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16 法華經文句輔正記-唐-道暹 (master)



法華天台文句輔正記卷第三輔妙樂記
吳興永定寺 釋沙門 道暹 述


皆名神變者不出依正一多相即若說若默並神變
也故大神變經云佛現十八變竟時商主天子白
佛言頗有神變更過此耶佛令文殊廣說變化具
如淨名不思議品文殊白佛如是摧伏惡魔亦令
菩提久住於世如是未為殊勝若無名相無聲無
字無戲論非沙門所知歷十八界皆作此說無三
脫說三脫乃至六度皆不可得一切眾生說無眾
生佛土佛身亦如是說是名神變商主天子言若
如是者一切諸法皆名神變身子問天子曰汝聞
此神變不怖耶天子曰我即神變云何怖耶文殊
言一切善惡動不動皆神變相不動即法性動即
事神變此即止觀所引也。


更釋功用者即是凡人不知聖等諸位展轉功用不
同耳。


疏云庸人者謂常人也。


機發故應赴者彌勒及四眾機發機發則感如來定
起起應也。


信者習定者出家人習定者是。


疏云隱明示暗者隱巳智明迹同暗訥令他智明也。
[003-0677a]


經云現希有事者光照此土他土各見六瑞等故云
希有。


自入位來者自得羅漢巳名為入位或入賢位等。


但據一事者補處也以彼此俱有三問若權補處居
先任運應須發問非謂大眾但只二念。


於經生信者尋長行不解或恐經謬見後偈同前方
知自惑。


轉勢說法者其猶將息病人轉變食味。


示義無盡者長行巳明其一偈頌後顯其二。


無方之說者內有無礙之智外有無方之說故能卷
舒自在來散適時。


經云悉見彼佛國界莊嚴者由光蹔見金色莊嚴也。


疏云偈有六十二行者明長行偈頌總為六例一廣
略或長行廣偈頌略或長行略偈頌廣或俱廣二
有無四句三離合四句四前後四句五文質四句
六法喻四句並准初四句相可見又偈者西出偈
法有其二種一首盧偈二結句偈首盧偈者亦云
室盧迦不據長行及以偈頌但滿三十二字即名
一偈結句偈者即如經中四言等偈偈竭也謂盡
其義也。


准義在初二句中者說法入定二瑞應在文殊師利
導師何故二句中也。


並有所依者華是所依風地為能依也。


上半譯是者文殊師利導師何故二句也。
[003-0677b]


下半譯非者他意云不令著眉間白毫大光普照二
句只合云佛在大眾入三昧等耳。


放光下文者指他土六瑞初眉間光明文也。


即初一行頌總瑞者即眉間光明下一行也。


所趣諸有者三有也。


聖即是主者欲破他人故先云即也。


主伴之主者如華嚴中此方為主十方為伴十方為
主此方為伴也。


說非決定者無法身本同灰斷故。


疏云厭下攀上者且以厭下人間攀於欲天之樂不
同色界修於初禪厭下攀上。


疏云三生種福者婆娑論云有三根人下中上下根
者謂聲聞人極疾三生得阿羅漢果初生起種順
解脫分善持戒布施順於真諦二十劫次生起種
順決釋分善用智決擇斷煩惱二十劫第三生方
得入聖乃至盡諸漏得阿羅漢聲聞極遲經六十
劫中根謂獨覺人極疾四生極遲百劫上根者定
滿三僧祇也順解脫分聞思所成唯散地故三業
為體殖解脫分唯人三洲三惡趣無無般若故諸
天亦無無厭苦故北洲無者以無厭心及般若故
又施一食持一戒等深樂解脫迴求涅槃願力所
持便名種殖順解脫分。


須明行相者以十二因緣是支佛修行相也。


緣覺為人者既云志求勝法即生善中最也。
[003-0677c]


聲聞對治者聲聞修行專為治三界苦惑也。


下去諸度者方等般若中諸度也。


須兼二蘇者以般若通入諸度故。


教多在三者通別圓也。


如前分別者如前第二卷末方等中小同鹿苑等是
也。


別圓之前多不云教者意云下者諸度但作別教圓
釋多不云前藏通何以不云為前文巳有鹿苑三
乘意故不節節云之或於別圓前但約法及以附
事而釋耳。


含二意一者只是小教含藏通若作菩薩釋亦可云
含於別圓及以其意如此消者則順此文皆歸法
華醍醐故云意一。


阿耨達池者西域記云瞻部之中池者阿那婆答多
唐云無熱惱池在香山南大雪山北周八百里金銀琉璃
頗梨等寶餝其池岸焉金沙彌漫清波㬵鏡大菩
薩以願力故化為龍王於中潛宅出清冷水給瞻
部洲東等如記此河初源廣三四里東入海處廣
十餘里水色滄浪波流浩行其味甘美細沙隨流。


如止觀第二第七者止觀第二隨自意中廣明無作
六度宛轉相成行於一事無非波羅蜜第七記中
委明三藏修事六度之相以為助道云云力展反
軛車也古卿大夫乘之自漢巳來天子乘之欄門遮
縱曰檻橫曰楯華蓋古今注云黃帝與蚩尤戰常有五色雲華蓋金〔拔〕玉葉正於帝上有
[003-0678a]
華之筋而作華蓋焉


疏云讓後般若者後三行屬般若文是以般若遍入
諸度則一一法皆名法施故彌勒般若論頌云檀
度接於六資生無畏法是中一二三名為修行住
謂資生接檀無畏接尸忍法接進禪智名為修行
者謂云降伏其心住者謂應云何住。


疏云又約身命財等者等覺菩薩唯最後一分變易
生死在故名生死後際若捨此位即入妙覺圓常
極果更無變易故云得不壞常住今光中所見菩
薩皆能運以圓心遍捨十界依正與等覺齊名為
捨身易麤入妙即是捨命正報既轉依報國土一
切皆轉即是捨財自行證得能為他說令他同巳
故名法施也。


表往非餘者出他人釋也。


貴在教宗者今家破也若今家解釋以教為宗四教
甄之則定諸度稟教顯理斷諸煩惱故云息其煩
芿也。


白佛自責者我等邪見不受大王教及知前自述即
其相。


所見意者只合明五時教相次第以表於正耳。


行體顯教者前二依真後二依實相。


通以三句用釋三忍者以一忍具三句故。


釋出所以者謂捨親愛棄榮華壞身相被忍衣持應
器為比丘即苦行忍居幽䆳處寥寂節滋味飼耳
[003-0678b]
香守一志即生忍誦大乘薰內慧第一義忍即其
所以。


具如止觀禪境中明者若達禪心無非實相成出世
上上別圓教達生無生即藏通教但名出世。


皆以根本為境者四教並依根本禪而離欲。


疏云背捨亦修不淨者只是修背捨亦為離欲修不
淨觀亦離欲也。


但約圓理者以常觀行通依六即判故得無漏失以
釋通也。


疏云又背捨等者文列不次應云背捨八勝處十一
切入九次第定以背捨雖能背捨淨潔五欲捨離
著心而於緣中未能隨心轉變自在勝處於緣好
醜少多則得自在通達無礙心無取捨不起愛憎
勝處雖能小觀中轉變自在而未普遍十一切入
並能互入無所不遍巳上諸禪猶是觀禪九定則
能練前觀禪令定調柔智慧深利能從欲散而入
初禪次第無間復入二禪復入三四乃至滅受想
定名無間三昧此四淨禪如次增勝故云傳傳深
言一切入等者取薰修二禪望前傳深其義可解。


疏云安禪者梵云安檀那此云合掌此即梵漢雙舉
也。


疏云誓願廣大者誓者[這-言+敦]制期心深達也願者廣大
也謂餘三誓也。


又前八在色者以八色在第四禪中依淨背捨而發
[003-0678c]
八色互遍故云亦自得等。


四降魔相者三藏菩薩因時但伏四魔坐道場破煩
惱魔得菩提證法性身破陰死二魔於樹下得不
動三昧破天子魔通教八人見地破煩惱魔六地
破陰死二魔八地得不動三昧破天子魔別教十
住破界內四魔登地分破界外四魔圓教初住俱
破內外八魔。


界外四魔者即無明煩惱為魔變易陰入名陰魔變
麤易細名死魔第一義天理未究竟名天死魔八
魔十魔如前第一卷引。


亡彼禪者以依中理亡於根本禪也。


初禪修悲易者以梵王是三界主悲愍眾生令濟地
獄故易也二禪喜俱故云喜易三易三禪樂俱慈
能與樂故四禪禪捨俱故修捨易故。


婆娑中至通別者通則禪禪皆修四無量心也。


華嚴具如止觀記者華嚴賢首菩薩說偈云。


「 菩薩無量無邊劫
 具修地度諸功德
 如是無邊大功德
 我今於中說少分
 有勝三昧名安樂
 能普救度諸群生
 放大光明不思議
 令其見者悉調伏
 所放光明名善現
 若有眾生遇此光
 必令獲益不唐捐
 因是得成無上智
 又放光明名照耀
 映蔽一切諸天光
 所有暗障靡不除
 普為眾生作饒益」


[003-0679a]


云云又華嚴第十五云又放光明名能捨此光覺
悟慳眾生令知財寶悉非常又放光明名除熱此
光能覺毀禁者普使受持清淨戒發心願證無師
道又放光明名忍嚴此光覺悟嗔恚者令其除嗔
恚我慢常樂忍辱柔和法又放光明名勇猛此光
覺悟嬾墮者令彼常於三寶中恭敬供養無疲厭
又放光明名寂靜此光能覺亂意者令其遠離貪
恚癡心不動搖而覺悟又放光明名慧嚴此光覺
悟遇迷者令其證諦解緣起諸根智慧悉通達總
有四十二光法門如經廣說。


地持六度各九者如九種大禪等。


九十日常行者謂九十日夜身常合掌長行旋達心
常念於阿彌陀佛無休息口常稱名無休息等法
門者謂七日夜一心不亂法門也。


十戒名出大論者一不缺若論破初篇如器缺壞無
所復用二不破破第二篇如器破烈不全淨三不
穿破第三篇以下如器穿漏不任受道四不雜謂
定共戒定力持心欲心不起五隨道隨順諦理能
破見惑六無著見真成聖於思惟惑無所染著第
二果向以去得之七智所讚八自在謂菩薩化他
為佛所讚於世間中而得自在九隨定謂隨首楞
嚴定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十具足中道之戒無戒
不備故名具足此十戒中前六屬藏通中二屬別
後二屬圓若涅槃經中別圓菩薩五行中戒聖行
[003-0679b]
文自行化他不出此十故悉菩薩行合前二忍者
合前文中苦行忍生忍為今生忍第一義為今法
忍也。


下半用忍意者皆悉能忍即是用忍也以求佛道即
用忍意也。


方便正修者此正修止觀中用為方便。


何論楞伽前後制者他云楞伽經後方制斷肉應知
楞伽由帶方便大乘頓制如何至法華會由見以
肉而供於佛。


疏云不可說而說者真如之理雖不可說有因緣故
亦可得說又此三行般若有方等部中通於四教
且如三藏中生滅之理雖不可說有小乘因緣故
為五比丘說不可觀等亦爾餘三教准此故云此
語復通衍中諸教也。


疏云不可觀者真如之理雖不可觀稟教修行還用
般若而觀也。


雖復雙泯至而照者寂滅之理雖復亡泯有化他因
緣故可說有自行因緣故可照照即觀也故云而
照又復應云觀亦不可得以理無觀故。


五隨般若者以般若入餘五也。


疏云正是歷法者對上不可說作觀對上不可觀而
觀法相無二對上言語道斷也。


不可說而說等者等取不可觀而觀等二行。


却將初後至中間者只為不觀而觀是般若體是故
[003-0679c]
合於初後二行歸於般若所以第五重釋三行俱
屬般若者是文正意不復重分第三行屬法華也。


正指第三行者將第三行經以對般若法華二意雖
云從人今文專依般若以釋故也又兩意者前意
唯在第三行第五意盡取三行故云兩意也。


又諸經論者引此文者明今光中但見六度不云十
者令知六之與十但是開合異耳。


六之與十離合者如禪有願智開出泥滓波羅蜜有
神力開出波羅波羅蜜定守禪度即是定度開二
也般若有道種智開出漚和假知方便又有一切
種智開出闍那波羅蜜入中智一切智守本即是
般若度中開二即十度具足也。


謂財法者此與彌勒論頌不同此中十度一一皆約
別教次第三諦以釋自行多在十住利他多在十
行第一義多在向後亦有地上化用等。


尸三中云自性者不殺盜婬性戒也。


受法者即客戒謂二百五十戒以菩薩持一一戒皆
具諸法故。


利生者位在十行即饒益有情戒也。


外惡者生忍也第一義者位在向後也。


進三者初心即發弘誓也進趣從十住巳上勸化從
十行巳去。


亂想不起者位在七地巳去巳得根本等禪故生功
德者從十行巳去。
[003-0680a]


慧三者照有在行照無在住照中在向後心。


願三者自行從住巳上禪通等從行巳去。


方便三者住行向及初地巳上俱得不捨等名。


智三者無相在住一切種在行種別而智故變化在
地上。


疏云正頌上他土者應云正問上他土等。


方墳義立者無有經中翻名方墳者故知方墳之名
義立也。


執扇扇佛者據佛是二月十五日般涅槃未令用扇
應是彼土熱早波利樹者經云三十三天有波利
質多其根入地深五由延枝葉四布五十由延葉
熟則黃諸天見巳心生歡喜是葉不久必當墮落
其葉既落復生歡喜是枝不久必當變色枝既變
色復生歡喜是色不久必當生皰見巳復喜是皰
不久必當生[口*隹/乃]見巳復喜是[口*隹/乃]不久必當開敷開
敷之時香氣周遍五十由延光明遠照八十由延
諸天爾時夏三月中在下受樂我諸弟子亦復如
是其葉黃者喻念欲捨家葉落喻剃髮巳色變喻
白四羯磨生皰喻發菩提心[口*隹/乃]喻十住菩薩見性
開敷喻得阿耨菩提香氣喻十方無量眾生受持
禁戒光喻如來名號周遍夏三月喻三三昧諸天
受樂喻於諸佛在大涅槃常樂我淨云云


疏云正供養舍利等十字應次上聖耳下。


不必最初者意云不必光在於初名之為本但是因
[003-0680b]
光而見故光為本耳。


若論總別者光瑞為總餘五為別也。


正指釋迦者此是釋迦放光照於他土故須指釋迦
也。


既殊凡諂者申於彌勒實見未曾有事不同凢諂不
實言實也。


事大意遠者以瑞大故則知表於開顯之深理故云
意遠也。


強轅者狀也爾雅云似牛色青而一角。


行深從支遁買山者亦遁林山在剡川號曰朱仰以
慕賢愚思齊買山共止也。


雙問意在問於定後者意明彌勒疑瑞由見如來入
定及以光中見佛涅槃不見法華座席是故發問
正問此土他土者如來定起為說何等是故文殊
雙答答於此土他土定後皆說法華故云雙答此
答此土他土問也。


惟忖下當因緣者闕約教觀心也。


非通序中至壽量者非謂巳有廣開壽量之文但是
有廣開壽量之義耳。


然論有八句者慈恩引論釋論云疑者斷疑故即欲
說大法破光疑住外凡位令進修故巳斷疑者增
長純熟彼智身故即雨法雨先住內凡而無疑者
滋善萌芽令入聖位欲增長善故初對論云根熱為
說二種密境界謂聲聞菩薩二密境界二句示現
[003-0680c]
即擊大法皷不斷法皷不斷法皷以遠聞故次第
配之即明今者聞法性聲聞乘為權密境界顯今
所說者菩薩為實密境界名二密令根熟者捨權
取實第二對二論云入密境界者令進取上上清淨
義故即建大法幢建立菩提妙智極高顯故猶如
於幢由知權實有捨有取行大乘行得菩提智離
障淨故論云進取上上清淨義者進取一切智觀
見故即燃大法炬既得真智建立菩提照於真境
證涅槃故如炬照物第三對論云取一切智現者為
一切智現為一切法建立聞名字章句義故即吹
大法螺既得真境必須為眾生說教義論一切法
故一切法建立名字等如俗作樂曲終滿位吹大
螺吼今既得果事事圓滿位為他說法亦復如是
故涅槃說吹貝知時論云建立名字章句義者令
入不可說證智轉法輪故即演大法義說於教者
令所應度入於證智成轉法輪摧於煩惱第四對


兩對者他云經但五句是則大法大雨二名為破惡
生善即第一對也說法利生即吹螺演義二句是
第四對也擊大皷即開權對中半句也是則不斷
大法皷建大法幢燃大法炬三句他云闕矣。


皷體相續者令得法體相續從序至正入於後位及
以本門流通等故云也。


法皷標熾者此序為迹門開權標熾踊出為本門顯
遠標熾。
[003-0681a]


破暗者表破無明及增道故。


一經之骨目者以惟忖等表於四位即是真因分果
是今經之骨目。


義天為能表者證四位理為所表也。


冥表必行者只是表於修行證法華三昧耳。


復為總別者大法是總也以大法句冠下四句所以
大法雨大法螺大法皷大法義故云皆是大法也。


並詑喻從法者詑光喻從我今法也。


先以華瑞至竪總者此明雨華中瑞具於四華故名
為橫而復對於十住故復名別。


疏云如天非大小等即其橫相。


以示竪總者雖將雨華別對十住以一位中皆具四
位故名竪總也。


又有超次不同者非但至今法華得入之人有作超
次自法華前得入之眾亦復如是。


是故略開者只是未入行向等但入於住名略開耳。


若顯若密者顯即利根菩薩密即鈍根菩薩及兩教
二乘也。


具如玄文利益妙說者謂正中利益流通中利益觀
心利益七益一二十五有果報益亦名地上清涼
益二二十五有因華開敷益亦名小草益三真諦
三昧折法中草益四俗諦三昧五通上草益五真
諦三昧體法小樹益六俗諦三昧六通大樹益七
中道王三昧一實事益又彼玄文明遠益中引第
[003-0681b]
三經宿世因緣吾今當說即指三千塵點巳前百
千阿僧祇劫從是巳來為結緣法大乘之首彼佛
八千劫說經十六王子八萬四千劫覆講于時聽
眾或可當坐巳悟或可中間化得或可近來化得
咸至寶所受法性身名應生眷屬內秘外現而作
佛事于時聽眾若得相似利益隔生不忘名字觀
行隔生即忘等。


今得益者具如彼明當文益中云本是小乘無學益
今進破無明本是地上清涼益或進入觀行相似
分真本是人天因益今進入相似分真等云云


無作一緣者只是但非十三難中一人耳。


佛性之名至義別者謂涅槃經中明佛性之體唯一
圓常四教人並知佛性知佛性故而且各自取於
諸位之果所以名為須陀洹佛性等。


談教意者欲令之言正語施權意在顯實四十餘年
方得開顯故云咸得即教意也。


意通初後者此記約今經以釋初謂五品之初後謂
餘有一生在。


十號應身皆具十者大經梵行品第三云何名如來梵云
多陀阿伽度舊但以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一義以
釋大論四義釋如來謂如來如去如解如說依三
世佛學十二部經行六波羅蜜修十一空而得成
佛故名如來去離生死永免諸惡即是如去如如
而解謂如理而解名如如如而說解耳如說謂如
[003-0681c]
理而說名來亦是說我所解名如解我所說名來
故名如來也云何名應供梵云阿羅呵謂穀賊不
生應供世間之法悉名怨家佛應害故又佛為菩
薩時應當遠離無量煩惱故名殺賊經云夫四魔
者菩薩摩訶薩怨諸如來為菩薩時能為智慧破
壞四魔是故名應即是不生經云又復應者一切
人天應種種華香瓔珞幢幢伎樂而供養之是故
名應即應供也云何正遍知梵云三藐三佛陀正
者名不顛倒遍知者於四顛倒無不通達又復正
者名為苦行遍知者知因苦行定有苦果又復正
者名世間中遍知者畢竟知修習中道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號佛為正遍知云云云何名
行足梵云毗侈遮羅那明者名得無量善果行名
脚足善果者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脚足者名
為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
為明行足也又明者名呪般若是大明呪因呪得
解即解脫也又足者明見佛性以是義故名明行
足云何善逝梵名阿耨多羅亦言修伽陀亦言修
伽度善者名高逝名不高善男子是名世間義高
者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高者即如來心
也謂離出生死而不捨又復善者名好逝者名有
善男子是世間義好者名佛性有者名大涅槃諸
佛世尊成大涅槃同名善逝云何世間解梵名略
伽備世間有三謂五陰眾生國土然經中六復次
[003-0682a]
即六世間一五陰二五欲三國土四眾生五諸佛
為世界六照世名世間經云世間者名為五陰解
者名知諸佛世尊善知五陰故名世間解又世間
者名為五欲解名不著不著五欲名世間解又世
間解東方無量阿僧祇世界諸佛悉見悉解南西
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是故號佛為世間解又
世間者一切凡夫解者知諸凡夫善惡因果等餘
如經廣說云何無上士梵云富樓少上士者名之
為斷無所斷者名無上士諸佛世尊無有煩惱固
無所斷是故號佛為無上士又上士者名為諍詔
無上士者無有諍詔是故號佛為無上士乃至上
者名新士者名故諸佛世尊體大涅槃無新無古
此任運理之體達也釋曰過去諸佛巳成名故眾
生是當成名新無新無故即無巳當也云何調御
丈夫梵云曇藐波羅提先釋丈天次釋調御自既
丈夫復調丈夫善男子如來者實非丈夫非不丈
夫因調丈夫因名如來為丈夫也善男子一切男
女若具四法則名丈夫一近善知識二能聽法三
思惟義四如說修行具足四法則名丈夫云云
釋調御者如御馬者凡有四種次即合云如來亦
爾以四種法調伏眾生一為說生令受佛語如觸
其毛隨御者意二說生老便受佛語如觸毛皮隨
御者意三者說生及老病便受佛語如觸毛皮肉
隨御者意四者說生及老病死便受佛語如觸毛
[003-0682b]
皮肉骨隨御者意善男子御者調馬無有決定如
來世尊調伏眾生必定不虗是故號佛為調御丈
夫云何天人師梵云舍多提婆魔㝹舍喃師有二
種一者善教二者惡教諸佛菩薩常以善法教諸
眾生謂身口意善諸佛菩薩教化眾生作如是言
善男子汝當遠離身不善業何以故以身惡業是
可遠離得解脫故是故我以法教汝云云乃至口
意亦爾是故號佛為無上師天者名盡天上盡長
夜短是故名天又天名無愁惱常受快樂又天名
燈明能破黑暗而為大明又天名吉以吉祥故又
天名日日有光明因名日為天以是義故名為天
也人者名為能多思義又人者身口柔軟又人者
名有憍慢又人者能破憍慢乃至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是故號佛為天人師云何名佛梵云陀
耶亦云佛陀那此飜覺者亦言覺悟前像覺者同
此義涅槃疏善男子譬如有人覺知有賊賊無能
為菩薩摩訶薩能覺一切無量煩惱既了巳令諸
煩惱無所能為是故名佛以是覺故不生不老不
病不死是故名佛云何世尊梵云路迦那他此稱
世尊彼經云梵婆伽婆龍樹天親釋婆伽婆為四
一能破煩惱二有功德三巧分別四知名聲如經
廣釋當知婆伽婆有無量功德功德據內世尊者
為世所尊此即據外大經將婆伽婆以代世尊

[003-0682c]


法身望應者應知法身佛十號通於四教前二教
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但是乘真諦為如實餘九號
准此後二教約中道實相不二而釋應號即法號
乃至第二說者只觀法界即見應身十號與法界
等即名法身十號也何者乘無二智來契正境故
名如來以無二理遍入諸法名為應供了不二智
智體無偏名正遍知知無二法互通法界雖無來
往遍入三世名明行足無二之法性冥三德名為
善逝理遍一切具三世間解此理故名世間解能
解此理無惑不斷無復過上名無上士解此理故
能調難調調十法界名為調御了法界法名為丈
夫契此理故一切崇仰過於三教人天之上名天
人師覺此理故名之為佛達此理故為三世間之
所崇敬名為世尊智契法身具法界號故能垂示
應身十號法應十號一體無二是故涅槃經云吾
今此身即是法身也。


疏又日月燈是三智者不到而到且順次第三諦燈
真月俗日中有其義又云傳燈化他即道種智月
喻一切智日表一切種智且從屬對體必互融。


涉師云日破闇等者應歷教責之為破何暗等。


多為辨異者如華嚴等經但是當時被物未說施化
之意名為辨異耳。


亦乃巳他皆入一味者非專為顯法同五佛悉令眾
生至一切智故云入一味也。
[003-0683a]


不出異意者諸經雖辨其異不云此異皆為令眾生
至一切種智矣。


疏云其義深遠者無邊故遠無底故深。


疏云若小乘者應以漸中三藏三學為時節善真諦
之理凡夫不測為義善會理直說悅小乘心為語
善不與凡夫共為獨一善明界內半字之法名圓
滿善無斷常瑕穢名調柔善梵行即是眾生法緣
之二慈名慈善通教類此八音者梵摩經云如來
八種音聲一極好者其聲清雅故二柔軟者令人
樂聞故三和適者大小得中故四尊慧者三三無
戰法故五不女者其聲雄朗故六不悞者定無錯
謬故七深遠者猶如雷電故八不竭者可解梵摩
經中二者易了聲所有三三說辨了易解無不竭
聲也。


疏云無二邊瑕者二乘及出假菩薩也。


疏云頓教無緣慈者梵行以無緣慈為本也。


疏云且依一途者且依大乘七善耳。


最勝王經者只金光明經耳。


此三如來至說者若初心如來取能說邊六根淨人
若有所說諸佛來聽故故云善也。


彌勒問異者今瑞異昔故上文云今者世尊現神變
相以何因緣而有此瑞等即其異也。


主伴者文殊彌勒為伴佛為主也。


密設一途者皆為令眾生至一切種智故云一途。
[003-0683b]


聞皆契轍等者迹門開權顯實本門開近顯遠也。


今直論正者十二年中正為二乘菩薩在凡斷惑之
日即成化主故屬傍也。


驗舊消文者通斥古人以不作答他土之問消文故。


疏云廣引曾見佛總十一字若取文順應移向即顯
實之說下即次也。


即表權實滿者權即實故名權滿實即權故名實滿
此約十界而說九界為權佛界為實約百界千如
一一相即為二萬也。


二賤性者一毗舍未見飜應是平民稱農販賣之類
二首陀未見翻應是底下容戴擔屍之類。


清淨易調時者彌勒佛出時婆羅門家生釋迦剎利
中生也。


疏云更者更曰經也。


此八子名作四對者一大智大悲雙二了有了空雙
三進善退惡雙四達偽知真雙慈恩釋。


疏云表八正道者一正見謂四諦分明也二正思惟
謂見諦時思惟動發為令增長入涅槃故三正語
以無漏智除四邪命接於口業住正語中四正業
以無漏智除身邪業住正業中五正命以無漏智
通除三業五種邪命住正命中六正精進以無漏
智相應動而精進修涅槃道七正念以無漏智相
應令增正道及助道法八正定以無漏慧相應入
定故名正定此八不依偏邪但名為正通至涅槃
[003-0683c]
悉稱為道此約藏教明義餘三教如止觀道品中
云云


諸皆不例者意云俱舍論但云輪王不出減劫亦不
的判金銀等王驗知論從權說育王現是鐵輪王
佛滅後百年方出驗此不得一向依論。


疏云一子至清淨者以智觀境境發於智智名為子
故云也。


疏云昔佛他土六瑞者明月燈明佛時欲說法華亦
先說無量義巳即入定放光光照東方萬八千土
等如今釋迦不異也。


始說法華等者從是時日月燈明從三昧起因妙光
菩薩說大乘經巳下並是文殊答詞。


今昔俱歎弘通者今即指提婆達多品此有菩薩名
文殊師利可與論說妙法等。


猶同文殊者與而為言今日藥王猶同往日燈明流
通之文殊一義故云小也猶闕二因不可類何不
云妙光但云文殊者今日文殊即往日妙光將今
名以名昔也。


疏時有菩薩下明所因人同者分經文應時有菩薩
至因妙光菩薩方顯所因之相疏中但至八百弟
子耳師云須知此意亦未可說。


故無量序者此文不合在此文殊疎合在前說無量
義經為序具其二意今正定起法華同耳。


信六十小劫等者一今家正釋六十小劫經文定有
[003-0684a]
要藉佛及加聽眾忘時二種和合方見即長而短
諸家偏釋皆不會經。


忘時久耳者釋謂如之言也。


玄匠真一之門者此歎如來為玄理之匠證得真一
之法為門能通一切即長而短故名門也。


有人立四句者圓鏡云問實是六十小劫云何令如
食頃耶答長若定長不可促之令短短若定短不
可延之令長夫長短量以長短無定所以能將長
作短以短為長何者因短故長長名短長由長故
短短名長短非短非短短長非長而能長短非長
即六十是食頃非短即食頃是六十於佛說法邊
能以短為長於聽法邊猶以長為短將知說之與
聽俱是解脫之力也。


涅槃進不者說涅槃為進也。


帶實用權者意云末代無權實則不可是知權有立
實之功即是權之力也。


過常未常者法華明過常涅槃明未常。


色身常身者涅槃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故知
涅槃常身與法華壽量色身無二。


疏云故不發迹者此謂未說授聲聞之事迹非本迹
之迹也。


推功有歸者歸佛也。


後分雖有者彼後分經言汝等比丘當觀念處及云
但觀文殊威儀庠序云云
[003-0684b]


楞伽乃密對菩薩者如止觀記引佛語諸菩薩聲聞
尚發菩提心況汝菩薩而不發心欲取小果等。


方等有記小者多是方等陀羅尼經云聲聞若能發
菩提心亦得授記但不能發猶如敗種云云


方驗有所歸者只是方驗大師釋於法華超於諸教
之表故云也。


實行雖即曾聞者意云借使昔日稟於實教何妨今
日亦疑。


又實位補處等者亦是圓實位人示同於權耳又應
知疏文一向從權而釋記家則權實兩存矣。


顯向非疑者向謂惟忖略廣三答也。


唯說法適休者此即與而復奪且與說無量義竟為
巳據眾未散復屬於今古人如何六但名巳。


前昔同下注云云者此指前釋令得三菩提文末云
令佛當與昔同云云者是。


疏云頌有四十五行 上有惟忖略廣判四答今不
頌忖略二答但頌廣判二章今初三十一行頌廣
曾見次我見燈明下四行頌判答疏云決定答是
初廣曾見中上長行有三今不頌中間引二萬佛
但頌初一佛及後一佛初二行頌初一佛次三十
九行頌後一佛三同今初有二行頌初一佛上長
行有三今具頌初我念二句頌時節有佛下第二
二句頌佛名世尊下第三一行頌說法次後一佛
如疏。
[003-0684c]


廣歎略歎者方便品初一長行偈頌為略歎從爾時
世尊告舍利弗三請下廣歎。


此土他土者此土即釋迦他土即四佛也。


前亦非無者行非長行非無供養但文略耳。


一坐任運者即三藏佛得自然也通教九地巳上一
念相應方得自然故云不加功力也若別圓地住
巳上久巳證真分得自然亦名本得也。


二處妙覺者別圓極果也。


應具辨等者以小例大無學前三果既未究竟可例
地住分真之道並名任運。


家家者欲惑九品潤於七生上上一品潤二生上中
上下中上各潤一生中中中下共潤一生下之三
品共潤一生故俱舍頌云斷欲三四品三二生家
家若一來約於三果向說斷七八品餘一品在但
牽一來人間九品盡即證第三果便生上界不得
來此也。


理數然者既有俱下必有俱高等何者初住為二住
巳上化名本下迹高妙覺為等覺巳下化名本高
迹下初住為初住化名本迹俱下妙覺為妙覺化
名本迹俱高聖化方法通四句果為果化妙覺常
儀故云理數初住巳上證一分法身並名為本也。


約法須之者須是華嚴獨菩薩人頓部七善也。


然亦不以比丘為菩薩者諸經多爾以今經中既云
或有諸比丘故將此一行用對緣覺進退兩屬亦
[003-0685a]
應無妨。


疏云一行半退頌者長行經彌勒當知乃至所因緣
總二行半經上諸佛二序文但為一點耳。


涅槃追分別諸經者彼經將不生不生追泯前諸經
生生等三句追分別前經如玄文釋。


疏云悲泣如涅槃者彼經云爾時純陀聞佛語巳舉
聲號泣悲咽而言苦哉苦哉世間虗空復白大眾
我等今者一切當共五體投地同聲勸佛莫入涅
槃亦是悲法之文。


經云於無漏實相者無漏語通實唯此。


疏云身滅智亡者以身滅故智無所依名為亡也。


經云最後天中天者然天有多種輪王即是飛行皇
帝是人中天三界諸天名為生天須陀洹巳上名
為淨天地住巳上亦名諸天佛乃降四魔永破無
明見佛三菩提巳圓滿法身常身金剛之身究竟
圓滿住大涅槃出過諸天之上名為究竟淨天故
云最後天中天也。


經云佛當雨法雨者法雨既通雨於四位因果必亘
於始終故云斷疑宗之問也。


疏云即得之於懷者謂疑情頓遣神解豁然知佛定
起必聞妙法故云也。


疏云善於問答者前之伏難文殊善問彌勒善答此
中則彌勒善問文殊善答。


具二莊嚴者如前引大經釋。
[003-0685b]


釋方便品



方便梵云軀和狗舍羅軀和稱為方便舍羅名為
勝智謂方便勝智也將釋此文略為二意一者初
文三釋文別而義通方便義通今昔故二者從料
簡下諸文名通而體別故弘教者皆從佛意以歎
方便品故於中先以寺門及殿為喻今三釋可解
初番釋三權如門圓如殿各不相通故次番釋知
用門通至於殿知門是能通不云即是於所故成
捨能取所又但能不即所只緣所詮之圓亦帶能
詮方便故今須開第三番釋達門外即殿何但門
耶故云點內衣裏無價之殊無二無別等又以王
及宰相百姓為喻若得此意其文可消。


正法華題稱者名權即實故名善權與今不別。


後二從意義者謂第三釋意義在於三權及能通全
是於所所外無餘指此外之權為今方便品故云
祕妙問意義何別答意局而義通如第二釋意在
三權能通於實名為方便即其義也秘妙准知。


但有能通非能通者能為第二釋非能即初釋三不
為一作能通故。


即不即者前二釋不即第三釋即能是所故。


法術者今文亦爾如來即是能用大術之人也。


法家之則者用權用圓各稱機適宜故云則也又矩
是𦘕方之具規是𦘕圓之具老子云工匠有矩規
之制權法有權機之能故云也。
[003-0685c]


置却圓中方法者只是但借第三秘妙之名不自同
此圓中方法之語耳。


況所離不同者猶能離智異故所離之惑不同雖能
所有殊所出三界不別以三教皆先離三界故。


第二釋能通門者更舉寺門及寺中三寶為喻從門
入者久滯於門以未入實由謂能通不名為所是
故爾前不能融即。


疏云方便權略者權即權謀蹔用還廢略即謀略謀
而方當也。


教行人理悉為能詮者以三教傳傳為謀詮是則真
理為中理之能通教行人准此。


不了元是所通者只是不了一色一香等無非中道
耳。


今開其偏門者開偏則圓開門即所故也。


達即是開者誰達低頭舉手等達小乘真諦達次第
真俗等即是實相故云開也。


尚無偏門之名者昔日所稟自謂真實爾前未斥方
便是故不開其名。


與果智一者衣珠謂聞法了因頂珠即如來本有開
竟無二實外無他故云一也又珠在衣內如權覆
實默示衣內之珠即王頂珠如開權顯實是故作
人如權覆實即是真子名為顯實故云可知。


疏云唯我知是相等者開權顯實唯佛能知事非輕
易故且抑之令生欽渴偈云止止不須說。
[003-0686a]


先結名體者名同是名其義是體也。


若同若異者體外體內但名方便也。


其如理何者謂其如道理何以法華出諸教之上還
只作進趣而釋與小乘何別。


其如文何者今經如來定起稱歎方便甚深無量巳
今當說及藥王中十種歎教皆云此法華經最為
第一即其文也。


其如行何者意云其如本師觀行親證何。


若以昔歎今者謂若將昔方便名歎今方便則成昔
無方便之法故云又失也應更難云若以昔歎今
何不還以昔自歎今云云則使下二句合上二句
體內合上毀今體外合上又失於昔。


祕堪入妙者只是堪為妙門耳。


他文或以此為三句者如玄文及淨名經中具有三
句如弟子品即相破句云云


句法常定者雖開四六不同而三對句法常定故也。


相破中文相別者由大小相違所以義分二句相修
之文為一句者由大小相順故相即為一句者大
小體合故。


二蘇三教者二蘇中三教也。


其體常定者意云名雖互執其體本還是如來同體
方便故云也。


正本名即者善權之名從實而立故云名即方便之
名名由濫昔名雖濫昔其體本即立名雖即不同
[003-0686b]
其未曾有二故云三權即一權等也。


尚非術門三悉方便者只非三悉耳以三悉俱屬第
一義方便故云非也。


疏云涅槃金剛等者瓔珞經云等覺性中有一人名
金剛慧幢菩薩住頂寂定以大願力住壽百劫修
千三昧巳入金剛三昧是如此師唯取極果釋大
經常義。


接論理量者如理照實如量照權理量不二雙亡雙
照等之。


疏云乃至半滿四宗者半滿即菩提流支所立鹿苑
三藏為半字教十二年後般若去訖至涅槃明滿
字教四宗即佛䭾三藏學士光綩所立一因緣宗
即指阿毗曇六因四緣二假名宗指成論三假三
誑相不真宗指大品三論四常宗指涅槃華嚴又
立五宗加華嚴法界宗又立六宗加法華為真宗
如此等宗咸屬於昔寧得判今同體方便故云不
攻而敗進否者進施之名進不用名否謂行藏得
宜也。


何以歸心者歸心於大師也。


光其後者命成師資之美也。


而迷凡夫未有權名者用二乘實破凡夫凡夫被破
方有權名未破則無加得以凡夫為權故不可也。


般若之中中道非一者他亦不知般若之中有別接
通圓接別等。
[003-0686c]


內靜雙非者他云淨名經中觀空等為內靜毛孔細
海流等為外用也。


二教共有者他亦不知別圓二教俱有遮照故也。


次更以此雙非等者內靜為雙非外用為雙照也。


小菩薩者古人以三祇為小菩薩也近代云地前名
小菩薩也。


結非示過者梯橙於今須開古人何以却用故成過
也。


一一用時中橫論權實者乳二生四熟三唯三藏中
五人等於諸天以之為橫耳圓為體三為用即是
教教皆有體用多即方等般若少即鹿苑華嚴隨
部對之亦應見耳。


疏云又初引生信等者只如人天亦須生信乃至果
等何能釋於法華方便。


一一時中橫竪間雜者五味為竪部內其教多小為
橫越次相接名之為間又味味中部內皆具祕密
不定名之為雜又密入名橫顯入名竪或橫或堅
故云間雜。


汝乃廢之者只展轉相破即當廢矣。


又云為對破者他意云由前實破於權故今權實俱
為方便。


迷情者只是情謂而巳。


身之四句者一以短為方便長為真實二以長短並
是方便非長非短為真實三長短為二非長非短
[003-0687a]
為不二二與不二並是方便非二非不二乃名真
實四二與不二非二非不二猶是四句皆名方便
如來之身四句都亡是非斯遣方是真實生法師
云昔晦迹三乘群徒謂是今欲顯乎一實而以真
正以非明是故標方便以目品。


身沾妙化者意云嘉祥巳沾大師之化天台之義早
巳灌神伏膺之前著文是故今須委破也。


其亦以醍醐者意云大師雖立三味為枝條仍復簡
其大少又不云法華為歸本法論此則是他分非
自立。


若其然者則成法華却歸華嚴之本故不可也。


後接歸本者謂法華也。


二言相乖者華嚴本即成末法華末却成本故。


枝本不立者以本不立枝無從生則成法華亦無可
接。


接歸方一者一即法華也。


一為根本者若法華為根本則華嚴二名為枝條。


入法華本圓者開華藏別入法華一圓開華藏實入
法華遠本若爾下判也。


會本歸本者會華嚴本歸法華本何者華嚴中圓既
同方等般若此既被會華嚴豈不然耶。


會枝歸枝者此即能破也即縱破也何者即立華嚴
為本則成法華是枝今華嚴本既同方等般若成
枝復許法華名為接末法華名為接末法華既接
[003-0687b]
方等般若之枝華嚴之枝豈不被接大。


本師所師者涅槃五味判教元是本師所師之法既
歸心於師先章須改也嘉祥者寺名在會稽王義
之捨宅所置名吉藏胡鄉所生世稱學海心包難
伏之慧口寫如流之辨著述章疏領徒盛化大師
初至陳都有沙彌法盛造席數關法師無對法盛
時年十七身小聲大法師嘲曰伱那不摧聲補體
法盛應聲對曰法師何不削鼻項眸吉藏良久咽
更調曰汝好好問闍梨好好為汝答法盛曰野干
和上著在經文胡作闍梨出何典據吉藏位謂曰
尺水計無文波法盛曰餘水雖不能沾於鯨鷁亦
足淹於蟻蜂吉藏又問誰為汝師汝誰弟子法盛
曰宿王種覺天人眾中廣說法華是我等師我是
弟子講散乃捨山水納一領用奉大師遂即伏膺
請講法華身為肉隥用登高座後因借章安義記
乃彌達淺深體解口鉗身踊心醉廢講散眾投足
天台飡稟法華誓願弘演頂戴永永豈生異徹舊
章乃有流行者並是其時收不盡者云云


疏云名大巧方便者論自釋云依此法門成大菩提
巳為眾生說天人聲聞辟支佛等者善法云善巧
移二乘小門令入大乘者此屬方等則是對菩薩
說云二乘尚入於大乘方便菩薩何為不入耶。


有言不出千如百界者亦云有言不出五時八教也
又應知說權等四句皆言教故得四句皆以釋於
[003-0687c]
方便品矣。


且以入證對說為實者以一一文中皆先舉說如初
文云如來巧說等不取說邊但取入證為第二句
耳故知四句一一皆兼於說但得為今方便品也
又用此四句通貫下十雙使下十文無非三諦三
智故也。


尚互接互破者一權一切權等互接也如實云何所
不破即互破也以接外無法故餘三句亦爾。


況復餘法者縱立四句外有法亦為此四接破也。


如此方成今經破立者廢權故是今經破開權等是
今經立故云一權一切權等。


諸權諸實者只是不識今家四句及以十雙權實耳。


互推迷實者如前諸師附傍五時及約諦智以明二
慧等但是互相推耳而復自迷其所立之實不知
為屬何教方便矣。


不思聖化者謂不思實即權不思權即實等而各自
保一支一流而巳。


佛說之權尚須入實者一為眾生入實故說二文字
即解脫故解脫即實也。


法遍者以三智三諦遍接偏圓法故由機受成法故
云也。


理遍者一理接一切理也。


事遍者謂化儀神通等事故經云諸佛為一大事因
緣故出現於世即事遍也。
[003-0688a]


由內三德等者謂三德為所依以三德只是三諦耳
三諦滿故名為三身。


外用橫竪等者華嚴方等般若二教四教三教八教
八教四門四門四悉等橫也鹿苑則以顯密相對
為橫經歷五味過現當入為竪秘密可知。


為成今經至意者今經用不思議境三智三德三身
遍開諸法而為破立也。


以對昔至四句者今立四句具其二意一為破昔四
句須立此四二今經方便具四句故故須立之自
證。


以對自證實智說之者自證之實為實稱實而說被
機為權即是今經方便品也。


尚非通方者以四句各在體不相收故非通方也。


隨立者隨立一句即立諸句也。


隨接者一句接諸句也。


隨破者一破一切破也既立皆破則能所俱亡。


隨亡取捨者立接二句為取破亡二句為捨也。


昇出暗滯者文中合字釋若更分字釋者昇出滯故
高昇出暗故明也。


若作懸字可知者只於一句懸照觀察無非法性遍
具諸法故云可知。


開施者開謂法華施謂施權出謂方等出四般若出
三華嚴出二鹿苑為沒行為盈藏為縮只是用之
則行捨之則藏通機稱會以赴物宜耳。
[003-0688b]


若行解兼論者行即自行解即他故云合說也。


以法性至法者以法性體遍故不違諸法在逆在順
而無增減故云一權一切權等。


不受諸法者以法性如虗空故遍一切處無彼此故
無能染汙故云一實一切實等。


不住諸法者以法性體無住故。


不入諸法者謂無能入無所入又謂法不屬諸法故
淨名云遍入諸方不入諸方即其意也一一名字
下攬前諸句以成觀心一一名字不出心法心即
能觀能緣心法即所觀所緣之法於念念中成句
成偈偈即是教依教立行行名為因因成獲果等。


其義可成者如上自在可成今經四句以釋方便品
也。


若本若末者事理為本乃至悉檀為末也。


各有所歸者實即權故歸權句權即實故歸第二實
句。


相即之兩亦者只是亦權亦實一句體能相即復能
接三方名方便。


接三之兩亦者只第三句是能接餘三句之兩亦耳。


方便之理者雙非只是第三句理矣。


理收三句者理具諸法即收初句理體一真實即收
第二句理體雙照收第三句理理體雙亡即收第
四句理也。


還以此旨而為觀境者還以說默為境。
[003-0688c]


單淺[住/尺]獨者與而為言於今三釋但得方法一釋而
巳淺者但在權教不至法華故[住/尺]者於四門中或
得一門而巳獨者或得一教耳。


三說所無者若法華同於諸味巳今當說其言徒施
故云何在。


不同光宅者上序中光宅以惟忖五句初後二句通
於本門是。


復以三種釋品者且如事理事屬三權理屬真實即
成方法釋也三權為能通真實為所通即成第二
釋三權即真實則成第三釋餘九雙皆爾。


故論云至因果相者明今經五佛開權皆云種種因
緣譬喻皆至一切種智故即其相也。


因義淺狹者但成三教因耳。


果用麤近者三教之用為麤中間今日迹用為近今
經本門果用為妙為遠。


以教為因者慈恩釋方便品初云諸佛智慧等兩句
為果門其智慧門等兩句為因門即屬教名之為
因即云二深先唱云。


不同他三四者光宅云昔三為權今經四一為實不
知今經權實具足是故破之。


疏云從無住本者如文殊問淨名云善不善孰為本
答曰身為本又問身孰為本答曰欲貪為本又問
欲貪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又問顛倒相孰為
本答曰無住為本又問無住孰為本答曰無住即
[003-0689a]
無本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故今釋云無住者理也
理無所是不可言其有住有本無所是故云能遍
諸法故云一切法也。


疏云體用故有漸頓者體是能生用是所生之事有
於勝事方施漸頓之化身。


及以能所者後五是化他能所也。


皆窮至要者以一一雙皆窮今經實相以為至要也。


因緣只是往昔方便者於大通佛所十六之子繫珠
之方便今日但是示以衣珠之方便耳。


一代教門至便識者以一代教門意在顯真如之理
故云便識。


共成一法者自他因果共顯實相一法故。


投足有地者修行有地故。


疏云起淨不淨者未入不退位或昇或沉故。


疏云心意識等者等取餘塵及以界入也。


集起名心者謂第八識集諸種子起現行故思量名
意謂第七識恒審思量故了別下列反名識謂前六
識於六別境無麤動間斷了別轉故故入楞伽經
云藏識說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諸境相是說名
為識准瑜伽論各為通別二釋論云集起以解心
第八識獨名心緣慮以解心八識總名心緣慮以
解心八識總名思量以解意第七獨名意等無問
以解意八識總名意了別音同上以解識前六觸名
識了別變列反以解識八識總名識各能了別所緣
[003-0689b]
境故若小乘但於第六識上起事名心思量名意
了別名識俱屬第六。


彼教為迷者彼教為迷真如之人分別識生死却其
覆方現其理耳。


知之者寡者前三教初發心並不即觀常住之理別
人初心雖知未即觀故所以俱屬寡知之人。


雖緣淨者更屬當上大小二乘俱屬於事何者小乘
六識全屬有漏大乘八識雖緣第八識中淨分亦
屬於事以彼教中不可說此淨即是性德涅槃。


權實之名非一處得者權實遍於十雙故云也。


詮行教小別者由行真似不同令教亦真似不等故
云小別教雖詮於真似不等真似之教常定故云
自分。


何所證耶者只由如來內證方便故能隨機曲巧順
行設教以利於人若不自證無以化他。


尚自違理者何況藏通耶。


遍通一切者始從事理終至悉檀通故。


且約法示相者且借瓔珞別教地前二觀對於地上
以示今經住前住上顯實相妙因果也。


此果至之用者文中以體用合舉故云住出理而言
之只此分果即有百界之用良由入住菩薩能於
一界之身復現十界故成百也。


疏云用即立一切者五時八教不同也。


疏云非地無以生者言略應云非地無以生芽非芽
[003-0689c]
無以顯地。


自他俱有漸頓者自行用圓教為頓用七方便為漸
化他雖用自行法約五味明圓為頓三教人天為
漸。


義兼權實者只是文中作漸頓權實二釋故云兼也。


又利他權實者圓佛界為實九法界為權權有入妙
之功故漸為方便。


不廢小故者以不廢故名為不合。


疏云常益道長者然一實之位難行雖一生可階其
位長遠復難契當如諸聲聞大通佛所以結大緣
爾後流轉今方入實故云也。


今半通後者始從鹿苑方等般若俱屬於半以對法
華獨滿故云後也。


疏云亘一切法者教為能詮法為所詮故云同也。


疏云三悉是世間者前教俱屬三悉所接故。


未足辨今者只將二乘之如未能得顯今經之理故
云也。


真俗二理者此即不思議二諦也。


若無性者者若無三乘性者為說人天法也。


以有今昔因緣者昔日四味八教之因緣今經則以
實開顯之因緣也。


見六道用者四眼所見也。


疏云種種欲者引文略經云種種性種種欲此證世
界種種行雙證為人對治二悉行能生善又能生
[003-0690a]
善又能破惡種種憶相分別證第一義所發似解
未為入真猶屬念想之觀。


所知所詮者所知即知所詮即教下之理此二對教
俱屬所詮故云悉名為理也。


故難解字更分屬下者前文所牒難解之言俱是歎
門深妙所以更分此文屬今縛脫雙矣。


次所以下釋上者經中從所以者何下釋上難解難
入。


引證教行者是彼釋上文耳。


正取成字者既云佛佛即知此果必酬於因故也。


若將此文對下者對下結權實文俱屬體內權實也。


與論小別者本論對此十雙有小別故論中闕二雙
復長有五甚深故云小別也。


疏云無上甚深者謂證大菩提論中轉釋甚深者謂
大菩提故大菩提者如來所證阿耨三菩提故又
甚深者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故疏中𠝶無
上兩字則是論中將大菩提通釋五甚深耳不須
云用大字釋無上矣。


上句證理者諸佛智慧句也下句者其智慧門句也
今理通因者今疏釋理通因故。


門是教智者教即是門智則屬果此即教為果智門。


此正是解脫意者此舉聲聞不知而顯於知知即今
經解脫也。


今合論三共為體用者無上甚深入甚深證體快妙
[003-0690b]
事證用。


一者初住成就者論云如經如來成就種種方便故
從兜率天退乃至示現入涅槃故二者教化成就
者如經種種知見者示現染淨諸因故餘與論不
同者即餘功德也論云三者巧德畢竟成就如經
種種念觀故種種念觀者以設彼法成就因緣如
是法相應故四者說成就如經種種言詞者以四
無礙依何等名字章句云云


故二成行者上文親近及精進二行也。


法身妙境者如來位居極果極果位之中妙境事理
具足也。


法無增減者只此十法施亦不增會亦不減耳。


先通後別者從別結者下別釋也束通釋成別耳。


即自十他十者問只應以前五為自行後五為化他
何以自他各具十耶答由自行滿有後五用故屬
於自行亦爾。


表不定故者由來多小不同故。


故自他一或無本數者此明自他合句無有別體何
者只是以自十共於他十合為第三一雙則此一
雙更無別法全是單自單他之法耳。


或百六十者一教皆三十雙權實言一教三十者一
准涅槃經二依道理經既云離本位自他共為一
雙道理則他中𠝶實自中𠝶權用此權實以為一
雙由法體定故是則自他合成二十雙權實矣兼
[003-0690c]
單自單他成四十約於四教成百六十。


恐一教內者意云束十法為四二四者以法體克定
別故不復同前自十他十自他合十恐同彼故故
以分於四二四別對於三句良由此也相對為句。


一切不成者此取廣釋方便品初立四句與今立四
句以辨同異何者前立四句四句互接故云一權
一切權等今之四句權自是權實自是實等互不
相收如何亦云一切法耶若其然者一切不成答
意者若未開顯則一切不成容可未得為今品目
若開顯意與前不殊故得借前一切之言成今四
句矣。


四句並通諸教者如三藏中自十為實他十為權權
實雙取即兩亦雙非即當教理通別亦爾。


初入實本意者明如來自行入實本意故說自證以
化眾生令他入實則是佛之本意也。


自證望說者意云以有說故得權實名說即權也。


醍醐置之者法華即權而實實外無餘故云置也。


疏云圓因即是自行者通於五品六根別則唯在初
住名圓因。


圓及所入者前教為所待之分麤圓及所待之妙雖
圓及所入名為真實望今法華是兼帶故第三釋
方名秘妙即由此也。


開之與判者若至第三開之與判同在其中以法華
具二妙故。
[003-0691a]


疏云前既通別等者此先與前結權實釋品辨異也
通即牒前通釋別則牒前別釋結束即牒上別釋
對上可見。


明前是教別等者此與通中通辨異也前從若通以
十種下及若當分下俱名教別以四教不同故。


法有總別者通釋法總不分十為四教當分下法別
分十為四二四別故故云法有總別也。


今是教總者通束四教成隨情等三故。


而法別者四教各各三十法不同故。


此又三重者初重中闕圓三十種為隨自也第二重
中既以藏通為他應以別教三十為自他文中亦
闕故記云由他不定等即其事也。


仍是別相自他者准諸文只應三教為他圓教為自
相對為自他如今第三重耳即是通途三相故前
二重自他。


進退不定者由屬別相矣。


不無麤妙者前二釋圓及所入為妙三權為麤第三
秘妙一切俱妙也。


又辨生法不同者法身菩薩道理自知二乘之人本
是我子所以不須云未曾向法身菩薩說也。


疏云並酪明蘇者以鹿苑三乘人至方等時冥得通
益而二乘不知及新得小果者由自保證故云並
也明蘇者菩薩從鹿苑來顯露成通二乘密得生
蘇之益故云明蘇也。
[003-0691b]


疏云狹生而熟者從方等入般若為熟新得通益者
名狹生。


疏云取與者自行為取化他為與出內亦爾。


疏云付以家業等者先所知即家業也授記作佛即
定天性也。


通論教等者取時法人也。


教行理三前或以會者始自色心終乎種智融通之
教巳說行者始自色心終智乎種一一法上皆修
十八空觀及以性相二空融通自在會理者巳說
大理小理融通遍入其體無二俱二乘人爾前自
執謂巳無分故云但不會入矣。


節節無不具有四句者如云中間自有本迹俱本本
迹俱迹中間本迹各有本迹俱不思議一也則成
中間節節皆具四句。


應云本迹俱本者此約本迹通途相望為四句也最
初實證為本從體起用第一番施化為迹故云俱
本也從第二番巳後訖至今日復有本迹施化俱
為迹也本時自有本迹迹中有本迹為第三句俱
不思議為第四句又復應知中間今日既開迹巳
所以四句迹中之本皆指最初之本更無二本之
別故云各有本迹也。


即初兩句是者如前則本中四句皆本句迹中四句
皆迹句也皆本者本時狹少之化迹為妙皆迹者
化緣多廣亦為麤以近成故也故云具如玄文。
[003-0691c]


疏云若從引入圓因自行者只是師弟皆用化他權
自行實二門引眾生入實。


說後四至密者彼解云十波羅蜜中前五波羅蜜因
時加行智第六般若波羅蜜為根本智以能觀用
智斷惑證真故後四波羅蜜依體起用名後得智
又若只明六波羅蜜根本後得俱在第六般若波
羅蜜中。


我今以根本者他人云我也。


若取所依者權依於實故。


況唯說四者說則俱說但說結四故曰無體也。


疏云若不厝者置也。


五瑞等時者除說法也若除入定但有四瑞以從定
起即說法故。


經云從三昧安詳而起者生公云聖人說軌順感而
起實地而發言言必真常故受者之心自然篤矣
此釋能彰於四悉所表之相。


或為發起生滅者身子四果巳前俱是發起四行四
果巳後方能起法輪故著或言。


本論者法華論也。


所作事故者四智中之一智也今為開顯授以佛說
方名巳辦耳。


三令無怯弱者聲聞之人新入佛境若不先恐生怯
弱故。


五令不起者不起聲聞心即入佛知見也。
[003-0692a]


謂廢會者破三顯一正破三情而顯一智昔若初讚
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等諸佛法久後等
廢三顯一此正廢教雖破其情若不廢教樹想還
生執教生惑引經正直捨方便等十方佛土中唯
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開三顯一正就於理傍得
約教約教者昔教明三人入真今教明三人得佛
也約理者只是二乘真空自有實相昔方便不深
不能妙見今開此空即是實相故言決了聲聞法
等開方便門等會三顯一正就於行汝等所行等
低頭舉手等漸漸修學等住一顯一就佛本意本
以實智化物佛平等說如一味雨佛自住大乘等
雖說種種道等住三顯一就佛權智方便化物尋
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乃至為五比丘說更以異
方便等住非三非一顯一或約理或約事約理者
是法住法位乃至佛種從緣起無性即非三非一
從緣起即三緣顯一令會非三非一約事者即是
人天乘乘此乘非三非一常以此乘引入於大低
頭舉手等若我遇眾生等覆三顯一就權巧多端
前權前廢但除其病不除其法法不除故擬化後
緣機息則覆機興則用若不信此法於餘深法中
示教利喜住三用一就法身妙應眷屬前住三顯
一是師門今是弟子門如富樓那等實是法身現
為聲聞示住於三而常顯一饒益同梵行者住一
用三就本誓願如華光佛願說三乘而非惡世今
[003-0692b]
佛亦於寶藏佛所願於惡世說此三乘。


若爾四悉總釋前二者應云無忤故令他歡喜無忤
故能生他善無忤故能破他惡無忤故令他入理
文中但約自在以明四悉耳是則二名之上有四
悉之益也。


疏云不與外道共者以外人或蹲踞等。


疏又能生至道者能生三乘菩提故。


今文分在前在面者論中在面只是一意今則義開
耳。


疏云根深等者根深譬竪中有橫源遠等譬橫中有
竪。


若智慧即門者謂因智當體是門如上圓因自行入
實也此門難解難入故即持業釋也。


智慧之門者亦是自行權智為果智之門欲以此法
令眾生入故先歎之。


言智慧者決斷名智簡擇稱慧智慧體是一約義有
殊又智慧門者准玄文第二釋云諸法者是所照
境廣也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者明能照智深窮邊
盡底也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者歎境妙也我所得
智慧微妙最第一者智與境相稱也依主釋即是
境與能通之門也然疏中釋約智有能進趣顯理。


以十地為道前者謂第十地巳下至初住俱為道前
也。


除真如外者初住巳上並證真如依真如而修定慧
[003-0692c]
以為莊嚴皆屬於權故也。


疏云難解者約教也難入者約行也。


因位始末者始初住末十地等覺也。


疏云中間難示等者謂初十行難示巳示十向難悟
巳悟。


事用為權者真位事用也。


對聞思修三者難見故無聞難覺故無思難知故無
修矣。


疏瞽者只是盲聵者只是聾又不云鹿苑者二乘所
知故不云也。


光宅至全然者意云大師破其太甚彼所立門其言
由通故須與奪而釋。


應廣分能所者遍歷四教以明能入所入何者前二
真為所入後二中為所入教教四門為能入門門
方便不同又三教為能入圓為所入若至今經能
所唯一知門即名為識以責光宅故云奪也。


進否者稱宜得入者為進非宜不得入者為否也。


具如止觀門者於圓四門三門置之約空無生門明
生無生觀故云圓觀門也又道智智通行行通理
理則遍通並門義也。


故上說圓因者即上因果一雙也應總指前五雙也。


一者期心有在者初發弘誓期心念念無間專為度
生因行證果亦令他人亦得名為精進也。


恐未盡理者若無精進名稱豈得普聞亦以普聞用
[003-0693a]
釋權智未盡權智之體故須精進以釋權智也。


不得以精進釋實智者破古也。


化城無實者來至今經方廢化城故云無實也。


四意趣者欠別義意趣別義意趣者若但如聞照見
了義如來意者嬰兒凡夫亦能覺了是故如來意
云何謂此覺了非聞得成若人巳事恒沙數佛方
成就及云解義在地上證法非地前前聞教方覺
了是名別義意也。


別時意者如無垢淨光經云若有人持此呪若千遍
當得須陀洹若千遍得三四果等又念佛人當生
淨土可釋別時也隨情所樂名意樂佛性理一名
為平等意趣。


不可以他佛替此者不可以釋迦之化云是彌陀之
迹若言平等意趣只可云十力無畏等同不可云
化事同也別時至記者他人云授聲聞記正當別
時意趣何以知然如記舍利弗汝於未來世過無
量劫當得作佛即別時也。


真如真諦者通於四教無生無滅唯衍門義通小理。


地前地上者若地前伏別惑地上斷別惑即當別教
義若地前伏通惑地上方斷通惑即借別名通義
地前無伏惑位但列十地即通教義。


法身者通於五分三德二種也。


化身者通四教說後二即無記化化別前由未得無
記化化故如前四句中說也。
[003-0693b]


以因權用權者明歎釋結權智三同異也何者前歎
釋二文皆從因位而釋今結文中即從果上用權
以釋故云稱機適會也。


以用權中復通因果者只是因位俱有權用故也。


至雙結中至因者於後文也以彼歎釋二文皆從果
上權實以釋結文。


在因者意明三文須通因果俱得權名故爾。


分文前却者用今歎實文為歎權等則成却也。


得本迹至他者斥古也今家歎云有於開合等悉表
於同故不同也。


疏云三種化他權實者於自行權實別取於權以化
他他及以自他皆取權實以化於他故云三種也。


此譬觀俗者觀身如芭蕉三如電四如水泡五如空
中雲等是俗諦觀緣於真理即真諦觀也。


各立事譬者只是立各事譬及觀真諦為譬耳。


玄文亦以至於小者玄文或時約漸教後而為五味
從牛出乳對鹿苑三藏從乳出酪對般若從酪出
生蘇對方等從生蘇出熟蘇對般若從熟蘇出醍
醐對法華涅槃為共般若二味俱有故將對於第
二酪味。


疏云說靜十善者此兼四無量心從十善靜十惡故。


事遍理底者應更云自行從因至果故窮理底化他
遍逗故徹事邊又權即實故到理底實即權故達
事遍。
[003-0693c]


斥彼接法不同者斥彼權教也以權教中不能橫周
竪窮故對斥彼此約釋疑說非開顯巳更置斯言
也今且從自能入約自行從因入邊說非謂化他
稱無量也。


又與一切相即說者此之四辯未云相即驗知須通
四教以釋在今須云開顯一一相即旋轉無窮方
稱今意耳。


疏云如甲土方地者大經云爾時世尊取地小土置
於爪上告迦葉言是土多耶十方世界地土多耶
迦葉答言爪上之土不比十方佛言有捨人身還
得人身有三惡而得人身如爪上土其不得者如
十方土今借用此通別意亦可知。


亦窮八解之源者只於小乘八解即達實相故云窮
源也。


以息此見者疏文述此慇懃息世慢故。


答眾心乃以得實為悅者須歷五味以簡來至今經
方名為悅。


今佛化儀者施權為始顯實為終終即法華也。


望他仍同者謂諸佛及以釋迦雖即先實後權先權
後實之異異體本同何者實即權故權即實故故
云從實而舒權等不同古人異則定異故云仍同
又只是釋迦權實雖有先後望於諸佛亦是同。


獨為一句者只取要言之一句兩句釋之前獨屬實
今冠二文也。
[003-0694a]


言兼二字者只止字是止歎故也。


次釋一句以釋止意者從設慈悲為說下是。


預分兩端者止歎二端對於欽慕五千是。


以初一文者從今明此法深寂乃至止而歎之文是。


修得之言等者始從理境乃至位妙皆名修得即自
行因也若自行究竟唯在極果巳滿化他故云化
他今文化他局在果佛故云也。


始終者始即發心終即極果逆即嚴王調達等須即
發人天心巳來今文境界唯在果佛境界也。


及諸權者不成就等四是因是權故。


諸教之端首者如文云我若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事
不獲巳於一佛乘而施諸教施巳即開還歸一實
故云端首也。


釋義之關鍵者實相如關如鍵夫釋義者若不依理
開合無從。


發心之凭枝者以十如是不思議境依境發心若不
依此佛道法門斷惑利生一切不邊。


權謀之用體者若外道世間逆順二乘菩薩佛等皆
依此體而用不同今文即空中為體千如為用故
也。


果德之理本者究竟極界亦以此理為根本故。


一化之周窮者此明佛出世意始終最初說離三途
之法乃至開顯無不皆依此理收接開會成入一
如故云周窮。
[003-0694b]


五時之終卒者雖施五時次第意在歸今醍醐故與
一化有異也。


真云對等者他人俱作數對解釋而巳如權實對等。


蹊徑者謂理境為諸教所涉所趣之道皆先理具一
切故曰條流以自化他若智若斷若因若果不出
百界千如三千世間空假中等若迷此法如來一
化於慈並亡。


五百所集者婆沙論也論中廣明三藏三乘三祇菩
薩世人全棄何不送還五天之國。


疏云必爾成三者同智內照必成三乘之性也。


各得十界至小分者光宅於十界中但三權一實只
成四界北師既云三乘但得三界暢師約佛只得
一界光宅三聖但得五如佛但得四北師及暢三
乘及佛又不互具不語六道十如故云小分。


光宅雖似者三聖但得五佛但得四故云似也。


十界是所照者理性佛界及初地佛界俱為究竟佛
界所照也。


界如之體者空中是也。


體外尚遣九五者光宅若准一乘但亦四如云外又
闕於五佛界不接九故云也。


達磨者有二十卷諸經雜集。


疏云開通方便者只是通於初相以至究竟故對本
末也。


義兼於離者合必有離離出漸頓合即法華遍會諸
[003-0694c]
法故云義兼也。


三德極理者七方便人自法華前非但不能知他三
德亦乃不知巳身自具。


諸位法爾者修性三德之位法爾而具也。


若自者自佛界十如故若他者自九界十如故以九
望自故得他名若因者始從發心終至等覺俱屬
因故若果者即極果故。


不可以一說者一即多故謂百界千如等。


不可以多說者唯在一念故。


不可以權說者權中有實故實即佛界也。


不可以實說者實中有權故權即九界也不可以因
說者相即在未故不可以果者未即在相故不可
以善說者善即三善善中有四惡趣等故不可以
惡說者惡中有三善四聖等故不可以二乘空說
者六道菩薩佛假中故不可以有說者有具空中
故大即菩薩小即二乘皆互具故凡聖亦爾不可
以漸說者十界十如只是一心故不以頓說者頓
中有漸故以心無並慮必次第開只是百界千如
等合只是一念謂不可作合說三千宛然故心者
不可作一心說三智三諦無謬故法者境法也不
可作境說全所觀即能觀智故依正互具亦爾。


一多自在者一自在者心同法界故多自在者三千
宛然若依若正重重無盡故。


惑果事者意云由理具故故得果時容融法界一多
[003-0695a]
相即並是如來果上之用用果事也世人多迷但
高推聖位故今斥之。


反資小脫者唯求小脫而以自資即以下釋上。


及因者圓初住真因也。


在迷在因者此通深淺也。


通悟者自發心來皆名為悟亦通深淺通果亦然。


不通因迷者若爾應通悟耶答雙迷成悟悟有淺深
今唯極果無有悟名故不通。


三德至之說者於流通門不出衣坐室三而求此法
也。


法界根性者應云十界根性照之無非三諦法界故
易流通。


疏云雖無量一而非一非無量者合而無量者開也。


疏云二乘迷悶者為塵沙無明所覆故。


疏云菩薩則塵抗未明者大經云如持戒比丘觀無
蟲水而見虫相即作是念此中動者為是蟲耶是
塵土耶久視不巳雖知是塵亦明了十住菩薩於
巳身中見如來性亦復如是不明了。


故以修性對論者與前佛界十如辨異也前佛界十
如一一皆具修性如云佛相非相非不相即性德
也而名如是相即修得也餘九皆爾。


疏云位位皆有者十法界法界皆具三德耳。


為成教相者只是說於修性以成教相耳。


乃以真助至因緣者乃用初住真位緣乃助發於正
[003-0695b]
則成三因具足故云因緣也。


究竟等者徹三德理名為究竟三德體一故名為等。


疏云在惡而不沉者沉謂沉沒沒即失也謂三德雖
在於惡而無失沒也。


疏云權實開合者開即九界不同合即唯一佛界狹
者彼但約十法界而巳。


因必具果者彼在因今通因果因通淺深果在究竟。


論云成就不可說盡者此即預說十如是不可思議
之境故云說不可盡。


實相者下釋實相也經云下釋十如也。


何體法者無二體無二體故故無量乘唯一佛乘無
二乘故引論從略耳。


三乘相者只開三乘即實相故。


對六道法者並一實道十界具足。


支佛對餘者亦十界足。


八界悉無常故者應云六界悉無常聲聞緣覺觀破
無常故今以界外望之故云悉也。


三相者生住滅三也。


謂可見相者只是前無常有為因緣等法耳。


能取者只是所取謂六道二乘苦集為所取也。


又五陰者六道二乘等皆屬苦集菩薩屬道諦以觀
五陰即四念等故。


成初苦集者只成第三重釋初何似法句也故知六
道三乘不出苦集矣乃至第五句亦爾。
[003-0695c]


全是定慧者無非道諦也。


明權實至不同者昔權今實故。


以次釋既約苦集若集對道者苦集對理性三德道
諦對如是力等七如屬修故與約位釋同。


若其屬能者不思議境本體具足不由行有若因行
有體不名體故。


疏云名不決定者疏是不可以空假中思只是一念
故不可以權思權即實故不可以十界思即百界
千如等故不可以迹思迹即本故不可以本思本
即迹故等云云


疏云不以敗壞色者觀色無常名為敗壞。


不異亦爾者應云觀色不異不異即常常必具四具
四只是心故云亦爾。


疏云如彼月光者日夜二空譬無明日月譬法性月
譬即法性之無明理性日譬即無明之法性明明
也。


方名常在者應知暗全是明明全是暗是故全轉闇
為明方云常在耳。


疏所盡者謂煩惱所度者謂生死顯佛永盡五住之
結度二死之海。


教多說故者以諸教中多說佛不可思議故今不更
廣說又佛或可同前真諦以佛色心俱具理故故
可同前。


非小乘所知者驗此文佛於阿含中以彈斥小乘但
[003-0696a]
於方等中方始彈斥有義謂道諦有饒益謂滅諦
也。


自爾力者只自爾之言即是因緣業力所咸耳。


疏云爾許至出雨者若念惡出雨則麤暴損物念善
出雨則和通益物。


疏云人能令火焚薪者非但能於木中出火只於好
清水中亦無出火。


疏云表化緣異者只是機宜權實不等故設化不同。


雙[住/尺]者長行八雙偈中[住/尺]長行則人法俱舉故云其
智慧門乃至聲聞辟支佛等今偈但云諸天及人
耳。


被物時異者只是用權實不同耳。


此別仍合者明偈中但云人總未辨偈中權實之法
猶別何者以偈中權實之法亦各歎故雖然各據
不分於二佛各有歎釋結三此別猶名為合。


但對自因名化他者只是自行從因至果之外起用
亦是同體之權法也。


疏云但舉後者意表唯一心故初後互舉。


大妙相望為六句者如此經云佛自住大乘涅槃云
大般涅槃微妙經典是初大妙相即為一雙大品
云色非深非妙此經云無大無小此是第二大妙
相破為一雙如大羅漢猶修於妙如滅止妙離文
修於大即第三相修為一雙即六句也。


如意珠者彼文正譬不思議境境即實相實相無漏
[003-0696b]
二文意一故指彼文彼文云如如意珠狀如芥粟
有大功能稱意豐儉降雨攘攘不添不盡乃至具
於淨妙五欲七寶琳琅非內蓄非外入不謀前後
不擇多少不作麤妙蓋是色法尚能如此況心神
靈妙寧不具一切法耶故名不可思議彼記中廣
合此譬。


經云了達諸義趣者意輪善巧也又能善說法者口
輪開道也。


經云一心以妙智者心與智有何差別楞伽經云大
慧彼生滅者是識不生滅者是智又觀一切法通
達自在名慧縛境界為心覺想一字為智也。


疏云即實而權者權即開也。


疏云將非魔作佛者前疑昔因既聞法得果昔應是
佛今應是魔矣。


疏云將明二乘之非者謂方是明二乘非也經云當
生大信力者勸合於大信。


經云佛說一解脫義下執昔疑今此疑由二量生佛
說一解脫義者即是言量我等亦得此法者即是
證量此二量故生疑也由佛昔說聲聞解脫與我
解脫不異故佛命迦葉共坐迦葉不肯佛言吾有
四禪等汝亦爾等自以漏盡智證得涅槃即證量
也。


巳得三德中之一脫者慈恩大般涅槃有其三事摩
訶般若解脫法身解脫雖同般若法身即是佛之
[003-0696c]
智慧性相一乘果體彼所未得四眾不解所以生
疑應引下但離虗妄廣破。


疏云三請二止者並前三止四請何者今師與瑤龍
意同品初止舍利弗不須復說乃至第一希有難
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一止自他求決者經
云我自昔來未曾從佛聞如是說今者四眾咸皆
有疑即是騰眾疑請也為驚疑不信者經云一切
世間諸天及人皆當驚疑故二止也久殖必解者
經云曾見諸佛諸根猛利第二請也必謗墮惡者
經云增上慢比丘將墜於火坑即第三止也利根
得益者經云世世巳曾從佛受化必能敬信多諸
饒益即第三請也廣開三文初如來諸說舍利弗
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即第四請也。


今師對三周者初請既陳三乘之疑及欲聞具足道
初周法說創施三權之由顯一實是致破疑生信
故可初請以擬初周次請云智慧明了聞佛所說
則能敬信譬說云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故可疑
第二周第三請世世巳曾從佛受化可以擬於宿
世思緣周也身子既是應化聲聞上輔釋尊接道
下為實行發起理必備語請首末寧妨三請以表
三周之說。


巳知顯益欲知冥利者於法說上根顯益中下冥利
耳。


經云為是所行道者疑昔日所得為是因為是果耶。
[003-0697a]


經云止止者嘉祥云大論明喜之至也重云善哉今
止之極也再云止止又二乘解故一止天人不解
故再止故云諸天及人皆當驚疑等復次止止法
妙下止止理深法妙理深子請難解故再止也又
止止俱知下止止佛之知見小智不聞聞即驚疑
不須說也。


經云將墜於大坑者三別一謗法邪見坑二謗法惡
業坑此二為因三無間坑此一為果如來將說故
云將墜也。


經云兩足尊者大經云一切眾生無足二足四足多
足之中佛為最上然但云兩足者佛居人間化物
唯二足故偏舉二足有云定慧足稱為兩足有云
福智具足有云折伏接受具足有云自行化他具
足。


經云長子者智慧第一稱長子也。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