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16 法華經文句輔正記-唐-道暹 (master)



法華天台文句輔正記卷第八輔妙樂記
吳興永定寺 釋沙門 道暹 述


釋法師品



疏云宣傳者依文宣傳未能廣解義理。


若多若少者經論五六不同故又從咸數下約四法
乃至一法明法師即是多少之相。
[008-0760c]


未有一文者無有經論次第具列五種名為法師在
於一處也多少者只是五六不同耳。


三流傳者令他書寫受持讀誦故。


七廣說者若流通其文不名為廣敷義弘理乃名為
廣。


單云憶持者意云先受後方慞持不得單云慞持應
云受持也。


元是別義此是大經中次第之義即當別教。


大經九品者從第四恒巳上俱能化他以證今文五
法師也。


疏前四人無解者彼經云佛告迦葉若有眾生於熈
連河沙佛所發菩提心乃能於惡世中受於是經
不生誹謗次於一恒沙佛所發心加能愛樂餘與
上同次於二恒沙佛所發心又加能正信解及讀
誦次於三恒佛所發心又加書寫經卷雖為他說
未解深義是故四人俱為弟子之位。


疏束五為四者以五法師對三業安樂行加誓願安
樂行三業皆具慈悲所以通名化他也。


疏身意是自行者其身若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
令不從今以身正故故是身業法師也意業能善
籌量契當實境界不勵而正即意業法師也。


巳有前後者前則指五法師今從通義故名法師品
文是後者則東西為三文是並是後從通以結品
名若以四安樂行例結品者若從別論三業安樂
[008-0761a]
行是自行是慈悲誓願是化他又別論身意慈悲
即自行口業慈悲即化他又通論自軌四法故通
稱弟子即自行之法師四種教詔即化他故通稱
法師今從通四故名法師品是故云若欲知者下
即示四安樂行相也。


疏即福德門者五法在昔未名為門今經五法以自
薰修即是緣因故名門也餘二品爾。


疏讀誦書寫是外行者衣能蔽身故屬外由讀誦等
外遮諸惡故名外行。


受持是內行者座為安身以身安故內思空理即內
座也。


疏障巳醜者由讀誦等內安寂理能障三惑之醜也。


疏涉有者但以入惡弘經名為涉有用中道寂忍為
本也。


疏濟他以忘我者不同俱舍等教中忘人忘法為忘
我今緣中道畢竟空理十法界我任運自忘。


通論互通者謂自行之法通堪化他化他之法通堪
自行即是化功歸巳也。


疏三界者謂三善道也。


疏坐蘊一切相者亦是蘊一切生善滅惡等相也。


所依具二者所依即法身也法身具福慧二嚴也。


疏所謂六度者度雖有智為對五眼故度屬福。


疏空座勝折體者彼未能處第一義空座故。


釋出其意者界內界外各具四魔名同體別界外以
[008-0761b]
細易麤為死魔變易無漏陰名陰魔別惑障於中
理名煩惱魔中道赤色三昧未究竟名天子魔界
內四魔如前巳引。


明具二嚴者慈悲覆一切故能問空智通達故能答
又定心通達故能問慈忍無擁故能答善於問答
名二莊嚴疏慈忍故能種下釋慈忍有三用空慧
下釋慧有三用此即約譬以明二種莊嚴下種故
名種生長故名立橫資法身故名資又由下種故
須耘之有立故須破有橫資故須智導令至竪極
也大論云一人能耘一人能種種喻於緣耘喻於
了此即圓教二嚴之因種佛具二嚴之果。


約體用者即體起用也體即涅槃一法而具衣座室
三三有離於三惑二死之用也。


疏出三諦者圓融三諦遍攝諸法過於次第三諦故
云出也。


疏包含普接者若分句解者包含故名大普接故名
乘。


忍衣三昧者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是故此三
昧如王即當空座也。


疏忍辱第一者忍衣也無相最上者空座也。


圓五行者行雖有五不出三梵行即如來室室亦具
三謂淨即空也不淨即假也非淨非不淨即中也
謂依於三淨起無緣慈悲修於七善及四無量心
並六念法從始至終當以三諦無緣慈悲薰修故
[008-0761c]
名梵行天行即如來座座亦具三依天然三諦之
理而遍修也聖行嬰兒及病行即如來衣衣亦具
三謂戒定慧此三謂是聖法依而行之故名聖行
是故此三即彼止觀一心三觀衣即中室即假座
即空。


十乘十境者以一心三觀修於十乘而為能觀陰入
等十境以為所觀一一觀一一境當體遍接諸法
為橫優劣相望為竪。


破遍者如破遍中橫約諸門竪約三觀云云及方便
者二十五法悉具橫竪。


四種三昧者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座等若教
若行意在一實正修故云只是一行。


事理二三者謂事三理三也。


疏約結業起惑者謂漏無漏非漏非無漏業起惑也。


即向第三者指前三約諦理起惑文是諦理之言具
三諦故。


多種三法者如玄文中明十種三法謂道識性般若
菩提大乘身涅槃三寶三德並與衣座室三義同
如苦道即法身可對忍衣煩惱道即般若可對空
座業道即解脫解脫故利生對慈悲室餘九例然。


疏法者軌則者前文釋五種也故今云法也。


疏皆以妙法為師者謂受持等五法一一皆是開權
之法故云妙法也。


疏法師寶塔至福重者一約現未二約自行化他因
[008-0762a]
果以勸流通故云深重也。


唯有退沒一分者今家約遠而論近門可是接退流
通餘約近等二門及以夢入銅輪等並是始行修
觀自益之相何必皆是退耶故不依古也。


疏見聲聞畏憚者如持品初爾時眾中五百羅漢及
八千人乃至此娑婆國中人多蔽惡故云畏憚。


被眾擯棄者若不依四行入濁弘經涉於聲色為他
擯棄如持品末偈即其事也。


疏初因藥王至得福之人者應云佛世弟子為二初
經家敘出所因人次佛世下正示佛世弟子之相。


然曉其經旨者意云只曉得迹門開權顯實本門開
近顯遠久近雖殊不出權實不二之法故玄文序
云文心莫過本迹如此緣者與始末不殊也。


當得同者聞一句一偈之人咸皆與記雖無劫國之
別與記四大弟子未來當得作佛道理必同。


容用別時意趣者雖云容用今經圓乘種強是故稱
歎及以與記等不可全同餘經別時意趣。


內觀具足者謂外加法雨則讀誦妙經內加觀行即
是位位十法故知始從初品終至妙覺十法究竟
轉名十大具如止觀第五以去至第七廣明也。


疏見實三昧經者是大乘經彼至兼帶故不及今經
遍開顯耳。


疏我有四句所謂諦者如金剛疏引云一名顯理周
圓偈但舉一字詮義無缺者名為顯理周圓也二
[008-0762b]
集法滿足偈通舉一部等皆名集法滿足也彼經
云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為一四句偈也。


大師誦經觀法者別有一少卷誦經觀法流行於世
其文雖略十乘觀法具足觀誦經心性文字聽眾
具百界三千為假能誦所誦體不可得為空無非
法界為中。


指一心法名為一念者即指心性實相之體名為一
念也。


疏事理者雙照則權實俱立稱之為事雙亡則權實
寂然稱之為理亡時即照照時則亡不二而二而
二不二故曰圓融。


望於餘心者亦不出餘九界心也。


亦名小解多聞者但是翻倒上句謂解一義應一切
能詮。


音樂如前者如第四卷末引阿含經也。


經是大菩薩者圓菩薩也望偏為大矣。


願兼於業者今弘經之人業兼於願故云捨於清淨
土而生此國也。


疏但竪得其意者但能解權解實對不能為他廣說
故名竪也圓鏡云今謂此人出處有異竊為一人
是所化少唯說一句是所說法少於大眾中是所
化人多廣為人說是所說法多約能廣略分為上
下不是法師為勝劣可尋經自因見意經說佛在
[008-0762c]
世明上品法師愍眾生故生於惡世廣演此經即
接次云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為一人
說法華經乃至一句明知只是佛在世上品為他
竊說非謂有慧無聞不能處眾與他廣說為下品
也經明滅後自分上下何得佛世釋故今不用。


四法師者彼評第二法師偈云廣學多聞智慧訥口
拙言無巧便不能顯發法寶藏譬如無雷而小雨
偈意聞慧譬雨。


反論至理者反以莊儒仁義自然齊於法界常住故
云反也。


經以不善心等者以三業俱罵而經一劫若以一惡
言去只一口業而以經時極但其罪甚多也。


疏豈能障礙者若毀持經人則障他菩提之路若毀
於佛則不能障礙佛菩提何以故佛菩提以滿故。


疏修非權非實法身體者當冥至理義如在背當照
權實義如在肩故云修非權等也。


須廢事釋者若無理觀不稱此經開顯權實以世人
散心多故須簡事專存於理也。


經捨於清淨土者此上品師位在內凡下品師位在
外凡。


疏亦格量歎者謂巳今當最為第一也。


疏巳得會同者古人意云由法華巳會同竟是故涅
槃易得會同也。


疏會三之始歸一之初者但是綺文互說其義一矣
[008-0763a]
古人又名涅槃為會三之始如後破。


疏大品巳上漸頓者頓謂華嚴漸即鹿苑等三味須
簡漸中有頓頓中有漸於諸部中借使不信於大
小亦易信。


疏論人則師弟本迹者迹門以大通佛所第十六王
子為本今日說法華前十四品為迹諸聲聞等於
彼初發大心為弟子本于今有住聲聞地者等為
迹本門亦爾師弟皆論久成故也。


嘉祥猶然者彼云法華前教為巳說法華經為今說
涅槃之流為當說三說之中法華最為難信難解
所以者何法華之前大小分流其言易解法華巳
後三一巳會亦非難解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會三之始歸一之初乖於昔執故成難信難解猶
然者嘉祥稟大師之教尚然況於近代耶。


具足四法者謂佛法僧戒四也。


若不爾者者須如前荷負中約理觀釋不可從事而
說故云於理何益也疏又信力修畢竟空下約三
法以釋初從又信下先說意次從此人下正對三
法信力對忍衣願力解脫善力般若合此三德以
為自行而為機感故云權實也。


疏法輪正體者此法華經總為前經法輪之體方名
正也。


疏大涅槃窟者窟只是秘藏即所依也。


具如止觀者彼約十二因緣束為三德作大車觀具
[008-0763b]
用今經下文四法生處得道即法身德轉於法輪
即般若德入於涅槃即解脫德三德秘藏佛住其
中即是塔義故云此經是法身生處等。


八相者初從兜率天下生二詑胎三出胎四出家五
降魔六成道七轉法輪八入涅槃。


向以人為魚㝹者指前長行偈頌約人歎經功深喻
之魚㝹記中引彼文由欠二文結句前文云故曰
不論供養佛也結後句云故曰不須復安舍利。


與舍利等妙者明此長行偈頌約法以歎處只與丈
六舍利等妙故今破之令同小教何名妙耶。


巧拙二度者大論云聲聞化人苦行頭陀初中後夜
懃心坐禪觀苦而行道名為拙度菩薩化人觀諸
法實相無縛無解心得清淨名為巧度斷釋如記。


經皆近者上聲呼去聲前通不及於上也。


疏安樂行中名為近處者彼經云安住一相是名近
處一相即是實相也今文明佛知見處為體體是
理故引用也。


約真之緣了者以住前依真如修故云約也。


即真之緣了者初住一分緣了開發當體即是故云
即也又是全性為修故名即也。


與前小異者此正消文與前諸文稍別也。


疏初觀實相名因者通於二義發心為因初住為因。


疏觀竟名果者通於分果及極果也。


經云譬如有人渴乏須水者生死八苦煩惱灾煎如
[008-0763c]
渴乏發心悕果如須水。


初家棄初及三者棄華嚴及方等故此從今家立五
時次第以破也。


疏未能如聞而解者意云雖復誦持未得聞第一而
為未聞。


疏能解為至泥者具約三慧方名至泥。


理不全爾者應知三乘是所開故須對權以明乾濕
等悉須開顯如何純約法華以判但云三乘於一
乘難信由如高厚故未可也。


皆有小失者不云華嚴及鹿苑般若復不云法華即
清水但云如泥故成失也如前判中闕二闕三等是。


今師二義者約觀教皆約教味以判故也。


三教為麤者以法華為泥水即相待意也。


須臾唯約法華中圓釋者即絕待義也應知前三師
相待不成何者法華體遍唯一妙乘對昔未說故
昔為麤古人但是相對以說故相待不成也注家
唯約法華絕待不顯何者不開前三即是圓妙故
絕無體絕不成絕也。


教雖巳轉者却明般若中意彼教雖融人行未妙故
今法華開彼人行汝等所行及皆吾子為是義故
須第五味遠近二釋良由此也五品位修觀為遠
六根為近也。


亦應具問遠近二意者此述上問但問於近也。


大旨同前者同前答云未開權求佛人未決等。
[008-0764a]


疏夫般若實慧方便者實慧是實方便是權故云二
慧也。


新發心菩薩者鈍根菩薩初心與二乘同學無生具
煩惱故名病人也。


疏雨健扶者用前同體二慧密而開之令至極果菩
提取佛意說故云扶也。


經聞解者此二字屬聞思修可見。


依前以為二釋者如前譬中約觀約教二釋也。


經今佛教化成就菩薩者開權教菩薩入於真實即
是成就也。


開義不成者凡言開者點權即是方名真實如何廢
除以釋開顯若爾今亦云廢與彼何殊答今家意
者開巳即廢時無異途權稱永絕名之為廢不同
光宅以除釋廢也。


開二種之方便者只是開顯二乘也。


令開義善成者他意將為開義巧成不意且成會二
不免違經之過。


疏八萬煥然者大小八萬具足故云煥然矣薩婆多
論云佛一座說法為一藏如是至八萬名八萬藏
有云且舉大數具足應云八萬四千也。


未有所通者只觀俗法得俗諦三昧未通於中故云
也。


算砂者彼經云善財南行至名聞國於自在主知識
所得算砂法門自在主言我巳先於文殊師利童
[008-0764b]
子所得此法門常與十千童子在河渚上而共圍
繞聚砂為戲因此得知一切法等婆陀羅於城門
臥海岸上住百千商人及餘無量大眾圍繞說大
海法方便開示佛功德海乃至語善財言善男子
我以好船諸商人眾行安穩道復為說法令其歡
喜引至寶洲與諸珍寶咸使充足然後將欲還閻
浮提若有眾生得見我身聞我法者令其永不悕
生死海必得入一切智海此並別教恒沙法門故
引證成方便當體門也。


疏昔不言三是方便者即當體為門也今說三是方
便者即能通門也真實亦爾。


然但說三為方便者意云若說三是方便則是開權
故論云一是真實也。


如赦體遍元者喻當體虗通是門。


罪無不釋者喻能通方便歸實為門也。


疏言非三則方便之門得開者會三為一故曰非三
方便之門即一實也語三三唯一斯乃點示三之
本性故云可示意汎汎隱也。


第三准例者應云如三一為二非三非一為不二二
不二為非二非不二之門由達二不二通至雙非
即以二不二為雙非門由雙非故起於二不二故
非二非不二為二不二門也。


但定三通一句者闕於一通三句也。


次半者以委破前方便為實作門意未破實為方便
[008-0764c]
作門以易破故云不能也。


更立二句者章安前以方便為實作門及實為方便
作門竟從問方便真實下更立二句並前為四句
以立今義故云得作餘二句不也。


後之二句理無別趣者以方便名趣方便義實名義
亦爾故也。


三如名下次引例者只如名之言即是引例也。


先示非者良由三不能相顯故從破此病下明今昔
互相顯相即也。


言三一既不相異者判其三一本來相即故云不異
因緣之義下結也應知開昔一外之三即是今經
同體之權故成以三顯三也次以因緣三下自約
今經修性相顯即是依教而修由修照理故得更
互相顯發也。


為一施三之一三者約佛意說也。


何者巳開者列諸門者論知從實立名者不論更開
若從權立者並須開之仍須體即開無異途方名
開相也。


具如隨文解釋者者如今家隨一部文釋門義是。


亦應破之者今正明方便須開但列諸門故成不當
餘亦准此。


豈得云為實作門者然今正明權教智如何以同體
之智為實作門釋也。


疏法華論同者論云以阿含言教為門此釋亦未全
[008-0765a]
當今家約行約理俱得為門也。


不專在教者上文云今取理為教所詮即是理教共
為門也。


但云從限域出者破云限域為大乘為小乘為是理
為是教等。


破亦同前者同限域也。


並不相應者與前三車在門外及父在門外立二文
大同破云此二文所喻永別如何得同也。


從初說故有門非門者謂約施權及所開邊有於三
乘五乘及資生等今皆真實豈更名門。


疏昔說二為方便者約漸三觀瓔珞經云因是二觀
為方便道得入中道第一義觀即其文也。


無非通途者只是無通入一實也。


疏藥王若有菩薩下簡非者非類在昔於今定無不
信之眾故云也。


疏身座冥稱者夫解脫者謂內智冥境外則和光利
物名為解脫。


經雖在異國者或寂光或實報或方便土為異國也。


經欲捨諸懈怠者專依今經三德秘密藏衣座室三
方能捨於偏小懈怠也。


經念佛故應忍者衣座室是三佛也。


經清淨光明身者即法身也。


經若人具是德者具衣座室三也。


疏八部下云云者應廣明在在處處有弘法之處所
[008-0765b]
聽之眾若權若實皆聖所遣如高僧傳中有冥告
云一切如法講處自人頭向上並是冥力。


釋見寶塔品



翻名有無者謂有舍利無舍利等不同也僧祇律云
無舍利名支提有舍利名塔。


說菩薩因果者意云彼經中雖說普賢融門因圓果
滿亦只是明菩薩因果與遮那等不說遮那遠因
果矣。


道非存亡古今一揆者道謂多寶釋迦所證之道二
體無二故云一揆揆則也謂釋迦道非存以現佛
入古佛塔故多寶道非亡雖久滅度今出證經故
云非存亡也。


交莚接影者意云分身是釋迦儔輩召集使莚相次
而身相接者密顯釋迦遠壽令知丈六非生也。


實道不生者意明今古同證一顯實之道故以入塔
表之。


乃顯舍那非成者謂今集分身召地涌本為顯壽量
而非生故也。


約譬類者圓鏡云塔是所見大眾是能見此事為是
根見為是識見為是塔色發眼使見若根見者根
無知故若色發者色不見知故若識見者識無見
故二一既無見和合亦無見如一砂無油和合既
有見一一亦有見如一麻有油多亦有油又為到
故見不到故見若到故見之見水眼應濕見火眼
[008-0765c]
應燒以眼到故又若到故見則眼去眼去故面上
應無眼眼既不無明知不到若不到而能見者是
亦不然若眼不到塔而能見塔如斧不到柴而能
破柴如塩不到則醎火不到燒杖不到痛雖有此
破更無決斷。


若無通見者謂有通識也若無通途之見名無通識
之人意今消經須與觀行有別若不甄簡二途不
分。


有人問者圓鏡云分身數多寶塔唯一答法華論云
存略故存謂多身略謂一塔也。


寶塔不多者如經云我滅度後欲供養我全身者應
起一大塔也。


合多寶願者如經云其有欲以我身示四眾者彼佛
分身諸佛在於十方世界乃至盡還集一處等。


故今經文如四支徵者神力品若經卷所住之處皆
應起塔供養所以者何當知是處即是道場即如
觀經佛三種身從此經生諸佛於此得三菩提諸
佛於此轉于法輪諸佛於此而般涅槃故云如四
支徵。


疏薩雲分陀利者武兵道亮云更有薩雲分陀利本
既存方世乃成三存如提婆達多中引薩雲分陀
利者古譯法華仍存梵名薩雲此言妙法分陀利
此言蓮華。


疏此塔正為證前等者非但破於他師謬解得對治
[008-0766a]
名又證前故破於執迹之疑起後故破於迷本之
疑故屬對治。


尚非應身者謂多寶但是化身證經若是應身須具
八相成道所以只可表於法身非即是法身故云
必不可也。


疏未盡其體者經從所表不從理具正明多寶以表
法身及具三身不得云只是法身以現塔處處證
經故。


能表三中各三者一身各具三身故云不一也。


所表三中皆一者三佛各表一德故云皆一德雖有
三而體是一故不異也。


共成此故不異者共成釋迦化道開三顯一及以起
後故。


明示四相者謂四悉也。


在空以表二意者塔閇以表證前開塔以表起後也
所非必多者八非並是所非中道實相為能非也。


疏分座共坐示不生者示釋迦不生也何者若是於
生不應坐滅佛之座。


疏入塔示不常者示常釋迦不應入古佛塔也。


疏現塔示不斷者仍於現塔故云示不斷分身示不
一可解。


疏全身示不異者多寶全身不散故也。


疏讓座示不來者雖來而讓座以示不來。


疏示不出者定出不應入塔坐出只是去耳又以生
[008-0766b]
同滅故示不出故止觀中引論釋相大略同此故
不重引。


疏八不顯然者能表之事既且顯然所表之法必實。


以現未師弟等者現未師弟是法師前長行意因果
等是後長行意。


引達多往等者達多往日弘經釋迦獲益今日釋迦
弘經授達多天王佛記也。


未關地涌者圓鏡云將明遠壽之果故先辯遠壽之
因則四行是也。


種智前巳具釋者如前諸文釋也。


妙法之言一分通智者以妙法不出境智既云真實
能所咸然故知約能觀邊與般若無二又妙法則
三德具足以般若德與智體同故云一分通智。


對迹明本者只是對此迹門以明於是本門故也。


略舉經題者下經云以大音聲普告四眾誰能於此
娑婆國土廣說妙法華經。


以此起彼者謂壽量品也。


如明起由者如先明所起之由下文是。


盤桓經思者謂每於觀心之文皆經遊心思使觀道
相應矣。


疏如塔來證經者塔如境經如觀智即是境發智故
云來也經五千欄楯下圓鏡云列莊嚴文中七科
法門初總持門欄楯有防遮之力故表總持陀羅
尼有遮三惑防二死因果之力有持因中萬行萬
[008-0766c]
善果中萬德之力故云總持龕室下明三昧門無
數幢下明神通門垂寶下明四接門寶鈴下明四
辯門四辯八音詮辯無量四面下明四弘門其諸
幡下明無量心門釋相可知。


疏幢幡是神通者依於不動而動動而不動也。


疏而且遍者內充而外遍也。


疏如前高廣義者此是高家之大故用高釋廣也。


疏中觀橫竪平等者只是不耳。


疏一如法相是者如法相解內稱理解方有於說。


攬因成果者謂佛修戒定慧聖行時亦無別法但以
大涅槃心導於二乘等法至初地時攬於因行而
成果德名聖行滿爾時後轉名梵行慈悲喜三心
滿住一子地捨心滿住空平等地若於圓人入於
初住等廣如彼釋。


無說欲辭者經中但云彼某甲佛與欲開此寶塔即
是欲辭更無別辭。


破大憍慢者破諸住權教自謂為極慢也。


疏華嚴亦說等者如前明字等語等法等巳引即是
其相。


大品亦云千佛者彼經無作品中釋提桓因難問須
菩提般若義爾時四天王及釋梵諸王乃至諸淨
居天佛神力故悉見東方千佛說法亦如是名字
說如是般若波羅蜜諸比丘皆字須菩提難問者
皆字釋提桓因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爾。
[008-0767a]


疏却障機動者若表前者權障巳却大機巳動意若
起後者表執近之情將却須遠之機將動也。


問凡云本迹至劣者恐人悟解見下壽量釋迦顯本
竟依舊猶見丈六之身猶謂釋迦不及華嚴舍那
此將舍那亦問釋迦本也。


自望本時遮那者將華嚴舍那自望彼遮那但是體
用本迹也。


望迹成妙者釋迦開巳望舍那迹釋迦成妙也。


迹妙猶麤者意云舍那雖即巍巍堂堂不顯久本望
於釋迦任運成麤也。


本門十妙者一本因妙二本果妙三本國土妙四本
感應妙五本神通妙六本說法妙七本眷屬妙八
本涅槃妙九本壽命妙十本利益妙彼判云迹中
若待麤妙若開麤妙不異本妙而言始得始得為
麤本中先成若麤若妙若開麤妙亦不異迹妙而
是先得先得稱妙又云不以廣狹及權實而判麤
妙但以久近而判本迹麤妙。


經我為聽是經故者為㢡勸諸菩薩多寶豈用聽經
耶。


經廣說妙法者勸弘通時亦如今佛三周說法等故
云廣說也。


二萬在持品之首者亦應云如爾時世尊視八十萬
億那由他諸菩薩今但略指二萬也。


疏初有三行半頌多寶滅度者上長行有六今但略
[008-0767b]
頌第六佛答上佛答又三今亦略今偈中加入滅
久近誡勸持眾及聽法難遇等。


經雖久滅度者意云雖滅而實不滅故云雖也。


經以難遇故者多寶何故處處聽法以法華經開權
顯實開近顯遠雖值遇故。


經各捨妙土等者諸分身一佛只各賷一侍者餘皆
捨矣。


經眾生蒙薰者時眾蒙光及香薰也。


經以是方便者分身遠集以為流通方便故云令法
即是久住也。


經而師子吼者頌上多寶讚言善哉善哉皆是真實
決定不虗也。


疏供養三佛等者親供養自身三佛則見三佛及聞
三佛教也。


疏初一行誡勸者經云諸善男子各諦思惟誡也此
為難事下二句勸也經諸餘經典下正舉難勸持
文為六初明說經難大力諸天二乘菩薩擲山動
地豈得言難具傳說經此為難也諸餘經典者別
則唯指三藏為餘通則三教皆名餘也假使有人
下明書持難空無像不可執捉假令把得亦不為
難如無垢稱接取妙喜不以為難凡夫書持實為
難也若以大地下三明暫讀難假使劫燒下四明
說法難若持八萬下五明聽受難。


引俱舍等者俱舍唯少報恩兩兼並是易持對辯難
[008-0767c]
也。


十二通大小者解九本通大小但廣問記故名不至
至不至者大涅槃何義故至永斷貪欲嗔恚愚癡
不謗方等不作闡提五逆等故何因緣記三云唯
在大今約小理即是方廣如成論中以空為實自
唱善哉即無問自說也如阿含經中授記彌勒即
授記經也但小乘灰斷無真常理說必假緣非天
鼓任鳴記作佛少云無授記等玄文廣說是故指
之若人說法下六明奉持難。


經我為佛道者若約自行應云為若約化他應云我
為佛道為訓作作佛道以流通也。


經行頭陀者者此經既巳以圓詮三德故用衣食處
三表於三德為持經人所依斗藪三惑是真行頭
陀人也。


疏賢劫者劫有千佛謂之為賢而具五濁八苦又稱
恐畏也。


釋提婆品



逆順定故者前三教破逆會真故云定也。


同於如來者此經尚為如來師何況同耶。


全似什公文體者只是真諦重譯達多品文言體勢
與妙經前後文體全同驗知此是先有也。


百論之流者百論梵文有二十品此土伹傳十品後
十品與此無緣故故略不傳此土。


大康元年者西晉惠帝時也草堂寺在長安矣。
[008-0768a]


昏聖相扣[彳*育*亍]者謂佛在靈山時說一乘先且放光照
于東方萬八千土爾時十方六道眾生盡得相見
以表至道靈通先擁無滯大眾既覩嘉瑞皆同不
測所由彌勒緣眾生有機推請文殊為決斯乃四
眾為昏文殊為聖。


涉教歸真者謂方便品三歸於真即開示悟入是也。


興類潛彰者謂比興也以長者比如來引經大富長
者即是如來乃以火宅喻三界三車喻三乘潛者
陰也借喻也彰也顯也謂顯幽玄之理也。


述窮道昔者謂昔迷流道背曩緣於彼轉四生受於
人天二乘大乘解廣稱為巨富棄大學小為窮子
今述昔迷故云通昔也。


彰因進悟者謂於大通佛所得記為因爾來無量何
不進悟此城非實即是彰因寶所在近是進悟也。


讚揚行理者謂如來通法為事若人善寶所在近亦
即修行此經即是如來使命名行如來事則如來
廣讚理行之人也。


六本迹如記不思議一者二人相對為不思議一也。


舉因徵果者者謂彌勒不識地踊菩薩即執釋迦近
成之因徵於久遠之果佛即說壽量辯因果所由
伽耶道樹始爾久遠若斯故能成就如是大菩薩
眾假使塵點狹量方能測量佛壽極果也。


稱揚遠濟者稱謂稱歎揚謂讚揚讚揚六根清淨乃
至稱歎普賢菩薩守護讚揚六根令人樂淨歎諸
[008-0768b]
菩薩令人進行又讚六根令人修自行讚諸菩薩
令人讚佗行修經之理能為苦海之業目之為濟
法王啟運非直利於當時亦乃遠傳來業故云遠
也。


二十八品生起者未見叡公生起注家生起大理亦
同故今錄之夫昏聖相扣必有感異之瑞焉故首
之以序品隨機筌極涉教成權故受之以方便方
便之奧興類乃彰故受之以譬喻飡喻不猜因象
能照故受之以信解納其解心又以象告故受之
以藥草興喻既明許以體極故受之以授記而下
象須繫眾譬宜廣故受之以化城鈍淺又啟取含
亦同故受之以五百授記取含之中復有未悟故
受之以授學無學記利鈍俱朗化道須弘故受之
以法師弘經通極必以證瑞故受之以見寶塔塔
踊瑞炳幽顯樂宣故受之以勸持宣故受之以勸
持有範者患在律故受之以安樂引請規嘉躅潛
有其人故受之以踊出人廣德懿功似非始故受
之以壽量知宗悟常淺深不一故受之以分別功
德聞此功德欣以相傳故受之以隨喜隨喜則四
眾竟修六根必淨故受之以法師功德根淨則含
柔忘我現為前範故受之以常不輕法極人高通
之有本故受之以神力神奇既發對印巳周故受
之以屬累崇法壽命暉光住世故受之以藥王本
事負荷之懿十地同風故受之以妙音功玄應轉
[008-0768c]
萬品感賴故受之以觀音凡四弘修必人鬼爭護
故受之以陀羅尼執一所轉嚴父移心故受之以
莊嚴王本事化傳遐劫福彰來𧜟故受之以普賢
勸發終焉。
○懿巳利反訓美。


但品旨未彰者今家解釋品意難明須開章門別解
品意顯者但直釋名而巳若但生起故品意未彰
但云因果語通何教無之故但云舉因徵果何能
顯於發迹顯本也。


疏滿法師者宋齊錄云上定林寺釋法獻方于圓國
得梵本來有此一品瓦官釋法意齊永明八年十
二月譯出仍自別何未安部內至梁初有滿法師
如疏今引此文者恐云長安宮人請此品淹留未
為隱便耳。


天下大同者當時秦晉根阻車書未同乃至大隋方
獲寧一故曰混和即大同也。


約處人除北等者謂北州人及黃門不能造逆故除
之。


疏捧華色比丘尼死者摩耶經云提婆達多既至摩
竭國語守門者汝入白王道我在即入白王此時
守門人即入白王王大嗔忿而作是言乃至不欲
聞其名字何況而應眼見之耶勅守門者勿聽其
前提婆達多心大苦惱舉手扣頭切齒罵詈時鬱
波羅比丘尼此云蓮華色從王宮出見提婆達多
即呵之言汝今釋種不得熾盛於佛法中作大障
[008-0769a]
礙提婆達多聞此語巳極大忿恚即以手拳而打
其頭比丘尼尋便命終即其事也。


四身者謂四屬身業。


一語業者破僧屬口業也從三殺下更一節分三殺
謂父母羅漢三也。


一虗誑者出血屬方便與破僧加行同。


增苦增者五逆罪五倍增也。


八比丘分二者謂調達四為能破四清淨僧為所破
即羯摩僧也若調達為佛及四比丘破清淨四九
人名破法輪僧佛在四清淨比丘內矣。


破出殺者破僧出血殺蓮華尼三也汙母汙無學尼
是殺母同類。


殺住定菩薩者百劫修相好菩薩是殺父母同類殺
有學聖人是殺羅漢同類。


嘉祥三意者前三意度量之無品只是故不可也。


經於多劫中至國王者人中尊位奢促之極而能發
願求法無退也。


疏一明欲滿檀那者經中無餘五度相以檀度接於
六耳。


經委政太子者簡異餘王子以付儲君也。


疏次雖作下至正求法者上文總三此但頌其最為
滿般若阿私仙此云無比亦云端正。


始從十五終二十一者盡十五盡二十一卷並明六
度也。
[008-0769b]


文相顯著者文相兼含者今亦不錄也。


體相可識者體謂體狀相謂行相也。


疏防止七支者小乘之戒防禁身口故但云七。


疏四禪八定者於四禪上更加四空名為八定耳。


疏不殺至是檀者不殺即是無畏施也不盜即是施
他財也不婬即是有禮正當施禮也不妄語即是
施於誠實之語也不兩舌是尸者戒謂慎也兩舌
能成自他之惡為過處甚故對於戒不綺語是進
者綺語一法人多喜犯此失難防故對精進不貪
是禪者禪防意地之非則調直故得名禪般若是
正信因果故能除邪見也。


疏一對治謂慳等者如淨名經云以布施接慳貪以
持戒接毀禁以忍辱接嗔恚以精進接懈怠以禪
定接亂意以智慧接愚癡即接持義成對治義。


疏根調知法界者知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界分不同
故即第六識辯了三法名為般若。


疏壽安者禪報在長壽諸天而樂。


疏辯者欲知智在說也。


疏乃至詣道場者一一文中更有眾多讚歎之詞故
云乃至。


疏不乏信財者以信成就名為不乏即七聖財也故
云信為道源功德母一切善法由茲生也。


疏他不能折伏者有行解故。


疏隨食能消者得法喜食能消一切惡也。
[008-0769c]


疏如優鉢華者只是善根念念增長如優鉢羅華矣。


疏行慈境界者夫修慈皆依禪而發以九種大禪是
慈境也。


疏離身心精進者若身行精進而心滯者不名精進
身心俱運乃名精進耳。


疏禪無所住者菩薩雖行禪定而不隨禪生也。


疏滅惡戒者滅外道惡眾戒名滅惡戒也。


疏能壞煩惱者即煩惱障也。


疏及智障者偏真之智為中智障也。


疏造一切福者是檀若修身是戒忍進修心是禪修
慧是般若以第一義薰修者謂以實相心於四威
儀中行一一度互相融即百界三千體唯法界方
名圓捨不犯二偏乃名尸等是故記云無非十度
也。


疏不生瘡疣者於念念中不見能忍所忍故。


疏不捨於離者謂常觀無念曰精念念趣入曰進故
云也。


疏於事中不放逸者謂於事即理名不放逸。


疏於陰不熾然者謂常觀法性不令於陰而增諸惡
故也。


疏於界不擾濁者根境識三互相涉入動亂於心名
為擾濁達界三諦不名擾濁。


疏於界捨因緣者如眼見色眼為因空明為緣若因
若緣無非中道名之為忍。
[008-0770a]


六之與十開合不同者開禪出願力開般若出方便
及智智謂中智方便出假智。


疏三十二相者且依婆娑一百七十七云問相是何
義答標熾義是相義殊勝是相義祥瑞義是相義
一足善住相足下平滿不凹不凸於踐躡時等柔
觸地其跡分明惡心欲滅終不能滅二千輻輪相
佛雙足下有文如輪千輻具足轂輞圓滿分明巧
妙三指纖長傭而漸銳節不麤現並時無隟安布
得中先後圓滿四足跟圓長端嚴廣直五手足細
濡如妬羅綿六手足網縵指間皆有網縵猶如鵝
王指若合時網即不現而無皺緩開時便現而無
率急七足趺圓厚向指寫庸兩邊圓直如紅蓮華
八佛[跳-兆+專]脛圓直漸下傭細如翳耶鹿王[跳-兆+專]九勢峯
藏密猶如馬王若爾云何所化得見有說世尊愍
所化故方便示之十身分圓滿如諾瞿陀樹十一
同十二身諸毛孔一一毛生如紺青色螺文右旋
十三佛身諸毛孔各生一毛如吠瑠璃其色紺潤
宛轉右旋毛端上靡十四身真金色映奪世間一
切金光令不復現十五常光一尋周匝常有光明
四方各一尋晝夜恒照十六皮膚細滑塵水不著
如吠瑠璃及蓮華葉十七同十八佛身廣洪直不
偃不僂亦不傍倿歌端雅充實十九佛胷臆分齊
方廣威肅如師子王二十佛肩[骨*專]圓滿非諸捔力
妹狀力士能及二十一佛平立舒持摩自膝輪二
[008-0770b]
十二佛頷輪廣好如師子王骨圓如輪二十三四
十齒齊二十四齒齊平密二十五牙齒鮮白有光
明四十齒悉齊平中間無隟如毛髮許光明皎映
如雪山王二十六得最上味舌根淨故令所食變
成上味有說佛咽喉中有二乳泉若飲食時其乳
流出雜諸飲食變成上味不正分耳二十七舌薄
濡廣長出時覆面至耳髮際若還入口而於中無
所妨礙二十八眼目修廣其色紺淨如蘇圓多青
蓮華葉二十九佛眼睫安布善巧猶如牛王三十
同三十一眉毫間長半尋右旋轉光明清徹三十
二佛於唯藏中有妙大種能發悅意和雅梵音如
頻迦鳥如帝釋鼓如是音聲具八功德一深遠二
和雅三分明四悅耳五入心六發喜七易了八無
厭。


不須各修者明圓人從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至初
住時三十二相任運自發不同權教別而修也。


巳略辨之者法身之相為諸相本境智相稱具三十
二又如華嚴一一相好與虗空等修發互融不得
各論。


相體多同者藏通以真為體別圓以實相為體。


疏足跟者足後也。


疏梵身圓等相者如來報得圓迴身等觀目四面皆
覩故云等相。


疏慈等心者等取悲喜捨也。
[008-0770c]


疏成梵音聲者隨機屈曲巧取眾生處處調熟皆令
入實故知梵聲諸相中最妙也。


疏道種智是別者地前緣修至十行中用於假智遍
學諸法故以道種智為本也。


疏奇中三處好者兩𦝣中間有骨名奇骨即背下分
是。


疏臗凡者應云尻恐字悞。


經十八不共者大論二十六云佛於無量阿僧祇劫
來持戒清淨故身口業無失三佛一切意業隨智
慧行故全無失四無異相者佛於一切眾生無分
別無遠近異想是貴可為說是賤不可為說如日
出普照萬物佛大悲光明一切憐愍等度五無不
定心者定名一心不亂亂心中不能得見實事佛
於諸法實相中定不退不失是名無不定心六無
不知巳捨者眾生有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
受苦受生嗔樂受生愛不苦不樂受生愚癡是三
種受苦受生苦住苦滅樂樂受生樂住樂滅苦不
苦不樂受不知為苦不知為樂餘人鈍根故多覺
苦受樂受於不苦不樂受中不覺不知而有捨心
是為癡使所使佛於不苦不樂受中知覺生時覺
住時滅時以是故言佛無不知以捨心七欲無減
者佛知善法思故常欲集諸善法故欲無減修習
諸善法心無厭足故說無減八精進無減者欲義
即是精進欲為初行欲增長名精進如佛說一切
[008-0771a]
法欲為根本欲屬意業精進屬三業欲為內精進
為外九念無減者於三世諸法一切智慧相應故
念滿足無減又失念名威儀俯仰如來法中失念
無減名住禪定神通念過去現在世通達無礙十
慧無減者佛得一切智慧故慧無減三世智慧無
礙故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者解脫有二種有為
解脫無為解脫有為解脫名無漏智慧相應解脫
無為解脫為一切煩惱習都盡無餘佛於二解脫
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者佛於諸解脫中智慧
無量無邊清淨故名解脫知見無減十三十四十
五一切身業一切口業一切意業隨智慧行者佛
一切身口意業先知然後隨智慧行諸佛身口意
業一切行無不利益眾生故名先知然後隨智慧
行若先不籌量而起身口意業則有失佛先以智
慧起身口意業故無失復次佛成就三種淨業三
種寂靜業三不護業十六佛以智慧知過去十七
知未來十八知現在通達無礙謂過去巳過去等
立通四教准前今唯在圓也。


經號曰天王者大論云食不用鉢不被袈裟如王治
也故曰天王也因即返當合道果乃失類同真故
曰天王如來也。


經廣為眾生說於妙法者通指一代俱名妙法此文
具五時教意故也。


疏第三勸修如文者前分文云佛告下明勸信今云
[008-0771b]
勸修者勸信本令修行其言雖異其義則同也。


疏處華臺久者此例如人中處胎十二月者為久以
蓮華生者有上中下。


故在父膝等者等取在梵王口生臍生也。


安置一切於菩提心者令住三德涅槃故從別圓以
釋應通前二教也。


亦可釋妨者妨云淨土既云蓮華為父母何故皷音
王經云彌陀佛父名月上母名殊勝妙類釋曰經
言他土有父母淨土則無又經云有者說因位時
云有言化生者說成佛巳後云無父母故不為妨。


經云若生人天至妙樂者於人天中得一實益方名
勝妙樂矣。


來時大利方生者意云去時機緣未有大益故無白
去之辭。


菩薩讚詞者以文殊海出例地涌菩薩出巳讚佛經
文今文但云從蓮華下至於佛前頭面敬禮等其
詞甚略引此例者用釋他疑令知經文存略故耳。


從所移處來者文殊縱從四百那由他外來復有何
遠故云應無也。


二者眾海縱移者意云海眾無緣者被移龍宮有緣
者不動也。


後變而不變處來者只是從龍宮謂不動處來名為
不變處來。


非謂改體者謂淨穢土體本來相即故不可改如淨
[008-0771c]
名中梵王見淨身子見穢即其例也。


此乃有往來者佛彰灼三變而移之眾故見有往來
之想也。


化事成規者謂成於化儀也。


經本聲聞人等者住在今會空中述海化意故云本
也。


經今皆修行大乘者此敘於海中巳修行法華圓乘
巳意非謂至今釋迦會中方始修行也。


經文殊師利至宣說者應知文殊先亦非不施權今
述化意故云唯常宣說等。


經善知眾生諸根行業者明龍女巳得相似觀機三
昧故能善知陀羅尼者得相似三陀羅尼等。


下去諸文者妙音觀音等皆不出此三也。


經於須臾頃者玉篇云俄頃也明時極促也。


經深達罪福者問此是讚佛為自讚耶答觀經及疏
是讚自身所證以釋智積之疑又疏中但歎法應
二身應以境智不二消釋若無能契之智焉有所
起之應得妙法身復有能契之智方有妙應疏雖
云二身經意乃三身具足。


經經無量劫者即三祇行行驗身子是執三藏教意
難也。


權實義等者有權則有實故云等也。


從六根淨得無生者據前長行文殊答智積云智慧
利根等文則是先以稟於諸部中圓得六根淨今
[008-0772a]
聞圓經即入初住從六根位即往南方名起神通
若從初住巳上即名起應矣又若一向從權釋者
即深位菩薩權引實行示同即成亦應無失此中
不云別教地前菩薩者以別地前皆是法性身菩
薩無有於父母生身得入初往故不論也從實得
說者只是從父母生身得為實得耳。


何妨捨此往彼者若八相成佛要須捨身故云也。


釋勸持品



疏二萬菩薩奉命弘經者若云弘持即屬化他若云
受持即屬自行。


不及從初者若題云勸持即失持若單題於持即收
二意以持文在前故。


八十似對治者佛但眼視而不發言告者將護聲聞
他方疑故云也。


經於異國土者他方淨土也經憍曇是姓彌猶女也
亦云憍答摩亦瞿曇梵音奢切耳此云滿生或云
泥土又翻甘蔗種亦云日炙種以其逆賊中與滅
暴釋氏唯除一娠孕者仙人觀知乃詣娠婦之所
先言求其所孕之子後果遂之方至髻年釋星便
現其後賊王知在山中候仙不在察令擒捉既獲
而長竿穿之仙還尋得知命難濟乃降微雨令少
蘇醒化現一女勸其交通遺體染泥仙乃收之以
牛糞裹置甘蔗園有日使照滿足十月乃變成男
又復為王繼釋種因得甘蔗及以日炙泥土之稱。
[008-0772b]


經皆是阿惟越致者亦云阿鞞䟦致大品云不退不
轉故名阿鞞䟦致彌勒問論云云何名不退轉答
此諸菩薩證得初地必定之因依般若生在佛家
大悲為體善住菩薩正修行處入於平等真如法
中究竟心證涅槃道故彼論約別今經在圓。
○即
初住巳上位也。


經作師子吼者作字去聲呼訓為若入聲呼訓起也。


疏引證分明者以引達多及龍女明功深福重竟故
也。


疏又將護聲聞者此諸聲聞以入初住不須將護正
為護於機緣耳。


空生之德者須菩提若人嫌行即坐嫌坐即行等皆
護物機不令起與。


七年失國者如四分律云𤘽睒彌國憂陀延王是賓
頭盧親厚知識王朝哺常往問訊受惡人語云賤
人見王不起王乃報言明旦更往若故不起當奪
其命如言而往賓頭盧念言王惡心來我若不起
當斷我命悟王墜獄我今若起七年失位作是思
惟以輕易重寧使失國即起迎王乃問之今何故
起前不起耶答言起與不起悉皆為王王問云何
為我具述前意王問幾日當失答言却後七日王
便還國修治城塹貯備軍儀至第七日云沙門語
虗與諸綵女入恒水中乘般遊戲時愍禪國七年
不雨波羅殊提王往摩竭國詣於瓶沙求出水珠
[008-0772c]
不獲却還聞彼水中憂陀延王綵女悞樂密放白
象入水引之憂陀延王謂為野象善其調法誦術
彈琴向前取之為彼得便鏁脚還國經於七年教
兒調象教女彈琴後因私逸懼王罪之彼羅王子
感以師德聽自莊嚴疾行捊象與女逃還食頃而
到。


進否為王者即北齊少林寺稠禪師也為齊王所重
親體所居為護王壽不起迎送王密怨內心明重
試之故不起當斷其命預知其念斷命罪重寧使
失壽便起迎送王亦問之昨何不起今何起耶答
云不起與起悉皆為王王問知巳尅時而卒。


而為正則者則即式也若以此名而均下出正式意
意云若以小乘分之若融於大名方應今經出家
之戒。


二脫者解脫解脫知見二也大乘則雙脫二死方名
二脫並於三學名五分法身也。


疏餘四亦如是者無有能將妙定來必由自修正而
所得餘三亦爾。


疏既自無香者譬上於戒不樂行亦不自聞者譬其
既不樂行則無自利。


疏心不定者者若心不定由具煩惱我心巳定煩惱
巳盡入無學位如何說罵故也。


疏如折角牛者喻斷正使巳盡如牛無角也。


疏如殘童子者殘疾也喻正使盡猶有餘習雖有餘
[008-0773a]
習而不惱人。


疏置之日中者日譬喻無漏也謂於無漏日中當自
觀察有餘起陰雖無煩惱而於此身未免違順等。


惡邊定無單雙者以此二句俱但須互舉則成單雙
之相不須更立故云定無也如云口善則身意惡
身善則口意惡是也。


疏常念境界者上單善雙惡等境也。


三合聲者阿字合拘盧奢三字為三合也。


世人執覽者覽前就後故成罵也。


聲界有八者如下法師功德品中引。


大種為因者謂四大種如下釋。


觀我既是所罵之境者彼為能罵今反觀於能罵以
為觀境皆不可得由如幻化等。


形顯受者謂罵形不罵顯罵顯不罵形受想行識亦
如是。


此觀因緣者觀因成假也。


過於異生者羅漢身中有怖畏尚過於凡夫也。


未得樂受者欲得故受也。


巳得樂受者得以保護不令失故也。


巳生苦受者得巳欲離故生苦受。


未生苦受者只是欲得不生故苦。


疏於不苦不樂不癡者慈悲為他故也。


經惡鬼入其身者謂三惑重以為鬼也又惑被外惡
鬼人也。
[008-0773b]


疏僧即事理俱和者智契於境為理和由理和故方
令事和故云佛即僧也。


經諸聚落下一行入室弘經者悉體性而為說法斯
慈悲慧之至也。


經願佛安穩住者謂此經若住世則是三佛住世住
世即坐座也。


釋安樂行品



應委騰前四品者今騰法師品初大分四段文也。


文起盡耳者只依四品生起次第亦未顯於品中正
意正意者何謂諸品文心即衣座室是。


冥資顯益者未得度者但為冥益以示入品故又為
如來冥資顯被因益也。


上方者方便實報土弘經也。


進否者能於此土他土弘經為進但能他土弘經為
否。


准而則之者令以修而則於性使全性成修修性則
於三德無非著衣坐座入室等皆不逾三德故。


在今同異者同只是秘藏三德耳異者轉名赴物不
同從所以法師下其異相也又法說名實相譬說
名大車信解名付財藥草名地雨化城名寶所等
又名五行三道三因等品品隨機立名不等然其
理體不出三德秘藏故云無非一乘也。


多寶衣者多寶久巳契寂故對衣也。


分身室者若非大慈悲故無以處處利生令入大慈
[008-0773c]
之內故表室也。


次變表破無知者法眼若顯遍識法門應病授藥即
入室義。


五波羅蜜衣者一一無非法界以莊嚴故故對忍衣
也。


疏此附上品文者若准今品上寶塔達多二品皆須
先附法師品釋次方依當品意以法師品衣座室
三為弘經之軌故須先附彼品。


疏不受三昧廣大之用者大品中有不受三昧得此
三昧遍法界用而體不受此用復能遍破一切空
有故云不受凡夫等。


不受亦不受者能受亦不可得也。


疏生見者謂凡有見皆不受耳。


疏今更廣事解者前附事釋即是約俗諦以釋今約
因果以釋也。


疏即是體法身行者謂之正宗自當體法身行也體
字訓禮禮者履也謂履法身行則法身安故云著
衣也餘二亦體。


疏因名至恩德者上歎佛恩下化眾生俱名恩德。


三喻具如玄文者然大經中佛為調伏匿王諸妃后
等說是偈云一切江河必有迴曲一切藂林必有
樹木一切女人必懷諂曲文殊難曰是義有餘𤘽
耶尼州有河端直名娑婆耶猶如直繩入於西海。


○疏云金沙文出大論種種金銀瑠璃寶樹是亦
[008-0774a]
名林亦有女人善持禁戒功德成就有大慈悲此
三喻皆非盡理故名有餘。


疏彼呼為無餘義者彼經三喻接一切法門盡此外
若更有法者皆名有餘之說。


疏此呼為無上道者經云晝夜常說無上道教也。


疏大經明親附國王等者諸優婆塞等不受五戒不
修威儀應持刀箭摧伏惡人護說法者等云云


聖行座者有慧故對座也。


或出或沒者或但用折或但用攝故耳。


二釋並三皆四悉者廣略二釋不出三德四悉故云
三法異即世界復以三德離對三悉故云皆四也。


疏一緒者應作此敘敘謂次第也此緒訓於絲端亦
無大失若取訓業訓事訓餘並非文意。


疏一假實二空者假即生空實即法空也。


而濫向三行者不知為是何等慈悲為身為口意耶
故云也。


疏恩德者法身德也無緣普覆故得其名。


疏資成者即是法身資發智德也。


疏何能宣說是經者為用何方法而流通此經也。


疏三總明行成之相者此指四行文後偈頌之文從
我滅度後求佛道者巳下文是。


經當安住四法者但總標四行而不別出四相便即
先釋身行處矣。


疏或云內凡初行者從十住初心巳去也。
[008-0774b]


疏若久習純熟者位在迴向後心也。


疏引前品近果之行者法師品云聞巳諦思惟當知
此人等近於佛智慧文是也。


疏七住巳上者瑤師案瓔珞經云入無生畢竟空界
心心當行無相無願名不退住即第七住也。


疏行始者雖過分段未侵變易俱名行始並是別教
內凡初心也。


疏或云行處約因者因應通等覺約果應在妙覺如
此判者凡夫絕分故不用也。


後釋通因果者次家約智約境之言通於因果亦不
知為是何教因果故不可依也。


行近兩處俱得名行者俱有進趣漸近於理之能故
云也。


立理破者立道理破也。


並深俱淺等者初家及第二家行處俱淺近處俱深
瑤師則行深而近淺故云互也。


而永異古師者今家行近雖俱在淺二行同時及通
於後故不同古分於行近深淺放不等故及以定
判也。


其意則別者以淺通深不同古人淺定局淺深定局
深故云意別下去約二忍四忍釋即當約位也。


疏內懷至理者接起理行也。


附事必依理者攬事以徹理觀理以達事又經由也
達也故云事理不可條然也。
[008-0774c]


非無所詣者說真之時亦詣於理說俗之時亦詣於
理真俗不二詣理是同。


約行准說者說既真俗相即行必事理無偏。


通遍前導者謂慈悲通身口意復以慈悲導身口意
上止觀令入深位止觀從淺至深皆是慈悲之力。


正當於身者應知身業之文具於口意何者不與小
女處女共語口意業也柔和善順亦口業也心亦
不驚及所畏心不悕望等意業也雖此互兼而各
一業為主餘之二業但為資成而巳。


以能從所者中道三智從於所觀境故但云一法也。


總釋功德所由者得中道地故所以在剛能柔能順
能治能安故也。


見諸法實者經中但云如實相者始行未證但得云
而觀諸法如實相即是因緣法如果地之法今言
見者約所證說。


疏人法二空者大論問曰小乘但得人空何得具於
二空答曰如來滅後四百年內諸師說小具二空
四百年外諸師所說乃云小乘但得人空無法空
耳此違阿含經彼云小乘具二空。


疏約真俗假實者真俗約諦是所詮故假實約所破
是故不同。


為對所破者性相是所破也。


名同義異者通教以真為體圓教以中道實相為體
故云也。
[008-0775a]


若更開為四十二忍者前開為四五六則通別教從
若作四十二忍者唯在於圓但從無生寂滅二忍
開故增減可知者若作四忍伏順在住前若作五
忍三忍在住前如信忍故若作六忍在住前加和
從忍故云增減也。


為二者生法二忍也。


二復為一者前約一法即一實諦忍辱地是。


仍離二空者生空為伏順法空為無生寂滅也。


則經中二句者從住忍辱地至不驚為初句從又復
下為次句也。


初地依法得忍者依真如法得忍也。


疏後心亦窮二空理者後心二空理方窮也。


疏大經云發心至不別者指名字位為初發心也亦
通於五品初心也。


善消柔和至竟者意云前文釋文釋柔和善順對當
二忍巳通初後則是生忍竟即知不率暴等亦是
生忍行相功德而巳由得地故故有此德。


前則准知者只是亦可互為其德故前柔和等准不
率暴等其相可見何者由得忍辱地故柔和由得
忍辱地善順即知柔和等是不率不驚等德故云
也。


疏聞佛常與無常者是大小相對二乘作佛等即偏
圓相對生死涅槃即真俗相對佛道長等謂實長
實難權短權易此即從事故分約理不二故云非
[008-0775b]
長等。


疏觀行即非行非不行者以般若蕩二邊之相故也。


疏合上衣座室者止行合衣法身德觀行合座般若
德慈悲行合室解脫德今明能行對所離法者三
行是能行能離之法十惱亂等是所離之法也。


所附為助者以三學通附此三淺法助於正觀深法
故云助也。


須指梵網者以菩薩輕重等持一支一境無非法界
方稱具足戒也。


三行兼理者戒等三行皆悉正助合行故云兼理於
三門中非遠非近以觀諸法空等而復最得兼名
故云對事設觀以助照理之正觀也。


向云助真似者此取意通問耳以前正觀文通深淺
以釋故今以約真似問之。


不同古德者如前三師釋行處文是。


疏修定心者經云修攝其心修定處者經云在於閑
處修定門者經云常好坐禪。


經云國王者小者曰邦大者曰國王者以一貫三三
表三才一表三通三才謂天地人故易云天得一
以清地得一寧君王得一以治天下君國之王故
云國王王之所生故云王子臣中大者名曰大臣
官長謂五等諸侯也。


經及造世俗文筆等者即勒沙婆外道所造經名其
經有十萬偈頌路伽耶陀者正梵音云路伽也氏
[008-0775c]
迦此云順世外道之論。


梵志者事於梵天志在梵天故云也。


設筋力戲者令他設此戲也。


經諸惡律儀者如大經明十六惡律儀如造一惡時
皆有無表惡起即是惡法則也。


不男壞亂菩提志者不男無志以自無志壞人志故。


疏九遠譏嫌者大寶積經云若諸女人減二十眾不
為說法餘有男女終不往詣比丘尼僧論法會處
不應也。


此當因緣約教者附事當因緣諸教俱離則成約教
今弘圓經須屬圓教。


欲想者止觀第八中明一念欲覺初起甚微不即遮
止遂漸增長為欲事故貪引無道乃至四重五逆
乃至因欲生十法界亦如偈中記引薄拘羅緣並
是明其欲想之相。


何所可離者十惱即法界故無可離即空也。


何所不離者以法界體遍離一切即假也雙非即中
也。


一切俗境者於俗諦境不可藥病等名為譏嫌。


遠離魔外者畜養者如淨名用魔為侍也。


如病將身者大論問云菩薩以度人為事云何深山
自靜棄捨眾生遠於慈悲利他之行答云如眾藥
將身體康修業身雖遠離心不遠離准此今令住
閑處之意也。
[008-0776a]


隨要列二者五緣中閑居靜處一調五事中調心一
故云二也。


結成智境者只經中一空字對二法者表智境不二
也。


空字隨位判者須約六即判也。


疏二邊三諦者中對二邊故名三諦也。


疏非七方便者謂非此等人所觀之境也。


即表中道者無常等四二乘四倒常樂等四菩薩四
倒如來證中入秘密藏故以雙非枯榮以表之。


若不立雙非者若不對出假菩薩更立雙非者常樂
我淨四德皆是雙非中道四德故所以界外但有
無常等四倒遠於八倒即畢竟空故。


應約真妄者真如為自無明為他等。


今真如理正當無因者此即立也故異外人橫計無
因也。


又云十境者謂陰入等十境耳。


疏非解非惑者亦是重舉中境即是而解而惑故云
而從惑因緣生等。


騰以因緣一句者只是前於因緣一句開為涅槃生
死二境也。


顛倒即是說由者由顛倒說生死由顛倒說涅槃也。


常樂無別釋者無如前因緣顛倒二句作二邊等二
重釋也。


由本有境說上諸觀者上經云觀一切法空如實相
[008-0776b]
是境也。


亦由第二說用觀者上經從不顛倒下諸句是第三
從但以因緣有下是結文也。


初釋由顛倒故說者從非解非惑下文是以解惑因
緣皆由顛倒所以偏受顛倒之名即結前妙境一
切法空文也。


次釋由二邊者從又因緣有下文是即結前第二用
觀文也。


第三釋由不思議者從又但以因緣有從顛倒巳下
文是。


通上下文者上謂如實相句下謂從以因緣下有二
句經是並於中間成十九句也。


觀方有體者能觀觀以實相空為體也。


無出是不出者法體不屬三世所以不從現出墮於
過去故云不出出只是入耳。


只是一大空者謂十八空不出能觀一畢竟空名為
大空也。


故次文云中道正慧者應云最後文云中道正慧今
從語便但云次耳。


如不無斷者此十八句能破不出此四字即舉諸句
初如字也餘三字在經可見。


及以離合者彼止觀記中問云前六空巳明二空何
須更說次空耶答以向性相重歷諸法故更明七
問內空至畢竟破諸法盡何須後五答大論云十
[008-0776c]
三破盡後五重說耳是則從一大空離為性相二
空及大論十八空大經十一空楞伽七空等合成
一不思議圓妙境也。


疏不顛倒即內空者須約八倒以釋我我所及六塵
等皆須三惑二邊以釋也。


疏即內外空者內根外境俱空也。


疏諸法是所破者二邊之法名諸法也。


疏執方計破者執空為有有即屬方破之執故故云
計破。


疏無名出離法空者謂無為是小乘法空中道無名
出離於此故云也。


疏無名性空可解者無四性執故名性空。


大乘進退者勸弘經者觀於前機宜大須大不宜於
大而為說小以助於大。


結成大車者十乘是法大車約譬也。


一切破遍者觀一切法空而巳。


十八道品者中道雙非以修念處由念處生正勤等
故以十八空對於道品也。


表後三者夢入諸位即第八知次第九安忍從五品
䇿入六根十無法愛即從十信離相似三法入於
初住位即如品末經文說也。


四總十別者須以四行總於十法則使一一行皆具
十乘復以十乘別於四行令一一乘皆具四行故
也。
[008-0777a]


俱通橫竪者十乘為竪四行為橫四行入十乘無橫
而不竪十乘入四行無竪而不橫則成橫竪皆至
於極也。


十法導理者理謂不思議境境為十法所依所以十
乘得能導名。


以廣顯略者近三助行行略近廣也。


各遍消故者今騰上行處三釋一一皆遍消行處經
文也。


人空行處者只是頌上戒門合行處中生空意也。


頌雙標行近者意云偈後既結行近所應雙標二章
也。


亦當生空柔和等者應云十惱亂與行處柔和等俱
是生空故亦云當也。


經云無怖畏心者申依行近二法故無怖畏也。


疏初應入行下十四行者就此為九初頌離憍慢緣
次兇險下頌上第三離散亂緣三旃陀羅下頌上
第四離惡業緣四外道梵志下頌上第二離邪見
緣五亦不親近下頌上第五離小乘緣六寡女下
頌上第六欲想第七不男無志操緣七亦莫親近
下重頌上第四八兇險下重頌第三九諸婬女下
頌上第九遠譏謙兼得八遠危害十遠畜養也。


疏一陰謀王命者謂比丘教詔故。


疏三典藏亡寶者謂比丘通引故。


疏即謗法者比丘是行法人謂佛命爾耶。
[008-0777b]


疏摩橙加經者彼經上卷云有旃陀羅名帝勝伽求
婆羅門女以為子婦諸婆羅門悉皆毀呰旃陀羅
姓帝勝伽言汝婆羅門姓若因韋陀名婆羅門者
如昔梵天修學禪道有大智見造韋陀論流布教
化其後有仙名曰白淨造四韋陀如疏一一韋陀
各四萬偈偈各有三十二字言各三十二萬偈者
恐悞次拂沙等如疏當知韋陀分散之時婆羅門
種亦應分散若韋陀壞時婆羅門不散壞者如何
得言婆羅門種因於韋陀。


疏讚誦韋陀者如此土文選之類。


疏並諸雜語者只是諸讚誦等耳。


疏優留僧佉者此云鵂鶹仙其人晝藏山谷以造經
書夜則遊行說法教化此伏夜遊行如彼鳥因得
此名在佛前八百年出世說最勝論有十萬偈以
六諦為宗一陀驃諦此云主諦謂五大及時方神
意此九法為萬物所依故名為主二求那諦此云
依諦謂色等五塵一異離合數量好醜愚智愛憎
苦樂勤墮此二十一依前九法故名為依三羯磨
諦此云作諦謂俯仰屈伸出入去來故名為作四
摩若諦此云總相諦謂總取萬法為一大有故名
總想五毗尸沙諦此云別想諦謂森羅萬像各各
不同故名別想六摩婆夜諦此云不與計塵成執
不相妨礙故名不與計恒水滅罪故須三洗又曰
爾供養火謂火為天口天因此食雨時燒香蘇等
[008-0777c]
令氣上天以為供養謂能滅罪及生福利。


疏迦毗羅者以其頭如金色因此立名得神通前後
各知八萬劫事造無頂論十萬偈明因中有果計
一為宗用二十五諦一者從冥初生覺過八萬前
冥然不知但見最初中陰初起以宿命力恒憶想
之名為冥諦亦云世性謂世間眾生由冥初而有
即世間本性也亦曰自然無所從故從此生覺亦
名為大即是中陰識也次從覺生我心者此是我
慢之我非神我也即第三諦從我心生色聲香味
觸從五塵生五大謂四大及空塵細大麤合塵成
大故云從塵生大從五大生十一根謂眼等根能
覺知故故名為根名五知根手足口大小遺根能
有用故名五業根心平等根合十一根心能遍緣
名平等根此二十四諦即是我所皆依神我名為
主諦。


經破戒比丘者大經云不與犯重禁同共一處住呵
謗方等者得生不動國波羅夷此云退沒墮落無
道果分也。


經名字羅漢者但有羅漢名字無羅漢義如金剛三
昧經云有名菩薩有義菩薩今亦爾雖口自云我
是羅漢其實未殺煩惱等實是羅漢尚不親近況
名字者耶。


更有別事何不問耶者意云有解脫涅槃何以不問
而問此鄙惡事耶。
[008-0778a]


經求現滅度者所著既深隨之而死不能捨離故云
現滅。


經小女者十五巳下處女者十五巳上未嫡者。


疏第二八行頌非遠非近理遠近者非遠非近專明
以觀契理得名然此八行今應先分二行半頌上
又復於法無所行等文初頌非行次不得下頌非
不行與長行雅合從一切諸法下正頌非遠非近
初一行半頌上觀一切法空如實相是總句也。


經不得諸法者不得二邊法也。


經不知不見者應以中道佛眼見佛智知不墮二邊
知見也從顛倒下頌前中八句餘十句闕初二行
頌不顛倒之相在於下正約止行頌不顛倒觀一
切下半行頌無所有性句猶如下半行頌如虗空
一句不生下半行頌不生等四句常住一相頌實
相句。


疏得人無我者人謂數趣也起惑造業類取五趣之
果謂之為人而於其問執有生宰自在之用謂之
為我安樂行人隨於行近以正憶念中道之觀而
觀實相之法故能止於二邊過惡也。


疏得法無我者於二邊法中執有勝實自性自在之
用謂之法我安樂行人了達偏小之法即是實相
故離二邊之取著也。


疏文殊下第三一行一句總結成者上長行身安樂
行初開章為二一釋行方法二結成結成即指此
[008-0778b]
文也今應云大段第二一行一句總結成身安樂
行也第二口安樂行亦具三業以口為主餘二業
助以油塗身等身業也除嬾墯意等意業也。


問經讚小善者大經云見人小善便讚歎之。


如涅槃中二乘者先取小果助於圓極也。


尚不令順法而違物情者若順大法而違物機尚不
可也。


疏行門也者若不棲心至境則安樂之旨未明故云
觀諸法空等。


疏王者語者自在如王使他從巳不順而罸故云誅
之第三意安樂行亦以餘二業助意。


經亦勿輕罵學佛道者等口業也恭敬禮拜等身業
也。


經於諸如來起慈父想者以覆陰長養菩提心故起
大師亦爾。


疏理論三乘等者約化意說約開權說故云汝等所
行是菩薩道即其義也。


經得好同學者五種法師也。


故各釋妨者只拔苦必與樂與樂必拔苦也疏此等
亦須與樂但其下釋不堪意。


疏降伏諸國者今用小教破所化陰入即是涅槃故。


疏是三毒至四千者是佛所對治法謂貪嗔等十種
隨眠只是十使隨逐有情眠伏不起名為隨眠若
約起邊名十思惟此十隨眠一一皆餘有九隨眠
[008-0778c]
為其方便足成一百前分一百謂過去也後分謂
未起也並現在一百合成三百置本一百就前後
分二百之中一一皆以九為方便足成二千並本
一百成二千一百起及未起各有二千一百足成
四千二百約多貪多嗔多癡著我思覺此之五人
一一各有四千二百合成二萬一千更就三毒及
以等分四人分之一一各有二萬一千遂成八萬
四千此是小乘論一數若依玄文第一所引即約
大乘中數也。


疏衣服即慚忍善法者始從五停終至羅漢位皆具
慚忍莊嚴也。


經得法國土者謂寂光土也從法身地起應三界故
云王也。


經引導其心等者說化意也。


然有壞義者意云發心即壞天子魔故也。


爾後時長者在方等時被彈不退故歡喜在般若時
被加故歡喜故云通也。


疏兼得人一者行從人立既其有行豈可無人故經
云能令眾生至一切智也。


疏上總明行成者上長行有總有別前總中皆有行
成及無過失今但頌行成不頌其無過失。


疏初三行頌不與珠者上文有六合但頌三初半行
頌第一輪王譬次一句頌第四有功歡喜譬三兩
行一句頌第五隨功賞賜譬次合不與珠譬中但
[008-0779a]
頌其四初一行半頌合第一輪王譬次半行頌合
第二小王不順譬三半行超頌合第四有功歡喜
譬四一行追頌合第三起兵往罰譬。


經以大方便者用同體之權說法名大方便。


疏三行頌合與珠者初半行頌合大功勳譬次二行
半頌合正與珠譬。


經於家出家者於家出頌上慈境及非菩薩頌上悲
境也。


經如法化世者只是先權後實耳。


疏其中細開者上合與珠文具四一今頌亦四既知
眾生二句頌人一末後乃為下二句頌教一如王
解髻下二句頌理一此經下一行半頌行一故云
細開也。


疏得現生後勝報者現謂現在受報生當生而受後
謂隔跨當來一生二生無量生而方受也。


與初地等者亦是且借別地對住也。


疏正見無癡者正見無見惑無癡無思惑也。


疏信根者等者應約圓釋即無作道品以消經中深
入佛道等文也。


疏定根得四禪者得四如意足定也。


疏是沙門道者因也。


疏是沙門法者修行法也。


疏是沙門義者沙門此云勤息息謂息諸煩惱今云
煩惱盡即息義無嗔即慈悲義也。
[008-0779b]


疏又是所更者更謂經也。


疏答此非願智等者謂願智頂禪能知三世之事經
既但明夢之所見不論禪之所見故云非也。


疏佛起現前者起謂覺也佛常以覺智現前故。


法華天台文句輔正記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