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137 龜山先生語錄-宋-楊時 (master)


[003-1a]
龜山先生語録卷第三
   餘杭所聞
揚雄云多聞守之以約多見守之以卓其言終
 有病不如孟子言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
 約也爲無病蓋博學詳說所以趨約至於約
 則其道得矣謂之守以約卓於多聞多見之
 中將何守見此理分明然後知孟子之後其
 道不傳知孟子所謂天下可運於掌爲不妄
正心到寂然不動處方是極致以此感而遂通
 天下之故其於平天下也何有
[003-1b]
曾子開不以顔色語言假借人其愼重爲得大
 臣之體於今可以庶幾前輩風流者惟此一
 人耳
齊戰在聖人何以愼曰齊所以事神戰所以用
 民命固當愼也曰孔子云我戰則克祭則受
 福何也曰此非聖人之言王者之兵有征無
 戰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又敢自謂其能
 克乎夫祭之爲道𥘉不爲致福故祭祀不祈
 君子於其親春秋祭祀以時思之其他所祭
 報本反始而巳何求福之有又曰武王三分
[003-2a]
 天下有其二度德量力皆足以勝受而無疑
 焉而曰受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無
 良是不敢必其戰之勝也而記稱孔子之言
 曰我戰則克必不然矣
問或謂人主之權當自主持是否曰不爲臣下
奪其威柄此固是也書稱湯曰用人惟已而
 孟子亦曰見賢焉然後用之則人君之權豈
 可爲人所分然孟子之論用人去人殺人雖
 不聽左右諸大夫之毀譽亦不聽國人之公
 因國人之公是非吾從而察之必有見焉而
[003-2b]
 後行如此則權常在我矣若𥘉無所見姑信
 己意爲之亦必終爲人所惑不能固執矣
問或謂衞於王室爲近懿公爲狄所㓕齊桓公
攘戎狄而封之當是時夷狄横而中國微桓
 公獨能如此故孔子曰微管仲吾其𬒳髮左
袵矣爲其功如此也觀晉室之亂胡羯猖獗
於中原當是時只爲無一管仲故顚沛如此
然則管仲之功後丗信難及也曰若以後丗
論之其功不可謂不大自王道觀之則不可
以爲大也今人只爲見管仲有此故莫敢輕
[003-3a]
議不知孔孟有爲規模自別見得孔孟作處
則管仲自小曰孔孟如何曰必也以天保以
上治内以采薇以下治外雖有夷狄安得遽
至中原乎如小雅盡廢則政事所以自治者
俱亡四夷安得而不交侵中國安得而不微
方是時縱能救之於巳亂雖使中國之人不
至𬒳髪左袵蓋猶賢乎周衰之列國耳何足
道哉如孟子所以敢輕鄙之者蓋以非王道
不行故也曰然則孔子何爲深取之曰聖人
之於人雖有毫末之善必録之而况於仲乎
[003-3b]
若使孔子得君如管仲則管仲之事蓋不暇
爲矣
問或謂今丗直道難行必有術焉若事事要是
自立不任道如何行得觀周勃狄仁傑之在
漢唐必須優柔浸灌蒙恥忍垢俟時而後發
故功成事遂如必危言極論則速禍無𥙷矣
曰學者當以聖王爲師如周勃何人而可取
法勃之不爲禄産戮也幸矣觀其提北軍而
入也號於衆曰爲劉氏者左袒此最爲無謀
設使當時吕氏之黨先有以固結衆心皆爲
[003-4a]
之右袒何以處之非唯皆右袒只使左右袒
者相半亦不能决勝矣豈不危乎曰勃湏知
衆皆爲劉氏故爲此說曰旣知其爲劉氏則
此說尤爲贅語爲勃之計但當問義之所在
以義驅之可也如當時平勃兩人俛首以事
吕后其在平則或有謀在勃驅之爲亂亦固
從之矣此何可保觀勃𥘉無學術亦無智略
庸謬人耳方文帝諭之就國畏帝以事誅之
至使人以兵甲左右爲衛若果君命見誅勃
殆將以所自衛者叛乎此尤可笑也後之人
[003-4b]
多以成敗論人物故如勃者得與忠賢之列
亦可謂幸矣狄仁傑在武后時能撥亂反正
謂之社稷臣可也然亦何嘗挾數任術觀史
氏所載其議論未嘗不以正當時但以母子
天性之說告武后其濵於死者亦屢矣卒至
武后怒而言曰還汝太子夫豈嘗姑務柔從
以隂幸事之成乎孟子曰君子創業垂統爲
可繼也若夫成功則天也人臣之事君或逺
或近或去或不去歸㓗其身而巳可也豈可
枉已以求難必之功乎又言西漢之士多尚
[003-5a]
權謀戰國餘俗也觀髙祖時只有一張子旁
 乃君子人其他少有可敢者又言班固稱髙
 祖謂王陵少戇可以佐陳平然安劉氏者必
勃此語蓋未驗也陳平獨任事甚乆王陵一
言而免終不曾佐得陳平平獨任亦無變
孟子言人不足與適也政不足與間也惟大人
爲能格君心之非蓋人與政俱不足道則須
使人君心術開悟然後天下事可循序整頓
然格君心之非須要有大人之德大人過人
 處只是正已正已則上可以正君下可以正
[003-5b]
人今之賢者多尚權智不把正己爲先縱得
好時節終是做不徹或謂權智之人亦可以
救時據某所見正不欲得如此人在人君左
右壞人君心術
因言人君喻臺諫言事若事當言可以言否曰
英宗朝傅欽之奏劄子上不從因曰臺諫有
合理㑹事却不理㑹欽之曰不知方今合理
㑹者是何事上曰何不言蔡襄欽之云若襄
有罪陛下何不自朝廷竟正典刑責之安用
臣等言上曰欲使臺諫言其罪以公議岀之
[003-6a]
欽之云若付之公議臣但見蔡襄辨山陵事
有功不見其罪臣身爲諫官使臣受旨言事
臣不敢
因言特旨及御筆行遣事曰 仁宗時或勸云
 陛下當収攬權柄勿令人臣弄威福 仁宗
 曰如何収攬權柄或曰凡事湏當自中岀則
 福威歸陛下矣 仁宗曰此固是然措置天
 下事正不欲自朕岀若自朕岀皆是則可如
 有不是難於更改不如付之公議令宰相行
 之行之而天下以爲不便則臺諫得言其失
[003-6b]
於是改之爲易矣據 仁宗識慮如此天下
安得不治人君無心如天 仁宗是也
曾子開端嚴可畏有大臣之風若其軰流雖位
崇望重少不以言語禮貌牢籠人者殊爲失

章郇公在私第子弟有夜叩門禀事者公曰若
是公事明早來待漏院理㑹若是私事即於
堂前夫人處禀覆在中書一日坐處地䧟徐
 起使人塡之不以爲怪家人聞之甚憂及公
 還家亦不言至晚公與弟虞部者對飲虞部
[003-7a]
 問公今日聞中書地䧟是否曰中書地何干
 汝事竟不言前輩大抵有此氣象卒乍揺撼
 不動
爲政要得厲威嚴使事事齊整甚易但失於不
 寛便不是古人作處孔子言居上不寛吾何
 以觀之哉又曰寛則得衆若使寛非常道聖
 人不只如此說了今人只要事事如意故覺
 見寛政悶人不知權柄在手不是使性氣處
 何嘗見百姓不畏官人但見官人多虐百姓
 耳然寛亦須有制始得若百事不管唯務寛
[003-7b]
 大則胥吏舞文弄法不成官府須要權常在
 已操縱予奪揔不由人儘寛不妨伯淳作縣
 常於坐右書視民如傷四字云某毎日常有
 愧於此觀其用心應是不錯决撻了人古人
 於民若保赤子爲其無知也常以無知恕之
 則雖有可怒之事亦無所施其怒無知則固
 不察利害所在教之趣利避害全在保者今
 赤子若無人保則雖有坑穽在前蹈之而不
 知故凡事疑有後害而民所見未到者當與
 他做主始得州縣近令勸誘富民買鹽勸誘
[003-8a]
 即須有買者但異時令百姓買鹽其𥘉亦令
勸誘百姓名一入官以後便不可脫爲民父
 母豈可暫時罔之使之終身受其害
孟子一部書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養性収
其放心至論仁義禮智則以惻隱羞惡辭讓
是非之心爲之端論邪說之害則曰生於其
 心害於其政論事君則欲格君心之非正君
 而國定千變萬化只說從心上來人能正心
則事無足爲者矣大學之脩身齊家治國平
 天下其本只是正心誠意而巳心得其正然
[003-8b]
 後知性之善孟子遇人便道性善永叔却言
聖人之教人性非所先永叔論列是非利害
 文字上儘去得但於性分之内全無見處更
 說不行人性上不可添一物堯舜所以爲萬
丗法亦只是率性而巳所謂率性循天理是
 也外邊用計用數假饒立得功業只是人欲
 之私與聖賢作處天地懸隔
問如管仲之才使孔子得志行乎天下還用之
 否曰管仲髙才自不應廢但紀綱法度不岀
自他儘有用處曰若不使他自爲或不肯退
[003-9a]
 聽時如何曰如此則聖人廢之不問其才因
 言王道本於誠意觀管仲亦有是處但其意
 别耳如伐楚事責之以包茅不貢其言則是
 若其意豈爲楚不勤王然後加兵但欲楚尊
 齊耳尊齊而不尊周管仲亦莫之詰也若實
 尊周專封之事仲豈宜爲之故孟子曰五覇
 假之也蓋言其不以誠爲之也今蘇州朱沖
 施貧度僧置安樂院給病者醫藥人頼以活
 甚衆其置物業則厚其直及其収息則視衆
 人所取而輕之此皆是好事只爲其意正在
[003-9b]
 於規利而竊譽於人故人終不以好人許之
 仲尼之門無道桓文之事而孟子直截不比
 數之其意亦猶此也又言自孟子後人不敢
 小管仲只爲見他不破近丗儒者如荆公雖
 知卑管仲其實亦識他未盡况於餘人人若
 知王良羞與嬖奚比而得禽獸雖若丘陵弗
 爲之意則管仲自然不足道又言管仲只爲
 行詐故與王者别若王者純用公道而巳又
 言覇者之民驩虞如也治民使之驩樂有甚
 不得但如所謂皡皡如也則氣象便與霸者
[003-10a]
之丗不同蓋彼所以致人驩虞必有違道干
譽之事若王者則如天亦不教人喜亦不教
人怒
瑩中言乗舟事最好然元祐舟不知爲甚樁得
太重及紹聖時不知却如何亦偏多載了據
此兩舟所載者因何物得重今當减去何物
則適平若𬒳人問到此湏有處置始得如是
本分處置得事之人必湏有規矩繩墨一一
調和得是不令錯了若只說得揔腦便休亦
 不濟事孟子言天下可運於掌如彼所言天
[003-10b]
下誠可運於掌也
謂曽見志完云上合下便執得繼述兩字牢更
不可易因言繼述兩字自好但今用之非是
當時自合說與眞箇道理且好貨好色孟子
猶不鄙其說而推明之而况上有繼述之意
豈容無所開道而使小人乗間謬爲邪說以
 進則其末流激成今日之弊不足恠矣夫繼
述之說始於記所稱武王周公今且舉周公
 一二事明之文王耕者九一至周公則更而
爲徹文王關市譏而不征至周公則征之武
[003-11a]
 王克商乃反商政政由舊逮周公七年制禮
 作樂昔者文武所由之政安在聖人作處唯
 求一箇是厎道理若果是雖紂之政有所不
 革果非雖文武之政有所不因聖人何所容
 心因時乗理欲天下國家安利而巳且如
 神考十九年間艱難勤苦制爲法度蓋欲以
 救時弊便百姓也便百姓則其志救時弊則
 其事此獨不當繼述乎今繼述足以救時弊
 便百姓也是亦 神考而巳釋此不務乃欲
 一二以循熈豐之迹不然則爲不孝此何理
[003-11b]
 也且如祖宗有天下百有餘年海内安樂其
 法度豈皆不善 神考一起而更之 神考
 亦謂之不孝可乎自唐末至五代禍亂極矣
 太祖 太宗順人心定天下傳數丗而無變
 此豈常人做得然而法度不免有弊者時使
 之然爾若謂時使之然則 神考之法豈容
 獨能無弊𥙷偏救弊是乃 神考所以望乎
 後丗也何害於繼述而顧以爲不孝乎今之
 所患但人自不敢以正論陳之於上恐有滯
 礙妨嫌若吾輩在朝廷湏是如此說始得其
[003-12a]
聽不聽則其去就之義焉議論不知道理所
在徒有口辯即勝他識道理人不過如戰國
說士遇孟子便無開口處
問或謂荆公晚年詩多有譏誚 神考處若下
 注脚儘做得謗訕宗廟他日亦拈得岀曰君
 子作事只是循一箇道理不成荆公之徒箋
 注人詩文䧟人以謗訕宗廟之罪吾軰也便
 學他昔王文正在中書㓂萊公在宻院中書
 偶倒用了印萊公須勾吏人行遣他日宻院
 亦倒用了印中書吏人呈覆亦欲行遣文正
[003-12b]
 問吏人汝等且道宻院當𥘉行遣倒用印者
 是否曰不是文正曰旣是不是不可學他不
 是更不問如今日所罪謗訕宗廟毀謗朝政
 者自是不是先王之時惟恐不聞其過故許
 人規諌至於舜求言乃立謗木是眞欲人之
 謗己也書曰小人怨汝詈汝則皇自敬德蓋
 聖人之於天下常懼夫在己者有所未至故
 雖小人怨詈亦使人主自反詩三百篇經聖
 人刪過皆可以爲後王法今其所言譏刺時
 君者幾半不知當時遭謗訕之罪者幾人夫
[003-13a]
 禁止謗訕自出於後丗無道之君不是美事
 何足爲法若祖宗功德自有天下後丗公議
 在豈容小已有所抑揚名之曰幽厲雖孝子
 慈孫百丗不能改夫爲人子孫豈不欲聖賢
 其祖考但公議以惡名歸之則雖欲改之不
 能得也其曰名之曰幽厲當時誰實名之兹
 豈獨其子孫之不孝乎如此在人主前開陳
 乃是正理今之君子但見人言繼述亦言繼
 述見人罪謗訕亦欲求人謗訕之迹罪之如
 此只是相把持正理安在如元祐臣寮章䟽
[003-13b]
論事今乃以爲謗訕此理尤非使君子得志
須當理㑹令分明今反謂他門亦嘗謗訕不
唯效尤兼是使元祐賢人君子愈岀脫不得
濟甚事
言季常在京時嘗問正心誠意如何便可以平
 天下與之言後丗自是無人正心若正得心
其效自然如此此心一念之間毫髮有差便
是不正要得常正除非聖人始得且如吾輩
 還敢便道自已心得其正否此須是於喜怒
哀樂未發之際能體所謂中於喜怒哀樂之
[003-14a]
後能得所謂和致中和則天地可位萬物可
育其於平天下何有因論孟子直以禹稷比
 方顔子只顔子在陋巷時如禹稷事業便可
爲之無難若正心誠意不足以平天下則禹
 稷功巍巍如此如顔子者如何做得
問伯夷柳下惠如何見得能朝諸侯一天下曰
 只看顔子在陋巷便做得禹稷事業則夷惠
 之能朝諸侯一天下可知聖人之得邦家綏
 之斯來動之斯和自是力量不同如夷惠之
風能使頑夫廉懦夫有立志鄙夫寛薄夫敦
[003-14b]
奮乎百丗之上下聞者莫不興起則其未有
爲之時人固已心恱而誠服之矣使得百里
 之地而君之其效冝如何
叔孫通作原廟是不使人主改過而教之耻過
 作非也此爲萬丗之害今太廟却閑了只嚴
 奉景靈宫是舎先王之禮而從一謬妄之叔
 孫通也豈不過乎
母意只是去私意若誠意則不可去也重見
因讀東坡和淵明形影神詩其影荅形云君如
 煙上火火盡君乃別我如鏡中像鏡壞我不
[003-15a]
㓕曰影因形而有無是生㓕相故佛嘗云一
 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正言其非實有也何
 謂不㓕他日亦嘗讀九成臺銘云此說得之
莊周然而以江山吞吐草木俯仰衆竅呼吸
鳥獸號鳴爲天籟此乃周所謂地籟也但其
 文精妙讀之者或不之察耳
言荆公云天使我有是之謂命命之在我之謂
 性是未知性命之理其曰使我正所謂使然
 也然使者可以爲命乎以命在我爲性則命
 自一物若中庸言天命之謂性性即天命也
[003-15b]
 又豈二物哉如云在天爲命在人爲性此語
 似無病然亦不湏如此說性命𥘉無二理第
 所由之者異耳率性之謂道如易所謂聖人
 之作易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也
謂常問志寧云至道無難惟嫌揀擇其理是否
 志寧曰是曰若爾公何不殺人放火志寧無
 語
揚雄云學所以修性夫物有變壞然後可修性
 無變壞豈可修乎唯不假修故中庸但言率
 性尊德性孟子但言養性孔子但言盡性
[003-16a]
因論荆公法云青苗免役亦是法然非藏於民
 之道如青苗取息雖不多然嵗散萬緡則奪
民二千緡入官旣入官則民間不復可得矣
免役法取民間錢雇人役於官其得此錢用
者蓋皆州縣市井之人不及郷民郷民惟知
輸而巳而不得用故今郷民多乏於財也青
苗二分之息可謂輕矣而不見有利於百姓
何也今民間舉債其息少者亦湏五七分多
者或倍而亦不覺其爲害曰惟其利輕且官
中易得人徒知目前之利而不顧後患是以
[003-16b]
 樂請若民間舉債則利重又百端要勒得之
 極難故人得巳且巳又青苗雖名取二分之
 息其實亦與民間無異蓋小民旣有非不得
 巳而請者又有非不得巳用之且如請錢千
 或遇親舊於州縣間須有酒食之費不然亦
 須置小小不急之物只使二百錢巳可比民
 間四分之息又請納時往來之用與官中門
 户之賂遺至少亦不下百錢况又有胥吏追
 呼之煩非貨不行而公家期限又與私家不
 同而民之畏法者至舉債以輸官往往沿此
[003-17a]
遂破蕩産業者固多矣此所以有害而無利
也或云官中息輕民得之可以自爲經營歲
豈無二分之息乎蓋未之思也若用之商販
則錢散而難集正公家期逼卒収不聚失所
指準其患不細往年富家知此患也官中配
之請不得巳請而藏之比及期岀私錢爲息
輸之官乃無患然使民如此是無事而侵擾
 之也何名𥙷助之政乎
翟霖送正叔先生西遷道宿僧舎坐處背塑像
 先生令轉倚勿背霖問曰豈以其徒敬之故
[003-17b]
 亦當敬耶正叔曰但具人形貌便不當慢因
 賞此語曰孔子云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爲其
 象人而用之也蓋象人而用之其流必至於
 用人君子無所不用其敬見似人者不忽於
 人可知矣若於似人者而生慢易之心其流
必至於輕忽人
孟子言仁者如射蓋生於子思射有似乎君子
 之說言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
 在蓋生於孔子以言必信行必果爲硜硜然
 小人之說
[003-18a]
學校養士反不如居養安濟所費之多如餘杭
學今止有三十人而居養安濟乃共有百餘
 人居養安濟人給米二升錢二十爲士者所
 給如其數加四錢耳而士未必常在學也則
 其所費固寡於彼矣若其所養實是窮民疾
 病者誠善然所養止浮浪游手之徒耳夫厲
 良民而養游手是何政事近詔又収養年五
 十者自此往往來者益多所費當益廣夫年
 五十則子自可昏女自可嫁安得爲無告之
 窮民乎又其所養多聚異郷之人不許根問
[003-18b]
來處則雖有父子夫婦官吏何縁得知故其
弊爲甚若只許土着人就本貫収養亦易爲
檢察而其弊减矣
因看合浦論無爲軍役法曰天下役法多有不
同處如所論與潭州處置全别潭州紹聖間
所定皆岀公之手又言吏有禄本要養其廉
耻及不廉故可從而責之此爲待之盡然亦
須養得過方得若養他不過不如勿給徒費
財耳何則彼爲吏於此蓋欲以活父母妻子
故爲之今也養之不過雖有刑戮在前寧免
[003-19a]
其受賕乎如法曹之俸月十千而法司乃十
 二千則法吏之禄爲過於法官又常平吏人
月給六千此乃可責之以不受賕其餘千錢
或二三千而巳給𥿄札尚不足安能活其家
則其勢湏至乞覔如必若法司常平吏人重
其禄則財用之費無所從岀兼是吏禄亦有
 不用多給者如學士茶鹽司吏人近制禄皆
 不减十千彼有何事繁難作何情弊而可以
當此禄乎若此雖謂之妄費可也
民之於上不從其令而朝廷惟以言諭之冝其
[003-19b]
 以爲虚文而莫之聽也今天下非徒不從上
 令而有司亦不自守成法觀官吏所奉行惟
 奉行朝廷之意而巳若皆守法則法亦自足
 以致治且如役法耆長許募而不許差輙差
 者徒二年然法當募上户其傭二千錢逐州/縣定
此餘杭/所定豈有上户肯利若干錢而願役於官
 乎上户不願則其勢湏至強使爲之是名募
 而實差也其如法何又如日近買翎毛郡不
 敷諸縣令買者以於法不許抑配故也然翎
 毛非人所常有而郡中文移督責諸縣但使
[003-20a]
之催人以其所収藏翎毛輸之官若縣中只
依法行遣安得辦集其勢亦湏至抑配是名
和買而實抑配也如此者皆法之不可行者
也法至於不可行則人惟意之從而巳
立法要使人易避而難犯則必行而無赦此法
 之所以行也今法太嚴宻直使人於其間轉
 側不得故易犯是以犯法之人官吏多不忍
 行法必宛轉爲犯者之地法如何行得
人各有勝心勝心去盡而惟天理之循則機巧
 變詐不作若懷其勝心施之於事必以一已
[003-20b]
 之是非爲正其間不能無窒礙處又固執之
 不移此機巧變詐之所由生也孔子曰不知
 命無以爲君子知命只是事事循天理而巳
 循天理則於事無固必無固必則計較無所
 用
神考問伯淳王安石如何人伯淳云安石博學
 多聞則有之守約則未也又嘗問是聖人否
 伯淳云詩稱周公公孫碩膚赤舄几几聖人
 蓋如是若安石剛𥚹自任恐聖人不然
問子思之不使白也喪岀母也是乎曰禮適子
[003-21a]
不爲岀母服曰何也曰繼體也
問陳莊子死赴於魯縣子謂繆公哭之而曰有
愛而哭之有畏而哭之夫哭之也以畏何也
 曰以言丗有然也非古之禮也若古之大夫
 則束脩之問不岀竟故生無相問其死也何
赴告之有哉後丗國亂而君昏爲臣者交政
 於中國故生則同盟死則赴告非禮也故春
 秋因其卒而書之所以著其罪也
仲素問横渠云氣質之性如何曰人所資禀固
 有不同者若論其本則無不善蓋一隂一陽
[003-21b]
 之謂道隂陽無不善而人則受之以生故也
 然而善者其常也亦有時而惡矣猶人之生
 也氣得其和則爲安樂人及其有疾也以氣
 不和而然也然氣不和非其常治之而使其
 和則反常矣其常者性也此孟子所以言性
 善也橫渠說氣質之性亦云人之性有剛柔
 緩急強弱昏明而已非謂天地之性然也今
 夫水清者其常然也至於湛濁則沙泥混之
 矣沙泥旣去其清者自若也是故君子於氣
 質之性必有以變之其澄濁而水清之義歟
[003-22a]
因見王逢原文集曰此髙論怨誹之人也他日
嘗曰此子才則髙矣見道則未
中庸深處多見於孟子之書其所傳也歟
徐師川歸洪州欲不復來先生問之曰公免得
仕宦否若端的有以自贍不必復來固好第
亦湏着仕官如何師川曰亦以免仕宦未得
 曰如此則當復來供職仕官處處一般旣未
 免得須復爲他官逃此之彼彼亦冝有不安
 處是無地可以自容也師川曰來此復爲人
 所羅織䧟於禍奈何曰顧吾所自爲者如何
[003-22b]
 耳苟自爲者皆合道理而無愧然而不能免
 者命也不以道理爲可慿依而徒懼其不免
 則無義無命矣師川曰極是亦待來此若做
 不得去之未爲晚又言人只爲不知命故纔
 有些事便自勞攘若知得徹便於事無不安
 孔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固嘗解
 云使孔子不免於恒魋之難是亦天也桓魋
 其如何哉蓋聖人之於命如此夫冨貴死生
 人無與焉何尤人之有孟子分明爲臧倉所
 毀不遇於魯侯而以爲不遇非臧倉之力蓋
[003-23a]
 知命也列子曰桓公非能用讎也不得不用
管仲非能舉賢不得不舉此說得之矣曰列
子此說似知命然至其論夷惠以爲矜清貞
之尤以放於餓死寡宗以公孫朝穆之事爲
得計以堯舜桀紂之事爲不足較茲豈非其
過乎曰其過也若聖人所謂知命義常在其
中矣然則彼亦豈得之而不盡者乎曰然
仲素問知微之顯莫只是戒愼乎其所不睹恐
懼乎其所不聞否曰然因言有僧入僧堂不
言而出或曰莫道不言其聲如雷莊周之尸
[003-23b]
居而龍見淵黙而雷聲可謂善言者也
孟子直是知命滕文公以齊人築薛爲恐問救
 之之術而對以君如彼何哉強爲善而巳矣
以竭力事大國則不得免問安之之道而對
 以太王居邠不以其所養人者害人而繼之
以效死不去之䇿自丗俗觀之可謂無謀矣
然以理言之只得如此說捨此則必爲儀秦
 之爲矣凡事求可功求成取必於智謀之末
而不循天理之正者非聖賢之道也天理即
 所謂命
[003-24a]
語羅仲素云今之學者只爲不知爲學之方又
 不知學成要何用此事體大須是曾着力來
 方知不易夫學者學聖賢之所爲也欲爲聖
賢之所爲湏是聞聖賢所得之道若只要博
通古今爲文章作忠信愿愨不爲非義之士
 而巳則古來如此等人不少然以爲聞道則
 不可且如東漢之衰處士逸人與夫名節之
士有聞當丗者多矣觀其作處責之以古聖
賢之道則畧無毫髪髣髴相似何也以彼於
道𥘉無所聞故也今時學者平居則曰吾當
[003-24b]
爲古人之所爲纔有事到手便措置不得蓋
其所學以博通古今爲文章或志於忠信愿
愨不爲非義而巳而不知湏是聞道故應如
此由是觀之學而不聞道猶不學也
仲素問詩如何看曰詩極難卒說大抵湏要人
體㑹不在推尋文義在心爲志發言爲詩情
動於中而形於言言者情之所發也今觀是
詩之言則必先觀是詩之情如何不知其情
則雖精窮文義謂之不知詩可也子夏問巧
笑倩兮美目盻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
[003-25a]
 禮後乎孔子以謂可與言詩如此全要體㑹
 何謂體㑹且如關雎之詩詩人以興后妃之
 德蓋如此也須當想象雎鳩爲何物知雎鳩
 爲摯而有別之禽則又想象關關爲何聲知
 關關之聲爲和而通則又想象在河之洲是
 何所在知河之洲爲幽閑逺人之地則知如
 是之禽其鳴聲如是而又居幽間逺人之地
 則后妃之德可以意曉矣是之謂體㑹惟體
 㑹得故看詩有味至於有味則詩之用在我
 矣
[003-25b]
語仲素西銘只是發明一箇事天底道理所謂
事天者循天理而巳
因論蘇明允權書衡論曰觀其著書之名巳非
豈有山林逸民立言垂丗乃汲汲於用兵如
 此所見安得不爲荆公所薄曰大蘇以當時
 不去二虜之患則天下不可爲又其審敵篇
引晁錯說景帝削地之䇿曰今日夷狄之勢
是亦七國之勢其意蓋欲掃蕩二虜然後致
 太平耳曰纔以用兵爲事只見搔擾何時是
 天下息肩時節以 仁宗之丗視二虜豈不
[003-26a]
勝如戰國時然而孟子在戰國時所論全不
以兵爲先豈以崇虚名而受實弊乎亦必有
道矣
問秦少游進卷論所以禦戎乃欲以五路之兵
歲出一路以擾夏人之耕如此是吾五歲一
出兵而使夏人歲歲用兵此㓕狄之道也當
時元祐間有主此議者此果可用否曰王者
之兵有征無戰必不得巳誅其君而弔其民
可也豈容如此兼是亦無此理今常以五路
之師合攻夏人尚時有不支歲出一路其傾
[003-26b]
 國而來攻城破邑吾其可止以一路之衆當
 之乎大抵今之士人議論只是口頭說得施
 之於事未必有效
言朱公掞上殿 神考問欲再舉安南之師公
掞對願陛下禽獸畜之蓋夷狄得其地不可
 居得其民不可使得巳且巳須要廣土闢地
何益自紹聖崇寧以來所以待夏人大是失
䇿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
財此有用今不務德以致人徒得其空地又
 運中國之財以守之是何所見
[003-27a]
君臣之間要當一德一心方作得事古之聖賢
相與以濟大業蓋無不然者觀舜命禹征有
苗巳誓師往伐而益以一言賛禹禹遂班師
舜以禹之班師便爲之誕敷文德而有苗格
矣舜命禹徂征禹旣行而益有言宜告之舜
不告舜而告之禹禹承命於舜及其不遂行
也宜先禀之舜乃擅反兵而不疑舜於二人
者無責焉可也乃徇其所爲從而相之益之
意豈不曰禹猶舜而禹之意豈不曰舜猶己
也歟夫是之謂一德一心自今觀之則益之
[003-27b]
言可以謂之沮壞成事而禹之事爲逗留君
命矣然古之君臣各相體悉如此古人立功
 所以易而後丗成事所以難也
語仲素曰某嘗有數句教學者讀書之法云以
身體之以心驗之從容黙㑹於幽閑靜一之
中超然自得於書言象意之表此蓋某所爲
者如此
又云西銘㑹古人用心要處爲文正如杜順作
法界觀様
仲素問盡其心者知其性如何是盡心底道理
[003-28a]
曰未言盡心須先理㑹心是何物又問曰心
之爲物明白洞逹廣大靜一若體㑹得了然
分明然後可以言盡未理㑹得心盡箇甚能
盡其心自然知性不用問人大抵須先理㑹
仁之爲道知仁則知心知心則知性是三者
𥘉無異也横渠作西銘亦只是要學者求仁
而巳
論及陽城事謂永叔不能純夫取之其言曰陽
城蓋有待而爲者也後丗猶責之無巳其不
成人之美亦甚哉此論似近厚曰陽城固可
[003-28b]
 取然以爲法則不可裴延齡之欲相其來非
 一朝一夕何不救之於漸乎至於陸贄之貶
 然後論延齡之姦佞無益矣觀古人退小人
 之道不然易之姤卦曰女壯勿用取女夫姤
 一隂生未壯也而曰壯者生而不巳固有壯
 之理也取女則引而與之齊也引而與之齊
 則難制矣隂者小人之象也小人固當制之
 於漸也故當隂之生則知其有壯之理其有
 壯之理則勿用取女可也是以姤之𥘉爻曰
 繫于金柅貞吉有攸往見凶金柅止車之行
[003-29a]
 也隂之𥘉動必有以柅之其制之於漸乎蓋
 小人之惡制之於未成則易制之於巳成則
 難延齡之用事權傾宰相雖不正名其爲相
 其惡自若也何更云待其爲相然後取白麻
 壞之耶然城之所爲當時所難能也取之亦
 是但不可以爲法耳
[003-29b]


龜山先生語録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