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046 文章正宗-宋-眞德秀 (master)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集部八


  文章正宗       總集類


  提要


  等謹案文章正宗二十巻續集二十巻宋
真徳秀編徳秀有四書集編已著録是集分
辭命議論叙事詩歌四類左傳國語以下至
于唐末之作按總集之選録左傳國語自是編始遂為後來坊刻古文之例
其持論甚嚴大意主于論理而不論文劉克
[000-1b]
莊集有贈鄭寧文詩曰昔侍西山講讀時頗
于函丈得精㣲書如逐客猶遭黜辭取横汾
亦恐非筝笛焉能諧雅樂綺羅原未識深衣
嗟予老矣君方少好向師門溯指歸其宗㫖
具於是矣然克莊後村詩話又曰文章正宗
初萌芽以詩歌一門屬予編類且約以世教
民彛為主如仙釋閨情宫苑之類皆勿取余
取漢武帝秋風詞西山曰文中子亦以此詞
[000-2a]
為悔心之萌豈其然乎意不欲収其嚴如此
然所謂懐佳人兮不能忘葢指公卿扈從者
似非為後宫而設凡余所取而西山去之者
大半又増入陶詩甚多如三謝之類多不収
詳其詞意又若有所不滿於徳秀者葢道學
之儒與文章之士各明一義固不可得而强
同也顧炎武日知録亦曰真希元文章正宗
所選詩一掃千古之陋歸之正旨然病其以
[000-2b]
理為宗不得詩人之趣且如古詩十九首雖
非一人之作而漢代之風畧具乎此今以希
元之所刪者讀之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何異唐風山有樞之篇良人惟古歡枉駕恵
前綏葢亦邶風雄雉于飛之義牽牛織女意
仿大東兔絲女蘿情同車舝十九作中無甚
優劣必以坊淫正俗之㫖嚴為繩削雖矯昭
明之枉恐失國風之義六代浮華固當刋落
[000-3a]
必使徐庾不得為人陳隋不得為代毋乃太
甚豈非執理之過乎所論至為平允深中其
失故徳秀雖號名儒其説亦卓然成理而四
五百年以來自講學家以外未有尊而用之
者豈非不近人情之事終不能强行于天下
歟然専執其法以論文固矯枉以過正兼存
其理以救浮華冶蕩之弊則亦未嘗無裨藏
弆之家至今著録厥亦有由矣續集二十巻
[000-3b]
皆北宋之文闕詩歌辭命二門僅有叙事議
論而末一巻議論之文又有録無書葢未成
之本舊附前集以行今亦仍並録焉乾隆四
十二年三月恭校上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


  總 校 官  陸 費 墀




[000-4a]
  欽定四庫全書     集部八


  文章正宗目録     總集類


  巻一


  辭命一


  辭命二


  巻二


  辭命三


  巻三


[000-4b]
  辭命四


  巻四


  議論一


  議論二


  巻五


  議論三


  議論四


  巻六


[000-5a]
  議論五


  巻七


  議論六之一


  巻八


  議論六之二


  巻九


  議論六之三


  巻十


[000-5b]
  議論六之四


  巻十一


  議論七


  巻十二


  議論八


  巻十三


  議論九


  巻十四


[000-6a]
  議論十


  巻十五


  議論十一


  巻十六


  叙事一


  巻十七


  叙事二


  巻十八


[000-6b]
  叙事三


  巻十九


  叙事四


  巻二十


  叙事五


  巻二十一上


  叙事六


  巻二十一下


[000-7a]
  叙事七


  巻二十二上


  詩歌


  巻二十二下


  詩上


  巻二十三


  詩中


  巻二十四


[000-7b]
  詩下









[000-8a]
  文章正宗綱目


  正宗云者以後世文辭之多變欲學者識其源流之
正也自昔集錄文章者衆矣若杜預摯虞諸家徃徃
堙没弗傳今行於世者惟梁昭明文選姚鉉文粹而
已繇今眡之二書所録果皆得源流之正乎夫士之
於學所以窮理而致用也文雖學之一事要亦不外
乎此故今所輯以明義理切世用為主其體本乎古
其指近乎經者然後取焉否則辭雖工亦不録其目
[000-8b]
凡四曰辭命曰議論曰叙事曰詩賦今凡二十餘巻
云紹定執除之歲正月甲申學易齋書


  辭命


  按周官太祝作六辭以通上下親疏逺近曰辭鄭氏曰辭
謂辭令曰命謂禆諶草創之命曰誥謂康誥盤庚之屬曰㑹謂胥命于蒲之命

曰禱謂如衛太子戰禱曰誄謂如哀公誄孔子之誄内史凡命諸侯及
孤卿大夫則䇿命之䇿謂以簡䇿書王命御史掌贊書若今尚書作詔
質諸先儒注釋之説則辭命以下皆王言也太祝

[000-9a]
以下掌為之辭則所謂代言者也以書攷之其可見
者有三一曰誥以之播告四方湯誥盤庚大誥多士
多方康王之誥是也二曰誓以之行師誓衆甘誓泰
誓牧誓費誓㤗誓是也三曰命以之封國命官微子
蔡仲君陳畢命君牙冏命吕刑文侯之命是也他皆
無傳焉意者王言之重惟此三者故聖人録之以示
訓乎漢世有制有詔有冊有璽書其名雖殊要皆王
言也文章之施於朝廷布之天下者莫此為重故今
[000-9b]
以為編之首書之諸篇聖人筆之為經不當與後世
文辭同錄獨取春秋内外傳所載周天子諭告諸侯
之辭列國徃來應對之辭下至兩漢詔冊而止蓋魏
晉以降文辭猥下無復深純温厚之指至偶儷之作
興而去古益逺矣學者欲知王言之體當以書之誥
誓命為祖而參之以此編則所謂正宗者庶乎其可
識矣


  議論


[000-10a]
  按議論之文初無定體都俞吁咈發於君臣㑹聚之
間語言問答見於師友切瑳之際與凡秉筆而書締
思而作者皆是也大抵以六經語孟為祖而書之大
禹臯陶益稷仲虺之誥伊訓太甲咸有一德説命高
宗肜日旅獒召誥無逸立政則正告君之體學者所
當取灋然聖贒大訓不當與後之作者同録今獨取
春秋内外傳所載諫爭論説之辭先漢以後諸臣所
上書疏封事之屬以為議論之首他所篹述或發明
[000-10b]
義理或旉析治道或褒貶人物以次而列焉書記徃
來雖不關大體而其文卓然為世膾炙者亦綴其末
學者之議論一以聖贒為凖的則反正之評詭道之
辯不得而惑其文辭之灋度又必本之此編則華實
相副彬彬乎可觀矣


  叙事


  按叙事起於古史官其體有二有紀一代之始終者
書之堯典舜典與春秋之經是也後世本紀似之有
[000-11a]
紀一事之始終者禹貢武成金縢顧命是也後世志
記之屬似之又有紀一人之始終者則先秦蓋未之
有而昉於漢司馬氏後之碑誌事狀之屬似之今於
書之諸篇與史之紀傳皆不復録獨取左氏史漢叙
事之尤可喜者與後世記序傳誌之典則簡嚴者以
為作文之式若夫有志於史筆者自當深求春秋大
義而參之以遷固諸書非此所能該也


  詩賦


[000-11b]
  按古者有詩自虞賡歌夏五子之歌始而備於孔子
所定三百五篇若楚辭則又詩之變而賦之祖也朱
文公嘗言古今之詩凡有三變蓋自書傳所記虞夏
以來下及漢魏自為一等自晉宋間顔謝以後下及
唐初自為一等自沈宋以後定著律詩下及今日又
為一等然自唐初以前其為詩者固有高下而法猶
未變至律詩出而後詩之古法始皆大變矣故嘗欲
抄取經史諸書所載韻語下及文選古詩以盡乎郭
[000-12a]
景純陶淵明之作自為一編而附于三百篇楚詞之
後以為詩之根本凖則又於其下二等之中擇其近
於古者各為一編以為之羽翼輿衛其不合者則悉
去之不使其接於胷次要使方寸之中無一字世俗
語言意思則其為詩不期於高逺而自高逺矣今惟
虞夏二歌與三百五篇不録外自餘皆以文公之言
為凖而抜其尤者列之此編律詩雖工亦不得與若
箴銘頌贊郊廟樂歌琴操皆詩之屬間亦採摘一二
[000-12b]
以附其間至於辭賦則有文公集注楚詞後語今亦
不録或曰此編以明義理為主後世之詩其有之乎
曰三百五篇之詩其正言義理者蓋無㡬而諷詠之
間悠然得其性情之正即所謂義理也後世之作雖
未可同日而語然其間興寄高逺讀之使人忘寵辱
去係吝翛然有自得之趣而於君親臣子大義亦時
有發焉其為性情心術之助反有過於他文者蓋不
必顓言性命而後為關於義理也讀者以是求之斯
[000-13a]
得之矣








[000-1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