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027 王常宗集-明-王彝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王常宗集巻一     明 王彛 撰
  碑銘
   蘇州重修孔子廟學碑
蒲圻魏公守姑蘇之明年鋤暴樹良無令弗肅上下洽
和百廢具興惟孔子廟學弗治棟楹傾欹丹堊翳昧若
不支旦暮者公頋瞻良乆愀然弗寧乃登僚宰縣令丞
暨尚義之士咸集乎庭喟然嘆曰皇帝以神武定四海
[001-1b]
即大興文治詔以明經六藝之科頒示郡邑使選弟子
貟講肄眀體適用之學將以人文化成天下今弊陋至
是非所以靈承帝意余先捐俸為倡爾二三君子幸相
與圖之穹殿邃廊䖍恭奉明禋靈星門神道㕔繇其役
為㝡殷吴江葛徳潤爾其葺之倫堂有嚴兩廡相向挾
以六齋以通扵前門吴江寗璇汝其修之亭號采芹下
臨康衢來㳺來歌多士攸宜崑山張庸爾其整之公言
未已吴江令許茂進曰邑有八士曰李庚曰曹徳曰沈
[001-2a]
璇曰姚蒙曰莫禮曰陳景曰朱士能曰葛彦祥頗有意
乎詩書尊經之閣先賢諸祠㳺息三亭以至庖湢橋梁
之屬茂率其承之長洲丞丁師尹復進曰許令然矣師
尹獨不為乎若止善堂及中廊逹于閣者當諭羣闕/
賦金俾里耆唐晟視其役焉公大恱惟周垣四千八百
尺未有所屬僚若佐遂以罰布傾助而吴縣長貳驩然
趨功役邑夫畚簸土䋲䋲而來事因大集始事扵洪武
六年二月戊辰而訖功十一月如翬斯飛如雲斯凝如
[001-2b]
濤斯湧深沈而潔清宏麗而靚宻一還承平舊觀公率
其屬執豆籩具餔醢以成功告觀者如堵墻莫不嗟嘆
自兵興以來學宫所在蹂踐為墟而姑蘇幸僅存非公
之至幾何不與之俱廢乎教授貢穎之既宣力扵始終
復使訓導張由請記其事以埀不朽惟蘇之有學實始
於范文正公盖公景祐初出守鄉郡擇南園之地奏請
於朝而建是學為其師者則安定胡文昭公也計當時
人物固嘗盛矣數百載之下仰其聲光慕其風烈每使
[001-3a]
人發不可企及之歎自時厥後雖守有賢愚而學之興
廢靡常而二公過化之地流風遺俗終未泯也况今遭
逢有道之朝而得良二千石為之師帥豈徒然哉然公
興學之志不下扵范公者也則夫坐臯比而談經藝者
其必將文昭乎明體適用之學者知駸駸而盛矣茍不
務出此而摘英搴華為譁世職寵之具非區區所敢聞
請以是刻諸麗牲之碑庶幾蘇之人士知所自朂哉公
名觀字杞山通周易為人洞達無凝滯如八窓玲瓏見
[001-3b]
義而獨為雖千萬人不可遏所至輙烈烈有聲同知府
事李權通判徐弼推官趙霖經歴李亨知事王徳源照
磨吴佐皆號一時之選與公道合故成事無難者其吴
縣長貳則曽黼杜徳昌丁彬督其役夫而責其成者又
閭師滕徳進與黄文貴劉立陳茂金源黄廷玉也碑為
修學作前代興造各自有記皆不書唯當書者不敢拘
以文體而不䟽其詳焉系之以詩曰姑胥之墟有川滮
滮折趨南園匯而東流靈氛中啓煥爛弗收自非聖師
[001-4a]
疇叶其休惟昔哲人出綰郡章乃構學宫乃建廟堂廟
堂章章學宫將將拾佩洋洋來翺來翔盛衰相仍揆理
則然風摧雨蝕上漏榮穿矧丁艱虞烽火相連誰一舉
臂持危扶顛大明當天九服攸同叶/攙搶歛翳奎璧吐
芒睠我魏公來蒞大邦屡形扵言我敢怠遑既率郡封
復登僚佐分勞授事具乃教條曽不一期厥功孔昭化
此朽腐欝為岧嶤孰敦化原孰築教基孰牖民彛匪孝
曷為我語蘇人公豈爾私耳目茍具必致其思思之如
[001-4b]
何法孝與忠二者無媿行將天通震澤有石其堅比同
史官勒辭用昭無窮
   鄉飲酒碑銘
皇明既一四海乃大興禮樂以新令俗還古道為千萬
世計惟鄉飲酒繇近代以還蔑之有講洪武五年始詔
郡國以孟春孟冬舉行斯禮而讀律焉其時江夏魏公
實守蘇州奉詔惟謹既一再行之然尚恐未能宣上徳
意是以明年復參考儀禮以授經歴李亨教授貢頴之
[001-5a]
使與郡士周南老王行徐用誠共商校之且使張端及
諸生相與習焉爰舍菜先聖先師以孟冬之月吉日癸
未行于郡學其大賓為前進士魏俊民介為先聖五十
四世孫思賙僎為推官王芳三賓為范廷徴衆賓為邵
允禮錢瓊等十有一人次僎為知吴縣事曽黼知長洲
縣事張其而樂正以張由司平以滕權賢而得其人如
此又特位主老人曰崑山周夀誼年百有十嵗曰吴縣
楊茂九十有三嵗曰林文友九十有二嵗皆形充神完
[001-5b]
行坐有禮老人而得其人又如此然後皆列坐八十以
上者十有三人七十以上者六十有二人六十以上者
四十有七人五十立而聽政役者百人凡在位者之子
弟侍立者二十有八人主賓僎介之贊相爵尊豆籩俎
洗之執事者皆具又别為教授位而吴縣教諭徐鼎崑
山教諭陳圭次之訓導十五人又次之長洲教諭周敏
則以侍其父南老常熟教諭傅其侍其父玉皆降西北
面立合鄉學及六縣弟子貟之立者百有六十人文武
[001-6a]
僚佐之在位觀禮者若干人農工商賈逺近之觀者又
以千計公年且七十而朱顔煥如獨出人表升降揖拜
竟日無惓而其子子槃侍立進趨中度扵是化明樂和
衆以大恱既而乃讀律衆復肅以聽皆曰今天子神聖
援吾人水火中而斯禮也吾身親見之幸哉越五日周
老人還崑山公躬出婁門之郊再拜以餞都之士女觀
者又慨焉以為幸見且曰公扵人之父兄也如父兄然
吾扵吾父兄宜何如君子以是知公之政與孝與弟者
[001-6b]
盖易易然也且老人者生宋景定中歴元百年而遭逢
聖代意者天生斯老以待今仁夀固已在百年先矣微
公誰能表之彛也居公之野矣病廢得扶曳以觀焉盖
曠世之遭也故為銘其堂下碑曰
扵維皇王正此方夏爰釋戎衣有事郊社祀享㑹朝禮
作樂造叶/神人既和及鄉飲酒維鄉飲酒萬方攸同俾
孝與弟載臻時雍顯顯魏公牧我蘇人公有旨酒樂我
嘉賓嘉賓戾止以僎以介公在泮宫賓至則拜出祖東
[001-7a]
壁羞自東房𤣥酒于尊房户是當有勺有勺實彼爵矣
再拜稽首獻且酢矣吹笙鼔琴而瑟而簫叶/而間以歌
厥音猶猶有黄其髪鮐背兒齒百有十歳眉夀曷已公
拜而饋寔猶父兄叶/何以將之篚有𤣥黄賓既樂只言
旋言歸醉飽自公祝公期頥我子我孫公之孫子公我
父兄我孝我弟公曰咈哉天子明聖天子萬年畜爾子
姓猗嗟蘇人今復爾古我作歌詩以告來世
  記
[001-7b]
   蘇州府孔子廟南門記
孔子不有其位而其道使萬世帝王因之而不革盖孔
子者帝王百世者也故自唐王祀孔子而孔子廟擬諸
王者歴世弗以為泰今天子大祀典禮凡海岳百神之
追尊帝王者皆復古號唯扵孔子之道謂非有功一方
一時者然而大成至聖文宣巍然獨建使百神無與為
並盖雖有所仍而尊之之意乃有加焉然近世郡縣之
學恒與廟混殊不知古者有學無廟而其學天子辟雍
[001-8a]
諸侯頖宫焉爾今郡縣有孔廟夫既擬諸王者頋乃以
學附焉殆非古頖宫之制頖宫以為學而廟則寓焉又
非今之所謂王祀孔子者惟蘇州學左復别有廟則以
擬王者而靈星門南不十數步即畫扵鄰垣扵是曲而
之東以趨通衢而欝塞翳昧與南面向明而王道之無
偏焉者大弗稱始唐大歴中李栖筠刺是州嘗増學廬
至宋郡城東南復有故夫子廟景祐初范文正公嘆其
隘陋始遷扵錢氏南園之巽隅而公之子㳟獻公復加
[001-8b]
闢焉今廟學是也夫其肇基之髙且廣若此頋獨有所
弗稱者盖鄰垣一方其地廣袤凡若干畞故亦為錢氏
園由宋及元屢易業主而卒歸于寗氏先後之守臣無
慮百数十人豈無欲拓其地而南焉者然皆不可以力
得也至正間守臣六十間以學廩之羨貿其地扵寗氏
之孫開得三之一而亦不能以利盡得也入國朝來蘇
為畿内大郡地闊物夥守臣之選難其人洪武五年國
子祭酒江夏魏公以正學碩徳出守兹土政脩令行人敬
[001-9a]
以愛明年又修廟學而宏博壯麗寔踰舊貫未幾而開
盡以其地所存三之二歸焉公曰是有待也而在余哉
因命教授宣城貢頴之繪圖而經營之而郡人士皆願
出私錢以助乃通道自靈星門以極扵南城之隂而故
有洗馬池適當其前又有狀元晝錦兩坊適拱其左右
扵是來文廟之道扵洗馬池南而架梁以入其道南北
之半故又有假山山之隂有池曰來秀其水自太湖來
入南城之池宛焉以注來秀自來秀南流則滙之洗馬
[001-9b]
而止其北流則歸之學之頖池而止扵是又即來秀池
南闢假山遺址而為之外門焉至是而廟也學也出入
之道殊矣故入其門則循池之東以趨扵廟出其門則
折而西又折而北為渠渠上者再以達泮池之梁而趨
於學扵以示神人之不可褻也如此廟學之告成也翰
林侍講學士太子贊善金華宋公濓既為之記而頴之
以為此一區孔子南面之地也范公所未得為者也今
魏公乃得為之盖始終幾三百年而廟學大備有不可
[001-10a]
不特書者爰以狀使彛記之彛也多病學日荒落曷以
書公之績然辭之而弗獲也乃記之曰洪武六年十月
某日新作孔子廟南門十一月某日孔子廟南門成或
曰春秋之新作南門特書也此其例歟曰春秋之作舉
一世而復之正以其書法而書不正者焉斯美辭也孔
子王號國家既特存之則作門也而擬諸王者焉禮也
公得以欽承天子之詔焉敬也故曰吾之書美辭也噫
此所以為公之績也歟此公之績所以特書之而有取
[001-10b]
扵春秋之法也歟公者其字杞山武昌之蒲圻人世之
學者皆稱之蒲圻先生云
   順理齋記
吴郡自昔衣冠之所萃入國朝其郡人若宋節幹顔公
若湯師言龔子敬兩先生及禮部于公其寓止若所南
鄭先生若虞文靖公黄文獻公太常栁公皆卓然師表
一世故其學者知務經術為文章必要諸理其後湘東
李一初先生亦寓扵是學者又出其門焉尹君伯章吴
[001-11a]
人者盖嘗接聞諸君子之流風而又及親炙黄公且嘗
與李先生㳺其所學概可知矣君他日語彛曰吾章名
而伯章字也且順理成章曰文吾故以順理名吾所居
之齋而李先生嘗為之記噫兵燹之餘記已云亡而先
生不可以復起矣子知先生者碩續為記彛以愚且魯
不敢當者乆之而終不敢以拂君之意也乃記之曰理
出扵一本始而流行扵天地人三才故日月星辰之經
緯與夫江河之流山岳之峙及夫父子之親君臣賓主
[001-11b]
少長之事衣服飲食宫室之物皆三才自然之文也有
聖人者出扵是為之璣衡歴數以文其天之文為之疆
界井田以文其地之文為之綱紀人倫制作禮樂以文
其人之文而聖人亦何嘗任其私智而强為之哉亦惟
順其理而已矣今其說具扵六經君子講習扵兹而有
得扵父師者宜亦審矣茍即其自然者以循而行之端
自我爾又何假扵余之空言也歟且是齋也君寔居之
其學者又從君而學之夫既曰順理矣固宜相與講習
[001-12a]
於兹而有所自得者又非余之所能言也余所以必為
之記以書君扵古之先逹君子之後者俾來者知君之
學之有自也
   秘藥巢記
秘藥巢在吴郡干將坊之東者南陽韓君名奕字公望
自其先以醫傳術着子母至宋靖康中隨駕渡南遂徙
居吴至君若干傳而君之術益精君生年今三十又四
目𤯝且十餘年惟澹泊雅不喜走馬跡車塵間人徃往
[001-12b]
迎君以視疾其家者無虚日君百謝而不出且曰我目
廢乆負不宜出者三吾自分永棄不欲聞斯世事故不
欲毉行人間一不宜出毉之術視人疾望為之先而吾
目廢矣二不宜出吾目既廢而吾心猶有不存端居以
㴠養吾職也三不宜出又曰吾負三不宜出然祖宗之
術不可絶也養祭之道不可荒也吾惟藉吾藥以自謀
而已乃涓室干將坊之東以其所授受湖江間秘方大
人小子婦女與瘍毉諸科製善藥而廣列焉日獨埀簾
[001-13a]
坐户内人抱疾來者輙訊而與之人以得君之藥為榮
君之室僅尋尺許百藥莫充棟宇縷縷如鳩巢然君謂
其友蜀郡王彛曰吾之室吾以為巢焉吾野人也宜巢
巢野人居也雖然以野人而居野人之居然而在市之
中吾懼夫市之人以為吾疑也吾曰君固欲以古道而
淑夫市之人緇冠深衣不服今服非古轍弗履非古書
弗讀巋然為鄒魯儒者吾方儗君若三代之民今居曰
巢且居是秘藥于其間是又欲神農氏所味以療夫鼎
[001-13b]
俎酣豢之徒以有巢所居而易夫雕墻峻宇之俗也吾
將賀夫市之人之日趨扵古也君欲名其室曰秘藥巢
而彛為之記云
   西野堂記
陽羨之山東涵震澤北瞰大江而天目諸峯又皆奔趨
于其南獨西野一方湮之皆曠野居人自昔成聚有都
曰臧林者儲氏世居之儲氏有曰惟賢字希聖仲曰惟
徳字希崇以春秋學自相師友先後為鄉貢進士鄉人
[001-14a]
相與師之以其居陽羨西野而西野之人才且賢者莫
或為儲氏先也皆指而相語曰是西野儲氏也扵是儲
氏之扵西野雖不敢以専美其一鄉然西野以儲氏而
聞于當時則鄉之人有不得不以為儲氏專美矣故又
曰其所居堂曰西野之堂云今年春希崇領鄉薦為郡
學教授來上京師而余與希崇遇余在昔固嘗識儲氏
昆弟又聞有所謂西野堂者至是問余為之記焉夫自
天下大亂凡城闕之號稱名都者其綺羅金碧歌舞之
[001-14b]
地一旦乃鞠為烟草有過之者類皆躑躅於狐蹤兔跡
之餘雖欲彷彿昔逰以求其孰為東歟孰為西歟而不
可謀也然而四方之仕與商者茍其舟車之出扵陽羨
焉有矯首而西望者則惟見夫夕陽晻曖之地油油然
&KR0034&KR0034然皆桑柘麻麥也而鳴雞吠犬方相聞扵炊烟之
間歸農倦樵且休息於灌木之下以儲氏西野之堂在
乎是也夫豈人力之所能致哉抑天以是而私希崇使
希崇優㳺扵干戈之間以大肆其力扵春秋也若徒樂
[001-15a]
夫岩栖谷飲以終身斯堂而已者此畸人狷士之所為
也希崇豈其然歟
   瞻松亭記
范文正公之故宅在吴城中今為文正書院公手植松
二猶存也公之十世孫天章居書院旁構亭以瞻二松
因名其亭曰瞻松云天章數徴彛文以為記彛辭之而
弗獲也乃退而思之夫松也物扵物者也而天章瞻焉
殆將托是以思其先公也歟彛竊嘗讀公遺書而觀公
[001-15b]
平生之概焉公之叅大政帥西陲也寔為宋皋䕫吕召
當時之人以儗公斯四臣者而天下後世信之無異辭
故雖野夫市人咸能道公姓名有不及見公之嘆而公
也不可作矣嗚呼公生當時與今之人匪同世而今之
人也小人歟媿之君子歟慕之由公而至今㡬四百年
矣㡬四百年如並時而同世者吾固知公之平生扵萬
世一日也而况于公之子孫乎固宜乎其瞻公之松也
今夫松之有明堂總章之材也而公似之有旁敷丕覆
[001-16a]
暍者所仰焉以息之䕃也而公似之有繁霜苦雪特立
弗摧之撡也而公似之則公之所以振厲夫千萬世者
在是矣天章之瞻之也果出此也則夫其一舉目之間
洋洋乎而來者固皆公之平生而天下後世所當法也
豈徒然哉然公之平生則無一而不可為天下後世法
者而其躍然扵天下後世之人心者無時而不然也頋
何待扵耳目之間盖不期扵斯松之瞻而自不能不瞻
矣則凡其見扵耳目之間皆是松若也是則天章之瞻
[001-16b]
松非瞻松也盖所以瞻公而孜孜孝焉以求無媿乎為
公之子孫不然松何地無哉
   石磵書堂記
吴多佳山水然郡郭中無長林大麓其地平衍為萬屋
所鱗聚而車驅馬馳之聲相聞乃有即其一區之隙而
居焉者若采蓮里之俞氏園而已俞氏其先汴人宋靖
康中有以避地來者愛洞庭七十二峯於吳之山為㝡
秀因卜築扵林屋之甪里其後有徒居兹園者在嘉禧
[001-17a]
淳祐間號為巨室中罹變故雖屡易地主而其曰俞氏
園者則自若也至正壬辰有伯温者始復其故地二畞
餘築而為屋四楹中祠其先君子石磵先生像而左庋
先生所述易㑹要百有四十巻集說三十六巻右庋所
註隂符經叅同契若干巻先生之門人王清獻公都中
為大書其楣曰石磵書堂云始先生生宋季年以經義
有聲場屋間以科第起家而吴内附山林之士往往謳
歌而興以為一日之用先生乃惟家居讀易而玩象觀
[001-17b]
理著書以自見彛嘗升堂拜先生遺像則見夫深衣大
帶拱焉以立如所謂三代之民者於是益有慕乎先生
而有後時之歎然猶幸先生之書猶存也且俞氏自渡
江來㡬及二百年諸書之傳非一世矣而仕皆不大顯
至先生學髙道𢡟猶以約終其身意必有欝扵前而發
于後者而伯温頋亦潜徳以老然子立焉是能力學以
發揮其先大父者夫易之道貞則復元先生貞矣立其
復元者哉先生諱琰字玉吾伯温字子毓立字有立
[001-18a]
   抱𤣥齋記
老子言𤣥以明天人至妙之理而其所以自處者常超
然出乎萬物之表而辱與榮咸不與焉是可謂優扵𤣥
者矣揚子雲即其緒餘擬易作太𤣥經而乃委身扵新
莽以為後來所誚是不惟不知𤣥且不知老矣葢老子
清虚無欲之士代之隠者宗焉子雲以新莽氏獨惜乎
其不隠也句吴有隠者曰吴伯善甫善製墨因名其所
居齋曰抱𤣥盖以𤣥在萬物中物皆有之墨其一物耳
[001-18b]
乃獨純乎其色備乎其道故抱焉以自處以為君子之
所需也而君則自為有足為人道重者君在昔至正丙
申淮兵入吴君之兄病廢者十五六年至是家人悉散
去而君獨侍其側兵踰垣刺君君脫之乃負兄以出甫
及門復有兵數十輩交刺君至三十餘鎗君仆且死兄
亦死乆而君復蘇者天誘其衷以旌其義者盖君扵是
時知有兄耳死與生不暇計也故其大義伸倉卒中有
足為人道重如此今而退然不為世用頋乃隠居西郊
[001-19a]
製墨以自食其力且將終其身焉固若有取扵老子所
謂知白守黒云者而其向之與兄同死者至今猶凜然
也其視夫子雲以𤣥自說義不義何其逺哉吾故曰君
非徒隠者也義士也抑吾聞之君賣墨吴市中不貳價
自學士大夫至扵童丱小子皆知君姓名凡書字必以
君墨然今大山長谷之間豈無有大儒先生埶春秋筆
書莽大夫者其所試墨如欲出於義士之手則必訪君
而求之庶不汚其直筆云
[001-19b]
   映雪軒記
泉之為州接三吴而連二廣其地恒燠累嵗未嘗見雪
一孫惟善者州人也而㳺扵吴嘗築室娄江之上為小
軒讀書其間再經大寒而再見雪惟善方展巻夜誦且
有以滌神㵕慮而忘客千里外也其鄰友晋昌唐本初
沛國朱孟東漢中趙用晦勇聞兄弟是夕過焉以為在
昔孫康氏嘗讀書映雪而惟善同姓也今又若是故題
其軒曰映雪而請余為文以記之余前年客吳城之鶴
[001-20a]
市市南隙地數十畞一望皆青草故自春至冬惟一色
余是夜卧館内有颯爾響窓牖若萬松子相騰擲聲而
余之室煜然以煇乃啓户視之大雪且滿目野鸖數十
自相和鳴寒風復颼飂起而余之神欲飛以去因出戸
外行空闊間一再匝俯仰四頋若有以見天地之全而
余之心有廓然焉者意是夕即惟善讀書時也獨惜余
不得與惟善鄰相往返以相語也然是軒所見且聞者
當不異是而其心廓然焉者亦不異是也惟善他日必
[001-20b]
歸其鄉以是而語其鄉之人必相與大息而曰是夕也
吾未之見也扵此凝而思之其必有廓然乎其心者哉
是為記
   菊鄰記
凡天下之物莫不有鄰日與月為鄰江與海為鄰河與
淮濟為鄰泰山與嵩華為鄰麟鳯自相為鄰而龍與雲
為鄰其扵人也亦必有鄰而鄰非止扵比屋而已也故
孔子與七十子鄰盖嘗曰徳不孤必有鄰若堯舜之為
[001-21a]
君也與其臣皋䕫稷契之徒為鄰故曰臣哉鄰哉然而
有髙世而無鄰者則天子所不臣諸侯所不友若伯夷
叔齊與凡隠逸者是已今而草木之華皆發扵春菊有
黄花視諸草木不華而獨花此所以為花之隠逸者而
不與他草木鄰乃求夫人之隠逸若陶公者鄰也吴人
王本中氏攻詩以毉隠性好蒔菊謂其善制頽齡特有
資扵醫也人有過其所居者見四鄰皆菊曰王氏以菊
為鄰也或曰不然菊以王氏為鄰盖王氏非膠然曰菊
[001-21b]
吾之鄰而菊自不能不與王氏鄰也暨陽王先生原吉
為題其所居曰菊鄰是固以為菊碩與王氏鄰而王氏
真菊之鄰也雖然菊花之隠逸而王氏之隠逸則其性
一也王氏欲與菊為乎菊欲與王氏鄰乎必有能辯之

   新陽農舍記
婁江繇吴娄門東流出崑山城以入于海城東五里許
有分而南流者新陽江盖别為娄江之支江之濱土田
[001-22a]
沃衍潮汐不甚鹹苦農往往瘞竹固岸下候其贏縮旱
而疏焉澇而塞焉故稼穡雖凶年然亦有秋友人傅君
次泉居而耕之有田若干畞可卒嵗以其地什之一藝
麻麥桑苧菜果而為屋其間間之四楹足以燕妻子業
詩書栖耒耜耘穫之物㝡其勝者江流環舎舎外之木
既老彌秀且閑門外無車馬焉唯鳥雀鳴且啄水聲潺
潺然來風葉相和以響仰而視之山入窓牖中翠寒緑
榮聳然在白日下或稍稍有雨氣欝然而為雲吾意君
[001-22b]
自與東西家相語以外王内聖之道無與語此山在目
盖天下士矣初君居崑山今徙扵兹余固未一造焉今
而問之耕者曰傅先生安在曰有傅氏而農者此其居
也而君亦題其居曰新陽農舎云夫農君子所小吾知
君盖識其大者而農乃其寄耳雖然古之名臣與世之
王者其亦有農矣哉
   櫟齋記
天之生材盖未嘗有無所用者惟其有所用也而始得
[001-23a]
以為材然而有無所用者豈天固棄之以非材也歟天
既棄之以非材而何其生扵此也今而生之扵此則固
以為材矣而終無所用是天之生材亦未嘗皆有所用
也而世之人方以其有所用者而誚夫無所用者之非
材又以其無所用者而誚夫有所用者之徒弊其材而
不知天之生材固未嘗以此而廢彼也彭君仁甫以櫟
名其燕居之齋或曰君取其材之無所用有以自况也
或曰君以其有所用者而蔵之扵是也吾觀君之為人
[001-23b]
年髙而有道不屑扵世用而將以自全其天也而彼皆
取其有所用者而扵其無所用者則弗之取也而吾則
取之焉非固取之也吾盖以合其天而已故謂君自况
其無所用者棄天者也謂君蔵其有所用者咈天者也
櫟木之㝡夀者也彭祖以之顯不為伊傅隠不為巢由
而其夀至扵八百此能自全其天者君而自全其天安
知其不有以似之也余故為之記以期君之夀扵無窮

[001-24a]
   服記
媯蜼子為閒居之服有冠有巾有衫有裳有帶凡五而
屦一焉冠以布為質而髹以漆廣五寸髙二寸五分頂
中央袤如其髙左右漸殺至兩端袤各二寸即其髙而
四分之其一在下為武其三在上疊為三成下成衡著
武兩成上皆為衡左右皆各為從迭冒之而從之末著
武前後皆然乃穴其兩旁以竹為笄而簪焉漢獻帝時
益州刺史張抆甞畫古聖賢像有曽子故倣其所著冠
[001-24b]
如此漢世近古當有傳者盖前三成以三乗之得九為
乾後三成倍之得六為坤而前後各三成為六然子不
知曽子所服果何如也乃若尺寸損益在今頗以義起
廣五寸者倍之得十十與五為河圖中數以五乗十得
五十為大衍数髙二寸五分倍之亦得五十頂左右各
二寸者合之為兩偶而中央二寸五分者特為竒云巾
用黒繪方一尺揜其兩旁各二寸五分疊向内得五寸
廣衡闕/其中而反所揜兩旁之四角向外斜出之仍中
[001-25a]
詘衡縫處褁髻扵中餘使覆頂前後製帶一廣一寸長
五尺自髻後繞向前為結復以所餘繞向復至腦之兩
旁繞而垂之復有巾者不闕/則以褁髻若古繼最耳方
一尺為太乙揜兩旁為兩儀斜出四角為四象帶五尺
者大衍數而三結者徑一圍三衣以布阿合幅中詘而
前後埀之自有至膝後幅斜讓前幅使闊且長前幅裁
其肩兩間各三寸以容領領闊二寸長與幅等而左右
之掩為袵復幅縫合之為督復即前後幅兩旁當脇下
[001-25b]
裁入三寸許為袼又斜裁向下有不足者别以布續之
而如其勢又别以布兩幅綴前後袼為袂又别以布闊
一尺續為祛自袼之本曲裁向祛如魚腹狀而祛之口
闊一尺二寸縫合之却循袂而袼極扵左右齊焉裳以
布六全幅為之闊狹自左端三之一斜裁至右端三之
二狹者居上闊者居下縫合如帷别以布為腰而服之
長至絇上而不見膚帶以黒繒複為之闊二寸圍自腰
後而結扵其前為兩紐垂其餘以為紳其末在衣裳齊
[001-26a]
之間屨以麻為細繩經緯而捆之其首綴繩四寸狀若
弓衣為絇其跟以繩二尺許中詘而綴之為綦而綦自
跟循足兩旁以貫穿扵絇之間此皆考求古制而斟酌
之以自便然古之意則存焉爾矣以今之人而服之也
其可不自古其人也歟洪武五年春三月媯蜼子記
  媯蜼子既作此記或者病焉有謂今人而不服今
  之服為得罪有司者謂今天子嘗賜之織幣而不
  製以為衣為隠君之賜者盖媯蜼子初未嘗仕布
[001-26b]
  衣也而服斯服也將服之以入麋鹿之羣焉君之
  賜其可褻乎今之服其可賤乎媯蜼子又書
   清曠軒記
荆溪余叔敬自兵難以來負其母間關百憂而息肩嘉
定雖其妻子之計日不暇給而為其母之養則常有餘
君子以是知其能孝也嘉定是時有以義士聞者曰龔
孟徳氏為之買田築室于錢門塘上而叔敬居焉州大
夫張侯聞而嘉之乃題其居曰清曠之軒夫所以清曠
[001-27a]
云者髙人韻士之所樂也是未見叔敬之所以能為孝
者然自四方用武諸侯王驕且僣東西南北之交兵者
不知其㡬家而其宫室貨寳管絃歌舞之娛有自若也
士於兵戈中有能脫臭腐而免創殘其父子妻子或完
以存有不得不竊禄以為養者由是其一身之生死繫
乎是即有變故則其家之人安所仰㢤以叔敬家傾母
老而猶不肎茍仕其必有所見扵此也有田十數畞雖
薄且少然其身未老足以親稼穡子將壯足以力耒耜
[001-27b]
古者盡地力之法猶可為也扵是米麥茶筍以為飲食
綿絹麻葛以為衣裳雞豚羔雁以為甘旨忠信慈孝以
為恒心叔敬盖無慕乎其外者方且母子相樂以終其
未來之年視夫昔之王侯有不翅如浮雲萬變而其跡
至是已茫然矣則所謂清曠者扵以見叔敬之超然不
為世累以能自力扵孝也叔敬之子迪嘗從余㳺而叔
敬亦起余者故為之記以表異之云
   蒙齋記
[001-28a]
始彛居吴東練祁市覃懷張君子視寔來彛與之切磨
問學期以古道相振厲而張君每嘆夫末學之趨人而
人之知志乎古學者鮮也若欲勉彛以進修于斯彛竊
自賀其得以友張君焉方是時彛遭家難迹之不涉吳
者且七八年異日頗得詢張君吴之大人君子志乎古
學為某某而張君亟稱韓君公望之為人且曰韓君識
趣似古狂者以目𤯝廢而今則收歛之功尤有加扵昔
矣彛又竊自賀其得以聞韓君焉自是張君一再往來
[001-28b]
吾二人間而彛往之巻巻頗聞扵君之耳而君扵彛亦
若欲取焉以相友者亡何君即世而彛始來吴首謁韓
君至其家彛與君至是始相識盖恍乎其如覿張君也
間謂彛曰奕始目𤯝時嘗筮得蒙自謂吾目不可以復
愈也而果不可愈噫今十年矣扵是題吾所居之室曰
蒙齋以自辨其蒙云既而徵彛為文以記之而彛亦弗
能已扵言也乃歛袵而復于君曰知君者莫如張君知
張君亦莫君若也今而張君已矣而是記乃不求之其
[001-29a]
未沒之日而以屬之彛焉非有若張君之篤學懿行而
何足以言蒙也且蒙取山下出泉之象寓在險而止之
意居蒙昧未明之時有純一養蒙之道其見扵先聖先
師之言則已偹矣彛雖有言亦君之所嘗聞者爾以言
之君固已犯於再三則凟之戒亦何足以言蒙也然嘗
反而求諸張君之所稱道者矣謂君以目𤯝而將加其
收歛之功也姑請以是而言之夫人之耳目口鼻其觸
於物而動扵心者皆然也而目為甚目在我也物之接
[001-29b]
於逺近髙下險夷有不期見而自見者而耳目口鼻又
且各為之用矣君子有視聽言動之則而視之為首焉
盖視必以禮者目之則也目之不踰其則而視以其禮
則其必有所養矣君之目雖𤯝而明猶存所以制夫物
接之來以為一心之養者猶自若也然其要則非由扵
既物接之後而常本扵未物接之先盖必屏絶其衆妄
之憧擾齋居乎一室之中戒謹恐懼以養其心之所未
發者而不待其既發而禁之焉作聖之功夫豈必他求
[001-30a]
而得之也彛也寡陋無似方自病其蒙之未擊者碩因
君而有聞焉
 
 
 
 
 
 
[001-30b]
 
 
 
 
 
 
 
 王常宗集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