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071 范忠宣集-宋-范純仁 (master)


[020-1a]
欽定四庫全書
 范忠宣奏議巻上   宋 范純仁 撰
   奏乞壽聖節不用樂英宗治平元年公/時為殿中侍御史
臣伏聞將來壽聖節在上辛祀天致齋之内於禮不合
用樂而太常禮院議稱用樂無妨伏緣祀天致齋行自
古昔誕辰上壽起于近朝以禮較之祀天為重昨來郊
祀小次黃褥皆是有司於禮合陳而陛下虛次徹褥以
示至恭臣民懽然歌頌聖徳若今來致齋之内却許用
[020-1b]
樂則恐前後之禮不侔伏望聖慈指揮將來上壽以致
齋之内權不用樂則不惟合於典禮亦使中國四夷知
陛下克已奉天尊禮化民之意
   奏乞於郊赦前復錢公輔官治平/元年
知制誥錢公輔因繳進詞頭責授滁州團練副使竊緣
繳進詞頭亦是中書舍人故事其言雖有過當其情應
亦無他不過欲補陛下聰明盡其愚直而巳不應重䝉
貶責遂同邪佞贓汚之人中外人心寧不疑懼因此言
[020-2a]
路頗壅實損惟新之政今聞陛下以水災之後深求直
言然在數十近侍之臣亦未聞各上封章指陳時政闕
失得非以公輔為戒各務保全其身是使受恩無言於
陛下將何所賴伏望聖慈特於南郊赦前牽復公輔一
官以明陛下容納直言之意庶使大小之臣各盡忠正
上補聖猷則天下幸甚
   再奏乞復錢公輔官治平/元年
臣近曽上殿奏陳乞於南郊赦前牽復錢公輔一官至
[020-2b]
今不䝉施行蓋以自公輔貶官之後朝廷除授寧無不
當臣寮各以公輔為誡不復敢有言者使濫進者不畏
公論苟容者足以偷安虧損聖明無甚於此况臣寮中
能不以身計為心而以職事為恤者十無一二陛下容
而納之尚恐不勸今又深加貶謫則誰不各求自安人
或盡然國家何賴臣之區區實在於此伏望聖慈降臣
前奏付中書門下施行使言路復開聖政無壅盡忠勤
職者有所勸苟容偷禄者有所羞則天下幸甚
[020-3a]
   奏乞權罷秋宴治平/二年
臣伏見今月二十二日秋宴竊以京師昨因大水之後
軍民壓溺死者甚衆哀痛之聲至今未巳陛下為民父
母憂樂與天下同之加以連日以來陰鬰未解民相傳
恐復有大雨暴露之衆憂懼方深若聞陛下鐘鼔之音
必有疾首蹙額而相告曰君臣宴樂似非其時伏望聖
慈特降指揮權罷今來秋宴只令支散酒食庶幾上承
天戒下順人情示聖君修省之誠消兆民災沴之氣
[020-3b]
   奏乞慎除授以革僥倖治平/二年
臣聞君之大柄在於刑賞賞不僭則為善者勸而下無
覬覦之心罰不濫則為惡者懲而人無寃抑之患善為
國者必慎於斯陛下臨御以來於刑罰固巳慎矣而於
濫賞之弊未聞更張近自兩月以來尤多輕授如待制
龍圖修撰之職相次拜者幾十餘人豈必盡是賢才且
復别無勲績但以一人擢用比之同列稍優則人人叙
遷以足其希望之意務為姑息如止兒啼輕爵濫恩無
[020-4a]
甚於此伏惟祖宗之制尤慎寵名至於小官未嘗輕授
况於近侍之職豈容什伍而進哉伏望聖慈詔中書門
下凡經筵雜學士待制修撰等職竝依内外置修注體
例各立定員數必須才徳兼優或聖意㨂擢或委以重
任或别立事功仍俟闕員方許除授自餘不得進擬如
此則得馭臣之道革僥倖之風近侍得人名器增重
   奏乞詔臣寮上封章陳闕失治平/二年
臣伏見近者小災為害萬衆失寧愁痛未平繼以淫雨
[020-4b]
陰沴不解人益無聊陛下軫慮至深嘗降詔㫖責躬求
諌非不丁寧多士盈庭徒為竊意未聞各明上封章副
陛下之意者其間或有奏疏亦未聞採擇施行羣下有
未通之情朝廷無恤災之實以致天意未順人罹其殃
若非陛下至徳動天推誠納諌則恐未能上承天戒下
格太和伏望聖慈特降詔諭令兩制近侍及三司副使
巳上臣寮竝須令逐員各上封章指陳時政闕失其省
府館閣諸司主判朝臣及常㕘官等竝令依次轉對各
[020-5a]
依故事如此忠言可盡下情可通聖政之得失必聞羣
臣之能否皆見惟祈天造俯納愚誠
   再奏乞降詔臣寮各上封章及依次轉對治平/二年
臣近日曽上封奏乞降詔令兩制及三司副使已上臣
寮逐員各上封事及諸司主判常㕘官等依次轉對至
今不䝉施行伏惟陛下臨御方初天下延頸企足觀望
聖化正宜博覽羣策通達下情使四方之利病必聞羣
臣之能否皆見然後可以布順民之政恢太平之風固
[020-5b]
不當以聴覽為煩而以多言為厭也况自古昔有敷奏
以言之法官師相規之誡瞽為詩工誦箴大夫規誨士
傳言皆所以深采羣言禆助時政之道也近世則有百
寮轉對之法本朝累聖悉曽行之非臣至愚獨有是說
伏望聖慈體明目達聰之道念羣情壅蔽之弊將臣所
奏付中書門下檢㑹施行則天下幸甚
   奏濮安懿王稱號乞依兩制所議治平二/年六月
臣近到闕下伏聞兩制等已依典禮議定濮安懿王稱
[020-6a]
號封爵却因政府議論不同且令權罷中外人心疑惑
未巳伏緣陛下昨受仁宗詔命親許為仁宗之子至於
遷官封爵悉用皇子故事問安侍膳孝徳巳彰以至纂
承大統天下以陛下為仁宗之子故億兆欣戴一無間
言子子孫孫長享天命此則與前代出繼之主事體不
同故於本宗難加殊禮况濮王自有封國繼嗣蕃昌今
若改封大邦世世傳襲夾輔帝室永垂鴻名則於濮王
之尊不為不盛於陛下之報不為不深伏望聖慈斷以
[020-6b]
大公特降詔㫖恭依兩制所議如此則上合天心下服
民望杜謟諛希合之言為萬世不易之法
   第二狀
臣近曾上殿進劄子言乞依兩制議定濮王封爵稱號
事早降詔㫖及面有奏陳皆䝉聖意開納至今已踰旬
日未䝉别降指揮近風聞有臣寮建議欲尊濮王以殊
號者朝論相傳未知實否臣夙夕思念萬一有執政大
臣造作此議致陛下聖意難于可否故臣不避再三之
[020-7a]
黷須至奏陳惟望陛下留神聴納則天下幸甚伏以仁
宗皇帝當康盛之年立陛下為子皇太后不避六宫之
怨力賛先帝保育陛下者是皆欲陛下繼體承祧一意
大統報徳述事傳於無窮陛下自為皇子則問安侍膳
純孝巳彰即位以來烝烝不怠謳歌欣戴夷夏帖然但
臣下不明陛下之心故率然建為此議殊不思若加濮
王以殊號則致天下疑陛下以懐報私親為重以傳授
大統為輕事不兩兼理之然矣上則違先帝之意中則
[020-7b]
傷皇太后之心下則失天下之望當聖政惟新之際豈
宜失天下之心如此况今三二宰執皆是先帝舊臣計
其贊先帝立陛下之時必不肯為今日之議但以有保
身之計故不暇深慮事機阿㫖遂非一至于此豈顧事
行之後虧損聖猷貽譏今古雖悔何逮臣竊見魏明帝
太和三年詔書其事甚明陛下神聖博學必亦覽之詳
矣足以度先帝皇太后期望陛下之心雖先帝聖徳廣
大非魏主之可同在其愛子之心必不相逺如陛下以
[020-8a]
宗廟重事議論未同聖衷難於獨斷則望降臣此奏付
中書門下令兩府大臣及未曾預議兩制臣寮同定聞
奏如此則自然公理可見是非可決使天下知陛下以
至公大義昭示今古不以邪說諛論侵紊典禮
   第三狀
臣近曽累上封章乞早依兩制所議加濮王封爵典禮
以安中外之心未䝉聖慈開允蓋以臣愚見兩制所議
已合至公今若尚更遲留不惟濮王追崇之典有闕亦
[020-8b]
恐増長觀望希合之意導惑聖聴虧損大猷臣不敢逺
引古義止以漢事言之如宣帝因霍氏所立又是昭帝
旁孫昭穆之間自當有考尚以其有為人後之議終為
魏昭所非況陛下親為仁宗之子事體與宣帝全然不
同難倣而行理亦明甚以近臣各有董宏不正之言將
致聖明之朝亦有哀帝之失故臣雖㣲賤寧不為陛下
惜之陛下若以臣言為可采即望更令兩府大臣及未
曽經議兩制臣僚同定奏聞施行若以臣言為妄謬不
[020-9a]
足取聽則乞下臣前奏付有司議罪重行貶責亦使臣
引罪知非雖死無恨臣無任愛君激切之至
   奏減江淮諸路鹽價治平三/年正月
臣伏見江淮諸路鹽價太髙致私販之人獲利轉厚及
所立刑名亦重過於盜賊而又不分强竊利厚則誘民
犯法而刑不可禁刑重則民思苟免而竭力拒捕不分
强竊則民知等罰而務結羣黨是故販鹽之人千百為
羣州縣之力無能禁止若非朝廷别立法制則恐更相
[020-9b]
扇誘羣黨轉盛凶年饑嵗遂為盜賊伏望聖慈指揮將
江淮南荆湖福建等路官賣鹽價竝比附兩浙體例逐
斤減價出賣及令三司將私鹽條貫重行刪定分為兩
等如持杖及不持杖十人已上即依舊條施行如不持
杖不滿十人者竝依空手竊盜法計贓定罪其贓各以
逐處鹽價估定如此則法制平一民漸知禁
   奏論濮王稱親未當治平三/年正月
臣伏聞手詔節文稱親之禮謹遵慈訓追崇之典豈易
[020-10a]
克當固巳見陛下守義狥公慎重之至也然稱親之禮
殊未為安羣口紛紛不勝嗟憤臣等竊議皇太后手書
稱親之意蓋用漢宣故事欲行於今乃與中書門下元
建皇考之議大體相依此不免為兩統二父之失所以
議者喧然皆謂母后手書非出慈壽之本意皆建議之
臣眩惑交構成就其謀欲自掩其惡而杜塞言者之口
也臣觀陛下繼明之始與漢宣故事不同宣帝之時尚
為有司所奏為人後者為之子請謹視孝昭所為未有
[020-10b]
却令大宗正統之母追稱小宗所生為親也錯亂禮法
失其本意若欲以濮王為親則襄國巳降自當為母於
皇太后豈得安哉恭惟陛下親受仁宗詔命而為之子
故先帝遺詔誕告萬方謂陛下為皇子即皇帝位四夷
諸夏莫不共聞今乃復稱濮王為親則先帝治命之詔
不行而陛下繼體之義不一况太后與政府大臣並受
先帝顧託言猶在耳永昭陵土未乾止因一二近臣之
謀遂忘而弗顧陷兩宫於有過之地使四方臣民惑先
[020-11a]
帝之遺詔疑陛下之過舉移謳歌欣戴之心為忠憤不
正之氣可不痛哉萬一西夏姦民有以先帝遺詔為問
則執政之臣其將何辭以對然則稱親之禮豈宜輕用
臣等待罪于家屢䝉詔㫖促令供職而踧踖未敢承命
者以此之故也若必使臣等就職則當合班廷爭以救
朝廷之失雖陛下容納直言為天下所聞而臣等不能
早悟明主之罪益深益重矣豈可復居言路預耳目之
臣哉臣等之心有死無二伏惟陛下留神聴納天下幸
[020-11b]

   奏論執政尊崇濮王邪議治平三/年正月
臣伏見執政首開邪議妄引經證以枉道恱人主以近
利負先帝欲累濮王以不正之號將陷陛下於過奉之
議朝論駭聞天下失望政典之所不赦人臣之所共棄
臣地居言職勢不嘿全請尚方之劍雖古人所難舉有
國之刑典章猶在且議既不合理難並立昔師丹之說
行則董宏坐其罪董宏之論勝則師丹廢于家臣等言
[020-12a]
不足用願從竄謫上不辜陛下之任使下不廢朝廷之
職業臣等之志足矣竊以自古人君之御天下未嘗不
以人心為本得之則中才可以免危亂失之則賢智不
能保治安故曰民猶水也可以載舟可以覆舟人心之
得失可不慎哉豈有身備大臣與國同體希合上意内
營已私移過於人君失望於天下為臣之惡莫重於斯
伏惟陛下紹膺大統稱尊御極生育之恩禮宜追厚然
當俟先帝祥禫之既畢陛下徳澤之已行然後講求典
[020-12b]
禮褒從本親况仁宗虞主始祔陵土未乾而遽開越禮
之言欲遵衰世之迹致陛下外失四海臣庶之心内違
左右卿士之議陛下自臨御以來厲精為治遇災而懼
則有周宣之風至諴感神則蹈虞舜之徳至於徽稱所
加却而不受皆前代難行之節治朝可紀之政推而行
之和氣可致然而中外人情嚻然不安者良由邪說震
驚大議未定今不正濮王之禮則無以慰羣心不罪首
惡之臣則無以清朝政伏望聖慈早出臣前後章奏付
[020-13a]
外施行
   再奏論執政邪議
臣近兩次全臺列章彈奏執政官不合首建邪議欺惑
聖聰上損君徳下驚民聽伏惟陛下即位以來兢兢業
業慎重萬幾四方翹首巳望太平而執政不能以古先
哲王政治之術開廣上意發號施令動合人心使億兆
之民鼔舞神化而乃希意要寵但為邪說違越禮法不
顧大義將陷陛下於有過之地及乎近臣集奏禮官討
[020-13b]
論遷延經時大議不決而又欲牽合前代衰暗之世所
行謬迹以飾奸言距塞正論挾邪罔上心實不忠伏望
聖慈奮然獨斷將臣等前奏付外施行庶分邪正以服
天下臣自去秋以來相繼論列中書門下不合建議欲
加濮王非正之號不䝉開納又於近日臣等三次全臺
列狀奏彈未䝉施行蓋由臣等才識淺陋不能開悟聖
心早正典禮又不能擊去奸惡肅清朝廷遂使大議乆
而不決中外之人謗論洶洶若安然尸祿不自引罪則
[020-14a]
上成陛下之失徳下隳臣等之職業臣等巳將元授御
史告身隨疏繳納自今月二十二日更不赴臺供職居
家待罪伏望聖慈早賜黜責
   再奏乞責首啓邪議之臣
臣等近准閤門告報奉聖㫖令赴臺供職臣等尋為所
論濮王典禮未正具狀奏陳不敢奉詔復准御批令依
巳得指揮臣等伏緣近以弹奏輔臣乞正大議以雪君
父之謗欲清左右之奸愚忠憤懣陷於僭越乃至封還
[020-14b]
詞誥擅離官次情雖憂君罪實違法伏䝉陛下深察其
意貸其所犯朝命冄行諭令就職臣等徒荷陛下全度
之恩未見朝廷法制之正今濮王典禮雖去殊號而首
啟邪議之臣未加顯責之令中外猶以為惑臣等何敢
自止伏望檢㑹臣等前奏施行所有本職未敢祗赴依
前居家待罪伏望聖慈俯賜睿斷
   論皇太后追尊濮王詔令
臣伏聞皇太后手書追尊濮王為皇夫人為后陛下巳
[020-15a]
降勅命施行竊以追崇濮王之事始因中書不正之謀
陛下謙謹未行之間聞皇太后曽䧏手書切責政府因
此權罷今皇太后復降命令追崇為皇始末不同天下
將何取信况皇太后自撤簾之後深居九重未嘗預聞
外政豈當復降詔令有所建置蓋是政府臣僚苟欲遂
非掩過不思朝廷禍亂之源耳且三代以來未嘗有母
后詔令施於朝廷者自秦漢以後母后方預㓜主之政
自此權臣欲為非常之事則必假母后之詔以行其志
[020-15b]
往往出於逼脅而天下不幸不知事由權臣今陛下以
長君臨御于兹四年萬幾之務當出宸斷内奉慈闈惟
宜竭仁孝之誠盡四海之飬而巳豈須更煩房闥之命
㕘紊國章一開其端流弊極大異日或為權臣矯託之
地甚非人主自安之計也伏望陛下深察臣言追寢前
詔凡繫濮王典禮陛下自可采擇公議而行何必用母
后之命施於長君之朝也臣方待罪于家日俟誅竄而
區區之誠不能自已者尚冀一悟明主之聼以安宗社
[020-16a]
臣雖萬死亦復何恨
   論陜西沿邊冗費治平三年公時為/陜西轉運副使
臣伏見陜西沿邊兵將俱冗城寨亦多倍費供須虧耗
財用今來既許西人納欵諸路罷兵正宜節省經費漸
圖豐實若更因循舊規不務改作豐實之期固無可望
年計支用亦形不足萬一再有邊事或值嵗歉倉卒之
間何以為計伏望朝廷檢㑹天聖以前陜西沿邊軍馬
兵官數目及委帥臣條列今來合留城寨及合減將官
[020-16b]
冗兵人數㕘定中制各令遵行其間或有帥臣不思體
國務為冗占者亦乞朝廷特行誡勵如此則不惟西陲
漸可完富兼使夷狄畏威易為馴服仍乞覺察沿邊希
功生事之臣重行責降使夷狄知朝廷好生之徳則可
省戍守之勞坐致豐實
   奏乞早遣夏國封冊使臣治平/三年
臣近聞朝廷許西人納欵先遣梁交齎賜詔書而封冊
之使未聞進發竊以羌人之性荒忽無常惟在朝廷結
[020-17a]
以恩信今既納其善意賜以徳音則封奬之恩亦宜早
下名實相副示我至誠豚魚之格感恩必固不可更自
稽緩益彼姦心逆詐蓄疑恐貽後患又關陜自春少雨
邊計未豐難於此時與較毫末漢祖行封南粤稽首項
籍刓印英雄離心况如聖朝不可不慎伏望聖慈指揮
夏國封冊使臣速令進發庶得疆埸早寧兵民受賜縱
彼别懷狙詐固亦曲不在我但使彼國生靈先感朝廷
好生之徳則其酋首自無能為
[020-17b]
   奏乞詔侍從陳朝廷闕失神宗熙寧二年公時為/起居舍人同知諌院
臣竊以古者三公之下即建九卿皆所以左右王朝協
贊治道蓋祿厚者其報宜重位髙者其責當深理之必
然不容僭濫本朝自兩府之下亦設侍從之官自待制
諌議以上學士舍人皆是古來九卿之職朝廷待之恩
禮既異士民瞻仰位貌亦崇是宜朝夕論思同國休戚
今乃忘本狥末擇易舍難只將主判司局便為已之職
事言寵名則亞於四輔論補報則同於庶僚人情既務
[020-18a]
因循朝廷不加考核况今來災異之後是陛下宵旰之
時凡在近臣正宜盡瘁而其間甚有優游緘默養望待
遷無愛君憂國之言乏盡忠補過之義或有時政得失
惟能退有後言處之不慙僅同胡越未必人人苟祿蓋
因習以成風不稼取禾莫斯為甚伏望陛下明降詔㫖
督責近侍凡是朝廷闕失竝須論列奏陳所上封章並
付政府其盡心論奏而言多中理者稍加褒進其持祿
不言或言而無取者量行黜責如此則朋龜效靈庻職
[020-18b]
修舉朝廷獲多士之助近臣免尸素之譏
   論求治不可太急熙寧/二年
臣伏見陛下即位以來切於求治思欲革去舊弊速致
太平此固聖明之君盛徳之舉也然而道逺者理當馴
致事大者不可速成人才不可以急求積弊不可以頓
革道不馴致則有揠苗之患事欲速成則有不達之憂
人急求則才佞進而巧偽生弊頓革則人情擾而怨憤
作所以景帝削七國而晁錯受戮東漢疾横議而黨錮
[020-19a]
大興宋襄公急於求霸以致䘮師唐文宗切於除姦而
訓注禍作此皆前世之明效而後王之龜鑑也故帝王
之圖治必在顯仁藏用自下升高人材以長育而成功
徳以積累而大通其變而使民不倦神其化而使民不
知無象無為而天下自安矣故傳稱堯之徳曰蕩蕩乎
民無能名焉稱舜曰夫何為哉恭已正南面而巳矣稱
文王則曰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是皆聖人之治以無為
而成也又稱孔子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又曰無適也
[020-19b]
無莫也義之與比洪範曰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
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
此則聖人之心毋固毋必毋適毋莫不作偏黨好惡而
邪正自辨萬事無惑也故水止則方能鑑物心清則可
以理事自古人君有以才畧自任果於興作欲其事功
速就必為憸佞所乘迎合之人則以才能被寵忠直之
論皆以沮排見疑以沮排被疑則不暇察其忠以合意
為才則無以覺其佞自然善惡無辨賞罰不明人情怨
[020-20a]
怒而不知禍亂已成而莫見以至國家顛危者多矣此
果於興作之害也孔子曰予無樂乎為君惟其言而莫
予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此有以見小人承順之
言可懼也陛下聰明仁孝修已篤恭自有堯舜之資可
以垂衣而治不須急務於近效乃雜五霸之為豈唯徒
勞睿思實恐以小妨大伏望陛下清心簡事尊徳委賢
以知人安民為大方以富國强兵為末務覆之如天容
之如地四海被不言之化生民躋仁壽之域與三王竝
[020-20b]
美唐虞比隆使後世歌頌無窮在陛下留神而巳
   論親決庶政熙寧/二年
臣伏見陛下即位以來孜孜求治親決庶政日煩聖謨
萬乘增宵旰之勤羣下負尸素之責君勞臣逸顛倒衣
裳異天徳不言而成虧聖人無為之治又况人主詔令
當務簡而必行萬幾之多寧免一失先有司則不容差
謬當職者得以糾繩出上意則事關綸言為臣者難於
輕議行之寖久益少損多蓋夫尊者當領其要卑者當
[020-21a]
任其詳尊卑之殊其職亦異盡心謹職督察細事者有
司之職也經國阜民選賢任官者宰相之職也容載如
天地廣大如江河巍巍蕩蕩無得而名者王者之徳也
以卑僭尊則不恭而失職以上逼下則太察而勞神故
易稱黃帝堯舜曰垂衣裳而天下治又孔子稱堯曰惟
天為大惟堯則之詩稱文王曰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是
皆簡易博大無思無為之明效也惟聖心稽而行之易
若反掌伏望陛下察虞舜叢脞之戒思老氏清淨之言
[020-21b]
潜晦聰明頥養聖慮擇宰司而委以萬務謹庶長而責
其成功廣聴納以導羣情察邇言而安庶政大臣無不
以之怨多士懷得職之喜愚智效力上下盡心自然端
拱垂衣太平可致
   奏設特舉之科分路考校取人熙寧/二年
臣近奉徳音以朝廷不能均取四方之士慮有遺才令
臣具合設科制及取人之法進呈臣智識淺疎不能畫
逺大之策上副詔㫖輙以所見粗陳一二竊以自祖宗
[020-22a]
以來取人唯進士科為盛凡舉擇公卿近侍多取進士
出身之人故天下之士競務此科而進然進士舉業文
賦唯閩蜀江浙之人所長至南省則與西北之人一處
糊名通考故西北之人得進者少今若明行分别則必
東南之人興難進之嗟而寄貫巧偽者益多不若用臣
前來所上貢舉之策先於天下郡縣各立學校飬士之
法仍擇明師以教之毎科詔之下委州郡長吏及學官
於進士明經中唯取土著之人先曾入州學各及三百
[020-22b]
日已上才行優於衆人者許用解額中人數三分之一
特為薦送至南省謂之特舉之科南省只試策論經義
仍各分路分攷校逐路各與優立分數取人至御前亦
依分數與放及第則諸路得人無不均一朝廷遂於貢
舉優立五路之法又乞詔政府今後舉臺省館閣經筵
職司竝於明經進士或無出身人中數路參取但擇才
行優長不必限以科第如此則四方賢士可以俱進矣
更望聖慈詳酌施行
[020-23a]
   奏乞詔内外之臣各舉所知熙寧/二年
臣聞唐虞之際俊乂在官成湯亦曰旁求俊彦詩稱濟
濟多士文王以寧孔子論政則曰赦小過舉賢才是皆
以舉擇人材為治道之先務也方今天下之廣士民之
衆不減古昔而庶官得人不及前代良以舉用之道未
能開廣選任既由政府多以資任采擇執政不過數人
豈能遍知天下之士雖展轉採訪只亦得之私言未如
公舉之審實也唐則天以僭竊之政務求多士以収人
[020-23b]
心廣令臣寮舉薦兼亦人得自舉選任之道固為太
冗然猶多得賢俊下無遺才故姚崇宋璟之徒相繼而
出開元之治實有賴焉况當陛下刻意勞心興滯補弊
之際若不敷求賢才與之共政則何以致百揆時叙庶
政惟熙者乎求才之術莫若特詔内外之臣各舉所知
其大兩省巳上於省府諸路職司之中舉堪充三路及
臺閣清要庶寮之中舉堪充職司知州等人及諸監司
臺諌省府舉堪充轉運判官知州等人亦許舉堪充清
[020-24a]
要之人各舉三員竝於薦章之中終身保任一有不職
與之同罪及前來應詔舉到未曽進用及臣寮所舉自
代之人一處㕘較凡是庶官有闕便可選擇進用如此
則俊傑彚進官無曠職上可以輔成聖政下可以激勸
多士
   論擇臺諌
臣累聞徳音欲選擇臺諌官命自中出事既出於宸斷
發自至公宜須言路得人則中外快愜然臣愚以謂臺
[020-24b]
諌者陛下之耳目朝廷之凖繩可以分别邪正規助風
化百職之中其任最重當陛下初親庶政四方拭目以
觀知人舉擇之化萬一小有失當汗渙難收綸綍既行
所繫不細更望深留聖念慎加審擇則天下幸甚
   奏乞増補諌官熙寧/二年
臣聞古者天子有諍臣七人所以廣聰明而益治道也
昔在章聖之朝開廣言路置諌官六員仁皇慶厯之初
亦嘗増置員數近年以來止及三員又自吕誨改御史
[020-25a]
中丞其闕至今未補當陛下求治之際耳目之臣正宜
多設伏望聖慈檢㑹慶厯故事増補諌官員數庶使言
路得人上禆聖政
   再奏乞増補諌官熙寧/二年
臣近曽上言乞添置諌官員數未䝉朝廷施行伏緣諌
官迺天子耳目之臣設之不可不備當陛下明目達聰
之際尤藉羣才協力况有吕誨員闕久而未補陳襄至
今未到惟臣獨員當此責重進無同寅協恭之助退無
[020-25b]
商議講求之益以臣暗拙實懼曠闕伏望聖慈指揮檢
㑹臣前來劄子早賜施行
   奏乞戒妄陳邊事熙寧二/年三月
臣聞舜難任人而蠻夷率服詩稱讒人罔極交亂四國
易曰小人勿用必亂邦也有以見小人用之則交亂邦
國逺之則能服蠻夷皆前世之明效而聖人之深戒也
伏見近日因陛下求治之切延訪之勤時有小人之言
上惑聖聰聞之似若可採行之必累至明蓋其天性憸
[020-26a]
邪智識淺狹効小忠而忘大體貪近利而昧逺圖急於
營身不思害國皆以巳之所好便為致主之謀行於其
身尚為衆人所惡采而治國豈能有補大猷如昨來薛
向等起横山之謀西陲至今受弊及河北王臨好奏邊
事亦多細瑣不實自謂朝廷委信帥臣難為節制并諸
路走馬承受亦有不遵條約輕妄奏論揺動邊臣過當
生事朝廷毎有升黜適足助其威勢若不早加禁約實
恐深蠧紀綱伏望陛下法宣尼逺佞之言體虞舜疾讒
[020-26b]
之道凡是憸人近習其言不可輕信伏乞宣諭二府如
有妄奏邊事及曽引惹生事之人不得令在邊任候有
急難方得用之及委轉運使提點刑獄等體量諸路走
馬承受不得於元降條約外妄陳邊事及言人長短其
所奏文字亦乞降樞宻院公行如此則小人道消太平
可致
   奏乞戒飭邊臣弛備熙寧/二年
臣近聞夏國累次遣人赴闕禮意恭順外議皆謂漸可
[020-27a]
罷兵竊知西人頓買漢物數目過多似不為頻來之計
臣愚慮或恐分畫地界之際復欲阻兵脅盟臣已指揮
沿邊諸將寨柵常為意外之備更望朝廷戒敇邊臣不
得少有懈慢其向來所増軍馬及創添吏員且與存留
候將來畫定地界納到誓書抽減未晚蓋朝廷舉動夷
夏所瞻固宜慎重及臣所奏請邊防利害并舉辟官屬
亦望不付有司特降聖㫖施行免用常格沮礙臨時闕
事萬一落賊姦便上貽宵旰之憂則臣不早陳述之罪
[020-27b]
萬死難贖伏望聖慈留神聼納則天下幸甚
   條列陜西利害熙寧/二年
臣前次上殿親奉徳音以臣曽任陜西令臣具陜西利
害聞奏臣才識淺拙慚無長策上禆聖猷謹具管見條
列如左
  一唐以涇原帥府在涇州為四鎮北庭邠寜帥府在
   邠州為靜難軍本朝置逐路總管亦多只在涇
   邠二州自康定慶厯後來方於慶州置環慶帥
[020-28a]
   府渭州置涇原帥府蓋以邊事之際便於照管
   然事平之後饋運増逺民力倍費所以陜西之
   民久不完復臣今乞移兩路經畧使只於涇州
   邠州置府或遇邊事警急可令行營就近照管
   庶減供饋之勞實於邊事無闕
  一邊帥多以糧草責不在已務擁重兵於無事之時
   坐耗軍食及妄興軍旅誘致寇讐或縱熟戸邊
   人劫掠西界殺害平民為國生事皆非朝廷愛
[020-28b]
   人柔逺之意臣今乞選擇慶渭延秦四州通判
   令各兼本路經畧判官專主本路糧草及覺察
   城寨使臣邊人不得誘致寇讐希功生事如能
   愛惜邊用比常嵗不増供億及將到任至罷任
   一路糧草比較如有増羡及本路竝無生事之
   人即委監司保明其判官并帥臣並與旌賞或
   枉費供億糧草虧耗及縱邊人生事者竝行責
   降如此則不惟邊計可實亦使夏人懷我恩信
[020-29a]
  一陜西有沙苑等處監牧草地七八千頃自來飬馬
   别無増息虚占良田今來陜西四塞之地不通
   漕運若得彼中自出榖食則屯聚大兵易為供
   贍今乞罷陜西監牧將上件地開為營田募民
   耕種一頃嵗収公私無慮二百石則嵗可得一
   百五十餘萬石以助關右兵民之食為利不細
   其所得芻穉自可秣馬以助軍計一方今陜西
   苦於城寨太多及冗兵冗官為害又朝廷時有
[020-29b]
   試中武藝等人並與班行殿侍送沿邊指使城
   寨多則分却兵糧冗官多則坐耗邊用及班行
   等各懼替歸本班難得差遣故人人皆思僥倖
   以為身謀交搆邊事無所不至今乞將閒慢城
   寨冗官冗兵檢㑹臣前來劄子委帥臣監司減
   省其試中武藝等人即乞且送陜西内地易得
   糧草處差使緩急旋行勾抽不惟惜得軍儲兼
   免妄生邊事
[020-30a]
  一各邊地瘠薄公私難得米榖又山險艱於般運而
   逐處場務醞酒耗蠧無度毎遇邊上兵馬屯聚
   難得糧草之際裏外賣酒愈多轉致糓米耗竭
   和糴不行兼一遇凶嵗民即無食官中却輟軍
   糧救濟今乞將沿邊次邊鄉村酒店課利毎兩
   月不滿二貫文者並行停閉其州縣城寨酒務
   亦不得於常年課額外務為增羡庶使不奪民
   食饑凶之年可減賑貸兼免添起和糴米價大
[020-30b]
   費官錢
  一解鹽之法是為邊備根本近因法壊朝廷雖曽遣
   張靖體量亦不能深究利病朝廷以未見弊源
   重於更制臣恐三二年間糧草亦更虧少今乞
   檢㑹臣前來劄子令轉運司通管公共講求長
   久之法庶幾范祥時糧草之數漸可復補
  一今之啇賈富人車馬器服皆無制度役屬良民豪
   奪自奉蓋前世聖王法所先禁今不惟恣其奢
[020-31a]
   僭耗蠧民用而又於朝廷急難之際一有率歛
   則羣聚興怨今既不可暴行禁止可以因其所
   欲而為之節文又得財利以資公家之用今乞
   如秦漢武功爵之類立為散官及衙校名品使
   富人入粟於邊然後授之即以其名品高下定
   為車馬器服僕使屋室之制仍聼贖輕罪如此
   則國不失權而民皆樂輸不惟可實邊儲亦可
   漸行内地此亦漢之遺法在聖朝舉行之爾
[020-31b]
  一邊人好食西界青鹽雖嚴禁所不能止販者多是
   邊上强人事敗悉遭逺配邊上强人漸少甚非
   中國之利今乞於沿邊置𣙜場以茶并雜貨博
   易青鹽盡収入官與觧鹽同賣仍通入解鹽課
   額其合用茶乞自朝廷賜與其他雜貨即令解
   鹽司管認如此則不惟省刑愛人亦可以固戎
   心息邊患
  一陜府虢解等州與絳州每年差夫共約二萬人至
[020-32a]
   西京等處採黄河稍木令人夫於山中尋逐採
   斫多為本處居民於人夫未到之先収採已盡
   却致人夫貴價於居民處買納及納處邀難所
   費至厚毎一夫計七八貫文貧民有賣產以供
   夫者今乞竝破官錢收買如官中少錢即許合
   著人夫戸情願出錢免夫毎夫納錢二貫文與
   官中合破夫粮相兼買稍其監買官仍與别立
   賞格如此則河防無闕大省民力
[020-32b]
   奏乞令孫永依舊知秦州熙寧二/年四月
臣前次上殿親承徳音以孫永守邊失䇿更且責其後
效有以見聖心寛大使過責成深得秦繆公任孟明視
之道矣今日却聞孫永降職移知和州以李師中代為
秦帥臣竊以帥臣之職尤須久任方能諳熟邊事經輯
逺畧若因事屢更則不惟迎送勞人兼亦百事更變兵
民之情不無煩擾兼臣舊與孫永李師中相識各粗知
其性行孫永雖無應變長材然忠謹慎靜足可使之安
[020-33a]
守李師中實有材力急難可用然好進任術不能靖安
其職若邊事稍寧必須躁動别圖進用如此則久長之
效未必得如孫永欲乞且依前來聖訓孫永與降職且
令依舊知秦州以責後效李師中且令在河東徐觀其
政績兼免移易勞人庶事煩擾
  貼黄臣與孫永相識頗熟今言之則有營救之疑
  不言則有曠職之懼被疑則臣身受責若曠職則
  誤朝廷臣是以再三思慮不敢不言惟在聖明採
[020-33b]
  納又仁宗朝韓琦以好水川事敗亦只降官仍知
  秦州今若以一寨易一帥則恐邊上得力將帥不
  易安職如臣言可採只乞作聖意更改
   論富弼入相久謝病不出熙寧/二年
臣聞股肱惟人良臣惟聖則君之倚良臣猶人之須手
足也手足不可舉則無以為人大臣不任事則無以為
國故虞舜作歌戒其臣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是股肱
之臣喜於任用則元首之徳日以興起也陛下即位以
[020-34a]
來審求輔相冢宰之位闕已逾年近得富弼委之大柄
四方士民莫不歌舞以謂聖主既得賢臣則徳澤日新
太平可待而弼登用以來屢以舊疾謁吿入則隨衆循
舊不欲有為退則謝客杜門罕通人事雖陛下丁寧宣
召而弼終未樂就職竊以中書政事日有萬機朝夕之
間贊襄是賴在陛下萬乘之尊尚以宗廟社稷之重惟
日孜孜旰昃不暇而弼乃以飬痾自便處之晏然臣逸
君勞於義安忍或以謂陛下待弼恩禮雖厚而誠有所
[020-34b]
未至用弼雖重而任有所未專使弼不盡其才所以鬱
鬱失職而迤邐求去也以臣思之竊謂不然且弼起自
布衣仁宗擢為宰相先皇帝暨陛下倚為宿徳元老四
方士民望弼為賢臣碩輔在弼報稱之義自應如何况
陛下懼災求治之時而弼位居冢席君臣之際不宜形
跡當自任以天下之重盡陳其所欲為必曰方今何事
可憂何人可任何利可興何弊可革何者為先務何者
宜緩行然後審陛下用捨之意而弼之去就自明何必
[020-35a]
僶勉媕阿自為巻縮是非不欲明辨進退不敢顯言苐
且移疾於家使人主厭於容養然後翻然決去方為善
謀者哉臣慮弼必惑道家全神飬氣之言徇曲士忘名
忌滿之節不以天下之重易其愛身不以萬務之急妨
其飬性恤已則深於恤物憂疾則過於憂邦但能早退
自全即為明哲之術殊非聖人朝聞夕死之意而弼以
為得此又弼之過計也且詩曰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刑
則是朝之老成過於典刑之重也易曰王臣蹇蹇匪躬
[020-35b]
之故則是人臣之分不以一身為恤也今弼若迤邐遂
去則致陛下有不用老成之迹弼亦有不能竭節匪躬
之名不用老成則於聖徳有虧不能匪躬則於臣節無
取則弼之處身致主兩皆失宜而望儀刑四方表率百
辟難矣臣又自念弼與先臣素有契義在臣當有忠告
之言而以待罪諫垣不敢私通書謁伏望聖慈將臣此
奏宣示弼如臣妄詆大臣則乞重行貶責如以臣言為
是則弼宜恐懼修省不可更如前日倚疾自便速當靖
[020-36a]
恭厥位同寅戮力竭致主安民之慮講興治補弊之術
延訪多士採擇羣才上以副陛下倚毗下以副士民屬
望使虞舜之賡歌不獨見美於前世㣲臣不勝大願
  貼黃聞弼以足疾迎送有妨不見賔客則將何以
  詢訪事幾别識人才竊計弼雖在家飬疾不過安
  坐靜室賔客既知弼有足疾必不責其迎送之禮
  若只坐與之語於弼有何所損亦乞聖慈宣諭此
  意
[020-36b]
   奏乞將章辟光所奏宣示臺官熙寕/二年
臣竊聞臺官上言著作佐郎章辟光不合妄進文字語
于岐王臣以不見辟光所陳但聞外議喧騰未能知其
實否伏緣國朝親王外居自有故事豈容小臣輙生間
言伏望聖慈將章辟光所奏宣示臺官如别無過當之
言則可以安中外之心如其言涉輕妄則乞依臺官所
奏早行責降以戒憸佞若只但示含容足使外議傳播
及岐王聞之不能自安於陛下友愛之間所損不細防
[020-37a]
㣲杜漸不可不察
   論新法乞責降熙寧二/年七月
臣自備位諌垣殫竭愚衷實欲少禆聖治仰荅天恩但
其才不逮人技有所止多言煩黷一無可取加以執政
之臣遂非强愎自謂人莫已若惟欲衆不我違率意而
行畧無顧忌至於元臣舊老皆務泯嘿雷同漸恐欲事
必行嚴立法制深嫉異同之論急繩違忤之人以致忠
賢日踈諛佞得志陛下無納諌之美百官懷苟且之心
[020-37b]
衆怨潜興無敢言者此事將有漸固非臣力可回則其
疲懦無堪罪在難赦伏望聖慈早行黜責别擇諍臣庶
幾取信朝廷可救時弊大臣有所警懼小人不能為奸
惟在睿斷行之不疑臣無任激切之至
   第二狀熈寧二/年七月
臣昨日上殿劄子䝉恩令送中書臣恐執政遂非不以
臣言為是進呈之際不䝉施行伏緣臣自到諫垣方見
陛下進用富弼王安石臣與士大夫私相慶抃以為儒
[020-38a]
者得用必賛陛下行堯舜三代之政以修已安人為務
敦舉直錯枉之風先道徳而後事為先教化而後法度
變俗易於偃草施仁速於置郵是將拱手垂衣而天下
晏然矣今則富弼移疾居家堅不就職安石乃以五霸
富國强兵之術啟迪上心去其舊聞以希速效甚異孔
子不言軍旅孟軻恥道威文之意也又復任用小人專
興財利將使上玷聖徳侵刻生民臣雖屢有奏陳不䝉
聴納而執政之意持之益堅故臣太息失望不能自已
[020-38b]
觀其為事倉卒知人不明必恐别生事端上負陛下注
倚此臣深憂過計愛君行已區區莫奪之志也今執政
之臣既謂臣言無狀而臣亦患執政不能致君若使尚
處諫垣議論無由協濟豈惟職事廢闕實亦不可同寅
伏望陛下察臣狂愚早行責降庶盡犬馬之力别圖報
効則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奏乞詔還吕誨熈寧/二年
臣竊見前御史中丞吕誨坐言事失實奪職降知鄧州
[020-39a]
緣誨賦性質直素秉忠義朝廷許其風聞言事誨亦行
之不疑既有所聞遇事輙發論議雖有過當其情實可
含容又况陛下舉直錯枉遏惡揚善之時有臣如誨不
宜謫去四方不知其罪無以奬勸正人伏望特回睿恩
放罪詔還雖是巳補中丞亦可別與職任留之左右實
激忠良
   奏論責君子太重奬小人太深熈寧二/年七月
臣累言張靖不合責降薛向不合仍加奬用不䝉聴納
[020-39b]
緣臣備位諫垣職在箴補時政凡是賞罰差失必須竭
力陳論臣曾任陜西親見向之姦迹豈敢偷安苟祿結
舌保身况居聖神之朝當盡强直之說愚臣自叨近職
固亦上體聖心無非奬善旌能去邪黜枉深欲明示好
惡將使天下風從而乃執政之心喜人承順故不能分
别邪正以致賞罰不平使天下之人有疑於陛下必謂
督責君子太重崇奬小人太深委近習則務優容而來
其言用臣寮則因違忤以沮其志蓋以近事明之不得
[020-40a]
不謂之如此且如吕誨是御史中丞詔許風聞言事才
有失實即坐左遷此則責君子之太重也薛向外官固
合守法而敢違條㒺上罪跡顯聞不獨曲被優容而復
驟加奬用此則奬小人之太深也陛下間或遣内臣走
馬承受輩體訪外事固已不使臣寮得知其或言不審
詳必為隱而不責又况肯使與罪人對辨而反坐其言
者哉此則務優容而來其言也且薛向在陜西壞法巳
七八年張靖一旦往彼體量不能盡見根柢詢訪之際
[020-40b]
容有不詳朝廷忘其元初被㫖使與罪人對詞一有不
詳先被黜辱此則因違忤以沮其志也責君子太重則
忠臣難立奬小人太深則姦邪易滋優假以來之則近
侍之言皆進違忤者沮之則中人之性盡移如此而望
風俗之不偷聰明之不惑不可得巳陛下天資睿聖超
越前古臣之遭遇千載一時㣲臣尚恥於枉尺直尋陛
下固不可啟寵納侮豈止爵及惡徳實亦有害邦家伏
望聖慈捨巳從人勿憚改作近者二人之命悉賜追還
[020-41a]
不唯賞罰均平實亦天下幸甚
   奏論薛向熈寧二/年七月
臣累言薛向有罪不宜獲貸又其性貪狡不可付以六
路之權不䝉聴納臣聞傳曰徳惟善政政在養民又曰
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歛而助不給是聖王之政在乎
愛飬百姓而補助其不足使之衣食有餘然後供給公
上猶先培其根本而待華實之茂理之必然也陛下方
以公私匱乏故務先於理財蓋欲厚本抑末補助百姓
[020-41b]
將使富而後教冀三代之政耳非有意於損下奉上廣
殖貨利増大侈心而巳也然則付其任者宜得仁愛有
徳之士視人如巳方能知民飢渇發歛以時庶可副陛
下愛養元元之意固非如薛向急進希功貪狡刻薄之
人所能為也方今多士盈廷必有賢材可副選任在陛
下擇之而已今乃付以薛向而欲使黎民不飢不寒知
陛下愛飬之意是猶愛其赤子而付之狠戾貪狡之乳
母欲其子無飢渴之患而知其父母之慈固亦難矣今
[020-42a]
陛下成命巳行聖意定也而臣區區猶言之不巳者是
臣之職天下之士未至絶無君子而致陛下屈法奬用
小人是執政之罪也陛下聰明聖智有納諌之資而臣
言無可取則臣不肖失職之莫回執政之罪在聖恩得
以含容而臣之罪又安得不治哉臣不勝待罪之至
   再論薛向熈寧二/年七月
臣前來累言薛向在陜西違條㒺上罪狀顯明不當曲
加恩貸仍䝉奬用及張靖不當先於罪人責降皆是朝
[020-42b]
廷賞罰之失將使奸邪得志盡謂憲典可欺中人之性
易移悉以張靖為戒遇事必皆希㫖蔽惑人主聰明蓋
自中書不合差除致累陛下聖政臣雖累曽陳奏不䝉
聽納施行今又委以六路生靈使之專治財賦則薛向
奸詐必更甚於陜西緣陜西有都轉運使諸路帥臣走
馬承受皆是朝廷信臣不為向所統攝又有非時使命
往還訪察若是臣寮善惡朝廷易為得聞而向以巧能
彌縫尚敢肆為欺惑今來東南六路官吏皆是向所統
[020-43a]
臨又無非次使命採訪加以吏民懦弱被苦不能伸陳
即向奸欺足以自恣又聞東南諸郡民力多困窮近復
連被水災正要朝廷優恤陛下當遣寛厚仁愛之使惟
令撫飬瘡痍俾得漸就富完以厚根本豈宜更令纎巧
刻薄之吏别肆誅求或致民心窮困亦必別生事變則
於治亂所係非輕臣居諌垣豈敢緘黙陛下度臣於向
素無嫌隙又非强愎欲遂已言何必區區頻黷天聼蓋
以朝廷賞罰為重六路生民可憂復遇陛下聖明其言
[020-43b]
不可不進惟望早垂睿斷勿憚改為從諌黜邪二美兼
舉使天下風俗一變奸人革心豈不盛哉如或以掩善
嫉能其言無取則乞宣示外廷早行責降
   又論薛向熈寧二/年七月
臣准中書劄子以臣乞補小郡奉聖㫖不允所乞者竊
以臣叨預諫垣禆補無狀遂使奸人壞法朝廷賞罰不
平固當竭力陳論死而後巳乃敢妄求責降輒請郡符
疲懦無堪罪宜不赦而䝉尚加容貸未賜允俞在君父
[020-44a]
保全之恩極於仁厚而臣子補報之義愈宜竭忠然有
未盡之誠不避頻黷天聴緣薛向詐佞貪狡衆所共聞
陛下但愛其小才臣依違而不言負陛下之罪不容誅

   奏乞罷均輸熈寧二/年七月
臣伏覩近降勅命委江淮發運司行均輸之法此蓋制
置條例之臣不務逺圖欲希近效畧取周禮賒斂之制
理市之法而謂可以平均百物抑奪兼并以求陛下之
[020-44b]
信其實用桑羊商賈之術將籠諸路雜貨買賤賣貴漁
奪商人毫末之利以開人主侈大之心甚非堯舜三代
務本飬民之意也臣聞傳稱先王之化民曰陳之以徳
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恭遜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
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今使貪鄙之吏多引其類
習商賈之態以市道誘民固異先王陳徳義示好惡之
意而欲民之興廉知禁不可得已且成湯不殖貨利孔
子罕言利孟軻亦曰何必曰利聖賢非以財利為不可
[020-45a]
用也蓋惡其誘導民心以滋貪慾之風耳夫上之所好
下必有甚焉詩曰爾之教矣民胥效矣苟國家得末利
而敗風俗非治世之道也王者治民惟在務農桑禁游
惰開衣食之源節無用之費上率下以儉下化上以勤
上下勤儉則自然公私有餘矣今耕桑之人不勸衣食
之源不廣朝廷不先節儉百姓率多游惰不務生財之
道乃使小人扇好利之風而欲國家財用富足是猶緣
木而求魚也不獨傷教無益之如此而又將有害之大
[020-45b]
者焉夫百姓者陛下之赤子也教養之道不可不至撫
之以仁則孝愛生導之以利則爭奪起則其所施之法
所任之人安得不謹哉今執政不明引用小人使爭利
柄而其人素有貪饕之行屢為欺罔之姦必將以羡餘
恱朝廷以賄賂結權倖加以人民貧弱官吏承風君門
九重朝廷萬里有掊尅之患而不得訴有瘡痍之苦而
不得伸怨憤一興何所不至陛下雖有子惠黎元之意
天下何由而信之哉伏望陛下思聖人之訓黜霸者之
[020-46a]
術以農桑為衣食之本以殖貨為敗俗之端特降詔㫖
追改前勅以近者東南郡縣多被水災其均輸未得施
行則必中外生民咸仰盛徳若謂巳行之命不可遽止
則乞先罷薛向但委逐路監司只用常平舊法凡物之
賤者貴價以斂之物之貴者賤價以發之無令抑配人
民務求羡息亦足以均平物價沮抑兼并又何必過為
更張以傷大徳哉臣職叨言路義切愛君知而不敢不
言言之不敢不盡惟望聖慈留神納聴不獨㣲臣幸甚
[020-46b]
實天下幸甚
   論劉琦等不當責降熈寧二/年八月
臣今日忽聞詔令以臺官劉琦等言多失實事輙近名
擅去官曹動喧朝聴等罪各落御史降充監當者聞命
之際中外震驚蓋人臣以率職為忠人君以納諫為美
率職之臣獲罪則忠勤不勸納諌之風或闕則君徳有
虧是以仁宗皇帝開廣言路優容諍臣執政不敢任情
小人不能害政以致太平日久億兆歸心先皇帝容納
[020-47a]
直言未嘗變色是時吕誨等與臣為御史亦嘗擅納告
身皆䝉慰諭封回自是誨等力求外補此陛下之所親
見固為萬世之光陛下述事繼明思紹先烈而因二三
執政不能以道事君教化或失其後先刑賞或乖於輕
重中書藏其本末但致外議喧騰凡居言責之臣敢不
即時論奏既許風聞言事即是過失得原而柄臣遂非
捃摭其罪欲其畏避搐縮遇事不敢輒論雖於政府便
安而陛下將何所賴且執政王安石以文學自負以議
[020-47b]
論得君專任已能不曉時事而又性頗率易輕信難回
舉意發言自謂中理近以陛下切於求治安石不度已
才欲求近功忘其舊學舍堯舜知人安民之道講五霸
富國强兵之術尚法令則稱商鞅言財利則背孟軻鄙
老成為因循之人棄公論為流俗之語異已者指為不
肖合意者即謂賢能所以薦薛向為通才指吕誨為無
用致陛下無從諌之美使時政有揠苗之憂臣常失望
痛心故已屢有陳奏孟子曰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君
[020-48a]
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堯之所以治民治民賊其民者也
陛下有堯舜之資而安石議桑羊之術不恭甚矣四方
百姓未安而安石欲使小人以擾之賊之甚矣加以曽
公亮年高不退廉節已虧且欲安石見容惟務雷同苟
且舊則好拘文法今則一切依隨趙抃心知其非而詞
辨不及安石凡事不能力救徒聞退有後言此皆陛下
大臣所為安得政令無失求諌尚恐不及何暇深責諍
臣蓋以安石之心將欲果於興事所以深惡言者懲戒
[020-48b]
後來殊不知成湯罪巳而興禹拜昌言曰聖周道既衰
則有防川之蔽秦法雖暴而有敢怒之民陛下睿智聰
明洞照古今豈可啟寵偏聴而失天下之心伏望陛下
平氣虚懷深為國計將琦等責降告敕速賜追還安石
不可久在中書必恐任性生事宜速解其機務或且置
之經筵足以荅中外之心弭未然之患如是則商湯改
過之美可復見於今帝堯從欲之仁不獨稱於古臣不
勝大願然臣久居諌列智慮不明不能救止未然遂致
[020-49a]
聖政有失雖陛下不憚改作而臣之職事已隳豈敢復
在諫垣輒巳居家待罪自今月十日更不供職伏乞重
行貶竄以戒百官
  貼黄今後政府臣寮毎欲主張親知但只先同議
  論後至簽敇之時别作回避則言者無由奏彈陛
  下豈可不察劉述方被勘劾恐執政陷以稽遲之
  罪劉述既見事有未安自當不敢行下本是盡心
  職事却䝉執政深怒况王安石舊作中書舍人糾
[020-49b]
  察在京刑獄亦曾繳納詞頭不肯入謝今日不存
  忠恕以至于此亦乞陛下詳察
   第二狀熈寧二/年八月
臣昨日上言乞追還劉琦等責降告敇臣已居家待罪
以俟竄殛然有愛君之心尚冀一伸伏緣臺官為天子
耳目將使警察百辟以防權倖之非今琦等一言柄臣
便䝉落職監當若指君父之過則將何法以加之况自
先皇帝以來人主未嘗自有過失皆因大臣舉措不謹
[020-50a]
玷累朝廷且君父既為人所玷累則忠臣孝子寧忍不
言陛下不察其心更加貶竄不惟自摧耳目乃使忠孝
莫伸方今多士盈庭大半趨附執政陛下更以法令驅
之使畏大臣則其任性恣行何所不至陛下雖欲制馭
必傷終始之恩所以人主雖當仰成執政而督察之任
委之臺官俟有過愆則使彈擊下以使大臣知懼上以
全君臣之恩此是從古以來馭臣之要道也陛下將臣
此奏仄覆究詳特與追還二人以正朝廷之失則臣雖
[020-50b]
死之日猶生之年公素與安石善安石得政多所更張/人心不寧公召自陜西即言於上曰
書云怨豈在明不見是圖願陛下圖不見之怨而止之/杜牧亦謂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者此不見之怨也
及居諌職其言事大抵皆忤安石意最後言薛向不可/為發運使安石滋不樂及論劉琦罷御史且力求去王
弗許又言臣為言官言不見信雖聖恩隆厚臣/愈不敢當實無面目居此責任遂居家待罪
   奏乞詔御史覺察諸路轉運使
臣竊以天下財用出於耕桑耕桑出於民力民力有餘
則財用足民力困弱則財用匱故傳曰百姓不足君孰
與足如此則財用以民力為根本未有弱其根本而盛
[020-51a]
其枝葉者矣向聞京東轉運使因進羡財公私窘迫今
又聞本路官將綿俵與人戸每十三兩折和買絹一疋
人戸却須減價賣易如有斤兩折耗比給見錢甚有虧
損及至納絹之日所賠益多及聞荆湖北路監司令民
進納授官有人戸家財不能滿數者須令三四戸同共
進納内只一户受官受官者既使它人助錢大為僥倖
同納者無名被歛徒抱怨嗟陛下方患國用不足正宜
愛惜根本今轉運使所為如此安得民力不傷孔子謂
[020-51b]
與其有聚斂之臣寧畜盜臣蓋謂盜臣止侵末財聚斂
必傷根本伏望聖慈下逐路體量如實有上件事狀宜
與重行責降仍乞詔御史臺覺察諸路轉運使有敢以
剖剝為政者速行彈奏所冀民力漸蘇王道可行
 
 
 
 范忠宣奏議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