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075 貞白遺稿-明-程通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貞白遺稿巻二
             明 程通 撰
  序
   贈周紀善序
賈誼董仲舒西漢第一流人也治安天人三策才識鮮
與比倫當時以之傅長沙相江都未聞其有不足意鞠
躬奉職惟恐不盡而繼之以涕泣者有矣所謂守其官
[002-1b]
而盡其職者非乎然漢文漢武實以之疎賈董非所以
重親王也我太祖髙皇帝念創業之艱冀守成之善凡
遴輔導聖𦙍之選非正直剛方者不與非文行雅飭者
不與非人望所宗者不與有為太祖親自簡拔者多矣
開國藩府之任何其嚴哉夐異漢制殊甚泰和周子是
脩通之莫逆友也初任霍丘訓導入見太祖問曰汝年
㡬何對曰四十有四又問曰家居何事對曰導人為善
而已太祖喜擢周府奉祠正尋有訴王府不法事者官
[002-2a]
屬皆下吏是脩以嘗諌得免改衡王府紀善是任也非
賈董之任哉授以是任也豈疎賈董者倫哉致望於汝
意甚殷矣尚其畢力覃忱以副太祖任使之意哉洪武
初遣諸王將兵行邊以封建策諸貢士於廷太祖以通
所對稱㫖首拔之授遼王府紀善是通之受知於太祖
猶之是脩也通之所守之責任猶之是脩也尚其同心
共念以副太祖任使之意哉太祖何意也重親王意也
為守成計也親王重故藩府之任嚴任用嚴則王官之
[002-2b]
職尊必何如而後太祖之意斯副勤講讀之筵效獻替
之忠寧以嚴而見憚毋以諛而見親事有不獲已者即
逆天威弗惕也豈徒賈生甘於不食以自困為哉通之
心是脩知之是脩之心亦通知之敢進左右以贈
   送黃太守序
東南鉅郡惟徽為最國家遴是守也視他郡特難之洪
武壬申議除徽守司銓衡者以黄子希範名奏皇上可
之命下一時士大夫莫不鼓節為吾徽得人慶或謂徽
[002-3a]
在萬山中山峭厲而水清激其人好鬭故其俗好訟雖
喜事之吏猶厭之黄子信厚人也得此必戚矣予則以
君子之治民不患有訟而患無聽訟之明不貴聽訟而
貴使民之無訟好訟者習俗使之然也習俗移人盖自
古記之矣然天下無不可化之人在乎治之者何如耳
鎮靜以率之和柔以導之自有以潛消黙奪其悍戾之
氣若夫教弗豫治弗平憤憤然於民之相訟也殫精畢
力於推鞫窮詰之間而苛刑是騁峻法是恣是之謂忿
[002-3b]
疾於頑事何以濟如解亂繩急則愈亂如導横流激則
愈横何者其勢逆而其事拂也如是而欲民之不訟尤
惑矣故君子自反乎身而不咎夫民之好訟夫子曰君
子之徳風小人之徳草草上之風必偃言自反也以故
知本之學必有以大畏乎民志而後無情者不得盡其
辭盖有以風之也蠢兹好訟之民得黄子以信厚之徳
臨之民將輸情以戴之必且無訟矣良師不易絃而調
良吏不易民而治信矣哉黄子為弗戚矣何以知黄子
[002-4a]
之弗戚於其處友者知之也盖治民處友其道則一夫
黄子予之莫逆也操履不渝然諾不茍取信乎朋友也
稔矣未有信友而不能治民者也予固於是而知黄子
之弗戚也已黃子行諸友餞之於都門咸謂予徽人也
當拭目以觀黃子使民之無訟
   送陳士深還莆田序
天地五常之道莫大乎君親古今百行之源莫先乎忠
孝夫孝之於親忠之於君臣子立身之大節所以厚彛
[002-4b]
倫敦教化亘萬古不可一日廢也吾郡太守莆田陳公
以詩禮傳家忠孝傳心者也厥考翁兩歴我朝州縣之
寄立身顯親盖亦忠孝人也洪武中黨禍滔天餘波濫
及竟淪沒而不振時公奉祖讀書於家方志學所以為
忠與孝者豈意為父禍所累闔門南徙滇陽弱弟北遷
遼海一家之中父歿而祖存兄南而弟北炎風朔雪瘴
雨蠻烟中國老弱之人不可一日處以致老祖弱孫相
繼䘮亡幸有祖母獨存焉知其能免徬徨躑躅進退無
[002-5a]
依於斯時也公之夙昔所志期為忠與孝者不翅屹屹
乎一髮之引千鈞其不斷而絶也幾希公仰天嘆曰天
既厚我以有此生忠孝之道百不一施如是而已乎吾
非愛惜此身寧令祖母之失所以貽我父泉下憂乎生
無益於時死無損於數冺滅朽腐與草木等吾不忍為
也由是間闗險阻出萬死於一生以有今日官守一郡
為六邑民之父母昔之兄弟南北今復合之於一堂矣
昔之顛沛埀亡於道路今既復於正寢矣况又復丘隴
[002-5b]
於既沒存宗祀於已傾茍非素以忠孝為心而感格彼
蒼者其何以臻此哉觀其抗疏雪衷不於飛騰得志之
初而於祖母既沒之後其心益明白雖然心其心者公
也而遂其心者吾君之賜也君之所以成就公者如此
公之報君者當何如哉孟郊詩曰難將寸草心報得三
春暉孟郊為游子報母云予於君亦云今公以已職之
不可暫離念先隴之乆曠故遣乃弟士深歸仍大書務
本以訓之欲其躬行孝弟以奉承宗祀使彼圖為孝子
[002-6a]
我圖為忠臣庶幾共成其志可以無負於君親無怍於
天壤矣若曰趨吉避凶轉禍為福為一身之計豈知公
之心者哉嗚呼世有事異而志同者予生八齡祖父以
事謫陕右埀二十年予痛父之乆逝傷祖之逺離乃冒
死陳情荷太祖髙皇帝可其奏特賜恩詔釋放還郷俾
得以終其老於牖下至今銘刻莫可為報今觀侍講曺
先生叙公之事適有同於予者予喜其志之同故書此
於巻末以為陳公頌并為彦囦勉云
[002-6b]
   奉節堂序
予於許節婦素履知之甚稔毎竊嘆仰以為此吾邑女
中麟鳯也今獲備貟遼府輔掖暇時以葛崇徳君搆堂
奉節婦者聞之王王錫以奉節堂額凡賢士夫在遼府
者各有製作以揚休徳予復何言顧歎仰之懐常切中
悃同心之和竊有不容自已者爰為之叙續貂於卧軸
下方焉予謂節美名也人孰不欲之而有不可以倖致
者必心見素定確不可移是為志節卒遇事變益堅所
[002-7a]
守是為氣節由是貞心懿範洋溢逺邇是為名節節之
名不易得也必志主氣輔終始一節雖節不期名而名
自随之否則可倖致耶予於許孺人之節有深慕焉方
祁判椿甫翁捐館時孺人年方弱笄即矢心守寡以撫
育餘孤為己任此其志節確然定矣值元運殂盗賊蝟
起若柯三八汪千十胡發饒必成軰嘯聚邑山谷中人
皆駭散市井為墟孺人挈孤避難間闗萬狀恒情不堪
而操守彌勁辟之操舟者執柁在手而遡風孤騫冒險
[002-7b]
獨航屹無囬靡焉視其氣節又有浩然莫之敢攖者卒
之亂靖時平節操克全芳聲懿範昭然在人耳目而完
名大節孰有不欣羡者雖孺人之心求已自盡豈曰罄
一生辛苦以傳此一名節哉盖志節堅氣節壯而名節
昭自有不容已者然孺人之守節非徒區區自守而已
也此守一定衆美畢集觀其受椿翁托孤之寄而卒不
食其言是能為夫君守世緒觀其承葛氏詩禮之傳而
教子成名是能為先人守世澤由是天經地義賴以維
[002-8a]
植而師世範俗於無窮是能為乾坤守世紀所守之大
且逺有如此者要之皆自守節中来也孺人之節何其
偉哉嗟乎今之閨幃中珠髻而翠擁玉珥而象飾者孰
非人婦也顧其身以存亡異主若傳舎然聞孺人風顔
其厚矣豈惟女子為然雖名為君子者亦不知守身之
義此身一敗萬事瓦裂雖有他美何以自贖若揚雄之
言誠法矣而獻賦新室豈可云法王維之詩誠清矣而
賦詩凝碧豈可言清范質相業較之禪僧飛鷹雖大相
[002-8b]
逺而欠周世宗一死至今以為遺憾斯三人者罄其平
生之所辛勤自得者皆不能守而有之適足為後人嗤
笑之資由其不知守身之道故也即此而觀則知孺人
之守節豈特可為閨幃女子勸亦可以為縉紳君子勸
予故述其志行而張揚之以風世焉是為叙
   程氏世譜序
天地萬物莫不有本夫太極隂陽造化之本岷山崑崙
江河之本芽甲根荄草木之本豈獨於人而無本耶厥
[002-9a]
初翁媪為生民之本開國受姓為一氏之本知有所本
茍不録其源流布於方策又安有不忘其本者哉是以
志人君子深為此懼必勤修譜牒使百世而下猶復可
攷其本之所在此族譜之所由作也且是譜之作將表
其顯貴雖疎者以自附歟將掩其㣲賤雖親者反踈歟
抑亦取其統緒之所自来歟吁尊祖敬宗者於此有取
焉余家世程氏古伯符後也初伯符始受封於廣平有
三異之瑞因得國於程故為廣平上程氏越四十四世
[002-9b]
孫元譚東晉元帝時渡江為新安太守遂家於歙之篁
墩程氏子孫蕃衍碁布四境又三十四世孫旭唐光化
間為金鄉縣尹徙居績溪又為績溪程氏乃吾宗之始
祖也又有為歙之槐塘程氏者有為樂平之三松程氏
者有為婺源之龍頭山程氏者有為黟之南山程氏者
有為休陽之後仁里程氏者有為旌川之程氏者枝分
𣲖别族屬不載此特其槩耳然要其歸則南宗北族同
出一本茍非譜牒奚以徵哉昔我起萃公之作是譜也
[002-10a]
意有在焉是以吾先伯祖彌髙公亦嘗脩之歴壬辰兵
燹之餘家資蕩然尚幸此譜之獨存得有所據惜乎自
文季祖次子子嚮之後更不具載可勝歎哉通覽譜興
感夙夜不遑寧處旁求逺索幸而得之自子嚮至今凡
若干世以續於後庶幾世系具存而無缺遺矣兹非幸
歟雖然創是譜者族人起莘公也因其舊而修之者吾
伯祖彌髙公也兹獲足其譜之所缺而繼其志之未成
者斯則通之幸也若夫世世相承因而續之以永其傳
[002-10b]
者吾又有望於將来之同志云
   城北唐氏族譜序
城北唐氏乃予績文獻家也唐有孟實氏與予最友善
嘗訪予京邸予送孟實氏有詩孟實又起潛心齋於郭
之北予作潜心齋記今予官遼府孟實又以書来索予
序其所修唐氏族譜若干巻謹按唐氏譜始受姓自堯
至宋有諱旭者起跡於閩之莆田旭生志權志權生永
寧永寧生汝淳汝淳以宋淳熙三年授績溪教授因家
[002-11a]
焉遂為績溪唐氏至於元五世復亨生仲敬仲啟仲明
仲徳為洪武初人太祖髙皇帝命民間各以其所習為
户而仲徳籍為儒户然則孟實氏之秀而能文其所授
固有自也夫然譜所以存真以樹世也今之人喜求勛
賢名赫者以為之祖殊不知祖不可以人為茍為跖之
後不可以舍跖而祖栁下恵茍非孔子之後而孔子雖
至聖又可以舍已之祖而冒孔子之至聖乎孔子雖足
以為吾之光耀非吾之真也吾之祖雖不及孔子乃吾
[002-11b]
之真也惟其為吾之真則心存心存則天植天植則天
之所以授於吾者不媿於天兹即吾之所以為孔子也
又何必冒孔子以為之祖然後可以為孔子哉大江之
東有自徳宗諸孫避黃巢之難以國為姓故江之東唐
姓者皆以為唐髙祖之後然孟實氏不以唐之髙祖為
祖而必以閩之祖為祖謂非所以存真乎然唐髙祖又
冒李聃之後以為祖而封之為𤣥元皇帝然聃以異端
又何益於唐之髙祖而顧為此冒濫乎然唐之髙祖又
[002-12a]
何益於江之東其綴姓為唐者乎然則孟實氏不以髙
祖為祖而必以閩之祖為祖者可謂有超世之見矣有
超世之見者則必有超世之徳有超世之徳者則必有
超世之功使孟實氏得列職於在位不有以絀天下之
偽還天下之真以成淳古之治哉兹譜也雖為孟實氏
用世之需可也使唐之後世世守孟實氏之真則世世
皆賢子孫矣子孫賢則族昌大族昌大則門第髙而五
千言之李聃又何賢於唐氏之子孫而必為此冒濫乎
[002-12b]
序成遂命左右録之以寄孟實氏而孟實氏亦必以予
言為不謬矣
   章氏族譜序
章生同字文善者從予逰有年矣聰敏頴異風骨大似
古人洪武丁夘余修家譜章生若重有所感然者余乃
詢之曰聞諸祖父爾族為宋相文簡之後水木本源曽
是之思乎章生謙讓不敢當余曰非其祖而祖之其失
也誣是其祖而弗祖之其失也矯本源所在不可不知
[002-13a]
也章生憮然次日輒攜家藏鉅譜一通来示展巻間諸
老歴歴目前又明年遂以是譜㑹於昌化覧村徧省先
人故跡墓碑世系益得其詳既歸合二譜修而為一余
取而觀焉因喟然曰譜之所係大矣自大宗小宗之法
不立天下不復知有世家賴有譜焉雖經兵變式微之
餘猶可以極本窮源聚渙合離而稽世家之舊也今即
章氏論之自運公而上遡數之以至於慶歴文簡公五
代太傅仔鈞公凡幾世矣渙焉離焉勢也又自運公遷
[002-13b]
績之瀛川晝錦堂從而順數之以至於七公居縣西榮
甫居西闗明卿醇朴自守子賢詩書啟後繩繩繼繼又
凡幾世矣離焉渙焉亦勢也子賢之子文善余門弟也
乃慨然發憤逺訪故族考訂世系而宗譜之修流𣲖秩
然盖欲不謬本源合離聚渙為子孫不朽計夫渙離勢
也聚合情也持情以一勢則存乎子孫之賢者耳章生
賢乎哉嘗竊聞之子孫賢族將大章氏其有興乎繩其
祖武端有所在晝錦之堂人物彬然衣冠之族禮義之
[002-14a]
風振而起之是誠在後之人子其勉乎哉章生再拜謝
曰謹如教因序之章氏譜云
   柴氏慈母訓子記後序
經曰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繼志述事亦莫大於
立身行道以顯其親有始有卒兼全其大者其惟至孝
乎吾師存誠先生三衢人也奉皇命司教於績邑時予
在弟子列執經侍側先生授受之際評論之頃毎舉日
用常行之道從容以語之諄諄然修身進徳之方懇懇
[002-14b]
焉天理民彛之至使人歡欣鼓舞聽受不厭真有以得
於心而不容自已者洪武丙寅余自胄監丁艱歸進謁
館下先生出示其慈母訓子記三復玩味始知先生平
昔之訓有自来矣嗟惟先生自㓜失怙遭世亂離微賢
母氏其將疇依觀其儀範告戒足以訓誨爾子式穀似
君而又躬親蠶績備贄見之禮命即師傅學聖賢之道
晨出則責其敬謹以受教暮歸則督其講習以求義歴
艱辛濟險難愛子之心無所不至視其心即孟母三遷
[002-15a]
之心而事難處有甚焉者雖曰未學葢其天質之美黙
與道契吁栽者培之天之道也惟我先生果能恪遵母
訓服膺弗失不惟獨善其身將以善淑吾徒復懼其湮
沒乃裒集成編以示其子孫而永其傳實繼志述事顯
親揚名之一端也非至孝者其能如是乎然深味其訓
有父父子子夫夫婦婦長幼尊卑各止其所之意則是
訓也豈特柴氏子孫所宜寶亦世之所宜嘉尚也惜乎
事姑事舅嘉言善行不獲盡見可深嘆哉使是訓茍行
[002-15b]
於世則孟母不得專美於前矣天之報善雖亦云至豈
如斯而已乎曰未也方今聖朝以仁孝治天下旌别淑
慝砥礪名節先生首任教職發軔長衢他日賛宣治化
黼黻王度表疏是訓陳情上聞將見承恩以夀諸梓焚
黄以賁幽壤以報母氏之大徳以光母氏之美訓使天
下後世之為母子於此取則焉其於朝廷化民成俗之
風豈少補哉先生之孝斯遂其大
   峴泉集序
[002-16a]
嘗謂有其道者必有其文也山川花木地之文也禮樂
制度人之文也葢道為體文為用儒先謂文章為貫道
之器不其然乎龍虎嗣漢四十三代天師張真人神明
之胄也天資超卓學問淵源本諸中者有道徳之崇著
於外者有文章之懿銓次其平日所作詩文凡若干巻
目峴泉集英華煥發照耀簡編以言乎詩則托物冩情
優游不迫得詩人情性之正以言乎文則雄竒汪濊鋪
叙有法得古人述作之體是以海内文人碩士傳誦而
[002-16b]
稱美者比比焉此非真人學通百氏道貫三才體用兼
該精詣獨得安能發而為此耶及觀集中所著冲道慎
本太極河圖原性諸篇研究義理之𤣥微精極議論之
閎肆其天地造化山川人物禮樂制度靡不該貫雖專
門擅業皓首窮經之士有不能及者非惟有功於𤣥教
其於世教亦有裨焉將見斯集流傳於天下後世與峴
泉相為悠乆而無窮也必矣且真人嘗為通著尚義堂
記俾祖父之志行亦得托於不朽斂襟三復深有感焉
[002-17a]
因書此於巻末以致其私意云
   蜀川陳氏宗譜序
洪武庚辰嵗仲春月謹奉令㫖俾予還郷展省丘隴將
行南郡諸縉紳大夫追餞於西門之沙市酌酒賦詩以
别由武昌而下經赤壁之勝過洞庭湖從九江至池陽
舍舟陟陸而抵於家歴﨑嶇迢遥山川之隔莫知其幾
也既歸不數日本邑陳彦彬氏偕其甥汪明善姪廷輔
良玉謁予公館少頃以陳氏宗譜求序於余時邑侯陳
[002-17b]
公昭與彦彬有同宗之義道陳之為姓自周武王封胡
公滿於陳子孫因氏焉其彦彬上世居新安之績溪修
文鄉陳霸先之祖墳在是矣後因避隋之亂徙之隣郡
遁世不見迨唐之世永京公遷居本邑宣政鄉之蜀馬
因而家焉雲仍蔓延為新安望族彦彬又能讀書守義
尚樸素隠居不仕有古君子之風兹因宗黨之間或隠
或仕子孫蕃衍其存其亡恐愈乆而忘失於是重修宗
譜若無君子一言以表章其事則後世何述焉今特所
[002-18a]
懇願勿辭幸之甚也予聞而喜曰此厚人倫之盛事也
明善邑庠生予之友也彦彬公吾父之執也又重陳侯
之請詎不韙歟夫氏族者國有史官掌之不為不重也
盖本逺而末益分然後散於私家各立譜焉况譜非賢
莫作非富莫作作則使後之子孫知其所自冠婚䘮祭
之㑹喜憂慶弔尊其尊而長其長老吾老而幼吾幼親
親之義循循有序禮義之風藹如也茍㦯不作則昭穆
親疎無所分别以為途人譏矣今考諸譜系訪諸碩宿
[002-18b]
蜀川陳氏乃霸先之後也千載之下而流光餘耀霑溉
於人心目者昭昭不窮而祖宗非有隂功厚徳焉能致
於是哉又以忠孝節義行實表章堂扁傳記詩文宗先
吟詠備述簡末手澤存焉亦文獻之可徴俾人孝弟之
心油然而生也今之士大夫家遭罹禍亂子孫往往流
落丘隴草莽嵗時廢祭祀禮可勝言耶若夫手澤朝命
之文無幾存者惜哉且彦彬氏胄世崇逺出處相傳閑
雅文禮故能繼志不忘乃述先世為譜為人之所難為
[002-19a]
者良可嘉夫予之告歸展省丘隴者與夫彦彬重修宗
譜孜孜焉彼此不㤀乎本矣因時與事而重有感焉
  跋
   程氏淵源録跋
程氏淵源録者先世所傳修於我伯父程郷令以忠公
及通曩昔從太學丁家艱時所重修也家有楷書正本
而此所謄别集以其輕少便於行槖出入觀覽故也自
洪武戊辰秋服闋赴京師越二年庚午忝以科目出身
[002-19b]
拜親王紀善尋進左長史扈駕之國由京之遼不逺五
千里迄今將十年南征北役殆無虛嵗餘皆互有得失
而此録暨先世手澤則珍藏什襲㒺敢失墜然亦不暇
視閲一日與一二寮寀燕坐於東直房因出是録以求
諸公述作以彰世翰歛襟三復起敬起孝嗚呼不有先
人源委之深安能後裔支流之長乎凡吾同姓其敬懋
之哉因書此末簡以誌夫歳月云
 貞白遺稿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