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16 法華經文句輔正記-唐-道暹 (master)



法華天台文句輔正記卷第五輔妙樂記
吳興永定寺 釋沙門 道暹 述


釋譬喻品



將釋此文先敘題目今品雙用權實為名何者以
法說周既雙明權實是故譬文雙譬於法在昔須
云鹿苑三車在今須云等與大車所以權實俱名
譬喻也。


大九無譬者圓鏡云大經云為利根人說大乘九部
略於譬喻即其事也。


應有譬成小者便破他也。


有云至多門者圓鏡云來意門者此經又雖七軸宗
歸一乘但入此乘有種種門或從法說門入或從
譬喻說門入或從因緣門入即其相也。


若今若昔者今即大車昔即三車也。


以因緣等者等取約教本迹觀心三也謂今昔譬喻
皆具四釋昔則權實相對今則唯圓乘。


玉篇云等者以類比況是能況之事。


曉訓者從所曉訓也今與玉篇義同也。


佛事迷悟者火宅為迷三車出宅為悟又三車為迷
大車為悟後釋為正。
[005-0713a]


唯小對圓者者此則尅體明今文正意唯小為迷唯
圓是悟。


疏云抱迷者抱於別惑迷理未遣也樹扇喻圓教風
月喻圓理也。


還待不巳悲智者此中結前即絕待意故云上根圓
聞獲悟也生後即相待意故云大悲不巳等。


風月意彰者只是今圓教圓理意顯也。


何隱等者意云實相之理不當隱之與顯亦不與上
根即顯於中下則隱且由機緣謂有隱顯耳。


如長風靡息者大虗空中風未甞有息而眾生謂有
謂無月體亦爾雖蹔隱須彌而常處於空界次合
譬云謂真常性月隱煩惱山圓音教風息化歸寂
故動樹舉扇使實理易彰。


尚無庸作之心者應知密遣之時雖未即受亦由昔
結大緣致令今日受於庸作由庸作故得委業付
財皆由於昔展轉相因領財即般若時也。


天性相關者一理性同故為相關二大通佛時結緣
為天性相關也。


爾前憂悔者憂悔之言通至法華故云爾前。


大小兩乘者三車大車今昔俱喜也。


資具也者謂珍玩之具是世間資生之物也又昔珍
玩及以三車皆為今經莊嚴具度此取意耳。


出世生法者即三乘所證法也。


妙珍玩攝者從開顯說也宅內生滅之法由於三車
[005-0713b]
得免難也。


通論於今至除惡者此從開顯意說也。


父之本有者非新造作也。


至處不壞者現賜諸子遊於四方等。


三悉似寄施權者謂詑於世間及以三車等且寄昔
說故云似也開權即妙所何似之。


有遮那始終者此指在法身地常思子機為遮那一
音之始今日開顯以為其終也。


巧喻兼權者兼三權也。


小車大車火宅父舍者小車火宅在昔大車父舍唯
今。


舊純用一音者古人專用一音判教如玄文破。


疏云二乘以下中者緣覺中聲聞下。


疏云涅槃㝹馬者永嘉集云夫三獸度河河寧從獸
合復何獨河非獸合亦乃獸不河分河尚不成三
河豈得以河而合獸獸尚不成一獸豈得以獸而
成河河非獸而河三獸非河而獸一一河獨包三
獸而河未曾三三獸共履一河而獸未甞一獸之
非一明其足有短長河之不三知其水無深淺水
無深淺譬真法無差足有短長類智之明昧如是
則法本無三而人自三耳。


疏云涅槃云㝹馬者二乘之人雖觀因緣又未能度
十二緣河猶如㝹馬何以故不見佛性故故可喻
通乘也。
[005-0713c]


只應於牛車以簡菩薩者只應將菩薩喻牛以對二
乘而簡出於三菩薩淺深不等耳。


三乘俱異譬之者藏三乘自以羊鹿牛為譬通三乘
自有㝹馬象為譬故云俱異也。


不異復於不二者生公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
異空空不異色彼將下句複於上句他云是則複
疎兩端顯空色不異。


上根一處者聞略開權時執動也。


中根二處者聞法說略廣。


五處者加五佛長行偈頌及身子領解長行偈頌及
述成身子文並法說廣略文為五也。


下根三處者法說略廣加聞譬喻三也。


或云十一處者譬喻長行偈頌二信解二述成二並
前五為十一也。


巳懷進退者只是進則無後退則無據故云為是極
果為何方便即其相也。


為何方便者此述其疑意何者我為是小方便為是
大方便若是於大不應被斥若小方便應不證得。


嗅苦蔔之流芳者此即讚而挫之何者只知二經但
是廣略而巳未窮兼獨之旨歸故也。


蓮華三譬者為蓮故華等三各譬本迹也。


若欲進寄至設教者只是若欲探寄久本初成時亦
有三一施化良由本證三一垂於中間今日三一
之迹復由今日三一之迹顯於久遠三一之本開
[005-0714a]
廢會等亦復如是。


五百三千者五百本門譬三千迹門譬。


過意所謀者以聲聞人本謀羅漢今蒙開顯為佛真
子故云過意也。


疏云心懷踊躍者踊躍兼身喜。


疏云籠焚煩音繫馬使不行也。


為別惑所薰者二乘人昔證真諦全是別惑由此所
薰今聞大法外被內解開發故使踊躍歡喜也。


廣簡如釋方便品者今正明權實一雙也。


表覩他實境者只尊顏為他此即圓滿報身體稱法
界故名為實也。


具述所從所聞者經云今從世尊即所從聞此法音
即所聞也。


疏云若日照高山者云若以二蘇中顯有聞義故云
若也。


疏云顯如聾如瘂者問二乘之人至方等般若時亦
未能入何故不名如聾如瘂耶答二乘於彼顯雖
未入而於方等巳聞般若能說故無聾啞之稱。


疏云思益淨名中者思益經云薩婆若者非諸聲聞
緣覺所及淨名云迦葉聞說不思議解脫歎未曾
有謂舍利弗一切聲聞聞是法門皆應號泣聲振
三千大千世界等。


佛印迦葉者如迦葉緣中佛分半座命迦葉坐乃云
吾有四禪三昧四定等汝亦如是即其事也。
[005-0714b]


始入圓常者此即辯異也非初即聞圓常入法性也。


心則不死者若於方等般若中但發當教菩提者心
二乘心則不死由不發起心則死矣。


佛性論 釋所因有三一應得因謂菩提心二加行
因謂諸波羅蜜三圓滿因謂三德佛果圓滿因於
加行因加行因於發心不因發心無由加行不因
加行無由圓滿小乘都無此三雖入佛法因不成
就故不得大乘度脫。


方等勝境非一者覩諸菩薩種種不思議事如不思
議品說。


般若法相該通者始自色心終乎種智乃至十力四
無所畏等皆經二乘心只法門通三教故云通。


不須至三慧者圓鏡云從佛口生因聞得解即聞慧
也從法化生由理生解即思慧也得佛法分開佛
知見即修慧也准玄文大師釋云從佛口生者從
聞慧開佛知見從法化生者從思慧開佛知見得
佛法分者從修慧開佛知見也以三慧在因佛知
見在於分果故不可用三慧消經也。


故且一往者且從生事善為為人破理惡為對治也
三十二乃至如止觀者下提婆品中具釋。


八十神者大經云世有眾生事八十種神謂十二日
十二大天五星北斗馬天行道天等為此眾生修
八十好以自莊嚴何以故是八十天一切眾生之
所信伏是故修此八十種好令彼眾生隨其所信
[005-0714c]
各各而見發菩提心觀佛三昧海經云勝諸天故
說八十好為諸菩薩說八萬四千諸妙相好意云
一神只有一好如來一身自具八十以破外人令
知神好非真實故。


中道實理為日者即是非生死非涅槃為中理疏文
語略應加雙非。


或被者般若中加被轉教也。


或喜者亦在般若中信小果故喜呵憂並在方等。


自行利物者自斷惑自證理為自行為諸菩薩說為
利物。


自他少別者菩薩化他二乘自行。


諸味草創者味味皆有草來入者與二乘不同。


疏云從阿毗曇等者謂依有門備歷七方便修於事
觀勝依成實一向觀空。


昔聞異本者在方等般若座席被彈呵及淘汰時聞
不思議事異本鹿苑所證所以謂佛為魔此即機
中冥有此事今方述昔失耳。


覺所悞是佛者述昔錯解謂佛為魔今方知昔是悞
除疑者經云疑悔永巳盡也。


所證者經云安住實知中。


所成者經云我定當作佛也。


感報者經云為天人所敬。


作用者經云轉無上法輪等二句命即利也見即正
見也。
[005-0715a]


即身口意者就律中身和者謂應來人來等口和者
應訶人訶等意和者應與來與欲來不應與欲來
等謂正命離二邊之邪行正見無諸偏小之邪解
中道之戒為諸善本定慧由生故菩薩戒云戒如
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況
命見俱正十戒無缺則遍收大小行解故稱具足
無上四辯為智慧無上者欲知智在說又智慧具
故辯說無窮六波羅蜜一一皆到彼岸故經云生
我法中者名字觀行初詑聖胎名生我法中也。


修二謂聖梵證一謂天行二能謂病兒也聖行者聖
者正也戒定慧三是聖人所行之法為聖行梵者
淨也以依三淨修七善法及四無量心六念等法
從因至果妙覺方極備宜始終無過勝者故云無
上三淨者淨入空也淨不淨者入假也非淨非不
淨入中也。


疏云阿羅訶者大論云名應受供養佛諸結使除盡
得一切智慧應受一切天地眾生供養以是佛名
阿羅訶。


三藐三佛陀者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是言正遍
知一切法也。


疏云若偏前二教若次別教也。


初四對昔者謂昔不記昔教願今記及願滿也。


第三通當現者現在與物結緣當來成佛處而熟脫
之。
[005-0715b]


第二唯未來者專為勉勵中下故。


第四唯過現者昔日發願今方願滿也。


三如重會者昔結於大今方與記故云重會令云此
屬述成者經云我今還故令汝等則是重會也。


疏云無虗妄名如來者此約實因實果滿名為如來
也。


疏云知三聚者善惡無記又邪定不定正定三聚也。


疏云婆伽婆者大論第二云婆伽言德婆言有是名
有德又婆伽名分別婆名巧巧分別諸法總相別
相故又婆伽名聲婆名有是名有名聲無有得名
聲如佛者又婆伽名破婆名能是人能破婬怒癡
故稱為婆伽婆瓔珞經云秦言妙覺。


行因中有供佛修行者經中奉持正法四字兩屬總
得若屬供佛須至奉持正法若屬修行則云奉持
正法等。


眾數中有人有行者從彼諸菩薩下至無能知者是
人數從若欲行時下明菩薩依報從此諸菩薩下
是行。


酬願說三者但遂本願非被權機故云即施即廢。


虗空藏經者經云身子昔於禪陀羅佛所六十小劫
行菩薩道為婆羅門乞眼得巳置地蹈之因生悔
心謂菩薩道長難忍諸苦願成佛日等如記。


願成佛日開三乘法者以一乘難行故願說三也就
經中從如來亦以三乘下是三乘從舍利弗下舉
[005-0715c]
悲惡世顯出一乘。


得無生等者等取乃至八界發心也。


龍女至方便者先於龍宮巳曾習前三教別在地前
名方便耳此從實說權則易明。


或疑有過至廣者如一吉罪則五百千歲墮泥梨。


小善招功自多者念一稱阿彌陀佛滅八十億劫生
死重罪等又如經中云有一貧女以竹蔽帛與比
丘覆瘡後於天上人中常感寶帳諸寶具足又於
此中應四句分別或心境俱勝或心勝境劣境勝
心劣心境俱劣等故爾。


菩薩示迹參差者或逆或順等。


但信教仰理者應更云不篤自勤此是生公之言。


與法身記殊者今文八相與下分別品中法身記不
同耳。


疏云又直是時節者意云劫須經若干增滅今明劫
者以於神力經於時節小劫之時三灾減外物非
以時劫釋之經云成佛普智尊者此非別號又非
通號但是歎極果之智名智中尊耳。


具足十力因者如華嚴住前十梵行空為入住菩薩
十力因。


疏云初住能百佛世界作佛者舊華嚴云初地菩薩
若出家勤行精進須臾之間須百三昧得見百佛
能動百佛世界飛過百佛世界照百佛世界能度
百佛世界眾生能知過未百劫事能善入百法門
[005-0716a]
能變身為百於一一身能示百菩薩以為眷屬後
後十倍增之或百倍別地證同是故引之以為況
例經云菩薩為大寶者例此土楚夏之朝以名賢
為寶。


忘相為法者依於大乘忘相為法若於小乘由是執
相又忘小乘相為大法也。


自他悉轉者自行入住巳亦令他因果依正俱轉。


人等四者只是四一皆妙。


境等十者十妙也。


或佛等三者大法只是佛法眾生法心法妙即三法
妙也。


圓音不當大小者破他應知昔權今實方成稱讚法
華皆是如來圓音曲巧逗會物機引令入極但云
不當大小致令今昔不分故不可也。


經云分別說諸法何者是諸法釋云五眾之生滅是
五眾即五陰法故俱舍云蘊是積聚義陰是蓋義
經云少有能信者舉昔少信顯今多信。


巳獲分記至請者自能百界教化眾生為他所請故
無勸請。


巳有所至者巳入初住名分所至。


五悔者始自初心終至等覺一一度品無不須之請
佛住世轉法於人自沾其益隨順中理故得其名
一切凡夫並順中理迴因向果如流趣海願求佛
道初住分證。
[005-0716b]


全住實行者意非但實行獲益權行亦乃化功歸巳
又若無權人但任實人何能自至於實。


諸土示疾等者始從同居乃至實報三或對土或盡
長短不同示疾示痊不等云云


淮此釋前者前授記中第三意云令聞者結緣即修
淨土行也。


二者入位者由昔巳入羅漢之位是故難悟。


前三後一始末根由者始謂火宅輪迴及具列三車
出宅是始由也兼示索三與一之意即末由也。


疏云無住涅槃者即大涅槃也對小涅槃故云無住。


可云遍喻者依涅槃經喻有八種一者順喻如天際
雨溝瀆皆滿溝瀆皆滿故小坑滿小坑滿故大坑
滿大坑滿故大河滿大河滿故大海滿如來法雨
亦爾令諸眾生戒滿戒滿故不悔心滿不悔心滿
故乃至涅槃滿二者逆喻大海有本所謂大河大
河有本乃至大雨涅槃有本所謂解脫解脫有本
乃至具持戒持戒有本所謂法雨三者現喻如經
中諸眾生心性猶若獼猴捨一取一若色聲等無
暫住時四者非喻如我昔告波斯匿王有四大山
從四方來欲害於人我說四山即是生老病死五
者先喻譬如有人貪著妙華採取之時為水所漂
眾生亦爾貪愛五欲為生老病死之所漂故六者
後喻莫輕小罪以為無殃水渧雖微漸盈大器七
者先後喻譬如芭蕉生果則死愚人得□亦復如
[005-0716c]
是螺懷妊命不久全八者遍喻如說波利質多羅
樹葉色黃者喻念出家其葉落者喻剃除鬚髮乃
至香喻無量眾生持戒光喻如來名號等今言遍
喻者界內火宅遍三車遍界外大車遍謂等賜子
等是機遍心等是父心遍故當遍喻也。


火宅始終者長行中從唯有一門乃至焚燒舍宅等
偈中始從其宅久故乃至蜈蚣等。


及救火者長行中從長者見是大火巳下文是偈中
從是時宅主在門外立巳下文是。


先與後奪者先與三後斥為方便巳方與真實即當
奪也。


今出所顯者今此一門是彼所顯佛道故云唯有一
門。


各出其能者彼種種法門為能通今一門為能通故
云也。


以能對所者上種種法門為能對於所顯佛道佛道
即實也今以一實教門通於實理二能雖異所通
一也。


更互相顯者以權名行顯實名行也。


疏云舊以十方虗空等者意云寂光是體可是所入
不應云是所被故不用也。


橫竪相帶者同居具四方便三實報二寂光具一皆
是竪帶橫故云寂光如器諸土如飯眾機如共食
等。
[005-0717a]


二而不二者只是橫竪不出寂光一理。


今從土用者寂光為體三土為用故云遍三土也。


終無行劣者諸三教行也。


疏云隣閭者即里門也合如記。


疏云口無擇言者謂身行禮樂口言詩書心則德義
之經有何擇耶此附俗釋也。


疏云洋溢者洋美也盛也溢餘也言名行眾粲煥然
盛美有餘合法如記。


說文云以鼠者色黃而大生於胡零丁國外柔而內
剛是以趙武靈王改効胡服用其皮以飾。


侍中冠左貂右蟬者從右橫蟬徹冠之左以冠於首。


如蟬之清高者古者[住/尺]以蟬翅粧冠表三品清正也
弼亦輔也承相左輔右弼於帝者也。


鹽梅者尚書云殷高宗聘傅說悅音於傅巖之下云若
濟大川以汝為舟檝若歲大旱以汝為霖雨若作
酒醴以汝為麴蘖若作和羮以汝為鹽梅梅醋也。


阿衡者謂帝者衡而任之令均百姓。


金谷者晉書云石崇家有金谷在洛陽東豐宇敷容反
此園貴以布金買之又云金華苑亦石崇家所有
也。


侈者奢役也細好也言其資蓄豐盛奢侈精好也。


疏云不肅者爾雅云肅進也謂不待誘進而物畏威。


疏云智則胷如武庫者晉時人名杜預善住春秋明
於軍法若出言摩略皆說軍法時人號為杜武庫
[005-0717b]
智略起自胷襟而作此即智略多也。


疏云蒼蒼者說文云草白色蒼蒼也。


稜稜者高峻之貌又威嚴也謂年尊德高能伏物也
疏云十號無極者圓異前三故云無極。


疏云早成正覺者迹門指大通佛時為早成本門指
久遠為早成。


疏云隨智運動無石者隨智運動為行無失故對行
淨也。


疏云具佛威儀者如止觀助道中道品攝佛威儀一
一皆具四釋故云等也。


果分權實者三教果佛十德俱名為權。


所歸多小亦別者前三教約於七方便傳咸入當教
理不等圓則七種方便十界眾生皆悉權謂實故
云所歸。


疏云生在佛家者境生於智智還照境名在佛家。


三觀對於四教者空攝藏通別假圓中。


具佛威儀者觀心謂攝諸因果威儀十力無畏等法
故知一心定慧攝法無外。


稱理含藏者境觀皆具一切法。


不生法愛者由無法愛得入初住是以七方便人無
不入實。


令成今經觀心十法者前三十法本為實施況今開
顯無非大車唯妙十法。


因緣約教觀心三者世二釋義當因緣權三實一即
[005-0717c]
約教也觀心如文。


廣略多少者或十四空或七空或二空或一空或二
十空乃至無量境皆空等。


出宅之路者若離為譬出宅之路只是於慧若合為
譬田及能詑只是定慧為田譬於出宅門譬於慧
故云出宅之路。


入宅路門者更作能入釋巳慧為能趣之行故云十
八空等亦可兼定俱為能入。


若依四觀者即絕待跨節觀也。


僮僕名者說文云男有罪為奴曰僮給使曰僕定慧
之餘助者三藏為一實定慧之僮僕。


用與權變者用謂能用與謂稱機故云和光。


冗冗者而龍反亦是不依正道。


若欲出宅唯有一門者佛道為一門。


有邪有正者唯佛道是正餘九十五並邪止觀中意
亦爾。


得能者眾者意云有教須行行方契理若只單教故
不可也。


義巳兼於能所者智取於理猶不云教故為今所破
住在何處者應云未被會時住在二味也。


具有二義者宅車二義相待絕待。


三界尚如何別之有者意云所治尚如何況能出三
車之法而非真實。


不安穩處亦復如是者不安穩處謂三界對於涅槃
[005-0718a]
法即安穩處也以不安穩對安穩處。


定果心所者以於定中四陰心起於化事之身即是
定家之果故云也更檢


疏云頹落譬減損者皆論念念減損也下諸文皆爾。


無色非全無色者如大經云無色界色非諸聲聞緣
覺所知既云有色皆是無常故云與此合也。


以依正合喻者圓鏡云一約器世間釋堂喻欲界閣
喻上二界劫成來久名為朽故如此賢劫八十中
劫為一大劫四十九中劫巳過餘十一中劫即入
壞分故言朽故也大千如外墻中千如內壁皆有
鐵圍山圍之崩墜不停故言頹落舍以柱為根世
界以五輪為根地依水水依火火依風風依空俱
舍但言三輪不說火及空劫住巳久將入於壞地
諂水溢腐敗義也樑棟者維持堂閣空地二居高
舉重疊三禪巳下災變所及曰傾四禪巳上無常
亦至曰危七日並現大千洞然無處非大故云周
匝人焚燒業火之爾故云欻然火起也。


正報因果者因謂煩惱果即五陰故以因果譬於五
濁也。


若約小乘者煩惱無始相續名為本有今念念生滅
無常名為今無若消今文只應用小教以消其義
即是今疏附大乘以釋。


涅槃四柱者以四處出如涅槃四柱若釋不當則令
涅槃室傾。
[005-0718b]


大理雖同者四釋皆不出無明法性故也。


差別無差別義者差別是煩惱無差別是涅槃差即
無差謂本有煩惱今無煩惱則是今有涅槃也無
差即差別是本有涅槃今無涅槃則是今有煩惱
也。


三世有法無有是處者謂煩惱即涅槃涅槃之法不
屬三世故云無有是處亦是無明涅槃俱不屬三
世得不得言定不定亦爾。


成論師云金剛心等者如涅槃經疏第六釋四出偈
中此中釋差別無差別義成論師云金剛心未是
常後心是常常則等如記章安破云此釋正是純
陀之所疑非關偈意又云本有煩惱此昔日之本
今無般若即昔日之今也皆是金剛心前本有今
無耳。


三世有法無有是處者今據金剛心後常住佛果不
屬三世故。


地論師云者常法非是始得本來體用俱具足但為
妄惑所覆後時方顯若爾先隱顯巳還隱既顯巳
不隱亦應隱而不顯章安難也。


三藏云眾生至終者謂眾生煩惱有可斷故有終也。


涅槃無終而有始者有發心之始一得不失故無終
也今難之下先難眾生句無始之法方乃無終云
何而言眾生有終也無終之法下難涅槃句謂無
終之法必須無始云何涅槃而有始耶若煩惱下
[005-0718c]
更難眾生成有始何謂無始而有終也有始有終
下雙牒眾生涅槃俱屬緣生也何得涅槃下更雙
牒眾生涅槃既有始終全屬煩惱也其實本有下
明本有涅槃由煩惱故今無涅槃也理淨本無下
明本無煩惱今有煩惱故云本無今有也。


小宗若立本無者應云本無煩惱今有煩惱從緣生
故本有涅槃今無涅槃從緣滅故涅槃煩惱不屬
三世故云無有是處。


章安初約三諦者涅槃疏云今則不爾只一句論差
無差無差別非無差別即一諦而三諦故言本有
即三諦而一諦故云今無即三一而非三一故言
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如是展轉不相離乃是差別
無差別無差別差別非差別非不差別遣迦葉之
難也亦是即無常而常即常而無常即非常非無
常釋純陀之難耳就智語亦如是悟一智即三智
名本有悟三智即一智名今無悟三智一智非三
非一名無有是處此乃遣難釋疑耳本有者一有
一切有即世界悉檀今無者一無一切無即對治
悉檀也合此有無名一切亦有亦無即為人悉檀
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即第一義悉檀此一悉檀却
即四悉檀乃遣難釋疑本有即有句有門今無即
無句無門聲聞緣覺亦有差別亦無差別即亦有
亦無句即亦有亦無門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即非
有非無句即非有非無門一句即四句乃遣難釋
[005-0719a]
疑耳。


且用無常一邊者亦得用本有今無唯無明故。


疏云天性相關者一昔結大緣二昔會結小二理性
同故俱名天性相關也。


却指前列者指前若十等。


三十別在緣了者昔聞大乘為了因子中間以天人
等化為緣因子也。


十智者一法智謂苦法智等四諦智也二比智謂苦
比智等四諦智三他心智謂他心心數法若緣他
無漏心則用法類道他心智若緣他有滿心則用
世俗他心智四世智謂世間有漏智亦名等智謂
凡聖俱有五苦智謂修苦諦四行觀時得無漏智
六集智謂修集諦四行觀時得無漏智七滅智謂
修滅諦四行觀時得無漏智八道智謂修道諦四
行觀時得無漏智九盡智謂我見苦巳斷集巳證
滅巳修道如是念時證無漏智十無生智謂我見
苦巳不復更見餘三諦准此如是念無漏智也。


一有漏無漏者世智他心屬有漏餘六屬無漏也。


疏云還是釋成驚怖者謂廣上第二釋成第三也。


倒所依者於身起淨倒於受起樂倒於心起常倒於
法起我倒止觀文中廣約空假破於凡小四倒次
以中道結成秘藏。


入修要二門者修謂修行修五停心觀行也要謂修
行要門有二門若貪多用不淨尋伺多用數息。
[005-0719b]


如次第者謂先不淨次數息。


為通治四貪者一供奉二妙觸並顯形二為四只用
不淨觀能治此四。


且辯觀骨鏁廣至海者謂先觀巳身為骨漸漸令至
海際。


復略者至海際巳復令次第漸減還至最初自身一
具骨人。


名初習業位除足至頭半者又更令自身骨人還從
足下漸漸生宍唯留半頭是骨何故留之恐更起
貪故留半頭至此位時名巳熟修。


繫心在眉間者又更令前半頭盡生宍全成好人唯
繫心在眉間任運不起於貪則能超於骨人之位
顯色謂青黃赤白形色謂方圓長短供奉謂一喚
百諾以見他高貴心中欲如彼故妙觸即上價臥
具細軟服飾等。


大論六者今形色顯色即論中第一色欲今妙觸即
論中第二形貌纖細欲今供奉即論中第三言語
音聲欲謂辯捷應意承旨能動人心論中第四細
滑欲謂寒時體溫熱時體涼即今妙觸攝論中第
五姿態欲謂美容貌善進止即今供奉攝論中第
六人相欲謂男女形色謂高眉臎頸丹脣皓齒明
眸善膝等或動人心即今形色攝。


大經云於下苦中等者迦葉云若下苦中生樂想者
未見有人當受千罰初一下時巳生樂想若不生
[005-0719c]
者云何說言於下苦中而生樂想佛告迦葉如是
如是如汝所說以是義故無有樂想何以故猶如
彼人當受千罸受一下巳得脫者是人爾時便生
樂想是故當知於無樂中妄生樂想善男子生死
之中實有樂受菩薩摩訶薩以苦樂性不相捨離
是故說言一切皆受苦又生死中實無有樂諸佛
菩薩隨順世間說言有樂。


二至終者胎中成就名為至終也。


五種類者初生出時觸冷觸熱等俱是苦種類。


心病者為世苦逼心中憂惱等是也。


三時節代謝者一代之壽終名為代謝。


外緣云云者只是為外水火等所觸耳。


修五停巳者五停屬定與四念對辯也。


一切有為至相者問有為與有漏何別答有為攝法
寬能攝得道諦是有為無漏等有漏唯在苦集不
攝於餘故四念皆屬有為等。


苦相者即總相也一切有為下觀心無常次一切有
漏下觀受是苦次及一切下觀身不淨不淨故空
自餘下觀想行即法念處。


謂自他俱者謂先觀自次觀他觀成就時俱觀自他
身也。


唯法念總者前觀身念時縱具於四以由皆約一觀
常名故名為別至法念時其觀成就方名無總耳。


疏四邊者此即傍釋也文中正在計五陰為四倒即
[005-0720a]
四念處為正又由生老等起於四倒二義同也。


義兼大小者義兼大善如昔聞下即其相也義兼小
善中間曾聞於小小善未濃退大流轉亡其觀解
記中但釋無大有苦不釋無小有苦故今釋。


大小應法須釋出之者只前大悲小應等文而其意
也又初發大心以大應之中間取小以小起之今
還說於大小遂其本願。


佛智之言雖通本實者謂本時實教即迹中權法以
本對迹以實對權。


疏云如來至憂火者由眾生為憂火所燒故動如來
慈悲憂火也。


何殊九十者若人被燒則同外道斷見無因果也。


小理不滅者只是真諦之理亦不可滅大教抑之名
為滅耳。


疏云所燒之門者只名無常為所燒耳。


疏云大經因無常者彼經陳如品中有婆羅門名闍
提首那作如是言瞿曇汝說涅槃是常法耶佛言
如是婆羅門言瞿曇常說修無常想獲得涅槃因
是無常果云何常佛言汝性常不答常佛言是性
生於地水火風及五根等常無常耶答我法性常
地等無常佛言汝法因常而果無常然我法中因
雖無常而果是常有何等過借彼合此如記。


大小色教並皆是常者從開巳說但有即不即者在
昔不即在今方即。
[005-0720b]


順理故無燒者亦是約開巳說故不被燒。


餘二少別者同在衍門故且名不燒同藏灰斷亦名
為燒別人地前以未證中由同通教故故云少別。


隨處非遍者謂三界九地不同故。


疏云不解火是熱法者只是不解火是燒法雖稟於
權而不知權如不識火是熱也。


迷途方盡者若得滅諦煩惱將盡也。


非初剎那者卒爾取境但名眼識等未名意識今言
俱受苦境取成就邊同時緣境故簡非初。


大理者理即文中法身。


智乘者謂智慧迷於身智而起苦集故云逼也。


四門各二者謂勸誡亦名智斷。


各四者門門皆具四悉有二必具四也。


四無畏者記但列名相由不顯今具錄之。


一切知無畏者即是備知四種苦諦為他分別明示
過患決定師子吼無微畏相無能難言是法非法。


障道無畏者四種集諦障四道滅決定師子吼無微
畏相無能難言此非障道。


盡苦道無畏者四種道諦能行是道得盡苦出世門
決定師子吼無微畏相。


無漏無畏者四種滅諦各有所證各有所滅決定師
子吼無微畏相也。


離二為四者二即知見離於知見各具四諦何者種
智具三智故佛眼具足五眼故各有四諦故云二
[005-0720c]
俱依諦也。


次十力者一是處非處力道品即是四種四諦智決
定因果知生滅之集決定受三界之苦斯有是處
生滅之集若至無餘涅槃斯無是處若生滅之道
能盡苦入涅槃斯有是處生滅之道若至三界斯
無是處二業報智力知四種集等三禪定力知四
種道諦八定分別深淺照了不誤四根力知過去
苦集不同名根五欲力知現在苦集樂欲不同六
性力知未來苦集得失不同七至處道力知四種
道諦所至之處八宿命力照過去一世多世種性
好惡壽命長短九天眼力照未來好醜十漏盡力
四種滅諦所證無漏心專等解脫圓說一一皆著
法界之言。


經云復更思惟者此從佛本意說本意只與一實物
機不堪故更思惟。


別約三義者理教行三也。


但守方便者但自守七方便行耳亦應云但守七方
便教也由子不入者圓中理教行三七方便子皆
不能入。


唯約圓理對教者亦是圓教對圓理耳。


疏云二乘因聞少知出要者亦是抑挫之言耳。


疏云將談無機者從佛意說爾前但是機中論無至
略開時方得彰言而說故云將也。


入地必證者此即始終一教俱名教道。
[005-0721a]


疏云憶本戲處者謂雖曾發大心今還退轉故云憶
本云。


疏云墮落三途者應云六道且從重說故云三途。


復令離濁者意云此即施於大化治濁不同小乘治
濁。


疏云不知喪失法身者由不能忘於五濁故失五分
法身也。


疏云背明向闇者夫立譬皆有其意日在東若向西
者名為背明日在西即向東亦爾。


從文從理者從文應身若不時出文也從理謂前法
身能於所燒之門得出也。


今謂但得俱出之理者若言感應但得俱出之道理
而失若不時出必為所焚之義。


一者厭苦者由厭苦故聞苦能破。


二者是治者即以小法逗彼所宜故云是治。


六心中退者瓔珞經云從初一住至第六住若不值
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護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
心如舍利弗等欲入七住值因緣退入凡夫不善
惡中乃至外道邪見無惡不造。


他答有餘者答中車是獨載之物故言三車城是眾
居之所故言一城二乘齊教領解故言二使即圓
鏡文。


但是離合者三車合為一但是一能出之法。


從實義故俱無者至法華開顯巳故無車城之名。
[005-0721b]


俱通權實者從權示邊則法華前有今從開顯故云
無。


經云汝若不取至悔者意云若不速取三車出宅而
為火宅所燒後當憂悔無益。


疏云思慧方便者只此思心動慮是思慧方便。


三十二諦者忍有三品若下忍位具修三十二行緣
於八諦八諦者欲界四諦及上二界共四諦也三
十二行者初用四行觀欲苦諦謂苦空無常無我
如次觀之次觀上界苦諦准欲界說次以四行觀
欲界集謂集因緣生如次觀之次觀上界集准說
次以四行觀欲界滅謂滅諍妙離如次觀之次觀
上界滅准說次以四行觀欲界道謂道如行出如
次觀之次觀上界道准說斯則上下四諦各十六
行故成三十二。


疏趣真道者謂見道巳去也。


疏後縮觀者明中上二忍位凡七周減緣二十四周
減行故云縮觀上下八諦是所緣境名之為緣三
十二行是能緣行名之為行減者從後漸減於中
忍初謂先觀欲界苦次觀上界苦乃至上界道諦
即減最後出行名為第一周次還從欲界苦諦為
頭如是乃至上界道諦減行行為第二周次還從
欲界苦諦起乃至上界道諦即減如行為第三周
次還從欲界苦諦起乃至上界道諦即減道行與
道諦緣同時俱減名為三周減行一周減緣次還
[005-0721c]
以四遍減欲界道諦下四行及道緣亦爾減上界
滅諦亦爾次減欲界滅諦亦爾次減上界集諦亦
爾次減欲界集諦亦爾次減上界苦諦亦爾次減
欲界苦諦下先除無我行次除空行次除無常行
留苦諦及苦行謂一行二剎那心名中忍滿名為
七周減緣二十四周減行次上忍唯觀一行一剎
那心名上忍滿然世第一位亦觀一行一剎那心
即入苦法忍證無漏十五心名為見道。


隨觀一行者然世第一位唯苦諦下一行一剎那心
即入苦法忍真道文中具舉四行故云與四觀不
別應知從世第一入見道有二種根性不同利是
見行見行有二若著我多者留無我行著我所多
者即留空行二鈍是愛行愛行有二我慢多者留
無常行懈怠多者即留苦行故云隨觀一行也。


境多觀少者一塵多塵如香味少不能觸境成就故
云境多觀少。


疏云心王至速疾者心王照境心所即隨故云速疾。


欲令成互者意云若據今經但是經文迴互非謂其
義亦隨迴互何者若諸聲聞來至今經必先除濁
大機始發故不成互欲作互義故以華嚴共法華
為先動後除又三藏與大品末共為先除後動以
明互義互名雖同而互義與今永異理通初後者
此約今經迹本二門初謂法說周天龍八部歡喜
是後如分別功德品八世界發心是又通二蘇中
[005-0722a]
凡夫眾也。


唯第四句非法華中人者五千句也餘三句並在法
華中得益即是無量義中一句今疏文中二句為
三句也。


佛果無二者三十四心成佛巳與諸佛道同也故不
可更從諸佛索車。


皆未善行者如經云若不能得見聞書持是法華經
者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


心淨踊躍者應更引下文云我今從佛聞授記莊嚴
事及轉次受決身心遍歡喜。


准今經須作四句者經文無四句之相但是從義應
四句索車耳。


然機不動者於法華前通途有此句矣。


時節既促者至三十三心時更不出觀即斷後品故
云促也。


進退有妨者且置於權㳖難但從實行以責何者縱
有稟教實行之人從因至果還同羅漢何以不索
進有妨也若言三十心不須索者則退有妨何者
至果上尚須有索何況因耶。


待二不局者藏菩薩待當教二乘即菩薩唯一通菩
薩亦自待當教二乘菩薩為唯一別教雙待兩教
二乘別菩薩為唯一。


疏云闇執瓦礫者大經云譬如春時有諸人等乘船
入水共失琉璃寶沒深水中是時諸人悉共入水
[005-0722b]
求覓是寶競投瓦石草木砂礫各各自謂得琉璃
珠歡喜持出乃知非真是時寶珠猶在水中以珠
力故水皆澄清於是大眾乃是見寶珠故在水中
猶如仰觀虗空月形彼喻尚三假謂真諦為實故
今引之以為況斥。


夜光者此即隨候珠也在夜能照前後十二乘故史
記云侯救靈蛇之難獲夜光漢武帝昆明池為漁
魚脫鈎乃感神珠之報即其事也。


疏云天龍四眾至菩薩者此亦約多分說云是菩薩
耳。


博附通者但云斷正習不列通教地始終故云博附。


離為四句者亦由古人一不索句故今離彼以為四
句示索義遍故云離也。


全令墮非者若云法華前三藏菩薩不斷不索古人
仍得一句來至法華必須索車是則古人全無一
句故云無句可得。


故初句中望後三句者今立四句一往且以初句同
古後之三句永異古人故云名同意殊。


縱彼斥時亦無可索者三藏菩薩自法華前由未斷
惑未有果證縱被斥時亦未索車此亦且約顯露
而說密入非無。


顯密不同者前即法華前二乘密入後即法華顯入
故也。


疏云宏綱等者四句五味為佛教之大都法門之鏂
[005-0722c]
鍵學者之津要方欲細開且略結耳。


未發非宗者今經正明機動索車是其本意應知未
發非宗。


似是從根本者文中但是通途引於四句非專從前
第二通教句中離出其相似彼故云似也。


皆以文中四句例諸教上者只是將根本四句遍對
四教則令一教皆具四句。


皆以除等對動為言者如三藏菩薩障未除機動緣
覺及羅漢位障巳除機動二三果人為兩亦句當
教所證理為非除非不除機動然當教理雖不當
除與不除亦須動至圓教實理通別第四句例爾
通教七地為巳除機動乾慧性地為未除機動五
六地為兩亦句無生理為非除非不除動別教七
住巳上為巳除動四五六住為兩亦句外凡伏惑
為未除動真理為非除非不除動約十行亦爾向
後修中亦成四句索車。


故有當教者以當教各自作四句也且如藏教二乘
巳發心求當教佛菩提果亦得名發餘句准例可
見通別當教為四句亦爾。


後教者三藏菩薩未除發即發通教心也二乘巳除
發二三果為兩亦發真理即雙非句也是則三教
展轉皆以前教入後即以通入別別入圓復論顯
密雖傳傳入望於法華未名為入唯至法華一切
皆入入即極矣記中云當教除不除等可見又文
[005-0723a]
中不單約藏菩薩作四句者以菩薩未斷惑故無
理可證則闕第二第三第四三句所以亦得與二
乘共為四句耳。


菩薩通前者三教菩薩爾前有彰[火*句]索故。


二乘不定者爾前密入顯露唯今故云不定。


一切凡夫不斷者謂名字隨喜位巳上凡夫。


五品名斷者此依普賢觀經判彼經以五信對五品
初信巳斷見惑二信巳上斷思六信巳上名六根
清淨斷思方盡及斷塵沙伏無明故對第三句也
然五品法雖圓融且約作意名為斷耳。


機情可知者口索必具機情故也。


次師似當者但云會三亦不知何教之三不能全破
且云似也。


佛菩薩乘離合者離即四佛同來至法華唯一佛乘
又自法華前離為四教菩薩不同來至今經合即
唯一故名合也。


初後同異者只是初離後合故云會不會也又瓔珞
離為九乘不同合亦只是三乘而巳如第三記引。


皆引證四至具例者佛乘為能出三乘為所出又約
開顯三乘為能入佛乘為所入故云能所具列。


問車城俱方便者他人問記家為答問若爾下物是
記家問答也。


三車容可有上下者古人意云宅內上車宅外下二
乘車即索菩薩車會二歸一即其事也。
[005-0723b]


一城何得有出入者他意云若有三城可出二乘城
入菩薩城更無三城何故復言出入此最無意。


城亦不曾說有出者既說是化即化當開權何得言
出。


據果計因者光宅據果莊嚴計因。


因乘無體者只是無因乘耳。


果尚須索者以盡無生名在小乘極果既屬小果理
須會之。


以用為體者只是盡無生智是體但名為用何名為
體。


以隔凡下者凡謂凡夫下即等覺巳下因位。


不解始終不二者應知始終之不二是宗家之體不
二之始終是體家之宗方是其車高廣也。


從所盡所無者只是從所盡煩惱邊名為盡智從煩
惱斷無邊為無生智也。


疏云盲觸象者大經本譬眾生不解佛語隨聞所說
各執色等六法而為佛性今諸師互執與彼略同
故引而斥之非麤言也。


通別俱迷者各通而言之具度及體俱名為車別而
言之除具度莊狹外獨車為體故知古人各互指
一邊則車義不成所以俱廢故云俱迷也。


若他心智緣佗無漏心者即用巳法類道智緣他無
漏心故得他心名也。


緣他有漏心者還用巳世俗智知他有漏心故得他
[005-0723c]
心名以他心一智通漏無漏餘六智一向屬無漏
故若盡無生覽因成果是則十智全在於果。


又云果地他心世俗智者即羅漢等用智緣他無漏
心若用世智知他瓶衣等名為世俗智也。


從後為名者意云雖從因運至於果要以果地盡無
生智運入無餘方名好運頒布還反又附文反布
也。


釋却成妨者只由云用天眼試觀等言即成於妨如
何天眼能見界外故不可也。


般若淘汰至同者如般若中佛語五百比丘汝能發
菩提心我皆隨喜聲聞既爾八千菩薩亦然故云
同也。


廣釋間出者只是先列廣車次釋廣車次列廣子次
釋廣子故云也。


色心者只是陰界入等。


逆順者除調達外餘皆名順。


行理者行謂七方便行及人天行理謂真俗二理。


因果者因即前三教因位及人天小善因位也果則
三教分果等。


自他者三教皆有自行化他之位即止善為自行善
為他。


解惑者解即諸教內外凡位巳上觀解惑即諸教伏
惑及惑未盡位並於人天皆具惑也小即兩教二
乘大即三教菩薩慧即諸教斷惑之智福即三祇
[005-0724a]
及二乘人涅槃經云有為有漏名聲聞僧即屬福
也。


遍攝者攝外也只舉一如遍攝一切如。


遍具者一一法當體皆具三德故。


遍入者一一法無不悉入於如故更互相融重重自
在又此融彼名此入彼開彼即是名彼入此。


待時者法華時也。


待緣者待緣了成也亦是待法華為入如之緣耳。


疏云如來知見深遠者見周法界為遠竪徹如理為
深又照窮法界為遠竪達如理為深又一智即三
智名為遠三智即一智名為深又一眼具五眼為
遠五眼即佛眼為深。


不二互顯者以法界言之三諦無非是橫以三諦言
之法界無非是竪即互顯之相橫竪體一故云不
二。


疏云四面懸鈴者鈴有聲故喻四辯垂向下故喻下
化。


七辯者一捷辯以無蹇故二迅辯如懸河故三應辯
不差機故四不謬辯契當理故五無斷辯如連珠
故六義辯多義理故七最上辯如雷震故今唯開
顯故不同權也。


三乘不壞法性者分別三乘宛然而三乘不出法性
故云口雖說權而心不違實相其義也。


多小廣狹者多少約機廣狹約土也從能於一字下
[005-0724b]
三句次第對前三句。


二苦等者悲故拔二苦謂苦集也慈故與二樂謂道
滅也喜捨為成上慈悲耳又大經云為諸眾生除
滅利益是名大慈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
於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自捨巳樂與他人
是名大捨唯四無量能令具足六波羅蜜其餘諸
行不必能爾是則四等無不最高悉皆普覆。


疏云珍奇等者珍奇真實雜寶故莊嚴。


四攝者一布施如法求財常思行施二愛語施巳安
處令住安樂三利行自利利他平等攝取四同事
為利益故同其事業又如行而說為布施無染心
說名愛語授他無廢名利行離過安他名同事前
約財後約法。


神通者天眼天耳如意他心宿命漏盡皆以圓心遍
知四教等法。


七覺者謂以圓心除身口之麤名除覺分圓捨十界
依正名捨覺分法界體寂名定覺分念念趣實名
精進覺分擇喜覺分正觀不二全無念失名念覺
分。


疏言妙鬘者大論云無學實此七能到淨名云覺意
淨妙華即其義也。


用時常靜者枕用車則靜枕閑而車動。


自因之果等者謂即動而靜何者稱理而修故云自
因之果等。
[005-0724c]


所以如風下譬即靜而動萬行下釋前因果即解脫
般若二德也行即理故故云無作般若契理故云
莫觀上法譬既其體用相即合文亦爾謂即一而
三合即靜而動即三而一合即動而靜故云三德
俱不二也。


去住自在者如仁王經云一生有超登十地之義今
亦如是得車之者案位勝進故云去住自在。


舉事示理者舉修得佛果之事示眾生理等。


是故理賜者約六即位論賜車也。


疏云又四念處者道品有四一當分二相攝三約位
四相生三四二五單七雙八是為當分。


相攝者如念處一法皆攝諸品。


三約位者如念處當其位正勤是燸位如意足是頂
位五根是忍位五力是世第一位八正道是見諦
位七覺是修道位。


相生者如修念處能生正勤正勤發如意足如意足
生五根五根生五力五力生七覺七覺入八正是
為善巧調適勤觀念處名正勤見思本起名巳生
惡觀於即空令巳生不生故勤精進塵沙無明名
未生惡勤觀即假即中令未生不生故勤精進竭
力盡誠行四三昧遮此二惡一切智名巳生善此
善易生故云泥洹道易得道種智一切種智名未
生善空智巳生勤加增長俗智中智未生令得開
發四如意足者欲精進心思惟欲者專向彼法亦
[005-0725a]
發彼法等五根者信進念定慧五力者信力精進
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覺者調停心浮動時以除覺
分捨定覺分安之若心沉時以精進擇覺喜覺分
起之念通兩處八正者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
思惟正定正念正見殖種於地芽[口*隹/乃]初開生根下
向枝葉上布葉敷榮結菓成實法性法界為大地
念處觀為種子正勤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
莖葉增長七覺如開華八正如結菓。


修二性一者合性二為正因法身德也。


高廣不二者高即白牛廣即具度不二即車體也。


四眾酬恩者如四眾領解中各各脫身所著上衣以
供養佛是也。


若廣帳行相者明今經文略廣顯菩薩行願如華嚴
說廣明觀法具如大品是故今經粗論十觀仍不
解釋經具十乘觀法如止觀第七卷末其車高廣
即妙境幰蓋等即發心內枕即安心如風即破遍
外枕即通塞白牛即道品償從即助開取後偈文
遊於四方即次位等云云


不別解釋至無生者意云佛但舉大車為喻亦不廣
解釋大車十觀之相四大弟子讒聞此說即悟無
生。


豈學大觀者只是學大乘觀者全棄具度而巳。


行理窮也者先標福慧二法圓滿也福成行下却釋
二法也。
[005-0725b]


皆具二德者只於一切法上皆具智斷二德。


一切法趣等者大品云一切法趣一法大論兩文共
釋此句初云何菩薩為世間趣故發菩提心菩薩
為眾生說色趣空乃至種智為眾生故說色非趣
非不趣乃至種智次文云為眾生故說一切法趣
空無相無願是趣不過何以故是空無相中趣不
趣不可得故初文以能趣為假具歷色心乃至種
智故知具一切法即是假也所趣為空非趣非不
趣為中次文以能從所為空是趣不過為假趣不
趣不可得為中前能所為開次總能所為合。


果極利物者果極故內充利物故外溢。


雖有二釋至不殊者一約自行理二約實智是。


但以心釋子者應云由父心等故子心等父心等又
父之所有即子之所有子之所有即父之所有故
云財富及心等也。


疏云富而非子者如華嚴方等般若中說於圓常之
法方諸行願悉皆具足名之為富不攝二乘及偏
菩薩名非子。


疏云是子而貧者說別教時初談中理稟教之人名
之為子發心修行隔歷不融財富無量理藏行藏
悉皆未具故云而貧所以記云兩義尚無。


由財子互闕者只由機生未受於財寶致令父亦隱
實而賜權權同乏財非子故也並闕可知藏通闕
財闕子故也。
[005-0725c]


各賜等一者各賜謂開權等一謂顯實。


寂光土者今經尚益中下寂光況復同居結緣子耶。


疏云譬上受行悟入者法說經云菩薩聞是法疑網
皆巳除等。


疏云盡於變易者現且分盡當永盡也。


疏云亦名以重奪輕者意云先但許小今乃與大故
成以重奪輕也。


疏云命重身輕者命謂常住慧命身謂五分法身疏
家即以五分法身況於大乘慧命故云命重身輕
經中但是舉於小乘身命而巳。


借義互說者借小乘五分法身況於大乘慧命又更
借於小乘無漏慧命對於常住法身相況亦應無
失故云以為對況。


疏云繁而不會者只是光宅十義中合總譬及火捨
机用車不虗等五句為正第五兼第六第八兼第
九光十不應三周耳。


自體者無明與法性體同故名自體無明障中理邊
得緣集名又應知自受用報從智契境緣因究竟
滿莊嚴於智為實報復與寂光能所有別今上下
諸文皆約他受用報說。


法界緣集者此是𢩁之盛也與自體同而名𢩁。


前二仍舊者謂同居有餘仍今家立名。


如像如飯者譬諸機不同。


如鏡如器者譬諸土不同故淨名云譬如諸天共寶
[005-0726a]
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等。


𢩁彼大虗者一通漫𢩁二即狹𢩁何者一一陰質一
一毛孔皆遍法界由生情謂𢩁在我身名通漫𢩁
二者不信諸佛及以眾生依土等與巳無二但𢩁
我身名即狹𢩁。


所離同麤者示同諸子斷於通惑名無明永盡能離
本是圓教誡門實報寂光所對故云理極。


下過於離界者意云如此者上則不及諸佛下只過
於二乘故今不用。


疏云見字乃至之眼者佛眼見實四眼權中智照實
二智權故云也。


疏云即是行為門意者以無漏智故則不當理即是
行狹少也。


疏云此文無故捨語者放捨即息化也以經中息化
之言不彰且云無也。


初後二智者我生巳盡是初智不受後有是後智此
二盡智攝梵行巳立所作巳辦是中間二智即無
生智攝。


言亦非餘人作者意云性自具及自業作非關他人。


此即決定答者謂指揀答也指十二因緣本自有之
又如問云作善業為得善果為得不善果耶佛則
決定答也。


二分別答者如云何由無明故有乃至老死生等亦
如為說四諦等此即求問故須分別答也。
[005-0726b]


三不定答者如云常無常等亦名隨問隨答也。


四置答者如嘿然是為破執著問故須置答也。


經云求一切智等者謂三十四心斷惑及照真理名
一切智。


佛智者覺悟世間苦集出世間道滅法名佛智。


自然智者智任運起而常照境名自然智。


無師智者佛名自覺無師悟故又智體不由造成名
無師智。


經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者三藏菩薩至百劫時方
受此名口雖求昔所許意在今日大車云云


疏云下牒免難者經云見諸子等安穩得出到無畏
處即得小涅槃故免難也。


三德具如玄文者玄文第五圓教三法者以真性軌
為乘體不偽名真不改名性即正因常住理諸佛
所師謂此法也觀照軌者只點真性寂而常照更
是觀照即是第一義空了因佛性明資成軌者只
點真性法界含藏諸行無量眾具即如來藏緣因
佛性顯故譬云如點如意珠珠中論光論寶等若
真性顯名法身觀照顯名般若資成顯名解脫此
兩即是定慧莊嚴法身法身是乘體定慧是眾具
故云其車高廣具足莊嚴高即般若廣即解脫高
廣不二即法身又然經現文高廣即當車體屬法
身具三眾寶等總屬解脫具三白牛等即般若具
云云
[005-0726c]


止觀第三通德中總二釋一約真伊字義釋明能詮
教云即一而三故不橫即三而一故不縱不三而
三故不一不一而一故不異故涅槃經云譬如伊
字三點不縱不橫等二約行因釋謂智能導行故
譬天日謂身常智圓斷具一切皆是佛法無有優
劣故不縱三德相冥同一法身故不橫能種種建
立故不一同歸第一義不異故大經云如首羅一
面三目等三約理藏釋謂摩訶般若解脫法身一
德即三德名秘密藏故大經云摩訶般若亦非涅
槃解脫法身亦爾三法具足乃名涅槃我今安住
如是三德秘藏名入涅槃云云彼與今經高廣一
體無二故指同彼也。


疏云初牒三車誘引者經云舍利弗如彼長者巳下
文是。


疏云後與大車譬者經云然後但與大車是。


疏云頌家宅兼得一門者宅必有門緣了之子不出
五道之內故並云兼。


疏云國邑所崇者文略應云三土所崇也智斷內德
慈悲外德。


因果相成者由今因成彼果又彼壽盡時任運隨此
即是相成之相又如四禪比丘報盡時見中陰相
即起謗云佛向我說羅漢不受生今那有生即墮
地獄即是彼因成此果。


但慢與憍能所別者慢從所慢得名以慢於他憍從
[005-0727a]
自貴得名。


於他等者只是二人德業等而不相尊耳。


餘名不同者其義雖同憍慢二名由別。


疏云譬非理生嗔者非世道理及非順佛法道理也
虺許鬼反。
○蝮苦伏反。
○蛇黃赤色說文云食
鼠。


疏云戲論嗔者只是因世間調戲之事而嗔耳。


疏云譬相應者如𤜴等緣一樹至一樹與處相應。


疏云或緣三界如交橫者地地皆具諸見為橫也。


是鈍中道理者專以邪計為道理應知此文似於利
使由未有宗計但是於六塵上起於推度似於見
使所以判屬鈍中之利。


疏云遍緣五陰四諦下者只由迷五陰故而起於苦
既有於苦而生苦因既有苦集而失道滅故云五
陰四諦亦是執世間因果撥出世道滅故云也。


水神者魍魎是水神總名。


自部地前生者謂迷解四諦為因而招善惡之果地
前生者只因前果後也五部者四諦為四思惟為
一。


疏云起見蓋者見謂見惑蓋即思惑而蓋正理亦利
中之鈍經云撲令失聲者以橫計故望得涅槃永
無於生即是撥無果也。


謗無兩因者只是世出世之二因也。


疏云兩足為覺觀者此即欲界中重覺觀不同初禪
[005-0727b]
覺觀也。


外人修多在計常者始從初禪節節皆計為常故云
乃至悲想。


須順內故者夫觀心義皆約佛弟子修行以釋故云
也。


疏云呌呼求食者呌呼合上宣說求食合上望得道
果即邪涅槃也。


僮僕瓔珞窟宅者窟宅是我所居瓔珞是我莊嚴僮
僕是我走使。


本劫本見者長阿含十三云佛告善念梵志此本末
見不出六十二本劫本見一十八末劫末見四十
四合六十二言一十八者有四四句及根本二句
初四句者一見二十劫成敗二見四十劫三見八
十劫四以捷疾智說一一句皆云神及世間常第
二四句者一我及世間半常半無常二計由戲笑
三計失意生四以捷疾智說廣如初句第三四句
者一神及世間有邊二無邊三上下方有邊四方
無邊四以捷疾智說廣如初句此三四句初皆云
或有沙門婆羅門以種種方便定意觀見二十劫
等第四四句者一我不知見善惡有報無報耶二
我不知見有他世無他世耶三我不知見何者善
何者惡耶四愚癡闇鈍隨他問答此四句頭皆云
異問異答根本二句者一者定意知眾生未來無
因緣而有二者捷疾智說次未劫未見四十四句
[005-0727c]
者初四四句中第一有相四句一我此終後生有
色有想二生無色有想三生有色無色有想四非
有色非無有想廣如初句第二四句者以有邊無
邊對有想作四句第三四句者以有樂無樂對有
想作四句第四四句者一有想二若干想三小想
四無量想第二有二四句初四句者以有色無色
對無想作四句如初四句唯以無想替有想次四
句者以有邊無邊對無想作四句如初文中次四
句說但改無想以替有想第三有二四句初四句
者以有色無色對非有想非無想為四句次四句
者以有邊無邊對非有想非無想為四句此兩二
四並前四四合三十二復有斷見七句一者若沙
門婆羅門作是論我身從父母乳哺衣食長養而
生終歸磨滅二者欲界諸天生具足斷滅三者色
界諸天生具足斷滅四者空處五者識處六者不
用處七者非想非非想處廣如欲界句說次常見
有五句計一切眾生現在涅槃一計現在五欲自
恣得涅槃二初禪三二禪四三禪五四禪並計得
涅槃合十二句前三十二句合四十四句經釋甚
廣數雖六十二不出單四句見也。


以所計為頭者非想最高最極所以借為譬。


和竊也者只是邪推不依佛教名為和竊。


或優或劣者國城家傳傳為優劣又在同居為有漏
在方便土為無漏在實報為中道。
[005-0728a]


一色一香一切皆然者一色一香皆由佛有及以菩
薩眾生而有咸歸於佛又復應知一色一香等無
非虗空之影及以影並自身影以合佛及眾生巳
身互入二故也。


疏云令伏五濁者彼時非不全斷令從初說故云令
伏。


疏云於後便起五濁者初發大心時義當巳離二死
因果於後流轉名為後起此約化義以說。


後文准此中意者只是宿世因緣中起濁捨應及屬
于一人等意亦同此。


疏云身受心法等者等取四大為四面也。


今當界二勢者且約欲界為當界也。


若且指欲界至知者且以欲界為宅五陰為舍。


疏云諸部解義者小乘二十部中分通大乘義者說
嗔通三界也。


疏云雖復不及門外者謂得出於色入無色故云門
外以離色故名蔽豁耳。


雙譬二四者四念四大也。


疏云心生異念者只念此定即名為苦又欲從空處
求於識處等者為異念。


疏云行心擾擾者以非想地中具有十種心所煩惱
妨亂於定故爾。


疏云悶走者具煩惱故如悶轉迴不巳故如走。


前四第八在果者四謂生老病死及五盛陰屬果餘
[005-0728b]
三屬因。


疏云門外立者正頌上我雖等者上文所燒等語乃
是第三驚怖之文今將門外之義同得出故頌上
也亦非頓異。


照體是法者道種智依中境而照也。


如佛眼觀等者等取餘四眼也若取觀機專在法眼
今體用合說故云佛眼等。


疏云或曾發心至三界者發大小心俱得名出。


雖發大心者理巳名為出未破無明為入。


亦具二釋者意云應須二釋約理釋中亦由聞法而
知性淨故二釋相成。


小火之所焚燒者上界但以烟𦦨為火故名小也。


經云將為火害者眾生以愛於苦若不設於方便於
苦果上更起苦因故云將為。


經云今在門外者得有餘無餘涅槃俱名門外雖未
即是門外巳是門外之因故云今也。


經云隨意所樂者一隨方便化二隨三乘根性故云
隨意。


立者冥利者父雖在門外若於諸子巳得大乘冥利。


驗知上文是父坐者此明上露地而坐文雖有二釋
通於子坐此文驗之父坐義強。


諸根具一切行者六度行十二因緣行四諦行空行
假行中行等。


以行歷根者如眼中行六波羅蜜具足大車餘根亦
[005-0728c]
爾。


行遠根淺者以行導根諸法方顯故行遠也。


權宜名造者三德本有在理名性稱理修成權宜名
造行多子多者三乘人天等習性不同故云多也。


以性泯修者以性了修即全修成性又於修照性全
性成修故云泯也。


造還本有者修合於性故云本有。


以妙尅麤者只於事禪皆見實相故云也。


有異凡小者小乘禪定望於大乘由名垢染達禪實
相方名鮮白。


經云寂然閑居者喻佛久住王三昧生死不能喧動
故云寂然閑居安處林野者寂而常照恬惔明朗
故云安處智德明監喻之如材放瞻蕭然同夫曰
野。


兼三藏者至第三僧祇方名不退。


免難索車為謗者免難索車其言屬權非佛本意故
云傍也。


經云以此譬喻者應云三車大車譬喻皆賜一大車。


經云汝等若信受者明有機也一切皆當得成佛道
者明其應也即是感應道交故云得成佛道。


經云佛所悅可等者此之妙乘是佛可計可尊之法
故須稱歎供養。


經云無量億千者三句經是實法及佛餘法同體權
法也。
[005-0729a]


疏云除佛方便至言者謂此座定無三乘除佛於餘
方施三教化則不在言耳。


疏云佛頌其譬者上長行不虗譬文先佛問次身子
答合頌合不虗但合身子答文由長行合文但舉
佛不虗以合身子答文故今亦只合其標釋二文。


經云佛說苦諦真實無異者遺教經云佛說苦諦實
不可令樂但有世智者以二乘智望於大乘實智
但名世智而巳。


次半行顯集諦能治者有集故唯道能治此未是道
諦。


經云無所依止者著滅苦因苦果則無依止也。


疏云破無作苦集者觀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
其相也。


疏云勸信流通者上長行中佛答為三一發起二譬
喻三勸信此云勸信流通者二義同故故雙舉也。


經云阿惟越致者一身子正入初住二通論觀行六
根皆分得不退也。


經云汝舍利弗等者謂汝上根利智尚須深信方始
得入況餘中下之流彌深信佛說方能隨此經故
云況餘等非巳智分者意云但任諸聲聞自智何
能得入必佛威力再聞開顯方能得入故云非巳
智分。


疏云必起惡謗者謗即因也因必招界故獲惡果。


疏云此取境界性者謂六塵惡境能生煩惱故名境
[005-0729b]
界此即理性了因皆具三因性故云境界性應知
一因具三因也。


疏云獲惡果報者生公云將欲依經後代使道宣通
天下故設得失言軌以誡人也注家云失理卒宗
則方福自至矣。


經云其人命終入阿鼻獄者大品云謗大乘者墮阿
鼻獄若此劫盡生於他方大地獄中他方劫盡後
生佗方如是展轉遍十方界他方劫盡還生此間
大地獄中地獄罪畢生畜生中亦遍十方畜生罪
畢來生人中無佛法處貧窮下賤諸根不具常癡
狂駭無所別知。


經云常生難處者永不見佛即佛前佛後難難處謂
三塗北州長壽天狂聾即根不具難准闕辨聰難
謗經之報要居愚鈍即八難足其猶四大損益斯
成者謂四大是一有增色力有減色力雖增損不
同不得嗔於四大經亦如是猶信猶謗獲報不同
不得嗔經令爾經生輙聾啞者不生而巳生即聾
瘂等疏云諧和兩門者以知起惡獲罪而不為說
正是通經善須為說則是諧和之相又如勝意等
亦是諧和相也經云乃至不受餘經者專指三藏
為餘經如梵網制云而捨七寶不學邪見二乘外
道經典等驗知經餘指三藏也。


法華天台文句輔正記卷第五
[005-072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