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24 法華義疏-隋-吉藏 (master)




法華義疏卷第七


胡吉藏撰


信解品第四



信解義,六門分別:一、來意門;二、釋名門;三、出
體門;四、信解相門;五、信解位門;六、同異門。



意門者,為中根人說法凡有四章,初正說已
竟,今是第二中根領解也。


問:
〈方便品〉云「若實
得阿羅漢,不信此法無有是處」,若爾聞初法
說即應領悟,何待譬喻方信解耶?


答:
經言必
信者,蓋據始終為言耳。不言初法說即能信
解。又中根之人初聞法說虛心已信,但由未
解故至譬喻方得分明,所以今文與〈方便品〉
不相違也。


二、釋名門者,然信解之名有離有
[007-0542c]
合,所言離者凡有三義:一者、疑除稱信,執破
名解。疑是猶預之名,信是決定旨。聲聞猶預
權實、踟蹰一三,此疑既息故稱為信,即信三
是權、信一為實也。執破名解者,解是了悟為
義,執是迷執之名。既執三為實有,則封一為
實無,此執既除是故稱解。解者解三是無、悟
一為有。此釋出《注法華經》,故彼云「不疑所譬
曰信,遂悔封言稱解」也。二者、信起於不信,解
生於不解。不信者不信三權一實,此心遂改
是故生信。信者信三為權、信一為實,雖復信
三為權,未解所以權,雖信一為實,未悟所以
實,今遂悟所以權、遂解所以實,故名為解。此
即信在其初、解在其後。故《智度論》云「信為能
入、智為能度」,即其證也。然初信非無有解,但
解淺故名信;後解非無有前信,信深故名解。
三者、信破邪見,解破無明,故《涅槃經》云「有信
無慧則長無明,有慧無信則長邪見」。今有信
故破邪見,有解故破無明,則二法相資也。但
此義難明,今更以四句釋之。一、信而不解,雖
復虛心信受而未能解,謂鈍根正見人也。二
者、解而不信,謂利根邪見人也。三、亦信亦解,
謂正見利根人也,即四大聲聞也。四、不信不
解,謂鈍根邪見人也。


次、合釋信解者,略有二
義:一者、上有所對;二、下有所形。上有所對
者,解有二種:一者、見解;二者、信解。憑師義少
見理情多,如諸菩薩,故〈譬喻品〉云「若有菩薩
於是眾中能一心聽諸佛實法」,是名見解;若
憑師義多見理情少,故前文云「其餘聲聞信
佛語故得入此經非己智分」則是信解。今對
[007-0543a]
於菩薩見解,故目聲聞為信解也。二、下有所
形者,信是決定為義,雖因佛得解,解心堅明
謂理必爾,不同凡夫悠悠之解,故云信解。


三、
出體門者,依《阿毘曇》,信解有二體,信是善大
地中信數,解是通大地中慧數。依《成實論》,信
之與解並以心為體,然心上有信解之用,故
義說為二。今明若見有心與數異體及以一
體,皆是一異執見,非信解體,後門當具釋之。


第四、信解相門者,舊云信解義多不出四句,
謂權、實、有、無。以三乘為權、一乘為實,道理唯
一、無有三乘。今明蓋是一往封執言,未是虛
心妙悟。若必執一乘是實、三乘為權,捨三而
取一者,還是取捨有所得心耳。《涅槃經》云「有
所得者名為二乘」,猶未領悟何名信解?又若
有所得則無道無果,下文何得云「我今得道
得果」耶?又若言三是定無、謂一為實有,猶是
有無二見,如〈方便品〉云「若有若無等具足六
十二」,既具諸見即便有愛見,愛見即是煩惱,
煩惱故業,業故受苦,如此之人如服甘露還
成毒藥,是即舊病不除新惑更起,故非信解
相。今言信解者,可尋經本宗。〈方便品〉云「諸法
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何一何三?亦非權非實。
但倒情既重不可頓階,故方便誘引漸令開
悟,故前說五戒十善以止三途之惡,次說三
乘之聖令捨三界之凡,乃至欲息三乘之麁
故明一乘為妙,如此皆是對治悉檀,以榍出
榍用輕倒除重倒耳。《智度論》云「譬如執事比
丘舉手唱言眾皆寂靜,是為以聲遮聲非求
聲也」。說善止惡非留於善,乃至說一除三寧
[007-0543b]
存於一?若能三一兩捨、權實並除,心無所依,
乃名信解。故〈方便品〉云「我以無數方便引導
眾生令離諸著」,即其證也。


第五、明信解位者,
聲聞迴小入大,始得入菩薩十信之位,故
前文云「汝舍利弗以信力故得入此經」,即其證
也。又真諦三藏云:「十七地論文亦作此判」。又
理數應爾,學小乘猶未信大,今破小執而信
大者,則知始學十信也。


問:
聲聞迴小入大得
入十信位者,為入十信初心,為十信滿足耶?


答:
但入十信初心。故《涅槃經》云「須陀洹人八
萬劫到,乃至辟支佛人十千劫到」,所言到者
至十住初心,故知迴小入大未具十信也。真
諦三藏云:「闡提有二:一、凡夫;二者、二乘」。凡夫
闡提不信三一,二乘闡提信三不信一。今聞
《法華》破三,始得入菩薩十信位。所言十信者,
信、進、念、定、慧五根為五,第六不退心,第七迴
向心,第八戒心,第九護心,第十願心。


問:
迴小
入大至十信,是何信耶?


答:
但得初信心耳。何
以知然?如前引羅漢二萬劫十信始滿,故知
但是初心。


問:
直往菩薩十信與迴小入大十
信何異?


答:
互有優劣。直往菩薩十信,方便用
強、波若用弱,以諸菩薩多修眾行濟度眾生
故方便用強,不欲專心修於空觀斷除煩惱
故波若觀弱。二乘專修空觀以斷煩惱故波
若觀強。今迴小入大始學行行度物故方便
用弱。


問:
羅漢迴小入大既在十信,為在界外
受生,為在界內受生?


答:
界外受生。如《釋論》及
《勝鬘經》皆云羅漢三界外受反易生,直往十
信菩薩則在界內受生。


問:
若爾,直往十信則
[007-0543c]
劣、迴小十信則勝,何得前云迴小之人在初
心耶?


答:
已如前互有強弱釋之。迴小之人偏
修空觀斷除煩惱故在界外受生,直往之人
不專觀空斷結故在界內受生,而涉有化人
慈悲深淳則迴小之人所不能及,故直往為
勝。


問:
二乘斷結受生是菩薩何位?


答:
依《法華
論》釋〈分別功德品〉,地前菩薩界內受生,登地
已上界外受生。依《智度論》,七地菩薩肉身中
得無生忍,捨肉身即受三界外法性生身。依
真諦三藏釋《攝大乘論》意,自十行第六心去則
三界外受生。經論不同,難可詳定也。


第六、同
異門者,凡有七異:一、略廣異,身子述解則略,
中根陳悟則廣。二、遠近異,身子近序現在,迦
葉遠陳往昔。然身子序現在,但從鹿薗已去
至於法華,迦葉自華嚴已去竟一乘之說。三、
通別異,身子別序自身,迦葉通陳一切眾也。
四、有無異,上無譬說,今則有之。五、少多異,上
但序三教,今具述五乘。六、歡喜異,身子昔憂
今喜,迦葉昔不懷憂,但今非意所求忽得大
珍故生歡喜也。


問:
何故爾耶?


答:
蓋是互現不
同,又示身子利根能推理同教異,故昔憂今
喜;中根之人但保執小教謂為至極,故昔不
懷憂也。


七、約人異,上根領解唯有一人,中根
領解則有四人,下根領解其數無量也。


問:
《毘
婆沙》言一切聲聞開為三品,上根唯一人,以
身子獨六十劫修行故;中根亦一人,謂目連
也;餘一切聲聞並屬下根。今何故中根有四
人耶?


答:
目連乃是聲聞之中根悟入大乘,未
必勝於迦葉,故入中根之數也。


品開為二:初、
[007-0544a]
經家序其得解之相,第二、發言自述領解。就
初又有四別:一、辨得解之人;二、明所聞之法;
三、內心歡喜;四、外形致敬。初人法一雙,後喜敬
一雙也。四人之中初明善吉者,或可當時
起席善吉在初故爾。或可善吉有轉教之工
故在初列也。


問:
《淨名經》四大聲聞與今何異?


答:
彼經明身子之慧、目連之定、善吉空解、迦葉
有行,以此四人為大聲聞。此經明身子利根
獨拔眾人之外,非四大聲聞所攝,乃以善吉
解空、旃延達有、迦葉頭陀、目連禪定也。


問:
《度
佛境界經》明八大聲聞,是何人耶?


答:
未見經
說。意謂十弟子中四大聲聞即為四人。又三
藏法師云:「迦旃延解修多羅藏,優波離解毘
尼藏,富留那解阿毘曇藏,阿難總持三藏,合
八大人也。」


「從佛所聞」下,第二、明所聞之法,即
是得解之緣。但得解之緣凡有二種:一、以法
為緣;二、以人為緣,即授身子記是也。以法為
緣現生歡喜,以人為緣預欣得記故喜也。「發
希有心」下,第三、內心歡喜,正是領解也。「即從
坐起」下,第四、明外形致敬。「偏袒右肩」者,未起
之時正被袈裟,外國依律不著障𦝨及偏袒
衣著者得突吉羅罪。今言偏袒者,直是露於
右肩,更無內衣也。


「而白佛言」下,第二、發言自
述領解。就文為二:初、正述領解;次、歎佛恩深
難報。以解由佛得故歎佛恩,又良由領解方
識佛恩,故歎佛恩深以成領解。初文又二:前
長行,次偈頌。長行為三:謂法、譬、合。以類相從
開之為二:初、法說略述領解;次、譬說以下廣
述領解。前略後廣為解義故。就初又二:第一、
[007-0544b]
序昔迷;第二、述今悟。


序昔迷又二:初、明執小
故不求大;二、明聞大亦不求大。所以但明此
二者,蓋是具迷大小二種教也。佛說小本欲
令悟大,如舉指本為示月,今逐執小不求大、
守指而忘月,蓋是迷小教也。二者、昔親聞大
法令其捨小悟大,而遂樂小不欣於大,復是
迷於大法。自靈山之前唯此二病,故具序之
也。「我等居僧之首」者,四因緣故不求無上菩
提:一者、居僧之首,但是誨授於他,非自進求
之時也。二、「年已朽邁」者,意志衰畢不堪自進
業也。三、「自謂已得涅槃」者,謂所得究竟,不更
修因也。四、「無所堪任」者,沈寂空理不能更須
修行。如四河合流同注海口,非大力龍莫能
自返。三解脫俱流注涅槃海,聲聞小力不能
自出,故云無所堪任。亦如《淨名經》云「猶如敗
種不任生牙」,具此四義故不進求菩提也。


「世
尊往昔說法既久」,第二、明聞大不求於大。前
迷小教後迷大乘者,以佛初說小、後說大故
也。就文為三:初、明欣小不樂大;次、解釋之
也;後、結也。「說法既久」者,說大乘法久也。「身體
疲懈」者,心不樂大,故不能忘惓所以疲懈也。
「但念三空」者,厭此報身欲入空以忘之也。「於
菩薩法」下,上明樂小,今不欣大。「遊戲神通」者,
大士現變不難,喻之如戲。又現通度物可以
自娛,故名為戲。又如通非真實,故稱為戲也。
「淨佛國土成就眾生」者,起願為淨土,興行為成
就眾生也。「心不喜樂」者,前明住小不求於大,
今明非但不求親聞大法,亦不一念好樂。「所
以者何」下,第二、釋不樂大也。就文為二:初、明
[007-0544c]
昔不樂大。「又今我等」下,明今不樂大。「於佛教
化菩薩」下,第三、結不求大。


「我等今於佛前」下,
第二、明今了悟序得解歡喜。「聞授聲聞記」者,
明得解緣也。上雖聞法、譬二說,義猶未決,聞
授聲聞記方審一乘。又法、譬二說為令聲聞
作佛,故授二乘記。是此經之正宗,故偏舉之。
《智度論》云「《法華經》授二乘記作佛」,即其證也。
「心甚歡喜」,正明歡喜也。「不謂於今忽然得聞」
者,釋歡喜義,則簡異身子。身子以昔憂故今
喜,迦葉本無心悕求,非意而獲大寶,故喜也。
「深自慶幸」者,前明歡喜,今自慶也。「獲大善利」
者,即佛道也。


「世尊!我等今者樂說譬喻以明
斯義」下,第二、廣序領解也。又開為三:初、請樂
說;二、正說譬;第三、合譬。上來法說略序釋迦
一期大小二教事猶未盡,今舉喻廣述無量
事及始終法門,方得顯迷悟之情及歎佛功
德也。「以明斯義」者,譬文雖長但明得失義。初
二章為失,後章為得,設譬明此二義。「譬若有
人」下,第二、開譬。今以三門釋譬喻義:一、來意
門;二、少多門;三、領解門。


來意門者,依《法華論》
說火宅譬破於凡夫,明窮子譬斥二乘人執,
所以前破凡夫次須斥二乘者,示次第法門破
病階漸也。聲聞人謂三乘所得涅槃法同、三
乘並是、三無學人亦無異,故今明二乘所得
法如彼草庵,如來所得法猶如大宅,二乘之
人猶如窮子,如來之人如大富長者,是故迦
葉自說大小具明優劣,令諸學小乘人捨小
入大,故說此譬喻也。二者、令諸菩薩知大乘
尊勝小乘鄙劣,決定住大不退取小,故說此
[007-0545a]
譬。又令稟佛教人具識釋迦一化始終法門,
知權實、前後、淺深、顯密等教,故說此喻也。



二、定譬少多門者,釋此喻不同,今宜開為十:
一、初為父子喻,二、中途相失喻,三、子漸還鄉
喻,四、父子相見喻,五、喚子不得喻,六、冷水
灑面喻,七、誘引還家喻,八、付財密化喻,九、陶
練小心喻,十、委囑家業喻。初為父子喻者,釋
迦於過去世時為其說大乘法名之為父,其
曾稟大化故稱為子,故下文云「此是我子我
之所生」也。中途相失喻者,觀心微弱煩惱強
盛,為惑所牽流浪生死,子失父也;如來覓其
大乘善根成就不得,謂父失子也。子漸還鄉
譬者,法種眾苦樂求涅槃,故苦極有反源之
義,故積習善根漸有趣向大理,故名子漸還
鄉譬。父子相見譬者,於一形之內大乘善根
成就,有悟入大義,名子見父;見其一形之
內大乘善根成就,名父見子。喚子不得譬者,
初成道時大機未熟不堪受大化,故名喚子不
得。冷水灑面喻者,初成道時大乘善根未熟,
但有人天善根成就,故為說人天之教,如冷
水灑面即便醒[酉*吾],故名冷水灑面譬。誘引還
家譬者,前於道樹下說人天教,蓋是世間生
死乘譬向他家,次趣鹿薗說於二乘,是出世
法令從世間歸於出世,出世之法是長者家,
故名誘引還家譬。付財密化譬者,小志漸移、
大機遠動,故命說大法密誨小心,故名付財密
化譬。陶練小心譬者,從《波若》以後《法華》之前,
諸方等教毀訾聲聞、讚揚菩薩,令稍鄙小心
漸欣大道,名陶練小心譬。委囑家業譬者,小
[007-0545b]
執既除大機成就,故為說一乘令紹繼佛業,故
名委屬家業喻也。


第三、頌解門者,此之十譬
還領解〈譬喻品〉六譬,初為父子譬領上總譬
中長者及三十子也。中途相失譬領上見火
譬中汝諸子等先因遊戲來入此宅也。子漸
還鄉譬還領見火譬中聞有人言汝諸子等先
因遊戲來入此宅,蓋是眾生有機扣佛,故佛
應入生死,有機感佛即是子漸還鄉。佛應入
生死如父知子應反,故中止一城。父子相見
譬還領見火譬,眾生有機感佛如子見父,佛
應入生死如父見子。今三譬同領上見火譬,
但大格相擬,不可一一全同。今喚子不得譬
領上救子不得譬,冷水灑面譬領上三車譬
中如此種種之言也。上文云「如此種種羊車
鹿車牛車」,即是三乘。三車之前明種種者,謂
三乘之前說人天乘也。蓋是《注經》舊解,勿得
疑之也。誘引還家譬領上三車中羊鹿二車
化子得譬,領上二車故今還明二使人也。付
財密化、陶練小心二譬領上三車中大車,以
三車中大車正明大乘法,即是《法華》之前諸大
乘,是故二譬還領之。委囑家業譬領上等賜
大車譬,所以不領第六不虛譬者,既得領解
即知佛不虛,故不領不虛譬也。然舊經師一
向以後譬必須同前,蓋是失經旨趣。所以然
者,佛及弟子共顯發密教調伏眾生故轉勢說
法,故佛說六譬於前,弟子明十譬於後,乃大
格相領而形勢各異,宜用後十譬次第為正,
領前六為傍,例如〈譬喻品〉及〈方便品〉大意乃同,
而轉變即異也。


「譬如有人」者,第一初為父子
[007-0545c]
譬也。此文明父子凡有四番:初番、就子明三
譬;次、父就文明三譬;次、父就子明二義;次番、
約父明二義。初文就子明三譬者,一、初為子
時譬;二、中途失父譬;三、子漸還鄉譬。後就父
亦明三義,「譬如有人」者,即此會三根聲聞也。
有人即譬子義。昔佛為菩薩時如行而說,眾
生如說而行,同共一行義如父子。「幼稚」者,此
明小義,子通大小故別序幼稚,受化始爾為
幼,觀解微弱稱稚也。「捨父逃逝」者,第二、中途
相失譬。由受化始爾觀解微弱不能自固,遂
為惑所牽所以失父。佛能說教表理以佛為
父,迷教惑理不能感佛為失父也。但失父有
二:一、根本失。如《涅槃經》云「隨其流處六味不
同,失佛性故六道差別」。由此失故,諸佛菩薩
說大乘正教令反失從得,但眾生惑強觀弱
復惑教迷理,是為失中復更失也。前是任運
失,後是學教失。


問:
後失有始,前失何時耶?


答:


前失有始無始二俱有過。故《智度論》云「深水
火坑俱能害人,有始無始俱害正觀」。《華嚴經》
云「有始無始是無記問,佛不答之」。又《經》云「有
一比丘問佛,十二因緣自作他作無明自起
是有始義,名為自作他作者更從他起是無
始義。佛種種因緣而呵嘖之。如人為毒箭
所中,但須請醫拔之,不應求毒箭所以」。如此
一句是學者致迷之處,故略述之。


「逃逝」者,迷
教惑理是隱密之事,而眾生不知不覺,故名為
逃;背理向惑所以稱逝。「久住他國」者,以大乘
理為自國,背理起惑惑即是他國也。違理積
時為久,執惑不捨為住也。「或十二十至五十
[007-0546a]
歲」者,釋上久住之義也。十謂天趣、二十謂人
趣、五十即餘三趣。初失觀起惑猶輕故生天,
惑勢漸重故生人,惑勢轉重遂至三途。而言
或者,不定之辭,不必備經或可遍歷。又言或
者,如下五十餘年,餘年既擬修羅,今或還例
之也。「年既長大」者,以去大化久,故稱長大。「加
復窮困」者,背化轉久,新善不生為窮,舊善稍
盡稱困,窮子之名顯在斯句。


「馳騁四方以求
衣食」者,第三、子漸還鄉譬。衣食者人天樂也。
四方者四生也。又四方者除地獄、畜生餘四
趣也。無處不求為馳騁也。


問:
眾生既背理
起惑具受眾苦,善根何由生耶?
善根有三
義故生:一者、法種眾苦而樂求涅槃,故苦極
而求離。二者、眾生曾稟大化而善根種子不
可朽滅。三者、諸佛菩薩有三種化:初、一往化、
即昔為說大乘。二、隨遂化,眾生背化起惑流
浪生死,諸佛菩薩隨入生死而化度之。三、畢
竟化,令得成佛然後乃捨。今是三化之中隨
遂化,故得生善根也。


「漸漸遊行遇向本國」,本
國者即大乘理也。《法華三昧經》云「反源盡欲
室,令人歸古鄉,古鄉名無為,無為故號清淨
室」。佛答婆羅門云「波若郡、本際縣、超入城、絕
句里、薩波若樹下止」。背惡向善,善理不可
頓修,為漸漸;當此時唯有人天善,望大化難
至,亦是漸漸。人天善非是本善,失其所居為
遊行,人天善雖非本善,而善力冥資大機,故
言遇向。《釋論》云「有所得善者是無所得初門」,
即其事也。前即捨父之始,宜名為背;今是歸
本之初,故云向也。


問:
若漸漸遊行猶是人天
[007-0546b]
善者,人天善猶是五十餘年則猶住他國,何
名遊行遇向本國也?


答:
經既稱漸漸,非但有
人天善根,亦有發大心、行大行義。就初為言,
故云世間善也。


「其父先來求子不得」,此就父
明三義:一、為父時;二、中途失子時;三、中止一
城時。「其父」者,即初為父時也。對上第一初為
子時也。「先來求子不得」者,對上第二、子失於
父,由子失父故父覓子,大乘善根成就不得。
「中止一城」者,第三,對上子漸還鄉也。就譬而
言,父子天性感應道交,子既漸還本國,父則
中止一城以待子也。就理而明三根聲聞道
緣應熟,如來居法身地照彼機緣,故垂應成
佛也。「中止」者,據身而言。此文始終具有三
身:前言求子不得,即是法身,謂前時也;今是
舍那身,初成道時化諸菩薩、未化二乘,名中止
時;後脫珍御服著弊垢衣,為釋迦佛化彼二
乘,謂後時也。如人趣道未至所期而中道止
息。就聲聞領解為譬,如來出世為化諸子,大
機已熟,故但化菩薩未至化二乘處,故云中
止。亦得昔化今化二楹之間,故云中止也。垂
應居一方作佛,故言一城。又垂應為顯一道
故名為一,防於邪非以稱城也。「其家大富」者,
就迹而言,昔菩薩時共為父子,而子背父流
浪生死貧窮困苦,而父失子行滿成佛眾德
圓具如大富也。此文大意對子貧窮歎,父巨
富故無物不備也。就文為三:一、歎化主;二、明
徒眾;三、辨教門。即是真法說者及以聽人,略
擬初成道時《華嚴》之會有三事也。若取上中
止一城擬於化處,則是摩竭提界寂滅道場也。
[007-0546c]
「大富」者,佛地眾德也。十力無畏其體可珍義
同七寶,眾德中養慧命者如倉、安法身者如
庫。又法寶無能窺窬亦如倉庫,圓滿義如盈,
出用義如溢。「多有僮僕」者,第二、明徒眾,初成
道時所化非一故言「多有」,外凡如僮僕,內凡如
吏民,登地已上能助佛揚化為臣佐也。此時
未有聲聞,不得舉二乘合之。「象馬車乘」下,第
三、明教門也。象馬能負重致遠,教門能運凡
登聖,即五乘之教,如《華嚴.性起品》具說五乘。
「無數」者,八萬法藏及不可說法門也。「出入息
利」者,化從佛出為出,化工歸佛為入,教授為
資息,迴向為大利也。「乃遍他國」者,化流十方
也。「商估賈客亦甚眾多」者,俗民有四業,謂農、
商、工、估。農者田也,商者商量物價謂行貨也,
工者工匠,估者坐販也。此字應西下為貝,今
經文估字乃是估稅之估耳。「賈客」者假音,上是
貨物人,今賈客者即賈物人。此土稟道傳化
他方,謂商也。此土受化即此土說法,謂估也。
通稟前二人所化,如賈客也。即成道時有斯
事故,借以為喻也。


「時貧窮子」下,第三、重序子。
就文為二:初、明近父緣由;二、正明近父也。「遊
諸聚落經歷國邑」者,近父緣由也。《注經》解云
「惡趣如聚落,善趣如國邑,皆是生死所經歷
也」。又釋聚落小故喻人乘,國邑大故喻天乘。
又釋此明善根漸增長義,如遊聚落漸至國
邑。然上中止一城,既是佛初成道時窮子不
應始遊歷生死,但今追序其往事,所以得至
城者,由逕歷國邑所以至耳。由過去從惡趣
至善趣,及以善根漸增長故,得近大乘理也。
[007-0547a]
「遂到其父所止之城」者,第二、正明近父。善緣
漸牽近至理也。


「父每念子」下,第四、重序父。就
文為二:初、明失子之苦,謂大悲心;次、假設得
子之樂,謂大慈心。


問:
前已明父,與今何異?


答:


前明父求子不得故中止一城,即是求子大乘
善根不得,而垂應化諸菩薩。今明雖化菩薩
而心不捨二乘,故言「父每念子」。若以二化分
門者,上「不廢家業」謂化菩薩也。從此文去盡
譬,皆是化二乘也。復每念子者,以其背化久
處生死,大悲常欲濟之,是故念也。


「而未曾向
人說如此事」者,初成道時但說菩薩大行,未
說二乘人本是佛子、曾受大化,今違化久也。
又釋即詺二乘為人,初成道時二乘大機未
發不堪聞說是子也。「但自思惟心懷悔根」者,
「悔恨」者,昔化不濃遂令失大乘流浪五趣也。
蓋是悲心內切寄名悔恨耳。「自念老朽」者,釋
念子之意。一方之迹、一時之化將滅不久,故言
老朽。又廢大化來久,故言老朽。又如來亦以
化工為命,所化之善既弱、能化之工亦微,義
同老朽。又最後應付,如老朽也。「多有財物」者,
文理無量也。「無有子息」者,初成道時雖多菩
薩實堪紹佛業,但為二乘作譬,故言無有子
息。二乘未能自悟,如無子;復不未能傳化,如
無息也。「是以慇懃」下,結念子意,有二因緣:一、
佛去世;二、無人紹繼故法寶散失,所以憶子。
「復作是念」下,第二、作假設復子之樂。上憶子
之苦作前無大機譬,今明得子之樂作當有
大機譬,以佛必知當有大機堪紹佛業,是以
預想得子樂耳。「無復憂慮」者,既一期得子即
[007-0547b]
付之以法財,令傳化不絕為無盡法燈則暢
佛本心,故無復覓不得之憂,亦無散失大乘
法財之慮也。


「世尊!爾時窮子」下,第四、父子相
見譬。於一形內大乘善根成就必得領悟,為
子見父也;佛見其一形內必悟大乘,如父見
子。就文為二:初、明子見父;次、明父見子。


子見
父中有四句,合之為三:初、明見父緣由;次、正
明見父;後、辨正見父不識起避畏心也。「傭賃
展轉」者,由傭賃展轉故至父舍。由修行增長
冥資大乘,如遇到父舍,父舍者大乘正理也。
必應悟理與理交接,如至舍也。


問:
初云向國、
次云到城、今明至舍,此三譬何義耶?


答:
此皆
是去悟一乘近遠義耳。大意明悟一乘善根
凡有三品:一者下品善根去悟一乘理遠如
向國,中品善根去悟一乘理稍近如到城,上
品善根與理交接如至舍也。


「住立門側」者,始
未信受如住,終必當行如立,未有大機不堪
受大教如門側也。「遙見其父」者,第二、正明子
見父。始未信受如門側,終有悟大如遙見。「其
父」者,上序能見之機,今出所見事也。


問:
初云
舍、次云門、今言父後明珍寶,此四何異耶?


答:


皆是大乘正道隨義立名,至理為眾聖所栖
如舍,虛通無礙稱門,能生物善根為父,可貴
重故如珍也。


序所見文凡有六事,而初五別
明所見,但所見既多不可具序,後一句總而
結之。初五句者,一、見父踞師子床寶机承足,
二、眷屬圍遶,三、莊嚴其身,四、左右侍立,五、
覆以寶帳乃至出內取與。此五皆是歎父之
富責,如歎佛住大乘無德不圓、無累不盡,以
[007-0547c]
對小乘貧賤,令時眾起欣厭二心也。「踞師子
床寶机承足」者,宜就佛內外二德釋之。外德
者,《華嚴經》云「處蓮華藏師子之坐」,如踞師子床
也,「其地金剛」,謂寶机承足也。內德者,一乘以
中道正觀為體,不受斷常故云無畏,中道正
觀必履實相之境,如寶机承足也。「諸婆羅門
剎利居士皆恭敬圍遶」者,上歎能化,今美所化
也。又上嘆富,今嘆貴。又八地已上法身清淨
如波羅門;七地得無生忍名入佛眼地,即是
王種義同剎利;初地以上檀行滿足,義同大
富譬居士也;皆翊讚如來助佛揚化,故云「恭
敬圍繞」也,如《華嚴》十世界微塵數菩薩也。「以
真珠瓔珞價直千萬莊嚴其身」者,重歎能化
也。形無非法則是法寶莊嚴,法寶莊嚴有其
二種:一者、外具相好;二者、內備眾德。皆廣劫
所修世間無比,故云「價直千萬」也。「吏民僮僕
手執白拂侍立左右」者,此重序所化也。「吏民」
者,內凡也。「僮僕」者,外凡也。前辨登地以上菩
薩從高位以至下,今序地前人亦從內以至
外,此是說門次第非修行階漸。亦得吏民僮
僕四種擬宜地前四十心也。俱稟大化皆修
除垢之法,如手執白拂也。實是眾生除垢,言
為長者拂塵者,以眾生病故菩薩病,眾生除故
菩薩亦除也。悟淺如左、照深如右,隨行所取
故云「侍立」也。


「覆以寶帳垂諸華幡」下,歎教門
也。慈悲蔭覆為寶帳,然眾生斷結如長者拂
塵,亦慈被眾生如帳蔭長者。四攝下垂喻如
華幡,以禪定之水灑淨戒地,淹煩惱塵散智
慧華,闡揚正法以示於人,如羅列寶物也。化
[007-0548a]
從佛出故言出,化功歸佛故言內,前人稟道
為取,如來授道為與。畏則為威、愛則為德。又
折伏名威、攝受名德。人天無敵,故稱特尊也。


「窮子見父」下,第三、明子見父不識起避畏心。
理能伏情名有大勢力,情憚於理如即懷恐怖
也。「悔來至此」者,小機稟大,進無入理之福,退
有違教之罪,故稱為悔。「此或是王或是王等」
者,神通化物自在如王,說法化物如王等,猶
是上衣裓机案二物耳。有人言:法身如王、報
身如王等。「非我傭力得物之處」者,大乘道玄
理絕,非修五戒十善得人天小果之物處也。
「不如往至貧里肆力有地」者,上明不堪受大,今
明正堪行小耳。人天乘是生死法,無出世聖
果為貧里。「肆力」者,恣力也。五欲果報如衣食,
求小果之樂不難,名為易得。「若久住此或見
逼迫強使我作」者,此明小機不應住持大教,
若住持大教則教不稱機。違情為逼迫,非樂
為強使也。「作是念已疾走而去」者,背理順情,
其義如崩走,故云疾走。


問:
窮子前何故來?今
何故去耶?


答:
前明大機終有發義譬來,今據
始有小機不堪受大故去也。


「時富長者」下,第
二、明父見子。就文為三:初、明見子處;二、明見
子便識;第三、明以識故歡喜。然父子相見實
無前後,但欲示由感故應,故初說子見父、後
明父見子耳。「於師子座」者,見子處也。「見子便
識」,第二句,見其終有大機,識子曾受大化也。
「心大歡喜」下,第三句,由識是兒,故心生歡喜。
雖始無稟大之機,終有悟一之理,故言心大歡
喜。「即作是念」下,釋歡喜凡有三意:初、明既有
[007-0548b]
可化之理,將可付以法財故歡喜。「我常思念
是子」下,第二、明本願滿故喜。慈悲者常欲被
物,但昔日未見可救之理,而今化緣既發適
慈悲之願,是故歡喜也。


問:
生善由佛,云何名
為自來耶?


答:
雖由佛為外緣,但善機是眾
生之感,稱之為自,以其冥發所以名來也。


「我
雖年朽由故貪惜」者,第三、明老年見子,喜之甚
也。財物於老年無用而貪惜為子,教法於佛
乃無用,貪惜為於眾生也。


「即遣傍人」下,第五、
喚子不得譬,領上長者救子不得譬。上火宅
中開誡、勸二門化子不得,今領此意而文開
為兩別:初、各領二門化物不得;次、合領二門
息化。初別領二門化物不得即為兩別:第一、
正明大乘化子不得;第二、假設強授之以大
則有損無益。此二與〈方便品〉二思惟大同,不
與火宅之誡勸文同也。舊經師云領火宅誡
勸門者,失經旨也。就初文為二:第一、正明為
說大乘;二、明無機不堪。初文二句前明遣使,
譬佛念欲遣化物,初成道時即欲為二乘人
說於大法,故名則遣也。「傍人」者,在長者左右
者,故言傍人。大乘是佛常用法,去佛親近故
稱為傍;教能詮理,如人能示語,故云人也。「急
追將還」者,初成道時即顯說大乘,欲令了悟大
乘,故稱為急。追其惑情,使其反本還受大化,
故云急追將還。「爾時使者疾走往捉」,第二、明
使者受旨。譬佛正說教被緣,教能宣傳佛
意譬之如使,初成道時則欲為二乘人說於
大法名為疾走,教正被緣故稱往捉也。「窮子
驚愕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者,第二、明
[007-0548c]
無機不受化也。大教被於小機,非本意所期,
故云驚;小機不惻大教所由,為愕;大教違小
心而強授之,為稱怨,怨謂怨枉,怨枉事甚為
大,顯彰於外稱喚。教大而機小,其猶方蓋而
圓底,理不相稱、名不相犯,不應授之,如云何
為見捉也?


「使者執之逾急」,第二、假設強授之
以大則有損無益。就文亦二:前明強授之以
大,次明無益有損。必欲授之以大,如執之逾
急,知機小不堪大,違情使其了悟,為強牽將
還也。「于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下,第二、
明有損無益。無大機稱為無罪,以大教被之
如被囚執也。「此必定死」者,教大機小乖其本
情,心生不信則起誹謗,斷於慧命如必定死。
又現世起謗後墮地獄,亦名定死也。「轉更惶
怖悶絕避地」者,小機聞大起驚疑怖畏故名惶
怖,不能解大稱為悶絕。又不能行,譬之僻地
也。


「父遙見子」下,第二、合明息化。就文為二:初、
正明息化;二、明息化稱機。初文又二:前、念欲
息化;二、正息化。就初又二:前、開兩章門;次、釋
兩章門。開兩章門者,前開息大章門,次標授
小章門。所言「遙見」者,既不受大化,見彼小機
去理遙遠,故名遙見。念欲息化,如「語使言」,大
乘理不容小機,為「不須此人」,未可以大化之,
為「勿強將來」。「以冷水灑面令得醒悟」者,第二、
標授小章門也。即是第六冷水灑面譬。初成
道時既未堪授大化,但有人天小機,故為說
人天乘也。人天人機喻之如面,五戒十善能
釋迷解滯稱彼根情,譬之冷水也。「莫復與語」
者,不可說大也。「所以者何」者,雙釋二門也。「父
[007-0549a]
知其子志意下劣」者,此明有小機,釋上授小
也。「自知豪貴為子所難」者,明大乘尊極,釋上
息大化也。「審知是子」者,知其過去曾發大心,
故云審知是子。「而以方便不語他人云是我
子」者,此是釋疑故來也。既實是子,何不語使
云是我子,令使往捉耶?即詺使為他人,猶是
上傍人也。故今釋云:雖云審知是子,而以方
便不得語使云是我子。此意明初成道時,教
門中不得說二乘人本是佛子,不說之意隱
於實說,即是方便也。前遣使喚子不得,謂不
得以《華嚴》頓教化二乘人。今審知是子,不語
他人云是我子,即是不得漸說《法華》中一乘
以化窮子也。


「使者語之」下,第二、正息化也。亦
有二句:初、明大教不復被小機,稱為「我今放
汝」也。「隨意所趣」者,順小機行小教也。「窮子歡
喜」下,第二、息大授小稱彼根情也。亦有二句:
初、領息大;次、領授小。以大教不稱小機如被
囚執,是故驚怖;息於大化稱彼根情,故心生
歡喜也。「從地而起」者,領授小教也。牽往父所
故僻地,放之故起行,不行大乘如僻地,堪修
小教如起行也。


「爾時長者」下,第七、誘引還家
譬。就文為二:第一、雇子除糞譬;第二、教作人
譬。所以有此二譬者,初、領隱實教起權教;次、
領隱本身起迹身。故初成道華嚴之會則雙
說,從鹿薗以去為雙覆,至法華時為雙開。今
是雙覆也。初譬有四:第一、知小機喻;第二、說
小教譬;第三、稟教得益譬;第四、愍怪譬。「將欲
誘引其子」者,譬說二乘教意也。所以說二乘
教者,欲誘引令悟入一乘也。「而設方便」者,明
[007-0549b]
誘引之事也。無二說二,故稱方便也。「密遣二
人」者,出方便之事也。若顯灼云是長者之使,
窮子則畏憚不受,若言開一為三,即是方便
之三,物不信受,故隱於此說而覆相示三,故
名密。二者、昔說三乘是佛祕密之言,非二
乘之所能解,故名為密。三者、雖復唱三密引
歸一,故云密遣。四者、說三乃欲令眾生了悟
非三非一言斷意亡,是故此三名之為密也。


問:
〈安樂行品〉云「佛教菩薩但以大乘法而為解
說」,佛今何故自說小乘耶?


答:
今文嘆佛有知
機力,能說小為通大。〈安樂行品〉始行菩薩不
知因小悟大,但應說大乘法也。


「二人」者,即四
諦、十二因緣二教,能詮於理故名人也。「形色
憔悴無威德」者,釋二乘教之名體也。教則淺
近為形色憔悴,理非究竟為無威德。又生身
相好不圓如憔悴,法身眾德不滿如無威德。
又自調自度自淨常行獨善如憔悴,外無濟
物之功如無威,內無慈悲之心如無德。又菩
薩有折伏、攝受二能,折伏如威、攝受如德;二
乘不具,故言無威德也。「汝可詣彼徐語窮子」
者,二乘教可施之於彼人,為詣彼也。誘引將
順之言,為徐語也。又大乘化物取成佛義速
為疾走,小乘去佛奢緩為徐語。「此有作處倍
與汝直」者,窮子前從地而起往至貧里以求
衣食,即是行人天乘,名為彼處;今對世間之
彼,故說二乘出世間法,名之為此。示四諦、十
二因緣是修行之所,故稱為處;示小涅槃之
樂過人天之樂,為倍與汝直。「窮子若許」者,稱
彼根緣堪受小化,名為若許。「將來使作」者,從
[007-0549c]
世間入出世間為將來,正稟於教令如說修
行稱為使作。「若言欲何所作」者,小乘機發感
化,為欲何所作也。又釋假設作機未解教意
欲顯教宗,故有此責也。「便可語之雇汝除糞」
者,正教其修行斷結,顯示小乘教之正宗也。
以二涅槃之直與於窮子,稱為雇之;然後令
彼斷於煩惱,名為除糞也。


問:
若以斷結為除
糞者,聲聞但斷見思,大士具除五住,則菩薩
是大除糞人也?


答:
二乘見有煩惱可生,故修
解滅之。即是生滅斷常故為鄙賤,如除糞之
人。菩薩了惑本自不生今亦無滅,名無生滅
觀,故除無所除,非除糞人也。故〈方便品〉云「諸
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淨名經》云「為增上慢
人說斷三毒」耳。無增上慢者,三毒即是解脫,
故無所斷也。


「我等二人亦共汝作」者,二乘不
能離文求理,籍教詮理方能斷結,則教有助
智斷結之功,為共作義也。於四緣中是增上
緣。


「時二使人」下,第二、領上為緣說教。緣教相
會名為「既已得之」,為緣說教稱「具陳上事」也。


「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第三、領上得
益。貧賤之人其心局小,恐不得直而有徒勞
之弊,故先取其價然後乃作。二乘小心畏不
得果,故前期涅槃之果然後修行斷結。此譬
即鄙之深也。「其父見子愍而怪之」,第四、父生
愍怪。昔日本有大乘願行,而遂不受大法樂
於小乘,故可傷愍,愍不信大、怪其取小,此中
四大聲聞作鄙斥小乘之譬,從上即遣傍人
喚子不來,至其父見子而生愍怪,明好事喚
子不來、惡事呼而來,何鄙之甚耶?今實得羅
[007-0550a]
漢,遂是除糞鄙賤之人,況未得果欲學小乘
之者,如一形之內保執《毘曇》及《成論》者乎!


「又
以他日於窓牖中」,第二、領身之真應也。


問:

故先領二教後領二身耶?


答:
要前照機不堪
受一化、信受二乘,然後隱法身而垂應迹,然
後為說小法,即是次第。


問:
云何為二教二身
耶?


答:
即遣傍人,謂一乘實教也;密遣二人,謂
方便教也。故前隱於實教而起方便教。二身
者,師子座之長者,謂真身也;脫珍御服著弊
垢衣,謂化身也。既隱實教而說權教,亦隱真
身而起化身也。


問:
上〈譬喻品〉云,但明實教化
子不得,權教化子得,不明真應兩身。今何所
領耶?


答:
上品具有二教二身,門外長者謂
法身也,驚入火宅謂應身也。是故今文還
領上說,乃非是身教次第,而大意有之,故今
領也。又四大聲聞助佛揚化,佛既說教有權
實,彼以教例身,身亦有權實也。


問:
今文辨真
應,與〈譬喻品〉何異耶?


答:
〈譬喻品〉明門外長者
即是法身,驚入火宅謂應身也。今此文明居
師子座長者即遣傍人,此譬初成道時盧舍
那佛說大乘之教。次脫珍御服著弊垢衣語
令懃作,即是隱舍那之身起釋迦之化說小
乘教門,故以實身說實教、權身說權教,此並
是迹中開本迹耳。


就文亦四:一、照機;二、隱本
垂迹;三、說教門;四者、明得益。此四即是次第。
「又以他日」者,前是思惟不堪受大教、堪受小
教時,今是思惟不堪見本身、堪見迹身,故云
他日也。「於窓牖中」者,長者隱大處而於小處
見子,如不得用實智照小機而用權智照也。
[007-0550b]
「遙見其子」者,見子去理遠,故名之為遙。又爾
時猶居本身未垂應迹,去感尚遠稱為遙見,
故下隱本垂迹得近其子也。「羸瘦憔悴糞土
塵坌污穢不淨」者,出所照之機也。上明見其
不堪受大教、堪受小教,今照不堪見本身機、
堪見迹身機。無大乘之解為羸瘦,無大乘之
行如憔悴。有凡夫二乘,諸結使未除、垢障所
染,如糞土塵坌污穢不淨。


「即脫瓔珞」下,第二、
明隱本垂迹。初、明隱本;次、辨垂迹。隱舍那之
三德名為隱本。「即脫瓔珞」謂隱解脫也,「細軟
上服」隱般若也,「嚴身之具」隱法身也。此非是
法身地三德。何以知之?從中止一城以來
竟又以他日遙見其子,皆是初成道時有如此
事,但二乘不堪見於此身,故隱彼舍那示釋
迦耳。


問:
《華嚴經》云「亦名為舍那亦名釋迦文」,
即猶是一佛,何以開為二身耶?


答:
二佛有同
義亦有異義,同義如向引文,異義如《梵網經》
云「本身為舍那,迹身為釋迦」;《像法決疑經》云
「或見我身為報佛,為百千釋迦之所圍繞」,此
與《梵網》意同。今欲顯二教二身為異,本身說
實教化菩薩,迹身說權教化聲聞,故且用舍
那、釋迦二佛以明本迹,然身處及教無有定
判也。菩薩即見舍那在淨土說大乘,二乘見
釋迦居穢土說小教。


「更著麁弊垢膩之衣」者,
第二、垂應身也。然二乘所見具有八相成道,
今文略舉凡聖二事,即「更著麁弊垢膩之衣」,
即父母生身,同物有大患也。「塵土坌身」,示同
心有煩惱也。如納妃生子為貪使,六年苦行
為癡使,罵五人為嗔使,亦有三毒,如塵土坌
[007-0550c]
身也。「右手執持除糞之器」,上二句示凡方便,
從兜率天下竟道樹之前事等也。今示聖方
便,即樹王成道及趣鹿苑轉法輪事也。又
前示凡方便以聖同凡,今示聖方便令凡同聖。
右手執作之便,真智有除結之能,手執器故
除糞,智會理故斷惑。「狀有所畏」者,釋斷結之
意也。畏糞污身是故除糞,恐惑染心所以斷
惑,如三毒是三衰因,故出城四門即知貪欲
致老、瞋恚致病、愚癡致死,畏三毒能生三衰,
是故斷惑。


「語諸作人」下,第三、明說教,即是趣
鹿苑轉四諦法輪也。就文為四:一、誡勸;二、益
價;三、安慰;四、稱歎。汝等懃作者勸令精進也。
「勿得懈息」者,誡令勿懈怠也。精進成眾德之
根,懈怠敗萬行之本,是故命初以誡勸也。


問:


趣鹿苑應說四諦,云何乃明誡勸耶?


答:
領教
權實中已明說二乘法窮子修行,今隱本垂
迹明教作人義,故誡勸也。


「以方便故得近其
子」者,釋隱本垂迹之意也。佛理玄遠,非此方
便無由近之。「後復告言咄男子」第二、明加價
也。「汝常此作」者,令其常在正教之中修行也。
「勿復餘去」者,勿放逸入五欲心也。「當加汝價」
者,上雖勸常在此作,誡令勿復餘去,恐不受
誡勸,故以加價誘之。舊云:初成道已與人天
乘竟,今復賜其出世二種涅槃,名為加價。今
謂教權實中云「此有作處倍與汝價」,即是對
人天乘說出世涅槃,名為倍價。今言加價者,
於倍價上更復加之,謂涅槃果外諸餘功德
為加價也。「諸有所須」者,涅槃果外餘功德智
慧悉是資神所用也。「盆器米麪」下,別出所須
[007-0551a]
物也。凡加四物:一、瓮器,有盛貯之用,如戒為
定慧之本。經云「依因此戒則生諸禪定及滅
苦智慧」也。米麪者,即所食之物,米麁喻定,麪
細如慧。「鹽酢之屬」者,五門三觀等也。無常醎
味,苦為酢味,不淨無我是此比例,故云之屬。
《注經》解云「定麁如米,精進行細如麪,無礙如
鹽,解脫如酢,鹽酢為眾味之主,雙道為二乘
之根」。有人言:盆器如四禪,米麪謂禪地諸功
德,有漏功德麁如米,無漏功德細如麪,鹽酢
為眾味之主,止觀為諸行之要也。「莫自疑難」
者,修之必得也。「亦有老弊使人須者相給」者,
雖與諸物,復須人使,今故與老弊使人也。上
賜其三學自德,今與其六通外化。菩薩神通
運用廣遠猶如少壯,二乘神通力用狹劣喻
老弊也。


問:
何故許其瓮器乃至老弊使人?


答:


欲示二乘人功德智慧淺劣不足珍貴,用此以
斥保小之流令厭小欣大耳。


「好自安意」下,第
三、明慰喻。非止內給所須,外復有善言慰喻,
令安心於道門,故云好自安意也。「我如汝父」
者,欲密示是父子也。就昔為言,聲聞是小行,
佛為大乘,非真父子,但稟教生解故言如子。
「勿復憂慮」者,若修無漏必不懼老病死苦也。
「所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小壯」者,釋父子義
也。以道高是為老大,德淺為小壯,此領鹿苑
時師資之義也。「汝常作時」下,第四、稱嘆也。上
明內給所須、外善慰喻,今即如說修行得於
教益,故稱嘆之也。如說行故無欺,常精進故
無怠,知教不乖理故無嗔,得教益故無恨,知
教等益無私故無怨言也。「都不見汝有此諸
[007-0551b]
惡如餘作人」者,明無五種過,故云無惡;反此
五種則餘作人也。「自今以後如所生子」者,上
歎無過,今為其立名。既無五失則有五德入
於無漏,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取佛法分故
名如所生子也。「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
兒」者,既入無漏為立賢聖之名,稱為佛子也。


「爾時窮子雖欣此遇」下,大章第四,明稟教得
益。蒙上加價、慰喻、稱嘆三事,故云欣此遇也。
「猶故自謂客作賤人」者,未識大乘為客作,尚
守小分為賤人也。「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
令除糞」者,由未識大乘、守於小分,是故於二
乘法中修行斷惑,二十年即二乘教也。有人
言:斷見、思二惑為二十年。有人言:斷見諦惑
一無礙一解脫,斷思惟惑九無礙九解脫,名
為二十年。故《雜心》云「一種一種、九種九種,合
二十也」。「過是以後心相體信」者,上來序小乘
法中修行斷結竟,此下已去令其預聞大乘
法也。「過是以後」者,依二乘教修行斷結得果已
後也。「心相體信」者,大機漸發堪聞大教也。「出
入無難」者,聞大乘法不生疑心。「然其所止猶
在本處」者,雖聞大教,猶謂是菩薩法,非已所學
也。


問:
付財之教即是《大品》,《大品》是大乘之初,
自《大品》之前但明三藏,故《釋論》云「佛於三藏
中未說菩薩行」。若爾,前未明大乘,聲聞何由
已解耶?


答:
《大品》前亦明已說大乘,舊相傳云
佛成道六年說《鴦崛摩羅經》廣明大乘法。又
云佛成道六年說《大波若》十萬偈,不來此土。
又《仁王經》明《金剛波若》在《大品》前說。此法中
善吉已聞《波若》悲喜交集,即是出入無難事,
[007-0551c]
良由已聞大乘,故大機漸動,堪付財耳。若大
機猶未發者不堪付財,故說大機已動也。


「爾
時長者有疾」下,第八、付財密化譬。因聞《法華》
得悟《大品》,故領《大品》付財教也。然《大品》之與
《法華》雖同是大乘,但《大品》顯教菩薩、密化二
乘,以顯教菩薩故菩薩領解得記成佛,密化
二乘二乘未悟,至於《法華》顯教二乘方乃得
悟,始知昔日《大品》以去即是教我一乘。所以
作此領解者,蓋是自傷之甚也。前說小令我
入大而未解者其失猶輕,《大品》之時親付我
大法而我不知,蓋是愚之甚也。有人言:波若
教中聲聞已得悟道者,蓋是未善《法華》付財
譬意故作此說耳。今謂大品教明悟聲聞,法
華教辨聲聞悟也。大品教辨悟聲聞者有二
種人:一者、本是小乘,聞說《般若》遂得小果;二
者、本是大乘人,聞說《波若》證於羅漢,六十菩
薩即其事也。法華教明聲聞悟者亦有二人:
一者、本聲聞人,悟於《法華》並成菩薩;二者、菩
薩之人,聞《法華經》疑網皆除,住不退轉。


就文
為二:初、命;二、受命。命中為二:一、命之緣由;二、
正命。「自知有疾」者,有人言:如來一化,前說小
乘、後說大乘,從《波若》以前說小乘教,終《波若》
以後竟於雙林說大乘教,然化功訖喻於命
終,今廢少化譬同有疾。若聞大教則知雙林
稍近譬之將終,故云「將死不久」。有人言:三乘
化功為命,今將說《法華》,三乘化功應斷,斷故
稱死。《大品》去《法華》已短,故言將死不久。今謂
說《大品》時去涅槃小近,名為有疾將死不久,
說《法華》去涅槃轉近,如臨欲終時。正入滅度
[007-0552a]
如死時也,不須餘釋。「語窮子言」下,第二、正命。
又有二:初、付財;次、密化。如《大品》之初告身子,
轉教之始命善吉也。「我今多有金銀」者,如《大
品》勸學中舉因果德行八十餘科,故言多有
也。其中德行能續慧命者如倉,能養法身者
如庫,內德圓滿如盈,化功外流如溢。「其中多
少所應取與」者,廣說為多,略說為少,受法者
為取,授法為與。《注經》云「應根利鈍為多少,隨
機抑揚為取與也」。「汝悉知之」者,令其知上略
廣受授之事也。「我心如是當體此意」者,上是
付財,今是密化,使善吉領佛心也。「所以者何?
我今與汝便為不異」者,釋上當體此意也。就
昔而言,明善吉承佛力說,即是佛說,故云不
異。據密教聲聞者,佛為法王應自化菩薩,而
今令小乘弘大道化菩薩者,將明小乘之人
終與佛不異,意在於此,故云當體此意。又菩
薩化他、二乘自行,今令自行之人而化他,即
密示二乘是菩薩也。又令小乘人而說大法,
密令小乘人學大法也。依《智度論》釋者,命聲
聞說,凡有二義:一者、顯示教中明菩薩煩惱
未清淨,人不信受,故不命菩薩;聲聞煩惱清
淨,人則信受,故命聲聞。二者、佛與菩薩其德
尊高,眾有疑問不能自盡,故佛與菩薩不說
大法,命於聲聞則有下接之義,所以命說也。


問:
龍樹何故不依《法華》意釋命說耶?


答:
夫前
教未得開後教,後教必得開前,龍樹但當教
明義,故作此說。又實有斯義,所以作此釋之。
後教開前者,命小人而說大法有二種義:一
者、得密教小人,二者、得顯教菩薩。若命菩薩
[007-0552b]
而說大法,則唯得顯教菩薩,不得密教二乘
也。


「宜加用心無令漏失」者,用心謂順法隨機,
無令漏失謂勿違理差機。密表大法將為已
任,故有此誡也。


「爾時窮子」下,第二、受命而說。
就文為二:一者、領佛語;二者、不識佛意,謂不
領密化。「領知眾物」者,〈序品〉初身子白佛,〈三假
品〉始善吉受命。所以受命者,佛不妄勅,宜從
命而說。「而無希取一飡之意」者,佛言勸菩薩
而意在聲聞,今但領其言未知是己物,故不
體此意。「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下劣之心亦未
能捨」者,上明不取於大,此辨未捨於小也。


問:
《大品》付財定在《法華》前不?


答:
初分經在《法華》
前。何以知然?《智度論》云「十二年未制戒已說
《波若》」,又《仁王經》云「佛成道二十九年說《摩訶
波若》」,而此經云「四十餘年方說《法華》」,故知《大
品》初分在於《法華》前也。龍樹釋〈畢定品〉云:「須
菩提聞《波若》中明菩薩有退,又聞《法華經》說
一切皆作佛,以二經相違,故取決於佛,所以
問云:『是菩薩為畢定為不畢定?』佛答云:『是菩
薩畢定。』則以《法華》為實說。」若爾,則《大品》後分
在《法華》之後,故龍樹云:「是《波若》非一坐一時
說也」。


「復逕少時」下,第九、陶練小心譬。所以須
此譬者,二乘聞《大品》既不悟,何因緣故至《法
華》便解耶?故須明《大品》已後諸方等經陶練
其心,令稍鄙小心漸欣大道,至於《法華》方得
取悟也。


問:
此品始終明幾教耶?


答:
凡有五雙
十教:一、頓漸一雙,初化子不得謂華嚴頓教
也,從冷水灑面譬說人天乘,至法華教謂漸
說大乘,則頓漸一雙也。頓教化直往菩薩,漸
[007-0552c]
教通化二種菩薩。此中所明正化迴小入大
之人,就漸教中人天乘為世間教。從雇子除
糞竟法華為出世教,即世出世一雙也。就出
世教中雇子除糞喻謂小乘教,付財譬謂大
乘教,謂大小一雙也。大乘教中付財命說陶
練小心此二密教聲聞,法華已去顯教聲聞,
謂顯密一雙也。就密教中付財命說令小乘
人說於大法以化小人名為自教,陶練小心
明大人說於大法以化小人名為他教,自他
一雙也。則此自他兩教名為密教,委囑家業謂顯教也。此五雙十教非但領釋迦一化,總
攝十方諸佛法門。


問:
初化窮子不得,以幾種
教門即柔伏其心後得入法華耶?


答:
初華嚴
教門此教直往菩薩令入佛乘,從《華嚴》以後
依此品始終之意凡有四教,調伏迴小入大
之人,方得入於佛慧。言四教者:一、冷水灑面
即人天教,令其離三塗之惡。次、雇子除糞譬
說二乘教,令離凡夫煩惱。三者、付財密化譬
及陶練小心譬,此之二譬化彼二乘,同令離
二乘煩惱。所以但舉此二譬者,以大法化小
凡有二門:一者、令小人說大以化小人,則付
財教名為自教。二者、令大士說大而化小人,
謂《大品》以後諸方等經名為他教。一切大乘
中唯此二事,故用斯二調其小心,然後得悟
一乘也。


問:
此四教調伏小心得悟一乘者,此
之四教悉是入一乘之方便,若爾,四教應俱
是方便說教耶?


答:
不然。前之二教是方便教,
故籍方便教悟入一乘,則以方便教為一乘
方便也。後之二教並是大乘即是真實教,但
[007-0553a]
籍真實教悟入一乘,故以真實教為入《法華》
之方便也。


「父知子心漸以通泰」,第十、委囑家
業譬。就文為三:一、父知子大志譬,二、正委付
家業譬,三、領解歡喜譬。初有二句:第一句,明
大機動也。「自鄙先心」,第二句,明小執移。異上
付財中有二:一、不取大;二、不捨小也。


「臨欲終
時而命其子」下,第二、正說法華。就文為四:一、
辨時節;二、明召集眾證明;三、結會父子;四、委
囑家業。「臨欲終時」者,第一、付財時節也。舊云:
如來三十成道、八十滅度,其間五十年說法,
此經隣次涅槃,故〈壽量品〉云「於伽耶成道至
今四十餘年」。諸師並云四十九年說《法華》。今
明若說《法華》必是四十九年,則佛非十九出
家、三十成道。何以知之?若十九出家、三十成
道者,則出家以後經十二年。而經及《釋論》云
「踰城之夜生羅云」,若爾,何故知十二年耶?又
經皆言六年苦行,若十二年者,其間復何所
為耶?以此推之,非十九出家而三十年成道。
若必十九出家者,即二十五年成道,〈壽量品〉
應云五十餘年,不應言四十餘年也。今依《釋
論》引經云「我年二十九出家」,若爾即三十五
年成道,而〈壽量品〉云四十餘年,即會其文也。
若言經教不同適緣而見者,斯則時節不定
也。既隣次涅槃,如臨終義也。


「而命其子」下,第
二、召集證明,即序品中列眾事也。集二乘眾
如命其子,此經初分正為聲聞,故云「為諸聲
聞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所以云
而命其子也。又「從三昧起告舍利弗」,即是而
命其子。「并會親族」者,謂佛同行之人為親族
[007-0553b]
也。「國王」者,多寶分身也;「大臣」者,諸菩薩眾也;
「剎利」者,諸天等幽眾也;「居士」者,人王等顯眾
也。不列聲聞眾者,而命其子即聲聞眾也。


「即
自宣言」下,第三、會於父子正說《法華》也。文有
三句:一、明初為父子時,二、辨中途相失時,三、
明父得於子時。此略舉十譬始終三事也。「此
是我子」者,明聲聞人本是佛子也。「我之所生」
者,昔日為說大乘教,生其大乘之解,即以後
句釋上是子之言也。「於某城中」下,第二、明中
途相失時。跉跰跉零音跰破寧,行不正貌也。「五十餘
年」者,流浪五道及修羅也。「其本字某」者,昔受
化時之稱名謂也。「我名某甲」者,能化之時名
字也。「昔在本城懷憂推覓」者,第三、明得子時
也。初句舉不得昔大乘理法,稱為本城,猶是
故鄉耳。推覓大機猶未熟也。「忽於是間會遇
得子」,正明得子。「此實我子我實其父」者,


問:

已云此是我子我之所生,今何故復說耶?


答:
聲聞本非佛種,今忽言是子則似如權引,故
重有此實之言也。又前明初為父子時,今欲
付子之財,故重言實是我子。


「今我所有」下,第
四、正委家業,即領上授身子記之言也。道合
機熟父子義定,法財大業並皆是付之,餘緣
眾生一解一惑留託繼人,故言前所出內是
子所知也。又前所出內正指《大品》時,爾時雖
復出內猶未知是己物,今乃知之,故云是子
所知也。


「是時窮子」下,第三、領解歡喜也。


「大富
長者」下,第三、合譬。但合五譬:一、合初為父子
譬;二、合中途相失譬;三、合誘引還家譬;四、合
付財密化譬;五、合委囑家業譬。所以但合五
[007-0553c]
者,初為父子是結緣之始故須合之;背化流
浪生死,蓋是中途相失時亦須合也;後之三
譬是釋迦一期出世大小顯密始終教門亦須
合之。餘譬說已顯不待合也。


「世尊!大富長者」,
合父義也。「我等皆似佛子」者,合子義也。菩薩
為真子,二乘非真故云似也。又過去始學大
乘,位行猶淺,故言皆似佛子;若得真無生方
是真子。「如來常說我等為子」者,釋上皆似佛
子之言;如來常說我等為子,非我自稱也。又
佛眼照知我等昔稟大乘而背化入於五道,
今復得悟,雖復迷悟輪迴未始非子,故云常說
也。


「世尊!我等以三苦故」下,第二、合中途相失
譬。背大乘理已後凡有二事:一、受三界之苦;
二、樂著小乘。故《智度論》云「退菩薩有二事:一、
貪三界;二、樂小乘」。「以三苦故」者,即貪著三界
故受三苦也。所言三苦者,一、苦苦;二、壞苦;三、
行苦。有人言:苦受是苦中之苦,故有重苦之
名。有人言:心為苦體,緣逼生苦,體具合說故
名苦苦。《眾事分毘曇》云「欲界為苦苦,色界為
壞苦,無色界為行苦」。欲界雖具三苦,但欲界
有苦受故名苦苦;色界無外逼生苦,但有果
報壞時苦;無色界非但無外逼生苦,而果報
壞持苦亦不顯,但有無常所役故苦。夫有重
必有輕,則欲界具三苦,色界具二苦,無色界
但一苦。《俱舍論》約三受釋三苦,苦受為苦苦,
以苦受生時苦、住時苦,以二時苦故受重苦
名,稱為苦苦。樂受為壞苦,以樂受生時不苦、
住時不苦,但壞時苦,故名壞苦。捨受名行苦,
捨受三時苦皆不顯,但有無常所切,故云行
[007-0554a]
苦。「迷惑無知」下,第二、貪著小乘。凡夫時受
三苦而不知出,今厭患三苦不求大乘而樂
著小乘,所以樂小法者,正由迷惑無知故爾。


「今日世尊」下,合第三誘引還家譬。上有二:一、
領二教;次、領二身。今文轉勢合之,但領於教
不復領身。就領教為二:初、正領權教;第二、釋
疑。上領權教有四,今但合說教及信受。初文
合上說教,「我等於中」下,合上信受。「然世尊」下,
第二、釋疑。疑云:既是父子恩情,何因緣故但
令除糞不與妙樂?是故釋云:佛知情樂小不
受大化,是以不為說大而授小也。就文為二:
初、知根情故隱大不說。「寶藏之分」者,即《涅槃
經》貧女寶藏也。「以方便力」下,第二、授小。「說如
來智慧」者,如來智慧即是一乘,故於一佛乘
分別說三也。「一日之價」者,小乘果卑賤微也,
如一年傭作一日詶勞。


「我等又因如來智慧」
下,第四、合付財密化譬。上有父付及子受,今
但合子受,子受之內具合領父言不知父意。
「以方便力隨我等說」者,明昔付財之時,佛知
其樂小不得顯教大乘,但得以方便力密化
之耳。


「今我等方知」下,第五、合委囑家業譬。上
文有三:一、知子志大譬;二、委囑家業譬;三、領
解歡喜譬。今但合二,謂委囑家業及得家業
歡喜也。「方知世尊於佛智慧無所悋惜」者,昔
見佛獨以佛慧為菩薩說、不為二乘說,則謂
佛於二乘吝惜智慧;今得領悟,始知佛無吝
也。「所以者何」下,舉三事釋佛無吝:一者、我昔
有大機即為說大,由我昔無大機故佛不為
說大,故知佛昔無吝也。「於此經中唯說一乘」
[007-0554b]
下,第二、以佛今為我說一乘,故知佛無吝也。
「而昔於菩薩前毀訾聲聞」下,第三、義明昔讚
大呵小即是為我說一乘意,但我自不知,謂
佛慳耳。「是故我等」下,合第二、領解歡喜譬也。
「如佛子所應得者皆以得之」者,佛子所得凡
有三事:一、菩提心;二、菩薩行;三、未來得佛道。
今具得三事也。


「爾時摩訶迦葉」下,第二、偈頌。


問:
何故長行初明善吉,今辨迦葉說偈?


答:

吉、迦葉各有一能,善吉有轉教之功,迦葉有
持法之用,是以二人前後互出也。


問:
《大品》不
明迦葉轉教,今偈中何云佛勅我等說最上
道耶?


答:
上已通之。又迦葉善吉異口同音,迦
葉說偈即善吉說也。又《智度論》云「《波若》有二
種:一、獨為菩薩說;二、三乘共說」。《大品》則是共
說,迦葉雖復無言,而猶是善吉類,故得言迦
葉說。


問:
舊義亦明《大品》是付財教,與今何異?


答:
有三種異:一者、舊但明《大品》是付財,不會
父子;今明《大品》有付財、有會父子,所言會者,
如上引〈畢定品〉事釋之。二者、舊明《大品》淺《法
華》深;今明二經無異,非但二經無異,一切大
乘經同辨一道同為菩薩,如長者家業始終
無異,但說非子、是子為別耳。


問:
即說子為深、
不說為淺,云何不異?


答:
本以長者家業喻大
乘之理,家業既不異則知大乘理無別,但二
乘在《波若》坐大機未熟,故不得說是子耳。如
五百聲聞在《華嚴》坐,不得說其是子,可言《華
嚴》淺《法華》深耶?


三者、《法華》、《波若》眼目異名,《法
華》會父子即是《波若》會父子也。


七十三行半
偈,還頌長行二段:初二行,頌法說;次七十一
[007-0554c]
行半,頌譬說。上法說有二:初、序昔迷;二、陳今
悟。今但頌悟不頌迷也。二偈為二:初偈明聞
法故歡喜,次偈明見人得記故喜。亦初是現
喜,後是預喜。


「譬如童子」下,第二、頌譬說。上文
有三:初、請說;二、開譬;三、合譬。今但頌後二。上
開譬有十,今但頌八譬,不頌冷水灑面及陶
練小心。上明父子有四番:初番、明子有三義:
一、初為子義,二、中途失父義,三、子漸還鄉義。
今具頌之。但類例相從,轉勢為異耳。初明子
二義:一、為子時;二、失父時。子漸還鄉,迴在後
頌之。初半行明為子時。「童子」者,喻初發菩提
心也。「幼稚」者,明善根微淺也。「無識」者,上明解
小,今辨惑多也。次一行,頌中途相失也。「其父
憂念」下,第二、頌上父也。長行明父有三:一、為
父時,二、失子時,三、中止一城以待子時。今偈
以類相從,超取重明父入今文頌之,則開為
四,三文如上,第四明憶子之苦也。「其父」二字,
頌上為父義也。「憂念」已下,頌上第二失子義
也。「四方」者,四生也。子失父而稱五道,父失子
據於四生,蓋互現文耳。「求之既疲」下,頌上第
三、頓止一城以待於子。長行有四:一、化處;二、
化主;三、教門;四、徒眾。今具頌之。「頓止一城」者,
頌化處也。「造立舍宅」者,第二、明垂應成佛,頌
化主也。無為而無不為故言造立,覆陰眾生
稱之為舍。又垂應自居亦是舍也。五道皆化,
淺深隨機,謂「五欲」也。至人以度物為樂,稱為
「自娛」。「其家大富」,歎化主也。此文大意對子失
父之貧賤,歎父失子而富貴,明聲聞失大乘
故貧賤,佛得大乘故富貴。以此抑揚,令時眾
[007-0555a]
欣大而惡小也。執文為三:初、明父大富義;次、
嘆父大貴義;三、雙結富貴義。富貴各明三事。
富三事者:一者、內多珍寶;二、外豐象馬車乘
田業人民;三、出入息利遍於他國。今嘆內富
即是內備眾德。「象馬牛羊」下,此歎外富,謂教
門也。「僮僕人民」下,猶是歎外富,謂所化徒眾
也。「出入息利」下,上明一國之富,今明富遍他
國,猶是釋迦所化徒眾義耳。「商估價人」者,商
估謂行商,坐估謂賣物人也。價人謂買物人
也。此長安地呼買為賈,不必依書典也。「千萬
億眾」下,第二、嘆父貴義。亦開三別:初半行,明
近眾;次半行,明十方佛之所愛念;次半行,明
十方菩薩所共宗重也。「以諸緣故」下一行,結
富貴義。以富貴具足故往來者眾,赴機為往,
受道為來,其數塵沙故云眾也。「而年朽邁益
憂念子」下,第四、頌上重明父義。上有二章:一、
憶子之苦;二、假設得子之樂。今但頌初也。「爾
時窮子」下,此第三番重頌子也。長行明子有
三義:一、為子時;二、失父時;三、漸還鄉時。初番
已頌其二,今次頌第三子漸還鄉。所以迴初
置今頌者,欲明子還鄉有近遠三時:一、向國
時;二、到城時;三、至舍時。蓋是類例相從,故轉
勢頌也。初半行,頌上馳騁四方以求衣食,謂
向國時也。「從邑至邑」下二偈,頌上第二至城
時也。然善根有二種:一者、平品相生,如從邑
至邑從國至國;二者、增品相生,如從邑至國。
長行顯其增品,今明其平品也。「或有所得或
無所得」者,行善因得善果為有所得,行無記
因不得果為無所得。又定得果為有所得,緣
[007-0555b]
差不得果為無所得也。「飢餓羸瘦」者,樂果不
得自充足為飢餓,福因不能自強如羸瘦也。
「體生瘡癬」者,上明善小,今辨惑多,外則受於
譏毀,內為眾惑所瘵塵也。「傭賃展轉」下,第四、
父子相見譬,有二:初、頌子見父;次、頌父見子。
子見父中長行有三:一、明見父緣由;二、明正
見父;三、起避畏心。今具頌之。「爾時長者」下,頌
正見父。長行有六句,今但頌三:一行,頌化主;
半行,頌徒眾;一行,頌教門。此既是真法說者,
聽人三事故頌之也。「門內」者,至理虛通為門。
長者既在門內,顯窮子居理外也。「眷屬圍遶」
者,頌長行婆羅門等登地已上人也。「諸人侍
衛」,頌長行吏民僮僕地前人也。「或有計算」者,
明教門也。非長者自計算,乃使人為之。初成
道時七處八會加被菩薩說,即是其事也。「計
算」者,明少多義,如五十二位深淺不同。又如
初地百法明門、二地千法門等,「注記」者,現在
行因未來得果也。計算明說法,注記謂授記
也。「窮子見父」下,第三、頌子見父赴避畏心。「借
問貧里」者,于時佛未說人天之教,但有人天
之機扣佛說人天之教,如借問貧里也。


「長者
是時在師子座」下,第二、頌父見子。上有三句:
一、見子處;二、見子便識;三、見子歡喜。今但頌
二,不頌歡喜。初成道時未說是子,故云「默而
識之」。「即勅使者」下,頌第五、喚子不得譬。上有
二:初、喚子不得;二、息化。今但頌初。上喚子不
得,不得中又二:初、正喚子不得;二、強牽將還。
今但頌初。半行頌正喚子,一行半頌無機不
受也。「何用衣食使我至此」者,何用人天樂以
[007-0555c]
小善扣大聖也。「長者知子」下,頌第七、誘引還
家譬也。上有二:初、領二教;次、領二身。今具頌
之。二教中有四,今但頌二:初三行,頌說教;次
一行,頌信受。初三行為二:初一行,明無大機;
次二行,正說小教。「不信我言」者,不信實教也。
「不信是父」者,不信實身也。「即以方便」者,第二、
說小教也。前已遣傍人喚子不得,故云「更遣
餘人」。「眇目矬陋無威德者」,目視不正為眇。又
云一目少為眇。譬二乘所見空有悉皆不正。
《涅槃》云「見菩薩八相成道,名二乘曲見」,謂有
見不正也。又言「若以聲聞辟支佛心言無布
施,是則名為破戒邪見」,謂空見不正也。但度
三百由旬志不及遠名之為矬,不得中道正
觀但是斷常行心名陋也。外無濟物之功如
無威,內無救物之心稱為無德。《攝大乘論》明
二乘無三德,一、無斷德,但除惑障不除智障;
二、無智德,謂無一切智;三、無恩德,不能普救
眾生也。「窮子聞之」下,第二、頌上信受也。「淨諸
房舍」者,六根非一如諸房舍,除六根中煩惱
如淨也。


「長者於牖」下,第二、頌上二身。上有四:
一、照機;二、隱本垂迹;三、說教;四、得益。今頌初
三,不頌後一也。初行頌第一,次偈頌第二也。
「方便附近」下,頌第三說教。上有四:一、誡勸;二、
益價;三、安慰;四、稱嘆。今轉勢亦四:二同上;
三、苦言;四、柔語也。「若如我子」者,古語呼汝為
若也。「并塗足油」者,外國作使之人足多龜坼
故以油塗之,譬得六通而足不履地也。「飲食
充足薦席厚煖」者,作使之人必多飢寒,今賜
其飽煖。無漏定慧如飲食,戒以安身如厚煖
[007-0556a]
也。「長者有智」下,頌第八、付財密化譬。上文有
二:一、父付;二、子受。今二行頌父付,一行頌子
受也。「經二十年」者,得羅漢果後始命說《波若》,
如除糞已後方乃付財,則知命說之時猶住
二乘位,故稱經二十年也。「父知子心」下,頌第
十、委囑家業譬。上父有三:一、知子大志譬;二、
委囑家業譬;三、得家業歡喜譬。今具頌之。半
行頌第一。「欲與財物」下,頌第二、委囑家業譬。
上有四:一、明時節,謂付財緣由;二、召集證明;
三、結會父子;四、委囑家業譬。今不頌初一,但
頌後三。初一偈,頌召集證明。「於此大眾」下,頌
第三、結會父子。上父有三:一、初為父子時;二、
中途相失時;三、父得子時。今具頌之。半行頌
第一,一行頌第二。上半明捨父之歲,下半辨
見子之年。


問:
稟人天教亦是見子,何故但說
行二乘教為二十年耶?


答:
二乘方是佛子,人
天未是佛子,故五種佛子中謂四果并緣覺,
不說人天也。


「昔於某城」下,頌第三、父得於子。
上半辨失子之城,下半明得子之處。「凡我所
有」下,頌第四、正季付財物。「子念昔貧」下,頌第
三、得家業歡喜。又開三別:初半行,序昔貧;次
一行,明今富;後之半行,辨歡喜。三門各二。初
門有二者:一、昔貧;二、志意下劣。次門二者:半
行明內富,半行明外富。後門二者:一,甚大歡
喜;二,得未曾有也。


「佛亦如是」下,第二、頌合譬。
上長行合五譬,一、合初為父子譬;二、合中途
相失譬;三、合誘引還家譬;四、合付財密化譬;
五、合委囑家業譬。今亦合五,但轉勢頌之。第
一、合喚子不得譬;第二、合誘引還家譬;第三、
[007-0556b]
合付財密化譬;第四、合陶練小心譬;第五、合
委囑家業譬。初文有一偈,上半明有小機,下
半明不說大法。次文有一偈,上半明得小法,
下半辨成小乘人。「佛勅我等」下,頌第三、付財
密化譬。今就此譬大開三別:第一、合付財密
化;第二、合陶練小心;第三、雙明佛昔不為顯
說大乘。合初文為二:初一偈、合父付,第二、合
子受。父付中上半明所付《波若》是最上之道,
下半明《波若》教宗唯菩薩辨成佛,明顯教菩
薩及密化聲聞並令作佛,蓋是《大品》教宗,非
三乘通教意也。「我承佛教」下,第二、頌子受。前
文有二:一、領父言;二、不識父意。今具領之。就
領父言復開四別:初一行半,正明受命轉教;
次一行,明菩薩悟道;第三一行,序佛授菩薩
記;第四一行半,結大品教但為菩薩說、不為
二乘也。「如彼窮子」下,第二,有三行,頌不識父
意。三行即三:初偈、譬說;次偈、合譬;後偈、釋無
悕取。「我等內滅」者凡有三種義:一、約大小乘
明內外,大乘具滅三界內外,小乘但滅三
界內,故稱內滅。二者、菩薩並濟眾生內外俱
滅,二乘但滅自惑不滅他惑,故稱內滅。三者、
約餘無餘明內外滅,結業既亡則未來生盡,
入無餘時於外山河日月亦隨分得滅,今住
有餘未得無餘,故云內滅也。「我等若聞淨佛
國土」下,合第二、陶練小心譬。就文為二:初、明
保小故不欣大因;二、明保小不樂大果。所以
但明此二者,大品教後諸方等經陶練小心
凡有二種:一者、以大因陶練,二者、以大果陶
練,故今但明二種也。初文為二:前明不欣大
[007-0556c]
因,次二偈解釋也。


問:
何以故此文是合陶練
小心譬耶?


答:
前章明為他說大乘,今文辨從
他聞大,故知是付財之後諸大乘經也。


「所以
者何」下二偈,釋不欣大也。空無大小者,此是
成論人聲聞空也。成論師不體此意,謂是探
明大乘。蓋是小乘教中自有二說,《毘曇》悟人
空但得其淺,《成論》悟法空則得其深也。


問:
《成
論》亦辨法空,與大乘何異?


答:
略明四異:一者、
大乘明人法本性空,小乘明折法空,故大乘
是真空、小乘非真空。故〈方便品〉云,小乘涅槃
非是真滅,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大乘涅
槃方是真滅,滅諦即空,滅既有真偽,空亦然
也。二者、小乘但明三界內人法空,空義即短,
大乘明三界內外皆空,空義即長。三者、小乘
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大乘人具見空與不
空故名中道,以空無諸累不可言有,有於眾
德不可言無,非有非無即中道。四者、小乘
人入空則失有,出有則失空,是故取捨行心
斷常二見。《中論》云「若有所受法則墮於斷常,
當知所受法若常若無常」,大乘人不壞假名
而說實相,故即有而常空,不動真際建立諸
法,即空而常有,故不墮斷常名中道觀。


問:

乘何位得並觀耶?


答:
成實師云:六地未並,七
地學並,八地真並。而《瓔珞經》云「初地已並」者,
成實師釋云:凡夫著有、二乘沈空,今初地對
此故云並耳,其實未並。雖言八地並,然照空
之智終自四絕,鑒有之智萬像不同,空有恒
異,何由並耶?


「我等長夜」下,第二、聞佛果德不
生欣樂。就文為二:初一行,正明不欣果德;
[007-0557a]
次三行,釋執小故不欣大。三行復開三意:初
半偈,謂小是究竟,與佛德齊,故不欣大;次一
行半,所作已竟故不欣大;第三一行,明報恩
已畢故不欣大。依教得果是法供養,前二明
所作已辦,此序報恩已畢,故不進求也。「我等
雖為諸佛子」等,第三、雙釋付財密化及陶練小
心二譬意也。就文為二:初一行半,重牒付財
譬,略不牒陶練小心;第二偈,明佛昔知未有
大機,但得密說不顯言勸學大乘也。「如富長
者」下,此頌合第十,委囑家業譬。上長行有二:
一、委囑家業;二、得家業歡喜。今具頌之。頌初
委囑家業又二:前,一行半,雙標二譬;第二,一
行半,雙合二譬。所以雙牒合者,此二相開故
舉始以成終也。「以方便力」者,若別取即是第
七誘引還家,說二乘譬名為方便。故上文云
「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若通論方便者,從
一乘頓化不得故,後以四教為方便,謂人天
乘乃至陶練小心,如上釋也。又合此四教亦
得為三方便:人天乘謂世間方便,次說二乘
謂出世方便,後付財密化陶練小心謂大乘
方便。此即是下中上品方便調柔其心,然後
始得悟入一乘也。


問:
此與五時教次第有何
異耶?


答:
《法華》文自作此判之,非人之穿鑒
也。而與舊不同者,舊明《波若》及諸方等經皆
劣於《法華》,故是《法華》之方便。今明諸菩薩等
於《波若》中皆已得悟,聲聞鈍根假菩薩究竟
之教為得悟緣由,故云方便耳。非是《大品》未
究竟稱為方便也。故前文云「《波若》是諸佛密
藏,但為菩薩演其實事」,即其證也。


二者、五時
[007-0557b]
教人謂《波若》、《淨名》、《法華》之佛皆非究竟。今明
三教辨佛皆究竟。三者、他云《華嚴》一乘、《法華》
一乘淺深為異,今明二種無異。但初說一乘
化子不得,後說一乘化子方得,得與未得其
義乃殊,論其一乘理無異也。「佛亦如是」下一
行半偈,雙合二譬也。「我等今日」下,第二、頌上
領解歡喜。就文為二:初一行半,總明得益。「世
尊我今」下五行半,別明得益。就文為二:初三
行,明得法益;次二行半,明得人益。初三偈即
三:第一偈,明得慧益。「得道得果」者,昔得小乘
道諦之道、滅諦之果,今得大乘道果,如《大品》
云「有法是菩薩道,即是無生滅觀;無法是菩
薩果,謂諸法實相」。


問:
云何名無生滅觀耶?


答:


昔謂滅惑生解是生滅觀,今知惑本不生今
亦無滅故名無生滅觀,即是道果也。


「於無漏
法得清淨眼」者,昔日會空斷惑,乃至《毘曇》見
有斷惑稱為無漏;今明二乘皆是斷常之心
悉名為有漏。今得平等正觀始是無漏為清
淨眼;昔日二乘人斷常覆心無清淨眼。在華
嚴坐猶如聾盲,今得了悟則同入法界也。「我
等長夜」下,第二、明得戒果。昔持淨戒得小解
脫,今悟一乘得大解脫,解脫是木叉之果,故
以解脫為戒果也。


問:
昔持小戒,云何今得大
果?


答:
佛昔令持小戒為令悟大,故小戒為因、
悟大為果。如《勝鬘》云「為大乘故說於六處,謂
波羅提木叉、出家受戒、具足戒、正法住、正
法滅等」。「法王法中」下,第三,有人言:通取一
切戒為梵行,別名斷婬為梵行。故《大品》云「婬
欲障生梵天」,何況菩提?今謂前已明戒果,今
[007-0557c]
明定果,昔行小行至小涅槃,今悟平等至大
涅槃也。「我等今者」下,前三即是三學之法次
第,今明人利益,初偈明智果,謂為他說法生
他之慧,次一偈半明斷果,謂受他供養生他
之福。又前偈自為法施主、眾生為福田,後偈
明自為福田、眾生為施主。所以然者,始捨小
乘斷常、信今日中道,堪為人天二乘福田。如
《大品》身子問菩薩住何等地為二乘福田?佛
答從初發心為二乘福田也。


「世尊大恩」下,第二大段,嘆佛恩深難報。此經
始終佛有十恩:一、通結緣恩。謂佛初發心時
立四弘誓願,故〈方便品〉云「我本立誓願,欲令
一切眾,如我等無異」,三根聲聞入此法門願
海,謂通結緣恩。二者、別結緣恩。於過去世為
說大乘曾為父子,謂父子結緣恩。三、隨逐化
恩。諸子觀弱倒強,流浪生死周旋諸國五十
餘年,如來隨入生死而教化之,故云「其父憂
念四方推求」,謂隨逐化恩。四、隱本垂迹恩。如
來久證法身常樂我淨,為諸子道緣應至方
示修行成佛,故云「中止一城以待於子」,謂隱
本垂迹恩。五、思惟救濟恩。初成道時三七日
思惟欲救濟大悲深厚,謂思惟救濟恩。六、捨
深說淺恩。初成道時既不堪受窮深之佛慧,
為說極淺之人天,能為下劣忍于斯事,謂隱
深說淺恩。七、權誘恩。脫珍御服著弊垢衣,為
說二乘令漸悟入,謂權誘恩。八、付財密化恩。
九、陶練小心恩。十、委囑家業恩。就文為二:初、
標作恩、報恩二章;次、釋二門。前偈標作恩章
門,半行標報恩章門,「手足供給」下,釋二章門:
[007-0558a]
前、逐近釋報恩章門;次、釋作恩章門。就初有
二:一行,標敬養二章門,上半標敬、下半標養;
次一行,釋恭敬章門;次三行,釋供養章門,中
二偈半,明其供養廣;次半偈,辨其時長皆不
能報。「諸佛希有」下,釋作恩章門,又二:初二
行,明神通輪恩;次四行半,明說法輪恩。又前
是大悲恩,後大慈恩。又初是隱本垂迹恩,次
是隱實教而說權教恩。恩雖復十種,略攝不
出本迹二身、權實二教。「忍於斯事」者,佛久積
大乘,為鈍根故忍而不說,如《淨名》云「釋迦
如來隱其無量功德,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
也」。
法華義疏卷第七


永仁甲午夷則二八嫡胤道尊大姊妙法、同
紀氏女孫女藤氏,此昆弟勠力刊當卷《義疏》,
適當先妣十三之遠辰,以擬丁蘭木母之至
孝,乃至蠢蠢含靈同會如如妙理而已。


       都幹緣沙門素慶謹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