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j0187 元明事類鈔-清-姚之駰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元明事類鈔卷二
           監察御史姚之駰撰
  地理門
   地
幅員之廣 元史元起朔漠併西域平西夏滅女直臣
 髙麗定南詔遂下江南而天下一故其地北踰隂山
 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漢隋唐宋以來幅員
[002-1b]
 之廣咸不逮元
測景之所 元史當時測景之所二十有七東極髙麗
 西至滇池南踰朱崖北盡鐵勒亦古人所未及為者
平雲南 元程鉅夫集世祖授鉞專征絶洮踰吐蕃遣
 使大理未幾㧞善闡攻交趾金齒白衣羅鬼緬中諸
 蠻相繼納欵雲南平列為郡縣刻石㸃蒼山以紀功
通緬國 元史緬國為西南夷不知何種前史皆不載
 其文字進上者用金葉冩之次用紙次用㯽榔葉謂
[002-2a]
 之緬書世祖遣使招之道始通
輿圖畫方 綱鑑輿圖引是圖乃元人朱思本所畫思
 本撫之臨川人博學多聞踪跡遍宇内自叙此圖乃
 其十年之力茍非目足所及未敢遽書可謂用心之
 勤至其所為畫方之法則巧思者不逮也
慈悲國 元史類編八百媳婦國民皆𤏡種好佛惡殺
 毎村創一寺毎寺建一墖約以萬計有敵人來侵不
 得已舉兵得其讐而止俗名慈悲國元世祖初命將
[002-2b]
 征之道逺不能通後竟招附焉
獞狼 本朝陸祚蕃粤西偶記猺人服化最早獞人之
 出自元至正始也狼人之出自明𢎞治始也
兩都 草木子元世祖定大興為大都開平為上都毎
 年四月草青則幸上都避暑八月草將枯則駕回大
 都矣
氣白 明史藁龍泉胡深精術數元末兵亂嘆曰浙水
 東地氣盡白禍將及矣乃集里中子弟自保
[002-3a]
寰宇縦横 明紀事本末洪武中寰宇通志成東距遼
 左都司東北至三萬衛西極四川松潘衛西南距雲
 南金齒南踰廣東崖州東南至福建漳州府北暨太
 平大寧衛西北至陕西甘肅縦一萬九百里横一萬一
 千五百里四裔不與焉
燕薊形勢 明王鏊震澤長語古今都㑹未有及燕薊
 之形勢者太行盤盤自西而北居庸古北松亭等闗
 北瞰沙漠南引江淮土厚水深博大爽塏豈非天造
[002-3b]
 其勝以貽帝王之業乎
建都籓籬 明邱濬集建都於燕切臨邉境太行西來
 逶迤而北歴居庸而東極於醫無閭是為第一層之
 内籓籬也又東起大寧界越宣府大同代州之境而
 西至於保定徳州之黄河又為第二層之外籓籬也
驛傳古名 楊慎集慎往年執簡史局見洪武中有請
 以春秋兩漢地名名今各路驛傳者詔既從其請史
 復書其事
[002-4a]
大西洋 明紀事本末萬歴時天津稅監進大西洋利
 瑪竇方物明劉侗帝京景物畧大西洋奉耶穌教者
 利瑪竇自歐羅巴國航海九萬里入中國
開貴州 明鄭曉今言貴州本西夷羅施鬼國國初靄
 翠宋欽歸附乃其世官山峭地瘠夷情猾詐分𨽻川
 湖雲南永樂癸巳始立三司明吳國倫詩我聞水西
 奢香氏奉詔曾謁髙皇宮承恩一語九驛通鑿山刋
 木穿蒙茸
[002-4b]
復哈宻 明史藁哈宻漢西域唐伊州地也明髙帝定
 陜西甘肅諸鎮嘉峪闗以西置不問永樂間封為忠
 順王即其地置哈宻衛
交趾興廢 明紀事本末張輔平安南奏請為郡縣如
 中國制乃置交趾布政使司都指揮按察司分十七
 府四十七州一百五十七縣至仁宗朝交趾復反上
 從楊士竒楊榮言遂棄之詔文武吏士携家來歸
五大洲 談薈西洋利瑪竇為萬國全圖言天下有五
[002-5a]
 大洲一曰亞細亞洲中凡百餘國而中國居其一二
 曰歐羅巴三曰利未亞四曰亞墨利加其地最大分
 為南北二洲最後得墨瓦臘加洲為第五而域中大
 地盡矣
地心測算 西洋歴書天包地外地在天中其體皆圎
 皆以三百六十度算之地經各有測法從地窺天其
 自地心測算與自地面測算者多有不同
三輔 五朝注畧嘉靖二十九年以易州昌平通州為
[002-5b]
 三輔
陪京 金陵社集海宇承平陪京佳麗仕宦者誇為仙
 都游談者指為樂土
如一圎毬 西洋歴書地形如一圎毬凡一切流峙動
 植之物皆粘吸於毬上故海水遶毬而流土物環毬
 而生於是有正者倒者横者斜者而天則虚空籠罩
 毬外
燕山八景 元陳櫟燕山八景賦建皇都於燕山信廣
[002-6a]
 大而超卓稽載籍之所傳跨亳殷與京雒仰景致之
 佳絶殫泓頴而難窮味綺名之有八恍莫措其形容
 案八景為瓊島春雲太液晴波玉泉垂虹西山晴雪
 薊門烟樹盧溝曉月居庸叠翠金䑓夕照
南溟竒甸 邱濬賦序高皇帝勞海南衛指揮勑有曰
 南溟之浩瀚中有竒甸數千里地名炎方是時瓊郡
 入職方僅再朞荒僻陋鄙而聖祖即視之以畿甸而
 褒之以竒之一言豈無意哉
[002-6b]
留都 明莫如忠留都詩班林禁旅譏訶卒頭白中璫
 給掃人
烏撒 明萬士和烏撒詩干羽未能馴鬼國祗貪闗市
 中鹽茶
無三尺平 明朱茂時黔中曲疊嶂曾無三尺平盤江
 狹處銕橋横自注地無三尺平黔中諺也
   山
長白山 名勝記長白山其巔有潭周八十里深不可
[002-7a]
 測南流為鴨綠江北流為渾同江明一統志長白山
 在故㑹寧府南六十里横直千里髙二百里
日月山 元史憲宗二年八月始以冕服拜天於日月
 山明徐尊生讀元史詩祭天逺在日月山
萬嵗山 輟耕録相傳漠北有一山形勢雄偉金人望
 此山有王氣謀厭勝之乃求通好以乞此山因大發
 卒鑿掘輦運至幽州城北積累成山開挑海子營搆
 宫殿為遊幸之所後金亡元世祖徙都之及興築宫
[002-7b]
 城山適在禁中遂賜名萬嵗山明紀事本末宣徳中召
 蹇義夏原吉楊士竒等十八人遊萬嵗山
煤山 日下舊聞案宣宗廣寒殿記及楊文貞諸公西
 苑諸記所稱萬嵗山皆本金元之舊至馬仲房始以
 煤山為萬嵗山迨萬歴間揭萬嵗門於後苑而紀事
 者往往混二為一盖金元之萬嵗山在西而明之萬
 嵗山在北也
仁山 元史金履祥居仁山之下學者稱為仁山先生
[002-8a]
㸃蒼山 元史世祖平雲南刻石㸃蒼山以紀功徳詔
 程鉅夫撰其文
蟠龍山 元史楊大淵建言取呉必先取蜀取蜀必先
 據䕫乃遣其姪文安相䕫逹要衝城蟠龍山
慈悲嶺 元史詔與髙麗畫慈悲嶺為界
栲栳峯 元詩話岑安鄉餘姚人自號栲栳山人以所
 居近栲栳峯也
山分 元史李忠至孝大徳七年地震郇保山移所過
[002-8b]
 摧壓將近忠家分為二行五十餘步復合其家獨完
 也
太和山 明羅宏運卓異記本朝太和山即古武當山
 也真武祀典之重前世無比明袁中道太和山詩山
 為凾夏諸丘長帝是軒轅有道孫
封陵山 嘉靖實録上諭内閣昨議進祖陵皇陵二山
 名朕思孝陵在鍾山亦宜同體文皇既封黄土山為
 天夀山今又擬顯陵為純徳山其祖陵宜曰基運山
[002-9a]
 皇陵宜曰翔聖山孝陵宜曰神烈山並方澤從祀
鷄鳴山 聖君初政錄洪武時初建成均地多蜈蚣上
 令築土峯以鎮之號鷄鳴山自是蜈蚣頓息
西山 黄汝亨集西山之遊凡六日得泉樹十七得山
 十三而禪宫梵刹居半此山自我明標置間有唐宋
 元一二之遺故多宏麗少寂寞又皆為中貴人瘞骨
 處香林佛地實多聚溷亦此山所遭也元馬祖常西
 山詩鳳城西去玉泉頭楊栁堤邉馬上遊
[002-9b]
琴杵 王鏊七十二峯記有若琴者曰琴山有若杵者
 杵山
封日本山 卓異記島寇刼畧文皇勑日本國王源道
 義討之獲渠魁以獻上嘉其勤誠賜書褒賚又封其
 國之山曰夀安鎮國之山
寶山 明楊士竒集時航海者莫知停泊往往膠淺陳
 平江瑄於太倉相可泊處以二十萬卒築髙丘二十
 丈延亘十里為表識衆便之稱寶山上親製文樹碑
[002-10a]
 焉
甕山 帝京景物畧甕山初未名甕也初一老父語人
 曰山麓魁大而凹秀甕之屬也乃鑿之果得石甕因
 留䜟曰石甕徙貧帝里嘉靖時甕忽失去嗣是物力
 漸耗
康山 本朝吳綺揚州鼓吹詞康山在徐寧門内傳為
 開河時積土所成明康狀元海以救李夢陽罷官隠
 居玩世於此因以此得名
[002-10b]
進耳山 湧幢小品髙帝欲征雲南未發衢童即謡於
 道求之知為土地神所洩因謫之雲南後憑巫於府
 治之西山故名之曰進耳山
凌霄峯 明紀事本末云成祖出塞次凌霄峯登絶頂
 望漠北萬里蕭條顧謂胡廣等曰元盛時此皆民居
 也
兎兒山 天啓宫詞注兎兒山即旋磨䑓天啓乙丑重
  陽車臨幸
[002-11a]
四面異色 明史藁西洋忽魯謨斯有大山四面異色
 一紅鹽石為器盛食物味自和一白土可塗壁一赤
 土一黄土皆適於用
山移 明李賢天順日錄王振擅權災異疊見浙江紹
 興山移平地地動白毛遍生
崖豁二扉 國初事蹟劉誠意未遇時知青田靈異日
 手一編面山而坐忽崖上豁二扉公即入其中有石
 室壁上有字云此石為劉基所破
[002-11b]
湧山 明史稿萬厯時狄道山崩平地湧大小山五禮
 侍馮琦疏言山陷成谷地湧成山自開闢來惟唐垂
 拱中有之而今再見
布嚢貯山 明陳獻章行狀先生嘗夢一長髯道士以
 布&KR0809貯羅浮山遺之
望山為雲 李夢陽集云内弟生不識山出陽武行望
 見山喜以為雲已知其山也益有喜躍馬行懊不即
 至
[002-12a]
山市 明吕維祺集山市自古未聞東牟志載棲霞大
 方有之余按部棲霞薄暮峰雲繚繞皆如城郭臺榭
 人物花鳥之狀已抵蓬萊禱海市見焉與棲霞所見
 不殊
山鬬 明李日華雜綴正統時太湖中大貢山小貢山
 忽鬬開閤者數次乃共沉於水忽復起復鬬踰一時
 乃止
山帶㡌 劉因集今朝雪嶺初逢雨應是郎山帶㡌迎
[002-12b]
 自注土人語云郎山帶㡌十日無道
惠山怪我 明沈周冐雨登恵山詩惠山怪我昨徑去
 歸來欲登却作雨
倦看北固 明泳化類編云姚廣孝初為僧字斯道嘗
 有京口覽古詩其末云蕭梁事業今何在北固青青
 眼倦看僧宗泐見之曰此豈釋子語耶斯道薄南朝
 矣
獻碧 袁中道詩云天雨乍霽雲乍拆馬首諸山齊獻
[002-13a]
 碧
曾見古人 明鄭琨青山詩把酒對崔巍青山顔亦開
 吾嗟不如汝曾見古人來
山生面 明魏學洢詩青山宜作生面觀耳目爛熟妍
 亦醜
   水
落際 元史水至彭湖漸低近琉球謂之落際際者水
 趨下不回也凡舟遇颶風漂流落際回者百無一二
[002-13b]
䟽灤水 元史决雙塔白浮諸水為通惠河以濟漕運
 而京師無轉運之勞𨗳渾河䟽灤水而武清平灤無
 墊溺之虞 本朝髙士竒松亭行記水經及注皆有
 濡水漢地里志亦有濡水音乃官反五音集韻濡水
 名一作渜据此則今水有灤而無濡且渜灤字形相
 類豈古或通用而然耶
水髙如山 北征録經濶灤海子遥望水髙如山但見
 白浪隠隠自髙而下嘗經江湖望水無不平者獨此
[002-14a]
 水逺見如山之髙近處若極下此理極不可曉
浮光上燭 明張誼宦遊記聞宏治辛酉夏夜古渝城
 上忽白光映天人起視之但見渝水明耀浮光上燭
 而已次早視之宛如豆汁人不敢飲踰三日始澄澈
五色如畫 明于慎行筆麈至正十四年汴河水皆成
 五色花草如畫三日方解
水寶 祝允明語怪宏治中有回回入貢道山西某地
 見居民競汲山下一池謂伴者吾欲買此泉民漫言
[002-14b]
 須十金回回即與之民曰戱耳遂聞於縣及府至五
 千金守不得已許焉回回鑿山入穴得泉源乃天生
 一石池水從中出即舁之去問之曰此水寶也凡汲
 者竭而復盈雖三軍萬衆城邑國都只用以汲終無
 竭時
赤水 獻徴録討來里思國山下有水赤色望之如火
 宣徳年入貢
水僵 李日華集正徳中文安縣水忽僵立是日天大
[002-15a]
 寒遂凍為冰柱髙五丈圍亦如之中空而旁有穴後
 數日流賊過縣民避入冰穴賴以全活者甚衆
火萬炬 霏雪録洪武丁夘會稽王家堰夜大雨水暴
 至溺人無算水上有火萬炬
水向髙行 戒菴漫筆孝陵牆内寺僧於沿墻脚下鑿
 石作曲形引水水皆逆行自低向髙與江水異
真水無香 明王象晉羣芳譜洞庭張山人論水云山
 頂泉清而輕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沙中泉
[002-15b]
 清而冽土中泉清而厚流動者良於安静負隂者勝
 於向陽山削者泉寡山秀者有神真源無味真水無
 香
襟街帶巷 明吕柟固原州行水記襟街帶巷出逹南
 河
善飲水 李夢陽集邵道人善飲水鄉野人争來欲觀
 道人令人自置水以椀列案無問多少飲之若冬月
 水氷則齒間瀺瀺聲頃之肩踴面紅汗下如雨
[002-16a]
竹溜 劉因詩松巢低映㡌竹溜細通厨
波如澱 楊維楨詩瑤池春暖波如澱
   海
海運 元史朱清張瑄並為海道運糧萬户輟耕録國
 朝海運咸謂古來未有不知此法自秦已行之張昱
 詩國初海運自朱張百萬樓船渡大洋
星宿海 元地理志河源在土番朶甘思西鄙有泉百
 餘泓方可七八十里履髙山下瞰燦若列星以故名
[002-16b]
 卾端諾爾卾端譯言星宿諾爾譯言海也徐尊生詩
 窮河直至星宿海
海涸 元五行志憲宗討八尺蠻於衮騰吉斯海㑹大
 風吹海水盡涸濟師大㨗
海子 元史海子在皇城之北舊名積水潭聚西北諸
 泉之水流入都城而滙於此汪洋如海人因名焉
雙泉海 後北征録次雙泉海即薩里竒爾元太祖發
 迹之所舊建宫殿及郊壇毎嵗於此度夏前有二海
[002-17a]
 子一鹹一淡
文檄海神 明蔡錫傳鄞人蔡錫仁廟時守泉州欲脩
 洛陽橋橋跨海功難施錫以文檄海神忽一醉卒乞
 往自沒於海俄而以醋字出錫意必八月廿一日也
 遂以是日興工潮旬餘不至工遂成 本朝宋犖筠
 廊偶筆此事人不知而以附蔡端明且以為傳竒中
 妄語矣
不與海争 明潘損集陳讓知杭州時海漸内徙逼海
[002-17b]
 寧城羣策莫治公請去城一里許開支河築内堤延
 袤十里以寛治猛不與海争利海果及堤而止
禱海神 明紀事本末倭寇浙江趙文華請禱海神殺
 賊遂遣如浙
祀海地 邱濬集今制祀東海於登州祀南海於廣州
 皆臨海而祭西海則望祀於蒲州北海則望祀於懐
 慶此因循宋舊也今京師東北乃古碣石渤海之處
 於此立祠為宜滇之極西百夷之外聞有大海通西
[002-18a]
 海島夷即西海也宜於雲南城西望祀之
海氣結市 五雜爼海市海氣所結非蜃也家居海濵
 毎秋月極明海中蚌蛤車螯之屬皆能吐成城市樓
 閣截流而渡至杳不可見盖借海之氣也
十更 明史藁海道不可以里計舟人分一晝夜為十
 更因以更計道里如臺灣至彭湖四更可達彭湖至
 金門七更可達是也
羅刹海 元王逢詩風黑浪髙羅刹海月明天度使臣
[002-18b]
 星
滇海 楊慎詩金碧山前惡氛起虜馬來飲滇海水
無分野 明俞安期望海詩星臨東極無分野山入南
 荒有沃焦
空青一片 王世貞泛海詩空青一片引牙&KR0008不遣乾
 坤入混茫
   江
源出崑崙 江隂縣志徐霞客言河源星宿海在崑崙
[002-19a]
 之北江源犁牛石在崑崙之南佛書謂之殑伽河南
 經石門闗始東折而入麗江為金沙江又北曲為叙
 州大江與岷山之江合金沙在蠻獠人迹不到故舍
 逺而宗近也余親歴崑崙南境故知之
金沙江 明紀事本末王驥征麓川師踰孟養至孟那
 孟養在金沙江西去麓川千餘里諸部皆怖曰自古
 漢人無渡金沙江者今王師至此真天威也元史鄭
 鼎從憲宗征大理國至金沙河波濤洶湧案金沙河
[002-19b]
 疑即江也
通江滙 明紀事本末初漕舟至淮安過壩渡淮以達
 清河輸輓甚艱平江伯陳瑄采故老言鑿清江浦引
 水由管家湖入鴨陳口達淮築堤置閘以便引舟浚
 儀真𤓰州通潮鑿吕梁百步二洪石以平水勢開泰
 州白塔河通大江築髙郵湖堤而江淮遂通
白石江 明沐英傳英攻雲南梁王駐兵曲靖拒守英
 乗大霧進至白石江阻水而止霧斂則已薄其營矣
[002-20a]
黒龍江 劉因詩黑龍江頭氣鬱葱自注黑龍江見金
 史
孝女江 明王穉登詩急雨潮平孝女江案即曺娥江
 也
水色變白 明朱國貞湧幢小品宏治時馬湖府底渦
 江水色變白眀瑩可鍳翊日白濁如泔漿凝於岸者
 如土粉
江色飛入 明陶安江色詩竹屋晨起闗江色直飛入
[002-20b]
 空碧壓几案隂隂四壁濕玻瓈作天地泠然手可挹
縈紆萬里 明李東陽長江詩朝離巴峡暮洞庭九𣲖
 却轉潯陽城縈紆南徐萬餘里更萬餘里通蓬瀛
   河漕河附/
平河碑 元史至正四年黄河大溢命賈魯為總治河
 防使發軍民十七萬人供役自四月至十一月水土
 工畢掃諸堤成河復故道特命承㫖歐陽元製平河
 碑文以旌勞績元又從魯訪問方畧及詢過客質吏
[002-21a]
 牘作至正河防記欲使後世罹河患者按而求之
河清 元史順帝二十一年黄河自平陸三門磧下至
 孟津五百里皆清凡七日泳化編世宗生之年河清
 三日
尋河源 元史至元中命多克實為招討使佩金虎符往
 求河源四閲月始抵其處是冬還報其後學士潘昻
 霄得其説撰為河源志臨川朱思本又得帝師所藏
 梵字圖書而以華文譯之與昻霄所志互有詳畧
[002-21b]
 明僧宗泐望河源詩漢使窮河源要領殊未得遂令
 西戎子千載笑中國
河入淮 元方囬詩更乗四凟舟自注謂江淮河濟皆
 至今黄河入淮歸有光詩淮水自西流黃河從北下
 併合向東行終年無停㵼
㑹通河 續文獻通考元世祖因夀張尹韓仲暉獻議
 命興工起東平州安民山西南道夀張西北二百五
 十里抵臨清引汶絶濟以達御河建牐三十有一以
[002-22a]
 節蓄洩遂名㑹通河
穆稜河 元史張榮從太祖征西域至穆陵河召問濟
 河之策榮請造船百艘一月而辦
金口河 綱鑑順帝托克托用言者於都城外開金口河
 引水東流達通州河成以水積泥壅卒以無功
通惠河 元史世祖時開通惠河以郭守敬領都水監
 道昌平白浮村神仙泉過䨇墖榆河引一畝玉泉諸
 水入城滙於積水潭從京北而南入舊河逾年畢工
[002-22b]
 自是免都民陸運之勞帝京景物畧嘉靖時御史吳
 仲請修通惠河三月告成上登舟觀之大學士張璁
 等聫句以聞
二凟合一 邱濬集凟者獨入於海故江河淮濟皆名
 焉今以一淮而受大河之全盖合二凟為一也
束水刷沙 明潘季馴河防一覽通漕於河則治河即
 以治漕㑹河於淮則治淮即以治河合河淮而同入
 於海則治河淮即以治海惟在築堤束水借水刷沙
[002-23a]
 以此奏功百年可治
挑淺 明馬從聘䟽黃河善淤故沿河州縣俱設有淺
 夫以為挑河而設如夏鎮則一千餘名徐州至三千
 餘名當水落之時率夫於灘淺處挑浚俟伏秋水至
 衝刷一空矣自治河者為束水滌沙之説取其効速
 而功顯無論旋滌於此復停於彼且河水暴發前堤
 壩盡化為河身宜其髙與城齊也
䟽水勢 泳化編徐有貞治河先是治者率築堤以遏
[002-23b]
 之毎築輙壊更七年弗成有貞䟽言治水當先䟽其
 勢勢平乃治其决决至乃濬其淤於是作制水之閘
 流水之渠凡數百里越三年功成
遏汶入河 眀紀事本末永樂九年㑹通河成以汶泗
 為源汶水出寧陽縣泗水出兖州至濟寧而合置天
 井閘以分其流南流通於淮北流由新開河道東昌
 入臨清置十五閘以時啓閉又於寧陽築壩以遏汶
 水盡入漕河明謝肇浙詩汶流乆湮絶負載勞牛車
[002-24a]
 戴村一以壩分水開龍渠畚鍤不再舉天府盈倉儲
 誰建平成烈共城宋尚書
五色照映 解縉河清頌榮光羃河河獻圖五色照映
 氷玉壺昔洪武今永樂襲休祥頌聲作自注三門磧
 黄河清凡三十有二日袁桷詩馬足曾窮五色河
河濟漕 今言大禹治河易今治河難禹時直欲除害
 今併欲興利以濟漕故甚難明紀事本末尚書朱衡
 言古之治河惟欲避害今之治河兼欲資利
[002-24b]
議河套 五朝注畧嘉靖時縂督曾銑請復河套條八
 議以上 明呉一鵬詩去年捜河套今年捜河套河
 套水草多反以資冦盗
合五行 明紀事本末徐有貞治河功成渠名廣濟閘
 名通源架濤截流栅木絡竹實之石而鍵以鐵盖合
 五行用平水性
河入秦溝 明紀事本末朱衡治河開廣秦溝以通運
 道是名夏鎮於是河專由秦溝入洪而河治
[002-25a]
新河 河渠志劉榮嗣尚書銜命治河時駱馬湖潰運
 道填淤乃創挽河之議起宿遷至徐州别鑿新河分
 黃水注其中以通漕計二百餘里費金錢五十萬然
 黃水衝沙往往成淤漕艘入新河者輙膠而潮水適
 平可行尚書下獄論辟後駱馬湖復潰舟行新河人
 頗稱便焉
河决汴梁 明李光壂守汴日志闖賊三次圍汴最後
 决河滿城俱成河洪止存鐘皷二樓及王府屋脊相
[002-25b]
 國寺寺頂軍民溺死數十萬吳偉業詩城上黃河屋
 注來千金堤帚一時開梁園遺跡銷沉盡誰與君王
 避吹䑓
堰帚 河防一覽凡堤係掃灣預乾帚以衛堤根帚須
 土多料少樁簽用長入地須深
度閘 明貢奎度閘詩新河十里分三閘閘束水奔河
 勢狭萬艘昻昻擁不前我愁度閘如度峡
一旬百里 明邱兆麟泇河詩四月泇河濵運艘千百
[002-26a]
 檥我舟銜尾來偶與同起止八牐閉九日一旬得百
 里前途牐更繁閉者轉難啓
春流無恙 眀李攀龍上朱司空詩春流無恙桃花水
 秋色依然瓠子宫
   湖
湖水立 宋濓集上攻陳友諒大戰於彭蠡湖軍聲嘯
 呼湖水為之起立
東湖 明吳寛集東湖本陳湖也在長洲邑東南周可
[002-26b]
 六七十里陳仁錫集予家東湖成宏間詩人倡和甚
 多
臙脂湖 明陸應𤾉廣輿記監利有臙脂湖相傳陳友
 諒侍姬脂粉費以此湖漁利供之
複湖 獻徴録白昻奉命治河以髙郵甓社湖風浪時
 作多覆舟議即其東開複湖以避其患河成舟行無
 險名其河曰康濟人思公惠别名白公堤
湖涸 王世貞集于謙未死時杭之西湖涸龜底孫厚
[002-27a]
 貞時鎮其地語人曰哲人其萎乎吾甚虞于公
髙士湖 鴻書孫一元與殷近夫泛西湖帶華陽巾披
 髙士服把酒四望謂近夫曰昔青蓮與尚書郎張謂
 泛沔州南湖因改為郎官湖今日予與子頗追踪前
 迹而湖可改為髙士湖矣時已醉甚信口成長歌云
惠娜湖 雲南志鶴慶城西有惠娜湖茂草佳木掩映
 其旁葉落水面即有青鳥啣出
湖眉 明聞啓祥種兩堤桃栁議子瞻云杭之有西湖
[002-27b]
 如人之有眉目余謂兩湖目也湖有兩堤堤有花栁
 眉也葑草則其翳也為目計則先去葑為眉計莫先
 植花栁與禁折花栁
襟帶三郡 髙啓太湖詩長溪如白虹分走荆霅𣲖具
 區納羣流襟帶三郡界
   泉
瑞應泉 元史世祖賜長興縣金沙泉名瑞應泉此泉
 不常出唐時用以造紫筍茶進貢有司祭之始得水
[002-28a]
 事訖輙涸宋末屡浚泉迄不出至是中書省遣官致
 祭一夕水溢可溉田千畝故賜今名
明月泉 元吳萊集浦陽舊有明月泉乆而不應今乃
 䟽𨗳其源似與弦望晦朔之間相為消長然
玉泉井 元史太弟攻大理以乆旱水逺軍渴甚乃仰
 天黙禱以劍挿地清泉湧出名曰玉泉井
神應泉 明紀事本末文皇北征至清水原水鹹苦不
 可飲人馬俱困明日營西北二十里有泉涌出甚甘
[002-28b]
 冽賜名神應泉
玉泉垂虹 一統志燕京八景有玉泉垂虹何景明玉
 泉詩入宫朝太液穿苑象昆明
紫泉 潜溪集貴州有紫泉去城百歩相傳天子治則
 紫泉出洪武元年冬泉流溢於江其色深紫光潔可
 染
燃泉 楊慎丹鉛録犍為縣出泉如油人取燃之以代
 燈燭
[002-29a]
金線泉 祝允明野録齊州有金線泉池心西南有金
 線一道微起水面以杖亂之線紋不見水止如故
呼來泉 武夷山志每嵗製茶令衆鳴金皷揚聲齊喊
 曰茶發芽旁有井旋即漸滿因名呼來泉詳見茶
南旺分泉 湯顯祖南旺分泉詩惟王資轉輸畫地此
 縈廻涓涓連衛潞洒洒注河淮吳偉業詩平分泰山
 雨兩使濟河風
一人泉 宋濓遊鍾山記泉出小窽中可飲一人繼以
[002-29b]
 干百勿竭
漉梨泉 呉萊遊記西樵在南海西南巖有石室跳珠
 飛瀑如㵼下為漉梨泉
水火共鼎 明王衡陽泉記遵化州有湯泉泉本寒沁
 有石根可一畝類焦釡覆之水受石性故沸所不及
 則否盖数武之内而水火共鼎亦一竒也
石子養泉 明徐獻忠水品移泉水逺去信㝛便不能
 佳取泉中子石養之味可無變
[002-30a]
洗屐 元謝翺詩窟泉春洗屐
泉舞 陶望齡第五泄詩客來泉亦喜舞作十溪雨赤
 脚立雨中衣沾翳厓樹
   潮
潮不至 元史巴延破臨安進軍浙江之滸潮不至者
 三日人以為天助納延詩三日錢塘海不波子嬰繋
 組納山河
聞潮誤哭 樂郊私語布哈至海上時秋濤大作潮夜
[002-30b]
 吼布哈起問門者誤聴為禍到驚跳入内呼其妻曰
 不意今夕共作水鬼遂大慟外巡&KR0008聞哭皆來意不
 花遭大故也布哈方令閉門使水不得入門者破扉
 而入見布哈夫婦皆升屋大呼救我因共詢知不覺
 絶倒
息潮患 元史天師張與材習掌道教時潮囓鹽官海
 鹽兩州為患與材治之一夕大雷電以震明日見有
 物魚首龜形者磔於水際潮患頓息
[002-31a]
潮三至 元紀事本末順帝十七年泉州海潮日三至
凍死潮 明楊穆西墅雜記錢塘江潮自嘉靖甲午以
 來非惟不能過夷亭或且旬日不至時人謂之凍死
 潮
潮無信 眀史鑑觀潮歌人言潮來信有時我言潮來
 不可期君不見戎馬營沙人有待潮乎此時信何在
 徒勞日後來不休萬古莫洗錢塘羞
層波複浪 元黄溍詩前潮將斷後潮續層波複浪無
[002-31b]
 重數
   井
龍泉 陶宗儀元氏掖庭記龍井泉瑪瑙石為井床雨
 花臺石為井甃香檀為盖離雲錦為索雲母石為汲
 瓶
滿井 長安客話滿井徑五尺餘清泉突出冬夏不竭
 或鑿石欄以束之水常浮起散漫四溢
生石笋 泳化編胡惟庸定逺舊宅井中忽生石笋出
[002-32a]
 水數尺諛者争言符瑞自是益有異謀
啜厨井水 獻徴録黄學士諫好評品泉水自郊畿論
 之玉泉為第一自京城論之文華殿東大庖厨井水
 所烹茶比衆過多或當罷講則連飲數盃曰暫與汝
 辭談者以為嘉話
灑颶風 明史藁天方國有一井水清而甘泛海者汲
 以行遇颶風取水洒之即息鄭和使西洋所傳也
圎甃 髙啓氷壺井詩圎甃夏生氷光涵數星冷窓有
[002-32b]
 定中僧休牽轆轤綆
   氷
嶺南氷 元史嶺南素無氷卜天璋為廣東亷訪使始
 有氷人謂政化所及
五色如畫 元史順帝時汴河氷皆成五色花草如繪
 畫
西湖氷合 明田汝成集元至正間西湖氷合故老云
 六十年前曾有此異元張仲舉詩西湖雪厚氷澈底
[002-33a]
 行人徑度如長川安得長氷通滄海我欲三島求神
 仙
河氷夜合 明紀事本末燕王列陣河西河水難渡是
 日雪黙禱曰天若助予則河氷合是夜果合遂擊敗
 都督陳暉兵暉衆遁河氷忽觧溺死無算
氷異 典故紀聞永樂時金水河及太液池氷凝具樓
 閣龍鳳花卉之狀竒巧特甚此氷異也
湧浮屠 獪園雜記常熟陳莊靖公瓉修净業彌留時
[002-33b]
 誦佛益莊時方賜氷既置氷於榻前衆見氷中七級
 浮屠湧出欄楯鈎綴窓格玲瓏移時方消
盂水夏凍 明史藁禮部侍郎蔡毅中有至性母病盛
 夏思氷盂水忽凍
氷走 元陳基詩濁浪滿河氷亂走
氷生癭 劉因寒夜詩硯滴氷生癭
練色寒光 明楊基咏氷詩壺清迷練色甌薄耀寒光
 當座人俱素登筵體共凉
[002-34a]
漕驛報氷 明謝鐸詩漕鐸星馳已報氷
   石
石囤 元史鹽官州海溢壊堤侵及城郭有司請疉石
 為塘詔曰築塘勞民其增石囤捍之
奎章元玉 虞集詩序奎章閣有靈壁石竒絶名世御
 書其上曰奎章元玉命集賦詩
石人隻眼 元史嵗庚寅河南北童謡云石人一隻眼
 挑動黄河天下反及賈魯治河果於黄陵岡得石人
[002-34b]
 一眼而汝頴之寇起
血影石 明史藁黄觀殉建文之難妻翁亦赴水死死
 時嘔血石上成小影訛傳為大士像僧舁至庵中翁
 夫人見夢曰我黄状元妻也比明沃之以水影愈明
 有愁惨状後移至觀祠名血影石
折糧石 本朝髙士竒金鰲退食記萬嵗山疉石巉巖
 金元故物也或云本宋艮岳之石金人載此石自汴
 至燕毎石一准粮若干俗呼為折粮石
[002-35a]
鸚鵡石 雲林石譜荆南府有石如巨碑色淺緑不甚
 堅名為鸚鵡石明程敏政月河梵苑記槐屋南為小
 亭中度鸚鵡石其重二百觔色净綠
沁雪石 沈周集趙文敏公鷗波亭前有二石一曰沁
 雪一曰垂雲垂雲流落雲間沁雲在海虞縣治中錢
 氏購之白石翁為作圖系之以詩
山水如畫 宋濓集波斯人来閩相古墓有寶氣以錢
 數萬市而發之見骨肉俱潰惟心堅如石鋸開觀之
[002-35b]
 有佳山水青碧如畫傍有一女靚粧凝睇盖此女有
 愛山水癖朝夕玩望故能融結如此
蒼松白猿 獪園程君某好畜竒石一石瑩澤如玉上
 有老猿手攀枯松根而以一足掛下濯於水其松蒼
 其猿白
文成梅花 耳談楊給舍言曾見一大理屏黑質白文
 成梅花一枝繪事所難工墜片紛紛撼風輕動樹下
 一巽字端楷類趙承㫖書
[002-36a]
石行 麈餘林都運應雷閒坐山齋有太湖石一片自
 東行至西林惡之得疾卒
石函 談薈嘉靖時奸僧李福達一日至蘇稅一大宅
 袖中出一小石函縦横不數寸凡屏幛卧具衣服供
 膳盡從中出又於函中挈出婦人男子凡數軰皆其
 妾媵又有十餘小兒皆衣五彩將行仍挈諸人并器
 玩一一納石函中負之而去
一種一杯 筆麈海豊太宰楊公平生宦遊所歴名山
[002-36b]
 皆取其卷石以歸乆之積石成小山閑時舉酒酬石
 毎石一種舉酒一杯亦自飲也
相思石 王世懋閩部䟽莆田青山海濱産小白石狀
 似杏仁而擘兩瓣腹有紋如蟲向無知其異者近有
 人拾之貯之醯碟中兩石離立相對須臾能自動兩
 相迎合名之曰雌雄石亦曰相思試之良然案宋周
 公謹曰長生之螺置之醋中則活疑即此也
石可為器 明通紀介休縣民言縣出五色石可為器
[002-37a]
 成祖曰此石飢不可食寒不可衣奈何以此累民
石坊血下 本朝吳陳琰曠園雜志瓊州海忠介公以
 直節顯崇禎甲申三月公石坊鐫名處泚然血下以
 為其家禍拭之已復出至十九日乃止
石兎 暖妹繇筆福清化南里童子入石洞見石無故
 自動鑿開得一白兔走數歩即化為石
六合文石 筠廊偶筆明米友石為六合令好石六合
 文石得名自公始其珍藏甚多第一枚如柿而匾彩
[002-37b]
 翠錯雜千絲萬縷即錦繡不及也
瑞石圖 解縉永樂歌序有瑞石呈圖日月合璧重輪
 宛然
㸃蒼石 山堂肆考大理府㸃蒼山出石白質墨文有
 山水草木之形温潤如玉可琢為屏五朝注畧萬歴
 時下雲南採大理石
出香石 元王惲出香竒石詩一峯華不注堕我几案
 間炷香烟滿竇野燒生春山
[002-38a]
太古雪 元楊仲宏詩往時天大風能吹華山裂墜此
 一卷石或云太古雪
耄石 明倪元璐宿碧雲寺詩耄石雛花巡佛案瘦雲
 微雨裹禪房
   城
一字城 元史張君佐調守襄陽一字城
以城為墓 元史亦都䕶鎮火州都勒斡圍之急都䕶
 曰吾生以此城為家死以此城為墓不能從爾也
[002-38b]
重城 世宗實録嘉靖四十三年京師重城成先是以
 邊報日至羣臣請築外城乃命相度四面約七十餘
 里既又慮工費重大只築正南一面東西轉北接内
 城角可以刻期完報
瀕海城 王世貞集髙帝謂湯和曰日本數為侵盗當
 固我封戍强為朕一行和乃巡視登萊淮揚吳越閩
 嶺瀕海要害處築城凡數十民取一丁戌之弇州外
 史曰余嘗按行海上父老咸指言湯信公功不劘滅
[002-39a]
 哉
活城 元史鄂與漢陽分據大别山中挾巨浸號為活
 城
南城 舊京遺事初英廟居南城垣墉峻密及復辟之
 日令人椎壊曰我得出此城天也至今皇城豁達如
 洞
城如鳥巢 明唐順之古北口詩諸城皆在山之坳此
 城冠山如鳥巢
[002-39b]
縳令築城 湧幢小品胡司空松先為嘉興推官署印
 平湖適倭寇至議築城公曰民難與慮始請縳某軍
 前禦倭百姓受某恩必相急從之民大震不閲月城
 成
 
 
 
 元明事類鈔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