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d0016 周易參同契(一)-唐-陰長生 (master)


[003-001a]
周易參同契卷下映七
    長生陰眞人註
惟昔聖賢懷玄抱眞服食九鼎化洽無形含
精養神通德三元精液凑理筋骨緻堅衆邪
闢除正氣常存累積長久變形而仙
 聖賢爲黄帝鑄九鼎於荆山而得道其一
 曰天光鼎二曰地光鼎三曰人光鼎四曰
 日光鼎五曰月光鼎六曰星光鼎七曰風
 光鼎八曰音光鼎九曰靈光鼎三元者氣
 之本正氣者道之宗若欲白日昇天必成
[003-001b]
 仙道神丹之外徒竭精神也
憂憫後生好道之倫隨傍風采指畫古文著
爲圖籍開示後昆露見枝條隱藏本根託號
諸石覆謬衆文
 魏公憂其後生之徒撰五相類以明其道
 故引諸石兼書亂辭使智者用心辯其眞
 僞也
學者得之韞匵諸身子繼父業孫踵祖先傳
世迷惑竟無見聞
 若非通爐火之道窮乾坤之源百代猶不
[003-002a]
 可知况乎子孫矣
使宦者不仕農夫失芸商人棄貨志士家貧
 不知至道空竭貨財如此之流可爲愚癡
 矣
吾甚傷之定録此篇
 魏公傷之闡斯文也
字約易思事省不煩
 四卦五神眞爲省學約文
披列枝條實核可觀
 披尋藥物眞實不虚
[003-002b]
 
分兩有數因而相循故爲亂辭孔竅其門智
者審思用意參焉
 金水斤兩依爻象以取定其餘雜數說並
 是亂辭智者參詳自知的審也
法象莫大乎天地兮玄溝數萬里
 取象於天取法於地天地雖遠感而遂通
 也
河鼓臨星紀兮人民皆驚駭
 河鼓一星主兵紀星在北斗傍河鼓臨北
 斗則天下兵起是以人民驚駭也
[003-003a]
晷景忘前郤兮九年披凶咎皇上親覽視兮
王者退自改
 此喻用火九者陽之極數皇上土地也王
 金也火之至極則土能鎭之使金退而改
 過改過者謂水逃逸也
關鍵有低昂兮同氣而奔走
 關鍵謂固濟不堅則水隨火氣而奔走
江淮之枯竭兮水流注于海
 河海縱枯竭器上之水恒流也
天地之雄雌兮徘徊子與午
[003-003b]
 雄雌者陰陽二氣陽生於子陰生於午循
 環徘徊不離子午陰陽水火也金水得水
 火之氣亦不越於南北矣
寅申陰陽之祖兮出入終復始循斗而招揺
兮執衡定元紀
 寅辰曰吕申建寅之月陽氣大申故言吕
 申申神曰武德建申之月萬物欲死薺麥
 生故曰武德以爲正當六三含章可貞之
 位陰陽者水火也金水得水火之氣隨斗
 而轉衡星主水謂金執水而定其元之綱
[003-004a]
 紀
昇熬於甑山兮炎火張設下
 謂器象甑山炎火設下周武之時也
白虎倡導前兮蒼液和於後朱雀翺翔戲兮
飛揚色五彩
 四神在外土居其中是爲五色
遭遇網羅施兮壓之不得舉
 四神及土共爲羅網鎭壓於爐器令水不
 得飛也
謔謔聲甚悲兮嬰兒之慕母顚倒就湯鑊兮
[003-004b]
摧折傷毛羽漏刻未過半兮魚鱗狎獵起五
色象玄耀兮變化無常主潏潏鼎沸馳兮暴
湧不休止接連重疊累兮犬牙相錯距形如
仲冬冰兮瓓干吐鍾乳崔嵬以雜厠兮累積
相支拄
 此皆水爲火逼變化無常或作嬰兒之聲
 終日號而不嗄或爲暴湧之勢晝夜沸而
 不休象鳥摧折其毛羽如龍鼓怒鱗甲旣
 類鍾乳又似堅冰崔嵬嵯峨積疊枝拄有
 四神之衛畜五星之光其狀難名約文申
[003-005a]
 義而已
陰陽得其配兮淡薄而相守
 金水爲偶守道器中
青龍處房六兮春華震東卯
 房六星東方之宿青龍木也二月建卯春
 華火動之時也
白虎在昴七兮秋芒兊西酉
 昴七星西方之宿白虎金也八月建酉兊
 金火盛之時當是時也純陰用事陰旣用
 事金水俱凝結也
[003-005b]
朱鳥在張二兮正陽離南午
 火數二朱鳥火之精正陽離南午謂陽没
 復陰生也
三者俱來朝兮家屬爲親侣
 三爲青龍白虎朱雀青龍者木白虎者金
 朱雀者火三物相親同爲伴侣也
本之但二物兮末之爲三五三五之與一兮
都集應二所
 二物爲金水三爲水火土土之數五水之
 數一火數二二與一爲三即是三五也一
[003-006a]
 者是器中之水二即金水之謂集會器中
 唯此三物耳
治之如上科兮日數亦取甫
 擣治之法文武火候一如上經文不再說
先白而後黄兮赤黑達表裏
 金水相和狀貌如此
名曰第一鼎兮食如大稻米
 即黄帝第一鼎也日食稻米三年成道
自然之所爲兮非有邪僞道
 禀自然而爲非邪僞之道能致也
[003-006b]
若山澤氣相蒸兮興雲爲風雨泥竭遂成塵
兮火滅化爲土若糵以染黄兮似藍成緑組
皮革煮成膠兮麴孽化爲酒同類易施功兮
非種難爲巧
 以汞投鉛黄芽自出以芽投汞還丹自成
 是其種也取諸石藥使水爲金非類不同
 徒施功巧終無成之也
唯斯之妙術兮審諦不誑語傳於億後代兮
昭然如可考
 魏公恐後人不信重此自明也
[003-007a]
焕若星經漢兮昺如水帶海
 星入漢中焕然明白水流潮海心景之光
 言水之得金狀貌如斯也
思之務令熟兮反覆視上下千周燦燦兮萬
徧將可覩神明或告人兮魂靈乍自悟操端
索其緒兮必得其門户天道無適莫兮常傳
於賢者
 皇天無親唯德是輔至誠不歇神必自來
 神衣白衣循上從下
參同契者敷陳梗槩不能純一泛濫而說纖
[003-007b]
微未備闊略髣髴今更撰録補塞遺脱潤色
幽深鈎援相連㫖意等齊所趨不悖故復作
此命五相類則大易之情性盡矣各如其度
 古人則辭寡意深今人乃辭多而義寡魏
 公恐學者難悟故潤色於其中更撰五相
 類以證其易道五相類者以五行相類也
黄老用究較而可御爐火之事眞有所據
 中央黄老君自然之術爐火象自然以爲
 之豈無據以眞言之黄老是土土鎭壓水
 不能飛耳
[003-008a]
三道由一俱出徑路
 三道謂金水火五行相生皆從一起故云
 由其徑路耳
枝莖華葉果實垂布正在根株不失其素誠
心所言審而不誤
 根株者金水也其餘雜說盡是枝條華葉
 不足取也
象彼仲冬節竹木皆摧傷佐陽詰賈旅人君
深自藏
 冬至之日陰氣傷物先王以是日閉關商
[003-008b]
 旅不行順候也仲冬謂十一月也
象時順令節閉口不用談
 以土實器不使開張
天道甚浩廣太玄無形容虚空不可睹匡郭
以消亡
 太玄虚寂不得見其形容中爲𥟀郭消亡
 而凝結太玄虚寂即是寥廓虚無𥟀郭消
 亡即是金水之謂也
謬誤失事緒言還自敗傷
 謬誤之中即失金水之事緒也
[003-009a]
别序斯四象以曉後生盲
 四象謂乾坤坎離亦謂之金木水火四象
 也
魯國鄙夫幽谷朽生挾懷朴素不樂歡榮栖
遲僻陋忽略利名執守恬淡希時安平
 乃謂北海徐從事参同契起於徐公之作
 矣
晏然閑居乃撰斯文
 即魏公自謂也
歌詠大易三聖遺言
[003-009b]
 大易言易道三聖謂伏羲文王孔子也
察其所趨一統共論
 三聖定易道更無差别也
務在順理宣耀精神神化流通四海和平
 陰陽不測之謂神陰陽詷和四海自然清
表以爲歷萬世可循序以御政行之不煩
 魏公潤色之後則可循而行之
引内養性黄老自然含德之厚歸根反元
 黄老有自然之術即道之本元亦道之源
 也黄土不動可謂自然也
[003-010a]
近在我形不離己身
 我形謂金金之不離已身也
抱一母舍可以長存
 一者水也金抱於水故得長生是爲母舍
 也
挺除武都五石棄捐
 雄黄出武都山五石謂雲母礜石磁硫雄
 黄之類須棄之即還丹自然成
審用成物世俗所珍羅列三條枝莖相連
 三條謂金水火唯此三物共成還丹旣成
[003-010b]
 則世俗之人乃爲珍寳
俱出異名皆由一門
 三物異名甚多由乎一門而出智者詳之
 終自悟也
非徒累句諧偶斯文
 撰此本爲還丹豈徒累其文句
殆有其眞礫硌可觀
 此文礫硌理甚可觀
使余敷僞披却贅愆
 是文字令妙理之紛敷去贅愆使不見有
[003-011a]
 謂之辭
命參同契唯覽其端辭寡意大後嗣宜遵
 辭寡而意大言微而㫖深學道之人宜其
 遵奉也
委時去世依託丘山循遊寥廓與鬼爲鄰
 虞翻以爲委邊著鬼是魏字斯得與鬼不
 然其悟道之後何得與鬼爲鄰行耳
化形而亡淪寂無聲
 魏公初服丹時化形而亡亡後乃與雞犬
 同仙矣
[003-011b]
百代一下遨遊人間
 仙人百代一下遊於人間
陳敷羽翮東西奔傾
 羽化之後隨意東西
湯遭厄際水旱隔并柯葉萎黄失其華榮
 謂水厄火如湯逢旱也
吉人相乗安隱長生
 吉人學道者負荷此法而爲還丹必得長
 生也
   鼎器歌
[003-012a]
圓三五
 器腹圓處圍之而有一尺五寸
寸一分
 器口明間闊一寸一分
口四八
 從口上際至器下底長三寸二分
兩寸脣
 器脣横闊二寸
長尺二厚薄匀
 器頂并腹並一尺二寸令厚薄匀平相似
[003-012b]
腹齊三 
 器腹外當中安三箇齊孔闊狹須匀以鐵
 穿爲器足則入火之際免其動摇
坐垂温
 空中懸物謂之垂即明器於爐中懸之而
 不著地
陰在上
 器中流水
陽下奔
 器下有火密塞爐令火氣下奔
[003-013a]
首尾武
 初時及欲終並皆用武
中間文
 中心用文火也
始七十
 初以七十日武火也
終三旬
 欲終時三十日還用武火
二百六善調均
 初七十日武火中間二百六十日文火終
[003-013b]
 三十日武火通計三百六十日即一年功
 畢矣
陰火白黄芽鉛
 黄芽是鉛之中所出也
兩七聚輔翼人
 𥐼砂固口金水不飛
繕理腦定昇玄
 以理石石腦固際之也
子處中得安存
 子謂水也水是金子故言子也若以𥐼砂
[003-014a]
 理石石腦固濟則子在器中而安存也
來去遊不出門
 固濟堅密水遊器中
漸成土性情純
 金水凝結漸至堅冰即成還丹
却歸一還本源
 鍊金成金是還本也一者道之根源也
至一周甚辛勤
 還丹之功一年方畢晝夜不歇可謂劬勞
密防護莫迷昏
[003-014b]
 固濟堅牢不得體怠
途路遠復幽玄
 一年始成方可玄遠變化無凖豈不幽玄
若達此會乾坤
 若達水火之道即會乾坤之門乾爲金坤
 爲水也
片子霑浄魄魂
 日服一稻米即爲片子也
樂道者尋其根
 尋其根源不離金水等物
[003-015a]
審五行
 金木水火土
定銖分
 一斤當三百八十四銖以應三百八十四
 爻
諦思之不須論
 審思之不得與非道者論說
深藏守莫傳文
 藏諸篋笥母妄傳人
御白鶴兮駕龍麟遊太虚兮謁仙君録天圖
[003-015b]
兮號眞人
 道成之後福應如斯



周易参同契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