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264 浪語集-宋-薛季宣 (master)


[030-1a]
欽定四庫全書
 浪語集巻三十
            宋 薛季宣 撰
 序 贊
  叙握竒經
風后握竒經三百八十四字續圖三百十五字合標題
七百九字以衆本武經總要陣法銓次傳著成章而存
異文於下已繕寫可讀始走逰廣都魚復觀覽武侯八
[030-1b]
陣石圖愛其文同先天易圖每恨陣法未能詳究聞成
都唐棊盤市雖章仇兼瓊經始而多得武侯遺意履其
市道繩直閭井交貫百工類處技别為行識者曉知然
乍入者至於盡日迷不能去方悟李衛公言古八陣龍
虎虵鳥之為旗法前古服章之辨為并識之得握竒經
讀之而八陣之勢判然矣前聞逺隠君先生論六花陣
法明於八陣握竒然後知其源本從來六八之陣不同
實方圓之數耳觸類而長竒正庸有窮乎握竒經舊傳
[030-2a]
風后受之𤣥女用佐黄帝殺蚩尤於涿鹿之野荒唐之
説無所考信漢志兵隂陽家書有風后劉歆班固已言
依託觀公孫丞相注釋則非所謂書十三篇圖二卷者
先秦典籍類皆口以傳授反復其義未易以晩出浮偽
訾也七略兵家四種軍禮司馬法存者尚百五十五篇
吳孫子八十二篇圖九卷齊孫子八十九篇圖四卷自
神農黄帝伊尹太公范蠡大夫種吳起魏公子廣武君
韓信項羽諸家其書具在畧皆亡矣今獨孫子十三篇
[030-2b]
者為兵權謀之祖論形勢者本握竒經權謀在人竒詭
焉用形勢紀綱軍政為天下者尚有取焉又隠不章可
為懊嘆舊文奥宻尚多錯綜微辭傳寫不倫頗難誦習
李筌繪為八陣既為不知而作武經雖存寫本不無訛
以傳訛唯武侯八陣石圖最為有徵走得馬隆贊述多
所發明遂為詮定其文并繪陣圖於後竊詳古人存諸
口訣之意不敢妄疏條章合圖贊以窮經可以自得之

[030-3a]
  風后握竒經
   馬隆本作握機序云風后軒轅臣也握者帳也/大將所居言其事不可妄示人故云握機又稱
   諸子總有三本其一本三百六十字一本三百/八十字盖吕尚増字以發明之其一行間有公
   孫𢎞等語或云武帝令霍光等習之於平樂/館以輔少主備天下之不虞今本衍四字
經曰八陣四為正四為竒舊注竒讀如字後人説天/地風雲為四正龍虎烏虵
為四竒公孫𢎞曰世有八卦陣法其中/既不用竒正似非風后所傳未可㕘用餘竒為握竒
舊注竒讀為竒耦之竒解云説竒正者多矣而握竒/云者四為正四為竒餘為握竒陣數有九中心竒零
者大將握之以應/赴八陣之急處或總稱之先出遊軍定兩端天有
[030-3b]
衝一本/作衡地有軸前後有衝一作有/風雲風附於天雲附
於地附一/作輔衝有重列各四隊前後之衝各三隊風居
四維故以圓軸單列各三隊前後之衝各三隊雲居四
角故以方天居兩端地居中間總為八陣為一/作有陣訖逰
軍從後躡敵或驚其左或居其右驚一作警/而無其字聽音望麾
以出四竒出一/作生天地之前衝為虎翼之字下一/本有間字風為
蛇蟠圍繞之義也圍繞一/作為主虎居於中張翼以進虵居
兩端向敵而蟠以應之天地之後衝為飛龍雲為鳥
[030-4a]
翔突擊之義也龍居於中張翼以進鳥掖兩端一/作
鳥挾/兩旁向敵而翔以應之虚實二壘一作/三軍皆逐天文
氣候一本下/有所字向背山川利害隨時而行一作/進以正
合以竒勝一無/二句天地以下八重闕/以列或曰握機望
敵即引其後以犄角相列不動而前列先進以次
公孫𢎞曰傳項氏陣法依此今按而前列先/八字舊文在依此注下誤故遷次以成之
合而為一因離而為八各隨師之多少觸類而長
一無此章或曰握/機四字疑文之衍天或圓布不動一作天或/圓而不布前為
[030-4b]
左後為右一本左/右差𤣥天地四望之屬是也一本下有/風象二字
天居兩端其次風其次雲一作其次天衝其次地/衝其次風衝其次雲衝
左右相向是也公孫𢎞曰/此為静地方布風雲各在前後
衝之前一無上/前字天居兩端其次地居中間一作其/次地其
次天/中間兩地為比是也公孫𢎞日此為動為從天陣變/為地陣或即張形布勢破敵攻
圍不定其形故為動也一本自公/孫𢎞曰動静二義皆雜出經文中縱布天一一作兩/天一無
兩字而縱字上有雲象/龍一句一作龍者象龍天二次之天二一/作兩天縱布地四
次於天後一作縱布四地四地/次之一無下四地字縱布四風挾天地之
[030-5a]
左右一無/地字天地前衝居其右後衝居其左一無二句/一無天地
字一無居其/右後衝五字雲居兩端虚實二壘是也一本下有此為/動也四字一無
虚實以下公孫𢎞曰人多傳韓信注釋天或圓布以下/與此㣲有差異而范蠡樂毅之説訛雜今亦錯綜於其
中其部隊或三五或三十或五十變通之理寄之明哲/不復備載近古以來其文不滿尺多慿口訣以相傳授
予今於難解處増字發明之耳一本其部隊下上五十/字云陣圖如此變通由人以經文誤也按公孫氏稱與
此異者天或圓布次由軍定兩端以下為正經而以天/有衝止觸類而長列於續圖雲為翔鳥之下今馬本尚
如/此
  薛氏詮定圖解
[030-5b]
   按握竒經别有續圖記金革旗麾進退趨鬭之/法今其文相揉蓋非末學所能離異故并論而
   分别/之
角音二
  初警衆    末收衆
革音五
  一持兵    二結陣    三行
  四趨走    五急鬭
金音五
[030-6a]
  一緩鬭    二止鬭    三退
  四背     五急背背一本/作趨
麾法五
  一𤣥     二黄     三白
  四青一作/赤   五赤一作/青
旗法八
  一天𤣥    二地黄
  三風赤    四雲白
[030-6b]
  五天前上𤣥下赤
  六天後上𤣥下白
  七地前上黄下青一作/赤
  八地後上黄下赤一作/青
陣勢八一本陣上别/有虎翼字非
  天      地      風
  雲      飛龍     翔鳥
  虎翼     虵蟠
[030-7a]
  二革二金為天  三革三金為地
  二革三金為風  三革二金為雲
  四革三金為龍  三革四金為虎
  四革五金為鳥  五革四金為虵舊注此八陣/名用金皷之
  制/
其金革之間加一角音者在天為兼風在地為兼雲在
龍為兼鳥在虎為兼虵加二角音者全師進東加三角
音者全師進南一作/西加四角音者全師進西一作/南加五
[030-7b]
角音者全師進北鞉音不止者行伍不整行伍一/作師金革
旣息旣一/作並而角音不止者師並闕/    旋
  三十二隊天衝   十六隊風
  八隊天前衝    十二隊地前衝
  十二隊地軸當作二/十四隊 八隊天後衝
  十二隊地後衝   十六隊雲
以天地前衝為虎翼天地後衝為飛龍風為虵蟠雲為
翔鳥一本次縱/布天一上
[030-8a]
  右續圖圖者經之紀/也故列之
  馬隆總述
治兵以信求勝以竒信不可易戰無常規可握則握可
施則施千變萬化敵莫能知
  正陳讚
動則為竒静則為陳陳者陳列戰則不盡分苦均勞佚
輪轅闕/        兵前守後隊勿進
  天陳讚
[030-8b]
天陳十六内方外圓四靣風衝其形象天為陳之主為
兵之先潛用三軍其形不偏
  地陳讚
地陳十二其形正方雲生四角衝軸相當其體莫測動
用無疆獨立不可配之於陽
  風陳讚
風無正形附之於天變而為虵其意漸𤣥風能動物萬
物驚焉虵能圍繞三軍懼焉
[030-9a]
  雲陳讚自太公范蠡以來風雲/無正形所以附天地
雲附於地則知無形變為翔鳥其狀乃成鳥能突擊雲
能晦㝠千變萬化金革之聲
  竒兵讚舊在正陳下移/此以便乎讀
古之竒兵兵在陳内今人竒兵兵在陳外兵體無形形
露必潰審而為之百戰不昧
  飛龍
天地後衝龍變其中有手有足有背有胸潛則不測動
[030-9b]
則無窮陳形亦然象名其龍
  翔鳥
鷙鳥擊搏必先翺翔勢凌霄漢飛禽伏藏審而下之下
必有傷一夫突擊三軍莫當
  虵蟠
風為虵蟠虵吞天真勢欲圍繞性能屈伸四季之中與
虎為鄰後變常山首尾相因
  虎翼
[030-10a]
天地前衝變為虎翼伏虎將搏盛其威力淮陰用之變
化無極垓下之㑹魯公莫測
  合而為一離而為八
合而為一平川如城散而為八逐地之形混混沌沌如
環無窮紛紛紜紜莫知所終合則天居兩端地居其中
散之一隂一陽兩兩相衝勿為事先動而輒從
  逰軍
逰軍之形乍動乍静避實擊虚視羸撓盛結陳趨地斷
[030-10b]
繞四徑後賢審之勢無常定
  金革
金有五革有五退則聽金進則聽鼓鼓以増氣金以抑
怒握其機闗戰不失度
  鞉鼔
紅塵戰深白刃相臨勝負未決人懐懼心乍犇乍背或
縱或擒行伍交錯整在鞉音
  麾角
[030-11a]
麾法有五光目條流角音有五初警末收麾者指揮角
者警覺臨機變化慎勿交錯光目一/作光自
  兵體
上兵伐謀其下用師棄本逐末聖人不為利物禁暴隨
時棄衰蓋不得已聖人用之英雄為將夕惕乾乾舊闕/四字
其形不偏樂與身後勞與身先小人偏勝君子兩全争
者逆徳不有破軍必有亡國握機為陳動則為賊後賢
審之勿以為惑夫樂殺人者不得志於天下聖人之言
[030-11b]
以戒後者一作/天下
  八陣圖贊并/序
   八陣圖蜀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之所作也圖
   之可見者三一在沔陽之高平舊壘一在新都
   之八陣鄉一在魚復永安宫南江灘水上高平
   者自酈道元已言傾禠難識在新都者隆土為
   魁基以江石四門二首六十四魁八八成行兩
   陣俱立陣周四百七十二步其魁百有三十在
[030-12a]
   魚復者因江為勢積石平流前蔽壁門後依却
   月縱横皆八魁門二丈偃月内靣九六鱗差新
   都舊無聞焉唯見於李膺益州記其言魁行皆
   八才舉其半趙抃成都記稱耆老之説以為江
   石盖兵數魁應六十四卦則知兩陣二首之意
   以體乾坤門户法象之所由生也然其陣居平
   地束於門壁營陣之法具而竒正之道藴魚復
   陣於江路因水成形七八以為經六九以為緯
[030-12b]
   體方於八陣形圓於却月壁門可以觀營陣之
   制却月可以識竒正之變故雖長江東注下流
   湍決轟雷奔馬不足以擬其勢回山巻石不足
   以言其怒峩峩八陣實瀨其衝子石卷於灘沙
   攸積而歴年千數未嘗回撓隠若敵國屹若長
   城故桓温以為常山之蛇杜甫偉其江流而石
   不轉也若夫四頭八尾隅落鈎連像陣相容觸
   處為首則新都魚復之圖其法皆八陣也居則
[030-13a]
   修諸營壘出則備其行陣雖有竒正之變一生
   於正而已李興不在孫吳之頌端有以焉先王
   寓兵於農而居之以丘井折衝樽俎而舞之以
   行綴經國有途軌之制畫野有鄉遂之法文事
   武備未始判為二途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故顯仁而藏用爾在易先天之象天圓而地方
   八卦相重皆六十四隂陽相錯剛柔相交而天
   地文理備焉先天之文愚於八陣見之矣八陣
[030-13b]
   之作寧武侯私意自營之乎風后握竒有天地
   風雲龍鳥蛇虎之名則八卦之象也漢法大司
   馬嘗以立秋日斬牲祠白帝肄孫吳六十四陣
   則六十四之象也中興罷郡國都肄而陣勢寖
   亡非有王佐之才明於天人之奥則八卦之變
   化其誰能嗣興之愚以為八陣之施非徒教戰
   而已文中子曰諸葛亮而無死禮樂其有興乎
   非虚語也至於洞當中黄龍騰鳥飛折衝禽翼
[030-14a]
   握機衡陣之法本諸孫吳方圓牝牡衝方罘罝
   車輪雁行之制唐人裴緒之論非無所起六十
   四陣之變其出也無窮知此八名特八陣之統
   爾焦氏易學卦變至於四千九十有六竒正相
   凖庸可盡名之乎觀古懐人敬為之贊曰
堂堂八陣法地之維經緯縱横端如置碁左右有行後
先有列錯綜相成鈎連互設孰知其首孰測其端直道
如繩循如象環八八相乘陣間容陣在翼斯張在前斯
[030-14b]
奮陣形雖八天七攸存四轅轉隊虚實斯分亦有握竒
列於陣後翕闔乾坤混融六九風雲天地體則隂陽虎
蟠蛇旐龍旂鳥章竒正相生方圓逓出混沌紛紜杳㝠
恍惚其闢無方其闔有儀幽若鬼神夫誰知之轅門之
設實司啓閟無鍵而關視之孔易行而為陣居則為營
堅重如山能疾而輕我則通途平平坦坦致敵天羅莫
知遄返顯允武侯經之營之阿衡天漢以作六師君子
所為衆人不識曰易勝哉七擒孟獲先王體國丘甲本
[030-15a]
兵干戚之容萬舞於庭四頭八尾文成井字旁睞斜窺
孰知其自易有八卦洪範九章天道昭昭曰唯典常在
帝有熊其臣風后爰作握竒蚩尤是討六十四陣演自
孫吳豈其妄作文本河圖三代往矣漢隳都肄誰其興
之天啓明智惟此武侯器宏管樂龍隠隆中雲蒸左蜀
先王遺法尚克興之漢家餘業豈不成之營頭下墜蒼
蒼叵測心服竒才漢興勍敵新都之壘雲守儲胥匪石
凌江丘陵屹如甘棠古木尚云勿敗此道之存其何能
[030-15b]
壞率然之蛇無頭無尾易象於天於乎不已
 右諸葛武侯八陣新都占地四百七十二步魚復魁
 門二文方圓互見陣隊相容其實皆一法也裴緒采
 諸家以為八陣常山之虵而九其法方陣正而厚利
 變圓圓而無角利守牡前鋭後重象劍之鋒利潰牝
 張其兩翼前單後複利吞衝方前衆後疎利以争險
 車輪形圓六出强弩四備利進罘罝張其四翼備在
 首尾利救雁行前鋭後張延邪而行便於左右利於
[030-16a]
 繞人八名皆本孫子箱方陣白旗四鼔黄帝五行之/金陣吳起之車 諸葛亮之洞當也 圓陣黄
 旗五鼓五行之土陣吳起之車舡諸葛亮之中黄也/ 牡陣亦名却月黑旗一鼓五行之水陣吴起之曲
 陣諸葛亮之龍騰也鋭牝陣朱旗二鼓五行之火陣/太公之雲鳥吳起之 陣諸葛亮之鳥飛也 衝方
 青旗三鼓五行之木陣吳起之直陣諸葛亮之折衝/也 罘罝鶻旗七鼓太公三才之人陣一名飛翼吳
 起之卦陣諸葛亮之禽翼左傳之魚麗也之車輪熊/旗八鼓三才之地陣吳起之衝陣諸葛亮 握機也
 諸雁行鵬旗九鼓三才之天陣左傳吳起之鵞鸛/ 葛亮之衡陣也 常山蛇陣龍旗六鼓非古也
 陣轉而相勝更為雌雄法曰正厚者力併故方勝圓
 猶厚勝薄也法曰翼而張者角必薄偏攻其角牡可
[030-16b]
 敗也故圓勝牡猶聚勝散也法曰鋭而鋒者夾擊之
 故牡勝牝猶複勝單也衝方戰者相促居者有餘牡
 背高向下因其勢以潰其虛法曰得地助者昌失地
 助者亡故牡勝衝方也車輪兵得成行善冒亂而畏
 險阻衝方守險以疲車輪之力罘罝備在兩旁其勢
 不堅車輪四備善衝亂敵法曰以守待攻者强以動
 待敵者亡故衝方勝車輪車輪勝罘罝也法曰翼而
 張者角必薄雁行延邪便於周旋罘罝前後横而中
[030-17a]
 縱故勝雁行法曰厚而正者堅當選兩翼脅其兩旁
 故雁行勝衝方也其説如此而所圖陣法不能盡如其
 文將由多讀古人之書未暇備詳其制也要之八陣之
 法盖不離乎天地風雲之變衛公六花十二辰陣六花/中軍
 及左右虞候左右箱二總管凡七軍中營居中六營六/靣以援中軍六軍又各有小營二十二陣一曰中黄二
 曰大𤣥子三曰大赤午四曰破敵丑五曰左□寅六曰/青蛇夘七曰推兇辰八曰前衝已九曰先鋒未十曰右
 擊申十一曰白雲酉十二曰決勝戌十三曰後衝亥十/四曰逰變中黄十二陣各八百人為一小方陣周十二
 隊隊各五十人白雲青蛇大赤大𤣥加百人以備追/襲餘八陣中抽八百人以為逰變每陣相去百步
[030-17b]
 八陣之正耳近世習知浪戰事不師古兵之形勢豈徒
 不講争怪笑而非短之前八陣圖遂皆亡佚李筌法固
 非古復混淆以壬遁隂陽之流其道可觀今此數家而
 已論以握竒八陣可以黙而識之古人節制之師盖曰
 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陣法竒正節制之所存也
 取其要附諸圖法後世雖有作者其亦不出此矣
  叙黄帝隂符經
隂符經三篇李筌所傳本三百二十七言凡三百六十
[030-18a]
三字龍昌期注本衍自然之道靜已下八十有九言以
相校讐定從龍昌期本孫光憲稱王蜀軍校黄承真得
鄭山古本與今不同者五六十言然猶未聞衍字如此
其多也語云隂符三百字則昌期本若可疑其句法又
少不同而文意相通未可刪也姑存其語以俟後來者
裁之山谷先生以為經出李筌熟讀其文知非黄帝書
也欲文竒古反詭譎不經其言糅雜兵家妄託子房孔
明諸賢訓註可笑惜其不經栁子厚一掊擊也其笑然
[030-18b]
矣謂其糅雜兵家似乎未詳經意所在李筌序道驪山
老母授經之事大約依放老子河上公序張子房授書
圯上之説其亦誕矣就令果為㓂謙之所藏之故要非
黄帝書也康節先生謂與素問皆七國時書為近之矣
留侯武侯註未之見李筌又未嘗及妄可知已易奚氏
善和墨而煤多易宣包氏工圖虎而圖多包黄帝治五
氣而方術者名之此必無之理也隂符經専明盜時修
煉在飬生者不為無取其文大略效法古文老子語意
[030-19a]
謬矣或者乃疑老氏出此不亦誣乎使隂符果無可觀
者則何以為道術祖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汎
覽兼通無及泥焉可也乾道二年半春中澣日書
  叙古文老子
古文老子二卷道徳上下經也無八十一章之辨後先
文字亦多不與今同走㓜讀論語孟子諸書睹其言與
章戻疑章分非故書之舊必講師無自得者之為後見
黄庭堅論荘子篇名暗與之合為其已見弗敢必其然
[030-19b]
得郭忠恕所上孝經古文始知不謬今而獲此可以無
疑盖書之在古初未始不完而正弊於鑿説寖以大譌
故其書存失真衆矣今文老子有河上公注實首分八
十一章史記樂臣公本師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再傳至
於臣公其弟子蓋公為曹相國師修黄帝老子學則丈
人者乃今所謂河上公也自晉世已言其教漢文帝叙
述尢怪誕不稽葛洪載之神仙傳中封演已知其妄据
史記列仙老子傳皆云著上下經是則漢人所言分章
[030-20a]
無説而古文嚴宻其言上下相明蓋不俟注釋而通坦
然甚著紊其先後則必注釋乃明是故剖分二經以成
其妄道徳可判猶曰或然若章而分之義可離矣然則
分章析句可照非其本真老子古文其不廢於後宜也
日走嘗讀老子以為扵闔闢為有窺第以矯枉過中失
聖人意欲為訓注以正其然否窮竟其辭乃知其於道
無得夫道者道也非可以一途指也彼以無為道有故
非道也自來聖人之經皆隠不論孔子亦所罕道唯嘗
[030-20b]
以一貫語子貢子輿易中庸最為幽渺之書其㫖良以
見道不過示之中制俾人嘿以㑹通至老子則不然為
書務以言盡如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又似是矣復不能
守之欲以多言範圍自已旣而去道彌廓費辭愈多而
言不知所從於是有吾不知為誰之子象帝之先之説
其弊數數而見不可以毛舉大㫖皆依倣道要為名擬
之晚益失守弊必流扵刑名數術而粃糠仁義絶㓕禮
樂靡不為之者雖以道體之全學者尤所當務蓋去此
[030-21a]
則非道而老子斥之晚進學焉故其善者為私已不善
則渙漫詭譎而不自齒於世途反道敗徳抑又背老氏
而馳迹其源流弊生有自雖然讀此書者可以輕利欲
袪物我齊得喪潛消悔吝於暗曖渺㝠之中在明達之
士不可謂無補則老子一書非可廢也世之是非或已
甚故為辨析於終篇
  遁甲龍圖序
河圖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為心
[030-21b]
腹聖人則之而易象興是以帝出乎震震東方之卦也
齊乎巽巽東南也相見乎離離南方之卦也致役乎坤
坤地也説言乎兊兊正秋也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勞
乎坎坎正北方之卦也成言乎艮艮東北之卦也參天
兩地錯綜以變八卦相盪當期直日而三才六位嵗時
氣節具焉遁甲者遁此者也故有直符九星以斡九宫
直使八門以周八卦三竒者三材之象也六儀者六位
之象也隂陽逆順推盪也天地加臨錯綜也黄帝之局
[030-22a]
千有八十乾九坤六之用也太公之局七十有二月卦
時訓之候也留侯四皓之局一十有八參兩成卦之變
也聖人制局流遁以體天地之撰闡隂陽之理見鬼神
之情状而擬諸其形容示人以榘範也上士得之可以
明造化中士得之可以測隂陽下士得之可以命吉㐫
蔽者為之任天數而人事棄焉因終與之并廢得意忘
象顧若是乎隂陽家者流所以得罪於通人之論也帝
堯平秩四序有虞齊政玉衡夏南巡祁寒北狩豈無天
[030-22b]
道通乎人事而已漢之成哀桓靈不改髙帝之時令莽
卓不順焉同歸於敗故曰非隂陽之罪也至於請師大
道冩符辟兵則膠矣明乎天地之性者不可罔以非類
術家之論自有吉凶反戻非盡知畢議所能通者天人
之際姑用其參無及泥焉可也周公之制周禮雖至書
方貫橭射夭殺神祝詛祈禳術之甚膚淺者尚皆有取
諸儒廢焉過矣世之言遁甲者多淪於怪其書與術今
顧傳扵星官卜祝之流兵家時或論焉荐紳先生盖所
[030-23a]
不究走豈仰知天道然觀其數真聖人之遺術也稡其
方論去其誣泰幸甚成書闕/卷推原所自命曰遁甲龍
圖云
  甲厯序
序曰厯之興也其於太古乎作厯者其憂天下乎是故
數十為干以盡日其支十二以盡辰斗建之行以盡月
積月周天以盡嵗閏也者集餘分以成嵗次者也嵗律
之運生民之本也是故數以記之厯以命之古者聖人
[030-23b]
之作厯也幽研於易以定數錯綜於爻以應朞法象於
隂陽而和順於吉凶通理於人而遂物上古晝動而夜
息未有星紀故以木生紀嵗未有書數故以結繩致約
太昊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以規圖於天俯以矩法於
地觀五行之文測晷景之度分隂分陽迭用柔剛造八
卦以調八風作三畫以定中氣始立書契以代結繩之
政以㑹萬物之宜是故八卦者八風之象也三畫者二
十四氣之象也包四時者莫易乎嵗成嵗功者莫加乎
[030-24a]
厯厯也者歴往而知來者也昊英氏作處后潛龍之位
積時為日累月為嵗始作甲厯以前民用厯之興也其
與易道並行邪當伏羲代天而王邪是故在臺傳教告
民示始蓋取諸震命子英潛龍氏治我隂陽甲厯蓋取
諸革咨扵上相共工下相皇桓咨告扵民俾知甲厯嵗
月日時自茲始無或不敬蓋取諸巽甲日寅辰木王於
夘英上甲厯厯起甲寅蓋取諸泰是故易易數也厯厯
數也厯與易數儗故能彌縫天地之造贊治萬物之宜
[030-24b]
一隂一陽與時皆運一寒一暑農作用成寅春得天人
時資理勤嵗憫憫百榖以生庶品以寧唯日用而不知
此甲厯之道也厯也者在嵗之所行也帝出扵震齊乎
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説言乎兊戰乎乾勞乎坎成言
乎艮厯也者盡易之所之物始於䝉終於備甲厯之用
其厯之始邪故曰甲者甲也言草木之始萌也若夫元
㑹統章窮厯之數則非後時不備
  叙焦氏易林
[030-25a]
漢焦贛易林十六卷卷有四林林有六十四繇凡六十
四卦之變四千九十有六以所傳中秘書孫氏藏書參
校中書内多亡佚以孫氏書詮補圓備故書屢經傳冩
字多舛誤以羊為缶以快為决若此者衆為是正其曉
然者其不可知以喜為嘉以鵲為觀以烏為鳥一卦兩
占之類並兩存之無所去取具已刋定可繕冩漢儒傳
易明扵占候者如贛費直許峻崔篆管輅數家易俱有
林惟焦氏林今傳扵世東觀漢記孝明帝永平五年少
[030-25b]
雨上御雲臺自卦遇蹇以京氏易林占之繇曰螘封穴
户天将下雨沛獻王輔用體説卦謂螘六居知雨京房
延夀弟子今書蹇繇實在震林林為焦氏可不疑贛延
夀字也其學本以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風雨寒温
為候易林用之卜筮尚其占與變者政和間校書郎黄
伯思校中秘書論林自林直日灾祥自直日灾祥之法
雖同出於贛初未嘗一其用昧者弗悟乃合而一之扵
直日卦中求所得卦謬託燕薊士之秘本本朝王佖於
[030-26a]
雍熙二年春遇異僧為筮得觀之賁其占乃觀中賁林
觀賁皆白露之卦非春所宜用不當於觀中求之異人
之占固不應誤是知直日之説非可用之占筮伯思言
若簡易其實非也筮法固於直日林中求所遇卦於遇
卦林中求變所之觀從初决從終則雍熙異僧之占初
未嘗與術戾僧論一幕掀天一同掃地自有得之繇林
之外者未可以一術齊也直卦之法略在漢京房郎顗
傳天朝班厯尚取其象或者直以周易卦爻占數猶屢
[030-26b]
有符效至用林筮頗多不合伯思之説未易循也京氏
學以卦爻分配朞日坎離震兊用事自分至之首皆得
八十分日之七十三頥晉井大畜皆五日十四分餘皆
六日七分嵗旣有之日亦宜然於直日卦中分卦直時
如日之次日凡十卦一時八刻三分刻之一卦配時有
一刻二分頥晉井大畜皆五刻二分坎離震兊用事於
日卦貞悔初爻之首中爻之中皆四刻一分是又卜數
一法不待筮而占者自可通用易經并論風雨隂陽占
[030-27a]
候不必専取諸林漢儒林傳孟喜授易於田王孫得易
家候隂陽灾變書詐言田生且死時枕喜膝獨傳喜同
門梁丘賀疏通證明之曰田生絶於施讎手中時喜歸
東海安得此事延夀嘗從孟喜問易京房以為延夀即
孟氏學翟牧白生不肯皆曰非也劉向校書以為諸易
學説皆祖田何楊叔丁将軍大誼略同唯京氏為異焦
延夀獨得隠士之説託之孟氏不與相同藝文志易有
孟氏京房諸篇無復分異京氏書世尚有之雖隂陽家
[030-27b]
不特灾變之候論以漢儒林傳藝文志自有不可誣者
諸儒黨同伐異可盡信邪延夀行事略在京房傳中舉
最小黄詔聽留增秩矣其曰得我道以亡身者京生也
知人見事未可以明經學士視之易林近古占書旣自
可尚綴辭引類尢爾雅可喜尚其辭者於漢氏西京文
字又可忽諸略抄卦氣圖法著左乾道六年八月丁巳
鵲林書
 冬至坎上/公中孚四世/辟復十一月/初侯屯二/
[030-28a]
     大夫謙五/卿睽四/公升四/辟臨十二月/二
     侯小過四/大夫䝉四/卿益三/公漸三/
     辟泰正月/三侯需四/大夫隨三/卿晉四/
 春分震上/公解二/辟大壯二月/四侯豫初/大夫訟四/
     卿蠱三/公革四/辟夬三月/五侯旅初/
     大夫師三/卿比三/公小畜初/辟乾四月/上
     侯大有三/大夫家人二/卿井五/
 夏至離上/公咸三/辟姤五月/初侯鼎二/大夫豐五/
[030-28b]
     卿渙五/公履五/辟遯六月/二侯恒三/
     大夫節初/卿同人三/公損三/辟否七月/
     侯巽上/大夫萃二/卿大畜二/
 秋分兌上/公賁初/辟觀八月/四侯歸妹二/大夫无妄四/
     卿明夷四/公困初/辟剝九月/五侯艮上/
     大夫既濟三/卿噬嗑五/公大過四/
     辟坤十月/上侯未濟三/大夫蹇四/卿頥四/
 唐僧一行云易孟氏章句京房本㫖七略郎顗所傳
[030-29a]
 卦氣皆六日七分不以初爻相次用事惟齊天保厯
 依易通統軌圖自十有二節五卦初爻相次用事及
 上爻與中氣偕終又京氏減七十三分為四正之候
 其説皆不經據孟氏自冬至初中孚用事一月之策
 九六七八是為三十卦以地六候以天五五六相乗
 消息一變十有二變而嵗復初坎震離兊二十四氣
 次主一爻其初則二至二分也易爻當日十有二中
 直全卦之初十有二節直全卦之中齊厯又以節在
[030-29b]
 貞氣在悔非是近世大儒司馬文正推太𤣥厯邵康
 節譜太𤣥圖坎離震兊氣節直卦皆同一行唯以五
 卦初爻相次用事從易軌云今術専本京氏用六為
 法以辟卦為局六時一卦日法以直卦為局二刻一
 爻坎震離兊頥晉井大畜以分數除減半之蓋三十
 日三百六十時六日六百刻皆周而與易象俱終悔
 吝吉㐫亦可直以經卦世爻為斷
  叙山海經
[030-30a]
古山海經劉歆所上書十三篇内别五山外紀八海郭
璞注集釐十八卷其十卷五山經八卷六海外二海内
大荒經也五山海外經端有條緒海内大荒經汗漫有
不可通者是書流傳旣少今獨道藏有之又圖十卷文
多闕略世有模板張僧繇畫山海經圖詳於道藏圖本
然道藏所畫不出十三篇中模本畫圖有經未嘗見者
按五山經山多亡軼意僧繇畫時其文尚完不然後人
傳託名之不可知也不敢按据模本姑以道藏經圖參
[030-30b]
校繕冩藏之於所傳疑有曰一曰或作之類皆郭注之
舊云一作圖作者今所存也走初讀楚辭文選陶元亮
集見其多有山海經事恨未之見&KR1509求将二十嵗方始
得之其所占山川已隨世變草木鳥獸類非久存之物
神怪荒唐之説人耳目所不到郭氏所注不能皆得其
實而上世故實可供文墨之用者前人采摘稱引略盡
則此書之垂亡僅在固宜左氏傳稱大禹鑄鼎象物以
知神姦入山林者不逢不若魑魅魍魎莫能逢之山海
[030-31a]
所述不幾是也經言大川所出及舜所葬皆秦漢時郡
縣又有成湯文王之事筦子之文其非先秦有夏遺書
審矣劉歆集略直云伯益所記又分伯益伯翳以為二
人皆未之詳考扵太史公記則漢西京書非後世之作
也山海經要為有本於古或秦漢增益之書太史公謂
言九州山川尚書近之至山海經禹本記所言怪物余
不敢言也然哉郭氏歎道所存俗之所棄不無稱許之
過要之楚辭之學在山海經為所本君子窮神辨物此
[030-31b]
書有不可廢者所謂臣秀即劉歆也歆以有新之朝更
名以應光武之䜟校讎之世必當王氏時也走讀漢藝
文志念其書不多見此山海經雖在亦且亡矣愛之不
忍捐棄故録置家藏書中
  論語直解序
巧匠不世出其法具乎規矩繩墨聖人不世出其言在
乎禮易詩書然則禮易詩書與夫規矩繩墨往之所以
貽後今之所以求古也即規矩繩墨以為員方雖非巧
[030-32a]
匠而巧匠之制作於此乎在由禮易詩書以趨理義雖
非聖人而聖人之精誠備於吾身學者為道而舍經猶
工人而去其規墨也雖有工垂之指其能制器乎孔子
聖之至也顥乎其渾邈乎其宏其靜也天其動也乾道
貫古今而體之以虛神偕造化而終之以愚望之平平
即之峩峩寂如其若亡巋如其若存挹而愈冲撓而愈
清觀其行則不過乎物察其言則適當人心無色無形
旣髙且明無墉無隍肅肅茫茫止止而安安者歟盡性
[030-32b]
而參天者歟贊焉以辭猶日而禆螢鑿之竅元均無事
焉適亡其所存而已自伏羲至周文公其時亨其政行
其言事具乎禮易詩書曰闇而弗明得孔子而彌章非
聖人無以知聖人固莫知其孰賢傳是道以貽将來斯
其為集大成孔氏有春秋孝經通禮易詩書曰經其弟
子門人又雜記其疑難答問之言别為論語一書參乎
六經之間六經固妙且𤣥必論語而後行論語之於六
經其道學之中和大易之乾坤乎元龜無窮指南諸儒
[030-33a]
性命仁義之淵源諸子百家之蹊途覆載而叢薄之宜
莫此其究且詳也傳記稱孔子之言衆矣率多蹖駮不
類乎真其周而曲當觸而咸獲純而靡纇約而兼該者
宜若莫如論語之書後之學孔子者将折中矣六經之
奥反求其性命之正者舍論語其何稽乎先儒之傳此
書行乎今者多矣如川瀆之容流各極其量而莫不有
合焉其扵滄溟也不亦微哉走誠庸愚學而未能有得
願學孔子其素心也研窮此書久矣迄未知其趨向自
[030-33b]
求諸已以求合於前言譬諸蟻之縁嵩鳥之冲霄不至
必也亦唯其力之行又何憚夫穹崇也敢自信其所自
知筆而釋其句讀名直解示無曲説者焉不事辭文貴
全㫖要分章無取為其失於本真匪敢言傳逝将終身
於此庶幾明徳之見有補不逮云
 吾道貫一而無方老氏致虛而無極若釋氏則歸空
 而無物矣三者若同而偏反如霄壤之髙卑孟氏於
 孔氏之門為有功其氣豪而辭下無聲無臭豈其然
[030-34a]
 乎比而同之其害有不可勝言者讀其書而知其㫖
 將以内參諸其心仰觀聖人之形容察其像似而自
 識其真偽從而為取舍焉不隨波於末流真好學者
 也妄意如此明者必有以别之
  論語少學序
推步占天未足與言天道之至緡絲測海未足與窺溟
海之深膚見謏聞以求聖人之言我知其無以議為也
然則聖人之道其終不可學邪曰無句/求則得之不求
[030-34b]
則不得也自明其徳道積於厥躬誠以思之睿以通之
問學以參之神而明之天之髙地之厚鬼神之盛遂古
方來之逺将無所藏其用聖人之道其無以外此夫魯
侯得之喬梓而周公識其見賢曾蒧鼔瑟詠雩而仲尼
與之言志聖人之學果可以意知而事得乎走於論語
之書願學焉而終身者也謂其旁通倫類細淪幽𣺌就
之而不逺挹之而愈深雖一本諸人情曾非力行可到
嘗朝而誦暮而思忘寢食而求但見其源源而泉混混
[030-35a]
而淵灝灝而天進乎前無以從而後遂取諸右以逢其
左泯泯黙黙而未得以臻其極也卷之有以自樂行之
足以迨時走於夫子之言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矣强筆
少學識之於書庶乎他日見之有以知其不足戻之斯
改得之斯尚天未喪道或将可質諸聖人之門也曰以
此明孔氏之言則庸敢不知量
  書古文訓序
昔者子夏學書見於孔子曰商也何為於書子夏對曰
[030-35b]
書之論事也昭昭如日月之代明離離如星辰之錯行
上有堯舜之道下有三王之義凡商之所受書於夫子
者志之於心弗敢忘退而窮居河濟之間深山之中作
壤室編蓬户弹琴瑟歌咏先王之風則可以發憤慨喟
忘已貧賤有人亦樂之無人亦樂之而忽不知憂患與
死也夫子造然變容曰嘻子殆可與言書矣雖然其亦
表之而已未覩其裏也顏淵曰何謂也子曰闚其門而
不入其中烏覩其奥藏之所在乎然藏又非難也丘嘗悉
[030-36a]
心盡志以入其中則前有髙岸後有大谿填填正立而
已矣是故帝典可以觀美大禹謨禹貢可以觀事臯陶
謨益稷可以觀政洪範可以觀度六誓可以觀義五誥
可以觀仁甫刑可以觀戒通斯七者書之大義舉矣夫
子於商之書謂之表所以與囘謂之義自以填然正立
一時三語若不相謀然則帝王之書其不可識矣君子
察扵三者而後可以言書今夫天之昭昭地之博厚而
靈於萬物匹夫匹婦無不固已知之至於風霆雨霽之
[030-36b]
迭興海嶽河山之流峙所以知之蓋鮮喜怒哀樂出乎
爾者其靜其作則或自知之不暇不察乎近孰明乎逺
不得乎身何以論古之人是故以書學書而已遺書學
書非書矣不以不遺未足與於書之㫖以而遺之從之
不可或庶幾乎書之大義云爾子言之也書之扵事也
逺而不闊近而不廹志盡而不怨辭順而不諂吾於髙
宗肜日見徳有報之疾也苟由其道致其仁則逺方歸
志而致敬焉於洪範見君子之不忍言人之惡而質人
[030-37a]
之美也發乎中而見乎外以成文者其唯洪範乎堯舜
之命受於人湯武之命受扵天不讀詩書易春秋則不
知聖人之心無以别堯舜之禪湯武之伐也語之不切
見諸言外斯言之辨可以觀虞夏商周之書矣走之於
書學焉不如子夏觀焉何敢望囘世無孔子則将何所
取正述而藏之以待能者則庶乎以書觀書者矣𨽻古
定書最孔氏文義多本伏生之説唐明皇帝更以正𨽻
改定而俗儒承詔文多踳駮古文是訓不勞乎是正之
[030-37b]
也書序出於孔子㫖自有在詮次百篇之後将以歸於
古學好古之癖走何辭焉昔孔子學琴操而得文王之
形季子聞樂音而知其國之政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故叙篇端論以讀書之法
  序反古詩説
紹興己邜冬走初本之詩序述廣序越四嵗癸未解官
自東鄂始因其説而次第之名之反古詩説或者尢之
曰詩古無説今子盡掊先儒之説而自為之説真古之
[030-38a]
遺説乎抑亦未能脱於胸臆之私乎曰固也古之無詩
説也三百五篇之義詩序備矣由七十子之徒沒經教
汨於異端齊魯毛韓家自為説凱風之義自孟軻氏已
失其傳由軻而來於今又二千祀矣今之説而謂之古
宜未免乎胸臆之私人之性情古猶今也可以今不如
古乎求之於心本之於序是猶古之道也先儒於此何
加焉棄序而槩之先儒宜今之不如古也反古之説於
是以戾然則反古之道又何疑為荘姜之詩不云乎我
[030-38b]
思古人實獲我心言志同也志同而事一則古今一道
爾天命之謂性庸有二理哉是則反古詩説未為戾已
記有之曰人莫不知苗之碩莫知子之惡言蔽物也有
已而蔽於物則古之性情與今先儒之説未知其孰通
信能復性之初得心之正豁蔽以明物因詩以求序則
反古之説其殆庶幾乎
  經解春秋㫖要序
春秋者何魯史記之名也史記何以名春秋春秋魯厯
[030-39a]
之所為更也何更爾變周也何言乎變周周正建子以
建寅為正嵗夏時得天猶用夏也春秋之序魯變之也
然則魯變四時之序何史始官也加春於建子而為王
正月建邜之月而為夏四月魯史之作也故凡春秋之
序皆舍周之舊也曷為舍周之舊僭也僭則春秋何以
為經春秋反正之經也禮易詩書始終乎正春秋紀録
不正所以反之正反正以其所不正則五經之教無時
而或替也春秋常事不書書變常也變常則何始於隠
[030-39b]
公疾始變也始變昉於此乎前此矣前此則曷為始扵
此託始焉爾奈何魯春秋之始也魯春秋之始何史始
之作於諸侯也諸侯孰謂謂隠公也先王之制諸侯無
史天子有外史掌四方之志而職於周之太史隠之時
也始更魯厯而為魯史諸侯之有史其周之衰乎費誓
秦誓列扵周書甘棠韓奕編之南雅烏在諸侯之有史
也晉乘始於殤叔秦史作扵文公王室之微諸侯之力
政焉爾然則春秋何取扵魯因也其因何因魯之史記
[030-40a]
其春秋仲尼之志也春秋何以為仲尼之志善揚其善
惡言其惡而無私焉爾何用見其善善惡惡而無私也
曰直筆以書其事因事而致其離善則善惡則惡不為
褒貶抑揚而亂是非之正也春秋用褒貶為道其曰不
為褒貶何也褒貶非仲尼之意也三家者託褒貶以為
傳也何託褒貶以為傳舍褒貶則無以為傳矣三傳之
所為褒貶何也不知春秋也三傳何以不知春秋春秋
之教治棼而不亂處羣而不黨是是非非而天下之理
[030-40b]
歸之矣不知體要不存教法心移扵毁譽而事奪於春
秋則是褒貶之説亂是非之正也事辭為教春秋也攷
辭而知其事因事以觀其理不能顯白而待傳以發曰
晦也晦之為道傳之為經則事辭之教荒矣孟軻有言
曰王者之迹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平王之東也
變風害雅五侯擅政蠻夷亂夏陪臣柄國仲尼修春秋
以明實録将以反經之正典常禮法無所與存焉正亂
常而還於舊物者也是故直書以明得失謂之辭正辭
[030-41a]
以别是非謂之事屬辭比事莫善於春秋春秋之道治
亂之法也因史之僭事亂之本也事易其常莫之或止
禮樂崩壞春秋見之且夫事有是非道有邪正治亂之
所從分也邪正不白是非不辨人行其意其誰能有反
於是列紀以著之修辭以述之㑹盟朝聘之作師役祠
祀之行畋漁逰觀之為崩薨卒葬之禮苟失其舊無不
備舉可行於當世可示於方來小人憚焉君子達焉則
春秋之所用心盡在是矣其事則齊桓晉文昭其義也
[030-41b]
其文則史正其辭也昭義正辭則亂臣賊子云誰之不
懼撥亂世而反之正春秋之謂也今夫淺害深非亂是
新變舊傳掩經所謂反常也經之云正不累於辭所謂
服仁也道反常三傳之失也服仁守正復古之道也經
解之造經用釋經而歸正於經者也㫖要之謂辭達而
已君子苟春秋之為好不以棄傳為過而反求之春秋
之義也専門墨守則非下走之所敢知
  漢輿地圖序
[030-42a]
輿地圖舊在御史大夫寺大夫官罷更屬大司空故圖
冠司空官名曰司空郡國輿地圖圖載郡國縣道國邑
鄉亭備之可披按也故事天子有大封建丞相大行奏
可則御史上國請名其所立國其後司空如之事在元
狩六年四月丙申丞相青翟御史大夫賀請封皇子三
王及建武十四年三月大司徒漢大司空融請封皇子
諸王奏事司馬子長褚少孫班固取之備三王世家世
祖本紀古之帝王将施疆理之政於天下者曷常不以
[030-42b]
圖籍為重哉是故舜釐下土厥有九共禹别九州任土
作貢周官大司徒之職掌建邦土地之圖以周知九州
地域輪廣之數職方氏辨其人民材用而周知其利害
土訓詔王地事司書掌之漢初丞相何先入収秦圖書
髙祖以此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處民所疾苦
用平天下諸侯嗚呼其亦重矣由漢七年長安未央宫
建秦氏圖書藏石渠閣御史所掌有郡國輿地畫圖圖
自漢氏為之非出逺也語曰天為蓋地為輿輿地之圖
[030-43a]
所以盡載地域經緯之數人民之衆寡土地之產財物
之用皆王政之本也物有甚輕而用可重者圖籍是也
周之衰也諸侯異政六王並起天子無容足之地四方
號令不行焉而天下宗之號為共主者以圖籍之所存
也當時强大諸侯如秦恵宋偃齊湣之屬蓋其心未嘗
不欲舉三川窺周室而出圖籍矣終以不遂由諸侯知
有所重而周守之嚴也及秦政以虎狼之强方世世蠶
食東方諸侯其貪肆亦足以騁貪燕督亢地圖上而荆
[030-43b]
卿之難作周秦之際取之如此其難也孝武皇帝在位
漢興七十有餘年矣典司懈守故淮南王安得以按圖
日夜與左吳等謀變部署兵所從入賴天子明聖以時
咸服其辜然則殆矣世祖中興初王郎反河北上自薊
至信都舍城樓上披輿地圖指示将軍禹曰天下郡國
如是今乃始得其一子前言以吾慮天下不足定何也
聖謨宏大其自謙如此宜乎平一天下化行夷貊建武
二十三年匈奴地圖古薁鞬日逐王比使漢人郭衡奉
[030-44a]
匃奴地圖地輿之内舉上圖籍矣漢元以來此為極盛
孝明封王諸子按圖以知户口多少曰朕之子安得眂
先帝子章帝又以圖均諸國户口租入新息侯援之説
隗囂大将楊廣曰按輿地圖天下郡國百有六奈何以
其二當天下百有四然則輿地所畫其有不備者乎奈
何史亡其人害於因習分率亡紀準望不立名山大川
多略不載雖有麤形又非精審故如山川要塞相去不
能寸數而間獨數千百里視之甚易行之甚難以至違
[030-44b]
義失實不可考按司其籍者寧不曠敗矣哉雖然要略
陳者不可罔以大綱形模具者從可彌縫其闕周秦地
圖世旣不可復得藏秘書者獨有漢圖輿地後将圖寫
四方形勢周知其事而禆地理之闕者故當用輿地圖
為本始為舉其撮以為司空序略云
  漢書正異叙
右漢書正異得之武進令姚寛皆已繕寫可傳始走讀
通鑑考異至京房之諫引吳越世家漢書唐本方今世
[030-45a]
傳板本為詳恨生之晚無從啟覿旣而逰蜀睹學宫所
樹毋氏石經實唐天寳諸經文字或異於今國子監刋
行本從知故書之幸而存者失真衆矣五季於今不二
&KR1124諸經漢史家有之紕繆尚此其多他書或止单出
者吁不可及已今諸經旣從先儒舊監本出五代中朝
方後蜀之書林甫所訂為不侔矣唯班漢史譌久逺自
典午渡江已然梁武帝時劉之遴張纘到漑陸襄奉太
子教訂正鄱陽王書條異状十事大略言漢書古本稱
[030-45b]
永平十六年五月二十一日己酉郎班固上其叙傳號
中篇略去班彪行事云自有傳合記表志傳為卷三十
有八外戚傳次帝紀諸王次之陳項在其後其韓彭英
盧吳傳叙云淮隂毅毅杖劍周章邦之傑子實唯彭英
化為侯王雲起龍驤其引今文龍驤亡省馬者又卷三
十七解音釋義以助雅故今本則亡餘史不具可意而
知走意固書之訛其道有二始固以古文寫本後以佐
書易之篆𨽻之不同其訛一也自固書出漢人學以名
[030-46a]
家師説不同傳授滋改其訛二也梁書所謂三十七卷
抑傳者為之卷縂其篇禇以代簡故耳今其書亡舊矣
當以顏師古注本為定如世俗模板非唯新故有異而
吳蜀閩楚之傳復有大不同者走私竊病之乃幸自天
得此善本姚令越博通士也家傳宋祁手校漢史具有
唐南唐吳越及神宋再世所刋書間有徐鍇余靖陳繹
宋郊司馬光劉敞劉攽是正處所走喜於獲瑰寳用集
略為二卷得有先後故傳居前雖梁氏舊書不可得見
[030-46b]
於顏氏本可以為完矣惜其不及范氏史也當營求補
之兒曹以觀漢書可不自有别諸年月日叙
  擬班固漢書序
漢興承秦滅學之後柱史曠官簡編淪廢孝武皇帝時
太史令司馬談始慿楚漢春秋記録漢事談子遷繼世
為太史令克舉舊職上自黄帝迄漢麟止整齊其事附
益見聞成史記百三十篇變古編年為本紀世家表書
列傳以漢先帝繼百王之後厠秦項之列太初而下又
[030-47a]
闕不書後世好事荐紳先生禇少孫史孝山陽城衡馮
商揚雄之屬雖頗有綴緝類多蕪短不足以繼太史公
父子之後最後劉歆書以甲乙相比號稱博洽然猶叢
脞纂録未就統紀中興茂才徐令班彪才髙而好述作
乃繼采遺事傍貫異聞作後傳數十篇不為世家紀傳
而已彪子固私就父業探撰前記起元髙祖終於孝平
王莽之誅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為春秋考記表志傳
凡百篇八十餘萬言盛漢遺文始就一家之作後世之
[030-47b]
言史者皆本之遷固嘗考載籍炎黄以前尚矣爰自虞
帝作書上聨堯典仲尼約史為魯春秋左史記言右史
記事於書春秋備矣乃其古文質朴書非該贍太史公
創新記傳合事言之史班氏記録大約作太史公書祖
宗大政疏為紀人臣庶事條為傳紀之所略傳之所詳
也其有舍此録彼微辭隠義後先互見率婉而成文優
而柔之乃見其㫖至若禮樂典章廢置之迹漢之所以
為漢也宜當備見首末志實書之公卿繫國安危侯王
[030-48a]
漢藩輔也拜免嵗月興亡所自不詳則漫而無所考見
詳之且不勝書譜於旁行㑹於年表漢廷舊事細大畢
舉矣顧不偉哉學士大夫讀虞夏商周之書觀其簡嚴
繁縟則知四代所由廢興春秋推見至隠而事辭垂以
為教班氏父子以漢文士纂述漢史其文縱以約其義
簡而明曲折有容遣辭條暢猶風行水上自成文章讀
之如身在漢廷雍容論議之列使人亹亹忘倦謂之良
史不誣也惜其書不及竟身以幽死其八表天文志女
[030-48b]
弟昭及扶風馬續踵成之損益次第或未能盡得彪固
深㫖儒者憾焉後世史官華嶠范曄追集漢中興書其
文旣不足以接固前史而猥排固以賤死節否正直将
以自見已學顧第不深考漢書稱殺身成仁者衆矣掌
書墜軼間因他事時或表見固意自有在難與单見寡
聞道也善乎司馬遷之論曰孔子著春秋隠桓之際則
章至定哀之際則微為其切於當世之文而罔褒諱之
辭也嗚呼在遷之身亦是戾已孝武帝焚孝景今上本
[030-49a]
紀而遷有蠶室獄户之禍固贊十二帝紀多録小善掩
大疵其詳於傳出之亦足以發議者以為務飾主闕盖
未足與言春秋之義不然或告固以私改國史孝明皇
帝其不堪之矣故為辨説為序冠其篇端
  擬漢髙祖沛泗水亭碑銘序擬郎臣/固作
有漢嗣皇帝以烝烝之孝紹中興之統推祖配天無忘
耆艾閲堂室而興嘆睹旂常而永懷甲子詔書蓋聞崇
徳報功先王之大法也髙皇帝仗䇿豐沛從諸侯士大
[030-49b]
夫滅亡道秦誅項王之罪南面而君天下至於今賴之
永維蕭曹諸公宻勿大猷勤勞王事權輿不一緒其勲
庸功著與為多焉昔殷之先臣胥及逸勤而與從先王
之享君牙祖父以服勞王家而紀於周之太常朕惟十
八侯之功勞輔成漢業不在殷周之後祠於侯國而無
列於祖宗之廟朕甚慊之其令沛郡太守下豐令即泗
水亭髙原廟為十八侯位祠庭下如其倫郎班固其銘
勲伐附著亭碑之後以增光我髙祖之烈昭示來世永
[030-50a]
永亡窮稱朕意焉郎臣固奏陛下無忘舊勲序次十八
侯位於髙原廟且欲贊述其事而命臣固為之銘甚盛
徳也臣愚何足以知髙祖之聖其一時輔佐類皆出人
之傑又多臣固凡庸之所不識臣固謹議髙祖起泗上
亭長不階寸土持三尺劍芟頑剗暴五年而建萬世無
疆之業此二帝三王所不及而髙祖乃優之功烈冠古
昔造化侔天地十八侯起身微賤攀龍鱗附驥尾名書
鐘鼎以成封侯之事其功庸知計皆已暴白於天下十
[030-50b]
八侯位次用昭顯我漢元得人之盛逺追唐虞之十六
相周十亂臣焉臣聞泗水舊亭漢初築宫其上跨臨清
泗起石梁門闕髙祖十二年冬已擊黥布還置酒沛宫
悉㑹故人父老上為擊筑興故鄉之感歌三侯之章發
沛中兒百二十人習歌之上曰吾萬嵗後魂魄猶樂思
沛故孝惠王年思髙祖之悲樂以沛宫為髙原廟教歌
僮習吹以相和常以百二人為員世祖建武五年七月
丁丑幸沛祠原廟孝章章和元年南巡狩遣使者奉祠
[030-51a]
著令祠官諸侯王列侯二千石稱漢使者侍祀嵗以為
常惟原廟實髙帝神靈所舍前世奉祠蠲潔如此孝孫
承承紹述先志有嚴有肅無荒無斁竊意故人父老宿
相逰從而髙祖念之至興悲惻十八侯所與共定天下
也君臣之際相與之樂夫豈故人父老之流髙祖之堂
乃不在配饗之列佚文墜禮及陛下而後定追原所自
不忘本起此豈無待而然哉臣雖少文敢不奉詔謹如
周公頌武吉甫歌宣為泗水亭碑少揚髙祖聖神之徳
[030-51b]
而銘先正元侯之功惟其次曰酇侯蕭何舞陽侯樊噲
留侯張良絳侯周勃平陽侯曹參户牖侯陳平南宫侯
張敖曲陽侯酈商潁陽侯靳歙安國侯王陵襄成侯紀
成棘津侯陳武曲成侯蟲達汾陽侯周昌清陽侯王吸
皆有銘其餘功臣如魯侯奚涓廣平侯薛歐陽都侯丁
復繼雖登位十八與前十八侯國名位次時有更易升
降是皆後來之舉或吕后所定非髙祖之故也茲不復
叙郎臣固昧死上
[030-52a]
  漢中興頌序擬賈/逵作
叙曰漢興垂二百載數遭陽九運鍾百六大統三絶天
傾鼎震大盜席椒庭之寵竊位槐之重託伊周之事行
羿浞之志布置腹心芟鋤異已不越帷幄而國命移矣
於是乾坤易位攝提亡紀九州同乎淪墊上帝被其誣
罔神怒人怨菑害並興尚且嚚嚚然謞謞然造作符命
文飾六經自以為山川鬼神可用矯偽欺而狙詐得也
世祖光武皇帝當四七之際接九世之統捕逐不道名
[030-52b]
著圖籙憤我髙皇帝之大業湮墜於地哀矜黧老之為
匪民而為請命於天乃龍翔白水霆擊昆陽沈慮先機
宏度濶達列宿為之指使風雲由其翕合瓦飛豹栗而
兇徒填壑賊臣授首雖軒帝涿鹿之戰夏后塗山之僇
不是過也建武之際二儀草昧萬物萌芽上披赤心恢
大略神謀睿發卓然偉斷皇天眷命景貺昭答根柢河
渚拯塗三輔摧亡堅陣剪亡勁敵待降不死嬰鋒隕墜
萬方徯后九服懷仁由是龍戰莫之敢校虵豕亡所與
[030-53a]
食銅馬赤眉大槍尢來燕代青齊隴蜀之㓂孰不妖氛
坌垒昏州闇野揮汗則晴天零雨掊飲則河水絶流旣
乃喪元折首投甲山齊水釋春融扶服奔亡之不暇故
在位十有二嵗而六合一家髙武郡縣罔不底屬謂武
功不可以為治也乃止戈講學下馬訪道動亡過事自
致丕平復三十而税一紹封殷周之世仁風揚宇宙聖
化行蠻貊於皇韙哉其不階尺土除新之暴髙祖之業
也謝西域之質却千里之馬太宗之美也升中岱岳建
[030-53b]
立明堂孝武之制也總攬權綱威信北狄孝宣之治也
上皆兼而有之至徳大業信可因三成四襲五為六雖
少康之不失舊物宣王之復㑹東都何以加哉聖上下
武烝烝遹追來孝纂述先帝故事以紹前紀聖作明述
綽有休譽永平十五年三月上行幸東平以本紀示介
弟驃騎将軍東平王蒼蒼覩兹盛制情動於中歌詠成
功而上世祖受命中興之頌聲韻鐘石文成韶夏雖公
旦穆清之什咎繇屢省之歌無以多讓所謂形容盛徳
[030-54a]
可以告諸神明者頌有之矣詔問可比何等而校書諸
郎猥云文似相如揚雄近世史岑比之非善謂倫擬者
也臣逵披服聖訓稱其典雅王言天逺靡所與京竊惟
昧學面墻欽奉明詔思自罄竭以稱上心而敏愧食時
名非多識臣逵死罪死罪伏以春秋聖人筆削㳺夏一
辭之不措而五傳競出各自名家二典雅南世有箋傳
臣雖不敏亦欲以通釋善頌同漢詩之文於大雅之訓
故惟我世祖之烈聖朝之典賢王之撰顧不足以發揚
[030-54b]
萬分之一二而童䝉鄙野庶可因傳註而知分寸焉其
間識慮淺陜適為詆誣盛漢臣雖萬死未足云謝校書
郎臣逵上
  香奩集叙
韓偓香奩集二卷蜀本詩一百一篇京本詩賦二篇詩
一百七篇曲調二章秘閣本同亡詩十篇三家篇什相
糅莒差次不倫以讎比除複重定著賦詩曲詞一百十
二以朱墨辨閣京本皆已刋正可傳偓字致堯唐翰林
[030-55a]
學士承㫖朱全忠顓命㠯偓行禮為簡傲放外以死事
見唐傳曰字致光者譌也偓為詩有情致形容能出人
意表有集二卷其一此書晉相和凝亦嘗著香奩集皆
委巷艶詞猥褻不可示兒時已有曲子相公之號沈括
筆談著論乃以是為凝書陳正敏為辨之設二事以騐
謂吳融集有和致光無題詩二與香奩詩韻正同而此
集序中正載其事一也向嘗於偓裔坰所見偓親書所
作詩卷其裊娜春盡多情等篇多出卷中二也偓富才
[030-55b]
情詞致婉麗固非凝及而北夢瑣言載凝小詞布於汴
洛作相之後收拾焚毁則凝之集乃浮艷小詞安得遂
以香奩為凝作走謂正敏辯得矣傳稱凝嘗自刋已集
為板本而特謂香奩集不行於時行不行在凝則此集
為可知也况詩與詞曲固有不言之辨其詩有岐下作
者而凝未嘗在岐江表志王延彬子繼士與偓子寅亮
㓜日通家寅亮母尼即荐福院講筵偶見又别者也今
詩亦在此什則斯集也為偓語可不疑夫人之著書上
[030-56a]
世猶不免沿襲春秋大典亦有十數家書學者不究謂
何泛以名取則晏吕之傳為孔氏之經矣以凝艷曲歸
偓集者不幾於此乎信筆談者雖甚或於此必自有辨
年月日叙
  李長吉詩集序
右李長吉詩集四卷蜀本㑹稽姚氏本皆二百十九篇
宣城本二百四十二篇蜀本不知所從來姚氏本出秘
閣宣城本出賀鑄方囘家凡集三家以讎比正舛譌槩
[030-56b]
之杜牧之叙宣城本多羨詩十九蜀姚氏本少亡詩四
今定詩從宣城本從蜀疏其異同於下著姚氏本於上
大校宣城本不逺蜀姚氏本最為審訂皆已刋正可傳
長吉名賀唐宗室子也本書有傳其小傳出李商隠悉
已暴白行事蓋不必言長吉諱父嫌名不舉進士雖過
中道然其蔑富貴達人倫不以時之貴尚蔕芥乎方寸
其於末世顧不可以厚風俗美教化哉其詩著矣上世
或譏以傷艷走竊謂不然世固有若輕而甚重者長吉
[030-57a]
詩是也他人之詩不失之粗則失之俗要不可謂詩人
之詩長吉無是病也其輕颺纎麗蓋能自成一家如金
玉錦繡輝煥白日雖難以禦療寒饑終不以是故不為
世寳其詩當無日不賦而傳者祇此何則長吉慵次已
作友朋率蚤死故録偕亡遺詩李藩嘗集之從其外兄
求益授之旣久求之不復謾曰長吉素易我我銜憤次
骨得其文輒投坑圊那復有詩是必設辭拒藩非實有
此遺詩終以不見豈天受寳故耶小傳之説誕矣學者
[030-57b]
已不盡信近世任信臣者又記書仙事實之仙者慶厯
中長安女娼曹文姬也頴而工書名以藝得睹朱衣吏
持篆玉示曰帝使李賀記白玉樓竟召而寫之琬琰家
人曰賀死嵗三百矣烏有是文姬曰是非若所知也世
載三百仙家猶頃刻然乃拜命更衣颷然飛去走稽於
傳賀不聞於記事有所長且以落筆章成見稱前史自
玉谿子固已記白玉樓事逮文姬更記三百天家日月
雖長其敏速尚何道信天有帝王羲之輩皆已亡固不
[030-58a]
乏工書之臣何待此文姬者文人設辭指事殆寓言乎
走懼其汚長吉故為辨明年月日叙
  叙十國紀年
右劉恕吳史六卷唐史六卷蜀史七卷後蜀史六卷吳
越史四卷閩史三卷漢史二卷楚史三卷荆南史一卷
北漢史二卷凡十國紀年四十卷以亂世記注知之者
少故文多舛錯差次不倫以校讎是正曉然而闕其所
不可知為繕冩始可讀初唐以方鎮理天下王政之去
[030-58b]
自此始自黄巢俶擾藩鎮歸於奸雄尺地一民非復唐
有天子獨抱虚器寄身亡所逮朱梁篡弑五代迭興於
是遜者王强者帝跨淮涉隴為吳蜀吳越閩漢楚荆之
國旣而後唐舉蜀孟氏奄其地有之唐氏篡吳兼閩楚
而不能保周初太原别為北漢通數十國與七代相終
始本末百年神宋龍興然後平一夫亂極而判已離而
合天下之常勢古今之所同然者十國之主類無深謀
逺略其守臣節奉王貢者絶不知齊桓晉文之事僭帝
[030-59a]
空名亦非復湯文之舉齷齪自保偷安一時輔導之臣
皆斗筲小器亡通知王伯大略以致主安民者至其興
亡之迹理亂之源行事之是非謀猷之得失與夫逸民
節士良吏正臣之行已僭叛小人之狂妄承唐接宋有
不可得而没者舊書國自為例漶漫雜蕪而不可稽攷
治平中知制誥路振始志九國成一家書惜其得書未
備疏略者多荆南一篇闕而不録御史張唐英補志北
楚書稍就完恕名有良史之才留心著述嘗從文正司
[030-59b]
馬公學與修資治通鑑紬繹館殿盡未閱之書於是裒
集衆家參諸野記纂修斤削以就此編腹笥未傳卧疾
云殆其子居外恕書趣以歸曰吾忍死相待即床下口
授傳之始恕欲為十國百官方鎮表年未就而卒紀年
有文正公序范公淳夫為恕墓表黄公魯直誌其遷𦵏
其言行舉矣是書蓋一世竒作其叙事微而贍簡而詳
疏而有㫖質而不蕪廣博辭文賢於國志舊史逺甚然
而牽於多愛泛取兼收瑣務中人尚多誌載至其書法
[030-60a]
端不俟後言而見恕萬年人也字道源先文正公卒文
正公相表官其一子初文正公以道學講明洛下恕居
門弟子首列雖嘗第進士終不一去師席使夀而及於
元祐其立朝誠節必亡愧諸公矣不幸而夭可為慨嘆
紀年故書無録第其篇目如上
  十國紀年通譜序
事明於一疑於衆舉其類則疑者明三代以前萬國分
治書之典誥何其明且約也蓋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
[030-60b]
同倫萬國之政繫於一人四海之大猶一身上下之禮
明中外之治均比户可封人亡異情載筆之臣何所記
脩律度衡量然猶未免於時狩而同之也周徳衰王迹
熄徐楚僭叛征伐行於諸侯正朔不稟於京師國異政
家殊俗變風競作聲詩異編春秋常事不書類以舉其
疑也太史公譜共和以來為十二侯六國年表稽古之
士得以攷見焉漢世宗紀年建元為國家者循以為故
時移世變自為聲教者往往各名年紀二君並世則行
[030-61a]
事異而正朔疑矣不明其類曷舉其疑十國判於唐衰
一於天宋中更五代時並異書讀其傳者不習其時常
以為病劉恕紀年載述假日名甲子繫之年舉衆明疑
一其類矣至於參攷異邦之事則尚有臨軸而廢卷者
為之旁行譜繫列其嵗紀舉疑明類輔成劉氏之闕先
唐改元天祐而蜀猶以天復名通譜之書從此而斷迄
於平晉凡七十有六年年殊朔别用通譜於左方
  武昌土俗編序
[030-61b]
武昌為邑舊矣肇自孫吳建國為郡為州進而督藩降
而邑縣官司未嘗改也山川未始變也物名稱號多因
時而革者雖邑之父老間或不忘其故它州攷古之士
将無所稽據焉仲謀陶庾之風聲幾何而不泯也不有
書志其何以傳武昌記舊有成書世久不見中更俶擾
並與圖經而失之近縣令唐時顧遺墜之罔收倩故家
子雷某追録圖經中事收拾采綴十舉四三譌謬不倫
比比而是名都要㑹世所共聞舊事前修來者斯問端
[030-62a]
倪不對負愧多矣儒行履方以知地里况令長之職官
乎故走本記搜圖旁求稗説參諸故老訂以前言附見
土風成武昌土俗編二卷俾邑之逰者不必問問者不
必語開卷畧舉以代煩言為省事之一端用備遺亡云
爾至於兼收遺佚以成土地之圖上禆天子之司徒則
吾豈敢
  書武昌土俗編叙
武昌土俗編鋟木於紹興壬午走旣才庸學寡加縣出
[030-62b]
兵荒餘燼無藏書以攷閱往事士非耆舊無所質疑姑
盡所知搜羅野老之說草創編袟垂被代而出之凡聞
見之所未周或知之而未悉皆不及著其間名號更易
不可究知當去反留當書反闕者一書之内夫豈不有
自求其失則所未逮故書編目求取正於當來唯乃仁
人矜此愚昧摘瑕補過易視聽於傳疑使走不以此為
妄人乃朝夕庶幾焉者六月庚午書於筠鄉書舍
  序輥弹漏刻
[030-63a]
輥弹漏刻始於唐僧文誥行於中軍其制度在十國紀
年簡略不可稽據走官東鄂始於戍将得之其制為二
尺屏風縱横正等以七尺五寸之竹通中交解而四截
之斜倚屏中隠其機括蓋以銅華菡萏承以芙蕖為銅
弹十有二銖者十珠投其一於菡萏厯筩道四折而下
墮芙蕖中其聲鏗焉以次發其九弹屏上列牌為識凡
二十牌盡十弹而轉一牌牌盡而復則書其數於紙一
刻為一牌十二牌六十復而晝夜均十二分之每一時
[030-63b]
而牌五復盡八刻三分之一總十二時而百刻之數盡
五夜更漏去旦暮漏五刻夏至夜短極每皷牌四復餘
一牌有六弹籌閲牌十六餘三弹而差强夜漏漸長每
增一刻則籌加五弹而弱累增一弹每鼔為二牌餘四
弹冬至晝短極每鼔牌六復餘九牌有六弹籌閲牌二
十有五餘九弹而差强此其要略也紀年鼔百二十發
為一刻與今屏漏正同其言輥竹三丈二尺而發一鼔
其長已甚将紀年承舊史之誤抑文誥所造於今有平
[030-64a]
易徑急之殊哉要之徑急者其發多平易者其行緩舊
法增今二十四尺十五寸而皆百有二十發前史之誤
可以無疑在易乾象有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後
之釋者以為勉强之强而不知天道之自然夫天道之
自然日行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人得候其晷以
測天常之為道也至矣今之為晷漏者其法有四一曰
銅壺曰香篆曰圭表曰輥弹銅壺一家復有數噐為器
雖異所以占天一也在銅壺則有苔氷遲疾之誤在香
[030-64b]
篆則有麤細燥濕之殊在圭表則有雨暘蚤暮之差戾
均所不免人能莅之唯謹而器無爽忒之事者惟輥弹
為然輥弹以二尺之屏一丸之弹仰占天道而造次所
持行之一人見之於用自强不息與天為徒君子終日
乾乾斯其意矣走竒其物小而可重也将廣其傳於世
故為序之云
  送甄雲卿赴西宫學官序
道家者流有金丹之術走初未之學謂如漢方士說煮
[030-65a]
丹砂為黄金則可以致神仙其語信荒唐問於道學之
老人老人曰金丹謂内藥也鍊神與氣毋以外物傷吾
内則大藥可就而大仙可致化人之袪可執老𣆀之舌
可咋洪崖之肩可拍矣走矍然曰是在吾術内但異名
耳孟軻養浩然之氣四十而不動心尚論於古之人此
仲尼所以告曾子曾子語單離居者安得通方之士與
之共論此術哉雲卿念八兄以易名家壮嵗取科甲聲
名藉藉在人耳目間一時公卿大人見之無不傾挹仕
[030-65b]
不輒偶一鄉之士類無得而親疎者走罷鄂陵長始獲
交扵雲卿出原丹一篇蓋是説也從此與之交孰知其
為人自處之髙風斯在下道心内切罔象曷求焉是固
雲卿所長要亦為雲卿累雲卿教國胄子分職在閩中
騰達飛黄必自兹發也居貧抗手曾不能為黄金以贐
其行嘗聞閩多古書道家之藏為甚富雲卿尚友今之
君子豈皆不足與於斯乎雲卿志抗浮雲氣充天地持
其志無暴其氣日益日損神氣有不充邪吾意其必且
[030-66a]
夢周公騎箕尾矣以道之腴治已以土苴治天下雲卿
知必進於是也走細人也學不能造乎道而渾沌之睂
儵忽之竅所以喪吾真者日勃谿於方寸輔仁者去則
金丹何冀焉雲卿老於詩文走不可以雷門布鼔序意
惜别又将以已之所甚難者責望吾雲卿云
  賈氏家譜序
邵武賈麟之始以進士髙第試主武昌簿領適走假令
茲邑獲親炙其議論麟之問學有淵奥走旣賢之逮升
[030-66b]
堂拜其母氏知其聚指過百家不至豐殖教撫族父之
孤甚至走益知其内行蓋學士大夫之卓然者然亦未
知其所自得它日麟之攝事郡府以文字出入諸臺間
奏記之叢日不暇給倐然以一編書寄走尺牘将之曰
家諜尚矣近世於此殊略吾不忍也蓋嘗譜吾繫姓皆
有所示公其為我叙之矍然曰麟之知所本矣其可以
辭為略書氏姓之説冠諸篇首曰姓性也分於天而判
於人者也是故序昭穆别宗祧非姓曷以明族類正人
[030-67a]
倫非姓曷自㑹生齒治百官非姓曷得蟠天錯地振古
而今措之中夏而準措之夷狄而準一定而不可易者
姓性為然先王因生以賜姓因官以命族由之此道矣
後世生類益夥因土著以明族望古今異道其為教本
一而已晉鼎析民始遷僑舊旣南安於土斷魏更官氏
華族是同南則王謝朱張北則崔盧李趙雖曰喧囂是
競辨族之意猶謹也考唐宰相世系林氏姓纂譜繫之
學猶班班焉五代王十國判義養盛宗姓淪人知其所
[030-67b]
自生蓋千一矣記有之曰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學士
大夫則知尊祖矣世譜之作所以知族姓明祖禰之所
從生也可不重哉麟之知之矣譜其得姓之始氏族之
判次其宗望有本有末信以傳信百世之學也不知則
闕不敢誣其祖矣麟之之為是書也上不敢誣其祖下
将傳之百世不知本者能之乎漢之車公唐之貟氏百
世之上烏知此道哉諜曰應者乃麟之欲知其人觀其

[030-68a]
 
 
 
 
 
 
 
 
[030-68b]
 
 
 
 
 
 
 
 浪語集巻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