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20 皇霸文紀-明-梅鼎祚 (master)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皇霸文紀巻十二    明 梅鼎祚 編


  秦


  公孫鞅本衛庶孽公子事魏相公叔痤痤死迺西入秦相孝公封于商號為商君


  遺魏公子卬書


  秦孝公使鞅將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將而擊之軍旣相距遺卬書卬以為然㑹盟已飲而衛鞅
伏甲士而襲虜魏公子卬破其軍


  吾始與公子驩今俱為兩國將不忍相攻可與公子面
[012-1b]
相見盟樂飲而罷兵以安秦魏史記


  張儀魏人與蘇秦俱事鬼谷學術以衡道為秦相又相楚魏卒于魏漢藝文志縱横家有張子十篇


  告楚相檄史記儀初學游說諸侯嘗從楚相飲楚相亡璧門下意儀貧無行必此盗相君
璧共執儀掠笞數百不服醳之反旣相秦為文檄告楚相


  始吾從若飲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國我顧且
盜而城


  李冰


  誓江神碑水經注云江水東别為沱又歴都安縣有桃關李冰秦昭王時為蜀守作大堰
[012-2a]
于此堰於江作塴塴有左右口謂之湔塴益州記冰作三石入於白沙郵郵在堰官上立水中
刻要江神是以蜀人旱藉為漑雨不遏流俗謂都安之堰亦曰湔堰又謂金堤為碑言治水法


  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要


  湔塴堰官碑


  深淘潬淺包&KR0739潬古灘字&KR0739卽堰也○楊用脩金石古文云冰在蜀治水功烈盛矣誓神而神
至今不敢違教民而民至今不能違其文又簡古眞異人哉○風俗通云冰開成都縣兩江化為蒼牛與江神
鬬江神遂死


[012-2b]
  蘇代


  為齊獻穰侯魏冉書冉其先楚人芉姓秦昭王母宣太后弟封穰侯相秦趙與
秦伐齊齊襄王懼令田章以陽武合于趙而以順子為質趙惠文王乃案兵告於秦曰齊以陽
武賜敝邑而納順子欲以解伐敢告下吏秦王使公子他之趙請益甲四萬伐齊代爲齊獻書
穰侯於是穰侯不行


  臣聞徃來者之言曰秦且益趙甲四萬人以伐齊臣竊
必之敝邑之王曰秦王明而熟於計穰侯智而習於事
必不益趙甲四萬人以伐齊是何也夫三晉相結秦之
[012-3a]
深讎也三晉百背秦百欺秦不為不信不為無行今破
齊以肥趙趙秦之深讎不利於秦一也秦之謀者必曰
破齊敝晉而後制晉楚之勝夫齊罷國也以天下擊之
譬猶以千鈞之弩潰癰也秦王安能制晉楚哉二也秦
少出兵則晉楚不信多出兵則晉楚為制於秦齊恐則
必不走於秦且走晉楚三也齊割地以實晉楚則晉楚
安齊舉兵而為之頓劔則秦反受兵四也是晉楚以秦
伐齊以齊破秦何晉楚之智而齊秦之愚五也秦得安
[012-3b]
邑善齊以安之亦必無患矣秦有安邑則韓魏必無上
黨哉夫取三晉之腸胃與出兵而懼其不反也孰利故
臣竊必之敝邑之王曰秦王明而熟於計穰侯智而習
於事必不益趙甲四萬人以伐齊矣戰國䇿


  同前史記


  秦昭王三十三年穰侯取魏之巻蔡陽長社趙氏觀津益趙兵以伐齊懼使代隂遺穰侯書穰
侯引兵而歸


  臣聞徃來者言曰秦將益趙甲四萬以伐齊臣竊必之
[012-4a]
弊邑之王曰秦王明而熟於計穰侯智而習於事必不
益趙甲四萬以伐齊是何也夫三晉之相與也秦之深
讎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為不信不為無行今破齊
以肥趙趙秦之深讎不利於秦此一也秦之謀者必曰
破齊弊晉楚而後制晉楚之勝夫齊罷國也以天下攻
齊如以千鈞之弩決潰癰也必死安能弊晉楚此二也
秦少出兵則晉楚不信也多出兵則晉楚為制於秦齊
恐不走秦必走晉楚此三也秦割齊以啖晉楚晉楚案
[012-4b]
之以兵秦反受敵此四也是晉楚以秦謀齊以齊謀秦
也何晉楚之智而秦齊之愚此五也故得安邑以善事
之亦必無患矣秦有安邑韓氏必無上黨矣取天下之
腸胃與出兵而懼其不反也孰利臣故曰秦王明而熟
於計穰侯智而習於事必不益趙甲四萬以伐齊矣


  范雎字叔魏人從須賈使齊譖以持魏國隂事告齊魏相笞擊睢佯死逃入秦為相


  獻秦昭王書


  睢因王稽入秦更名張禄稽言之秦王秦王弗信待命嵗餘當是時昭王己立三十六年南㧞
[012-5a]
楚之鄢郢楚懐王幽死於秦東破齊湣王常稱帝後去之數因三晉猒天下辯士無所信穰侯
華陽君昭王母宣太后之弟而涇陽君高陵君皆昭王同母弟穰侯相三人者更將有封邑以
太后故私家富重於王室及穰侯為秦將且欲越韓魏而伐齊綱壽欲以廣其陶封睢乃上書
昭王大說謝王稽使以傳軍召睢因得進說王親韓魏以威楚趙楚趙附則齊必事秦齊附而
韓魏因可虜也因言聞秦之有太后穰侯華陽高陵涇陽而不聞有王以恐動之於是廢太后
逐穰侯出高陵華陽涇陽君於關外收穰侯之印使歸陶拜睢為相封應侯


  臣聞明主莅正有功者不得不賞有能者不得不官勞
大者其祿厚功多者其爵尊能治衆者其官大故不能
[012-5b]
者不敢當其職焉能者亦不得蔽隱使以臣之言為可
則行而益利其道若將弗行則久留臣無謂也語曰人
主賞所愛而罰所惡明主則不然賞必加於有功刑必
斷於有罪今臣之胷不足以當椹質要不足以待斧鉞
豈敢以疑事嘗試於王乎雖以臣為賤而輕辱臣獨不
重任臣者後無反覆於王前耶臣聞周有砥厄宋有結
緑梁有縣黎楚有和璞此四寳者工之所夫也而為天
下名器然則聖王之所弃者獨不足以厚國家乎臣聞
[012-6a]
善厚家者取之於國善厚國者取之於諸侯天下有明
主則諸侯不得擅厚矣是何也為其凋榮也良醫知病
久之死生聖王明於成敗之事利則行之害則舎之疑
則少嘗之雖堯舜禹湯復生弗能改己語之至者臣不
敢載之於書其淺者又不足聽也意者臣愚而不闔於
王心耶亡其言臣者將賤而不足聽耶非若是也則臣
之志願少賜游觀之閒望見足下而入之戰國䇿○闔一作關


  同前史記


[012-6b]
  臣聞明主立政有功者不得不賞有能者不得不官勞
大者其祿厚功多者其爵尊能治衆者其官大故無能
者不敢當職焉有能者亦不得蔽隱使以臣之言為可
願行而益利其道以臣之言為不可久留臣無為也語
曰庸主賞所愛而罰所惡明主則不然賞必加於有功
而刑必斷於有罪今臣之胷不足以當椹質而要不足
以待斧鉞豈敢以疑事嘗試於王哉雖以臣為賤人而
輕辱獨不重任臣者之無反復於王耶且臣聞周有砥
[012-7a]
砨宋有結緑梁有懸藜楚有和朴此四寳者土之所生
良工之所失也而為天下名器然則聖王之所棄者獨
不足以厚國家乎臣聞善厚家者取之於國善厚國者
取之於諸侯天下有明主則諸侯不得擅厚者何也為
其割榮也良醫知病人之死生而聖主明於成敗之事
利則行之害則舍之疑則少嘗之雖舜禹復生弗能改
巳語之至者臣不敢載之於書其淺者又不足聽也意
者臣愚而不槪於王心耶亡其言臣者賤而不可用乎
[012-7b]
自非然者臣願得少賜游觀之閒望見顔色一語無效
請伏斧質概一作漑


  韓非韓諸公子喜刑名法術之學與李斯俱事荀卿使秦秦王悅之為斯所譖下吏自殺


  上秦王書


  秦伐韓非使秦說以宜從韓伐趙欲以存韓李斯以為不然請徃詔韓王未見上韓王書


  韓事秦三十餘年出則為扞蔽入則為蓆薦秦特出鋭
師取韓地而隨之怨懸於天下功歸於彊秦且夫韓入
貢職與郡縣無異也今日臣竊聞貴臣之計舉兵將伐
[012-8a]
韓夫趙氏聚士卒飬從徒欲贅天下之兵明秦不弱則
諸侯必滅宗廟欲西面行其意非一日之計也今釋趙
之患而攘内臣之韓則天下明趙氏之計矣夫韓小國
也而以應天下四撃主辱臣苦上下相與同憂久矣脩
守偹戒彊敵有蓄積城池以守固今伐韓未可一年而
滅拔一城而退則權輕於天下天下摧我兵矣韓叛則
魏應之趙據齊以為原如此則以韓魏資趙假齊以固
其從而以與爭彊趙之福而秦之禍也夫進而擊趙不
[012-8b]
能取退而攻韓弗能㧞則陷鋭之卒懃於野戰負任之
旅罷於内攻則合羣苦弱以敵而共二萬乘非所以亡
趙之心也均如貴人之計則秦必為天下兵質矣陛下
雖以金石相弊則兼天下之日未也今賤臣之進愚計
使人使荆重幣用事之臣明趙之所以欺秦者與魏質
以安其心從韓而伐趙趙雖與齊為一不足患也二國
事畢則韓可以移書定也是我一舉二國有亡形則荆
魏又必自服矣故曰兵者凶器也不可不審用也以秦
[012-9a]
與趙敵衡加以齊今又背韓而未有以堅荆魏之心夫
一戰而不勝則禍搆矣計者所以定事也不可不察也
韓秦彊弱在今年耳且趙與諸侯隂謀久矣夫一動而
弱於諸侯危事也爲計而使諸侯有意伐之心至殆也
見二踈非所以彊於諸侯也臣竊願陛下之幸熟圖之
攻伐而使從者聞焉不可悔也韓非子○趙少宰用賢云非直指貴臣之失計
宜乎斯之自為淫說而不能免也范睢三見秦王而猶慮左右之竊聽先言外事以嘗秦王非智不及此矣


  李斯楚上蔡人初為呂不韋舍人因得以說秦王仕至廷尉以罪族


[012-9b]
  上秦王論韓非書


  詔以韓客之所以上書書言韓之未可舉下臣斯甚以
為不然秦之有韓若人之有心腹之病也虛處則㤥然
若居濕地著而不去以極走則發矣夫韓雖臣於秦未
嘗不為秦病今若有卒報之事韓不可信也秦與趙為
難荆蘇使齊未知何如以臣觀之則齊趙之交未必以
荆蘇絶也若不絶是悉趙而應二萬乗也夫韓不服秦
之義而服於彊也今専於齊趙則韓必為腹心之病而
[012-10a]
發矣韓與荆有謀諸侯應之則秦必復見崤塞之患非
之來也未必不以其能存韓也為重於韓也辯說屬辭
飾非詐謀以釣利於秦而以韓利闚陛下夫秦韓之交
親則非重矣此自便之計也臣視非之言文其淫說靡
辯才甚臣恐陛下淫非之辯而聽其盜心因不詳察事
情今以臣愚議秦發兵而未名所伐則韓之用事者以
事秦為計矣臣斯請徃見韓王使來入見大王見因内
其身而勿遣稍召其社稷之臣以與韓人為市則韓可
[012-10b]
深割也因令象武發東郡之卒闚兵於境上而未名所
之則齊人懼而從蘇之計是我兵未出而勁韓以威禽
彊齊以義從矣聞於諸侯也趙氏破膽荆人狐疑必有
忠計荆人不動魏不足患也則諸侯可蠶食而盡趙氏
可得與敵矣願陛下幸察愚臣之計無忽不足下一有爲字


  上韓王書


  昔秦韓戮力一意以不相侵天下莫敢犯如此者數世
矣前時五諸侯嘗相與共伐韓秦發兵以救之韓居中
[012-11a]
國地不能滿千里而所以得與諸侯班位於天下君臣
相保者以世世相教事秦之力也先時五諸侯共伐秦
韓反與諸侯先為鴈行以嚮秦軍於關下矣諸侯兵困
力極無奈何諸侯兵罷杜倉相秦起兵發將以報天下
之怨而先攻荆荆令尹患之曰夫韓以秦為不義而與
秦兄弟共苦天下已又背秦先為鴈行以攻關韓則居
中國展轉不可知天下共割韓上地十城以謝秦解其
兵夫韓嘗一背秦而國迫地侵兵弱至今所以然者聽
[012-11b]
姦人之浮説不權事實故雖殺戮姦臣不能使韓復彊
今趙欲聚兵士卒以秦為事使人來借道言欲伐秦其
勢必先韓而後秦且臣聞之脣亡則齒寒夫秦韓不得
無同憂其形可見魏欲發兵以攻韓秦使人將使者於
韓今秦王使臣斯來而不得見恐左右襲曩姦臣之計
使韓復有亡地之患臣斯不得見請歸報秦韓之交必
絶矣斯之來使以奉秦王之歡心願効便計豈陛下所
以逆賤臣者耶臣斯願得一見前進道愚計退就葅戮
[012-12a]
願陛下有意焉今殺臣於韓則大王不足以彊若不聽
臣之計則禍必搆矣秦發兵不留行而韓之社稷憂矣
臣斯㬥身於韓之市則雖欲察賤臣愚忠之計不可得
已邊鄙殘國固守鼓鐸之聲聞於耳而乃用臣斯之計晩
矣且夫韓之兵於天下可知也今又背彊秦夫弃城而
敗軍則反掖之㓂必襲城矣城盡則聚散聚散則無軍
矣使臣固守則秦必興兵而圍王一都道不通則難必
謀其勢不救左右計之者不用願陛下熟圖之若臣斯
[012-12b]
之所言有不應事實者願大王幸使得畢辭於前乃就
吏誅不晩也秦王飲食不甘游觀不樂意専在圖趙使
臣斯來言願得身見因急與陛下有計也今使臣不通
則韓之信未可知也夫秦必釋趙之患而移兵於韓願
陛下幸復察圖之而賜臣報決並韓非子


  上秦王諫逐客書


  韓人鄭國來間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覺秦宗室大臣皆言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間
於秦耳請一切逐客斯亦在逐中乃上書秦王除逐客之令復李斯官卒用其計謀遂并天下
[012-13a]
○新序云斯在逐中道上諫書始皇使人逐至酈邑得還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
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孫支於晉
此五子者不産於秦而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彊百姓
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彊惠王
用張儀之計㧞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
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臯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
[012-13b]
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廢穰侯
逐華陽彊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
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却
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彊
大之名也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寳垂明月之
珠服太阿之劒乘纖離之馬建翠鳯之旗樹靈鼉之鼔
此數寳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
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
[012-14a]
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宫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廏江南金
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娯心
意說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
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
窕趙女不立於側也夫擊甕叩缻彈筝搏髀而歌呼嗚
嗚快耳目者眞秦之聲也鄭衛桑間昭虞武象者異國
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缻而就鄭衛退彈筝而取昭虞若
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
[012-14b]
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
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
制諸侯之術也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衆兵彊則
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
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衆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
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
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却賔客以業諸侯使天
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㓂兵而
[012-15a]
齎盗糧者也夫物不産於秦可寳者多士不産於秦而
願忠者衆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内自虚而外
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史記


  上始皇帝蠲除詩書百家書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陽宮博士僕射周
青臣等頌稱始皇威德齊人淳于越進諫曰臣聞殷周之王千餘嵗封子弟功臣自為支輔今
陛下有海内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何以相救哉今青臣等又面諛以重陛下過
非忠臣也始皇下其議丞相斯丞相謬其說絀其辭乃上書制曰可


  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
[012-15b]
並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虚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
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
私學而相與非法教人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
心非出則巷議夸主以為名異取以爲高率羣下以造
謗如此弗禁則主勢䧏乎上黨與成其下禁之便臣請
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
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棄市以古
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
[012-16a]
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
以吏為師本紀○李斯傳書古者天下散亂莫能相一是以諸侯並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
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辯黑白而定一尊而私學乃相與非法教之制聞令下卽
各以其私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非主以為名異趣以為高率羣下以造謗如此不禁則主勢降乎上黨
與成乎下禁之便臣請諸有文學詩書百家語者蠲除去之令到滿三十日弗去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
筮種樹之書若有欲學者以吏為師○史記


  上治驪山陵書始皇初卽位穿治驪山為陵下錮三泉竒器珍怪徙藏滿之斯上書
帝報


[012-16b]
  臣所將隸徒七十二萬人治驪山者已深已極鑿之不
入燒之不㸐扣之空空如下天狀


  始皇報丞相李斯


  鑿之不入燒之不然其㫄行三百丈乃止蔡質漢儀○周秦故事謁
者閣上得驪山本


  上二世行督責書二世時法令日深賦歛愈重楚戍卒陳渉呉廣等亂起山東西
略地時斯子由為三川守弗能禁使者覆案相屬誚讓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盗如此斯恐懼重
爵禄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欲求容以書對二世說於是行督責益嚴


[012-17a]
  夫賢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責之術者也督責之則
臣不敢不竭能以狥其主矣此臣主之分定上下之義
明則天下賢不肖莫敢不盡力竭任以狥其君矣是故
主獨制於天下而無所制也能窮樂之極矣賢明之主
也可不察焉故申子曰有天下而不恣睢命之曰以天
下為桎梏者無他焉不能督責而顧以其身勞於天下
之民若堯禹然故謂之桎梏也夫不能修申韓之明術
行督責之道専以天下自適也而徒務苦形勞神以身
[012-17b]
狥百姓則是黔首之役非畜天下者也何足貴哉夫以
人狥已則已貴而人賤以已狥人則已賤而人貴故狥
人者賤而人所狥者貴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凡古
之所為尊賢者為其貴也而所為惡不肖者為其賤也
而堯禹以身殉天下者也因隨而尊之則亦失所為尊
賢之心矣夫可謂大繆矣謂之為桎梏不亦宜乎不能
督責之過也故韓子曰慈母有敗子而嚴家無格虜者
何也則能罰之加焉必也故商君之法刑棄灰於道者
[012-18a]
夫棄灰薄罪也而被刑重罰也彼唯明主為能深督輕
罪夫罪輕且督深而况有重罪乎故民不敢犯也是故
韓子曰布帛尋常庸人不釋鑠金百鎰盜跖不搏者非
庸人之心重尋常之利深而盜跖之欲淺也又不以盜
跖之行為輕百鎰之重也搏必隨手刑則盜跖不搏百
鎰而罰不必行也則庸人不釋尋常是故城高五丈而
樓季不輕犯也泰山之高百仞而跛䍧牧其上夫樓季
也而難五丈之限豈跛䍧也而易百仞之高哉峭壍之
[012-18b]
勢異也明主聖王之所以能久處尊位長執重勢而獨
擅天下之利者非有異道也能獨斷而審督責必深罰
故天下不敢犯也今不務所以不犯而如慈母之所以
敗子也則亦不察於聖人之論矣夫不能行聖人之術
則舍為天下役何事哉可不哀邪且儉節仁義之人立
於朝則荒肆之樂輟矣諫說論理之臣開於側則流漫
之志詘矣烈士死節之行顯於世則淫康之虞廢矣故
明主能外此三者而獨操主術以制聽從之臣而修其
[012-19a]
明法故身尊而勢重也凡賢主者必將能拂世摩俗而
廢其所惡立其所欲故生則有尊重之勢死則有賢明
之諡也是以明君獨斷故權不在臣也然後能滅仁義
之塗掩馳說之口困烈士之行塞聰揜明内獨視聽故
外不可傾以仁義烈士之行而内不可奪以諫說忿爭
之辯故能犖然獨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若此然後
可謂能明申韓之術而修商君之法法修術明而天下
亂者未之聞也故曰王道約而易操也唯明主為能行
[012-19b]
之若此則謂督責之誠則臣無邪臣無邪則天下安天
下安則主嚴尊主嚴尊則督責必督責必則所求得所
求得則國家富國家富則君樂豐故督責之術設則所
欲無不得矣羣臣百姓救過不給何變之敢圖若此則
帝道備而可謂能明君臣之術矣雖申韓復生不能加


  上二世言趙高書二世用趙高計以天子當深拱禁中乃不坐朝廷見大臣亊皆
决於高高聞斯以為言故令于二世方燕樂至宫門奏事以激怒二世因言斯權重于主長男
[012-20a]
由為三川守與盗通斯聞之時二世在甘泉斯不得見上書言高之短


  臣聞之臣疑其君無不危國妾疑其夫無不危家今有
大臣於陛下擅利擅害與陛下無異此甚不便昔者司
城子罕相宋身行刑罰以威行之朞年遂劫其君田常
為簡公臣爵列無敵於國私家之富與公家均布惠施
徳下得百姓上得羣臣陰取齊國殺宰予於庭即弑簡
公於朝遂有齊國此天下所明知也今高有邪佚之志
危反之行如子罕相宋也私家之富若田氏之於齊也
[012-20b]
兼行田常子罕之逆道而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韓玘
為韓安相也陛下不圖臣恐其爲變也二世曰何哉夫高故宦人也然
不為安肆志不以危易心潔行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進以信守位朕實賢之而君疑之何也且朕少失先人
無所識知不習治民而君又老恐與天下絶矣朕非屬趙君當誰任哉且趙君為人精廉彊力下知人情上能
適朕君其勿疑李斯曰不然夫高故賤人也無識於理貪欲無厭求利不止列勢次主求欲無窮臣故曰殆


  獄中上二世書斯既為趙高所陷二世屬高案治斯與子由謀反狀榜掠不勝痛自
誣服斯負其辯有功實無反心幸二世之寤而赦之從獄中上書高使吏棄去不奏曰囚安得
上書具斯五刑論夷三族


[012-21a]
  臣為丞相治民三十餘年矣逮秦地之狹隘先王之時
秦地不過千里兵數十萬臣盡薄材謹奉法令隂行謀
臣資之金玉使游說諸侯陰修甲兵飾政敎官鬬士尊
功臣盛其爵祿故終以脅韓弱魏破燕趙夷齊楚卒兼
六國虜其王立秦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廣又北逐胡
貉南定百越以見秦之彊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
固其親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廟以明主之賢罪四矣更
尅畫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樹秦之名罪五矣
[012-21b]
治馳道興游觀以見主之得意罪六矣緩刑罰薄賦歛
以遂主得衆之心萬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
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盡其能力乃得至今願
陛下察之


  王綰


  請立諸子奏丞相綰等言始皇下其議羣臣皆以為便廷尉李斯議海内皆為郡縣置
諸侯不便從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


  諸侯初破燕齊荆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
[012-22a]
唯上幸許


  廷尉李斯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衆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
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賴陛下神
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
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


  始皇報


  天下共苦戰鬬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
[012-22b]
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


  徐市


  上求僊書二十六年齊人徐市等上書於是遣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費以巨
萬計終不得藥


  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僊人居之請得齋
戒與童男女求之


  陳餘大梁人從趙王武臣為大將軍後立為代王為張耳韓信斬泜水上


  遺章邯書


[012-23a]
  楚巳破秦軍章邯為秦將距項羽羽軍漳南邯軍棘原相持未戰秦軍數却二世使人讓邯邯
恐使長史司馬欣請事咸陽留司馬門三日趙高不見欣至軍報曰事亡可為者相國趙高顓
國主斷今戰而勝嫉吾功不勝不免於死願將軍熟計之是時餘為趙將軍鉅鹿之北亦遺邯
書邯狐疑與羽約降羽立邯為雍王置楚軍中使欣為上將將秦軍


  白起為秦將南征鄢郢北阬馬服攻城略地不可勝計
而竟賜死䝉恬為秦將北伐戎人開榆中地數千里竟
斬陽周何者功多秦不能盡封因以法誅之今將軍為
秦將三歳矣所亡失以十萬數而諸侯竝起滋益多彼
[012-23b]
趙高素諛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
軍以塞責使人更代將軍以脫其禍夫將軍居外久多
内卻有功亦誅無功亦誅且天之亡秦無愚智皆知之
今將軍内不直諫外為亡國將孤特獨立而欲常存豈
不哀哉將軍何不還兵與諸侯為從約共攻秦分王其
地南面稱孤此孰與身伏鈇質妻子為僇乎史記


  同前班固漢書


  白起為秦將南并鄢郢北阬馬服攻城略地不可勝計
[012-24a]
而卒賜死蒙恬為秦將北逐戎人開榆中地數千里竟
斬陽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封因以法誅之今將軍為秦
將三歳矣所亡失巳十萬數而諸侯並起兹益多彼趙
高素諛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
以塞責使人更代以脫其禍將軍居外久多内隙有功
亦誅亡功亦誅且天之亡秦無愚智皆知之今將軍内
不能直諫外為亡國將孤立而欲長存豈不哀哉將軍
何不還兵與諸侯為從南面稱孤孰與身伏斧質妻子
[012-24b]
為戮乎


  同前荀悅漢紀


  白起為秦將南拔鄢郢北阬馬服攻城略地不可勝計
卒賜死于杜郵蒙恬北逐戎人開榆中之地數千里竟
死于雲陽何者功多而秦不能封因以法誅之今將軍
為將三年所亡失以十萬數而諸侯竝起丞相趙高專
政日久今事急恐二世誅之必因以法誅將軍以塞責
使人更代以免其禍將軍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死無
[012-25a]
功亦死且夫天亡秦愚智皆知之今將軍内不直諫外
為亡國將孤立而欲長存豈不哀哉


  辯士


  遺秦將章邯書


  辯士隱姓名遺邯書


  李斯為秦王死廢十七兄而立二世華廙善文


  秦將


  詐二世遺李良書


[012-25b]
  初陳渉為王攻秦使陳人武臣略趙地自立為趙王因使李良略常山既定復使良略太原至
石邑秦將詐稱二世使人遺良書不封良得書疑不信乃還之邯鄲道逢趙王姊伏謁不下車
良以得秦書欲反趙未决因此慙怒遣人追殺姊遂襲邯鄲殺趙王


  良嘗事我得顯幸良誠能反趙為秦赦良罪貴良史記





  皇霸文紀巻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