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44 御訂全金詩增補中州集-清-郭元釪 (master)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訂全金詩増補中州集巻一
  諸相上
  張鄆王通古一首/ 補/
    補金史張通古字樂之易州易縣人讀書過目
    不忘該綜經史善屬文遼天慶二年進士第補
    樞密院令史丁父憂起復懇辭不獲因遁去屏
    居興平太祖定燕京割以與宋宋人欲收人望
[003-1b]
    召通古通古辭謝隱居易州太寧山下宗望復
    燕京侍中劉彦宗知其才召為樞密院主奏改
    兵刑房承旨天㑹四年初建尚書省除工部侍
    郎兼六部事高慶裔設磨勘法仕宦者多奪官
    通古亦免去遼王宗幹知其才遣人諭之使自
    理通古不肯曰多士皆去而已何心求用哉宗
    幹為論理之除中京副留守充詔諭江南使使
    宋歸除參知行臺尚書省事天德初遷行臺左
[003-2a]
   丞進拜平章政事封譚王改封鄆王以疾求解
   機務不許拜司徒封瀋王海陵御下嚴厲未嘗
   假詞色惟見通古必以禮貌㑹磁州僧法寳欲
   去張浩張暉留之不可得朝官又有欲留之者
   海陵聞其事詔三品以上官責之曰聞卿等每
   到寺僧法寳正坐卿等皆坐其側朕甚不取佛
   者本一小國王子能輕舍富貴自苦修行由是
   成佛今人崇敬以希福利皆妄也况僧者往往
[003-2b]
   不第秀才市井游食生計不足乃去為僧校其
   貴賤未可與簿尉抗禮閭閻老婦廹於死期多
   歸信之卿等位為宰輔乃復效此失大臣體張
   司徒老成舊人三教該通足為儀表何不師之
   乃召杖法寳於朝堂正隆二年以司徒致仕封
   曹王卒年六十九
  靈壁寺
萬壑千巖裏林開一徑深數年勞想望此日快登臨勝
[003-3a]
境情難盡危塗力不任樓臺相映抱松柏自蕭森花散
諸天雨燈傳古佛心鶴泉寒潄玉園地舊鋪金石磴﨑
嶇上桃谿窈窕尋淵明能止酒叔夜况攜琴所恨無長
暇徒勤惜寸隂清宵誰我伴乘興但孤斟
 劉曹王豫七首/ 補二首/
   豫字彦由阜城人仕宋知濟南府事汴京下立
   張邦昌為大楚皇帝宋滅楚更立彦由國號齊
   建元阜昌八年廢為蜀王遷黄龍府改封曹有
[003-3b]
   集十巻行於世二子鱗猊孫通海陵朝參知政
   事四世孫瑛今在太原
   臣元釪/謹按豫仕宋至郡守後入金繼邦昌為
   齊帝比於邦昌蓋殘烈焉前既背宋而終亦非
   金之幹臣反覆僣冒婦孺之所不齒而好問録
   金相首登其詩者以為宋臣齊帝豫皆不得而
   有之登之金廷其辜自狀耳昔人謂中州一集
   寓史筆於採風信哉
[003-4a]
  雜詩六首
竹塢人家瀕小溪數枝紅杏出疎籬門前山色帶烟重
幽鳥一聲春日遲
風荷柄柄弄清香輕薄沙禽落又翔紅日轉西漁艇散
一川山影暮天涼
古渡停驂日向沈淒涼歸思梗清吟碧山幾㸃塞天濶
紅葉一林秋意深
倚巖蕭寺據危崖丈室軒惡面水開雪霽暮寒山月上
[003-4b]
數竿修竹一枝梅
晝色晴明著色圖山光凝翠接平湖烟嵐自古人難畫
逺即深深近却無
寒林烟重暝棲鴉逺寺疎鐘送落霞無限嶺雲遮不斷
數聲和月到山家
  客館
雪消北嶺安排暖寒入東風阻節春絕塞亂山圍古驛
他時説著也愁人
[003-5a]
  題泗泉
泗泉竒且奥聲勢各喧豗虎豹巖邊去蛟龍窟裏來混
流烟作陣巧激雪成堆派必人疏導源應鬼鑿開乍深
濤不起瀠繞浪相催可把江心比嘗將海眼猜始㣲纔
迸玉終盛若奔雷澗為寒無卉丘因潤有苔已觀離竇
側俄見過城隈石勁崖難潄沙虚岸易頽邇雖逾濟漯
遐亦到蓬萊洗鉢僧常至乘槎客未回我來源際瞰誰
自谷中摧洶湧曽浮磬潺湲好泛杯狹寧容蟻穴湍可
[003-5b]
暴魚腮擘華非夫爾排淮乃力哉傍如巫女峽上類楚
陽臺漏澤空神異襄陵但水災林幽多鳥鵲地僻少塵
埃重愛兹佳趣題詩愧不才
  蘇門一首
太行雄偉赤霄逼枝分蘇門為肘腋孕竒産秀氣蟠鬱
湧作琉璃十頃碧初疑驪龍蟄山趾仰噴明珠飛的皪
忽如湘靈理新粧大盤開匣作磨拭峰巒倒影浸雲烟
蘋藻照沙改顔色相輝一段佳風月餘潤幾州分動植
[003-6a]
昔聞隱淪神仙人高標清與溪山敵悠悠往事散浮雲
嘯有遺臺行有跡我居東秦濟水南無限泉池日親炙
一行作吏别經年情思塵埃何處滌靈祠因禱來憑欄
頓爽骨毛決胸臆飄飄蘭舟七八客樽爼笙簫隨分入
勝槩繽紛眼不供恨之魯戈揮晷刻歸城簿領厭沈迷
春睡每酣魂夢適心約他時杖屨遊醉潄溪流枕溪石
   附中興紀事本末濟南府守臣劉豫者阜城人
   中元符第嘗為臺官因論禮制局事道君上曰
[003-6b]
   劉豫河北村叟不識禮制遂黜於外至是纔復
   為郡時金師來攻豫遣其子鱗部兵出戰為金
   所圍豫檄通判張東援之金解去尼瑪哈乃遣人
   㗖豫以利豫即詣軍前通欵
   附中興紀事本末豫初僣位作楮幣自一貫至
   百貫皆識其末曰過八年不在行用後八年而
   廢
   附偽齊録謂豫生景州守濟南節制東平僣位
[003-7a]
   大名遂起四郡强壯為雲從子弟應募者數千
   人又以境内三代有官或本身有官人為三衞
   官曰翼衞曰勲衞曰親衞二年升一等及六年
   即以試弓馬合格人出官
   附大金國志西京兵士賣玉注椀與三路都統
   豫疑非民間物勘鞫之知得於山陵中遂以劉
   從善為河南淘沙官發山陵金人發不盡棺中
   水銀等物以谷俊為汴京淘沙官發民間埋窖
[003-7b]
   及無主墳墓中物
   附三朝北盟㑹編劉豫初僣立奔附者衆識者
   譏之曰濃磨一鋌兩鋌墨畫出千年萬年樹悞
   得百鳥盡飛來踏枝不着空飛去輕薄子撰造
   詩曲指為笑端不可勝記
   附河間府志讀書堂在阜城縣北墉下劉齊王
   讀書於此元學士王惲詩當年齊相讀書堂此
   日金華表佛幢碧色尚餘書帶草綺疏猶是聚
[003-8a]
   螢窓
   附秋澗集劉元輔話廢齊祖塋在阜城南十二
   里謂之御莊至今石馬在焉明日次元州陳教
   授又説豫未貴時一日顧見一白龍見婦翁家
   大鏡中但無鱗與角耳後婦翁亦見以女妻之
   資藉之力甚厚及生二子以鱗角為名或者謂
   二子長豫當大貴後果然
 杜丞相充一首/
[003-8b]
   充字公美相州人仕宋知滄州歸國拜尚書右
   丞相領中山行臺以壽終
  塵
汨汨勞生為爾忙只除不到白雲鄉步囘洛浦生羅襪
歌斷秦樓簌杏梁閒撲衣襟迷逺望靜穿窓隙鎖斜陽
帝城别有風流在輦路春風十里香
   附大金國志宗盤之難達蘭預謀時方握兵在
   外難以遽誅仍除達蘭為燕京行臺左丞相又
[003-9a]
   僉書杜充為右丞相命下達蘭語使者曰我開
   國功臣何罪而與降奴杜充為伍耶不受命而
   叛
   附中興紀事本末初金以余覩之叛收平州守
   郭藥師相州守杜充平陽總管蕭慶皆下元帥
   府獄既而悉免之惟雲中副留守李處能預謀
   族誅左副元帥尼瑪哈問杜充爾欲南歸耶充曰
   他人敢歸南朝惟充不敢歸也尼瑪哈顧諸酋笑
[003-9b]
   之時金主晟已至中京欲遂之燕雲以余覩亂
   復還本土至是副元帥而下知其主已囘亦各
   歸所部
 虞令公仲文一首/
   仲文字質夫世南之裔武州寧逺人仕為遼相
   歸朝授樞密使平章政事封秦國公四歳作詩
   賦煎餅有魚目蟬聲之句人以神童目之
  雪花四歳作/
[003-10a]
瓊英與玉蘂片片落前池問著花來處東君也不知
   附圖繪寳鑑虞仲文畫人馬墨竹學文湖州
 張丞相孝純一首/
   孝純字永錫滕陽人宣和末知太原國兵圍守
   踰年人相食幾盡乃下朝廷憐其忠授相職後
   以相齊致仕汴京建行臺起為左丞相踰年得
   請歸鄉里二兄尚安健鄉人為作三老圖卒諡
   安簡子公藥字元石昌武軍節度副使致仕孫
[003-10b]
   觀字彦國世為文章家曽孫厚之字茂𢎞承安
   二年進士
  中運使寄酒清明日到以詩謝之
芳樽到日恰清明似與嘉辰黙計程擬助林園延勝賞
肯容桃李落繁英老來官爵渾無味閒裏杯盤却有情
見説使車臨岱麓儻能相過共飛觥
   附中興紀事本末金人既割河南之地以歸宋
   遂移行臺尚書省於大名府仍遣行臺左丞相
[003-11a]
   張孝純赴闕孝純自慙乃白右副元帥烏珠願
   歸徐州致仕而卒
   附林泉野記張孝純徐州人登元祐四年第工
   詩有文武材略宣和末知太原府兼河東路安
   撫使靖康初尼瑪哈來攻先築夾城於外期於必
   取百道進攻孝純與副總管王禀以死守遥授
   檢校少保武當軍節度使後河東諸郡相繼陷
   没城破孝純不得已遂降金金立劉豫於北京
[003-11b]
   以孝純為左丞相紹興四年上宻詔孝純與李鄴李
   儔等令投身來歸當待之如初孝純竟不至及
   金廢劉豫留孝純京師既而議和歸我河南州
   縣又詔孝純赴闕孝純慚懼請於金乞致仕歸
   徐州而卒
   附金節要孝純守太原幾年而破執至尼瑪哈前
   逼令拜之孝純曰元帥乃金國大臣某乃大宋
   國大臣豈有拜禮事至此惟有死耳何相窘耶
[003-12a]
   尼瑪哈不能强之因囚歸雲中此與哥舒翰潼闗
   之敗屈節於禄山逺矣孝純之得還也時正在
   雲中目覩其詳是歳五月六日尼瑪哈謂孝純曰
   公如此無治生事秋當還公於鄉里又顧雲中
   留守高慶裔曰如有人欠孝純錢物可督還之
   旦晚孝純歸鄉矣孝純初聞是語不知其所以
   葢時尼瑪哈與劉豫之議宻定外人莫之知也至
   是尼瑪哈遣人送孝純南歸止云歸鄉而已故奉
[003-12b]
   使宇文虚中送孝純詩有閈里共驚新素髪兒
   童重整舊斑衣之句則衆莫知其相豫也明矣
   孝純既至河朔欲由濟南歸徐主者曰當與公
   共至東平節制司某得囘檄公方可歸徐矣既
   行則孝純之兄弟孝中孝立及諸姪鄉人竟逺
   迓之孝純方喜慰之際無何至汶上豫已僣位
   遽有拜相之命當是之時孝純昵於親愛懼於
   還金因而以䘮晚節於罪固莫可逃然比之充
[003-13a]
   豫之輩固有間矣
 張左相汝霖一首/
   汝霖字仲澤遼陽人家世貴顯父浩字浩然以
   門資仕揚歴中外遂升端揆進拜太師封南陽
   郡王五子仲澤平章政事莘國公汝為字仲宣
   河北東路轉運使汝翼仕不達皆進士也汝方
   字仲賢自號丹華老人汝猷字仲謀俱至宣徽
   使父子兄弟各有詩傳於世王子端内翰太師
[003-13b]
   之外孫其淵源有自云
  春溪一首
黯黯春愁底處消小桃無語半含嬌東風不管前溪水
暖緑溶溶拍畫橋
   附畫史㑹要張汝霖善墨竹師黄華
 劉右相長言一首/
   長言字宣叔東平人宋相莘老之孫而學易先
   生斯立之猶子也父蹟年三十五終於儀真令
[003-14a]
   工詩能文有南榮集傳東州今獨余家有之宣
   叔正隆宰相詩文能世其家今不復見矣
  通叔以詩送古鏡為長言生日之壽次韻謝之
綵衣禄隱非臞仙猶有向來文字縁都城一别兩歳晚
寄聲勞苦常相先人間始生俗禮重而我永感方頽然
逺憑詩句致竒物欲挽暮景廻虞淵規摹九寸函大方
古製不作菱花妍開奩拂拭愧陋質但喜虹氣浮晴天
夫君久要心不遷期與鐡杖論清堅保身頼此孤月圓
[003-14b]
明年上印行歸田
   附元好問題學易先生劉斯立詩帖後學易先
   生詩絶似東坡和陶不應入江西𣲖閒閒之論
   定矣此詩余初到崧山時曽見之能得其意而
   不能記其辭搜訪二十年北渡後將還太原過
   東郡乃復見之鄉人王清卿家愛之深而不見
   之久煥若神明頓還舊觀故喜為之書余家唐
   劉長卿詩學易堂舊物是先生手所校本題云
[003-15a]
   壬午六月就夏英公孫儀公家本校之字畫楚
   楚如唐人書盤谷序又儀真令諱蹟者皇統宰
   相宣叔之父是先生弟昆行有詩文二冊號南
   榮集宣叔録之以備遺忘亂後惟余家有之然
   則余於學易劉氏豈世之所謂緣熟者耶
 右相耶律履一首/
   履字履道東丹王之七世孫學通易太𤣥至於
   隂陽厯數無不精究嘗以鄉賦一試有司以露
[003-15b]
   索為耻遂不就舉䕃補國史掾興陵朝累遷薊
   州刺史入翰林為修撰歴直學士待制禮部尚
   書特賜孟宗獻牓進士第俄預淄王定冊功拜
   參知政事明昌元年進右丞卒年六十一興陵
   嘗問宋名臣孰為優履道以蘇端明軾對上曰
   吾聞軾與王詵交甚欵至作歌曲戲及姬侍非
   禮之甚尚何足道耶履道進曰小説傳聞未必
   可信就使有之戲笑之間亦何得深責世徒知
[003-16a]
   軾之詩文人不可及臣觀其論天下事實經濟
   之良才求之古人陸贄而下未見其比陛下無
   信小説傳聞而忽賢臣之言明日録軾奏議上
   之詔國子監刋行自號忘言居士有集傳於世
   三子辯才武廟署令善才工部尚書楚才中書
   令四孫鈞鉉鏞鑄
   補金史伊喇履五歳時晚卧廡下見㣲雲往來
   天際忽謂乳母曰此所謂卧看青天行白雲耶
[003-16b]
   兄德元竒之後章宗喜左氏傳聞履博洽召質
   所疑履曰左氏多權詐駁而不純尚書孟子皆
   聖賢純全之道願留意焉
  史院從事日感懷
不學知章乞鑑湖不隨老阮醉黄壚試從麟閣諸賢問
肯屑蘭臺小史無一戰得侯輸妄尉長身奉粟媿侏儒
禁城鐘定燈花落坐撫塵編惜壯圖
   附元遺山集伊喇履善契丹大小字譯經辭達
[003-17a]
   而理得大定初詔以小字譯唐史成則别以女
   直字傳之履在選中獨主其事更以女直字譯
   漢文選貴胄之秀異就學焉
   附畫史㑹要伊喇履善畫蘭兼善畫鹿及人馬
   附金詩紀事案五代史契丹以其所居横帳地
   名為姓曰錫里錫里譯者謂之耶律又遼史本
   紀太祖姓耶律氏國語解云有謂始興之地曰
   錫里譯者以錫里為耶律故國族皆以耶律為
[003-17b]
   姓又有言以漢字書者曰耶律以契丹字書者
   曰伊喇明焦竑國史經籍志載有伊喇楚材湛
   然集三十五巻又耶律楚材集十二巻一列於
   金一列於元以一人為二人甚失考據又金史
   國語解伊喇漢姓曰劉
 張平章萬公一首/
   萬公字良輔東阿人正隆二年進士仕長山令
   有惠政人為立祠入為右司員外郎太師淄王
[003-18a]
   愛之許以宰相器明昌初累遷御史中丞以言
   事忤旨除彰國軍節度使召為大興尹拜參知
   政事以母老丐歸養出判東平河中濟南丁内
   艱起復擢平章政事封壽國公為相知大體有
   敦龎耆艾之目既致政而眷顧未衰復起判濟
   南安撫山東便宜行事未幾得請卒於家諡文
   貞繪像衍慶宫配享章宗廟廷
   補金史萬公父彌學夢至一室牓曰張萬相公
[003-18b]
   讀書堂已而萬公生因以名焉
  戊戌二月中旬登稷山清榭
問囚推案朝還暮危坐不知春淺深今日檐間看風色
一株紅杏暗驚心
   附元好問平章政事壽國張文貞公神道碑故
   相壽國張公之孫好退為某言先大父之卒參
   知政事高公子約為神道碑碑石已具遭貞祐
   之事不克立好退南渡二十年乃還鄉里思卒
[003-19a]
   前事而高公之文於時事有嫌不敢復議惟我
   先人以書生起家仕宦至宰相身存踐履之實
   國有經綸之業雖風流未逺而人代既遷徵良
   史則墜簡已亡懷舊俗則高年垂盡瞻言丘壠
   旌紀寂寥好退無所似肖不能奉揚徽烈負釁
   䝉累無以自處誠得吾子辱以第二碑賜之則
   瞑目為無憾矣敢百拜以請某竊自念言不腆
   之文顧無足以紀公之美且不能繼於髙公之
[003-19b]
   文之後固宜以不敏辭所以不敢終辭者葢金
   朝官制大臣有上下四府之目自尚書令而下
   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二人為宰相尚書左右丞
   參知政事二人為執政官凡在此位者内屬外
   戚與國人有戰伐之功預心腹之謀者為多潢
   霫之人以門閥見推者次之參用進士則又次
   之其所謂進士者特以示公道繫人望焉爾軒
   輊之權既分疎密之情亦異孤立之迹處乎危
[003-20a]
   疑之間難入之言奪於衆多之口以常情度之
   謂必以茍容為得計循黙為知體矣然而持區
   區之忠以盡心於所事如石右丞琚董右丞師
   中胥莘公鼎之流慨然以名臣自任者亦時有
   之惟公歴仕四朝再秉鈞軸不難於他人之所
   難不徇於世俗之所徇忠信篤實足以自結人
   主名德雅望足以師表百僚敦龎耆艾足以鎮
   國家而撫百姓故百年以來談良相者莫不以
[003-20b]
   公為稱首夫善化一鄉智效一官人且喜聞而
   樂道之不欲使之隨世磨滅有如我公乃不得
   以著金石傳永久秉筆之士將不有任其責者
   乎謹按儀同三司平章政事壽國文貞公諱萬
   公字良輔姓張氏唐名臣公謹之後唐末有自
   東海徙汶上者後又徙東阿遂為東阿人曽祖
   諱晞行善好施鄉人歸之宣政末常出財佐軍
   二子得補國子助教用公貴贈銀青榮禄大夫
[003-21a]
   清河郡侯妣劉氏清河郡太夫人祖諱詢孝弟
   力田家用不匱贈金紫光禄大夫清河郡公妣
   崔氏清河郡太夫人考諱彌學篤於學問以尚
   書為專門之業初應鄉試擢本經第一後罷經
   義科以詞賦取士復預薦書已而嘆曰丈夫寜
   老於童子彫蟲之技耶吾不復出矣常銘其左
   右云欲求子孫先當積孝欲求聰明先當積學
   世以為名言累贈崇進壽國公妣王氏壽國太
[003-21b]
   夫人生四子公其第四子也公幼頴悟號稱博
   聞强記弱冠登正隆二年詞賦進士第釋褐頴
   順軍新鄭縣主簿丁崇進公憂服除調沂州費
   縣主簿正隆政衰盜賊羣起公有䇿禦之盜為
   衰止邑人賴焉大定四年調遼陽路辰淥鹽司
   判官課最超淄川長山令去官之日百姓為之
   立祠十年充尚書省令史考滿遷河北西路轉
   運司都勾判官歳餘改大理司直十九年遷武
[003-22a]
   寧軍節度副使二十一年召為尚書省右司都
   事朝廷知公殆將大用矣未幾攝同知登聞檢
   院事奏對稱旨乃真受焉再遷侍御史不數月
   改右司員外郎郎中敷奏詳明不為縁飾世宗
   嘉賞之顧謂侍臣曰張萬公純直人也俄遷刑
   部侍郎章宗即位詔以遺留使於宋使還㑹創
   設提刑司首命公為河南路提刑使不期年御
   史臺奏課為九路之最擢拜御史中丞時明昌
[003-22b]
   元年也元妃李氏有寵上欲立為后臺諫以為
   不可交攻之監察御史宗端修右拾遺路鐸翰
   林修撰趙秉文皆得罪去一日上遣中使密訪
   公吾欲立后何所不可而臺諫乃不相容卿以
   為如何公言此大事明日當面奏及對因為上
   言國朝立后非貴種不預選擇元妃本出太府
   監户細微之極豈得母天下上黙不言明日出
   公為彰德軍節度使兼應州管内觀察使其後
[003-23a]
   立后議寢上思公言召為大興府尹二年九月
   拜參知政事以太夫人年過八十表乞就養不
   許未幾復申前請乃授山東西路兵馬都總管
   兼判東平府事以便親歳餘復以親老為言乃
   聽歸侍六年起為河中府尹時屬軍興調度百
   出公為之平物價寛民力比他州所費省者什
   六七承安三年正月上以太夫人之故移公濟
   南尹河中之人為建去思堂畫像事之九月丁
[003-23b]
   内艱卒哭詔以明年正月朝京師起復授平章
   政事超資善大夫封壽國公主兵者言比歳征
   伐多至敗衂凡以軍士所給之地不足自贍至
   有不充饑寒者所以無鬭志願括民田之冒税
   者分給之則戰自倍矣朝臣議已定公獨上章
   極諫其不可者五大畧以為軍旅之後瘡痍未
   復百姓撫摩之不暇何可重擾一也通檢未久
   田有定籍括之必不能盡適足以増猾吏之弊
[003-24a]
   長告訐之風二也浮費侈用不可勝計推之以
   養軍可斂不及民而足無待於奪民之田三也
   兵士失於選擇强弱不别而使之同田而共養
   振厲者無以盡其力而疲劣者得以容其姦四
   也奪民而與軍得軍心而失天下心其禍有不
   勝言者五也必不得已乞以冒地之已括者召
   民蒔之以所入贍軍則軍有坐獲之利而民無
   被奪之怨矣不從即以衰病不任職乞罷賜告
[003-24b]
   兩月且以尚醫調䕶之泰和元年六月連章請
   老遷榮禄大夫且以公第四子某四赴廷試當
   同進士出身詔充閤門祗候又改筆硯局承應
   尋賜進士第所以優禮公者他相莫與為比二
   年章再上有旨卿頻上章告老寧以言事不見
   從或與同列者有差别故耶何求去之數也公
   奏言臣誠衰老當避賢者路無他意也三年正
   月章再上不允加銀青榮禄大夫三月歴舉朝
[003-25a]
   賢之可代已者求去甚力上為感動中使宣旨
   朕初即位首命卿入政府繼遷相位以卿習於
   典故處事詳雅春秋雖高而神明未衰故且以
   機務相勞今去意既堅不得不屈朕以從卿耳
   明日入辭詔以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公退居上
   所以待之者不少衰朝廷有大利害則遣使者
   就訪之六年南鄙用兵上以山東重地須大臣
   鎮撫之手詔起公判濟南府山東山西路宣撫
[003-25b]
   使便宜行事公為之布教條問民所疾苦貸逋
   賦以寛流亡假閒田以業單貧戍邊郡者戒之
   以守疆場毋敢妄動蒞州郡者戒之以省符牒
   毋敢妄擾經畫既定即移文有司乞還鄉里上
   優詔許之仍崇進以榮其歸七年冬十月寢疾
   一日令具湯沐灑掃庭内曰吾將逝矣命子益
   執筆書遺戒戒子孫以貴薄尚儉而已尋卒春
   秋七十有四上聞之震悼輟視朝賻贈加等祭
[003-26a]
   葬皆用詔書從事有司攷行諡曰文貞仍贈開
   府儀同三司以八月二日舉公之柩葬於青太
   里北原之先塋壽國夫人劉氏祔焉大安元年
   詔繪公像於衍慶宫配享章宗廟庭公資朴直
   不自表襮自少日便能以沉黙自養平居不妄
   言笑事親孝待昆弟有禮與人交不茍合太夫
   人喜家居留官下者未嘗久毎一書示至公必
   望拜庭下欷歔流涕而後發左右皆為感動夫
[003-26b]
   人前殁章宗欲有所賜再拜謝不敢當潔居終
   身兩童子自隨侍婢不得至其前閒居鄉縣與
   父老游敦布衣之好初不以名位自居仕宦五
   十年在州縣則治化清淨不事科罰而人有畏
   愛之實在朝廷則切於論列有不便於民者必
   委曲道之雖理若訐直而辭氣容貌不失其為
   大臣之體大定之治近古所未有紀綱法度備
   具周密公在相位謹奉行而重改作得守文之
[003-27a]
   體故能不動聲色而天下隂受其賜古所謂日
   計不足月計有餘者於兹見之故嘗論公平生
   所言者不勝載而繫於廢興存亡者有二事焉
   一立后二括田立后難於從而章宗從之括田
   不難從而竟不聽其後武夫悍卒倚國威以為
   重山東河朔上腴之田民有耕之數世者亦以
   冒占奪之兵日益驕民日益困養成癰疽計日
   而潰貞祐之亂盜賊滿野向之倚國威以為重
[003-27b]
   者人視之以為血讐骨怨必報而後已一顧盼
   之頃皆狼狽於鋒鏑之下雖赤子不能免蓋立
   后之事在庭之臣皆以為不可獨上以為可故
   公之言易為力括田之事上下皆以為可而公
   獨以為不可故難為功以一言之不相入其禍
   果有不可勝言者是不獨在公為遺恨異世相
   望亦當有太息而流涕者鳴呼豈非天耶銘曰
   留侯受書三往雞鳴濟北有期廼祠嘉平神物
[003-28a]
    不亡時出效靈穀城之張帝傅載生帝傅維何
    文貞壽公木訥之剛朴魯之忠以靜而應以介
    而通悃愊無華安事勇功郎署擢長憲臺進貳
    相業之良興陵所試大定之治講若畫一公如
    曹參守而勿失守而勿失民以寧謐賜則隂受
    跡容致詰皇天生之曷不成之孝孫受之曷不
    究之在昔所難在聽思聰烏羣於前孰知雌雄
    兵以農戰國從本固皮之不存毛將安傅一言
[003-28b]
    之㣲邦可以興作法於貪弊將曷勝悔㒺後及
    忠無前寤我思古人愛而莫助黄山之陽喬木
    蒼蒼公墓有碑千載涕滂
 
 
 
 
御訂全金詩増補中州集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