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h0026 宣和書譜-宋-闕名 (master)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宣和書譜卷六
  正書四
   五代
    盧汝弼      豆盧革
    王仁裕      楊 邠
   宋
    宋 綬      蔡 襄
[006-1b]
    石延年      陸 經
    王子韶      道士陳景元
    山人蒲云     釋法暉
五代
盧汝弼字子詰不知何許人也祖綸唐貞元中有詩名
父簡求為河東節度使汝弼少力學不喜為世胄篤意
科舉登進士第文彩秀麗一時士大夫稱之復留意書
翰作正書取法有歸當五季士風凋弊以字畫名家者
[006-2a]
尤少汝弼能力振所學誠不易得官至祠部郎中知制
誥贈兵部尚書今御府所藏正書一
    贈辯光詩
豆盧革史失其世系遭五代離亂避地鄜延守中山王
處直辟為幕官同賦牡丹革以桑柘對處直雅器重遷
節度判官唐莊宗講求賢相或以革名家子舉之遂召
拜左丞相作正書雖有隱者態度然要之不出五季人
物風氣其㸃畫同為一律非若楊凝式之書在季世翰
[006-2b]
墨中如景星鳯凰之傑出宜革輩皆不以書得名也今
御府所藏一十
   正書
    開講帖      友公大德帖
    鄭長官帖     王郎君帖
   行書
    大德帖      吾師帖
    寒食帖      買花帖
[006-3a]
    頂辭帖      田園帖
王仁裕字德輦天水人也官至太子少師幼不羈惟以
狗馬彈射為務中年銳意於學一夕夢剖其腹腸胃引
西江水以浣之覩水中沙石皆有篆文及寤胸中豁然
自是文性超敏洞曉音律作詩僅千篇目之曰西江集
嘗觀列禦冦言神遇為夢謂以一體之盈虚消息皆通
於天地應於物類非偶然也王獻之夢神人論書而字
體加玅李嶠夢得雙筆而為文益工斯皆精誠之至而
[006-3b]
感於鬼神者也仁裕翰墨雖無聞於時觀其送張禹偁
詩正書清勁自成一家豈非濯西江水之效歟今御府
所藏正書一
    送張禹偁詩
楊邠魏州冠氏人也少為州掌籍吏事漢高祖官至樞
密使隱帝即位加中書侍郎平章事邠長於吏事執政
以來帑藏實兵甲完國用不乏邊鄙肅靜皆其功也末
年留意搢紳延客門下知經史有用乃課吏傳寫至其
[006-4a]
作正書雖不能造鍾王之藩翰然氣格超邁粗有可觀
今御府所藏正書一
    清潭等帖

文臣宋綬字公垂趙人也官至叅知政事諡曰宣獻其
事業載之史牒詳矣綬雅有記性嘗試童行法華經誦
十日不復遺一字葢其性與下愚相遠如此作字尤為
時所推右然亦自喜其書在翰苑日凡制藁必集成篇
[006-4b]
至於㸃畫亦不妄作意其文必附書以垂後世耳嘗為
小字正書整整可觀真是黄庭經樂毅論一派之法在
天聖明道間章獻明肅后聞綬書名乃命楷法千文以
規仁祖今綬所書千文實天章閣所藏之書也其後佐
我仁祖以叅大政亦基於此國初稱能書者惟李建中
與綬二人而建中之字肥而重濁或為時輩譏評謂有
五代以來衰亂之氣至綬則無間言葢其書富於法度
雖清癯而不弱亦古人所難到者而議者又謂世之作
[006-5a]
字於左右布置處或枯或秀惟綬左右皆得筆自非深
造者特未易知綬有子曰敏求能世其家凡當時巨卿
銘碣必得敏求字為榮故二宋之書人到于今稱之今
御府所藏正書八
    草制       草劄
    密表       杜甫謁廟詩
    和園池詩筆    飛白書上下二
    千文
[006-5b]
文臣蔡襄字君謨興化軍人也官至端明殿學士博古
尚氣節居諫垣樂言事初范仲淹被逐余靖尹洙歐陽
脩以極論援救坐是皆罪貶襄於是作四賢士詩以高
其風天下咸誦之守福州日南方風俗病者不食藥而
敦信巫覡雖至垂死而恬然尚鬼其利人之財者以蠱
毒之積年以為患襄至去巫覡而殺其害人者故一方
安堵而宿弊滌工字學力將求配古人大字鉅數尺小
字如毫髪筆力位置大者不失結密小者不失寛綽至
[006-6a]
於科斗篆籀正隷飛白行草章草顛草靡不臻玅而尤
長於行在前輩中自有一種風味筆甚勁而&KR1086媚有餘
仁祖深愛其書嘗御製元舅隴西王李用和墓銘詔襄
書之已而學士撰温成皇后銘文又詔襄書而襄辭曰
此待詔職也儒者之工書所以自遊息而已仁祖亦不
强之人謂古今能自重其書者惟王獻之與襄耳襄游
戲茗事間有前後茶録復有荔枝譜世人摹之石自珍
其書以謂有翔龍舞鳯之勢識者不以為過而復推為
[006-6b]
本朝第一也論者以謂真行簡劄今為第一正書為第
二大字為第三草書為第四其確論歟此所得於正書
為多今御府所藏正書三
    南郊慶成詩    茶録
    還潁詩
文臣石延年字曼卿本幽州人官至太子中允祕閣挍
理少應進士舉真廟朝該三舉進士推恩補奉職延年
以母老不擇禄而就久之朝廷為改太常寺太祝出知
[006-7a]
濟州金鄉縣為邑有治聲凡兩除監郡一為大理丞遂
入館然跌蕩不羈劇飲尚氣節視天下無復難事不為
小亷曲謹以投苟合上書論事有讜語朝廷用其計令
奉使河東籍鄉兵既還易服色當時延年雖在祕閣而
不屑夜遊浮沈閭巷間見者如遇於煙雲中一日與酒
徒詣肆中縱飲銜杯無算終席不交一語引去以此人
異之指其地為遇仙其在寶元康定間文詞筆墨照映
流輩得之者不異南金大貝以為珍藏其正書入玅品
[006-7b]
尤喜題壁不擇紙筆而得如意初沿汴而東繫舟泗水
龜山下佛祠釋子以題殿榜為請乃為劇飲卷氊濡墨
作方丈字一揮而成人以為絶筆異時范仲淹作文誄
之云延年之筆顔筋栁骨散落人間寶為神物歐陽脩
亦作詩美之曰延年醉題紅粉壁鐵榦已剥昬煙煤河
傾崑崙勢曲折雪壓太華高崔嵬其為名流推許如此
今御府所藏正書一
    西師詩
[006-8a]
文臣陸經字子履越人也官至集賢殿修撰作郡以儒
術飾吏事而所至以能稱善真行書當時與蘇舜欽為
輩流而筆法亦僅同一律前輩高文必求經為之書故
經之石刻殆遍天下若歐陽修思潁諸詩得經書方喜
甚稱然多作正書其典嚴以規矩自窘譬之椎魯如參
厚重如勃亦盛德君子渾金樸玉所自表發也觀者自
應得之耳今御府所藏四
   正書
[006-8b]
    蒲州詩      武林謠
   行書
    蕭相樓等詩    郊居等詩
文臣王子韶字聖美浙右人官至祕書少監宿學醇儒
知古今以師資為己任方王安石以字書行於天下而
子韶亦作字解二十卷大抵與王安石之書相違背故
其解藏於家而不傳尤長於孟子而學者師其說一日
子韶訪一縣令正見令與舉子談孟子縣令者寡聞人
[006-9a]
也不知子韶善此書而與客談不已置子韶一隅葢旁
若也久之乃問子韶曰頗曉孟子否子韶答以從頭不
曉令怪其語子韶曰孟子不見諸侯而首篇稱見梁惠
王何也令與客皆無對久之知子韶也為之靦顔喜作
正書雖其餘事然亦出於力學至於三過筆真可以挂
萬鈞之重葢其學本宗褚遂良顔真卿而暮年自變為
一家耳今御府所藏正書一
    杜衍詩
[006-9b]
道士陳景元字太虚師號真靖自稱碧虚子建昌南城
縣人師高郵道士韓知止已而别其師遊天台山遇鴻
濛先生張無夢授祕術自幼喜讀書至老不倦凡道書
皆親手自挍寫積日窮年為之痀僂每著書什襲藏之
有佳客至必發函具鉛槧出客前以求㸃定其樂善不
已復如此然不汎交未嘗與俗子將迎惟相善法雲寺
釋法秀人比之廬山陸修靜交惠遠也初遊京師居醴
泉觀衆請開講神考聞其名詔即其地設普天大醮命
[006-10a]
撰青詞以進既奏稱善得㫖賜對天章閣遂得今師名
又改章服累遷至右街副道籙己夘乞歸廬山復以葬
親為請詔賜白金助之既歸行李無他物百擔皆經史
也所居以道儒毉書各為齋館而區别之四方學者來
從其遊則隨所類齋館相與挍讐於是人人得盡其學
而所藏號為完書所役二奴一曰黄精二曰枸杞馴而
不狡真有道者之役也一時大臣如王安石王珪喜與
之遊初歸廬山與安石作别安石問其乞歸之意景元
[006-10b]
云本野人而今為官身有吏責觸事遇嫌猜不若歸廬
山為佳耳安石韻其語書靜几間曰官身有吏責觸事
遇嫌猜野性難堪此廬山歸去來復書其詩後云真靖
自言如此葢喜其不素諳也又嘗與蔡卞論古今書法
至歐陽詢則曰世皆知其體方而莫知其筆圓卞頗服
膺生平不喜作草字惟欲正書大抵祖述王羲之樂毅
論黄庭經下逮歐陽詢化度寺碑耳故其於古人法度
中粗已贍足當其啟手足之時年已七十沐浴改衣韻
[006-11a]
語長嘯一聲正坐而逝其語云昔之委和今之蛻質非
化非生復吾真宅世乃悟其尸解凡手自挍正書有五
千卷注道經二卷老氏藏室纂微二卷解莊子十卷編
高士傳百卷所著文集二十卷以至作大洞經音義集
注靈寶度人經凡有益於學者莫不致力焉今御府所
藏八
   正書
    陶隱居傳     高士傳
[006-11b]
    樂毅傳      相鶴經
    陳諶等墓誌    種玉故事
   行書
    岩棲賦      試墨書等詩
山人蒲云西川漢州綿竹人也幼有方外之趣布裘笻
杖遊山野間賣藥得錢入酒家醺然一醉類有道之士
尤喜翰墨作正書甚古嘗以雙鉤字寫河上公注道經
筆墨清細若游絲縈漢孤煙裊風連綿不斷或一筆而
[006-12a]
為數字分布勻穩風味有餘覽之令人有凌虚之意大
抵書法自科斗一散學者紛紛於是有垂露偃波芝英
倒薤之說各工其習以文其一家之學亦宜在所録也
今御府所藏正書二
    雙鉤道經     雙鉤德經
釋法暉政和二年天寧節以細書經塔來上效封人祝
萬嵗壽作正書如半芝麻粒寫佛書十部曰妙法蓮華
經曰楞嚴經曰維摩經曰圓覺經曰金剛經曰普賢行
[006-12b]
法經曰大悲經曰佛頂尊勝經曰延壽經曰仁王䕶國
經自塔頂起以至趺座層級鱗鱗不差毫末更為出香
器置其中間而經字僅足開卷翬飛照映眼睫恍然如
鬱羅蕭臺突兀碧落孕育氣象亦竒觀也說者謂作此
字時取竅密室正當下筆處容光一㸃明而不曜故至
細可書復有暸然眸子方辦兹事然其字累數百萬不
容脫落而始終如一亦誠其心則有是耶今御府所藏
正書一
[006-13a]
    細書經塔
 
 
 
 
 
 
 
[006-13b]
 
 
 
 
 
 
 
 宣和書譜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