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086 泊菴集-明-梁潛 (master)


[011-1a]
欽定四庫全書
 泊菴集巻十一
             明 梁潛 撰
  墓誌銘
   吕處士墓誌銘
處士諱煒字文著姓吕氏其先世為歴城人自忠穆公
頥浩之劾秦檜也檜恨之刻骨公既斥以薨一子摭官
秘閣又竄梧州以死檜死摭子昭亮始得返葬于諸暨
[011-1b]
因家于紹興之東城處士蓋忠穆公幾世孫也循循篤
實接物以恕而處已甚嚴其性又至孝事其親其親之
心樂也輒忻然以喜其不樂雖外為色喜中情常悒悒
然其祖母喪兵亂不得葬以殯于諸暨其尊父一念及
輒悲亦輒為之悲亂甫定徒步徃營其吉而後返是時
年方十五耳始諸暨為塋庵二百楹有墓田二千畝元
季盡廢而視田出賦益繁舉族病之莫之能徃也以属
處士處士慨然曰先塋所在棄而不顧豈為人後嗣者
[011-2a]
之道哉遂去紹興而構廬其田近盤廻周視先塋
訪故舊經營以竭其力乆之盡得其業計其入足以給
公賦而有餘也輒推以賙其族之貧者而不以自私其
重本愛親之篤力有可為不避其難類如此其配義門
陳氏有婦道處士與之處相敬恭如賔其子升僉憲江
西改山西亷潔無私風采凛凛處士猶數致其戒不輟
其心之仁其守義之篤勤勤然至老不懈嗚呼自宋歴
元至今數百年江左世胄之家能不墜禮法者人知稱
[011-2b]
吕氏然居而有篤行仕而秉清操如處士父子者亦少
見矣處士之殁升狀其行以乞銘其墓予與修同升書
秘閣知其賢又聞處士之行而髙之故按其狀而為之
銘其在宋以䕃補校書校勘曰學矩者其曽祖也曰菊
逸者其祖曰某者其父也子二人長珪先卒次即升女
二人皆適士人其生至正甲戌六月四日其殁今永樂
壬辰二月十有一日也享年七十有九某山之原銘曰
於乎處士永乎其家以弗墜厥緒行之以躬尚表率
[011-3a]
乎來世於乎處士其身之殁其名不已
   東園劉先生墓銘
先生諱埜字子彦姓劉氏吉之泰和人也劉氏所居曰
珠林其曰東園者先生所築别業也東園非有山川之
狀而先生名重一時故東園亦由此以著而凡學者稱
東園先生識與不識皆知其為先生無疑先生貎癯而
神清氣和而行峻雖閒居窮困而于天下事成功之機甞
恐失思所以為之如在乎其位者于古之治亂賢不肖
[011-3b]
用舍之際甞反覆嘅歎如身歴其時其所學益富故所
負者益髙國朝初為㑹昌教官属有詔徴制禮作樂通
古今之士贑州守即以先生應詔至則條六事以進執
事者惡其言不聞竟罷歸僉事李飲冰聞其名聘以為
臨江教授踰年以疾還遂於東園之東築林塘書院以
待來學之士而其仲兄尚書公亦以老賜歸幅巾藜扙
逍遙松竹之間引觴而酌觴盡而止雅詠清倡望之如
在塵埃之表㑹尚書公以司業徴而求賢詔下縣復以
[011-4a]
先生應詔至京師上御奉天門命至者皆自擇一官先
生即自擇縣令上許之還需次于家明年入見復頓首
曰臣老矣寔不勝為縣願更為教官上又許之俾為豐
城縣學教諭開導諄切諸生競勸為學既又攝治其縣
事數月縣之政以肅於是人皆信先生之果可用而不
及用者可惜也先生學勤而愽六經諸子百家之説靡
不畢䆒來學者甞不一人人各持一經有問者應之如
響其為文不待搆思意之所適頃刻千餘言而宏深豪
[011-4b]
愽深思者反不及也丁卯舉考士於江淛方乆病終日
困卧衆稍易視先生及出題令取書至先生曰無煩也
徐起拈筆寫五經數十題無一字脱誤時茹某為參議
主其事意先生偶熟此請以其意為十䇿問先生又伸
紙疾書鈎深索逺馳騁貫串几數千言衆相視愕然大
敬服其在豐城有鄢道士者善詩名先生過之道士指
壁間所畫松求題先生立書五十六字語尤勁險道士
驚拜不復敢言詩蓋其得之于學者深故其言亦無適
[011-5a]
而不宜者先生尤孝友篤行與故舊傾倒若見肺肝而
平居終日栗然其先世徙自金陵至今十七世而以科
第顯者三十有七人矣其諱某宋國子待補先生曽祖
也祖某父某皆愽學某為州學訓導先生兄弟三人皆
有學行而尚書公貴顯一時先生平生所為文有林下
藁棄餘集北平西齋倡和錄清江集劍江集縂若干巻
以洪武丙寅冬殁于豊城享年若干先生娶鐘氏盟鷗
先生之子繼室歐陽某之子子二人曰觶觚女二人某
[011-5b]
某其婿也殁之明年歸塟其里之楓林尋改沙溪之木
塘觚又將改卜其兆狀其行以予銘少時甞以通家子
弟獲侍教于先生不敢以蕪陋辭為銘曰
惟古博學匪外暴上探至理已乃足有弗克知愧以恧於惟先
生學之篤窮古萬化無遁燭攷訂羣言射中鵠炯然光輝在
在璞身之絀兮志則縮神暢氣舒匪有局繼今其誰踵
前躅沙溪木塘更屢卜過者式之慎無凟
   故山東運鹽司副使蕭公墓誌銘
[011-6a]
公諱&KR0008字鵬舉姓蕭氏其先本長沙人五代之際由長
沙徙泰和禾溪自禾溪徙今曰南溪曽祖某祖某父某
皆不仕公早喪父鞠於季父自成自成甞以事被逮公
涕泣乞代之自成亦涕泣必自就逮其情皆誠切聞者
為嘆息公與其弟鵬起從弟鵬南鵬翔鵬漢五人者翕
然情好深厚庭有紫荆五株連本之異當時賢者前吏
部尚書劉公崧四明烏期道皆為論著其孝友之行以
傳之于世公從學于尚書公尚書公愛之尤厚洪武辛
[011-6b]
酉冬以賢良徴至命賦指佞草詩成以稱上㫖擢蘇州
府同知居官凡七月坐秦府私買民物不舉謫役河南
者十八年而後起為山東運塩司副使又十二年而卒
公平生亷潔在蘇州人不敢干以私謫河南貧甚從者
伐地得黄金匿之而求去或告公使留之公聽其去若
不知其得金者在山東一緼袍謫役時所至其貧無異
河南公是時已老矣而持已益亷如此於乎世之營營
於利者非必有飢寒窮困之迫也而不知自止使誠有
[011-7a]
飢寒窮困之迫將何所不至耶飢寒窮困之不足動其
中夫然後患難變故之不可奪其節然此非安於命而
樂之者不能公其庶幾耶公接人有藹然和易之氣而
其中極耿介施於政人有所不及行於家者可法於後
之人所賦詩若干巻讀之足以見其志之所在卒年七
十二永樂庚寅七月十六日也其生元至元己卯七月
二日娶郭氏劉氏先卒繼郭氏有賢行子二人金鎡皆
好學端重鎡今以明經中鄉舉女三人皆適人孫男四
[011-7b]
人塟于某山某向殁之某年金求予文誌其墓為書其
大槩而銘之曰
彼枵然而中空恒矯氣以飾容䇿駑足以求騁淬鉛刀
而耀鋒而豈知夫君子之守由乎禮義之充不可奪之
于外者惟其有之于中百鍊之烈所以發干將之利秋
霜之勁所以堅徂徠之松於乎其假之以寓形者殆有
時而盡其固守而不改者吾將著之於無窮
   林處士墓誌銘
[011-8a]
君諱直寳字玉成姓林氏其先自晉黄門侍郎禄歴九
刺史而林氏之在閩者益盛君邵州刺史藴之後也世
有顯者然自君曽祖直翁祖一龜父崇數世皆不仕君
生六月而孤母趙氏誓不改適攜之依其外祖徳賢君
㓜頴敏而性至孝甫六歳見外氏家歳時拜謁其先祠
問母曰趙氏有先祠何林氏無也母曰有之以汝幼無
能奉祠祀者君聞之即求歸拜其祠既拜而流涕見者
為惻然入十歳日夜白其母圖歸以奉林氏之先母感
[011-8b]
之與歸故居居已毁買數椽以居尋奪於勢家乆而後
乃築室於城東先祠之外僅免於風雨而已家貧甚然
人盛稱之所以奉其親者雖儉不足而愛常有餘造次
必依于禮或時自外至見其母之色有不悦者即衣冠
侍立不去俟其母改容而後退其妻翁氏有弗順于母
告之不改立黜遣之改娶宋氏宋大姓君恐其復然切
切私訓導之卒以孝稱母殁歛塟虞柎一縁於禮祭必
慼與人言必悲哀蓋君之孝本乎其性非有勉强自㓜
[011-9a]
至于壯且老其心一也於乎人之於親或豐於飬而志
不適或深於愛而禮不周至有牽於私情而遂乖乎大
義則又無足道者明於禮之所在而曲盡夫人事之當
然如林君者世豈易得耶君有材能斷辨是非曲直使
人悦服然安於澹泊不事紛華彈琴咏詩以自樂於山
水之間其意油然也生某年某日卒某月某日娶宋氏
先殁復娶鄭氏子三人熊羔勲女二人長適太學生鄭
源次適趙稔熊舉進士今為監察御史有能名聞訃歸
[011-9b]
將以某年某月某日葬君于邑之某山某向因以其友
翰林檢討黄行中之狀來乞銘君之行可書者多也予
特擇其大者著之以銘其藏焉銘曰
有幽其藏其實孔揚有耀弗渝以緝其敷於惟人紀百
行攸始孰其牖之以訓于家於乎君子
   琴逸居士錢公墓誌銘
公諱濬字好善姓錢氏系出錢塘某王之後遷吉水者
凡幾世今所居之里猶自謂錢塘者識其所自出也公
[011-10a]
自㓜資性頴敏日記數百言輒通曉其大意父漢濵先
生遣入鄉校從前進士蕭飛鳳鄉先生王濟學為科舉
之文既而選入郡庠同邑顔六竒先生為郡庠師尤稱
道之未㡬以疾告歸乆之棄其所為科舉之文専其力
於詩吟哦諷誦之聲自夜而達旦交游之士相與倡和
者至忘寢食由是無復進取意或連數歳不一至城府
覽山川之勝遨遊于烟霞竹樹之間與其兄澄心先生
皆蒼顔白髪映照泉石其樂陶然也築一軒額之曰琴
[011-10b]
逸曰吾之寄意於琴者非必操絃按徽以求夫宫商律
吕之恊也然而放意釋慮之際雖古之琴師無以過予
者焉因號曰琴逸居士所為詩曰琴逸集平生持已恭
謹孝友之誠本乎其性訓率子弟動由禮法至於簡放
以自適坦易以同物則又藹然和氣之發而人無不愛
之也以永樂甲午閏九月殁于家享年若干娶同里曠
氏早卒繼室劉氏子三人慎徽慎儀慎言女一人蕭應
潭其婿也孫男八人將卜以某年某月之某日葬于廬
[011-11a]
陵之淳化鄉某山之源慎儀來京師乞銘于予予甞過
公所居之山中酌酒賦詩且為文記其所謂琴逸之軒
留連不去者數日既去踰年而澄心殁予為文表其墓
又一年公殁尚忍銘公墓耶嗚呼痛哉慎儀必以請不
得辭因為之銘曰
於乎琴逸其逸匪琴浩浩乎其放翏翏乎其音挹太古之
純和寫遐邈之冲襟蓋所以樂其志者人莫得而窺其心
也錢塘之濱其山峩峩超百世而永固後千載而不磨
[011-11b]
   處士尹君墓誌銘
君諱昌字原昌姓尹氏世為泰和人所居之地曰甘溪
山水遐曠習俗淳質士之居其中者多䔍志于學無外
慕徙業之失君蓋其一也君性敏而學最勤其鄉故多
學者故君之受業從遊皆不出其鄉鄉之士取進士或
教授四方之學者歳甞接迹不絶君獨窮治一經不出
其戸閾其鄉之仕者勸君仕君不可曰學未成而仕猶
未能行而欲走鮮不仆也最後其友王敬先為宜黄縣
[011-12a]
學訓導以書招之終不應其約已勵志如此事親孝其
母晚得疾君日夕伺候維謹遂因以知醫其自處信慎
和易未甞有失意于人人有争君為言之輒止種竹甘
溪之上環其居皆竹因號曰竹溪處士以永樂丁亥十
一月二十五日卒于家其生呉元年丁未十月二十日
也葬于里之某山某向曽祖徳中祖仁壽元季補吉安
路學訓導父升逺君娶周氏生子四人長崇髙次某女
三人君殁後十年崇髙舉進士留南京戸部謀改塟君
[011-12b]
于先塋之側因以翰林修撰陳徳遵之狀乞為銘曰先
君之篤志于學不幸不聞于世唯先生之言信于逺願
賜之銘以掩諸幽庶其不殁也於乎予不及識君然所
凡知君者予皆識也為之銘曰
彼枵其中以華其躬惟勤而殖乃屯而塞甘溪之傍其
流泱泱孰遏其光我銘永彰
   故竹亭先生呉孔昭墓誌銘
君子徳修于身而道行于家者莫先于孝悌所謂仁民
[011-13a]
而愛物者其道廣大宏博其施澤不可限量而推其所
由始曰孝悌而已古之賢者修之于身而民被其教物
䝉其澤其流譽也無窮而或者不幸終身由之而其效
冺焉無聞則有不哀者矣先生諱嗣麟字孔昭姓呉氏
其先本番昜人後乃徙進賢祖存拙元新建路儒學教
諭父本立先生早喪父尋又喪其母事其祖甚謹元季
之亂其祖陷于賊縶而掠之以問其所藏先生度不免
奮身入賊中哀訴乞以身代詞累累不已賊擇刃刺之
[011-13b]
流血被體先生不顧辭益苦賊憐而釋之聞者莫不
嘆息季父本謙與異籍既沒一子孔性里人有誣以漢
中衛軍者逮送有司先生曰是烏能自辨哉竟詣公府
力辨之事得白而釋後孔性家疾疫甚熾逺近畏之與
絶迹先生獨朝夕徃視益勤卒亦無所染也待其同母
弟孔哲友愛尤深孔哲卒撫其子無異已子教其子孫
拳拳以孝悌為務嘗大書以名其堂曰順徳於乎先生
之于孝悌行于其家者如此其備也而不及顯著于時
[011-14a]
此予所謂可哀者也然孔子曰是亦為政則先生之行
雖不及著何傷哉先生殁于永樂丁酉十一月二十一
日享年七十有九娶陳氏子五人彦中秉中和中泰中
誠中㤗中先卒女一人適同里李伯恭孫男十有一人
孫女九人和中予乙未考試時進士也方之官桂林道
聞訃還將以明年某月之某日塟于里之某山某向以
刑部主事劉全節之狀來乞銘先生之善行甚多予特
書其大者使觀者得其大則小者不待言可知也銘曰
[011-14b]
唯古君子飭躬著行其修在已其行曰命于已弗歉命
聽于天苟弗之行已何預焉允矣先生孝友是崇其施
弗遐於已則充有幽其宫其髙隆隆銘以昭之埀于無

   曽處士墓誌銘
君姓曽氏諱敬勝字子尚其先永豐著姓髙大父懐宋
承務郎通判饒州軍州事曽大父松龍宋咸淳進士累
官兵部侍郎大父降岳繼登咸淳進士授將仕郎吉州
[011-15a]
教授父汝靖為文有名當時君㓜喪其母而事繼母趙
氏甚孝友愛諸弟人稱之者無間言承其父之教篤意
不怠其性又敏悟通曉卒能自奮于學讀書晝夜不廢
既長為文詞不事華靡而論議考索必出入乎六經之
奥連試于有司不利遂棄去一肆力於古文辭諸子百
家之説靡不畢究而自元之亂君已絶意進取及國朝
兵定君老矣益沉約以自晦有司屢以明經薦君屢以
疾辭焉維鄉之學者從之遊君不拒也平時迹不至城
[011-15b]
邑然邑大夫鄉飲之禮必得君為之正賓否則通邑之
士皆不樂焉及君在賔位衆仰之栗然不敢慢凡三為
正賔年八十六而後殁甞喜漁釣以自適其意晚因號
尚漁翁所著有尚漁集若干巻君平生恭謹老而康裕
神志怡然言信而行從其氣和其容舒見者莫不起敬
及其殁也聞者皆嘆息悲悼以為老成人今不多見也
君之娶同邑上羅陳氏子二人盡羙求俊孫男六人曽
孫五人其生元皇慶癸丑二月十六日其殁大明洪武
[011-16a]
丁丑十二月二十有一日也殁之又二年附塟于先塋
之次君之族孫子&KR2725侍講翰林予為同官甞道君之恭
已篤學之故予恨不一識君而某為光澤縣令甞考績
京師属子啓狀次君之行又三年來朝于京師又因子
啓以求予銘於乎使君方壯時遭世承平得以其所學
施之于政其及民之澤必宏偉盛大有足著于無窮者
而卒困于喪亂及遭逢盛治又不及以行沒蓋可惜也
然吾聞古之士老于家上之人不敢煩以政不敢勞以
[011-16b]
禮節欲有問焉則就之而當時士大夫亦皆髙自尊崇
不□下其道至于鄉射燕飲旅酧之際皆能誦説先王
之法以盡夫乞言合語之禮故其殁也祭於社謂之鄉
先生後世不惟不明夫養老之禮為之士者老于家亦
不知尊崇其道藝其於古先王之法何所稽説大夫小
子何所視效俗之偷教之廢蓋有由然矣有如曽君豈
古所謂鄉先生者非耶其於乞言合語之禮庶乎可以
詔後生也其沒也可不悲哉銘曰
[011-17a]
惟古老者道徳之隆乞言合語詔于瞽宗大夫小子孰
不敬恭惟世之季若知敬老小大䝉䝉孰輔孰教割牲
省醴孰敦古道於惟曽君隆隆之師明之于躬任之没
而社之孰曰不宜銘于太史尚昭不已
   李通判墓誌銘
君諱銓字彦庸姓李氏系出唐西平忠武王之裔有諱
某者官于袁其後自袁徙吉水之谷坪族最盛君曽祖
公範祖務任父讓翁累世皆不仕而讓翁尤富於貲配
[011-17b]
周氏生君㓜端重如成人性極頴敏稍長與其兄鎮俱
有才名鎮舉進士于時或又勸君進取君慨然曰親老
矣舍朝夕之養而圖榮宦于身如二親何遂專意以事
親為務然由是其名益著乆之有薦之於朝者名至俾
歴事於工部有能名丁母憂服闋來京師今工部尚書
宋公聞其至即以其名上聞俾攝主事事徃福建所至
介然不苟取毫髪時參政房公安以為未甞見也疑而
未之信遣二人躡其後察之歴數郡其自持如始至之
[011-18a]
之日漳浦縣縣令惧有逋責宻以金餽君君大罵却之
發其罪狀而去二人歸以白房公房公大為嘆異由是
未還閩而名已聞于京師矣以父憂去官服除改授汀
州府通判既至以獄囚淹繫者衆按其無罪者悉出之
旬日獄為之空藩省素聞其亷又知其敏于政如此遂
檄君督八州冶鑄錢匠時乃盛暑疫疾大作君為之醫
藥繼以饘粥人為禱于神病者皆愈民歌頌之然凡各
郡分部其匠皆小吏畏君名君又務束以嚴吏益不自
[011-18b]
安相與誣搆之訴于朝逮之至君歴訴其情誣者屈服
事遂白還任汀州而卒時永樂癸巳正月之某日也享
年五十有四君為人儀觀甚偉脩髯玉立善談論為政
疎通簡易常惻然有愛民意其死也其民尤悲之娶楊
氏有婦道生子三人某孫男幾人以其柩歸葬于其鄉
之某山某向又明年夏某以黄州教諭周公所為狀因
翰林庶吉士周某求予銘於乎古所謂亷吏者漢唐之
際史傳之所紀其人可槩見於世如君非古所謂亷吏
[011-19a]
者乎惜乎君未究其施而殁也因摘其事之尤著者銘其墓曰
惟古之亷以激貪吏今豈不厭貪者之忌庸庸羣
小噂沓以憎炎服海嶠而君有聲嗟彼之附貪垢
同汙君豈為異乃以速戾同江之原為君之藏其流洋
洋奕世其光
   蕭母郭氏墓誌銘
母姓郭氏諱某父某家泰和江之南某為其女擇所歸
以歸同里蕭以徳氏以徳循循切實平生未甞有一語
[011-19b]
拂意于人人亦未甞有毫髪怨惡之者推其所以能然
皆曰其内有以相之之道也以徳諸子皆知尚禮文相
慕為善人之行其長曰士信以善寫真名聞公卿間諸
子習其藝者皆精絶推其所以能是皆曰其教于其家
者内外恊而不溺于其愛故也廣其田園増其室廬凡
養生送死之具口備以周推其所以有是皆曰自有是
母内外積累之勤且儉致然也又皆曰其母處姻戚隣
里無親疎皆冝待其家之人無少長皆安其賢蓋如此
[011-20a]
享年若干其生元至正庚辰二月三十日其殁今永樂
甲午十一月二十日也葬于某山某向子三人曰士信
士行士倫女二人適某孫男四人于喬于淵于丘于京
曽孫男三人于喬來京師丐予為銘其墓意以予之㓜
時甞從予舅氏讀書其家知其大父以徳者然距今四
十年以徳已老念往事又可感矣因為之銘曰
孰為不死幾何不朽念此昔者銘之永久
   陳處士墓誌銘
[011-20b]
處士姓陳氏諱漢隆字世賢其先世居温氏代有顯者
自宋南渡遷廣東雷陽之遂溪曽祖純祖洙皆不仕父
宗達元至正間海寇攻雷城募民兵擊賊走之城頼以
不破事聞授遂溪縣尉遷石城主簿以卒處士性寛厚
而沉黙雖晦迹丘園而智識有過人者元末遂溪賊起
縣之人被迫恊者甚衆獨處士舉家逃去既而為賊所
獲縲系考掠必欲其從已處士以死自誓賊縳之益急
至中夜忽自解縛得脱去聞者驚歎以為神之祐也及
[011-21a]
賊平甞劫處士者望見輒恐愧走避處士召而慰安之
人益髙其量國朝初詔天下立學校時郡縣初定民資
産室廬蕩然有司懼不能應詔以告處士處士聞之慨
然撤所居堂舍以造學宫門廡皆備且遣其二子入為
弟子員於是縣之賢士大夫皆稱道其樂善好義在古
少有然處士尤勤於治生故其家益裕宗族之貧者周
之其不能嫁娶者為之嫁娶鄉人貧乏取貸不能償者
焚其劵鄉黨忿鬬或就處士决之聞其言輒止不復争
[011-21b]
故其殁也里之人無少長皆為之哀北京國子學正曽
君才魯與同里交之厚而知之尤深也因為狀次其行
其子貞豫為北京道監察御史因其友監察御史歐陽
允和以求子銘遂按狀而銘之處士生元至正戊辰年
九月二十五日沒今永樂乙未九月十五日享年八十
有八先娶黎氏主簿某之孫女早卒繼室某氏巡撿某
之女也子四人貞安貞㤗先卒存者貞謙及貞豫女一
人適羅志忠孫男八人孫女六人孫皆長子皆賢貞豫
[011-22a]
為御史尤有能聲將以丙申某月之某日塟于古城山
之原向銘曰
阻矣海邦俗淳以龎誰其牖之惟士之賢彼盜方熾士喪其節
公獨凛然誓死莫奪學有新宫孰營度之譚譚奕奕惟公是思
宗族思愛鄉黨思惠公則逝矣其澤不匱我其銘之以徵來世
   前㤗和州知州顧光逺墓誌銘
㤗和始為州其民之衆亂乆而後定治之尤難而國朝
初相繼為之守者得二人焉曰呉侯去疾顧侯光逺也
[011-22b]
二侯皆一時豪士顧氏先世居河南自宋髙宗南渡始
徙而南居姑蘇之嘉定元末有知侯之材者辟為椽京
口及太祖髙皇帝下江南京口首納欵侯預有力其間
遂徙髙皇帝入金陵監大軍倉支納三年授江西行省
理問從征陳友諒督饋運明年平陳氏擢知龍陽州時
方甲辰年也招附懐來剷革宿弊民頼以息越二年改
知泰和州龍陽老稚至號泣於道不忍侯之去至㤗和
前州守即呉侯也呉侯以民好訟告於侯侯憮然曰民
[011-23a]
有寃抑守弗為之理民將安訴頃之訟者雨集侯乃自
為書榜聨紙長數丈誨諭諄切民争來觀觀已去不訟
者十二侯又俾凡訟者居譙門上思三日然後得訴思
不三日去不訟者過半矣乃擇吏純謹者一人置簿受
詞訟而勾稽其始末民誠負寃也輒為疏理非誠負寃
願悔自止者聽不問未兩月民不復訟吏亦畏侯精敏
無敢舞文以病民境有虎適其時禁民私蓄兵民無所
措訴于侯侯為草檄告之神虎一夕遁去州以大治以
[011-23b]
丁祖母憂赴闕陛辭命留翰林院同議編大明律律成
上進復命監造天下均工圖籍已而還服喪嘉定未幾
起服授廣東行省郎中二年召拜呉王府副相留京師
以他事詿誤方逮繫間得疾飲水病結胷而卒臨卒為
詩壁間以嘅道其平生有白髪歸朝之嘆聞者悲之子
存誠殯于都南門外三里店侯諱某生元至元年某月
之某日沒今洪武㡬年某月之某日娶某氏子四人長
即存誠次存仁為河南偃師縣令以殁次存義存信存
[011-24a]
誠今居嘉定存義存信從侯于廣遂留家焉侯性澹泊
不尚侈靡所居廨宇室無長物惟藝蔬數畦食取充口
衣取蔽體而已至於治民事無巨細必盡其心在廣之
日别亷吏均轉輸浚城隍撫馴士馬安戢逋逃號令既
明而賞罰必信逺邇翕然及聞其殁争欲為祠立石以
頌其徳者屬有禁不可乃止侯甞從元進士楊仲宏先
生學賦詩氣豪才瞻而律調渾厚尤工七言晚自號蔗
境翁詩數巻題曰蔗境吟槀云於乎侯當草昧之初能
[011-24b]
卓然諗知天命攀附聖主以自樹立可謂壯偉矣而用
未臻其極功業不䆒於當時獨其善政在民者民不忘
也瓊州守王君伯貞徃來廣海間得侯二子訪之又素
知侯之惠愛不忍其冺也為序其事以屬濳為之銘濳
與王君皆泰和人也乃著其事之大槩呉侯安慶人為
侍御史以殁焉銘曰
民歴草竊窮奸偷及兹弭寜誇相讐大吞小噬病曷瘳正躬恵
民邦兩侯後先敷政何優游隠絀舒伸暴帖柔回遹海沮嗟
[011-25a]
相羞嗟哉我侯古罕儔衣被寵光壯謀猷澤流盈溢爵未優
身永逝兮名無休
   故王母曽氏孺人墓誌銘
泰和梅岡山中有隠君子曰王君道濟其配曰曽氏孺
人曽氏鉅家也而孺人㓜不好華侈性敏惠母教以孝
經論語列女傳輒曉其大意道濟早喪其母在昆弟中
最㓜貲産最薄孺人歸而安之又能厚于飬也其織祍
之勤自其嫁之初至于老不衰其服之儉自其身之約
[011-25b]
至于富不改其安于命而有常度如此當喪亂之亟道
濟舉家徃依其婦翁尋而其尊府則堂公殁焉時摽掠
于道者相接道濟擬間行獨歸其櫬儒人不可曰行而
遇盜雖殺身無悔竟䕶喪俱歸葬而後去卒亦不與賊
遇也寧委其身而不以廢禮此君子之所難也曽謂女
婦而能之豈不尤難也哉道濟性豪曠喜與士大夫傾
倒孺人甞私蓄以備其乏愛其子之深為奉其師雖歉
時必備不簡道濟沒衆謂其子不振矣孺人逆料其必
[011-26a]
不然既而果然由是道濟名播縉紳而其子亦有聞非
孺人之賢烏能如是哉孺人諱春祖叔慶父君寳家廬
陵之新墟其生至正巳巳正月十五日殁今洪武二十
一年四月七日也蓋去道濟之殁十又七年矣子一人
環女三人皆適士人孫男二人岡壽載璋曽孫男三人
曰熊孺人猶及見其生也曰鶚曰□孺人殁之後生也
曽孫女六人𤣥孫女一人塟其居之後既而改塟吉水
之吱嶺丑艮山未坤向蓋永樂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也
[011-26b]
於是環狀其行泣而乞銘余與環交好不得辭也銘曰
既婉而慧嫓于良士始艱于躬卒倍而豐閨門閑閑禮
信言言匪夙而成惟其性之明珠媚于澤玉輝于璞其
藏也孔幽其著之孔灼
   蕭母張氏孺人墓誌銘
孺人諱玉姓張氏其父源春居㤗和城中于世利澹然
毁譽得喪憂慼一不以介意而惟酷嗜酒然甚愛其女
稍覆罍而却盃也輙呼其女而教之孝經論語皆其口
[011-27a]
授也故孺人少知書及笄歸同里蕭君仲齡和順敬恭
循循自持痛其父殁於患也事其母益孝事其姑如事
其母事其舅如父而加嚴焉仲齡兄弟皆早殁孺人以
伯氏叔氏之既殁也處妯娌之厚加於平時視諸姪之
孤者如子而加愛焉既舅姑皆殁相其夫以治其家家
事益繁理之益宻内無懈心外無憝容又勤䘏鄰里之
貧者益甚周洽故其殁也無戚疎皆悲悼不勝蓋可謂
里之賢母已生洪武已西二月十九日其殁永樂辛卯
[011-27b]
二月九日也年四十有三子四人進逢通迵女二人皆
在室孫男一人曰將將以殁之明年某月之某日塟于
某山某向于是進以其父之命述孺人之行來求銘進
讀書游縣庠志甚篤而予與仲齡交之乆也乃為銘之
婉娩而愉不憚其劬撫于有家惟躬之痡而止於斯而
止於斯我銘其丘永世其孚
   故翰林庶吉士曽春齡墓誌銘
於乎士大夫世家之後能統承先業以致顯榮昌大以
[011-28a]
耀乎世者幾人也而吾友春齡抱豐厚穎敏之資方壯
年取科第入翰林為庶吉士行有以致其顯榮昌大矣
而仕不酧其志材不施諸用遽為殞謝其為痛何如也
先是有湯君如川者亦良友也吾哭之痛既一月春齡
又卒惟二人出自鄉校皆有賢行其殁也皆不得年又
皆有父母有子方提孩湯君殁未幾其居火并及其柩
春齡幸一僮奴扶其櫬還家聞者莫不悲痛此二人者
予方欲為文詞以悼其不幸而春齡之弟來京師哭其
[011-28b]
兄乃狀其行以求銘於乎吾尚忍銘春齡也哉春齡姓
曽氏其先世有諱延慶者仕唐為光州團練使由金陵
徙㤗和自是為㤗和人宋熈寧中有兄弟同登第者曰
安强安止安强為御史甚有聲自安强數世至傳道元
天厯間兩以易經中鄉試學者尊為東蒙先生其弟畊
道亦以易經舉瑞為金儒學教諭畊道生九韶先生國
朝初為沔陽黄蓬湖官子伯髙皆慱學篤行伯髙即春
齡尊府也九韶先生既謝事歸教授于鄉春齡兄弟皆
[011-29a]
授經于其祖皆孝友循循然鄉之子弟鮮有過之者先
生殁㡬載是為永樂乙酉二人遂同舉于鄉一時並㨗
人莫不謂曽氏兄弟紹述其祖無忝也及當上春宫鶴
齡以疾留于家春齡登永樂四年進士第既入禁林同
預修書朝夕徃還方期相與於永乆也曽未數月逺膺
疾而至此極矣享年纔三十有三於乎彼澆漓而憸詭
者其夭遏也固宜曽謂此淳龎而碩茂者乃亦然耶然
春齡沒數月皇上命勒進士碑于太學門外春齡預有
[011-29b]
名焉夫碑所以埀乆也况進士有碑人皆欲指觀其姓
名問其鄉邑以知其賢與否則春齡雖殁預有榮耀不
没矣彼脩短之數繋乎造化者一時之得失又何足深
較哉春齡娶袁氏生二子一女銘曰
生而行之醜奚以壽殁而存者長奚以傷珠淪于沼其
波涵耀猶崇于岡其臭則揚十里之墟臯如墳如子之
藏矣流其祉銘于太史埀不朽
   章母蔡氏孫人墓誌銘
[011-30a]
孺人姓蔡氏寧波鄞縣人其父得源仕元為國子學録
其配楊氏相夫事姑極有禮法生孺人既笄歸同邑章
景良氏章氏鄞之鉅族景良父宗之兄景𤣥國朝洪武
初相繼並出榮宦一時未㡬皆以事罷乆之朝廷命凡
内外百職以罪罷歸者悉徙鳳陽闔門㷀㷀無一壯夫
而景良母方老景𤣥尚未有子景良二子亦提孩長纔
五嵗孺人是時年始二十九景良瀕行哽咽悲痛不能
出一語呼孺人孺人亦痛哭而已景良以老母為嘱語
[011-30b]
勤勤不已孺人曰君止勿復言奉舅姑吾職爾若茍負
君神將殛之君第强飡自慰遂盡出其貲装以為景良
行不數年景良卒宗之景𤣥亦卒母哭其子妻哭其夫
者一門三人行道聞者為之悲孺人日夜忍哀以養其
姑撫其二子教之以詩書躬蚕績以資其家業又經理
以歸其三喪始終塟祭無違於禮事其姑益勤弗懈又
十年姑殁孺人哀章氏之凋悴二子之㷀弱悼其姑之
不幸艱苦悲辛竟以成疾而卒洪武丙寅二月七日也
[011-31a]
享年纔四十七於乎悲哉人生不幸固有如孺人者耶
方其夫之去孺人以一言相要而卒能保其貞節始終
不以負其夫世又有如孺人者耶是宜彰而著之以為
天下閨門法且為風教之助孺人二子長敬先材而有
賢行今為溧陽税務大使次某敬先既合塟孺人以從
于景良遂以其鄉先生葉宗可之狀偕予弟本之來請
銘銘曰
人之大閑曰惟信義號為士夫乃弗蹈厥軌偉哉章母克
[011-31b]
完貞節匪教于閨門君子是式銘以著之用永昭于後世
   故大理評事熊君墓誌銘
君諱岊字具瞻姓熊氏撫之臨川人也自少負盛氣績
學為文慨然有逺畧曽祖某宋國學上舍生祖萬初元
進士父伯穎國朝初徴授國史起居注以文章著名一
時擢晉王府右侍奉使招諭元王子多爾濟巴勒被害于
道事聞髙皇帝甚惜之遣中使祭于死所君之兄企瞻
徃収骨特加賚賜仍命復其家三年君時尚㓜也企瞻
[011-32a]
沒君年始二十悼其父之不幸又痛其兄之夭遏畜志
奮厲思有以紹緒其先而邦人有為憲府掾者擠君攀
與俱為掾憲府君慨然太息曰予先世皆貴官予即為
掾顧不辱吾先君也哉即以其父死事訴于朝願不為
掾遂得授嘉興府知事嘉興大府知事於府僚最卑未
易為也君為之大有聲考最選歴事兵科擢大理右評
事遇事明敏辨折秋毫不苟隨而妄合衆皆稱其能以
事逮繫獄尋復選使西南夷麓川緬甸所至皆稱上㫖
[011-32b]
上将復用君而君遽求還改塟其繼母章氏未得命而
君竟以疾殁矣於乎悲夫君之先君學行髙茂受知于
髙皇帝將大著其勳以施于生民社稷而遽死于難意
天之祐善必在其子孫也而君又賫志以殁豈所謂美
名善行者天之所甚悋而為善者又不必責報也不然
君與其先君所積皆忠信道義之曄然而所遭之薄如
此此何理也於乎可感也哉君享年四十有九其殁永
樂己丑五月壬申也娶同邑饒氏生男四人女四人嫁
[011-33a]
為士人妻孫男四人孫女㡬人君性孝友持行甚篤澹
然不以外物累其心故雖即卑官且貧甞自號其所居
曰雲莊其弟某在禁林預編纂書籍與子交因翰林庶
吉士陳君孟潔之狀求予銘期返塟君而納諸墓予既
悼君之不幸而又獲交其弟也因為之銘曰
天道福善乃理之常世篤其慶而流弗長天弗可信我
心則傷勒銘其岡以永弗忘
   彭縣丞墓誌銘
[011-33b]
永樂六年冬十月香山縣丞彭公叔介以老乞致仕來
京師而主於潜又一月公得告而疾作越幾日丙寅公
殁焉既殁濳為位哭之而痛既而鄉之故舊之仕於朝
者左春坊左諭徳楊君士竒翰林修撰王君直國子助
教歐陽允賢與凡公之交游皆來㑹哭哭必盡哀而後
去既去而傍徨咨嗟皆以為鄉之老成問學如公者今
而後不可見矣謀返塟其柩而諭徳君謂余宜銘修撰
王君為狀其行於乎余自㓜而壯辱公之知尤深余為
[011-34a]
令四㑹其授官也蓋與公同時又同之官廣東知公之
為政則惟余之宜銘也其尚可辭哉公諱志叔介其字
也其先自長沙徙㤗和世有顯者公之七世祖惟孝宋
光宗時甞詣闕獻賦以諷時政光宗一見大竒之欲遂
官之辭不受同時知已如周文忠公楊文節公皆交章
薦其賢自惟孝至公曽大父景望大父順軒父徳聲或
隠或仕皆為時名人公自少穎敏問學過人既壯浩然
負盛氣不肯降意阿色于時雖屢更困厄憊而復起終
[011-34b]
不變以此竟不偶一世而凡與公厚者皆以是咎公不
但淺于知公者然也州縣甞以賢良辟不就乆之為萬
安縣訓導子弟雖甚徳公其與公處而合焉者少也蓋
公甞從安成劉雲章先生講明理學大有得于其心閒
居為子弟論説旁徹曲暢聽者洒然忘倦惟其得于内
而自重者益多故其于世益少合其合焉者必其志之
不異氣之同也然與公志不異而氣之同者世無幾人
焉而同者可知也其為丞香山與令齟齬而民則感公
[011-35a]
之澤無窮有以男女質錢乆不能償沒而為奴者二十
餘家訴于官官無以理之公至悉為規畫還之民甚悦
公令甚愧焉自廣以東惟屯兵最病民徃徃奪民田而
有司不敢問香山得公兵之占民田者皆以田歸其民
邑城在大海中海寇日徃來行刼守兵閉城不敢出或
與之遇且引且却民多遁去公為設方畧且守備鈎致
賊船而盡繫其衆自是寇不敢近民頼以安數年政聲
大著民至有不忍欺之者邑甞大旱公為禱之三日而
[011-35b]
大雨明年又大旱公禱之又大雨邑有火逼廨宇熾甚
公叩頭向之火尋滅聞者莫不駭公所為蓋其誠于已
施于民而至于感乎神者如此惜乎其位之卑而施之
不能慱也公雖去香山而故舊方待公之歸以教其子
弟學者方資公以箴其徳業孰謂公之疾而遽至于斯
可勝惜哉公生元至正戊寅九月二十七日享年幾十
生平至孝執親之喪蔬食三年酒巵不入口處宗族尤
盡思意擇地而蹈非義不居諸子侍側屏息終日不敢
[011-36a]
仰視所為詩書若干巻讀之可知其氣而見其平生焉
歸將塟于某山某向卜某年某月之某日也娶同里蕭
氏甚有婦道先公殁再娶王氏亦殁子一人曰某孫男
四人某某卒之時惟幹與其從孫詡况侍側將属纊命
詡要余至語永訣氣恬神適毫髪不亂銘曰
偶于道而不諧于人兮充乎中而不華其身兮君子之
守孰云其屯兮
   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禄大夫右柱
[011-36b]
    國左軍督府左都督太子太傅成國公追封
    東平郡武烈王壙誌
王諱能姓朱氏丗為鳳陽懐逺縣樂河鄉人父諱亮為
燕山中䕶衛副千戸殁王襲其職洪武三十二年七月
皇上起兵平内亂王以藩邸之臣首擒奸慝奪九門以
功陞䕶衛指揮同知遂領兵攻薊州擒其將都指揮馬
宣等進攻遵化取宻州從上攻灤河蹴大寧之兵攻雄
縣先以兵破其東門衆敗走追之執其將楊松又執都
[011-37a]
指揮潘忠殄餘衆於漠州入真定長興侯之衆敗走王
乘之與敢死者三十餘騎追之至滹沱河敵兵數萬列
陣以待王與其騎望見即奮入其陣敵衆大潰相蹂籍
死者無筭降者凡三千餘人九月還陞北平都指揮僉
事復從上趨永平克大寧十一月敵兵窺北平復從上
還至鄭村埧敗敵兵凡營于九門者悉攻破之十二月
從取廣昌明年正月克蔚州攻大同四月二十四日暮
至白溝河王為前鋒與敵將平安遇敗之明日整衆復
[011-37b]
戰王又為前鋒大敗之克其營長驅擣濟南至鏵山其
衆陣而代與戰又敗之降者萬餘人以降者入至軍門
上命皆縱遣之南兵自是急則降無復固志矣九月陞
都指揮同知復從取滄州破其束門引兵自門入斬首
六萬餘級敵兵聞震懼戰于東昌已而從上還三十四
年至夾河上以王為竒兵先鋒大敗敵將盛庸兵至槀
城又敗之至真定戰東門斬首七萬餘級掠彰徳還定
州勦西水寨十一月陞右軍督都府僉事明年正月入
[011-38a]
衡水引兵追敵兵于徳州破之進克東阿東平汶上諸
寨三月伏兵肥河敗敵將平安兵十餘萬人復連戰我
兵小不利諸將請班師王勸上進兵遂攻敵銀牌兵敗
之又敗其餽運軍馬尋而陳都督將兵來㑹王即以其
衆奮戦敵大敗明日進拔其諸营克泗州長驅渡淮盛
庸兵敗走入盱眙下揚州從上渡江先登克金川門盛
庸等兵望見披靡散去六月十三日上入京城畿甸既
寧四方底定論次諸臣之功王之功為最賜號奉天靖
[011-38b]
難功臣進階特進榮禄大夫勳右柱國爵成國公食禄
二千五百石仍命為左都督賞賚甚厚永樂二年某月
進兼太子太傅五年某月拜征夷将軍總兵討安南至
廣西龍州得病而薨某月之某日也其生洪武庚戌四
月六日享年凡三十有七訃報至上深悼之為罷朝封
東平郡王諡武烈夫人某氏自成國夫人進封東平郡
王夫人曽祖某祖某父亮皆自成國公進封東平郡王
曽祖母某氏祖母某氏皆自成國夫人進封東平郡王
[011-39a]
夫人母某氏成國夫人進封東平郡王太夫人詔以其
柩歸塟于北京遂以洪武某年某月之某日塟于都城
之西南㡬里某山某向子幾人長曰某襲封成國公次
曰某某女幾人惟王以豪傑之才負果敢之志灼知天
命深識事機用能恊賛聖謨仰遵神筭由是舉無遺䇿
取無堅城受命于幃幄之内而取勝于百萬之中所謂
雲龍風虎之㑹卒定大艱為國元勳遭遇之盛真千載
一時也至于死生之際哀榮之典光賁乎幽壤而延及
[011-39b]
乎後人則又王之藎忠純誠始終不二者有以得之夫
豈偶然之故哉夫惟王之功徳如此是宜勒之金石昭
示将來以彰著聖上知人用人之效如古所謂旂常之
銘者今姑書其征伐大槩爵秩次第納于壙中以掩諸
幽以識其嵗月於永乆云
   贈成國公進封東平郡王壙誌
公諱亮字某姓朱氏鳳陽懐逺縣樂河鄉人洪武初以
善戰立功為百戸疏年陞武畧將軍羽林左衛副千戸
[011-40a]
又五年改武毅將軍燕山䕶衛副千戸其生元至正庚
辰十二月初三日殁今于洪武某年某月之某日享年
凡五十有六子二人長曰能襲職為副千戸三十二年
從皇上起兵定大難大立戰功賜號奉天靖難功臣特
進榮禄大夫右柱國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傅成
國公薨進封東平郡武烈王公以恩追封東平郡王祖
某父某皆自成國公進封東平郡王祖母某氏母某氏
皆自成國夫人進封東平郡王夫人公之配某氏自成
[011-40b]
國大夫人進封東平郡王大夫人次子某今為某官孫
男幾人長曰某襲爵成國公次曰某今為某官惟公植
徳深厚乆而乃發篤生令子為國元勳髙爵榮封賁于
幽壤推厥從來是皆公修徳積善之報有以致之非偶
然者某以公舊窆不稱今典將啓而改塟之以永樂十
五年某月之某日塟于北京都門外某里某山某向因
考次公之生卒年月官爵始終以及其恩典褒榮之至
以誌其壙以告于後之人云於乎公之所以不朽者在
[011-41a]
此也
   楊母鍾氏墓誌銘代仲述公作/
孺人諱惠姓鍾氏父盟鷗先生當元極盛時隠居不仕
吾與曽祖令尹慕李元爽白樂天香山之勝合縉紳諸
公而為九老㑹風流髙一時孺人質實之徳自㓜成既
笄歸配鄉先生楊萬泉氏先生儒而隠端莊而儉勤孺
人相之不厭澹泊事繼姑丘氏尤得其歡心凡飲食一
經孺人手丘氏食必既語言懇實服用朴素母儀足以
[011-41b]
淑諸婦婦徳足以冠妯娌侍婢家僮莫不欣欣惟謹恤
人之病不啻如已匱憫人之勞不啻如已困元季大亂
萬泉沒于兵三子長自申蚤卒次自明遊於外沒不返
皆積學尚髙致孺人哭所天而痛二子之淪亡憔悴就
衰老無一日之好顔又次曰自良始業孺終棄孺而慕
烏氏倮之術屢賈而倍蓰家道以饒于是孺人備甘㫖
之飬然其志弗如也長孫曰糓一嵗而父喪次孫菊一
嵗而母亡皆孺人保抱鞠育至于有室家二孫最鍾愛
[011-42a]
甞謂人曰吾兒雖富家道弗昌矣既而孫貴死而自良
無後矣每念及家事輒拊膺淚雨下悲摧不自勝未幾
而家難果作舉家械繫來京師惟縠以别籍幸免乞徃
告存養有司拘繫不遣行孺人沒逾年始克來収骨以
歸而自良先孺人一月死矣自良之妻後孺人一月死
矣又三月菊卒又五月梧卒梧者自良之螟嗣也居京
師不三年一門死者五人穀哭之痛乃再拜以其祖母
之銘來請於乎吾忍銘儒人也耶孺人長吾母三十年
[011-42b]
而吾母先孺人沒十年矣吾祖母楊氏實孺人之族姑
孺人冡婦則吾陳氏之族姑吾伯姊適鍾氏為孺人之
表姪婦孺人之孫女則吾伯姊之冡婦數世&KR0666好重葭
而疊莩居處相接不啻於比隣且孺人年髙而愈康相
徃來無虛日故知孺人為最悉者也然則忍不銘孺人
也耶孺人殁今洪武壬申某月之某日享年七十有九
三子男三孫男存者惟穀三孫女皆適人以洪武甲戌
某月之某日歸窆于某山某向嗟夫使孺人先一嵗而
[011-43a]
殁不復丁此厄使孺人後三嵗而殁尚生還而期頤胡
不自其先不自其後閲百年之人世而竟止於斯耶其
施豐其報嗇彼蒼蒼者孰得而詰耶是宜彰而銘之銘曰
蚤孝於姑兮為楊氏之令母暮搆屯厲兮播越墜厥緒
有孫曰穀兮返𦵏于故土於乎穀也屹中流兮底柱於
乎穀也一髮千鈞兮楊氏之祚
   陳母王氏孺人墓誌銘
孺人字金姓王氏吾舅氏陳仲享先生配也王氏在宋
[011-43b]
多顯者入元皆不仕而先生曽祖梅村公時以贛州路
推官致仕諸子亦皆仕宦而孺人之祖浩吾處士以文
行尊髙為學者矜式故兩家皆為鄉閭傾仰曰有慶先
生仲亨先生之尊府吾之外祖也與孺人之先君子實
甫同游學又所居甚邇數徃還遂為婚&KR0666迨元季兵亂
兩家皆灰燼瓦裂孺人始八嵗已盡失怙恃鞠于從兄
仲隆既笄歸仲亨先生先生與其兄孤苦僅自立敗屋
數椽不蔽風雨先世負郭田數十頃皆為豪武者占去
[011-44a]
終嵗之食不給也然先生朝出而暮歸視其家皆欣然
懽裕故終身泰然不外慕徙業由孺人相之安其貧而
樂之也夫安貧而樂之雖士君子問學樂道亦難而謂
閨門女婦非有道徳教訓性成而質能之是尤難也孺
人之姑余之外祖母性極端嚴然孺人始終謹畏服事
未甞少慢撫孤姪至長大愛恩不衰所以然者其質之
美情之能厚也自始歸陳氏由窮約斬底于豐豫至今
有室廬巍然壯偉粟餘於廪資盈於篋又有子有孫將
[011-44b]
昌大光榮其家視其初卑陋不給㷀孑而獨立過之逺
甚説者又謂孺人之為婦於陳氏有功能矣予㓜撫育
多属於外氏外祖母愛之恣其傲戲及稍長知觀覧古
籍或直入寢室掊鎻啓櫝亂抽簡䇿取所欲者竟去孺
人未甞出一語禁止愛視其甥之厚在今日與他人家
乂少見也其勤儉興復其家其子孫要當知之而予與
外氏狎恃恩愛又兩家子弟所宜知庶㡬於吾母黨情
可乆焉孺人之殁先生命其姪賞為狀而属予銘銘既
[011-45a]
自予得攄其情書之以示夫來者孺人生元正至乙未
年四月十九日殁今永樂丁亥正月二十有四日子男
四人長曰餘為瑞州府髙安縣學訓導次殖教于鄉次
復次邵尚㓜皆風骨俊爽可愛女三人長適劉并前吏
部尚書劉公崧之孫次適曽敏仲餘㓜在室孫男二將
以永樂七年九月二十八日塟于某山某向之原銘曰
方困㓜而屯兮孰安此而樂也既豐豫而享兮忍其逝
而不作也享其成於永乆兮宜有思而覺也魂其揚而
[011-45b]
逺遊兮尚體魄之有託也銘之自其甥兮言之長而無
怍也
   曽伯昂墓誌銘
公諱顒字伯昂本劉氏其八世祖利賔後於曽氏故遂
姓曽世家邑之荷山公自㓜聰敏穎悟讀書日誦千餘
言數過輒能成誦壯而精悍喜謀畧善言兵彎弓馳馬
以此自豪一時元末盗起散金帛聚鄉兵以捍守一方
民頼以安時江西行省參政全普提出兵守贛聞公名
[011-46a]
辟佐戎幕然羣盜日起而普方沉酣於聲色公知其不
足有為也遂託疾徒歩歸荷山洪武初以事謫戍于贛
尋復以言事改戍遼東雖﨑嶇行伍間而氣不少懾廣
顙隆凖鬚髯㦸張既自負其材勇而人之知之少也甞
嘅然太息或遇故人知已飛觥豪酌終夜不休放言髙
論聞者皆悚然異之謂公為兵隠生而不名也然公亦
&KR1542弛不肯茍合於人家故多貲而自處澹然人益以此
髙之在遼東者十二年而沒於乎公可謂豪士也哉使
[011-46b]
得乘時出其所長而用之其所至何如也而竟止於斯
惜也公生元至順癸酉正月初六日沒今洪武丁丑九
月二十九日曽祖英甫祖仁可父以智俱有隠徳其配
楊氏元清江主簿公望先生子也子三人暠昱晏孫男
四寔貫贇資曽孫男二序蕳一㓜未名女麗華佛奴皆
適蕭氏公殁又十五年始克以其骨歸塟鄉之&KR0008溪陳
冡坑山之原巽已向而其孫實來乞銘于予予自少已
知公故為之銘曰
[011-47a]
惟公之藴豪略其識萬金之璞乃混于礫公之髙材孰
不信知出則振耀而不逢時吁其可悲
   故徴士劉志崇墓誌銘
君諱昇劉其姓志崇其字本漢長沙定王法之後也其
先居安成之宻湖從廬陵之石塘遷㤗和之北門纔三
世耳君生十嵗喪其父而事其母與兄已能委曲孝敬
從三華蕭先生學先生嚴而介獨深愛君所授業輒穎
悟與其兄並居勞事甞先之性和易與人怡然不為崖
[011-47b]
岸險絶然至於遇事機變故審馭方畧雖老於世態者
不及也喜飲酒終日不醉故人有過之者輒與頃倒視
聲華勢利蓋泊如也以薦者徴至京師奉使出陜西還
徃袁州尋又遣徃北京留北京者數月以徴逋囚徃濟
南開封諸郡轉而至湖洲過天台黄崖徃還贛過家得
病而卒年五十有四耳嗚呼君奉命而出周覧四方以
謂増其氣而擴其中未甞以為勞其還家也不肯為乆
駐即命介行李上道至豫章以同領命者尚在他州未
[011-48a]
得行乃復還家不十日君殁矣説者謂君不死于道路
亦非偶然也君之在南京也數過予而主于進士曽與
賢與賢謹厚最與君合其來北京也主于予日與諸公
飲酒而其意之合如在與賢家其以便道還家也予亦
先以憂還家相見慰勞戀戀不能舍去孰謂君一疾而
遽至此極耶於乎悲哉君生元至正己亥十月十有二
日殁永樂十年七月之某日也曽祖某祖集父某其娶
某氏賢而有婦道子三人女三人孫男三人以其殁之
[011-48b]
明年甲午十二月𦵏邑之千秋鄉龍門藕塘南園巽山
之原申庚向某兄弟以予與君處相知之深也乞為銘
予不能辭為之銘曰
才之不試又胡不壽天乎命耶其將安究龍門之山申
庚其向神氣鬱勃為君之藏閉之孔幽其發耿耿視此
銘文其傳益永
 
 泊菴集巻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