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j0178 意林-唐-馬總 (master)


[000-1a]
御題意林三絶句
集録裁成庾潁川意林三軸用兹傳漫嫌撮要失備載
嘗鼎一臠知味全
都䕶安南政不頗用儒術致政平和奇書五卷銅柱二
無忝祖為馬伏波
六經萬古示綱常諸子何妨取所長節度豈徒事佔畢
要知制事有良方
[000-2a]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十
 意林目録       雜家類五雜纂之屬/
  卷一
   鬻子一卷     太公金匱二卷
   太公六韜六卷   曽子二卷
   晏子八卷     子思子七卷
   孟子十四卷    管子十八卷
   道徳經二卷    荀卿子十二卷
[000-2b]
   魯連子五卷    文子十二卷
   鄧析子一卷    范子十二卷
   胡非子一卷    墨子十六卷
   纒子一卷     隨巢子一卷
   尸子二十卷    韓子二十卷
  卷二
   列子八卷     莊子十卷
   鶡冠子三卷原缺/  王孫子一卷原缺/
[000-3a]
   申子三卷     慎子十二卷
   燕丹子三卷    鬼谷子五卷
   尹文子二卷    公孫文子一卷
   陸賈新書二卷   晁錯新書三卷
   賈誼新書八卷   吕氏春秋二十六卷
   淮南子二十二卷
  卷三
   鹽鐵論十卷    説苑二十卷
[000-3b]
   新序三十卷原缺/  法言十五卷
   太𤣥經十卷    新論十七卷
   論衡二十七卷   正論五卷
   潛夫論十卷
  卷四
   風俗通三十一卷  商君書四卷
   阮子四卷     正部十卷
   士緯十卷     通語八卷
[000-4a]
   抱朴子四十卷
  巻五
   周生烈子五卷   荀悦申鑒五卷
   仲長統昌言十卷  典論五卷
   魏子十卷     人物志三卷
   任子十卷     篤論四卷
   體論四卷     傅子一百二十卷
    太元經十四卷   化清經十卷
[000-4b]
   鄒子一卷     成敗志三巻
   古今通論三卷   中論六卷
   唐子十卷     秦子二卷
   梅子一卷     物理論十六卷
    臣/等謹案意林五卷唐馬總撰案梁庾仲容取
    周秦以來諸家雜記凡一百七家摘其要語
    為三十卷名曰子鈔總以其繁畧失中増損
    成書宋髙似孫子畧稱仲容子鈔毎家或取
[000-5a]
    數句或一二百言馬總意林一遵庾目多
    者十餘句少者一二言比子鈔更為取之嚴
    録之精今觀所采諸子凡世所不傳者惟賴
    此僅存其概其傳於今者如老莊管列諸家
    亦多與今本不同不特孟子之文如容齋隨
    筆所云也前有戴叔倫栁伯存二序與文獻
    通考所載相同戴序云三軸而栁序云六卷
    今書乃止五卷且子鈔一百七家此所録止
[000-5b]
    七十一家又多有録無書洪氏載總所引書
    名尚有蔣子譙子鍾子張儼黙記裴氏新書
    袁準正書袁子正論蘇子張顯析言干子顧
    子諸葛子陳子要言符子諸書又通考稱今
    本相鶴經自意林抄出而永樂大典有風俗
    通姓氏篇亦云出意林今此本並無之合計
    卷帙當已失其半非總之原本矣然殘璋斷
    璧固益可寶貴也總扶風人此本題云字元
[000-6a]
    㑹而唐書及通志皆作㑹元未知孰是元和
    中為嶺南都䕶本管經畧使後至户部尚書
    陳振孫書録解題稱總仕至大理評事者偶
    未考耳唐書總本傳云總所著有子鈔葢即
    此書殆因原出仲容故史文偶襲舊名也乾
    隆四十五年三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 陸 費 墀
[000-7a]
意林原序
三聖相師大易光著天地之功立矣經傳之功生焉輔
成一徳謂之六學漢收秦業其道方興置講習訓授之
官明君臣父子之體雖禮樂文缺亦足以興忠孝仁義
之大綱至如曽孔荀孟之相述盖數百千家皆發揮隐
㣲羽翼風教祖儒尊道持法正名縱横立權變通其要
崇儉而有别即農而得序傍行而不流小説去泥而篇
簡繁夥罕備於士大夫之家有梁潁川庾仲容略其要
[000-7b]
㑹為子書抄三十卷將以廣搜採異而立言之本或不
求全大理評事扶風馬總元㑹家有子史㓜而集録探
其㫖趣意必有歸遂増損庾書詳擇前體裁成三軸目
曰意林上以防守教之失中以補比事之闕下以佐屬
文之緒有疏通廣博潔浄符信之要無僻放拘刻譤蔽
邪盪之患君子曰以少為貴者其是之謂乎余元㑹之
執友故序而記之貞元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也撫州刺
史戴叔倫撰
[000-8a]
子書起於鬻熊六韜盛於春秋六國時莊老道宗起覆
載之功横日月之照髙視六經為天下式故絶於稱言
矣墨翟大賢其㫖精儉教垂後世名亞孔聖至矣管晏
文荀議論閎肆淮南鴻烈詞章華贍皆纚纚數萬言可
謂富矣而部帙繁廣尋覽頗難梁朝庾仲容抄成三帙
汰其沙石簸其粃糠而猶蘭蓀雜於蕭艾璠璵隱於璞
石扶風馬總精好前志務於簡要又因庾仲容之抄略
存為六卷題曰意林聖賢則糟粕靡遺流略則精華盡
[000-8b]
在可謂妙矣隋代愽陵李文博攓掇諸子編成理道集
十卷唐永興公虞世南亦採前史著帝王略論五卷天
后朝宰臣朱翼祖則又述十代興亡論一帙洎扶風意
林究子史大略者盖四人意矣予扁舟塗水留滯廬陵
扶風為余語其本尚且日編録所取先務於經濟次存
作者之意罔失篇目如面古人予懿馬氏之作文約趣
深可謂懐䄂百家掌握千卷之子用心也逺乎哉旌其
可羙述於篇首俾傳好事貞元丁夘嵗夏之晦文廢瞍
[000-9a]
河東栁伯存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