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n0047 石經考異-清-杭世駿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石經考異卷下
          翰林院編修杭世駿撰
  蜀石經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云石經周易周易指畧例共十一
卷偽蜀廣政辛亥孫逢吉書説卦乾健也以下有韓康
伯注畧例有邢璹注此與國子監本不同者也以蜀中
印本校邢璹注畧例不同者又百餘字詳其意義似石
[002-1b]
經誤而無它本訂正姑兩存焉趙希弁附志云周易十/卷經注六萬六千八百
四十四字將仕郎守國子助教臣楊鈞朝議郎守國子/毛詩博士柱國臣孫逢吉書 曽惇石刻鋪叙云周易
四冊十二卷又畧例一卷正經二萬四千五十二字注/四萬二千七百九十二字廣政十四年辛亥仲夏刋石
尚書十三卷偽蜀周徳貞書經文有祥字皆闕其畫亦
闕民字之類蓋孟氏未叛唐時所刋也以監本校之禹
貢雲土夢作乂倒土夢字盤庚若網在綱皆作網字沈
括筆談云雲土夢作乂太宗時得古本因改正以綱為
網未知孰是附志云經注并序八萬一千九百四十四/字將仕郎試秘書郎臣周徳貞書鐫玉冊
[002-2a]
官陳徳超鐫十石刻鋪叙云尚書四册正經二萬/六千二百八 六字注四萬八千九百八十二字毛詩
二十卷偽蜀張紹文書與禮記同時刻石附志云經注/一十四萬六
千七百四十字將仕郎試秘書省校書郎張紹文書十/石刻鋪叙云毛詩八冊正經四萬一千二十一字注
萬五千七百一十/九字鐫工張延族周禮十二卷偽蜀孫朋吉書以監本
是正其注或羨或脱或不同至千數附志云周禮十卷/經注一十六萬三
千一百單三字將仕郎試秘書省校書郎孫朋吉書萬/石刻鋪叙云周禮九册正經五萬五百八字注十一
一千五百/九十五字儀禮十七卷闕文獻通考不載附志云經註/一十六萬五百七十三字將仕
郎試秘書省校書郎張紹文書二石刻鋪叙云儀禮八/册十六卷正經五萬二千八百 字注七萬七千八百
[002-2b]
九十/一字禮記二十卷偽蜀張紹文書不載年月經文不闕
諱當是孟知祥僭位之後也首之以月令題云御刪定
蓋明皇也林甫等注蓋李林甫也其餘篇第仍舊附志/云經
注十九萬六千七百五十一字字石刻鋪叙云禮記十/册正經九萬八千五百四十五 注十萬六千四十九
字/左氏傳三十卷不題所書人姓氏亦無年月按文不
闕唐諱及國朝諱而闕祥字當是孟知祥僭位後刋石
附志云經注并序三十四萬五千八百四十四字七/石刻鋪叙云左氏傳二十八册序一千六百一十
字經傳十九萬七千二百六十五字注十四/萬六千九百六十二字蜀鐫至十七卷止公羊傳十
[002-3a]
二卷皇朝田況皇祐初知成都日刋石國史藝文志云
偽蜀刻五經備注傳為世所稱以此言觀之不應無公
穀豈初有之後散毁耶附志云經注一十三萬一千五/百一十四字不題所書人姓氏
注石刻鋪叙云公羊六册傳四萬四千七百三十八字/ 七萬七千三十七字畢工於皇祐元年已丑元月望
日師臣樞密直學士京兆郡開國侯田況益州路諸州/水陸轉運使曹潁叔提㸃益州路刑獄孫長卿暨倅僉
皆鐫銜於石成都志/又謂公榖田況所刻穀梁傳十二卷其後不載年月及
所書人姓氏按文不闕唐及偽蜀諱而闕恒字以故知
刋石當在真宗以後意者亦是田況也附志云經注八/萬一千六百二
[002-3b]
十字不題所書人姓氏注石刻鋪叙云穀梁六册傳/四萬一千八百九十字 三萬九千七百三十字
語十卷偽蜀張徳鈞書闕唐諱立石當在孟知祥未叛
之前其文脱兩字誤一字又述而第七舉一隅下有而
示之三字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上又有我師衛靈公第
十五敬其事而後其食作後食其禄與李鶚本不同者
此也附志云經注并序三萬五千三百六十八字將仕/郎前守簡州平泉縣令兼殿中侍御史賜緋魚袋
張徳釗書潁川郡陳徳謙鐫字五石刻鋪叙云論語三/册序三百七十二字正經一萬 千九百十三字注一
萬九千四百五十四字廣/政七年四月九日校勘孟子十四卷皇朝席旦宣和
[002-4a]
中知成都刋石寘於成都學宫云偽蜀時刻六經於石
而獨無孟子經為未備夫經大成於孔氏豈有闕耶其
論既繆又多誤字如以頻顣為類不可勝計附志云不/題經注字
數若干亦不題所書人姓氏運石刻鋪叙云孟子十二/卷宣和五年九月帥席貢暨 判彭慥方入石踰年乃
成計四册子鮚埼亭偶記云晁氏自説之拾擬孟之緒/餘請去孟 於講筵故公武亦有此論可為偏乖之甚
禮記爾雅皆列學宫今獨齗齗於孟子是何心與孟蜀/時七篇未登於經其不備宜也宋初已作正義矣席旦
又何謬/之有孝經一卷闕附志云經注并序四千九百八十/五字不題所書人姓氏但題潁川郡
陳徳謙鐫字一石刻鋪叙云孝經一册二卷序四百三/十九字正經 千七百九十八字注二千七百四十八
[002-4b]
字蓋蜀廣政七年三月二日右僕射毋昭裔/以雍經石本校勘簡州平泉令張徳釗書爾雅三卷
闕附志云將仕郎前守簡州平泉縣今賜緋魚袋張徳/釗書武令昇鐫不題經注字數若干 石刻鋪叙云爾
雅一册二卷廣政七年甲辰六月/右僕射毋昭裔置鐫者武令昇 讀書附志云以上
石室十三經蓋孟昶時所鐫故周易後書廣政十四年
嵗次辛亥五月二十日唯三傳至皇祐初方畢故公羊
傳後書大宋皇祐元年嵗次己丑九月辛夘朔十五日
乙巳工畢又書將仕郎試國子四門助教州學講説何
維翰將仕郎試秘書省校書郎州學説書黄柬儒林郎
[002-5a]
試秘書省校書郎守華陽縣尉州學勾當工尚喆朝奉
郎秘書省著作佐郎簽署節度判官㕔公事武騎尉管
勾州學華參奉直郎尚書屯田員外郎通判軍州兼管
内橋道勸農事及提舉渠堰騎都尉借緋提舉州學解
程朝奉郎尚書屯田員外郎通判軍州兼管内勸農事
及提舉渠堰輕車都尉借緋提舉州學聶世卿提㸃益
州路諸州軍刑獄兼本路勸農提舉渠堰公事朝奉郎
尚書比部員外郎䕶軍借紫孫長卿益州路諸州水陸
[002-5b]
計度轉運使兼本路勸農使朝奉郎尚書刑部員外郎
直史館上騎都尉賜緋魚袋借紫曹潁叔樞密直學士
朝散大夫右諫議大夫知益州軍州事兼管内橋道勸
農使充益利路屯駐駐泊本城兵馬鈐轄提舉益利路
諸州軍兵甲巡檢賊盜公事上騎都尉京兆郡開國侯
食邑一千户賜紫金魚袋田況
 容齋續筆云成都石本諸經其字畫亦皆精謹唯三
 傳至皇祐元年方畢工殊不逮前
[002-6a]
 王應麟困學紀聞云後蜀石經於高祖太宗諱皆闕
 書唐之澤深矣
 楊慎丹鉛録云蜀刻九經最為精確是時僭據之主
 惟昶有文學故蜀不受兵又饒文士故其所製尤善
 朱子論語注引石經者謂孟蜀石經也
石刻鋪叙云考異一册乾道六年庚寅三月旦東里晁
公武校石經與監本不同者作為此書易五/十/四/十
七/周禮四十/二儀禮三十/一禮記三十/二左傳四十/六公羊二十/二
[002-6b]
穀梁二十/三孝經四/論語八/爾雅五/孟子二十/七此正經不
同者如此傳注不與 古文尚書三册三卷蓋唐天寶
未廢古書前傳本中汲郡呂大防得之於宋次道王仲
至家乃元豐五年壬戌鏤板乾道六年庚寅帥晁公武
取以入石教官張大固等監刋 益郡石經肇於孟蜀
廣政悉選士大夫善書者模丹入石七年甲辰孝經論
語爾雅先成時晉出帝改元開運至十四年辛亥周易
繼之實周太祖廣順元年詩書三禮不書嵗月逮春秋
[002-7a]
三傳則皇祐元年九月訖工時我宋有天下已九十九
年矣通蜀廣政元年肇始之日凡一百一十二禩成之
若是其囏又七十五年宣和五年癸夘益帥席貢始凑
鐫孟子運判彭慥繼其成乾道六年庚寅晁公武又鐫
古文尚書暨諸經考畧洪文敏公邁謂孟蜀所鐫字體
清謹有貞觀遺風續補經傳殊不逮前且引魏徴虞世
南相繼為秘書監日請選五品以上子孫工書者為書
手蓋欲字畫清婉可以傳久是以自經傳以後非士大
[002-7b]
夫所書皆不著姓氏若漢石經今不易得好古者所藏
僅十數葉蜀中又以翻刋入石黄長睿謂開元中藏拓
本於御府以開元二字小印印之是𤣥宗時已罕得況
今又六百年後邪
范成大石經始末記云石經已載前記晁子止乃作考
異考異之作大抵以監本參校互有得失其間顛倒缺
譌所當辨正然古今字畫雖少不同而實通用耳考異
并序凡二十一碑具在石經堂中席益成都府學石經
[002-8a]
堂圖籍記云偽蜀廣政七年其相毋昭裔按雍都舊本
九經命平泉令張徳釗書而刻諸石本朝因禮殿以祀
孔子為宫其旁置學官弟子講習傳授故蜀帥尚書右
丞胡公宗愈作堂於殿之東南隅以貯石經
李石石經室詩云我來一登石經堂従以諸生行兩廡
諸生讀經半頭白問以始終箝不語我聞此經昔中都
中郎所隸乃其祖邇來離亂已亡失楷本僅能傳蜀土
蜀土閏位供掃除獨此仍為盛時取為將嚴鐍守重扄
[002-8b]
䕶以繚垣崇邃宇列之學宫豈無意豈但闕文存夏五
大開明鏡别妍媸時扣洪鐘諧律呂後生不復事丹鉛
抵死唯知守藤楮字音隨口妄蜺霓㸃畫分毫謬魚魯
日月當天空委照盲俗相欺紛莫覩石經雖古奈爾何
人競傳今不傳古行行矧肯捩眼覷蘚剥苔封費撐拄
堅鑱僅免飽蟫魚隘道爭來宅狐鼠此間鄒人儻借問
為問石經誰是主一作敵門肆訶斥幾度向牆誇傴僂
登登閣閣隠金槌聒耳散空垂雹雨蠟薫煤染連作卷
[002-9a]
玉軸錦裝如束杵豈無一物媚權豪幾紙才堪博圭組
爾之所得固么䯢我則何由寛擊拊一搥只作一字譌
譌至萬千那復數石經之害此其大縦有鬼神郍可禦
憶昔嘗為博士官首善堂中容接武心知不是世間書
雲漢森然城百堵恢恢帝所有餘地忍使石經畱外府
便當連舸下瞿塘飛上三山如插羽縑緗舛謬鐘鼎暗
天罅豈容無一補巍巍玉帝殿中央河洛東西翼龍虎
雖然斯文屬興廢帝既有心天亦許作詩未用擬韓公
[002-9b]
考篆庶幾追石鼓
胡元質蜀石經跋云石經歴年多更變故陵遷谷變煨
燼剥食之餘甚至取為柱礎為砲石者張縯云後周伐/齊毁碑以為砲
石不知/何據唐初魏鄭公首訪求之十得其一況於今哉兹
來少城得墜刻於一二故家雖間㫁不齊然殘圭裂璧
亦可寶也因以鑱之錦官西樓庶幾補古之闕文云爾
名勝志云成都石經石凡千數胡元質/宗愈作堂以貯之名石經堂在府學 宇文紹奕跋
云側置給事内翰胡公每以天下自任推六經精微寓
[002-10a]
諸日用至於屋壁所藏殘編㫁刻收拾無遺常嘆石經
隸畫最古旁搜博訪合諸家所藏得蔡中郎石經四千
二百七十字有奇以楷書釋之又得古文篆隸三體石
經遺字八百一十九並鑱諸石永貽不朽
王象之輿地碑目云石本九經在成都府學
曹學佺四川名勝志云諸刻今皆不存所存者孔門七
十二子像石經禮記有數段在合州賓館中
呉任臣十國春秋云毋昭裔河中龍門人蜀左僕射以
[002-10b]
太子太師致仕常按雍都舊本九經命張徳釗書之刻
石於成都學宫孫逢吉成都人廣政中累官國子毛詩
博士校定石經分刻蜀中逢吉與句中正之功尢多
  宋開封石經
朱翌猗覺寮雜記云本朝石經胡恢所書恢行事詳沈
括筆談
楊慎丹鉛總録云淳化中刻今猶有存者
錢塘王延年嘗考開封石經云宋史仁宗命秦王廷美
[002-11a]
曽孫克繼與朝臣分隸石經丹陽謝飶善隸㑹國子監
立石經召為直講又宣和書譜閩人章友直工玉箸篆
法與楊南仲篆石刻於國子監而藝文志有楊仲南五
經七十五卷是皆宋開封立石經之明驗也顧唐石經
在西安府學者斑斑可考而宋竟無片石傳於人間意
二帝北狩時盡為金人所攜去耳金劉彦宗於侵宋日
謂宗翰宗望曰遼太宗入汴載路車法服石經以歸令
則也二帥納之是其徴已
[002-11b]
 江都汪祚云草牕癸辛雜識汴學即昔時太學舊址
 九經石板堆積如山一行篆字一行真字則臨安亡
 而開封之石經猶存也未得據金史之言為證然汴
 當元時未嘗有所屠薙如楊髠臨安之禍則石板之
 亡當在元末不然明初周邸剪桐其地世擅儒雅不
 應及見石經而聴其忽焉以亡也
  宋高宗御書石經
石刻鋪叙云靖康丁未夏四月皇宋中興高宗即大位
[002-12a]
改元建炎至紹興十三年癸亥通十九年金狄侵凌干
戈之日居多乃能親御翰墨作小楷以書周易尚書毛
詩春秋左傳全帙又節禮記中庸儒行大學經解學記
五篇章草語孟悉送成均九月甲子左僕射秦檜請鐫
石以頒四方卷末皆刋檜跋語
潛説友咸淳臨安志云光堯石經之閣孝宗皇帝御書
扁淳熙四年詔臨安府守臣趙磻老建閣奉安石經以
墨本置閣上
[002-12b]
葉紹翁四朝聞見録云高宗御書六經嘗以賜國子監
及石本於諸庠上親御翰墨稍倦即命憲聖續書至今
皆莫能辨李心𫝊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云憲聖/慈烈吴太后讀書萬卷翰墨尤絶人
萬歴杭州府志云正徳十二年巡按監察御史宋廷佐
檄知府留志淑遷仁和縣學石經於㦸門外兩偏道統
十三贊於尊經閣下大學士丹徒楊一清為記曰監察
御史朝郡宋君廷佐奉命按治浙江之暇嘗求所謂石
經者曰在仁和學因往視之多斥棄瓦礫中曰噫嘻此
[002-13a]
南宋太學中故物也胡傾斥至是哉乃進杭州府知府
晉江留君志淑問其故留君稽閲志籍蓋宋高宗初渡
江都臨安即詔建學養士紹興二年手書易書詩春秋
論孟中庸儒行諸篇刻石於學京兆尹趙磻老建尊經
閣以儲之二十四年復製宣聖洎顔曽以下七十二賢
贊并李伯時舊所繪像皆刻石置之學理宗紹定五年
又以所製伏羲以來道統贊刻之附諸石經之末宋亡
學廢元西僧楊璉真伽謀運致諸石為寺塔址賴亷訪
[002-13b]
經歴申屠致逺之力而止然亦僅存其半矣後改學為
西湖書院諸殘碑實在焉國朝洪武十二年即書院建
仁和學宣徳二年巡按御史海虞呉公訥慨石經殘缺
屬知府盧王潤收集之得全刻及㫁毁者若干分麗其
中天順三年改建縣學於今所其諸石悉徙以従四十
年於兹宋君曰嵗久而廢物理固然惟兹盛典廢莫之
興則有由矣豈不以學宫専崇於郡涖兹土者朔望廟
謁春秋釋奠亦惟知有郡學縣雖有學概莫之至焉知
[002-14a]
所謂石經者而葺之乃檄府命移置諸石於府學焉屬
留君理其事又命通判咸寧喬遷董工役因徙圖像於
尊經閣下甃以瓴甓石經及表忠觀諸碑則徙於櫺星
門北之兩偏周廊覆之既甃既堅其屋之數左二十有
二楹右如之石之數圖像十有五贊八易二書七詩十
春秋四十有八論孟中庸十有九表忠觀諸碑十有四
既訖工留君具書肅使者謁予記慨惟經書之在世猶
日麗天水行地不假形器而存與天地同悠久者也顧
[002-14b]
秦燔漢鑿之餘不絶如綫非常之變或出於意料之所
不及有斯文之責者不得不憂託諸貞石以夀於無窮
亦維持世道計耳漢中郎筆跡已不可見唐長安石經
實與臨安後先並美今長安故無恙而仁和學宫獨委
棄至此凡吏於兹士於兹者將不均有責哉夫高宗之
為君復讎撥亂慙徳多矣史稱其博學強記繼體守文
有足嘉者理宗之嗣統無足齒録然能表章先賢崇正
學變士習功不可少觀其所以圖不朽者而其所存可
[002-15a]
知已書家李斯鍾繇雖畔道君子猶取其長歐虞以降
殘碑裂石至一宫觀一浮屠之微世寶之如金玉矧兹
文教所闗非崇長異端游心末技者比是固可重而高
宗之書精麗有法置之名家中亦烏可棄哉抑又聞長
安古石刻尚多散漫不一往往為都民鑱鑿以至磨滅
宋韓縝修霸橋督工急民磨碑石以供罹此二厄存者
遂鮮後直移至西安郡庠保全至今夫寺塔之厄畧同
霸橋而郡學之遷其設心行事正相類雖物之興廢有
[002-15b]
數然振厲修改每存乎其人必有儒者之心而後能及
此其他非惟不肯為亦固有不暇為者矣宋君讀書好
古其所猷為務闗風教留君志足以承上才足以濟世
而任勞於下又有通判喬君故一指畫之間而百年之
廢墜以集是固可書而謂後之人有復不能嗣守而保
厥成者則非今日之所知矣正徳十二年秋七月立
沈儀兩湖麈談云舊仁和學宋岳公飛第也飛被禍後
第為太學元為西湖書院至我朝為縣學在按察司西
[002-16a]
今之學天順末移建則貢院基也學有理宗御書道統
十三贊高宗御書四書五經李龍眠先聖暨七十二賢
像并高宗贊碑刻皆太學故物也正徳辛未巡按張公
承仁欲遷置府學賴學諭南寧李公璧懇留而止至戊
寅巡按宋公廷佐卒遷之時李已陞任無有敢能言之
者矣自宋迄今四百年而此碑始不為吾庠所有物豈
亦有數哉
朱彞尊杭州府學宋石經跋云宋高宗皇帝御書石經
[002-16b]
紹興十三年知臨安府事張徴摹勒上石淳熙四年詔
知府趙磻老建閣於太學題曰光堯石經之閣置石其
下洪邁曾惇楊冠卿葉紹翁李心𫝊陳騤王應麟潛説
友紀之詳矣宋亡學廢為肅政亷訪司治所西僧楊璉
真伽造白塔於行宫故址取其石壘塔杭州路㢘訪經
歷申屠致逺力持不可然已損其什一元至正間即治
所西偏建西湖書院以祀先師設有山長掌書庫其後
明常熟呉訥乾州宋廷佐先後巡按浙江或覆之廊或
[002-17a]
甃以瓴甋崇禎末廊圯乃嵌諸壁中左易二書六詩十
有二禮記向有學記經解中庸儒行大學五篇今惟中
庸片石存爾其南則理宗大書御製序四碑在焉右則
春秋左氏傳四十八碑闕其首卷通計八十七碑諸經
雖非足本然書法甚工學古者所當藏弆若夫秦檜一
跋已為訥椎碎其詞見於學士院中興紀事本末君子
無取也
 
[002-17b]
 
 
 
 
 
 
 
 石經考異卷下