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075 道德真經新註--李約 (master)


[003-001a]
道德眞經新註卷之三能三
       李約註
   德經上凡四十一章
上德不德人不見其迹則謂之不德是以有
德物不改其樸然後知有德下德不失德慕
前王之美恭守而不墜是以無德物性稍移
是知無德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不爲而得下
德爲之而有以爲爲而得也上仁爲之始化
道而爲仁也而無以爲雖爲之而無心上義
爲之始化道而爲義而有以爲專於制斷上
[003-001b]
禮爲之始化道而爲禮而莫之應則攘臂而
仍之贈答失所故有斯怒故失道而後德上
德合道故云失道下德次之此所以有德有
仁有義有禮既失上德則下德繼之失德而
後仁下德有失仁教嗣興失仁而後義仁教
又替義方遂行失義而後禮是非合宜己謝
於時拜跪玉帛將盛於世夫禮者忠信之薄
而亂之首亂者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
子也忠信者道德也若以禮比於道德誠爲
衰薄用救於亂則捨禮何從前識者是先識
[003-002a]
禮人也道之華禮可以悦人之目是謂道花
也古花字今華字是也而愚之始適可爲愚
者檢逸之初也是以大丈夫大丈夫者丈夫
雄者也丈夫之雄性必方直不徇浮俗故昌
言云若大丈夫則必行道德不敦末禮也處
其厚不處其薄必致身於道德不置身於衰
薄居其實不居其華實如草木之實能實人
之腹故居之花如草木之華徒閲人之目故
不居也故去彼取此去花而取實
昔之得一者在下文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
[003-002b]
以寧谷得一以盈神得一以靈萬物得一以
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貞自天地已降至于
侯王所以能清等自得道之一故令侯王正
身以正於人故云天下貞貞正也其致之既
知得道其致之如是豈得失之哉天無以清
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谷無以盈將恐竭
神無以靈將恐歇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
無以貴高將恐蹷蹷顚覆也若得之而不守
故其患若此也故貴以賤爲本王貴也民賤
也王以民爲本故有民則有王也高以下爲
[003-003a]
基九仞之山一簣之基若爲基不固山必頽
矣將存其貴不安於民則民散而王蹷矣是
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爲本耶非
乎孤子無父也寡婦無夫也不穀生無養也
此三者人之所惡而侯王稱之豈非以賤爲
本耶非乎者言正是以賤爲本也故致數輿
無輿就輿數之但得輪轅等衆材也則就王
數之但得卿士等兆民也若散衆材則無成
輿之日不安兆民焉有爲王之時不欲碌碌
如玉落落如石碌碌貴貌也落落賤貌也玉
[003-003b]
雖貴因石而生王雖尊因民而有以此不欲
如玉欲如石者敦本故也
反者道之動道體寂今也動反也所以反者
爲物性之有剛也故設權剛以待之亦冀反
其寂也弱者道之用柔弱者道之常用物皆
知之今再明者恐因權剛之義便謂道用合
然矣天下萬物生於有萬物皆自有形天地
而生也有生於無即有形天地自道而生道
無也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聞之而悟遂勤行而反
[003-004a]
本中士聞道若存若亡聞之而疑猶可教也
使知道也下士聞道大笑之聞之而惑故大
笑則不可使白方也不笑不足以爲道道爲
下士入耳之音則不足爲貴建言有之建立
也立言明中下二士疑其大笑之由明道若
昧行昭而用晦也進道若退内勤而外怠也
夷道若纇纇絲之不匀者履平而若險上德
若谷無心而善應也大白若辱性潔而迹污
也廣德若不足道不形於色也建德若偷才
不露於外也質眞若渝至絶反如濫也大方
[003-004b]
無隅無岸谷可見也大器晚成不日求以得
也大音希聲希無也無聲樂也大象無形無
狀之狀道隱無名自建言已下皆是大道隱
於無名也故上士洞悟而勤行中士疑而進
退下士惑而大笑識此之由夫唯道善貸且
成道不以三士不同亦均貸和氣皆使生成
而勤行者獨還和於道中而疑笑者並乾没
於元氣也
道生一謂應感而生一氣也一生二一始生
陰氣三始生陽氣也二生三三者陰陽相感
[003-005a]
通而生和氣也三生萬物和氣聚而生萬物
也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爲和凡物皮質
外周曰負陰皮質陰氣爲也骨髓内充曰抱
陽骨體陽氣爲也道氣柔弱貫通其間而和
之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爲稱王
公之和氣柔弱爲萬物本故能以不祥爲稱
是以爲天下君故物或損之而益稱不祥誠
自損也物無不賔非益而何或益之而損恃
貴者己自益也民皆離心非損何也人之所
教亦我義教之人欲立教教人者亦當以我
[003-005b]
柔弱之義教之則服膺者莫不歸於性命之
城强梁者不得其死君强暴則失臣不之心
覆亡無日人强梁則爲衆所加顚躓可待吾
將以爲教父父人之先也吾以柔弱之義爲
衆教之先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夫和氣者天
下至柔之物也若人馳騁之則化爲天下至
堅之物無有入於無間將欲復和氣而爲至
柔者但能無有馳騁之志明和氣自入於無
間之心化爲至柔之物也吾是以知無爲之
[003-006a]
有益老子云我見無爲馳騁者則能令和氣
長在於心柔弱而長生也所以知無爲有益
於人也不言之教無爲之益天下希及之不
言於人無爲於己其爲益也天下罕能及此
名與身孰親名可捨身不可捨則何者疏也
身與貨孰多貨失而可求身亡而難得則何
者少也得與亡孰病得則亡身亡則全眞則
何者爲利故甚愛必大費欲過於分所損亦
重多藏必厚亡積而不散十九而死知足不
辱足於心則常榮知止不殆止於分則常安
[003-006b]
可以長乆必無中道而夭
大成若缺德全者故貌如不足也其用不弊
其應物也無所不能也大盈若冲内實者故
外如虚也其用不窮至於濟衆未嘗竭也大
直若屈含垢而不申也大巧若拙不矜其能
大辯若訥似不能言躁勝寒物極則反故夏
至則一陰生乎其中矣靜勝熱否極則泰故
冬至則一陽生乎其中矣清靜爲天下正正
者躁靜之中則二月八月也故大成以下至
于大辯皆適躁靜之中得天下之正者也
[003-007a]
天下有道却走馬以糞有道之主嗣庸君之
後則必撥亂反正偃武修文是以前王所徵
之馬走在道路今我不用却使還家糞理農
業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無道之君繼清平
之後恃以府藏充實遂好攻戰侵人土地所
以士不解鞍長在境上罪莫大於可欲於求
物之中尚有其數禍莫大於不知足經於目
者輒無所捨咎莫甚於欲得見與不見咸欲
求之則天下之物靡有孑遺此皆無道之君
所行之事故知足之足知止於足則土階茅
[003-007b]
茨未爲不足常足矣不踰於分貴安人此有
道之君也
不出户以知天下以身度之天下可知不窺
牖以見天道法天而行不必窺牖其出彌遠
其知彌少不知民安在於無事反爲事以安
之則事出彌遠而民安彌少是以聖人不行
而知知民安由己已但無事則民安矣不必
行於天下也不見而名守道在位則太階自
平豈待窺牖見而明之不爲而成成此至理
由乎不爲也向若爲之則無因及此也
[003-008a]
爲學日益爲學者日益聞見也爲道日損爲
道者日損云爲也損之又損一損尚淺再損
方深以至於無爲損至於無損乃遊乎環中
無爲而無不爲功成不宰是無爲生成萬有
是無不爲也取天下常以無事無事無爲不
順人之事言與衆同好惡非自取便於身之
事也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若取便身之
事則煩人人煩則離散安可以取天下也聖
人無常心如虚舟之泛然也以百姓心爲心
百姓所樂者君爲成之善者吾善之不違其
[003-008b]
性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聖人自善身而惡
者自化之爲善矣終不役物以從己也信者
吾信之不奪其志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
人自推誠於天下而人自化之爲信非制之
使爲也聖人在天下惵惵焉聖人在天下常
惵惵焉軫慮慮會物之不安也爲天下渾其
心天下之民欲乎無事故吾渾心同民之欲
百姓皆注其耳目百姓皆傾注耳目以觀聽
聖人從民之欲否聖人皆孩之聖人念而撫
之如赤子寧忍以事擾之
[003-009a]
出生入死邪妄出於心則生入則死生之徒
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内五藏外八使耳目
鼻口手足及三漏内外都十三之徒侣也八
使馳於外五藏納於内共陷人以至死若以
無事各清其司則致人以全生也又云五藏
五形三田爲十三頭及四肢爲五形三田黄
庭經云上丹田腦也中丹田心脾之間下丹
田腎中氣海也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人
之求生誙誙然咸投足於死地者亦由十三
誘之夫何故問往死地之由以其生生之厚
[003-009b]
對曰蓋縁過求世物充養太豐是使十三之
徒殺人得便也蓋聞善攝生者攝養也善養
生者則約彼十三於清靜之中放此一身於
忘形之地陸行不遇兕虎兕虎皆猛獸能以
爪角傷人我無害物之心故不值此類入軍
不被甲兵兵能殘人甲可禦害我無鬥志故
不假帶此器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
兵無所容其刃若專以害物爲心則雖蜂蠆
至微不能不以毒中人也而况虎兕等乎苟
無傷物之志雖被猛獸利兵又何以加我乎
[003-010a]
又云兕虎甲兵比類身中貪邪也言清靜無
爲則禍患無因而入疾病無由而生也夫何
故問免死之由以其無死地十三之徒爲清
靜所排不令引五賊三尸入於心地則無死
地可入也若失清靜於毫釐則五賊三尸間
隙而進得措其角爪刃矣
道生之始貸氣也德畜之遂含育也物形之
質方具也勢成之四時更生物遂化就是以
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物雖至愚未有不知
父母而尊貴之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
[003-010b]
常自然世人之尊貴者爲受帝王錫命也而
道德不假於此自有生成之功故爲物所尊
貴也故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
之覆之有如此力故不假爵命也生而不有
有則收其仁也爲而不恃恃則居其功也是
謂玄德可謂陰德
天下有始始本也萬物資之所以生以爲天
下母母養也萬物由之所以成既知其母又
知其子以知道之母物爲之子明矣既知其
子復守其母既知子由生則知守母以存其
[003-011a]
子没身不殆道既扶之何危之有塞其兊緘
無猒之目也閉其門杜多言之口也終身不
勤遂形逸而神王開其兊濟其事民之於欲
也甚勤以道防間猶恐其逸况開濟者乎終
身不救禍已成矣不可匡救見小曰明造形
則悟守柔曰强積弱所致也用其光復歸其
明觀守母存子之法得法則收視而守中見
小守柔是其法也無遺身殃能不以禍自償
是謂襲常可謂潜至長生之道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介孤介也疾時不
[003-011b]
行正道之道故曰若使我孤介之士有知天
下之分則使直道大行於天下唯施是畏唯
獨也獨施正直是畏衆邪大道甚夷實君臣
之坦途也而人好徑以時人好邪道我權輕
不能制朝甚除盛修飾也田甚蕪奪民時也
倉甚虚民乏食也服文綵君財豐也帶利劍
好戎裝也猒飲食飫珍羞也財貨有餘厚歛
得也是謂盜誇不義而得非盜而何曾無作
色乃更誇示非道也哉也哉者歎辭也盜已
非道况更矜誇誠如斯人實堪興歎
[003-012a]
善建者不拔善建國立身者必以德以德者
則身不危而國不拔拔傾拔也善抱者不脱
脱失也夫建國者抱民立身者抱神若皆以
德則無脱失也子孫祭祀不輟輟止也善以
德建國抱民者則子孫繁昌世世祭祀不輟
止時也修之於身其德乃眞以德修身諸僞
咸盡修之於家其德乃有餘以德修家慶流
後嗣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以德修鄉日益遠
大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以德修國君民充實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以德修於天下則比
[003-012b]
屋可封化被異域故梯山航海而朝貢焉故
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
天下觀天下但對觀之則興亡可見吾何以
知天下之然以此以上事所以知之也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夫懷德深者性之與狀
並如赤子赤子以其始生其色赤故因而名
之毒蟲不螫毒蟲者蜂蠆也以尾端肆毒曰
螫猛獸不據猛獸虎豹也以爪拏按曰據玃
鳥不搏玃鳥雕鶚也以羽距擊觸曰搏含德
之士盡喪諸偶全其神故得三者常避之又
[003-013a]
云三者比身中貪邪毒害也言含德如赤子
則貪邪毒害無由干身也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喜怒而權握至堅者性專也未知牝牡
之合而䘒作精之至豈識男女之會而陰常
勁者精全也終日號而嗌不嗄和之至雖啼
之竟日而聲不斯者和之極也知和曰常赤
子有此三能者以和之至也而含德之士知
之故常存知常曰明能知常存可謂明矣益
生曰祥於自然之分加之毫芒則化凶爲祥
也心使氣曰强和氣至柔而爲强者由心發
[003-013b]
怒使之然也物壯則老壯固老之階也是謂
不道既不能自老反少則必無全和之道不
道早已令止而不爲也
知者不言忘言者知之盛也言者不知未知
故滯言也塞其兊不要目視閉其門不假口
說挫其鋭摧其志也解其紛虚其心也和其
光時明則明同其塵時暗則暗是謂玄同無
所不同故不可得而親仁不見也不可得而
踈迹無污也不可得而利善外物也不可得
而害不貪餌也不可得而賤抱道德也故爲
[003-014a]
天下貴爲人至此始可爲天下至道
以政治國用教令者以奇用兵尚詐計也以
無事取天下獨無事者取天下人心順而爲
帝王與夫二子之爲理豈同日而論哉吾何
以知天下之然以此我何以知以政與以奇
不足以取天下唯無事者乃能取天下之心
而爲之主以下文知也天下多忌諱而民彌
貧此說以政之君也禁令繁密民皆慮其抵
犯不敢云爲日至貧也民多利器國家滋昏
民皆畏死因須挾藏弓矢以衛其生故國家
[003-014b]
日益昏亂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此說以奇之
君也志在用兵篤好奇詐兼崇攻守之具則
民莫不役智作淫奇之物也法令滋彰盜賊
多有法物者則巧極人之所作之物也所作
之物出於常情獨懸善价是以多有竊其法
式盜其財物由法物滋彰之過也故聖人云
我無爲而民自化我但拱默而已而民皆化
之我好靜而民自正我但以靜自持而民皆
化不爲邪也我無事而民自富我但無事民
不失業當自富矣我無欲而民自樸我但無
[003-015a]
人所爲下者不過欲兼畜小國使爲附庸益
其土宇者也小國不過欲入事人所以下意
在入事大國欲使他邦不敢興伐也兩者各
得其所欲皆遂其志故大者宜爲下偏戒大
者恐恃强不爲謙也
道者萬物之奥道於萬物之中最深最奥能
與庶品爲根本也善人之寳善人之道修身
可以長生故用爲寳不善人之所保不善人
者是下士也下士曾無向道之心及有禍難
則以爲保冀其庇護也美言可以市交易之
[003-015b]
中能甘辭者出則易集求則易得尊行可以
加人行高者始可以教加於人也人之不善
何棄之有人無不善但化之不至也故立天
子置三公天子萬民之主也欲以其道付之
令化不善之人又恐忽其道更置三公以佐
之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三公
有大璧先良馬而進之亦忠臣之分然不如
坐進此深奥之道於君以集雍熙之化古之
所以貴此者何欲發明道妙故設此問不日
求以得對曰以其不可一日求而得之當須
[003-016a]
綿歷年代積功累行而後致之有罪以免耶
行成道備之人縱有逆鱗忤㫖之罪亦免誅
免責免耶者歎美之辭故爲天下貴以此古
今共貴之
爲無爲爲生於心爲則心亂事無事事出乎
志有事則志昏味無味嘗味者口嗜之則口
爽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德是上三無也人能
行此三德則心必虚明虚明則能見怨之初
起起於小小而能絶之則無大矣起於少少
而能除之則無多矣如此報之則何怨之有
[003-016b]
怨是亂昏爽也圖難於易小則易也爲大於
細少是細也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
必作於細此必然之理善圖爲者在兆朕之
時也是以聖人終不爲大愼微之至故能成
其大由是成乎聖人夫輕諾必寡信夫存誠
者必重其所許也多易必多難不圖其終者
故每事爲易是以聖人猶難之愼厥始也故
終無難爲難於初故易於末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防之於未然故易也
其脆易破故其微易散於始生之時則除之
[003-017a]
故不難也爲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是居存
慮没之士也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大不可除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高不可掩千里之行始
於足下遠不可止爲者敗之爲者是除禍胎
任其滋長使至成熟故謂之敗敗猶可循復
也執者失之執者由長惡不悛遂至絶滅故
謂之失失者無復更生也聖人無爲故無敗
敗起於爲不爲何敗無執故無失失因於執
不執何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皆有
始而無卒愼終如始則無敗事本末不衰則
[003-017b]
無不成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欲
人之所不欲故視金玉如遺土也學不學以
復衆人之所過學人之所不學故能抑群生
之踰分以輔萬物之自然爲此二行者以佐
萬物之性咸使歸於天眞不敢爲焉守愼故
不敢妄爲也
古之善爲道者說古有道者欲使今世之君
效之非以明民不以道明示於民者恐其生
異志也將以愚之潜以道浸潤令反其質朴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姦智多則懷巧詆是以
[003-018a]
難理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使多智者治國則
必行蠹政則民亂矣故是國之賊也不以智
治國國之福若以淳樸爲政則必行無爲則
民安故是國之福也知此兩者亦楷式楷模
也式法也爲賊爲福是兩者兩者亦甚易知
知之則當違害而就利常知楷式是謂玄德
常知福可任之賊可去之致蒼生於太平是
君有不測之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陰
德深不可知遠不可窺夫然乃能與萬物復
歸於自然之性然後乃至大順皆復天眞則
[003-018b]
無所不順也
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
爲百谷王王者往也江海善居衆流之下是
以百谷無不臻凑是以聖人是能法江海者
欲上人必以言下之將欲居於人上故先以
其言下於人欲先人必以其身後之將欲居
於人先故須退身在於人後也是以處上而
人不重民皆欣戴猶以爲輕處前而人不害
人皆悅隨焉無加傷是以樂推而不厭謙之
力也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我以謙
[003-019a]
德化下下皆化之而爲退讓也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天下之人皆言我
道大似不賢者夫唯大故似不肖我則語之
夫大人故其愚不可及也若肖乆矣其細也
夫若賢使人得之者此乃爲天下至細之人
乆矣吾有三寳我雖不肖然有三行可謂修
身理國之至寳也寳而持之人若以爲寳持
之不捨則何往而不利一曰慈慈仁也二曰
儉儉約也三曰不敢爲天下先處群動之後
也夫慈故能勇勇於濟物儉故能廣節用故
[003-019b]
有此贍不敢爲天下先故能成其長自下行
成昇高業就故得爲天下君長堯爲九州長
是也今捨其慈且勇不仁而勇勇必損物捨
其儉且廣不約反奢必見之捨其後且先先
己而後人人必銜怨死矣此三行或闕其一
則死矣况皆不行乎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
固將能用慈撫養士卒士卒心無貳故戰則
勝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慈德動天天
故救助以其將能用慈衛於士卒也
善爲士者不武以道不以武也喜戰者不怒
[003-020a]
以謀不以怒也善勝敵者不爭以德不以爭
也善用人者爲之下以謙不以力也是謂不
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上
四善人能行之則未有不應也其如此故得
上合天道是古之極致者也用兵有言因時
君所好而進其道用兵之言在下文吾不敢
爲主主先物而動而爲客客和而不唱不敢
進寸不擅侵人而退尺自守以候變也是謂
行無行敵宼我封遂行以止之非懷殺伐之
志攘無臂無怒不攘故似無臂仍無敵不爭
[003-020b]
勝故不引鬥也執無兵以德不以力也禍莫
大於輕敵夫爲客之道莫先於是舉輕敵則
幾喪吾寳寳身也若輕敵深入靡不輿尸故
抗兵相加則哀者勝之兩國舉兵主客勢敵
至於交鋒剋捷則素慈哀於士卒者勝也此
是因用兵進以慈之道也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云我言無爲則易知將
欲行之又何難矣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天下
擾擾皆徇有爲有爲與無爲背故皆不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以道爲宗以德爲君夫唯無
[003-021a]
知是以不我知無知者是識不及理人之不
能知我至言行我無爲則道德何由至哉知
我者希舉世少有能知我有道德者則我者
貴知而法之貴無以比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内有至寳外無光儀是以天下莫能知也
知不知上智周萬物無所不知而云我何知
此眞知也得非上乎不知知病墻面而立一
無所知而云無所不知斯妄人也豈非病矣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眞知者乃能以妄知爲
病而病之則眞知不病而妄知病矣聖人不
[003-021b]
病以其病病向若自病則不能病人也是以
不病驗此則不病明矣
人不畏威則大威至威之大者死也人皆以
小惡爲無傷遂積之盈貫貫盈而死是非大
威至乎無狹其所居居神者心也多欲則神
居狹矣無厭其所生生人者神也神留則不
死夫唯不厭是以不厭若能清虚則人神相
愛也是以聖人自知自知虚心則神留不自
見若自見則是不畏威自厭不厭生也不自
貴若自貴則是狹其居故去彼取此去自見
[003-022a]
與自貴取自知與自愛
勇於敢則殺若勇敢於欲則天必殺之勇於
不敢則活若於欲勇於不敢則天必活之常
知此兩者謂敢與不敢也或利或害不敢則
爲利敢則爲害也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惡
勇敢是以聖人猶難之斯縁知天之所惡天
之道說天道以誡於人也不爭而善勝天雖
順物物孰敢不聽命也不言而善應雖無言
教四時百物無不應之不召而自來雖不呼
召三光列耀莫不隨之繟然而善謀繟然至
[003-022b]
寬至於殺敢活不敢未嘗匱乏畫夜行度未
始差忒若然者如其中有善運籌之主也天
網恢恢疏而不失雖網目至疏大而爲惡者
不能脱免
民常不畏死已困於刑法也奈何以死懼之
更以死刑威之豈有畏者若使民常畏死時
政寬則民不輕生而爲奇者吾得執而殺之
孰敢於畏死之中有民爲詐抵法以吾君人
之勢必得執而殺之所不敢者不敢代天也
常有司殺者殺所以無漏網者夫代司殺是
[003-023a]
謂代大匠斲以君代天如拙夫之代良三也
夫代大匠斲希有不傷其手矣以不能代能
則不唯殘朴亦必傷手
民之饑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饑上厚斂則
下不足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爲是
以難治上多事則下皆設奇以應之是以難
理人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此言
人屬在君也上貪營養太豐誅求過分國民
十室九空民咸怨上上遂覆亡是非輕死也
夫唯無以生爲者是賢於貴生厚生則生亡
[003-023b]
外生則生存以此較之則不貴生者賢於貴
生者也
人之生也柔弱道在也其死也堅强道去也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氣在也其死也枯槁
氣散也故堅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目
擊可知是以兵强則不勝兵者不祥之器違
天天之好生故抑之使强者不勝也木强則
共木本强大而條柯柔弱故柔條共生於强
本也强大處下柔弱處上以生死並之柔生
而强死以上比之又弱居上而强處下彼區
[003-024a]
區自爲下而取死倒置何深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以人所解喻天道難知
則雖遠可見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
之不足者與之抑高舉下損長與短張弓如
此始可命中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日中則
昃損也月晦則朔補也朔蘇也人之道則不
然人道與天道背此人之道言暗君俗人也
損不足以奉有餘則割無以資有孰能以有
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誰能同天唯有道之
人爲君則遏强撫弱爲人則以財賑乏此言
[003-024b]
賢君哲士也是以聖人爲而不恃功成不處
其不欲見賢不伐其美不處其德者蓋不欲
令物見己之賢也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觀其隨器順人孰能先
之而攻堅强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攻堅
之勝水有不易之道柔勝剛弱勝强天下莫
不知莫能行水能攻堅則知柔勝剛謙爲人
伏則知弱勝强此天下無不知見至於行之
則盡莫能者故聖人言受國之垢是謂社稷
主人所惡者垢穢聖人能受之故爲社稷主
[003-025a]
也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人所忌者不祥聖
人能稱之故爲天下王也正言若反能行柔
弱者則爲主爲王此實正言也而俗尚剛强
故以爲反
和大怨怨者心氣不平也和使其無事也必
有餘怨若以事和之則翻濟其怨安可以爲
善若翻濟其怨則自然爲惡也是以聖人執
左契不責於人凡左非用事之所也契者符
會之目也聖人執心無事但思與萬民心氣
符同適自無怨何必責於人也故有德司契
[003-025b]
若善和冤者但司與人民會同而已無德司
散若閑和怨者則專司事以明示於民怨是
用生豈云和矣徹明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有德之主善人也天道常以福祚與之
小國寡民理大如小意在簡省貴欲安民也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什物也伯成數也器
民之所用生資也由君無爲使民有此資業
雖數至於百亦不税而用之使民重死樂業
故不輕生也而不遠徙爲無苛政雖有舟輿
無所乗之舟可以濟於水輿可以行於陸民
[003-026a]
既各足故無所乗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甲
兵皆君之利器也無爲故無所陳之使民復
結繩而用之將反古也甘其食知足故所食
皆甘美其服止於分故無服不美安其居欲
絶故陋巷斯安也樂其俗無事故其俗自樂
也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相去近也民至
老死不相往來無所求也
信言不美信言者說道也淡乎其無味故不
美美言不信美言者誘人也甘言故無信善
者不辯善者貴行不事談說辯者不善滯言
[003-026b]
不行故非善也知者不博知者貴無事也博
者不知猶貴學固未知聖人不積積而能散
既以與人己愈有演德以教人人受其益而
聖德益明如鏡照人人見其好惡惡者修飾
好者加勸而鏡明不减既以與人己愈多散
財以卹貧貧獲其濟而聖財不匱如井任民
汲引汲者蒙其利而井不竭也天之道利而
不害天道陽也故好生而惡殺好生故云利
惡殺故云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爭聖人所
爲常順於物物無不敬從也
[003-027a]


道德眞經新註卷之四








                
[003-02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