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o0003 唐鑑-宋-范祖禹 (master)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唐鑑卷三       宋 范祖禹 撰
              吕祖謙 註
   太宗一
貞觀元年帝謂太子少師蕭瑀曰朕少好弓矢好音/耗
良弓十數自謂無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
問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則脉理皆邪弓雖勁而發矢不
直朕始寤鄉者辨之未精也鄉讀/曰曏朕以弓矢定四方識
[003-1b]
之猶未能盡况天下之務其能徧知乎乃命京官五品
以上更宿中書内省更其/亨切數延見數音/朔問以民間疾苦
及政事得失
 臣祖禹曰傳曰國之將興也君子自以為不足其亡
 也若有餘見上/卷太宗因識弓之未精而知天下之理
 已不能盡詢謀於衆而不自用皇皇者華詩周爰/咨詢周爰咨謀
 其所以興也
有上書請去佞臣者帝問佞臣為誰為于/偽切對曰臣居草
[003-2a]
澤不能的知其人願陛下與群臣言或揚怒以試之彼
執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順㫖者佞臣也帝曰君源也
臣流也濁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君自為詐何
以責臣下之直乎朕方以至誠治天下見前世帝王好
以權譎小數接其臣下者常竊耻之卿䇿雖善朕不取

 臣祖禹曰太宗可謂知君道矣夫君以一人之身而
 御四海之廣應萬物之衆茍不以至誠與賢而役其
[003-2b]
 獨智南有嘉魚詩至誠/樂與賢者共之以先天下則耳目心思之所
 及者其能幾何是故人君必清心以涖之晉荀朂傳/省事不如
 清/心虚己以待之如鑑之明荘天道聖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鑑也如水之
 止止水言/不動則物至而不能罔矣夫權衡設而不可欺
 以輕重者唯其平也繩墨設而不可欺以曲直者唯
 其正也記經解權衡誠縣而不可欺以輕重/繩墨誠陳而不可欺以曲直縣音懸我以其
 正彼以其頗平聲/偏也我以其真彼以其偽何患乎邪之
 不察佞之不辨而必行詐以試之哉一為不誠則心
[003-3a]
 且蔽矣邪正何能辨乎是故鑑垢則物不能察也水
 動則形不能見也已不明故也且待物以誠猶恐其
 不動也况不誠而能動物乎孟離婁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夫為君
 而使左右前後之人皆莫測其所為雖欲不欺不可
 得也唯能御以至誠則忠直者進而憸邪者無自入
 矣憸音/纎
帝與侍臣論周秦修短蕭瑀對曰紂為無道武王征之
周及六國無罪始皇滅之得天下雖同人心則異帝曰
[003-3b]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周得天下増修仁義秦得天下益
尚詐力此脩短之所以殊也盖取之或可以逆得而守
之不可以不順故也瑀謝不及
 臣祖禹曰太宗於是失言易曰湯武革命順乎天而
 應乎人易革/封云取之以仁義守之以仁義者周也取之
 以詐力守之以詐力者秦也此周秦之所以異也後
 世或以湯武征伐為逆取揚先知湯武桓公征伐四/克前陸賈傳湯武逆取而
 順守/也而不知征伐之順天應人所以為仁義也太宗
[003-4a]
 曰取之或可以逆非也既謂之逆矣則無時而可也
二年正月帝謂魏徵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昔堯清問下民故有苗之惡得以
上聞舜明四目達四聰故共鯀驩兠不能蔽也共音/恭
二世偏信趙高以成望夷之禍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
臺城之辱隋煬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閣之變是故
人君兼聽廣納則貴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帝曰善
[003-4b]
 臣祖禹曰善哉太宗之問魏徵之對也可謂得其要
 矣夫聖人以天下為耳目故聰明管九守目貴明耳/貴聰以天下之目
 為目視之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為耳聴之無不聞也庸君以近習為耳目故
 暗蔽明暗之分惟在於逺近大小而已矣
四月突厥頡利可汗請入朝帝謂侍臣曰曏者突厥之
彊控弦百萬慿陵中夏用是驕恣以失其民今自請入朝
非困窮肯如是乎朕聞之且喜且懼何則突厥衰則邊
境安矣故喜然朕或失道他日亦將如突厥能無懼乎
[003-5a]
卿等冝不惜苦諌以輔朕之不逮也
 臣祖禹曰易曰其亡其亡繫於苞桑否卦九/五云書曰儆
 戒無虞書大禹謨益曰/戒哉儆戒無虞夫戒所以勵善而進徳也太
 宗覩突厥入朝而知懼如此其能致貞觀之治冝哉
 貞觀太宗年號魏徵傳帝即位四年歳斷死刑/二十九人幾致刑措斗米三錢至是天下大治
帝謂侍臣曰古語有之赦者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一
歳再赦善人喑啞夫養稂莠者害嘉穀赦有罪者賊良
民故朕即位以來不欲數赦數音/朔恐小人恃之輕犯憲
[003-5b]
章也
 臣祖禹曰數赦之害前世論之詳矣如後王符傳賊/民之甚者莫大
 於數赦數赦贖刑則惡/人昌而善人傷矣之類夫良民不被澤而罪人獲宥
 政之偏黨莫甚於此欲以致和而措刑前李尋傳/善政致和
 亦踈乎而人君每以赦為推恩或祈隂徳之報太宗
 懲之可謂善政矣
三年帝謂房𤣥齡杜如晦曰公為僕射當廣求賢人隨
才授任此宰相之職也比聞聽受詞訟日不暇給安能
[003-6a]
助朕求賢乎因敕尚書細務屬左右丞唯大事應奏者
乃關僕射
 臣祖禹曰太宗責宰相以求賢而不使之親細務能
 任相以其職矣書曰惟說式克欽承旁招俊乂列於
 庶位書說命下王曰來汝說云云惟說/式克欽承旁招俊乂列於庶位此相之職也
 茍不務此而治簿書期㑹前賈誼傳今大臣特以簿/書不報期㑹之間為大故
 百吏之事豈所謂相乎
四月帝謂侍臣曰中書門下機要之司詔勅有不便者
[003-6b]
皆應論執應平/聲比來唯覩順從不聞違異若但行文書
則誰不可為何必擇才也房𤣥齡等皆頓首謝
 臣祖禹曰朝廷設官分職禮天官太宰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
 職以為民極乃立/天官冡宰六官同非徒使上下相從欲交修其所不
 逮也書冏命穆王命伯冏/懋乃后徳交修不逮故書曰百官修輔書𦙍征/百官修
 輔厥后/惟明茍取充位而奉行上令則是胥史而已不明
 之君自以無過惡人之言惡烏/故切是以政亂而上不聞
 太宗敕責而使之言雖欲不治不可得也
[003-7a]
四年滅突厥四夷君長詣闕長上聲/下同請帝為天可汗汗/音
寒下/同帝曰我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
夷皆稱萬歳是後以璽書賜西北君長皆稱天可汗
 臣祖禹曰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以
 其無君臣之禮也語三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太宗以萬乘
 之主而兼為夷狄之君不耻其名而受其佞事不師
 古書說命說曰王人求多聞時惟建事學於古/訓乃有獲事不師古以克永世匪說攸聞不足
 為後世法也孟離婁上不可法於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003-7b]
突厥部落分散其降唐者降平/聲尚十萬口詔羣臣議區
處之冝朝士多言宜悉徙之河南兖州之間散居州縣
教之耕織可以化為農民顔師古請皆寘之河北分立
酋長領其部落李百藥以為冝因其離散各即本部署
為君長不相臣屬國分勢敵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
國竇静以為冝假之王侯之號妻以宗室之女妻去/聲
其土地析其部落使其權弱勢分易為羈制温彦博請
凖漢武故事置降匈奴於塞下降下/江切使為中國扞蔽魏
[003-8a]
徵以為宜縱之使還故土不可留之中國帝卒用彦博
䇿置四都督府六州以處降衆酋長至者皆拜將軍中
郎將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餘人殆與朝士相半因而
入居長安者近萬家
 臣祖禹曰先王之制戎狄荒服夷不亂華家語相魯/裔不謀夏
 夷不/亂華所以辨族類别内外也孔子美齊桓之功曰微
 管仲吾其被髪左袵矣語十四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
 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髪左袵矣聖人之懲戎狄如此太宗既滅突厥
[003-8b]
 而引諸戎入中國使殊俗之人與公卿大夫雜處於
 朝廷茍欲冠帶四夷冠去/聲以夸示天下而夸大也/音誇
 知亂華亦甚矣然則中國幾何不胥懾於戎也幾音/機胥
 相居/切是以唐室世有戎狄之亂豈非太宗之所啓乎
詔自今訟者有經尚書省判不服聽於東宫上啓委太
子裁決若仍不服然後奏聞時太子年十二歳
 臣祖禹曰太子之職在於視膳問安左閔二年里克/曰太子以朝夕
 視君膳者也記文王世子文王之為世子也朝於王/季日三雞初鳴而衣服至於寢門外問内豎之御者
[003-9a]
 曰今日安/否何如古之教者必以禮樂記王制樂正崇四術/立四教春秋教以禮
 樂冬夏教以詩書王太子/王子群后之太子皆在焉而置師保以輔翼之記文/王世
 子凢三王教世子必以禮樂樂所以修内也禮所以/修外也立太師太傳以養之入則有保出則有師是
 以教喻而徳成也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徳/也保也者慎其身而輔翼之而歸諸道者也苟問
 學明而徳性成記中庸尊徳/性而道問學何患乎不能聽訟也且
 年十二而使之裁決庶事不已早乎若其才則將不
 學而能不才則宫臣必教之以欺其君父非所以養
 徳也
[003-9b]
六月發卒修洛陽宫以備廵幸張𤣥素諌曰陛下初平
洛陽凡隋氏宫室之宏侈者皆令毁之曾未十年復加
營繕何前日惡之而今日效之也惡烏/故切且以今日財力
何如隋世陛下役瘡痍之人襲亡隋之弊恐又甚於煬
帝矣帝謂𤣥素曰卿謂我不如煬帝何如桀紂對曰若
此役不息亦同歸於亂帝歎曰吾思之不熟乃至於是
顧謂房𤣥齡曰朕以洛陽土中朝貢道均意欲便民故
使營之今𤣥素所言誠有理宜即為之罷役後日或以
[003-10a]
事至洛陽雖露居亦無傷也仍賜𤣥素綵二百匹
 臣祖禹曰上之所好者下之所競也孟滕文公上有/好者下必有甚
 焉好/去聲太宗虚己以來直言故羣臣争救其失唯恐其
 言之不切太宗不惟悅而從之又賞以勸之此人君
 之所難能也夫如是何患於有過乎
帝問房𤣥齡蕭瑀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對曰文帝勤於
為治臨朝或至日昃五品以上引坐論事衛士傳餐而
食雖性非仁厚亦勵精之主也帝曰公得其一未得其
[003-10b]
一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則照有不通喜察則多疑於
物事皆自決不任群臣天下至廣一日萬幾雖復勞神
若形復扶/又切豈能一一中理中去/聲群臣既知主意惟取決
受成雖有愆違莫敢諌爭去/聲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則
不然擇天下賢才寘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關由宰相
審熟便安然後奏聞有功則賞有罪則刑誰敢不竭心
力以修職業何憂天下之不治乎因敕百司自今詔敕
行下有不便者皆應執奏母得阿從母音/無不盡巳意
[003-11a]
 臣祖禹曰書云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曰
 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萬事墮哉此舜臯陶所以賡
 歌而相戒也書益稷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時惟/幾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
 哉臯陶拜手稽首颭言曰念哉率作興事慎乃憲欽/哉屢省乃成欽哉乃賡載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
 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萬事墮哉夫君以知人為明唐劉蕡/傳君以
 知人為明知人/則任賢去邪臣以任職為良君知人則賢者得行
 其所學臣任職則不賢者不得茍容於朝此庶事所
 以康也若夫君行臣職則叢脞矣臣不任君之事則
[003-11b]
 惰矣此萬事所以墮也當舜之時禹平水土書舜典/帝曰咨
 禹汝平水土/惟時懋哉稷播百穀帝曰棄黎民阻飢/汝后稷播時百榖土穀之事
 舜不親也契敷五教帝曰契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寛臯陶明五刑
 帝曰臯陶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又書大禹謨帝曰臯陶汝作士明
 於五/刑教刑之事舜不治也伯夷典禮舜典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
 禮僉曰伯夷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䕫典樂帝曰䕫命㳊/典樂教胄子禮樂之事舜
 不與也益為虞帝曰咨益/㳊作朕虞垂作共工帝曰咨垂汝/共工並同上
 工之事舜不知也禹為一相總百官自稷以下分職
[003-12a]
 以聽焉君人者如天運於上而四時寒暑各司其序
 則不勞而萬物生矣君不可以不逸也所治者大所
 司者要也臣不可以不勞也所治者寡所職者詳也
 不明之君不能知人故務察而多疑欲以一人之身
 代百官之所為則雖聖智亦日力不足矣故其臣下
 事無大小皆歸之君政有得失不任其患賢者不能
 行其志而持禄之士得以保其位此天下所以不治
 也是以隋文勤而無功太宗逸而有成彼不得其道
[003-12b]
 而此得其道故也
帝之初即位也嘗與群臣語及教化帝曰今承大亂之
後恐斯民未易化也魏徵對曰不然乆安之民驕佚驕
佚則難教經亂之民愁苦愁苦則易化易音異/下同譬猶飢
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也帝深然之封徳彜非之曰三
代以還人漸澆訛故秦任法律漢雜霸道盖欲化而不
能豈能之而不欲邪與耶/同魏徵書生未識時務若信其
虚論必敗國家徵曰五帝三王不易民而化易音/亦昔黄
[003-13a]
帝征蚩尤高陽征九黎湯放桀武王伐紂皆能身致太
平豈非承大亂之後邪若謂古人淳樸漸致澆訛則至
於今當悉化為鬼魅矣魅音/媚人主安得而治之帝卒從
徵言元年闗中飢米斗直絹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
水帝勤而撫之民雖東西就食未嘗嗟怨是歳天下大
稔流散者咸歸鄉里米斗不過三四錢終歳斷死刑纔
二十九人東至於海南及五嶺皆外户不閉行旅不齎
糧取給於道焉帝謂長孫無忌曰貞觀之初上書者皆
[003-13b]
云人主當獨運威權不可委之臣下又云宜震耀威武
征討四夷唯魏徵勸朕偃武修文中國安四夷自服朕
用其言今頡利成擒其酋長長丁/丈切並帶刀宿衛皆襲衣
冠徵之力也但恨不使封徳彛見之耳徵再拜謝曰突
厥破滅海内康寧皆陛下威徳臣何力焉帝曰朕能任
公公能稱朕所任稱去/聲則其功豈獨在朕乎
 臣祖禹曰太宗可謂能審取捨矣前賈誼傳莫/如先審取舎魏徵
 仁義之言也欲順天下之理而治之封徳彛刑罸之
[003-14a]
 言也欲咈天下之性而治之夫民莫不惡危而欲安
 惡勞而欲息以仁義治之則順以刑罸治之則咈矣
 故治天下在順之而已咈之而能治者未之聞也太
 宗從魏徵而不從徳彛行之四年遂致太平仁義之
 效如此其速也故治道在人主所力行耳前申公傳/為治顧力
 行何/如耳孰不可為太宗乎及其成功復歸美於下此近
 世帝王之所不及也
 
[003-14b]
 
 
 
 
 
 
 
 唐鑑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