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62 大復集-明-何景明 (master)


[030-1a]
欽定四庫全書
 大復集巻三十     明 何景明 撰
  何子十二篇
   嚴治篇第一
治民莫如嚴嚴者所以成寛也夫民心不一則散民情
不制則亂法者所以節約其散而整齊其亂之具也嚴
者所以立節約而作整齊也故嚴則法立法立則民寡
過寛則法弛法弛則民多辜故嚴治之民始急而其終
[030-1b]
也舒寛治之民始舒而其終也急急則民怨舒則民喜
始而喜不若終之不怨也故民難與為始而可與成終
也夫衣冠飾貌人見而敬之乘駕唱騶人望而避之毀
冠而囚首人不讓席矣敝車而單行人不讓路矣嚴與
不嚴所由致相逺也故嚴也者所以飾威儀慎制度使
人見之者也夫日月垂象人不敢侮也山川示險人不
敢踰也故法立而民不犯刑設而人不入者嚴之為也
是故先王之制階陛堂殿以異其等旂斿鸞纓以繁其
[030-2a]
飾官府爵位以差其品等異則尊卑别矣飾繁則上下
章矣品差則貴賤定矣是故先王之時尊卑不相紊上
下不相踰貴賤不相越夫錯其采物而明其文章防範
其情欲而束縛其筋骨耳目有常從違一定僣亂不起
奸弊不生故文字簡而刑罰省民生逸而政事清此先
王之所以能宰制萬物役使羣衆而總一海内者也及
至後世媮惰之風長矜肅之心䘮上下相容頽其紀綱
而决其防限於是豪暴擅制富强肆行宗黨連結而中
[030-2b]
外勢傾然後起而繩之發其隐伏摘其細㣲至於一法
立而百偽生文例日増而不足吏議日異而不定人臣
莫救其過而庶民莫必其命故法密而犯益衆刑繁而
罪益多何者源不治而末流濫也夫操如束薪亡不折
焉急如絞繩亡不絶焉故治不可急急則無不亂者也
是故法者由嚴起者也故號不張則幹斜綱不振則目
亂治不嚴則法壊夫嚴與刻異也嚴者立其法禁於未
然者也刻者究其罪治于已然者也是故秦之法多如
[030-3a]
秋荼密如凝脂而民不知避也漢之吏搏如猛虎擊如
鷙鷹而民不知畏也故不示而究人之罪是為刻而已
矣非所以格民也故嚴父無姑息之子嚴君無姑息之
民故三王之民殺之而不怨夫非罔之而罹其罪者則
罪在已而不尤其上也又何怨乎
   上作篇第二
夫觀世以易化者聖也矯時以從俗者明也物必有敝
承敝者復其盛勢必有變襲變者反其常故五帝之世
[030-3b]
循環不悖而三王之時因革並施夫世之所使時之所
移從来逺矣要之其原皆出於上之所作為敎夫好劍
之門多創客善醫之門多病人物聚於所致也故明聖
之世則人飾義而服節汙濁之時則人毀行而䘮守何
也致之者則然矣正道壊則邪徑成公室衰則私門盛
自古及今未之有易也正之與邪公之與私氓𨽻之人
能辨其所好惡然所從違非者世之榮顯富厚者不在
此而在彼也故五尺童子聞人稱其善亡有不喜者也
[030-4a]
至於榮顯富厚之所在則雖有縉紳冠冕之徒亡不棄
㢘捐耻以附者豈其所為自喜者不如童子也勢至而
利交則情動而蔽其心也是故上之人觀於時勢之變
推于教化之端明義崇節而絀勢利是以正道可復立
公室可復振而遂邪順私之俗可絶也漢哀帝之寵董
賢而孔光張禹皆在大臣位然身親屈焉王莾之世所
為臣服盡漢公卿揚雄最號恬於利禄然且為媚作符
命焉及至唐有八司馬者皆以其才而汙于王叔文之
[030-4b]
黨夫數子者或榮耀終身或貶死當世卒為世之耻詬
不道于君子之門雖其所自立然亦上之所劘世之所
移也夫至著者義也至尚者節也故上以節義較天下
雖有蠢愚必不以其身為標矣雖有闒&KR0146必不以其行
為名矣何者標者衆目之表而名者衆口之實也故張
鵠以行賞亡不射矣詈鬼以除病亡不罵矣夫嚴母之
育貞女也入則有重闗之限出則有鳴玉之飾寝則有
絓結之固然後滛邪不入情欲無感而修㓗之行成也
[030-5a]
是故節義者士之大防也先王以此防人故立激勵之
方興勸賞之法致式閭之敬施表墓之恩安車懸旌以
彰其徴累帛加璧以示其予由是義明而節崇故雖有
昏亂之世而無失身之士雖有汚隆之時而無回面之
臣豈不以上之所作邪是故義者有國之維也節者有
國之衛也國之有不固者維不立而衛弛也
   法行篇第三
夫為人君者法不可以有已為人臣者法不可以有已
[030-5b]
法者非甘物也有國者之藥石繩墨也夫諱病之人無
不疾藥石矣不直之木亡不疾繩墨矣小人之徒亡不
疾刑法矣夫奸邪者小人之為而暴亂者小人之行也
正奸律邪誅暴刑亂者法之務也故法者小人之所不
利者也小人忌正律之典懼刑誅之罪必務以敝其法
援勢者為之沮行貨者為之誘怙强者為之撓造詐者
為之竊法無不敝矣故法不可以有已也法不以有已
則上不得賣而下不得請賣請不行則上自天子之門
[030-6a]
侯王之宫太子之家公主之室下至貴戚之臣近幸之
人鷔横之吏豪俠之民亡不得行其法者矣故賣請不
行則法行如流是故法不可以有已也千金之寳可以
借客十金之寄不可以與人也非愛十金反不愛千金
也寄也有所受也已不得有也夫法者人臣受之天子
非人臣有之也天子受之天非天子有之也已不得與
而人不得辭故有沒公主車馬則后弗敢怨邀太子車
駕則君弗敢怒罪戲弄之臣則天子不得私執豪俠之
[030-6b]
民則公卿不得闗說此法之行也昔者漢髙斬丁公武
侯斬馬謖皆垂泣焉夫丁公於漢髙至恩也馬謖于武
侯至暱也垂泣者至私情也然而必誅之者法也故法
不可以恩暱而私情忍也昔者石奢為楚王相父殺人
縱父而以身請罪王赦之石奢曰不可不縱父不孝賣
國之法以縱父不忠乃伏劍死李離為晉文公理過聼
殺人曰君以臣為理乃不明而過聼殺人臣當死也公
曰子休矣下吏有罪非子之過也離曰失刑則刑失死
[030-7a]
則死臣之有失何以罪下吏也遂自死也夫死者人情
之所愛而二子不然者所以顯君而明法也由是觀之
法非不得以釋人雖自釋亦不得矣夫法清則政寛而
人威法亂則政煩而人玩威者刑中而不可逭玩者刑
不中而可幸也夫刑不中者上亂之也上不以法為可
愛而與已則亂故以之飾喜怒行愛憎矣復恩讐制毀
譽矣持辯以變約束舞智以易章程文之以深辭鞠之
以巧詆則法令滋章而事不循其實對簿繁委而人不
[030-7b]
得其情上下相遁公私混淆盜賊多有而奸偽蠭起矣
夫炎罏遁于頑鐡利刄衂于輭毛密網漏于呑舟故法
本禁亂而其極也亂生焉此執法之弊也故法不可使
人有幸之者法可幸則良民懼於是平居之衆造善之
人睹蝮鷙之吏摶擊之厮岸獄之地掩耳而不敢聴側
目而不敢視束手足而無所措矣故清法之國人畏法
而不畏吏亂法之國人畏吏而不畏法夫使人至不畏
法而畏吏者非國之美也
[030-8a]
   任将篇第四
任将而中制者敗用兵而外監者疑夫獨任者事成之
宰也専令者勢行之機也故掣于中者垂成而敗撓于
外者已行而反夫所貴于騏驥者必至也然縶其足則
駑馬先之矣所勇于孟賁者必敵也然縛其手則女子
勝之矣夫任将用兵之所尚者在事必成而勢必行也
為中制以掣之立外監以撓之是縶騏驥之足而縛孟
賁之手也故縶騏驥之足者不可望其必至縛孟賁之
[030-8b]
手者不可望其必敵用将而監制之者不可責其成功
夫功以時會也賞罰所以勵功也便宜所以乗時也獨
任者自制其賞罰而専令者得行其便宜者也是以功
可就而時不可失也夫功者事之集也時者勢之㑹也
故披刄冐矢以為功也贏糧躍馬以為時也故中制則
事不一而績隳外監則志不一而日曠夫威者貴神速
也㡬者貴立㫁也事以威立也勢以㡬行也故任将者
必假之神速之用而予之以立㫁之權矣夫多指亂視
[030-9a]
多言亂聴千人輿瓢亡不破者也千夫牧羊亡不擾者
也故以一御衆則衆志定以衆制一則羣疑生是故千
人輿瓢不如一人負而趍也千夫牧羊不如一人驅而
走也古者天子之遣将躬為推轂曰閫以外将軍制之
故吳王用孫子而寵姬戮魏王用穰苴而荘賈誅二君
者非不顧寵幸也知将不可以寵幸奪也淮隂一拜而
為漢大将再㨗而為齊假王使髙祖中制而外監之無
以摧項氏之權而制天下之命矣故期功者不惜神速
[030-9b]
之用知時者不吝立斷之權昔燕用樂毅而代之以騎
劫卒使田單收其降城趙用李牧而代之以趙括卒使
白起坑其降卒是故騎劫為田單之藉而趙括為白起
之資此制之者過也夫功罪責於将也吾制之於已而
監之於人成則衆冐其功敗則獨委其罪未有善者也
故善用将者制其功罪而不制其事㡬故士知有将将
知有君士知有将則報義将知有君則盡忠
   勢成篇第五
[030-10a]
夫天下之勢不可使有成之者勢成則附之者衆也是
故勢者上之所乗而下之所慿也龍之在天以雲而神
虎之在地以風而威豹之在山以霧而變鯤之在海以
水而化勢之使然也故人之于勢乃所以表神威行變
化者也是故天下有能擬之人大舉之事必俟吾之壊
而竊以濟其勢勢者天下之重吾弗可以一日釋也吾
有所壊而適以濟之天下之重在彼矣故勢之濟有四
不可不先也因其失而取之謂之藉資求所害而利之
[030-10b]
謂之賈惠舉其所不當而白之天下謂之假義造端以
鬼其事謂之長惑此四者勢之所以濟也昔者陳平淮
隂王陵皆項羽之臣而卒為漢用取於所失也沛公入
秦約法三章去其苛刑利其所害也發義帝之䘮縞素
行師舉其所不當也白蛇雲氣鬼其事也是故亂非外
至我有以招之勢匪彼至我有以致之故塞招亂之門
絶濟世之端在有以固人心人心之固雖有能擬之徒
不能奪也故藉資則無與也賈惠則不利也假義則罕
[030-11a]
服也長惑則無眩也然後天下之重在我也秦之失人
心也陳渉非有諸侯之權甲士之衆以其萌𨽻之民戍
役之卒掲竿挺鋤澤中一呼而四海嚮應者彼皆有欲
起之心而俟先發者也故陳渉之得志輕在秦也夫天
下之近禍履危莫過于從逆也惡安福樂禍危非人情
也然而為之誠見其禍危迫於此而徼安福於彼也是
故天下不可使有從逆之民從逆之民雖欲不適彼不
得也欲不讐我亦不得也彼我一間固寧有死而長往
[030-11b]
無生而反顧者也昔者沛公送徒驪山畏失期之罪故
亡章邯将兵山東畏被䜛之誅故降李陵深入匈奴畏
反國之辱故叛夫叛背至逆節也亡降皆耻名也而三
人者以不貲之身干之患害之情窘於前而不暇自好
也夫天下不自好之人鮮耻弗軌之臣幸危愁苦之民
願亂以三者之状而值於君之所壊此勢成之㑹也夫
衆庶成風増積成山言勢以附成也是故弗軌之臣靡
不自小以成大自寡以造衆者附之使然也是以有天
[030-12a]
下之計必先詳成敗之由明輕重之機杜覬覦之罅遏
擬偪之漸集内散之心斷外附之志使天下之萌蘖不
生而勢長御之我則天下長安語曰㳙㳙不塞流為江
河綿綿不絶纒為網羅故勢成而後圖焉莫之有及也
   功實篇第六
功實之際後世人主常不能有所稽也夫功者人主之
所誇喜誇喜之心熾於内而天下方有竒恠恢偉之事
效於前於是功實之稽乃有所不能何者誠見其利未
[030-12b]
見其害知其福未知其禍也夫利猛獸之樂者忘銜橛
之虞好馳坂之巧者昩仆輪之悔喜速瘳之藥者蒙毒
發之戒是故快心之欲至而周身之慮移炫目之形接
而見背之明蔽天下之事功在彼者我有不蔽其實實
在我者彼有不顯其功故人主必詳於功實之辨而覈
於異同之分也夫三王以善治為功五侯以善備為功
七國以善戰為功戰者至凶事也功者至美利也究凶
事而徼美利此三王所以不為而五侯所以不願也夫
[030-13a]
天下有不忘戰之臣有好戰之臣此二者功同而實大
異名似而事不侔也是故不忘戰之臣多慮而有備好
戰之臣貪進而寡憂多慮有備者清外而實内貪進寡
憂者多事以虛國是故不忘戰之臣恒恐天下之有變
而已無全䇿好戰之臣惟恐天下之無變而已不有功
不忘戰之臣恒静而致安好戰之臣恒擾而生禍此人
主之當察也昔者秦之伯也累世而帝其帝也再世而
亡帝之甚難亡之甚易成敗不逺而代盛衰並時而至
[030-13b]
者積功之極乃其積禍之盈也漢武之才過於文景承
三世之富厚不易紀而虛耗者好大無厭也夫秦以白
起為武安君商鞅為商君范雎為應侯漢武以衛青為
大将軍李廣利為貳師将軍霍去病為驃騎将軍此六
人者所謂功臣而人主之所貴者也然不察功實之辨
故白起商鞅范雎之功日積而秦之社稷日蹙衛青李
廣利霍去病之功益髙而漢之海内益危也夫好功之
臣人主之所不易使者非有厚養則不獲其死力非有
[030-14a]
大賞則不塞其望意髙爵崇號以貴之則朝之位曠金
玉重寳以富之則府之蓄靡土田苑囿以益之則國之
地削重徴濫役則結民之怨破城侵境則深敵之讐夫
然後臣其不可役之民疆其不可樹之地利其不可通
之貨故計民則俘衆不足以補亡計地則降城不足以
報賜計利則逺物不足以償費加危于當世而不為省
流禍於後世而不能見此功實不稽之患也是故覩顯
福者必思隠禍臨近利者必圖逺害功歸於臣而實弗
[030-14b]
被於國者明主之所不貴也
   用直篇第七
夫國内有自擅之臣而外有敢敵之㓂者在位無直節
之士也夫直節之士行髙而不回言危而不遜行不回
故有匡救之義言不遜故有諌諍之忠於是内無不發
之奸外無不見之亂雖有自擅之心者無不弭也雖有
敢敵之氣者無不沮也夫山有猛獸藜藿不採朝有直
臣奸宄不生故直節之士邦之司繩而國之強禦也故
[030-15a]
司繩不得職則邪枉行矣强禦不在列則盜賊至矣可
不畏哉夫亡國之君非無直節之士也有之而蔽于邪
臣間于敵國也夫直節者邪臣之忌敵國之憂也我䝉
其蔽而受其間則直節不得志直節不得志則邪臣遂
而敵國昌也夫直節去䜛謟至䜛謟之人者内順而外
交能使視聴閉言語塞夫視聴閉則亂不見言語塞則
奸不聞於是宫庭容久伏之禍邉境有卒至之憂勁弩
射於城中長㦸起於輦下上莫之知而下莫之告者大
[030-15b]
臣懐首領之愛而羣臣畏口舌之誅也昔趙髙欲専制
恐羣臣有言先指鹿為馬羣臣無敢言鹿者陳渉起山
東二世召愽士諸生問之皆莫敢言叛叔孫通乃詭對
而出逃夫二世弗明不能用直臣而蔽障于䜛人故内
以遂邪臣而外以資敵國也是故邪臣無不欲去其所
忌敵國無不欲逐其所憂晉以垂棘之璧屈産之乗假
道于虞而宫之竒去齊以女樂文馬遺季桓子而孔子
見沮秦穆公憂由余之在戎餽戎王以女樂戎王樂其
[030-16a]
女樂五月不還由余諫不聴而亡夫外有恱目之欲内
有惑聴之䜛則賢不知其可寳而才不知其可惜也故
虞為晉逐宫之竒魯為齊逐孔子戎為秦逐由余夫三
國者非不知賢聖才知也恱于欲而惑于聴也夫直士
人主之所難用也矯正而不能順遂自重而不能茍容
非其職不食不得其道不仕夫邪臣者人主之所狎而
重寳美色人主之所玩好也夫重寳美色在前邪臣在
左右則無所置直士矣故孔子不與女樂並容于魯宫
[030-16b]
之竒不與璧馬同止於虞盖勢有所不合也夫蘭艾不
同室玉石不同藏故用直士則必去䜛佞逺貨色矣夫
䜛佞者直士之賊也貨色者直士之蠧也養賊容蠧而
曰我有以用直士難矣
   敵中篇第八
夫敵非吾不能克之難也亦非吾制之難也吾能明敵
之所以中我者難也是故知吾之能逆必反吾情也知
吾之弗能逆也即以其情反之欲有以嘗之先反復我
[030-17a]
也欲有以實之先參伍我也以聲者下我也以利者市
我也此六者不可不察也夫欲明敵之所以中我者在
知敵之所忌敵之所忌必飾之使弗覺我也事無不去
矣是故敵之鉅弗忌也忌其能明用人也将之賢不忌
也忌其能同心也士之衆不忌也忌其能同力也故明
則有以蔽之同心則有以間之同力則有以散之夫三
者之害知者能諭之防之然卒為所圖焉者彼有以揣
摩投隙而此有以中之也狩者之于獸漁者之於魚其
[030-17b]
伏機投餌也於其聚則多驚於其散則無獲必於聚散
之間而伺之矣敵者之機我餌我者亦猶是也是故有
所畏於我者視我以弗畏也有所弗畏者則視其畏也
若是而不察焉者彼得志也同心之将毀之弗行也則
必重之以輕其主使我之自忌之也若是而不察焉彼
得志也士之同力始張其勢以解之又出其利以㗖之
則是道我以刑威也播虐則離我之衆誅降則堅彼之
敵若是而不察焉彼得志也昔者秦之攻趙本畏㢘頗
[030-18a]
曰吾畏馬服子将也趙人乃将馬服子而䧟於長平漢
畏項羽之臣范増也羽使至饌太牢以進進而視之曰
吾以為亞父使也乃更饌以草具由是范増逐而項氏
亡死東城田單守即墨謂燕士曰予惟恐劓吾之降卒
以戰也恐伐吾士大夫百姓之墳墓也燕如其言而敵
氣愈奮遂以其殘卒敗燕此皆弗能明敵之計眩于事
情而中之者也故曰能明敵之所以中我者難也是故
處敵者能知數者之情有來焉必覺也有徃焉必察也
[030-18b]
燭於先後之間斷於有無之際内絶根株之病外固間
隙之缺是故揣摩者不得其所出而抵投者不得其所
入也故曰我不發其機雖巧不施我不㑹其情雖勞不
行故為敵中者蔽在已也
   固權篇第九
夫權有所受者固不有所受者雖得必失之夫偽摹不
可以逺示竊得不可以厚享故勢有執于累嵗而不能
保一日之命威有行于四海而不能全一姓之族權無
[030-19a]
所受之也夫權者天子之所取重天下之所取鈞者也
天子知之天下見之也故上不疑而下不議夫然後可
固也無所受者天子不知天下不見者也故正坐而旁
有窺之者矣前行而後有迹之者矣此至危之勢而彼
方安之也夫人主雖使童子操金入市無敢攫者茍竊
人主之金雖格㒒而路人得執之矣是非童子強格㒒
反乃弱也使固與賊異也故盜失財不敢告也亡遺物
不敢反也故權在于有所受有所受者又在視其所受
[030-19b]
之人昔者舜受堯之天下禹受舜之天下堯舜皆大聖
人也故雖受之天下而人信之至燕子噲讓國于子之
子噲無知者也故雖受之一國而人不信矣夫信之故
服服之故其受也固不信故不服不服故其受也不固
弱子之産不與買惡人以為欺也瞽人之貨不與易惡
人以為蔽也伊尹受湯之權放太甲霍光受武帝之權
放昌邑夫擁君遷主非細故也已任之而人不疑者以
受之者湯與武帝也湯非弱而武帝非瞽也夫權者富
[030-20a]
貴之藉也可以得富貴而不可以保富貴無所受之而
受之非其主者皆危也夫見火知焚見水知溺者明也
昩者不然不及火不知焚也不及水不知溺也夫班爵
封者遺之劵誥賜祠第者護之符勑此皆為世世計者
也今爵封我能奪之祠第我能取之是劵誥不慿而符
勑不效也此其章明宜鑒者也然爵封猶日賜矣祠第
猶日營矣以鐡版為不毀恃金書為不刋者猶夫前日
也夫欲以一時無所受之權而為世世計豈不愚可咲
[030-20b]

   處與篇第十
富貴者人主之所有也恒易於與而不知所處則恒失
之故徳不在于與也在于處所與處所與在知其所與
之人所與在於君子也則増厚而福澤在於小人也則
濟淫而福災在䟽則恩當而見重在戚則分當而見輕
是故與之擯罪之臣則以為異數而溢望與之寵幸之
臣則以為庸格而靡加故與之不難也處與為難矣夫
[030-21a]
天下惟小人戚幸之臣不易處也數而與之則見顧遇
而怙愛遲而與之則見希濶而怨生與之厚則不以為
過而忽之與之薄則鄙而少之與之太難則曰吝而誹
笑與之太易則曰汎而玩侮與之而有所相踰則不平
而起爭若是者不可不知處也夫惠以示親施以示徳
無所因而與之則翔視而内疑必不親矣有所使而與
之則矜能而自致必不徳矣望之而必欲塞求之而必
欲得不與則拂情而隂蓄忌與之則多嗜而需不已凡
[030-21b]
此皆禍之道不可不知所制也夫權勢者賞罰之柄名
器者上下之飾而富貴者人主之有也故富貴有不可
以易與者矣富貴者權勢之門名器之具也安可以易
與也小人寵幸之人其未有富貴也則必逺權勢而不
取畏名器而不干曰吾得富貴厚其身焉耳人主於富
貴輕於所有而易所與則不勝其所悔夫富貴得則權
勢可移權勢移則名器可假由是有擬尊之心有偪上
之形而莫之制矣縁恩而寛忍則禍滋抑按而不揚則
[030-22a]
害成㣲裁之則逢其忿而恨積大發之則激其變而事
起由是兵車戰於墻内戈㦸攅於腹心事成是下賊其
上而義紀絶也事敗是上䧟其下而恩不終也二者之
所来乃積愛之過也夫小人寵倖之人持衆歸之權必
衆怨之所叢挾衆附之勢必羣攻之所向故其謀危者
所以圖安也登髙以臨危者疾趍而陟顛不知下平地
之可息也向陽而畏熱者疾走而格日不知其就隂之
可爽也故小人謀危以圖安者富貴有以貰之而謙遜
[030-22b]
之義不明也秦之二世寵於趙髙封以萬户授之相印
殺䝉恬於外誅李斯于内然趙髙知其威在已而以圖
二世卒使閻樂弑之於望夷之宫故二世於趙髙非不
有以恩徳之也而終遇禍者利害之情變也故富之而
有不恩貴之而有不徳矣昔者陳恒専國以其君積厚
施而得衆遂弑簡公季氏執魯政厚私邑而弱公室乃
逐昭公夫二子䝉於主者至厚也甚者見弑而次者見
逐積愛之生害也故盜不以得財而不殺其主人妾不
[030-23a]
以得寵而不忌其主母夫人之心何可厭矣故驕子多
不孝寵臣多不忠是故人主必審處于富貴之與知非
其所當則毋以其愛私之其所當者則毋以其憎吝之
明知其所失則毋遂事而自安獨省其所發則毋溺情
而不有所忍故韓侯則惜敝袴矣周襄則止請隧矣漢
文帝則夜收北軍之節矣何者富貴必吝于小權勢名
器在杜其漸也夫天之生物能爪牙者則去其羽翼誠
以飛而食人則害廣矣是富貴權勢人之羽翼也故其
[030-23b]
與之也而必使其可制於我我富之者我能貧之我貴
之者我能賤之夫然後従而富貴之是以權勢之門不
開而名器之具不亂也夫干将莫邪天下之至利以刺
人無扞之者然倒持而外柄則刃反著于其身人主能
無倒持其柄則可矣
   䇿術篇第十一
䇿國者大抵務實於勢變而不詳於事理求伸其辯智
而不要於指本善舉迫切之害而不及久逺之憂夫事
[030-24a]
理者宰勢變者也指本者統辯智者也存久逺之憂者
弭迫切之害者也是故天下之事有不可究極者則必
有所據有不可總納者則必有所歸有所易覩者則必
有所難見夫䇿國者設不可究極之形而不知所據是
故離合不常而使人無定見馳不可總納之說而不知
所歸是故語言不一而使人無専聴陳易覩之害而遺
所難見是故急遽不詳使人多畏而少慮是故六國之
王寡於成事而同以淪胥者眩於䇿而不能擇也夫仁
[030-24b]
義者䇿國之術也天下之通理百家之要本而長久之
道也功利塞仁義者也是故㳺士失於謀人主失於擇
當年而不成累世而不决者功利之說行而仁義不明
也夫仁義不明而功利行則天下攘攘焉皆為勢往如
是則得勢者興而失勢者亡矣故秦於六國非能施仁
義也然卒并諸侯朝同列者乃六國有以藉之也夫徳
齊者以勢勝勢並者以徳勝勢者功利之階也徳者仁
義之府也故功利者秦之所有而仁義者秦之所無也
[030-25a]
諸侯不以此時修仁義而乃稱功利焉釋其所無而尚
其所有是故秦以一隅之僻據河華之要開殽函之塞
東向而制天下天下之侯王視其分裂而聴其宰割卒
無術以禦之者徳齊而彼之勢行也夫為功利者謂仁為
不殺義為不取故言仁義則見迂濶而情䟽言功利則
見切近而心向此過在䇿士而不究也夫仁義水火也
水可濟亦可溺火可烹亦可燔故仁者可生可殺之道
也義者可與可取之道也夫不殺不取者仁義之一端
[030-25b]
也故仁義之功利大矣而䇿士不能究也夫游談之士
藉諸侯之車馬以為装貨諸侯之財幣以為居齎寳玉
以親外交市土地以厚與國是故列地里之險夷陳兵
革之鈍銳算儲積之厚薄亂主客之形反内外之情分
散其事而變易其說故使天下諸侯之心交戰而不定
兩端而不果疑于似是而莫能可否惑于利害而莫能
従違由是敗約解従奉名獻都要地率服而入朝于秦
矣故諸侯之事秦而甘心者仰其威勢而幸其親已也
[030-26a]
此諸侯不詳于䇿士之罪也於是秦得以行其逺交近
攻之術而五國先㓕夫五國之㓕者則齊之罪也齊之
與秦東西相望甞並帝而敵體故秦之所忌莫如齊然
而緩攻齊者徒以有五國在也君王后齊王/之后見諸侯之
日屠於兵而境無遺矢之擾不知秦有所俟而以為厚
已乃奉秦益謹而緩之救故齊之安者四十年及至勝
齊相姓名/勝音升齊國亡而王建幽於共城共地/名保一隅之
衆亡五國之師便四十年之安滅百世之社稷此君王
[030-26b]
后之罪也夫譬之五國者鋒也齊則柄也五國者蔽也
齊則地也此其勢至明也然坐視其鋒之摧而欲兾柄
之無折立見其蔽之撤而猶希地之不露盖長久之術
不察而迷于利害之近也建之幽于共齊人歌曰松耶
栢耶住建共者客耶客謂/陳馳此疾勝后之不明刺賔客之
賣國也悲夫然究其失䇿不可無罪君王后也夫婦人
可以治國家哉
   心迹篇第十二
[030-27a]
天下之事在心知其意毋以迹固之則神明應而變化
合變化合則端委見矣端委者變化之窽係也易曰天
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故百㑹於一而殊統於同
夫端委者變化之始終也旁而通之以合變化約而省
之以見端委聖哲之行也夫拘學不假於繩尺之外淺
見不及于衣帶之下習而不思由而不察猶弓人之不
能矢冶人之不能匠也故拘學不可以論廣淺見不可
與指逺何也心不知其意而徒以迹固之也夫三皇不
[030-27b]
同道而皇之號不異五帝不同徳而帝之號不異三王
不同治而並稱王五覇不同功而並稱伯此迹異而心
同者也曷可不為同也堯之禪虞後世稱焉子噲遜燕
卒亡其國而天下笑之伯夷叔齊兄弟相讓孔子賛之
宋宣公立弟春秋譏焉武王伐紂懸其首於白旗天下
不以此貶其令名田常弑簡公則不能辭弑君之惡周
公伐管蔡不為賊兄弟唐太宗殺建成而後世短之凡
此迹若不異然不得同者不求之心而求之迹也故效
[030-28a]
顰者益其醜學步者失其故故求迹以為近則愈逺矣
夫時易則勢移情移則事易使五帝可以相㳂三王可
以相襲則禮樂不為異同而文質不加損益也故迹似
者不可以論心迹者變化之散著也茍可以其類者同
之是田常為武王之行而建成迺管蔡之誅也故以其
迹則雖有若之似不得為孔子以其心則雖魯人之異
可以學栁下惠故車人不量車屨人不視足通其意也
故荘生觀解牛知養生張旭觀舞劒知草書夫解牛于
[030-28b]
養生相懸也舞劒於草書至逺也然視之若一伎焉意
誠通則迹不足以蔽之也是故圖以列陳也書以傳御
也然以圖陳者不盡兵之道以書御者不盡馬之情盖
迹之所求者有以限之也夫移易之間謂之變化變化
之成謂之合同觀合同則可以見端委故物必求之端
委矣端委見則能一萬物是故不出戸而知星辰不下
堂而知山川夫天之相去至髙也地之相去至逺也必
身及而目覩是天不可厯而地不可紀也夫累寸者至
[030-29a]
尺必差累銖者至兩必差故括天下之物必求端委求
端委乃見天下之窽繫窽者物之以生者也繫者物之
以㑹者也窽繫得則心通心者天下之至神也故能周
流天下夫一者萬之所従出也故言一而不及萬為有
餘言萬而不及一為不足聖人之道一而已故無不足
故曰至道約而易操明而易知是故聖人不學而能愚
人學之不能直所従者異路也
 
[030-29b]
 
 
 
 
 
 
 
 大復集巻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