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06 倪文僖集-明-倪謙 (master)


[019-1a]
欽定四庫全書
 倪文僖集巻十九
             明 倪謙 撰
 序
  贈都憲王公詩序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王公公度二親相繼早世皇上御
極之初嘗推恩賜勅贈其父為給事中母為孺人矣又
三年復賜誥加贈父為僉都御史母為恭人公思欲録
[019-1b]
黄燎告丘隴時奉勅總督江淮漕運撫廵畿甸郡邑属
頻嵗河決為患水旱饑疫相仍民生寡遂公勞心焦思
方務築塞賑䘏未敢言私今年為患者已息相仍者已
蘇時漸康復嵗之秋仲還朝議事始䟽其情上陳乞歸
展墓皇上若曰朕倚卿以國計之重民務之殷而卿眷
念桑梓孝誠可嘉事畢卿其速來以副朕望於是錫楮
幣為道里費俾乘傳歸以寵榮之恩至渥也陛辭朝之
公卿偕同年諸君咸賦詩為贈而授簡於予以敘之予
[019-2a]
以謂君子盡心王事不以私而害公者急君之義也報
本反始必先公而後私者厚親之仁也孟氏曰未有仁
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忠孝盡於君親
而仁義之徳著矣非公之謂乎公之先湖南人移家河
州早逰庠序以明經領薦陜藩擢魁春官為名進士拜户科
給事中進僉憲再進今職其在朝也數上書論天下事當
鑾輿北狩權姦誤國則奮大義以快衆心及外蕃犯順提
兵追擊拒扼邊闗則揚天威以挫勍敵其奉命以出捄
[019-2b]
災䘏患還定安集則化凍餒為飽煖轉呻吟為謳歌民
頼全活者以億萬計有優為之材而又有剛大之節果
何為能然哉盖公性資英邁識逹政體其浩然者有以
充於中故表然者有以著於外也是浩然者在天為景
星為卿雲在地為醴泉為朱草在物為麒麟為鳯凰人
爭快睹之而鍾之於人則為雄偉不常之器皆是物也
公得於是者獨厚是以發為事業磊磊落落功施於
社稷澤被於生民豈惟天下想聞其風采而名之傳
[019-3a]
諸後世垂諸簡册可得而泯也耶公之歸展敬親塋龍
光輝赫照映泉壤邦人必皆歆豔歎慕以為西河
之間前此未有也于以見皇上體人子之心而遂其孝
而公之德實足以承之所謂非閭里之榮邦家之光者
也故予樂為天下道之若夫遄歸就職仰承睿㫖此公
之志也而詩已具矣茲得而畧焉
  送王公珮歸侍詩序
太醫院士松月王先生正統間以老謝事其子公珮自
[019-3b]
淞來京代之先生獲歸佚於鄉余時恒於士大夫所㑹
公珮接其儀度言議雅愛重之以為若公珮之才宜就
儒業以出足為天下用乃覊於醫曷克展邪及其卜鄰
甚邇朝夕往還益洽然後知公珮㓜從内翰楊廷端先
生㳺學有授受為亞卿周公侍御趙公郡博孫公所器
待咸欲舉入郡庠而公珮亟以代親為事不果其孝可
嘉矣公珮攻書喜吟詠毎偕二三友過予静存軒中篝
燈夜酌輒投壺聨句以為樂酒酣竒語疊出拊掌諧笑
[019-4a]
興意洒然胷中抱負何如也見予鄙作必加賡和頃刻
數十篇不厭睹其詞鋒差差余固斂鍔之不暇也景泰
改元公珮隨王師往平閩寇而余亦乞假歸省遂爾闊
别明年予還朝又明年閩師始班公珮以功授醫院幕
職食其禄不事其事乃復胥晤暇即尋盟過從情好固
不異於疇昔也茲公珮念二親衰暮久曠定省得請于
上翩然戒歸余性木鈍不能俯仰與世諧頼公珮不鄙
棄予今其歸矣則酬暢之樂誰歟望之及思公珮始之
[019-4b]
遺外功名甘就醫業者既為親而出今之登名仕版思
盡榮養者復為親而歸一念之孝始終在親予敢以朋
友私分怊悵於其去乎於是舉觴餞之而歌以侑觴曰
南風之薫兮三泖波九峯無雲兮欝其嵯峩君茲歸止
戲綵服而進春酒兮親亦怡止髪皓而顔酡燕喜之樂
兮奈爾何朝家需忠賢以翼理兮惟孝之求豈容君兮
抱道不試而逺逰車載脂兮馬就服君來朝兮吳淞不
可以久留歌竟在坐之賔咸歌詠以餞之命予序之然
[019-5a]
必及夫交誼者以見公珮與予斯文之好若此也
  贈内翰戚文湍序
古人論不朽者以立言與立德立功並稱故君子道明
于已而不獲見諸行事則必立言以垂後若史氏之職
是已三代以上之史即詩書春秋皆經聖人所刪定不
可尚矣秦漢而下其英君誼辟之盛德大業賢臣名士
之豐功偉行與夫一代典章法制之施理亂汙隆之跡
使後世得以究其顛末詳其是非逮仐久而彌彰者不
[019-5b]
有頼于史筆之存也耶使無載言之筆雖功髙德懋孰
為傳而有聞乎是惟言不朽乃功德所由以不朽宜其
稱之並也以立言為職者其重且要不亦明甚矣乎今
之史職在翰林曰脩撰編脩檢討朝廷於是職必慎簡
甲科文學之士以充而餘姚戚君文湍獲拜翰林編脩
葢出於慎簡也文湍自㓜侍親宦途夙承家學性精悟
不凡年十五六時操筆為文章雄詞麗句已纍纍不窮
比弱冠其辭益騁若百金駿馬追風絶塵逸氣横出盖
[019-6a]
其得於天是以過於人也予毎期文湍之才足以魁多
士居翰苑而無媿其後出領秋薦果登進士髙第選翰
林庶吉士被擢為史官竟如予之所期但少歉於魁名
耳茲文湍既陟清華禁近之地任立言要重之職則纂
述鴻猷鋪張盛化褒功贊德著於簡册以傳信於天下
後世者固朝廷所望於文湍者也而無識者類以閒冗
視之尚曷足與議也哉顧予學殖荒落亦嘗職立言而
不知所以言以今觀之増愧於文湍者多矣然則文湍
[019-6b]
善培積而不已其嚮往可勝既乎太醫院士滑志庸君
郷人也榮其拜命來需贈言予與文湍交最久知最深
故喜一道之以見朝廷用賢當其才而且為吾黨賀也
  贈刑科給事中王君序
給事中言官也以諌争封駁糾劾為職在昔諌議拾遺
補闕即其任也古者諌無官工誦箴諫瞽誦詩諫公卿
比諫士傳言諫庶人謗於道商旅議於市上自公卿大
夫下至士庶工商無弗得諌者漢唐以來諫官始有定
[019-7a]
員以天下之政四海之務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
其任不亦重乎是以天子深居九重而耳目所及罔不
周知者由諫官以言之也為是官者必練習憲章明逹
治體有長慮却顧之識存忠君愛國之誠衮職有闕
則犯顔而不難大臣有失則直指而不忌誘以厚利而
不動臨以白刄而不懼然後為有以盡其職也易曰王
臣蹇蹇匪躬之故斯之謂已雖然進言固難而納言尤
難鴻惟皇上言路大開納諌如流為言官於今日者豈
[019-7b]
不足以行其志乎瀘川王君廷鑑夙負異姿先君子耕
樂處士朝夕躬課以詩書比長博延名師訓廸故其學
有授受正統戊午領薦而起兩辭教職不就卒業太學
業益充博景泰辛未擢進士髙第今年秋拜刑科給事中
君之在太學門下從㳺之士甚盛乃相率來徴贈言於
余余惟有官守者脩其職有言責者盡其忠官守言責不
得以相侵也然使當責者拱黙而不肯言不當責者又
侵官而不敢言將何以善其治乎君抱充博之學有用
[019-8a]
世之志兹獲任言責之重際納諌之君則昌言論列而
効蹇蹇匪躬之節盖千載而一時也蹇蹇之節著則言
之行者道之行也由是善治裨於國家風采振於廷端
尚曷讓古之諫臣也耶昔宋歐陽脩余靖蔡襄王素為
諌官當時重之謂之四諫余於今固有望於廷鑑矣遂
書以為之贈
  劉侍御輓詩序
嗚呼此為吾亡友敘珙劉君自新哀輓之什也然縉紳
[019-8b]
君子哀吾自新者抑何若是之多耶盖以自新早失怙
恃克篤志力學攻苦毄淡不以祈寒暑雨少懈遂以詩
經發觧于蜀登正統己未進士第拜官行人九載榮滿
薦授貴州道監察御史奉勅諭蜀山都掌夷寇遷秩甫
半載髙位厚禄未及晋承而遽以疾卒此其為可哀也
自新魁岸磊落為行人將命四方擅專對之譽為御史
深入賊境曉以禍福諸寇悉降不煩師旅其才畧為甫
見𢎞猷大志未及盡展而遽止於斯此其又可哀也自新
[019-9a]
嘗言吾先世以來多不得壽不知吾齡之延否也乃以
山岳名諸子今自新甲子果不及週年僅五十有一其
命矣夫此其尤可哀也自新之可哀者若是則凡縉紳
君子篇連牘累所以悼惜之者安能已於言耶言之發
也人情所同又安得而不多耶予與自新同年舉進士
交契甚厚其子山敘郡薦為陰陽正術以其為世宦之
家也山頃來京授職乃以諸作輯録成編徴為之敘嗚
呼吾尚忍序君茲什也耶雖然世固有躋華陟要者矣其
[019-9b]
官資非不髙也壽年非不長也至其材德畧不為人所
稱甚則詆訾交集在生前且不免焉况身後乎由是觀
之則吾自新雖不得隆貴壽於生前而所以壽身後之
不朽者固有頼於是編也故不辭而序之使傳焉
  清風林詩引
出南京朝陽門外四三里有俞氏文貴居焉文貴維揚
人居於是數世矣父彦清偕母氏年垂八十具慶在堂
文貴有兄文顯文德文德任南京留守左衛百戸皆敦
[019-10a]
睦有行誼豐於貲畜賢而好禮家林有竹數千挺望之蒼
翠蓊欝賢士大夫樂與文貴㳺者恒造竹所嘯詠時或
天風徐來柯葉披靡觸撓參錯播而成聲恍若登有虞
氏之廷聞鳴球之戞擊趨文石之陛聆珮玉之珊然也
挹之者汙濁為之䟽瀹煩囂為之滌蠲不惟悦人之耳
而又爽人之神也因名曰清風之林文貴商於湖海心
未嘗不在是林也頃來京師慕太常卿夏公墨竹妙天
下乃持縑素求圖其所謂清風林者而時展玩焉將徴
[019-10b]
名能詩者題詠其上以寫其適介秋官員外錢君原博
屬一言為之引惟夫風大塊之噫氣也不自為聲而聲
生於物之所激不自為形而形生於物之所遇故風一也
簸塵沙則為狂鼓濤浪則為怒汎蘭轉蕙則為香是皆
因物而有變也至於竹中虛外直有冬夏不易之節中
立不倚之操物之至清者也惟竹之清也故激之而成
聲遇之而有形而風也亦從而清焉是以人之挹之悦
乎耳而爽乎神徒知風之為清而不知因夫竹之清也
[019-11a]
且天下之物可愛者多矣而文貴於竹而植之而圖之
而詠之而獨加厚焉何耶吾知其心必窮逹不移其守
得失不渝其志羣居而不附麗特立而無比周於竹之
清實有契焉者觀人之親其徳者無不愛而接其儀者
無不悦是何異於竹風之相值也耶此文貴所以不他
之愛而獨厚於是良有以也詩曰維其有之是以似之
其文貴之謂乎昔者吉甫作誦穆如清風今諸君子皆
能言之士詩之作也固亦若是文貴披是圖也詠是什
[019-11b]
也不知清風之在林歟抑亦清風之在詩歟其所得當
益深矣是為引
  贈揚郡太守王君赴官序
昔太史公傳漢循吏謂其能奉法循理不尚威嚴故得
列於是予嘗思夫代之為理者法而能奉則承流宣化
以盡職而非法者有所不為矣理而能循則持㢘秉公
以守身而非理者有所不行矣如是則徳化漸洽而民
心悦服又何待威嚴之及哉凡假威嚴以為治而強民
[019-12a]
之從者皆不足於理法者也内之有不足而惟外是假
欲臻治理之效不可得也及效之不臻而乃誣民曰難
治豈理也哉揚之為郡介淮海之間自唐以來天下繁
盛之地稱一揚二益人民之夥物産之殷逮今猶然乃
江北一都㑹也比者郡守以缺聞少保髙先生其郡人
也欲得循良之守以惠彼民而素知大理寺副王君宗
貫賢薦之天曹奏于上擢補是缺宗貫陜右三原人中
辛酉鄉試登戊辰進士第選翰林庶吉士日親炙館閣
[019-12b]
耉老成人所聞所學皆康時之略聖賢之道尋拜官大
理剛毅頴敏著于有為屢平反大獄執議不回無少阿
懾今都憲蕭公時為棘寺卿毎以第一人稱之其足乎材
立乎志者若是宜為少保公所知而擢守大郡也夫揚
固大郡也頃因水旱相仍民多告病使或為守者矜智
挾私而立威以逞其何以堪之今乃得材足志立之宗
貫焉則夫斯往承流宣化持㢘秉正惟理法是循是奉
葢可知矣其徳化容有不洽民心容有不悦而治效容
[019-13a]
有不臻者乎由是豈惟將受國家増秩賜金之褒他日
儻傳循吏又當不後於古人矣君將赴官内翰劉君偕
縉紳徴言以華其行故述期望之意為贈
  丹陽董莊睦氏族譜序
睦氏之先望出魯國五季時有睦三府君始自真定來
擇練塘之南句曲山之左居之是為丹陽董莊之睦嗣
武畧將軍鎮江衛副千户良佐念其先人武畧府君嘗
脩輯歴世譜系未就而沒茲承叔祖伯林景曦二公之
[019-13b]
命詳加考訂以睦三府君為始祖其後有遷毘陵者維
揚者茆山者彭橋者甕城者朱巷者石漂者市居者黄
土橋者坊前者凌口者合之為一十九代析之為一百
四十二枝逾五年始克成編一開帙間則上下五六百
年之乆昭穆世次粲然有倫俾後之人知本所自出而
篤尊尊之義知支所由分而盡親親之恩其用心亦勤
矣豈非敦本厚倫之士乎譜既成自序以見志復徴予
言予以謂三代世家自得姓受氏有五宗之法以統族
[019-14a]
属故列國皆有本系秦漢以來天下無世卿國滅宗散
其法遂廢於是以門地相髙而譜牒始興隋唐之時盖
家有譜及五季喪亂相仍散佚者多自是知其本者鮮
矣宋興惟歐蘓二氏之譜著稱於世遂為後人之法焉
夫世系之自非譜何由而明昭穆之别非譜何由而叙
族属之繁非譜何由而合是宜良佐汲汲於家乘之修
而追成先人之志也其孝可嘉矣然其為譜斷自五季
而下其上也不敢妄引而強合焉是為得實亦可見其
[019-14b]
先世所積之厚故逺而益盛若此也良佐之賢既能承
先志以成斯譜為後人者繼繼繩繩皆能心良佐之心
以光其族則蕃衍昌大未可涯涘續是而書者又容有
窮乎遂為識其左而歸之
  潞渚驪歌序
景泰六年八月定襄伯郭公奏臣生三月父喪母守節
教臣獲底成立至正統初母喪遺言與父合葬南京祖塋
属有同産兄病不能往權厝西山俄兄又喪七年南征
[019-15a]
麓川十四年北征留鎮大同景泰五年召還往返備邊
久未歸葬臣得禄思親不勝哀痛幸賜回遷葬以副遺言上
憫其情許之詔工部為營葬事遣官諭祭有司給驛舟
歸其喪陛辭將行縉紳交㳺胥與餞於潞河之渚咸賦
詩為贈凡得若干首合而命之曰潞渚驪歌盖取古逸
詩之義也謂予辱葭莩之末宜敘簡首惟人生大節忠
與孝耳子盡孝於親仁也臣盡忠於君義也仁義脩而
君子之徳立公世家臨淮大父營國威襄公從太祖髙
[019-15b]
皇帝削平宇内為開國元勳男尚貴主女侍椒房一門
貴顯世莫與倫公為戚里貴㳺器宇瓌傑材識英邁而
能折節事學書無所不讀發為詩文清竒雅贍膾炙人
口是盖有得於天而非積習所能及也自洪熈初宿衛
禁庭立朝幾二十載才不少試既而仗劍臨戎南征北
討始克展其將畧累樹戰功用致茅土䟽封河山入誓
時族嗣侯方有酎金之失公不藉梯媒復起而得之龍
章褒錫貤榮祖禰非忠盡於國曷能爾乎茲復拳拳以
[019-16a]
繼述為心念母夫人顧言力襄大事不逺千里奉其體
魄祔於祖塋非孝盡於親曷能爾乎忠孝兩全大節以
立君子之徳莫有逾於此者矣然朝廷於公顧遇至渥
今日遂公之孝者又將望公之忠於無窮也昔周宣王
之命仲山甫有曰纘戎祖考王躬是保命召康公有曰
無曰予小子召公是似自古繼體之君所望乎世臣者
盖若此君子不以私害公然則公也豈宜久於去哉予
諗于公公曰唯唯
[019-16b]
  贈吏部侍郎俞公賜告序
太子少保吏部左侍郎嘉禾俞公以疾在告上䟽願歸
故里調治詔許之諭之若曰朕久留卿冀疾有瘳而卿
固願歸治卿歸宜慎疾自愛務近醫藥疾愈速來輔朕有
司其月給米十石初公得疾上數遣太醫來視予善藥
逾年不愈公始欲歸上䟽不許又逾年疾如初乃再上
䟽至是始賜告官其一子為給事中俾侍疾南歸公何
以獲朝廷眷遇之隆若此哉盖公以醇實之徳博贍之
[019-17a]
學正統中侍皇上於藩邸講明正心誠意之方敷陳堯
舜周孔之道朝夕納誨輔成聖徳故皇上於嗣統之初
進公鴻臚寺丞尋擢少卿累遷至今職方倚公贊理𢎞
猷共興善治公亦竭忠盡瘁展布其才奈何沴氣侵而
疾疢作矣孟子曰湯之於伊尹學焉而後臣之髙宗命
傳說曰予小子舊學於甘盤自古聖君哲后未有不資
於學以成聖者是以皇上緬懐舊學恩意惓惓勉其留
厚其去而望其來也使公無恙豈宜一日去左右哉宜
[019-17b]
其眷遇之隆若此也抑予聞之昔秦少㳺卧病汝南直
舎髙符仲携輞川圖示之曰閲此可愈疾少㳺得之喜
甚即於枕上引之怳然若與摩詰入輞川數日疾良愈
公之歸故郷山川歴歴在目睹先世丘隴之所覽童子釣
逰之跡其心之喜殆有甚於少㳺之觀圖者矣疾寧有
不愈者乎尚勿藥早來以仰副睿諭之盛心是縉紳之
所望也太子少保兵部左侍郎俞公偕諸君子篤僚舊
之好屬筆於余以為贈於是乎言
[019-18a]
  贈逹先生赴襄陽教授序
先生括蒼之宦族也始祖哈麻仕元為鎮江路逹魯花
赤髙祖志公為撫州路同知曽叔祖兼善進士及第死
節封魏國公諡忠介祖彦廣仕國朝監察御史陞湖廣
僉憲父文有隱徳不慕仕進日以詩書教子姓以故先
生之學得自家傳深有源委永樂庚子以詩經領薦浙
藩登甲辰春官貳榜第來教應天府庠宣徳初大理卿
西昌胡公撫廵南畿大興學校増廣生員謙甫髫年預
[019-18b]
在選列獲𨽻先生講下執經問難啓廸良多方&KR1269卒業
於朝夕而先生以滿考去矣後聞先生擢教新淦再擢
鎮江所至勤於誘掖士子彬彬造就鎮江乃其始祖宣
化之地卒葬於此丘隴所存先生因卜居焉先生有三
子曰顯曰褒曰鎮皆秀敏克家而顯之子曰頴曰毅性
亦聰悟俾二孫俱入郡庠紹儒業今年再以滿考來京
將辭老歸於鎮江遂休致之樂天官卿謂其耳目聰明
筋力不衰而年且未至不允奏補襄陽教授不日陛辭
[019-19a]
將行括蒼新淦以及鎮江諸縉紳慕先生之徳咸徴能
文者為序以贈應天諸君子以謂吾輩可無一言矧子
職文辭又在門墻桃李之列欲黙得乎謙惟以門弟子
而為文以贈師果理乎哉抑觀古之人於其師言動之
詳必謹録而識之不特孔門為然則文以贈之盖亦理
也先生性温厚坦易執禮恂恂然甚恭遇義舉則毅然
不讓為文不事絺章繪句必傅於理教人隨其資禀高
下訓諭之皆有所得存心介特一毫無所苟取此其槩
[019-19b]
也故其三歴名邦前後三十餘載道化日孚徳譽日廣
豈偶然也哉則夫先生斯往襄陽士子固知坐於春風
中矣謙不佞因述先生言動之槩為贈用附於古人謹
識之義云
  盤泉詩集序
詩者言之有音節者也言之有音節一皆本於自然而
不容已焉若康衢之謡擊壤之歌二南之詠是皆髫童
野老委巷女婦逹其情之所欲言者初豈有意而為之
[019-20a]
哉以今觀之雖學士大夫反有所不能道何耶由其被先
王教化之深而發乎天性之真者自然而成音也後世
之為詩者養之未至而欲模擬古作極力馳騁排偶聲
律風雲月露以為工牛鬼虵神以為竒而古意索矣惟
陶韋之冲逸李杜之典則膾炙人口世争傳誦之以至
於今豈不以其音節自然有得於風雅之遺者乎盤泉
先生名實字篤恭姓李氏盤泉其别號也先為豫章人
九世祖始徙豐城先生生而長身美髯居家孝友早從
[019-20b]
鄉先生朱至貞逰刻志問學授徒於鄉不慕榮進永樂
中郡守以秀才薦起之理刑憲臺拜河南盧氏丞持身
㢘謹有惠愛之政後謝事歸以夀終平昔喜吟詠毎有
所得輙形於詩詞逹而止不事絺章繪句然惟以自適
多不存稿其子太平知府若虛掇拾遺墨僅得若干篇
彚萃成帙凡古選歌行近作絶句諸體畧備所謂存十
一於千百者也以予有同年之契屬為校定既刻諸梓
復俾予序之予觀先生之詩冲逸而不窘廹典則而不
[019-21a]
竒詭有和平自然之音無模擬馳騁之態盖渉陶韋李
杜之蹊徑而上追乎風雅者也考其所詠或酬答親友
或紀述宦逰或寫已懐或勉子徳無非天理民彛之懿
而其操履之端學術之正涵養之厚居然可見得不有
傳於世乎孔子曰有徳必有言於先生信之矣若虛以
名進士出守大郡文章政事卓稱於時嘗荷推恩贈先
生為兵部主事茲復圖其不朽者如此是則仁人孝子
之用心矣遂忘其謭陋而序於篇端
[019-21b]
  贈夏文振序
易曰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
萬民以察盖取諸夬夬揚于王庭其用最大也故周官
保氏掌養國子則教之六書書必同文漢制太史試學
童能風書九千字以上乃得為史又以六體試之課最
者以為尚書御史唐則有明字之科墨試説文字林通
者為第古之重字學也盖如此詔令之出政事之紀道
徳功業之載制度文章之述率惟字書焉是頼可不重
[019-22a]
乎使作字者或體有未精義有未究而弗得其法則其
所書非謬必俗烏能布諸簡冊而傳諸天下後世哉是
以國家慎重其選凡貴逰子弟能攻字書者俾入綸閣
以精習之俟三載業成授之以職盖即古昔教試之遺
意也崑山夏文振氏乃今太常少卿仲昭先生之季子
也先生早以髙文碩學登進士第入官翰林以精字學
選書聖製太宗文皇帝愛重其書嘗面加奬諭示為人
法於是先生以善書名天下文振秀頴超特篤志儒業
[019-22b]
讀麟經究褒貶之㫖暇則操觚染翰傳其家學體義兼
精波磔有法字畫遒美無謬俗之弊今年秋時當大比
以侍父官舍不獲還鄉就試上章乞習書翰苑以便孝
養試之入第詔允其請交㳺咸以為榮徴言以贈惟夫
自古專門名家匪獨經生學士為然字學亦莫不然也
故以王逸少為父而有獻之以歐陽信本為父而有通
以米元章為父而有元暉以趙孟頫為父而有仲穆世
遂以二王大小歐陽二米二趙並稱茲非名家者乎今
[019-23a]
先生既以善書名天下而文振復起而濟厥美不日業
成致有禄位于以粉飾絲綸黼黻皇猷以揚于王庭則
南橋北梓聨芳禁闥世之稱詡者夫豈獨專於王歐米
趙也耶庸書以贈
 
 
 
 
[019-23b]
 
 
 
 
 
 
 
 倪文僖集巻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