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六朝通鑑博議卷四
宋 李燾 撰
桓温復取壽春
五年六月桓温聞趙亂出屯安陸遣諸將經營
北方趙揚州刺史王浹舉壽春降征北大將軍
禇裒上表請伐趙即日戒嚴直指泗口七月帥
衆三萬徑赴彭城北方士民降者日以千計朝
[004-1b]
野皆以為中原指期可復光禄大夫蔡謨獨謂
所親曰滅胡誠為大慶然恐更貽朝廷之憂耳
其人曰何謂也謨曰財殫力屈智勇俱困安得
不憂及朝廷乎魯郡民五百餘家相與起兵附
晉求援於禇裒裒遣部將王龕李邁將銳三千
迎之趙李農帥騎二萬與龕等戰於代陂龕等
大敗皆没於趙
臣燾曰善用兵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
[004-2a]
在我可勝在敵劉石之難天下剖分元帝南渡之後披
荆棘立朝廷祀晉配天以復武帝之業為元帝者其亦
先為不可勝之計以保江東者乎西取蜀北取壽春中
取襄陽則江東之業固矣况壽春之地密邇建康此尤
晉之所急者自元帝改元即位至穆帝永和之五年蓋
三十有餘載而壽春始復有智之士莫不遲之臣謹按
伏滔正淮論壽春者南引荆汝之利東連三吳之富北
接梁宋平途不過七百西援陳許水陸不出千里外帶
[004-2b]
江湖内保淮淝號為要害故王用之則王伯用之則伯
賊得之則天下不安漢魏之際劉鋹以之而叛王凌以
之而叛諸葛誕母丘儉以之而又叛五代時南唐劉仁
瞻嬰城拒守周世宗連年用兵僅能克之至是徙郡治
於下蔡誠以彼壽春者宜取而在我不當棄而予敵敵
方强以此而守敵旣衰以此而攻則壽春之於江東其
為藩籬之蔽厚矣可不重哉故臣於此而精言之
禇裒北伐後趙其將王龕敗於代陂裒遂引還
[004-3a]
見前段
臣燾曰天下之兵非難用也患乎無釁之可乘天下之
釁非難乘也患乎無人之可使故不得衞霍則漢不能
誅匈奴不得李郭則唐不能討禄山今虎之亡諸子爭
立誠夷狄之大釁也中原父老跋踵相望傒王師之至
則相與扶攜而歸之使晉得賢將如衞青去病子儀光
弼輩舉江南精銳之卒以與夷狄之衆一戰而決則晉
之復興也必矣穆帝在乳褓豈真有撥亂之志哉但以
[004-3b]
裒居后父之尊欲其總中外之任誇服天下耳宗社之
興廢生靈之休戚初不是計也代陂之敗狼狽而歸長
夷狄滋蔓之勢辜四方向義之心裒亦無以逃其罪也
用殷浩以抗桓温
七年八月初桓温聞石氏亂上疏請出師經畧
中原事久不報温知朝廷仗殷浩以抗已甚忿
之然素知浩之為人亦不之憚也以國無他釁
遂得相持彌年雖有君臣之跡羇縻而已八州
[004-4a]
士衆資調殆不為國家用屢求北伐詔書不聽
十二月温拜表輙行帥衆四五萬順流而下軍
于武昌朝廷大懼浩欲去位以避温
臣燾曰古之人君之用人疑則不任任則不疑未有用
而不任任而復疑者也桓温之才果可用乎果不可用
乎可用卽不當疑之不可用則不當任之初何充薦温
於朝廷旣獲大用伐蜀之役温有成績矣朝廷恐其權
勢太盛又用殷浩欲以抗温傳曰見利害之謂王擅生
[004-4b]
殺之謂王以一人之尊御千官百辟之衆予奪自我廢
置自我何止為是紛紛者哉浩之不能抗温則温愈難
制使浩而果能抗之則是温雖廢矣又生一温也昔韓
信彭越皆非漢之純臣方其才之可用則高祖列王爵
付兵柄委以伐楚之任而不疑及其有罪則又從而誅
之不赦未聞以一人抗一人也後之人主欲御其臣當
以漢高為法
謝尚北伐獲傳國璽以歸
[004-5a]
大司馬桓温欲有事中原使謝尚率衆向壽春
尚之行也使建武將軍濮陽太守戴施據枋頭
㑹冉閔之子智與其大將蔣幹來附復遣行人
劉猗詣尚救止猗求傳國璽遣㕘軍何融率壯
士百人入鄴登三臺助戍譎之曰今且可出璽
付我當遣丹使馳白天子聞璽已在吾許必遣
軍相救幹乃出璽付融融齎璽馳還枋頭尚遣
振武將軍胡彬率騎三百迎璽致諸京師
[004-5b]
臣燾曰晉之與五胡爭者吾中國之境土爾一傳國璽
何足云哉方冉閔之亡而慕容儁之奮然燕魏交爭干
戈不解蓋亦可圖之機也謝尚旣遣其兵渡河而北矣
僅得其傳國璽以歸君臣相賀遽有得色豈不為識者
之笑耶晉之祖宗披荆棘蒙霜露寸攘尺取以創百年
之業何啻此一璽乎璽之未歸而正朔相承衣冠所在
四海之内皆仰於晉誠不待此一璽而後重也光武起
兵至廣阿披輿地圖曰天下郡國若是而止得其一奈
[004-6a]
何天下之未定光武之所恥也於是平蜀平齊平河北
平關中而漢以中興憲宗即位之初披圖數貢亦慨然
嘆曰天旣全與予有家予不能事事何以見郊廟則藩
鎮之未服憲宗之所恥也於是平蜀平夏平淮西平山
東而唐以中興使晉之君臣其心愧恥以五胡未滅為
憂以境土未復為念枕戈嘗膽不忘於襲讎則中興之
功雖光武憲宗不能專其美矣
殷浩北伐㑹姚襄叛浩敗績於山桑
[004-6b]
九年九月姚襄屯厯陽廣興屯田訓厲士卒殷
浩惡其强盛屢遣刺客刺之刺客皆以情告襄
襄益疑懼十月殷浩自壽春帥衆七萬北伐欲
進據洛陽修復園陵吏部尚書王彪之上㑹稽
王昱牋以為未應輕進不從浩以姚襄為首驅
襄引兵北行度浩將至詐令部衆夜遁隂失甲
以邀之浩聞而追襄至山桑襄縱兵擊之浩大
敗
[004-7a]
臣燾曰用兵非難養其氣之為難也惟按甲休兵將帥
無輕敵之志則投石超距士卒有敢死之心故用其兵
不可不養其氣養而未充尚不可輕用况不養而用之
得不謂之棄其師自元帝南渡至穆帝永和之末晉之
君臣一知有以養其氣則三四十年之間國可富矣勢
已成矣兵可舉而用矣五胡雖强其不足以抗吾必矣
祖逖旣没之後祖約用河南則敗庾亮戍邾城則又敗
庾翼取丹水則又敗禇裒戰代陂則又敗殷浩出山桑
[004-7b]
則又敗非晉之不能敵胡非南人之不可用於北惟其
威令不振敗亡相尋兵未用而氣已索矣然五胡之於
晉有戴天之讎詎可一日忘之耶為晉之計莫若内撫
三流外撫淮甸次取巴蜀張吾形勢然後命忠勇之將
專務養士以全其氣俟北人有釁則起而乘之晉可興
而胡可滅矣惜乎晉之君臣不知計之出此故臣於浩
之敗而併論焉
桓温伐秦至灞上
[004-8a]
十年三月秦王健遣丞相雄淮南王生等帥衆
五萬軍于嶢以拒桓温四月温與秦兵戰于藍
田秦淮南王生單騎突陣出入以十數殺傷晉
將士甚衆温督衆力戰秦兵大敗轉戰而前直
進至灞上秦主健與老弱六千固守長安小城
悉發精兵三萬以拒温三輔郡縣皆來降温撫
諭居民使安堵復業民爭持牛酒迎勞男女夾
路觀之耆老有垂泣者曰不圖今日復覩官軍
[004-8b]
臣燾曰智者之謀所以多不及成者非其才之不若人
失在於先私後公反以害其智耳如桓温最為失天下
之勢者謂上流不可不防故先取蜀謂淮淝不可不保
故取壽春上流旣固淮淝旣安於是名北向以問夷狄
之罪及其至灞上也兵勢大振秦人折北不支三輔耆
老喜見官軍相與垂泣牛酒相勞觀者如堵亦足以見
中原之人未忘於思晉而温威令所及足以使鐻耳之
衆氊裘之民膽折氣喪而不敢與之爭矣奈何咫尺長
[004-9a]
安不渡灞水藏姦挾詐為王猛所窺其心術不正故其
大功不成於此而可見也如温之智如温之善用兵使
其姦詐之謀化為忠義必安國家必定社稷則再造晉
室其功可與周之方虎等矣惜夫先一己之私計後天
下之大義失此之勢勝秦遂為不討之賊可不悲乎
桓温討姚襄至洛陽
十二年故魏降將周成反襲洛陽姚襄自許昌
攻之踰月不克長史王亮諫曰忠挫力屈或為
[004-9b]
它冦所乘襄不從桓温自江陵北伐八月温至
伊水姚襄撤圍拒之温結陣而前親被甲督戰
襄衆大敗襄奔于洛陽温追襄不及襄後欲圖
關中帥衆伐秦兵敗為秦所殺
臣燾曰天下之事責之於其始不責之於其末桓温舉
兵北向洛陽討姚襄之罪而終不得襄之要領臣不以
此責温而責之於殷浩蓋姚弋仲之死顧謂襄曰今石
氏已滅中原無主我死汝便歸晉當竭盡臣節無為不
[004-10a]
義之事則襄之來降固欲遵父之訓盡忠於晉室殷
浩何至疑之以生其不義之心乎昔漢髙祖之用韓
彭英布其駕御英豪之術固未易言至於曹操之待
人蓋亦有可論者操之表封漢壽亭侯也非不知其
無乆㽞之意方其與張遼言則俾之吐情實之問以
探其心待其既歸於劉則任之使去操又與袁術爭
而吕布降于操操非不知布之必貳於術也方其與
陳珪言則使之設養鷹之喻以安其意待其既通於
[004-10b]
術則誅之不疑使襄之才可用必盡禮以待庶幾借
其力以立功如其可殺則必俟其有過然後加之以
兵何所不可如此則襄雖欲叛而無名矣襄屯厯陽
未有過舉浩不能恢廓度量以容天下之士而乃命
刺客懷匕首乘間殺之若其果能殺襄則天下之英
雄亦將望望而去矣孰肯與浩同其功名耶故臣備論
其事亦系之桓温云
謝萬矜豪傲物未嘗撫衆率軍入渦潁以禦燕衆
[004-11a]
遂驚潰狼狽而歸
升平三年十月謝萬軍下蔡以激燕萬矜豪傲
物但以嘯詠自高未嘗撫衆兄安深憂之謂萬
曰汝為元帥宜數接對諸將以恱其心豈有傲
誕如此而能濟事也萬乃召集諸將一無所言
直以如意指四坐云諸將皆勁卒諸將益恨之
安慮萬不免乃自隊帥以下無不親造厚相親
托旣而萬帥衆入渦潁以援洛陽郄曇以病退
[004-11b]
屯彭城萬以為燕兵大盛故曇退即引兵還衆
遂驚潰萬狼狽歸軍士欲因其敗而圖之以安
故而止詔廢萬為庶人於是許昌潁川譙沛諸
城皆没於燕
臣燾曰兵法云將者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民之
死生國之安危皆係於將則將之任其可輕乎故人主
必務於擇將而為將必先於撫士提百萬之軍驅之鋒
鏑之下彼忍自輕其生而樂趨於死哉撫而育之則親
[004-12a]
而不離愛而勉之則信而不疑雖死與死雖危與危士
卒爭其命而敵人始不抗矣楚子之一言撫軍三軍之
士皆如挾纊吳起親吮士卒之疽士欲以死報之誠以
將帥之職不可一日不撫其衆穆帝一用謝萬而許昌
潁川譙沛諸城盡舉而棄於燕君不擇將將不撫士之
過也西晉以浮虚而亡元帝之興不能痛懲其弊徃徃
復用浮虚之人餘風相煽至於穆帝又委萬以方靣之
任可謂循覆車之轍而不悟矣四海分爭豺狼滿天下
[004-12b]
如萬之清談嘯詠則當束之高閣不任以政可也况使
之俯順荒餘選才易務幾何而不敗乃翁事耶彼士卒
之衆古人視若赤子惟恐不得其懽萬獨矜豪傲物畧
不加意初未遇敵衆散而歸其得免於死幸矣後之為
將者當以萬為戒
朝廷聞燕主儁卒以中原可圖桓温曰慕容恪尚
在憂方大耳
四年正月燕主儁疾召大司馬太原王恪受遺
[004-13a]
詔輔政而卒太子暐卽位二月以王恪為太宰
專錄朝政恪雖綜大任而朝廷之禮兢兢嚴謹
虚心待士咨詢善道量才授任人不踰位官屬
朝臣或有過失不顯其狀隨宜他敘不令失倫
唯以此為貶時人以為大愧莫敢犯者或有小
過自相責曰爾復欲望宰公遷官邪朝廷初聞
燕主儁卒皆以為中原可圖桓温曰慕容恪尚
在憂方大耳
[004-13b]
臣燾曰桓温畏夷狄之盛而不憂晉朝之無人此可怪
也使為相者得一裴度則曰賊未授首臣無還期為將
者得一霍去病則必曰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如此則五
胡不難制矣君父之讎不難復矣自司馬氏有國何晏
為浮虚之端嵇康王衍和之於後天下之士相與景慕
而爭効之莫不清談笑傲悠然自得甚者酣飲狂歌以
為逸被髮裸體以為高至於天下休戚國家存亡畧不
加省陵夷至於東晉而此風未衰雖王導謝安號為江
[004-14a]
左之偉人氣習所熏未能除去况其餘者哉光極之變
琨華之變麻秋之變中原亦多故矣而不知有以圖之
亦足以見晉之無人也浮虚之風煽於天下而天下無
一可用之才故臣因桓温之言而併論晉之風俗
桓温伐燕引舟自清水入河郄超曰清水入河難
以通運不若盡舉見衆直趨鄴城温不從至枋頭
而敗
海西公四年春三月大司馬温領徐兖二州刺
[004-14b]
史四月温帥步騎五萬自兖州伐燕六月温至
金鄕天旱水道絶温使冠軍將軍毛虎生鑿鉅
野引汶水㑹于清水引舟自清水入河舳艫數
百里郄超曰清水入河難以通運不若直趨鄴
城彼必望風逃潰若能出戰則事可立決但恐
明公以此計輕銳勝負難必則莫若頓兵河濟
控引漕運資儲充備至來夏乃進兵雖如賒遲
然期於成功而已捨此二䇿而連軍北上恐於
[004-15a]
時有所憂非獨無食而温又不從七月温至枋
頭暐及太傅評大懼謀犇和龍吳王垂曰臣請
擊之若其不捷走未晚也暐乃以垂帥衆五萬
以拒温暐遣請救於秦堅從之八月遣洛州刺
史鄧羌帥步騎二萬以救燕初温使豫州刺史
袁真攻燕梁譙開石門以通水運真克譙梁而不
能開石門水運路塞九月燕范陽王德屯石門
斷温糧道温戰數不利糧儲復竭又聞秦兵將
[004-15b]
至自陸道犇吳王垂曰俟其士衆力盡氣衰然
後擊之無不克矣乃帥八千騎徐行躡其後温
果兼道而退數日垂告諸將曰温可擊矣乃急
追之及温於襄邑范陽王德先帥勁騎四千伏
於襄邑東澗中與垂夾擊温大破之斬首三萬
級秦茍池邀擊温於譙又破之死者復以萬計
温收散卒屯于山陽深恥喪敗乃歸罪於袁真
奏免真為庶人真遂據壽春叛降燕
[004-16a]
臣燾曰用兵之法用衆者用其情用寡者用其氣衆則
易驕故立法以制其情寡則易怯故先聲以作其氣昔
漢光見大敵勇非真勇也所以作其不怯之氣見小敵
怯非真怯也所以起其不驕之情若光武可謂善變矣
故能全勝於天下分裂之時以晉鬭胡强弱之加何啻
十萬桓温若能用郄超之謀張已之聲勢乗敵之昏亂
壯吾士之心警敵人之氣則晉師雖弱猶可與戰而遷
延不進形沮氣屈使燕秦合而圖之敗無餘屨矣
[004-16b]
枋頭之敗袁真不能開石門水運路塞桓温深恥
其敗歸罪於真奏免真為庶人
見前段
臣燾曰一國之將智者可為天下之將非有道之士不
能勝其任識四方之形勢決兩陣之勝負此天下智者
舉而知之而不矜功不諱過犯而不校容天下之衆與
共立天下之大功此固非有道之士不能為也昔者諸
葛亮祁山之役諸將自用違其節制馬謖敗于街亭趙
[004-17a]
雲退于箕谷此豈主帥之過哉而亮布所失於中外求
箴規於羣下故民忘其敗師以復振若亮可謂有道者
矣桓温晉之名將也平蜀平洛陽威震關中智可謂有
餘矣而枋頭一敗何足為温之辱温若能引咎責躬秣
馬厲兵以為後圖則今日之敗未必不為後日之勝何
必深諱其過移罪它人以至顛沛豈非智有餘而道不
足歟
秦取梁益又取彭城襄陽
[004-17b]
烈宗寧康元年冬秦王堅使王統朱彤帥卒出
漢川毛當徐成帥卒出劒門入冦梁益梁州刺
史楊亮拒之兵敗彤遂抜漢中徐成攻劒門克
之十一月秦遂取梁益二州卭筰夜郎皆附於
秦四年二月先是秦王堅遣長樂公丕石越等
帥步騎七萬冦襄陽梁州刺史朱序以秦無舟
檝不以為虞旣而石越帥騎浮渡漢水序惶駭
固守至是秦克襄陽執序送之長安四月秦梁
[004-18a]
州刺史韋鍾圍魏興太守吉挹於西域抜之吉
挹引刀欲自殺左右奪其刀秦人執之挹不言
不食而死秦王堅曰周孟威不屈於前丁彦逺
潔已於後吉祖沖閉口而死何晉氏之多忠臣
也
臣燾曰晉之危急未有甚於此時者苻堅旣滅燕定蜀
并秦涼下西域以天下不一為恥方且睥睨江南據我
益土今年取彭城而掠我淮泗明年取襄陽而徇我漢
[004-18b]
沔張大形勢以為後日進取之規不四年而兵果南向
則堅之用意巧矣其謀深矣夫何故自蜀之失而晉之
上流無援又失彭城則左顧而勢危又失襄陽則右顧
而勢迫向非苻堅舉百萬之兵聚為一道投之淝水則
其為晉之患豈易量也哉
六朝通鑑博議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