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059 文章軌範-宋-謝枋得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章軌範巻一
            宋 謝枋得 編
 放膽文            侯字集
  凡學文初要膽大終要心小由麤入細由俗入雅
  由繁入簡由豪蕩入純粹此集皆麤枝大葉之文
  本于禮義老于世事合于人情初學熟之開廣其
  胷襟發舒其志氣但見文之易不見文之難必能
[001-1b]
  放言高論筆端不窘束矣
   與于襄陽書韓愈/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國子四門博士韓愈謹奉書尚書
閣下士之能享大名顯當世者此/輕莫不有先達之士負
天下之望者爲之前焉隱然許/于公士之能垂休光照後世
此/重亦莫不有後進之士負天下之望者爲之後焉隐/然
自/許莫爲之前雖美而不彰莫爲之後雖盛而不傳是二
人者未始不相須也然而千百載乃一相遇焉豈上之
[001-2a]
人無可援下之人無可推歟何其相須之殷而相遇之
踈也以故在下之人負其能不肯諂其上上之人負其
位不肯顧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窮盛位無赫赫之光
是二人者之所爲皆過也韓公作文專占地歩如人要/在高處立要在平處行要在
闊處坐下之人負其能不肯諂其上不害爲君子上之/人負其位不肯顧其下不免爲小人高材多戚戚之窮
則是君子而安貧賤盛位無赫赫之光則是庸/人而茍富貴韓公之所以自處者可謂高矣未嘗干
之不可謂上無其人未嘗求之不可謂下無其人愈之
誦此言久矣未嘗敢以聞於人側聞閣下抱不世出之
[001-2b]
才特立而獨行道方而事實巻舒不隨乎時文武惟其
所用豈愈所謂其人哉文婉曲/有味未聞後進之士有遇知
於左右獲禮於門下者豈求之而未得邪文婉曲/有味将志
存乎立功而事專乎報主雖遇其人未暇禮邪文婉曲/有味
何其宜聞而久不聞也愈雖不材其自處不敢後於常
人閣下将求之而未得歟文婉曲/有味古人有言請自隗始
史記燕昭王卑身厚幣以招賢者謂郭隗曰齊王因孤/之國亂而襲破燕孤極知燕小力少不足以報誠得賢
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先生視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古之人君有以千金使㳙人求千里馬者
[001-3a]
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而返君大怒㳙人曰死馬且買/況生者乎馬今至矣不朞年千里馬至者三今王必欲
致士先從隗始况賢於隗者豈逺千里哉于是昭王為/隗改築宫而師事之士争趨燕樂毅自魏徃劇辛自趙
徃昭王以樂毅爲/亞卿任以國政愈今者惟朝夕芻米僕賃之資是急
不過費閣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
事專乎報主雖遇其人未暇禮焉則非愈之所敢知也
文婉曲/有味世之齪齪者既不足以語之磊落竒偉之人又
不能聽焉則信乎命之窮也謹獻舊所爲文一十八首
如賜覽觀亦足以知其志之所存結得/健愈恐懼再拜
[001-3b]
   後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韓愈/
三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愈
聞周公之輔相其急于見賢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
沐三握其髪當是時天下之賢才皆已舉用九字/句姦邪
讒佞欺負之徒皆已除去十二/字句四海皆已無虞六字/句
夷八蠻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賓貢十五/字句天災時變昆
蟲草木之妖皆已銷息十四/字句天下之所謂禮樂刑政教
化之具皆已脩理十七/字句風俗皆已敦厚六字/句動植之物
[001-4a]
風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十七/字句休徴嘉瑞麟鳳
龜龍之屬皆已備至十四字句七此一段連下九箇皆/已字變化 様句法字有多少句
有長短文有反順起伏頓挫如層瀾驚濤怒波/讀者但見其精神不覺其重疊此章法句法也而周公
以聖人之才憑叔父之親其所輔理承化之功又盡章
章如是其所求進見之士豈復有賢于周公者哉不惟
不賢於周公而已豈復有賢於時百執事者哉豈復有
所計議能補於周公之化者哉連下三箇豈復字變化/三様句法讀者但見其
精/神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聞見思
[001-4b]
慮有所未及以負成王託周公之意不得於天下之心
如周公之心設使其時輔理承化之功未盡章章如是
而非聖人之才而無叔父之親則将不暇食與沐矣豈
特吐哺握髮之勤而止哉此一轉有筆力/巧在虚字斡旋惟其如是故
于今頌成王之德而稱周公之功不衰他人只是頌成/王之德而稱周
公之功便了必無心力/添不衰二字句法便竒今閣下爲輔相亦近耳天下之
賢才豈盡舉用姦邪讒佞欺負之徒豈盡除去四海豈
盡無虞九夷八蠻之在荒服之外者豈盡賓貢天災時
[001-5a]
變昆蟲草木之妖豈盡銷息天下之所謂禮樂刑政教
化之具豈盡脩理風俗豈盡敦厚動植之物風雨霜露
之所沾被者豈盡得宜休徴嘉瑞麟鳳龜龍之屬豈盡
備至此一段說今宰相不如周公用豈盡二字對皆已/二字亦巧句法變化與上段相對有權度有筆力
其所求進見之士雖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於百執事
豈盡出其下哉婉曲/有法其所稱說豈盡無所補哉本是九/箇豈盡
字與前段相對說今/添兩箇豈盡字亦巧今雖不能如周公之吐哺握髮亦
宜引而進之察其所以而進退之不宜黙黙而已也愈
[001-5b]
之待命四十餘日矣書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
閽人辭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復有周公之說焉閣
下其亦察之古之士三月不仕則弔故出疆必載質然
所以重於自進者以其於周不可則去之魯此句/八字於魯
不可則去之齊二句/八字於齊不可則去之宋之鄭之秦之
楚也此句十五字章法○/第三句變文得法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國舍乎
此則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此一段以古道自處節/節占地歩文章絶妙
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則山林而已矣此一轉尤/高占地歩山林
[001-6a]
者士之所獨善自養而不憂天下者之所能安也此一/段尤
占地/歩如有憂天下之心則不能矣故愈每自進而不知
愧焉只一句結上/自身好筆力書亟上足數及門而不知止焉寧獨
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賢之門下是懼若下惟/恐不得
出大賢之門下便弱了今不下恐字/安頓是懼二字在末句法竒而健亦惟少垂察焉瀆
冒威尊惶懼無已愈再拜
   代張籍與李淛東書韓愈/
月日前某官某謹東向再拜寓書淛東觀察使中丞李
[001-6b]
公閣下籍聞議論者皆云方今居方伯連帥之職坐一
方得專制於其境内者起句便不/凡不弱惟閣下心事犖犖與
俗輩不同籍固以藏之胸中矣近者閣下從事李協律
翺到京師籍於李君友也不見六七年聞其至馳徃省
之問無恙外不暇出一言且先賀其得賢主人李君曰
子豈盡知之乎吾将盡言之數日籍益聞所不聞籍私
獨喜常以爲自今以後不復有如古人者於今忽有之
退自悲不幸兩目不見物無用於天下胸中雖有如識
[001-7a]
家無錢財寸歩不能自致今去李中丞五千里何由致
其身於其人之側開口一吐出胸中之竒乎因飲泣不
能語既數日復自奮曰一/轉無所能人乃宜以盲廢有所
能人雖盲當廢於俗輩不當廢于行古人之道者此一/轉巧
淛水東七州二/轉户不下數十萬不盲者何限李中丞取
人固當問其賢不賢不當計其盲與不盲也此一轉/又巧
今盲于心者皆是三/轉若籍自謂獨盲于目爾其心則能
别是非若賜之坐而問之其口固能言也幸未死實欲
[001-7b]
一吐出心中所知見閣下能信而致之於門耶籍又善
于古詩使其心不以憂衣食亂句/健閣下無事時一致之
座側使跪進其所有閣下憑几而聽之未必不如聽吹
竹彈絲敲金擊石也夫盲者業專於藝必精故樂工皆
盲籍倘可與此輩比並乎使籍誠不以蓄妻子憂飢寒
亂心此一/轉妙有錢以濟醫藥其盲未甚庻㡬復見天地日
月因得不廢則自今至死之年皆閣下之賜閣下濟之
以已絶之年賜之以既盲之視句法/妙其㤙輕重大小籍
[001-8a]
宜如何報也結得/妙閣下裁之度之籍慚靦載拜
   上張僕射書韓愈/
九月一日愈再拜受牒之明日在使院中有小吏持院
中故事節目十餘事來示愈其中不可者有自九月至
明年二月之終皆晨入夜歸非有疾病事故輙不許出
當時以初受命不敢言古人有言曰人各有能有不能
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用事變化/當如此抑而行之必發狂疾
上無以承事于公忘其将所以報德者下無以自立喪
[001-8b]
失其所以爲心夫如是則安得而不言凡執事之擇于
愈者非謂其能晨入夜歸也必将有以取之茍有以取
之雖不晨入夜歸其所取者猶在也下之事上不一其
事上之使下不一其事量力而任之度才而處之其所
不能不彊使爲是故爲下者不獲罪于上爲上者不得
怨于下矣孟子有云今之諸侯無大相過者以其皆好
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今之時與孟子之時又
加逺矣皆好其聞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已而行道者
[001-9a]
聞命而奔走者好利者也直已而行道者好義者也未
有好利而愛其君者未有好義而忘其君者此一段分/明是以孟
子之言譏張公斡/轉得婉曲可法今之王公大人惟執事可以聞此言
惟愈于執事也可以此言進此一章辭太直/兩句救得好愈䝉幸于
執事其所從舊矣若寛假之使不失其性加待之使足
以爲名寅而入盡辰而退申而入終酉而退率以爲常
亦不廢事天下之人聞執事之于愈如是也必皆曰執
事之好士也如此八字/句執事之待士以禮如此九字/句
[001-9b]
事之使人不枉其性而能有容如此十五/字句執事之欲成
人之名如此十字/句執事之厚于故舊如此九字句○連/下五箇如此
字句法長短錯綜/凡四變此章法也又将曰韓愈之識其所依歸也如此
十一/字句韓愈之不謟屈于富貴之人如此十三/字句韓愈之賢
能使其主待之以禮如此十四字句○义連下三箇如/此字長短錯綜此章法也
則死于執事之門無悔也一段文勢如狂瀾浩波/只此一句截㫁有氣力若使
隨行而入逐隊而趨言不敢盡其誠道有所屈于已天
下之人聞執事之于愈如此皆曰執事之用韓愈哀其
[001-10a]
窮収之而已耳韓愈之事執事不以道利之而已耳前/段
說話此一反只用六/句頓挫波瀾絶妙茍如是雖日受千金之賜一嵗九
遷其官感㤙則有之矣将以稱于天下曰知已則未也
受人之㤙與受人之知不同感㤙易感知/已難故曰士爲知已者死此兩句下得妙伏惟哀其所
不足矜其愚不錄其罪察其辭而垂仁採納焉此三句/無𦂳要
句法亦/不茍且愈恐懼再拜
   與陳給事書韓愈/
    陳止齋作論雙關文法皆本于此
[001-10b]
愈再拜愈之獲見于閣下有年矣始者亦嘗辱一言之
譽貧賤也衣食於奔走頓/挫不得朝夕繼見句/法其後閣下
位益尊伺候于門墻者日益進夫位益尊則賤者日隔
伺候于門墻者日益進則愛博而情不專愈也道不加
脩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脩則賢者不與文日益有
名則同進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專之望以
不與者之心聽忌者之說由是閣下之庭無愈之迹矣
   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韓愈/
[001-11a]
愈聞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字/法不惟其父兄子弟
之慈愛然後呼而望之也字/法将有介於其側者雖其所
憎怨茍不至乎欲其死者則将大其聲疾呼而望其仁
之也字/法彼介于其側者聞其聲而見其事不惟其父兄
子弟之慈愛然後徃而全之也雖有所憎怨茍不至于
欲其死者則将狂奔盡氣句/法濡手足句/法焦毛髮句/法救之
而不辭也若是者何哉其勢誠急而其情誠可悲也章/法
愈之彊學力行字/法有年矣愚不惟道字/法之險夷行且不
[001-11b]
字/法以蹈于窮餓之水火以蹈水火譬喻彊學力行愚/不惟道之險夷行且不息此
是下字/巧處其既危且亟矣大其聲而疾呼矣閣下其亦聞
而見之矣其将徃而全之歟抑将安而不救歟有來言
于閣下者曰句/法有觀溺於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
而終莫之救也章/法閣下且以爲仁人乎哉章/法不然若愈
者亦君子之所宜動心者也或謂愈子言則然矣宰相
則知子矣如時不可何愈竊謂之不知言者誠其材能
不足以當賢相之舉爾若所謂時者固在上位者之爲
[001-12a]
爾非天之所爲也此即賈誼云非天之/所爲人之所設也前五六年時宰
相薦聞尚有自布衣䝉抽擢者與今豈異時哉且今節
度觀察使及防禦營田諸小使等尚得自舉判官無間
于已仕未仕者字/法況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
乎古之進人者或取于盜或舉於管庫今布衣雖賤猶
足以方於此情隘辭蹙句/法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憐焉此/書
譬喻格從/孟子來
   應科目時與人書韓愈/
[001-12b]
月日愈再拜天池之濵大江之濆有恠物焉盖非常鱗
凡介品彚之匹儔也其得水變化風雨上下于天不難
也其不及水盖尋常尺寸之間耳無高山大陵曠塗絶
險爲之間隔也譬喻應/宏詞科然其窮涸不能自致乎水爲獱
獺之笑者盖十八九矣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盖
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然是物也負其異于衆也且曰
爛死於沙泥吾寧樂之若俛首帖耳摇尾而乞憐者非
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視之若無覩也其死其
[001-13a]
生固不可知也今又有有力者當其前矣聊試仰首一
鳴號焉庸詎知有力者不哀其窮而忘一舉手一投足
之勞而轉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
在命而且鳴號之者亦命也愈今者實類于是一篇皆/是譬喻
只一句愈今者實類於/是收拾此文法最妙是以忘其疎愚之罪而有是說
焉閣下其亦憐察之
   答陳商書韓愈/
愈白辱惠書語高而㫖深三四讀尚不能通曉茫然増
[001-13b]
愧赧又不以其淺弊無過人知識且諭以所守幸甚愈
敢不吐露情實然自識其不足補吾子之所須也齊王
好竽有求仕於齊者操瑟而徃立王之門三年不得入
叱曰吾瑟鼔之能使鬼神上下吾鼔瑟合軒轅氏之律
譬喻學/孟子客罵之曰王好竽而子鼓瑟瑟雖工如王之
不好何是所謂工於瑟而不工於求齊也文婉曲/有味今舉
進士於此世求利祿行道於此世而爲文必使一世人
不好得無與操瑟立齊門者比歟文雖工不利於求求
[001-14a]
不得則怒且怨不知君子必爾爲不也文婉曲/有味故區區
之心每有來訪者皆有意於不肖者也畧不辭讓遂盡
言之惟吾子諒察愈白
   送石洪處士序韓愈/
河陽軍節度御史大夫烏公爲節度之三月求士於從
事之賢者有薦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
邙瀍榖之間冬一裘夏一葛此是衣不/說出衣字食朝夕飯一盂
蔬一盤看他說衣食二事/變化句法甚竒人與之錢則辭請與出遊未
[001-14b]
嘗以事免勸之仕則不應坐一室左右圖書與之語道
三字/句辨古今事當否六字/句論人高下四字/句事後當成
五字/句若河決下流而東注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
王良造父古善/御者爲之先後也一句長以二/句合爲一句若燭照數計
而龜卜也一句短○如此設譬喻作句法/文勢有頓挫有起伏便有波瀾大夫曰先生
有以自老無求於人其肯爲某來耶從事曰大夫文武
忠孝求士爲國不私于家方今冦聚于垣師環其疆農
不耕收財粟殫亡吾所處地歸輸之塗治法征謀宜有
[001-15a]
所出先生仁且勇若以義請而强委重焉其何說之辭
此段文勢似緩慢若逐句㸃檢無/一句懈怠軟弱無一字懈怠軟弱於是譔書詞具馬幣
卜日以授使者求先生之廬而請焉看他妝撰大夫從/事賔主問答之言
如此/巧先生不告於妻子不謀于朋友冠帶出見客拜受
書禮于門内宵則沐浴戒行李載書册問道所由告行
于常所來徃叙事句/句有法晨則畢至張上東門外張供張也如/今筵㑹鋪張
設之/類酒三行且起有執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義取
人先生真能以道自任决去就爲先生别若只下以道/自任作一句
[001-15b]
人皆能之今添决去/就三字句法便竒又酌而祝曰凡去就出處何常惟
義之歸遂以爲先生夀又酌而祝曰使大夫恒無變其
初無務富其家而飢其師無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十/字
句/無味于諂言五字/句惟先生是聽以能有成功保天子
之寵命此一章句法長短不/齊文有頓挫好章法又祝曰使先生無圖利于
大夫而私便其身圖句/法先生起拜祝辭曰敢不敬蚤夜
以求從祝規此一句是/左傳句法于是東都之士咸知大夫與先
生果能相與以有成也此一句結得絶/妙有萬鈞筆力遂各爲歌詩六
[001-16a]
韻遣愈爲之序云
    與之語道理辨古今事當否論人高下事後
    當成敗若河决下流而東注若駟馬駕輕車
    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爲之先後也此一章譬
    喻文法最竒韓文公作文千變萬化不可捉
    摸如雷電鬼神使人不可測其作韋侍講盛
    山二詩序云夫儒者之于患難茍非其自取
    之其拒而不受于懐也若築河堤以障屋霤
[001-16b]
    其容而消之也若水之于海冰之于夏日其
    玩而忘之以文辭也若奏金石以破蟋蟀之
    鳴蟲飛之聲況一不快于考功盛山一出入
    息之間哉此段分明是送石處士序譬喻文
    法恐人識破便變化三様句分作三段此公
    平生以恠恠竒竒自負其作文要使人不可
    測識如陳后山送參寥序云其議古今張人
    情貌肖否言之從違詩之精粗若水赴壑阪
[001-17a]
    走丸倒囊出物鷙鳥舉而風逼之也若升高
    視下爬痒而鑑貌也此一段文亦新竒不蹈
    襲只是被人看破全是學韓文公送石洪處
    士序文
   送温處士赴河陽軍序韓愈/
    文有氣力有光燄頓挫豪宕讀之快人意可
    以發人才思
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羣遂空夫冀北馬多于天下
[001-17b]
伯樂雖善知馬安能空其羣耶解之者曰吾所謂空非
無馬也無良馬也伯樂知馬遇其良輒取之羣無留良
焉茍無良雖謂無馬不爲虚語矣東都固士大夫之冀
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
曰温生大夫烏公以鈇鉞鎮河陽之三月句新/竒以石生
爲才以禮爲羅羅而致之幕下未數月也以温生爲才
于是以石生爲媒以禮爲羅又羅而致之幕下東都雖
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
[001-18a]
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執事與吾輩二縣之大夫政
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諮而處焉士大夫之去位
而巷處者誰與嬉逰小子後生于何考德而問業焉縉
紳之東西行過是都者無所禮於其廬此一段四節四/様句法頓挫起
伏有波瀾有峰/巒文法之妙若是而稱曰大夫烏公一鎮河陽而東
都處士之廬無人焉豈不可也夫南面而聽天下其所
託重而恃力者惟相與将耳相爲天子得人於朝廷将
爲天子得文武士於幕下求内外無治不可得也愈縻
[001-18b]
于兹不能自引去資二生以待老今皆爲有力者奪之
其何能無介然于懐耶生既至拜公于軍門其爲吾以
前所稱爲天下賀以後所稱爲吾致私怨于盡取也留
守相公首爲四韻詩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送楊少尹序韓愈/
    文有氣力有光燄頓挫豪宕讀之快人意可
    以發人才思
昔疏廣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辭位而去于時公卿設供
[001-19a]
帳祖道都門外車數百兩道傍觀者多嘆息泣下共言
其賢見前漢書/疏廣傳漢史既傳其事而後世工畫者又圖其
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國子司業楊君巨源
方以能詩訓後進一旦以年滿七十亦白丞相去歸其
鄉世常說古今人不相及今楊與二疏其意豈異也予
忝在公卿後遇病不能出不知楊侯去時城門外送者
㡬人車㡬兩馬㡬疋道傍觀者亦有歎息知其爲賢與
否而太史氏又能張大其事爲傳繼二疏踪跡不落莫
[001-19b]
否見今世無工畫者而畫與不畫固不論也然吾聞楊
侯之去丞相有愛而惜之者白以爲其都少尹不絶其
祿又爲歌詩以勸之京師之長于詩者亦屬而和之又
不知當時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
也中世大夫以官爲家罷則無所于歸楊侯始冠舉於
其鄉歌鹿鳴而來也今之歸指其樹曰某樹吾先人之
所種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時所釣逰也鄉人莫不加敬
誡子孫以楊侯不去其鄉為法所謂鄉先生没可祭於
[001-20a]
社者其在斯人歟其在斯人歟
   送高閑上人序韓愈/
    此序談詭放蕩學荘子文文雖學荘子又無
    一句蹈襲
茍可以寓其巧智使機應于心不挫於氣則神完而守
固雖外物至不膠於其心堯舜禹湯治天下養叔治射
庖丁治牛師曠治音聲扁鵲治病僚之于丸秋之于奕伯
倫之于酒樂之終身不厭奚暇外慕夫外慕徙業者皆
[001-20b]
不造其堂不嚌其胾者也徃時張旭善草書不治他技
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于
心必于草書焉發之觀于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
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鬬天
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
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後世今閑之於草書有
旭之心哉不得其心而逐其跡未見其能旭也爲旭有
道利害必明無遺錙銖情炎于中利欲鬬進有得有喪
[001-21a]
勃然不釋然後一决于書而後旭可㡬也今閑師浮屠
氏一死生解外膠是其爲心必泊然無所起其于世必
淡然無所嗜泊與淡相遭頹墮委靡潰敗不可收拾則
其于書得無象之然乎然吾聞浮屠人善幻多技能此/轉
妙/閑如通其術則吾不能知矣
   送殷員外使回鶻序韓愈/
唐受天命爲天子凡四方萬國不問海内外無小大咸
臣順于朝時節貢水土百物大者特來小者附集元和
[001-21b]
睿聖文武皇帝既嗣位悉治方内就法度十二年詔曰
四方萬國惟回鶻于唐最親奉職尤謹尊中國/得體丞相其
選宗室四品一人持節徃賜君長告之朕意尊中國/得體
選學有經法通知時事者一人與之爲貳由是殷侯侑
自太常博士遷尚書虞部員外郎兼侍御史朱衣象笏
承命以行朝之大夫莫不出餞酒半右庻子韓愈執盞
言曰殷大夫今人適數百里出門惘惘有離别可憐之
色持被入直三省丁寧顧婢子語刺刺七迹/切不能休今
[001-22a]
子使萬里外國獨無㡬微出于言面豈不真知輕重大
丈夫哉只語此/一段丞相以子應詔真誠知人矣士不通經
果不足用于是相屬爲詩以道其行
   原毁韓愈/
古之君子其責已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重以周
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爲善聞古之人有舜者其爲人
也仁義人也求其所以爲舜者責于已曰彼人也予人
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蚤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
[001-22b]
其如舜者聞古之人有周公者其爲人也多才與藝人
也求其所以爲周公者責于已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
是而我乃不能是蚤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
周公者舜大聖人也後世無及焉周公大聖人也後世
無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
亦責于已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
足爲良士矣能有是是足爲藝人矣取其一不責其二
即其新不究其舊恐恐然惟懼其人不得爲善之利一
[001-23a]
善易脩也一藝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
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是不亦待于人者輕以約乎今
之君子則不然其責人也詳其待已也廉詳故人難於
爲善廉故自取也少已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已
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
未少有得而止矣是不亦待于已者已廉乎其于人也
曰彼雖能是其人不足稱也彼雖善是其用不足稱也
舉其一不計其十究其舊不圖其新恐恐然惟懼其人
[001-23b]
之有聞也是不亦責于人者已詳乎夫是之謂不以衆
人待其身而以聖人望于人吾未見其尊已也雖然爲
是者有本有原怠與忌之謂也怠者不能脩而忌者畏
人脩吾嘗試之矣嘗試語于衆曰某良士某良士其應
者必其人之與也不然則其所疏逺不與同其利者也
不然則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
矣又嘗語于衆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應者必其
人之與也不然則其所疎逺不與同其利者也不然則
[001-24a]
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說於言懦者必說于色矣是故
事脩而謗興德高而毁來嗚呼士之處此世而望名譽
之光道德之行難矣将有作於上者得吾說而存之其
國家可㡬而理矣
    此篇曲盡人情巧處妙處在假託他人之言
    辭摸寫世俗之情状熟于此必能作論
 
 
[001-24b]
 
 
 
 
 
 
 
 文章軌範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