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c0055 銷釋金剛經科儀會要註解-宋-宗鏡 (master)



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卷第七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  譯
隆興府百福院 宗鏡禪師  述
曹洞正宗嗣祖沙門 覺連 重集


「淨心行善。休教點污。此法離凡愚。是法平等。萬法皆
如。」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經文。為淨心行善分第
二十三盖以無我人等四相。修一切善法。即得菩
提。故以為名也。休教點污者既無四相點污。名為
淨心。所修之行自然清淨。方得菩提也。此法離凡
愚者。以明此經。是離凡夫小乘愚法聲聞之教。以
此聲聞。雖無我執之情。愚於法執之病。故教離也。
是法平等者。此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菩提。
以此真理。在聖不增故曰無高。在凡不減。故曰無
下。所以平等也。萬法皆如者。既云。凡聖平等。高下
不分。一切萬法。皆如如理。故云。萬法皆如也。】


「青山綠水。與我何殊。金生麗水。蟾光滿太虗。」


【此是科家。發明前來。萬法皆如之義。故指青山綠
[007-0723c]
水是無情法。於我自性本來不殊。所以云。情與無
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昔僧問慧濟和尚曰。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濟云。青山綠水。僧曰。未來時
還有意也無。濟云。高底高。低底低。頌曰。迷悟親疎
總不干絲毫動處便多端。烏鴉綠綠原非染。白牯
馴馴豈用看得理任從骸骨碎。窮源須到骷髏乾。
青山綠水無窮意。多少禪流被境瞞。金生麗水者。
在益州永昌郡。其水出金也。蟾有傳云。蟾蜍似蝦
䗫。而祇三足也。張衡云。羿妻請西王母不死藥。竊
之奔月中為蟾蜍。壽八千歲。頭上有角。頷下有硃。
丹書八字。科家借此二事。以顯情與無情。雖是一
體。不可瞞預混濫。喻如麗水一星金。流沙混不得。
又譬此理。不混分明。如蟾光月色。塞滿太虗。無有
留礙。任運而轉。古德云。夜半金烏昇碧漢。天明玉
兔上青峰欲窮一點靈明處。力在隨緣不住中。】


「 淨心平等行
 無下亦無高
 善法非善法
 何須口叨叨」



【前二句。牒經之義也。心無四相故名淨心。是法平
等無有高下。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菩提。故云平
等行。無下亦無高也。後二句。既離四相而修。故名
善法也。復遣執著。故曰。即非善法也。法既無法。說
亦無說。故云。何須口叨叨矣。】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經】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007-0724a]


【註曰。此節經文。名淨心行善分也。佛於此重復。次
第招告須菩提言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
菩提者。意云。明此法身菩提。在六道意內。亦不曾
減下。在諸佛心中。亦不曾增高是名平等無上菩
提也。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佛意云。所以名
為菩提者。以真性中本來平等。故無我人四相。是
名菩提也。修一切善法者。若離四相而修善法。於
一切事無染無著於一切境不動不搖。於一切法
無取無捨。於一切時當行方便。隨順眾生普令歡
喜。皆悟菩提真性。此即名為修一切善法。即得阿。
耨菩提也。佛又呼須菩提云。所言善法者。牒上修
一切善法。即俗諦也。如來說即非善法者。佛欲遣
去執著善法之跡。即真諦也。是名善法者。以真俗
無礙即菩提無漏之法。乃中道也。此答前今問義。
菩提無得。今以正助修善。乃成正覺答之。正謂離
四相成正覺。即正因佛性也。助謂修善法成正覺
即緣因佛性也。達妄即真亦名助道也。傅大士頌
曰。水陸同真際。飛行體一如法中何彼此。理上豈
親踈。自他分別遣。高下執情除。了斯平等性。咸共
入無餘。】


「法無高下。故諸佛心內眾生。時時成道。相離我人。故
眾生心內諸佛。念念證真。所以道。念佛不礙參禪。參
禪不礙念佛。至於念而無念。參而不參。洞明本地風
光。了達唯心淨土。溪山雖異。雲月皆同。那裏不是平
[007-0724b]
等之法。要知縱橫無礙處麼。」


【法無高下者牒經之義也。下文解釋。以諸佛所證
菩提之心。凡聖平等。無有高下。悉皆具足。所以九
法界眾生。總在諸佛心內所含以眾生所具之心。
與諸佛所證菩提。本來無別。諸佛成道。即眾生成道。
以眾生不曾在諸佛心外。故時時成道。此乃心佛
眾生。同一體也。相離我人者。亦牒經義。以眾生既
離我人四相。即得阿耨菩提。所以下文解釋。眾生
所證之心。即是諸佛所證法界真心。此心四聖六
凡。均秉同賦。故諸佛總在眾生。所證心內所含。以
眾生心諸佛心。本來無別。諸佛證真即眾生證真。
以諸佛不在眾生所證心外。故云念念證真。此乃
眾生所證之心。與諸佛之心同一體也。清涼曰。諸
佛心內眾生。新新作佛眾生心內諸佛念念證真也。
所以道。念佛不礙參禪者。以念佛法門。開十六種
觀門而修。即思惟修。要在行人。收視返聽專注一
境觀佛相好不得雜想。方契唯心淨土。自性彌陀
也。參禪者。梵語禪那。此云靜慮。以此心寧靜能除
思慮。亦思惟修。要令行人。單提一念屏却諸緣。外
不見山河。內不執五蘊。十方世界獨顯一真心也。
以此念佛參禪。名雖有殊。校其用心。皆是一也。故
云。念佛不礙參禪。參禪不礙念佛。優曇頌曰。參禪
念佛本來同。看破分明總是空。功到自然全體現。
春來依舊百花紅。至於念而無念參而不參者。呈
[007-0724c]
前參禪念佛。只要除妄妄盡即真。雖終日念佛。此
真何曾有念。雖終日參禪。此理何曾有參。以此真
心。離於參念也。古德云。念佛先須念自心。自心無
念絕追尋。若言有佛有心念。笑倒南無觀世音。洞
明本地風光者呈前不念不參之義。若是參禪。洞
明本地風光。得見本來面目。即是參而不參之効
驗所謂。渡河須用筏。到岸不須船也。若是念佛。了
達唯心淨土得見自性彌陀。即是念而無念之効
驗。可謂自家一箇彌陀佛。見了何須用念頭也。溪
山雖異者。以溪水。有湖海江河淮濟之異。山有五
嶽泰嶺之別。雖山水各異雲月。皆同。伹有水處悉
皆現月。但有山處無不起雲。所以道有水曾含月。
無山不帶雲。以此溪山。喻如參禪念佛。名雖有異。
雲月喻如念佛參禪。見理皆同也。那裏不是平等
之法者。乃科家總結上文。參禪念佛不相妨礙之
義。既是雲月皆同處處普現此理。凡聖平等。有情
無情。法法皆具故云。那裏不是平等之法。古人道。
教演三乘佛所宣。禪分五派祖師傳。教明性海歸
真理。禪唱宗風達本源。會得禪宗須合教。但明教
旨自通禪。禪教兩般都拈却。萬里無雲一樣天要
知縱橫不礙處者。是科家徵問。要人著眼。知道參
禪念佛。見理不礙。性於諸法平等下文伸答顯露
也。】


「 處處綠楊堪繫馬
 家家有路透長安」


[007-0725a]


【此二句。答上文不礙之義。分明指出隨流得妙。如
處處綠楊堪可繫馬。家家有路皆透長安。此喻一
切諸法。普彰此理。古德云。月到梧桐上。風來楊柳
邊夜深人復靜。此境與誰言。可謂。頭頭顯現。物物
全彰東西南北。豈用思量。所以道處處菩提路。門
門古佛家。】


「 山華似錦水如藍
 莫問前三與後三
 心境廓然忘彼此
 大千沙界總色含」



【前二句。引宗。喻如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此言法身
真理如山花似錦。湛水如藍。皆是顯揚此道。可謂。
山河豈木揚真諦風月樓臺演妙音也。莫問前三
與後三者。科家分明指示。既是諸法顯理。何必更
問前三後三之義。昔無著禪師。遊五臺至中臺之
下。荒僻野處。文殊化一古寺。接他歇息。文殊便問。
近離甚處著云。南方。殊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著
云。末法比丘。少奉戒律。殊曰。有多少眾。著云。或三
百。或五百。無著却問。文殊此間佛法。如何住持。文
殊曰。凡聖同居龍蛇混雜。著云。有多少眾。殊曰。前
三三後三三。無著不契。却坐喫茶。文殊舉起。玻璃
盞子曰南方還有這箇否。著云無。殊曰。尋常將什
麼喫茶著無語至天明辭去。文殊令均提童子。送
出門首。無著問童子云適來汝師道。前三三後三
三。是多少數。童子召云。大德。著應諾。童子云。是多
少數。著罔措又問此是何寺。童子。指金剛窟後面
[007-0725b]
著回首視。化寺童子。悉隱不見。唯存空谷。所以雪
竇頌曰。千峰盤屈色如藍。誰謂文殊是對談堪笑
清涼多少眾。前三三與後三三。科家意謂既是山
花似錦一草一木。無非文殊。無著又問。前三三後
三三是多少。盖不明凡聖同居龍蛇混雜之道。故
云。莫問前三三與後三三。此責無著。錯過文殊也。
後二句。顯此法身。無有高下之義心境廓然者。若
了此心平等。心無凡聖之執。境無高下之見。所以
忘彼忘此。事理圓融能所俱泯方知心色太虗。量
周沙界。故云大千沙界總包含。】


「 口裏叨叨念彌陀
 心頭人我似干戈
 其心若不從頭改
 磕破骷髏當得麼」



【前二句。科家意謂。如今目前之人。雖是喫齋念佛。
其實人我之心未除。雖終日念佛。不明念佛之性。
然有念佛之名。而無念道之實。外相雖善。內心實
惡故云。心頭人我似干戈。佛告獅子吼菩薩云。念
佛參禪。有身寂靜。心不寂靜者。或有比丘靜處坐
禪遠離四眾。心常積習貪嗔癡。是名身寂靜。心不
寂靜也。心寂靜身不寂靜者。或有比丘。親近四眾
國王大臣。而常斷絕貪嗔癡。是名心寂靜。身不寂
靜也。身心寂靜者。即諸佛菩薩也。身心俱不寂靜
者。即一切凡夫也。雖然口裏念佛。其心之內人我
干戈而不息也。後二句。科家誡勉學人。雖是念佛。
須要斷妄明真。其心若不從頭改惡遷善。掃除人
[007-0725c]
我。縱然磕破骷髏。禮佛念佛。終不得見性。亦有我
人之心也。】


「 世上愚人無智慧
 唯知愛欲及貪財
 何如一筆都鉤斷
 好念彌陀歸去來」



【始初二句。言眾生愚迷無有智慧。唯知愛欲貪財。
心上不生智曰愚。意內不發慧。曰癡。情染五欲。曰
愛。執著財寶。曰貪。故云。唯知愛欲及貪財也。末後
二句。科家誡勉離貪。若是念佛行人。而看不破財
欲二事。現世皆為枷鎻纏縛。過去必入三途受苦。
故教將此惡業因緣。一筆鉤斷。專心念佛。願生淨
土歸去來也。】


「福智無比。二法周圓。塵沙結良緣。功行累刼。果滿因
圓。」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經文。名為福智無比分
第二十四。盖以三千世界七寶布施為福。不及持
經四句之福。此福無比。以持經顯般若之智成就
佛果。斯智無比故立名也。二法周圓者。以福智二
法周圓。成兩足尊。此名自利也。塵沙結良緣者既
是二法周圓自利。得成佛果。然後分身百億。入於
塵沙世界。教化眾生廣結良緣。此名利他也。功行
累劫者。呈前福智既巳周圓。而又自他俱利。則知
功行同佛三祇劫盡果滿因圓。即同佛之用也。】


「智燭普照。一月當天。圓明朗朗。無心鑒大千。」


【智燭普照者。既具福智二法。即同佛用教化眾生。
[007-0726a]
如智燭之明。能除黑暗。似月當天。高低普照。此是
平等之義。即平等性智也。一月者。能除諸暗為世
光明。即成所作智也。圓明者。明之又明。故名圓明。
即妙觀察智也。無心鑒大千者。此是佛果巳證三
身四智。無功用地。以無心利物。即大圓鏡智也。】


「 般若真空性
 福慧兩雙修
 四句無為法
 持念片時周」



【前二句。牒經之義。般若者。即智也。性。即理也。以如
理智能斷煩惱。得證法身。即慧也其餘五度行檀。
即福也。若復有人。以七寶布施為福。能持此經為
慧。若人福慧雙修。受持四句無為之法。直下明了
自性。即得成佛故云。持念片時周。以總持般若一
念。即具足三身也。】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經】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乃至筭數譬喻所不能及。」


【註曰。此節經文。名福智無比分。因須菩提。前來聞
佛所說。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菩提。故起疑云。今
佛所說善法。是無記性。豈得菩提耶。佛恐有疑。故
乃斷之云。若復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中。諸須彌
山。皆七寶聚。以用布施。校之持說四句之福。勝前
七寶布施。百千萬億分所不能及。故其福無比也。
又諸佛所說法。雖屬名句文身。似無記性而以四
句般若之智了名句文身。皆悉體空即無漏善法
非無記性。成菩提因。其福德勝此智無比也慈民
[007-0726b]
偈曰。雖言無記法。而說是彼因。是故一法寶。勝無
量真寶此說之義非唯是菩提因。亦由前來諸義
勝故所以四句倍勝也。又以七寶布施。所得功德
皆為住相。不出有為終須退墮。不如受持般若四
句之偈。所得功德無有住相。得證無為成就佛果
故勝前功德百千萬億。乃至不可以筭數譬喻所
及也。傅大士頌曰。施寶如沙數。唯成有漏因。不如
無我觀了妄乃名真。欲證無生忍。要假離貪嗔。人
法知無我。逍遙出六塵。】


「福等三千。施須彌之七寶。經持四句。耀智海之明珠。
能令識浪澄清。頓使義天開朗。弘慈普濟。廣利無邊。
夜半正明。還在何處。」


【福等三千者牒經之義。經云。若人以三千大千世
界諸須彌山七寶之聚布施。所得之福。故云。福等
三千也。經持四句者。亦牒經義。經云。若人以此般
若乃至四句受持。為他人說。勝前之福。如耀海之
明珠。以般若大智猶如大海。廣無不容。深無不納。
世出世法無不包羅。又如明珠十方俱照。般若之
光。亦復如是。一切諸法無不照明。故云。受持四句
功德勝也。能令識浪澄清者。呈前受持般若四句
功驗。喻如明珠能清濁水也。若是行人。以般若智
現前。能令八識心海。波浪澄清。頓使第一義天。普
現開朗。映徹。所以云。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
境為風。此言第八識為海。前七識為浪。被無始以
[007-0726c]
來習氣境風。鼓動心海。故有波浪。今此般若神珠。
投人心海。變濁為清了妄即真。方成智海。亦名薩
婆若海。此第八識。至八地菩薩。方捨此識。始得澄
清。所以轉八識。成四智。可謂。大圓無垢同時發。普
照十方塵剎中。復以般若智珠。照諸法空。第一義
天。朗然開現也。弘慈普濟者。前是自利。此是利他。
復以弘慈運四無量心。酬四弘誓願。普濟眾生。故
云。廣利無邊也。夜半正明者。玄中銘云。夜半者。子
時也。彼時黑白未分。借為正位。正明者。即子時。正
午月明。表正不坐正。夜裏虗明。借為偏也。科家意
謂。夜半正明。還在何處者。欲顯入𢌅垂手。曲為今
時。下文伸答露也。】


「 三身四智體中圓
 八解六通心地印」



【此二句。是答上文之辭。三身者。即法。報。化。三身也。
四智者。即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
智也。體中圓者。以法相宗中所說。轉八識為四智。
束四智為三身。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
心王。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
識。為大圓鏡智也。束四智為三身者。以成所作智。
為報身。以妙觀察。平等性二智。為化身。以大圓鏡
智。為法身。此三身。雖有三名。體中無異。故云。體中
圓。即一體之中。圓具三身四智。如摩尼寶有圓滿
相。有光明用。隨方現色相也。八解者。即八解脫也。
六通者即六神通也。雖有八解六通。不离一心顯
[007-0727a]
現。皆從法界真心。一體印出也。】


「 寶聚山王筭莫窮
 還如仰箭射虗空
 洞明四句超三際
 絕勝僧祇萬倍功」



【前二句。牒經義以須彌山王。七寶布施。得福雖是
無窮。未离三界。故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
虗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以天福盡
還入三途也。後二句。以持經四句。洞明般若。一念
頓超。過去未來。現在三際。又勝過三大阿僧祇刼。
修證萬倍之功也。所以道。一念頓超空刼外。元來
不許老胡知。】


「 一毛頭上為拈花
 笑倒傍邊老作家
 要問相逢端的意
 摩尼達哩吽癹吒」



【前二句。是科家手眼。把住說話。昔古德示眾云。世
尊於靈山會上。拈金色優波羅花示眾。唯迦葉破
顏微笑。老僧於一毛頭上。拈出一朵。金色優波羅
華汝等諸人還見得麼。故云。一毛頭上為拈華也。
笑倒傍邊老作家者。科家意謂。似你這等示眾。喚
作承機接嚮。倣效成風。爭柰知音者哂。故云笑倒
傍邊老作家也。後二句。科家拈轉話頭。別行一路。
我不向世尊拈花處作活計。你要問賓主相逢端
的之理。我只將一箇寶樓閣真言答之。摩尼達哩
吽癹吒。豈不是相逢處。所顯端的之意宗門所說。
不貴語親只圖眼正。所以拈來無不是。用處莫生
疑也。佛言。我於無量俱胝百千劫。雖行苦行。不得
[007-0727b]
菩提。纔聞此陀羅尼。故加行相應。便成正覺決定
無疑。善住陀羅尼經云。若人聞此呪受持。乃至聞
名。或手觸之。或身佩之。或眼見。或書寫於紙帛壁
上者。五逆四重謗佛毀法。乃至屠膾。盲聾貧窮。魔
外邪見惡心。悉皆殄滅若聞名字受持者。定證無
上菩提。世間國王大臣。等皆悉歡喜供養。見世具
眾功德。離世眾苦。毒藥刀杖。水火惡獸。不能為害。
無諸惡病。睡安覺安。臨命終時。心不散亂。諸佛現
前隨意往生。諸佛國土。每於晨朝。念百八遍。若至
十萬遍。見十方一切如來。二十萬遍。見一切佛土。
一百萬遍。見一切佛。灌頂成就菩提此乃教中。所
說之義也。】


「 我憶彌陀如父母
 彌陀觀我似嬰孩
 心心念念常無間
 父子相隨歸去來」



【大勢至菩薩云。我憶往昔恒沙劫中。有佛名無量
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
教我念佛三昧。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
子迯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
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
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我本因地。以念
佛心。入無生忍。古德云。佛憶眾生勝母親。眾生憶
佛合天真。子無迯逝歸來也。兩個分明是一人也。
心心念念常無間者。優曇曰。若復有人決欲往生
專持一念歷歷明明。祇此一念是我本師。祇此一
[007-0727c]
念即是化佛。祇此一念是破地獄之猛將。祇此一
念是斬羣邪之寶劒。祇此一念是開黑暗之明燈。
祇此一念是渡苦海之大船祇此一念是出生死
之良方。祇此一念是超三界之徑路祇此一念是
本性之彌陀。祇此一念是唯心之淨土。安樂也如
此念。病苦也如此念。生也如是念。死也如是念。故
云心心念念常無間斷父子相隨同歸淨土。盖以
彌陀如父。眾生似子。若父子同體。決定往生也。】


「化無所化。機分小大。空生莫疑猜。四生六道。去住還
來。」


【梁昭明。判此一段經文。為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以佛無能度之心。亦不見有可度之機。如經云實
無眾生如來度者。故立此名。為化無所化也。機分
小大者。以心有二執。即名小乘。如經云。凡夫之人。
以為有我。即我執也。以心無二執。即名大乘。如經
云。如來說有我者。即是真我。故云。機分小大也。空
生莫疑猜者。此科佛招須菩提。汝等勿謂如來作
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實無眾生如
來度者。此言於真法界中。平等無二。凡聖一如。無
能度所度。故云。空生莫疑猜也。四生六道去住還
來者。以因有我故起惑造業所以。妄分四生六道
眾生。假名五陰實法。去來不住。輪迴不息。如車碾
道。似蟻循環者也。】


「回光返照。面目明白。疑心頓歇。江霞遍九垓。」
[007-0728a]


【此文呈前之義。前云。四生六道。雖有去來之動作。
皆不離法界真心。行人若能一念。回光返照。不逐
相見。不隨境轉。心無能所。所以得見本來面目。即
真我也。又以疑心頓絕。能所兩忘。一道神光普天
匝地。十方法界唯心所現。故云。紅霞遍九垓也。】


「 大乘深奧理
 解悟有多般
 實我實無我
 仔細好生觀」



【初句。言一真法界凡聖平等。四聖六凡。均稟同賦。
故云。深奧也。次句。言凡聖雖是平等。爭奈解悟。而
有多種不同。六凡迷之不解。故流轉六道。二乘悟
之。執著偏空。菩薩深悟中道。執著中道。巳上之人。
同悟一箇真空實相。各見所解階級不等。如三獸
渡河。深淺各異。故云。解悟有多般也。後二句。言實
我者。即如來真我也。實無我者。即凡夫妄我也。仔
細好生觀者。乃是科家叮嚀之意。要人於二我之
中。仔細參詳觀看。不可錯過也。】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說則非凡夫是名凡夫。」


【註曰。此分名化無所化。佛恐須菩提起疑。聞佛前
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云何如來却度眾生。此是
錯解故佛止云。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
生。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慈氏偈云。平等真法界
佛不度眾生。以名共彼陰。不離於法界。論釋曰。名
即眾生假名。陰即五陰實法也。此假名實法皆即
[007-0728b]
法界。故云。不離於法界。既即法界凡聖一如。豈有
眾生可度。故云。佛不度眾生。以一切眾生。本來是
佛。所以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故也。若有眾生
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意云。如來若
謂。我為能度之佛。眾生為所度之機。此則著於四
相也。反顯如來。心無能所永離四相。非度而度度
而非度也。佛又云。如來說有我者。即佛之真我也。
則非有我者。以佛無有妄我也。而凡夫之人。以為
有我者。以凡夫之我。是我執也。佛復云。凡夫者。如
來說則非凡夫。論釋云。非凡夫者。即非生也。謂。即
不生聖人之法也。魏釋經云。即毛道凡夫也。謂行
人之心不定。猶如輕毛。隨風東西。故名毛道。無著
云。小兒凡夫也。以癡。如小兒故也。天台智者頌。曰。
眾生修因果。果熟自然圓。法船自然渡。何必要人
牽。恰似捕魚者得魚忘却筌。若道如來度。從來度
幾船。】


「無我無人。眾生自成正覺。不生不滅。如來說非凡夫。
雖然箇事分明。爭柰當機蹉過。」


【此明如來。心無我人四相。即無能度也。以眾生自
成正覺本來是佛。即無所度也。不生不滅者。言此
理亘古常存。本不生滅。故如來說非凡夫。即不生
聖法。故言其即心是佛。本來具足。故云。非凡夫也。
雖然箇事分明者。科家意謂。雖然上文。說的此箇
道理。真妄分明。聖凡平等。皆具一真法界。爭奈眾
[007-0728c]
生。迷真逐妄。背覺合塵。於日用動靜之中。當機錯
過。猶如持珠乞丐。懷寶迷邦也。】


「昔有僧問翠巖云。還丹一粒。點鐵成金。至理一言。轉
凡成聖。學人上來。請師一點。師云。不點。僧云。為什麼
不點。師云。恐汝落凡聖。且道不落凡聖底人。具什麼
眼。」


【此僧問處。乃借事顯理。謂之倘不發問先家履踐
無期得入。所以借道門之義而問也。昔真人謂道
光曰。金丹者。乃先天真一之氣。非後天渣滓也。此
之一氣。恍惚杳冥。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摶之不得
謂之一氣。盖最初仙家。用九還七返之工夫。煉就
金丹之大藥。此謂之內丹。若人服得一粒。即抽胎
換骨。飛身輕舉。白晝昇天。可為仙也。借此以喻禪
門佛祖。所說至理之言。微妙心體行人於言下會
得。即能轉凡為聖。立地成佛如瓶中養鵝。一呼便
出。壁上高僧。一呼便應皆是至理一言。轉凡成聖
之樣子也。此僧又問。學人上來請師一點。乞望指
教開示。可謂。自無安身處。未免告他人。師云。不點
者。此是不答而答。分明指示。無言之道。不容開口
也。僧云。為什麼不點者。此僧當頭錯過。不領其旨。
所以。夜來丹鳳冲霄漢。失曉樵人逐鴈羣。師云。恐
汝落凡聖者。此是落草之談。重重指示也。且道不
落凡聖底人。具什麼眼者。乃科家發明上義。審問
行人。於斯著眼。下文伸答是也。】
[007-0729a]


「 直饒聖解凡情盡
 開眼依前在夢中」



【此二句。答上之辭。要行人超出凡聖。別作生涯。意
云。直饒聖解凡情俱盡。依舊夢中作夢。大槩要人。
不許住著凡聖。復將不住之心。亦須掃除。方得脫
灑自在。可謂。迷悟到頭俱莫戀。眼中金屑亦難留。】


「 到岸從來不用船
 坦然大道透長安
 了知元不因他悟
 面目分明總一般」



【此四句。頌上經義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以眾生
本來具足。天真之理。踞涅槃岸。入不死鄉。豈假如
來度之。故云。到岸從來不用船也。次句。以大道。坦
然無修無證。人人有分箇箇圓成。故云。大道透長
安。可謂。處處長安道。門門古佛家。三句。眾生既具
此道。了知元來。不因佛出。而悟此理也。結句。以佛
於眾生。本來一體。故云。面目分明總一般。所以道。
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 前三三與後三三
 擬議思量總不堪
 饒汝識情俱絕斷
 三生九劫更重參」



【初句。前三三後三三者。上文巳載。昔無著文。入五
臺山。華嚴寺金剛窟遇一老翁。牽牛而行。邀文入
寺。翁喚均提童子應聲而出迎翁。縱牛引文陞堂。
文見堂宇。皆耀金色翁乃踞床。指繡墩命無著坐。
翁問曰。近離甚處。文曰南方來。曰南方佛法。如何
住持。文曰。末法比丘。少奉戒律。曰多少眾。文曰。或
三百。或五百。文却問此間佛法如何住持。曰龍蛇
[007-0729b]
混雜。凡聖同居文曰。多少眾。曰前三三。後三三。翁
喚童子。致茶并酥酪。文納其味。心意豁然。翁拈起
玻璃盞問。南方還有這箇麼。文曰。無。曰將甚麼喫
茶。文無對見日色晚遂問翁言。投一宿得否。翁曰。
汝有執心在。不得宿。文曰。某甲無執心。翁曰。汝曾
受戒否。文曰。受戒久矣。曰汝無執心。何用受戒。文
辭退。翁令童子相送。文問童子。前三三後三三。是
多少。子召。大德。文應。子曰。是多少。文。復問此為何
處。曰金剛窟般若寺也。文。悽然悟彼叟。即文殊也。
不可再見。即稽首童子。願乞一言為別。子云。面上
無嗔是供養。口裏無嗔吐妙香。心裏無嗔是真寶。
無垢無染是真常。童子言訖。與寺俱隱。但見五色
雲中。文殊乘金色獅子。雲中往來。忽然白雲從東
來。覆之不見也。明昭頌曰。廓周沙界勝伽藍。滿目
文殊是對談。言下不知開佛眼。回頭只見翠山巖。
科家引此問答。發明此中。不落凡聖之義昔文殊
道。前三三後三三。與無著。分明指出。當人分上。一
箇道理要人不落心思言議。直下會得。但涉思量
擬度。於理即不堪也。縱汝離心意識。情量俱絕。於
聲前領旨。句外明宗。亦不許認著更須三生九劫
再參。始得相應也。】


「 白髮雙親齒漸衰
 勤供甘旨莫遲迴
 試學昔日能仁氏
 奉事尊堂歸去來」



【前二句。乃科家勸人奉孝行容老年之相。其間所
[007-0729c]
用。老年之飲食衣服。為子者。或在家出家。則勤供
甘美之食。出外則即迴早轉。所以論語云。父母在
堂不可遠遊。遊必有方。欲至某處。不可過了時限。
若過限迴來則遲。恐致父母生憂。故菩薩勸孝偈
曰。堂上有佛二尊。懊惱時人不識。不用金彩莊成。
非是檀香雕刻。祇看現世爹娘。便是釋迦彌勒若
能供養得他。何用別作功德。不因父母所生。且道
你身何得。母娘十月懷胎。多少辛勤勞役。及其坐
草之時。性命懸絲危厄。須臾子母相見。慙愧冤家
解釋。不論是男是女。明珠寶珍怜惜。何期長大成
人。全無孝義禮節。問著瞋目努睛應對如同抵敵
父母彈指嗟吁。惆悵雙雙淚滴。君還如此為人。休
問前程消息。我見不孝之人。虗空雷公霹靂。折罰
現世貧窮。伶俜不度朝夕。勸君省定晨昏竭力和
顏悅色。若要鳳髓龍肝。須得為他求覓。有無欵曲
披陳。不可言前阻逆。在世甘旨無虧。死後不須追
憶。君能如此用心。天地神明佑翼。若不富起有家。
定須高官顯職。後二句。指示行人。效佛行孝。故乃
試學昔日能仁者。昔佛因地中。在於雪山為鸚鵡
鳥父母皆盲常取好果。先奉父母。時有一田主。初
種穀時。而發願言。所種之穀。要與一切眾生共噉。
鸚鵡子。巳知田主先有施心。故常取之。以供父母。
餘諸眾鳥。椾穗滿地。主見如斯瞋心生惱。設羅捕
之。鸚鵡被網。語主言。主先發好心。故敢未取。今何
[007-0730a]
見捕。主曰。取穀為誰鳥曰。有盲父母。以穀奉之。主
聞憐曰。自今巳後。常於此取。畜生尚爾。孝養父母。
豈況人耶。佛言。鳥者。我身是也。主者。舍利弗是也。
父母梵王。摩耶是也。由曠劫以來。孝養父母。故今
成佛。知恩報恩。得大涅槃。非但人道中。報父母之
恩。於禽獸內。亦報其恩也。末句。奉事尊堂者。乃科
家勉勵後人。如佛奉事尊堂。亦得成佛。故云。歸去
來也。】


「法身非相。不在心懷。絕中間。與內外。聲色見我。未出
輪胎。」


【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經文。為法身非相分第二十
六。以佛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即不能見法身如來。故立此名法身
非相也。不在心懷者。此科須菩提。白佛言。如我解
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悟此法身。不
屬眼見耳聞亦乃心不可思。言不可議。故云。不在
心懷也。絕中間與內外者。既悟法身。絕其中間六
識。而內六根。外六塵。亦皆體空。故云。絕中間與內
外。所以論引偈云。惟見色聞聲。是人不知佛。以真
如法界。非是識境故也。聲色見我。未出輪胎者。若
以音聲色相見佛此相即是應身。不是法身。無為
之理。未免輪迴生死。以有相有為者。是輪迴生死
之脴胎。故云。未出輪胎也。】


「若離聲色。難見如來。徒勞遠覓。文殊在五臺。」
[007-0730b]


【此是科家手眼。顯出巳見。恐人離聲色處認著若
離音聲色相。難見如來法身。要人即聲色。就是法
身。所以相好。亦從法身中流出。若見相好。即見法
身如來。長水曰。此一分。約假成真。故以不離相好。
而見法身也。徒勞遠覓者。此顯文殊大智。即聞聲
見色者是。不必遠覓五臺。日用之中何曾離却。昔
無著問善財曰。我欲見文殊。何者即是。財曰。汝纔
發一念清淨心。即是著曰。我發一念心清淨。為甚
麼不見文殊。財曰。汝一念心清淨。就是文殊。何須
更覓文殊。故云。徒勞遠覓也。】


「 有相即無相
 無相亦非真
 兩處俱不立
 一體是方親」



【前二句。以須菩提領佛問義。即答云。如是如是。以
三十二相。觀如來法身。意云。若見相好。即見法身。
故云。有相即無相也。次句。無相亦非真者。以須菩
提。次答佛問。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
觀如來法身。悟法身非相可見。故云。無相亦非真
也。後二句。以真法界中。有相及無相。二法俱不可
立。唯如如之體方是親切處。故云。一體是方親。可
謂二邊俱不立。中道坦然平。】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註曰。此分之義。以須菩提。聞前第十七疑中云。法
身不應以色身諸相見之。佛恐有疑故發此問云。
[007-0730c]
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佛意謂。三十二相者。即
應身也。觀如來者。即法身如來也。此明佛之問義。
可於應身相好中。觀見如來法身否。以此而問也。
須菩提。領解問義。故答云。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
觀如來。意云。見三十二相即見法身。故云。如是如
是。可謂。法身徧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也。佛
恐須菩提。於應身中取著。而不達法體虗玄。故復
以輪王。即如來遣疑。以輪王。與佛相好皆同。然以
王相。因福而生。煩惱未斷。佛相從法身所現。無明
永除。故凡聖不同。心體各異也。須菩提。深解法體。
於是白佛云。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
觀如來。意云。不可以相觀法身。悟法身非相見也。
爾時世尊。見須菩提深契法體。故說偈證之。若以
色見我者。色即三十二相。我即法身真我。汝不可
以眼。見我之法身。何以故。法身無色相。故不可以
色見也以音聲求我者。即佛說法之音。故佛法身。
不可以耳聞也。聲色者。即識心所緣之塵境。若以
聲色。見聞我之法身者。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以如來法身者。非色非聲無形無狀。不可以智知。
不可以識識。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看時不見。悟時
全彰。傅大士頌曰。涅槃含四德。唯我契真常。齊名
八自在。獨我最靈長。非聲非色相。心識豈能量。看
時不可見悟理即形彰。】


「妙相莊嚴。聖王相即如來相。法身周徧。如來身異聖
[007-0731a]
王身。若向這裏。見得徹去。鷺倚雪巢。兔棲月殿。其或
未然。」


【此文。牒經義。略釋如來報應之身。即三十二種妙
相。萬德莊嚴也。轉輪聖王。外貌端嚴。亦具三十二
相。所以即如來相。與佛則同也。若論佛之法身。周
徧十方世界而不離此座。身徧塵剎。佛身充滿於
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所以異於聖王。然以輪王。
不明佛性。未出生死。但享[示*頁]福。有時而盡。故長水
云。佛相從法身所現。王相以福因而出。凡聖雲泥。
相同體異也。若向這裏見得徹去者。此是科家審
問行人。若向如來身。與聖王身。或同或異。見得明
白。通徹而去。如鷺倚雪巢。兔棲月殿。即遠觀似同。
近覩則異。以鷺雪兔殿則同。動靜而有差別。喻輪
王。與佛相好雖同。而輪王。與佛體用各異。可謂。雪
裏鷺鷥飛起見。柳中鸚鵡語方知。其或未然者。科
家意謂。果能於如來。聖王處。分辨不出。未能見徹。
故云。其或未然也。】


「 石火巳揮天外去
 癡人猶看月邊星」



【此二句。是科家。答上未然之義。迷理逐事。認妄為
真。無擇法眼。其實點他。不能分辨。輪王與佛。色相
雖同。其佛法身妙用。與輪王實異。故喻石火巳揮
天外去。而癡人不知。猶看月邊星是火。此罰錯認
聖王相。為如來相。故云。癡人猶看月邊星。可謂。三
汲浪高魚化龍。癡人猶戽夜塘水。】
[007-0731b]


「 公案現成重審問
 愛情翻欵錯承當
 不應聲色行邪道
 結罪無因見法王」



【此頌。牒上經義。略釋前二句。公案者普應國師云。
所謂公案者。乃喻乎公府案牘。法之所在。而王道
之亂治焉實係公府也。言公者。即聖賢一轍。天下
同途之至理也。案者。乃記聖賢為理之正文也。所
以有天下者。未甞無公府。有公府者。未甞無案牘
書文。盖欲取以為法。而斷天下之不正也。公案行。
則理法用。理法用。則天下正。天下正。則王道治矣。
夫。佛之教法。祖之機緣。亦目之曰公案。盖非一人
之臆見。乃會諸聖靈源。契合妙旨。三世十方百千
開士。同稟之至理也。故謂之公案。今言現成公案
者。即經文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
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
來。此之答者。即相好中觀如來法身。所謂之現成
公案也。重審問者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
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此謂之重審問也。愛
情翻欵錯承當者。初須菩提愛情執著。應身相好
即是法身。而被如來以輪王喻之而難問。是須菩
提翻其前欵。自謂錯解承當相好以為法身。而却
云。不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盖自招呈錯認故云。愛
情翻欵錯承當也。後二句。不應聲色行邪道者。即
經文佛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
邪道。不能見如來。結罪無因見法王者。科家意謂。
[007-0731c]
若以色相音聲。見佛法身者。即是邪見行於邪道。
招結煩惱罪業之因。無由見佛法身。故云。結罪無
因見法王也。】


「 九年面壁自知非
 不若抽身隻履歸
 莫道少林消息斷
 白雲依舊擁柴扉」



【前二句。明達磨九年面壁。顯示無言之道。獨露真
常之旨。尚自知非。不若抽身西歸為妙。正如須菩
提。翻欵自招錯認相好。以為法身一般。故云。不若
抽身隻履歸也。後二句。莫道少林消息斷者。科家
誡勉行人。莫道達磨隻履西歸。此土少林斷絕消
息。無有斯道。但看白雲靉靆。淥水彎環。獨掩柴扉。
達磨宴坐。何曾去也。若論這箇消息。自古至今。山
河大地。情與無情。皆無間斷。微妙之理。故天寧楷
禪師頌曰。一法元無萬法空。箇中那許悟圓通。將
謂少林消息斷。桃花依舊笑春風。】


「 三界忙忙何日省
 六塵擾擾幾時休
 西方一路超生死
 齊念彌陀到地頭」



【前二句。歎此娑婆。有三界六道。一切眾生。於斯往
來不息。輪迴生死。何日省悟。復被六塵色香味觸
之法煩擾。造罪無邊何時休息。所以道。朝也忙來
暮也忙。心猿意馬甚顛狂。六門深鎻牢拴閑。烈焰
光中便得凉。後二句。讚美西方世界。乃出三界六
道。輪迴生死之大路。故云。西方一路超生死也。汝
諸人但肯齊心。念此一聲阿彌陀佛。皆得到於地
[007-0732a]
頭。同生西方淨土蓮胎化生也。】


「無斷無滅。自古長存。不滅更不生。山河成壞。這箇安
寧。」


【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經文。為無斷無滅分第二十
七。盖佛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
說斷滅相。佛意不以相好觀如來者。但令行人離
取著之相。不同小乘斷滅之見。非謂諸佛菩薩。不
從相好福德而成。欲以應身而修福德。故云無斷。
欲以智慧而證真身。故云。無滅。故立名為無斷無
滅也。自古長存者。既是此理。無有斷滅。可謂自古
長存也。不滅更不生者。上明如來所證菩提。不從
福德而致。是則菩薩所修福德。欲成菩提之因。亦
不能克果耳。佛意為斷此疑告曰。莫作是念。如來
不以具足相。而得菩提。具足相。耶福德相也。盖大
乘所修福德之因。所得福德之果。但離取著之心。
大乘方便經云。佛言一實。境界者。謂眾生心體。從
本巳來不生不滅乃至諸佛心。菩薩心。二乘心。凡
夫心。皆不生不滅真如相故。是名常作心。故云。不
滅更不生也。下文引喻證之。山河成壞者。此顯不
滅不生之理。世界有成住壞空。此菩提真心。本無
生無滅。無成無壞。故云。這箇安寧。法華經云。眾生
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又
云。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溫陵曰。安隱者。即實
報莊嚴土。亦云法性土也。靈山者。即已靈也。非形
[007-0732b]
非器。故劫火莫能燒。亘古亘今。常住不滅。於斯明
得。而穢土即淨土也。】


「無來無去。耀古騰今。人人本具。鍮石不換金。」


【此義。呈前不生不滅之理。非但無有成壞。亦無過
去未來現在。三世之易雖無三世之易。亦不曾離
却三世。故云。耀古騰今也。所以大方等大集經云。
於一法不生二相。是名不來不去不住。以不住故。
乃至無有作者。無有愛者。故云。無來無去也。人人
本具者。結上不生不滅之理。雖人人本具此道。在
當人分上。與佛無二。若不以相好而修福德。則所
發菩提心。即成斷滅。此似鍮石也。若用相好而修
福德。伹不取著。即是真智。喻如真金。若執本具。不
修相好福德。終不得證。如來法身。故云。鍮石不換
金也。】


「 不生亦不滅
 無斷亦無常
 常樂并我淨
 非不好商量」



【此四句。顯無生無滅之理也。前二句。科家意謂生
滅斷常。亦名四相生滅屬凡夫見。斷常屬外道見。
四皆本空。即離四相也。華嚴疏云。生之無生真性
湛然。無生之生業果宛然。是知。若即念存有念。即
是常見。離生求無生。即是斷見。皆是不達實相。無
生無滅之理。若證了無生。則無生無不生也。豈定
執有生無生之二見乎。若悟此無生之理。四相皆
除也。後二句。常樂并我淨者。既離上來四相。正好
[007-0732c]
商量涅槃四德。所謂。凡夫迷自法。身徧計五蘊。是
常是樂是我是淨。故佛令眾生。修無常苦空無我
不淨以破之。而眾生依佛修無常苦空等。以證二
乘尚迷真常真樂真我真淨故佛破其所執云。常
計無常。樂計無苦。我計無我。淨計不淨。故又破其
二乘。四倒之見而復示云。常是法身義。樂是涅槃
義我是佛義淨是法義。然諸佛世尊。實有無量無
邊之德。唯此四德。盡皆該之也。】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經】須菩提汝若作是念於法不說斷滅相。」


【註曰。此分名無斷無滅之義也。以須菩提。聞佛前
來不以三十二相。觀如來法身。恐有此疑。所以就
疑問之云。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此敘須菩提之疑念云。不
以具足相得菩提。正是所毀之相也。佛又招告須
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菩提者。誡
其勿疑。重牒所毀之相也佛復謂。須菩提云。汝若
作是念。發阿耨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汝意謂。既
不以具足相。而修福德。則所發菩提之心。即成斷
滅之過。故佛仍言莫作是念。此是重重誡勉。勿疑
也。佛又云。何以故者。佛自徵問上義。以何意故。莫
作是念。下文出其所以云。發阿耨菩提心者於法
不說斷滅相盖大乘菩薩。所修福德之因。所得福
德之果。皆用具足相。而修福德。以證佛果。但不取
[007-0733a]
著相好故。即真智慧也。有智慧故。即是真身。有福
德故。即是應身。所以於法。不說斷滅相也。智者禪
師頌曰。相相非有相。具足相無憑。法法生妙法。空
空體不同。斷滅不斷滅。知覺悟深宗。若無人我念。
方知是至公。】


「相非具而本具。常自莊嚴。法雖傳而不傳。何曾斷滅。
昔世尊。於靈山會上。人天眾前云。吾有清淨法眼。涅
槃妙心。付囑飲光。廣令傳化。且道當時傳箇甚麼。」


【初一節。謂相非具者。因前云。相好非法身。故須菩
提一向執著。不以具足相得菩提。故云。相非具足。
此即斷滅之謂也。而本具者。如來用具足相。而修
福德。但不取著相好。即真智慧方證菩提。故不屬
斷滅也。華嚴經云。雖知諸佛法身。本性無身。而以
相好莊嚴其身也。而本具者。智慧真身也。莊嚴者。
福德應身也。論云。具足福德莊嚴者。應身也。智慧
莊嚴者。真身也。法雖傳而不傳者。以佛佛授受。祖
祖相傳。然於實際理中。本無一法所傳。其理雖無
所傳。然以性分之中。聖凡均稟。皆悉具足。故云。何
曾斷滅也。下文伸出。無傳之義。昔世尊。於靈山會
上等者。此明佛在靈山。末後拈花之事。文出梵天
王請問決疑經。此中多說帝王之事。隱而不載。因
梵天王獻金色優波羅華。世尊拈起示眾。人天罔
知。唯有迦葉。破顏微笑。深悟此理。出於言外。故佛
付囑曰。吾有清淨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
[007-0733b]
正法。今付飲光。汝善護持。廣令傳化者。科家引此。
證明上來法無斷滅。亘古長存。無有所傳也。且道
當時傳箇甚麼者。乃是徵問前義。佛與迦葉。有何
所傳。向下伸答是也。】


「 青蓮目顧人天眾
 金色頭陀獨破顏」



【此二句。答上之義也。顯示不傳而傳。豈有斷滅。所
以拈花微笑之處。默識心通。何曾斷滅也。】


「 一燈能續百千燈
 心印光通法令行
 千聖不傳吹不滅
 聯輝列焰轉分明」



【始初一句。以喻明教外別傳之旨。猶如一燈續百
千燈。燈燈相續。然之不盡也。次句。心印光通者。正
顯教外別傳之道。以西天四七。東土二三。至五派
巳來。佛祖相承。以心印心。代代相傳。徧十方國。流
布無窮。此法門名無盡燈。若一菩薩開導百千眾
生。令發菩提之心。於菩薩道亦不滅盡。隨所說法。
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謂之法令能行
也。昔黃龍南。親行此令。十方諸佛無敢違者。歷代
祖師。一切聖賢。無敢越者。無量法門。一切妙義。天
下老和尚舌頭。始終一印。無敢異者。異則且置。印
在甚麼處。非僧非俗。無偏無黨。兵隨印轉。將逐符
行。所謂世尊拈花。迦葉微笑。達磨面壁。二祖安心。
見花靈雲。疑情盡淨。擊竹香嚴。頓忘所知。盤山。肉
案頭豁悟。彌勒。魚市裏接人。誠所謂。顛沛造次必
於是。經行坐臥在其中。既有如是奇特。更有如是
[007-0733c]
光輝。既有如是廣大。亦有如是周徧。汝等諸人。因
甚却有迷悟。還知麼。幸無偏照處。剛有不明時。後
二句。呈前之義。顯此道千聖不傳。諸祖不說。喻如
一燈然百千燈。其光無盡。故云。吹不滅。以無傳之
傳。至今不盡。所以聯芳列焰。轉更分明。可謂。自從
少室聯芳後。五葉花開直至今。】


「 一點靈光塞太虗
 也非禪教也非儒
 打成一片誰人會
 具眼還他大丈夫」



【起句。明一點靈光。塞滿太虗。輝天鑑地。大安曰。汝
等諸人。各各自有無價大寶。一點靈光。從眼門放
光。照見山河大地。耳門放光。領釆一切音聲。如是
六門。晝夜常放光明。亦名放光三昧。汝等不少。各
自珍重。故云塞太虗。次句。也非禪教也非儒者。明
斯一點靈光。三教無別。同稟一心。傅大士曰。道冠
儒履釋袈裟。合會三家作一家。識得箇中消息意。
優曇元是白蓮華。可謂多生悟覺非千衲。一點靈
明不在燈。後二句。雖具靈光打成一片。不分三教。
能有幾人會得。須是具眼高流。行得之者。方到不
分之地。古德云。也要看經也讀書。尊僧尊道亦尊
儒。徽宗敬道心偏向。武帝欽僧性見殊。秦始坑儒
儒豈滅。昌黎謗佛佛何除。
大明治世仁慈
主。三教同歸總一如。故云。具眼還他大丈夫也。】


「 天樂簫韶花雨飛
 他方遊歷聖初回
[007-0734a]
 如雲海眾相迎接
 目擊金容歸去來」



【前二句。顯示西方境致。天樂常嚮。天花常雨。彌陀
經云。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
天曼陀羅華也。他方遊歷者。以彼國菩薩。欲以上
妙之物。供養十方無央數佛。於一剎那頃。徧禮十
方諸佛聖賢。自然在於佛前供養。而供養畢。回來
還似初時。故云初回也。經云。其土眾生。常以清旦。
各以衣裓。盛眾妙花。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於食
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也。後二句。言此土念佛之
人。發三種心。修三種行。臨命終時。正念直往。彌陀
觀音勢至。無數化佛。百千聲聞。無量諸天。清淨海
眾。如雲而至。迎接行人。坐金剛臺。如彈指頃。往生
彼國。得生上品。親見彌陀授記作佛。故云。目擊金
容歸去來。】


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