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161 紫微集-宋-張嵲 (master)


[032-1a]
欽定四庫全書
 紫㣲集巻三十二     宋 張嵲 撰
  記
   觀音記
傳言山川之神水旱癘疫之不時於是乎禜之日月星
辰之神雪霜風雨之不時於是乎禜之古之所以弭水
旱者如此及後世佛法入中國以大慈悲閔仁一切凡
衆生之罹病疾苦惱者莫不頼以振除濟渡則如嵗之
[032-1b]
雨暘不若嚴像設而禱祠之固其宜也而觀音大士最
有縁於閻浮提人凡有所祈無不嚮荅夫水旱豐㐫將
司於神耶或者佛菩薩亦司之耶吾不得而知也要之
發於此而應於彼皆不出自心現量夫心之所感豈特
水旱祈禱之間凡出世間一切有無善惡等法因果報
應孰非自心現量哉觀音大士以聞薰聞修啟悟世間
始以音聞流入三摩地得寂滅樂超出諸相復以無作
妙力示三十二應入國土中以至析鄰虛塵刹無不隨
[032-2a]
類現前為説法要皆從無住本建立一切若能了此是
真見觀世音大士而知感應之所自矣如是則雖無塔廟
巍然望之若䕃廣厦雖無像設仰而瞻之若臨父師雖
然如是器世間法豈可或廢不然則又何以警惰慢而
伏𢤱戾生未能忘相者之信心哉秀州某寺舊有觀音
像殿宇卑庳不稱嚴事紹興某年某月境内雨暘小不
時慮害嵗功邦人士庶竭誠以禱既而獲應嵗以有年
道俗依向信心益堅於是其徒因嵗之既定也與人心
[032-2b]
之易化也乃募施者度為殿宇横㡬楹縱㡬架塑大士
像於其中土木彫鏤梵相尊嚴供具妙好為一方佛寺
之冠其既成也僧用昭再三謂於予願以文字為檀波
羅宻記作殿始末不得而終拒之是殿實鳩工於某嵗
於某嵗始成其初發心募士者自僧用昭始輔而成之
者曰僧志筠
   王氏重建環勝閣記
予家石埭異時有東役取道丹山經桃花潭愛其山川
[032-3a]
清逺常移日留不忍去意必有隠君子作為臺觀收羅
雅致以供寓目訪諸耆老咸云去此跬歩間公之華宗
子明有閣曰環勝特為雄麗子明不禄閣燼冦火其子
欽中因舊規橅礎甃不易輪奐逾前日與賢雅徜徉其
間予方之官武林不暇謁之粤三年季舅以書來道欽
中意欲誌其再事營葺之由予承渭陽命且欽中宗人
也義不當辭謹為之言曰天下之尤物足以移人人不
為物尤亦足以移物一拳之石一泓之泉尚能膏肓長
[032-3b]
徃况環羣峰注大川竒態偉狀朝睇夕覽知景象之為
勝而不知所以自克者多矣此移於物故也若夫申伯
挹喬崧之靈燕公得江山之助登崆峒探禹穴以資史
豪浮沅湘㳺雲夢以賦騷雅是皆移天下之尤物而聚
於胷中其大足以自表著以勳業顯于時其次發為文
章歌詩以光簡䇿如行義操守則顔氏之克已此非特
不為物移而自勝莫大于是欽中賢者能飭子弟為彬
彬雅士予敢不以此告之如其溪山之勝備見于吳永
[032-4a]
州之舊記兹不重陳紹興十有六年二月二十有一日

   處州龍泉西山集福教院佛經藏記
佛之道其妙至于不容言説而世俗之所知者不過於
誘人以行善逺罪而已是亦可以佐教化於天下雖其
威儀禮法不與華同非儒者之所與然猶未有甚害也
為其徒者能奉其師之教則其服用必薄以惡其動作
必勞以勤持其戒律必獨居而若有所畏其資身之物
[032-4b]
必乞匃取足而無餘儲是以凡齊民之去為浮屠者自
非天資刻苦而淡薄自甘者未有棄父母捐妻子而樂
為之者也逮近世佛之教日以弊於是其徒狡焉者始
誣其師而倡為天堂地獄之說以誘脅世俗乃大其屋
廬美其飲食豐其器用衆其給使不耕而食不織而衣
無力役之勞朝夕而遨嬉於是蠧財用傷教化而齊民
始病矣是以儒者至欲人其人火其廬者有以也此院
之建始於唐某年是嵗盗發浙東郡邑率被害而兹邑
[032-5a]
獨免於是邑人始創為佛祠距大宋之宣和二年葢若
干嵗矣方臘又冦浙東處州六邑而五邑被兵兹邑又
獨無事方冦之盛也主僧某人率邑人誦觀音大士名
號冀以免於難冦退因諷邑人以為為善之報遂相與
施錢而新之凡為屋若干間而宏侈於其舊既又儲大
木數千章將為經藏㑹建炎初連有冦攘不果作紹興
十四年始鳩工而為之落成於明年之秋凡用錢若干
土木之崇髙像設之雕鏤經帙之整潔遂甲於境内焉
[032-5b]
淮海人周靈運嘗徃來是邑見其興作始末因為其僧
屬余為記余以為兹院之始建與再新之由皆以免於
盗賊之虞邑人覩為善之利而為之及近嵗隣邑之罹
於兵火者葢犬牙相入而獨兹邑又無恙豈真獲為善
之報耶將觀音大士之隂相之也審如此則天下之遭
兵禍者十八九豈皆不如兹邑之力於為善耶菩薩大
士之無心於世間豈獨私於是邑哉是二者求其說而
不可得亦姑勉於為善斯已矣彼其父兄既以數脫於
[032-6a]
難自喜而益勵則為之子若孫者慕前人而虞後患將
敢怠而廢乎是使邑人之趨於善無已也是亦可以佐
教化於天下初僧某再新是院先得某人兄弟以為之
率經藏之役則某人之妻某氏實為檀越之首云年月
日記
   襄陽府重修州學記
襄陽自兵火廢亂邑屋蕩為虵豕之囿重以吏治不良
民俗蠧壊禮義科㫖之事不復聞耳矣紹興十二年九
[032-6b]
月詔書下諸郡修學宫於是權知府事淮安蔡南公念
兹邦學校乆廢即歡以承命因學故基以是某月某甲
子庀徒興作於某月某甲子告成為屋若干楹凡學之
所宜有畢具中為殿以奉先聖十哲繪從事之賢於兩
廡下屋皆因俗以竹為瓦獨殿宇土木雄傑視承平所
為無甚愧嚴先聖之居不敢視陋也材物用度一皆省
嗇諸用而取其餘又㑹嵗饑僦民之無食業者厚其直
而用其力故自始至終人不知有役事焉學成以其役
[032-7a]
之餘營廪稍以食學者既乃以圖上於朝請復教授員
有詔許之遂以書走嘉禾屬余為記按襄陽屬荆豫之
地在漢𨽻南陽郡其人物之羙處士之節見於傳記者
甚衆而又嘗為羊叔子杜元凱經緯其民風流猶未冺
也且承本朝累聖之德薫陶仁義之統其民俗之善固
宜中更兵火盗賊之厄向時遺風餘烈耗矣悲夫後生
所見非兵戈殺伐之業則奪攘背誕之事也今復風之
以學校習之以禮遜春秋時祀使州閭子弟得觀爼豆
[032-7b]
之盛識鄉飲之儀固可使父老感激而出涕暴戾愧悔
而遷善矣今又拔取州之秀民羣聚而教之擇其德齒
可厲衆者為之表率使之出則修之學入則修之家鄰
里親戚希冀慕仰則雖有暴桀子弟猶將變而之善也
或以為江漢之民乆不率一旦駈而從教其難乎是將
不然昔頴川之民趙廣漢治之則尚告訐韓延夀治之
則興禮遜夫彼豈有異民哉猶之水與顧所以導之何
如耳如兹固無疑也余少入郡庠中遭䘮亂去鄉里徃
[032-8a]
時遊射處尚皆識之今侵尋老矣他日歸從衆賔之後
觀鄉射之禮於學退而詢於閭井必有芔然興道而遷
義者則其風化之所自可以考而知也南公其先洛陽
人故參知政事文忠公之姪曾孫遷居淮安今再世矣
昔常徃來襄漢間習熟其士大夫視之不異鄉里初以
京西轉運判官權知府事至則恵卹其民不忍以法繩
之二年而後去者歸居者樂於是朝廷采其治狀於某
年某月詔以為直秘閣且正方面之任焉夫為吏一用
[032-8b]
恩信不尚苛察固善矣而又能慕古教化以接邦人於
道是其可稱也南公既與予遊舊且為鄉里載述盛事
義不得辭紹興十四年六月初四日記
  雜著
   救弊
嗚呼先聖賢人之能以道詔天下者非言莫載言之所
以傳後世者非經傳簡䇿莫考後世之人自天子而達
於庶士欲以求聖賢之道而措於大中之理者非學莫
[032-9a]
能入學之不可以已也乆矣魯昭公十八年秋𦵏曹平
公徃者見周原伯魯焉不說學歸以語閔子馬子馬曰
周其亂乎夫必多有是説而後及其大人大人患失而
惑曰無學不害不害而不學則茍而可於是乎下陵上
替能無亂乎至二十三年景王崩子朝争立召氏毛氏
奉子朝以逐王猛成周大亂終於悼王失位而崩敬王
奔走不能保其社稷諸侯助之僅以復位王室之亂者
十有八年昭公二十九年誅子朝之黨傳稱京師殺召
[032-9b]
伯盈尹氏因及周原伯魯之子其書曰原伯魯之子者
杜預以謂終不說學葢先儒深疾之意也夫天下之亂
風俗之壊未始不由於君子不能正身以儀下而反淪
胥以敗者也故下之人倡為是說而大人不能正既見
已之不學而亦能在髙位也又見當時之人不學者衆
而措之於治未有覆亡顛隕之禍也故以為無學不害
反是其語而以身徇之其所以致大亂者職此之由也
夫不學而致亂者猶之可耳既以不學而致亂亂而滋
[032-10a]
以學為非者其患又甚焉若不救其弊而拯其溺則後
將為鬼為蜮不可復振矣本朝之所以致敗亂者固不
一塗要之法度亂而綱紀廢人才蔑而聖言亡皆不學
之過也世之愚夫愚婦徒見興學校三十年服儒衣冠
者滿天下上之公卿大夫下之百執事之列皆由此塗
出以為儒者之盛古未有也而終於廟社淪亡海宇震
蕩民人塗炭故循其外而責之曰是儒者之禍天下也
一人倡之千百人和之億兆之人莫不謂然次及朝廷
[032-10b]
之公卿大臣已既不學而不知先賢人之道真可以已
亂而致治如稼而穫如蠶而績之可必也初不能以是
折天下之言而反比於愚夫愚婦閭閻里巷之説而遽
以口承之亦曰亂天下者吾儒也痛哉夫所謂儒者學
先聖之道明諸子百家之言達古今理亂成敗之事措
之於治則君昏能正之國亂能理之四夷不服能賔之
風俗敗壊能美之節義不修能立之軍旅不振能激之
夫是之謂儒不知前日之大臣號為儒者能如是而致
[032-11a]
亂乎將不能而致亂乎其曰不能而致亂則是所用非
儒也用非儒而致亂而儒反得罪則是饑食烏喙而致
病反屏稻粱而不御也不亦惑甚矣乎嗚呼本朝自三
十年來未嘗有儒而用之也其羣萃而養之者率不學
之人爾人各占一經茍能通王氏說則足以取科第甚
者於王氏說亦不能通徒剽賊人語茍能為所謂大義
者亦足以升名於禮部此曺一旦入仕其狡焉者則急
日月犯風雨以數干公卿之門冒没謟䛕以取顯美其
[032-11b]
碌碌者則沉州縣以簿書期㑹為急其於聖人大中致
理之道古今成敗之務未嘗聞於耳而著於心也何者
所以養之非其道也自朝廷號為以經術取士以來人
皆髙談隂陽性命之說以誑惑聾瞽而不知聖人之術
乃所以為治國平天下之要而徒事空言以為大夫何
切於事理哉夫古之能明經術者莫若漢儒如賈生之
明治體晁錯之通術數公孫𢎞以儒雅輔治雋不疑以
春秋拒姦司馬遷修史記以正褒貶劉子政推災異以
[032-12a]
闢王氏類皆有益於世者豈若後代徒事空言者哉學
如數子可謂無媿矣措之於天下國家可以致治平必
矣審如此則聖人之道與夫後之學為是者果何負於
天下哉而罪之也今夫經傳子史百家言無非仁義禮
智信之說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道善惡成敗禍
福治亂之迹可以勸戒於後世者堯舜禹湯文武周公
孔子至於漢唐之世所以為治不過於此今若舍是而
不學以謂不足已亂而致治而曰我惟軍旅戰鬭之為
[032-12b]
務是専欲以力服天下也紂之百克而卒無後項羽七
十餘戰皆勝而卒死東城設能如是猶不足以致治况
又不能不亦可笑矣乎或曰今兹上之人未必不說學
而罪儒特以兵革未息故先其所急也嗚呼是聖人之
道無益戰陳軍旅之事耶孔子曰我戰則克祭則受福
與夫郟谷之㑹武子之臺所以折齊侯不得施無禮於
魯却費人不得致難於君者為何如哉傳曰禮樂慈愛
戰所畜也又曰夫民譲事樂和愛親哀䘮而後可用也
[032-13a]
夫所謂禮樂慈愛之事不既具於聖人之經乎晉文公
之教其民必示之義示之禮示之信而後為可用則所
謂義信與禮不既具於聖人之典籍乎不特惟是自古
名卿才大夫所以經緯其國折敵人之衝整軍而經武
者與夫良將壯士之所以殺敵致果保大定功者不既
具於厯代國史與夫諸子百家之說者乎若此之類皆
非不學者之所能究也今人之言曰我惟兵書之知今
之所謂兵書者不過七書耳而不知自六經已降及百
[032-13b]
家諸子之言其言戰陳軍旅之事也悉矣何獨七書云
乎哉為是語者是又不通之過也余大懼不學非儒之
說儃漫於天下使後生之士乆而無以取正是以敢私
論著之以告於知者以號於天下以徹於上人之聴庶
無蹈周原伯魯之禍
   讀管子
余讀管子然後知莊生鼂錯董生之語時出於管子也
不獨此耳凡漢書語之雅馴者率多本管子管子天下
[032-14a]
之竒文也所以著見於天下後世者豈徒其功烈哉及
讀心術白心上下内業諸篇則未嘗不廢書而歎益知
其功業之所本然後知世之知管子者殊淺也管子書
多古字如専作摶忒作貣宥作侑况作兄釋作澤此類
甚衆大匡載召忽語曰百嵗之後吾君卜世犯吾命而
廢吾所立奪吾紏也雖得天下吾不生也兄與我齊國
之政也而注乃謂召忽呼管仲為兄曰澤命不渝而注
乃以為澤恩之命甚陋不可徧舉書既雅奥難句而為
[032-14b]
之注者復謬於訓詁益使後人疑誤不能究知世傳房
元齡所註恐非是予求管子書乆矣紹興已未乃從人
借得之伏而讀者累月始頗究知其義訓然舛脫甚衆
其所未解尚十二三用上下文義及參以經史訓詁頗
為是正其訛謬疑者表而發之其所未解者置之不敢
以意穿鑿也既又取其間奥於理切於務者抄而藏於
家將得善本而卒業焉
   證辨騷
[032-15a]
劉勰作辨騷以謂班固謂屈原為露才揚已忿懟沈江
羿澆二姚與左氏不合崑崙縣圃非經義所載予以左
氏參校離騷經及天問羿澆二姚事與左氏不合者及
讀班固離騷傳序謂孝武慱覽古今淮南王叙離騷傳
以國風好色而不滛小雅怨悱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
兼之蟬蛻穢濁之中浮游塵垢之外皭然泥而不滓雖
與日月争光可也斯論似過其真又說五子以失家巷
謂五子胥也及至羿澆二姚有娀佚女皆以所識有增
[032-15b]
損然未得其正也故愽采經書傳記以為之解自此以
上固皆統論淮南王安叙離騷傳有與經義不合者爾
非謂屈原也兼亦無羿澆二姚與左氏不合之文而勰
考不精遂謂班孟堅謂屈平離騷不合於左氏則其失
也不待辨而可了矣或曰今王逸所注皆引左氏以釋
離騷曷為無向之不合者葢淮南作傳之時皆以所識
有所增損所以廣異聞也如汲冢竹書紀年之類爾後
人以其與左氏乖刺遂削去之所以不見於世也惜哉
[032-16a]
   讀淮南子
淮南子文甚類荀子而引義推類則新序說苑之流其
間事實可用者甚衆晉魏以後諸人頗采取之藉使不
合於經猶當廣異聞也竊獨悲八公者深愽識事如此
而不能脫王安於禍豈不能用其言耶將斯路之信艱
不可以智免也韓文有曰髪櫛而苖薅之葢出於此然
薅作耨乃傳冩之誤當以韓文為正亂來余求是書十
五年至壬戌冬從蘓仁仲借得之始獲抄覽余憫古書
[032-16b]
未見售於今之人未有鏤印者恐其㪚佚不全乃别加
裝禙而歸之
   資純二州
种子端為余言資純二州産巴豆其樹合抱每秋後子
實因風損落溪谷者無數浸漬泉溜入於資水水傍之
人飲之者多癘瘧之疾死者益衆昔後漢胡廣本南陽
菊潭人夀八十餘葢菊潭之側山菊叢生其潭水得菊
之滋液臭味飲之者徃徃老夀至於菊潭之人老者皆
[032-17a]
八九十嵗夫資純二州之民以其處資水之下而疾病
夭折南陽之民以其處菊潭之下而繁祉夀考嗚呼人
之處世能審處其下流則善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