡喜。身意快然。得未曾有。」


【此頌問上第五眾喜即機感瑞也。雖不次第。六瑞
竝足。巳上四行偈頌。問此土六瑞也。
△此下有五
十行。頌具問他土六瑞。文為六。初三行問六趣眾
生。二四行問見彼佛及說法。三三行問他土四眾。
次一行半結前開後。次有三十一行半。問他土修
菩薩行。次七行問供養舍利。此總示科竟。】


「眉間光明。照于東方。萬八千土。皆如金色。從阿鼻獄。
上至有頂。諸世界中。六道眾生。生死所趣。善惡業緣。
受報好醜。於此悉見。」


【初一行頌。問上總照他土意。上從照東方。有進退
兩科。亦科為他土總瑞。準此偈科。上偈初此土光
瑞云大光普照。前巳明竟。至他土瑞首。重云眉間
光明等者。顯是重頌總瑞文。前長行中。光瑞乃居
此土第六。乘此即明他土六瑞。他土六瑞無光不
見。故須判為他土總瑞。涉公都不立二土六瑞。但
[001-0027a]
云此初行中上半譯是。下半行譯非。嗚呼自未解
於經旨。徒加譯者之非耶。既為他土總瑞。所以不
別分科。但戴在六趣之始。次二行別頌六趣也。初
舉上下二界。次諸世界下具列依正因果。諸世界
者指萬八千。非但見能趣有情。亦覩所趣諸有。非
但見果報好醜。亦知業緣善惡。故見六趣。但是取
機之所。四趣及天。雖即非人。通指宰主。乃徧六趣。
此是頌上初下凡一隻。】


「又覩諸佛。聖主師子。演說經典。微妙第一。其聲清淨。
出柔輭音。教諸菩薩。無數億萬。梵音深妙。令人樂聞。
各於世界。講說正法。種種因緣。以無量喻。照明佛法。
開悟眾生。」


【此四行頌上第二第三兩瑞。即上非頓而頓。是問
上見彼佛土。云直見佛說法。今偈廣明說法之相。
謂說華嚴頓教之時。逗大根性也。言聖主師子者。
即如此土現盧舍那像也。聖即是主。故云聖主。謂
華嚴十方世界主伴之主。但是諸菩薩伴中之主。
非關支佛羅漢中主。非前藏通教主。師子吼名決
定說也。演說經典微妙第一者。即如此土先照高
山。演華嚴頓教也。雖云兼別。最初純大。故云第一。
其聲清淨出柔輭音者。前之兩教。猶雜煩惱。故非
清淨。赴機未徧。不名柔輭。教諸菩薩等者。即如此
土七處等會。無聲聞人也。梵音深妙者。竝詮中道。
故云深妙。令人樂聞者。稱理當機。故云樂聞。古師
[001-0027b]
云。如來胸中大種所起。故名清淨。無卒暴故。名曰
柔輭。此以欲色凡夫報質。釋佛梵聲。一何苦哉。各
於世界等。一者以萬八千為各。二者主伴不同為
各。信知須判此文。為華嚴教。前之兩教。及中三昧。
無此事故。華嚴二教。八門名種種。以無量喻。照明
佛法等。如此土華嚴。始見我身。入如來慧也。無三
乘事。名為佛法。此明他土華嚴時竟也。
△此下頌
上見四眾得道即第四瑞也。有三行。問彼土四眾。
即頓說之後。次明三藏教。是見非漸而漸。漸有初
中終三漸。就漸初中。自有三乘。】


「若人遭苦。厭老病死。為說涅槃。盡諸苦際。」


【此一行是三藏初。開聲聞乘也。此頌明四諦。言苦
者。苦含因果。即苦集二諦。厭老病死。即是道諦。為
說涅槃。即是滅諦。亦可為說之言。兼於道諦。涅槃
之道。即道諦也。所證滅理。即滅諦也。又遭苦。是總
標。厭老病死。是知苦。知苦故斷集。為說涅槃。是知
滅。知滅故修道。此文具明聲聞乘四諦分明。所修
行相者。若人遭苦而造惡業。苦不得盡。底下凡夫
是也。若人遭苦而修善業。苦亦不盡。厭下攀上。如
難陀為欲故持戒等是也。若人遭苦厭集。復厭依
果。感佛說涅槃者。此人能盡諸苦際也。他土亦開
三乘也。古師於此文前。不作華嚴消文。且遭苦巳
前。鹿苑之始。豈有各於世界之文。以小乘中無十
方佛故。頓後漸初。唯有鹿苑三乘。此文初乘四諦。
[001-0027c]
乃至下文佛子。三相宛然。如何不以五時消經耶。】


「若人有福。曾供養佛。志求勝法。為說緣覺。」


【此一行頌。次開中乘也。若供養佛少。遭苦致惱。若
供養佛多。雖遭苦而福。故云聲聞三生種福。支佛
百劫種福。形彼聲聞故言有福。志求勝法者。聲聞
厭苦而修行。支佛求道故修行。深求緣起勝妙之
理。即是彼土開中乘。】


「若有佛子。修種種行。求無上慧。為說淨道。」


【此一行頌。後開六度大乘。真慈悲能紹佛種。故言
佛子。修於六度。故言種種行。志求作佛。故言無上
慧。六度中無六蔽。如藥中無病。故言淨道。非畢竟
淨。又聲聞苦諦為觀門。緣覺集諦為觀門。六度菩
薩道諦為觀門。故言淨道。況六度大乘。修種種行。
及無上慧。諸教共有。此中且明因光暫見。不合廣
求法相。但略堪表同。於理即足。若論修行。方可廣
辨矣。下去有三十一行半偈經。廣明二味。故須判。
此上文唯鹿苑中。三藏三乘竟。】


「文殊師利。我住於此。見聞若斯。及千億事。如是眾多。
今當略說。」


【此一行半偈。結前開後也。見謂見上佛子等。是見
也。聞據漸頓諸教。皆云演說及為說等。竝是聞也。
見聞億事。大網略足。故云若斯。同者略之謂千億
事。即結前也。及千億事如是眾多等。即是開後也。
續後而說。故云今當。應知及千億事一句。義可兩
[001-0028a]
牽。蘭菊之言。斯有在也。此文結前二時。開後二意。


△下從我見彼土下。第五有三十一行半。問他土
菩薩種種修行也。下去但云菩薩修行。既居鹿苑
之後。又在涅槃之前。準下釋般若。須兼二蘇。以法
華相未決了故。從容釋之。雖約二蘇。唯云般若。教
多在三者。以方等三同般若三。小同鹿苑。故不別
指。就此為三。初一行總問。次十五行次第問。次十
五行半雜問。總科竟。】


「我見彼土。恒沙菩薩。種種因緣。而求佛道。」


【此一偈是初總問也。問云。下別文既該方等般若。
亦應具有兩教二乘。何故總問唯求佛道。答。實如
所問。但總避繁文。小同鹿苑。故略不說。言恒沙者。
阿耨達池四面各出一河。東銀牛口出殑伽河。南
金象口出信度河。西瑠璃馬口出縛蒭河。北頗胝
迦師子口出徙多河。各繞池一迊。流入四大海。於
中殑伽沙細而多。外人所計以為福河。入洗滅罪。
佛亦順俗。故常指之。又佛說法多近此河。故以為
喻也。
△下去有十五行。次第問中為六。此中六度。
但指大體。若依二味具出其相。委如止觀二及七
記引。就初問檀度。復有三意。】


「或有行施。金銀珊瑚。真珠摩尼。硨磲瑪瑙。金剛諸珍。
奴婢車乘。寶飾輦輿。歡喜布施。迴向佛道。願得是乘。
三界第一。諸佛所歎。或有菩薩。駟馬寶車。欄楯華蓋。
軒飾布施。」
[001-0028b]


【此四行偈。問捨財。珍寶奴婢。貴賤共能此施。駟馬
寶車。豪俠者所施。四匹共乘。故云駟也。】


「復見菩薩。身肉手足。及妻子施。求無上道。」


【此一偈問捨身也。妻子等是捨外身。例如迦葉捨
金色婦也。身肉等是自內身也。內身既捨。外身不
受不著。故名捨妻。或捨出家入道。受具戒故。】


「又見菩薩。頭目身體。欣樂施與。求佛智慧。」


【此一偈問捨命。而不言法施者。讓後般若也。又約
身命財。與生死後際。等得不壞常住。即是法施。故
不別說也。巳上六行。竝問檀度竟。】


「文殊師利。我見諸王。往詣佛所。問無上道。便捨樂土。
宮殿臣妾。剃除鬚髮。而被法服。」


【此二行頌。第二問戒度。約比丘論持戒者。在家施
易戒難。出家施難戒易。故約比丘明戒也。往詣等
者。表往非餘所。無上道者。所問尊極。云樂土者。所
棄不輕。剃除者。表身心俱離。王出家者。如五王經
云。昔有五王。隣國無競。互為親友。有一大王。名曰
普安。習菩薩行。以餘四王邪見熾盛。普安愍之。呼
來殿上。七日七夜娛樂受樂。四王曰。國事眾多。請
退還家。普安自送。至於半道。而問之言。各何所好。
一云。願春陽之日。遊戲原野。一云。願常作王。種種
嚴飾。人民侍從。道路傾目。一云。願得好婦兒端正
無雙。一云。願父母常在。多有兄弟。美食音樂。共相
娛樂。各各說巳。迴白普安。王何所願。答。我先為說
[001-0028c]
卿願不長。若樂春遊。冬皆凋朽。若樂為王。福盡相
代。若樂妻兒。一朝疾病。受苦無量。若樂父母常在
等。一旦有事。為他所執。我所樂者。不生不滅。不苦
不樂。不饑不渴。不寒不熱。存亡自在。四王問曰。此
樂何處求之。何處有師耶。普安曰。吾師號佛。近在
祗洹。諸王歡喜。各詣佛所。自責巳過。佛說八苦。王
及侍從無量人。得須陀洹。長阿含有四輪王。分於
一國。雇剃頭人。捨國入道。大略同此。既云問無上
道。非關小果。且據捨土事同。故今引之。此祗合明
所見意。以序表正宗。所引諸緣寄此泛明耳。被法
服者。瓔珞經云。若天龍八部鬬爭。念此袈裟。生慈
悲心。意令比丘安可不忍。亦令俗眾樂慕。龍縷牛
觸。免難解脫。】


「或見菩薩。而作比丘。獨處閑靜。樂誦經典。」


【此一偈頌。第三問忍度也。忍有三種。閑林邃谷。惡
人惡獸。忍耐無瞋。即生忍。自節守志。即是苦忍。為
求佛道。即第一義忍。又而作比丘。即苦行忍。獨處
閑靜。即生忍。樂誦經典。即第一義忍。生忍苦忍。別
在初教。第一義忍。亦通前三。別唯圓別。又如別譯
阿含。佛在舍衛。有一梵志。來至佛所。種種罵佛。種
種惱佛。佛告梵志。如汝以種種飲食上王。及遺親
族。彼若不受食。為復屬誰。梵志曰。此還屬我。佛言
此亦如是。我既不受。還屬於汝。故此不受。亦是生
忍也。】
[001-0029a]


「又見菩薩。勇猛精進。入於深山。思惟佛道。」


【此一偈第四問精進度也。夫深山可畏。非窳怯者
所居。勇進者能安之。傍若無物。思修實相。念念不
休。進求佛道也。
△此下二行問禪度也。初一行問
修根本禪。後一行問修出世上上禪。通途皆得有
根本修。】


「又見離欲。常處空閑。深修禪定。得五神通。」


【此一行問根本禪也。言離欲得五通。通教定也。又
根本本離欲背捨。亦修不淨等離欲。前兩教也。若
別教兼離二乘欲也。若圓教中道。離順道法愛欲
也。根本上上。具如止觀禪境中說。深修禪定者。發
初禪一品。此定未深。乃至九品。傳傳為深。又背捨
九定八勝十一切入等。傳傳為深。此定轉變自在
能發諸通。凡夫但五通。二乘具六。別教菩薩讓佛。
分有無漏。亦但稱五通也。圓人初後皆具六通。一
天眼。二天耳。三他心。四宿命。五如意。六無漏通。】


「又見菩薩。安禪合掌。以千萬偈。讚諸法王。」


【此一偈第二明上上禪。此是別圓之禪。靜散不相
妨。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如修羅琴不拊而韻。無緣
無念。有感則形。故能安禪中讚佛也。巳上二偈。問
禪度竟。
△此下第六三行問般若。分為二科。】


「復見菩薩。智深志固。能問諸佛。聞悉受持。」


【此一偈。問自行也。智深者。慧窮理本也。志固者。誓
願廣大也。此即二種莊嚴。能問能持自行也。】
[001-0029b]


「又見佛子。定慧具足。以無量喻。為眾講法。欣樂說法。
化諸菩薩。破魔兵眾。而擊法鼓。」


【此二偈。問化他也。未到定慧多。無色定多。四禪等。
又背捨慧多。九定定多。十一切中等。方名具足。此
因緣釋。又二乘定多。菩薩慧多。佛乃各等。方曰具
足。此約教義也。又空觀定多。假觀慧多。中觀則等。
故云定慧具足。以無量喻。即是種種方便。諸教之
中。引無量譬類。助顯第一義也。破魔兵眾。空觀破
四魔。假觀次第破八魔。中觀圓破八魔十魔一切
魔。擊法皷者。初發心住。便成正覺。百佛世界作佛。
即是圓教。圓擊梵論法鼓。巳上始從或有行施。訖
此。次第問畢。
△此下去第三有十五行半。不復次
第。隨見雜問也。問。向明所見。可非隨見。答。竝是隨
見。但二途不同。從不次第邊。最為隨見。尚許一見
具經五時。何妨覩行次與不次。問。上明六度。自收
得萬行。何須更問。太繁雜耶。答。上問次第者。自漸
一途。非次第者。不定一途。既言種種相貌。何啻兩
途而言繁耶。此次第雜亂。兩番六度擬他土。開三
藏。後說方等十二部經。辨六度相貌。具如此問。不
異。就雜問中。文為七意。初二行問禪度。又二。】


「又見菩薩。寂然宴默。天龍恭敬。不以為喜。」


【此一偈。問入捨禪。即第四禪是自行。亦可別圓忘
懷之捨。忘彼禪故。名之為捨。】


「又見菩薩。處林放光。濟地獄苦。令入佛道。」
[001-0029c]


【此一偈。問入悲禪。即是化他也。菩薩入定放光。種
種利益。菩薩六度。四教不同。故思益第一經云。佛
告思益梵天。能教眾生一切智心。是名布施。不捨
菩提心名持戒。不見心相生滅名忍。求心不可得
名進。除身心麤名禪。離諸戲論名慧。此是三藏六
度也。第二云。我說布施。名為涅槃。愚謂大富。入諸
法實相故。持戒是涅槃。不作不起故。忍是涅槃。念
念滅故。精進是涅槃。無所取故。禪定是涅槃。不貪
著故。慧是涅槃。不得相故。此大乘通教六度。又第
四云。能達一切法無所捨名檀。達一切法無所漏
失名尸。達一切法無所傷損名忍。達一切法平等
名禪。達一切法無有起相名慧。如此六度次第修
者。大乘別教。若不動此念。一心具足。頓修六度。大
乘圓教也。故菩薩放光化他。諸相不一。須以教定
之。如思益中網明菩薩。放光徧照十方阿僧祇國。
一切煩惱。一切疾病。遇光安樂。乃至佛自放六度
光。觸者蒙益。當知大乘一一禪中。須具慈悲喜捨。
具出華嚴。此不備引。】


「又見佛子。未甞睡眠。經行林中。勤求佛道。」


【第二一行。問精進。即是般舟三昧經念佛等法門
也。般舟此翻佛立。此舉除睡中最。以九十日常行
故也。】


「又見具戒。威儀無缺。淨如寶珠。以求佛道。」


【第三一行。問戒也。大論所出。戒有十種。一不缺戒
[001-0030a]
者。即是持於性善乃至四重等。清淨如守護明珠。
犯者如珠破缺。二不破戒者。即持十三。無有損破。
犯如器破。三不穿戒者。是持波夜提等。犯如器漏。
此三戒是律儀戒也。四不雜戒者。持定共戒也。五
隨道戒者。隨順諦理。能破見惑。名為隨道。六無著
戒者。見真成聖。於思惟惑。無所染著。七智所讚戒
者。并八自在戒。竝約菩薩化他。為佛所讚。故九隨
定戒。十具足究竟戒。住首楞嚴定也。經言威儀無
缺。舉初不缺戒。淨如寶珠。即第十究竟戒。經舉初
後。中間可知也。】


「又見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惡罵捶打。皆悉能忍。
以求佛道。」


【第四一行半。問忍。即生法二忍。巳如前釋。】


「又見菩薩。離諸戲笑。及癡眷屬。親近智者。一心除亂。
攝念山林。億千萬歲。以求佛道。」


【第五兩行。更問禪也。初一行半明所離。次半行明
離意也。凡諸修禪皆須離蓋。具如止觀也。言離戲
笑。是却掉悔蓋。離癡眷屬。是却瞋蓋。近智者。除疑
蓋。一心除亂。是却貪蓋。攝念山林。是除睡蓋。須離
五蓋者。意在佛道。又如寶積經。迦葉云。有四緣。急
走捨離百由旬外。一利養。二惡友。三惡眾。四同住
多戲笑。或瞋鬬等。又云。若有打截大千眾生。未名
為罪。若有惡心惱發菩提心人。其罪又過於是。般
舟經須令離癡人。癡眷屬。及鄉里等。】
[001-0030b]


「或見菩薩。肴膳飲食。百種湯藥。施佛及僧。名衣上服。
價直千萬。或無價衣。施佛及僧。千萬億種。栴檀寶舍。
眾妙臥具。施佛及僧。清淨園林。華果茂盛。流泉浴池。
施佛及僧。如是等施。種種微妙。歡喜無厭。求無上道。」


【第六五行。問檀度也。初四行明四事施。如是下一
行結成檀度也。初行飲食。次行湯藥。第三行衣服。
第四行臥具房舍。園林浴池。橋梁美井。皆此事收
也。肴𦵔也。膳美食也。不知何事嘉祥及涉法師
皆以肴為肉。縱有一分字義通肉。何須置餘專用
於肉。使末代少識疑之。應云非穀而食曰餚。若作
[月*肴]者噉也。說文曰。膳者具食也。祇從肉作。訓啖爾。
誰即名為啖肉。或云是肉。乃未制之前。斯言更謬。
大乘頓制。一切斷肉。何論楞伽前後制耶。況復竝
是光中所見。豈一萬八千。咸同未施斷肉之制。猶
以[月*肴]肉供佛僧耶。經云名衣等者。如此土迦葉袈
裟直十萬兩金。光中所見。或當有此。】


「或有菩薩。說寂滅法。種種教詔。無數眾生。或見菩薩。
觀諸法性。無有二相。猶如虗空。又見佛子。心無所著。
以此妙慧。求無上道。」


【第七有三行。問般若也。此應五意消之。先直消經
者。初一行明不可說而說般若。次一行明不可觀
而觀般若。三一行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即說不可
說。觀不可觀般若也。第二約方等時釋者。或可用
此三番般若成。上見他土說方等中六度。以五隨
[001-0030c]
般若故也。第三對般若時釋者。或可別擬他土說
方等。後明大品教。盛談般若寂滅。無二清淨不著。
表此彼同也。第四對三味釋者。或可說寂滅法。是
方等中意。觀諸法性。猶如虗空。是般若中意。正是
歷法作觀。法相無二。此義實與大品相會。若作彼
土見法華意者。以此妙慧求無上道一行是也。但
見修妙慧人。不見法華妙慧座席。若見座席。即知
此妙如彼。何事須疑。但見人不見座席。闔眾疑問
也。第五重對般若釋者。或可三番般若。與此間般
若相同。未知此後次何所說。是故疑問。上長行文
迮。但舉六意。偈頌既廣。顯義泠然。況所見難量故。
詳之至五。收羅既廣。不出於斯。問。第五釋與第三
釋。何別。答。第三直以不說而說等。與般若相同。故
且對之。第五中因第四釋中。以第三行對於法華
者。良由妙慧二字。仍云見人不見座席。故却將初
後二行。歸於中間一行。不觀而觀。正同般若。即與
不見法華座席同。等是不見故。未消法華。釋之還同
般若。故有第五意。初皆云或者。意在於斯。上長行
但云種種因緣信解相貌。未分三味四教之別。釋
者誰知此中三行。含於二味耶。此問般若時竟。始
上我見彼土恒沙菩薩。訖此。總第五問他土菩薩
行行經文畢。
△下從文殊師利又有去。第六問彼
土佛涅槃。有七行。明佛滅後。以舍利起塔者。正頌
上他土佛出五濁。從無相一法。開漸頓教故。有二
[001-0031a]
法三道種種行類相貌不同。如上所見也。今見他
土佛般涅槃。佛子慕德。為樹塔。即表無量悉歸入
一。一出無量。如前巳表。無量歸一。正是入於涅槃
時也。此示竟竟。下但節文。就文為六。】


「文殊師利。又有菩薩。佛滅度後。供養舍利。」


【初一行。總標佛滅度後起塔也。】


「又見佛子。造諸塔廟。無數恒沙。嚴飾國界。」


【第二一行。明塔數也。】


「寶塔高妙。五千由旬。縱廣正等。二千由旬。」


【第三一行。明其塔量。】


「一一塔廟。各千幢幡。珠交露幔。寶鈴和鳴。」


【第四一行。明塔相也。梵語塔婆。此云方墳。方墳如
此土塚墓。大灌頂翻為塚也。殿堂如此土靈宇。崇
臺峻階。承露干雲。長表淨域。歸心上聖耳。新云窣
覩波。此云高顯處。即是安置身骨之處。】


「諸天龍神。人及非人。香華伎樂。常以供養。」


【第五一行。明供養也。良以塔藏身骨。故供養者福
大。不同殿堂形貌安處。故長阿含云。佛臨涅槃。有
梵摩比丘。佛前立執扇扇佛。佛言。却勿在吾前。阿
難思念。此比丘常隨侍佛。供給無厭。今者末後須
其給使。乃令遣却何因緣耶。佛告阿難。今俱尸城
十二由旬。諸天測塞。嫌此比丘當佛前立。今者末
後諸天神等。皆欲供養。而此比丘有大威德。光明
映蔽。使我等不得親近禮敬。是故令却。阿難白佛。
[001-0031b]
何緣故有是身光。佛言。毗婆尸佛時。以歡喜心。手
執火炬。照彼佛塔。使其身體光明乃爾。上至二十
八天。身光不及。火照既爾。餘皆準知。舍利所住之
處。其功不輕。慢之生罪。罪莫大焉。諸經斯例甚多。
非今正意。略敘一緣生信。餘不具列。】


「文殊師利。諸佛子等。為供舍利。嚴飾塔廟。國界自然。
殊特妙好。如天樹王。其華開敷。」


【第六兩行。結供養等。天樹者。即忉利天波利質多
羅樹也。經意正供舍利。傍嚴國界耳。若直爾嚴國。
何須起塔。然上六行。竝見有滅度之相。則知佛巳
入涅槃。雖見入於涅槃。不知爾前所說。何耶。時眾
不決。未測見由。不同古人畏妨壽量。但作起塔為
佛事釋。況復爾前巳見二蘇。大小理足。不應重說。
始自偈初訖此。五十四行偈。頌彼此二土六瑞文
竟。
△下從佛放一下。第二有八行。請答為二。初三
行舉疑事述請。後五行釋伏難。初舉事中又三。】


「佛放一光。我及眾會。見此國界。種種殊妙。」


【此初一行。舉見此土事。白毫為本。白毫表中。為諸
法之本。故先舉也。及見諸事。故云種種。問。但云佛
放一光。見此國界。何曾關餘五瑞耶。答。因光見處。
國界種種。一切皆妙。當知光是殊妙之本。況復諸
瑞竝中為本。光即中也。他土由光亦爾。】


「諸佛神力。智慧希有。放一淨光。照無量國。」


【此一行。舉見他土事。諸佛為本。即總攝餘五也。言
[001-0031c]
諸佛者。舉諸顯一。正指釋迦也。神力智慧。即舉光
本也。希有即正歎也。爾前不爾。故云希有。由二事
故。其光乃淨。言放一淨光。即歎光體。次句歎用。所
照國也。過萬八千。方云無量。故前立數。且從所表。
況復諸方所照亦爾。故云無量也。】


「我等見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願決眾疑。」


【此一行。正請答也。初二句重舉所照。而歎過常。次
二句舉見稱號。以請答也。云見此者。二土瑞也。與
一化異。故云未曾。既殊凡諂。未曾不虗。諸佛子等。
疑事不輕。故重啟之。非為專巳。故云眾也。因此中
正請。生出文殊初伏難也。請云佛子文殊願決眾
疑。文殊仍此。起初伏難。汝云眾疑。眾未曾疑。若疑
應問。眾不發言有疑。我何所決。以質彌勒也。
△第
二就釋伏難為二。初四行正釋伏難。次一行請答。
言伏難者。文殊內心搆難。不肯時答。其意有三。一
者此瑞希奇。不可倉卒輕爾有判。大事意遠故也。
二者智眾如海。謙光推高。將護發起影響故。三者
靳固前却。生眾渴仰。將護當機結緣二眾故。初二
二義。共成第三。文殊故以伏難潛而拒之此。是文
殊難意也。彌勒彰灼釋難。意亦有三。一者瑞大疑
大。若不為釋。憂兕在懷。妨聞正法。二者眾海乃多。
機在仁者。三者闔眾瞻仁。故知注誠殷重。所以彰
言釋難。請令時答。此示意文畢。】


「四眾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
[001-0032a]


【此一行。彌勒釋上正請後。文殊初伏難也。上伏難
云眾既無疑。今釋云四眾欣仰瞻仁及我。及我欲
令我問。瞻仁欲得仁答。此釋初難竟。文殊因此起
第二難。眾同有疑。不易可答。待佛出定。然後自決
其疑。】


「佛子時答。決疑令喜。何所饒益。演斯光明。」


【彌勒即用此第二偈。釋上次難也。若有疑在懷。憂
兕不泰。應以時答。不知如來何時定起。故言佛子
時答。即催促之辭。令其即答。決疑令喜。文殊因此
釋。故起第三伏難。我與仁者。同居學地。欲測於佛。
微共籌量。獨令我答。於理不可。】


「佛坐道場。所得妙法。為欲說此。為當授記。」


【彌勒即以此第三偈。釋上第三難云。我亦微心下
男。踟蹰兩楹。為說妙法。為當授記。故言佛坐道場
所得妙法。為欲說此。為當授記。文殊因此釋故。起
第四難。若如汝說。即是釋疑。何煩我答耶。】


「示諸佛土。眾寶嚴淨。及見諸佛。此非小緣。」


【彌勒即以此第四偈。釋上第四伏難。釋意。安得以
我猶豫之心。而判大事。故言示諸佛土此非小緣。
文殊伏難既窮。謙光亦止。此四伏難。光宅受於次
師。次師受江北釗師。既是先賢文外巧思。故今天
台師用之。】


「文殊當知。四眾龍神。瞻察仁者。為說何等。」


【此一行偈。彌勒重結請答。始自上爾時彌勒菩薩。
[001-0032b]
欲自決疑。訖此。第四發問序畢。
△從爾時文殊師
利語彌勒下。訖偈。名答問序。有長行偈頌。長行為
四。一從語下。名惟忖答。二從善男子我於下。名略
曾見答。三從諸善下。名廣曾見答。四從今見下。名
分明判答也。】


「爾時文殊師利。語彌勒菩薩摩訶薩。及諸大士。善男
子等。如我惟忖。」


【此乃標章惟忖也。夫以下測上。止可罔像卜度。惟
昔儔今。不可頓決。所以初從髣髴。惟者思惟也。忖
者忖量也。惟今如昔。忖昔如今。然文殊古佛。豈應
不知迹示思惟也。此惟忖答。答上此土問也。故先
以下五句文。酬序六疑也。】


「今佛世尊。欲說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
演大法義。」


【此一節正惟忖答。答上迹門。六瑞事也。欲說大法
者。答說法瑞。惟昔諸佛。說無量義。後開權顯實。收
無量歸一。忖今佛既說法巳。亦應開權顯實。會無
量以歸一。一者即大法也。雨大法雨者。答上雨華
瑞。惟昔諸佛天雨四華之後。普入圓因住行向地。
忖於今佛雨華之後。皆成佛因。如天非小大。非赤
白。而雨赤白之華。第一義。非開示悟入。見此理時。
即證開示悟入。譬如種子得雨萌開。今聞大法雨。
潤法性種。破無明穅。開於十住佛知見也。惟昔雨
華時。巳表當說圓因四位。故四而非果。忖今天華
[001-0032c]
而四雨。了時會之一因。一因必四位為所階。四雨
以義天為能表。吹大法螺者。答上大眾心喜瑞。惟
昔四眾見瑞。歡喜障除。機動即改人教行理。忖今
眾喜。亦應障機動。改人教行理。所改既深。故言大
法螺。譬如吹螺知是改號。今之與先。巳得十住。今
從十住。聞法更改。入十行。示佛知見。喜心內動。圓
障冥壞。改昔權人。成今妙眾。言擊大法鼓。答上地
動瑞。惟昔地動巳後。即有六番破無明惑。忖於今
佛地動之後。亦應六番破無明惑。聲教極妙。故言
大鼓。譬如擊鼓知是誡兵。今之與先。巳在十行。聞
法誡入迴向。悟佛知見。故知誡兵。必破邊疆之大
賊。地動則除中理之無明故。二乘昔來都無斯理。
序中冥利。時眾未知。演大法義者。答上放光瑞。惟
昔諸佛放白毫光。後說法華。彼此道同。忖於今佛
放光後。廣明五佛道同。又演之言布。橫闊豎深。乃
是演義。今之與先。巳在十向。又重聞法。從向入地。
入佛知見。窮無明源。盡法界邊。深廣備足。又忖今
同昔。覩光巳表開顯道同。故以一光。俱照彼此。此
表釋迦。彼表四佛。既是佛道。故言演大法義。如是
五句。悉是惟昔判今。忖今類昔。會文附義。唯少入
定一瑞。而雨華動地放光等。皆由入定故爾。意則
兼具。無勞疑也。然此惟忖一答。大聖忖量。不徒涉
慮。當知此初惟忖。乃為略廣二答之基。故彌勒思
瑞以設疑。文殊附疑以忖度。是故思惟昔佛正前
[001-0033a]
之六瑞忖量今佛瑞後之三周。故下廣略答。適時
方顯思忖。此即一經之骨目也。問。大法法義二句
何殊。答。大法表此土開顯。法義。表彼此道同。此照
於彼。彼同於此。故云演也。竝一代所無。信答問有
在。當知經之五句。初句是總。後四句是別。言總者
大法是也。以下四句皆是大法。故知下四為成初
句之總也。言別者。雨吹擊演。開示悟入是也。即以
雨等別彼大法。令入住等。對四位故。名之為別。然
私謂。此四別對住行向地。且從竪義言之。若一一
位各論橫竪。當位自具從始至末。如雨華用表四
位。吹螺通表改於四位。擊鼓亦通表四番破惑。演
說通於橫竪深廣。始自雨華。終至法義。一一該於
迹門廣說。句句皆含為令眾生佛知之見。一位具
足一切位也。然從豎釋者。且從聞法得益不同。今
從入住者。且名法雨。乃至入地。且名法義也。】


「諸善男子。我於過去諸佛。曾見此瑞。放斯光巳。即說
大法。是故當知。今佛現光。亦復如是。欲令眾生。咸得
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故現斯瑞。」


【此乃妙德引過去略曾見。答上他土問也。然此土
五瑞。不通他土。唯放光一瑞。徧照東方。既云放斯
光巳。即說大法。他土六瑞。以光為總。因光先覩聖
主演說。故知略曾見答。專答放光。是答他土之問
也。初文且以巳智惟忖。今文略引曾見答義。小分明於
前。且從言說階漸釋耳。善男子者。即開前七方便
[001-0033b]
為善。堪聞獨妙名男。男子即大丈夫。能見佛性者
是也。男子通在五時。須約教判。當知妙德今見如
昔。昔祇是今。故引過去。酬上問他。顯序正同也。曾
見者。即是見廣言中庠序。略廣漸增。為答之方。賓
主儀耳。欲令眾生。咸得聞知者。欲令之言。談教意
也。聞即聞慧。知即思慧。即開顯之聞思。故云難信。
二慧必須修也。如下文云若聞是經思惟修習也。
聞知亦信法雨行也。以一部文。凡論入法。不出二
行。二慧得入諸位。二行須各有三慧故也。聞知何
法義耶。然聞知收無量歸一。即上大法意。又聞知
改三乘教理。即上法螺十行。又聞知六番破無明。
即上法皷十向。又聞諸佛道同。即上大法義十地。
又聞開示等。即上法雨十住。故知略曾還述惟忖
也。通指諸位並開佛知見。故云一切世間難信之
法。當知難信之珠。四十餘年。方乃信解故。何義指
今文為彼。指上為此耶。良以惟忖有今佛之言。略
曾有過去之語。以今表此。以過表彼也。若爾廣曾
亦有過去之言。何以雙表。然廣中具述三同。以顯
此。復有過去之語。以表他也。
△此諸善男子。至下
汝身是也。一節經文。是第三廣曾見。答此土他土
之問也。再引廣曾見答。更分明於略。彌勒因光橫
見東方。以為問。文殊引昔豎見而為答。橫豎顯諸
佛道同也。】


「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
[001-0033c]


【初此是引一佛同中。初明過去時節文也。】


「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
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此初一佛次標名同也。通號可與今佛同。別名云
何同。此當以名別義同為釋。何者。日是慧。月是定。
定慧是自行德。燈明是化他德。能仁能定慧。能自
他。故同也。又日月燈是三智。今佛亦三智。隨緣稱
別。義則不殊。故言名同。若爾何佛無定慧三智。獨
云燈明與釋迦同耶。然餘佛縱具此義。不及燈明
義顯。何者。如楞嚴中。堅意問壽。佛令往東方。過三
萬二千佛土。有佛名照明莊嚴自在王。堅意往問
竟。阿難云。如我解佛所說。彼佛是釋迦異名爾。故
照明之言。正與日月燈明。義同。故云義同也。此十
號者。即一體三身之十號。須更約教分判相別。】


「演說正法。初善中善後善。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純一
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


【此是初一佛。第三說法同。即昔佛先頓後漸。同是
五時故也。演說正法初中後善者。即是頓教華嚴
時七善也。夫七善之語。乃通大小。若準佛慧同。今
應云圓乘七善也。言初中後善者。即是頓教序正
流通。即名時節善。其義深遠。即是頓教了義之理。
二乘不測其邊底。故言深遠。是第二義善。其語巧
妙。即是頓教八音所吐。會理直說。悅菩薩心。即頓
教之文。名第三語善。純一無雜。不與二乘共。即是
[001-0034a]
頓教第四獨一善。具足者。具明界內界外滿字之
法。即是第五頓教圓滿善。清白。無二邊瑕穢。即是
第六頓教調柔善。梵行之相者。即是第七頓教無
緣慈善也。此即最初說頓初同。答彌勒問他土佛
初說頓法同也。】


「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
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薩。說應六波
羅蜜。」


【此即引初古佛次頓之後。開漸教法同也。不明方
等般若者何。但以六波羅蜜擬之。即是二蘇只文
略耳。上問若人遭苦等。今引古佛亦開此漸。以答
斯問也。次引為求辟支佛等。答上若人有福問也。
次引為諸菩薩等。答上佛子修種種行之問也。此
引古佛說法。至波羅蜜等。明今巳與昔同二蘇也。
此六通云波羅蜜者。竝是西土之言。秦翻經論多
不同。略出三翻。或云事究竟。或云到彼岸。或云度
無極。云何事究竟。菩薩修此六法。能究竟通別二
種因果。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云事究竟。菩薩成
此六法。能從二種生死此岸。到二種涅槃彼岸故
也。菩薩因此六法。能度通別二種事理。諸法之曠
遠。故云度無極。此是經論三翻名義也。一檀波羅
蜜者。云何檀名波羅蜜耶。梵云檀那。秦言布施。所
謂內有信心。外有福田。更有財物。三事和合。心生
捨法。破慳貪法者。名為檀。言施有二種。一者財施。
[001-0034b]
所謂四事。妻子身命。隨所須者。皆能施與。俱名財
施也。二者法施。所謂從諸佛及善知識所。或從經
論并自觀行。心知聞見世間出世間法。菩薩以清
淨心。為人演說一相平等行。此二種之行。名為檀
也。波羅蜜者。翻名如前。由菩薩以清淨質直心。於
檀中。能具修五種心故。檀名波羅蜜。五者云何。一
者知施實相。若布施人。受人。及財物三事。皆空俱
不可得。入實相正觀。以無所捨法。隨他所須。能捨
不吝。名知施實相。二名起慈悲心者。故菩薩雖知
布施實相。而無所有。起大慈悲心。欲因此施與一
切樂。拔一切苦。名起慈悲心也。三名發願者。施時
願因此施。得無上佛果。不求凡夫二乘果報。名發
願也。四名迴向者。隨所施時。迴所施功德。向薩婆
若。及施一切眾生。名迴向也。五名具足方便。所謂
能於布施一法。旋轉通達一切佛法。徧修諸行。名
具足方便也。若能具足此五心。是時隨有所施。因
中說果。亦名事究竟。名到彼岸。名度無極。是菩薩
所行布施。故名為菩薩行檀波羅蜜。若至無上佛
果。方是檀波羅蜜具足滿也。二尸羅。三羼提。四毗
棃。五禪。六般若。各有翻名并五種心。竝是波羅蜜。
例檀度中釋。不委出相狀也。此六更須約部教簡
判。】


「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種智。」


【此引古佛會漸同也。即古佛開頓漸。後顯實之說。
[001-0034c]
始終修行究竟。此答上彌勒見他土佛涅槃後起
塔之問也。即是今佛當與昔同。此即引最初古佛
與巳今當同。同今佛三。初一佛三同竟。次當引二
萬同。】


「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
如是二萬佛。皆同一字。號日月燈明。又同一姓。姓頗
羅墯。彌勒當知。初佛後佛皆同一字。名日月燈明。十
號具足。所可說法。初中後善。」


【此引二萬佛。亦答彌勒上問。說法名號。皆同初佛
也。此中只舉說頓同。故言初中後善。即古佛說華
嚴教也。何故不明開漸耶。文殊巧說。為避繁文。但
例初後。三同義足。文殊見時。皆具五味。然最後一
佛。但舉開漸同。次第互舉耳。而不引二萬之前佛
者。正為名字說法皆同。據義為便耳。皆是為頓開
漸。過去佛既爾。驗知他土不過萬八千者。以過此
外不同也。然二萬者。表權實滿故。二萬約界如論。
權實各一萬。成二萬法門也。燈明如前解也。姓頗
羅墯者。此翻捷疾。亦云利根等。即婆羅門中一貴
姓也。十號如前釋。既云引同。姓何故異。縱使姓異。
未足為乖。作義同時。不無其理。尊貴多聞。義同名
別。豈以今古同名釋迦耶。說頓法如前釋。】


「其最後佛。未出家時。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二名善意。
三名無量意。四名寶意。五名增意。六名除疑意。七名
響意。八名法意。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領四天下。是
[001-0035a]
諸王子。聞父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悉捨王
位。亦隨出家。發大乘意。常修梵行。皆為法師。巳於千
萬佛所。植諸善本。」


【此即是第三最後一佛。開出漸同也。此一節是有
子。明過去曾與今佛八子。即是開出漸義。不明頓
者。例前初佛并二萬佛。則三同義足。昔佛八子。今
佛一子。數雖不等。並出同居土。土有見思。俱示有
子。有子事同。一八赴緣之別。生一子。表一道清淨。
生八子。表八正道。取有子義同也。然昔佛子出家
發大乘意。今佛子出家住小乘果。云何同耶。答。昔
化導巳竟。顯本事彰。故云發大乘意。今未發迹。猶
言羅漢。下文發本即是菩薩。其義同也。然出家者。
即須出五住煩惱。二死之家也。得阿耨等者。此翻
無上正徧知覺。捨王位者。捨金輪聖帝之位也。梵
行。六度行願也。得道巳後。以自行法。隨機說教。導
利人天。四弘誓願。即大乘意。此明曾見與今巳同
也。】


「是時日月燈明佛。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
所護念。說是經巳。即於大眾中。結跏趺坐。入於無量
義處三昧。身心不動。」


【此即古佛同此土智定一雙也。】


「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
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此即是古佛同此土因果一雙。】
[001-0035b]


「爾時會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
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及諸
小王。轉輪聖王等。是諸大眾。得未曾有。歡喜合掌。一
心觀佛。爾時如來。放眉間白毫相光。」


【此是古佛同此土感應一雙。始從是時日下。訖此
三雙文。竝是文殊引古佛同此土六與今同。昔佛
自土六瑞。悉與今佛瑞同。委釋眾等六瑞如前。】


「照東方萬八千佛土。靡不周徧。如今所見是諸佛土。」


【此是文殊引古佛同今佛他土六瑞。總云如今所
見。則知昔佛他土六瑞。亦與今同。巳上明古佛彼
此六瑞同也。】


「彌勒當知。爾時會中。有二十億菩薩。樂欲聽法。是諸
菩薩。見此光明。普照佛土。得未曾有。欲知此光所為
因緣。」


【此明古佛懷疑序同此土今也。然昔佛明別序。既有
現瑞懷疑二序。而文無集眾發問答問三序者。義
推則有。既言說法。知必集眾。既道懷疑。應知有問。
若問必答。但例二序。兼得三序同。又若述昔答。則
不俟文殊費辭。既不言答。亦不出問。又祗緣不敘
昔答。故以巳辭。具騰始末。始說法華。終盡滅後。乃
至結會。方結述云今見此瑞與本無異等。乃至偈
云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說法
華經等。利物乘機。巧申巳見。何勞費辭耶。從上是
時。訖此。引文殊曾見事。與今今同畢。】
[001-0035c]


「時有菩薩。名曰妙光。有八百弟子。」


【從此一節。至下汝身是也。明文殊曾見事。與今當
同。文有六段。消釋如下。此一節。是初昔因人同今因
人也。昔因妙光。今因身子。正是所因人同。又昔佛
八子師於妙光。如來起定。對告妙光。又付託妙光。
今佛子羅云亦師身子。佛從定起。亦對告身子。迹
門譬說竟。又付託身子。今古孱齊。是昔因人。與今
因人同也。不同古師謬解。夫妙光菩薩。身子是聲
聞。云何同耶。然昔事巳彰。談為菩薩。今事未發。道
是聲聞。比及發迹。身子即是大菩薩。非同何謂。昔
妙光垂迹。何必不作聲聞耶。此特是文殊巧說。方
便隱顯意也。】


「是時日月燈明佛。從三昧起。因妙光菩薩。說大乘經。
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此一文述曾見事。與今當同。中次說法名同也。上
彌勒見他土初頓。頓後見鹿苑之漸。漸後見方等般
若種種行。行後無境。不見法華涅槃之會。但見起
塔供養之事。不見法華。懷疑請問。今文殊答曾見
佛初頓次漸後種種行畢。即說見法華。此彼六瑞
之後。答出法華之相。明說法華後。即入涅槃。此分
明定答他土之問也。上彌勒問中。無此法華之相。
今文殊引曾見。答出定決眾疑也。從三昧者。即調
直定首楞嚴定也。起者出定之相。所表如下釋。因
者即對告人。是所因之人也。說大乘至蓮華者。即
[001-0036a]
是正宗開顯。一道清淨。無復餘乘。十方佛土中。唯
有一乘法之大乘也。此一非對二得名。此大非對
小名大。此乃離見聞覺知。法界明然清淨。所言教
菩薩。至護念者。不同序中能生之義。此乃正宗異
名義也。】


「六十小劫。不起于座。時會聽者。亦坐一處。六十小劫。
身心不動。聽佛所說。謂如食頃。是時眾中。無有一人
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此是文殊引古時節當同之相。如今佛下文五十
小劫。謂如半日。即是時節同古佛也。須信經中六
十小劫。經文不虗。蓋由機宜躬肅。聞法堅志。感佛
威加。一坐經時。忘其久耳。不同生公表重寄時。注
家佛促自是機宜。謂如食頃。且夫時眾那能促長
為短耶。然聞若志固。及經法力。兼佛威加。如食頃
也。】


「日月燈明佛。於六十小劫。說是經巳。即於梵魔沙門。
婆羅門。及天人。阿脩羅眾中。而宣此言。如來於今日
中夜。當入無餘涅槃。」


【此即引古佛唱滅當同。昔佛說法華竟。即便入滅。
亦如迦葉佛。蓋彼是同居淨土故也。今佛云如來
不久當入涅槃。又云將死不久。化道巳足。唱滅事
齊也。然古佛即入滅。時今佛說涅槃教了。方始入
滅。如何同耶。然古佛土淨。不須扶律。今佛為在穢
土。須贖命。贖命者。既開顯巳。法法莫不皆如。恐生
[001-0036b]
不了即惡為行。乃說扶律贖法身命。又為兼權明
實。助發實故。帶實用權。顯權力故。過常未常。始末
一故。滅雖進否。等皆滅故。言梵魔者。即色界主。亦
三界主。魔是欲界主。沙門此云勤息。勤息惡故。婆
羅門此云淨行。外道中出家淨行種。更云及天人
等。但所列不同。竝趣舉耳。所以六道標善略惡。皆
取入佛法易故。】


「時有菩薩。名曰德藏。日月燈明佛。即授其記。告諸比
丘。是德藏菩薩。次當作佛。號曰淨身多陀阿伽度。阿
羅訶。三藐三佛陀。」


【此是文殊引古佛授記當同今佛也。然古佛自授
菩薩記。今經授聲聞記。云何同。當知昔事巳成。故
言授菩薩記。然正是曾三歸一聲聞得記。文殊若
便說昔授聲聞記者。佛從定起。更何所論。文殊巧
談。故不發迹耳。若說授菩薩記。諸經皆爾。執教者
未驚。而隱古佛記小之言。從後以菩薩立號。又恐
二乘聞後驚疑憚教。或恐拂席以亡後聞。當知正
為授記功超一代。且如華嚴法界。何所不含融。彼
聲聞使如聾瘂。後分雖有。授記事乖。鹿苑初聞。一
向談小。方等尚昧。般若猶生。雖楞伽方等有記小
之言。楞伽乃密對菩薩。方等為斥奪聲聞故。一代
教文。彰灼授記。唯在於此。請搜檢大藏。方驗有所
歸。委釋授記之名。如下品題。次當作佛者。佛指德
藏。言淨身者。成佛別號。多陀等。此云如來。阿羅訶。
[001-0036c]
此云應供。三藐等。此云正徧知。此是通號十中。且
舉三號耳。即授記同當。】


「佛授記巳。便於中夜。入無餘涅槃。」


【此下至讚歎文。是引古佛通經當今佛。四節次第。
如下釋。此一節文。正明時節同也。】


「佛滅度後。妙光菩薩。持妙法蓮華經。」


【此明通經人。是其妙光也。】


「滿八十小劫。為人演說。」


【此即持經久近時節。】


「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堅固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王子。供養無量百千萬億
佛巳。皆成佛道。其最後成佛者。名曰然燈。」


【此明妙光弘經所化弟子。八子行成。先得佛之相
也。】


「八百弟子中有一人。號曰求名。貪著利養。雖復讀誦
眾經。而不通利。多所忘失。故號求名。是人亦以種諸
善根因緣故。得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供養恭敬。尊
重讚歎。」


【此明妙光所化八百之一方成。所以引此八子八
百者。近則釋疑。遠則密開壽量。釋疑者。乃文殊或
恐後人謂疑彌勒補處是大。文殊非補處。則是小。
小不應答。大不應問。故舉八百。顯彌勒宜應有問。
妙光昔親對佛。先復為師。故釋疑非謬。乃舉八子
八百。預釋後人之疑。善巧之要也。又云密開壽量
[001-0037a]
者。為八子其最小成佛。號曰然燈。然燈是定光。妙光
是釋迦九世祖師。孫今成佛。師祖為弟子。師弟無
定。將知密顯生非生滅非滅。此乃預擊時眾。密發
疑端。豈有伽耶近成。而以師為弟子。兩時弟子。何
者為尊。二處之師。誰為是實。師弟無定。本迹難憑。
終須剋覈令理有歸。密生其端。本門方審。預密表
之。若爾利根者。莫自預曉本壽耶。然利根縱其巳
知。須待彌勒扣發。見本眷屬。聞說無疑也。若爾彌
勒昔見諸佛。曾聞法華。雖不通利。安可不聞。今為
補處。宿智頗忘。何故疑問耶。答。時眾機宜。應須扣
發。此依權道不從實行。實行何妨曾見六瑞及聞
正宗等事。故知實位補處。輔應化佛。示歷五味。亦
且從權。文中當從權釋。】


「彌勒當知。爾時妙光菩薩。豈異人乎。我身是也。求名
菩薩。汝身是也。」


【此一節結會古今也。始自從其最後佛。直至此中。
是最後一佛。明三同文竟。即巳今當三也。然古人
但作巳同當同。不作今同解釋。今尋文云今見此
瑞與本無異。此正語今同。云何喚六瑞。作巳同釋
耶。然瑞是今同。謝方名巳。云何在定。華地炳然。眾
喜充懷。毫光溢目。古人稱巳。殊不體文。唯說法適
休。況眾猶未散。故從多瑞皆名為今。據文為三同
解釋。斯方當理。】


「今見此瑞。與本無異。是故惟忖。今日如來。當說大乘
[001-0037b]
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此一節文。分明判上忖略廣答也。今昔六瑞既同。
惟忖決定不謬。當知惟忖見巳分明。為成答問之
儀。先微後著。略曾廣曾。皆決定也。今乃明判。顯向
非疑。今見等言分明判也。當說大乘經。故決定前
說瑞也。名妙法蓮華。決定前雨華瑞也。教菩薩法。
決定前眾喜瑞。佛所護念。決定前地動瑞也。入定
瑞兼總在中。餘瑞由中定有故。分明判答文竟。】


「爾時文殊師利。於大眾中。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然此下有四十五行偈。不頌上惟忖略曾見答。於
廣曾見中。但頌前後。不頌中間也。】


「我念過去世。無量無數劫。有佛人中尊。號日月燈明。
世尊演說法。度無量眾生。無數億菩薩。令入佛智慧。」


【此兩行。頌上廣曾見中時節同。即初二句是也。次
二句頌名號同也。次四句頌上說法等同。此頌廣
曾見最初一佛。】


「佛未出家時。所生八王子。見大聖出家。亦隨修梵行。」


【此上一行。頌廣曾見中。最後一佛巳同。消經文如
長行釋竟。下去更頌今當二同也。】


「時佛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於諸大眾中。而為廣分別。
佛說此經巳。即於法座上。跏趺坐三昧。名無量義處。
天雨曼陀華。天鼓自然鳴。諸天龍鬼神。供養人中尊。
一切諸佛土。即時大震動。佛放眉間光。現諸希有事。」


【此頌上曾見事與今今同。此四行頌此土六瑞同。
[001-0037c]
而長出天鼓自然鳴。表無問自說也。如方便品初
從三昧起。告舍利弗。廣歎略歎。此土他土。寄言絕
言。若境若智。此乃一經之根本。五味之要津。此事
不輕。故須先表。即十二部中之一也。初一行頌說
法。次一行頌入定。次二句頌上雨華。但加天鼓以
助妙因。次半行頌眾喜。次半行地動。次一句頌放
光。次現諸希有事一句。總結頌上諸瑞故也。】


「此光照東方。萬八千佛土。示一切眾生。生死業報處。
有見諸佛土。以眾寶莊嚴。瑠璃玻瓈色。斯由佛光照。
及見諸天人。龍神夜叉眾。乾闥緊那羅。各供養其佛。」


【巳上三行。頌上曾見事與今今同中。此是頌見他
土六趣眾生同。初半行重明總瑞。次一句正舉六
趣。故云一切。次一句中總明生死因果及處。生死
兩字總標。業字明生死之因。報是明生死之果。處
即二十五有。亦是與此土同。次一行明所依土。前
長行及問答。皆不云光色。至此方云。準前應有。土
同穢故。由光照乃淨耳。次一行明諸趣供養。雖云
供養。意表機成。準此前文亦應有。】


「又見諸如來。自然成佛道。身色如金山。端嚴甚微妙。
如淨瑠璃中。內現真金像。」


【此一行兩句。頌見佛同。云自然成佛道者。若方便
道位中。則加心修習。即藏教四善根。通教性地。別
圓地住之前。皆名方便道。若發真道。即自然。任運
與理合也。上明所照六道。即所化之機。須具四種。
[001-0038a]
當知四教之機。既徧於諸趣。即有四佛。徧赴於物
情。是故四教各有真道。一坐任運。三十四念。一念
相應。不加功力。別圓妙覺。本得自然。他不見之。大
小混亂。上明六道。須有四機。辨能化佛。四教不同。
自然亦爾。】


「世尊在大眾。敷演深法義。」


【此半行。頌上純一無雜。無雜七善頓教同。但云深
法。不語菩薩。祗將法約人。須之法既深玄。必運大
機。開頓教。】


「一一諸佛土。聲聞眾無數。因佛光所照。悉見彼大眾。
或有諸比丘。在於山林中。精進持淨戒。猶如護明珠。
又見諸菩薩。行施忍辱等。其數如恒沙。斯由佛光照。」


【此頌上開漸三乘同。但云聲聞。不云四諦。將人約
法。須之人既二乘。必知開三藏說也。雖不頌出緣
覺。攝在其中。又見菩薩等。即頌上六度大乘。又初
二行約聲聞。初直明所見人。次明所修行。次一行
明菩薩。以施辱等餘四度。】


「又見諸菩薩。深入諸禪定。身心寂不動。以求無上道。
又見諸菩薩。知法寂滅相。各於其國土。說法求佛道。」


【此頌上見他土菩薩。種種因緣行行同。此中略不
答頌上起塔也。蓋上問中不見他土法華相。故次
見起塔。今答出法華相。故起塔入滅事。在後答也。
巳同畢。】


「爾時四部眾。見日月燈佛。現大神通力。其心皆歡喜。
[001-0038b]
各各自相問。是事何因緣。」


【此頌上昔佛四眾疑念。今同畢。】


「天人所奉尊。適從三昧起。讚妙光菩薩。汝為世間眼。
一切所歸信。能奉持法藏。如我所說法。唯汝能證知。
世尊既讚歎。令妙光歡喜。」


【從此乃至畢偈。即頌曾見與今當同也。此兩行二
句偈文。頌上昔因人同。既云從三昧起。即讚妙光。
讚後方始說經。故知正是對告。故不可依古作流
通解之。況復但云證知。不云流通故也。】


「說是法華經。」


【此一句。即是頌上說法同也。】


「滿六十小劫。不起於此座。所說上妙法。是妙光法師。
悉皆能受持。」


【此一行一句。頌上時節同。約不思議延促劫智義
也。妙光皆悉受持。亦如身子受佛付囑也。】


「佛說是法華。令眾歡喜巳。尋即於是日。告於天人眾。
諸法實相義。巳為汝等說。我今於中夜。當入於涅槃。」


【此二行。即是曾見當同。唱滅他土入滅意。】


「汝一心精進。當離於放逸。諸佛甚難值。億劫時一遇。」


【此頌當同有囑累也。如此土遺教。囑累同。】


「世尊諸子等。聞佛入涅槃。各各懷悲惱。佛滅一何速。」


【此頌當同。有悲泣。如此土涅槃。弟子涕泣盈目。徧
體血現。如波羅奢華。此即是恭法慕人之志故也。】


「聖主法之王。安慰無量眾。我若滅度時。汝等勿憂怖。」
[001-0038c]


【此一行。是同此土慰喻。亦如遺教。汝等比丘勿懷
悲惱。乃至巳作得度因緣等。】


「是德藏菩薩。於無漏實相。心巳得通達。其次當作佛。
號曰為淨身。亦度無量眾。」


【此一行半。即是頌上授記事同。】


「佛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分布諸舍利。而起無量塔。
比丘比丘尼。其數如恒沙。倍復加精進。以求無上道。」


【此上二行。頌昔滅後時節。四眾得益巳。如薪盡火
滅者。小乘佛以果報身為薪。智慧為火。慧依報身。
身滅智亡。大乘佛以機為薪。逗應為火。生盡應滅。
倍加精進者。以滅得度也。】


「是妙光法師。奉持佛法藏。」


【此上二句。頌上佛滅後。弘經之人同。】


「八十小劫中。廣宣法華經。」


【此頌昔佛滅後。行經時節同也。】


「是諸八王子。妙光所開化。堅固無上道。當見無數佛。
供養諸佛巳。隨順行大道。相繼得成佛。轉次而授記。
最後天中天。號曰然燈佛。諸仙之導師。度脫無量眾。」


【此上三行。頌上所益巳成弟子同也。】


「是妙光法師。時有一弟子。心常懷懈怠。貪著於名利。
求名利無厭。多遊族姓家。棄捨所習誦。廢忘不通利。
以是因緣故。號之為求名。亦行眾善業。得見無數佛。
供養於諸佛。隨順行大道。具六波羅蜜。今見釋師子。
其後當作佛。號名曰彌勒。廣度諸眾生。其數無有量。」
[001-0039a]


【此上五行。即是頌上當成弟子。即彌勒也。】


「彼佛滅度後。懈怠者汝是。妙光法師者。今則我身是。」


【此偈一行。即是頌上結會古今之文。
△此後四偈。
頌上分明判答。文為三。初我見燈明下。初有一行。
頌上當說大乘經。次今相如本瑞下。第二兩行。頌
教菩薩法。次諸求三乘人下。第三一行。頌上佛所
護念。在文可解。此後四行。即是頌上分明判答也。
不同舊作結成為剩。又闕頌上判文矣。當知後四
行偈。通二義消之。至下箋經。但作文殊釋彌勒四
伏疑解釋。然四伏疑者。何耶。又由前文彌勒菩薩。
先釋文殊師利四種伏難竟。令文殊菩薩。必定有
答。以釋眾疑。此中却是文殊述此四偈。斷彌勒四
種伏疑。使彌勒不復更問也。然四伏疑者。彌勒一
疑其名。二疑名下之體。三疑其宗。四疑其用。且第
一彌勒疑名者。因上長行文殊廣引先佛曾說法
華。分明判答。故彌勒潛疑欲問云。諸佛赴緣機。緣
人時各異。古佛雖名法華。未知今釋迦定起何必
如此仍說法華耶。此因上廣答。故彌勒疑今佛定
起說法名同。此初伏疑。】


「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說法華經。」


【此一偈。文殊斷上彌勒潛疑其名也。彌勒因文殊
此偈。斷疑其名。因此彌勒又疑名下之體。自有名
同體同。自有名同體異。未審此佛說法華之名。名
下體何所顯召耶。彌勒次疑名下之體也。】
[001-0039b]


「今相如本瑞。是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


【文殊即以此一偈。斷彌勒疑名下之體。故云助發
實相義。即名下之體也。彌勒因此斷疑其體。復疑
其宗。未知實相何人會之耶。】


「諸人今當知。合掌一心待。佛當雨法雨。充足求道者。」


【文殊以此一行之偈。斷彌勒第三伏疑其宗。故云
佛當雨法雨。彌勒因此。又疑其用。佛雨法雨。唯祗
洽菩薩。亦潤二乘耶。】


「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


【文殊即以此一偈。斷彌勒疑用。故云諸求三乘人
等。然彌勒聯翩構疑。文殊頻繁為斷。既事窮理盡。
即得之於懷。可謂善於問答。具二莊嚴。光宅但知
前述釗師彌勒釋文殊四種伏難。使文殊必答。顯
彌勒之美。而不見此中文殊釋彌勒四種伏疑。令
彌勒不問。不見此義。乃成抑妙德之能也。章安師
云。釋此四伏疑文。出自天台。非傳他疏。寄語後賢。
勿遏人長。自釗師巳後。數百年中。講法華者。溢路
頗有斯見。非長何謂也。此乃別序文畢。然佛世之
機。聞此別序。有獲實利否。答序正流通。俱有種熟
脫三。獲利大益。蓋聞者所從獲種熟等故。別序五
中節節益異。如說無量義。密得種等三益不同。故
覩定見光覺動蒙華。乃至問答俱有種等。如其久
遠蒙佛善巧。合種佛道因緣。中間相值。更以異方
便。助顯第一義。而成熟之。今日雨華動地。以如來
[001-0039c]
滅度而滅度之。即其相也。若祗云是序未得論種
等益者。則昧序中種等過未因果。并上通序。總是
大段序分竟。】


妙法蓮華經入疏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