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26 梁文紀-明-梅鼎祚 (master)


[010-1a]
欽定四庫全書
 梁文紀巻十      明 梅鼎祚 編
  周捨字昇逸汝南安城人齊中書侍郎顒/子仕齊太常丞入梁厯太子詹事
   袞服議天監七年詔可禮捨天監初以異能召/拜尚書祠部郎 儀損益多自捨出
詔㫖以王者衮服宜畫鳯皇以示差降按禮有虞氏皇
而祭深衣而養老鄭𤣥所言皇則是畫鳯皇羽也又按
禮所稱雜服皆以衣定名猶加衮冕則是衮衣而冕明
有虞言皇者是衣名非冕明矣畫鳯之㫖事實灼然
[010-1b]
   皇太子釋奠議天監八年/捨議從之
釋奠仍㑹既惟大禮請依東宫元㑹太子著絳紗襮樂
用軒懸預升殿坐者皆服朱衣
   又有司議
禮云凡為人子者升降不由阼階案今學堂凡有三階
愚謂客若降等則從主人之階今先師在堂義所尊敬
太子宜登阼階以明從師之義若釋奠事訖宴㑹之時
無復先師之敬太子升堂則宜從西階以明不由阼義
[010-2a]
   吏部郎徐勉議
鄭𤣥云由命士以上父子異宫宫室既異無由阼階之
禮請釋奠及宴㑹太子升堂並宜由東階若輿駕幸學
自然中陛並隋/書
   鼎銘
天下寧康異方同軌九牧作貢百司咸理範金鑄器戒
鎮階所波圓月鏡傳之無已藝文/類聚
  何佟之字士威廬江灊人厯齊驍騎将軍/入梁為尚書左丞天監二年卒
[010-2b]
   雩祭依明堂議建武二年旱有司議雩祭依明/堂祠部郎何佟之議從之 梁
    書傳云佟之明習事數齊朝吉凶禮則皆取/決焉梁初百度草創依禮定議多所禆益
周禮司巫云若國大旱則帥巫而舞雩鄭𤣥云雩旱祭
也天子於上帝諸侯以下於上公之神又女巫云旱暵
則舞雩鄭𤣥云使女巫舞旱祭崇隂也鄭衆云求雨以
女巫禮記月令云命有司為民祈祀山川百原乃大雩
帝用盛樂乃命百縣雩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
糓實鄭𤣥云陽氣盛而恒旱山川百原能興雲致雨者
[010-3a]
也衆水所出為百原必先祭其本雩吁嗟求雨之祭也
雩帝謂為壇南郊之旁祭五精之帝配以先帝也自鞉
鞞至柷敔為盛樂他雩用歌舞而已百辟卿士古者上
公以下謂勾龍后稷之類也春秋傳曰大雩龍見而雩
止當以四月王肅云大雩求雨之祭也傳曰龍見而雩
謂四月也若五月六月大旱亦用雩禮於五月著雩義
也晉永和中中丞啓雩制在國之南為壇祈上帝百辟
舞童八列六十四人歌雲漢詩皆以孟夏得雨報太牢
[010-3b]
于時博士議舊有壇漢魏各自討尋月令云命有司祈
祀山川百原乃大雩又云乃命百縣雩祀百辟卿士則
大雩所祭唯應祭五精之帝而已勾芒等五神既是五
帝之佐依鄭𤣥説宜配食於庭也鄭𤣥云雩壇在南郊
壇之旁而不辨東西尋地道尊右雩壇方郊壇為輕理
應在左宜於郊壇之東營域之外築壇既祭五帝謂壇
宜員尋雩壇髙廣禮傳無明文案覲禮設方明之祀為
壇髙四尺用珪璋等六玉禮天地四方之神王者率諸
[010-4a]
侯親禮為所以教尊尊也雩祭五帝粗可依放謂今築
壇宜崇四尺其廣輪仍以四為度徑四丈周員十二丈
而四階也設五帝之位各依其方如在明堂之儀皇齊
以世祖配五精於明堂今亦宜配饗於雩壇矣古者孟
春郊祀祈嘉糓孟夏雩祭祈甘雨二祭雖殊而所為者
一禮唯有冬至報天初無得雨賽帝今雖闕冬至之祭
而南郊兼祈報之禮理不容别有賽答之事也禮祀帝
於郊則所尚省費周祭靈威仰若后稷各用一牲今祀
[010-4b]
五帝世祖亦宜各用一犢斯外悉如南郊之禮也武皇
遏宻未終自可不奏盛樂至於旱祭舞雩盖是吁嗟之
義既非存懽樂謂此不涉嫌其餘祝史稱辭仰祈靈澤
而已禮舞雩乃使無闕今之女巫竝不習歌舞方就教
試恐不應速依晉朝之議使童子或時取舍之宜也司
馬彪禮儀志云雩祀著皁衣盖是崇隂之義今祭服皆
緇差無所革其所歌之詩及諸供須輒勒主者申攝備

[010-5a]
   世祖配明堂議隆昌元年有司奏㕘議明堂咸/以世祖配國子助教謝曇濟議
    案祭法禘郊祖宗並列嚴祀鄭𤣥注義亦據/兼饗宜祖宗兩配文武雙祀助教徐景嵩光
    禄大夫王逡之謂宜以世祖文皇帝配祠部/郎何佟之議周之文武尚推后稷以配天謂
    文皇宜推世祖以配帝雖事施于尊祖亦義/章于嚴父焉左僕射王晏議以為若用鄭𤣥
    祖宗通稱則生有功徳没垂尊稱厯代配帝/何止于郊今殷薦上帝允屬世祖百代不毁
    其文廟乎詔可至永元二年/何佟之又議時以佟之為允
案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周人禘
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鄭𤣥云禘郊祖宗謂祭祀
[010-5b]
以配食也禘謂祀昊天於圜丘也祭上帝于南郊曰祭
祀五帝五神於明堂曰祖宗郊祭一帝而明堂祭五帝
小徳配寡大徳配衆王肅云祖宗是廟不毁之名果如
肅言殷有三祖三宗竝應不毁何故止稱湯契且王者
之後存焉舜寧立堯頊之廟傳世祀之乎漢文以髙祖
配泰畤至武帝立明堂復以髙祖配食一人兩配有乖
聖典自漢明以来未能反者故明堂無兼配之祀竊謂
先皇列二帝於文祖尊新廟為髙宗竝世祖而泛配以
[010-6a]
申聖主嚴父之義先皇於武皇倫則第為季義則經為
臣設配饗之坐應在世祖之下竝列俱西向
   國子博士王摛議
孝經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
帝不云武王又周頌思文后稷配天也我将祀文王于
明堂也武王之文唯執競云祀武王此自周廟祭武王
詩彌知明堂無矣佟之又議孝經是周公居攝時禮祭
法是成王反位後所行故孝經以文王為宗祭法以文
[010-6b]
王為祖又孝莫大於嚴父配天則周公其人也尋此㫖
寧施成王乎若孝經所説審是成王所行則為嚴祖何
得云嚴父耶且思文是周公祀后稷配天之樂歌我将
是祀文王配明堂之樂歌若如摛議則此二篇皆應在
復子明辟之後請問周公祀后稷文王為何所歌又國
語云周人禘嚳郊稷祖文王宗武王韋昭云周公時以
文王為宗其後更以文王為祖武王為宗尋文王以文
治而為祖武王以武定而為宗欲明文亦有大徳武亦
[010-7a]
有大功故鄭注祭法云祖宗通言耳是以詩云昊天有
成命二后受之注云二后文王武王也且明堂之祀有
單有合故鄭云四時迎氣於郊祭一帝還于明堂因祭
一帝則以文王配明一賔不容兩主也享五帝于明堂
則泛配文武泛之為言無的之辭其禮既盛故祖宗並

   景懿后遷登新廟車服議建武二年有司奏景/懿后遷登新廟車服
    之儀祠部郎何/佟之議上從之
[010-7b]
周禮王之六服大裘為上衮冕次之五車玉輅為上金
輅次之皇后六服褘衣為上褕翟次之首飾有二副為
上編次之五車重翟為上厭翟次之上公有大裘玉輅
而上公夫人有副及褘衣是以祭統云夫人副褘立于
東房也又鄭云皇后六服唯上公夫人亦有褘衣詩云
翟茀以朝鄭以翟茀為厭翟侯伯夫人入廟所乗今上
公夫人副褘既同則重翟或不殊矣況景皇懿后禮崇
九命且晉朝太妃服章之禮同於太后宋代皇太妃唯
[010-8a]
無五牛旗為異其外侍官則有侍中散騎常侍黄門侍
郎散騎侍郎各二人分從前後部同於王者内職則有
女尚書女長御各二人棨引同於太后又魏朝之晉王
晉之宋王竝置百官擬於天朝至於晉文王終猶稱薨而
太上皇稱崩則是禮加於王矣故前議景皇后悉依近
代皇太妃之儀則侍衛陪乗並不得異后乗重翟亦謂
非疑也尋齊初移廟宣王神主乗金輅皇帝親奉亦乗
金輅先往行禮畢仍從神王至新廟今所宜依准也
[010-8b]
   社稷向位議永明十一年兼祠部郎何佟之議/儀曹稱治禮學士議難佟之又申
    其議治禮又難凡三往復/至建武二年佟之議乃行
案禮記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隂氣也君南向於北墉下
答隂之義也鄭𤣥云答猶對也北墉社内北牆也王肅
云隂氣北向故君南向以答之答之為言是相對之稱
知古祭社北向設位齋官南向明矣近代相承帝社南
向太社及稷竝東向而齋官位在帝社壇北西向於神
背後行禮又名稷為稷社甚乖禮意及未知失在何時
[010-9a]
原此理當未久竊以皇齊改物禮樂惟新中國之神莫
貴於社若遂仍前謬懼虧盛典謂二社語其義則殊論
其神則一位並宜北向稷若北向則成相背稷是百糓
之總神非隂氣之主宜依先東向齋官立社壇東北南
向立東為上諸執事西向立南為上稷依禮無兼稱今
若欲尊崇正可名為太稷耳豈得謂為稷社耶臘祀太
社日近案奏事御改定儀注
   儀曹稱治禮學士議
[010-9b]
郊特牲又云君之南向答陽也臣之北向答君也若以
陽氣在南則位應向北隂氣在北則位宜向南今南北
二郊一限南向皇帝黑瓉階東西向故知壇墠無繫於
隂陽設位寧拘於南北羣神小祠類皆限南面薦饗之
時北向行禮盖欲申靈祇之尊表求幽之義魏世秦静
使社稷别營稱自漢以来相承南向漢之於周世代未
逺鄗上頹基商丘餘樹猶應尚存迷方失位未至於此
通儒達識不以為非庾蔚之昔已有此議後徐爰周景
[010-10a]
逺並不同仍舊不改
   佟之又議
来難引君南向答陽臣北向答君敢問答之為言為是
相對為是相背相背則社位南向君亦南向可如来議
郊特牲云臣之北向答君復是君背臣今言君南臣北
向相稱答則君南不得稱答矣記何得云祭社君南向
以答隂耶社果同向則君亦宜西向何故在社南向在
郊西向耶解則不然記云君之南向答陽此明朝㑹之
[010-10b]
時盛陽在南故君南向對之猶聖人南面而聴向明而
治之義耳寧是祈祀天地之日乎知祭社北向君答故
南向祀天南向君答宜北向矣今皇帝黑瓉階東西向
者斯盖始入之別位非接對之時也案記云社所以神
地之道也又云社祭土而主隂氣又云不用命戮于社
孔安國云社主隂隂主殺傳曰日蝕伐鼓于社杜預曰
責羣隂也社主隂氣之盛故北向設位以本其義耳餘
祀雖亦地祇之貴而不主此義故位向不同不得見餘
[010-11a]
隂祀不北向便謂社應南向也案周禮祭社南向君求
幽宜北向而記云君南向答隂之義求幽之論不乖歟
魏權漢社社稷同營共門稷壇在社壇北非古制後移
宫南自當加静此言乃是顯漢社失周法見漢世舊事
爾時祭社南向未審出何史籍就如議者静所言是祭
社位向仍漢舊法漢又襲周成規因而不改者則社稷
三座並應南向今何改帝社南向泰社及稷並東向邪
   南北郊用牲奏建武二年祠部郎何佟之奏劉/繪議駁佟之乂議參議為允從
[010-11b]
    之/
案周禮大宗伯以蒼璧禮天黄琮禮地鄭𤣥又云皆有
牲幣各放其器之色知禮天圜丘用𤣥犢禮地方澤用
黄牲矣牧人云凡陽祀用騂牲隂祀用黝牲鄭𤣥云騂
赤黝黑也陽祀祭天南郊及宗廟隂祀祭地北郊及社
稷祭法云燔柴於泰壇祭天也瘞埋於泰圻祭地也用
騂犢鄭云地隂祀用黝牲與天俱用犢故連言之耳知
此祭天地即南北郊矣今南北兩郊同用𤣥牲又明堂
[010-12a]
宗廟社稷俱用赤有違昔典又鄭𤣥云祭五帝於明堂
勾芒等配食自晉以来并圜丘於南郊是以郊壇列五
帝勾芒等今明堂祀五精更闕五神之位北郊祭地祇
而設重黎之坐二三乖舛懼虧盛則
   劉繪議
語云犂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未詳山
川合為隂祀不若在隂祀則與黝乖矣
   又議
[010-12b]
周禮以天地為大祀四望為次祀山川為小祀周人尚
赤自四望以上牲色各依其方者以其祀大宜從本也
山川以下牲色不見者以其祀小從所尚也則論禮二
説豈不合符
   朝日夕月議永元元年步兵校/尉何佟之議從之
盖聞聖帝明王之治天下也莫不尊奉天地崇敬日月
故冬至祀天於圜丘夏至祭地於方澤春分朝日秋分
夕月所以訓民事君之道化下嚴上之義也故禮云王
[010-13a]
者必父天母地兄日姊月周禮典瑞云王搢大圭執鎮
圭藻藉五采五就以朝日馬融云天子以春分朝日秋
分夕月覲禮天子出拜日於東門之外盧植云朝日以
立春之日也鄭𤣥云端當為冕朝日春分之時也禮記
朝事議云天子冕而執鎮圭尺有二寸率諸侯朝日於
東郊所以教尊尊也故鄭知此端為冕也禮記保傅云
三代之禮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而
不明所用之定辰馬鄭云用二分之時盧植云用立春
[010-13b]
之日佟之以為日者太陽之精月者太隂之精春分陽
氣方永秋分隂氣向長天地至尊用其始故祭以二至
日月禮次天地故朝以二分差有理據則融𤣥之言得
其義矣漢世則朝朝日暮夕月魏文帝詔曰覲禮天子
拜日東門之外反禮方明朝事議曰天子冕而執鎮圭
率諸侯朝日於東郊以此言之盖諸侯朝天子祀方明
因率朝日也漢改周法羣公無四朝之事故不復朝於
東郊得禮之變矣然旦夕常於殿下東向拜日其禮太
[010-14a]
煩今採周春分之禮損漢日拜之儀又無諸侯之事無
可出東郊今正殿即亦朝㑹行禮之庭也宜常以春分
於正殿之庭拜日其夕月文不分明其議奏魏祕書監
薛循請論云舊事朝日以春分夕月以秋分案周禮朝
日無常日鄭𤣥云用二分故遂施行秋分之夕月多東
潜而西向拜之背實逺矣謂朝日宜用仲春之朔夕月
宜用仲秋之朔淳于睿駁之引禮記云祭日於東祭月
於西以端其位周禮秋分夕月並行於上世西向拜月
[010-14b]
雖如背實亦猶月在天而祭之於坎不復言背月也佟
之案禮器云為朝夕必放於日月鄭𤣥云日出東方月
出西方又云大明生於東月生於西此隂陽之分夫婦
之位也鄭𤣥云大明日也知朝日東向夕月西向斯盖
各本其位之所在耳猶如天子東西逰幸朝堂之官及
拜官者猶北向朝拜寧得以背實為疑耶佟之謂魏世
所行善得與奪之衷晉初棄圜丘方澤於兩郊二至輟
禮至於二分之朝致替無義江左草創舊章多闕宋氏
[010-15a]
因循未能反古竊惟皇齊應天御極典教惟新謂宜使
盛典行之盛代以春分朝於殿庭之西東向而拜日秋
分夕於殿庭之東西向而拜月此即所謂必放日月以
端其位之義也使四方觀化者莫不欣欣而頌美旒藻
之飾盖本天之至質也朝日不得同昊天至質之禮故
𤣥冕三旒也近代祀天著袞十二旒極文章之義則是
古今禮之變也禮天朝日既服宜有異頃世天子小朝㑹
著絳紗袍通天金博山冠斯即今朝之服次袞冕者也
[010-15b]
竊謂宜依此拜日月甚得差降之宜也佟之任非禮局
輕奏大典實為侵官伏追慙震
   亥日籍田議永明三年有司奏来年正月二十/五日丁亥可祀先農即日輿駕親
    耕宋元嘉大明以来並用立春後亥日尚書/令王儉以為亥日籍田經記無文通下詳議
    㕘議奏用佟之丁亥詔可儒本傳云佟之/少習三禮太尉王險為時 宗雅相推重
   兼太學博士劉蔓議
禮孟春之月立春迎春又於是月以元日祈糓又擇元
辰躬耕帝籍盧植説禮通辰日日甲至癸也辰子至亥
[010-16a]
也郊天陽也故以日籍田隂也故以辰隂禮卑後必居
其末亥者辰之末故記稱元辰法曰吉亥又据五行之
説木生於亥以亥日祭先農又其義也
   太常丞何諲之議
鄭注云元辰盖郊後吉亥也亥水辰也凡在墾稼咸存
灑潤五行説十二辰為六合寅與亥合建寅月東耕取
月建與日辰合也
   國子助教桑惠度議
[010-16b]
尋鄭𤣥以亥為吉辰者陽生於子元起於亥取陽之元
以為生物亥又為水十月所建百糓賴兹沾潤畢熟也
   助教周文山議
盧植云元善也郊天陽也故以日籍田隂也故以辰蔡
邕月令章句解元辰云日幹也辰支也有亊於天用日
有事於地用辰
   助教何佟之議
少牢饋食禮云孝孫某来日丁亥用薦嵗事於皇祖伯
[010-17a]
某注云丁未必亥也直舉一日以言之耳禘太廟禮日
用丁亥若不丁亥則用已亥辛亥茍有亥可也鄭又云
必用丁巳者取其令名自丁寧自變改皆為謹敬如此
丁亥自是祭祀之日不専施於先農漢文用此日耕籍
祠先農故後王相承用之非有别義
   殿中郎顧暠之議
鄭𤣥稱先郊後吉辰而不説必亥之由盧植明子亥為
辰亦無常辰之証漢世躬籍肇發漢文詔云農天下之
[010-17b]
本其開籍田斯乃草創之令未覩親載之吉也昭帝癸
亥耕于鉤盾弄田明帝癸亥耕下邳章帝乙亥耕定陶
又辛丑耕懐魏之烈祖實書辛未不繫一辰徵於兩代
矣推晉之革魏宋之因晉政是服膺康成非有異見者
也班固序亥位云隂氣應亡射該蔵萬物而雜陽閡種
且亥既水辰含育為性播厥取吉其在兹乎固序丑位
云隂大旅助黄鍾宣氣而牙物序未位云隂氣受任助
蕤賔君主種物使長大茂盛是漢朝迭選魏室所遷酌
[010-18a]
舊用丑實兼有據
   遏密朝㑹作樂議建武二年朝㑹時世祖遏密/未終朝議疑作樂不祠部何
    佟之議/從之
昔舜受終文祖義非𦙍堯及放勛徂落遏宻三祀近代
晉康帝繼成帝于時亦不作樂懐帝永嘉元年恵帝喪
制未終于時何充議云古帝王相承雖世及有異而輕
重同禮
   世祖祥忌禫日議建武二年有司以世祖文皇/帝正月二十四日再忌日二
[010-18b]
    十九日大祥三月二十九日祥禫至尊及羣/臣泄哀之儀應定准下二學八座丞郎等祠
    部郎何佟/之議詔可
   博士陶韶議
名立義生自古之制文帝正號祖宗式序昭穆祥忌禫
日皇帝宜服祭服出太極泄哀百僚亦祭服陪位
   太常丞李撝議
尋尊號既追重服宜正但已從權制故苴杖不説至於
鑚燧既同天地亦變容得無感乎且晉景獻皇后崩羣
[010-19a]
臣備小君之服追尊之后無違后典追尊之帝故宜同
帝禮矣雖臣子一例而禮隨時異至尊龍飛中興事非
嗣武理無深衣之變但王者體國亦應吊服出正殿舉
哀百僚致慟一如常儀
   太常丞領國子助教謝墨濟議
夫喪禮一制限節兩分虞祔追亡之情小祥抑存之禮
斯盖至愛可申極痛宜屈耳文皇帝雖君徳早凝民化
未洽追崇尊極實縁于性今言臣則無實論已則事虚
[010-19b]
聖上馭㝢更奉天眷祇禮七廟非從三后周忌祥禫無
所依設
   何佟之議
春秋之㫖臣子繼君親雖恩義有殊而其禮則一所以
敦資敬之情篤方喪之義主上雖仰嗣髙皇嘗經北面
世祖方今聖厯御宇垂訓無窮在三之恩理不容替竊
謂世祖祥忌至尊宜弔服升殿羣臣同致哀感事畢百
官詣宣徳宫拜表仍致哀陵園以引追逺之慕
[010-20a]
   啓蟄郊議天監三年左丞吳操之啓稱傳云啓/蟄而郊郊應立春之後尚書左丞何
    佟之議自是冬至謂之祭天啓蟄名/為祈糓 以下六條議郊祀明堂
今之郊祭是報昔嵗之功而祈今年之福故取嵗首上
辛不拘立春之先後周冬至於圜丘大報天也夏正又
郊以祈農事故有啓蟄之説自晉太始二年并圜丘方
澤同於二郊是知今之郊禋禮兼祈報不得限以一途
也帝曰圜丘自是祭天先農即是祈穀但就陽之位故
在郊也冬至之夜陽氣起于甲子既祭昊天宜在冬至
[010-20b]
祈糓時可依古必須啓蟄在一郊壇分為二祭
   郊祼議佟之議/啟從之
案鬯者盛以六彞覆以畫冪備其文飾施之宗廟今南
北二郊儀注有祼既乖尚質謂宜革變
   博士明山賔議
表記天子親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盖明堂之祼耳郊
不應祼
   郊祀器席議有司以為祀竟器席相承還庫請/依典燒埋之佟之等議自是從有
[010-21a]
    司議燒/埋之
案禮祭器弊則埋之今一用便埋費而乖典帝曰薦籍
輕物陶匏賤器方還付庫容復穢惡但敝則埋之盖謂
四時祭器耳
   又議天監/四年
周禮天曰神地曰祇今天不稱神地不稱祇天櫕題宜
曰皇天座地櫕宜曰后地座
   又議
[010-21b]
南郊明堂用沉香取本天之質陽所宜也北郊用上和
香以地於人親宜加雜馥
   祫祭及功臣議天監三年佟之議詔從之/ 以下七條議廟祀喪禮
禘於首夏物皆未成故為小祫於秋冬萬物皆成其禮
尤大司勲列功臣有六皆祭於大烝知祫尤大乃及之
也近代禘祫並不及功臣有乖典制宜改
   廟祀斷哭議三年都令史王景之列自江左以/来郊廟祭祀帝已入齋百姓尚哭
    以為乖禮佟/之議詔報
[010-22a]
案禮國門在臯門外今之籬門是也今古殊制若禁凶
服不得入籬門為太逺宜以六門為斷
   武帝詔報
六門之内士庶甚多四時蒸嘗俱斷其哭若有死者棺
器須来既許其大而不許其細也到齋日宜去廟二百
步斷哭
   省牲議四年/奏可
案禮未祭一日大宗伯省牲鑊祭日之晨君親牽牲麗
[010-22b]
碑後代有冒暗之防而人主猶必親奉故有夕牲之禮
頃代人君不復躬牽相承丹陽尹牽牲於古無取宜依
以未祭一日之暮太常省牲視鑊祭日之晨使太尉牽
牲出入也少牢饋食殺牲於廟門外今儀注詣㕑烹牲
謂宜依舊
   又議
鄭𤣥云天子諸侯之祭禮先有祼尸之事乃迎牲今儀
注乃至薦熟畢太祝方執珪瓉祼地違謬若斯又近代
[010-23a]
人君不復躬行祼禮太尉既攝位實宜親執其事而越
使卑賤太祝甚乖舊典愚謂祭日之晨宜使太尉先行
祼獻乃後迎牲
   武帝報
祼尸本使神有所附今既無尸祼将安設
   祼禮議
如馬鄭之意祼雖獻尸而義在求神今雖無尸求神之
義恐不可闕
[010-23b]
   武帝報
此本因尸以祀神今若無尸則宜立寄求之所祼義乃

   又議奏未報而/佟之卒
祭統云獻之屬莫重於祼今既存尸卒食之獻則祼鬯
之求實不可闕又送神更祼經記無文宜依禮革
   臨川王母墓被發議天監元年齊臨川獻王所/生妾謝獻墓被發不至埏
    門蕭子晉傅重諮禮官/佟之議武帝以為得體
[010-24a]
改葬服緦見柩不可無服故也此止侵墳土不及於槨
可依新宫火處三日哭假而已
   公卿以下祭服議天監二/年依議
公卿以下祭服裏有中衣即今之中單也案後漢輿服
志明帝永平二年初詔有司採周官禮記尚書乗輿服
從歐陽説公卿以下服從大小夏侯説祭服絳縁領袖
為中衣絳袴袜示其赤心奉神今中衣絳縁足有所明
無俟於袴既非聖法謂不可施
[010-24b]
   樂歌奏隋志云梁初北中/郎司馬何佟之奏
按周禮王出入則奏王夏尸出入則奏肆夏牲出入則
奏昭夏今樂府之夏唯變王夏為皇夏盖縁秦漢以来
稱皇故也而齊氏仍宋儀注迎神奏昭夏皇帝出入奏
永至牲出入更奏引牲之樂其為舛謬莫斯之甚請下
禮局改正
   周捨議
禮王出奏王夏大祭祀與朝㑹其用樂一也而漢制皇
[010-25a]
帝在廟奏永至樂朝㑹之日别有皇夏二樂有異於禮
為乖宜除永至還用皇夏又禮尸出入奏肆夏賔入大
門奏肆夏則所設唯在人神其與迎牲之樂不可濫也
宋季失禮頓虧舊則神入廟門遂奏昭夏乃以牲牢之
樂用接祖考之靈斯皆前代之深疵當今所宜改也並/隋
書/
  明山賔字孝若平原鬲人齊徵君僧紹子仕齊廣/陽令入梁厯散騎常侍兼國子祭酒終攝
   北兗/州事
[010-25b]
   二郊同日議梁臺建山賔為右軍記室㕘軍掌/治吉禮天監五年稱詔更詳議並
    依/之
伏尋制㫖周以建子祀天五月祭地殷以建丑祀天六
月祭地夏以建寅祀天七月祭地自頃代以来南北二
郊同用夏正
   又議
二儀並尊三朝慶始同以此日二郊為允并請迎五帝
於郊皆以始祖配饗及郊廟受福唯皇帝再拜明上靈
[010-26a]
降祚臣下不敢同也
   迎氣服大裘議天監八/年從之
周官祀昊天以大裘祀五帝亦如之頃代郊祀之服皆
用袞冕是以前奏迎氣祀五帝亦服袞冕愚謂迎氣祀
五帝亦宜用大裘禮俱一獻
   廟祀樽彞議
樽彞之制祭圗唯有三樽一曰象樽周樽也二曰山罍
夏樽也三曰著樽殷樽也徒有彞名竟無其器直酌象
[010-26b]
樽之酒以為珪瓉之實竊尋祼重於獻不容共樽宜循
彞器以備大典案禮器有六彞春祠夏礿祼用鷄彞鳥
彞王以珪瓉初祼后以璋瓉亞祼故春夏兩祭俱用二
彞今古禮殊無復亞祼止循其二春夏鷄彞秋冬牛彞
庶禮物備也
   武帝報
鷄是金禽亦主巽位但金火相伏用之通夏於義為疑
   又議
[010-27a]
臣愚管不奉明詔則終年乖舛案鳥彞是南方之物則
主火位木生於火宜為鳥彞春夏兼用
   郊廟禮牲議舊太社廩犧吏牽牲司農省牲太/祝吏讃牲天監四年明山賔議帝
    惟以太祝讃牲為疑又以司農省牲於理似/傷犧吏執紖即事成卑議以太常丞牽牲餘
    依明/議
案郊廟省牲日則廩犧令牽牲太祝令讃牲祭之日則
太尉牽牲郊特牲云社者神地之道國主社稷義實為
重今公卿貴臣親執盛禮而令微吏牽牲頗為輕末且
[010-27b]
司農省牲又非其義太常禮官實當斯職禮祭社稷無
親事牽之文謂宜以太常省牲廩犧令牽牲太祝令讃

   貴嬪母喪議
貴嬪既居母憂皇太子出貴嬪别第一舉哀以申聖情
庶不乖禮並隋/書
   薦朱异舊制年二十五方得釋褐异時二十一/特敇擢為揚州議曹從事史尋有詔求
    異能之士五經博/士明山賔薦之
[010-28a]
竊見錢塘朱异年時尚少徳備老成在獨無散逸之想
處闇有對賔之色器宇𢎞深神表峰峻金山萬丈縁陟
未登玉海千尋窺映不測加以珪璋新琢錦組初構觸
響鏗鏘值采便發觀其信行非惟十室所稀若使負重
遙途必有千里之用
  陸瑋
   天地祭一獻議天監七年武帝以一獻為質三/獻則文事天之道理不應然詔
    下詳議博士陸瑋明山賔/禮官司馬褧等議從之
[010-28b]
宗祧三獻義兼臣下上天之禮主在帝王約理申義一
獻為允隋/書
  朱异字彦和吳郡錢塘人遍治五經猶明禮易/厯遷中領軍以勸納侯景至亂慙憤卒
   祀四望議天監六年議者以為北郊有嶽鎮海/瀆之座又有四望之座疑為煩重儀
    曹郎朱异明山賔徐勉議不決至十六/年北郊八座奏省四望松浙五湖等座
鄭衆云四望謂日月星海鄭𤣥云謂五岳四鎮四瀆尋
二鄭之説互有不同竊以望是不即之名凡厥遙祭皆
有斯目豈容局于星海拘于海瀆請命司天有闗水旱
[010-29a]
之義爰有四海名山大川能興雲致雨一皆備祭
   明山賔議
舜典云望于山川春秋傳曰江漢沮漳楚之望也而今
北郊設岳鎮海瀆又立四望竊謂煩黷宜省
   徐勉議
岳瀆是山川之宗至於望祀之義不止於岳瀆也若省
四望於義為非
   郊服大裘議宋齊郊祀帝皆袞冕天監初始造/大裘明堂儀注猶云衮冕异議改
[010-29b]
    服大/裘
禮大裘而冕祭昊天上帝五帝亦如之良由天神髙逺
義須誠質今從汎祭五帝理不容文
   明堂用瓦樽議
齊儀初獻樽彞明堂貴質不應三獻又不應象樽禮云
朝踐用太樽鄭云太樽瓦也記又云有虞氏瓦樽此皆
在廟所用猶以質素況在明堂禮不容象今請改用瓦
樽庶合文質之衷
[010-30a]
   郊獻議
宗廟貴文故庶羞百品天義尊逺則須簡約今儀注所
薦與廟不異即理徵事如為未允請自今明堂有膳准
二郊但帝之為名本主生育成嵗之功實為顯著非如
昊天義絶言象雖曰同郊復應微異若水土之品蔬果
之屬猶宜以薦止用梨棗橘栗四種之果薑蒲葵韭四
種之葅粳稻黍粱四種之米自此以外郊所無者請並
從省除
[010-30b]
   五帝祀先青帝議明山賔制儀注明堂祀五帝/行禮先自赤帝始异議又諸
    議帝並/從之
明堂既汎祭五帝不容的有先後東階而升宜先春帝
請改從青帝始
   明堂器用議
明堂籩豆等器皆以彫飾尋郊祀貴質改用陶匏宗廟
貴文誠宜彫俎明堂之禮既方郊為文則不容陶匏比
廟為質又不應彫俎斟酌二途須存厥衷請改用純漆
[010-31a]
   明堂停灌授俎議
舊儀明堂祀五帝先酌鬱鬯灌地求神及初獻清酒次
酃終醁禮畢太祝取俎上黍肉當御前以授請依郊儀
止一獻清酒且五帝天神不可求之於地二郊之祭並
無黍肉之禮並請停灌及授俎法
   明堂祀用特牛議
舊明堂皆用太牢案記云郊用特牲又云天地之牛角
繭栗五帝既曰天神理無三牲之祭而毛詩我将篇云
[010-31b]
祀文王於明堂有維羊維牛之説良由周監二代其義
貴文明堂方郊未為極質故特用三牲止為一代之制
今斟酌百王義存通典蔬果之屬雖符周禮而牲牢之
用宜遵夏殷請自今明堂止用特牛既合質文之中又
見貴誠之義
   雩祭燔柴議武帝謂以火祈水於理/為乖异議停從坎瘞典
案周宣雲漢之詩毛注有瘞埋之文不見有燔柴之説
若以五帝必柴今明堂又無其事
[010-32a]
   廟祀羮鈃議從/之
二廟祀相承止有一鈃羮盖祭祀之禮應有兩羮相承
止於一鈃即禮為乖請加熬油蓴羮一鈃
   封陽侯服議天監十四年异/為舍人議可之
禮年雖未及成人己有爵命者則不為殤封陽侯年雖
中殤已有拜封不應殤服並隋/書
  何敬容字國禮廬江人齊史部尚書昌㝢子尚/齊主拜駙馬都尉入梁厯太子詹事
   寧國臨城公入學議大同七年皇太子表其子/寧國臨城公入學時議者
[010-32b]
    以與太子有齒胄之義/疑之敬容等議制可
侍中尚書令臣敬容尚書僕射臣纉尚書臣僧旻臣之
遴臣筠等以為參㸃並事宣尼囘路同諮泗水鄒魯稱
盛洙汶無譏師道既光得一資敬無虧亞貳況於兩公
而云不可隋/書
  徐摛字士秀東海郯人一字士繢厯太/子左衛率侯景亂侍簡文在幽卒
   臨城公夫人覿見議夫人即簡文妃侄女舊禮/婦見舅姑衆賔列觀引春
    秋夫人姜氏至公使大夫宗婦覿用幣簡/文時為太子以問中庶子徐摛摛議從之
[010-33a]
儀禮云質明賛見婦於舅姑雜記又云婦見舅姑兄弟
姊妹皆立於堂下政言婦是外宗未審㛠令所以停坐
三朝觀其七徳舅延外客姑率内賔堂下之儀以備盛
禮近代婦於舅姑本有戚屬不相瞻看夫人乃妃姪女
有異他姻覿見之儀謂應可略梁/書
   太子令
纁鴈之儀既稱合於二姓酒食之㑹亦有因不失親若
使榛栗腶脩贄饋必舉副笄編珈盛飾斯備不應婦見
[010-33b]
之禮獨以親闕頃者敬進酏醴已傳婦事之則而奉盤
沃盥不行侯服之家是知繁省不同質文異世臨城公夫
人於妃既是姑姪宜停省隋/書
  司馬筠字貞素河内温人晉譙王承後博通三禮/齊起家奉朝請厯梁尚書左丞始興内史
   皇子慈母服議天監七年安成太妃陳氏薨江/州刺史安成王秀荆州刺史始
    興王憺並以慈母表解職不許太妃薨京邑/喪祭無主中書舍人周捨議髙祖下制捨又
    議上因是敕禮官議皇子慈母之服尚書祠/部郎司馬筠議髙祖以為不然於是筠等請
    依制改定嫡妻之子母沒為父妾所養服之/五月貴賤並同以為永制 梁書司馬筠傳
[010-34a]
   周捨議
賀彦先稱慈母之子不服慈母之黨婦又不從夫而服
慈姑小功服無從故也庾蔚之云非徒子不從母而服
其黨孫又不從父而服其慈由斯而言慈祖母無服明
矣尋門内之哀不容自同於常按父之祥禫子並受弔
今二王諸子宜以成服日單衣一日為位受弔
   武帝制
二王在逺諸子宜攝祭事
[010-34b]
   周捨又議
禮云縞冠𤣥武子姓之冠則世子衣服宜異於常可著
細布衣絹為領帶三年不聴樂又禮及春秋庶母不世
祭盖謂無王命者耳吳太妃既朝命所加得用安成禮
秩則當祔廟五世親盡乃毁陳太妃命數之重雖則不
異慈孫既不從服廟食理無傳祀子祭孫止是㑹經文
   司馬筠皇子慈母服議
宋朝五服制皇子服訓養母禮依庶母慈已宜從小功
[010-35a]
之制按曽子問云子㳺曰喪慈母禮歟孔子曰非禮也
古者男子外有傅内有慈母君命所使教子也何服之
有鄭𤣥注云此指謂國君之子也若國君之子不服則
王者之子不服可知又喪服經云君子子為庶母慈已
者傳曰君子子者貴人子也鄭𤣥引内則三母止施於
卿大夫以此而推則慈母之服上不在五等之嗣下不
逮三士之息儻其服者止卿大夫尋諸侯之子尚無此
服況乃施之皇子謂宜依禮刋除以反前代之惑
[010-35b]
   武帝又制
禮言慈母凡有三條一則妾子之無母使妾之無子者
養之命為母子服以三年喪服齊衰章所言慈母是也
二則嫡妻之子無母使妾養之慈撫隆至雖均乎慈愛
但嫡妻之子妾無為母之義而恩深事重故服以小功
喪服小功章所以不直言慈母而云庶母慈已者明異
於三年之慈母也其三則子非無母正是擇賤者視之
義同師保而不無慈愛故亦有慈母之名師保既無其
[010-36a]
服則此慈亦無服矣内則云擇於諸母與可者使為子
師其次為慈母其次為保母此其明文言擇諸母是擇
人而為此三母非謂擇取兄弟之母也何以知之若是
兄弟之母其先有子者則是長妾長妾之禮實有殊加
何容次妾生子乃退成保母斯不可也又有多兄弟之
人於義或可若始生之子便應三母俱闕耶由是推之
内則所言諸母是謂三母非兄弟之母明矣子㳺所問
自是師保之慈非三年小功之慈也故夫子得有此對
[010-36b]
豈非師保之慈母無服之證乎鄭𤣥不辨三慈混為訓
釋引彼無服以注慈已後人致謬實此之由經言君子
子者此雖起於大夫明大夫猶爾自斯以上彌應不異
故傳云君子子者貴人之子也總言曰貴則無所不包
經傳互文交相顯發則知慈加之義通乎大夫以上矣宋
代此科不乖禮意便加除削良是所疑
   迎氣祭不用牲議梁制用特牛天監七年尚/書左丞司馬筠議從之
昆蟲未蟄不以火田鳩化為鷹罻羅方設仲春之月祀
[010-37a]
不用牲止珪璧皮幣斯又事神之道可以不殺明矣況
今祀天豈容尚此請夏初迎氣祭不用牲
   尚書祭服議天監九年司馬/筠等參議從之
禮記玉藻云諸侯𤣥冕以祭禆冕以朝雜記又云大夫
冕而祭於公弁而祭於已今之尚書上異公侯下非卿
士止有朝衣本無冕服但既預齋祭不容同在於朝宜
依太常及博士諸齋官例著皁衣絳襈中單竹葉冠若
不親奉則不須入廟
[010-37b]
   尚書㕘廟祀跣韈議天監十一年/詔可 附
按禮跣韈事由燕坐屨不宜陳尊者之側今則極敬之
所莫不皆跣清廟崇嚴既絶恒禮凡有履行者應皆跣
隋/書
  司馬褧字元素河内温人仕齊王府/行㕘軍入梁厯晉安王長史
   議貴嬪母服牒天監五年褧為祠部郎司馬議/從之褧傳父業専精三禮所議
    多/行
貴嬪母車亡應有服制謂宜准公子為母麻衣之制既
[010-38a]
葬而除隋/書
   東宫宴㑹奏樂議天監六年東宫新成皇太子/出宫後於崇正殿宴㑹兼殿
    中郎司/馬褧議
既於崇正殿宴㑹太子臨座其事重宣依禮㑹奏金石
軒縣之樂舊東宫元㑹儀注宫臣先入入時無樂至上
宫客入方奏樂杜氏/通典
  賀琛字國寳㑹稽山隂人/厯金紫光禄大夫
   駁大功冠嫁議琛初為尚書通事舍人參禮儀/事累遷尚書左丞時皇太子議
[010-38b]
    大功之末可以冠子/嫁女駁之遂從琛議
令㫖以大功之末可得冠子嫁女不得自冠自嫁推以
記文竊猶致惑案嫁冠之禮本是父之所成無父之人
乃可自冠故稱大功小功並以冠子嫁子為文非闗惟
得為子已身不得也小功之末既得自嫁娶而亦云冠
子娶婦其義益明故先列二服每明冠子嫁子結於後
句方顯自娶之義既明小功自娶即知大功自冠矣蓋
是約言而見㫖若謂縁父服大功子服小功小功服輕
[010-39a]
故得為子冠嫁大功服重故不得自嫁自冠者則小功
之末非明父子服除不應復云冠子嫁子也若謂小功
之文言已可娶大功之文不言已冠故知身有大功不
得自行嘉禮但得為子冠嫁竊謂有服不行嘉禮本為
吉凶不可相干子雖小功之末可得行冠嫁猶應須父
得為其嫁冠若父於大功之末可以冠子嫁子是於吉
凶禮無礙吉凶禮無礙豈不得自冠自嫁若自冠自嫁
於事有礙則冠子嫁子寧獨可通今許其冠子而塞其
[010-39b]
自冠是琛之所惑也又令㫖推下殤小功不可娶婦則
降服大功亦不得為子冠嫁伏尋此㫖若謂降服大功
不可冠子嫁子則降服小功亦不可自冠自娶是為凡
厥降服大功小功皆不得冠娶矣記文應云降服則不
可寧得惟稱下殤今不言降服的舉下殤實有其義夫
出嫁出後或有再降出後之身於本姊妹降為大功若
是大夫服士又以尊降則成小功其於冠嫁義無以
異所以然者出嫁則有受我出後則有傳重竝欲薄於
[010-40a]
此而厚於彼此服雖降彼服則隆昔實朞親雖再降猶
依小功之禮可冠可嫁若夫朞降大功大功降為小功
止是一等降殺有倫服末嫁冠故無有異惟下殤之服
特明不娶之義者盖縁以幼稚之故夭喪情深既無受
厚他姓又異傳重彼宗嫌其年稚服輕頓成殺略故特
明不娶以示本重之恩是以凡厥降服冠嫁不殊惟在
下殤乃明不娶其義若此則不得言大功之降服皆不
可冠嫁也且記云下殤小功言下殤則不得通於中上
[010-40b]
語小功則不得兼于大功若實大小功降服皆不冠嫁
上中二殤亦不嫁冠者記不得直云下殤小功則不可
恐非文意此又琛之所疑也
   啟陳四事奏琛普通中遷散騎常侍是時皆縁/飾姦諂深害時政琛遂啓陳事條
    封奏髙祖大怒召主書於前口授敕/責琛琛但謝過而已不敢復有指斥
臣荷拔擢之恩曽不能効一職居獻納之任又不能薦
一言竊聞慈父不愛無益之子明君不蓄無益之臣臣
所以當食廢飱中宵而歎息也輒言時事列之于後非
[010-41a]
謂謀猷寧云啓沃獨緘胸臆不語妻子辭無粉飾削藁
則焚脱得聴覽試加省鑒如不允合亮其戅愚
    其一事
今北邊稽服戈甲解息政是生聚教訓之時而天下户
口減落誠當今之急務雖是處彫流而闗外彌甚郡不
堪州之控總縣不堪郡之裒削更相呼擾莫得治其政
術惟以應赴徵斂為事百姓不能堪命各事流移或依
于大姓或聚于屯封盖不獲已而竄亡非樂之也國家
[010-41b]
於闗外賦税盖微乃至年常租課動致逋積而民失安
居寧非牧守之過東境户口空虚皆由使命繁數夫犬
不夜吠故民得安居今大邦大縣舟舸銜命者非唯十
數復窮幽之鄉極逺之邑亦皆必至每有一使屬所搔
擾積理深為民害駑困邑宰則拱手聴其漁獵桀黠長
吏又因之而為貪殘縱有亷平郡猶掣肘故邑宰懐印
類無考績細民棄業流冗者多雖年降復業之詔屢下
蠲賦之恩而終不得反其居也
[010-42a]
    其二事
聖主恤隠之心納隍之念聞之遐邇至于翾飛蠕動猶
且度脱况在兆庶而州郡無恤民之志故天下顒顒惟
注仰于一人誠所謂愛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
鬼神畏之如雷霆茍須應痛逗藥豈可不治之哉今天
下宰守所以皆尚貪殘罕有亷白者良由風俗侈靡使
之然也淫奢之弊其事多端粗舉二條言其尤者夫食
方丈於前所甘一味今之燕喜相競誇豪積果如山岳
[010-42b]
列肴同綺繡露臺之産不周一燕之資而賔主之間裁
取滿腹未及下堂已同臭腐又歌姬儛女本有品制二
八之錫良待和戎今言妓之夫無有等秩雖復庶賤微
人皆盛姬姜務在貪汚争飾羅綺故為吏牧民者競為
剥削雖致貲巨億罷歸之日不支數年便已消散盖由
宴醑所費既破數家之産歌謠之具必俟千金之資所
費事等丘山為歡止在俄頃乃更追恨向所取之少今
所費之多如復傅翼増其搏噬一何悖哉其餘淫侈著
[010-43a]
之凡百習以成俗日見滋甚欲使人守亷隅吏尚清白
安可得耶今誠宜嚴為禁制道之以節儉貶黜雕飾糾
奏浮華使衆皆知變其耳目改其好惡夫失節之嗟亦
民所自患正恥不及羣故勉强而為之茍力所不至還
受其弊矣今若釐其風而正其失易於反掌夫論至治
者必以淳素為先正彫流之弊莫有過儉䃼者也
    其三事
聖躬荷負蒼生以為任𢎞濟四海以為心不憚胼胝之
[010-43b]
勞不辭癯痩之苦豈止日仄忘飢夜分廢寝至于百司
莫不奏事上息責下之嫌下無逼上之咎斯實道邁百
王事超千載但斗筲之人藻棁之子既得伏奏帷扆便
欲詭競求進不説國之大體不知當一官處一職貴使
理其紊亂匡其不及心在明恕事乃平章但務吹毛求
疵擘肌分理運挈瓶之智徼分外之求以深刻為能以
繩逐為務迹雖似於奉公事更成其威福犯罪者多巧
避滋甚曠官廢職長弊増姦實由於此今誠願責其
[010-44a]
公平之效黜其䜛愚之心則下安上謐無僥倖之患矣
    其四事
自征伐北境帑蔵空虚今天下無事而猶日不暇給者
良有以也夫國敝則省其事而息其費事省則養民費
息則財聚止五年之中尚於無事必能使國豐民阜若
積以嵗月斯乃范蠡滅吳之術管仲霸齊之由今應内
省職掌各檢其所部凡京師治署邸肆應所為或十條
宜省其五或三條宜除其一及國容戎備在昔應多在
[010-44b]
今宜少雖於後應多即事未須皆悉減省應四方屯傳
邸治或舊有或無益或妨民有所宜除除之有所宜減
減之凡厥興造凡厥費財有非急者有役民者又凡厥
討召凡厥徵求雖闗國計權其事宜皆須息費休民不息
費則無以聚財不休民則無以聚力故蓄其財者所以
大用之也息其民者所以大役之也若言小事不足害
財則終年不息矣以小役不足妨民則終年不止矣擾
其民而欲求生聚殷阜不可得矣耗其財而務賦斂繁
[010-45a]
興則姦詐盜竊彌生是弊不息而其民不可使也則難
可以語富彊而圗逺大矣自普通以來二十餘年刑役
荐起民力彫流今魏氏和親疆場無警若不及於此時
大息四民使之生聚減省國費令府庫蓄積一旦異境
有虞闗河可掃則國弊民疲安能振其逺略事至方圗
知不及矣
   武帝敕責賀琛
謇謇有聞殊稱所期但朕有天下四十餘年公車讜言
[010-45b]
見聞聴覽所陳之事與卿不異常欲承用無替懐抱每
苦倥傯更増惛惑卿珥貂紆組博問洽聞不宜同於闒
茸止取名字宣之行路言我能上事明言得失恨朝廷
之不能用或誦離騷蕩蕩其無人遂不御乎千里或誦
老子知我者希則我貴矣如是獻替莫不能言正旦獸
鐏皆其人也卿可分别言事啓乃心沃朕心卿云今北
邊稽服政是生聚教訓之時而民失安居牧守之過朕
無則哲之知觸向多弊四聰不開四明不達内省責躬
[010-46a]
無處逃咎堯為聖主四凶在朝況乎朕也能無惡人但
大澤之中有龍有蛇縱不盡善不容皆惡卿可分明顯
出某刺史横暴某太守貪殘某官長凶虐尚書蘭臺主
書舍人某人姦猾某人取與明言其事得以黜陟向令
舜但聴公車上書四凶終自不知堯亦永為闇主卿又
云東境户口空虚良由使命繁多但未知此是何使卿
云駑困邑宰則拱手聴其漁獵桀黠長吏又因之而為
貪殘並何姓名亷平掣肘復是何人朝廷思賢有如飢
[010-46b]
渴亷平掣肘實為異亊宜速條聞當更擢用凡所遣使
多由民訟或復軍糧諸所飈急盖不獲已而遣之若不
遣使天下枉直云何綜理事實云何濟辦惡人日滋善
人日蔽欲求安卧其可得乎不遣使而得事理此乃佳
事無足而行無翼而飛能到在所不威而伏豈不幸甚
卿既言之應有深見宜陳祕術不可懐寳迷邦卿又云
守宰貪殘皆由滋味過度貪殘糜費已如前答漢文雖
愛露臺之産鄧通之錢布於天下以此而治朕無愧焉
[010-47a]
若以下民飲食過差亦復不然天監之初思之已甚其
勤力營産則無不富饒惰㳺緩事則家業貧窶勤修産
業以營盤案自已營之自己食之何損於天下無賴子
弟惰營産業致於貧窶無可施設此何益於天下且又
意雖曰同富富有不同慳而富者終不能設奢而富者
於事何損若使朝廷緩其刑此亊終不可斷若急其制
則曲屋宻房之中云何可知若家家搜檢其細已甚欲
使吏不呼門其可得乎更相恐脅以求財帛足長禍萌
[010-47b]
無益治道若以此指朝廷我無此事昔之牲牢久不宰
殺朝中㑹同菜蔬而已意粗得奢約之節若復減此必
有蟋蟀之譏若以為功徳事者皆是園中之所産育功
徳之事亦無多費變一𤓰為數十種食一菜為數十味不
變𤓰菜亦無多種以變故多何損於事亦毫芥不闗國
家如得財如法而用此不媿乎人我自除公宴不食國
家之食多厯年稔乃至宫人亦不食國家之食積累嵗
月凡所營造不闗材官及以國匠皆資僱借以成其事
[010-48a]
近之得財頗有方便民得其利國得其利我得其利營
諸功徳或以卿之心度我之心故不能得知所得財用
暴于天下不得曲辭辯論卿又云女妓越濫此有司之
責雖然亦有不同貴者多畜妓樂至於勲附若兩掖亦
復不聞家有二八多畜女妓者此並宜具言其人當令
有司振其霜豪卿又云乃追恨所取為少如復傅翼増
其搏噬一何悖哉勇怯不同貪亷各用勇者可使進取
怯者可使守城貪者可使捍禦亷者可使牧民向使叔
[010-48b]
齊守於西河豈能濟事吳起育民必無成功若使吳起
而不重用則西河之功廢今之文武亦復如此取其搏
噬之用不能得不重更任彼亦非為朝廷為之傅翼卿
以朝廷為悖乃自甘之當思致悖所以卿云宜導之以
節儉又云至治者必以淳素為先此言大善夫子言其
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朕絶房室三十餘
年無有淫佚朕頗自計不與女人同屋而寝亦三十餘
年至于居處不過一牀之地雕飾之物不入於宫此亦
[010-49a]
人所共知受生不飲酒受生不好音聲所以朝中曲宴
未嘗奏樂此羣賢之所觀見朕三更出理事隨事多少
事少或中前得竟或事多至日昃方得就食日常一食
若晝若夜無有定時疾苦之日或亦再食昔要腹過於十
圍今之瘦削裁二尺餘舊帶猶存非為妄説為誰為之救物
故也書曰股肱惟人良臣惟聖向使朕有股肱可得中
主今乃不免居九品之下不令而行徒虚言耳卿今慊
言便罔知所答卿又云百司莫不奏事詭競求進此又
[010-49b]
是誰何者復是詭事今不使外人呈事於義可否無人
廢職職可廢乎職廢則人亂人亂則國安乎以咽廢飱
此之謂也若斷呈事誰尸其任専委之人云何可得是
故古人云専聴生姦獨任成亂猶二世之委趙髙元后
之付王葬呼鹿為馬卒有閻樂望夷之禍王莽亦終移
漢鼎卿云吹毛求疵復是何人所吹之疵擘肌分理復
是何人乎事及深刻繩逐竝復是誰又云治署邸肆何
者宜除何者宜省國容戎備何者宜省何者未須四方
[010-50a]
屯傳何者無益何者妨民何處興造而是役民何處費
財而是非急若為討召若為徵賦朝廷從來無有此事
静息之方復何者宜各出其事具以奏聞卿云若不及
於事大息其民事至方圗知無及也如卿此言即時便
是大役其民是何處所卿云國敝民疲誠如卿言終須
出其事不得空作漫語夫能言之必能行之富國彊兵
之術急民省役之宜號令逺近之法竝宜具列若不具
列則是欺罔朝廷空示頰舌凡人有為先須内省惟無
[010-50b]
瑕者可以戮人卿不得厯詆内外而不極言其事佇聞
重奏當後省覽付之尚書班下海内庶亂羊永除害馬
長息惟新之美復見今日並梁/書
  賀瑒字徳璉㑹稽山隂人少傳禮/業厯步兵校尉領五經博士
   東宫宴㑹奏樂議天監中掌賔禮/賀瑒議制曰宜
按禮賔入而懸興示易以敬也和易以敬宫人皆然謂
不應有異愚以宫人始入便應奏樂
   東宫備二舞議瑒又議上宫元㑹奏大壯武舞/大觀文舞舊東宫儀注既不奏
[010-51a]
    問樂府有綴是舊儀注闕制曰學者今止克/應猶未見其儀更可議瑒又議上制從之
按禮記云天子為樂也以賞諸侯之有功其治人勞者
舞行綴逺其治人逸者舞行綴短觀其舞知其徳以此
而求諸侯舞時王之樂可知也況皇儲養徳春宫式瞻
攸屬謂宜備二舞以宣文武之徳焉並杜氏/通典
   又議制曰/宜同
上宫元㑹始作樂先奏相和五引今未審東宫元㑹同

[010-51b]
  王僧崇
   三公祭服議
今祭服三公衣身畫獸其腰及袖又有青獸形與獸同
義應是蜼即宗彞也兩袖各有禽鳥形類鸞鳯似是華
蟲今畫宗彞即是周禮但鄭𤣥云蜼&KR1599屬昻鼻長尾是
獸之輕小者謂宜不得同獸尋冕服無鳯應改為雉又
裳有圎花於禮無礙是畫師加葩蘤耳藻米黼黻並乖
古制今請改正并去圓花
[010-52a]
   武帝答
古文日月星辰此以一辰攝三物也山龍華蟲又以一
山攝三物也藻火粉米又以一藻攝三物也是為九章
今衮服畫龍則宜應畫鳯明矣孔安國云華者花也則
為花非疑若一向畫雉差降之文復将安寄鄭義是所
未允隋/書
  祖暅
   論厯奏梁初因齊用宋元嘉厯天監三年/詔定厯員外散騎侍郎祖暅奏
[010-52b]
臣先在晉已來世居此職仰尋黄帝至今十二代厯元
不同周天斗分疎密亦異當代用之各垂一法宋大明
中臣先人考古法以為正厯垂之于後事皆符驗不可
改張
   又奏詔使太史令校候新舊二/厯以為新密舊疎暅又奏
史官今所用何承天厯稍與天乖緯緒參差不可承案
被詔付靈臺與新厯對課疎宻前期百日并又再申始
自去冬終于今朔得失之効並已月別啓聞夫七曜運
[010-53a]
行理數深妙一失其源則嵗積彌爽所上脱可施用宜
在來正並隋/書
  沈重字徳厚吳興武康人仕博士為後/梁都官尚書厯散騎常侍朝周卒
   鍾律議重大同三年除五經博士議鍾律乃依/淮南用京房術得三百六十律詳隋書
易以三百六十䇿當朞之日此律厯之數也淮南子云
一律而生五音十二律而為六十音因而六之故三百
六十音以當一嵗之日律厯之數天地之道也此則自
古而然矣隋/書
[010-53b]
  許懋字昭哲髙陽新城人/厯拜太子中庶子
   封禪議懋兼著作郎待詔文徳省時有請封㑹/稽禪國山者髙祖因集文學之士草封
    禪儀将欲行焉懋以為不可因建議髙祖納/之推演懋議稱制㫖以荅請者由是遂停
臣案舜幸岱宗是為巡狩而鄭引孝經鉤命决云封于
太山考績柴燎禪乎梁甫刻石紀號此緯書之曲説非
正經之通義也依白虎通云封者言附廣也禪者言成
功相傳也若以禪授為義則禹不應傳啓至桀十七世
也湯又不應傳外丙至紂三十七世也又禮記云三皇
[010-54a]
禪奕奕謂盛徳也五帝禪亭亭特立獨起于身也三王
禪梁甫連延不絶父沒子繼也若謂禪奕奕謂盛徳者
古義以伏義神農黄帝是為三皇伏羲封太山禪云云
黄帝封太山禪亭亭皆不禪奕奕而云盛徳則無所寄
矣若謂五帝禪亭亭特立獨起于身者顓頊封太山禪
云云帝嚳封太山禪云云堯封太山禪云云舜封太山
禪云云亦不禪亭亭若合黄帝以為五帝者少昊即黄
帝子又非獨立之義矣若謂三王禪梁父連延不絶父
[010-54b]
沒子繼者禹封太山禪云云周成王封太山禪社首舊
書如此異乎禮説皆道聴所得失其本文假使三王皆
封太山禪梁父者是為封太山則有傳世之義禪梁父
則有揖讓之懐或欲禪位或欲傳子義既矛盾理必不
然又七十二君夷吾所記此中世數裁可得二十餘主
伏羲神農女媧大庭柏皇中央栗陸驪連赫胥尊盧混
沌昊英有巢朱襄葛天隂康無懐黄帝少昊顓頊髙辛
堯舜禹湯文武中間乃有共工霸有九州非帝之數云
[010-55a]
何得有七十二君封禪之事且燧人以前至周之世未
有君臣人心淳朴不應金泥玉檢升中刻石燧人伏羲
神農三皇結繩而治書契未作未應有鐫文告成且無
懐氏伏羲後第十六主云何得在伏羲前封太山禪云
云夷吾又曰惟受命之君然後得封禪周成王非受命
君云何而得封太山禪社首神農與炎帝是一主而云
神農封太山禪云云炎帝封太山禪云云分為二人妄
亦甚矣若是聖主不須封禪若是凡主不應封禪當是
[010-55b]
齊桓欲行此事管仲知其不可故舉怪物以屈之也秦
始皇登太山中坂風雨暴至休松樹下封為五大夫而
事不遂漢武帝宗信方士廣召儒生皮弁搢紳射牛行
事獨與霍嬗俱上既而子侯暴卒厥足用傷至魏明使
髙堂隆撰其禮儀聞隆沒歎息曰天不欲成吾事髙生
捨我亡也晉武太始中欲封禪乃至太康議猶不定竟
不果行孫皓遣兼司空董朝兼太常周處至陽羨封禪
國山此朝君子有何功徳不思古道而欲封禪皆是主
[010-56a]
好名於上臣阿㫖于下也夫封禪者不出正經惟左傳
説禹㑹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亦不謂為封禪鄭
𤣥有參柴之風不能推尋正經専信緯候之書斯為謬
矣盖禮云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
土享帝于郊燔柴岱宗即因山之謂矣故曲禮云天子
祭天地是也又祈糓一報糓一禮乃不顯祈報地推文
則有樂記云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和故
百物不失節故祀天祭地百物不失者天生之地養之
[010-56b]
故知地亦有祈報是則一年三郊天三祭地周官有圜
丘方澤者總為三事郊祭天地故小宗伯云兆五帝於
四郊此即月令迎氣之郊也舜典有嵗二月東巡狩至
於岱宗夏南秋西冬北五年一周若為封禪何其數也
此為九郊亦皆正義至如大旅於南郊者非常祭也大
宗伯國有大故則旅上帝月令云仲春𤣥鳥至祀于髙
禖亦非常祭故詩云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并有雩禱亦
非常祭禮云雩禜水旱也是為合郊天地有三特郊天
[010-57a]
有九非常祀又有三孝經云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
帝雩祭與明堂雖是祭天而不在郊是為天祀有十六
地祭有三惟大禘祀不在此數大傳云王者禘其祖之
所自出以其祖配之異於常祭以故云大於時祭繫辭
云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
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佗三才之道也乾彖云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
終始六位時成此則應六年一祭坤元亦爾誠敬之道
[010-57b]
盡此而備至於封禪非所敢聞
   答雩祭燔柴議敕問凡求隂陽應各從其類今/雩祭燔柴以火祈水意以為疑
    懋答/從之
雩祭燔柴經無其文良由先儒不思故也按周宣雲漢
之詩曰上下奠瘞靡神不宗毛注云上祭天下祭地奠
其幣瘞其物以此而言謂旱而祭天地並有瘞埋之文
不見有燔柴之説若以祭五帝必應燔柴者今明堂之
禮又無其事且禮又云埋少牢以祭時時之功是五帝
[010-58a]
此又是不用柴之証矣昔雩壇在南方正陽位有乖求
神而已移於東實柴之禮猶未革請停用柴其牲牢等
物悉從坎瘞以符周宣雲漢之説梁書/
  虞皭
   奏彈伏暅暅與何逺為郡俱稱亷白逺累見擢/暅遷階而已多託疾居家尋求假束
    陽迎妹䘮因留㑹稽自表解職髙祖詔以為/豫章内史乃出拜治書侍御史虞皭奏有詔
    勿/治
臣聞失忠與信一心之道以虧貌是情非兩觀之誅宜
[010-58b]
及未有陵犯名教要冒君親而可緯俗經邦者也風聞
豫章内史伏暅去嵗啟假以迎妹䘮為解因停㑹稽不
去入東之始貨宅賣車以此而推則是本無還意暅厯
典二邦少免貪濁此自為政之本豈得稱功常謂人才
品望居何逺之右而逺以清公見擢名位轉隆暅深誹
怨形於辭色興居歎咤寤寐失圗天髙聴卑無私不照
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詔曰國子博士領長水校尉伏
暅為政廉平宜加将養勿使恚念致虧士風可豫章内
[010-59a]
史豈有人臣奉如此之詔而不亡魂破膽歸罪有司擢
髮抽腸少自論謝而循奉慠然了無異色暅識見所到
足達此㫖而冒寵不辭吝斯茍得故以士流解體行路
沸騰辨跡求心無一可恕竊以暅踉蹡落魄三十餘年
皇運勃興咸與維始除舊布新濯之江漢一紀之間三
世隆顯曽不能少懐感激仰荅萬分反覆拙謀成兹巧
罪不忠不敬於斯已及請以暅大不敬論以事詳法應
棄市刑輒收所近獄洗結以法從亊如法所稱暅即主
[010-59b]
臣謹按豫章内史臣伏暅含疵表行藉悖成心語嘿一
違資敬兼盡幸屬昌時擢以不次溪壑可盈志欲無滿
要君東走豈曰止足之歸負志解巾異乎激處之致甘
此脂膏孰非荼苦佩兹龜組豈殊縲緤宜明風憲肅正
簡書臣等㕘議請以見事免暅所居官凡諸位任一皆
削除
   明堂尺度議朱异初承制議明堂未定天監十/二年皭為太常丞引周禮議制可
周禮明堂九尺之筵以為髙下脩廣之數堂崇一筵故
[010-60a]
階髙九尺漢家制度猶遵此禮故張衡度堂以筵者也
鄭𤣥以廟寝三制既同俱應以九尺為度
  虞僧虬
   論景慈證母罪啓天監三年建康女子任提女/坐誘口當死其子景慈對鞫
    辭云母實行此是時法官/虞僧虬啟詔流于交州
按子之事親有隠無犯直躬證父仲尼為非景慈素無
防閑之道死有明目之據陷親極刑傷和損俗凡乞鞫
不審降罪一等豈得避五嵗之刑忽死母之罪景慈宜
[010-60b]
加罪辟隋/書
 
 
 
 
 
 
 梁文紀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